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的性质 教案

乙烯的性质 教案
乙烯的性质 教案

乙烯的性质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叫XXX,我申请的学科是高中化学,我抽到的说课题目是《XXXXXX》。下面是我的说课内容。

《乙烯的性质》是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二册第五章第三节《乙烯》第一课时。本节内容是继烷烃之后,向学生介绍不饱和烃和烯烃的概念,乙烯的分子结构、实验室制法和乙烯的化学性质。在乙烯的化学性质中,又介绍了另一种重要的有机反应类型——加成反应。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系统地学习了烷烃之后,已初步了解学习有机化学的方法的情况下学习的又一类烃,在教材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且本节内容所涉及到的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产品,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能源、药物等方面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乙烯的性质和用途的学习,可以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掌握乙烯的重要物理、化学性质(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加聚反应),了解乙烯的主要用途①使学生掌握乙烯分子的组成、结构式,重要的化学性质和用途。②使学生学会乙烯的实验室制法和收集方法。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对学生进行科学抽象能力的指导。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乙烯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 乙烯的加成反应。

五、教学程序

【回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乙烯的结构,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

【讲述】我们知道,乙烯具有平面结构,六个原子在一个平面内,这是它的第一个特点;第二,键角为120°;第三,碳与碳之间以双键的形式存在。

一、乙烯的物理性质(学生阅读课本)

乙烯是没有颜色、稍有气味的气体,密度为1.25g/L,比空气密度略小,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讲述】好,这就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乙烯的结构。我们知道,乙烯的双键是不稳定的,它的一根键容易断裂,那么,这种结构会对乙烯的性质产生怎样一个影响呢?会不会使得它与甲烷的性质不同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乙烯的化学性质。

二、乙烯的化学性质

【讲述】乙烯的化学性质第一个体现是氧化性。首先,我们来看一个视频,看乙烯能否与氧气反应。

1、氧化反应

看视频:[实验1] 点燃纯净的乙烯,观察其燃烧时的现象

【提问】好,实验就看到这里,现在请位同学来为大家说说,本实验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同学,你在观看视频时有发现什么现象吗?

【点评】刚才**同学为我们说出了他看到的实验现象,观察得挺细心。

【解释】老师来总结一下**同学刚才看到的现象。首先,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是明亮的,而且伴有黑烟的生成。然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我们学过有什么气体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呢?

没错,CO2和SO2。那么,根据我们的反应物,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气体最有可能是什么?

没错,因为反应物中根本不存在硫元素,所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CO2。

【提问】这条方程式写对了吗?

对,这里还需注明“点燃”。

[实验1] 点燃纯净的乙烯,观察其燃烧时的现象

[总结]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中介实验现象: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解释] * 乙烯在空气中燃烧,说明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氧化反应。

* 有黑烟,说明乙烯没有充分燃烧,即乙烯中碳的质量分数较高。

【回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甲烷的化学性质,它在空气中点燃后的产物是什么?

没错,也是生成了CO2和H2O。这说明了乙烯和甲烷点燃条件下具有相似性。

[实验2] 把乙烯气体通入盛有KMnO4酸性溶液的试管中,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总结]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中介实验现象:通入乙烯后,KMnO4酸性溶液的紫色很快退去。[解释] 说明乙烯被强氧化剂KMnO4氧化了,此性质不同于烷烃,可用于鉴别甲烷与乙烯。

【讲述】乙烯另一个氧化性的体现,是和酸性高锰酸钾反应。下面来观看它们反应的视频。【提问】大家看到一个怎样的现象呢?**同学,你能描述一下刚才看到的现象吗?

【点评】恩,很好,请坐。我们可以观察到往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通入乙烯后,溶液颜色从紫红色变为无色。溶液颜色褪去。

【讲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了乙烯能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对吧。

【回忆】那么,我们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学过,甲烷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吗?【提问】不能,那么,从这两个对比实验中,大家能得到什么结论吗?甲烷和乙烯哪个

更活泼呢?

【讲述】没错,乙烯的性质更加活泼。刚才我们上课前就提过,乙烯的双键结构可能会对它的性质产生影响,使得它的性质有别与甲烷。甲烷与酸性高锰酸钾不反应,而乙烯由于具有这种特殊的双键结构,使得乙烯能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

【提醒】这个反应呢,我们并不需要掌握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我们只需要掌握它褪色及褪色的原因。

【导入】下面我们进入本节课的重点,乙烯的加成反应。

乙烯的加成反应为什么那么重要呢?我们学习这东西有什么用呢?

其实,乙烯的加成反应应用非常广泛,现在老师举个离子,通过乙烯的加成反应合成聚乙烯。那聚乙烯有什么用呢?

我们来看一下以下图片。我们平常喝牛奶的牛奶瓶,警察用的防弹背心,煮饭用的锅,绳索,还有化工厂用的储油罐,这些图片的材料都是用聚乙烯制成的。

既然乙烯的加成反应和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联系那么广,那么乙烯的加成反应究竟是怎样一个过程。

2、加成反应

【回忆】在学习乙烯的加成反应前,我们来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将甲烷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我们看到一个怎样的现象?

【讲述】没错,这个反应是不能进行的。刚才我们学过,乙烯的性质跟甲烷有所区别,那么如果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会有什么现象呢?下面我们来观看乙烯通入四氯化碳溶液的一个视频。

【讲述】大家看到什么现象呢?

没错,溶液颜色褪去了。溶液颜色褪去,说明乙烯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这呢,又是跟甲烷的性质是不同的。

[实验3] 把乙烯通入盛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总结]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中介实验现象:乙烯通入后,溴的后红棕色很快退去…...鉴别乙烯。[解释] 说明乙烯与溴发生了反应。

CH2═CH2+Br2—→CH2Br-CH2Br 1,2-二溴乙烷(无色)

【讲述】下面就由老师来为大家解密乙烯与溴反应的原理,我们来观看它们微观反应的动画,大家要仔细观察

溴分子中一根键断开,而乙烯中的碳碳双键也有一个键断开,然后两个溴原子分别加到两个碳原子上。生成了1,2—二溴乙烷和溴化氢。

乙烯分子与溴反应时,C=C双键中的一个键容易断裂,溴分子中的Br—Br 键也会断裂,两个溴原子分别与乙烯分子中两个碳原子结合,生成1,2一二溴乙烷。这样的反应叫做加成反应。

加成反应定义:有机物分子中的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设疑]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原因是什么?与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一样吗?

【讲述】其实,很多物质可以和乙烯发生加成反应。例如氢气、氯气、盐酸和水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和乙烯发生反应。

【互动】现在大家就试一下,大家根据加成反应的过程原理,模仿刚才我们所讲的乙烯和溴的反应,请大家书写一下乙烯和氢气、氯气、氯化氢和水的反应方程式。

能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的还有:水,氢气,氯化氢,氯气等。

[学生练习] CH2=CH2+H2

CH2=CH2+HCl

CH2=CH2+H2O

乙烯加成反应的实质是C=C双键容易断裂,能分别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结合成新的共价键,说明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

3、聚合反应

[引入] 让同学们先看一个反应式,并分析其特点。

加聚反应:同时具有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的特征的反应。

【讲述】我们学习了乙烯的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乙烯的氧化反应通过两个方面来介绍,第一,乙烯能与氧气反应,而且产物和甲烷在空气中点燃的产物是一样的,生成了CO2和H2O。第二,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本节课的重点是乙烯的加成反应,大家需要理解加成反应的过程和特点,千万不要死记硬背。

乙烯的化学性质(含答案)

合 格 考 分 层 训 练 专 题 合格考分层训练专题16 ——乙烯的化学性质 【考点梳理】 一、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写出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 CH3CH2OH CH2=CH2↑+H2O (消除反应) 2、注意:①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和脱水剂; ②体积比,浓硫酸∶乙醇= 3:1 ③反应中可能会混有乙醚、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气体。 3、装置:①发生装置:固液加热型,把分液漏斗换成温度计,且需插入液面,以便控制反

应溶液的温度在170℃左右。 ②为了防止暴沸,还应在反应溶液中放入几片碎瓷片。 ③ 收集方法:由于乙烯难溶于水,密度与空气接近,所以通常只能用排水法进行收集。 二、重要的化学性质 1、乙烯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发生的重要的反应类型是氧化、加成和加聚。 2、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由于发生了氧化反应。 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 反应的方程式 CH 2=CH 2+Br 2→CH 2BrCH 2Br 3、烷烃气体中混了烯烃气体,可用溴水除去。 点拨:烯烃气体可以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液态的物质,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4、由乙烯制得聚乙烯的反应 nCH 2=CH 2???? →一定条件 CH 2CH 2n 【考点反馈】 1、关于实验室制备乙烯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物是乙醇和过量的3 mol/L 硫酸的混合液。 B 、温度计插入反应液液面下,控制温度为140℃。 C 、反应容器(烧瓶)中应加入少许瓷片。 D 、实验结束先熄灭酒精灯。 2、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烯和甲烷,又可用来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的方法是( ) A 、通入足量溴水中 B 、与足量的液溴反应 C 、在导管中处点燃 D 、一定条件下与H 2反应 3、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发生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烧瓶中加入乙醇、浓硫酸和碎瓷片 B .反应温度控制在140℃ C .导出的气体中只有乙烯 D .可用向上排气法收集乙烯 4、实验室用乙醇和浓硫酸反应制取乙烯,可选用的装置是 ( )

乙烯的性质

乙烯的性质 授课者:番禺中学冯金洪 教学目标:1、掌握乙烯的性质 2、了解乙烯的用途 3、通过加成反应,加聚反应等概念的归纳,对学生进行科学抽象方法的指导。 重难点:乙烯的化学性质;乙烯的加聚反应(难点) 实验电教器材:模型、CAI课件 教学过程:(上一课讲授乙烯的实验室制法时,已收集乙烯,观察其物理性质,并将乙烯通入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乙烯燃烧三个实验做完。) [复习]写出乙烯的电子式、结构式,指出结构特点。 [板书]三、乙烯的性质 1、物理性质 (学生回忆)无色、稍有气味,难溶于水,密度与空气接近。 2、化学性质 [展示]乙烯分子模型,要求学生从乙烯的结构特点,判断乙烯的化学性质的活泼性。 [提问]上一节课已做实验,将乙烯通入溴水中有何现象?发生什么反应? [演示]模型演示反应原理 [板书](1)加成反应 H H CH2=CH2+ Br―Br H―C―C―H Br Br

[提问分析加成反应的定义] 定义:(见课本P87黑体字) 常见加成试剂:H2、HCl、H2O [练习]: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CH2=CH2+ H2 CH2=CH2+ HCl CH2=CH2+ H2O [小结]加成反应的实质: CH2=CH2上―C=C―的一个碳碳键断裂,能够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形成新的共价键。 [板书]断一“键”加二“原子或原子团” 对比:加成反应和置换反应 加成反应:断一加二,有进无出 置换反应:一上一下,有进有出 [板书](2)氧化反应 (回忆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的现象及燃烧的现象,分析乙烯的氧化) 1 CH2=CH2+3O2点燃2CO2+2H2O (与甲烷燃烧对比)明亮火焰,有黑烟 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被氧化) 3、2CH2=CH2+O2催化剂2CH3CHO [小结]:上述反应说明乙烯具有还原性 [板书](3)聚合反应 [演示]CAI:乙烯的加聚 n CH2=CH2 催化剂[CH2-CH2] [板书]实质:加成反应(自身加成),又叫加聚反应。 [记忆方法]口诀:双键变单键,二头留一键,彼此结成链。注意n的位置。

分子的性质课时学案

1 分子的性质 [知识回顾] 1、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 ,分子之间的间隔 ,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水分子失去能量时,运动 ,分子之间的间隔 ,水由气态变成液态。 2、下列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⑴气体和液体中分子不断运动,固体中分子静止不动⑵水在不同条件下会发生三态变化,主要原因是水的微粒大小发生了变化。⑶冰中的水分子紧密规则的排列,彼此没有间隔。 3、水的三态变化是分子 、 、 和 改变造成的。 水分子的特征是: 、 、 。 4、请你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地面上的水迹变干的原因。 [课堂学习研讨] 学习活动一:知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分析右图图示,你会获得哪些信息呢? 学习活动二:认识分子的特征 活动一:请你仔细观察右图数字,你会得到分子的什么性质呢? 你能解释吗?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氧气分子和氮气分子等,我们为什么看不见,也摸不到呢? 实验探究一:分别打开盛有酒精和氨水的试剂瓶,用如图所示操作闻药品的气味。 思考:你是如何闻到药品气味的呢?说明分子有什么性质呢? 你闻到两种药品的气味一样吗?又说明分子的什么性质呢? 你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吗? 清晨在田野里散步,闻到一阵阵花香,回到家,还没进门就闻到母亲做的鱼很香,还能闻出妈妈在鱼里加了醋…… 实验探究二:分子的运动与哪些因素有关? 取两只相同容量(100mL )的小烧杯,一只中加入50mL 的热水,另一只加入50mL 的冷水,然后分别加入少量的品红,观察现象。说明了分子的什么性质呢? 你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吗? 夏天洗的衣服要比冬天洗的衣服干的快,你知道为什么吗? 实验探究三:10mL 水与10mL 酒精混合后的体积 = ?mL 取两支25mL 的量筒,正确量取10mL 水与10mL 酒精,将水倒 入盛有酒精的量筒中混合,静置后观察现象。观察到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呢? 按照下列操作完成对应的实验,根据实验结论,你如何去解释呢? 思考:小明在打乒乓球时,不小心将乒乓球踩扁了,本来想扔掉,老师告诉他,如果将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就能鼓起来。小明去做了,真的鼓了起来,但他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你能帮他解释吗? 通过以上几个实验,你能得出分子具有哪些特征? 说一说: 1.白酒瓶敞口放置,酒的香味变淡.2.气体能被压缩,而液体、固体不易被压缩,原因是什么? 学习活动三:分子真的存在吗?(阅读课本28页多识一点)练一练:完成课本29页挑战自我 [师生共同来闯关] 第一关: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 暗香来”。诗中不但描绘了一个如画的意境,也从化学角度说明了( )

乙烯教学设计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1课时 【教材内容分析】 乙烯和苯是两类烃的重要代表物。学习了甲烷和烷烃的性质,学生能初步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但需要对“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进一步强化认识;乙烯和苯的教学都能起到这种作用。另外,学生能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乙烯和苯的广泛应用,再学习它们的性质,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教学目标设定】1、了解乙烯是石油裂化产物 2、探究乙烯分子的组成、结构式;掌握乙烯的典型化学性质,掌 握加成反应 3、了解乙烯的的用途(乙烯于人类生活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乙烯的加成反应、乙烯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右图为刚刚摘下不久的香蕉和成熟 的香蕉,掺在一块放置几天的结果是香蕉已 经全部变黄。为什么刚刚摘取不久的青香蕉 与较熟的香蕉保存在一块就都变黄了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乙烯的功劳。 【板书】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 化工原料――乙烯 我们常说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 液,从煤和石油不仅可以得到多种常用燃 料,而且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基本化工原料。乙烯就是一种最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也是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料。衡量一个国家化工产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是什么?(乙烯的产量)乙烯在化学工业上有哪些重要的用途? 参照课本P58思考与交流中乙烯的用途 【教师】到底乙烯是怎样的物质呢?能否从石油中得到乙烯? 从石油分溜中得到的石蜡油进一步加热会得到什么呢? 【探究实验】教材P59石蜡油的分解实验,将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高锰酸钾溶液,分别观察现象

【学生】观察现象,并填写下表 【学生】分组讨论,上述两种溶液褪色的原因?并填写上表中的结论 【教师】结构决定性质,乙烯的性质与甲烷的差异是由其不同的结构决定的决定的,乙烯与烷烃的结构有何差异呢? 【学与问】参照课本P59乙烯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写出乙烯分子的电子式和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板书】一、乙烯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分子式:C 2H 4, 电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 2== CH 2 【教师】乙烯分子二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键角为1200 【板书】分子构型:平面型;键角:120° 【教师】乙烯分子在结构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含有一个碳碳双键,是不饱和烃。乙烯分 子的这种不饱和性使得其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可以发生很多化学反应。 【引导阅读】:乙烯的化学性质P60 【板书】二、乙烯的化学性质 【共同讨论】:师生共同进行 【板书】乙烯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难溶于水。 1、氧化反应 (1)、燃烧—乙烯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并伴有黑烟,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反应方程式:C 2H 4+3O 2 ??→ ?点燃 2CO 2+2H 2O 【思考与交流】乙烯在空气中燃烧,为什么会有黑烟?

乙烯的结构与性质

[知识梳理] 1.工业上的乙烯主要来源于,它是一种色、味的气体,溶于水。实验室制取乙烯时用法收集。 2.将乙烯气体通入溴水,现象是__ ;将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现象是;将乙烯点燃,现象是_ 。 [知识技能] 1.关于乙烯的用途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塑料 B.生产有机溶剂C.常作气体燃料 D.作果实催熟剂 2.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A.石油的产量 B.乙烯的产量 C.硫酸的产量 D.合成纤维的产量 3.下列有关乙烯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点燃乙烯前要先检验乙烯的纯度 B.火焰呈淡蓝色,产生大量白雾 C.火焰明亮,伴有黑烟 D.120℃时,与足量的氧气在密闭中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温度,容器内压强不变 4.下列物质不可能是乙烯加成产物的是() A.CH3CH3 B.CH3CHCl2 C.CH3CH2OH D .CH3CH2Br 5.能用于鉴别CH4和C2H4的试剂是() A.溴水B.KMnO4(H+) C.NaOH溶液 D.CCl4 6.下列关于乙烯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利用乙烯加聚反应可生产聚乙烯塑料B.可作为植物生长的调节剂 C.是替代天然气作燃料的理想物质D.农副业上用作水果催熟剂 7.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SO3+H2O=H2SO4 B.CH2=CH2+HClO→CH3—CHOH C.CH3Cl+Cl2→CH2Cl2+HCl D.CO2+2NaOH=Na2CO3+H2O

CH 3CH 2 CH 2 CH 3 CH 3 CHCH 2 CH 3 3 CH 3CH CHCH 3 8.已知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CO2。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的方法是() A.通入足量溴水中B.在空气中燃烧 C.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D.在一定条件下通入氧气 [能力方法] 1.下列各对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A.CH3-CH=CH2和CH3-CH2-CH=CH2B.CH3-CH3和CH3-CH=CH2 C.CH3-CH2-CH3和CH3-CH=CH2 D.CH3-CH2-CH2-CH3和CH3-CH2-CH3 2.某气态烃在密闭容器中与O2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恢复至原室温,测得压强为原来的50%,则该烃可能是() A.CH4B.C2H6 C.C3H8D.C2H4 3.标准状况下,0.56 L CH4和C2H4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溴水中,溴水增重0.28g(假设C2H4完全被吸收),则乙烯占混合气体体积的() A.20% B .40% C.60% D.80% 4.下列反应中能说明烯烃具有不饱和结构的是()A.燃烧B.取代反应C.加成反应D.分解反应 5.下列气体中,只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A.NO B.NH3C.C2H4D.CH4 6.制取较纯净的一氯乙烷最好采用的方法是()A.乙烷和氯气反应B.乙烯和氯气反应 C.乙烯和氯化氢反应D.乙烯和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反应 [自学成才] 1.烯烃是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的总称,通式为CnH2n (n≥2)。 乙烯: CH2=CH2 丙烯: CH3-CH=CH21-丁烯:CH3-CH2-CH=CH2 2-丁烯: 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可进一步简化,如: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⑴ ⑵ ⑶ ⑷ 3.由乙烯推测丙烯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 A.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B.能发生取代反应

乙烯的性质

从乙烯的结构式可以看出,乙烯分子里含有C=C双键,链烃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叫做烯烃。乙烯是分子组成最简单的烯烃。 乙烯分子的空间构型 为了更简单形象地描述乙烯分子的结构,我们常用分子模型来表示(如下图)。在下图中,I 的球棍模型里,两个碳原子间用两根可以弯曲的弹性短棍来连接,用它们来表示双键。在下图中,II 是乙烯分子的比例模型。 乙烯分子的模型 实验表明,乙烯分子里的C=C双键的键长是 1.33×10-10m,乙烯分子里的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都处在同一平面上。它们彼此之间的键角约为120°。乙烯双键的键能是615kJ/mol,实验测得乙烷C-C单键的键长是1.54×10-10m,键能是348kJ/mol。这表明C=C双键的键能并不是C-C单键键能的两倍,而是比两倍略少。因此,只需要较少的能量,就能使双键里的一个键断裂。这从下面介绍的乙烯的化学性质是可以得到证实。 制取乙烯的原理 工业上所用的乙烯,主要是从石油炼制工厂和石油化工厂所生产的气体里分离出来的。 实验室里是把酒精和浓硫酸混合加热,使酒精分解制得。浓硫酸在反应过程里起催化剂和脱水剂的作用。 制取乙烯的反应属于液——液加热型 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很快褪色,这是乙烯被高锰酸钾氧化的结果,而甲烷等烷烃却没有这种性质。 乙烯的化学性质——加成反应 把乙烯通入盛溴水的试管里,可以观察到溴水的红棕色很快消失。 乙烯能跟溴水里的溴起反应,生成无色的1,2-二溴乙烷(CH2Br-CH2Br)液体。 这个反应的实质是乙烯分子里的双键里的一个键易于断裂,两个溴原子分别加在两个价键不饱和的碳原子上,生成了二溴乙烷。这种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别的物质的反应叫做加成反应。 乙烯还能跟氢气、氯气、卤化氢以及水等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起加成反应。 乙烯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 点燃纯净的乙烯,它能在空气里燃烧,有明亮的火焰,同时发出黑烟。 跟其它的烃一样,乙烯在空气里完全燃烧的时候,也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但是乙烯分子里含碳量比较大,由于这些碳没有得到充分燃烧,所以有黑烟生成。 乙烯不但能被氧气直接氧化,也能被其它氧化剂氧化。 把乙烯通入盛有高锰酸钾溶液(加几滴稀硫酸)的试管里。可以观察到溶液的紫色很快褪去。 乙烯可被氧化剂高锰酸钾(KMnO4)氧化,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用这种方法可以区别甲烷和乙烯。 乙烯的化学性质——聚合反应 在适当温度、压强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乙烯双键里的一个键会断裂,分子里的碳原子能互相结合成为很长的链。 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右式来表示:nCH2=CH2------------(催化剂) -[-CH--CH2-]-n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导学案(第1课时)

18.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3; 2.应用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3求解与对角线有关问题; 【学习重点】探索和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3的简单应用. 【学习难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探索和应用,用规范数学语言的表达. 【学习过程】 一.课前导学:学生自学课本41-42页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 1.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叫做平行四边形. 记作:注意:表示一般按一定的方向依次写出各顶点字母 读作: 思考:如何用符号语言来描述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几何语言表述:∵A B CD,A D BC,∴四边形ABCD 是 . 2.如图:在□ABCD中,如果EF∥AD,GH∥CD,EF与GH相交 与点O,那么图中的平行四边形一共有(). A、4个 B、5个 C、8个 D、9个 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⑴从边方面:平行四边形 ⑵从角方面:平行四边形 二、合作、交流、展示: 1.已知:如图ABCD,求证:AB=CD,CB=AD,∠B=∠D,∠BAD=∠BCD. 【结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 用几何语言表述:∵ABCD,∴; . 练习⑴.已知在ABCD中,AB=8,周长等24,则CD=,AD= ,BC=. ⑵.已知在ABCD中,∠A= 50°,则∠B=____,∠C=____,∠D=___. ⑶.在ABCD中, 若∠A:∠B=4:5,则∠C= ,∠D= . 2.例题: 例题1、在ABCD中,AE⊥BC,于E,AF⊥CD于F,∠EAF=60°,求各内角的度数?例题2: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E⊥BD,CF⊥BD,垂足分别为E、F.求证:∠BAE=∠DCF。 例题3: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F在对角线BD上,且AE|| CF.求证:AE=CF 三、课时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拓展延伸应用所学 1.在□ABCD中,∠A∶∠B∶∠C∶∠D的值可以是() A.1∶2∶3∶4 B.1∶2∶2∶1 C.1∶1∶2∶2 D.2∶1∶2∶1 2.在□ABCD中,AB=3,BC=4,则□ABCD的周长等于_______. 3.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等于56 cm,两邻边长的比为3∶1,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较长的边长为_______. 4.在□ABCD中,∠A+∠C=270°,则∠B=______,∠C=______. 5.□ABCD的周长是28cm,△ABC的周长是22cm,则AC的长是__________. 6.如图,在□ABCD中,M、N是对角线BD上的两点,BN=DM,请判断AM与CN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它们的位置关系如何呢? N M D C B A 7.如图,在□ABCD中,AE⊥BC于E,AF⊥CD于F,若∠EAF=60°,BE=2cm,DF=3cm,(1)求□ABCD的周长和面积. (2)若问题改为CF=2cm,CE=3cm,求□ABCD的周长和面积. A B D C F E D C B A F E D C B A

乙烯和烯烃教案

第三节乙烯和烯烃 教学目标: 1.乙烯的分子结构。 2.乙烯的物理性质、乙烯的化学性质(加成、氧化、聚合)。加成反应的概念,聚合反应、加聚反应的概念 3.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原理、装置、操作要领、注意事项等 4.乙烯的用途(乙烯于人类生活的意义)。 5.烯烃的概念,烯烃的性质。 教学重点: 乙烯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乙烯的加成反应。第一课时 一、乙烯的分子结构(展示乙烯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乙烯是一个平面型分子,即“六点共面”:二个 单键,它们彼此之间HC-C=CC原子和四个H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有一个双键和四个 o。的键角约为120 乙烯共价键参数: 乙烷乙烯-10-10 1.33×10101.54×键长(m)28' o 约120o109键角 348 kJ/mol键能()615 通过乙烯与乙烷分子中键长、键能等数据的比较,可以看出乙烯分子结构中碳碳双键(C=C)键长小于碳碳单键(C-C);键能大于单键键能,但小于单键键能的两倍,结合乙烯的性质可认为双键中,两个键并不等同,其中一个键较稳定,另一个键较不稳定。从而说明乙烯的双键中有一个键容易断裂,这是乙烯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的理论根据,这就在本质上加深了烯烃重要性质— 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的认识, 进一步理解分子结构与性质的辩证关系。另外由于乙烯中存在碳碳双键结构,双键不能扭曲、旋转,这一点与乙烷有很大差异。 二、实验室制乙烯的原理、装置及注意事项:

1.药品:乙醇和浓硫酸(体积比:1∶3) 2.装置:根据反应特点属于液、液加热制备气体,所以选用反应容器圆底烧瓶。需要控制反应物温. 度在反应物170℃左右,所以需要用温度计且温度计水银球浸入液面以下,但又不能与烧瓶底部接触。由于有气体生成,所以需要在烧瓶中加入沸石(碎瓷片)防止暴沸。 3.反应原理: 浓HSO作用:既是催化剂又是脱水剂,在有机物制取时,经常要使用较大体积比的42浓硫酸,通常都是起以上两点作用。 4.收集:乙烯难溶于水,且由于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仅比空气的相对平均分子质量29略小,故不用排气取气法而采用排水取气法收集。 5.气体净化:由于在反应过程中有一定的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与有机物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使生成的气体中混有SO、CO,将导致收集到的气体带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因22此收集前应用NaOH溶液吸收SO、CO。226.注意事项:要严格控制温度,应设法使温度迅速上升到170℃。因为温度过低,在140℃时分子间脱水而生成过多的副产物乙醚(CH-CH-O-CH-CH)。温度过高,浓3322HSO使乙醇炭化,并与生成的炭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生成CO、SO等气体。2422三、乙烯的重要性质 1.乙烯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溶液褪色,这是检验饱和烃与不饱和烃的方法。但两4者的反应类型是不同的,前者是加成反应,后者是氧化反应。加成反应有二个特点:①反应发生在不饱和的C=C键上,双键中的不稳定的共价键断裂,不饱和的C原子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以共价键结合。乙烯可以与多种物质发生加成反应,例如卤素单质、卤化氢、水、氢气等。②加成反应后生成物只有一种(不同于烷烃的取代反应)。 乙烯通过溴水,现象:溴水褪色 1,2一二溴乙烷(液态) 乙烯与氢气加成 乙烯与氯化氢加成: 溴乙烷.

乙烯的加成反应电子教案

乙烯的加成反应

乙烯的加成反应 (10分钟教案)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探究乙烯分子的组成、结构式;掌握乙烯的典型化学性质,掌握加成反应。 ②了解乙烯的制备和收集方法。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乙烯分子结构的有序推理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利用乙烯和乙烷之间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对乙烯的微观结构有一定的三维想象能力。 ②从实验现象到乙烯结构的推理,使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结合乙烯实验 室制法条件的选择控制,使学生领悟到科学的实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乙烯分子结构的推理过程,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②结合乙烯实验室制法条件的选择控制,使学生领悟到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 辩证认识。 ③通过乙烯分子结构模型,意识到化学世界的内在美。 二、教学重难点: 乙烯的化学性质和加成反应。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设疑启发、对比归纳

四、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五、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乙烯的有关性质。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乙烯可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的CCl4溶液褪色。[播放课件中课本的插图]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这说明乙烯的性质比较活泼,从而得出乙烯是含有不饱和C=C的平面结构。 看似十分普通的乙烯分子,同学们是否思考过乙烯到底用来干什么的呢?生:[思考] 师:其实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恰恰就是乙烯的产量。那么乙烯有哪些用途呢?

乙烯可以生产二氯乙烷,继而生产塑料产品,化工器材;乙烯还可以生产我们很熟悉的乙醇,以生产出各种用品;乙烯还可以生产高密度、低密度、超高分子量的聚乙烯。 [讲解] 师:看到乙烯有那么多的用途,相信大家开始惊讶了吧! 同学们也许会产生疑问:很普通的乙烯怎么会有如此多的用途呢? 其实这和乙烯的C=C结构是紧密联系的。C=C结构的存在,使得乙烯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而这个结构就决定了乙烯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乙烯的加成反应。[板书] 而我们在前面看到可以用乙烯制取其他化工产品,最基本的是通过乙烯的加成反应而来的。 那什么是加成反应?我们先以乙烯和溴的CCl4溶液作为例子学习乙烯的加成反应。[板书]

高中化学2.3分子的性质第3课时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

2.3 分子的性质第3课时 [目标要求] 1.掌握物质溶解性及其影响因素。2.知道分子手性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3.掌握无机含氧酸酸性的判断方法。 一、溶解性 1.“相似相溶”规律 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________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________溶剂。 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外界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等。 (2)从分子结构的角度有相似相溶规律。 (3)如果溶质与溶剂之间能形成________,则溶解度增大,且________作用力越大,溶解度越大。 (4)溶质与水发生反应时可________其溶解度,如SO2与H2O反应生成H2SO3,NH3与H2O 反应生成NH3·H2O等。 (5)相似相溶原理还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的相似性,如CH3CH2OH中的____________与H2O中的____________相似,乙醇能与H2O互溶,而CH3CH2CH2CH2CH2OH中烃基较大,其中的-OH跟水分子中的-OH相似的因素小得多,因而戊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减小。 二、手性 1.手性异构体 具有完全相同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一对分子,如同__________________互为________,却在三维空间里____________,互称手性异构体。 2.手性分子 有________________的分子叫做手性分子。 三、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1.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无机含氧酸分子之所以能显示酸性,是因为其分子中含有-OH,而-OH上的________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能够解离出________而显示一定的酸性。 2.无机含氧酸酸性的比较 无机含氧酸的通式可写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成酸元素R相同,则n值越大,R的正电性越________,导致R—O—H中O的电子向________偏移的程度越大,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越____电离出H+,酸性越____。如酸性:

2.2 性质活泼的氧气 课时2学案

第二节性质活泼的氧气(学案 第2课时) 1.产生氧气的主要途径有: (1)氧气的工业制法,它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___________不同分离出氧气。具体步骤是:首先将空气___________除去杂质等,然后在___________的条件下,使空气___________,控制温度蒸发液态氮气,沸点较低的___________先蒸发出来,余下的是沸点较高的___________色液态氧气,贮存使用。 (2)在实验室里,常用某些含氧物质分解放出氧气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如:____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1. 如下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仪器的名称A. ___ 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 ________ (2)用酒精灯_____焰加热(填“内”或“外”),因为__ ____ _____; (3)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____倾斜(填“上”或“下”),原因是___________; (4)收集氧气通常采用___________法,当集气瓶口处有_________冒出时,表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还可以用瓶口向 ___ _排空气法 (填“上”或“下”),这是因为__________ _。 (5)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时,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 例:如图所示的装置中 (1)其中收集氧气可选用_________ (2)若对C 装置略作改动,此装置可用作排水法收集氧气的装置,方法是______________ 思路分析: ①根据氧气不易溶与水,且不与水反应,可用排水法收集;在通常情况下,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且不与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可用瓶口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时,导气管口应接近集气瓶瓶底,以便把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出,得到较为纯净的空气。故本题应选B.D 。 ②对C 装置改动的方法如右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水,用带导气管的双空橡皮塞塞紧瓶口,氧气进入的玻璃管应稍露出橡皮塞,排水的玻璃管要插到接近集气瓶瓶底。

乙烯的化学性质教案

乙烯的化学性质教案 【篇一:高二化学乙烯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初步掌握乙烯分子的组成和结构;学会乙烯的实验室制 法和收集方法。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 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乙醇在不同条件下反应产物不同,即物质所发生的 化学反应既决定于物质本身的性质,又决定于反应条件,渗透内因 和外因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科学品质:通过乙烯用途的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 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 索的科学态度。 科学方法:学习用表格的形式对知识进行分类归纳的方法。 重点、难点乙烯的结构和实验室制法;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我们已经学了烷烃,请大家用系统命名法给下列物质 命名: 【引入】不饱和烃:分子里碳原子所结合的氢原子数少于饱和链烃 里的氢原子数,分子里的这种碳原子还可以结合其他原子或原子团,这类烃叫不饱和烃。

【板书】第四章第四节乙烯 【提问】同学们常见塑料,大家想想哪些物品是用塑料制作的? 【设问】大家知道我手中这些塑料物品是用什么制造的吗? 做命名练习,但对后两个物质感到诧异。 阅读课本第84页,理解概念。 记笔记。 思考并举例。 回答:是乙烯。 温故知新,诱导学生进行对比,从而引出新概念。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讲述】乙烯不仅可以制塑料,还可以制橡胶、纤维等。国际上评 价一个国家的石油工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就是用乙烯的年产量衡量的。我国乙烯产量逐年迅猛增长,1997年乙烯产量为359万吨,比 1996年增长18%。 【提问】乙烯的用途如此广泛,请大家想想这和乙烯的什么因素有关? 【再问】那么乙烯的性质又是由它的什么因素决定的呢? 【引入】现在我们就来研究乙烯的结构。

第3课时卤族元素学案

第3课时卤族元素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卤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卤素原子的结构特点 2.了解卤素单质的性质 3.运用原子结构的理论解释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体验结构与性质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卤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教学难点: 运用原子结构的理论解释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体验结构与性质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卤族元素 1、卤族元素的组成及原子结构 2.卤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1)颜色状态: (2)递变规律:随原子序数递增,密度________________;熔、沸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卤族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知识点二:同主族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1.元素性质的影响因素 元素的性质主要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侓(自上至下) 3.特殊性 (1)溴是常温常压下唯一的液态非金属单质,这是机推断题的突破点之一。 (2)碘为紫黑色固体,易升华,淀粉遇I2变蓝色。 (3)卤素单质都有毒,液态溴易挥发,溴有很强的腐蚀性,保存时要加一些水进行“水封”。 (4)Cl2、Br2、I2易溶于有机溶剂;如苯、CCl4、汽油等。 (5)F无正化合价。 知识点三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由元素原子得到电子的难易程度决定。越易得__________,非金属性___________。 1.同主族 核电荷数_________,非金属性___________。 2.同周期 核电荷数__________,非金属性_____________(稀有气体除外)。 3.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 (1)单质越易跟H2化合,生成的氢化物也就越_________,氢化物的还原性也就_________,其非金属性也就___________。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_____________越强,其非金属性越强。如H2SO4的酸性强于H3PO4,说明S的非金属性比P强。 (3)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例如:Cl2+2KI=2KCl+I2,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碘________。

完整版乙烯的性质教案

乙烯的性质各位评委老师好!我叫XXX,我申请的学科是高中化学,我抽到的说课题目是《XXXXXX》。 下面是我的说课内容。 《乙烯的性质》是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二册第五章第三节《乙烯》第一课时。本节内容是继烷烃之后,向学生介绍不饱和烃和烯烃的概念,乙烯的分子结构、实验室制法和乙烯的化学性质。在乙烯的化学性质中,又介绍了另一种重要的有机反应类型——加成反应。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系统地学习了烷烃之后,已初步了解学习有机化学的方法的情况下学习的又一类烃,在教材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且本节内容所涉及到的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产品,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能源、药物等方面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乙烯的性质和用途的学习,可以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三、教学目标 初步掌握乙烯的重要物理、化学性质(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加聚)知识目标(1反应),了解乙烯的主要用途①使学生掌握乙烯分子的组成、结构式,重要的化学性质和用 途。②使学生学会乙烯的实验室制法和收集方法。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对学生进行科学抽象能力的指导。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乙烯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 乙烯的加成反应。 五、教学程序 【回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乙烯的结构,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 【讲述】我们知道,乙烯具有平面结构,六个原子在一个平面内,这是它的第一个特点;第二,键角为120°;第三,碳与碳之间以双键的形式存在。 一、乙烯的物理性质(学生阅读课本) 乙烯是没有颜色、稍有气味的气体,密度为1.25g/L,比空气密度略小,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讲述】好,这就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乙烯的结构。我们知道,乙烯的双键是不稳定的,它的一根键容易断裂,那么,这种结构会对乙烯的性质产生怎样一个影响呢?会不会使得它与甲烷的性质不同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乙烯的化学性质。 二、乙烯的化学性质 【讲述】乙烯的化学性质第一个体现是氧化性。首先,我们来看一个视频,看乙烯能否与氧气反应。 化反应氧、1. 看视频:点燃纯净的乙烯,观察其燃烧时的现象实验[1] 本实验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现在请位同学来为大家说说,【提问】好,实验就看到这里,同学,你在观看视频时有发现什么现象吗?** 同学为我们说出了他看到的实验现象,观察得挺细心。【点评】刚才**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是明亮【解释】老师来总结一下**同学刚才看到的现象。首先,了,我们学过有什么气体可以使澄清的,而且伴有黑烟的生成。然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乙烯物理性质

生产工艺路线选择 乙烯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乙烯是一种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密度为1.25g/L,比空气的密度略小,难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略具烃类特有的臭味。少量乙烯具有淡淡的甜味。吸收峰:吸收带在远紫外区pH:水溶液是中性熔点(℃):-169.4 沸点(℃):-103.9 相对密度(水=1):0.6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0.98 饱和蒸气压(kPa):4083.40(0℃) 燃烧热(kJ/mol):1411.0 临界温度(℃):9.2 临界压力(MPa):5.04 闪点(fp):无意义引燃温度(℃):425 爆炸上限%(V/V):36.0 爆炸下限%(V/V):2.7 溶解性: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酮、苯,溶于醚。溶于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乙醛: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强烈的刺激臭味,易挥发。 熔点(℃):-121沸点(℃):20.8相对密度(水=1):0.78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52饱和蒸气压(kPa):98.64(20℃)燃烧热(kJ/mol):279.0 kcal/mol临界温度(℃):188闪点(℃):-39 原料来源:石油裂化 催化剂性能:钯盐催化剂溶液有毒,具有酸性,并含有高浓度的氯离子,有强烈的腐蚀性. 安全:产品都是易燃易爆有毒物质,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混合物。 环保分析:如是用碳钢制造,要求内衬耐酸耐温橡胶和瓷砖,各法兰连接处和同氧气的罐子腐蚀更严重,一般需采用特种材料。 先进性:通过可得区与理想反应器超级结构法两步系统预分析确定基本单元数量与连接类型,提供求解初值与变量边界,大大降低了模型求解复杂度。 经济性分析:1.反应条件缓和,有较高的选择性2.反应热的除去比较方便,有氧化可用反应物或溶剂的蒸发以移走反应热3.反应温度易控,温度分布均匀4.反应设备结构简单,生产能力高, 工艺条件 乙醛生产方法 1.乙醇氧化法2CH3CH2OH+O2→2CH3CHO+2H2O 2.乙炔水合法C2H2+H2O→CH3CHO 3.乙烯直接氧化法CH2CH2+O2→CH3CHO 1、反应温度 一席液相痒化生产乙醛在热力学上是很有利的,温度因素主要影响反应速率和选择性。从动力学方程可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常数k值增大,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但乙烯在催化剂溶液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又对反应速率产生不利益影响。对于金属钯的氧化而言,温度高,可以提高Pd2+的平衡浓度,是催化剂溶液中[PdCl4]浓度增加,有利于加速碳化反应速率。就氧化亚铜的氧化而言,温度升高可增大反应速率常数,但氧气的溶解度却随之降低。综合以上分析可知,温度对反应速率产生的影响,需视两个相反效应何者占优势而言。在温度不太高时,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但随着温度的升高,有利于因素的优势逐渐减小,而不利因素的影响逐渐显著。且反应温度高,副反应速率也相应加快,反应选择性会下降,故存在一适宜的反应温度。工业生产上一般控制在393~403K。 2、反应压力 乙烯络合催化氧化生产乙醛是一个气液想反应,增加压力有利于乙烯和氧气在催化剂溶液中的溶解度,加快氧化反应速率,提高生产能力。但是,由于乙烯氧化生产乙醛是一个热效应较大的反应,反应热的移除是利用产物乙醛和催化剂溶液中水的蒸发来实现的,所以催化剂溶液是处于沸腾状态操作的,反应压力也就根据所选定的温度而自然确定的。当反应温度为939~403K时,表压为0.3~0.38MPa。 3、原料气的配比和纯度 在一段法中,人们从采用乙烯大大过量的方式,为减少原料的损失,要求乙烯和氧气的纯度

乙烯的加成反应

乙烯的加成反应 (10分钟教案)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探究乙烯分子的组成、结构式;掌握乙烯的典型化学性质,掌握加成反应。 ②了解乙烯的制备和收集方法。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乙烯分子结构的有序推理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利用乙烯和 乙烷之间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对乙烯的微观结构有一定的三维想象能力。 ②从实验现象到乙烯结构的推理,使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结合乙烯实验室制法条件 的选择控制,使学生领悟到科学的实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乙烯分子结构的推理过程,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②结合乙烯实验室制法条件的选择控制,使学生领悟到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辩证认识。 ③通过乙烯分子结构模型,意识到化学世界的内在美。 二、教学重难点: 乙烯的化学性质和加成反应。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设疑启发、对比归纳 四、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五、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乙烯的有关性质。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乙烯可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的CCl4溶液褪色。[播放课件中课本的插图]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这说明乙烯的性质比较活泼,从而得出乙烯是含有不饱和C=C的平面结构。

看似十分普通的乙烯分子,同学们是否思考过乙烯到底用来干什么的呢? 生:[思考] 师:其实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恰恰就是乙烯的产量。那么乙烯有哪些用途呢? 乙烯可以生产二氯乙烷,继而生产塑料产品,化工器材;乙烯还可以生产我们很熟悉的乙醇,以生产出各种用品;乙烯还可以生产高密度、低密度、超高分子量的聚乙烯。 [讲解] 师:看到乙烯有那么多的用途,相信大家开始惊讶了吧! 同学们也许会产生疑问:很普通的乙烯怎么会有如此多的用途呢? 其实这和乙烯的C=C结构是紧密联系的。C=C结构的存在,使得乙烯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而这个结构就决定了乙烯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乙烯的加成反应。[板书] 而我们在前面看到可以用乙烯制取其他化工产品,最基本的是通过乙烯的加成反应而来的。 那什么是加成反应?我们先以乙烯和溴的CCl4溶液作为例子学习乙烯的加成反应。[板书]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学案共三课时

§2.2.2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鹤壁高中 蔡凤敏 2011.10.20 一、复习回顾----椭圆的几何性质 二、探究互动-------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1.范围、对称性 由标准方程122 22=-b y a x ,从横的方向来看,直线x=-a,x=a 之间没有图象,从纵 的方向来看,随着x 的增大,y 的绝对值也无限增大,所以曲线在纵方向上可无限伸展,不像椭圆那样是封闭曲线 双曲线不封闭,但仍称其对称中心为双曲线 的中心 ①范围:由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得,22 2210y x b a =-≥,进一步得: . 这说明双曲线在不等式 所表示的区域; ②对称性:双曲线是以 轴和 轴为对称轴, 为称中心; 2.顶点:双曲线有 个顶点,是 特殊点: 实轴:21A A 长为 , a 叫做半实轴长 虚轴:21B B 长为 ,b 叫做虚半轴长 双曲线只有两个顶点,而椭圆则有 个顶点,这是两者的又一差异 3.渐近线:直线 叫做双曲线22 221x y a b -=的渐近线; ⑤离心率: 双曲线的焦距与实轴长的比 叫做双曲线的离心率(1e >). 4.等轴双曲线: 1)定义: 。 定义式:a b =

2)等轴双曲线的性质:①渐近线方程为: ;②渐近线互相 ; 两条渐近线的夹角是 ③e= 3)注意到等轴双曲线的特征a b =,则等轴双曲线可以设为:)0(22≠=-λλy x 当0>λ时交点在x 轴,当0<λ时焦点在y 轴上。 5.共渐近线的双曲线系 如果已知一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x a b y ± =)0(>±=k x ka kb ,那么此双曲线方程就一定是: 或写成 6.双曲线的草图 具体做法是: 7.离心率 双曲线的焦距与实轴长的比 ,叫做双曲线的离心率范 围: 双曲线形状与e 的关系:1122 2 22-=-=-==e a c a a c a b k ,e 越 ,即渐近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就 ,这是双曲线的形状就从扁狭逐渐变得开阔由此可知, 双曲线的离心率越大,它的开口就越阔; 8.共轭双曲线 以已知双曲线的实轴为虚轴,虚轴为实轴,这样得到的双曲线称为原双曲线的共轭双曲线 区别:三量a,b,c 中a,b 不同(互换)c 相同 共用一对渐近线 双曲线和它的共轭双曲线的焦点在同一圆上 确定双曲线的共轭双曲线的方法:将1变为-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