培根《谈读书》优秀教学实录

培根《谈读书》优秀教学实录
培根《谈读书》优秀教学实录

【课堂实录】

谈读书

授课时间:2014年10月28日

授课地点:市兴宁中学301班

执教者:信进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真精神!

生:老师真精神!

师:。同学们请坐。首先,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你们爱聊天吗?

生(齐):爱。

师:聊天也叫谈天,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那么同学们平时在课后、在寝室都谈些什么话题呢?

生:学习。

生:生活。

生:新闻,衣服,美食。

生:老师,同学。

师:从同学们的表达中,老师感受到同学们的课后生活也是丰富多彩、充满生活情趣的。现在假如你功成名就了,兴宁中学的校长请你回母校开个讲座,给你的话题就是“谈读书”,围绕这个话题,你会

谈哪些方面的容呢?

生:读哪些书。

生:读书的作用。

生:读书的利弊。

生:读书与人生。

生:读书与做人。

师:老师仿佛听到了同学们精彩的讲座容。其实每一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答案都不尽相同。今天我们“请”到了英国著名哲学家、作家培根来为我们“谈读书”。那么,培根又会谈哪些方面的容呢?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其它同学找出答案。

(没人举手……)

师:这位同学,请你推荐一个人来朗读。推荐谁?

生:我后桌的男生。

师:为什么推荐他?

生:因为他离我最近。(生齐笑)

师:那就有请这位同学。

(学生朗读,其它同学思考、动笔)

师:这位同学的声音非常好听,也读得很流畅,没有辜负推荐者的期望。但美中不足的是出现了错别字,哪一个字啊?

生:“咀嚼”和“味同嚼蜡”。

师:是的,“咀嚼”的“嚼”读jie,“味同嚼蜡”的“嚼”读jiao。刚才我们在听读中熟悉了课文,培根围绕“谈读书”谈了哪些方面的容?

生:谈书的作用。

师:请你读出描写读书作用的句子。

生: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

师:嗯,读书可以冶情操,可以增添光彩,可以增长才干。还有吗?同桌给他补充。

生:读书的方法。

师: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培根谈到的读书方法。

生:读书应当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读书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尽信书不如无书。有的书要浅尝,有的书要深读,而有些书读摘要就可以,有些还可以请人代读。

师:你的概括能力非常强。好,这位同学你来说。

生:我找到的也是读书的作用。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师:说明各个学科都是有其作用的,都在我们的生命成长中塑造了我们的性格。好,你来说。

生:我讲读书的目的。在课文的后半部分,“人之才智但有滞碍”到最后的“皆有特药可医”,说的是读书可以医治我们的精神上的不足,就如同不同的运动有利于我们不同的身体部位。

师:读书真是一件好事,仿佛一剂万病通用的药。几位同学已经把培根《谈读书》的容概括出来了。现在假如我们马上要毕业了,要

面临各奔前程的分离,那就送点小礼物做个留念吧。送什么呢?老子说,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下面请同学们从文中摘取一句话送给你的好朋友,并说明理由。请同学们摘取并思考。

(学生1分钟思考)

师:下面我们来一起分享同学们送的小礼物。

生:我送的是这一句:“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

师:理由?

生:我希望他不要做书呆子,要学以致用。

师:嗯,是的,我们不但要读有形之书,更要读生活这部无形之书。请那位同学来说。

生:我送的是“读史使人明智……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我希望她通过读书性格越来越完善。

师:那如果针对你自己的性格而言,你觉得你读什么书好?

生:读诗吧。

师:老师祝你通过读诗变得越来越灵秀。有请这位男生。

生:“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只读书是不足的,我们还要以讨论和作文来完善。

师:你知道培根为什么说作文使人准确吗?

生:(犹豫)

师:那你平时写作文会遇到什么问题?

生:我有时找不到恰当的材料,有时找不到适当的词来表达心中

的想法。

师:那就对了,作文需要我们寻找准确的材料和词句呀。这位女同学,你想送哪句呢?

生:我想送的是“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一个人上了社会对社交的要求也越高了,那有时候就离不开高谈阔论。

师:看来读书还可以提高情商哦。那位角落的同学来说说你的小礼物。

生:“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人的天性需要后天的弥补,可以用读书和经验共同来完善。

师:你有很敏锐的教育眼光,三管齐下,一定可以使人日趋完善。最后请一位同学分享你的礼物,好,你来。

生:我送的也是“读使人明智……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句话句式很美,用归纳的方法说出了读书的作用。

师:你能从句式与论证方法的角度来谈这句话,说明你很细心。同学们两次谈到这句话,这真是一个好句子。我们一起来朗读这句话,并把它记在心里。

(学生朗读)

师:感同学们的精彩发言。现在老师手上有几个“病人”,需要同学们从文中摘取一句话送给他们,期待他们的早日“康复”。

屏展:

(1)我的一位老同学要去当官了,工作很忙,总感觉没时间读书。

(2)我外甥活泼好动,注意力分散总是静不下心来。

(3)我的某学生向我抱怨说,读书有什么用,书中的东西太抽象,没用。

师:对第一个“病人”,你的药方是哪句话?

生:“练达之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一个官员要的就是统筹全局的思维特点。

师:你说的不错。可是老师的重要是说他工作太忙了没时间读书呀。好,同桌你来说。

生:“书亦可请人代读……味同嚼蜡矣。”

师:对了,有些书是可以请人代读的,这样节约时间啊。请你说说对他而言,什么书是可以代读的。

生:应该是公文、文件,提取主要信息即可。

师:那哪些又是不能代读的?

生:经典名著是不可以请人代读的。比如《红楼梦》,经典一旦由别人告诉你它的容思想,就没什么味道了。

师:你的例子举得很好,经典就是每个人读有每一个人的收获,审美是不可以替代的。针对第二位病人呢?最后一排穿衬衫的帅哥来回答。(生笑)

生:“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得演”。数学与演算可以培养他安静的性格。

师:这也解释了我们为什么要从小学习数学的一个原因。我们再

来看第三个“病人”。

生:可以送给他“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

师:看来我的这个学生还不是明智之士。如何用呢?培根怎么说的?

生:“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之,则又大而无当。”

师:培根告诉我们用读书的方法是“以经验之”,也就是用经验来考量你读的书。对这个病人,还有其它话可以送吗?好,请你来说。

生:“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师:真可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将书上的容结合自己的人生与社会,我们就会得到一个更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当然,这就离不开我们的观察。

现在,我们选取了这么多话可以送人。可是当你送出这些话时,对方可能却不信服。这时候,就须要我们展开论证,使对方心服口服。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笔和纸,针对你选取的一句话,选用一两种论证方法展开论证,争取让对方心服口服。

(屏展常用的论证方法。学生练笔,老师巡视。五分钟。)

师:又是到了分享的时候了。谁先来呢?

生:我论证的是“读史使人明智……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有个历史学家说,一切的古代史都是当代史;其实每个时代都有其共性,因为都是人的活动,读史让我们有更多的借鉴,使我们为人处事更明智。诗歌是灵动的语言,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因此读诗会增添我们的

灵性。数学锻炼的是我们的思维,让我们的思维缜密富有逻辑,久而久之也影响着我们的为人处事与性格。科学是一门认识客观世界的学科,也能培养我们的求真思维和实验精神,它使我们告别肤浅,走向深刻。伦理学,如书上所言,是关于道德的学说,是探讨人与人之间义务的学问,它会使人庄重。而逻辑学是关于人的思维规律的学问,有很多的求证与推理,所以自然会使人善辩。那么,长期在这些学科中熏,久而久之,就影响与塑造我们的性格。

(学生与听课老师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你讲得太好了,老师也佩服你的口才,我们的掌声是对你最大的肯定。好,下一位同学发言。

生:我论证的是:“读书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书上的东西也是人写的,未必一定就是正确的,我们读书需要有自己的见解,而且这也是一个锻炼自己思维的过程。由于我们与作者的时代可能相去甚远,以致时代的隔阂,所以不可存心诘难作者。断章取义会影响我们对整体文本的把握,推敲细思有时候会更有收获。

师:你对读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相信你是一个好读书又善读书的人。再请一位同学来分享你的成果。这位女生,你来讲。

生:我论证的是“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我们大部时间都在学校里读书,跟社会与实践隔离得比较远。而且书中的东西往往比较抽象,需要我们用具体的现实去验证与补充。其实这就要求我们做个生活的用心人。古人讲半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