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郭维淮治疗气虚腰痛的经验

名老中医郭维淮治疗气虚腰痛的经验
名老中医郭维淮治疗气虚腰痛的经验

张代林治疗气虚腰痛的经验

山东省莘县燕店镇张代林铁掌正骨推拿诊所。腰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病机较复杂,虽然治

疗方法很多,但难以取得理想效果,有“病人腰痛,大夫头痛”

之说。张代林根据其发病机理将其分为四型:①

瘀滞型;②肾虚型;③气虚型;④痹阻型。现将郭维淮老师治疗

气虚腰痛的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腰痛的病因病机较复杂。《景岳全书》中“凡腰痛者,多由

真气不足”的论述是对腰痛病理本质的高度概括,也就是说气

虚是腰痛发病的基础。《素问?举痛论》载:“劳则气耗”,《素问

?调经论》载:“有所劳倦,形气衰少”等,都是说明劳作过度可

导致气的耗损而气虚,气虚无以化血则血虚,

气血亏虚,不能

濡养筋骨而腰痛。

2 辨证诊断

气虚腰痛主要表现为:腰痛不能举,中气不接,自觉腰部

上下两截,上部不能举动下部,臀骶部有下坠感,久坐后站起

时腰不能马上直立,适量活动后痛可减轻,劳累后加重。初时

疼痛较轻,有沉困酸胀感,一种姿势过久腰部有不适感,并逐

日加重。查体腰部压痛,无放射痛,痛甚时活动受限,舌质淡、

苔白,舌体大,脉沉细或沉弦。X线检查各椎体均有不同程度

的骨质增生。

3 治法方药

治宜温中补气、壮腰,以郭老自拟补气壮腰汤加减,药用

黄芪30g、党参15g、当归10g、续断12g、生白术15g、升麻5g、

香附15g、乌药6g、威灵仙10g、枳壳10g、

骨碎补10g、桑寄生

12g、独活10g、甘草3g,每日1剂,水煎服。方中黄芪补脾益

气,兼补肾脏之元气,与党参培补中宫之气为君;当归、骨碎

补、续断活血补肝肾为臣;佐以白术补气健脾,升麻升阳行瘀,

香附、乌药、枳壳理气,威灵仙、独活、桑寄生通经活络为佐,甘

草调合诸药为使。痛甚者加元胡,广木香以理气止痛;腰痛连

及腿痛者加川牛膝、刘寄奴以通经活络;腰痛连及腿麻木者加

全虫、僵蚕以通经除风;腰痛酸沉加狗脊、首乌以滋补肝肾。

4 功能锻炼

郭老认为治疗疾病要内外兼治,中医药辨证用药虽能缓

解症状,但要完全恢复,降低疾病的复发率,保持身体健康,需

要功能锻炼,尤其是主动的功能锻炼。动则使通,主动的功能

锻炼能便气血充盈、濡养周身,经络调畅,肌肉韧带强健,提高

抗病能力,在临床上取得更快更巩固的效果。根据不同年龄及

素质锻炼方法分别采用自由体操及腰背肌锻炼。

4.1 自由体操适应于年老体弱者。方法是患者站立位,两

足分开与肩等宽,腰部向后伸至最大限度,向前弯腰还原,分

别向左、右侧方弯曲、还原;然后分别左右旋转腰部自由活动

5~10分钟,早晚各1次。若弯腰过久或久坐、久站后做自由

体操5分钟。

4.2 腰背肌锻炼亦称为燕飞练功法,适应于身体较强壮

者。方法是患者俯卧,两上肢向伸,将头、胸部向后抬起,同时

两下肢伸直亦向后伸,抬离床面使身体呈反弓,仅腰部与床面

接触,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做重复动作

2~20次,逐渐增加,

增至20次后不再增加,以免加重劳损。

5 讨论

临床上往往忽视气虚腰痛,而偏面强调腰为肾之府,肾虚

则腰痛。故治疗以补肾为主,采用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者甚

多。由于证治不切合,所以疗效往往不理想。郭老认为慢性腰

痛多为气虚性腰痛,临床上应审明肾虚、气虚,症治合一方可

药到病除。气虚性腰痛当首先以补气为主,佐以固肾壮腰之

品,并自拟补肾壮腰汤在临床治疗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据作者对1998年10月~1999年5月治疗的214例腰痛

病人统计结果表明,属气虚腰痛者99例,占全部病例的46.

2%;属痹阻型腰痛者46例,占21.9%;属瘀滞型腰痛者34

例,占15.8%;属肾虚型腰痛者35例,占

16.1%。

辨证求因是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临床上气虚型腰痛应

与肾虚型、肾阳虚肾阴虚型腰痛加以区别。气虚型腰痛素体虚

弱,倦怠无力,腰痛时轻时重,缠绵不愈,劳累加重,休息减轻,

舌质淡,苔白,舌体大,脉沉细或沉弦;肾虚型腰痛起病缓慢,

腰膝酸软疼痛,晨起僵硬,活动后好转。若畏寒肢冷,小便清

长,舌淡嫩,苔白滑为肾阳虚;若头晕、目眩、耳鸣,舌质红,苔

薄为肾阴虚。

注意事项:①一个姿势不要持续时间过久,尤其是半弯腰

动作,要经常改善体位,避免肌肉疲劳。②尽量避免半弯腰承

重及半卧位看书等动作。③功能锻炼动作要轻缓。

《杂病源流屡烛?跌仆闪挫源流》中说:“百病之生,皆由

气之滞涩,药物之外,更加调养,则病可却而生可延。”即功能

锻炼使气血畅达,周流全身,濡养百骸,使局部症状减轻,防止

疾病复发。适当的功能锻炼是腰痛康复和防止再复发的关键。

根据病人年龄,身体素质及病情确定活动方法,并在医生的指

导下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活动次数,避免急于求成和不适当的

活动,以致加重劳损。

郭老认为临床上治疗气虚型腰痛,应辨证求因,审明症

型,做到症治合一,配合适当的功能活动,才能获得更快更好

更巩固的疗效。

腰痛的常见病因及鉴别诊断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读书报告 --腰痛的常见病因及鉴别诊断分析 腰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发病原因较多, 严重者可影响生活和工作。青壮年腰痛, 应注意类风湿性脊椎炎、脊椎结核和脊椎骨软骨炎。老年人常见有增殖性脊椎炎、脊椎骨质疏松、脊椎转移癌等。女性患者腰骶部痛, 应考虑盆腔炎和子宫位置异常或泌尿系统等疾病。矿工、搬运工、演员、运动员及伏案工作者易患慢性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椎结核或脊椎肿瘤压迫神经根时, 常出现一侧或两侧下肢后方放射痛。肾下垂时腰痛与体位密切相关。影像学检查对腰痛的病因诊断有重要价值。现对腰痛的常见病因的症状特点及鉴别诊断做一下简单的总结和分析。 急性腰肌劳损: 多见于青壮年, 有负荷过重或体育活动史。患者损伤时可突然感到腰部有声响并立即产生一侧或两侧剧烈腰痛, 可有放射性腿痛。体格检查可见腰部肌肉紧张, 髂后上棘的内侧,L 4 ~5旁有压痛。影像学检查可排除伴有椎体压缩骨折或横突骨折等的可能性。 慢性腰肌劳损: 表现为慢性间歇性或持续性的腰肌周围酸痛, 劳累时疼痛加重, 休息后好转。疼痛可持续时间较长,有时与天气有关。体格检查腰部活动可轻度障碍, 脊柱无侧弯畸形, 在 L3 横突可有压痛。影像学检查可排除伴随其他情况的可能性。 腰椎退行性变: 多见于老年患者。疼痛可轻或重, 多为持续性, 体位改变症状可加重, 有的伴有腿部放射痛。影像学检查可见腰椎曲度变直, 序列不规整, 椎体边缘唇样增生, 有的有骨桥形成, 有的伴有小关节突变尖增生, 部分椎间隙变窄,以 L 4 ~ 5和 L 5 ~ S 1 椎间隙变窄常见。 腰椎间盘病变: 可为椎间盘突出、膨出或脱出。大多有腰痛, 伴或不伴腿部放射痛。咳嗽、喷嚏、排便等升高脑脊液压力的动作, 及弯腰、直腿抬高等使坐骨神经紧张的动作, 可加重疼痛或产生触电样放射痛。影像学检查可见椎间隙变窄, 椎间盘向椎体后侧椎管内突出或脱出, 或向周围膨出, 硬脊膜弧形受压征象。 强直性脊柱炎: 腰骶部疼痛是最早和最常见的症状, 初起晨间腰骶关节僵硬,活动受限制。病变向上发展, 累及胸椎及颈椎, 出现胸背部疼痛, 头部活动受限, 脊柱可完全强直、僵硬。影像学检查可见骶髂关节间隙模糊, 关节面出现虫蚀样破坏, 有的关节间隙消失, 关节融合强直, 脊柱可见韧带骨化呈竹节样改变, 有的患者髋关节受累。 腰椎或骶髂关节结核: 患者常有局部胀痛, 呈钝痛或酸痛, 一般较轻, 活动及咳嗽、喷嚏等可加重酸痛。腰椎结核影像学检查可见相邻椎体骨质破坏, 椎间隙变窄, 脊柱后突, 椎旁脓肿形成。骶髂关节结核可见关节面破坏, 椎间隙不规则狭窄, 周围冷脓肿, 或有窦道形成。 脊椎肿瘤: 可分为原发和转移, 多为转移瘤, 常见前列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和肾癌转移。也可为多发性骨髓瘤。疼痛剧烈, 呈持续性。影像学检查可见多个椎体骨质破坏或硬化, 结合原发癌可诊断。 先天性脊柱畸形: 可见隐性脊椎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椎弓峡部不连、不对称性腰骶关节等。影像学检查可确诊。 梨状肌损伤综合征: 腰臀部或一侧臀部疼痛或酸胀, 并有大腿后方、小腿后外侧牵引痛, 严重者臀部剧痛如刀割, 行走、大小便或咳嗽可加重疼痛。患者可有跛行, 腰部无明显畸形及压痛。 纤维织炎: 好发于腰、背、颈、肩与胸部, 起病缓急不定。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 有腰部肌肉紧张、活动受限和局限性压痛。影像学无阳性发现。

腰疼的治疗方法 [腰疼的原因-治疗方法]

腰疼的治疗方法[腰疼的原因-治疗方法] 腰疼是指腰部一侧或两侧或正中等处发生疼痛之症,既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又可作为独立的疾病,可见於现代医学所称之肾病、风湿病、肌劳损脊椎及外伤、妇科等疾患。腰疼经常带给我们生活的诸多不便,那么腰疼的原因和治疗方法究竟是什么? 一.腰疼的发病原因 1、腰肌劳损:腰肌劳损是一种慢性病,也是常见的骨科疾病。腰肌劳损主要是以腰部隐痛反复发作,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时轻时重,缠绵不愈,所以专家提醒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对腰部有效的防护是很有必要的。 2、腰椎间盘突出:长期劳损、外伤、退行性病变等腰椎间盘突出时有发生,由于椎间盘髓核纤维环破裂导致髓核突出,压迫神经引起患者出现腰部疼痛的症状。尤其是患者在干重活、长时间行走后腰部疼痛的症状加重。 3、腰椎骨刺:长期劳损、外伤、不良的坐姿等都易导致腰椎骨刺的发生,患者开始出现腰背酸痛、僵硬、休息后明显稍活动后反而好转但活动过多则加重。 二.腰疼治疗的方法 1.正规的治疗 选择正规有效、没副作用的治疗方法是关键,口服药物对肝、肾、胃肠有一定的损伤,副作用大,因此选择外用中药如:孝多筋骨康贴,乌金效果非常好,从外皮渗透,药物渗入骨质,没有副作用,使用方便,不过敏,被称为绿色疗法。中医外敷疗法乌. 金.膏以黑膏药为载体含量高、析出速度缓慢、作用长期持久、局部疗效切实等一系列优点。乌 .金. 膏促进局部血液微循环,扶正固本、改善体质,起到修复骨病组织的作用,帮助很多长期受骨质增生、骨刺、病痛折磨的患者走出困境。 2.综合治疗

(1).及时明确诊断; (2.)及时有效的综合治疗; (3).及时的功能锻炼,做好日常保健,此三个环节缺一不可。及时明确诊断:腰疼可能由多种疾病引起,其中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最为多见。所以如果发现有类似的情况应及时就诊,明确诊断,排除其它因素的可能,仔细检查,以防漏诊,避免延误病情。有些患者在没有正确诊断下,盲目的治疗,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机。及时有效的综合治疗:经确诊后及时正规有效的治疗是很关键的,在这方面,建议腰疼患者使用金柱康腰带,它采用的是热疗、磁疗和牵引固定功效,达到行气活血、破瘀散结、温经通络,起到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缓解肌肉紧张及痉挛,有利于髓核还纳,恢复腰椎活动功能,使临床症状缓解,神经根受压症状全部解除。及时的功能锻炼和康复后保健:腰疼在正常的治疗方面,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外,后期的功能锻炼和康复保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主张治疗与功能锻炼同时进行,避免愈后并发症,配合正确的功能活动,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康复后的保健至关重要,所以愈后保健是很有必要,做到以上几个方面,腰疼可以治疗。 3.其他治疗 1.处方(1)当归12克,苏木、桃仁、地龙各9克,官桂、麻黄、黄柏、甘草各6克。用法:水煎,日1剂,饭前分服2次,15天为1疗程。疗效:服药2疗程,治愈率达92%(2)制首乌180克,苡仁20克,白酒750毫升。用法:药浸酒内15天,去渣取液,每服30毫升,日2次。疗效:用药1-2剂,有效率为82% 2.物理疗法:以镇痛、消炎、兴奋神经肌肉和松解粘连为主。常用的有低、中、高频电疗,超短波,短波疗法等。花费较昂贵,不适合普通人群长期使用。 3.手术疗法:多采用椎间融合技术或腰椎间盘切除方法。技术相对复杂,容易造成创伤,恢复期长,并可能带来并发症 感谢您的阅读!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

张晓明名老中医骨伤学术思想及经验总结 在骨伤科科中,中医骨伤科的许多行之有效地治疗方法,如痹症的辨证论治,预防保健,中药外敷等方法,或被遗忘或未完全继承,导致学术思想及经验失传,张晓明主任医师为滨州名老中医,所处地方靠近海边,气候潮湿,痹症发病率高,在治疗痹症方面积累丰富经验,通过调查研究,跟师学习,文献检索,,整理分析总结原始资料,继而跟随张晓明主任学习,临床见习,观摩,总结资料,将其学术思想总结如下。 痹症是指因感受风寒湿邪,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引起肢体关节疼痛,肿胀,酸楚,麻木,重着以及活动不利为主要症状的病症。 《内经》提出病因以风、寒、湿邪为主,《素问,痹论》云:“所谓痹者,各以其时感于风寒湿也”。“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阐述了痹症的病因,《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云:“厥阴有余并阴痹,不足病生热痹”提示脏腑与痹症的关系。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诊并治》认为“历节痛,不可屈伸”,“其痛如挚”,“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若脱”是其主症,病位在肝肾,病因是由于汗出入水中,风寒湿合而为邪,伤及筋脉,水湿浸淫骨关节所致。叶天士对于痹久不愈者,有久病入络之说,倡用活血化瘀及虫类药物,搜剔宣通筋脉。 病因病机:痹症的发生,与体质因素,气候条件,生活环境等有密切的关系,正虚卫外不固是痹症发生的内在基础,感受外邪是痹症发生的外在条件。外因有风寒湿邪,风热湿邪:内因有正气不足,体质亏虚。一般情况外因是致病条件,内因是发病基础。 张晓明主人认为本病病因病机复杂,概括起来有邪、痰、瘀三方面,外邪浸入人体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因素,具体有风寒湿热诸邪,临床表现为外邪侵犯肌表,阻闭经络,导致机体气血运行不畅,关节筋脉失养,瘀阻成痹,出现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发为本病。如果患者素体虚弱,阳气不足,则会发为寒痹,如果平素身体较好,肌体抵抗力强,则正邪相争,寒邪从阳化热,形成热痹,而较少见到直接感受热邪而致病者。 这里所说的瘀是指痰浊淤血,是风寒湿痹或风湿热痹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血滞而为瘀,津停而为痰,淤血痰浊痹阻经络,可见关节肿大,屈伸不利。 虚指人体精、气、血、津液不足或者脏腑组织功能低下,其中以肝虚肾虚为主。若先天之气不足,肾气亏虚,肌体抵抗力低下,卫外不固,易受外邪浸袭而发病,若邪气留滞不去,进一步耗损正气,肝肾不足加重。由于关节筋脉失养,不荣而痛,使病情更加复杂,出现形体消瘦、关节变形等症。 张晓鸣主任医师临床总结:豨签草具有降血沉,促内风湿因子转阴的作用。常用量30-60g,对于久治不愈的顽痹,或疼痛较重的本病,张老师善用全蝎、蜈蚣、地鳖虫治之,收效很好。张老师认为:虫类多肢足与关节,居住潮湿,由于自然演化和适应,他们具备天然抗风湿能力,他们的抗病能力最易为人体接受,利用,止痛作用较快。 基于以上认识,张晓明主任在临床上采取内服外治相结合,给予祛邪为主,结合补气养血,疏通经络,化痰解瘀之法,取得良好的疗效。祛邪为主的原则贯穿于各期治疗之中。 内服方药的组成原则:根据对病因病机的认识,本病重要的致病因素是风寒湿邪,因此,以风邪为主治病者,给予祛风药为主,兼用散寒除湿,再加活血、健脾之药;寒邪为主者,给予散寒之品,重用温阳药物,佐以祛风除湿。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制川乌、制草乌、桂枝、防风、羌活、独活、秦艽、威灵仙、豨签草、丁公藤、络石藤、青风藤、寻骨风、制马钱子、细辛、透骨草等。张晓明主任根据以上原则创制息风灵,主药即是丁公藤和制川乌。 对于热邪,多由于风寒之邪在体内郁积过久转而化热而来。治疗上以清热解毒疏通经络为主,但也应该根据情况加用川乌等散寒止痛之品。一是因为此类药物有较强的止痛作用,在应用大剂量清热药物中配伍,只是利用其较强的止痛效果,而不会减少清热作用,而是因为本病的根本原因是由风寒之邪侵犯经络关节所致,仍有一些风寒之邪停留在经络关节,转

传奇中医师多年临床经验的感悟与总结

传奇中医师多年临床经验的感悟与总结 小时候,家里居住环境不好,住的是土房、瓦房。秋天落叶纷飞,很容易飘落在屋顶,堆积在瓦沟,以致屋顶的排水通道被堵塞。每次下雨的时候,只要雨水稍大一点,屋顶排水不畅,瓦房就会漏雨。雨水从屋顶滴答滴答地落下来,落到屋内的地面上。为了防止地面被雨水淋湿,只好弄个盆子接水,但雨水滴在盆中后,还是会溅起来,盆的周围通常会被溅湿。所以雨停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地面弄干,父亲最常用的办法是将灶膛里的柴灰撒在被溅湿的地上,柴灰很干燥,撒上去之后,很快就将地上的水吸收了,将已经吸水的湿柴灰扫干净,然后再撒上干燥的柴灰,如此几遍之后,潮湿的地面,很快就干燥了。 后来我跟随太爷学习中医,每当听到太爷五行相克,特别是“土能克水”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父亲用柴灰来弄干地面的情形。 随着对中医理论学习的不断深入,随着对临床的不断接触,我对五行相克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对其在临床上的运用也越来越多。前面一章通过养猫的故事,阐述了相克的道理,当人体水湿过重,出现湿邪为患的疾病时,调理脾脏,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另外,在中医理论中,肾脏主水,有“水脏”之称,当肾脏出现功能异常,体内水湿泛滥的时候,通过调理脾脏也可以得到治疗。所以又有脾主湿之说! 要深入理解“以土制水”的含义,我们还得明白这里的“水’’在人体的指向,水过多的具体表现,知道了什么是“水湿太过”,知道了“土能治水”,才有可能得心应手地运用“以土制水”。

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谈谈湿邪在体内的表现形式。 湿邪重表现之一:痰多 “湿痰内盛,上犯肺系,肺失宣降,则咳嗽痰多;痰湿停胃,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痰湿阻膈,气机不畅,痞闷不舒;痰湿留注,则肢体困重;阻遏清阳,则头目眩晕。” 一些老年人,长期咳喘痰多,体温并不升高,西医诊断是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其实这样的病人,并不是所谓的炎症,而是“脾虚失运,痰湿内盛”所致,止咳化痰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急性期痰湿较盛,可以通过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来缓解,后期则从脾胃人手,培土制水,让脾胃功能恢复了,痰湿的来源自然也就得到了控制。虽然表面上没有治痰,但实为治痰的不二良方。 临床上,遇到这样的患者,我都是用二陈汤作为主方,随症加减。二陈汤的组方是半夏、陈皮、白茯苓、甘草、生姜。因为陈皮和半夏,以陈旧者效果最佳,所以取名叫“二陈”。 二陈汤的组方略为加减变化,就能用于多种痰证。 1、治湿痰,可加苍术、厚朴以增强燥湿化痰之力; 2、治热痰,可加胆星、瓜蒌以清热化痰; 3、治寒痰、凉痰,可加干姜、细辛以温化寒痰; 4、治风痰眩晕,可加天麻、僵蚕以化痰息风; 5、治痰食交阻,可加莱菔子、麦芽以消食化痰; 6、治痰气郁闭,可加香附、青皮、郁金以解郁化痰;

治疗腰痛的外敷偏方

方1 【组成】新疆葡萄干、酒适量。 【用法】煎成汤剂,饮服,连用2~3 剂。 【主治】闪腰岔气。 方2 【组成】赤小豆50 克、白酒适量。 【用法】赤小豆炒热,加酒拌匀,日服2 次,每次1 剂。服时把豆嚼碎连酒一起吃下。 【主治】急性腰扭伤。 方3 【组成】鳖甲、黄酒各适量。 【用法】鳖甲砂炒后研末,热黄酒送服,每服3 克,每日2 次。 【主治】闪腰疼痛。 方4 【组成】生附子30 克(研细末)、白酒。 【用法】调拌,外敷贴双足涌泉穴。 【主治】急性腰部扭挫伤。 方5 【组成】葡萄30 克、神曲30 克、黄酒适量。 【用法】烧灰用黄酒送服。 【主治】闪腰岔气。 方6 【组成】韭菜或韭菜根30 克(切细)、黄酒100 毫升。 【用法】煮熟,乘热饮,每日1~2 次。

【主治】急性腰扭伤,滞血阻者。 方7 【组成】葱白、大黄末、生姜汁各适量。 【用法】葱白洗净捣烂,放入锅内炒热,反复擦于痛处,再将大黄未以生姜汁调如糊状,敷于痛处,盖以纱布,胶布固定。 【主治】闪挫腰痛。 方8 【组成】鲜小叶榕200 克、韭菜50 克、生食盐20 克、白酒50 毫升。 【用法】诸药共捣烂,文火炒微黄,加入酒再炒10 分钟,待温外敷患处,每天换药1 次。 【主治】闪腰疼痛。 方9 【组成】胡桃仁60 克、红糖30 克、黄酒30 毫升。 【用法】胡桃仁与黄酒一起煮熟,放红糖后于睡前服用。 【主治】急性腰扭伤。 方10 【组成】菠菜500 克、黄酒适量。 【用法】去根洗净,捣烂用纱布绞汁取100 毫升,用黄酒冲服,每日2次。 【主治】急性腰扭伤。 方22 【组成】金针菜鲜根10 克、赤小豆30 克、黄酒适量。 【用法】煎前二味,去渣,冲入黄酒,适量温服。 【主治】腰挫伤,瘀肿疼痛。 方23

慢性腰背痛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慢性腰背痛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xx人民医院xx510080xx栋 腰背痛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许多疾病的常见和共有症状,病人常以此为主诉就诊。 因各家标准及调查方法不同,腰背痛的发病率差异很大,腰背痛发病率与工业劳动及工种有关: 搬运、翻砂等弯腰体力劳动较强的工种腰背痛发病率高达60.9%;机械工人的震动、汽车司机的颠簸,腰背痛几乎是职业病。腰背痛是一组疾病的共有症状,而非独立的疾病,目前尚无一致的分类方案。先按解剖、再按病因的分类方法较为适用。腰背痛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查体资料、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神经阻滞治疗、微创治疗、脊髓电刺激疗法、鞘内药物输注等。 腰背痛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许多疾病的常见和共有症状,病人常以此为主诉就诊。 腰背痛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即成为慢性腰背痛。 一、流行病学 因各家标准及调查方法不同,腰背痛的发病率差异很大。 人一生中患腰背痛者有60%~90%。 多数工业国家统计: 约70%的人曾患过腰背痛。 xx: 患病率为16%(25~74岁,以症状存在2周计),约1200万人,每年平均丧失约1700万个劳动日。 xx:

每年发病率为2%。70%的男性一生中有腰背痛。 xx: 的男性工人患腰背痛,其中需卧床休息。 德国:80%的人曾患过腰背痛,其中4%持续3个月以上,成为慢性腰背痛。 xx: xx(1961年): 平均发病率为13.7%。 xx(1987年): 平均发病率为11.5%。 腰背痛发病率与工业劳动及工种有关: 搬运、翻砂等弯腰体力劳动较强的工种腰背痛发病率高达60.9%;机械工人的震动、汽车司机的颠簸,腰背痛几乎是职业病。 腰背痛各主要病种发病率: 类风湿性关节炎: 日本/芬兰:4.2~4.5人/10万;美国:29人/10万;中国: 0.35%~0.4%,致残率达15%,每年新增病例400万左右。 骨关节炎: 全世界45岁以上的人,患病率为14%~30%;50岁以上的人中,患病率为50%;55岁以上的人中,患病率为80%;白人远高于黑人。(WHO)强直性脊柱炎: xx:0.22%~0.23%;xx:

名老中医经验整理(四)

名老中医经验整理(四) 名老中医经验整理(四) 第四十九节陈湘君证治经验 陈湘君,女,1939年3月出生,浙江省杭州市人,教授、 主任医师、上海市名中医。1962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六 年制医疗系,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内科主任,全国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理事,上海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上海市皮肌炎医疗协作中心主任,上海市类风关医疗协作中心副主任委员。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行医近40年,擅长于运用中医和西医两套理论对内科常见病、疑难病作出双重诊断,并运用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的方法治疗内伤杂病。尤其对风湿病有较深的造诣,她认为风湿病是一组由于正气亏虚(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功能失调,抵抗力低下)以致外邪入侵而致组织与关节,内脏受损的疾病,因此主张扶助正气与祛除病邪相结合来治疗风湿病。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充分运用中医内外合治的特色,并积极采用现代医学各种先进检测手段诊断与随访疾病的治疗效果,不仅使中医药治疗风湿病有较好的疗效,而且使中医药治疗风湿

病的机理也取得了进展,目前已总结出治疗类风关、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多肌炎、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痛风等风湿病的经验方。 94年她主持的“内服益气温阳,外用祛风活血对类风关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上海市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96年他主持的“滋阴解毒法为主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紊乱调节作用的研究”获上海市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95年参与的“癌转移过程中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关系及益肺抗癌饮对其影响”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96年参与的“益肺抗瘤饮对肺癌生长转移的病理学改变的影响”获上海市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 91年、94年、99年分别应邀赴日本、捷克、美国、越南、泰国等国进行风湿病学术交流,94年、96年、98年多次应邀赴台湾与香港地区进行风湿病学术讲座,受到国内外同行一致好评,94年获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证书。 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和参加编写着作12本。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陈湘君教授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机,是在肝肾精血阴津亏虚邪火内生的基础上,感受风湿热毒或因曝晒日光,内外相合,两热相搏,导致气血逆乱,阴阳失调,经脉痹阻,脏腑亏损,故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个肝肾亏损为本,邪毒亢盛为标,本虚标实的疾病。治疗当以滋养肝肾、清热解毒为原则。由于其病程漫长,症状复杂,因

腰腿痛中医诊疗方案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一、概述 腰痛又称腰脊痛,是指以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可表现在腰部的一侧或两侧,部分患者伴有下肢疼痛。六淫之气,客于经脉,气血阻滞,经脉不通;或年老体衰,纵欲过度,肾精亏损,筋脉失养;以及跌扑损伤,筋脉受损,气血运行不畅,瘀血留置与腰部,均可引起腰腿痛。西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腰腿痛范畴。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朱云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 (1)病史:多有不同程度的腰部外伤及腰肌劳损病史 (2)主要症状:腰痛和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 (3)主要体征:腰部畸形,腰部压痛和叩击痛,腰部活动受限,直腿抬高实验(+)加强实验(+)屈颈试验(+),根据DR、CT或MRI 检查射片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多有不同程度的腰部外伤及腰肌劳损病史。 (2)症状:有腰痛伴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症状:

腰痛:腰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最早先出现的症状,而且是多见的症状,发生率约91%,疼痛性质一般为钝痛、放射痛或刺痛。 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绝大多数病人发生在L4/5、L5/S 1间隙,故容易引起坐骨神经痛,发生率达97%。疼痛多是放射性痛,由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到跟部或足背部。 腹股沟区或大腿内侧痛:高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的椎间盘可压迫L1、L2和L3神经根,出现相应的神经根支配的腹股沟区疼痛或大腿内侧疼痛。 马尾神经综合症: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游离的椎间盘组织,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大小便障碍,鞍区感觉异常。多表现为急性尿储留和排便不能自控。 尾骨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可出现尾骨疼痛。原因是突出的椎间盘组织移入骶管,刺激腰骶神经丛。 肢体麻木感:有的病人不出现下肢疼痛而表现为肢体麻木感,此乃是椎间盘组织压迫刺激了本体感觉纤维而引发的麻木。 (3)体征: 腰部畸形:腰椎侧凸,它是一种姿势性代偿畸形,有辅助诊断价值。腰部活动受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一般有腰部活动受限的表现。腰部压痛和叩击痛:腰部压痛及骶骨棘肌痉挛:约89%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在病变间隙的棘突间有压痛。约1/3的病人有腰部骶脊肌痉挛。 间歇性跛行:当患者走路时,随着行走距离增多,腰背痛加重,不得

中医临床经验验与药方(六)

中医临床检验与药方(六) 慢性胃炎 1.寒热不分、病位不明,以热作寒,以胃作肝,难于奏效 索××,男,45岁 胃脘胀痛7~8个月。医诊慢性肥厚性胃炎。先用西药治疗4个多月未见明显效果,继又配合中药健脾和胃、温中健脾,疏肝健脾等亦无明显改变。细审其证,疼痛以剑突以下的上腹部为主,按之则痛甚,舌苔白,脉浮滑。因思脉浮者上焦病也,滑者痰实凝结也。合之于证,乃痰热之邪结于胃脘也。仲景《伤寒论》云:“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医宗金鉴》云:“黄连涤热,半夏导饮,瓜萎润而下行。合之以涤胸膈痰热,开胸膈气结。”此病正相合拍。乃拟清热涤痰散结。处方:瓜蒌40克,半夏10克,黄连6克,枳实10克。 服药1剂,诸证大减;继服4剂,诸证消失,愈。 某医云:慢性胃炎为什么用治胃病法而不效,而老师用小陷胸取效呢?答曰:此证从西医的诊断看是慢性肥厚性胃炎,其治疗的规律是有的,但是由于兼杂证甚多,故治疗起来就很复杂了。因此我们必须随时注意随证治之,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疗效。又问:为什么小陷胸汤又加枳实?答曰:小陷胸汤加枳实方本为鞠通《温病条辨》方,其本用于“脉洪滑,面赤身热头晕,不恶寒,但恶热,舌上黄滑苔,渴欲冷饮,饮不解渴,得水则呕,按之胸下痛,小便短,大便闭者,阳明暑温,水结在胸也。”而余根据其黄连、瓜蒌清在里之热痰,半夏除水痰而养

胃,加枳实者,取其苦辛通降,开幽门而引水下行也,故加枳实,实践证明其效确实优于单纯的小陷胸汤。 2.寒热夹杂,不审比例,以热作寒或以寒作热,杂药乱投,始终不愈支××,男,成。 嘈杂泛酸1年多。医诊慢性胃炎。始以西药止酸剂有效,但一停药即复如初,后又请中医以瓦楞、螵蛸、浙贝之属治之,亦时有减,但一停药即复如初。再改请某医诊治,云为胃寒,服1剂烧心即减,然再服则口舌生疮,后云其为胃热,然服药口疮减而烧心嘈杂则甚。细审其除嘈杂泛酸之外,并见口苦而干,舌苔薄白,脉弦涩不调。综合脉证,思之:此乃寒热夹杂,寒多热少之证也。为拟苦辛通降,热多寒少之剂。处方:半夏10克,黄连10克,干姜10克,肉桂10克,党参10克,甘草6克,大枣7个。 服药1剂,嘈杂泛酸即减;继服10剂,诸证消失,愈。 何××,女,46岁。 一年来,嘈杂泛酸,口苦口干。医诊慢性胃炎。先用西药治疗症稍减,但稍一停药,证复如初。又改用中药乌贼骨、瓦楞子之属治之,亦与西药相差无几。其后又遍请中医治疗,有云寒者,有云热者,但诸药仍不见效果。细审其证,除泛酸烧心外,并见口干,脉滑。因予半夏泻心汤。处方:半夏10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干姜10克,党参10克,甘草6克,大枣7个。服药4剂,诸证大减,继服20剂,愈。患者云:此方之药前医所开方中俱有,然其不效者何也?答曰:本病系寒热夹杂,热多寒少之证,故用寒多热少之药相伍为用,

位著名老中医治疗心衰的临床经验分享

12位著名老中医治疗心衰的临床经验分享! 12位著名老中医治疗心衰的临床经验分享!慢性心力衰竭属中医“心衰”范畴,中医药治疗心衰取得较好的效果。为 建立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最佳诊疗方案,我们通过查阅文献对名老中医治疗心衰的经验进行了总结,这些经验对于临床治疗急心衰有很好的学习和借鉴作用,对制订心衰的中医诊疗方案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赵锡武认为本病证属心肾阳衰,水气上逆,凌心犯肺。肺满、喘促、心悸诸症较为常见。其心悸之治非补益气血、养心复脉之所能,当取强心扶阳、宣痹利水之真武汤为主,辅佐“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治水三法”,方能奏效。李介鸣认为心衰若以心悸气短为主症,多以气阴两虚为主,当以益气养阴,方以生脉散为主方。以呼吸困难为主症,多以温补肺肾为主,方以右归饮加减。心衰若以水肿为主症,治疗宜用抑阴扶阳、温阳化气利水法,方以苓桂术甘汤加味。其对临床常见症状的处理也具有经验。(1)尿量减少:利尿为治疗心衰之关键。最常用的利尿中 药有:获苓、猪苓、车前子、冬瓜仁、冬瓜皮、泽泻等。对水肿较重的患者,尤其是腹水者多用牵牛子末;腹水肝大者可加三棱、莪术。胸水与心包积液者可在辨证基础上加己椒苈黄汤治疗。(2)心律失常:心衰患者往往心率偏快,多伴有房性早搏、心房纤颤或室性早搏等等,可加琥珀末、紫石

英、珍珠母以加强镇心安神作用。心率偏慢或有传导阻滞或窦房结功能低下,可加独参汤或保元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用补肾阳药,如仙茅根、淫羊藿、鹿角胶、补骨脂等以温肾阳促心阳。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强调用温药。(3)感冒与感染:本着先表后里的原则,先纠正感冒再治心衰。(4)咳血问题:心衰患者因肺动脉高压或肺瘀血易出现咳血或痰中带血丝的症状,在辨证基础上加入代赭石、旋复花、紫苏子霜等降气止血药,同时还可加大小蓟、侧柏叶、血余炭、藕节炭等。(5)胃肠症状:心衰患者多有胃肠道瘀血,又多长期服用强心、利尿以及抗心律失常类药物,易出现胃肠功紊乱,如恶心纳呆、胃脘胀满等症状,又常可加重心衰,可加砂仁、陈皮、佩兰等健脾行气的药物,调和胃肠功能,以助后天之本。(6)口干渴:心衰患者长期服用利尿剂而损伤阴液,常表现为口干渴,可用生地黄、石斛、元参、沙参等养阴生津的药物。顾景琰认为心衰乃五脏同病。治疗原则当以扶正补虚为本,祛除实邪为辅。补虚主在培补心肺肾脾,调和气血阴阳;祛邪主在和血通络,温化水湿。治疗常以参附汤与生脉散为基本方药。颜德馨认为心衰是本虚标实之证,病机关键点是心气阳虚,心血瘀阻,提出“有一分阳气,便有一分生机”、“瘀血乃一身之大敌”的观点。在临床上将心衰分为心气阳虚、心血瘀阻即可基本把握心衰的辨治规律。心气阳虚为主者,以温运阳气为重要法则。心血瘀阻为主者,行

腰痛-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

腰痛 腰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闪挫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而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基本病机为筋脉痹阻,腰府失养。病性有虚有实,虚者多属内伤,责之于禀赋不足,肾亏腰府失养;实者多为外感风、寒、湿、热诸邪,痹阻经脉,或劳力扭伤,气滞血瘀,经脉不通而致腰痛。常见于西医的强直性脊柱炎、腰肌劳损等疾病。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1.1 诊断要点 1.1.1 急性腰痛:病程较短,轻微活动即可引起一侧或两侧腰部疼痛加重,脊柱两旁常有明显的按压痛。 1.1.2慢性腰痛:病程较长,缠绵难愈,腰部多隐痛或酸痛。常因体位不当,劳累过度,天气变化等因素而加重。 1.1.3 常有居住潮湿阴冷、涉水冒雨、跌仆闪挫或劳损等相关病史。 1.2鉴别诊断 1.2.1背痛、尻痛、胯痛:腰痛是指腰背及其两侧部位的疼痛,背痛为背膂以上部位的疼痛,尻痛是尻骶部位的疼痛,胯痛是指尻尾以下及两侧胯部的疼痛。 1.2.2 肾痹:腰痛是以腰部疼痛为主;肾痹是指腰背强直弯曲、不能屈伸、行动困难而言,多由骨痹日久发展而成。 2 辨证论治 腰痛治疗当分标本虚实。感受外邪属实,治宜祛邪通络。根据寒湿、湿热的不同,分别予以温散成清利;外伤腰痛属实,治宜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为主;内伤致病多属虚,治宜补肾固本为主,兼顾肝脾;虚实兼见者,宜辨主次轻重,标本兼顾。 2.1 寒湿证 证候: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病痛不减,寒冷和阴雨天加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病机:寒湿闭阻,滞碍气血,经脉不利。 治法: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方药:甘姜苓术汤加减。 干姜9g,桂枝15g,甘草6g,牛膝9g,茯苓15g,白术I5g,杜仲15g,桑寄生15g,续断15g。 加减:寒邪偏胜,腰部冷痛,拘急不舒,加附子先煎9g,细辛3g以温阳散寒;湿邪偏胜,腰痛重着,苔厚腻,加苍术15g,薏苡仁30g以除湿。年高体弱或久病不愈,肝肾虚损,气血亏虚,腰膝酸软无力,脉沉弱,宜独活寄生汤加附子。 2.2 湿热证 证候:腰部疼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气症状加重,活动后或可减轻,身体困重,小便短赤, 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病机:湿热壅遏,经气不畅,筋脉失舒。 治法:清热利湿,舒筋止痛。 方药:四妙丸加减。 苍术15g,黄柏10g,薏苡仁30g,木瓜30g,络石藤15g,川牛膝9g,土茯苓30g,虎杖15g。 加减:小便短赤不利,舌质红,脉弦数,加栀子9g,萆薜15g.泽泻9g以助清利湿热;湿热蕴久,耗伤阴津,腰痛,伴咽干、手足心热,加生地黄15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以滋补肾阴。

省中医临床经验方汇总

邵念方协定方 中风2号 黄芪30 首乌24 桃仁15 川芎15 鸡血藤30 葛根30 土元 6 生山楂24 水蛭 3 舒心饮 柴胡24 前胡15 元胡20 丹参30 党参24 栝楼3降香8 炙甘草3 保丹饮 黄芪30 党参24 麦冬30 丹参30 檀香10 砂仁6葛根24 菖蒲12 枣仁30 炙甘草6 滋水清肝饮 生地30 山芋肉10 山药15 泽泻24 云苓24 丹皮15 柴胡24 枣仁30 焦栀子12 苦参煎 苦参30 双花30 白头翁30 赤芍30 川椒15 生百部15 黄柏15 蛇床子15 冰片6 衍股消肿汤 怀膝60 桃仁15 红花15 苍术12 黄柏12 薏米30 防己12 三七粉6 穿山甲9 水蛭15 甘草9 滑膜炎1号 水蛭3 赤白芍各9 当归9 黄柏9 川膝9 苍术9 双花30 苡米30 萆解15 地龙12 车前子9 五加皮9 陈皮9 莪术9 甘草6 活骨2号 生熟地各3 肉苁蓉9 补骨脂9 骨碎补9 红参9 川断12 淫羊藿9 制龟板9 制鳖甲9 山甲3 当归9 丹参30 鹿角胶9 独活9 海桐皮15 海风藤15 全蝎6 甘草6 强脊汤 熟地9 防己12 肉苁蓉9 肉桂3 熟附子6 仙茅9 鲜灵脾9 防风15 川芎9 杜仲12 川断12 狗脊9 桑寄生9 细辛3 海风藤15 地龙9 乌梢蛇9 羌独活各15 甘草6 骨性关节洗药 当归9 防风15 灵仙15 透骨草15 海桐皮15 苏木9 川楝子9 桑枝9 姜黄9 花粉6 秦艽15 五加皮15 制川乌6 制草乌6 红花9 蔓荆子15 白芷9 羌活15 激活1号 当归15 川芎9 牛膝15 防己30 赤芍12 丹参15 茯苓15 山甲9 全蝎9 蜈蚣2 鹿角胶9 淫羊藿9 羌活9 独活9 白芷9 桃仁9 红花9 伸筋草9 桂枝9 木香9 甘草6 激活2号 当归15 川芎9 牛膝15 防己30 赤芍12 丹参15 茯苓15 山甲9 全蝎9 蜈蚣2 鹿角胶9 淫羊藿9 羌活9 独活9 白芷9 伸筋草9 乌梢蛇9 木香6 甘草6 川草乌各9 康复1号 当归15 川芎9 牛膝15 防己30 赤芍12 丹参15 茯苓15 山甲9 全蝎9 蜈蚣2 鹿角胶9 淫羊藿9 羌活9 独活9 白芷9 伸筋草9 杜仲9 枸杞30 骨碎补木香9 甘草6 康复2号 当归15 川芎9 牛膝15 防 己30 赤芍12 丹参15 茯苓15 山甲9 全蝎9 蜈蚣2 鹿角胶9 淫羊藿9 羌活9 独活9 白芷9 伸筋草9 乌梢蛇9 海风藤9 木香9 甘草6 清炎消肿1号 当归15 川芎9 牛膝15 防己30 赤芍12 丹参15 茯苓15 山甲9 土元9 黄柏9 知母9 猪苓15 泽泻12 桃仁9 红花9 羌活9 独活9 白芷9 车前子12 伸筋草9 木香6 甘草6 清炎消肿2号 败酱30 公英15 地丁9 双花30 连翘12 丹参15 赤芍12 丹皮9 猪苓15 泽泻12 车前子12 羌活9 独活9 白芷9 山甲9 大黄9 防己30 木香6 甘草6 牛膝15 止咳化痰汤 炙麻黄9 桃杏仁各9 川浙贝各9 当归12 丹参12 银花24 连翘9 厚朴6 瓜蒌30 半夏12 黄芩12 芦根18 桔梗18 苏子9 莱菔子12 甘草3 功效:清肺化痰 适应证:咳嗽痰多,胸闷气急,急性支 气管炎,伴喘息性胸闷气急,慢性喘息 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小青龙汤加味 炙麻黄9 桂枝6 干姜6 细辛6 白芍12 半夏12 五味子9 丹参12 当归12 厚朴6 苏子12 莱菔子12 黄芩12 徐长卿9 公英24 甘草6 功效:温肺化饮 适应证:咳喘夜甚阵作,大便不实,或 腹泻,肩背胀痛,顽固性咳嗽,舌暗 淡,苔白黄腻。 平肝理肺汤 柴胡12 黄芩12 麻黄6 半夏12 厚朴6 干姜6 桔梗12 苏子9 杏仁9 瓜蒌18 丹参12 银花15 连翘9 党参9 炒枳壳9 云苓12 当归12 苍术9 芦根15 甘草6 功效:健脾调肝清肺 适应证;咳、气急、喘、阵作,作则剧 或有情志不畅,舌暗,苔卜黄,脉弦滑 或涩不利。 小青龙汤加生石膏汤加味 炙麻黄9 桂枝6 干姜6 白芍12 细辛6 五味子9 半夏12 黄芩12 当归12 丹参12 生石膏24 公英18 厚朴9 苏子9 莱菔子12 甘草6 功效:清肺温阳化饮 适应证:喘咳阵作口干喜饮。 清上补下汤 柴胡12 黄芩12 当归12 厚朴9 丹参12 沙参18 桔梗12 公英15 生熟地各15 五味子9 党参12 枸杞12 川贝9 苏子12 莱菔子12 甘草6 功效:清肺补肾祛痰饮 适应证:久病咳喘,发热,口干,胸 闷。 加减参苏饮 党参9 云苓9 陈皮9 半夏12 桔梗12 炒枳壳9 苏叶9 连翘9 黄芩12 浙贝9 蝉衣9 薄荷9 瓜蒌9 枇杷叶6 芦根18 前胡9 沙参15 甘草6 加味苏子降气汤 苏子9 厚朴9 炒枳壳9 干姜6 当归12 肉桂6 半夏12 莱菔子12 前胡12 党参12 苍术9 甘草6 苏子导痰汤 苏子12 当归12 厚朴6 前胡9 半夏12 枳实9 胆星9 云苓9 海浮石12 炙牙皂6 桔梗12 甘草6 竹沥20ml 党参12 清痰化积汤 炒枳实9 半夏9 云苓9 香附12 焦山楂12 焦神曲12 炒谷麦牙12 内金6 沙仁6 莪术6 莱菔子12 苍术9 炒大黄3 焦山栀3 公英18 干姜3 伤食腹胀痞满 陶氏健肝汤 茵陈9 苍术6 丹参9 栀子6 白蔻6 厚朴6 山药12 枳壳6 公英15 香附12 连翘9 白术9 党参12 麦芽12 山楂12 甘草3 消炎利水汤 银花30 公英30 败酱20 苡仁30 连翘9 桔梗12 黄芩12 芦根18 车前草30 扁蓄12 石苇15 黄芪15 云苓皮18 大黄6 竹叶9 益肺行水汤 黄芪12 党参12 苍术9 白术9 云苓9 苡仁30 枳实9 车前子12

腰痛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doc

腰痛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 腰痛是因腰部受损,以腰部疼痛为主症的常见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那么针对这种疾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进行预防和治疗呢?接下来我和你一起了解做法腰痛的治疗方法吧。 腰痛的病因病机 1.感受寒湿 居处潮湿,若劳作汗出当风,或冒雨涉水,衣着冷湿,都可感受寒湿之邪。寒邪凝滞收引,湿邪黏聚不化,致腰腿经脉受阻,气血运行不畅,因而发生腰痛。 2.感受湿热 岁气湿热时令,或长夏之际,湿热交蒸,或寒湿蕴积日久,郁而化热,转为湿热。人感此邪,阻遏经脉,引起腰痛。 3.气滞血瘀 跌仆外伤,或久病,气血运行不畅,或体位不正,腰部用力不当,屏气闪挫,可导致经络气血阻滞不通,使瘀血留着腰部而发生腰痛。 4.肾亏体虚 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劳累过度,或年老体弱,或久病体衰,或房室不节,以致肾精亏损,无以濡养筋脉而发生腰痛。腰为肾之府,故腰痛多与肾有关。 腰痛的辨证论治

1.寒湿腰痛 主症: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每遇阴雨天气,或腰部感寒后加剧,痛处喜温。舌白腻,脉沉紧。 治法:散寒除湿,温经通络。 方药:甘姜苓术汤加减(又名肾着汤)。若寒邪偏胜,则冷痛为主,拘急不舒,可加附片;若湿邪偏胜,则痛而沉重为著,可加苍术;若兼风邪,症见腰痛左右不定,牵引两足,或连肩背,或关节游痛,合用独活寄生汤以祛风活络,补益肝肾。 2.湿热腰痛 主症:腰部胀痛,痛处伴有热感,每于热天或腰部着热后痛剧,遇冷痛减,口渴不欲饮,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利湿,舒筋活络。 方药:四妙丸。湿热之邪,蕴蓄日久,或热象偏重,耗伤阴津可加女贞子、旱莲草等滋阴不恋湿的药物。 3.瘀血腰痛 主症:痛处固定,痛如锥刺,日轻夜重或持续不解,活动不利,甚则不能转侧,痛处拒按。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药:身痛逐瘀汤。临证应用可酌加地鳖虫以配方中地龙起通络祛瘀的作用;若兼有风湿者,宜加独活、狗脊;若兼有肾虚者,宜加杜仲、续断、熟地黄。 4.肾虚腰痛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方法研究

名老中医经验挖掘与传承新方法探讨 1孙燕2臧传新1任廷革1李宇航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2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聊城,252059) 摘要: 关键词: 1.背景 名老中医经验是名老中医在长期的与疾病作斗争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名老中医经验的总结挖掘可以丰富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同时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能够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流派特色和技术专长的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使之更广泛地应用和传播而不至失传。名老中医及其宝贵的临床经验是国粹中之粹,因此中医界的仁人志士和政府决策部门都十分重视名老中医经验的挖掘与传承工作。 传统的名老中医经验的总结与传承方式主要包括师带徒、文献整理、专家系统的研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都取得了不斐的成绩,但是又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师带徒”的模式,无论是教育的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得到保障。传统的文献整理挖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可重复性和推广性不强。中医专家系统是一种理想的学术思想传承模式,但是它当前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符合中医特点的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继承问题。因此,如何高效、完整、全面、系统的挖掘名老中医经验,便捷的推广名老中医经验,让更多的人方便的学习和继承,仍将是中医传承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在“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课题启动仪式也指出:“运用现代科学特别是信息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手段,一方面继续加强对名老中医专家学术思想和宝贵经验的抢救、保留和整理研究,另一方面则是要研究如何传承他们的宝贵经验,使他们的经验能被更多的后学者所学所用,使后学者从他们的成功经验中迅速提高诊疗能力和水平,更快地成为名医”。 笔者认为:名老中医经验的挖掘与传承应该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利用信息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理论和技术发展的先进成果,借鉴以往研究成果,寻找新的突破点,探索名老中医经验的挖掘与传承方法,实现名老中医经验的全面、有效、科学的挖掘和传承。 2.名老中医经验挖掘与传承新方法 中医学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师带徒”方式对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智能分析技术与SVM的模式识别方法相结合实现 中医临证经验的实践性很强,是从诸多的临证诊疗中总结出来的,这些经验

脊柱推拿治疗腰背痛疗效的研究进展

脊柱推拿治疗腰背痛疗效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8-12-03T10:05:55.38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0期作者:张凯军 [导读] 在全世界281种可导致伤残、影响健康、缩短寿命的疾病中,腰背痛排名第1位。我国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约30%的人会收到腰背痛的困扰。 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天津武清 301700 摘要:腰背痛属于骨科常见病,其发病因素有很多,可导致病患丧失劳动力,进而使其生活质量下降。脊柱推拿治疗腰背痛的效果显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减轻病患痛苦。本文就近些年关乎脊柱推拿治疗腰背痛疗效的研究情况作以下综述。 关键词:脊柱;推拿治疗;腰背痛;疗效;研究进展 1 腰背痛 腰背痛属于骨科多发病,西方国家,约70%的中老年人出现腰背痛。2013年,WHO一项针对全世界疾病流行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腰背痛的患病率高达9.2%,尤其对于工业国家而言,其患病率达到了80%以上[1]。2010年的一项统计数据也指出,在全世界281种可导致伤残、影响健康、缩短寿命的疾病中,腰背痛排名第1位。我国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约30%的人会收到腰背痛的困扰。 腰背痛的发病因素有很多,临床上针对其病理因素的差异常将其分为椎间盘源性疼痛、关节突关节疼痛、肌肉韧带源性疼痛、牵涉痛、非器质性疼痛五大类,当中以椎间盘源性疼痛的患病率最高,因此也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根据疾病的缓急,临床上又将该病分为急性与慢性两个类别。 由于腰背痛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复发率,会对病患的生活与工作构成不利影响,因此及早对该病进行诊断与治疗非常重要也极有必要。然而,临床实践经验表明,该病目前仍缺乏治愈的疗法。常用的治疗措施主要有:卧床休息、运动锻炼、物理治疗、脊柱推拿、按摩等等。 2 脊柱推拿 尽管腰背痛的病因极为复杂,但大多数研究学者认为,下腰椎及其邻近组织的生物力学变化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所以,治疗该病始终应着眼于下腰椎及其邻近组织生物力学的纠正上。脊柱推拿具备了这一治疗特点。 脊柱推拿作为推拿治疗的主要内容之一,系指操作者于和脊柱有关的组织、经络实施手法操作,以达到治疗脊椎骨关节病变或脏器病变的目的。该疗法在国内外均获得了广泛运用,其适应证为:和脊柱有关的结构病变,如颈椎病、椎间盘病变、腰扭伤等等。 从20世纪90年代脊柱推拿疗法被运用于临床治疗开始,至今仍未形成一个具有权威性的规范化操作标准,导致手法操作方法较多、发展缓慢,特别是在缺乏统一标准的情况下,临床治疗期间可能会引发诸多不良情况。另外,医师在进行脊柱推拿治疗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与主观性,导致治疗效果的差异性较大。因此,有必要对该疗法制定一套权威的、统一的技术规范。 近年来,中西方国家针对脊柱推拿规范操作的研究逐渐深入,相关政策也先后推出。2010年,我国中华中医药学会明确规定了各类脊柱推拿的操作步骤、适应证与禁忌证。然而,随着临床研究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脊柱推拿疗法的操作规范仍然需要不断审视与修正。 3 脊柱推拿治疗腰背痛的疗效 3.1 急性腰背痛 急性腰背痛通常是指发作时间在90天之内。急性腰背痛具有极高的复发率。初次发作的病患中,出现轻微疼痛症状的复发约占65%,1年之后,依然会有35%左右的人会出现中度疼痛症状的复发以及15%左右的人会出现重度疼痛症状的复发。虽然如此,大多数研究学者还是认为急性腰背痛属于一类自限性病症。 根据病变部位的差异性,急性腰背痛中的机械性脊柱病症占据了所有病例的97%以上,其中包括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张艇锋[2]探讨推拿、联合针灸、腰部功能训练治疗方案对慢性腰肌劳损的治疗效果,选取120例病患,依照治疗方案的差异性纳入推拿组、针灸组、综合治疗组,皆为40例,对比三组的临床效果及复发率,结果显示,推拿组、针灸组、综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与复发率依次为82.5%、80.0%、97.5%与27.5%、32.5%、7.5%,由此说明,推拿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性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显著,结合针灸及腰部功能锻炼,可进一步巩固疗效,促进病患尽快康复,且复发率大大降低。郑衍庆等[3]探析推拿联合功能锻炼对恢复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按照治疗方案的差异性将70例病患纳入功能锻炼干预组与功能锻炼+推拿手法治疗组,12周后对比其VAS得分、下腰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前屈最大肌力以及步行能力,结果显示,功能锻炼+推拿手法治疗组的各指标均优于功能锻炼干预组,两组的总有效率依次是97.14%、74.29%,由此可知,在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实施推拿手法治疗,可有效缓解腰痛,改善病患的症状体征,增强其前屈肌群功能及下肢运动功能。吴志君等[4]探析脊柱推拿联合汤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按照治疗方案的差异性将60例病患均列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独活寄生汤+脊柱推拿治疗和单纯独活寄生汤治疗,对比其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66.67%),不良反应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33.33%),由此可知,在汤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脊柱推拿治疗该病,可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促使病患病情快速得以缓解与康复。 3.2 慢性腰背痛 慢性腰背痛通常指发作时间在90天以上,或由急性腰背痛进展为慢性腰背痛。慢性腰背痛病患的疼痛症状通常可在2周内好转,但部分病患仍然会因此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且持续时间有可能会超过1年。 根据腰背痛的具体病症,研究学者们较为关注的疾病类型是腰肌劳损、椎间盘源性腰背痛等。昝韬[5]探析穴位敷贴+推拿对慢性腰肌劳损的疗效,将120例病患均列入对照组(穴位敷贴法治疗)与治疗组(穴位敷贴联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有效率,治疗组皆优于对照组,由此可知,穴位敷贴+推拿,可使慢性腰肌劳损病患获得良好疗效,能快速缓解临床症状与疼痛。吴月[6]探析椎间盘源性腰痛中联合应用推拿与针灸的临床价值,对照组30例给予针灸治疗,实验组26例给予针灸与推拿治疗,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运用推拿治疗,可使病患的疼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