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阶电路响应的三种(欠阻尼、过阻尼及临界阻尼)状态轨迹及其特点

二阶电路响应的三种(欠阻尼、过阻尼及临界阻尼)状态轨迹及其特点
二阶电路响应的三种(欠阻尼、过阻尼及临界阻尼)状态轨迹及其特点

二阶电路响应的三种(欠阻尼、过阻尼及临界阻尼)

状态轨迹及其特点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二阶电路响应的三种(欠阻尼、过阻尼及临界阻尼)状态轨迹及其特点。

2掌握二阶电路响应的三种(欠阻尼、过阻尼及临界阻尼)状态轨迹及其特点的测试方法。

二、 实验原理

二阶电路是含有立个独立储能元件的电路,描述电路行为的方程是二阶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

应用经典定量分析开关闭合后U C 、i 等零输入响应的变化规律

0=++-L R C u u u

将如下R 、L 、C 元件的电压电流表达式

dt

du C i C C -= dt du RC

Ri u C R == dt

u d LC dt di L u C L 2-== 代入KVL 方程,可得

022=++C C C u dt

du RC dt u d LC 由数学分析可知,要确定二阶微分方程的解,除应知道函数的初始值外,还应知道函数的一阶导数初始值,它可根据下列关系求得 由于c i dt du C

-= 所以"+'=u u u C C C 所示二阶微分方程的解可设为

st C C Ae u u ="=

012=++RCs LCs

特征根为

LC L R L R S 1222

-??

? ??±-=

因此 t t C e A e A u 21s 2s 1+=

由初始条件Uc(0+)=Uo,可得 A1+A2=Uo 又t t C e A e A dt

du 21s 2s 1+= 可求得???

????--=-=120

1212021s s U s A s s U s A

(1) C

L R 2>,S1和S2为不相等的负实数,暂态属非振荡类型,称电路是过阻尼的。 (2) C

L R 2=, S1和S2为两相等的负实数,电路处于临界阻尼,暂态是非振荡的。 (3) C L R 2

< ,S1和S2为一对共轭复数,暂态属振荡类型,称电路是欠阻尼的。 三、 仿真实验设计与测试

解:800LC 1_)2L R (2L R s2200LC 1_)2L R (2L R s1240010

*5.125.022

226———特征根程。,电路为非振荡放电过Ω,=-==+-

=>==-C L R C L

代入公式可得

)

(82))((02.0)

(28800200800200800200V e e uL A e e i V e e uC t t t t t t ------+-=-=-=

电流最大值发生的时间tm 为

)

(10*45.9)(02.0max )(10*31.2)200800ln(800200112ln 211310*31.2*80010*31.2*200333A e e

i S s s s s tm ----=-==--+-=-=--

四、结果与误差分析

1.结果符合二阶电路响应的基本特性

2.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元件内阻的存在

五、设计总结

通过这次设计我掌握了EWB电路电子分析仿真软件的使用,通过这款软件验证所学的知识,使我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深更直观的理解,同时在计算机上设计模拟电路来验证理论对以后的电路学习也将有莫大的帮助。

一阶动态电路的响应测试实验报告

一阶动态电路的响应测试实验报告 1.实验摘要 1、研究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用示波器观察响应过程。电路参数:R=100K、C=10uF、Vi=5V 2.从响应波形图中测量时间常数和电容的充放电时间 2.实验仪器 5V电源,100KΩ电阻,10uF电容,示波器,导线若干 2.实验原理 (1)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i)电路中某时刻的电感电流和电容电压称为该时刻的电路状态。t=0时,电容电压uc(0)称为电路的初始状态。 (ii)在没有外加激励时,仅由t=0零时刻的非零初始状态引起的响应称为零输入响应,它取决于初始状态和电路特性(通过时间常数τ=RC来体现),这种响应时随时间按指数规律衰减的。 (iii)在零初始状态时仅由在t0时刻施加于电路的激励引起的响应称为零状态响应,它取决于外加激励和电路特性,这种响应是由零开始随时间按指数规律增长的。 (iiii)线性动态电路的完全响应为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之和动态网络的过渡过程是十分短暂的单次变化过程。要用普通示波器观察过渡过程和测量有关的参数,就必须使这种单次变化的过程重复出现。为此,我们利用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方波来模拟阶跃激励信号,即利用方波输出的上升沿作为零状态响应的正阶跃激励信号;利用方

波的下降沿作为零输入响应的负阶跃激励信号。只要选择方波的重复周期远大于电路的时间常数τ,那么电路在这样的方波序列脉冲信号的激励下,它的响应就和直流电接通与断开的过渡过程是基本相同的2.时间常数τ的测定方法: 用示波器测量零输入响应的波形,根据一阶微分方程的求解得知uc=Um*e-t/RC=Um*e-t/τ,当t=τ时,即t为电容放电时间,Uc(τ)=0.368Um。 此时所对应的时间就等于τ。亦可用零状态响应波形增加到0.632Um 所对应的时间测得,即电容充电的时间t. (2)测量电容充放电时间的电路图 如图所示,R=100KΩ,us=5V,c=10uF,单刀双掷开关A. 4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 (i)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在连接好电路,测量电容C的两端电压变化,即一阶动态电路的响应测试。 (ii)用示波器测量电容两端的电压,示波器的测量模式调整为追踪。(iii)打开电源开关,将开关和电压源端相接触,使电容充电,用示

基于应变能的各振型阻尼比的计算方法

基于应变能的各振型阻尼比的计算方法 当结构中使用不同的材料或者设置了阻尼器时,各单元的阻尼特性可能会不一样,并且阻尼矩阵为非古典阻尼矩阵,不能按常规方法分离各模态。而这时在时程分析中要使用振型叠加法,需要使用基于应变能的阻尼比计算方法。 具有粘性阻尼特性的单自由度振动体系的阻尼比,可以定义为谐振动(harmonic motion)中的消散能(dissipated energy)和结构中储藏的应变能(strain energy)的比值。 4D S E E ξπ= 在此 E D : 消散能 E S : 应变能 在多自由度体系中,计算某单元的消散能和应变能时使用两个假定。 首先假定结构的变形与振型形状成比例。第i 个振型的单元节点的位移和速度向量如下。 () (),,,,sin cos i n i n i i i n i i n i i t t ωθωωθ=+=+u φu φ 在此, ,i n u : 第i 振型中第n 个单元的位移 ,i n u : 第i 振型中第n 个单元的速度 ?i ,n : 第n 个单元的相应自由度的第i 振型形状 ωi : 第i 振型的固有圆频率 θi : 第i 振型的位相角(phase angle) 其次,假定单元的阻尼与单元的刚度成比例。 2n n n i h ω= C K 在此, C n : 第n 个单元的阻尼矩阵 K n : 第n 个单元的刚度矩阵 h n : 第n 个单元的阻尼比 基于上述假定,单元的消散能和应变能的计算如下: ()(),,,,,,,,,211,22T T D i n n i n n i n n i n T T S i n n i n i n n i n E i n h E i n ππ====u C u φK φu K u φK φ 在此, E D (i , n ) : 第i 振型的第n 个单元的消散能 E S (i , n ) : 第i 振型的第n 个单元的应变能 全体结构的第i 振型的阻尼比可以使用所有单元的第i 振型的能量的和来计算。

建筑结构阻尼比

建筑结构阻尼比 一、阻尼比用于表达结构阻尼的大小,是结构的动力特性之一,是描述结构在振动过程中某种能量耗散的术语,引起结构能量耗散的因素(或称之为影响结构阻尼比的因素)很多,主要有:(1)材料阻尼、这是能量耗散的主要原因。 (2)周围介质对振动的阻尼。 (3)节点、支座联接处的阻尼 (4)通过支座基础散失一部分能量。 结构类型和材料分类给出了共一般分析采用的所谓典型阻尼比的值。综合各国情况,钢结构的阻尼比一般在0.01-0.02之间(单层钢结构厂房可取0.05),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阻尼比一般在0.03-0.08之间。以上的典型阻尼比的值即为结构动力学在等效秥滞模态阻尼中,采用的阻尼比的值。在等效秥滞模态阻尼中,混凝土结构刚性较大,而且破坏过程(钢筋屈服和混凝土破碎)中也能够吸收大量能量;钢结构较为柔软主要通过弹塑性变形吸收能量,较混凝土而言脆断的可能性低得多,变形量也较大,一般认为10层以下的钢结构建筑物基本不会发生倒塌事故。综上可以看出,钢结构体系变形大,破环程度小是其优势,钢结构抗震方面的优势更多是从材料较轻,承载力高,地震过程中弹塑性变形较大,基本不会发生断裂,构造措施(如柱间支撑)等方面表现出来的。 二、现行设计规范关于结构阻尼比的取值内容: 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 第5.1.5条:建筑结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图5.1.5)的阻尼调整和形状参数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除有专门规定外,建筑结构的阻尼比应取0.05,……。 其中专门规定有: 8 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中8.2 计算要点中第8.2.2条钢结构抗震计算的阻尼比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多遇地震下的计算,高度不大于50m时可取0.04;高度大于50m且小于200m时,可取0.03;高度不小于200m时,宜取0.02。 2 当偏心支撑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其阻尼比可比本条1款相应增加0.005。 3 在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分析,阻尼比可取0.05。 9 单层工业厂房中9.2 单层钢结构厂房中第9.2.5条····单层厂房的阻尼比,可依据屋盖和围护墙的类型,取0.045~0.05。 其中条文说明:9.2.5 通常设计时,单层钢结构厂房的阻尼比与混凝土柱厂房相同。本次修订,考虑到轻型围护的单层钢结构厂房,在弹性状态工作的阻尼比较小,根据单层、多层到高层钢结构房屋的阻尼比由大到小变化的规律,建议阻尼比按屋盖和围护墙的类型区别对待。 10 空旷房屋和大跨屋盖建筑中第10.2.8 屋盖钢结构和下部支承结构协同分析时,阻尼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下部支承结构为钢结构或屋盖直接支承在地面时,阻尼比可取0.02。 2 当下部支承结构为混凝土结构时,阻尼比可取0.025~0.035。 其中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整体、协同计算时的阻尼比取值。 屋盖钢结构和下部混凝土支承结构的阻尼比不伺,协同分析时阻尼比取值方面的研究较少。

RC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 实验报告

实验六RC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 一、实验目的 1. 测定RC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及完全响应。 2. 学习电路时间常数的测量方法。 3. 掌握有关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的概念。 4. 进一步学会用虚拟示波器观测波形。 二、原理说明 1. 动态网络的过渡过程是十分短暂的单次变化过程。要用普通示波器观察过渡过程和测量有关的参数,就必须使这种单次变化的过程重复出现。为此,我们利用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方波来模拟阶跃激励信号,即利用方波输出的上升沿作为零状态响应的正阶跃激励信号;利用方波的下降沿作为零输入响应的负阶跃激励信号。只要选择方波的重复周期远大于电路的时间常数τ,那么电路在这样的方波序列脉冲信号的激励下,它的响应就和直流电接通与断开的过渡过程是基本相同的。 2.图6-1(b)所示的 RC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分别按指数规律衰减和增长,其变化的快慢决定于电路的时间常数τ。 3. 时间常数τ的测定方法 用示波器测量零输入响应的波形如图6-1(a)所示。 根据一阶微分方程的求解得知u c=U m e-t/RC=U m e-t/τ。当t=τ时,Uc(τ)=0.368U m。此时所对应的时间就等于τ。亦可用零状态响应波形增加到0.632 U m所对应的时间测得,如图6-1(c)所示。 (a) 零输入响应 (b) RC一阶电路(c) 零状态响应 图 6-1 4. 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是RC一阶电路中较典型的电路,它对电路元件参数和输入信号的周期有着特定的要求。一个简单的 RC T时串联电路,在方波序列脉冲的重复激励下,当满足τ=RC<< 2(T为方波脉冲的重复周期),且由R两端的电压作为响应输出,这就是一个微分电路。因为此时 电路的输出信号电压与输入信号电压的微分成正比。如图6-2(a)

二阶电路响应的三种欠阻尼过阻尼及临界阻尼状态轨迹及其特点

二阶电路响应的三种欠阻尼过阻尼及临界阻尼状态 轨迹及其特点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二阶电路响应的三种(欠阻尼、过阻尼及临界阻尼) 状态轨迹及其特点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二阶电路响应的三种(欠阻尼、过阻尼及临界阻尼)状态轨迹及其特点。 2掌握二阶电路响应的三种(欠阻尼、过阻尼及临界阻尼)状态轨迹及其特点的测试方法。 二、 实验原理 二阶电路是含有立个独立储能元件的电路,描述电路行为的方程是二阶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 应用经典定量分析开关闭合后U C 、i 等零输入响应的变化规律 0=++-L R C u u u 将如下R 、L 、C 元件的电压电流表达式 dt du C i C C -= dt du RC Ri u C R == dt u d LC dt di L u C L 2-== 代入KVL 方程,可得 022=++C C C u dt du RC dt u d LC 由数学分析可知,要确定二阶微分方程的解,除应知道函数的初始值外,还应知道函数的一阶导数初始值,它可根据下列关系求得

由于c i dt du C -= 所以"+'=u u u C C C 所示二阶微分方程的解可设为 st C C Ae u u ="= 012=++RCs LCs 特征根为 LC L R L R S 1222 -??? ??±-= 因此 t t C e A e A u 21s 2s 1+= 由初始条件Uc(0+)=Uo,可得 A1+A2=Uo 又t t C e A e A dt du 21s 2s 1+= 可求得??? ????--=-=120 1212021s s U s A s s U s A (1) C L R 2>,S1和S2为不相等的负实数,暂态属非振荡类型,称电路是过阻尼的。 (2) C L R 2=, S1和S2为两相等的负实数,电路处于临界阻尼,暂态是非振荡的。 (3) C L R 2< ,S1和S2为一对共轭复数,暂态属振荡类型,称电路是欠阻尼的。 三、 仿真实验设计与测试

阻尼比的概念

阻尼就是使自由振动衰减的各种摩擦和其他阻碍作用。 阻尼比在土木、机械、航天等领域是结构动力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指阻尼系数与临界阻尼系数之比,表达结构体标准化的阻尼大小。 阻尼比是无单位量纲,表示了结构在受激振后振动的衰减形式。可分为等于1,等于0, 大于1,0~1之间4种,阻尼比=0即不考虑阻尼系统,结构常见的阻尼比都在0~1之间. ζ <1的单自由度系统自由振动下的位移 u(t) = exp(-ζwn t)*A cos (wd t - Φ ), 其中wn 是结构的固有频率,wd = sqrt(1-ζ^2) ,Φ为相位移.Φ和常数A由初始条件决定. 阻尼比的来源及阻尼比影响因素 主要针对土木、机械、航天等领域的阻尼比定义来讲解。阻尼比用于表达结构阻尼的大小,是结构的动力特性之一,是描述结构在振动过程中某种能量耗散的术语,引起结构能量耗散的因素(或称之为影响结构阻尼比的因素)很多,主要有[1](1)材料阻尼、这是能量耗散的主要原因。(2)周围介质对振动的阻尼。(3)节点、支座联接处的阻尼(4)通过支座基础散失一部分能量。 阻尼比的计算 对于小阻尼情况[2]: 1) 阻尼比可以用定义来计算,及ksai=C/C0; 2) ksai=C/(2*m*w) % w为结构圆频率 3) ksai=ita/2 % ita 为材料损耗系数 4) ksai=1/2/Qmax % Qmax 为共振点放大比,无量纲 5) ksai=delta/2/pi % delta是对数衰减率,无量纲 6) ksai=Ed/W/2/pi % 损耗能与机械能之比再除以2pi 阻尼比的取值 对结构基本处于弹性状态的的情况,各国都根据本国的实测数据并参考别国的资料,按结构类型和材料分类给出了共一般分析采用的所谓典型阻尼比的值。综合各国情况,钢结构的阻尼比一般在0.01-0.02之间(虾肝蚁胆:单层钢结构厂房可取0.05),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阻尼比一般在0.03-0.08之间。以上的典型阻尼比的值即为结构动力学在等效秥滞模态阻尼中,采用的阻尼比的值。该阻尼比即为各阶振型的阻尼比的值。

二阶电路的动态响应

实验三:二阶电路的动态响应【实验目的】 1.学习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二阶动态电路的响应。 2.研究电路元件参数对二阶电路动态响应的影响。 3.研究欠阻尼时,元件参数对α和固有频率的影响。 研究RLC串联电路所对应的二阶微分方程的解与元件参数的关系。 【实验原理】 用二阶微分方程描述的动态电路称为二阶电路。图6.1所示的线性RLC串联电路是一个典型的二阶电路。可以用下述二阶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来描述: s 2 U 2 = + + c c c u dt du RC dt u d LC(1)初始值为 C I C i dt t du U u L t c c ) 0( )( ) 0( = = = - = - - 求解该微分方程,可以得到电容上的电压u c(t)。 再根据: dt du c t i c c = )(可求得i c(t),即回路电流i L(t)。 式(1)的特征方程为:0 1 p p2= + +RC LC 特征值为:

2 0222,11)2(2p ωαα-±-=-±- =LC L R L R (2) 定义:衰减系数(阻尼系数)L R 2= α 自由振荡角频率(固有频率)LC 10=ω 由式2可知,RLC 串联电路的响应类型与元件参数有关。 1.零输入响应 动态电路在没有外施激励时,由动态元件的初始储能引起的响应,称为零输入响应。 设电容已经充电,其电压为U 0,电感的初始电流为0。 (1) C L R 2 >,响应是非振荡性的,称为过阻尼情况。 电路响应为: ) () ()()()(2 1 2 1 120 121 20 t P t P t P t P C e e P P L U t i e P e P P P U t u ---=--= 整个放电过程中电流为正值, 且当2 11 2ln P P P P t m -=时,电流有极大值。 (2)C L R 2 =,响应临界振荡,称为临界阻尼情况。 电路响应为 t t c te L U t i e t U t u ααα--=+=00)()1()( t ≥0 (3) C L R 2 <,响应是振荡性的,称为欠阻尼情况。 电路响应为

题目3:阻尼比确定

题目3:阻尼比确定 1. 阻尼 阻尼是指任何振动系统在振动中,由于外界作用和系统本身固有的原因引起的振动幅度逐渐下降的特性,以及此一特性的量化表征。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上,阻尼的力学模型一般是一个与振动速度大小成正比,与振动速度方向相反的力,该模型称为粘性阻尼模型,是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阻尼模型。粘性阻尼模型能较好地模拟空气、水等流体对振动的阻碍作用。 粘性阻尼可表示为以下式子: 式中 为阻尼力( ), 表示振子的运动速度( ), 是表征阻尼大小的常数,称为阻尼系数( )。 理想的弹簧阻尼器振子系统如下图所示。 分析其受力分别有: 弹性力(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 为振子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F s = ? kx 阻尼力(c 为阻尼系数,v 为振子速度): 2. 阻尼比 假设振子不再受到其他外力的作用,于是可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写出系统的振动方程: 其中a 为加速度。 上面得到的系统振动方程可写成如下形式,问题归结为求解位移x 关于时间t 函数的二阶常微分方程: 将方程改写成下面的形式: 然后为求解以上的方程,定义两个新参量: 上面定义的第一个参量n ω,称为系统的(无阻尼状态下的)固有频率。第二个参量ζ,称 cv F -=m N ?m/s s/m N ?F v c

为阻尼比。根据定义,固有频率具有角速度的量纲,而阻尼比为无量纲参量。阻尼比也定义为实际的粘性阻尼系数c 与临界阻尼系数r c 之比。ζ= 1时,此时的阻尼系数称为临界阻尼系数r c 。 3. 阻尼比计算公式 由上述分析可知,微分方程化为: 根据经验,假设方程解的形式为 其中参数γ一般为复数。 将假设解的形式代入振动微分方程,得到关于γ的特征方程: 解得γ为: 当0 <ζ< 1时,运动方程的解可写成: 其中 D D D T ωπ ξωω212 = -=, 经过一个周期D T 后,相邻两个振幅1+i i A A 和的比值为 D D i i T T t t i i e Ae Ae A A ξωξωξω==+--+) (1 由此可得 D i i T A A ωπ ξωξω2ln 1==+ 如果2.0<ξ,则 1≈ω ωD ,而 1 ln 21 +≈ i i A A πξ 同样,用n i i A A +和表是两个相隔n 个周期的振幅,可得

RC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实验报告

? 实验七 RC 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 一、实验目的 1. 测定RC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及完全响应。 2. 学习电路时间常数的测量方法。 3. 掌握有关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的概念。 4. 进一步学会用示波器观测波形。 二、原理说明 1. 动态网络的过渡过程是十分短暂的单次变化过程。要用普通示波器观察过渡过程和测量有关的参数,就必须使这种单次变化的过程重复出现。为此,我们利用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方波来模拟阶跃激励信号,即利用方波输出的上升沿作为零状态响应的正阶跃激励信号;利用方波的下降沿作为零输入响应的负阶跃激励信号。只要选择方波的重复周期远大于电路的时间常数τ,那么电路在这样的方波序列脉冲信号的激励下,它的响应就和直流电接通与断开的过渡过程是基本相同的。 2.图7-1(b )所示的 RC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分别按指数规律衰减和增长,其变化的快慢决定于电路的时间常数τ。 3. 时间常数τ的测定方法: 用示波器测量零输入响应的波形如图7-1(a)所示。 根据一阶微分方程的求解得知u c =U m e -t/RC =U m e -t/τ 。当t =τ时,Uc(τ)=0.368U m 。 此时所对应的时间就等于τ。亦可用零状态响应波形增加到0.632U m 所对应的时间测得,如图13-1(c)所示。 a) 零输入响应 (b) RC 一阶电路 (c) 零状态响应 图 7-1 4. 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是RC 一阶电路中较典型的电路, 它对电路元件参数和输入信号的周期有着特定的要求。一个简单的 RC 串联电路, 在方波序列脉冲的重复激励下, 当 满足τ=RC<< 2 T 时(T 为方波脉冲的重复周期),且由R 两端的电压作为响应输出,则该电路就是一个微分电路。因为此时电路的输出信号电压与输入信号电压的微分成正比。如图 0.368t t t t 0.6320 000c u u U m c u c u u U m U m U m

二阶电路的动态响应实验报告

二阶电路的动态响应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二阶动态电路的响应。 2.研究电路元件参数对二阶电路动态响应的影响。 3.研究欠阻尼时,元件参数对α和固有频率的影响。 4.研究RLC串联电路所对应的二阶微分方程的解与元件参数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图1.1 RLC串联二阶电路 用二阶微分方程描述的动态电路称为二阶电路。图1.1所示的线性RLC串联电路是一个典型的二阶电路。可以用下述二阶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来描述: s 2 U 2 = + + c c c u dt du RC dt u d LC(1-1)初始值为 C I C i dt t du U u L t c c ) 0( )( ) 0( = = = - = - - 求解该微分方程,可以得到电容上的电压u c(t)。 再根据: dt du c t i c c = )(可求得i c(t),即回路电流i L(t)。 式(1-1)的特征方程为:0 1 p p2= + +RC LC

特征值为 : 2 0222,11)2(2p ωαα-±-=-±- =LC L R L R (1-2) 定义:衰减系数(阻尼系数)L R 2= α 自由振荡角频率(固有频率)LC 1 0= ω 由式1-2 可知,RLC 串联电路的响应类型与元件参数有关。 1. 零输入响应 动态电路在没有外施激励时,由动态元件的初始储能引起的响应,称为零输入响应。 电路如图1.2所示,设电容已经充电,其电压为U 0,电感的初始电流为0。 图1.2 RLC 串联零输入电路 (1) C L R 2 >,响应是非振荡性的,称为过阻尼情况。 电路响应为: ) () ()() ()(2 1 2 1 120 121 20 t P t P t P t P C e e P P L U t i e P e P P P U t u ---= --= 图1.3 RLC 串联零输入瞬态分析 响应曲线如图1.3所示。可以看出:u C (t)由两个单调下降的指数函数组成,为非振荡的 过渡过程。整个放电过程中电流为正值, 且当2 11 2ln P P P P t m -=时,电流有极大值。

(电路分析)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零状态响应:储能元件的初始状态为零,仅由外加激励作用所产生的响应,称为零状态响应( zero-state response )。 一、 RC 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图 5.4-1 所示 RC 电路,开关闭合之前电路已处于稳态,且电容中无储能,即。时开关闭合,讨论时响应的变化规律。 t=0 时开关闭合,则由换路定则得 这时直流电压源 Us 与 R 、 C 构成回路,由 KVL 得 这是一阶非齐次微分方程,它的解由对应的齐次微分方程的通解和非齐次微分方程的特解组成。采用常数变易法来解,得 RC 电路的零状态响应为 当 t →∞时,电路已达到新的稳态,电容又相当于开路,则, 因此,电容电压的零状态响应为 式中,为 RC 电路的时间常数。

二、 RL 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图 5.4-3 所示电路,时开关 S 处于闭合状态,电感的初始状态,时开关打开。讨论开关打开后响应的变化规律。 t=0 时,开关 S 打开,直流电流源 Is 开始对电感充电,这时 这也是一阶非齐次微分方程,解得 式中,为 RL 电路的时间常数。当 t →∞时,这时电路已达到新的稳态,电感相当于短路。 , 因此,电感电流的零状态响应为

三、一阶电路零状态响应的计算 计算步骤 1 、求 t →∞时的稳态值。 对于 RC 电路,求;对于 RL 电路,求。 2 、求电路的时间常数τ。 对于 RC 电路,,对于 RL 电路,。其中, R 为从电容 C 或电感 L 两端看进去的戴维南等效电阻。 3 、求出零状态响应 RC 电路: RL 电路: 4 、如需求其它响应,再根据已求得的或去求解。 例 5.4-1 图 5.4-5 所示电路,已知时开关 S 处于位置 2 ,且电感中无储能, t=0 时开关 S 拨到位置 1 ,求时的,。 解:电感的初始储能为 0 ,则 电路换路后, t →∞时,电路进入新的稳态,电感又相当于短路,则 换路后,从电感两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是 4 Ω和 8 Ω两个电阻串联,即R=4 + 8=12 Ω

二阶系统阻尼比公式

二阶系统: 凡用二阶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称为二阶系统。许多高阶系统在一定的条件下,常常近似地作为二阶系统来研究。 二阶系统控制系统按数学模型分类时的一种形式.是用数学模型可表示为二阶线性常微分方程的系统.二阶系统的解的形式,可由对应传递函数W(s)的分母多项式P(s)来判别和划分.P(s)的一般形式为变换算子s的二次三项代数式,经标准化后可记为 代数方程P(s)=0的根,可能出现四种情况: 1.两个实根的情况,对应于两个串联的一阶系统.如果两个根都是负值,就为非周期性收敛的稳定情况. 2.当a1=0,a2>0,即一对共轭虚根的情况,将引起频率固定的等幅振荡,是系统不稳定的一种表现. 3.当a1<0,a1-4a2<0,即共轭复根有正实部的情况,对应于系统中发生发散型的振荡,也是不稳定的一种表现. 4.当a1>0,a1-4a2<0,即共轭复根有负实部的情况,对应于收敛型振荡,且实部和虚部的数值比例对输出过程有很大的影响.一般以阻尼系数ζ来表征,常取 在0.4~0.8之间为宜.当ζ>0.8后,振荡的作用就不显著,输出的速度也比较慢.而ζ<0.4时,输出量就带有明显的振荡和较大的超调量,衰减也较慢,这也是控制系统中所不希望的. 阻尼比:

阻尼就是使自由振动衰减的各种摩擦和其他阻碍作用。在土木、机械、航天等领域是结构动力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指阻尼系数与临界阻尼系数之比,表达结构体标准化的阻尼大小。 阻尼比是无单位量纲,表示了结构在受激振后振动的衰减形式。可分为等于1,等于0, 大于1,0~1之间4种,阻尼比=0即不考虑阻尼系统,结构常见的阻尼比都在0~1之间。 ζ<1的单自由度系统自由振动下的位移u(t) = exp(-ζ wn t)*A cos (wd t - Φ ), 其中wn 是结构的固有频率,wd = wn*sqrt(1-ζ^2) ,Φ为相位移.Φ和常数A由初始条件决定。 影响因素: 主要针对土木、机械、航天等领域的阻尼比定义来讲解。阻尼比用于表达结构阻尼的大小,是结构的动力特性之一,是描述结构在振动过程中某种能量耗散的术语,引起结构能量耗散的因素(或称之为影响结构阻尼比的因素)很多,主要有(1)材料阻尼、这是能量耗散的主要原因。(2)周围介质对振动的阻尼。(3)节点、支座联接处的阻尼(4)通过支座基础散失一部分能量。(5)结构的工艺性对振动的阻尼。

一阶动态响应(电路分析)

姓名:王硕

一、实验目的 1、研究一阶动态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及完全响应的特点和规律。掌握测量一阶电路时间常数的方法。 2、理解积分和微分电路的概念,掌握积分、微分电路的设计和条件。 3、用multisim仿真软件设计电路参数,并观察输入输出波形。 二、实验原理 1、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波形的观察及时间常数τ的测量。 当电路无外加激励,仅有动态元件初始储能释放所引起的响应——零输入响应;当电路中动态元件的初始储能为零,仅有外加激励作用所产生的响应——零状态响应;在外加激励和动态元件的初始储能共同作用下,电路产生的响应——完全响应。 以一阶RC动态电路为例,观察电路的零输入和零状态响应波形,其仿真电路如图1(a)所示。 ( u i ( u o (a)(b) 图1 一阶RC动态电路 方波信号作为电路的激励加在输入端,只要方波信号的周期足够长,在方波作用期间或方波间隙期间,电路的暂态响应过程基本结束(τ5 2/≥ T)。故方波的正脉宽引起零状态响应,方波的负脉宽引起零输入响应,方波激励下的) (t u i 和) (t u o 的波形如图1(b)所 示。在)2/ 0(T t, ∈的零状态响应过程中,由于T << τ,故在2/ T t=时,电路已经达到 稳定状态,即电容电压 S o U t u= )(。由零状态响应方程 ) 1( )(/τt S o e U t u- - = 可知,当2/ ) ( S o U t u=时,计算可得τ 69 .0 1 = t。如能读出 1 t的值,则能测出该电路的时间常数τ。 2、RC积分电路 由RC组成的积分电路如图2(a)所示,激励) (t u i 为方波信号如图2(b)所示,输出电压) (t u o 取自电容两端。该电路的时间常数 2 T RC>> = τ(工程上称10倍以上关系为远远大于或远远小于关系。),故电容的充放电速度缓慢,在方波的下一个下降沿(或上升沿)

最新建筑结构阻尼比

1 建筑结构阻尼比 2 一、阻尼比用于表达结构阻尼的大小,是结构的动力特性之一,是描述结构3 在振动过程中某种能量耗散的术语,引起结构能量耗散的因素(或称之为影响4 结构阻尼比的因素)很多,主要有:(1)材料阻尼、这是能量耗散的主要原因。5 (2)周围介质对振动的阻尼。 6 (3)节点、支座联接处的阻尼 7 (4)通过支座基础散失一部分能量。 8 结构类型和材料分类给出了共一般分析采用的所谓典型阻尼比的值。综合各9 国情况,钢结构的阻尼比一般在0.01-0.02之间(单层钢结构厂房可取0.05),10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阻尼比一般在0.03-0.08之间。以上的典型阻尼比的值即11 为结构动力学在等效秥滞模态阻尼中,采用的阻尼比的值。在等效秥滞模态阻12 尼中,混凝土结构刚性较大,而且破坏过程(钢筋屈服和混凝土破碎)中也能13 够吸收大量能量;钢结构较为柔软主要通过弹塑性变形吸收能量,较混凝土而14 言脆断的可能性低得多,变形量也较大,一般认为10层以下的钢结构建筑物基15 本不会发生倒塌事故。综上可以看出,钢结构体系变形大,破环程度小是其优16 势,钢结构抗震方面的优势更多是从材料较轻,承载力高,地震过程中弹塑性17 变形较大,基本不会发生断裂,构造措施(如柱间支撑)等方面表现出来的。 18 19 二、现行设计规范关于结构阻尼比的取值内容: 20 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 21 第5.1.5条:建筑结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图5.1.5)的阻尼调整和形状22 参数应符合下列要求:

23 1 除有专门规定外,建筑结构的阻尼比应取0.05,……。 24 25 其中专门规定有: 26 8 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中8.2 计算要点中第8.2.2条钢结构抗震计算27 的阻尼比宜符合下列规定: 28 1 多遇地震下的计算,高度不大于50m时可取0.04;高度大于50m且小于200m 29 时,可取0.03;高度不小于200m时,宜取0.02。 30 2 当偏心支撑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31 时,其阻尼比可比本条1款相应增加0.005。 32 3 在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分析,阻尼比可取0.05。 33 9 单层工业厂房中9.2 单层钢结构厂房中第9.2.5条····单层厂房的阻34 尼比,可依据屋盖和围护墙的类型,取0.045~0.05。 35 其中条文说明:9.2.5 通常设计时,单层钢结构厂房的阻尼比与混凝土柱36 厂房相同。本次修订,考虑到轻型围护的单层钢结构厂房,在弹性状态工作的37 阻尼比较小,根据单层、多层到高层钢结构房屋的阻尼比由大到小变化的规律,38 建议阻尼比按屋盖和围护墙的类型区别对待。 39 10 空旷房屋和大跨屋盖建筑中第10.2.8 屋盖钢结构和下部支承结构协同40 分析时,阻尼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41 1 当下部支承结构为钢结构或屋盖直接支承在地面时,阻尼比可取0.02。 42 2 当下部支承结构为混凝土结构时,阻尼比可取0.025~0.035。 43 其中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整体、协同计算时的阻尼比取值。

一阶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 PSPICE概述 PSpice是一个电路通用分析程序,是EDA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对电路进行模拟和仿真。该软件的前身是SPICE(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Emphasis),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于1972年研制。1975年推出正式实用化版本SPICE2G,1988年被定为美国国家标准。1984年Microsim公司推出了基于SPICE的微机版本PSpice(Personal-SPICE),此后各种版本的SPICE不断问世,功能也越来越强。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软件的发展,特别是Windows操作系统的广泛流行,PSpice又出现了可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的、、、等版本,也称为窗口版,采用图形输入方式,操作界面更加直观,分析功能更强,元器件参数库及宏模型库也更加丰富。1998年1月,著名的EDA公司、OrCAD公司与开发PSpice软件的Microsim公司实现了强强联合,于1998年11月推出了最新版本OrCAD/PSpice 9。为了迅速推广普及OrCAD/PSpice 9软件,OrCAD公司提供了一张试用光盘OrCAD/PSpice 9 Demo,它与商业版是完全一致的,不同之处只是在元器件上受一定的限制,因此又被称为普及版。 OrCAD/PSpice 9可模拟以下6类常用的电路元器件: 1.基本无源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传输线等。 2.常用的半导体器件,如二极管、双极晶体管、结型场效应管、MOS管等。 3.独立电压源和独立电流源。 4.各种受控电压源、受控电流源和受控开关。 5.基本数字电路单元,如门电路、传输门、触发器、可编程逻辑阵列等。 6.常用单元电路,如运算放大器、555定时器等。在这里集成电路可作为一个单元电路整体出现在电路中,而不必考虑该单元电路的内部结构。 OrCAD/PSpice 9可分析的电路特性有6类15种: 1.直流分析,包括静态工点、直流灵敏度、直流传输特性、直流特性扫描分析。 2.交流分析,包括频率特性、噪声特性分析。 3.瞬态分析,包括瞬态响应分析,傅立叶分析。 4.参数扫描,包括温度特性分析,参数扫描分析。 5.统计分析,包括蒙托卡诺分析、最坏情况分析。 6.逻辑模拟,包括逻辑模拟、数模混合模拟、最坏情况时序分析。 OrCAD/PSpice 9的配套软件 OrCAD是一个软件包,进行电路模拟分析的核心软件是PSpice A/D,为使模拟工作做得更快更好,OrCAD软件包还提供了以下5个配套软件与之相配合。 1.电路图生成软件:其主要功能是人机交互方式在屏幕上绘制电路图,设置电路中元器件的参数,生成多种格式要求的电连接网表。在该程序中可直接运行PSpice及其它配套软件。 2.激励信号编辑软件:其主要功能是以人机交互方式生成电路模板中需要的各种激

6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6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5.6.1二阶电路的初始条件 初始条件在二阶电路的分析进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确定初始条件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分析电路时,要始终仔细考虑电容两端电压C u 的极性和流过电感电流L i 的方向; 第二,电容上的电压总是连续的,即 )0()0(-+=C C u u (5-31) 流过电感的电流也总是连续的,即 )0()0(-+=L L i u (5-32) 确定初始条件时,首先要用(5-31)和(5-32)式确定没有突变的电路电流,电容电压和电感电流的初始值。 5.6.2R L C 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如图5-37所示为RLC 串联电路。开关S 闭合前,电容已经充电,且电容的电压0U u C =,电感中储存有电场能,且初始电流为0I 当0=t 时,开关S 闭合,电容将通过L R 放电,其中一部分被电阻消耗,另一部分被电感以磁场能的形式储存,之后磁场能有通过R 转换成电场能,如此反复;同样,也有可能先是由电感储存的磁场能转换成电场能,并如此反复,当然也可能不存在能量的反复转换。 +- L u C 图5-37 RLC 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由图5-37所示参考方向,据KVL 可得 0=++-L R C u u u 且有dt du C i C C -=,dt du RC Ri u C R ==,dt u d LC dt di L u C L 2-==。将其代入上式得 022=++C C C u dt du RC dt u d LC 式(5-33)是RLC 串联电路放电过程以C u 为变量的微分方程,为一 个线性常系数二阶微分方程。

如果以电流i 作为变量,则RLC 串联电路的微分方程为 022=++i dt di RC dt i LC d (5-34) 在此,仅以C u 为变量进行分析,令Ae u pt C =,并代入(5-33),得到其对应的特征方程 012=++RCp LCp 求解上式,得到特征根为 LC L R L R P LC L R L R P 1221222 22 1 -?? ? ??-- =-??? ??+-= (5-35) 因此,电容电压C u 用两特征根表示如下: t p t p C e A e A u 2121+= (5-36) 从式(5-35)可以看出,特征根1p 、2p 仅与电路的参数和结构有关,而与激励和初始储能无关。1p 、2p 又称为固有频率,单位为奈培① 每秒) (s N P /,它与电路的自然响应函数有关。 根据换路定则,可以确定方程(5-33)的初始条件为000U u u C C ==-+) ()(,0)0()0(I i i ==-+,又因为dt du C i C C -=,所以有C I dt du C C 0-=。将初始条件和式(5-36)联立可得 ? ? ?? ? -=+=+C I p A p A U A A 022110 21(5-37) 首先讨论有已经充电的电容向电阻电感放电的性质,即00≠U 且00=I 。有 ??? ??? ?--=-=120 121 2021p p U p A p p U p A (5-38) 将1A 、2A 的表达式代入(5-36)式即可得到RLC 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但特征根1p 、 ① 奈培是一个无量纲单位,以奈培(John Napier,英格兰数学家)的名字命名。

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5.6 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5.6.1 二阶电路的初始条件 初始条件在二阶电路的分析进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确定初始条件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分析电路时,要始终仔细考虑电容两端电压C u 的极性和流过电感电流L i 的方向; 第二,电容上的电压总是连续的,即 )0()0(-+=C C u u (5-31) 流过电感的电流也总是连续的,即 )0()0(-+=L L i u (5-32) 确定初始条件时,首先要用(5-31)和(5-32)式确定没有突变的电路电流,电容电压和电感电流的初始值。 5.6.2 R L C 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如图5-37所示为RLC 串联电路。开关S 闭合前,电容已经充电,且电容的电压0U u C =,电感中储存有电场能,且初始电流为0I 当0=t 时,开关S 闭合,电容将通过L R 放电,其中一部分被电阻消耗,另一部分被电感以磁场能的形式储存,之后磁场能有通过R 转换成电场能,如此反复;同样,也有可能先是由电感储存的磁场能转换成电场能,并如此反复,当然也可能不存在能量的反复转换。 +- L u C 图5-37 RLC 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由图5-37所示参考方向,据KVL 可得 0=++-L R C u u u 且有dt du C i C C -=,dt du RC Ri u C R ==,dt u d LC dt di L u C L 2-==。将其代入上式得 02 2=++C C C u dt du RC dt u d LC 式(5-33)是RLC 串联电路放电过程以C u 为变量的微分方程,为一 个线性常系数二阶微分方程。 如果以电流i 作为变量,则RLC 串联电路的微分方程为

浅谈建筑结构的阻尼与阻尼比

浅谈建筑结构的阻尼与阻尼比 浅谈建筑结构的阻尼与阻尼比 摘要:阻尼是建筑结构进行动力分析一个重要的参数。文章首先简要介绍阻尼的实质、表达方法及其对反应谱的影响,重点对空间结构弹性分析时的阻尼比取值进行讨论,并给出了阻尼比的建议值,可供设计分析参考。 关键词:阻尼;阻尼比;空间结构;反应谱 1 阻尼 1.1 阻尼的实质 阻尼是反映结构体系振动过程中能量耗散的特征参数。实际结构的振动耗能是多方面的,具体形式相当复杂,且耗能不具有构件尺寸、结构质量、刚度等有明确的、直接的测量手段和相应的分析方法,使得阻尼问题难以采用精细的理论分析方法。 阻尼的表达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 (1)粘滞阻尼,即假定阻尼力与速度成正比,无论对简谐振动还是非简谐振动得到的振动方程均是线性方程。 (2)滞回阻尼,即假定应力应变间存在一相位差,从而振动一周有耗能发生,其特点是可以得到不随频率而改变的振型阻尼比。 1.2 阻尼的表达方法 传统上,总是将系统假定为比例阻尼来处理,应用最为广泛有:(1)Rayleigh 阻尼C = αM + βK;(2)Clough 广义阻尼C =ΣCb = MΣab ( M-1 K)b,(-∞

RC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实验报告

实验七 RC 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 一、实验目的 1. 测定RC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及完全响应。 2. 学习电路时间常数的测量方法。 3. 掌握有关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的概念。 4. 进一步学会用示波器观测波形。 二、原理说明 1. 动态网络的过渡过程是十分短暂的单次变化过程。要用普通示波器观察过渡过程和测量有关的参数,就必须使这种单次变化的过程重复出现。为此,我们利用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方波来模拟阶跃激励信号,即利用方波输出的上升沿作为零状态响应的正阶跃激励信号;利用方波的下降沿作为零输入响应的负阶跃激励信号。只要选择方波的重复周期远大于电路的时间常数τ,那么电路在这样的方波序列脉冲信号的激励下,它的响应就和直流电接通与断开的过渡过程是基本相同的。 2.图7-1(b )所示的 RC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分别按指数规律衰减和增长,其变化的快慢决定于电路的时间常数τ。 3. 时间常数τ的测定方法: 用示波器测量零输入响应的波形如图7-1(a)所示。 根据一阶微分方程的求解得知 u c =U m e -t/RC =U m e -t/τ。当 t =τ时,Uc(τ)=。此时所 对应的时间就等于τ。亦可用零状态响应波形增加到所对应的时间测得,如图13-1(c)所示。 a) 零输入响应 (b) RC 一阶电路 (c) 零状态响应 图 7-1 4. 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是RC 一阶电路中较典型的电路, 它对电路元件参数和输入信0.368t t C t t 0.6320 000+ c u u U m c u c u u u U m U m U m

号的周期有着特定的要求。一个简单的 RC 串联电路, 在方波序列脉冲的重复激励下, 当满足τ=RC<< 2 T 时(T 为方波脉冲的重复周期),且由R 两端的电压作为响应输出,则该电路就是一个微分电路。因为此时电路的输出信号电压与输入信号电压的微分成正比。如图7-2(a)所示。利用微分电路可以将方波转变成尖脉冲。 (a)微分电路 (b) 积分电路 图7-2 若将图7-2(a)中的R 与C 位置调换一下,如图13-2(b)所示,由 C 两端的电压作为响应输出,且当电路的参数满足τ=RC>> 2 T ,则该RC 电路称为积分电路。因为此时电路的输出信号电压与输入信号电压的积分成正比。利用积分电路可以将方波转变成三角波。 从输入输出波形来看,上述两个电路均起着波形变换的作用,请在实验过程仔细观察与记录。 四、实验内容 实验线路板的器件组件,如图7-3所示,请认清R 、C 元件的布局及其标称值,各开关的通断位置等。 1. 从电路板上选R =10K Ω,C =6800pF 组成如图13-1(b)所示的RC 充放电电路。u i 为脉冲信号发生器输出的U m =3V 、f =1KHz 的方波电压信号,并通过两根同轴电缆线,将激励源u i 和响应u C 的信号分别连至示波器的两个输入口Y A 和Y B 。这时可在示波器的屏幕上观察到激励与响应的变化规律,请测算出时间常数τ,并用方格纸按1:1 的比例描绘波形。 少量地改变电容值或电阻值,定性地观察对响应的影响,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