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平衡分析报告

水资源平衡分析报告
水资源平衡分析报告

水资源平衡分析

国家投资实施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了提高耕地质量,绝大多数都规划了灌溉工程。为此,这样的项目区地形图灌区必须进行水资源的平衡分析。

灌区的水资源平衡分析,包含着水质、水量和水位等方面内容,水位的来用水平衡分析比较简单,经过对地形与取用水位相互关系的分析,结合取水工程的设置,划定出自流区和扬水区(扬程大小)即可。这里侧重讨论水量平衡分析的内容。

灌区的水土资源平衡分析是根据水源来水过程和灌区用水过程进行的,这两个过程是逐年变化的,在规划设计时必须先确定用哪个年份的水源来水过程和灌区用水过程进行平衡计算,这个特定的水文年份叫设计典型年,简称设计年,而设计年又是根据灌溉设计标准确定的。

一、灌溉设计标准

选择设计年所依据的标准称为灌溉设计标准。它综合反映了水源对灌区用水的保证程度,关系到灌溉工程的规模、投资和效益。

国标(GB50288-99)规定,设计灌溉工程时,应首先确定灌溉设计保证率,南方小型水稻灌区的灌溉工程也可按抗旱天数进行设计。

(一)灌溉设计保证率

1.定义:指灌区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机率,一般用得到满足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率表示。它综合反映了用水

和来水两方面的情况。

将多年(长系列)的年灌溉用水量按大小顺序排列,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并绘制年灌溉用水量频率曲线,在此曲线上选用的频率值即为灌溉设计保证率值。

如灌溉设计保证率P=80%,则表示频率P=80%对应的灌溉用水量出现的机会为P=80%,意味着每百年中有80年这样的年灌溉用水量可以得到保证,只有20年供水不足或中断,换一种说法(用重现期的语言)就是相当于平均每五年出现一次(五年一遇)供水不足或中断的情况。

2.灌溉用水保证率的确定

①国标(GB50288-99)规定:

注:1、作物经济价值较高的地区,宜选用表中较大值;作物经

济价值不高的地区,可选用表中较小值。

2、引洪淤灌系统的灌溉设计保证率可取30%-50%。

②确定原则:低压管道输水灌区取大于75%

丰水区比缺水区取值高些

提水区比自流区取值高些

大型灌区比小型灌区取值高些

经济发达地区比经济后进区取值高些

中远期(10-20年)工程比近期(10年以内)工程取值高些

保证率取值过高,虽然保证率强,但是会使水源的灌溉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反之,保证率取得过低,虽然可以扩大灌溉面积,但是保证性较差,使工程费用有不必要的增加。应当根据当地的经济条件、水源条件以及国家对当地农业生产的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

3、保证率用法,指在规划设计中如何体现选定的保证率值。

由于年灌溉用水量值很难具有长系列的数值,所以灌溉设计保证率对应的设计年灌溉用水量值也不能由年灌溉用水量频率曲线上查得,可以就需要用以下方法选择设计年,进行年灌溉用水量计算。

最常用的方法是按降雨量选择设计年法。介绍如下:

由于:降雨量大,灌溉定额(用水量)就小,

降雨量小,灌溉定额(用水量)就大,

而:降雨量频率愈大,降雨量值愈小,灌溉用水保证率就愈大,

降雨量频率愈小,降雨量值愈大,灌溉用水保证率就愈小,

可见:降雨量与灌溉用水量存在相关关系。可以近似的用降雨量频率曲线表灌溉用水量频率曲线。用降雨频率取代灌溉涉及保证率。即:

中等年(降雨频率P=50%相当灌溉设计保证率P=50%)表示平均每两年中就有一年供水不足或中断。

中旱年(降雨频率P=75%相当灌溉设计保证率P=75%)表示平均每四年中就有一年供水不足或中断。

干旱年(降雨频率P=85-90%相当灌溉设计保证率P=85-90%)表示平均每6-10年中就有一年供水不足或中断。

现降雨资料条件情况,具体做法有三:

其一:按降雨量选择。

把历年的年降雨量从大到小排列,进行频率计算,选择降雨频率和灌溉涉及保证率相同或相近的年份作为灌溉用水设计典型年。

此法考虑年雨量的年内分配情况及对作物用水的影响,按此年份计算出来的灌溉用水量和作物实际要求的灌溉用水量往往差别较大。

其二:按作物生育期雨量选择。

统计历年主要作物生育期的降雨量,进行频率计算,选择设计

年。

此法能反映主要作物的用水要求,但仍未能解决作物生育期内降雨量的分配及对作物用水的影响,仍与实际有一定的差别。

其三:按干旱年份雨量分配选择。

对历史上出现旱情较重的一些年份雨量年内分配进行分析,选择对作物生长不利的雨量分配作为设计雨型。再按第一种方法确定设计中降雨量,然后把设计中雨量按设计雨型进行分配,作为设计年的降雨过程。这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除按降雨量选设计年外还有按灌溉定额、按用水来水选择设计年等方法,限于实用中资料来源困难,就不作介绍了。

(二)抗旱天数:

1.定义:指抗旱期间,每天消耗的水量(腾发量和水田渗漏量)乘以抗旱的天数,作为单位面积上灌溉用水量的计算标准,即单位面积上灌溉用水量W值以下式表示:

()t d

W+

=

e

式中()d

e+-抗旱季节平均日耗水量,mm/d。

湖北:

浙江:

南方许多省份e值、d值的实验资料可以对照选用。

t-抗旱天数,d。

2.标准:

国标(GB50288-99)规定:

单季稻灌区可用30-50d,双季稻灌区可用50-70d。经济发达地区,可按上述标准提高10-20d。

目前我国采用的抗旱天数为50-100d。丰水区和水稻为主的南方江苏、广东等省,多采用70-100d。缺水区和旱作为主的北方陕西、宁夏等省多采用60-90d。

湖北:

30-40天不下雨为小旱,约相当于灌溉设计保证率为50-70%,

40-70天不下雨为中旱,约相当于灌溉设计保证率为70-80%,

70-100天不下雨为大旱,约相当于灌溉设计保证率为80-95%。

3.方法:

灌溉库容=抗旱期平均每天亩耗水量×灌溉亩数×抗旱天数

灌溉定额=抗旱期平均每天每亩耗水量×抗旱天数

例:某水稻灌区1000亩,连续下雨期为4月16日至6月24日计70天。

水资源平衡分析

一、水资源平衡分析 1、某土地整理项目采用井灌,项目区总灌溉面积1500h㎡,区内人口1.5万,大小牲畜2.5万头,全部采用低压管道输水管该后,冬小麦种植面积1200h㎡,夏玉米种植面积1150 h㎡,棉花150h㎡,另外种植部分蔬菜。水源以浅层地下水为主,灌区周边主要承受北部边界地下水补给,南部边界有少量排出,东部边界无地下水补给和排出,南北部边界长Lns=5.2㎞,北界水力坡度Jn=0.005,南界水力坡度Js=0.0015,东西边各长Lew=3㎞;地下水埋深大于8m;该区多年平均降雨量P=650mm;灌区范围内为沙壤土,含水层厚度h含=25m,渗透系数K=30m/d。试在灌溉设计保证率为75%下对该井灌区进行水量供需平衡分析与计算。 解:根据已知条件、前面所述表格及公式计算如下: (1)可供水量计算 1.降雨入渗补给量W1 根据项目区范围内土质及地下水埋深,降雨入渗补给系数K取 0.15,补给面积A=5.2×3=15.6k㎡,其计算过程如下: W1=0.001KPA =0.001×0.15×650×15.6×106 =121.68(万m3)

2.侧向补给量W2 W2=365Kh含Lns(Jn-Js) =365×25×30×5200×(0.005-0.0015) =498.23(万m3) 3.灌溉回归补给量W3 地下水埋深大于8米,可忽略不计。 因此,可供水量为W供=W1+W2+W3 =619.91(万m3) (2)需水量计算。由《中国主要农作物需水量等值线图》查得该井灌区所在区域在灌溉设计保证率为75%下冬小麦、夏玉米、棉 花的净灌溉定额分别为300mm、55mm、165mm,蔬菜净灌溉定额 每年按800mm计算。 1.灌溉用水量。灌溉水利用系数£取0.9,算得灌溉用水量表 作物面积(hm2)净灌溉定额(mm)灌溉用水量(万m2)冬小麦 1200 300 400.00 夏玉米 1150 55 70.28 棉花 250 165 45.83 蔬菜 50 800 44.44 合计 560.55 2.工业用水。该项目区无工业,所以为0. 3.居民生活及家畜家禽用水。生活用水按人均日用水量40L,大小 牲畜日用水量平均35L,则居民生活及家畜家禽用水53.8万m3.

水资源平衡分析报告

水资源平衡分析 国家投资实施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了提高耕地质量,绝大多数都规划了灌溉工程。为此,这样的项目区地形图灌区必须进行水资源的平衡分析。 灌区的水资源平衡分析,包含着水质、水量和水位等方面内容,水位的来用水平衡分析比较简单,经过对地形与取用水位相互关系的分析,结合取水工程的设置,划定出自流区和扬水区(扬程大小)即可。这里侧重讨论水量平衡分析的内容。 灌区的水土资源平衡分析是根据水源来水过程和灌区用水过程进行的,这两个过程是逐年变化的,在规划设计时必须先确定用哪个年份的水源来水过程和灌区用水过程进行平衡计算,这个特定的水文年份叫设计典型年,简称设计年,而设计年又是根据灌溉设计标准确定的。 一、灌溉设计标准 选择设计年所依据的标准称为灌溉设计标准。它综合反映了水源对灌区用水的保证程度,关系到灌溉工程的规模、投资和效益。 国标(GB50288-99)规定,设计灌溉工程时,应首先确定灌溉设计保证率,南方小型水稻灌区的灌溉工程也可按抗旱天数进行设计。 (一)灌溉设计保证率 1.定义:指灌区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机率,一般用得到满足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率表示。它综合反映了用水和

来水两方面的情况。 将多年(长系列)的年灌溉用水量按大小顺序排列,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并绘制年灌溉用水量频率曲线,在此曲线上选用的频率值即为灌溉设计保证率值。 如灌溉设计保证率P=80%,则表示频率P=80%对应的灌溉用水量出现的机会为P=80%,意味着每百年中有80年这样的年灌溉用水量可以得到保证,只有20年供水不足或中断,换一种说法(用重现期的语言)就是相当于平均每五年出现一次(五年一遇)供水不足或中断的情况。 2.灌溉用水保证率的确定 ①国标(GB50288-99)规定: 注:1、作物经济价值较高的地区,宜选用表中较大值;作物经

项目区水资源平衡分析

3.5项目区水资源平衡分析 3.5.1灌溉水源分析 项目区多年平均降水612.8毫米,偏枯年份降水量499.79毫米,有效降水系数取75%(《水土资源评价与节水灌溉规划》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天然降水有效利用量=降水量×有效降水利用系数×承雨面积=499.79×0.001×75%×61.2892=22.97万立方米,则项目区的年有效降水量为22.97万立方米。 项目区处于华北陆台渤海凹陷部分,水动力特征为潜水-承压水。地下水主要由降水和基岩裂隙水的侧向补给。浅层水PH值呈弱碱性-中性,盐碱度较高,不宜作为农业灌溉用水,埋深280~350米的承压水层水质好、富水性强,是项目区的主要农业灌溉水源,根据水文资料以及当地现有地下水开采情况,该水层开采模数为115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3.5.2需水量预测 1、灌溉取水方式 项目区农业灌溉用水主要分为天然有效降水和地下水两部分,地下水主要依靠打机井提取。本规划水资源平衡分析中只考虑农业用水。 2、灌溉保证率

项目区位于滨海盐碱水资源紧缺地区,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的规定,水资源紧缺地区,其灌水方式为地面灌溉时,水稻灌溉设计保证率为70~80%。据此,本规划确定项目区灌溉设计保证率为75%,即以中等偏枯年为设计标准。 3、灌溉制度设计 (1)水稻净灌溉定额:由育苗水、泡田(洗盐)水和生育期补水定额三部分组成。 ①育苗水:水稻节水育苗可分为旱育苗、软盘旱育苗、营养钵旱育苗、尼龙布育苗四种方式。辽宁省水稻灌区大多采用尼龙布育苗。根据项目区所在地的水稻育苗经验,水稻育苗用水折合每亩为15立方米。 ②泡田(洗盐)水:由饱和土壤水量、洗盐水量和建立水层水量三部分组成。 a、饱和土壤水量:根据水田区泡田期的地下水埋深和土壤质地为重壤土的物理性能指标进行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饱和土壤水量=667×H×A(1-β0) 式中:H―土壤饱和深度(m),翻耕松散层H=0.20m,未翻耕底层H=1.35米;

船山区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1.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4.1 水土资源总量 4.1.1 水资源 1、水资源总量 该区水资源主要由境内地表水、过境地表水和地下水构成。 (1)境内地表水资源 某区地表径流主要是大气降水,径流的地区分布同降雨趋势一致,其多年平均径流深空间分布为,区境南部245mm,北部200mm,南北相差45mm,全区多年平均径流深214.5mm。区境内径流年际差异大,径流在年内分配不均。 根据某市水文水资公报提供的资料显示,该区境内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1.33亿立方米,不同典型年的年径流量见下表4-1。 表4-1 某区境内地表水资源表 (2)过境地表水资源 全区过境地表水数量较大,主要为涪江,过境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35.55亿立方米(数据引用:遂府办发…2009?19号《某市城市节水中长期规划》),由于上游地区进入我区的过境水,大部分以洪水形式在汛期集中过境,除沿江两岸工业、城镇及局部耕地极少部分利用以外,受技术、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加之我市无大型调蓄水利工程,过境水开发利用率极低,绝大部分客水未经开发利用。,不同典型年过境径流量见下表4-2。 表4-2 某区过境水资源统计表 单位:亿立方米

(3)地下水资源 根据区域内地层岩性分布及其区域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及本次调查成果,按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及水力特征,其地下水类型可分为松散岩类的孔隙潜水和浅层风化裂隙水两类。其分布情况为:松散岩类的孔隙潜水主要为全新统冲洪积砂砾石含水层(Q4al+pl), 含水层厚3~15米,富水性较好,富水程度每年每平方公里产水10.24万立方米,沿涪江两岸约127.89平方公里平坝区域分布; 区内风化带裂隙水主要赋存于侏罗系上统某组(J3s)和中统沙溪庙组 (J2s)砂、泥岩风化裂隙中,主要分布于区内约489.11平方公里的红层区域范围内,区内地下水均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某区为丘陵区域,由于缺乏水文资料,无法采用河川基流确定本区。故地下水资源量的确定根据降水入渗系数和降水量来计算,降水量按某区多年平均降水量确定。入渗系数的选择以80年代1:20万区域水文地质资料为基础,即某组地层降水入渗系数取值0.06、沙溪庙组地层降水入渗系数取值0.064。综合取值0.061. 降雨入渗补给量按下式计算: Q = X ?α? F ?1000 式中:Q——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量(m3/a); X ——年降水量; α——入渗系数; F ——补给区面积(平方公里) 计算得降水入渗补给量约为3538万立方米;其可开采量约为2087万立方米。采用降雨入渗系数法计算天然资源量方法得当,较为切合实际。根据某市(某区

浅谈水资源供需平衡

浅谈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摘要:在当今资源紧张的大背景下,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是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而作为基础性资源之一的水资源,它不仅是环境组成的基本要素,更是一种支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不可代替的重要自然资源,然而,从近几年我国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来看,有限的水资源要想得到充分的利用,必须处理好供需之间的平衡问题,这在城市供水系统中更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做基本的分析和预测,从而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关键字:水资源供需平衡充分利用 一、基本概述 所谓水资源供需平衡就是指可供水量与实际需水量间的关系,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则指的是,在一定的行政、经济(流域)范围内,各个时期的需水量总和与供水量总和的供求关系分析。它是在流域规划和水资源综合评价分析的基础上,以水资源的供需现状、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与国土整治规划为依据,运用一定的数学模型和分析方法,测算今后各个时期的用水量和需水量,制定综合平衡、供需协调的水资源长期供求计划和水资源开源节流的总体规划。 具体来讲,水资源的可供给量与其开发的程度和技术水平有关;而实际需水量与工业发展程度、人民正常生产生活水平以及利用水资源的技术等有关。因此,在不同时期,可供水量与实际需水量是在不断变化的,而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可变的。供需关系基本表现出3种情况:①供大于需。这说明可利用的水资源还有一定的被进一步利用的潜力;②供等于需。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供需状态,说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与同一阶段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相适应;③供小于需。说明水资源量的短缺,需进一步寻求增加供应量的方法,及时采取开源节流等措施,以缓解供需矛盾。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水资源供需之间的平衡只是相对而言的,两者之间的不平衡现象是始终存在的,如果想要利用尽可能少的资源取得尽可能大的效益,我们就需不断研究分析、变动调整供需关系,为制定水资源宏观决策及合理分配与调度奠定基础。 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基本原则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一个问题,它不仅要研究供水量与需水量,而且还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分析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在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时有用一定的原则做引导。 ⑴流域和地区相结合 通常在研究水资源时都是以流域为基本研究对象的,这也是研究可供水量的起点。而需水量的研究则是要结合所研究区域的经济、社会、环境等的发展情况,具有一定的地区分布特点。然而,我国的经济或行政区域通常与流域分布是不一致的,因此,在进行水资源平衡分析时,要将两者尽可能的统一,划好分区,把小区和大区,区域和流域结合起来。实际上,我国在进行水资源评价时,就已经做到过这一点。在进行具体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时,要结合以前水资源评价时的经验,使两者充分衔接。如果牵涉到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则更是要注意大小区域的结合,流域与地区的结合。 ⑵近期与远期相结合

20068151253_《水资源供需平衡预测导则》

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 《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技术规范》编制组 2006年8月

ICSXXXXXXX XXX 备案号:XXXX-XXX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LXXX-XXXX 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prediction of supply and demand of water resources 200x-xx-xx 发布 200x--xx-xx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

前言 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制定计划,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2002),在总结以往水资源调查评价和供需平衡预测工作实践的基础上,编制《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技术规范》。 《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技术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总则:对标准的编制目的、依据、适用范围、分区原则、基本资料收集与整理、现状调查与评价、成果合理性分析等作了说明。 基本资料:对基础资料的搜集及对资料的要求、成果资料的搜集与对资料的要求作了说明。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对经济社会资料收集整理、供水基础设施及供水能力调查统计、供水量调查统计、用水量调查统计、用水消耗量分析估算、废污水排放量和污染源调查分析、河道内用水调查分析、以及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调查评价等内容及要求作了说明 需水预测:对统计口径与分类、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生活需水量预测、生产需水量预测、生态环境需水量预测、河道内需水量预测、及河道外需水量汇总等内容及要求作了说明。 供水预测:对地表水供水、地下水供水和其他水源开发利用、供水预测与供水方案等内容及要求作了说明。 水资源供需分析:对供需分析的基本原则与要求、计算途径与方法、基准年供需分析、规划水平年供需分析、特殊干旱期应急对策、跨流域调水水资源供需分析、以及城市水资源供需分析等内容及要求作了说明。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本标准主编单位: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 本标准参编单位: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出版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 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与供需平衡分析

(2015届) 菏泽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 与供需平衡分析 学院:水利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 学生姓名: 班级:水文一班学号: 指导老师:职称:副教授 2015年6月

摘要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是节水灌溉项目中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项目区的水资源状况及供水保证率的分析评价,来确定项目是否可行及拟采取的治理措施,它是节水灌溉项目前期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本文通过对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概念、内容及一般原则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对菏泽市的水资源进行了供需平衡分析,主要内容可以分为: 1.从分析的范围考虑,可划分为:(1)计算单元的供需分析;(2)菏泽市整个区域的供需分析;(3)菏泽市河流流域的供需分析 2.从可持续发展观点,可划分为:(1)菏泽市现状的供需分析;(2)菏泽市不同发展阶段的供需分析 3.从供需分析的深度,可划分为:(1)菏泽市不同发展阶段的一次供需分析;(2)菏泽市不同发展阶段的二次供需分析 4.按用水性质,可划分为:(1)河道外用水的供需分;(2)河道内用水的供需分分析 在对菏泽市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后,分析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编制节水灌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具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本文还进行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学习,并设计了一个模型,增进了自己对水资源优化的认识。 关键词: 供需平衡分析,菏泽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目录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1) 1.2 研究范围、水资源分区及水平年 (1)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方法 (1) 第2章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3) 2.1 自然地理概况 (3) 2.2 社会经济概况 (3) 2.3 水资源量分析 (4) 2.3.1 降水量 (4) 2.3.2 地表水资源量 (4) 2.3.3 地下水资源量 (5) 2.3.4 水资源总量 (5) 2.3.5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 (5) 2.3.6 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 (7) 2.3.7 水资源可利用总量 (8) 2.4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水环境质量 (10) 2.4.1 地表水开发利用情况 (10) 2.4.2 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 (26) 2.4.3 现状供水工程情况及实际用水量 (27) 2.4.4 水环境质量 (29) 第3章水资源供需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 (30) 3.1 供水预测 (30) 3.2 需水预测 (31) 3.2.1生产需水预测 (31) 3.2.3生态环境需水预测 (40) 3.2.2 总需水量预测成果 (43) 3.3 供需平衡分析 (45) 3.3.1 分析原则与方法 (45) 3.3.2现状供需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3规划年供需分析 (46) 第4章水资源优化配置 (48) 4.1 水资源优化配置概述 (48)

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欢迎阅读1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1.1需水量分析 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是高效节水农业的基础,尤其是对以水稻为主的地区,灌溉制度设计更加重要。参考当地已有的实验成果,结合本项目区实际,应大力推广“浅湿间歇”和“浅晒深湿”型节水增产灌溉模式。 a)水稻灌溉制度 水稻全生育期用水包括育秧用水、泡田用水、本田期用水三部分。

b)旱作物灌溉制度 本次选小麦及蔬菜作为旱作物代表,根据省内需水实验及有关规划资料,拟定各代表作物灌水制度如下: 1)小麦 以小麦代表午季的油菜和小麦。11~3月期间,相邻两个月的总需水量大于同期降雨量30mm 以上,或月降雨量小于5mm时,灌水一次为60mm;4~5月期间,月需水量大于同期降雨量90mm 以上,灌水一次为60mm。 2)蔬菜 11~4 经计算,项目区在P=80%的典型年1985年下,综合净灌溉定额为343.5m3/亩。 项目区拟实行自流引水,斗、农、毛渠配水到田间的灌溉方式,斗、农渠两级渠道水利用系数分别可达0.8,田间水利用按0.95计算。典型年内设计种植制度为一年两熟,综合净灌溉定额跟别为M1=343.5 m3/亩,则设计典型年内毛灌溉定额:

M 毛 = 净M =343.5/(0.80×0.80×0.95)=565 m3/亩 设计年内项目区农业总需水量为W 需=M 毛×A=565立方米/亩×2394亩=136万m3。 综上,项目区年总需水量为136万m3。 1.2供水量分析 a)降雨、径流 项目区多年平均降雨量918.0毫米,由于受季风影响,降雨量年际变化较大,而且年内分布不均,季节性明显,平均夏季6~8月占年降水量的52%,春季3~5月占年降水量的23%,秋季9~11月占年降水量的18%,冬季12~2月占 年降水量的7%,其中7月份降水量最多,占年降水量的26.7%,12 200万=40%×200万b)米以c)109.573.7万1.3供>W 需。 1.4农田水利工程 项目区内容主要工程有:灌排渠、斗渠、涵管、闸、泵站、蓄水塘坝等。 1.4.1灌溉工程设计 (1) 灌水定额和灌水周期的确定: 按《土地开发整理标准》规定,灌溉方法采用地面灌溉,水资源丰富地区以水稻和油菜种植为主的,灌溉设计保证率取75-85%。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及当地水利建设实践经验,确定灌溉设计保证率为80%。项目区开发后以水稻和油菜种植为主,综合紧张时期灌水定额取120立方米/亩,灌水周期取6天。 (2) 项目区灌溉渠道工作制度的确定 综合考虑设计渠道的工程量及其设计水力要求等因素,项目区全部采取续灌的方式。

水资源平衡研究分析

水资源平衡分析

————————————————————————————————作者:————————————————————————————————日期:

水资源平衡分析 国家投资实施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了提高耕地质量,绝大多数都规划了灌溉工程。为此,这样的项目区地形图灌区必须进行水资源的平衡分析。 灌区的水资源平衡分析,包含着水质、水量和水位等方面内容,水位的来用水平衡分析比较简单,经过对地形与取用水位相互关系的分析,结合取水工程的设置,划定出自流区和扬水区(扬程大小)即可。这里侧重讨论水量平衡分析的内容。 灌区的水土资源平衡分析是根据水源来水过程和灌区用水过程进行的,这两个过程是逐年变化的,在规划设计时必须先确定用哪个年份的水源来水过程和灌区用水过程进行平衡计算,这个特定的水文年份叫设计典型年,简称设计年,而设计年又是根据灌溉设计标准确定的。 一、灌溉设计标准 选择设计年所依据的标准称为灌溉设计标准。它综合反映了水源对灌区用水的保证程度,关系到灌溉工程的规模、投资和效益。 国标(GB50288-99)规定,设计灌溉工程时,应首先确定灌溉设计保证率,南方小型水稻灌区的灌溉工程也可按抗旱天数进行设计。 (一)灌溉设计保证率 1.定义:指灌区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机率,一般用得到满足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率表示。它综合反映了用水和

来水两方面的情况。 将多年(长系列)的年灌溉用水量按大小顺序排列,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并绘制年灌溉用水量频率曲线,在此曲线上选用的频率值即为灌溉设计保证率值。 如灌溉设计保证率P=80%,则表示频率P=80%对应的灌溉用水量出现的机会为P=80%,意味着每百年中有80年这样的年灌溉用水量可以得到保证,只有20年供水不足或中断,换一种说法(用重现期的语言)就是相当于平均每五年出现一次(五年一遇)供水不足或中断的情况。 2.灌溉用水保证率的确定 ①国标(GB50288-99)规定: 灌水方法地区作物种类灌溉设计保证 率(%) 地面灌溉 干旱地区或水 资源紧缺地区 以旱作为主50-75 以水稻为主70-80 半湿润、半干旱 地区或水资源 不稳定地区 以旱作为主70-80 以水稻为主75-85 湿润地区或水 资源丰富地区 以旱作为主75-85 以水稻为主80-95 喷灌、微灌各类地区各类作物85-95 注:1、作物经济价值较高的地区,宜选用表中较大值;作物经

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1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1.1需水量分析 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是高效节水农业的基础,尤其是对以水稻为主的地区,灌溉制度设计更加重要。参考当地已有的实验成果,结合本项目区实际,应大力推广“浅湿间歇”和“浅晒深湿”型节水增产灌溉模式。 a)水稻灌溉制度 水稻全生育期用水包括育秧用水、泡田用水、本田期用水三部分。 1)育秧用水 水稻育秧分为水育秧、湿润育秧和旱育秧,水育秧适应性广,多年来为项目区群众所采用。水育秧平均秧龄35天左右,耗水量约150mm,晾芽排水量180mm 左右,合计约330mm。秧田面积与本田面积比值,取0.084,本次拟定秧田灌水定额为20 m3/亩。 2)泡田用水量 泡田用水量包括土层饱和用水量、泡田期耗水量及泡田后田面存水量三部分。据实验资料,油菜、小麦茬田泡田2~3天,每亩泡田用水量约为90 m3。泡田期若有降雨,降雨利用率按70%计。本次规划泡田定额为80 m3/亩。 3)水稻需水量和田间水层设计 依据《安徽省水稻需水规律及其应用初步分析报告》,不同水稻的不同生育阶段设计水层见表4.5-1.水稻生育期分旬α值成果如表4.5-2. 4)水稻灌溉定额 依据田间设计水层要求,对不同水稻分别进行田间水量平衡计算。有限利用降雨,若短期降雨量大,可深蓄至设计水层上限;在田间水层降至设计水层下限时,则灌水一次,灌至适宜水深,分蘖后期烤田,排干水层3~7田,平均烤田5天;黄熟期不再灌水。经水量平衡计算,项目区多年平均水稻灌溉定额如表4.5-3。表中灌溉定额包括秧田期用水和泡田用水量。 表4.5-1水稻生育期设计水层表(单位:mm) 注:烤田一般在分蘖后期约3~7天,平均5天; 表4.5-2水稻生育期分旬a值成果表 注:1、本成果适用于节水灌溉制度;2、表中数据为大田a值。

水资源平衡分析实例

某土地整理项目采用井灌,项目区总灌溉面积1500h㎡,区内人口1.5万,大小牲畜2.5万头,全部采用低压管道输水管该后,冬小麦种植面积1200h㎡,夏玉米种植面积1150 h㎡,棉花150h㎡,另外种植部分蔬菜。水源以浅层地下水为主,灌区周边主要承受北部边界地下水补给,南部边界有少量排出,东部边界无地下水补给和排出,南北部边界长Lns=5.2㎞,北界水力坡度Jn=0.005,南界水力坡度Js=0.0015,东西边各长Lew=3㎞;地下水埋深大于8m;该区多年平均降雨量P=650mm;灌区范围内为沙壤土,含水层厚度h含=25m,渗透系数K=30m/d。试在灌溉设计保证率为75%下对该井灌区进行水量供需平衡分析与计算。 解:根据已知条件、前面所述表格及公式计算如下: (1)可供水量计算 1.降雨入渗补给量W1 根据项目区范围内土质及地下水埋深,降雨入渗补给系数K取 0.15,补给面积A=5.2×3=15.6k㎡,其计算过程如下: W1=0.001KPA =0.001×0.15×650×15.6×106 =121.68(万m3) 2.侧向补给量W2

W2=365Kh含Lns(Jn-Js) =365×25×30×5200×(0.005-0.0015) =498.23(万m3) 3.灌溉回归补给量W3 地下水埋深大于8米,可忽略不计。 因此,可供水量为W供=W1+W2+W3 =619.91(万m3) (2)需水量计算。由《中国主要农作物需水量等值线图》查得该井灌区所在区域在灌溉设计保证率为75%下冬小麦、夏玉米、棉 花的净灌溉定额分别为300mm、55mm、165mm,蔬菜净灌溉定额 每年按800mm计算。 1.灌溉用水量。灌溉水利用系数£取0.9,算得灌溉用水量表 2.工业用水。该项目区无工业,所以为0. 3.居民生活及家畜家禽用水。生活用水按人均日用水量40L,大小 牲畜日用水量平均35L,则居民生活及家畜家禽用水53.8万m3. 项目区总需水量为614.35万m3

某灌区水土资源平衡

4、灌区水供需平衡分析及水质分析 4.1 灌区现状年水供需平衡分析 4.1.1 灌区水资源 1.灌区降雨及地表径流 **灌区地处北亚热带北部边缘,位于南阳盆地温暖半湿润区的西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季风进退与四季替换较为明显。随着区域内地势的增高,气温、活动积温、日照时数、无霜日数减少。主导风向为东北风,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为850mm,降雨年内、年际分布不均,降水量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雨的63%。 由于灌区内无实测径流资料,依据**水利勘测设计院1973年编制的《**水利工程水文计算常用图》,由径流等值线图查得灌区径流特征值:灌区内P=75%年份径流深为145mm,P=50%年份径流深为220mm。灌区总土地面积为126.7km2,由此计算得灌区75%年份地表水资源量为1840万m3,50%年份地表水资源量为2780万m3。 2.**水库 **水库位于**县****支流*河上,属长江流域**水系,控制流域面积199km2,主河道长35.2km,河道平均比降1/329。**水库上游位于桐柏山北麓浅山丘陵区,植被较差,岩石裸露,土层贫瘠,仅少数山坡为幼小松林覆盖;水库上游无塌岸现象,且无工厂,不存在水质污染问题。上游湖北省境内有烈士陵水库和刑川水库,两座水库均为中型,控制流域面积40 km2,总库容2572万m3;**境内有六座小型水库,总汇流面积22.8 km2。上述8座水库总汇流面积62.8 km2,占**水库坝址以上丑河总流域面积的61.56%。 根据**水库1974~2000年入库径流资料系列(见表4-1),水库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994万m3,其中1996年最大为10751万m3,1986年最小

肥西县水资源平衡报告

水资源概况 项目区属于淮河流域东淝河水系,地表水资源丰富,灌溉条件较好,全部处于淠河总干渠自流直灌灌区范围内。农业生产的主要供给水源有:南侧大潜山总干渠(淠河总干渠)直灌庙东支渠,中侧肥西县柳条湾水库(小一型水库),东侧白露寺支渠(淠河的支渠),内部塘坝堰星罗棋布。淠史杭灌区是我国特大型灌区,淠河总干渠水源来自大别山佛子岭、磨子潭、响洪甸三大水库,灌溉水量充沛,水质较好。 项目区内地下水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埋藏深度超过10m,涌水量40~200t/d,均为碳酸氢根离子型淡水,水质条件较好,可满足项目区人畜用水要求。地下水的补给条件主要为大气降水入渗,地下水流向属淮河地下径流区。 1、项目区可供水量分析 项目区水资源丰富,主要供水水源有:淠河总干渠直灌庙东支渠,柳条湾水库小(一)型,区内塘、坝、堰等蓄水工程。水源的可供水量分述如下。 (1)庙东支渠和白露寺支渠供水量 庙东支渠灌区总面积17.25km2,设计灌溉耕地万亩,渠首设计流量0.95m3/s,灌溉水位-45.0m,渠道底宽2m,渠深-1.8m,其中设计水深-1.0m,边坡1:,纵比降1:5000。庙东支渠的陈圩斗渠、孔大塘斗渠、徐大塘斗渠以及10余个直灌放水口,可直接作为项目区的灌溉供水水源。陈圩斗渠全长2.8km,设计流量0.21m3/s,

可灌溉耕地万亩;孔大塘斗渠全长2.6km,设计流量0.21m3/s,可灌溉耕地万亩;徐大塘斗渠全长2.4km,设计流量0.23m3/s,可灌溉耕地万亩;10余个直灌放水口合灌溉流量0.3m3/s,可灌溉耕地万亩。白露寺支渠灌区总面积14.46 km2,设计灌溉耕地万亩。经多年灌溉用水量调查,设计灌溉保证率情况下年引水量约1100万m3。 (2)塘、坝、堰蓄水量 项目区的塘坝堰多为淠史杭灌区内的反调节塘坝,共有大小塘口10余口,其中来水面积较大的有孔大塘、徐大塘,集水面积分别为1.94 km2、1.22km2,塘口口面面积分别为万m2、万m2,塘容分别为万m2、万m2,有效塘容分别为万m2、万m2。10余口塘坝堰总有效塘容约万m2,这些塘坝整修后的复蓄系数可达,年可供水量为万m3。 (3)柳条湾水库可调供水量 柳条湾水库位于项目区东侧,属于拦河坝性质的水库,该坝建于1956年,坝来水面积200km2,兴利库容万m3,总库容343万m3,死库容万m3,防洪库容71万m3,按照库容划分,该水库属于小(一)型水库。拦河坝沿河两岸向上游做堤防长 2.66km,形成了长条形水库,抬高水位至两岸冲田地面1.5m以上,由于来水面积大,调节性能好,常年可保持兴利水位,每年可调节蓄水次。该水库可向项目区内岗圩、双峰两村的冲田地区调节供水,年可调节供水量达165万m3,灌溉耕地达3000亩。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

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 5.1主体工程制约性因素分析与评价 本工程占地未涉及国家规划的国家级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治理区、生态脆 弱区、泥石流易发区等易引起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的区域,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主体工程是可行的;工程总体布置符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对工程的约束性规定。天津市滨海新区板桥河治理工程总体布置不存在水土保持方面的制约性因素,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本工程为河道治理工程,仅对河道局部淤积严重部位进行小范围清淤,对局部河道断面狭窄部位进行扩挖,对堤顶高程不足河段进行筑堤,线路工程只有一 个方案,对本工程选线的水土保持分析评价见表5-1。 表5-1主体工程约束性规定的因素分析 限制行 为性质 要求内容 (1)选线必须兼顾水土保持要求,应 避开泥石流易发区、坍塌滑坡危险区 以及易引起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 的地区 严格限 (2)选线应避开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 分析意见 项目区为平原,不是泥石流易发 区、崩塌滑坡危险区以及易引起严 重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的地区,符 合要求 解决 办法 制行为与要求络中的水土保持监测站点、重点试验 区,不得占用国家确定的水土保持长 均不占用,符合要求 期定位观测站 (3)城镇新区的建设项目应提高植被本工程不在城区内,对对板桥河轻建设标准和景观效果,还应建设灌溉、纺大道以南河道两岸做绿化处理,排水河雨水利用设施注重了景观建设 (1)选线宜避开生态脆弱区、固定和 普遍要求行为半固定沙丘区,国家划定的水土流失 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治理成果区, 最大限度地保护现有土地和植被的水 土保持功能 (2)工程占地不宜占用农耕地,特别 是耕地、水田等生产力较高的土地 项目区不属于国家划定的水土流 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治理成 果区,符合要求 本工程不占用农耕地,符合要求 5.2对主体工程合理性的分析与评价 5.2.1工程占地分析与评价(1)占地性质及数量 本工程总占地125.84hm2,其中永久占地75.50hm2,占60%;临时占地50.34hm2,占40%。永久占地主要为主体工程区,临时占地包括施工营区、施工

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

4 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 4.1 灌区水资源概况 灌区地处低海拔的元江河谷中,四周地表各河流向河谷汇集,过境河流元江穿河谷而过,灌区地表水资源极为丰富。主要河流有清水河、南溪河、控制径流面积合计为746.6km2,灌区多年平均径流量达32776万m3(见表4-1)。灌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86.2mm,其中5至10月降水量与全年的79.6%,枯季11月至次年4月降水量较少,为全年降水量的20.4%,降水在年内分配极为不平衡。灌区用水主要从清水河、南溪河引水,分别通过漫漾大沟等引到灌区边缘,拟建灌区耕地分布高程均低于此干渠沟尾沟底高程,灌区灌溉可实现自流灌溉。 表4-1元江县红河街道办事处主要河流水资源量表 灌区供水以水库蓄水工程与渠道引水工程相结合,截止2012年,灌区已建1座中型水库及小(一)型水库2座,蓄水总库容3598万m3,设计可供水量为4257万m3,现状实际可供水量为3908.1万m3。其中:章巴水库控制径流面积36km2,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高74m,总库容2338.3万m3,兴利库容2053.3万m3,防洪库容180万m3,死

库容70.5万m3; 乌布鲁水库控制径流面积13.4km2,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高35m,总库容825.2万m3,兴利库容775.6万m3,防洪库容69.2万m3,死库容40.1万m3; 南掌水库控制径流面积8km2,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高44m,总库容434.5万m3,兴利库容342.5万m3,防洪库容28万m3,死库容10万m3。 该区水资源丰富,植被覆盖良好,是元江县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承担红河街道办事处东、澧江街道办事处、曼来镇及元江红光农场的3.29万亩耕地的灌溉任务和元江县城及其附近居民生活用水。 表4-2 元江县红河街道办事处小(一)型以上水库工程特性表 章巴水库位于清水河上游,径流面积36km2,总库容:2369万m3,兴利库容2060.3万m3,设计供水量:3012.3万m3,设计灌溉面积43000万亩,现状可供水量2560万m3,枯水年P=75%可供水2243.2万m3。 南掌水库径流面积17.1km2,总库容434.46万m3,设计供水量420

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及对策探讨

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及对策探讨(于凤存 刘红 方国华) 摘要:本文探讨了灌区供需水平衡分析定量计算方法,给出了灌区缺水的解决对策。并以沙河灌区为例,进行了灌区供需平衡计算,并针对沙河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灌溉工程老化、灌水技术粗放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对策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约为2200m3,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由于各地区处于不同水文带及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极不均衡,水资源与土地、矿产资源分布和工农业用水结构不相适应。特别是水污染日益严重,水质型缺水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1]。农业用水是我国第一用水大户,发展高效节水型农业是国家的基本战略。而农业用水量的90%用于种植业灌溉,灌区是一个以水资源为主控制因素且以人为核心的动态系统。由于水资源短缺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水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及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日益提高,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因此通过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解决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的矛盾,优化配置多种水源,以实现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和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是我国农业用水的当务之急。为此,本文专门探讨灌区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分析问题和解决灌区缺水的对策。 1灌区供需水平衡分析 计算求得灌区水资源可利用量和总需水量,再进行供需水平衡分析计算。其目的是揭示缺水型灌区水资源供需关系的内在规律和主要矛盾,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与潜力,实现供需平衡,从而实现灌区的良好运行和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提高灌区人民的生活水平。 1.1水资源可利用量 水资源总量和水资源可利用量有本质的区别。水资源总量是指灌区内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和地下产水量。其中地表径流量包括坡面流和壤中流,而不包括河川基流量;地下产水量指降水入渗对地下的补给量,应为河川基流、潜水蒸发、河床潜流和山前侧渗等。而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在自然、技术、经济条件的限制下以及满足生态环境用水的基础上,可以利用的水资源量[2]。 灌区来水主要是降雨径流(本地径流)和过境水。而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和生态环境容许的条件下,通过各种措施可控制利用的水量。一般而言灌区可利用水量主要由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渠首工程引水(过境水)、农业灌溉回归水,以及取用的地下水四

水资源平衡模型综述

水资源系统模拟研究综述 水资源系统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影响因素众多,而系统中的不同方面构成了各种水资源相关的研究分支。而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人类活动结合日趋紧密,从而在水资源时空分布、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产生了众多矛盾,而对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必须建立在流域或区域基础之上,甚至必须考虑和相关流域或区域的关系,这使得将水文水资源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模拟具有实际意义。以集成方式进行系统模拟是达到这一要求的必然途径。未来发展需要缩短目前宏观和微观层次研究的差距,以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在内的整个水资源系统为对象进行模拟,最终为决策者提供清晰、全面的分析成果,包括完成水量水质同步模拟并动态分析水与生态关系,以适用于水资源的综合管理规划。 目前国内应用的微观水资源模拟均是以某方面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化模型,难以综合描述整个区域或流域的各项水量转化,而宏观性模型又缺乏水动力机理,不能准确反应水资源时空分布过程。单一的专业模型以预定边界条件考虑其他相关模块,相互独立,割裂了水资源系统中存在的内在联系,不能准确模拟实际。所以能反映宏观物理过程并满足实际需求的模拟技术是研究水资源系统的必然发展趋势。而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为这样的研究提供了有效工具。本文在讨论现有的水资源系统模拟技术基础上,概括了这些方法所具有的一些共性,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水资源系统模拟模型研究进展) 1 国外研究现状 1.1 宏观尺度水文模型(Macro-scale hydrological model ) 一个宏观尺度的水文模型是一个可以多次应用于很大的地理区域的简单模型,而不需要在流域内校准。很多宏观尺度模型是概念性的水平衡核算模型。第一个概念性基础宏观尺度模型是由等人(1989,1996)提出的。这个模型第一次被应用于亚马逊河流域,随后在赞比西河流域实施。 可变下渗能力模型(variable in?ltration capacity ,VIC)已经产生了一系列文章(Wood et al.,1992; Xu et al., 1994; Stamm et al., 1994; Nijssen etal., 1997; Abdulla and Lettenmaier, 1997a,b; Liang etal., 1996).。一些土壤水资源平衡模型已经被生态学家开发和应用于大的地理区域,对模拟植被在时空分布以及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有兴趣。 1.1.1 “Macro-PDM ”宏观尺度水文模型 Macro-PDM ,和所有水平衡核算模型一样,有下面的基础结构: 1-+--=t t t t t S Q AE P S (1) 式中P t , AE t , D t ,和Q t 分别是在时间间隔t 中的降水量,实际蒸发量,延迟径流量和直接径流量,所以,S t-1和S t 分别是在t 时间间隔的开始和结束是在土壤、湖泊和湿地中的储藏量。Macro-PDM 有降水和融雪、径流生成、拦截和蒸发、湖泊和湿地蒸发量和单元格内的径流路径五个部分。(详细阅读文献《A simple water balance model for the simulation of stream?ow over a large geographic domain 》P315-317) 1.2 综合水文模型系统(integrated hydrologic model system , HMS ) HMS 是特别为气象和气候模拟设计的,由四部分模型或模块组成:土壤水文模型(SHM )、地面水文模型(THM )、地下水水文模型(GHM )和渠道地下水相互作用(CGI )。如图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