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美育特色,传客家山歌

创美育特色,传客家山歌
创美育特色,传客家山歌

创美育特色,传客家山歌

摘要】“创美育特色,传客家山歌”——客家山歌进校园、唱响校园,突出体现了

音乐课程改革“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的核心理念。充满客家山歌韵味的

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究实践活动不断开展,极大激发了广大师生对优秀客家音乐文

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培养了大批的客家山歌人才,同时促进了学校、学生美育

的发展,从而带动了学校德育工作地更好开展,取得了美育、德育齐头并进的办

学效果。

【关键词】美育特色客家山歌

国家一直非常重视美育工作,美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育

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但因为“应试教育”的原因,美育仍是

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为了提升我校学生的美育素养,2009年我开始进行校本课程——《客家山歌》的研究。近几年我一直致力于客家山歌的教学、节目

创编、节目排练、带队演出,希望通过自己年复一年的努力,把老祖宗留下的优

秀传统文化传授给学生,让客家山歌一代一代传下去。寓教于乐,通过客家山歌

的学习促进学生美育、德育的发展。

一、创美育特色,传承传统文化——客家山歌的重要性

客家山歌体现了客家的精神,是客家优良传统得以传承的重要媒介,也是客

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客家人民情感、智慧、力量的坚实纽带,牵系着海

内外客家人的乡情乡谊。但近年来,在流行歌曲的冲击下,随着一些流行歌曲的

普及,客家音乐受到严峻的挑战和冲击,一部分濒临失传,特别是许多未成年人

对它们的认识和了解越来越少,对乡土音乐的了解与学习更是缺乏。有些还怀着

排斥态度,甚至有些觉得唱山歌很“可笑”。客家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严

峻的形势。这样也就意味着本土音乐将要失传,对此我们大家深感危机,认为乡

土音乐的传承必须从“从孩子抓起”。因此要让下一代传承、了解优秀传统客家音乐,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

二、创美育特色,传唱客家山歌的具体措施

为了让我们的客家山歌得以传承,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热爱客家音乐,弘

扬客家民间音乐,加强学生对乡土音乐的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素质,

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当地的民间音乐和文化资源作为学校音乐课改的校本课程。我

常结合我们客家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山歌主题,以多种形式、多渠道开展以山歌

为主线的活动。向学生展现我们优秀的山歌文化,让学生感受山歌文化在我们客

家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究参与体验地方音乐文化,感受山歌所蕴涵的勤劳,勇往直前的精神。

(一)自主创编——编创山歌,歌声回荡

“黄遵宪中学好学堂,地处梅江周溪旁,诗人精神办学校,培养才女状元郎。黄遵宪中学好学堂,课堂改革铸辉煌,校风校纪大变样,师生上下喜洋洋!……”这首《黄遵宪中学好学堂》歌曲在我校随处可以听到。歌曲客家特色鲜明,朗朗上口,学生争相传唱,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客家山歌在校园里久久回荡……(二)探究新知——营造氛围,积极参与

在学校营造浓厚客家山歌氛围、设置客家山歌课程的同时,通过传唱客家歌曲、在学生中开展学唱客家民谣活动,对传统的客家民谣进行翻新和包装,取其

精华,去其糟粕。各班常规栏或黑板报也要求定期多角度宣传介绍客家歌谣,让

学生通过歌谣的吟唱,把传承客家山歌的口号化小、化巧、化实,让教育意图隐

小学一年级音乐 《落水天》教学设计

《落水天》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落水天》是一首在广东地区传唱非常广泛、家喻户晓的客家民谣,属于客家山歌范畴。塘朗小学把客家山歌引进校园进行传承和创新,是弘扬民族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良好做法。选择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材里《落水天》这首具有代表性的客家歌曲,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探讨是非常有意义的。通过这首歌曲的课堂教学,让少儿对广东客家民歌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认识。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设计中,根据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动、好玩的特征,通过聆听、演唱、演奏、歌表演等多种音乐活动,让学生在参与音乐活动中去感受、体验、表现歌曲。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以音乐为本,以学生为本,把音乐审美体验、音乐的知识与技能、音乐兴趣的培养三者有机地进行结合。 执教:课型:唱歌课年级:小学一年级 教材版本:花城出版社《音乐》一年级下册第13课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落水天》 教材分析: 《落水天》是一首具有浓郁岭南风味的客家民歌。“落水天”是客家话“下雨天”的意思。这首山歌歌词简单朴素,口语化,生活化;由“6 1 2 3”四个音组成,旋律平缓,抒情,富于特色“××××·”节奏型贯穿全曲。歌曲反映了旧社会客家穷苦人遇到下雨天,没有雨伞遮雨的可怜情景,同时又具有风趣的内涵。 教学目标: 1. 能主动参与歌唱、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并对客家民歌产生兴趣。 2. 能打着手号自己学唱歌曲《落水天》的第1、2小节。 3. 学会运用各种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 能用客家方言演唱歌曲《落水天》,感受广东客家民歌风格特色。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落水天》 教学难点:1.能用客家方言演唱歌曲 2.准确的感受“××××·”节奏型 教学准备:钢琴、打击乐器、卡纸图片、儿童伞、多媒体课件。

梅州客家山歌现状特点及其继承的对策

梅州客家山歌现状特点及其继承的对策 客家山歌的生命力,在于它真切地反映了人民的劳动生活和斗争,并在满足人民文化生活的需求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种纯朴而自然流露出来的音乐如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果实存在于自然景色中,它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表达了人们的情感意愿,并给人于美感和教育。但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外来文艺的猛烈冲击,人们对艺术文化的欣赏有了新的追求,作为客家文化代表的客家山歌也必须顺应时代,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客家山歌,被称为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自唐代始,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主要流传于梅州、紫金、博罗、惠州、赣州、汀州各市、县和台湾的苗栗、新竹、桃园等地及国内外客家人聚居地。经过不断发展,客家山歌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它继承了《诗经》中的传统风格,受到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久唱不衰。 客家山歌旋律优美,几乎所有曲调中都有颤音、滑音、倚音等装饰音,因而使旋律变得回环曲折、委婉动听。客家山歌有多种唱腔,包括松口原板山歌、梅县山歌、兴宁罗岗山歌、蕉岭长潭山歌、大埔西河山歌等。 客家山歌题材广泛,意境含蓄,善用比兴手法,尤以双关见长,语言生动通俗,押韵上口。如:“郎有心来妹有心,铁杵磨成绣花针;郎系针来妹系线,针行三步线来寻。”这首山歌用比喻词“恰似”直接把男女不分离的恋情比作始终不曾分离过的针和线,通俗易懂,形象可见,情真意切,生动传神;“橄榄好食核唔圆,相思唔敢乱开言;哑子食着单只筷,心想成双口难言。”这首歌利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并带双关,用于抒发相思之情,诉说倾慕对方想与之结成一对夫妻但又难于开口,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自改革开放后,客家山歌的发展现状又到了一个新时期,人才辈出,不逊风流。随着时代的发展,客家山歌从农村走向城市,从业余走向专业,从民间走向舞台,要求更加严格,创作逐渐细分,有人专门负责写曲、写词,专业人员演唱。2003年7月,梅州迎来了阎肃、徐沛东、陈小奇、李昕、王佑贵等20多名中国著名的词曲作家组成的采风团,他们是来梅州“量身定做”一批具有客家风味的现代歌曲,为“首届中国梅州国际客家山歌节”做准备。作为世界客都的梅州,便从2004年开始举办“首届中国梅州国际山歌节”,今年2月举办了第二届。山歌节为世界各地客家人充分展现各自风格独特的山歌艺术精品提供了一个大舞台,吸引了加拿大、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缅

一次志愿服务心得体会5篇

一次志愿服务心得体会5篇 一次志愿服务心得体会1 一个人的价值,应是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是看他取得什么。——题记 高中第一学期,我便加入了联合中学的志愿者。不得不说,他让我感触良多,而这种感觉是我从未有过的。那就是,奉献,它不仅仅是个扶老人过马路或是捡起个垃圾,它还是一种习惯,一种崇高的精神品质。 之所以说奉献是一种习惯,是因为它是随地随地都可以做的,而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道德修养。而对于在道德素质略逊的中国来说,我们更应当义不容辞,把奉献精神养成一种习惯,为我们形成和谐团结的国家立下汗马功劳。 记得第一次去的活动目的地时,我发现老人之间都其乐融融,知道我跟他聊天时,才发现,他们其实都是个缺少陪伴的“孩子”。他们因为儿女忙于事业或是不想拖累子女而来到这里,当看到我们这些高中志愿者时,不禁会拉着我们的手,诉说自己的子女或子孙的事,比如,有个大约八十岁的高龄奶奶说:“小伙子,你人真好,我有个孙子,也像你这么高了,放假回带着东西来看我,可孝顺了,哈哈!” 当时,老人的话触动了好多在场的年轻人,当然,也包括我,因为,我想起了那个在乡下老家的奶奶,我还记得当时爸爸妈妈让她到城里和我们一起住,好有个照应,而奶奶却称不习惯城里生活而不来,

其实,我们都清楚,她只是不想麻烦我们。 这次的活动,让我们体验到了亲情的重量和无私,让我们知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不是希望你能给他们金山银山,山珍海味,他们最需要的,仅仅是陪伴,仅仅是你在她们身旁。 在之后的时间里,我还参加了很多的活动,比如:公园,寺庙的清洁。各种活动的秩序维持等等。这些活动都让我们认识到奉献的重要性,希望不管你是否是一名志愿者,都能养成奉献的习惯,俗话收得好,助人为乐,快乐之本! 一次志愿服务心得体会2 20xx年12月5日星期五,这一天我这辈子也忘不了。这一天是国际志愿者日,这一天我成为了一名志愿者。那天,我们举行了宣誓仪式,响亮的宣誓声极其震撼,净化着我的心灵。之后,便是新老志愿者的交接仪式,老志愿者的不舍与对新志愿者的鼓励。令我为之动容。新老交接,传承的是精神,继承的是责任,不变的是行动。 在一个深秋的早晨,我随学长学界们去敬老院进行志愿活动。我们打扫完卫生,时间还早,这是时太阳出来了,便与老人们在院子里晒太阳聊天。给我影响最深的是一位大爷,热情的拉着我们叫他当年的光辉岁月。我们静静的聆听着。这个场景就像小时候缠着爷爷讲故事的情景。我想起了我的爷爷,心中有一种莫名的心情。后来我和一位老奶奶一起欣赏客家山歌,大家都听得很开心,而我的心中却有一丝感伤。我想到了自己的父母,难道他们的晚年要与山歌度过?他们

岭南客家山歌音乐特点分析.pdf

[摘要]岭南客家山歌的优点就是能够让听众从中听出来歌唱者的情绪变化,它以动人优美的旋律著称,而且在岭南客家山歌中加入了形象的歌词描绘,让其更加富有内涵。岭南客家山歌主要是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抒发歌者的情感,同时加上简明的歌词,让山歌变得更加委婉动人,这是许多人喜欢岭南客家山歌的最大原因。 [关键词]岭南;客家山歌;音乐特点 一、岭南客家山歌概述 在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中,歌曲作为最主要的几种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一直以来都备受欢迎,尤其是更加接地气的岭南客家山歌,更能够用淳朴的声音打动人心。新山歌、革命山歌、叙事歌、杂歌等不同类型的山歌体现出了不同地区人民朴实无华的生活品质,岭南客家山歌的表现形式也同它的种类一样丰富。[1]广东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其人口数量较多,同时作为中国最大的客家省,广东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以前。有关资料记载,从数百年前开始,许多客家人因为各种原因从外地迁移到现在的广东地区,由于他们与广东地区本土人在生活习惯上有所不同,因此就以客家人自称,以此区分外来人与本地人。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这些从外地迁移而来的客家人已经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风俗习惯与生活方式,成为了中华民族一道靓丽的风景。岭南客家山歌严格来说是传承于中国古代的汉族民歌,其中重叠、双关、赋比兴等表现手法都完好地继承了下来,而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又融合其他不同的元素,让岭南客家山歌变得更加具有特色。[2]在古代时期,大量人口的南迁形成了现在广东地区的客家人,可以说大多数的岭南客家人都是中原子女的后代,所以岭南客家人的文化特色是在汉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岭南客家人最为特殊之处就在于他们的语言,这种特色语言是在长期的生活习俗中形成的,与岭南客家人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它能够反映岭南客家人在数百年的生存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苦难、能够反映出岭南客家人的淳朴民风。 二、岭南客家山歌特点 岭南客家民谣中的九腔代表着广东省及其周边地区九种不同的口音,这些不同的口音经过了岭南客家人的糅合,已经成为了独具特色的声腔;而十八调则代表着在岭南客家民谣中所运用的声韵,包括了七个仄声韵以及十七个平声韵。岭南客家山歌的特点较多,主要有几下几种:第一,音调起伏较小,整体节奏平稳;第二,岭南客家山歌整体讲究循序渐进;第三,岭南客家山歌的节奏没有固定的规律可循。总的来说岭南客家山歌的唱法较为自由,因此衍生出了不同种类的山歌,包括五句板山歌、叠板山歌、快板山歌、四句八节山歌、正版山歌等等[3]。岭南客家山歌的民间艺术气息较为浓郁,其歌词相当简明,能够通过简单的描写烘托出高雅的意境,而且岭南客家山歌的结构简单,内容并不复杂。常见的客家山歌一般都只有寥寥几句,但是岭南客家山歌歌词虽少,却讲究一个押韵,句与句之间要对仗工整,韵声契合才行。在岭南客家山歌歌词中还能够见到多种表现手法,其中赋、比、兴是最为常见的,在种类不同的山歌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也不尽相同。岭南客家山歌曲调优美、歌词简明、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岭南客家山歌的整体旋律较为平缓,音调的变化讲求循序渐进,很少会出现跳级。而且在岭南客家山歌的曲调中都会掺杂一些倚音、滑音、颤音,让岭南客家山歌的曲调更为曲折委婉。虽然岭南客家山歌分为多种类型,但是无论何种类型的岭南客家山歌都是以简洁、优美的旋律著称,在一曲终了的时候都会以相差无几的腔板结束,因此受到很多人的追捧[4]。由于地区的不同,各地区岭南客家人生活习惯上会有一些小小的差异,而岭南客家山歌在发展过程中会融合不同的元素,包括韶关新丰山歌、陆丰山歌、惠阳山歌、连平山歌、河源山歌、兴达石马山歌等。岭南客家山歌的创作较为自由,没有刻板的曲调变化规定,所以在歌曲中运用的节拍也较为多变,常见的四一拍、八五拍、四三拍、四四拍、四二拍都是其节拍多变的表现。而且岭南客家山歌的节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只要能够和旋律引起共鸣,就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时变换节拍。类戏曲“流水版”型、节奏自由类说话型、节奏交替出现型、乐句末任意延长型、流畅轻快叙事型、“前紧后松”型、规整明快型等都是岭南客家山歌中常用的节奏,这些不同类型的节奏都有一个同样的特点,那就是整体偏向于轻快、明亮、自由[5]。很多的山歌都是人们在劳作、休憩时随口唱出来的,所以岭南客家山歌的节奏都比较不拘一格。曲调与歌词共同构成了朗朗上口的岭南客家山歌,其结构明朗,一般都是把整首岭南客家山歌分为几个不同的乐段,每一个乐段都是由两个或者四个乐句组成,虽然也偶见三五句的,但是其创作条件较为苛刻,对岭南客家山歌的对仗要求较高。其次就是岭南客家山歌的结构中都会加入一些诸如衬词、引子等其他元素,来提高岭南客家山歌的整体效果。结语经过无数人数百年的积累,岭南客家山歌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地区文化,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的体现。 近年来,流行乐曲在年轻人群中逐渐发展壮大,给岭南客家山歌造成了很大的冲击,面对如此险峻的考验,岭南客家山歌该如何发扬传承,这便是许多岭南客家人都较为关注的问题。另外,岭南客家山歌一直以来都是口口相传,而且影响范围也仅限于少部分地区,发展速度与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流行音乐相差甚远。所以,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工具,增大对岭南客家山歌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岭南客家山歌的认知水平,更好地传承与发扬这一中国民间传统文化。 作者:李美群 徐铭颢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一年级音乐下册第1课歌曲《海娃变油娃》教学设计

歌曲《海娃变油娃》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广东客家人的风土民情及山歌的风格特色,感悟乡音之美,并了解人民的生活带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并启发学生爱南海、爱祖国的情怀。 2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从整体的水平看相差不是特别明显。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可以,但是部分学生在音乐的听觉方面稍有差异。一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已学过一些儿歌,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从整体水平来看,这些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行为习惯方面进步较大,学习目的性也有所增强,有一部分学生很有音乐天赋,对音乐的兴趣很浓厚,他们在音乐活动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但还存在着个别学生不能自律,因此在教学中还是要加强常规教学,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这学期对他们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要进一步加强训练。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歌曲情绪的掌握,二拍子和三拍子节拍感的复习。 教学难点:客家山歌演唱的韵味。 4教学过程 活动1【练习】课堂常规练习 1、师生问好 2、基础练习:发声练习;唱名练习 活动2【导入】导入新课 师):歌曲讲了什么内容?是几拍子的歌曲? 生):1、认真聆听并回答问题。 2、复习二拍子、三拍子的节奏,并感受其强弱规律。 活动3【讲授】出示课题 板书课题《海娃变油娃》 活动4【讲授】简介广东客家兴宁 用PPT课件介绍客家人的建筑特色、特产小食、客家文化:客家山歌等。 活动5【活动】自主学习 1、复听全曲,用lu/la哼唱歌曲主旋律。(感受广东兴宁客家山歌的韵味、熟悉歌曲); 2、按歌曲节奏朗读歌词(识字); 3、跟琴填唱歌词; 4、解决难点; 5、完整演唱全曲;

定西市安定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定西市安定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综合性学习 (共4题;共48分) 1. (11分)语文综合性学习。 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请参加以“孝”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 (1)【猜“孝”义】参考图片及“孝”的古文字,猜猜“孝”的本义。 本义:________ (2)【感“孝”心】传统的“孝”比较强调长幼有序、顺从父母;新时代,“90后”孝顺观有了新的特点。阅读以下材料,写出你的两点发现。 A.节日里我会给爸爸妈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告诉他们“我很爱你们”。 B.我认为“孝”跟“顺”不是一码事,爸爸妈妈也有错的时候,比如,我一用电脑,爸爸就不高兴,但需要的时候我还是会偷偷用的。 C.我偶尔会和妈妈聊聊明星的八卦,这是有科学依据的,专家证明现代人压力很大,适度地八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 (3)【说“孝”理】孙萌向好友倾诉自己的烦恼,他觉得妈妈管得太多,为此还和妈妈吵了一架,现在甚至想离家出走。如果你是他的好友,将怎样劝阻孙萌?引用以下《论语》中的一句名言进行劝说。(60字左右) A.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B.事父母,几谏。(意思:孝敬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要轻言细语地劝说。) 2. (11分)目前,孝感市正在开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活动,请你阅读以下三则材料,完成相应题目。 材料一:“十二五”时期我国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示意图 材料二:园林绿化,能吸纳灰尘,减少噪音,能让天更蓝水更清,使山更绿城更静,生活更美好。孝感市为创

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

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 媚媚,13级艺硕,2013021220 摘要:客家山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它的曲调抒情奔放,细腻缠绵,风格独特,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奇葩,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风靡全球的商业性强势流行文化正冲击着世界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在这种全球化的文化飓风中,民间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重威胁。客家山歌的创作和传播也同样遇到了多来自多元文化的冲击,进入了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山歌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与空间,面临着生存与传承困境。本文以传统客家山歌《有好山歌溜等来》和新客家山歌《客家颂》为例,浅析传统客家山歌与新客家山歌在演唱风格上的联系与区别,让大家了解客家山歌在演唱面的变化与发展,进而辩证地看待客家山歌的变化,展望客家山歌的未来。 关键词:传统客家山歌;新客家山歌;演唱;

一、简介客家山歌 (一)客家山歌的文化背景 客家文化属于岭南文化。客家先民来自中华灿烂文化的发源地----黄河江淮流域,在上下一千多年的迁徙历时中,从闽、粤、赣交界地区的聚居,到向南各省以及海外的衍播,他们与迁徙途径地、定居地的人民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吸取了各地文化的精华,形成了在语言、民情、风俗、精神特质等面都有独到特征的客家文化,而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精华部分。客家人饱经时乱。历尝艰苦,长期渡徙、披荆斩棘,留下了多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和传说,历练了坚忍不拔的客家精神。即使到了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客家人还保留着甚为丰富的且较完整的中原民族的传统思想、精神、文化风俗等。重名节、讲勤劳、重教化等是客家人安身立命、待人处世、持家立业之本。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头文学,它富有客家人的语言特色,形成民歌中的独立一支。 客家人的根在中原,客家文化源头出自古代中原的河洛文化,因此它的主体文化是汉文化。客家人上承《诗经》遗韵,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养成了尊文重教

现代汉语学生论文选题

现代汉语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市(或县/乡镇)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2.××市(或县/乡镇)地名研究 3.××话的特殊词汇 4.××话的量词研究 5.××话的代词研究 6.××话的疑问句研究 7.××话与普通话的语序比较 8.校园流行语考察 9.网络词语的文化内涵 10.手机短信语言的修辞方式 11.流行歌曲歌词中语义的超常搭配 12.现代汉语中异读词的规范问题 13.报刊语言规范问题 14.关于普通话词语规范的几点建议 15.试论现代汉语后缀”者”的构词规律 16.广告中的语言修辞浅论 17.化妆品广告的用词特点及文化内涵 18.广告语中语用预设的运用及分类 19.广告语的隐喻分析 20.试论广告语中一语双关辞格的运用 21.广告用语中的语言技巧考察 22.论小品的幽默讽刺语言艺术 23.讽刺语言中的文化底蕴 24.小议主持人的幽默语言艺术 25.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技巧论析 26.XX作家(或作品)语言研究 27.汉字的字形修辞现象 28.汉字结构的美学原则 29.近年来出现的某些新词及其发展研究 30.关于称谓语的异化与泛化 31.歇后语与言语幽默 32.歇后语的语义论析 33.简析熟语和成语的种属关系 34.店名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店名”也可换成”人名”,”姓氏”,”地名”,”菜名”,”品牌名称”等等词语,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 35.网络语言交际特点初探 36.熟语的语形问题浅论 37.试论成语与民族自然环境,文化传统,语言特点的关系38.成语的划界和释义问题 39.惯用语的划界和释义问题 40.汉语隐语说略 41.论缩略语 42.词语的形象色彩及其功能浅析 43.XX小说中色彩词的运用及作用 44.歧义句的产生原因及分化办法 45.浅析汉语歧义的语用价值 46.连谓句与兼语句的辨析 47.小议词义虚化 48.简论现代汉语中的名词重叠现象 49.”像X似的”语用价值浅析 50.某类词(如代词,语气词等)的语用研究 51.主语省略的修辞作用 52.连词连接作用研究 53.现代汉语插入语的个案或宏观研究 54.现代汉语委婉语的个案或宏观研究 55.汉语口语中的话语标记研究(如:“对了,嗯,好,得了,回头,然后,我说”等) 56.代词”人”,”人家”使用情况考察 57.确定语法病句的标准和修改病句的原则 58.句末语气词使用状况调查 59.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研究 60.现代汉语程度副词重叠式研究 61.对立原则和××方言的音位 62.互补原则和××方言的音位 63.论汉语言的音节特点 64.同音词分析(或同义词分析) 65.浅谈汉语的词类划分 66.汉语的联合式构词法(偏正式,补述式也可以任选一种) 67.递归性和汉语的句法结构 68.虚字和汉语的语法形式 69.语法中的语义因素 70.语用与语法的关系 71.新兴词缀研究 72.论动词重叠式的使用条件 73.论句群纳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意义 74.论语言环境对句式选择的制约作用 12 现代汉语语序在汉语语法中的作用 13 现代汉语紧缩句的音乐美 14现代汉语叠音词的作用初探 15现代汉语中缀说略 16 现代汉语《围城》中的比喻

家乡方言与民俗文化

家乡方言与民俗文化 11中文B 林豪鹏11550302003 笔者的家乡在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玉湖镇坪上村,根据村中族谱记载,本村是从梅州市丰顺县的金瓯寨迁于此,它位于广东揭阳市东部,东接潮州市潮安县,南临普宁市及揭阳市区,西连揭西县,北与梅州市丰顺县接壤,是连接粤东潮汕地区与粤东客家地区的重要通道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村名能够熟练地使用客家方言及潮汕方言,但客家方言为本村的通用语言。虽然村子从原来的“客家方言地区”搬迁至“潮汕方言地区”,但本村村名仍以“客家人”的身份自居,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客家人”的身份,并传承和创新了客家文化。受篇幅所限,加之客家方言之复杂繁多,本文无法面面俱到。因此,下面笔者就从“粄”的丰富性和“粄”字所透露出来的民俗风情两个方面,试图就客家方言的一个“粄”字来透视客家的民俗风情。 一、客家方言“粄”的丰富性 客家话的“粄”单用时为各类糕点的统称,不限于大米制作的糕点。在这个统称词下有诸多的特称词,据统计,客家地区经过不同的加工手法制作出来的各种“粄”类总计有200款之多。以梅州市丰顺县为例,就有糯米制、粳米制、杂粮制的各种粄类几十种,这些“粄’名称各异,命名理据丰富多彩。可以以原材料为名(这是最多的一类),

如:糯米粄、粘米粄、麦粄(农家自种的小麦磨成粉制)、面灰粄(面粉制)、薯粉粄(淀粉制)、芋头粄、树子番薯粄(木薯粉制)、艾粄(加艾草制成)、签叶粄(加签麻叶制成)、仙人粄(淀粉加仙人草根制成)、芋卵头粄(粳米粉掺芋头丝蒸制成)、芋丝粄(糯米粉加葱花或萝卜丝、芋头丝等做成扁圆形,油炸而成)等,旧时饥荒时节还有糠粄;可以以制作形状为名,如:耳公粄(形状像耳朵)、舌嘛粄(形状像舌头)、疙瘩粄(面粉加水搅匀后用汤匙舀进水已经烧开的炒菜锅中煮,熟后一片一片像疙瘩状,);可以以颜色为名,如红桃粄、黄粄;可以以加入的辅料为名,如:糖粄(用红糖蒸制的糯米糕)、酒粄子(无馅小汤圆,煮时放进酌量糯米酒);可以以制作方式或动作为名,如:酿粄(粄皮里包馅儿)、煎粄子(用加热的糖浆水拌糯米粉,做成圆形或椭圆形,用油炸,方言说“煎”)、搞粄子(粳米制的圆形糕点,因制作时搞成圆团,故名)、搞粄(“搞”为干烧);可以以制作工具为名,如:印粄(用印模印,既是工具也是动作)等等。广东梅州一带普遍有“甜粄”(糯米粉加糖浆蒸制而成,以味觉为名)、“味酵粄”(米浆掺入少量土碱或纯碱拌匀,倒入陶钵中蒸熟,因其中间有凹下的圆窝,正好用来放佐食的调味品,故名);广东揭西有“鸟仔粄”(因其形似小鸟而得名)。此外,客家各地“粄”类的专有名称还有咸粄、老鼠粄、发粄、富粄、水粄、菜头(萝卜)粄、韭菜粄、笋粄、豆粄、豆膏粄、绿豆粄、菜丝粄、饭匙菜粄、瓜(一般为南瓜)粄、层子粄、九层粄、包粄、新丁粄、清明粄、青粄、药粄、碗粄、酿鱼粄、糍粑粄、细粄、尖子粄、糕籽粄、卤水粄、粄仔圆、粄粽、钱仔粄、白头翁粄、猪肠粄、喜粄、菜包粄、

试论惠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档保护

试论惠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档保护 惠州市是一座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和1400多年建城史的文化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资源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截至目前,惠州市拥有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两项(惠东渔歌、罗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保护名录21项、市级非遗保护名录54项、县区级非遗保护名录95项。为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州市应该采取建档保护在内的措施来保护和传承这些千年历史的活态遗存。 1惠州市非遗建档保护的现状 非遗建档保护,就是将非遗的项目情况介绍、代表性传承人的情况、展演的图片音像、名录项目申报资料等,收集制作成档案,并根据档案管理的要求进行保护。建档保护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有多少艺术档案(还必须是符合档案质量的),就有多少艺术财富;有多少艺术档案留给后人,就意味着有多少历史艺术遗产传给后人”。 1.1惠州市在非遗建档保护中所做的工作 1.1.1在非遗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 惠州市重视非遗的挖掘、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2021年国务院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后,惠州市的非遗保护工作也随之展开。近几年来,惠州市借助申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契机,根据各类非遗项目的特征及存续状况,通过记忆性保护、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等方式,对全市的非遗实行了分类保护和区域性整体保护,取得了明显效果,初步建立起了功能较完善、布局较合理的非遗保护网络。 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了体制机构与法规制度。惠州市从市到各县区、乡镇街道都成立了非遗保护中心,制订了非遗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组建了专家委员会,成立了非遗研究所等。市文化行政部门牵头制定了《惠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惠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评定管理暂行办法》《惠州市

广东民歌——客家山歌

《广东民歌——山歌》 一、教材分析:广东民歌中的山歌高亢、嘹亮、节奏自由,因为是口头传唱流传下来的,它们的曲式结构一般比较简单,大多数为上、下句或四乐句组成的一段体曲式结构,因此便于群众口头传唱。旋律由多种不同调式音阶组成,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其中的客家山歌是伴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而诞生,伴随着客家民系的迁徙而传播。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客家山歌《唔车水来禾唔长》,感受客家山歌用方言演唱,旋律简单悠长、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歌词生活化,简单、质朴的特点。 2、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激发学生对家乡四会民间歌曲的热爱和传承。 三、教学重点:学唱客家山歌《唔车水来禾唔长》。 四、教学难点:山歌的特点。 五、教学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客家山歌《客家妹子爱唱歌》,学生走进教室。 2、讨论:演唱者用了什么方言来演唱歌曲? 3、请会讲客家方言的学生教老师和其他的同学用客家方言来说几句日常用语。 (二)学习客家山歌《唔车水来禾唔长》 1、请讲客家话的同学教大家来朗读《唔车水来禾唔长》的歌词。 2、初听歌曲录音,思考:你觉得歌曲旋律怎样?结构是简单还是复杂?歌词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 (山歌是生活在山区、丘陵等地区的人们劳动时哼唱的民歌,特点,用方言演唱,旋律简单悠长、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歌词生活化,简单、质朴。) 3、为什么歌曲具有音调高亢、节奏自由的特点?(通常是些什么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演唱这首歌曲?)

4、学生随录音学唱歌词。 5、齐唱。 6、老师表演唱一遍,学生评价,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客家山歌风格的特点的印象。 7、选取你身边唱得最好的同学来为我们表演。 8、点评。 9、齐唱,录音伴奏。 10、结合课本的地图来了解山歌传播较广的地区有哪些? (三)拓展 1、我们四会有没有客家山歌?你会不会唱? 2、欣赏四会的客家山歌《龙船调》 3、四会民歌的歌手分布在各个乡镇,但会唱这些民歌的多为一些长者,都是七八十甚至九十多岁的老人,四会民歌需要我们年青的一辈去传承和发展。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在以后的课中我们将继续学习广东民歌中的小调、号子、牧歌等。 [教学反思]:

地方高校特色文化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地方高校特色文化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主要功能之一,地方高校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的使命必须从继承和发扬当地优秀文化开始。赣南师范学院充分利用赣南革命老区、客家摇篮这一地域优势,深入开展以苏区与客家文化为载体的特色文化课程改革,创建了立体式特色文化课程体系、联动式课程教学体系,创造条件推进特色文化课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文化育人效益。 关键词:地方优秀文化;特色文化课程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培养教育年轻一代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第十八条明确提出“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长期以来,学院立足赣南革命老区、客家摇篮这一地域优势,坚持“价值引领为先、人文素养为重、全面发展为本”的文化育人理念,按照“知识传授,文化熏陶,价值引领”的文化育人思路,努力推进地方优秀文化进校园,积极开展以苏区与客家文化为载体的特色文化课程改革,创新了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课程教学,探索出了一条依托地方优秀文化开展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之路。 一、构建“二类型、三模块”立体式特色文化课程体系 按照“知识传授,文化熏陶,价值引领”的文化育人思路,疏理、挖掘、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苏区和客家文化精华,根据各专业属性、培养层次、培养要求构建了逻辑清晰的特色文化课程体系,形成了“知识传授型、技能训练型、素质拓展型”文化课程模块,同时为配合上述显性课程的教学,以优化文化育人环境,强化文化熏陶实践过程,塑造和完善学生的人格为着力点,开发了大量隐性文化课程,形成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配合的立体式特色文化课程体系(见图1)。 1. 依据课程性质,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显性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的通识教育课“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以及有关专业的专业课程,如:“客家音乐”、“中央苏区文艺研究”等系列课程。 图1 特色文化课程结构 第二类是隐性课程,该类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之外,隐藏于显性课程之中,主要是以“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客家文物博物馆”、“客家文化资料室”为依托的各类现场观摩、讲解训练、研究讨论等系列课程活动,以及“红色班级”建设,“红土情”校园文化节,客家体育运动会,“红色之旅”和“史迹考察”等活动。上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辅相成,两者以合力的形式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 2. 依据课程功能,分为三大模块。第一模块是知识传授型课程。该类课程以传授地方优秀文化知识为目标,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开发了“苏区体育”、

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

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 张媚媚,13级艺硕,2013021220 摘要:客家山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它的曲调抒情奔放,细腻 缠绵,风格独特,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奇葩,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风靡全球的商业性强势流行文化正冲击着世界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在这种全球化的文化飓风中,民间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客家山歌的创作和传播也同样遇到了许多来自多元文化的冲击,进入了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山歌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与空间,面临着生存与传承困境。本文以传统客家山歌《有好山歌溜等来》和新客家山歌《客家颂》为例,浅析传统客家山歌与新客家山歌在演唱风格上的联系与区别,让大家了解客家山歌在演唱方面的变化与发展,进而辩证地看待客家山歌的变化,展望客家山歌的未来。 关键词:传统客家山歌;新客家山歌;演唱;

一、简介客家山歌 (一)客家山歌的文化背景 客家文化属于岭南文化。客家先民来自中华灿烂文化的发源地----黄河江淮流域,在上下一千多年的迁徙历时中,从闽、粤、赣交界地区的聚居,到向南方各省以及海外的衍播,他们与迁徙途径地、定居地的人民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吸取了各地文化的精华,形成了在语言、民情、风俗、精神特质等方面都有独到特征的客家文化,而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精华部分。客家人饱经时乱。历尝艰苦,长期渡徙、披荆斩棘,留下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和传说,历练了坚忍不拔的客家精神。即使到了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客家人还保留着甚为丰富的且较完整的中原民族的传统思想、精神、文化风俗等。重名节、讲勤劳、重教化等是客家人安身立命、待人处世、持家立业之本。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头文学,它富有客家人的语言特色,形成民歌中的独立一支。 客家人的根在中原,客家文化源头出自古代中原的河洛文化,因此它的主体文化是汉文化。客家人上承《诗经》遗韵,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养成了尊文重教的传统,这些品质和性质构成了客家传统文化的内涵,这种光辉又辐射到客家人的生活、信仰、意识、行为等方方面面,从而在形式上外化为传统文化。客家文化既继承了绚丽的中原文化,又融合了当地土著文化的产物,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色彩-,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 (二)客家山歌的音乐特征 1、演唱形式 客家山歌的演唱形式丰富多样,有独唱、对称、合唱、重唱和斗歌。客家山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它的主要特点是:内容广泛,语言朴素生动。歌词善用比兴,唱词的韵律整齐,一般为七言四句,颇显文采,曲调节奏自由,音域不宽,整体结构不一,带有曲式变化,如有正板、四句八板、快板、叠板、号子山歌等。它的词与曲并不固定,一般都是即兴编唱。可以一曲多词,反复演唱。 2、音阶和调式 在音阶和调式方面,客家山歌宫、商、角、徵、羽五种调式都有,以五声、四声音阶较少见。但由于各地的方言、生活环境、地理环境等的不同,每种调式的分布就有所不同,以羽调式为多,其次是徵调式。 3、旋律的进行和体裁结构 在旋律的进行上,曲调比较高扬,音域不宽,多为平稳流畅,起伏不大。节奏较自由,古朴婉转,用四至五个音的最多,使用装饰音较多,常用自由延长音,而且节奏自由,节拍多样,常见混拍子,唱腔艺术及表现风格极具客家特色。

景区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景区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__旅游资源开发初步呈现“四色”。 一是绿色,代表景区有“物种宝库,岭南明珠”美誉的车八岭国 家级自然保护区,“岭南小九寨沟”之称的生态__深渡水、铜钟 寨和中古坑等自然风光;二是蓝色,代表景区有刘张家山温泉、 司前温泉及开发中的总甫温泉等地热资源以及清化河、花山平湖 等青山碧水风光;三是红色,代表景区有沈所红围(省委旧址、抗战指挥部、《战时省委》的拍摄基地);四是古色,代表景区有“岭南第一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满堂客家大围,《围屋里的女人》拍摄基地东湖坪民俗文化村,汉代古城堡、秦汉烽火台遗址、张九龄故居、文献公祠及桂山书院等。车八岭国家自然保护区荣 获“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保护区”称号、“东湖坪——满堂围——车八岭”旅游线路被评为“广东十佳自驾游线路”、东湖坪、石下村被认定为“广东省古村落”,此外我县还先后荣获“国家 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最美的小城”、“中国绿色名县”、 “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县”、“千年古县”、“国家特色景观旅游 名镇沈所”。这些荣誉称号为我县旅游资源贴上了金字招牌。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尽管近年来我县围绕“旅游__” 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我县旅游景区建设的速度和质量,旅游经 济效益距离经济支柱地位仍有较大差距。主要存在问题如下:

分析__县旅游景区建设的优势和不足,我们认为,今后我县 景区建设的发展应围绕“旅游__”总目标,确定生态休闲度假旅 游定位,依托四色资源,打好名人牌、客家牌、生态牌、文化牌,积极发展自身优势,挖掘自身潜力,完善旅游功能要素,引进资 金开发利用资源,通过3-5年的努力,推动__旅游景区建设上新 台阶。为此,抓好我县景区建设,我们建议应“围绕一个目标, 完善两个机构,出台三项政策,打好四张牌,重点开发五个特色 景区,抓好六项工作”。 1.景区一:“华南虎啸”----寻找华南虎足迹,感受山大王 英姿。 景区特色:该景区以__县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依托, 利用良好地生态资源,籍及华南虎保护区的独特优势,加以景观 生态学的雕琢后,呈现给游客的是“自然保护”的“人与自然” 和谐共存主题生态景观。 开发思路:充分利用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国际上和学 术上的影响力,以“寻找华南虎足迹”为营销卖点,在车八岭至 刘张家山开设一条人行绿道,绿道设计步行约2小时。沿途设计 华南虎塑像、虎印、挂爪、毛发、粪便、动物遗骸等,通过科技 手段,从电、声、光、影等再现华南虎英姿威武的山中之王形象。景区中集中展示各种动物、植物资源,开辟数个夏、冬令营活动 基地,开辟原始森林探险、露天泉浴、钓鱼、烧烤、露营、漂流、瀑布观赏、瑶寨风情等旅游互动项目,吸引青少年为主的“背包

粤东北客家山歌的传统性和时代性

粤东客家山歌的传统性和时代性 刘丽君指导老师:钟玲 摘要任何一种民族艺术都有其产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粤东传统客家山 歌是客家文化中的精粹,它是在客家文化的土壤中孕育、产生和发展的,客家文 化又是中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所以粤东北传统客家山歌深烙着中原文化的印 记。 关键词客家山歌;传统性;时代性; 中国民歌体裁中山歌类的一种,用客家方言演唱,故称“客家山歌”。客家山歌,被称为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自唐代始,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传统,它继承了《诗经》中的传统风格,受到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久唱不衰。客家山歌主要流传于梅州、紫金、博罗、惠州、赣州、汀州各市、县和台湾的苗栗、新竹、桃园等地及国内外客家人聚居地。经过不断发展,客家山歌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客家山歌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被创造和传播的一种文学艺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其独自的艺术特点。其最为显著的艺术特点是它的唱腔、艺术表现手法和演唱形式。 一、客家山歌的唱腔特色 广东客家山歌是梅州等地群众喜闻乐见,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它包含中原音乐的韵致,又显露岭南山区土著音乐的特色,大多比较高亢,节奏较自由,具有浓郁的山情风味,颇富情趣。客家山歌的唱腔多种多样,各具色彩。在粤东梅州,流行于各县的山歌唱腔有不同的风格特点,在一个县内的山歌中,又有几种不同腔调。山歌可以通过有才华的山歌手,运用一个基本腔调,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唱出不同的感情,曲调也有所变化,即情即景,出口成歌,对答如流。 下面是梅州市各县较有特色的山歌唱腔: 一、梅县山歌:梅县山歌较有特色的是“松口山歌”。松口山歌以“四句八节板”又称“四句落板”为独具艺术特色,引号山歌(山歌号子)高亢悠扬。如松口山歌号子."噢嗨!依溜呀老妹子(哎),有好山歌(哇),你都溜(哇)溜等(哪)来(哟)英嗨!" 。山野风味,优美舒展,别具一格.如男女对唱,唱完号子后就转入柔润婉转的山歌正板。

龙川概况

龙川概况 龙川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处于东江和韩江的上游,她东连梅州、汕头、西靠韶关,北接江西,南近珠三角。龙川人口100万,辖24个乡镇,下辖352个行政村(居民委员会)。面积方圆3089平方公里,地形南北高、中间低,境内山地占全县总面积49.2%,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区县。全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水充沛,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1.0℃。 龙川的交通十分便利。古时龙川在秦汉时就已经是以水路交通形式为主的联系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今日龙川国道205线、省道1920线、河梅高速以及未来的昆汕高速贯穿全境,河龙高速连接惠河高速;京九、广梅汕铁路在这里交汇,华南地区最大的编组站也设置在这里,龙川由此融入了珠三角“三小时生活圈”。从全国各地出发,都能到达龙川,而从龙川返回,又可到达全国各地;从广东省的任何一个县出发,一天之内都可到达龙川,而从龙川出发,一天之内又可返回全省各地。 龙川作为赵佗的“兴王之地”,素有“秦朝古镇、汉唐名城”、“珠江东水开端、岭南古县第一”的美称,是广东省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客家地区最古老的县,至今已有2230年的历史!是千年古县,广东的四大古县之一(龙川、番禺、揭阳、博罗),是中央苏区县,还是一个现代化的生态环保城市,风光秀丽,青山环抱,碧水城市,是人们安居创业的风水宝地,更是一个新兴的投资置业城市,商机勃发,优越的环境使外来投资者纷至沓来,成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一方热土。

龙川的由来,传说在盘古开天地时,命造物主在岭南凿西江、北江和东江,不巧打了个喷嚏把东江给忘了。于是方圆赤地,民不聊生。轩辕黄帝闻讯,亲驾七彩云到南海龙宫拜见龙王,龙王令二龙子穿地八百八十里破土而出,掏出神犁造了东江……人们为了纪念龙子,就将龙子穿地而出的地方取名“龙穿”(龙川)。同时,龙川山水的整体形态,也令人产生龙的联想。若我们从空中俯瞰龙川大地,您肯定会惊奇地发现,其东部有龙台山和狮子山拱卫雄踞,西边有白马山和金鸡山守望相助,北有嶅山和马枯山巍然耸立,群山相连,壮观奇伟,就好像三条蛟龙护卫着龙川盆地,而穿行于山间的寻乌水、定南水、贝墩水、浰江以及东江干流,就犹如龙之五爪。因此,民间有三龙入川的传说。龙是华夏的图腾,既能深潜湖海江河,又能雄视大地遨游于天空,它不但至伟至尊,威势赫赫,而且善解人意,逢旱播雨,是福佑吉祥的象征。 龙川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们在此渔猎耕织,繁衍生息。龙川置县建制则开始于秦始皇三十三(公元前214)年,秦在平定百越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而南海郡下就设了龙川县。当时龙川管辖的范围比今天的河源市还要大得多,足足有20000平方公里,包括了今天的河源、惠州、五华、兴宁、新丰、江西的寻乌以及汕尾市的部分地区。它的首任县令就是后来统一岭南、被汉高祖封为南越王的赵佗!赵佗是河北省正定(真定)县人,19岁就获赐护驾御剑随秦始皇出巡。 公元前219年,年仅23岁的赵佗被封副帅随主帅任嚣率领50万大军平定百越,之后,为稳定军心,“使人上书,求女无夫家者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秦皇可其万五千人”。组织如此庞大的一

河源客家山歌的故事

河源客家山歌 相传河源客家山歌的流传,是因为他们从中原迁徙来河源地区时与客家先民有关,他们所落居的地方都是山区、人烟稀少的荒山野岭,山高林密,是猛虎野兽纵横的所在地。客家先民在此落居后,从事开垦、耕耘,生产生活非常艰辛,人们上山砍柴、开山种植、下田耕作或过户交谈,都要走一段很偏僻的山间小路。因此,他们一出门就有一种幽僻感觉,或怕遇上毒蛇猛兽的危险。因而就喜欢用大声响气、用大嗓子来“吊个声腔”唱几句山歌,一来壮壮胆,惊吓野兽;二来便能呼唤对方,得到有个照应,以驱散山里的寂寞,久而久之,便养成了爱唱山歌的习惯。 客家山歌后来也成为了男女之间恋爱的媒介,男女之间常通过对唱山歌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换句话说,唱得一首好歌,是能否吸引异性注意关键。在我们河源就流传着这么个有关于客家山歌的爱情故事: 从前,有一个青年山歌手去赶集,他走在山路上,边走边触景生情地唱起山歌来:“隔岗瞧来隔岗瞧,隔岗瞧妹系潇条;隔岗瞧妹花一朵,莫把风吹日晒朝(方言“朝”即“痿”)。同妹隔岗又隔岗,柑子好吃隔包囊;柑子好吃隔了咪,同妹相好隔心肠。”他唱的歌声悦耳动人。正巧,有个年轻美貌、也爱唱山歌的妹子被他的山歌声吸引住,情不自禁地寻声赶上来。当赶至三丫路口,她看见唱山歌的人相貌很平常,脸上还有

片片汗斑,心里感到失望。于是她以山歌取笑道:“听到歌声赶过山,这山风光也一般(“般”即“斑”),只问阿哥话一句,哪条道路下阴间?”妹子用借问路去阴府为名,暗喻遇见了鬼。话中含蓄,尖锐辛辣。但青年山歌手毫不介意,诚恳唱道:“由妹下来由妹上,各人主意各人想;茶果好看唔好吃,荔果皮皱甜过糖。”妹子见他为人忠实,情意真切,山歌比喻发人深思,暗中佩服他,自愧自己不该以貌论人。她偷眼细瞧青年歌手,竟觉得心里甜滋滋的,不由得羞红了脸。后来的故事发展如何,我们也就可想而知啦。 长期以来,居住在偏僻山区的客家人,大部分缺乏文化,尤其是妇女,在封建社会里很少有受教育的机会,由于封建社会的束缚,她们只能私下用山歌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有的女孩子长大成人后为了表达自己的爱情,只能趁父母长辈不在家,或出去溪边挑水、洗衣的空间机会,与爱慕的男青年隔远招呼,互相用山歌来表达爱恋之情。所以爱情山歌在客家山歌中占了很大的份量。 河源客家山歌经过长期的流传、演变和不断发展,既保留它的民间文学传统,又在各个发展阶段,按照历史风貌不断有所创新和进步,从传统的口头文学中推陈出新,发展到文字记载,并且在音乐旋律上,也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如:客家山歌的“赋”、“比”、“兴”和“双关”、“对偶”、“排比”、“夸张”等表现手法,以及四句七言格式的音韵和常见的山歌引歌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