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护理操作流程(精品课件)

气管切开护理操作流程(精品课件)
气管切开护理操作流程(精品课件)

气管切开护理操作流程

[目的]保证有效的通气,也便于吸痰、气管内给药、加压给氧等

序号项

内容操作流程

1操

自身

准备

(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向病人做

好解释

用物

准备

(2)用物准备:治疗碗2个、无菌手套、吸

痰管、生理盐水、弯盘、酒精、无菌盘(内

置治疗碗2个、镊子2把、血管钳2把、开

口纱布1块、生理盐水纱布1块、棉球若干)

2评

全身

情况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

呼吸

情况

(2)评估患者呼吸及痰鸣音

颈部

皮肤

(3)评估患者气切周围皮肤情况

3操

核对

解释

(1)核对患者,观察病情,做好解释,患者

取平卧位,头稍仰。

清洁

气道

(2)抽吸痰液:将治疗盘放置床旁桌上,连

接吸引装置,倒生理盐水于治疗碗内、置弯

盘,戴手套,连接吸痰管,为患者吸净痰液,

关闭吸引器。

吸氧(3)调节氧流量,按需要给予气管内滴药。

准备

气管

套管

取出内套管:将治疗盘放在治疗车上,置无

菌换药盘于床旁桌上打开无菌巾,取镊子.

固定外套管,用一止血钳取出内套管置弯盘

中,再取出气切处纱布垫放入弯盘中准备

切口

(4)注意观察气切口周围皮肤情况,用镊子

取盐水棉球擦洗气切口周围,再用酒精棉球

消毒切口周围皮肤及外套管2次,从内向外,

消毒范围5-6cm。

安置内管

(5)用另一止血钳夹取备用的内套管装上并固定,夹开口纱布置于套管下面,夹盐水纱布该在套管口上或用人工鼻、面罩等盖

上。

整理记录(6)观察患者情况,询问患者感受,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和用物,洗手记

录。

注意事项

1.保持气管切开伤口周围的皮肤清洁、干

燥,及时更换敷料。2.气管套管固定要牢固,防止气管套管脱

出。3.床头应备吸引器、氧气、血管钳、气管切

开包。4.密切观察呼吸是否平稳,保持气道湿润通

畅。

文档交流

[感谢您的阅览以及下载,关注我,每天更新]

气管切开护理流程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气管切开护理流程 1.概述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危重病人生命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保证有效 通气和充足氧供的关键。为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与 肺部感染,特规范气管切开护理流程。 2?内容 操作要点要点说明

准备 1. 操作者:洗手、戴口罩 2. 环境:清洁、舒适 3. 用物:备用的型号一致的内套管、棉签、Y型纱块2块、生理盐水、换药包、吸痰装置(必要时先吸痰)

3. 并发症及预防 3.1并发症:1.感染,2.导管堵塞,3.脱管 3.2预防 3.2.1预防感染 3.2.1.1及时清洁切口周围皮肤,使之保持干燥。 3.2.1.2加强机械通气病人的口腔护理2~3次/天,内套管应该仔细清洁后送消供中心灭菌。鼻饲病人床头应抬高30° -45 ° ,避免胃胀气,减少误吸。 3.2.1.3 每4h监测气囊压力,维持气囊压力20?30cmH2O 3.2.1.4洗手:在护理病人前后均应洗手。 3.2.2预防气管套管堵塞 3.2.2.1吸痰遵守按需吸痰原则,对咳嗽反射好的病人,可适当刺激病人让其自行将深部的痰由气管套管内喷出,再从气管切口内吸尽残余痰液,避免深部抽吸。 3.2.2.2吸痰操作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322.3加强气道湿化,湿化液采用无菌蒸馏水,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湿化装置,保证

空气湿度在50~60%以防气道干燥,另外需保证机体充足的入 3.2.3脱管的预防及处理 3.2.3.1加强观察,气管切开后系带要系死结,松紧度以通过一指为宜。使用呼吸机的病人在翻身、拍背、吸痰时至少应由2人合作,保持头颈部与气管导 管活动的一致性,应注意落实管的长度应适宜,辅以有效的支架扶托,及时倾倒集水管内积水,以预防脱管发生。一旦发生脱管,应沉着冷静,根据气管套管非计划性拔管应急预案处理,保证患者安全。 4. 参考文献 [1] 王萍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6年6月,第41卷,第6期 [2] 李春艳,孟海燕气管切开病人护理进展中华临床医学卫生杂志,2006年10 月,第4卷,第10期 [3] 王国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监测及护理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年2月,第10卷,第3期

气管切开护理流程

气管切开护理流程 1. 概述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危重病人生命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保证有效通气和充足氧供的关键。为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与肺部感染 ,特规范气管切开护理流程。 2.内容 操作要点 要点说明

3.并发症及预防 3.1并发症:1.感染,2.导管堵塞,3.脱管 3.2预防 3.2.1预防感染 3.2.1.1及时清洁切口周围皮肤,使之保持干燥。 3.2.1.2加强机械通气病人的口腔护理2~3次/天,内套管应该仔细清洁后送消供中心灭菌。鼻饲病人床头应抬高30°- 45°,避免胃胀气,减少误吸。 3.2.1.3每4h监测气囊压力,维持气囊压力20~30cmH2O。 3.2.1.4洗手:在护理病人前后均应洗手。 3.2.2预防气管套管堵塞 3.2.2.1吸痰遵守按需吸痰原则,对咳嗽反射好的病人,可适当刺激病人让其自行将深部的痰由气管套管内喷出,再从气管切口内吸尽残余痰液,避免深部抽吸。 3.2.2.2吸痰操作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 3.2.2.3加强气道湿化,湿化液采用无菌蒸馏水,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湿化装置,保证空气湿度在50~60%,以防气道干燥,另外需保证机体充足的入量。 3.2.3脱管的预防及处理

3.2.3.1加强观察,气管切开后系带要系死结,松紧度以通过一指为宜。使用呼吸机的病人在翻身、拍背、吸痰时至少应由2人合作,保持头颈部与气管导管活动的一致性,应注意落实管的长度应适宜,辅以有效的支架扶托,及时倾倒集水管内积水,以预防脱管发生。一旦发生脱管,应沉着冷静,根据气管套管非计划性拔管应急预案处理,保证患者安全。 4. 参考文献 [1] 王萍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6年6月,第41卷,第6期 [2] 李春艳,孟海燕气管切开病人护理进展中华临床医学卫生杂志,2006年10月,第4卷,第10期 [3] 王国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监测及护理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年2月,第10卷,第3期

气管切开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气管切开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一、操作目的 1、定时更换无菌内套管,预防呼吸道感染。 2、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呼吸困难和缺氧。 3、及时更换气管切口处敷料,清除切口处分泌物,预防气管切口的感染。 二、评估要点 1、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了解病情(生命体征及用氧情况)。 2、向患者、家属解释操作的目的,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和配合。 3、评估患者颈部的皮肤,有无潮湿、湿疹、破溃;气管切口处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切口有无红肿及异常分泌。 4、评估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情况,使用套管的种类、型号,系带的清洁度及松紧度,供氧面罩是否清洁,一次性套管应评估气囊压力。 三、物品准备 1、评估盘:清洁手套,治疗碗(内放无菌镊 l 把),弯盘; 2、操作盘:治疗碗 l:内放 1%活力碘棉球 14 个以上;治疗碗 2:内放无菌生理盐水棉球 4 个以上;治疗碗 3:内放蝶形纱布l 块,无菌镊 4 把,无菌内套管 l 副、治疗巾,清洁手套,弯

盘; 3、必要时备供氧面罩或人工鼻、系带。注:使用一次性气管套管时需另备一治疗碗内盛生理盐水,无菌棉签若干。 四、操作要点 1、核对医嘱。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评估患者。酌情吸痰。 3、冼手,戴口罩。 4、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 5、根据患者病情,协助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充分暴露气管切开处皮肤。 6、铺治疗巾于适当处。 7、戴手套,停氧,持无菌镊取出内套管及蝶形纱布一并放入弯盘内。 8、更换无菌镊,取 1%活力碘棉球依次消毒气管切口处、套管底座及其周围皮肤(顺序:气管切口→套管底座→气管切口周围皮肤)。气管切口,以洗干净为原则,取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套管底座。如使用一次性气管套管者,取生理盐水棉签,擦拭内侧面 2 次→管口 1 次→外侧面 2 次(注:消毒周围皮肤时,以切口为中心,分为 4 个象限呈叠瓦状消毒,范围大于 lOcm)。 9、更换无菌镊,一手持镊夹住内套管管颈,另一手持镊扶住底座,缓慢将内套管放入。一手持镊轻轻提起系带,用另一镊夹起蝶形纱布,进行放置,先对侧后近侧。

气管切开患者护理流程指引

气管切开患者护理指引 一、评估 1.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呼吸、血氧饱和度、痰液的粘稠度和量。 2.气管切开插管深度,气囊充气情况。 3.气管切开伤口处有无渗血、红肿、皮下气肿、肉芽增生。 二、体位 1.患者体位不宜过多变动,一般取平卧位。体位:术后当日取平卧位,不可多变换体位;24小时后抬高床头15-30。,翻身应保持头颈胸在同一轴线,避免颈部扭曲致套管刺激或套管脱出。 2.如无颅内压增高,头位可稍低,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 3.定时翻身、叩背,防止压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 四.气管切开患者病房环境要求 1.定时开窗通风,使室温保持在20~22℃;湿度保持在60%~70%。 2.陪护制度:要求陪护的亲友在病房内尽量戴口罩,人数尽可能少,说话的声 音尽可能地控制在最低音量。 五、气道湿化 1.湿化液选择:%氯化钠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氯化钠在气道内水分蒸发 后渗透压更符合生理需求,保持了呼吸道纤毛运动的活跃,不易引起痰痂、痰栓,吸痰效果好。 2. %的生理盐水配制方法:使用%的生理盐水中加入等量的灭菌注射用水稀释即 可。 3.气道湿化方法:微量泵注射器连接一次性延长管并将延长管插入气管套管内, 超过气管套管1 cm-2 cm, 于气管套管口用胶布固定【1】。注射器、延长管24小时更换一次。 4.痰液黏稠度判断【2】: Ⅰ度( 稀痰) : 状如米汤或泡沫样, 吸痰后玻璃管内壁上无痰液滞留, 提示湿化过度; Ⅱ度( 中度黏痰) : 痰液如稀米糊, 吸痰后玻璃管内少量滞留, 易被水冲洗干净, 提示气道湿化满意; Ⅲ( 重度黏痰) : 痰液外观明显黏稠呈坨, 常呈黄色, 吸痰后玻璃管内大量滞

气切护理操作流程

气切护理操作流程

气切护理操作规程 一、用物准备 物品:治疗车、手消、病历夹、护理记录单、治疗盘,治疗巾、气管切药包(弯盘,纱布、两把平镊)、弯盘(两把平镊)、无菌开口纱凡士林纱布、无菌持物钳及缸、酒精棉球缸和盐水棉球缸、无菌有盖缸(备消毒内套管)、听诊器,一次性吸痰管、污物桶。 二、步骤 1、伤口换药 核对医嘱→先评估患者后→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解释→充分暴露切口处→手消→取治疗巾铺于患者头颈侧→弯盘放于治疗巾上→带手套取下患者切口敷料、取出内套管放于弯盘内(另行消毒) →持无菌平镊夹取酒精棉球,绕切口依次上下环形消毒周围皮肤和两侧系带、一次一个棉球,擦洗直径大于8cm→换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套管托盘内部皮肤及托盘外部,依次上下环形擦拭,一次一个棉球→打开弯盘,用平镊夹取无菌开口纱放于弯盘内→按无菌方法放置气管内导管→放置开口纱于切口处→将无菌纱布覆盖于气管切口处,纱布两端可嵌于系带内→用生理盐水棉球浸湿纱布中心部分→再次评估患者情况→手消→收拾用物→整理床单元→手消→记录护理单→告知患者注意事项→确认患者呼吸平稳,无其他需要后离开病房→按清洁消毒原则处置用物。 2、清洗或更换内套管 (1)吸痰:先吸气道再吸口鼻腔的痰液

(2)取出内套:把内套缺口旋至外套固定点,顺套管弧度方向取出(3)更换内套:将消毒好的另一内套放回气管套管内 (4)消毒内套:将患者更换取出的内套清洗后消毒备用 三、注意事项 1.评估患者气道是否有痰鸣音,若有痰鸣音则需要吸痰,吸痰时应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和吸痰的注意事项。 2.消毒时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同一棉球不得反复擦拭,一次一个棉球,绕切口环行擦拭,擦拭直径大于8厘米,注意棉球干湿度。 3.安置开口纱时,不能过度牵拉托盘及系带以免造成患者不舒适或气管套管脱出。 4.气管口覆盖纱布应为2—4层,并保持一定温湿度,如有明显污染立即更换。

气管切开护理_流程图

气管切开护理_流程图-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气管切开护理流程 1.概述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危重病人生命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保证有效通气和充足氧供的关键。为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与肺部感染,特规范气管切开护理流程。 2.内容 操作要点要点说明

3.并发症及预防 3.1并发症:1.感染,2.导管堵塞,3.脱管 3.2预防 3.2.1预防感染 3.2.1.1及时清洁切口周围皮肤,使之保持干燥。 3.2.1.2加强机械通气病人的口腔护理2~3次/天,内套管应该仔细清洁后送消供中心灭菌。鼻饲病人床头应抬高30°- 45°,避免胃胀气,减少误吸。 3.2.1.3每4h监测气囊压力,维持气囊压力20~30cmH2O。

3.2.1.4洗手:在护理病人前后均应洗手。 3.2.2预防气管套管堵塞 3.2.2.1吸痰遵守按需吸痰原则,对咳嗽反射好的病人,可适当刺激病人让其自行将深部的痰由气管套管内喷出,再从气管切口内吸尽残余痰液,避免深部抽吸。 3.2.2.2吸痰操作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 3.2.2.3加强气道湿化,湿化液采用无菌蒸馏水,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湿化装置,保证空气湿度在50~60%,以防气道干燥,另外需保证机体充足的入量。 3.2.3脱管的预防及处理 3.2.3.1加强观察,气管切开后系带要系死结,松紧度以通过一指为宜。使用呼吸机的病人在翻身、拍背、吸痰时至少应由2人合作,保持头颈部与气管导管活动的一致性,应注意落实管的长度应适宜,辅以有效的支架扶托,及时倾倒集水管内积水,以预防脱管发生。一旦发生脱管,应沉着冷静,根据气管套管非计划性拔管应急预案处理,保证患者安全。 4. 参考文献 [1] 王萍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6年6月,第41卷,第6期 [2] 李春艳,孟海燕气管切开病人护理进展中华临床医学卫生杂志,2006年10月,第4卷,第10期 [3] 王国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监测及护理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年2月,第10卷,第3期

气管切开护理要点

气管切开护理知识要点 【气管切开术】 是一种抢救危重患者的急救手术。在颈部切开气管3~5软骨环,置入套管,使患者经过新建立的通道进行呼吸的一种手术。 【适应症】 1、上呼吸道机械性阻塞:喉部炎症、肿瘤、外伤、异物等各种原因引起喉阻塞或呼吸道狭窄,喉旁组织的病变,使咽腔、喉腔变窄致发生呼吸困难者,可考虑行气管切开。 2、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颅脑病变、神经瘫痪、严重胸、腹部外伤、昏迷、吞咽与咳嗽反射消失等,致使分泌物潴留于下呼吸道者。为吸出潴留液,保持下呼吸道通畅,可考虑行气管切开。 3、凡需用全身麻醉手术,而又不能经鼻腔或口腔做气管内插管者。 4、颈部外伤,为了减少感染,促进伤口愈合;有些头颈部大手术,为防止血液流入下呼吸道,保持下呼吸道通畅,需作预防性气管切开。 【禁忌症】 1.绝对禁忌证 (1)气管切开部位存在感染。(2)气管切开部位存在恶性肿瘤。(3)解剖标志难以辨别。 2.相对禁忌证 (1)甲状腺增生肥大。(2)气管切开部位曾行手术(如甲状腺切除术等)。(3)出凝血功能障碍。 【.术后观察及护理要点】 ⒈体位:一般采取平卧或半卧位,翻身或改变体位时,头颈及上身应在同一直线。成轴线翻身,约3-7天。 ⒉床边备吸引器、氧气、气管切开手术器械包,气管切开护理盘(气管内滴药、10ml注射器、无菌缸、气管垫、无菌镊2把、安尔碘、棉签、

无菌换药碗、无菌薄膜手套,吸痰管、无菌生理盐水。) ⒊呼吸道通畅,是术后护理的关键 ⑴病人回病区后,应将气管套管的内芯放在床柜抽屉内随手可取之处,以备急用。 ⑵保证气管内套管通畅,成人一般每4~6小时清洗套管内管一次,清洗消毒后立即放回,内套管不宜离外套管时间过久,以防外套管被分泌物阻塞。如分泌物较多或小儿气管切开病人,要增加清洗次数,以防分泌物干涸于管内壁阻塞呼吸。 ⑶维持下呼吸道通畅:①.吸除气管内分泌物。②.粘稠者可用雾化吸入或蒸气吸入,一般使用生理盐水、抗生素及糜蛋白酶或沐舒坦。定时通气气管套管滴入抗生素液体如0.5%新霉素溶液。③.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温度宜在20~25℃,湿度在60%~70%,要注意气道湿化,生理盐水与灭菌注射用水1:1比例,避免产生气管干燥、纤毛运动障碍、痰痂形成,阻碍气道。④.平卧或半卧位,鼓励病人有效地咳痰。术后第一天鼓励病人起床活动。⑤.鼓励病人多饮水,补充体内水分。 ⒋防止切口感染:①.保持颈部切口清洁,每日清洁消毒切口,更换套管垫。注意无菌操作,减少切口及肺部感染的机会。②.进营养丰富的半流质或鼻饲饮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增强机体抵抗力。如进食时有呛咳,有食物自套管喷出,应查明原因,必要时行鼻饲,按鼻饲护理常规进行。保持口腔清洁,行口腔护理每日3次,对能自理者嘱之漱口刷牙。③.按医嘱使用抗生素。④.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切口渗出、敷料渗透情况,气管内分泌物的量及性质,如发现发热、分泌物增多、性质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⒌防止再次发生呼吸困难:气管切开后病人再次发生呼吸困难,应考虑如下三种原因:①套管内阻塞:迅速拔出套管内管,呼吸即可改善,说明内套管阻塞,清洁后再放入。②套管外管或下呼吸道阻塞:拔出内套管后呼吸仍无改善,滴入抗生素药液,并进行深部吸痰后,呼吸困难即可缓解。③套管脱出:脱管的原因多见于套管缚带太松,或为活结易解开;套管太短或颈部粗肿;气管切口过低;皮下气肿及剧烈咳嗽、挣扎等。如脱管,应通知医生并协助重新插入套管。 ⒍预防脱管:①气管套管系带应打三个外科结,松紧以能容纳1个手指为宜。

气管切开患者护理流程指引(1)

气管切开患者护理流程指引 (1)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气管切开患者护理指引 一、评估 1.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呼吸、血氧饱和度、痰液的粘稠度和量。 2.气管切开插管深度,气囊充气情况。 3.气管切开伤口处有无渗血、红肿、皮下气肿、肉芽增生。 二、体位 1.患者体位不宜过多变动,一般取平卧位。体位:术后当日取平卧位,不可多变换体位;24小时后抬高床头15-30。,翻身应保持头颈胸在同一轴线,避免颈部扭曲致套管刺激或套管脱出。 2.如无颅内压增高,头位可稍低,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 3.定时翻身、叩背,防止压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 四.气管切开患者病房环境要求 1.定时开窗通风,使室温保持在20~22℃;湿度保持在60%~70%。 2.陪护制度:要求陪护的亲友在病房内尽量戴口罩,人数尽可能少,说话的声 音尽可能地控制在最低音量。 五、气道湿化 1.湿化液选择:0.45%氯化钠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0.45%氯化钠在气道内 水分蒸发后渗透压更符合生理需求,保持了呼吸道纤毛运动的活跃,不易引起痰痂、痰栓,吸痰效果好。 2. 0.45%的生理盐水配制方法:使用0.9%的生理盐水中加入等量的灭菌注射用 水稀释即可。 3.气道湿化方法:微量泵注射器连接一次性延长管并将延长管插入气管套管内, 超过气管套管1 cm-2 cm, 于气管套管口用胶布固定【1】。注射器、延长管24小时更换一次。 4.痰液黏稠度判断【2】: Ⅰ度( 稀痰) : 状如米汤或泡沫样, 吸痰后玻璃管内壁上无痰液滞留, 提示湿化过度; Ⅱ度( 中度黏痰) : 痰液如稀米糊, 吸痰后玻璃管内少量滞留, 易被水冲洗干净, 提示气道湿化满意; Ⅲ( 重度黏痰) : 痰液外观明显黏稠呈坨, 常呈黄色, 吸痰后玻璃管内大量滞留, 不易被水冲洗干净, 提示气道湿化不足。

气管切开患者护理流程指引

气管切开患者护理流程 指引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气管切开患者护理指引 一、评估 1.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呼吸、血氧饱和度、痰液的粘稠度和量。 2.气管切开插管深度,气囊充气情况。 3.气管切开伤口处有无渗血、红肿、皮下气肿、肉芽增生。 二、体位 1.患者体位不宜过多变动,一般取平卧位。体位:术后当日取平卧位,不可多变换体位;24小时后抬高床头15-30。,翻身应保持头颈胸在同一轴线,避免颈部扭曲致套管刺激或套管脱出。 2.如无颅内压增高,头位可稍低,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 3.定时翻身、叩背,防止压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 四.气管切开患者病房环境要求 1.定时开窗通风,使室温保持在20~22℃;湿度保持在60%~70%。 2.陪护制度:要求陪护的亲友在病房内尽量戴口罩,人数尽可能少,说话的声音尽可 能地控制在最低音量。 五、气道湿化 1.湿化液选择:%氯化钠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氯化钠在气道内水分蒸发后渗 透压更符合生理需求,保持了呼吸道纤毛运动的活跃,不易引起痰痂、痰栓,吸痰效果好。 2. %的生理盐水配制方法:使用%的生理盐水中加入等量的灭菌注射用水稀释即可。 3.气道湿化方法:微量泵注射器连接一次性延长管并将延长管插入气管套管内,超过气

管套管1 cm-2 cm, 于气管套管口用胶布固定【1】。注射器、延长管24小时更换一次。 4.痰液黏稠度判断【2】: Ⅰ度( 稀痰) : 状如米汤或泡沫样, 吸痰后玻璃管内壁上无痰液滞留, 提示湿化过度; Ⅱ度( 中度黏痰) : 痰液如稀米糊, 吸痰后玻璃管内少量滞留, 易被水冲洗干净, 提示气道湿化满意; Ⅲ( 重度黏痰) : 痰液外观明显黏稠呈坨, 常呈黄色, 吸痰后玻璃管内大量滞留, 不易被水冲洗干净, 提示气道湿化不足。 5.泵入速度:根据痰液的粘稠度选择泵入速度,泵入时严格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果 患者不能够耐受,可相应调低泵入速度 (1)泵入速度:速度为2~10 mL/h 不等,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节【3】。常用2—5ml。(2)按照痰液粘稠度选择适宜的速度【4】。泵入时严格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果患者不能够耐受,可相应调低泵入速度 Ⅰ度( 稀痰): 36 h 内气道湿化量为6 mL/ h, 36 h-48 h 逐渐过渡为12 mL/ h; Ⅱ度( 中度黏痰) :气道湿化量为12mL/ h; Ⅲ( 重度黏痰) : 36 h 内气道湿化量为10-16 mL/ h, 36 h-48 h 逐渐过渡为10mL/h; 六、气管切开患者吸痰护理: 1.气管切开患者吸痰管的选择【5】:在保证能够顺利清除气道分泌物的情况下, 吸痰管 应越细越好。一般建议:吸痰管的外径应小于气管导管内径的一半( I V 级证据,B 级推荐); 对于婴幼儿则建议吸痰管的外径应小于气管导管内径的7 0 %( I V 级证据) 2.吸痰时机选择【6】:吸痰不宜常规进行, 建议在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后, 出现临床必 要的吸痰指征时( 如出现气管分泌物) 再予实施,对清醒患者按患者需要吸痰;昏迷

气管切开的护理操作流程

气管切开的护理操作流程 操作流程 要点说明 核对 医嘱、患者的床号、姓名 评估 患者的病情、意识状状琴呼吸、血氧饱和度、合作程度、痰液的黏稠 度和量 1. 气管切开伤口渗血较多时应及时更换敷 料 2. 痰液黏稠者可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 告知 气管切开护理的目的,操作过程可能出现的不适,教会患者配合的方 法 、/ 鼓励咳嗽能力强的患者尽力将痰液咳岀气管 ------------------ V 准备 1. 操作者:洗手,戴口罩 2. 环境: 清洁、舒适 3. 用 物: 备用的套管内套、无菌敷料等 4. 患者: 半坐卧位、去枕或后仰 实施 * 1. 更换消毒气管内套: (1) 吸痰:先吸气道再吸口鼻腔的痰液 (2) 取岀内套:把内套缺口旋至外套固定点,顺套管弧度方向取 岀 (3) 更换内套:将消毒好的另一内套放回气道套管内 (4) 消毒内套:将患者更换取岀的内套清洗后消毒备用 2. 气管切开处伤口换药: (1) 揭开旧敷料 (2) 用0.9%氯化钠溶液清洗后再用酒精棉球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 和套管翼 (3) 将敷料及凡士林纱布覆盖伤口 3. 按医嘱气管内低药 4. 单层湿纱布盖住气管套管口 5. 检查气管套管固定是否妥善 6. 整理:患者体位舒适,用物分类放置 ------------------------ v ---------------------------------------------------------------------- 观察与记录 1. 患者的呼吸、血氧饱和度,痰液颜色性质和量 1 / 2 2. 气管切开伤口情况,套管是否通畅 套管口,以减轻气道深部吸痰造成的痛苦 1. 气管内套定时更换,防止痰液血块阻塞, 痰液黏稠者要缩短更换时间 2. 从消毒液取出的内套需用无菌 0.9%氯化钠 溶液冲洗干净后方可使用 3. 内套管的清洗要仔细,彻底清除管内的枳 痰和血块 4. 金属套管可用煮沸法消毒,硅胶管禁煮沸 5. 清洁伤口自内向外消毒,感染性伤口自外 向内消毒 6. 气管内滴药避免使用注射器,防止头掉进 气管 观察套管是否通畅:可用棉丝放于气管套管 口 旁,棉丝应随呼吸上下飘动,否则应立即 一^查找阻塞的原因

气管切开护理操作流程(精选干货)

气管切开护理操作流程 [目的]保证有效的通气,也便于吸痰、气管内给药、加压给氧等 序号项 目 内容操作流程 1操 作 准 备 自身 准备 (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向病人做好 解释 用物 准备 (2)用物准备:治疗碗2个、无菌手套、吸 痰管、生理盐水、弯盘、酒精、无菌盘(内 置治疗碗2个、镊子2把、血管钳2把、开 口纱布1块、生理盐水纱布1块、棉球若干) 2评 估 患 者 全身 情况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 呼吸 情况 (2)评估患者呼吸及痰鸣音 颈部 皮肤 (3)评估患者气切周围皮肤情况 3操 作 要 点 核对 解释 (1)核对患者,观察病情,做好解释,患者 取平卧位,头稍仰。 清洁 气道 (2)抽吸痰液:将治疗盘放置床旁桌上,连 接吸引装置,倒生理盐水于治疗碗内、置弯 盘,戴手套,连接吸痰管,为患者吸净痰液, 关闭吸引器。 吸氧(3)调节氧流量,按需要给予气管内滴药。 准备 气管 套管 取出内套管:将治疗盘放在治疗车上,置无 菌换药盘于床旁桌上打开无菌巾,取镊子。 固定外套管,用一止血钳取出内套管置弯盘 中,再取出气切处纱布垫放入弯盘中

准备切口(4)注意观察气切口周围皮肤情况,用镊子取盐水棉球擦洗气切口周围,再用酒精棉球消毒切口周围皮肤及外套管2次,从内向 外,消毒范围5—6cm。 安置内管(5)用另一止血钳夹取备用的内套管装上并固定,夹开口纱布置于套管下面,夹盐水纱布该在套管口上或用人工鼻、面罩等盖 上。 整理记录(6)观察患者情况,询问患者感受,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和用物,洗手记 录. 注意事项1。保持气管切开伤口周围的皮肤清洁、干 燥,及时更换敷料.2.气管套管固定要牢固,防止气管套管脱 出。3。床头应备吸引器、氧气、血管钳、气管 切开包. 4。密切观察呼吸是否平稳,保持气道湿润通 畅。

气管切开患者护理流程指引(1)

最新资料推荐 气管切开患者护理指引 -刚古 1?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呼吸、血氧饱和度.痰液的粘稠度和量。 2?气管切开插管深度,气囊充气情况。 3?气管切开伤口处有无渗血、红B中、皮下气0中、肉芽増 生 二体位 I.患者体位不宜过多变动.-般取平卧位。体位:术后当日取平卧位,不可 多变换体位;24小时后抬高床头15?30?,翻身应保捋头颈胸在同一轴线,避免颈部扭曲致套管刺激或套管脱出。 2如无颅内压増高,头位可稍低,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 3?定时翻身、叩背,防止压疮.坠积性m炎等并发症。 四.岂管切开恳者病房环境要求 1.定时开窗通风,使室遍保持在20~22°C ;湿度保持在60%?70%。2?陪护制度:要求陪护的亲友在病房内尽量戴口罩,人数尽可能少,说话的声音尽可馳控制在 五.气道湿化 1 湿化液选择:045%氯化钠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045%氯化钠在气道 . 内水分蒸发后渗透压更符合生理需求,保持了呼吸道纤毛运动的活跃,不易 引起痰痂、痰栓Z吸痰效果好。 2 045%的生理盐水配制方法:使用0.9%的生理盐水中加入等量的灭菌注射 . 用水稀释即可。 3 气道湿化方法:微量泵注射器连接一次性延长管并将延长管插入气管套管内, .

超过气管套管1 cm-2 cm,于气管套管口用胶布固定【】】。注射器、延长管 24小时更换一次。 4.痰液黏稠度判断⑵: I度(稀痰):状如米汤或泡沫样,吸痰后玻璃管内壁上无痰液滞留,提示湿化过 度; 辽度(中度黏痰):痰液如稀米糊,吸痰后玻璃管内少量滞留,易被水冲洗干净,提孙道湿化满意; m(重度黏痰):痰液外观明显黏稠呈坨,常呈黄色,吸痰后玻璃管内大量滞留,不 易被水冲洗干净,提示气道湿化不足。 1.泵入速度:根据痰液的粘稠度选择泵入速度,泵入时严格观察患者病情变 化,如果患者不能够耐受.可相应调低泵入速度 (1 )泵入速度:速度为2?W mL/h不等?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节⑶°常用2— 5ml。 (2 )按照痰液粘稠度选择适宜的速度⑷。泵入时严格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如果患者不能够耐受,可相应调彳氐泵入速度 I度(稀痰):36 h内气道湿化量为6 mL/ h, 36 h-48 h逐渐过渡为12 mL/ h; II度(中度黏痰):气道湿化量为12mL/ h; m(重度黏痰):36 h内气道湿化量为10-16 mL/ h, 36 h-48 h逐渐过渡为lOmL/h; 六、宅管切开屋者吸痰护理: 1.气管切开患者吸痰管的选择⑸:在保证能够顺利清除气道分泌物的情况下, 吸痰管应越细越好。一般建议:吸痰管的外径应小于气管导管内径的一半 (IV级证据级推荐);对于婴幼儿则建议吸痰管的外径应小于气管导管内径的7 0%

气管切开伤口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气管切开伤口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气管切开术是挽救生命的一项急救技术,通过气管切开伤口的无菌换药,从而保证了气管切开处的清洁、干燥,预防了切口感染,保证了患者气道通畅和舒适。 评估: 1、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 2、气管切开的时间、呼吸、血氧饱和度、痰液的粘稠度和痰量; 3、伤口有无渗血、红肿、周围组织有无皮下气肿。 准备: 护士:仪表端庄,服装整洁。 环境:清洁、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无人走动。 用物:无菌持物钳及缸、生理盐水棉球及缸、75%酒精棉球及缸、无菌有盖缸(备消毒内套管)、治疗车、治疗盘、手消液、污物桶、一次性吸痰管、听诊器、护理记录单、开口无菌纱、治疗巾、换药包(弯盘、平镊两把、纱布)、气管切开换药包(弯盘、平镊两把、纱布)、病例夹。 操作流程: 接到医嘱处置并核对,查看手术、病程、上次换药等记录,了解伤口情况。洗手,戴口罩,携用物(治疗盘内病历、

听诊器、手消液)到病房评估。再次核对床位卡,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张宁)我是你的责任护士xx,今天由我为你气管切开伤口的换药,我看一下你的手腕带,患者的体位取仰卧位或者半坐卧位,张宁,你这样的体位舒服吗?需要把床头抬高吗?患者全喉切除术行气管切开术后第二天,神志清醒但是不能言语,可用手语或图示进行沟通。评估患者气道,用听诊器听诊双肺肺尖,每次听诊一个完整的呼吸周期,对称性听诊。张宁,请你吸气、呼气,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听诊肺底,患者气道内无痰鸣音,双肺呼吸音清晰,如果患者气道内有痰鸣时,先为患者吸痰,吸痰时按无菌操作原则和吸痰的注意事项进行。检查周围组织有无皮下气肿,伤口有无渗血、红肿,系带是否固定牢固,松紧度是否合适(以插入一指为宜)。张宁,伤口我已经给你看过了,长得很好,你不用担心,过会儿为你换药,需要我协助你大小便吗?那我准备一下用物再来。手消,回治疗室。 洗手,准备用物,常规检查换药包并打开取出弯盘,夹取酒精棉球6个,生理盐水棉球4个,盖好放于治疗盘内,常规检查气管切开换药包并打开取出弯盘,夹取盐水棉球3个、内套管一个放于弯盘内,盖好放于治疗盘内,备齐用物携到床旁。核对,张宁,现在要为你换药了,换药过程中可能有些不舒服,请你配合一下。充分暴露切口,手消,铺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