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总结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总结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总结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1. 我国宪法的原则是什么?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2. 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

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 为什么说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如何保障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

(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3)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努力为人民服务。

4.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对中学生提出什么要求?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5.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6. 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

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7. 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

(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8. 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1)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2)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3)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4)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5)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9. 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宪法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实现的)

(1) 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的国家权力机关,由它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 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实现。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10.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11.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2)这些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12.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工作的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又是如何贯彻执行(1)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2)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

A.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B.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C.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13.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为什么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

(1)只有依法规范权利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利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2)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14.我国宪法是如何规范权力运行的?

(1)宪法不仅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相应的职权,而且严格规范职权的行使。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2)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3)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4)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5)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15.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第二课坚持依法治国

1.我国宪法的组成和基本内容分别是什么?

(1)组成: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三十八条。

(2)基本内容: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2.为什么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3.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的要求

(1)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2)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4.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如何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的?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5.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2)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是对宪法的具体化。

(3)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4)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保障了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5)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

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6. 为什么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

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7.如何保证国家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

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在这一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

18.人大如何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19.在依法治国中如何监督权力的行使?

(1)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2)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

A.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使其更好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

B.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

C.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20.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1) 增强宪法意识,对国家公职人员来说尤为重要。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等,就是为了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授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2)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学习宪法。②认同宪法。③践行宪法。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第三课公民基本权利

1.政治权利和自由主要有哪些?依法行使这些政治权利和自由有什么意义?

(1)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2)意义:我国公民依法行使这些政治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

2.公民的监督权表现在哪些方面?行使这项政治权利的重要性或意义是什么?

(1)表现: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

诬告陷害(2)重要性或意义: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公民如何正确行使监督权?

4. 什么是公民的人身自由?人身自由的内容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1)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2)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意义: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4)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①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②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5)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6)住宅不受侵犯: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间。(7)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5.社会经济权利:①财产权(占有,使用,收益,处分):②劳动权:③物质帮助权:

6.文化教育权利:①受教育权:②文化权利:(智力成果权,出版权)

7.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和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8.教育的地位(或作用)是什么?我国为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制定的政策是什么?

(1)地位(或作用):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2)保障政策: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9.我国公民应该如何行使基本权利?

(1)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公民权利如果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要用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进行。

10.为什么公民行使权利要遵守正当的程序?

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有利于维护自身权益。

11.维护权利的方式:①协商;②调节;③仲裁;④诉讼

12、协商①特点:协商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

②常见:权益争议——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

13、调节——是解决纠纷的有效方式。①调节方式有:人民调节、行政调解、司法调解。②调节的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

14、仲裁——当事人——仲裁协议——提交仲裁庭审判

①特点:是解决纠纷的又一方式。

②适用于:公民与其他个人和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

15、诉讼——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维权

①民事诉讼——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争议;

②刑事诉讼——侵犯人身权、财产权的行为;

③行政诉讼——对行政机关的违法或明显不当的行政行为

第四课公民的基本义务

1.公民基本义务有哪些:

①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②维护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的重要保证,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③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光荣义务,我们要自觉履行。

④依法纳税——是每个纳税人对国家应尽的义务。8.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⑤我国宪法还规定了公民应履行的其他义务,包括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2.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

(1)原因: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

(2)具体表现:

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怎样遵守宪法法律?

①遵守宪法就是要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②建设法治社会,我们要认识到法律既是保护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③我们要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同时,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

3、依法服兵役

(1)原因: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2)我国的兵役制度:我国兵役法规定,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

4、依法纳税

(1)原因: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2)偷税的后果: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①公民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力的实现

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③公民的某些权利也是义务。(如:劳动和受教育)

④权利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不能只享有权利不承担义务,也不能只承担义务不享有权利。

6.怎样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公民如何对待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任何公民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7、法定义务

(1)法定义务: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

(2)强制性特点的体现\要求我们怎样做?

①公民必须按照法律要求去做。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8、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

1.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它是由什么决定的?它的优越性(作用)

(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

(3)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作用)

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形式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1)地位:我国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形式: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作用: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发挥主体作用。

3.我国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1)含义:国有经济是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一种经济形式。

(2)地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3)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和保障国家安全等,具有关键作用。

4.我国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1)含义:是生产资料属于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经济形式。

(2)地位: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作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对于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实现共同富裕等具有重要作用。

5.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1)形式: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

(2)作用:在支撑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6.国家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或态度是怎样的?这两种经济的地位如何?

(1)公有制经济:①对于国有经济,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②对于集体经济,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2)非公有制经济: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3)地位: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基本内容:

A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C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D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

8.我国人大和人大代表各自的权利或职责是什么?

(1)人民代表大会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2)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有权依法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表决各项决定、提出议案和质询案。

9.我国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人大代表是由人民选举产生,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10.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如何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机关既有合理分工又有相互协调,保证国家统一高效组织推进各项事业。

11.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它的内容是什么?

(1)政党制度:我国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内容: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坚持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12.我国的政党制度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3.我国的民主党派的地位或作用是什么?

这些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参政党。

14.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15.中国人民政协的地位、工作主题和职能分别是什么?

(1)地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2)工作主题:团结和民主。

(3)职能: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16.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义是什么?(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它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2))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3))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17.我国有多少个民族?我国形成的民族关系是怎样的?民族分布特点又是怎样的?

五十六个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18.我国的民族制度是什么?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是什么?

(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实行这一制度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顺应民心的必然选择。

19.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如何实施的?

(1)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2)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是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即根据本地方、本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3)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

20.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什么重要意义?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2)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

(2)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4)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1.什么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什么?

(1)含义: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组织: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

22.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自治内容

(1)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监督。

(2))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村民制定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规范村委会和村民的行为。

23.自治委员会及其职责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并且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24.基层群从自治制度的意义

实行城市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是怎样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是怎样的?它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1)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4.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哪些?

(1)立法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根据宪法和法律行使地方立法权。

(2)决定权。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

(3)任免权。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享有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决定、罢免的权力。(4)监督权。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县级以上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监督本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工作。

5.什么是行政机关?我国的行政机关是如何组成的?

(1)含义:行政机关是依据宪法设立的,依法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国家机关。

(2)组成:我国行政机关由国务院及其领导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6.国家行政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有关法律、决议和决定。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本级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7.行政机关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行政机关的职责)(为什么为人民服务)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的授予。行政机关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8.如何理解行政机关的职权?

(1)根据宪法,我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要管理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监察、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职权范围)

(2)行政机关层级不同,职权也不同。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统一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9.行政机关如何行使职权?

(1)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行政机关享有哪些职权,具体如何行使职权,都必须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

(2)行政机关的职权通常由行政机关工作人面具体实施。为了防止工作人员出现履职不力、监管缺失、失职渎职、徇私枉法等问题,必须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要对等,失责要追究,侵权要赔偿。

10.我国的司法机关是什么?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11.人民法院的性质及构成

(1)性质: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2)构成:我国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分为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有军事法院、海事法院等。

12.人民法院的职权:

人民法院的基本职权是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通过行使国家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解决民事和行政争议,维护社会秩序,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13.人民法院的工作要求(人民法院如何行使职权?)

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动中,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人民法院对公民权利提供有效救济和保障,捍卫社会公平正义。

14. 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及分类

(1)性质: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2)分类:我国设立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

15. 人民检察院的职权

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实行监督,对刑事犯罪行为代表国家提起公诉,保护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的公正,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16.人民检察院工作要求

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各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人员,必须忠实于事实真相,忠实于法律,忠实于社会主义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

1.为什么我们要崇尚法治精神?

(1)因为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保证。

(2)因为法治,每个人都会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自由地追求自己的人生幸福。

(3)因为法治,社会弱者也能分享公共资源,获得公平发展的机会。

(4)因为法治,合法的行为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遭受惩罚,正义的阳光洒满人间。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3.什么叫自由?(变题:在法律上自由指的是什么?)

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是法律之内的自由,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4.自由的重要性。(变题:为什么人们渴望自由?)

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5.如何理解必要的限制?

(1)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2)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正如火车有了轨道的限制,才能顺利地行使;车辆有了红绿灯的限制,才能安全地通行。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6.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1)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2)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3)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

(4)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7.从法律的角度,说说平等的含义主要有哪些。

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8.如何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重要性: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2)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即权利上平等、义务上平等、法律责任上平等)

①权利与义务方面: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②承担法律责任方面: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9.自由是珍贵的,也是有限制的。珍视自由,我们该怎么做?

(1)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2)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首先,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其次,作为公民,应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权利,不得超越法定范围和界限,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11.践行平等的要求。(变题:践行平等,实现平等,我们应该怎么做?)

(1)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2)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3)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

(4)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需要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12.什么是特权?为什么要反对特权?

(1)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

(2)特权是平等的大敌。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或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或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设法逃避法律制裁。这些特权行为严重践踏法律,侵犯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

1.公平正义与法治有何联系?

(1)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维护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2)公平正义的实现,需要法治保障,即通过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公平正义。

2.什么是公平?

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

3.公平的内涵。

公平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4.为什么要努力维护社会公平?(变题:公平对个人和社会有什么作用?)

(1)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仅能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且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

(2)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5.什么样的行为是正义的行为?

一般而言,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6.为什么要努力维护社会正义?(变题:如何理解正义的力量?)

(1)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

(2)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

(3)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

(4)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5)期盼正义、实现正义、维护正义,是我们的共同心声。

7.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为此,它提出了哪些要求?(1)正义要求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

(2)要求人们分辨是非,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3)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

8.正义与制度的关系。

(1)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制度的生命在于正义,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义。

(2)有了正义的制度,即使是社会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作为社会制度中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更应体现正义的原则,成为维护正义的有力保障。

9.维护正义对构建和谐社会有何意义?(变题:如何理解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有利于恰当地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11.公平的实现,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坚守公平该如何做?

(1)公平的社会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

(2)坚守公平的要求

①个人维护公平。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②制度保障公平。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12.个人如何维护公平?

(1)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

(2)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为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尽我们所能。

13.制度如何保障公平?

(1)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

(2)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14.如何才能守护正义?(变题:如何才能实现正义?)

(1)个人守护正义。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2)司法维护正义。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

15.公民个人守护正义要注意什么?

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16.司法机关如何做到维护正义?

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

17.为实现司法正义,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国家积极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八年级下册新版《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1、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P2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P3 *3、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P3 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 宪法是如何使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得以实现的?(宪法是如何保障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保障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规定)P4-5 (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明确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4、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5、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 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6、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 (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7、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7、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8、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2)这些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9、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宪法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实现的) (1)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的国家权力机关,由它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保障人民当家作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全册复习提纲

道德与法制八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一.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重点)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我国的国家性质:(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 3.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重要作用: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有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了解掌握). 4.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保障:(了解) 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并规定其担负捍卫国家主权,防止国内外敌对势力颠覆的使命,从而保障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得以实现. 5.我们怎样当家作主?(了解) 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6.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掌握) (1)平等权;2)政治权利(3)人身自由(4)宗教信仰自由;(5)社会经济权利;(6)受教育权;(7)监督权 7.人权的实质和目标: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了解) 8.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的原则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了解) 9.宪法的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掌握)人权的主体: 10.人权的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重点) 11.人权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自由权、政治权利,又包括财产权、继承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重点) 12.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重点) (1)立法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2)执法方面: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3)司法方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4)宣传方面: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 二.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各级国家机关如何产生?(重点) (1)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它监督。 (3)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 宪法保证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重点) 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4.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了解) 5.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重点) (1)在国家机构与人民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组织国家机构;(2)在同级国家机构中,国家权力机关居于主导地位;(3)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主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4)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也要实行民主集中制。

2020年最新部编本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活动题答案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知识点一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教材第3页对小眉的这三个间题,你怎么回答? 提示(1)①悬挂国徽的国家机关有中央军事委员会,人民检察院,国家驻外使馆、领馆等。 ②悬挂国徽的场所有人民大会堂、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会议厅、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庭、出入境口岸的适当场所等。 (2)国徽代表着国家,国家机关和场所悬挂国徽更能彰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与庄严,体现国家的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为人民谋利益。 (3)因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些国家机关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 教材第4页上图中,公民通过哪些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提示上图中,公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村务公开会、行使选举权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教材第5页中学生通过撰写提案参与国家事务,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提示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们中学生作为国家的主人,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教材第6页(1)以上四幅图分别说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这些权利是如何实现的? (2)请列举自己感受到的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例 提示(1)第一幅图说明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第二幅图说明公民享有人身权利,第三幅图说明公民享有发展权,第四幅图说明公民享有劳动权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这些权利的实现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2)结合实际情况回答即可,比如对农民工进行岗前培训,实施家电下乡政策等 教材第8页1.对于这一举措,有人认为它能够让政府服务更便捷。你怎么看? 提示“互联网十政务服务”可以实现各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简除烦苛,禁察非法,让人民群众有更平等的机会和更大的创造空间,尤其是通过政府的大数据互通共享,居民和企业可以清楚了解政府办事的程序,大大减少居民和企业在这方面的办事成本。 2人民法院的做法对于保障柯先生的合法权益有何积极作用? 提示人民法院的做法解决了柯先生及其家属不能到庭的困难,促成双方当事人和解,被告当庭支付给柯先生28万元赔偿款,保障了他的合法权益。 教材第10页国家为什么大力开展扶贫工作?你希望国家如何帮助贫困人群? 提示①因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奋斗目标,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②我希望国家帮助贫困人群应该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如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支持、鼓励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改善生产条件,开发当地资,发展商品生产,增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强调扶贫到村到户,小额信贷是扶贫到户的关键措施之一;重视科技教育扶贫等,重点投向国定贫困县、

初中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

1、为什么说中学生活是我们的新起点? 答:(1)我们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中学生。 (2)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 天地:富有挑战的新课程,新奇的实验器材,丰富多彩的社团,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2、中学时代在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答:(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2)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 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体现在: ①随着身心的不断发展,我们开始深入探寻生命的奥秘,撩开精神世界的面纱。 ②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步觉醒,我们开始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

③随着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越发具体而深入。 ④随着生活体验的日渐丰富,我们开始自觉磨砺意志和品格,思考生活的意义。 3、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答:(1)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 (2)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3)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 (4)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 第2框少年有梦 1、少年的梦想有什么特点? 答:(1)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它虽然总是和现实有一定距离,有时甚至不切实际,但

是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2)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 连。 (3)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2、什么是努力? 答:(1)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努力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努力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3、我们青少年如何做到努力?怎样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答:(1)努力,需要立志。志向是人生的航标。青少年要从小学习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并且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部编2018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坚持宪法至上》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人民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 中华人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人权的实质容和目标是什么? 人权的实质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 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5、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容有哪些? (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7、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8、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2)这些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9、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宪法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实现的)(1)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通过选举的方式产生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的国家权力机关,由它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实现。 10、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工作的原则是什么? 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集中制的原则。” 11、我国宪法是如何规权力运行的?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总结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 第一课中学时代中学序曲 1、如何认识中学时代 (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段时间并不很长却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磨练自己的意志,交更多的朋友,为我们的人生奠定重要的基础。 (2)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开始深入的寻找生命的奥秘、撩开精神世界的面纱、主动发现自己,认识自己、自觉磨练自己的意志、思考生活的意义......... 中学生活为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成长礼物? 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中学生活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超越自我。 少年有梦 1、少年的梦想有何特点? 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2、如何实现梦想?努力需要怎么做? (1)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2)努力,需要立志。志向是人生的航标。 (3)努力,需要坚持。 第二课学习新天地学习伴成长 1、如何理解学习? (1)在学校中学习,在社会中学习。 (2)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态度和习惯等。 (3)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4)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和行为。 (5)学习伴随我们的成长,学习没有终点。 2、为什么要学习? (1)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好的生活。 (2)学习,可以打开生命的视窗,让面前的世界变得更大、更精彩。 (3)学习,可以拓宽新的通道,让我们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 (4)学习,可以改变思维方式和行为,提升我们的能力和智慧。 (5) 学习,可以带来更多的选择,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和自由。 享受学习 1、怎样认识学习中的苦与乐? (1)学习中有快乐。对某方面知识有强烈兴趣时,自己解决某个问题时,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时,发现自己的潜能时……我们都可以体味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2)学习中也有辛苦。学习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体力,遇到困难和阻挠时需要调节不良情绪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 2、学会学习,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精编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精编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公民权利保障书 1、P2.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2、P3.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P3.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 确定国家性质: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宪法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P4.宪法规定的我国的经济制度保证了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5、P4.人权的实质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6、P5.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它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7、P6.在我国,人权主体很广泛: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8、P7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容:包括平等权、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9、P7.现代法治国家立法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 10、P7-8.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第二课维护宪法权威治邦总章程 11、P11.我国的权利机关: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 12、P11.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13、P11.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2)这些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14、P14.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宪法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实现的) (1)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通过选举的方式产生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的国家权力机关,由它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15、P13.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工作的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又是如何贯彻执行的? (1)集中制的原则。” (2)我国国家机构贯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 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

2019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册)

2019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册) 第1课时我与社会 【教学目标】 1.知道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社会生活;初步感受社会生活变化发展与多彩;并能通过绘制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图;学会给自己定位. 3.关注社会;体验和感受社会的美好;学会积极承担责任;培养热爱社会的美好情感. 【学习重点】 感受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 【学习难点】 认识个人与社会关系;明确自己身份.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社会生活空间极大延展;社会生活内容更加丰富.同学们;你了解我们的社会吗?你知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体味生活的美好;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身份;更好地承担自己的责任. 自主预习梳理新知 1.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2.人在生产、生活和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 3.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4.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5.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感受社会生活 活动(一) 了解社会生活 情景一周六早上6点30分;李铭和爷爷到公园晨练.他们发现公园新增了些健身器材;健步道上也铺上了塑胶;跑步可舒服了. 情景二上午8点20分;李铭的妈妈到家门口的菜市场买菜.他们发现蔬菜品种多了;蔬菜可新鲜了. 情景三下午3点15分;李铭和同学一起到敬老院看望老人;教老人用手机上网. 情景四晚上7点10分;李铭和爸爸一起看有关《大国工匠》的新闻;交流关于新闻的看法. (1)在李铭的一天中;他做了哪些事情? (2)你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3)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道德与法治》二.单元知识点 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p38页 ▲1.友谊有什么力量?(朋友对我们有什么影响?)①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 ②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 ③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2.友谊的特质有哪些?(如何正确认识友谊?) 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②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③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3.友谊的澄清有哪些? (1)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2)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 (3)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第五课交友的智慧p49页 ▲1.我们如何建立友谊? ①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 ②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

③需要掌握具体的交友方法。 2.有助于建立友谊的方法有哪些?(了解) ①面带微笑。②记住对方的名字。③真诚夸赞。 ④寻找共同之处。⑤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⑥要保持好奇。▲3.我们如何呵护友谊? ①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 ②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 ③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 ④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承受并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4.网络交往有什么特点? 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 ▲5.网络交往的利与弊? 利:①利用网络可以查找学习资料,网上交友、看新新闻、网上购物,它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②也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拓展了交往圈。 ③在网络中交往,可以满足我们的一些心理需要,并且不必承担现实交往中那么多的压力和责任。 弊:①网络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但是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②网络中存在着违法犯罪和一些不良信息等。 ▲6. 我们如何做到慎重结交网友? (1)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一、宪法确保“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表现。 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二、人民的构成。 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三、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参加政治生活? 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树立主人翁意识。 四、我国从哪些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 1、宪法上: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 利和自由。 2、立法上: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 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3、执法上: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 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4、司法上: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 益。

5、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 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五、宪法组织国家机构表现在哪些方面? 1、宪法明确各级国家机关的产生。 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 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3、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机构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六、民主集中制原则:就是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原则。 七、民主集中制的表现: 在国家机构和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八、宪法怎样规范权力的运行? 1、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2、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 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3、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4、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九、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十、人民当家作主的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十一、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权力属于人民。 十二、宪法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怎样规定的?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学)案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第一章遵循学习之道 学习应有好品质 教学目标: 1、了解好品质的相关含义; 2、了解如何培养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如何培养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什么? 爱迪生给我们的启发 二、学习有目标 成功属于有目标的人 想一想:小林的假期生活颇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议一议:如果你是小丽,今后的暑假生活你将怎样度过? 确立恰当的学习目标 谈一谈:对上面三位同学制订的学习目标,你有什么看法? 想一想:制订恰当的学习目标应注意哪些问题? 实现学习目标需奋斗 想一想:如果你是岚岚,为了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你会怎么做? 三、养成好习惯 好习惯终身受益 想一想:为什么科学家会认为“终生所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是幼儿园老师培养的良好习惯”呢? 好习惯共谈共养 情景一朱熹的事迹 谈一谈:你对《偶成》这首诗有什么感悟? 想一想:“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中学时期是人生中极其重要的阶段,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珍惜时间? 情景二菲菲与芮芮的故事 想一想:假如你是菲菲,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芮芮学会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情景三班会课上发生的事 比一比:上述好习惯你都有吗?你还能列举哪些好的学习习惯? 好习惯贵在坚持 想一想:小胡同学学习英语的秘诀是什么?

做一做:完成课本九页的行动宣言。 三、考试讲诚信 诚信在心间 议一议:你认为小东会怎么做?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我为考试诚信代言 辩一辩:你赞成上述哪种观点?你的理由是什么? 作业: 1、收集有关学习好品质的名言警句和典型事例,体会学习品质的重要性。 2、“我为XX点个赞”:夸夸本班同学身上优秀的学习品质。 3、制订自己的《学习品质培养计划》 课后反思: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教初一11班和12班两个班的90余名学生《道德与法治》。这个目是本学期刚改的,原叫《思想品德》,再原的名字也是五花八门,但有一个习惯称谓《政治》,我没有延续习惯,我和同学们称我们学习的内容叫——道法,“学习道法,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也成了我们学习的追求。道法自然,希望这门的学习能为我和近百名孩子生命涂抹一丝亮丽。 下周考试,到今天,我按计划完成了本学期的堂教学工作。教学的过程,也是自己学习的过程,更是自己专业提升的过程,感谢两个班孩子的配合,感谢同科老师的帮助和指导,感谢同一个办公室的老师对我的无私帮助。 英国教育家怀海特说,学生学习的过程由浪漫-精确-综合三个阶段构成。回想一学期和学生的学习过程确实是在遵循这三个步骤,教材对我说也是陌生的,当前备时,我也是怀着学习的态度阅读,我愿意把《道德与法治》这门的本说成,因为在我看,语称其为是传统更是作用使然,道法没有这个传统,但有这个作用。相比语学科,其思想的表达少了艺术,更直截了当,更贴近学生当下的生活,更深入学生当下的思想实际,在艺术感不强的里增添艺术的成份,让学生在不致生硬说教的学习过程中明白事理也就成了学习的第一步——浪漫。 我的堂浪漫之旅没有名师的精心设计,甚至很少用到,很少去挖掘以

我认为教材的本质量很高,就是教材本。看起很随心所欲,外的素材,事例的引用、事理的概括、导行的设计,甚至生活的拓展都是环环相扣,非常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过程,逻辑关系精确。可以说,教材本就是一本教案设计。因此,我没有过多更改这本很好的教案,只是把精力用在了如何演绎这本教案上。首先注重学生对的阅读,朱xx老师说过,学生第一次接触知识,实际是一种“遭遇战”,这场战役的胜负意义重大,所以我很看重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学生对新学内容的最终理解掌握程度取决于这场“遭遇战”。其次,注重对本中事例的使用,说到中的事例,真是感谢编写教材的专家们,每一个事例都极好的印证了要让学生明白的事理,因此,阅读事例、思考事例、讨论事例也就成了道法上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充分运用(学习)名言警句、经典佳句的启智作用。再次,引导学生概括里的知识点。概括能力是语上的任务,同样也适用于道法,尽管有时我直接把知识点划给学生,但我也会把的结构关系渗透给学生,以便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内容。道法不是一门知识,是一门导行,是一门关于如何做的生活方法,学习的最终的落脚点应该在学生的行动上,因此,我不会让浪费里的很多留白,让学生把里的留白填全,是质量很高的内心对话,是很好的自我认识与教育的过程,如在学习“追求自我新形象”时,学生对自己的期待、家长的期待、自己对未的规划,还有在学习“自尊自爱”时,为了维护自己的哪方面形象,应如何去做,我不仅让学生完完全全写出,还要大在声的讲出,每当这时,我都非常相信每个学生的纯真,不管实际生活中他的行为表现,我都会为他们点赞。愉

2018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

2018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宪法核心价值: 核心价值追求授予并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宪法核心价值 宪法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为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一、国家权利属于人民 1、宪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国家权利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4、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重要作用: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有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5、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将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惯穿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6、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保障: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并规定其担负捍卫国家主权,防止国内外敌对势力颠覆的使命,从而保障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得以实现。 7、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 (1)平等权;(2)政治权利;(3)人身自由;(4)宗教信仰自由;(5)社会经济权利;(6)受教育权;(7)监督权。 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1、人权的实质和目标: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2、宪法的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 3、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的原则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4、我国政府向世界公布的第一份官方文件:1991年11月1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 5、中国的人权的显著特点:广泛性、公平性和真实性 6、发展权的主体:人民 7、人权的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包括个人,也包括群体。 8、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自由权、政治权利,又包括财产权、继承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9、教育的法律体系:目前我国初步建成了包括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在内的教育的法律体系 10、现代法治国家的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 11、尊重和保障人权在立法过程中和体现:立法过程中应当依据宪法,规范立法权和行使,丰富公众参与立法的形式,保证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复习及教学提纲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1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 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 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5.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 (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最新最全版)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1.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 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我国宪法是如何确认“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基本原则的? (1)宪法确认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实质)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4.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实现。 11.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工作的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又是如何贯彻执行的? (1)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2)我国国家机构贯彻则主要体现为:(1)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2);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3)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12.我国宪法是如何规范权力运行的? (1)宪法严格规范职权的行使。任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2)国家权力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3)人民通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4)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5)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13.为什么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 ▲人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 14..我国宪法的组成和基本内容分别是什么? (1)组成:我国现行宪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三十八条。 (2)基本内容:宪法规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15.为什么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1)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2)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3)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16.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如何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的? (1)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2)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3)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总结定稿版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全册知识点总结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2017年春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 第一课:悄悄变化的我 1:身体变化的三个表现? 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 2:青春期带给我们什么? 1.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充满能量,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对成长充满强烈渴望,感觉生活充满无限可能。 2.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往往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有时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 3:心理矛盾产生的原因? 伴随着生理发育,我们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这些变化让我们感到新奇,也使我们产生矛盾和困惑 4:如何排解青春期心理矛盾( 方法) 参加集体活动;向他人求助;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自我调节

5:心里矛盾自我调节的方法? 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参加体育活动自我暗示自我解嘲 第二课: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1:什么是独立思维? 独立思维:并不等同于一味的追求独特,而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的,正确的意见。 2:什么是思维的批判性( 表现) 表现在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关于向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 3:思维批判性的好处( 作用) ①有助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②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③调动自身经验,激发学习动机,解决问题,改变现状。 4:批判性思维的要求? ①有质疑的勇气 ②有表达自己观点和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备课组总结

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备课组总结 本学期的工作,沿袭上学期的优良传统,把备课活动落到实处,在备课中获得经验,增长知识。在教学中,我们不敢有半点马虎,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虽然有着较大的压力,但也让我们把每日的教学工作做精做细。 为了能总结经验,弥补不足,现将本学期的备课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制定计划 首先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计划,确定了每次的主备课人,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集体备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保证。集体被课时基本程序是:个人粗备——集体备课——个人细备。备课组实行每周集体备课。每单元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 二、确定任务,搜集材料 集体备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由主备课人选定课题,主备课人在集体备课前深入钻研教材和大纲,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书写教案初稿,并作好充分准备发表全面观点。同时预先通知各个成员,每个参加者本着积极参与的精神,充分挖掘和分析教材,并通过各种手段搜集各种有用信息,在备教材、备教法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发言作好充分准备。集体备课时详细介绍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单元教学目的,三维教学要求,教材重点难点,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每课课时分配,作业与练习配备,教学方法的设想等。 三、共同探讨,各抒己见 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各参加人集聚一堂,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其实更多的时间不在统一的教研活动时间,而是有问题就大家商量、分析试卷,共同探讨,答案相互讨论之后确定,争取备课组教学上的统一。 首先由主备课人陈述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并将本课在书中所处地位以及本课的大概内容加以分析和介绍。 然后由大家自由发言,就本课的各个部分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导入新课部分选出最新颖、独特且能吸引学生的方案,并用材料加以辅助。教学重点部分,首先由主备课人陈述自己的见解,其他人分别发言,要求发言必须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同时要把相应的教法、学法融入材料分析之中。最后,总结出既能阐释清楚课本观点,又能使学生容易接受的教法和学法。教学难点部分,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集大家的智慧与一体,分析出一种既不脱离书本又使学生通俗易懂的教法和学法。能力目标方面,通过讨论,参与者普遍认可通过双自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对选材、教法、教学用具的分析与研究。选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