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连续函数的一个性质及其应用

一元连续函数的一个性质及其应用
一元连续函数的一个性质及其应用

一元连续函数的一个性质及其应用

叶留青 杨秀芹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系 河南焦作 454001

树立函数观点,突出函数思想,培养函数思维模式,运用函数方法,是初等数学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幂平均不等式实质上是幂函数的一个性质,它是否还可以改进,一般一元连续函数是否也具有类似的性质?我们对此问题进行探讨表明,利用所给出的定理证明不等式时,思路通畅,作题规范,步骤简便,使有些证明难度较大的不等式问题变得比较简单,也加深了学生对函数思想和函数方法的运用和理解,为发现不等式,解决不等式问题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1.关于一元连续函数的一个性质定理

设()m

f x x =,则幂平均不等式可表示为

(1)()1111n n i i i i f x f x n n ==??

≥ ???∑∑其中0i x >()1,2,

,i n =,1m ≥ (2)()1111n n i i i i f x f x n n ==??

≤ ???

∑∑其中0i x >()1,2,

,i n =,01m <≤

1.1引理 设()f x 是区间Q 上的连续函数,,(1,2,,1)i x Q i n ∈=+,且1231n x x x x +≤≤≤

≤。

用()

n M

表示点()1111,n n i i i i x f x n n ==?? ???

∑∑(下同),则点()1n M +在以点()n M 和点()()11,n n A x f x ++为端

点的线段()

n M A 上。

证明 因为

()()()1

11

11

111111111111n

n

i i i i n n i i i i n n x f x n n x f x n n x f x ==++==++++∑∑∑∑=()()

()

()

1

1

1

1

1

1

1

11

111

n

n

i i

i i n n i i

i i n n x f x n x f x n n n x f x ==++==++++∑∑∑∑ =

()

()

()

()

111

1

1

11

11

n

n

i

i

i i n

n

i

i

i i n n x f x n x f x n n n x f x ====+++∑∑∑∑=0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FIB030837)子课题,河南省教育厅课程教学改革项目(C2803) 作者简介:叶留青(1965-),男,河南汝南人, 硕士,焦作师专数学系教授,从事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所以点()

n M

,()

1n M

+,A 共线。由1231n x x x x +≤≤≤

≤易知1

111

111n n i i n i i x x x n n ++==≤≤+∑∑,故点 (

)

1n M +在线段()

n M

A 上。

1.2 定理 函数()f x 在区间Q 上,

(1)若()f x '是增函数,则对于,(1,2,)i x Q i n ∈=有()1111n n i i i i f x f x n n ==??≥ ???∑∑

(2)若()f x '是减函数,则对于,(1,2,

)i x Q i n ∈=有()1111n n i i i i f x f x n n ==??≤ ???∑∑

(3)若()f x '是常函数,则对于,(1,2,)i x Q i n ∈=有()1111n n i i i i f x f x n n ==??= ???

∑∑

证明(1)不妨设123n x x x x <<<

<,曲线()f x 上横坐标为(1,2,

)i x i n =的点为I A ,弦1n

A A 与弧1n A A 围成的区域(包括边界)为P (如图)

下面先证明:对于任意自然数(1)N N n ≤≤点()

N M 在P 上。当1N =时,(1)

1M

A =,所以点(1)

M 在P 上。假设点N k =时()11k n ≤≤-,点()

k M

在P ,已知点1k A +在弧1n A A 上,所以线段()

1

k k M A +的两端点都在P 上。因为()f x ¢在Q 上是增函数,所以曲线()f x 在Q 上呈下凸形状,于是知线段

()1k

k M A +所有点都在P 上。因为121k x x x +<<

<,所以由引理知点()1k M +在线段()1k k M A +上,

从而知点()

1k M

+也在P 上。所以对于任意自然数(1)N N

n #点()N

M 都在P 上。

点()

()11

11,n n n i

i i i M

x f x n n ==骣÷?=÷?÷?桫

邋在P 上,而点1

1

11

,n n i i i i A x f x n n ==骣骣÷琪?÷÷??÷÷??÷

?桫

桫邋在弧1n A A 上,注意到()n A M x x =,于是()

n A M y y 3,即()11

11

n n i i i i f x f x n n ==骣÷?3÷?÷?桫

邋.

同理可证明(2). (

3

()f x ¢是常函数,故可设

()f x kx b

=+,于是

()11

11

11

11

()n n

n n i i i i i i i i f x kx b k x b f x n n n n ====

骣骣

鼢珑=+=+=鼢珑鼢珑桫桫

邋邋1A

2.定理应用

一元连续函数的图像或凸或凹或直总是普遍存在的,而高中数学新编教材增加导数内容后,为判断一元连续函数的凸凹性提供了有力工具,这就为运用定理证明不等式,发现不等式,解决不等式问题开辟了新途径。 2.1改进幂平均不等式

长期以来,在应用幂平均不等式时,只考虑幂指数1m 3或01m

f x x =的导数()1

m f x mx

-¢=在()

0,¥上是增函数,由定理知,对于()()0,

,1,2,

,i x i n 违=,有1

1

11m

n n m

i i i i x x n n ==骣÷?3

÷?÷?桫

邋 ()0m <

许多与幂平均不等式有关的命题也应改进。例如文〔2〕给出的经多次推广而得到的一个不等式:若:,,,n x y z R +

?,且2,1m x

y z ?+=则2

3(1)(1)(1)31

m m m n m n n n

n x y z y y z z x x -+++?----中n 和m 的取值范围应改进为n R +?或1n <-;2m 3或0m <。顺便说明一下,该不等式还可以

推广为

若:()1,2,,i x R

i N +

?,n R +

?或1n <-;2m 3或0m <,

1

n

i i x P ==?

,则

12

12

223311(1)(1)(1)m

m m

m n m N n n

n n n

x x x p N x x x x x x N P --++++?

----,因证明思路与文〔2〕中对原不等式的证明类同,故从略。

2.2导出几个重要不等式

由于一元连续函数的导数的单调性与函数图像的凸凹性是等价的,因而根据几个常见函数图像的凹凸性,即可得出下面几个重要不等式

1. 弦平均不等式

若[]2,(21),(1,2,

,),i x k k

i n k z p p ?=?,则有11

11

sin sin n n i i i i x x n n ==骣÷?3÷?÷?桫

若[](21),2,(1,2,

,),i x k

k i n k z p p ?=?,则有11

11

sin sin n n i i i i x x n n ==骣÷?£÷?÷?桫邋

2 .切平均不等式

若1,(),(1,2,,),2i x k k i n k z p p 骣

÷

??=?÷?÷

?桫,则有1111tan tan n n i i i i x x n n ==骣÷?3÷?÷?桫邋 若1

(),,(1,2,,),2

i x k k i n k z p p 骣÷??=?÷?÷?桫

,则有11

11tan tan n n i i i i x x n n ==骣÷?£÷?÷?桫

3. 对数平均不等式

若,1,(1,2,

,),i x R a

i n +

?=则

11

11log log n n a i

i i i x x n n ==骣÷?£÷??÷

邋 ?121

1()n

n n i i x x x x n =£?

若,1,(1,2,

,),01i x R a

i n a +

?=<<,则

11

11log log n n a i a i i i x x n n ==骣÷?3÷?÷?桫

邋 ?12

1

1()n

n n i i x x x x n =3?

4 指数平均不等式 若,1,(1,2,

,),0i x R a

i n a +

?=>且1a 1,则111

1n

i i

i n

x n

x i a a n ==?3?

2.3简证一类不等式

许多不等式问题,一旦与一元连续函数起来以后,利用所给定理去解决,顺畅,简便,得心应手。

例1 设正数12,,,n a a a 之和为S ,求证:1

(2)1

n

i i i a n

n s a n ==?--?

(1976年英国数学竞赛题)

证明:设()x

f x s x

=-,则()2

()s f x s x ¢=-,当0x s <<时,()f x ¢是增函数,由定理知,当()(0,),1,2,

,i a s i

n ?,且12n a a a s ++

+=时,

1

1

1

111

11n

i

n

i i n i i

i

i s

a a n n

s n s a n s s a n

n ===?

=----???,于是得11n

i i i a n s a n =3--?,故原不等式成立。

例2 设,,a b c R +

? 求证

22

22

a b c a b c

b c a c a b ++++?+++(1998年第二届“友谊杯”国

际数学竞赛题)

证明:设a b c s ++=,则原不等式等价于不等式

2222

a b c s

s a s b s c ++?--- 设2

()x f x s x

=-,则22

2()()x x f x s x s x ¢=+--,在()0,s 上是增函数。因(),,0,a b c s ?,且a b c s ++=,由定理知2

222

1336

3

s a b c s s s a s b s c

s 骣÷?÷?÷

骣?桫÷?÷++??÷÷?---桫-,于是得

2222a b c s

s a s b s c

++?---,故原不等式成立。 例

3

12,,

,n a a a R +

?,

12,,2

n a a a s k N k

+++=纬,则有

()1

12

2

121k k k k n k n a a a s s a s a s a n n --+++?

----,该不等式是文〔4〕给出的重要定理,其证明难度较大。

证明:设()k

x f x s x

=-,则12()()k k kx x f x s x s x -¢=+--,在()0,s 上是增函数。因()0,i a s ?,

由定理知

1

121

12

1(1)k

k k k

k n k n s a a a s n s n s a s a s a n n s n

--骣÷?÷?骣÷?桫÷?÷+++

??÷?÷----桫-,于是有

1

12

2

12(1)k k k

k n k n a a a s s a s a s a n n

--+++?----。 例4证明对任意1,1a b >>,有不等式22

811a b b a +?-- (第26届全俄数学竞赛奥林匹克试题) 证明:设a b s +=,则原不等式等价于

22

811

a b s a s b +?----, 设2

()1

x f x s x =--,则22

2()1(1)x x f x s x s x ¢=+----,在()1,1s -上是增函数。由题意知(),1,1a b s ?,由定理知2

222

1221124

1

2

s a b s s s a s b s s 骣÷?÷?÷骣?桫÷?÷+??÷÷?-----桫--,于是得

()

2

222

488112

2

s a b s s a s b s s -+?

+?------,故原不等式成立。

例5 设,,,0a b c R l

+

设123,,b c a

x x x a b c

=

==,则1233x x x ++?,

设()f x =

则()f x ¢=

=

()0,¥

上是增函数。因()123,,0,x x x 违,由定理知

1

3

?

?,故原不等式成立。 例6 设0(1,2,

,),1i x i n k >=<,

求证:

1

1

11212121

n

n

n x x x n

kx x x x kx x x x kx n k +

++

?++

+++

++++-+

(数学通报2004.1第1474号问题) 证明:设12n x x x s ++

+=,

原不等式等价于不等式

()()()12

12

1111

n n x x x n

s k x s k x s k x n k ++

+

?+-+-+--+

设()()1x f x s k x =

+-,注意到1k <,则()()()()

2

11

()11k x f x s k x s k x -¢=++-+-,在()0,¥上是增函数。因为12,,

,(0,

)n x x x 违,

由定理知()()()()

1212

11

1111

1n n s x x x n

s n s k x s k x s k x n k s k n

骣÷?÷?+++

?

÷?÷

÷?+-+-+-+-桫+-

于是得

()()()12

12

1111

n n x x x n

s k x s k x s k x n k ++

+

?+-+-+--+,故原不等式成立。

例7 设,,a b c R +

?,且1abc = 求证:()()()3331113

2

a b c b c a c a b ++?+++(36届IMO 试

题)

证明:设1abc =,原不等式等价于不等式2222223

2b c a c a b ab ac bc ab ac bc ++?+++,令

,,ab x bc y ac z ===,则2

22

1x y z a b c =

=,于是原不等式又等价于不等式

22232y z x x z x y y z ++?+++,设2()t f x s t =-,则()

2

2

2()t t f x

s t s t ¢=+--,在()0,¥上是增函数,由定理知(),,0,

x y z 违时

2

22211

33662

3

s y z x s x y z s s x s y s z s 骣÷?÷?÷骣?++桫÷?÷++?=??÷?÷---桫-, 于是得

2223

2

y z x s x s y s z ++?---,故原不等式成立。 例

8 设,,a b g

均为锐角,且满足2

2

2

cos cos cos 1a b g ++=,求证:

2223

cot cot cot 2

a b g ++?

(数学通报839号问题) 证明:原不等式等价于不等式222222

cos cos cos 3

1cos 1cos 1cos 2a b g a b g ++?---,设222

1

2

3c o s ,c o s ,c o s x x x a b g ===,则

222

123cos cos cos 1x x x a b g ++=++=,于是原不

等式等价于不等式:

31212331112x x x x x x ++?---,设()1x f x x =-,则()

2

1

()1f x x ¢=-,由定理知123

3121

23123

11

3

31112

13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骣

÷?÷++??÷?÷++---桫-,于是得31212331112x x x x x x +

+?---,故原不等式成立。

例9 设正数,,,a b c d ,满足1ab bc cd da +++=,试证:

33331

3

a b c d b c d a c d a b d a b c +++?++++++++(31届IMO 试题)

证明:设a b c d s +++=,则原不等式等价于不等式

33331

3a b c d s a s b s c s d +++?---- 设3()x f x s x =-,则()

23

2

2()x x f x s x s x ¢=+--,在()0,¥上是增函数。因为,,,(0,)a b c d s ?,由定理知()

2

2

333321444848

4

s a b c d a b c d s s s a s b s c s d s 骣÷?÷?÷骣?+++桫÷?÷+++?=?÷?÷----桫- ()()224()()

()()2()()

4848

12

a c

b d a

c b

d a c b d a c b d ++++++++++=?

1

1212

ab bc cd ad +++==

,于是得,333313a b c d s a s b s c s d +++?----,故原不等式成立。 利用定理还可以证明下列不等式:

1

、证明不等式2

(1)

1(2

2n n n n n 骣++÷

?+

?÷?÷

?桫 2、已知3

3

1,,p q p q R +=?,求证2p q +? 3、设12,,

,,2n a a a R n

+

纬,且121n a a a ++

+=,求证:1121n

i i i

a n

a n =3--?

(1984年巴尔干数学竞赛题)

4、若01

(1,2,,)i a i n <<=且12n a a a a +++=求证

1212

111n n a a a na

a a a n a

+++

?---- (Shopiro 不等式)

5、设,,a b c R +

?,求证

32

a b c b c a c a b ++?+++(1963年莫斯科数学竞赛试题) 6、设,,a b c 是ABC D 的三边,求证:

222

a b c a b c b c a a c b a b c

++?++-+-+-(数学通报

2003.1第36页题) 7、在ABC D 中,求证3

sin

sin sin 2222

A B C ++?(数学通报1995.2第936号问题) 可见,如果说函数单调性常用的话,那么文中函数凹凸性的运用,拓宽了不等式的空间,

也是高等数学增加了导数内容后的必然要求,这为运用定理证明不等式,发现不等式,解决不等式

问题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原北京矿业学院高等数学教研组编著.《数学手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9

[2]宋庆.一个分式不等式的再推广[J].数学通报,2006.5

[3]刘南山.也谈一类竞赛不等式创新证法[J].数学通报,2006.5

[4]徐丹,杨露. 一个不等式的再推广[J].数学通报2001.10

[5]叶留青.大学文科数学.M].山头大学出版社,2005

[6]贾长虹,叶留青.新课程教学中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06(8)

高中数学-三次函数的性质:单调区间和极值测试

高中数学-三次函数的性质:单调区间和极值测试 1.函数f (x )=-x 2+4x +7,在x ∈[3,5]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 ( ) A .f (2),f (3) B .f (3),f (5) C .f (2),f (5) D .f (5),f (3) 答案 B 解析 ∵f ′(x )=-2x +4, ∴当x ∈[3,5]时,f ′(x )<0, 故f (x )在[3,5]上单调递减, 故f (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f (3),f (5). 2.函数f (x )=x 3-3x (|x |<1) ( ) A .有最大值,但无最小值 B .有最大值,也有最小值 C .无最大值,但有最小值 D .既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 答案 D 解析 f ′(x )=3x 2-3=3(x +1)(x -1),当x ∈(-1,1)时,f ′(x )<0,所以f (x ) 在(-1,1)上是单调递减函数,无最大值和最小值,故选D. 3.函数y =x -sin x ,x ∈??????π2,π的最大值是 ( ) A .π-1 B.π2 -1 C .π D .π+1 答案 C 解析 因为y ′=1-cos x ,当x ∈??????π2,π,时,y ′>0,则函数在区间???? ??π2,π上为增函数,所以y 的最大值为y max =π-sin π=π,故选C. 4.(2012·安徽改编)函数f (x )=e x sin x 在区间? ?????0,π2上的值域为 ( )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f ′(x )=e x (sin x +cos x ).

∵x ∈? ?????0,π2,f ′(x )>0. ∴f (x )在? ?????0,π2上是单调增函数, ∴f (x )min =f (0)=0,f (x )max =f ? ?? ??π2=. 5.函数f (x )=x 3-3x 2-9x +k 在区间[-4,4]上的最大值为10,则其最小值为________. 答案 -71 解析 f ′(x )=3x 2 -6x -9=3(x -3)(x +1). 由f ′(x )=0得x =3或x =-1. 又f (-4)=k -76,f (3)=k -27, f (-1)=k +5,f (4)=k -20. 由f (x )max =k +5=10,得k =5, ∴f (x )min =k -76=-71. 1.求函数y =f (x )在[a ,b ]上的最值 (1)极值是部分区间内的函数的最值,而最值是相对整个区间内的最大或最小值. (2)求最值的步骤: ①求出函数y =f (x )在(a ,b )内的极值; ②将函数y =f (x )的各极值与端点处的函数值f (a ),f (b )比较,其中最大的一个是最大值,最小的一个是最小值. 2.极值与最值的区别和联系 (1)函数的极值表示函数在某一点附近的局部性质,是在局部对函数值的比较;函数的最值是表示函数在一个区间上的情况,是对函数在整个区间上的函数值的比较. (2)函数的极值不一定是最值,需要将极值和区间端点的函数值进行比较,或者考查函数在区间内的单调性. (3)如果连续函数在区间(a ,b )内只有一个极值,那么极大值就是最大值,极小值就是最小值. (4)可导函数在极值点的导数为零,但是导数为零的点不一定是极值点.例如,函数y =x 3 在x =0处导数为零,但x =0不是极值点.

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的性质单调性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函数的性质单调性 1.在区间(0,+∞)上不是增函数的函数是() 222xxyxyyyx+ 1 DC..B.A.==2=3+1 +=2+1 x2mxxfx+5在区间[-2,+∞]上是增函数,在区间-2.函数((-∞,-)=42) 上是减函数,f(1)等于(则) B.1 C.17 A.-7 D.25 fxyfx+5)的递增区间是 (( (-2,3)上是增函数,则)=3.函数 ()在区间A.(3,8) B.(-7,-2) C.(-2,3) D.(0,5) ax?1axf的取值范围是 ).函数上单调递增,则实数(()=-2,+∞在区间() 4x?211,+∞) C.(-2,+∞) D.(-∞,-1)∪(1) A.(0,B.( ,+∞) 22fxabfafbfxab]内(, ())=0]上单调,且在区间([) ()<5.已 知函数0()在区间[,,则方程 A.至少有一实根 B.至多有一实根 C.没 有实根 D.必有唯一的实根 22gxxgxfxxxf) (.已知函数)=( ))=8+2( 2--,那么函数,如果 (() 6 A.在区间(-1,0)上是减函数 B.在区间(0,1)上是减函数 C.在区间(-2,0)上是增函数 D.在区间(0,2)上是增函数 fxf(x|,1)是其图象上的两点,那么不等式上的增函数,A(0,-1).已知函数7、(B(3)是R+1)|<1的解集的补集是 A.(-1,2) B.(1,4) C.(-∞,-1)∪[4,+∞) D.(-∞,-1)∪[2,+∞) fxtftf(5=,都有)(5R的函数+(上单调递减,对任意实数)在区间(-∞,5)8.定 义域为tfff(13) <(9)(-1)-<),下列式子一定成立的是 A.fffffffff(9) <-(13)<(-1) <1)B.(13)<(13) D(9)<.(-1) C.((9)<f(x)?|x|和g(x)?x(2?x)的递增 区间依次是(.函数9 ) B. A. C. D )??[1,[0,????)),][0,,(??,0],(??1]??),(??,1[(??,0],1,??????a4?,?的取值范 围是(10.已知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则实数221fx??xx?2a?aaaa≥.3 .D≤≤3 B.5 ≥-3 C A.fxabab≤0,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R且+11.已知())在区间(-∞,+∞上是增函数,)、 fafbfafbfafbfafb) ()(+)≤A .(()+(≤-)-()+B()].-()+

高一数学必修一函数的基本性质基础练习

函数的基本性质 1.下列函数中,在区间()0,1上是增函数的是( ) A .x y = B .x y -=3 C .x y 1= D .42+-=x y 2.下列函数中,是偶函数的是( ) A .-y x = B .x y -=3 C .x y 1= D .y 11x x =--+ 3.若偶函数)(x f 在(]1,-∞-上是增函数,则下列关系式中成立的是( ) A .)2()1()2 3(f f f <-<- B .)2()2 3 ()1(f f f <-<- C .)23()1()2(-<-

三次函数的性质及在高考中的应用(附解答)

三次函数的性质及在高考中的应用 一、三次函数的常用性质 性质1:函数y ax bx cx d a =+++320()≠, 若a >0,当?≤0时,y =f(x)是增函数;当?>0时,其单调递增区间是(][)-∞+∞,,x x 12,单调递增区间是[]x x 12,; 若a <0,当?≤0时,y f x =()是减函数;当?>0时,其单调递减区间是(]-∞,x 2,[)x 1,+∞,单调递增区间是[]x x 21,。 推论:函数y ax bx cx d a =+++320()≠,当?≤0时,不存在极大值和极小值;当?>0时,有极大值f x ()1、极小值f x ()2。 根据a 和?的不同情况,其图象特征分别为: 性质2:函数y ax bx cx d a =+++320()≠是中心对称图形,其对称中心是(--b a f b a 33,())。 二、三次函数的性质在高考中的应用 高考试题对三次函数主要考查:函数图象的切线方程,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极值,函数的最值,证明不等式,函数零点的个数等。 1.(2004重庆卷)设函数()(1)(),(1)f x x x x a a =--> (1)求导数/()f x ; 并证明()f x 有两个不同的极值点12,x x ; (2)若不等式12()()0f x f x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2. (2008福建卷)已知函数321()23 f x x x =+-. (1)设{a n }是正数组成的数列,前n 项和为S n ,其中a 1=3.若点211(,2)n n n a a a ++-(n ∈N*)在函数y =f ′(x )的图象上,求 证:点(n ,S n )也在y =f ′(x )的图象上; (2)求函数f (x )在区间(a -1,a )内的极值.

高一数学必修一函数概念表示及函数性质练习题(含答案)(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 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1.已知R 是实数集,21x x ?? M =.则满足(21)f x -<1 ()3 f 的x 取值范围是( ) 6.已知 上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 范围是( ) A. B. C. D. 7.函数2 5 ---= a x x y 在(-1,+∞)上单调递增,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3-=a B .3f (2x )的x 的取值 范围是________.

凸函数的性质与应用

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年级2009级 姓名zym 论文题目凸函数的性质与应用 指导教师555职称副教授成绩 2011 年06月10日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Abstract (2) Keywords (2) 前言 (2) 1 凸函数的定义 (2) 2 凸函数的性质 (4) 2.1f为I上凸函数的充要条件 (4) 2.2 f为区间I上的可导函数的相关等价论断 (4) 3凸函数的应用 (6) 参考文献 (7)

函数的性质与应用 学生姓名: *** 学号: 20095031390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指导教师: *** 职称: 副教授 摘 要:本文从凸函数的定义出发,总结了凸函数的性质与应用 关键词:凸函数;性质;应用 The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 of convex function Abstract: From the definition of convex function, summarizes the convex function of the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 the definition of convex function; properties; application 前言 我们已经熟悉函数()2f x x =和()f x =的图象,它们不同的特点是:曲线 2y x =上任意两点间的弧段总在这两点连线的下方;而曲线y 则相反,任意两点间的弧段总在这两点连线的下方.我们把具有前一种特性的曲线称为凸的,相应的函数称为凸函数;后一种曲线称为凹的,相应的函数称为凹函数.下面通过一些例子来讨论凸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利用凸函数判断不等式的大小. 1 凸函数的定义 定义 1 设f 为定义在区间I 上的函数,若对I 上任意两点1x ,2x 和任意实数 ()0,1λ∈总有 ()()()()()121211f x x f x f x λλλλ+-≤+-, ()1 则称f 为I 上的凸函数.反之,如果总有 ()()()()()121211f x x f x f x λλλλ+-≥+-, ()2 则称f 为I 上的凹函数. 如果若()1、()2中不等式改为严格不等式,则相应的函数称为严格凸函数和严格

人教版数学高一-必修一训练2.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函数y =a |x |(0<a <1)的图象是( ) 解析: 由y =a |x |=??? a x x ≥0a -x x <0,且0<a <1,知C 正确. 答案: C 2.下列四个函数中,值域为(0,+∞)的函数是( ) A .y =21 x B .y =2x -1 C .y =2x +1 D .y =????1 22-x 解析: 在A 中,∵1 x ≠0,∴21 x ≠1, 即y =21 x 的值域为(0,1)∪(1,+∞). 在B 中,2x -1≥0, ∴y =2x -1的值域为[0,+∞). 在C 中,∵2x >0, ∴2x +1>1. ∴y =2x +1的值域为(1,+∞). 在D 中,∵2-x ∈R ,∴y =????1 22-x >0. ∴y =????1 22-x 的值域为(0,+∞).故选D. 答案: D 3.设函数f (x )=????? 2-x -1(x ≤0), x 12 (x >0),若f (x 0)>1,则x 0 的取值范围是( )

A .(-1,1) B .(-1,+∞) C .(-∞,-2) D .(-∞,-1)∪(1,+∞) 解析: 由题意知??? x 0≤02-x 0-1>1或????? x 0 >0x 120>1 解得:x 0<-1或x 0>1,故选D. 答案: D 4.若函数f (x )=????? a x ,x >1??? ?4-a 2x +2,x ≤1是R 上的增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 .(1,+∞) B .(1,8) C .[4,8) D .(4,8) 解析: 函数f (x )=????? a x (x >1)????4-a 2x +2(x ≤1) 是R 上的增函数;则????? a >1??? ?4-a 2·1+2≤a 4-a 2>0 ∴4≤a <8,故选C. 答案: C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5.设函数f (x )=x (e x +a e - x ),x ∈R ,是偶函数,则实数a =________. 解析: ∵f (x )为偶函数 ∴f (-x )=f (x ),则(a +1)·e 2x +(a +1)=0 ∴a =-1. 答案: -1 6.已知函数f (x )=a x (a >0且a ≠1)在x ∈[-2,2]上恒有f (x )<2,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解析: 当a >1时,f (x )=a x 在[-2,2]上为增函数, ∴f (x )max =f (2), 又∵x ∈[-2,2]时,f (x )<2恒成立,

三次函数性质总结

三次函数性质的探索 我们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知道图象是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在整个定义域上不存在 最大值与最小值,在某一闭区间取得最大值与最小值.那么,是什么决定函数的单调性呢? 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得出:当k>0时函数单调递增;当k<0时函数单调递增;b决定函数与y轴相交的位置. 其中运用的较多的一次函数不等式性质是: 在上恒成立的充要条件 接着,我们同样学习了二次函数, 利用已学知识归纳得出:当时(如图1) ,在对称轴的左侧单调递减、右侧单调递增, 对称轴 上取得最小值; 当时(图2) ,在对称轴的左侧单调递增、右侧单调递减, 对称轴 上取得最大值. 在某一区间取得最大值与最小值. 其中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同时决定对称轴,决定函数与轴相交的位置. 总结:一次函数只有一个单调性,二次函数有两个单调性,那么三次函数是否就有三个单调性呢? 三次函数专题 一、定义 定义1 形如的函数,称为“三次函数”(从函数解析式的结构上命名)。 定义 2 三次函数的导数 ,把叫做三次函数导函数的判 别式。 由于三次函数的导函数是二次函数,而二次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所以三次函数的问题,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一个新的热点和亮点。 系列探究1: 从最简单的三次函数开始 反思1 :三次函数的相关性质呢? 反思2 :三次函数的相关性质呢? x y O

反思3 :三次函数的相关性质呢? 例题 1.(2012天津理4) 函数在区间内的零点个数是( ) (A)0 (B)1 (C)2 (D)3 探究一般三次函数的性质: 先求导 1、单调性: (1 )若,此时函数() f x在R上是增函数; (2 )若 ,令两根为 12 ,x x 且, 则 在 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导函数 图 象 极值点 个数 2 0 2 0 2、零点 (1) 若0 3 2≤ -ac b,则恰有一个实根; (2) 若,且,则恰有一个实根; (3) 若,且,则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4) 若,且,则有三个不相等的实根. 说明: (1)(2) 有一个实根的充要条件是曲线与轴只相交一次,即在上为单调函数或两极值 同号. x x1x 2 x0x x1x2 x x0 x

高中数学全必修一函数性质详解及知识点总结及题型详解

高中数学全必修一函数性质详解及知识点总结及题型详解

————————————————————————————————作者:————————————————————————————————日期:

(经典)高中数学最全必修一函数性质详解及知识点总结及题型详解 分析 一、函数的概念与表示 1、映射:(1)对映射定义的理解。(2)判断一个对应是映射的方法。一对多不是映射,多对一是映射 集合A ,B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两个点集,给定从A →B 的映射f:(x,y)→(x 2+y 2,xy),求象(5,2)的原象. 3.已知集合A 到集合B ={0,1,2,3}的映射f:x →11 -x ,则集合A 中的元素最多有几个?写出元素最多时的集合A. 2、函数。构成函数概念的三要素 ①定义域②对应法则③值域 两个函数是同一个函数的条件:三要素有两个相同 1、下列各对函数中,相同的是 ( ) A 、x x g x x f lg 2)(,lg )(2== B 、)1lg()1lg()(,1 1 lg )(--+=-+=x x x g x x x f C 、 v v v g u u u f -+= -+= 11)(,11)( D 、f (x )=x ,2)(x x f = 2、}30|{},20|{≤≤=≤≤=y y N x x M 给出下列四个图形,其中能表示从集合M 到集合 N 的函数关系的有 ( ) A 、 0个 B 、 1个 C 、 2个 D 、3个 二、函数的解析式与定义域 函 数 解 析 式 的 七 种 求 法 待定系数法:在已知函数解析式的构造时,可用待定系数法。 例1 设)(x f 是一次函数,且34)]([+=x x f f ,求)(x f 配凑法:已知复合函数[()]f g x 的表达式,求()f x 的解析式,[()]f g x 的表达式容易配成()g x 的运算形式时,常用配凑法。但要注意所求函数()f x 的定义域不是原复合函数的定义域,而是()g x 的值域。 例2 已知221 )1(x x x x f +=+ )0(>x ,求 ()f x 的解析式 三、换元法:已知复合函数[()]f g x 的表达式时,还可以用换元法求()f x 的解析式。与配凑法一样,要注意所换元的定义域的变化。 例3 已知x x x f 2)1(+=+,求)1(+x f x x x x 1 2 1 1 1 2 2 2 1 1 1 1 2 2 2 2 y y y y 3 O O O O

对数性凸函数的性质及应用解读

对数性凸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王传坚 (楚雄师范学院数学系2003级1班) 指导老师郎开禄 摘要:在本文中,得到了对数性凸函数的四个性质,并讨论了对数性凸函数的性质的应用。 关键词:凸函数;.对数性凸函数; 基本性质; 应用.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n some properties of logarithmatic convex function Wang Chuanjian (Department of Math, Chu Xiong Normal University, Chu Xiong,Yun Nan ,675000)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gives some properties of logarithmatic convex function by studying the fundamental properties, and give some application about the properties of logarithmatic. Key Words:Convex Function; Logarithmatic Convex Function; Fundamental Property; Application. 导师评语: 凸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它有许多很好的性质,并有广泛的应用.在文[1]( [1] 刘芳园,田宏 根. 对数性凸函数的一些性质[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6,25(3):22-25.)中,刘芳园,田宏根 引入对数性凸函数的概念,研究获得了对数性凸函数的若干基本性质,并讨论了对数性凸函数基本性 质的一些应用. 受文[1]的启发,在文[1]的基础上,王传坚同学的毕业论文<<对数性凸函数的性性质及其应用>>进一步研究了对数性凸函数性质,获得了对数性凸函数的两个性质(推论1,推论2)和四个基本结果(定理3, 定理4, 定理5, 定理6),并讨论了对数性凸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王传坚同学的毕业论文<<对数性凸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选题具有理论与实 际意义,通过研究所获结果具有理论与实际意义.该论文的完成需要较好的数学分析基础,主要结果 的证明有一定的技巧,论文的完成有一定的难度,是一篇创新型的毕业论文.论文语言流畅,打印行文 规范.该同学在撰写论文过程中,悟性好,独立性强.

必修一函数的基本性质综合应用

数学试卷 考试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1卷 1、设,,其中,如果,数的取值围. 2、集合,。 1.若,数的取值围。 2.当时,没有元素使与同时成立,数的取值围。 3、已知函数是奇函数,且当时,,求函数的解析式. 4、设函数在定义域上总有,且当时,. 1.当时,求函数的解析式; 2.判断函数在上的单调性,并予以证明. 5、已知函数. 1.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2.若在区间上是增函数,数的取值围。 6、设是上的函数,且满足,并且对任意的实数都有,求的表达式。

7、定义在上的函数 ,满足 ,且当时, 1.求的值 2.求证: 3.求证: 在上是增函数 4.若 ,解不等式 8、已知函数 1.数的取值围,使是区间上的单调函数 2.求的值,使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 9、已知是奇函数 1.求的值 2.求的单调区间,并加以证明 10、已知是定义在实数集上的偶函数,且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并且 ,数的取值围。 11、已知集合。 1.当时,求 2.求使的实数的取值围

12、知二次函数。 1.若函数在区间上存在零点,数的取值围。 2.问是否存在常数 ,当时, 的值域为区间 ,且区间的长度为 (视区间的长度为 ) 13、二次函数满足 ,且。 1.求的解析式 2.求在上的值域。 3.若函数为偶函数,求的值 4.求在上的最小值。 14、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对任意、恒有且不恒为。 1.求和的值; 2.试判断的奇偶性,并加以证明 3.若时为增函数,求满足不等式的的取值集合 15、设是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且对任意实数 ,恒有。当时,。 1.求证:函数恒有成立 2.当时,求的解析式 3.计算。 16、已知定义在上的函数对任意实数,恒有,且当时,,又. 1.求证:为奇函数;

三次函数的性质-的总结练习

三次函数的性质 三次函数f(x)=ax3+bx2+cx+d(a≠0)在高中阶段学习导数后频繁出现,同时也是其他复杂函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对其性质有所了解,才可以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性质一单调性 以a>0为例,如图1,记Δ=b2?3ac为三次函数图象的判别式,则 图1 用判别式判断函数图象 当Δ?0时,f(x)为R上的单调递增函数; 当Δ>0时,f(x)会在中间一段单调递减,形成三个单调区间以及两个极值. 性质一的证明f(x)的导函数为 f′(x)=3ax3+2bx+c, 其判别式为4(b2?3ac),进而易得结论. 例1 设直线l与曲线y=x3+x+1有三个不同的交点A,B,C,且|AB|=|BC|=5√,求直线l的方程. 解由|AB|=|BC|可知B为三次函数的对称中心,由性质一可得B(0,1),进而不难求得直线l的方程y=2x+1. 性质二对称性 如图2,f(x)的图象关于点P(?b3a,f(?b3a))对称(特别地,极值点以及极值点对应的图象上的点也关于P对称). 图2 图象的对称性

反之,若三次函数的对称中心为(m,n),则其解析式可以设为 f(x)=α?(x?m)3+β?(x?m)+n, 其中α≠0. 性质二的证明由于 f(x)=a(x+b3a)3+(c?b23a)(x+b3a)?bc3a+2b327a2+d, 即 f(x)=(x+b3a)3+(c?b23a)(x+b3a)+f(?b3a), 于是性质二得证. 例2 设函数f(x)=x(x?1)(x?a),a>1. (1)求导数f′(x),并证明f(x)有两个不同的极值点x1,x2; (2)若不等式f(x1)+f(x2)?0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1)解f(x)的导函数 f′(x)=(x?1)(x?a)+x(x?a)+x(x?1)=3x2?2(a+2)x+a, 而 f′(0)f′(1)f′(a)=a>0,=1?a<0,=a(a?1)>0, 于是f′(x)有两个变号零点,从而f(x)有两个不同的极值点. (2)解根据性质二,三次函数的对称中心(a+13,f(a+13))是两个极值点对应的函数图象上的点的中点.于是 f(x1)+f(x2)=2f(a+13)?0, 即 2?a+13?a?23??2a+13?0, 结合a>1,可得a的取值范围是[2,+∞). 注本题为2004年高考重庆卷理科数学第20题. 性质三切割线性质 如图3,设P是f(x)上任意一点(非对称中心),过P作函数f(x)图象的一条割线AB与一条切线PT(P点不为切点),A、B、T均在f(x)的图象上,则T点的横坐标平分A、B点的横坐标. 图3 切割线性质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案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案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能初步简单应用。 2、使学生理解数形结合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联想、类 比、猜测、归纳的能力。 3、使学生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规律,认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 互转化,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4、通过教学互动促进师生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抽象、 概括、分析、综合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定义、图象、性质. 教学难点:指数函数的定义理解,指数函数的图象特征及指数函数性质的归纳、概括。 三、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大教学容量和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四、教学方法 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数学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现代教育原则。依据本节为概念学习的特点,探究发现式教学法、类比学习法,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不断探究、发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心灵愉悦的主动认知过程。 五、学法指导 1.再现原有认知结构。在引入两个实例后,请学生回忆有关指数的概 念,帮助学生再现原有认知结构,为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做好准备。 2.领会常见数学思想方法。在借助图象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时会遇到 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基本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方法将会贯穿整个高中的数学学习。 3.在互相交流和自主探究中获得发展。在实例的课堂导入、指数函数 的性质研究、例题与训练、课内小结等教学环节中都安排了学生的讨论、分组、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变被动的接受和记忆知识为在合作学习的乐趣中主动地建构新知识的框架和体系,从而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 4.注意学习过程的循序渐进。在概念、图象、性质、应用的过程中按 照先易后难的顺序层层递进,让学生感到有挑战、有收获,跳一跳,够得着,不同难度的题目设计将尽可能照顾到课堂学生的个体差异。 六、教学过程 1、复习回顾,以旧悟新 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函数的单调性反映了函数哪方面的特征? 答:函数的三要素包括: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函数的单调性反映了函数值随自变量变化而发生变化的一种趋势,例如:某个函数当自变量取值增大时对应的函数值也增大则表明此函数为增函数,图象上反应出来越往右图象

凸函数的性质及其在证明不等式中的应用

凸函数的性质及其在证明不等式中的应用 https://www.360docs.net/doc/7414199079.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凸函数的性质及其在证明不等式中的应用 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摘要:凸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凸函数在不等式的研究中尤为重要,而不等式 最终归结为研究函数的特性,这就需要来研究凸函数了.本篇文章论述了凸函数、对数凸函数的定义、引理、定理和性质及其常用的一些判别方法(根据凸函数,对数凸函数的已知的定理、定义、性质,Jensen不等式等一些方法来判断函数是否是凸函数);本文还试就凸函数的等价定义、性质和在证明不等式中的应用等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以便进一步了解凸函数的性质及其在证明不等式时的作用;并浅谈了一下凸函数在不等式证明中的一些应用(如上述利用凸函数以及对数凸函数的定理,定义,性质,Jensen不等式来证明一些不等式),推广并证明了一些不等式(三角不等式,Jensen不等式等),得到了新的结果. 关键词:凸函数;对数凸函数;Jensen不等式;Hadamard不等式;应用 Nature of Convex Fun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roving Inequalities Chen Huifei,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Abstract : Convex function is a kind of important function. Convex func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he study of the inequality, and the study of the inequality is reduced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vex function,which makes it necessary to study convex functions.We discuss definition, lemma, theorem and the nature of some commonly used discriminant methods of the convex function and the logarithmic convex function in this paper(According to known theorems, definitions, nature, Jensen inequality and other methods of convex function and the logarithmic convex function to recognize whether the function is a convex function); In this paper we also try to discuss the equivalent definition and nature of the convex function and the issue of its application in demonstration inequalities of convex function in order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and role of the convex function in proving inequalities; we also try to discuss some applications of convex function in proving inequalities(Convex function and the use of these convex function theorem, definition, nature, Jensen inequality to prove Inequality).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数学第二章函数的基本性质综合练习题

函数的基本性质练习题 、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2010 浙江理)设函数的集合 P = < f (x) =log 2(x+a)+b a =- 丄0 1 1; y = _10l ],则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 P 中函数f(x)的图象恰好 经过 Q 中两个点的函数的个数是 A.关于原点对称 B. 关于直线y=x 对称 C.关于x 轴对称 D.关于y 轴对称 3. (2010广东理)3 .若函数f (x ) =3x +3-x 与g (x ) =3x -3-x 的定义域均为 R ,则 (4)设f(x)为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 x > 0时,f(x)= 2x +2x+b(b 为常数),则f(-1)= (A) 3 (B) 1 (C)-1 (D)-3 1 5. (2010湖南理)8.用min :a,bf 表示a, b 两数中的最小值。若函数f x = min x x ? t 的图像关于直线x=- 2 对称,则t 的值为 A. -2 B . 2 C . -1 D . 1 6??若f(x)是R 上周期为5的奇函数,且满足 f(1)=1 , f(2)=2,则f(3)-f(4)= (A ) -1 (B) 1 (C) -2 (D) 2 7. (2009全国卷I 理)函数 f (x)的定义域为R ,若f(x ,1)与f(X-1)都是奇函数,则( ) A. f (x)是偶函数 Y-(X 2 -x j :: f (X 2) -f (xj :: :(X 2 -x j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若 f(x) M :1,g(xr M -2,则f(x) g(x) M :2 1 1 2,0Rb7U , 平面上点的集合 Q=g(x, y) (A ) 4 (B ) 6 (C ) 8 (D ) 10 2. (2010重庆理) 4x 1 2x 的图象 A. f (x)与g(x)与均为偶函数 B. f (x)为奇函数,g(x)为偶函数 C. f (x)与g(x)与均为奇函数 D. f (x)为偶函数,g(x)为奇函数 4. (2010山东理) B. f (x)是奇函数 C. f (x^f (x ■ 2) D. f (x ■ 3)是奇函数 8.对于正实数〉,记 M :.为满足下述条件的函数f ( x )构成的集合 一 X 1, x 2 ? R 且 X 2 > X 1 ,有

必修一指数函数的性质运用

指数函数的性质 一、指数函数的单调性运用 1、已知2 15-=a ,函数()x a x f =,若实数()(),,n f m f n m >满足则n m ,的关系是 . 2、设,21,8,45.1361.029.01-??? ??===y y y 则321,,y y y 的大小关系为 . 3、设c b a c b a ,,,5.1,6.0,6.06.05.16.0则===的大小关系是 . 4、若,10≠>a a 且试比较4312a a x x 与++的大小. 二、指数型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形如()()x g a x f = 例题:已知232,1,0++-=≠>x x a y a a 讨论且的单调性. 练习 1、函数()ax x x f 223+-=在区间()1,∞-内单调递增,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2、函数()() 32212---=x x x f 的单调增区间为 .

三、指数型函数的值域问题 例题: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1)()1,01 1≠>+-=a a a a y x x 且; (2);1241+-=+x x y (3)32221--??? ??=x x y .

练习 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1)1 313+-=x x y ; (2)()20523212≤≤+?-=-x y x x ; (3)22 2++-=x x y .

例题: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1012≠>=-a a a y x 且; (2)1-=x a y . 练习:画出下列函数图象 (1)2211-?? ? ??=-x y ; (2)131-??? ??=x y ; (3)24-=x y .

高三数学三次函数图象和性质与四次函数问题

三次函数与四次函数 大连市红旗高中王金泽 wjz9589@https://www.360docs.net/doc/7414199079.html, 在初中,已经初步学习了二次函数,到了高中又系统的学习和深化了二次函数,三次函数是继二次函数后接触的新的多项式函数类型,它是二次函数的发展,和二次函数类似也有“与x轴交点个数”等类似问题。三次函数是目前高考尤其是文科高考的热点,不仅仅如此,通过深化对三次函数的学习,可以解决四次函数问题。2008年高考有多个省份出现了四次函数高考题,本文的目的就是,对三次函数做个重点的归纳,并且阐述在四次函数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三次函数的图象特征、以及与x轴的交点个数(根的个数)、极值情况 三次函数图象说明 a对图象 的影响 可以根据极限的思想去分析 当a>0时,在x→+∞右向上 伸展,x→-∞左向下伸展。 当a<0时,在x→+∞右向下 伸展,x→-∞左向上伸展。 (可以联系二次函数a对开口的影 响去联想三次函数右侧伸展情况) 与x轴有三 个交点 若0 3 2> -ac b,且 ) ( ) ( 2 1 < ?x f x f,既两个极 值异号;图象与x轴有三个交点 与x轴有二 个交点 若0 3 2> -ac b,且 ) ( ) ( 2 1 = ?x f x f,既有一 个极值为0,图象与x轴有两个 交点 与x轴有一 个交点 1。存在极值时即0 3 2> -ac b, 且0 ) ( ) ( 2 1 > ?x f x f,既两个 极值同号,图象与x轴有一个交点。 2。不存在极值,函数是单调函数 时图象也与x轴有一个交点。

1.()0f x =根的个数 三次函数d cx bx ax x f +++=23)( 导函数为二次函数:)0(23)(2/≠++=a c bx ax x f , 二次函数的判别式化简为:△=)3(412422ac b ac b -=-, (1) 若032 ≤-ac b ,则0)(=x f 恰有一个实根; (2) 若032>-ac b ,且0)()(21>?x f x f ,则0)(=x f 恰有一个实根; (3) 若032>-ac b ,且0)()(21=?x f x f ,则0)(=x f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4) 若032>-ac b ,且0)()(21-ac b ,且0)()(21>?x f x f ). (3)0)(=x f 有两个相异实根的充要条件是曲线)(x f y =与X 轴有两个公共点且其中之一为切点,所以 032>-ac b ,且0)()(21=?x f x f . (4)0)(=x f 有三个不相等的实根的充要条件是曲线)(x f y =与X 轴有三个公共点,即)(x f 有一个极大值,一个极小值,且两极值异号.所以032 >-ac b 且0)()(21++=a c bx ax x f , 二次函数的判别式化简为:△=)3(412422ac b ac b -=-, (1) 若032 ≤-ac b ,则)(x f 在),(+∞-∞上为增函数; (2) 若032>-ac b ,则)(x f 在),(1x -∞和),(2+∞x 上为增函数,)(x f 在),(21x x 上为减函数,其中 a ac b b x a a c b b x 33,332221-+-= ---=. 证明:c bx ax x f ++=23)('2, △=)3(41242 2ac b ac b -=-, (1) 当0≤? 即032 ≤-ac b 时,0)('≥x f 在 R 上恒成立, 即)(x f 在),(+∞-∞为增函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