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十二五规划

林业十二五规划
林业十二五规划

益阳市“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

(送审稿)

益阳市林业局

二O一O年五月

益阳市“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

目录

一、“十一五”林业建设回顾

(一)主要发展成就

(二)基础分析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二)编制依据

(三)基本原则

(四)主要任务

(五)建设目标

(六)产业布局

(七)重点项目

(八)保障措施

益阳市“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林业加快发展、实现富民强市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的关键时期。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及“坚持科学发展,奋力后发赶超,建设绿色益阳”的战略部署,全面推进现代林业进程,实现益阳林业又快又好发展的目标,制定“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林业建设回顾

(一)主要发展成就。“十一〃五”期间,我市林业建设坚持生态优先,以大力培育本地资源和壮大优势产业为重点,取得显著成绩。

1、林业生态建设步伐加快。

一是大力开展人工造林,营林生产成绩斐然。“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完成各类造林158.3万亩,其中退耕还林28.41万亩;长防林6.055万亩;血防林12.8635万亩,新植南竹10.2万亩;杨树造林89.9万亩;其它造林10.8万亩;四旁义务植树4128万株以上。二是大力改造低产低效林,加大中幼林培管力度,成效显著。全市共完成低产竹林改造50万亩;低产油茶林改造10万亩;低产用材林改造50万亩;中幼林抚育50万亩。通过低产低效林改造和中幼林培管,营造林质量显著提高,特别是低产竹林通过改造,单位面积立竹蓄积由142株/亩增加到159株/亩,眉径平均增粗0.8厘米。三是大力封山育林,巩固造林

成果,对柘溪库区、资江两岸及一级支流沿岸、国省道、铁路和高速公路两旁的林地实行全面封禁,“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封山育林350万亩,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2、森林资源增长质量提高。

2009年森林资源年报表明,我市森林资源较“十五”期未呈现如下特点:

(1) 森林覆盖率由46.8%增加到53.84%,净增7.04%,增幅达15.04%。

(2)林业用地面积稳中有增,由890万亩增加到948万亩,增幅为6%。

(3)有林地面积连年递增,由842万亩增加到890.6万亩,增幅为5.7%。

(4)竹林(毛竹)面积大幅增长,由165万亩增加到190万亩,增幅为15.2%。

(5)活立木总蓄积量增长强劲,由1725立方米增加到2213万立方米,增幅为28.3%。

(6)毛竹集约经营水平显著提高,丰产竹林由不足50%提高到65%;亩平立竹由159株增加到175株,增幅为10%;立竹总蓄积量由30285万株增加到40250万株,增幅为32.9%。

(7)生态公益林补偿面积逐年增加,由210万亩增加到465万亩,增幅为78.6%。

(8)林分质量明显提高。由单位面积每亩2.02立方米提高到2.49立方米,增幅为24%。

3、林业产业快速发展。

五年来,全市林业总产值以平均每年12.8%速度增长,2009年实现林业产值79亿元,与2006年相比增加28.9亿元。林业占全市GDP和财政收入的比重保持在13%左右,林业提供的就业岗位由 60万个提高到78万个,林业收入在农民年人平纯收入中由580 元提高到900多元。桃江县农民年人平林业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达1/3以上。我市安化、桃江进入全国三十个竹子之乡和全省林业经济十强县行列。以竹产业、林浆纸、林板材、种苗花卉、森林生态旅游产业为重点,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天运、森华、华林、泰格林纸、湘益木业、瑞亚纺织、萌立尔家俱、桃花江竹业等一批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规模林工企业达98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有5家,与2006年相比,分别增加42家和4家。全市省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发展到31家,林业工业产值达到46.6亿元。

4、林业地位和影响明显提升。

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对我市现代林业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亲临益阳调研视察工作,省林业厅主要领导先后多次到益阳就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进行专题调研指导和现场办公。全国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工作座谈会和第二届中国杨树产业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先后在我市召开。中央和省在项目、资金上给予了重点倾斜和支持。“十一〃五”期间,国家级、省级财政投入逐年递补增,总量达7亿元以上,

2009年达2.06亿元,平均每年近1.5亿元,与2006年相比,增加一倍以上。我市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成绩也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好评。近年来,我市先后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林业工作优胜奖,被省林业厅授予全省林业工作先进集体。有2人获得全国“国土绿化贡献奖”,有2人获得全省“现代林业建设突出贡献奖”和“承包造林突出贡献奖”。我市务林人员中先后产生了1名党的十七大代表、1名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5、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2006年底,我市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现代林业示范市。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一是创新发展思路。从发展“两南林业,建设四大产业”提升为“发展现代林业,壮大四大产业,建设三大体系”,益阳在发展思路上始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二是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切实落实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各项政策,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民间投资发展林业的积极性。三是不断深化林业改革。全市乡镇林业站机构改革基本完成;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进展顺利;林业要素市场逐步建立。四是切实加强支撑保障能力建设。分别与省、部林业科研院校如省林科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进行全面科技合作,提高了科技支撑水平;与农发行、信用联社等银信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提高了金融支撑水平;切实加强林业队伍建设,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推进依法治林,提高了服务现代林业的水平。

(二)基础分析。

“十一〃五”时期,益阳林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展望未来五年,益阳林业发展优势更大,机遇更多。

1、政策机遇:一是国家继续实行“东治西扩,北休南用”和扩大内需等宏观政策,有利于我市加快现代林业发展步伐;二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利于新的林业经济增长点的形成;三是中共益阳市委、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发展,出台了建设绿色益阳等一系列新举措,为未来五年林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保障。

2、资源优势:“十一〃五”时期,林业建设取得的成就,为“十二〃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林种结构的大幅度调整,改善和优化了资源结构;二是可采资源的储备,将在未来五年凸现明显优势,成为产业发展强劲的支撑。

3、投入机制:“十一〃五”时期,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氛围已全面形成,非公有制为主体的林业迅速崛起,林改工作快速推进,对加快林业发展,将继续产生巨大的动力,促推“十二〃五”时期益阳林业再创佳绩。

4、示范地位:“十一〃五”时期,我市成为全国第一个现代林业示范市,在探索和示范的过程中,打造了一批现代林业建设的亮点,探索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得到了国家林业局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其示范作用和地位得到各地林业主管部门的认同,也将赢得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厅的投资倾斜和政策扶持。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森林经营管理粗放,质量效益不高。全市有林地亩平蓄积量仅2.49立方米,林地产出不高;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欠完善,生态产品供给不足,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二是林产工业规模不大,水平不高。没有形成大的产业集群和林业品牌效益,其产品能耗高,与低碳经济要求相距较大。三是林业发展机制没有完全理顺。与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的林业支撑体系不健全,市县财政投入林业的机制尚不完全符合国家、省的要求,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形成配套体系等。四是林业基础设施落后。特别是有的基层林业站支持保障能力严重滞后,基础设施差,有的连基本的办公场所都没有。

二、“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举生态文明建设旗帜,以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为契机,坚持兴林福民一个中心,抓住动员全社会参与林业建设和大力发展高效林业两个重点,扎实推进林业生态、产业、文化三大体系建设,落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科技兴林、机关作风建设四项保障措施,为建设绿色益阳,促进后发赶超发挥更大作用。

(二)编制依据。

1、中央、省委林业工作会议精神;

2、《2004-2020年益阳市产业发展规划》;

3、《益阳市“十一〃五”林业发展规划》;

4、《益阳市中长期(2001-2010年)林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化发展规划》;

5、《湖南益阳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总体规划》、《湖南益阳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实施方案》。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原则。

始终把以人为本、兴林富民作为全市林业“三大体系”建设和实现林业“两大需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作为工作手段;把加快发展,追求效益作为工作目标;把加强林业队伍自身建设,积极主动、热情服务“三农”作为工作方法。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发动和引导全市人民,贯彻落实“三个统筹”,促进社会、经济、生态建设又快又好和可持续发展。

2、坚持生态立市的原则。

一是坚持生态立市,积极实施生态工程建设,发展碳汇林业,增强碳汇功能。二是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发展循环经济,淘汰落后产能和产品,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三是不断完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投资政策,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形成有利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导向和体制机制。

3、坚持科技兴林的原则。

大力推广应用林业科技新成果、新技术,提高森林培育,林产品加工的科技含量;着力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林业“三大效益”,进一步增强碳汇功能,促进低碳生产,发展循环经济。

4、坚持项目带动的原则。

积极谋划和筛选林业投融资项目,坚持以大项目带动大经济,以大项目促进大发展,形成以项目为载体的加快林业发展的新格局。

(四)主要任务

(1)加强森林经营,提升森林质量。

加强森林科学管理,实行分类经营,全面提升森林质量,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是“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一是要稳步放开商品林的经营活动,引导各种投资主体按市场规律自主经营商品林,提高商品林的经营效益。二是严格保护生态公益林,加强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实施优材更替,全面提升生态公益林质量。

(2)实施生态工程,建设绿色益阳。

一是围绕南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和国家级雪峰湖湿地公园生态保护与恢复、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全面提升湿地和森林质量,增强整体生态防御能力。二是建设森林城市,打造绿色家园。以益阳城区为生态建设中心,辐射全市的县城和重要集镇,建设现代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三是继续实施“三边”造林绿化,提升乡村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农村居民的人居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发展特色产业,促进林业增效。

一是实施“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战略,以无节良材和测土配方技术推广应用为基础,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在平

湖区重点发展以杨树为主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在山丘区重点发展以南竹、杉木、马尾松等乡土树种为主的用材林,加强以榉树、楠木等乡土珍贵用材树种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以油茶、花卉苗木等商品林基地建设,形成特色鲜明的基地化生产的特色林业产业带。二是实施“园区化”发展战略,推进林产工业园区化建设。依托现有森林资源,建设具有特色的工业园区,构建资源节约、循环利用、节能高效、低碳发展的林产工业体系。三是依托我市的南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资源、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及其它具特色的森林资源,组织开展各类生态文化节庆活动,同时,做大做强森林生态旅游产业,致力打造森林生态旅游精品,提升生态旅游水平和质量。

(五)建设目标。

森林覆盖率达到54%(现为53.84%);

林业用地面积达到1000万亩(现为948万亩);

有林地面积达到950万亩(现为890.6万亩);

森林蓄积量达到3000万立米(现为2213万立方米);

商品林面积达到520万亩(现为483万亩)

生态公益林达到480万亩(现为465万亩);

竹林面积达到230万亩(现为190万亩);

竹林蓄积达到40250万株(现为30285万株);

人工造林150万亩;

低产林改造200万亩;

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以下,无公害防治率85%以上。

林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以上,以杨树、南竹、油茶、松、杉为主要树种进行资源培育的第一产业达到35亿元以上,以竹木为主要原料进行加工利用的第二产业达到90亿元以上,以种苗花卉和森林生态旅游为载体的第三产业达到25亿元以上。

(六)产业布局。

一是林浆纸产业。以沅江市为中心,以泰格林纸集团沅江纸业为龙头,以金太阳纸业、金北顺纸业和漉湖纸厂为骨干,大力发展以杨树、芦苇为原料的林浆纸,着力打造60万吨林浆纸一体化产业,实现年产值30亿元以上。

二是林板材产业。以资阳区为主体,桃江、沅江为两翼,以森华林科集团、天健木业、湘益木业、森艺家俱、万森木业为龙头,大力发展以杨树、南竹、松杉为原料的林板材,着力打造100万m3林板材一体化产业,实现年产值40亿元以上。

三是竹产业:以桃江为主体,安化、南县为两翼,以桃花江竹业、建玲竹业、柘普竹麻、瑞亚高科、春秋凉席为龙头,着力打造竹地板、竹胶板、竹纤维、竹家俱、竹凉席、竹工艺品产业集群,实现年产竹地板100万M2,竹胶板50万M3,竹凉席1000万床,年产值达50亿元以上。

四是森林药品食品产业。以桃江、安化、赫山为重点,以金浩油中王、华林实业、天安油脂、金果油茶为龙头,大力发展以

油茶、厚朴、杜仲、柑桔、竹笋等为原料的森林食品药品加工,着力打造林油、林药、林果一体化产业,实现年产值10亿元以上。

五是种苗花卉产业。以赫山、资阳区中心,以文帆苗木、绿海园林、新鲜苗木为龙头,着力打造仙蜂岭新农村示范片、319国道、益沅一级公路、桃益一级公路“一点三线”花卉苗木产业带。加快衡龙桥花卉苗木交易市场建设,以市场带动全市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实现年产值10亿元以上。

六是森林生态旅游产业。以桃江为中心景区,以“五园三农家”即桃花江国家森林公园、安化柘溪国家森林公园、安化雪峰湖国家湿地公园、南洞庭湿地公园、北峰山森林公园和竹乡、花乡、樵乡农家乐为景点,加大森林生态载体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打造森林生态旅游载体面积达100万亩的林旅一体化产业,实现年产值10亿元以上。

(七)重点项目

综合类

1、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以益阳中心城区为主体,以“一环两区三线五园百点”为建设重点,用3-5年时间,建成国家森林城市,项目总投资69000万元。

2、中国湖南(益阳)彩叶植物园建设项目。以湖南文帆现代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和绿海园林有限公司为建设主体,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外引内联合作为形式,以面向城乡绿化和观光旅游

为市场,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繁育推广观叶植物为目的,收集和引种彩叶植物,建设万亩彩叶园,成为湖南和全国唯一的、也是最大的彩叶植物园,总投资25000万元。。

3、中国南方(益阳)杨树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以南方型杨树培育、开发为研究重点,以省市科研力量为基础,在益阳组建中国南方杨树研发中心,建设杨树大厦,总投资1亿元。

4、冰冻灾后林业生态恢复重建工程。2008年特大冰雪灾后,全市森林资源受到重创,规划用五用时间,恢复森林植被,总投资17500万元。

5、益阳金竹大厦建设项目。金竹大厦是集生产、科研、商贸、三产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项目,选址朝阳高新区,楼高35层,为益阳市最高建筑物,建筑面积96000m2,总投资21500万元

森林资源培育类

6、低产低效林改造工程。每年完成20万亩南竹低改,20万亩用材林低改,“十二五”内全市完成共200万亩低产林改造,其中南竹100万亩,用材林100万亩,总投资40000万元。

7、50万亩油茶造林工程。每年完成油茶新造和低产林改造10万亩,总投资75000万元。

8、杨树速丰林基地更新改造工程。五年内新植和更新杨树100万亩,总投资45000万元。

9、退耕还林工程。全市实施退耕还林面积35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20万亩,荒山造林10万亩,封山育林5万亩,项目总投资7500万元。

10、长江防护林(含农发项目)工程。造林2万亩,封山育林6万亩,低效林改造6万亩,总投资1000万元。

11、林业血防工程。在林业血防项目县沅江市、南县、资阳区、赫山区及大通湖区,每年营造血防林20万亩,五年共完成造林100万亩,总投资20000万元。

12、种苗花卉工程。在赫山区、资阳区及高新区范围内,建设2万亩种苗花卉基地,并建成15000平米苗木花卉交易中心,总投资15000万元。

13、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对安化县、桃江县83.8万亩石漠化区土地进行综合治理,总投资167600万元。

14、矿石区植被恢复工程。安化县和桃江县矿区植被恢复面积2万亩,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

15、生物质能源林建设工程。新造生物质能源林5万亩,项目投资2000 万元。

16、优质无节良材基地建设工程。建设50万亩高产、优质无节良材基地,目的树种主要为杉木、马尾松、杨树等。总投资10000万元。

17、清洁发展机制(CDM)碳汇项目,造林10万亩,总投资2000万元。

18、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程。生态公益林总面积达480万亩,其中:国家生态公益林面积达到304万亩,省级生态公益林36万亩,市级生态公益林140万亩,项目总投资25000万元。

19、环洞庭湖防护林体系建设项目。环洞庭湖高标准营造防风防浪林,提高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总投资30000万元。

20、“三边”造林绿化工程。加大“三边”造林绿化进度,用五年时间,对城边、路边、水边进行高标准绿化、美化和香化。总投资2000万元。

21、森林培育工程。以抚育间伐为重要手段的森林培育工程,总面积200万亩,总投资20000万元。

22、15万亩丛生竹基地建设项目。在南县、沅江及赫山、资阳、桃江的丘陵区集中连片营造丛生竹基地区10万亩,利用“三边”造丛生竹基地5万亩,总投资3000万元。

23、桃江核幅射防护林工程建设项目。以桃江核电站为园心,30公里为半径,营造防护林工程,总投资45000万元。

24、南茅运河百里生态林业示范带建设工程项目。南茅公路及复线90公里边坡绿化,以运河为轴线,东西两侧辐射1.5公里约10万亩农田林网建设,总投资15000万元。

林产工业类

25、沅江纸业有限公司林纸一体化项目。在沅江纸业有限公司现有生产规模的基础上,新增40万吨林纸项目,生产白卡纸为主的林纸制品,总投资400000万元。

26、益阳森华林业发展有限公司林板一体化项目。建设规模22万立方米高密度薄板,建设内容为厂房、生产线,总投资38000万元。

27、桃花江竹工业园。在现有工业园区的基础上,扩展园区建设,新建以20万m3竹集成材为主的竹工业项目,总投资60000万元。

28、益阳家具工业城。利用竹木资源优势及板材利用要求,在赫山新建占地1500亩的家具工业城生产竹木系列家具,总投资55000万元。

29、厚朴(杜仲)中药材开发项目。充分利用安化现有20万亩厚朴、杜仲林木资源,建设厚朴酚、杜仲胶提取生产线,年创产值1.95亿元,总投资5000 万元。

30、4万吨竹纤维生产加工项目。湖南拓普竹麻、瑞亚纺织高科分别建成年产2万吨竹麻纤维生产线,总投资28000万元。

31、5000万平方米木纤生态非织造复合材料生产项目。引进技术和设备,以杨树等木材为原料,在湖南中核无纺有限公司建设年产5000万平方米木纤生态非织造复合材料生产线。总投资7500万元。

32、益阳市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站建设项目。为对全市及湘北地区林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林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建立林产品质量检测站,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等。总投资500万元。

森林生态旅游类

33、北峰山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征地、景点及配套设施续建,形成年接待能力 50万人次,总投资8000万元。

34、南洞庭湖湿地生态公园建设项目。在沅江南洞庭湖新建游船、观鸟站、景点等,形成年接待能力20万人次规模,总投资8800万元。

35、国家级雪峰湖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形成年接待能力40万人次规模,总投资6800万元。

36、桃花江竹海风景区建设项目。在桃花江竹景区、桃花江森林公园内加大基础设施及景点建设,形成年接待能力40万人次,总投资8000万元。

37、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及花卉苗木中心。以华林公司为建设主体,建设3500亩花卉苗木基地及市场,总投资35000万元。

38、梅山文化生态园树木园建设项目(仙溪)。以梅山文化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为建设主体,收集优良乡土树种200种以上,引进树种100种以上,在仙溪梅山文化生态园建成1000亩科研、科普、教学基地,总投资3000万元。

39、四方山风景区建设项目。赫山四方山风景区毗邻长沙、益阳市,是“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和综合配套改革方案”列入了规划区的核心区范围,境内有历史悠久的四方山、著名胜地渔形山水库等地休闲的好去处。加大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形成年接待能力50万人次规模,总投资8800万元。

40、安化六步溪自然保护区基本建设项目。根据规划,六步

溪自然保护区实施土建工程13050平方米、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总投资6212万元。

41、安化茶马古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形成年接待能力50万人次规模,总投资3800万元。

资源保护类

42、益阳市林业有害生物应急防治体系指挥中心建设,以市为中心,全面提升全市林业有害生物应急反应能力。在益阳城区征地30亩,新建全省一流的、现代化的“益阳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应急指挥中心”,并装配一流设施设备。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总投资2400万元。

43、益阳市杨树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项目。在全市高标准建设好三个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站,三个省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站和市级林业有害生物中心监测站,培训一批专业监测人员;建立杨树高标准无公害防控示范基地2000公顷。总投资780万元。

44、资江流域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程建设项目。建立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控体系,完善和扩大无公害防控示范基地,新建3-4个林业有害生物检疫检查站,确保林木成灾率控制在4‰指标以下。总投资2980万元。

45、松材线虫病预防体系建设项目和第二期工程。我市继续参与实施张家界松材线虫病预防体系建设二期工程,市本级、安化、桃江、赫山、资阳、沅江纳入项目建设区。总投资2000万元。

46、环洞庭湖湿地生态圈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我市南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周边100公里范围内采取以无公害防治林业有害生物,防止水污染、候留鸟食物链污染。总投资2600万元。

47、益阳市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建设项目。以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和建设森林防火综合治理体系,达到火情监测覆盖面70%,通信覆盖面达到80%,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1%以下,总投资1200万元。

48、湿地生态补偿项目。争取国家林业局在南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核心区(60万亩)和国家级雪峰湖湿地公园(15万亩),共计75万亩范围内,开展湿地生态补偿试点,补偿标准8元/亩.年,总投资3000万元。

49、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沅江万子湖、资阳刘家湖是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相关技术措施,保护与恢复湿地植被和水禽栖息地。总投资3000万元。

50、森林资源评估机构及资源监测站建设。建立和完善森林(林地林木)资产评估机构,并分山丘区和平湖区建立资源动态监测体系,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

51、益阳市“两站”(林业站、木材检查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市共计108个基层林业站、木材检查站的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造,总投资3895万元。

教育十二五规划全文

教育十二五规划全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幼儿教育和终身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打造教育强市品牌,为加快海峡西岸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发展目标 1、构建完备的教育体系 扩充基础教育——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优质资源,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努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当地“5+2”产业、与海西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有机链接; 适当发展社区高等教育,充分体现区域特色和优势,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教育体系。 2、提升教育强市水平 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大满足; 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各类人才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和参与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三、发展任务 1、建立稳定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推进早期教育开展 (1)高质量高标准地推行学前三年教育,基本形成0-6岁的学前教育一体化体系;城区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6%以上,农村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86%以上。0~3岁早期教育工作有序推进。 (2)构建以公办幼儿园(所)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办园并举的多元化办园格局; (3)到2015年,乡镇中心园(所)以上均达到省定标准。 (4)到2012年,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达50%,2015年大专以上学历达75%,培养一批名优骨干教师。 2、提高义务教育的整体办学条件和水平,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1)保证6~14岁人口都能按时入学,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城区低于2%、农村低于3%。 (2)2013年之前,全市义务教育学校通过省级标准化学校验收。(3)以继续加大对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投入,不断改善其办学条件以及通过“市管校用”的教师队伍管理手段改革,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优化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 (1)以永安一中创建省示范高中为目标,以永安十二中的“山海合作”教育改革为接口,努力打造永安普通高中强势资源;

(发展战略)大学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发展规划

XX大学XX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发展规划 (2011-2015) XX学院是一所以职业教育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二级学院。在“十一五”期间,学院学科建设和学术科研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在“十二五”期间,学院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面临严峻的形势,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的任务极其繁重。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学院发展实际,特制定XX学院学科与科研建设发展规划(2011—2015)。 一、目前学院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现状分析 (一)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学院逐步形成了职业技术教育学与各教学系相关学科相结合,以专业为导向,以学科建设支撑专业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在院领导精密部署和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下,学院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学科建设及科研工作在开拓中前进,逐步形成了一支稳定的科研队伍。 鉴于学院创办时间短,科研力量薄弱的现实,学院一直坚持“以院内力量为主、借助院外力量”的方针开展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工作。其中,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主要借助院外科研力量;而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相关性研究、职业教育与专业建设相关的研究,则以院内研究力量为主。目前,两方面稳定的研究力量约为30人左右,逐步形成了一支稳定的科研队伍。学科队伍中含博士生导师1名,学科带头人3名,学术带头人2中,学术骨干6名,XX市优秀中青年教师2名,XX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1名。 2、保证资源持续投入,学科平台建设取得突破。 五年来,学院高度重视建设学科平台建设,教学设备、图书资料、管理制度、学术论坛、职业技能大赛参赛机制、“产学研”合作基地等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劣到优、从临时制、随机制到常态化、制度化,形成了对本学科发展的有效支撑。目前,学院设有高等教育研究所、农民工学院两个研究单位;藏书上万册的

新能源汽车“十二五”专项规划

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与信息化部 二零一二年三月四日

不晚,发展不慢,但由于传统汽车及相关产业基础相对薄弱、投入不足,差距仍在,中高端技术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加大攻坚力度,推动我国汽车工业向创新驱动转型,抢占技术制高点,培育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产业变革,确保我国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 (二)国家重大需求 1.产业升级的需求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面临着节能减排的严峻挑战。我国继2006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生产国之后,在2009年又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汽车生产和消费国。2010年、2011年产销汽车均超过1800万辆。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道路交通消耗的燃料量也将持续上升,导致石油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为了使我国2020年乘用车燃油经济性达到国际同期水平,平均油耗应降至5升/百公里以内,采用混合动力为代表的重大汽车节能技术势在必行。同时,以混合动力技术为龙头,可以带动传统汽车节能减排技术的综合集成与全面进步。 2.技术转型的需求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看,发展电动汽车是我国汽车工业技术转型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历史机遇。从车用能源角度看,电可以作为我国车用主体替代能源之一。预计到2020年和2030年我国汽车中乘用车保有量将会达到1.5亿辆和2.5亿辆的规模,这些车辆全部使用电力驱动情况下所使用总电量分别为电网总发电量的6%和7%。电动汽车大规模应用后,可在电网负荷低谷时段常规充电,对电网起到“填谷”作用,提高发电设备的综合利用率,起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我国发展电动汽车具有独特的资源和市场优势。我国具有电动汽车相关材料资源优势,在锂离子动力电池、永磁电机等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材料方面具有资源优势。我国具有巨大的、多元化的汽车市场优势,而且在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后发优势。我国城镇化、城市化过程中,电动汽车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3.科技跨越的需求我国在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高端技术方面总体上尚未形成竞争优势。在电池成组技术、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车用电机电力电子集成技术、强混合动力机电耦合技术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同时,我国在整车动力系统发展方面面临着国际新一轮低碳科技竞争压力。针对能源及环境的压力,各国纷纷制定了更加严格的汽车CO2排放法规目标,促进了低碳技术的发展与竞争。从排放标准来看,汽车厂商仅仅依靠传统车的技术进步无法满足排放限值,必须依靠技术革新。从技术的潜力分析结果来看,将CO2排放降低40%以上的技术途径主要集中在深度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和氢能燃料电池技术。 二、发展战略与目标

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全文

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全文)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一二年二月 目录 第一章发展基础 第一节重大成就 第二节主要问题 第三节战略机遇 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第四节指导思想 第五节基本原则 第六节主要目标 第三章重点区域 第七节重点经济区 第八节农产品主产区 第九节重点生态区 第十节资源富集区 第十一节沿边开放区 第十二节特殊困难地区 第四章基础设施 第十三节强化铁路建设 第十四节完善公路网络 第十五节优化民航布局 第十六节加快发展水运 第十七节加强水利建设

第十八节畅通能源通道 第十九节提高信息化水平 第五章生态环境 第二十节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第二十一节实施重点生态工程 第二十二节加强环境保护 第二十三节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第二十四节做好防灾减灾 第六章特色优势产业 第二十五节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 第二十六节优化调整资源加工产业 第二十七节改造提升装备制造业 第二十八节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二十九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第三十节有序承接产业转移 第七章美好新农村 第三十一节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第三十二节振兴牧业经济 第三十三节提高林业发展水平 第三十四节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第三十五节建设农民幸福家园 第八章城镇化与城乡统筹 第三十六节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第三十七节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鲜明的小城镇 第三十八节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第三十九节统筹城乡发展 第九章科教和人才 第四十节优先发展教育 第四十一节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第四十二节建设创新型区域 第四十三节推进人才开发 第十章民生事业 第四十四节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第四十五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十六节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第四十七节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第四十八节繁荣文化事业 第四十九节创新社会管理 第五十节加快民族地区发展 第十一章改革开放 第五十一节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第五十二节加强区域互动合作 第五十三节加快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 第五十四节推动沿边地区开发开放 第十二章规划实施 第五十五节强化政策支持 第五十六节精心组织实施 第五十七节加强指导协调 第五十八节做好评价考核

十二五专项规划(超硬材料及制品)

“十二五”专项规划(超硬材料及其制品) 一、概述 超硬材料及制品主要是指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CBN)以及以这两种材料为主要成分的复合材料,金刚石是目前最主要的超硬材料,由于天然金刚石价值昂贵,因此工业生产中普遍使用人造金刚石。 金刚石因其具有最高强度、最高硬度、高耐磨性而广泛的应用于石材开采工具、机床加工工具、建筑装修工具、高速公路施工工具、煤田、油田挖掘工具、精密仪器仪表等各个领域。金刚石及其工具是迄今为止人类发明的最坚硬的材料及工具,层出不穷的各种硬质新型材料只能用它们才可加工,它们对高新技术材料及各类制成品的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数百倍的杠杆撬动作用。金刚石及工具已成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消耗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西方发达国家甚至将金刚石及工具作为一种战略性储备物资。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我国已成为世界人最大的石材、陶瓷生产、消费与出口大国,这些有利条件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超硬材料一个最重要分支人造金刚石及工具的迅速发展,中国在世界超硬材料工具市场中已占有重要地位。但我国人造金刚石及工具的质量与性能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高品级率低,品牌少,还不能大量进入国外市场,每年还需进口一些优质的人造金刚石及工具,而出口的只是中低档产品。因而进一步提高与发展我国人造金刚石及其工具制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外市场情况 (一)人造金刚石 1、国内外市场状况 据统计,2008年我国的人造金刚石单晶总产量约51亿克拉,约占世界总量的80%以上,与2007年比约增长20%。在品级方面,以中低档产品为主;在粒度方面,除 5-10%的为超细颗粒和人造金刚石单晶外,其余为粗颗粒和中粗颗粒的人造金刚石单晶。目前国内人造金刚石年需求量在50 亿克拉左右,基本都以中低档需求为主,高品级人造金刚石较少,约占总量的20%。 随着人造金刚石新的应用领域的不断开发,市场需求量将更加旺盛,专家预测国内人造金刚石单晶市场需求一直是持续以年均增长率在20%以上快速增长。而国外人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

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测绘在实现数字化转型后,正在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地理信息综合服务正在成为现代测绘工作的主要内容。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做出的战略部署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为进一步明确“十二五”期间测绘地理信息发展的方向、重点和主要任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和《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国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推动测绘地理信息科学发展 (一)“十一五”期间发展成效显著。“十一五”是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取得新跨越、新突破、新成就的五年,是上层次、上水平、上台阶的五年,是作用大彰显、地位大提高、影响大提升的五年,在诸多领域有重大创举和重要突破,为测绘地理信息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突破。测绘基准现代化建设积极推进。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及应用实现跨越。一些重要的地理信息资源首次实现对全部陆地国土的覆盖,基础地理信息数

据库成为测绘成果的主要形式。数字城市建设顺利推进,试点和推广城市已达130个,成果得到广泛应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公众版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开通并产生重要影响。 测绘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取得系列成果。测绘科技自主创新取得新进展,尤其是在低空航测遥感系统、数字航空摄影仪(SWDC)、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数字摄影测量网格(DPGrid)、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一体化测图系统(PixelGrid)等先进测绘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方面成效明显。资源三号卫星进入研制阶段。以无人机航空摄影装备为代表的地理信息航空遥感获取能力建设开始起步。地理信息数据处理能力持续增强,测绘成果档案存储与服务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中国测绘创新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全体测绘人53年的梦想得以实现。 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不断深化。测绘地理信息对科学管理决策、重大战略实施、重大工程建设以及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保障能力日益提升,服务效果日益彰显。尤其是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重大灾害应急救灾和灾后重建,新疆、西藏等地应急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重大影响。 地理信息产业迅猛发展。国家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在北京开工建设,湖北和黑龙江等地的地理信息产业园建设稳步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国“十二五”规划研究 新的起点上,人们往往是在忙着想两件事情,一件是回首,一件是展望,站在“十二五”规划的浪口,我们深知“十二五”规划更具全局性和战略性。房产、汽车、清洁能源、低碳经济、民生、就业、医疗改革、社会和谐……等等问题与建议在“两会”时期已被提上,“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确定航行目标与方向做充足的预言,如何把脉中国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如何更快更好促进中国社会发展,五年发展规划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为此,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借国家规划、产业开发这个强势东风,特邀众学者、研究专家成立“十二五”规划课题组,对“十二五”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做详细客观的评述与综合分析。课题组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以及“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重点课题项目的提出、前期调研、论证、筛选以及最终确定都具有一整套严格科学的流程和方法,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本课题成员结合当前“十二五”规划动态,通过整理、筛选、分析和判断整理了当前国家“十二五”规划动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报告目录: 【“十二五”规划概要】 2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 2 【“十二五”规划研究重大选题一览】 3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选题参考】 4 【政府“十二五”规划思路和方法】 6 【中国“十二五”规划谋三大转型】 6 【发改委:“十二五”规划八大重点】 7 【科技部:“十二五”科技规划六大方向】 8 【商务部:“十二五”规划拟把内贸放重要位置】 8 【交通部:“十二五”规划避免“漏一、挂万”倾向】 9 【住建部:“十二五”规划房地产发展仍以居民消费为基础】 9【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十二五”期间实施调查失业率】 10【农业部:编制948计划的“十二五”规划】 10 【文化部:“十二五”末基本扭转文化产品出口逆差】 11 【卫生部:疾控“十二五”规划坚持以人为本】 12 【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重点分析】 12 【中国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十二五”规划思路研究】 13 【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解析】 15 【能源行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六大重点】 16 【对“十二五”房地产业发展规划的五条建议】 17 【“十二五”规划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指导原则与目标取向】 18【“十二五“规划:助中国汽车业由大到强】 19 【医疗器械产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四方面发展】 20 【煤炭行业“十二五”规划将以减产、整合为主题】 20 【中国通信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 21 【中国人民银行:“十二五”期间着重完善金融体系】 23 【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 23 【北京“十二五”规划将呈现建设世界城市细则】 24 【广东:争取粤港合作纳入“十二五”规划】 25 【上海“十二五”规划以创新推动城市全面转型】 25 【四川“十二五”规划促进高地建设】 26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以下是卫生部明确提出来的“十二五”卫生发展总体目标,这目标的实现意味着未来五年国家还需投入最少数千亿元来实现自己对于民生的承诺,这个目标不是靠药品降价能实现的,反过来说药品降价仅仅是这个大棋局中的很小一个方面,资本市场对其的担忧过虑了。 “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在1月6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提出“十二五”卫生发展目标时,用了这一组数字进行了具体的描绘。 卫生部明确“十二五”卫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更加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显著增强,居民个人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地区间资源配置和人群健康状况差异明显缩小,国民健康水平达到发展中国家前列。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 “十二五”期间,我国卫生发展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四个方面: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和职责,优化规模、结构和布局,形成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功能互补、信息互通、上下互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改善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卫生应急、职业病防治、采供血、健康教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 继续加强农村急救体系、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为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职工建设周转房;全面推进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使其总体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推进综合改革,转变运行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实现服务功能和模式转变。 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改革管理体制、治理机制、运行机制和补偿机制,加强医疗安全质量监管,促进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改善服务,提高效率。 初步建立国家医学中心体系,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力争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设置一所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继承创新中医药,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科研创新体系,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发挥传统医学在保护国民健康中的作用。 加快卫生法制建设,实施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和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卫生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鼓励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健康管理、老年护理、口腔保健和康复健身等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医疗、预防、保健、养老、康复服务需求。 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提高疾病经济风险分担能力

“十三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编制要点)

“十三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编制要点) (2016~2020年) 学院 一、专业建设基础 至“十二五”建设期末,本学院开设专业个数,在校生人数(第一稿统计时间节点为2015年7月10日,第二稿编写时增加2015级新生数)。专业名称等。 简述“十二五”专业建设的主要成果(专业调整与建设、课程建设、教材与多媒体课件建设、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的成果、实践教学与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点建设、以及本学院各专业建设的特色等方面)。 二、“十三五”期间专业人才需求预测 结合“五个对接”企业调研成果、研读《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基本思路》(讨论稿)后的体会、以及通过其他调研(如发改委、经信委、行业协会等渠道)获得的有关数据,形成未来五年本学院各专业人才需求的预判。 三、“十三五”期间专业建设亟待突破的主要问题 1. 检查“十二五”规划的专业建设目标是否全部实现,若有未能实现的,查找原因,结合今后五年的发展趋势,指出该目标是否需要延续或调整。 2. 以“五个对接”的前四个作为重点,分析研究对接契合度,

找出差距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3. 深入思考通过未来五年的建设,本学院哪些专业能够实现升本,目前的现状与四年制应用技术型本科之间有多大差距,要缩短这些距离,需要突破哪些主要问题。 四、“十三五”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总规划的指导思想为引领,围绕学校“十三五”期间提升办学层次的战略目标,针对“十三五”南通地方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研究专业结构调整的新方向和专业建设的新契机,以及优化资源配置方案,论证学院内、跨学院的专业整合、及新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充分性。形成本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由此凝练出具有本学院特色的“十三五”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五、“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目标 确定“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目标可围绕以下几点展开:以地方产业升级转型作为专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应用型人才需求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依据,以智慧化校园建设作为教学改革、教学资源整合的平台,以新技术、新技能培养作为实训基地建设改造的目标,以专业升本、提升本学层次作为发展动力,以国际职业教育发展新态势作为参考目标。 规划目标的可考虑办学层次、专业结构、建设规模、新办专业、机制创新、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与实训基地、教学成果、教改项目、对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开发、精品开放课程、教学

城市供水安全“十二五”规划基础数据内容

城市供水安全“十二五”规划基础数据内容 第一部分文字资料 一、城市概况 1、正阳县地处淮北平原,南连罗山、信阳;东邻新蔡、息县;北靠汝南、平舆;西与确山接壤;东西长64.5km;南北57km;县城面积1903km2;全县直辖22个乡镇。 2、人口规模、县城区域面积 2010年全县城总人口77万人,县城城镇人口17.4万人,县城城镇化水平22.6%。 3、水资源介绍 正阳县城区水资源并不丰富,但目前仍采取深层地下水的开采。 4、规划 正阳县城市总体规划区范围:包括正阳县真阳镇慎水乡行政区规划范围,到2015年城市规划区域面积11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为19.6万人。 正阳县产业积聚区原位于正阳县城西南方向,产业积聚规划面积为11平方公里。 目前产业积聚区无给水工程,产业积聚区给水工程需铺设DN100mm-----DN500mm共计总长40km的供水管网。 二、城市供水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水源地

1、水源现状 目前采取深井直供方式供水正阳县县城区共有12眼深水井,分部在县城区域不同位置。水质检测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存在问题 正阳县供水管网建立的比较早,制水成本高,供水设备及供水管网老化,漏水严重维修费用高,人员工资低。 (二)、水厂供水现状(二次供水) 1、无 2、自备水规模县城区域内县招待所县城农委宾馆等40多家及单位使用自备井供水。 3、存在问题县自来水公司因资金缺口无能力改造、扩建延伸及新铺设供水管网。 (三)、供水管网 1、供水管网现状 ①管径DN100mm至DN300mm 不等 ②管材球墨铸铁管、钢管、PVC管材、PE管材 ③水压管网水压2.0左右 ④管网漏失率水损40% ⑤存在问题原铺设管网存在超期服役,水压低漏失率严重,高层住宅个人采取加压形式用水。

最新最全上海十二五建设规划

最新最全上海十二五建设规划 黄浦区安置到铁路浦东客站(惠南)、航头(下盐路)、孙桥环东 静安区安置到华新、鲁汇、南桥、青浦新城大盈港及朱家角东三里河 普陀区安置到云翔(马陆南翔之间)、白银路(嘉定城西)、徐行、安亭汽车城地铁站闸北区安置到罗店西、月浦马泾桥(月罗公路)、罗泾大川沙河 徐汇区安置到米市渡、泗泾南 长宁区安置到亭林、南桥、徐泾东、华新、白鹤旧青浦 杨浦区安置到合庆、祝桥、惠南(盐仓西南)、黄路、万祥、宣桥 卢湾区安置到三林懿德、曹行君莲、北桥瓶山、谈家港、航头南、曹路南 虹口区安置到横沔、罗店、宣桥、祝桥、惠南 浦东陆家嘴安置到孙桥、周康航、三林懿德、航津路、唐镇、合庆、孙桥环东、祝桥 三个重点发展的核心商务集聚区域: 陆家嘴——花木——北外滩——外滩"我们单位"金融航运商务区; "会"——龙华滨江——三林耀华地区综合商务活动板块; 虹桥枢纽——徐泾——赵巷区域长三角现代服务业服务中枢区 九个市中心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集群: 环人民广场——五东地区; 豫园老西门等老城厢地区; 淮海中路——太平桥地区; 四川北路地区; 大连路——杨树浦路地区; 苏河湾——上海站不夜城地区; 静安寺——南京西路——长寿路地区; 中山公园——虹桥开发区; 上海南站——小闸镇——徐家汇——衡山东湖地区。

四个城市副中心:五角场、张江科学城中区、莘庄、真如 六个中型商务服务区:长风、梅陇新都会、大宁北中环、七宝、金桥、漕河泾 六个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长征、桃浦、江桥、杨行、曹路、九亭 四个金融后台产业及现代服务业配套饲服数据园区:唐镇、紫竹、周浦、浦江镇。 三个组团式重点新城:临港、松江、嘉定 四个分为两个地理片推进建设的次要新城: 青浦淀山湖——白鹤; 奉贤南桥——奉城海湾; 金山卫柘林——枫泾朱泾亭林; 崇明城桥明珠湖——东滩长横生态城。 1,川沙以南、下盐公路以北,瓦屑坦直以东地区,建设浦东客站、奥体中心,国门商务区,行政文化第二办公中心等,与迪斯尼乐园融为一体。原规划在惠南的浦东铁路客站,不再设立在沪通铁路线上,而是深入该区域内部,服务于整个除了西部沿江地区以外的浦东。沪通铁路提升为高速铁路。 2,南汇新城将扩展,与奉城大团和奉贤海湾联合发展。文化设施和基础设施先行,大型居住区导入。 3,市规划局已经做了1800公里地铁网络的远期规划,今后新城之间、大虹桥到大浦东之间,也将有快速地铁(四根轨道的地铁)。 4,请大家注意张江科学城中区,那真是未来派的精品。沪通铁路和郊环线将合并过黄浦江。 十二五期间,重点开发陆家嘴——花木——北外滩——外滩的第一"我们单位"商务区。 外滩地块,要完成外滩源二期、四川南路地块、十六铺二期、新开河地块、董家渡区片的整体建设,以及薛家浜地块的调整。 陆家嘴花木"我们单位"商务区,要完成上海中心大厦和中心区地下综合体、中心绿地地下综合体以及连廊建设,对港务大厦等9栋早期写字楼进行重建改造;加快上海船厂地 块开发;调整充实世纪大都会、新上海商业城的功能;2013年起逐步进行崂山、乳山、梅园西块、陈家门、竹园南块、东昌东园、天后宫地块等的拆迁。

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

Xx技术职业学院 “十三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1.专业规模逐步扩大。“十二五”期间,我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能者治教,严谨治学的办学理念,秉承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宗旨,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专业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工、文结合的格局。专业由“十二五”初的15个发展到“十二五”末的17个,专业规模逐渐扩大。17个专业中,工科类专业6个,占35.0%;文科类专业11个,占65%。 2.办学特色更加明显。“十二五”期间,学校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学校现有校级特色专业1个,校级重点建设专业4个,特色(重点建设)专业占学校现有专业数的6%,属文科类。主干学科专业紧紧依托财经类行业,已显现较强优势,成为我校专业建设群的主体,反映了我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3.教学条件明显改善。“十二五”期间,学校共投入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经费100万元左右,全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00万元,实验室建筑面积约3000多平方米,多媒体教室总间数52间、座位数4000多个;实训(实验)实15个;新建校内外实习基地30多个。 4.教学管理严格规范。通过对管理制度的“废、改、立”,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更加科学、严谨、健全。“十二五”期间,学校进一步理顺了校、院(部)两级教学管理体制,明确各级管理权限和职责,教学管理更加规范,管理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构建了科学合理、运

行高效的质量保障体系。 5. 办学水平显著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稳步提升,升本录取率达100%,就业率名列前茅,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6. 校企合作教育快速发展。(校内、校外)学校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订单式培养高职学生。 7. 科研工作步入新轨、教改工作逐见成效。学校13个教改科研项目成功立项,其中,重点项目6个(其中市级项目4个),一般项目7个。 (二)面临形势 进入21世纪,我国职业教育处于快速发展,2005年以来,职业教育领域解放思想,突出特色,深化校企合作,9年共培养了近8000万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每年培训各类人员1.5亿人次以上。可以说职业院校毕业生已成为产业大军的主要来源,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还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一是缺乏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较为薄弱;二是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必经之路高等教育持续 发展条件不足不稳;三是组建职教集团,整合教育资源扩招后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较大,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及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等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四是打造品牌,发展内涵在人才培养模式、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许多制约体制机制的障碍。这些都将对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面对国际国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学校专业建设发展与人才培养仍存在一些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问题。 1.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和发展不平衡,各专业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有

工信部_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2016〕412号_20161218

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是21世纪的“钻石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全面推进大数据发展,加快建设数据强国。“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时期,全球新一代信息产业处于加速变革期,大数据技术和应用处于创新突破期,国内市场需求处于爆发期,我国大数据产业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抢抓机遇,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对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优化民生公共服务、促进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有重大意义。为推动我国大数据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入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落实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编制本规划。 一、我国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基础 大数据产业指以数据生产、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为主的相关经济活动,包括数据资源建设、大数据软硬件产品的开发、销售和租赁活动,以及相关信息技术服务。 “十二五”期间,我国信息产业迅速壮大,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经济日益繁荣,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技术创新取得了明显突破,应用势头良好,为“十三五”时期我国大数据产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信息化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日益提高,对数据资源的采集、挖掘和应用水平不断深化。政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国面向公众

的政府网站达8.4万个。智慧城市建设全面展开,“十二五”期间近300个城市进行了智慧城市试点。两化融合发展进程不断深入,正进入向纵深发展的新阶段。信息消费蓬勃发展,网民数量超过7亿,移动电话用户规模已经突破13亿,均居世界第一。月度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835M。政府部门、互联网企业、大型集团企业积累沉淀了大量的数据资源。我国已成为产生和积累数据量最大、数据类型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大数据技术创新取得明显突破。在软硬件方面,国内骨干软硬件企业陆续推出自主研发的大数据基础平台产品,一批信息服务企业面向特定领域研发数据分析工具,提供创新型数据服务。在平台建设方面,互联网龙头企业服务器单集群规模达到上万台,具备建设和运维超大规模大数据平台的技术实力。在智能分析方面,部分企业积极布局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在语音识别、图像理解、文本挖掘等方面抢占技术制高点。在开源技术方面,我国对国际大数据开源软件社区的贡献不断增大。 大数据应用推进势头良好。大数据在互联网服务中得到广泛应用,大幅度提升网络社交、电商、广告、搜索等服务的个性化和智能化水平,催生共享经济等数据驱动的新兴业态。大数据加速向传统产业渗透,驱动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变革,推动制造业向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电信、金融、交通等行业利用已积累的丰富数据资源,积极探索客户细分、风险防控、信用评价等应用,加快服务优化、业务创新和产业升级步伐。 大数据产业体系初具雏形。2015年,我国信息产业收入达到17.1万亿元,比2010年进入“十二五”前翻了一番。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4.3万亿元,同比增长15.7%。大型数据中心向绿色化、集约化发展,跨地区经营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业务的企业达到 295家。云计算服务逐渐成熟,主要云计算平台的数据处理规模已跻身世界前列,为大数据提供强大的计算存储

十二五规划心得(精选多篇)

十二五规划心得(精选多篇) 第一篇:十二五规划心得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制以五年 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度的中短期计划,在过去的十一个五年计划中,国度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存程度不停进步,现如今年我们已经迈入了xx年,我们国家进入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在此 计划中,结构调整是主要目的,科学发展是主题,经济发展是主线,其中我认为以下个亮点特别贴近我们的生活: 1、 过去数年来提倡的‘强国’从十二五期间转为了‘富民’。梁启超曾撰文“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其实可以理解为‘民富国强’,只有人民都富饶了,国家才是真正的富裕;人民都强盛了,国度才是真正的强盛。做为人民党员的我们,肯定要高兴工作,多学各项技能,进步本身的业务水平,做一名复合型人才,创造成绩。 2、 生存在广东是幸福的,因为未来五年广东的发展蓝图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实为我党存眷民生的庞大办法,让我们看到党以人为本的庞大刻意。当人民的生活甘甜、居住环境清新、事业有成就、社会有人情、文化有咀嚼之时,幸福离我们还远吗? 3、 文明表现着文化素质,其实文明也体现着生存的富饶水平,当人民生存幸福了,文化的熏陶就会如春风吹过麦苗一样拂过民气,文明之风随处可见。做为一名顺德人,我非常支持“创

文明城市,建幸福顺德”这一发展目的,而且会从本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4、 在“十二五”的规划中,特别强调要增强资源节省和办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相信我们的生活环境将会越来越向“清、碧、蓝”的偏向发展,地球会更康健优美。做为一名党员,要时刻关注党的目标门路并坚决执行,同时认真学习,快速进步本身,努力提高服务他人和动员他人的本领,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面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搏斗。十二五规划心得(2):党的xx届五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二五”计划发起光显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这是“十二五”规划建议的一个令人瞩目的亮点。“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法的攻坚时期,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制定“十二五”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汗青意义。通过学习集会的精神实质,我深感责任的庞大,作为大学生村官,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范畴,在变化中谋发展,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断前进。学好全会精神,把思想认识同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实际行动统一到中间的决议计划摆设上来。落实好全会精神,加深理解,要学以致用,在现实工作中,变化工作作风,加强责任意识,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圆满完成各项工作。十二五规划心得(3):中国每个五年计划或规划都有一个相 对明白的主题。所谓主题,也就是未来5年必要着力办理的题目。当然,问题最后能否解决或办理的水平怎样,取决于诸多

某学院“十二五”实验室建设规划

材料工程学院“十二五”实验室建设规划 根据材料工程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为进一步促进材料工程学院实验室建设工作,特制定本规划。 一、实验室现状 1、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状况 实验室于1979建立,是集教学与科研为一体,主要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基础理论研究、材料应用开发和材料工程测试的教学与研究的实验室。目前实验室拥有一支从事实验教学、材料研究和开发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实验教师7人,兼职实验教师29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1人,讲师13人,助教6人,具有博士学位14人,硕士19人。 2、实验室建设状况 实验室主要由材料物理与力学性能、材料化学、材料工程测试、材料高温制备、非晶态材料、水泥及混凝土、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交通工程、江苏省生态环境材料重点建设等教学研究型实验室10个,实验室现有实验室面积2444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1038台套,设备总价891.7万元,配有国内外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20多台套,实验室建设现状见附件一。 3、实验教学情况 实验室目前承担了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交通工程、土木工程、土木工程及工程管理等专业的21门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主要开设实验课程有:开出107个实验项目(其中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项目28个),每年开出的实验人时数达5万多,实验课程及实验项目开出率达100%。 4、实验室承担科研及教学研究情况 近五年来,实验室承担了淤泥节能烧结砖与自保温墙体建筑体系的开发研究、陶瓷纤维摩擦材料及摩擦机理研究、江苏省盐城环保装备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部省市级科研项目25项,还承担了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建设项目、江苏省特色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等教学研究和改革课题20多项。 5、江苏省生态环境材料重点建设实验室 江苏省生态环境材料重点建设实验室是2004年11月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盐城工学

(完整版)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是21世纪的“钻石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全面推进大数据发展,加快建设数据强国。“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时期,全球新一代信息产业处于加速变革期,大数据技术和应用处于创新突破期,国内市场需求处于爆发期,我国大数据产业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抢抓机遇,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对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优化民生公共服务、促进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有重大意义。为推动我国大数据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入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落实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编制本规划。 一、我国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基础 大数据产业指以数据生产、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为主的相关经济活动,包括数据资源建设、大数据软硬件产品的开发、销售和租赁活动,以及相关信息技术服务。 “十二五”期间,我国信息产业迅速壮大,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经济日益繁荣,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技术创新取得了明显突破,

应用势头良好,为“十三五”时期我国大数据产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信息化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日益提高,对数据资源的采集、挖掘和应用水平不断深化。政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国面向公众的政府网站达8.4万个。智慧城市建设全面展开,“十二五”期间近300个城市进行了智慧城市试点。两化融合发展进程不断深入,正进入向纵深发展的新阶段。信息消费蓬勃发展,网民数量超过7亿,移动电话用户规模已经突破13亿,均居世界第一。月度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835M。政府部门、互联网企业、大型集团企业积累沉淀了大量的数据资源。我国已成为产生和积累数据量最大、数据类型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大数据技术创新取得明显突破。在软硬件方面,国内骨干软硬件企业陆续推出自主研发的大数据基础平台产品,一批信息服务企业面向特定领域研发数据分析工具,提供创新型数据服务。在平台建设方面,互联网龙头企业服务器单集群规模达到上万台,具备建设和运维超大规模大数据平台的技术实力。在智能分析方面,部分企业积极布局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在语音识别、图像理解、文本挖掘等方面抢占技术制高点。在开源技术方面,我国对国际大数据开源软件社区的贡献不断增大。

十二五规划全文

十二五规划全文 篇一:国务院文件: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目录 第一篇 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二篇 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 第三篇 第九章 发展环境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政策导向 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制造业 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第四篇 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第十七章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第五篇 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第六篇 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 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