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发展历程

质量管理发展历程
质量管理发展历程

1 质量管理发展历程

1.1 工业革命以前的产品质量管理

产品质量由各个工匠或手艺人自己控制。

1.2 工业革命后质量管理的发展

1875泰勒制诞生——科学管理的开端。最初的质量管理——标准活动与其他职能分离,出现了专职的检验员和独立的检验部门。

1925年休哈特提出统计过程控制(SPC)理论——应用统计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以减少对检验的依赖。

1930年道奇和罗明提出统计抽样检验方法。

1940年代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应用统计质量控制技术取得成效;美国军方制定了战时标准Z1.1、Z1.2、Z1.3——最初的质量管理标准。

1950年代戴明提出质量改进的观点——在休哈特之后系统和科学地提出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质量和生产力的持续改进;强调大多数质量问题是生产和经营系统的问题;强调最高管理层对质量管理的责任。全面质量管理理论雏形。

1958年美国军方制定了MIL-Q-8958A等系列军用质量管理标准——在MIL-Q-9858A中提出了“质量保证”的概念,并在西方工业社会产生影响。

1960年代初朱兰、费根堡姆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TQM)他们提出,为了生产具有合理成本和较高质量的产品,以适应市场的要求,只注意个别部门的活动是不够的,需要对覆盖所有职能部门的质量活动策划。

1970年代日本企业在戴明、朱兰博士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影响下,制造了全面质量控制(TQC)的质量管理方法,使日本企业的竞争力极大的提高。

1979年英国制定了国家质量管理标准BS5750——将军方合同环境下使用的质量保证方法引入市场环境。这标志着质量保证标准不仅对军用物资装备的生产,而且对整个工业界产生影响。

1980年代菲利浦.克罗斯比提出“零缺陷”的概念。他指出,“质量是免费的”。突破了传统上认为高质量是以低成本为代价的观念。他提出高质量将给企业带来高的经济回报。

1987年ISO9000系列国际质量管理标准问世,这套系列标准很大程度上基于BS5750。从此,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对经济和贸易活动产生影响。

1994年ISO9000系列标准改版——新的ISO9000标准更加完善,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第三方质量认证普遍开展,有力地促进了质量管理的普及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1990年代末至现在,全面质量管理(TQM)成为许多“世界级”企业的成功经验证明是一种使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管理战略。

2 5S管理(6S、7S、10S、12S)

2.1 起源

5S起源于日本,1955年开始推行前两个S,后发展到3S(清扫、清洁、静养),到1986年,日本5S著作问世,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推广5S管理的热潮。

2.2 5S内容

1、整理把要与不要的人、事、物分开,再将不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处理,这是开始改善生产现场的第一步。

2、整顿把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定量、定位。

3、清扫把工作场所打扫干净,设备异常时马上修理,使之恢复正常。

4、清洁整理、整顿、清扫之后要认真维护,使现场保持完美和最佳状态。

5、素养素养即努力提高人员的修身,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这是“5S”活动的核心。

2.3 推行5S的作用

1、提高企业形象;

2、提高生产效率;

3、提高库存周转率;

4、减少故障,保障品质;

5、加强安全,减少安全隐患;

6、养成节约的习惯,降低生产成本;

7、缩短作业周期,保证交期;

8、改善企业精神面貌,形成良好企业文化。

3 HACCP

3.1 定义

生产(加工)安全食品的一种控制手段;对原料、关键生产工序及影响产品安全

的人为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建立、完善监控程序和监控标准,采取规范的纠正措施。

3.2 发展过程

1、创立阶段

HACCP系统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一家公司和美国宇航局和美国陆军研究所共同开发的,主要用于航天食品生产。

2、应用阶段

近年来HACCP体系已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在80年代后期就大力推荐,至今不懈。

3、我国HACCP应用发展情况

1991年农业部渔业局派遣专家参加了美国的HACCP研讨会,1993年国家水产品质检中心在国内成功举办了首次水产品HACCP培训班。1996年开始了较大的规模的HACCP培训活动。2002年12月中国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正式启动对HACCP体系认证机构的认可试点工作,开始受理HACCP认可试点申请。

3.3 HACCP的7个原理

1、进行危害分析;

2、确定关键控制点;

3、确定各关键控制点关键限值;

4、建立各关键控制点的监控程序;

5、建立当监控表明某个关键控制点失控时应采取的纠偏行动;

6、建立证明HACCP系统有效运行的验证程序;

7、建立关于所有适用程序和这些原理及其应用的记录系统。

3.4 HACCP与ISO 9000关系

虽然HACCP与ISO9000都属于控制体系,但不能简单等同或取代,ISO9000有助于产品质量的稳定,但不能替代危害分析和HACCP计划。

4 六西格玛管理(6σ)

6σ管理是20世纪90年代经过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的实践,在总结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提炼了其中流程管理技巧的精华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逐步演变成为一个高度有效的企业流程设计,改善和优化的技术(管理模式)。

4.1 含义

通过设计、监督每一道生产工序和业务流程,以最少的投入和损耗赢得最大的客户满意度,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它希望达到的目标:每一百万个机会中(动作中)只有3~4个错误和故障。

4.2 特点

1、对顾客需求的高度关注,6σ管理以更为广泛的视角,关注影响顾客满意的所有方面。

2、高度依赖统计数据,统计数据是实施6σ管理的重要工具,以数字来说明一切,所有的生产表现、执行能力等,都量化为具体的数据,成果一目了然。

3、重视改善业务流程,6σ管理有一整套严谨的工具和方法来帮助企业推广实施流程优化工作,识别并排除那些不能给顾客带来价值的成本浪费,消除无附加值活动,缩短生产、经营循环周期。

4、积极开展主动改进型管理,掌握了6σ管理方法,就好像找到了一个重新观察企业的放大镜。

4.3 优势

1、提升企业管理能力。6σ管理以数据和事实为驱动力,把一些企业管理的理论认识和书面计划都转化为实际有效的行动。

2、节约运营成本。实施6σ管理能够不断减少生产过程出现的次品、废品,降低企业处理这些不良品的相关费用。

3、增加顾客信任度。实施6σ管理可以使企业从了解并满足顾客需求到实现最大利润之间的各个环节实现良性循环,通过管理减少随意性和降低差错率,从而提高顾客满意程度。

4、改进服务水平。6σ管理不但可以用来改善产品品质,而且可以用来改善服务流程,因此,对顾客服务水平也得以大大提高。

5、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通过实施6σ管理,员工十分重视质量以及顾客的要求,并力求做到最好;通过参加培训,掌握标准化、规范化问题的解决方法,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企业效益也随之提高,员工积极性也大大增强。

5 企业选择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路径

——打好基础(5S管理、ISO9000系列、ISO14000等)

——体现特色(HACCP、GMP)

——追求卓越(卓越绩效管理模式,6σ管理模式)

6 国家质量奖(全世界现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国家质量奖)

——日本的爱德华.戴明质量奖(1951年设)

——美国波多里奇质量奖(1987年设)

——欧洲质量奖(1991年设)

——我国质量奖(1982年设)

1982—1991年(计划经济,配额制)

1992—1995年(停止评奖)

1996—1997年(恢复试点)

2001年开始(正式确立设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