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分析重点

信息分析重点
信息分析重点

信息分析:分析人员根据用户的特定信息需求,利用各种分析方法和工具,对所搜集的零散原始信息进行识别、鉴定、筛选、浓缩等加工和分析研究,挖掘出其中蕴含的知识和规律,并且通过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得到有针对性、时效性、预测性、科学性、综合性、可用性的结论,以供用户决策使用。

信息分析的特点⑴智能性与创造性⑵系统性与综合性⑶针对性与时效性⑷科学性与客观性⑸预测性与近似性⑹循环性与连续性

信息分析的基本功能(1)整理功能:整理信息,使其有无序到有序(2)评价功能:评定信息价值。(3)预测功能:通过已知信息内容分析获取未知或未来信息(4)反馈功能:评价和预测结论进行审议、修改和补充

其他作用①鉴别和筛选作用:②排列和整序作用③监视和预警作用④参谋和导航作用信息分析流程:1 课题论证与选择2 方案流程设计3 信息搜集、甄别、与整理4 加工提炼、分析研究5 撰写分析报告6 协助实施、收集反馈

信息分析人员确定课题要遵循政策性、必要性、可行性和效益性四大原则。

方法和方法论的联系:方法是方法论的原材料和基础;方法论是对方法的理论概括和总结,是系统化的方法体系。

信息分析的方法体系:1层次性的方法体系2.功能与结构对应的方法体系3.流程与方法集成的方法体系

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类比等。

第二章比较法的概念比较也称对比,是指通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研究对象进行对照,以确定他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的一中了逻辑思维方法。

比较法运用的关键,就在于揭示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

比较法的类型1.按时空的区别:⑴时间上的比较⑵空间上的比较

2.按比较方法的性质⑴定性比较⑵定量比较

3.按比较内容和范围⑴局部比较⑵全面比较

4.按研究目标的指向⑴求同比较⑵求异比较

比较法的注意事项1.选择的对象要有可比性2.选择合适的比较方式3.注意比较的全面性4.注意比较内容的深度5.确立一个比较的标准

比较法的应用 1.揭示事物间的水平和差距2.认识事物的发展过程和规律3.判断失误的优劣和真伪

分析法分析:就是把复杂事物分解成各组成要素及其关系,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研究,达到认识事物目的的一种一种逻辑思维方法。

分析是把认识从具体上升到抽象、从个别上升到一般、从现象上升到本质的基础。

分析的作用是深入事物的内部,从不同侧面了解事物的组成情况,为总体上认识事物积累材料,以便把握事物的本质。它能够将科学研究中纷繁复杂事实资料进行层层分解,从而分清主次、鉴别真伪,使认识达到更深的层次。

总体分为两大类: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针对不同的研究目的细分为:)因果分析2)表象和本质分析3)相关分析

综合法

分析与综合的关系:综合与分析是互逆过程,分析将事物整体分解为相对独立的部分,而综合是将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再加以考虑。将分析得到的理性的抽象上升为理性的具体。

作用综合法建立在分析的基础上,它将原本零散的各个部分重新组合在一起,从而恢复了事物的本来面貌,使零散的个别认识,经过综合上升为系统的规律性认识,克服了分析法无法在整体上把握事物本质的局限性。

分类简单综合系统综合分析综合

推理法

推理法:是沟通未知事物和已知事物的桥梁,它将新的、未知的知识通过逻辑推理的思维活动转变为已知知识,是人们学习和探索的重要思维方式。

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由一系列个别现象概括出(推理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

作用:归纳推理是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过程,可以从众多信息中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形成某些归纳或观点以提供给研究人员、用户或读者。

分类:1)完全归纳。2)不完全归纳:①简单枚举归纳②科学归纳

演绎推理

作用演绎推理是获得新的认识的重要途径、是论证科学假说和理论的有力工具,是提出科学解释和预见的重要手段。

分类1)三段论(直言三段式)2)假言推理3)选言推理

类比推理

作用:①类比推理可以启发人们的思路,促进科学发现的产生。②类比推理是模拟实验的逻辑基础。③类比推理可以启发人们的思路。

第三章德尔菲法是专家调查法中一种方法,它是根据经过调查得到的情况,凭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直接或经过简单的推算,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寻求其特性和发展规律,进行预测的一种方法。

德尔菲法的实施过程1.明确预测目标,制定实施计划2.选择参加预测的专家3.设计调查表4.反馈调查5.编写和提交预测报告

设计调查表德尔菲法以发放调查表的形式来征集专家意见,调查表分两个部分:主体和附件。主体:即具体的调查内容,其内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附件:包括调查说明、背景材料、专家回执、反馈信息等。

设计调查表应注意的问题(1)注意提问方式:设计提问问题分开放性和封闭性两类(2)避免概念不清的提问(3)所提问题的数量和难度(4)不在提问中掺杂组织者观点,或出现诱导性的提问

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是“一个团体试图通过聚集成员自发提出的观点,以为一个特定问题找到解决方法的会议技巧”,它以召开小型会议的方式,使所有参加者在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气氛中,通过畅所欲言,让各种思想火花自由碰撞,从而激发每个人大脑的潜能,产生创造性思维。

头脑风暴法的原则⑴推迟判断原则⑵目标集中原则⑶自由设想原则⑷追求数量原则⑸激励创新原则⑹适度时间原则

头脑风暴法的实施步骤:1.会前准备①明确会议目标,确定会议解决什么问题②收集与议题有关的背景资料和外界动态③布置会议现场(圆环形,面对面式)④在会议前进行“热身”,以便活跃气氛, 放松心态。2.确定与会人员,参与人员有三类:主持人、记录员和提出设想的专家。3.召开头脑风暴。4.处理想法,得出最佳方案

交叉影响分析法(交叉概率法)的核心思想是对事件进行预测时要考虑相关事件之间的交叉影响关系对该事件发生概率的影响。

交叉影响分析法的实施步骤

第一步:列出要进行交叉影响分析的一组事件,将它们分别标记为D1,D2 ,…,Dn。

第二步:假设所有事件都发生,并且先不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采用德尔菲法独立地预测分析事件D1,D2 ,…,Dn的初始发生概率P1,P2,…,Pn 。

第三步:列出交叉影响矩阵,假设所有事件都发生,分析所有事件两两之间的关系,把每一个交叉影响关系的估计值填入矩阵内。

第四步:根据蒙特卡洛仿真模拟实验修正各预测事件的发生概率。

第六章层次分析法的思路是:首先将复杂问题分解为一些相互关联的元素,然后分析这些元素之间的隶属关系并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再通过成对比较的方式确定同一层次中各元素相对于上一层共同准则的重要性,最后综合参与决策的专家意见,确定备选方案相对重要性的总排序。

层次分析法的优缺点1.优点简便性系统性实用性2.缺点1)因素过多会影响判断矩阵的准确性。(2)对标度可能取负值的情况考虑不够。(3)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讨论得较多,而对判断矩阵的合理性考虑得不够。(4)对于判断矩阵的调整和修正缺乏相应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指导。

构造递接层次结构模型:在层次分析法中,把复杂的研究对象分解成若干相互联系的元素,将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元素归为一类,形成互不相同的层次。上一层次的元素作为准则,对相邻下一层次的某些元素起支配作用,同时又受到其上一层次元素的支配。这种从上至下的支配关系形成了一个递阶层次结构。这个结构模型分为三层——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

层次分析法采用两两比较的方法来建立判断矩阵,在确定了层次结构之后,上一层的一个元素对应下一层的一组元素,将上层元素看作约束条件,把与其对应的下层元素进行两两比较,所得结果即构成判断矩阵。

第七章引文分析的特点(1)广泛适用性(2)简便易用性(3)功能特异性

引文分析的指标

(1)期刊载文量:在抽样时间内,某期刊登载论文的数量。

(2)期刊引用量:在抽样时间内,某期刊引用其它期刊的次数。

(3)期刊被引量:在抽样时间内,某期刊被别的期刊引用的数量。

(4)引文率:抽样时间内,期刊中每篇论文平均占有的参考文献数。计算公式:引文率=期刊参考文献/期刊载文量

(5)自引率:在引用文献的过程中,限于主体本身范围内的引用称之为“自引”。自引率就是对主体本身范围内文献引用的次数与主体引用的文献总数的比值。

(6)被自引率:这是被引用现象的一个测度,被自引率就是主体文献被自引的次数与主体被引用的总次数的比值。它反映出被引用中有多少是被自己引用的。

(7)影响因子:抽样时间内,期刊中论文平均被引用的次数,等于期刊论文被引量与可引论文总数之比(一般是两年)。

计算公式为:某年度某刊影响因子=该年引用该刊前两年论文总次数/该刊前两年论文总数(8)当年指标:是测度期刊被利用速度指标,衡量期刊载文质量的及时性和有用性,计算公式:当年指标=某年度对该刊当年发表论文的引用次数/当年发表论文的总数。

(9)引证系数和被引证系数:引证系数是指某种期刊引用另一种期刊的次数在该种期刊总引证次数中所占百分比;被引证系数是指某种期刊被另一种期刊引用的次数在该种期刊被引用的总数中所占百分比。

(10) 引文耦合:当两篇文章同时引用一篇或多篇相同的文献时,这种现象称引文耦合,这两篇文献就具有耦合关系。引文耦合的文献之间总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其联系的程度称为耦合强度。

(11)同被引:当两篇(多篇)论文同时被别的论文引用时,则称这两篇论文具有“同被引”关系,引用它们的论文的多少,即同被引程度,称为同被引强度。

引文分析的步骤(1)选取统计对象。(2)统计引文数据(3)进行引文分析(4)得出结论引文分析的作用(1)测定学科的影响力和重要性(2)研究学科结构(3)确定核心期刊(4)研究信息和情报传递规律(5)研究情报用户的需求特点(6)评价科学水平和人才

链接分析的应用1.评价网络信息资源2.优化搜索引擎3.研究网络结构

第八章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文献内容做客观系统的定量分析的专门方法,其目的是弄清或测验文献中本质性的事实和趋势,揭示文献所含有的隐性情报内容,在此基础上对事物发展趋势作情报预测。

内容分析法的应用步骤(1)确定研究的主题或假设(2)确定研究样本的范围(3)从总体中选择合适的样本

样本选取标准:符合研究目的、信息量大、具有连续性、内容体例一致。

样本选取方法:分级选取,即分为2~3个阶段。

①对内容来源抽样,即确定哪些期刊、杂志、电台、电视台;

②选取样本时间;

③确定具体样本(选择内容)

样本数量: 样本数量是所研究现象发生率的函数,一般来讲,发生率越低,样本数量越多,发生率越高,样本数量越少。

(4)选择和限定分析单元:分析单元:内容分析中实际统计的对象,是内容分析的最小单位。可以是意义独立的词组、句、段、意群(相同含意词组、句、段)、符号、主题词、整篇文章、音乐旋律、影片中的动作等。

选择分析单元即发掘所需考察的各项因素,这些因素和研究主题有必然联系,而且便于抽取,便于理解。

(5)构建类目:

构建类目即确定分析单元的归类标准(制定分析的框架,这种框架由类目构成)。

①构建类目原则

互斥:即类目位置非此即彼,只能放在一个类目系统。

穷尽:类目系统完整,无遗漏,所有分析单元都能归入预先确定的类目中。

可信:不同编码员在确定同一个分析单元归属类目时,应最大限度取得一致.

②构建类目方法:一是依据理论或过去的研究成果来构建类目。二是由研究人员根据个人的经验、习惯建立类目。

(6)建立量化系统:内容分析的量化方法一般采用定类、定距、定比变量。使用定类变量时,研究人员只要计算出每一类中分析单元出现的频数。测量等距数据,一般是由编码员用特殊的尺度记录人物或事件的某些特征。如一项妇女广告形象研究中,对每个人的行为,可以用几条尺度记录:

(7)编码及信度分析:内容分析在本质上是一种编码运作。编码是将分析单元分配到类目系统中去的过程。

内容分析法的信度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研究者按照相同的分析维度,对同一材料的评判结果取得一致性的程度,它是保证内容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客观性的重要指标

(8)分析数据:在分析数据时,常用描述性的统计方法,如百分比、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等描述性的统计方法。

(9)解释结论①明确变量之间的假设,如相关或不相关②描述性研究,就需据研究结果及重要性,提吃自己观点和结论。如一项关于儿童电视节目内容分析显示,30%广告是零食和糖果这个

内容分析的三种主要的分析方法

(1)比较方法

内容分析不是对单一文献的分析,它往往是对一定时间内各种文献中的有关信息分析,故推理的过程即为比较的过程—对文献内容中的有关信息单元所作的各种比较。在西方国家运用比较普遍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不同内容群的比较:即针对一个主题,比较来自不同的信息源的内容,从而得出结论。

②趋势比较:强调同一事件在不同时期的变化,从表征事件的有关信息的时序变化中把握事件的发展规律。

③内容内比较:是对同一文献中不同的主题的比较,旨在揭示它们的相关性和内在联系,说明同一信息源对不同事件的反应。

④有标准的内容比较:是以一定的标准作为尺度,对同类的文献进行相应的内容比较。标准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体的。

(2)推断性分析

推论是内容分析中最核心的环节。没有出色的推论,编码和统计分析的大量工作即使做的再好,也不能迅速变成决策所需要的情报。

赵荣英等将推理的种类分为三种:①趋势推理:是分析某一特定信息的数量、重要性、强度等指标在不同时序里的变化和差异。②共变推理:根据表征两个以上事件的信息同时出现的状况进行推断,得出其间的相关性结论。③因果推理:从表示特定时间的符号(语词)的变化来推断事件的发展变化。

N.Lin则将推论分为两种:

①理性推论:依据观察所得资料和统计分析所形成的变量、验证理论假设或理论体系概念间的关系,从而探讨其意义。

②政策性推论:研究者通过资料分析,发现变量间关系后,还要提出可作为政策制定依据的推论。由于决策过程往往关系重大,研究者必须小心翼翼地解释研究发现,了解资料演绎的限制,包括对每一个疑点进行分析,然后才能进行政策性推论。

(3)基于网络的内容分析基于网络的内容分析,可以按以下进行分类①按分析要素分类,有词频分析、网页分析、网站分析和网络结构单元分析。②按媒体形式分类,可以分为文本分析、图像分析、声音分析和视频分析等多种形式。③按网络信息活动主体分类,可以分为网络信息分析、传播者分析和网络使用者分析。

第十一章定标比超的步骤 1.确定定标比超内容2.组建工作团队3.选择目标对象4.搜集数据,分析比较5.确定行动计划 6.实施计划并跟踪结果

SWOT分析法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一个组织的实际情况的方法。SWOT分别代表:内部优势(Strength)、内部劣势(Weakness)、外部机会(Opportunity)和外部威胁(Threat)。

步骤1.分析环境因素2.构造SWOT矩阵3.制定行动策略

情景分析法的概念和步骤

情景分析法又称前景描述法、脚本法,通过对影响企业经营环境的各种因素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定性分析,构想可能出现的多种情景,并通过严密的分析和筛选将这些情景减少到最少,并由此制定相应的对策。它是一种决胜于未来的企业竞争情报方法,其最大优势是使管理者能发现未来变化的某些趋势并避免过高或过低估计未来的变化及影响。

1.确定预测主题

2.识别关键驱动因素

3.选择情景方案

4.发展情景逻辑

5.分析情景的内容价值链分析法的步骤是一种寻求确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工具。即运用系统性方法来考察企业各项活动和相互关系,从而找寻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

步骤1.审核企业现有资源 2.识别价值活动3.确定活动类型4.进行内部成本分析5.重构企业价值链6.识别企业的竞争优势

战略游戏法的概念指让不同的人扮演己方、竞争对手或市场环境中的第三方以及消费者等,在尽可能逼真的模拟环境中进行竞争,以发现情报人员凭着想象和推理无法发现的问题,预测竞争对手和市场环境可能的动向

十二章专利的种类(1)发明专利(2)实用新型专利(3)外观设计专利

专利的特征(1)排他性(2)区域性(3)时间性(4)实施性

1.专利管理面分析(1)专利趋势分析(2)重要国家分析(3)重要公司分析(4)发明人、申请人分析(5)专利分类号(IPC)分析(6)重要专利引证率分析

2. 专利技术面分析(1)专利解读摘要表(2)技术/功效矩阵(3)主要公司技术分析表

3.专利投资组合分析(1)公司专利矩阵(2)技术专利矩阵

专利分析的流程 1.准备期2.专利搜集和分析期3.应用期

专利分析的应用(1)技术竞争分析。(2)整合S曲线分析。(3)评估新风险。(4)专利投资组合管理。(5)研发管理。(6)产品领域和市场监督。(7)兼并与收购分析。(8)价值链分析。

专利分析的优点(1)专利分析是技术变革的领先指标(2)有效地专利分析有助于保护企业,以免企业在保护关键技术的时候出现致命错误(3)专利分析能够获得可信的、外部的、客观的技术信息

专利分析的缺点(1)专利数据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领域的创新活动(2)专利分析存在着固有的时滞(3)专利申请只是复杂企业活动的一个方面

定量分析

统计的主要指标(1)专利数量(2)同族专利数量(3)专利被引次数(4)专利成长率(5)科学关联性(6)技术生命周期(7)专利效率(8)专利实施率(9)产业标准化指标

主要分析方法(1)统计频次排序法(2)时间序列分析法(3)技术生命周期分析法(4)三角图分析法。

定性分析1.技术动向分析法 2.技术功效矩阵分析法 3.权利要求范围构件及其关系分析

十三章所谓技术预见方法,主要是指那些集信息收集、分析、成果产出为一体的,生成群体智慧的方法,如德尔菲法、情景分析法、专家组讨论法等。

不同国家在技术预见时会选择不同的技术预见方法或若干方法的组合。目前的主流方法是基于德尔菲法的技术预见。常用的技术预见方法还有相关树法、趋势外推法、技术投资组合分析法、专利分析法、文献计量和交叉影响分析法等

2.实施步骤

(1)前期准备阶段(1)由高层领导机构做出技术预见的决策。2)界定技术预见的范围和边界。3)保证团队内部的认识一致性和行动协作性。

(2)预见实施阶段(1)设计预见进程(2)综合分析和评价(3)筛选技术领域,建立备选技术库(4)技术预见结果的扩散。

(3)预见后期阶段

1)宏观决策。2)项目的实施和应用。3)新一轮预见的准备。技术路线图的含义与原理(1)技术路线图是一个基于时间的规划图。它是一个过程图,并非某个时间点的现状图。(2)技术路线图一般包括两条路径,指明了两个方向的发展。水平方向,指技术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竖直方向,反映技术和研发项目、产品、市场的关系路径。技术路线图就是由纵横两个维度的众多路径组成。

(3)技术路线图包括三个层次。技术路线图顶层是关于组织期望的目的(知道为什么),以及目的的影响因素(包括市场、客户、竞争者、环境等);中层是关于实现目的的方法和途径(包括产品、服务、流程等),反映“知道是什么”,直接与业务内容相关;底层包括技术在内的相关资源(如资金、技能、设施、职员等),通过配置资源开发出资源转化为产品的转换机制(知道如何实现)。

科学知识图谱的方法 1.引文分析方法2.同被引分析方法3.词频分析方法4.共词分析方法5.聚类分析方法6.社会网络分析方法7.多维尺度分析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试题库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内) 1.当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在于日常业务与事务的处理、定期提供系统的 业务信息时,计算机的应用处于()。 A. 管理信息系统阶段 B. 决策支持系统阶段 C. 电子数据处理阶段 D. 数据综合处理阶段 2.下面关于DSS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DSS是解决结构化和半结构化问题的信息系统 B.DSS中要求有与MIS中相同的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 C.DSS不仅支持决策者而且能代替决策者进行决策 D.DSS与决策者的工作方式等社会因素关系密切 3.ES的特点不包括()。 A.掌握丰富的知识,有专家水平的专门知识与经验 B.有通过学习或在运行中增长和扩大知识的能力 C.自动识别例外情况 D.有判别和推理的功能 4.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条件包括科学的管理基础、领导的支持与参与 及()。 A. 报表文件统一 B. 数据代码化 C. 建立组织机构 D. 建立专业人员队伍和培训 5.在因特网中用E-mail发送邮件,实现的实体间联系是()。 A. 1:1 B. 1:n C. n:1 D. m:n 6.为了解决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应提供某两种结构之间的映像,这两种结构为 ()。 A. 物理结构与用户结构 B. 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 C. 逻辑结构与用户结构 D. 概念结构与逻辑结构 7.系统结构化分析和设计的要点是()。

A. 由顶向下 B. 由底向上 C. 集中 D. 分散平等 8.在各种系统开发方法中,系统可重用性、扩充性、维护性最好的开发方法是 ()。 A. 原型法 B. 生命周期法 C. 面向对象的方法 D. 增长法 9.在诺兰模型中,开始对计算机的使用进行规划与控制是在()。 A. 集成阶段 B. 成熟阶段 C. 控制阶段 D. 数据管理阶段 10.企业系统规划法的基本概念是:()地进行系统规划和()地付诸实 施。 A.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B. 自下而上,自上而下 C. 自上而下,由总到分 D. 由总到分,自上而下 11.从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功能来看,计算机在管理系统中应用的发展依次 为()。 A. EDP、DSS、MIS、EIS B. DSS、EDP、MIS、EIS C. MIS、EDP、DSS、EIS D. EDP、MIS、DSS、EIS 12.DSS的工作方式主要是()。 A. 人机对话方式 B. 键盘操作方式 C. 交互会话方式 D. 非交互会话方式 13.专家系统有两个核心组成部分,即知识库和()。 A. 数据库 B. 推理机 C. 方法库 D. 决策模型 14.处理功能分析常用的方法有:决策树、决策表和()。 A. 结构化语言 B. 数据字典 C. 数据功能格栅图 D. E-R图 15.在医院,患者与医生的关系是属于()。 A. 1:1 B. 1:n C. n:1 D. m:n 16.系统开发中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它采用先确定()模型,再设计() 模型的思路。 A. 实体,用户 B. 用户,实体 C. 逻辑,物理 D. 物理,逻辑

信息分析方法习题

信息分析方法习题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信息分析方法》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 1.信息分析有许多相关概念,但以下概念中与信息分析无关的是【 A 】 A.信息组织 B.技术跟踪 C.数据分析 D.情报研究 2.信息分析的目的是 【 D 】 A.为信息咨询服务 B.为科学研究服务 C.为信息管理服务 D.为科学决策服务 3.信息分析工作中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 【 D 】 A.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B.数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C.研究的相对独立性 D.以上全是 4.信息分析的基本功能是整理、评价、预测和 【 A 】 A.反馈

B.综合 C.评价 D.推理 5.信息分析中进行多因素之间关系的定量研究,主要依赖以下哪种方法【 D 】A.系统分析 B.社会学 C.预测学 D.统计学 6.文献收集中的检索方法有多种。从时间上看,如果是从与课题相关起止年代由远而近地开始查找,这种检索方法则是【 B 】 A.追溯法 B.顺查法 C.倒查法 D.常规法 7.对照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以确定其间差异点和共同点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称 为【 C 】A.因素法 B.差量法 C.比较法 D.相关法 8.一切推理可以分为哪两大类【 D 】 A.常规推理、直言推理

B.简单判断的推理、复合判断的推理 C.假言推理、选言推理 D.演绎推理、归纳推理 9.考察某类事物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而推出该类事物都具有此属性的推理形式 是【 B 】A.常规推理 B.简单枚举推理 C.假言推理 D.选言推理 10.特尔菲法中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可以用以下哪一个来表示 【 D 】 A.评分的算术平均值 B.对象的满分频度 C.对象的评价等级和 D.协调系数和变异系数 11.下列各句话中,以下哪一句没有采用相关分析【 C 】 A.山雨欲来风满楼 B.瑞雪兆丰年 C.一年之计在于春 D.春江水暖鸭先知 12.回归法中最基本的方法是 【 A 】

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点剖析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 统概论1、信息: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后的数据,它对接受者有用,对接受者的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2、信息与数据的区别: ①数据是信息的物理符号和载体。 ②数据是反应客观事物的性质、形态和特性的符号,它可以用数字、文字、声音、图象或图形等形式表示。数据本身无特定含义,只是记录事物的性质、形态、数量特征的抽象符号,是中性概念。 ③信息则是被赋予一定含义的、经过加工处理以后产生的数据。 3、信息的特性: ①真伪性②层次性③时效性(可变性)④共享性 ⑤可加工性⑥可存储性⑦可传输性(传递性):完整的信息传输过程必须具备信源、信宿、信道、信息4个要素⑧价值性(增殖性) ⑨动态性 4、信息的生命周期:六环节:收集、传输、加工、存储、维护、使用 (1)收集 信息识别:、管理者识别、系统分析员识别、共同识别 信息收集方法:自下而上广泛收集、有目的的专项收集、随机累积法(2)传输模型(香农模型) 噪音干扰信息源编码器 信道译码器 接收器 (3)维护:为保证信 息的准确、及时、安全 和保密。 (4)使用(两方面) ①技术方面:通过一定 的手段,高速高质量的 把加工的有用信息提 供给使用者 ②信息价值转化:信息 概念上的深化、信息内 容使用深度上的提高 (三个阶段:提高效率 阶段、即时转化价值阶 段、寻找机会阶段)。 6、管理信息的基本特 征:①及时性②客观真 实性③准确可靠性④ 全面性⑤充分性 7、信息的不同层次及 特征 战略级信息:信息 来源大多外部、信息 寿命长、加工方法灵 活、使用频率低、加 工精度低、保密要求 高 战术级信息:来源 内外都有,中中中中中 作业级信息:与战 略级信息相反 8、系统的含义: 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实 现某种功能)由若干相 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 分(元素)组成的有机 整体。 ①系统是由若干要素 (部分,子系统)组成 的; ②系统有一定的结构; ③任何系统都有特定 的功能。 9、系统特征 整体性②目的性③层 次性④相关性⑤动态 性⑥稳定性 系统与环境的分界线 称为系统边界 10、系统的结构 指系统各组成要素之 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 用或秩序。几个要素之 间在时间或空间上排 列和组合的具体形式。 五个基本要素:输入、 处理、控制、反馈和输 出 11、信息系统的定义 对信息进行采集、加 工、处理、存储和传输, 并能向有关人员提供 有用信息的系统。 12、信息系统的构成 系统管理、应用软件、 系统资源 13、信息系统的类型 ①作业信息系统(面向 操作) ②管理信息系统(面向 决策功能) ③信息系统的其他类 型(专业方向) 14、管理信息系统定 义 利用计算机的软硬件 资源、网络通信设备以 及办公设备,为实现组 织整体目标,对信息进 行收集、传输、储存、 加工、输出,给各级管 理人员提供业务信息 和决策信息,并由其执 行管理过程的人机系 统。 15、管理信息系统的 产生与发展 (1)电子数据处理系 统(EDPS) ①目标:能迅速﹑及时 ﹑正确地处理大量数 据,提高数据处理的效 率 ②解决的问题:高度结 构化问题 (2)管理信息系统 (MIS) ①支持日常业务的数 据处理工作,、又能将 集中组织中的数据和 信息集,进行综合处 理,统一使用。 ②主要特征:信息集中 统一,具备辅助事务管 理、辅助决策的功能, 有一个中心数据库及 网络系统。 ③主要用于:帮助企业 和组织解决结构化的、 程序化的决策问题。 (3)决策支持系统 (DSS) 特点:以交互方式支持 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 和非结构化决策为主 (4)知识处理系统和 办公自动化系统 (5)专家系统(ES) (6)经理信息系统 (EIS) 15、管理信息系统的 特点 ①是一个人机系统② 是一个一体化或集成 化的系统 ③支持管理活动,用数 学模型分析数据、辅助 决策 ④有一个中心数据库 及网络系统是MIS的 重要标志 16、管理信息系统的 功能 ①信息处理②预测功 能③计划功能 ④控制功能⑤辅助决 策功能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王晓敏编)第四版,期末复习重点概要

第一章、系统思想 1、系统的特性7点特性、及其内涵 2、系统工程方法6个方面、霍尔三维结构每方面7点 第二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信息的定义和性质8点基本性质 2、管理中的信息根据管理层次可分成3类、各类的基本内涵 3、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有6点、信息识别有3种方法、信息传输6个部分 4、信息系统的结构 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4部分、管理职能逻辑结构7个子系统、 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2类,各自的概述分布式有3种 5、按技术发展分类4种情况各自特点 第三章、信息系统的建设概论 1、UML的主要内容5种视图、9种图、各自的基本内涵 2、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5个阶段、各阶段的含义、以及产生的文件 3、基于生命周期的开发方法共5种、各自的优缺点、 4、结构化开发方法基本思想、面向对象开发方法(oop)基本思想有4点、 5、诺兰模型、6个阶段 第四章、系统规划 1、系统规划的任务3个系统规划的特点4点系统规划的原则5点 2、系统规划的技术和方法、

(1)战略目标集转移法2个基本概念、信息系统规划过程的3个步骤 (2)企业系统规划法4个基本步骤、第二部3种方法、三步2种方法、 (3)关键成功因素xx4个步骤 3、可行分析论证的内容3个方面、UC方法第五章、系统分析概括 1、需求分析 用户需求与系统需求的2方面需求、需求分析的方法有3个 2、系统说明书的内容 说明书3方面内容、项目概述5部分、实施计划3部分说明书的6点品质 第六章、流程建模 1、回执业务流程图的注意事项7点 2、数据流的注意事项、层次划分3点标准、正确性检查4点、易理解性3方面 3、数据字典的作用数据字典的6个条目数据元素5点属性、数据结构3种特殊 数据流5种属性、 判定表、判定树 第七章、用例建模 1、用例描述有6方面内容、事件流的书写准则5个、非功能性需求 2、建立用例的关系4个关系、含义以及其表示方法 第八章、领域对象建模 1、封装、继承和多态各自得概念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期末考试

一、填空题,请把答案写在括号内(每空2分,共30分) 1、(管理信息系统)就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数学模型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资源,为组织的运行、管理、分析、计划及决策等职能服务的集成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就是管理人员设施组织目标的有效工具。 2 目前,社会上将办公自动化以英文名称简写为(OA)。 3 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生产要素就是( 知识)与(信息)。 4信息的三要素就是 (信源)、(信宿)与(载体)。 5信息从客体传输到主体经过接收、处理、实施各环节反馈到客体,形成一个信息运动的循环称为 (信息循环)。 6 在数据传输中,数据沿通信线路可以向两个方向传递,但不能在两个方向同时传送,属于 (半双向通信方式)。 7 软件模块的独立性往往就是用两个指标来度量的, (内聚)性度量其功能强度的相对指标, (耦合)性则用以度量模块间的相互联系的强度。 8 决策支持系统的英文缩写就是(DDS)。 9 对信息世界中的有关信息经过加工、编码、格式化等具体处理,便进入了(数据世界)。 10 数据交换方式,常用的三种基本方式就是线路交换,(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 12 系统分析阶段就是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 13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技术通常简称(CASE)技术。 14 UML 把软件系统开发分成五个阶段:需求分析,(分析),设计,(编程)与测试。 15 (电子商务)就是指利用电子手段进行的商务活动。 16 (误码率)就是衡量数据通信系统正常工作情况下的可靠性度量指标。 17 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的描述称为(信息)。 18 信息资源通常包括信息及其(载体)。 19信息理论的创始人就是(香农)。 20 管理信息的处理应满足的要求就是:及时,(准确),适用,(经济)。 21 (模块)就是这样的一组程序语句,它包括输入、输出、逻辑处理功能,内部信息及其运行环境。

信息分析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基础篇1 信息分析概论 1.1信息分析的含义 1.1.1信息分析的定义 1.1.2相关概念解析 1.1.3相关领域解析 1.2信息分析的类型 1.2.1按领域划分 1.2.2按内容划分 1.2.3按方法划分 1.3信息分析的特点与作用 1.3.1信息分析的特点 1.3.2信息分析的作用 1.4信息分析的产生与发展 1.4.1信息分析的产生 1.4.2信息分析的发展 2信息分析的流程 2.1课题选择 2.1.1课题来源 2.1.2选题原则 2.1.3课题类型 2.1.4选题程序 2.2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2.3信息收集 2.3.1文献信息收集方法 2.3.2非文献信息收集方法 2.4信息整理、鉴别与分析 2.4.1信息整理 2.4.2信息鉴别 2.4.3信息分析 2.5报告编写 2.5.1研究报告的结构 2.5.2研究报告的撰写程序 2.5.3研究报告的类型

3信息分析方法 3.1方法与方法论 3.1.1方法的概念 3.1.2方法论的概念 3.2信息分析方法的来源 3.2.1逻辑学的方法 3.2.2系统分析的方法 3.2.3图书情报学的方法 3.2.4社会学的方法 3.2.5统计学的方法 3.2.6未来学(预测学)的方法 3.3信息分析方法体系 3.3.1信息分析方法的历史发展 3.3.2信息分析方法的分类 3.3.3信息分析方法的体系机构 第二部分方法篇4逻辑思维方法 4.1比较法 4.1.1概念 4.1.2注意点 4.1.3应用 4.2分析与综合 4.2.1分析 4.2.2综合 4.2.3分析与综合的关系 4.3推理 4.3.1概念 4.3.2推理在信息分析中的应用 4.3.3演绎与归纳的关系 5特尔菲法 5.1概述 5.1.1特尔菲法的由来 5.1.2特尔菲法的特点 5.1.3特尔菲法的用途

管理信息系统重要知识点总结

管理信息系统重点 第一章信息系统与管理 1、什么是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物理符号或是这些物理符号的组合。它是可识别的、抽象的符号。 2、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反映。 3、信息与数据的区别与联系 数据是符号,是物理性的,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之后所得到的并对决策产生影响的数据,是逻辑性(观念性)的;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是数据有意义的表示。 同一数据,每个人的解释可能不同,对其决策的影响也可能不同。决策者利用经过处理的数据作出决策,可能取得成功,也可能遭受失败,关键在于对数据的解释是否正确,不同的解释往往来自不同的背景和目的。 5、信息的特征: a.事实性。b.时效性。c.不完全性。d.层次性。 e.可变换性。f.价值性。 6、系统的概念 通常认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构成一个系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要有两个以上的要素; (2)要素之间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3)要素之间的联系与作用必须产生整体功能。 7、系统的组成部分 系统作为一个抽象模型从宏观上看一般有输入、处理和输出三部分组成。 8、信息系统 以信息现象和信息过程为主导特征的系统称为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9、信息系统的类型(按处理的对象): 1.作业信息系统 业务处理系统(产量统计、成本计划) 过程控制系统(生产过程中数据的监测) 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邮件、印刷系统) 2.管理信息系统 10、决策 决策: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有选择的活动。 决策科学的先驱西蒙教授指出:以决策者为主体的管理决策过程经历3个阶段:情报、设计、选择。 11、决策的四个阶段 情报活动阶段;设计活动阶段;选择活动阶段;实施活动阶段 12、决策问题的类型 1.结构化决策: 简单、直接、有固定的规律可循 2.非结构化决策: 复杂、没有固定规律可循。 3.半结构化决策: 介于上述两类之间。可适当建立模型,但无法确定最优方案。

地理信息系统重点

地理信息系统 1.数据和信息的定义:数据是人类认识过程的直接记录或原始素材,而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是对数据加工后的有认识意义的结果。 2.信息的特性:客观性、实用性、传输性、共享性 3.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的三个基本特征:①空间位置特征②属性特征③时态特征 4.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于一般信息系统的几个主要特点(不能只写五个标题): ①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的特殊复杂性 地理信息系统的属性数据或信息,是除空间位置及关系以外,所有描述地物自然或人文属性的定义或定量的数据或信息,正相当于一般信息系统所处理的数据和信息。 ②必须具备科学可视化功能 可视化功能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条件,而一般信息系统可以没有可视化功能,这是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于一般信息系统的另一个主要特点。可视化,或科学可视化,已成为现代科学中的热门话题,指通过图形图像等可以看见并认证的手段,来形象表现科学数据的构架和内涵。大量研究表明,可视化能极大地提高信息、知识的理解和传播效率。 ③区域性和多层次 地理信息系统以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为处理对象;而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又通常以区域为单位来组织,因此,区域性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天然特征。地理信息系统还具有鲜明的层次性,层次性包含两个含义,一个是不同比例尺的区域层次,地球上的区域层次是很多的。另一个是描述地理要素的专题层次,或图层。 ④数据量较大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量大,第一来自于它的区域性、多层次特点;第二也是因为地理信息系统包括可视化表达所必须的图形图像数据,而图形图像数据所涉及的数据量经常是很大的。 ⑤注重空间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和所有信息系统一样,必须具备分析功能,以提取有用之信息。但是,地理信息系统有自己独特的空间分析功能。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中最核心、最重要概念之一。空间分析指一切涉及空间位置要素的分析或区域性分析,用以提取地理空间信息乃至关于地物时空分布、组合、联系和发展的知识。 5.地理信息系统与一般计算机制图系统的区别: ①有无空间分析功能 ②地理信息系统的图形处理偏重于地理空间中的自然形态及其关系;而一般制图系统更擅长规则 的、有数学表达的形体的图形处理,因而非常适合于工程设计及工程图绘制。 6.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①数据采集和输入

《信息分析方法》习题

《信息分析方法》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 1.信息分析有许多相关概念,但以下概念中与信息分析无关得就是???【 A 】 A。信息组织 B.技术跟踪 C.数据分析 D。情报研究 2。信息分析得目得就是??????【D】 A.为信息咨询服务 B.为科学研究服务 C。为信息管理服务 D.为科学决策服务 3.信息分析工作中研究方法得科学性主要表现在??【 D 】 A。采用科学得研究方法 B。数据得客观性与准确性 C。研究得相对独立性 D.以上全就是 4。信息分析得基本功能就是整理、评价、预测与????【 A 】 A.反馈 B。综合 C.评价 D.推理 5。信息分析中进行多因素之间关系得定量研究,主要依赖以下哪种方法【 D 】A。系统分析

B。社会学 C.预测学 D。统计学 6.文献收集中得检索方法有多种。从时间上瞧,如果就是从与课题相关起止年代由远而近地开始查找,这种检索方法则就是【 B 】 A.追溯法 B.顺查法 C.倒查法 D.常规法 7. 对照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以确定其间差异点与共同点得一种逻辑思维方法称为 【C 】 A.因素法 B。差量法 C.比较法 D。相关法 8.一切推理可以分为哪两大类【D】 A。常规推理、直言推理 B.简单判断得推理、复合判断得推理 C.假言推理、选言推理 D。演绎推理、归纳推理 9.考察某类事物中得部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而推出该类事物都具有此属性得推理形式就是 【 B 】 A.常规推理

B。简单枚举推理 C。假言推理 D.选言推理 10.特尔菲法中专家意见得协调程度可以用以下哪一个来表示???【D】 A。评分得算术平均值 B.对象得满分频度 C。对象得评价等级与 D.协调系数与变异系数 11。下列各句话中,以下哪一句没有采用相关分析【C】 A.山雨欲来风满楼 B。瑞雪兆丰年 C。一年之计在于春 D。春江水暖鸭先知 12.回归法中最基本得方法就是?????【A】 A。一元线性回归 B.二元线性回归 C.多元线性回归 D。非线性回归 13.在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以后,同样应进行相关性检验。即要检验全部自变量与因变量得线性相关度,可通过求出以下哪一个值来进行检验【B】 A。相关系数 B。复相关系数 C.自由度 D.显著性水平

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报告模版

学生选课管理系统分析报告 一、设计题目: 学生选课管理系统分析 二、简述 2.1实训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与交流。信息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掌握信息的速度与质量的高低,正左右着现代人的成败。作为21世纪的祖国的建设者,当代大学生学习和掌握信息科学技术,更显得尤为重要。 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将计算机技术、数据通讯技术和管理科学综合起来的新兴边缘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好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不仅要学习和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方法工具,而且要结合开发管理系统的实践,深刻领会在系统开发全过程中的理论实质,才能增强信息资源的开发意识,培养学生分析、设计、研制信息系统的能力。我们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进行了这次管理信息系统的课程设计实验。 2.2分析对象的选择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们的活动基本限于校园之,能接触到的管理信息系统并不是很多,特别是对于文科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化、大型化的企业ERP系统,我们很难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但对于学院的学生选修课选课系统应该都不陌生,每一个同学都亲自使用过该信息系统;因此对于该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操作方式和流程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利用本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实习,本组成员针对该选课系统,进行了系统分析。 三、容 3.1系统开发背景

21世纪,人类已走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已成为与材料和能源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正以其广泛的渗透性、无形值价和无与伦比的先进性与传统产业结合;信息产业已发展为世界围的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信息化已成为推进企业发展的助力器;信息化水平则成为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因此,世界各国企业界都把加快信息化建设作为自己的发展战略。 作为培养新型人才的大学校园,推广和发展信息系统,普及信息化观念,更显得尤为迫切。随着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的扩招和校园规模的扩大,在校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选课难这一问题正日渐突出,每年近万人的选课信息集中处理,使原来传统的纸质化信息传递模式,难以适应当代大学的发展要求。因此针对本校开发一套简便实用的学生选课计算机系统,对于解决这一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的选课信息系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发的。 3.2系统需求分析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高校的课程管理也迫切需要运用现代化技术进行管理。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目前拥有在校学生8000余人,在传统的选课过程当中,学生首先领取选课课程表,从中挑选课程,再上报本班辅导员,由辅导员层层上报,信息传送缓慢且难以共享,结果导致某些课程报名人数超过预定人数,而其它一些课程人数又不足。另外由于选课信息在传输过程当中容易造成丢失,因此频繁导致学生选不上课的现象出现。 本系统立足于教务处的角度,面向全校同学和老师,对全学校的学生和成绩做统一管理,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自动化,最大限度的为老师和同学们提供方便,节约人力、物力等各方面资源。彻底杜绝以前那种老师工作量大,工作步骤繁琐,学生有问题不知道找哪里解决的现象,而且消灭由于信息冗余而造成的数据不一致,和数据查询困难的问题。因此该系统应该做到: 1、信息传送快速准确,且共享性强,杜绝重复选课现象; 2、信息传递过程中避免出现数据丢失,减少因选课环节漏洞而造成的“漏报”现象; 3、选课系统简单易操作,减少选课时间; 4、系统稳定,且运行方便,节省系统安装费用。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知识点

第一章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系统 1.系统的定义及理解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三个方面理解: 1)系统由若干元素组成元素。 2)系统有一定的结构。 3)系统有一定的功能,特别是人造系统总有一定的目的性。 2.系统的思想 1)突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等级等级层次结构是复杂系统最合理的组织方式 3.系统的分类 1)按系统的复杂程度分类框架结构、钟表机构、控制装置、开放系统、低级有机体、动物、人社会文化系统、超越系统。底层三级是物理系统,中间三级是生物系统,高层三级是最复杂的人类社会及宇宙系统。 2)按系统的起源分类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人工物理系统、人工抽象系统和人 类活动系统) 3)按系统的抽象程序分类实体系统、概念系统、逻辑系统 4)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类开放系统(指与其环境之间有物质、能量或信息交 换的系统)、封闭系统(是与环境没有任何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4.系统的特性 1)系统的整体性 2)系统的目的性 3)系统的稳定性 4)系统的突变性 5)系统的自由组织性 6)系统的相似性 第二节信息 1.信息的定义 1)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有用,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 值。 2)信息与数据可看作原材料和成品的关系 2.信息的基本属性 1)事实性 2)扩散性 3)传输性 4)共享性 5)增值性

6)不完全性 7)等级性 8)滞后性 3.人进行信息处理的特点 1)人需要反馈 2)人需要一些多余的信息 3)人们需要信息的压缩 4)人们需要的口味各异 5)人需要非口语的信息输入 4.信息对管理的基础作用,可以由管理基本职能中信息的重要作用来说明 1)信息是制定计划的基本依据 2)信息是组织实施的保证 3)信息是调节控制的指示器 4)信息是激励职工的依据 5)信息是领导指挥的基础 6)信息是决策的关键因素 5.西蒙建立的决策过程的基本模型的三个阶段 1)情报阶段2)设计阶段3)抉择阶段 6.结构化决策的定义 结构化决策,是指建立在清楚的逻辑基础上的决策。 7.非结构化决定的定义 非结构决定是没有明确决策规则的决策。 8.各管理层的决策特点 1)高层管理(战略管理)指有关重大方向性问题的决策 2)中层管理(战术管理)指为了保证战略性决策所需要的人、财、物的准备而进 行的决策。 3)基层管理(作业管理)指为了提高日常工作效率和效益而进行的决策。 第三节信息系统 1.信息系统的定义 信息系统就是输入数据,通过加工处理,产生信息的系统。 2.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企业信息系统是企业的了系统、它收集数据,并向管理人员提供信息,与管理人员道在整个企业中起着反馈控制作用。具体如下 1)数据的采集和输入:主要是识别、采集、校验 2)数据的传输:包括计算机系统内和系统外的传输,实质是数据通信。 3)信息的存储:介质、地点、时效,目前存储设备有纸、胶卷和计算机存储器。 4)信息的加工:查询、排序、归并、数学模型、人工智能 5)信息的维护:目的在于保证信息的准确、及时、安全、 6)信息的使用:系统输出结果应易读易懂,直观醒目。输出格式应尽量符合使用 者的习惯。 第四节信息化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重点复习资料教学内容

第一章: 1:管理:按照管理目标,对管理对象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一系列活动。2:管理系统: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组织目标,针对管理对象,由具有特定管理职能,相互间存在有机联系得各种管理机构,管理制度,管理过程,管理方法和技术等所构成的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 3:数据:是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它本身并没有意义。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只有进过解释才有意义。 4:信息:是信号,符号或消息所表示的内容,用以消除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并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5:管理信息:是对管理活动及其属性的一种客观描述,是管理活动中各种发展变化和特征的真是反映。 6:系统:由处于一定环境中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7: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8: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为了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9:决策支持系统: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工具,应用决策科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人机交互方式辅助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信息系统。 10:ERP: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12:CRM:客户关系管理是代表增进赢利,收入和客户满意度而设计的,企业范围的商业战略,它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业务功能进行重新设计,并对工作流程进行重组。 13:BRP:业务流程优化,企业流程再造工程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做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重建,目的是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竞争,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 14:广义的管理系统和狭义的管理系统的其别何在? 广义的管理系统包括了管理机构,管理对象及相应的信息系统,而狭义的一般仅指管理机构和其信息处理系统。 15:什么是数据,什么是信息?二者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 3加4,信息是进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对接收者的决策具有价值。数据是信息的一种重要的载体,信息是数据本身所具有的的含义。关系:信息的表现形式是数据;信息对决策有价值,因为信息可以消除不确定性;数据和信息的辨别取决于语义环境;同一个数据,不同的人可能对他做不同的处理,获得信息的价值也就不同。16:一般对管理信息可以怎样分类? 固定信息,流动信息;业务,管理,决策;内源信息,外源信息。 17:在企业信息系统中,怎样划分流动信息和固定信息? 固定信息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的信息;流动信息指在整个管理活动过程中经常发生变化的信息。划分标准是在一个完整的业务周期内是否经常发生变化。 18:信息的性质和系统的性质有哪些? 信息的性质:客观性,可传递性,可共享性,可扩散性,可压缩性,时效性。 系统的:集合性,相关性,阶层性,整体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

信息系统分析重点

第5章信息系统规划 信息系统规划(Information Systems Planning,ISP)是从组织的宗旨、目标和战略出发,规划一个基本的信息体系结构,利用企业的信息资源来控制企业行为,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ISP也是一系列过程活动的集合,是识别基于计算机应用组合的过程。ISP过程,如图5.1。 战略计划企业信息需求分析资源分配计划 图5.1 ISP的主要内容框架 第一阶段:战略IS阶段 主要任务:使IT战略与企业战略相匹配。 输出:对企业战略规划的确切理解、新的IS/IT章程、现有IS/IT部门的评估及有关的战略目标最为IS/IT发展的方向。 第二阶段:企业信息需求分析阶段 任务:评估当前或计划中的信息需求以支持企业的运营和决策制定。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系统分析,它是高层次的信息需求分析,主要目的是为企业开发完整的IS框架并对ISA(Information Systems Architecture)中的项目进行组合,安排项目开进度。 第三阶段:资源分配 任务:提供技术获取、人事计划、资金预算等。 信息系统规划过程,如图5.2所示,具体解释如下: ①包括规划的方法、方式和时限等; ②包括企业的外部环境信息、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计划等信息; ③包括企业现存硬件状况、人员素质、技术水平的评价及企业相关的人、财、物、时间等资源约束; ④包括服务的质量、范围、政策、组织、人员等方面的目标; ⑤是ISP内容之间相互关系所组成的矩阵,确定各项内容及实现的优先序; ⑥识别规划矩阵所列出的各项活动;列出一次性工程项目类活动;列出重复性、经常性活动;选择最优活动的组合; ⑦确定项目实施的优先序,估计项目的成本费用;编制项目的实施进度计划,撰写ISP报告;提交规划委员会和高级管理者审批。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期末考试)(B卷答案)

一、填空题,请把答案写在括号内(每空2分,共30分) 1.(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数学模型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资源,为组织的运行、管理、分析、计划及决策等职能服务的集成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是管理人员设施组织目标的有效工具。 2 目前,社会上将办公自动化以英文名称简写为(OA)。 3 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生产要素是( 知识)与(信息)。 4信息的三要素是(信源)、(信宿)与(载体)。 5信息从客体传输到主体经过接收、处理、实施各环节反馈到客体,形成一个信息运动的循环称为(信息循环)。 6 在数据传输中,数据沿通信线路可以向两个方向传递,但不能在两个方向同时传送,属于(半双向通信方式)。 7 软件模块的独立性往往是用两个指标来度量的,(内聚)性度量其功能强度的相对指标,(耦合)性则用以度量模块间的相互联系的强度。 8 决策支持系统的英文缩写是(DDS)。 9 对信息世界中的有关信息经过加工、编码、格式化等具体处理,便进入了(数据世界)。 10 数据交换方式,常用的三种基本方式是线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12 系统分析阶段是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 13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技术通常简称(CASE)技术。 14 UML 把软件系统开发分成五个阶段:需求分析,(分析),设计,(编程)和测试。 15 (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电子手段进行的商务活动。 16 (误码率)是衡量数据通信系统正常工作情况下的可靠性度量指标。 17 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的描述称为(信息)。 18 信息资源通常包括信息及其(载体)。 19信息理论的创始人是(香农)。 20 管理信息的处理应满足的要求是:及时,(准确),适用,(经济)。 21 (模块)是这样的一组程序语句,它包括输入、输出、逻辑处理功能,内部信息及其运行环境。 22模块的(聚合)指模块内各个组成之间的凝聚程度。 23 (物流)是指企业中由原材料等资源投入企业,经过形态、性质的变化,转换为产品而输出的运动过程。 24信息模型的主要要素是(实体)。25(数据挖掘)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出可信、新颖、有效并能被人理解的模式的高级处理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请把答案写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1.在信息系统开发、运行的整个费用中最大的费用是( B )。 A.用在开发中的硬件费用 B.用在开发中的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的开发费用 C.系统调试和转换的费用 D.运行和维护阶段的开支 2.系统设计应包括( D )。 A.系统性、可靠性 B.经济性、灵活性 C.安全性、系统性 D.系统性、灵活性、可靠性、经济性 3.数据流程图的建立是在( C )。 A.系统分析阶段 B.系统设计阶段 C.系统实施阶段 D.系统规划阶段 4.对某些特定对象而形成的文件的集合构成( A )。 A.数据库 B.文件 C.文件系统 D.数据结构 5.( C )属于管理信息系统分析阶段的内容。 A.模块划分,程序设计,人员培训 B.选择计算机设备,输出设计,程序调试 C.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 D.程序设计,设备购买,数据准备与录入 6. 在文件管理系统中,任何文件的存取都要先查(B ) A、索引表 B、主文件目录表 C、关键字 D、文件名 7. 系统设计的原则之一是(C) A 严格遵循可行性分析报告 B 主要考虑技术的先进性 C 体现系统的可扩展性与可变性 D先详细设计后总体设计 8 下列那一个是输出设备(C) A 鼠标 B键盘 C 数/模转换器 D 模/数转换器 9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D ) A 系统软件是应用软件基础上开发的 B 系统软件应提供良好的人机界面 C 系统软件与硬件密切相关 D系统软件与具体应用领域无关 10 通常可用传输速率描述通信线路的数据传输能力,传输速率指的是( C ) A 每秒钟可以传输的中文字符个数 B每秒钟可以传输的字符数 C 每秒钟可以传输的比特数 D每秒钟可以传输的文件数 11 软件的结构化开发过程各阶段都应产生规范的文档,以下那

02124信息分析方法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2124 信息分析方法 第一章信息分析概论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国内外对信息分析的理解、信息分析与其他一些行业之间的联系与交叉、信息分析的类型以及信息分析的特点与作用,并阐述了信息分析的产生背景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考核知识点 1.信息分析的含义 以用户的特定需求为依托,以定性和定量方法为手段,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整理、鉴别、分析、评价、综合等系列化加工过程,形成新的、增值的信息产品,最终为不同层次的科学决策服务的一项具有科研性质的智能活动。 2.信息分析的类型 领域划分:政治信息分析要素、经济信息分析要素、社会信息分析要素、科学技术信息分析要素、交通通信信息分析要素、人物信息分析要素、军事信息分析要素 内容划分:跟踪型信息分析(技术和政策跟踪型)、比较型信息分析、预测型信息分析、评价型信息分析 方法划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及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定性分析法一般不涉及变量关系,主要依靠人类逻辑思维功能来分析问题。 定量分析肯定要涉及变量关系,主要是依靠数学函数形式来进行计算求解。 3.信息分析的特点与作用 特点:研究课题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研究内容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研究成果的智能性和创造性。研究工作的预测性和近似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特殊性。研究过程的社会性 作用:在科学管理中发挥参谋和智囊作用。在研究开发中担负助手作用。在市场开拓中起保障和导航作用。在动态跟踪与监视中起耳目和预警作用 4.信息分析的产生与发展 产生背景: 发展方向:内容领域的综合化,服务方式的社会化。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业务经营的产业化。交流合作的国际化。 第二章信息分析的流程 (三)考核要求 1.课题选择 掌握:课题的来源,课题选择的原则,课题类型,选题程序 课题的来源: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课题、信息用户委托的课题、信息人员自己提出的课题原则:政策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效益性原则 类型:为制定政策进行信息分析、配合科研项目的课题、配合大型工程项目的课题、配合技术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重点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 1、数据的定义:数据是存储在某种媒介物上的可以鉴别的符号。 三内容:符号性、客观性和依赖于媒介物。 2、信息的定义:信息是被处理成具有对接收者有意义形式的数据,它对当前或未来的行动或决策具有实际 的或感觉到的价值。 三个层次:语法性、语义性和语用性。 3、信息与数据的关系(选择/简答) 1)数据是对客观对象的记录,而信息则是数据的意义。 2)联系。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处理数据是为了便于更好地解释。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 义,才能成为信息。 3)区别:数据是纯客观的,是对某一事实不经解释的原始反映,单纯依靠数据我们无法判断它是否 与我们的活动有关。信息则是经过人们处理后的数据,能够传递某种意义,它取决于人们的主观要求,能对人们的决策或行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4)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则是数据的意义。 信息的性质。反映性(真伪性)、可分离性(时效性)、共享性和时滞性。 4、信息的质量 1)定义:由它对人的行为的激励程度和在决策活动中的作用来决定;由它对人的行为和决策所产生 的价值来决定。信息是组织中最富价值的资源之一。 2)特征 信息的时间特征(可能为简答):及时性和新颖性。 内容特征:准确性、相关性和完整性。 形式特征:详尽性和呈现性。 5、信息的生命周期:需求、获得、服务、退出,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对应6个环节:信息的收集、传输、 加工、存储、维护、使用来加以实现。 1)信息收集。 i.根据信息来源的不同,可以把信息收集工作分为原始信息收集和二次信息收集两种。 ii.原始信息收集是指在信息发生的当时、当地,从信息所描述的实体上直接把信息取出,并用某种技术手段在某介质上记录下来。 二次信息收集则是指手机已经在某种介质上,与所描述的实体在时间与空间上已分离的信息。 iii.原始信息收集的关键问题是完整、准确、及时地把所需要的信息收集起来,记录 下来,做到不漏、不错、不延时。 二次信息收集的关键问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有目的地选取或抽取所需要的信息;二是正确 地解释所得到的信息。 iv.在衡量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性能时,下列内容是十分重要的: A.它收集信息的手段是否完善; B.准确程度和及时性如何; C.具有哪些校验功能; D.对于工作人员的失误或其他各种破坏因素的预防及抵抗能力如何; E.录入手段是否方便易用; F.对于信息收集人员和录入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如何; G.整个信息收集和录入的组织管理是否严密、完善等等 2)信息传输 i.信息传输有时间传输和空间传输两种方式

管理信息系统题库

一、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系统调查方法的是()。 A) 自下向上全面展开 B) 全面铺开与重点调查结合 C) 遵循科学的步骤 D) 发挥团队精神,主动沟通 答案: A 知识点:15.1、系统调查 参考页: P362 学习目标: 1 AACSB: 难度: 1 2、财务计划分析不包括()。 A) 季度资金计划 B)年度资金计划 C) 月度资金计划 D) 税利计划 答案: A 知识点:15.2、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 参考页: P365 学习目标: 2 AACSB: 难度: 1 3、下列不属于工资管理的是()。 A) 退休职工工资 B) 生产职工工资 C) 奖金管理 D) 固定资产折旧

答案: D 知识点:15.2、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参考页: P365 学习目标: 2 AACSB: 难度: 1 4、下列不属于专项基金的是()。 A) 技术改造基金 B) 基本建设基金 C) 定额成本 D) 固定资产折旧 答案: C 知识点:15.2、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参考页: P365 学习目标: 2 AACSB: 难度: 1 5、账务管理不包括() A) 银行账务管理 B) 日常账务管理 C) 销售账务管理 D) 外汇账务管理 答案: D 知识点:15.2、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参考页: P366 学习目标: 2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本系统输入数据类主要指报来的报表 B) 本系统内要存储的数据类主要指各种台账、账单和记录文件 C) 本系统产生的数据类主要指系统运行所产生的各类报表 D) 本系统输入数据类主要指系统运行所产生的各类报表 答案: D 知识点:15.4、调查数据汇总分析 参考页: P369 学习目标: 4 AACSB: 难度: 2 7、关于数据汇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按业务过程自顶向下地对数据项进行整理 B) 将所有原始数据和最终输出数据分类整理出来 C) 确定数据的字长和精度 D) 对字符型数据来说,它包括:数据的正、负号,小数点前后的位数,取值范围等答案: D 知识点:15.4、调查数据汇总分析 参考页: P369 学习目标: 4 AACSB: 难度: 1 8、关于数据守恒原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原则上每一列只能有一个C B) 每一列至少有一个U C) 不能出现空行或空列 D) 原则上每一列可以有多个C 答案: D 知识点:15.4、调查数据汇总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