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王充的天命观

浅析王充的天命观
浅析王充的天命观

浅析王充的天命观

摘要:在豪族门把持的东汉时代,封建神学思想和谶纬迷信泛滥,统治者将其作为治民治国的工具,天被视为大地万物的主人,而王充敢于追求“疾虚言,求诚实”批判一些荒诞的伪言。他说:“天复于上,地偃于下,下气蒸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生其中间矣。”万事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由气形成,而并非天地有意识的去创造事物,一切事物的产生和变化是自发、客观、必然形成的,在天人关系上王充反对儒者的“天地故生人”以及“天人感应说”。指出“天道自然无为”对后世的唯物自然观产生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王充;天命观;形成;内涵;影响

东汉的王充已经认识到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他摆脱了人们以“天”为主宰的意识,以其独立的思考精神,猛烈的抨击当时占统治地位的谶纬神学,批判天能主宰万事万物和各种关于天人感应迷信的说法,被后世称为:“汉代反动统治阶级的封建正统思想的造反者”。王充成为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其言论解放,不为古今人束缚,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对社会面貌做出了正确评价,他的批判精神值得肯定。

一、王充天命观的形成

王充天命观的形成除与其自身家庭背景、个人兴趣爱好有关外,还与当时社会政治的发展趋势有密切的联系。

(一)王充生平介绍

1.王充的家庭

王充,字仲任,会稽郡上虞县(今浙江省)人,出生于公元二十七年,对于家庭,王充在《论衡?自纪》中自称为“细族孤门”,王充出生时家族已经败落,说“一几世尝从军有功,封于会稽阳亭。”好景不长,“一岁仓卒国绝”亭侯之爵因突发事变而被取缔,之后王充先祖以从事农桑为主。在社会动荡之际,害怕被仇人所擒,“祖父汛举家檐载,就安会稽,留钱塘县以贾贩为事,”但后“未复与豪家丁伯结怨,举家徙处上虞”。从王充先祖起王

氏一族就与地方豪族结怨,可以看出他们与地方豪族是不相容的。两种不同的势力,那么在思想上呈现的意识形态就不相一致。豪族一般与迷信思想是紧密联系的。这对王充求实知和揭恶习产生一定的影响。

王充幼时,好安静,具有独立思考之性,辞别经师自己去专门研究,王充从幼时就受到良好教育,性格偏于独特,与他人与众不同,他好钻研的精神为其以后求真的态度打下良好的基础。

2.人生经历

王充的人生可谓跌宕起伏。王充在官场上一直保持“得官不欣,失位不恨,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的态度。不为自己在官场上的得失而感到气馁,与世俗不相屈服。

王充年轻之时,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之后,王充在县和都尉府里做掾功曹,在太守府任五官掾,兼管功曹的事务,最后到州里做过从事史。这是王充前期从事的职务,“后归乡里,屏居教授”回到家乡从事教育。之后再次任官,到州里任治中从事史。辞去州里官职回家闲居,谢夷吾向章帝推荐说:“充之天才,非学所加,虽前世孟轲、孙荀,近世扬雄、刘向、司马迁,不能过也”(注释?)后汉章帝特诏公车征召,充因病而拒绝了。

在任职过程中,“充仕数不耦,而徒著书自纪”,在做官之时屡屡不得志,以客观事实来回应自身的经历,力求独立思考,以清醒的头脑认识现实状况的虚伪。通过写书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3.主要成就

王充在坎坷中,面对现实,总结了生活中的各种现实情况,王充一生著有四部书,“疾虚言,求实诚”的写作态度留下了他的巨著《论衡》,共八十五篇,其他著作已迭亡。《论衡》对研究王充意识形态以及当时社会所处的状况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王充本人对《论衡》一书也有很高的评价,“其文盛,其辩争,浮华虚伪之语,莫不澄定……观读之者,晓然若盲之开目,聆然若聋之通耳。”其书争辩多,文辞丰富,并对那些伪语进行了一一的考辩。此书是王充主要思想的集中体现,王充被后人称为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和启蒙思想家,主要也

是由此书而来。其表现为王充提出“天道自然论”,批判了谶纬迷信一类的天人感应之说,与当时的社会思潮(唯心思想观念)相“背驰”。时人指责:“今殆说不与世同,故文刺于俗,不合于众”说王充的学说、文章违反的俗情,是不符合众人心愿。对此王充反驳:如果从众顺人心,就是遵循了旧俗也就失去了争辩意义之所在。王充的思想因当时的唯心潮流不相符合,极少有人理解他的思想,这也是他处处受压制的原因,但王充即使受到再大的责难也不与世俗相苟活,仍坚持自己求真的唯物思想精神。

(二)王充的时代背景

人们对社会现象的不可知性,往往由自我意识产生不符合实际的幻想,将简单的事物安装上人的思维。将其人格化、神秘化。整个大地上有那么一双宽广的眼睛在凝视着你的一举一动,就是有意识的天。

1、社会

汉光武帝刘秀取得统治地位不久,为维护统治的长久,汉光武帝继承了西汉末期的思想—谶纬学,影响着东汉整个时期,东汉统治的宗旨以豪强地主意志为主,随着豪强的发展,土地兼并日益严重,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社会阶级矛盾也逐日恶化。

在思想领域,谶纬则是豪强的主流思想,西汉末期在今文经学的基础之上形成了谶纬学。谶纬学是建立在经文之上并且是为政治而服务的,只不过是欺压人民的一种手段。强调人的主观作用,忽视客观,歪曲古人的纯正思想。

《白虎通义》撰写,使谶纬迷信达到高峰。今文经学与谶纬迷信结合越来越堕落,它的缺陷就更容易凸显出来,也就是突破了人民的承受能力,没有把握“度”的原则,谶纬迷信大肆泛滥,部分哲学家在种种压迫下开始觉醒,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民崭亮了前景。同时古文经符合求真的精神自然而然的就被人们挖掘,唯物的思想也开始在社会的各领域中冉冉升起,也为王充学术批判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前人著述

扬雄生于西汉末年,王莽取得政权后,扬雄坚持自己的独立人格,不随声附和。其主要思想体现在《太玄》和《法言》两部著作之中。

扬雄以清醒的头脑去认识现实,他说,治国靠立政,立政靠政者,不是靠天命,应用理性的眼光看待治国之道,从而扬雄否定了天对君主的作用,肯定了人为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没有参杂天的意志。强调智性则表现为:“学以治之,思以精之”。肯定了人的作用,并且智可以通过后天的修养可以改变人的本性,意味着天是不能决定人的本性,人独立于天。

对于物质的产生,扬雄提出:“天地生,万物生”天与地相互作用,产生了自然社会中的万物,并不是由天创造出来的。从自然观的角度否定了天是主的唯心意识。在两汉交替之际,思想界已经出现分歧,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求真的唯物精神在社会中慢慢弥漫开来。扬雄则成为两汉思想的拐点。他的唯物观也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桓谭和王充。

桓谭,其主要著作为《新论》,只剩残篇,王充评价桓谭说:“讼世间事,辨昭然否,虚妄之言,伪饰之辞,莫不证定。”桓谭对各种伪说之言也加以批判。

桓谭树立了唯物主义世界观,在当时人们认为天是主宰万物的一切,包括人的命运。但桓谭不相信天命,“汉高祖建立鸿基,侔功汤武,及身病,得良医。弗用,专委妇人,归之天命,亦以误矣,此必不通人而蔽者也。”汉高祖生病了不相信医学的科学性,却相信天命,最后的结果也是可悲的。有种鹳鸟,人们不敢捕捉,捉了会被雷击,认为这是天在惩罚。实质上是“适与雷遇耳”只是碰巧偶然遇上雷击而已。并不是天对人行为的一种激怒反应,从而桓谭也就否定了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

桓谭的天道自然,天人不相感应与当时谶纬迷信不相容,无疑他的思想史进步的,后来者王充继承桓谭的先进思想,将唯物主义观念进一步做了全面的阐释。在唯物思想上王充大部分是受桓谭的直接启蒙。

二、王充天命观的内涵

王充的天命观主要是反对天能造人以及天人感应的迷信思想,并以“气”和“天道自然无为”给予批判。

(一)王充对天造人说的批判

汉代的神秘主义者把“上天”看成万事万物的创世主,人亦是被上天创

造出来的;而人的死亡也是由天所定的,人类所遭受的一切都是上天安排好了的。王充则认为人的出生和人的死亡都归于气的作用,气则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元素。而人也就是由气产生。

他说:“儒者论曰:天地故生人。此言妄也。夫天地合气,人偶自合,合而生子矣。且夫妇不故生子,以知天地不故生人也。”[10]他认为天地有意识地创造了人,这话荒诞不实。夫妻两人结合,便有了孩子。由夫妻的结合,不一定是想生孩子,而结合时的情欲冲动,使他们有了孩子;进而推出天地间不会情欲冲动有意识地创造人。王充认为:“阴阳之气,凝而为人,年终寿尽,死还为气。”人是来源于天地阴阳之气,而人死则还归于气。人的生死或是人身体的好坏、寿命的长短不是取决于“上天”和“神”的意志,而是由人自身的身体状况所决定的,而人的身体状况则是由人出生之后所含气的多少厚薄所决定的。他说:“夫禀气渥则其体强,体强则其命长,气薄则其体弱,体弱则命短”,[11]如果承受的气多则身体就强健,身体好则命就长,若果承受的气少,体质就弱,体弱就命短。

在谶纬盛行时代,认为各种人的生死是不一样的,帝王和圣人不是人的后代,而是神灵幻化为龙、燕卵等异物与人交汇相产生的。即儒者所称圣人之生,不因人气,更禀精于天。禹母吞薏苡而生禹故夏姓曰姒。契母吞燕卵而生契,故殷姓曰子。后稷母履大人迹而生后稷,故周姓曰姬。儒家学者认为圣人的诞生不依赖于父母交合时禀受的元阳之气,而是另外受于天所赋予的精气而生,[12]夏禹则是他母亲吞薏苡所生,契则是其母吞燕蛋所生,后稷则是其母踩了巨人的足迹而生,王充则批判说:“且夫薏苡草也,燕卵鸟也,大人迹土也。三者皆形,非气也,安能生人?”以及根据薏苡、燕子、和巨人的特质得出禹、契、后稷不可能因这些怪异之事而生,人的生死受制于气,而非天所赋予的某种精气所为,王充认为不是同类的事物是不可能相互交配的,人和动植物不属于同类,所以他们相交配的说法是荒谬的。

(二)王充对天人感应说的批判

在前人的基础之上,王充以辩证的思想对当时社会流行的天人感应进行了批判。

其一,对谴告的批判,在先秦时期,将天子的貌恭、言从、视明、听聪、

思睿同风、雨、晴、暖、寒五种自然现象联系起来,这是最早的天人感应思想。[13]之后,西汉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其理论基础则是“人副天数,天人同类”。结合阴阳五行说将天人关系神秘化。董仲舒说:“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14]万物受天主宰,包括人间的喜怒哀乐都由天所决定,“喜怒之祸,哀乐之义,不独在人,亦在于天”如果一旦人的行为超出天所规定的原则,那么人会通过灾异受到上天的谴告。“论灾异,谓古之人君为政失道,天用灾异谴告之。”发生灾异是因为君主失政的作为,往往统治者为掩护自己的罪恶,说灾异是上天下达的意旨,可以用“祭祀”和“祈祷”来消除隐患,利用人对自然认识的有限性来欺骗愚弄人民,以来维护反动统治阶级利益。事实上是“利用天文现象当作上帝对于人间的表示。”[15]王充则说:“天道自然无为”各种灾异现象则是自然的常态,是“阴阳不和,气自为之,”“阴阳不和,灾变发起。”“夫天道自然也,无为,如谴告人,是有为,非自然也。”天是自然的,谴告是人伪造的。灾异是“气”本身运行的结果。并不是上天对人间的谴告,“予以谴告,何伤于义,损皇天之德,使自然无为转为人事。”谴告损害了上天的本性,使自然无为转变为人意识的活动。但王充强调:“夫天无为,故不言,灾变时至,气自为之,夫天地不能为,亦不能知。”灾变仍是“气”的结果,天是不能通晓的。

又怎么知道天是自然的呢?“以天无口目也,案有为者,口目之类也,口欲食而目欲视,有嗜欲于内,发之于外,口目求之,得以为利欲之为也,今无口目之欲于物无所求索,夫何为乎。”[16]天没有口目就没有食欲和嗜欲,感觉不到事物的存在,就不可能和人一样,从而不能同人相感知。所以,天是自然的天。他又从具体的自然现象角度出发指出:“雷为天怒,雨为恩施。……今雨俱至,天怒且喜乎?”雷是天发怒的表现,雨是天施恩的表现,雷雨一齐来,难道上天又发怒又高兴吗?这也就使唯心自身陷入矛盾之中,不攻而破。天根本就没有意识对人间随意的进行告诫。再者,灾害及至,统治者转移恶性的手段是要求人们以“祭祀”和“祈祷”的方式求平安。王充则以水旱来揭露反动统治的假面具,“然则天地之水有水旱,犹人之有疾病也,疾病不可能自责除,水旱不可以祷谢去。”用简单贴近生活的例子说明了祭祀祷告是不起作用的,那只是徒劳而为,不会得到天的怜悯。

其二,对天能赏善罚恶的批判,世人常议论做好事的福就会降临于其身,而干坏事的祸也会将至于其身,意思是事物的福祸都是由天所定,即世论行

善者福至,为恶者祸来,福祸之应,皆天也,人为之,天应之。

社会上流传说:“行善者可以得到天的佑护”,王充根据社会原因总结出

天赏善罚恶是“圣贤欲劝人为善”故意编造出来的,在当时人们的认知有限,受唯心者鼓吹,将偶然巧合发生的事当做“天赐福祸”。不难知晓这是一种“安抚”人民的政治手段。宋人有好善者,三世不解,家无攻黑牛生白犊,以问孔子,孔子曰:“此吉祥也,以享鬼神,即以犊祭”一年,其父无故而盲,牛又生白犊,其父又使其子问孔子,孔子曰:“吉祥也,复以犊祭”一年,其子无故而盲,其后楚攻宋,围其城,当此之时,易子而食之,析骸而

炊之,此独以父子俱盲之故,得毋乘城军罢围解,父子俱视,此修善积行神

报之效也,宋国父子爱做好事,可父子俩双目失明,最后在宋楚围攻之际,保得性命,这一切都归因于宋人修善积德天对其眷顾所至,但王充说:“夫

宋人父子修善如此,神报之何必使之先盲而后视哉?不盲常视,不能护乎?

此神不能护不盲之人,则亦不能以盲护人矣”宋人父子修善,天报答他们,为什么得先让他们眼睛瞎了再来保护他们呢?这似乎有些不合乎常理,如果

天真能报答他们则不会让他们眼睛先瞎,如果这都是天神的意志即使眼睛不

瞎也会让他们平安,这一切的事都是纯属巧合,并非上天所报答之因。

王充又说:“善人顺道,恶人违天。然夫恶人之命不短,善人之年不长。天不命善人常享一百载之寿,恶人为殇子恶死,何哉?”好人遵循道义,坏人违反常规,但好人比坏人的寿命要短,天为何不让好人长寿,坏人短命呢?如果天真能赏善惩恶应该让好人长命平安,但实际不是这样,依照好人命短,坏人命长这一说法,那么天则是赏恶罚善了,与其开始的本意截然相反,者也是自相矛盾。故天能赏善惩恶是不符合实际的伪言。

传曰:“子夏丧其子而其丧其明,曾子吊之,哭,子夏曰,天乎,予之无罪也!曾子怒曰,商,汝何无罪也?夫子夏丧其明,曾子责以罪,子夏报杖拜曾子之言,盖以天实罪过,故目失其明已实有之,故拜受其过,”子夏失去儿子,自己又瞎了眼睛,曾子认为他有罪,子夏也认为自己有罪,并下跪悔之,王充说:“哭泣无数,数器中风,失目明矣”子夏的眼睛是因为儿子死了

过度哭泣而导致的,并非是天对他的惩罚。再者“子夏服过拜以自悔,天德至明,宜俞其盲。”如果子夏真有罪,他以悔之,天应以德仁之意将子夏的眼睛治愈,但天并没有让他的眼睛复明。如果天真能善罚分明,为什么现实生活中的那些一生只做好事的人还要经受折磨,而有些恶人还能逍遥法外过着像“天堂”一样的生活,这些跟现实相矛盾的谬论,也无法找到正确的理论依据,所以天能赏善罚恶也只是缪谈。

王充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随行而应人”。天是存在的客观物体,更不会与人存在精神上的感应。

三、天命观对后世的影响

王充分析了天与人的关系,它们是不存在感应的,他追求真理,痛斥虚妄,坚持实诚,与盛行的世俗伪言,神异之说大异其趋。他的唯物思想为后人所秉承。认定“天在人外” [17]的思想得到了更好继承和发展。

(一)对王符的影响

王符是继王充之后的又一唯物主义者,主要著作《潜夫论》,他主张“元气自化论”,气的作用在于其自身的转变,这种转变对外界的影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王府解释元气自化的一个过程是“上古之世,太素之时,元气窈冥,未有形兆,万精合幷,混而为一,莫制莫御。若斯久之,翻然自化,清浊分别,变成阴阳。阴阳有体,实生两仪,天地壹郁,万物化淳,和气生人,以统理之。”宇宙万物由元气混合成清浊物,化成阴阳二体,再由天地相絪缊而生成,人亦是在这一过程产生的,这一思想继承了王充的“天地和气,人自偶生”。否定了唯心观主张的天造人说,在天人关系上,他指出:“人道曰为”“为天地所覆载,然亦在我何所之耳”“天地之所贵者人也”,强调人的作为,在天地之间人占有主体地位,否定了人受制于天,肯定人为的作用。

进一步用具体的事物指出自然界的天然现象是“元气”运动中的结果。“及其乖戾,天之尊也气裂之,地之大也气动之,山之重也气徙之,水之流也气绝之,日月神也气蚀之,星辰虚也气陨之,旦有昼晦,宵有,大风飞车拔树,偾电为冰,温泉成汤,麟龙鸾凤,蝥蠈蝝蝗,莫不气之所为也”。打破了社会中人为不可知的现象是天神的作为这一封建理论。他继承和发展了

王充的天道自然和元气一元论,必起王充的理论更为具体详细。

东汉中后期,社会问题日益暴露,面对复杂的政治形势,王府以“潜夫”的名义写下《潜夫论》,看透了社会的真实面貌,对当时的神学观念给予直接的抨击。

(一)对仲长统的影响

仲长统是东汉末期的唯物思想家,东汉末年,政治斗争频繁,主要表现是外戚与宦官之间的夺权斗争,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四周起义连绵不断。仲长统清楚地认识到当权者腐败风气盛行,朝代的兴亡更替则属于人为,他说:“昔之为我哺乳之子孙者,今尽是我饮血之寇仇也,至于运徙势去,犹不觉悟者,岂非富贵生不仁,沉溺致愚疾邪?存之以迭代,政乱从此周复,天道常然之大数也。”[18]那些沉溺者道德败坏的人是导致政乱的原因,政乱也是周期性的是天道正常的规律。否定了天要亡我,我必亡。而是人自身的行为所导致的变化,究仲长统思想之根本则在于其主张“人事为本”。他代表了“东汉社会批判思潮在天人关系问题上的最高成就者。”[19]他强调“人事”,从而否定了有意识的“天道”。

仲长统将“天道”归为四时的变化,从客观规律出发来解释天,天乃自然之天,更没有主宰人命的意识,否定有天命的存在。仲曰:“豪杰之当天命者,未始有天下之分者也。无天下之分,故战争者竞起焉,于斯之时,并伪假天威矫拒方国,拥甲兵与我角才智,程勇力与我竞雌雄,不知去就,疑误天下,盖不可数也。”英雄豪杰的“天命”以开始是没有名分的。只是因为战争变现出的勇气和谋略比其他人更胜一筹,于是假借天上的威力欺骗人民,这个“天命”一开始就是人为,是出于个人的主观意志伪造出来的虚言。王充对于“命”持有矛盾,他承认“命”的存在,但跟天无关,是一种自然之态,王充因时代的局限性没有摆脱宿命观,但是仲长统则从根本上否认了“命”,也就更无“天命”可言。是东汉时期唯物主义的一大进步。

四、小结

在思想受束缚的时代,王充以不同于其他人的思维方式提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运行是自然的,并非是天所主宰,提出“天道自然无为”,“天有为”

是世人强加的主观意志。王充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打击了以董仲舒为首官方哲学的目的论。[20]

中国古代哲学家稀有言“人”而不言“天”者,更稀有言“天”而不言“气”者。[21]而王充则从“气”的角度出发解释天的自然性。“气”为构成万物的本源,包括人在内。即使他提出的观点不符合实际,但以后人的眼光看待,他提出的不合乎逻辑的观点却是符合当时“实际”的,也就是说人的思维会受时代特性的限制,正如人与人之间的时代性代沟,不同的时代人的思想意识是不同的,从人的总体思维发展看,后代的思想比前代的思想更合乎客观实际,王充无神论思想与西汉董仲舒的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思想相比较,虽都是对自然现象作出的阐释,却有着如同天与地之间的距离一样,相差甚大。人们拜神拜天,而他却极力的批判神的存在和天有主宰万物意识,可以体现出其思想的进步性。从虚存实出发,倡导耳目的感知,[22]以求得事物的真面目。与当时人相比较他的思想更略胜一筹。

《三国演义》的天命观天命观

《三国演义》的天命观 【内容提要】 《三国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全书立意在于叙史存义,但在情节铺排中,却搀杂着许多有关天命星象、卦兆灾异等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是《三国演义》思想内容的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而且相当全面地反映了《三国演义》的 天命观。 《三国演义》的天命观及书中有关天文星象、卦兆灾异等的描写,主要是受了中国古代“天人感应”神秘学说的影响。西汉经学家董仲舒是“天人感应”学说的始创者。他认为“天”是“百神之大君”,是“万物之祖”;认为 “理”,即“天理”或“天道”,是宇宙的本体,是万物的本原(董仲舒《遗书》)。是最高范畴。他将“天道”与人事相比附,认为天人相应。认为天能 干预人事,自然界的灾异和祥瑞是天表示对人的谴责和嘉奖的兆示。他认为“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天心”是“仁爱人君”的,“国家将有失 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异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董仲舒《对贤良策一》)同时,董仲舒又认为人君的政治措 施和行为,人们的某些宗教仪式等也能感动上天,促使上天改变天意对人事的 安排。他的这种“天人感应”学说,是以儒家学说为主,吸收了法家及先秦各 家学派的思想而建立起来的神学唯心主义体系,其本质和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 级所宣扬的“君权神授”制造“理论”根据。 孟子、朱熹等唯心主义哲学家认为“天”是“理”的本原,人所具有的观 念(理)是出自于“天”的。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 天矣。”(《孟子?尽心上》)朱熹为孟子所言注云:“心者,人之神明,所 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性则心之所具之理;而天又理之所从以出者也。” 《三国演义》对于“天”的认识与孟子、朱熹的认识是一脉相通的。书中并没 有关于灵霄殿、冥府、龙宫等神仙机构场所的描写,也没有出现玉皇上帝、菩萨、龙王等神仙人物,但却大量谈及“天数”、“天命”、“天运”、“天 理”、“天道”等。书中人物并不是通过“天”的艺术形象来认识“天”的, 而是从对于“天”的崇拜观念出发来认识“天”的,他们对“天”的认识基本 上是抽象化、理念化的,是唯心主义的。 《三国演义》第8 6回中,写蜀国的学士秦宓向吴国的使臣张温言天之理,说:“昔混沌既分,阴阳剖判;轻清者上浮为天,重浊者下凝而为地”。所言 之“天”似当为由物质所构成,但他仍不知“轻清之外”“还是何物”,而自 称“无所不通”、“无所不览”的张温也“无言可对”。他们对于“天”的认 识相对是肤浅的,唯物的观点很抹糊,而更多的人物对“天”的认识则是唯心的,认为天是有“天命”、“天理”、“天道”、“天运”和“天数”的。 《三国演义》认为“天”有“天数”,而地上国家则有“气数”,“天” 的“天数”决定人间国家的“气数”。国家存亡系于天命。书中写汉朝的传国

论语》中的天命观,儒家文化

《论语》中的天命观,儒家文化 中华文明自盘古时代,经历了漫长的萌芽、积淀期,至春秋战国呈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论语》作为其中代表流派儒家的经典被流传下来。

公元一九九八年,当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中的三分之二在世者于巴黎聚会时,会议宣言的第一句话就是:“人类若生存于21世纪,必须回首2500年去孔子那里寻找智慧。”这里所说“孔子的智慧”应该主要是指孔子和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文化,其代表当然首推《论语》。比如其中的“畏天命”、“和为贵”、“过犹不及”、“其生也荣”、“节用而爱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等等,无不闪烁着浓郁的生态思想。下面我们根据《论语》原文,并结合有关材料,对其蕴涵的生态思想进行阐释。 秦代由于历史原因而采用了法家的思想,儒家思想并未得到重视。至汉代高祖安邦定国,经董仲舒等人的努力及汉武帝的推动,儒学成为治理国家的典范理论,从而形成了封建社会历代沿用的儒外法内的治世模式。自此,由于儒家的特殊地位,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而《论语》作为儒家的代表著作,其意义更为重大。 天本身是在人之中才具有生命力和决定性,人顺天之性,回应天命,是人之为人的生存意义和天职,对天命的认同和领悟,意味着天人之间积极,亲和关系的建立与确认。这是对天命之性的承接与顺从,是人对其自身使命的自觉。孔子将天命与人为的结合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将天命意义的昭显体现为圣人道德智慧的昭显,这种统一是通过“知”的体认和“畏”的实行来实现的。“知”,不仅是认知之知,而且是实践之知。“知天命”即体现天命蕴涵,因为知的转换,天命才能由外在的他律化为内心的自律,踏踏实实在人心寻一个安置处。换言之,天命即人生,天命的意义便体现为人生的意义,天人合一即天命

董仲舒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探源

董仲舒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探源 欧式雄 (中共上海市虹口区委党校,上海 200080) 摘 要: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植根于西汉的现实社会生活之中,又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它是在摭拾并放大了传统的天命观,继承和发展了思、孟的天人合一论,推演了邹衍的阴阳五行和天人感应相结合的五德终始说的基础上形成的比较系统、比较完备的思想体系。 关键词: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董仲舒;探源 中图分类号:K23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636(2004)05-0079-05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在中国历史上流传甚广,它曾经泛滥古代,涉及近代,乃至今日也不无其影响。 天人感应,并不是董仲舒首创,但他却是这一思想的集大成者。特别是他把天人感应精心地编织到神学目的论之中,遂形成较为精致的思想体系,从而把天人感应思想推向了峰巅。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首先植根于现实社会的生活之中,同时又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本文的重点在于顺着历史的轨迹,探寻这一思想发生、发展、变迁的线索,弄清其逻辑发展的路向。 (一) 为探其渊源,就不得不把董仲舒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加以简要地概括。 董仲舒认为,天是万物之始祖,宇宙中之至尊。日月星辰的运行,寒暑四时的更替,国家的兴衰治乱,都是天的意志表现。大千世界纷纭繁复的现象都是天有目的地安排,万物是天创造的,天创造万物是为了养人;伦理道德也是天生出来的,天生出伦理道德是为了规范人心。阴阳的入出,五行的生胜都是天按着一定的目的规定好的。 董仲舒的天是有意志、有目的的人格神。那么天的意志是如何体现的呢?是通过阴阳五行的变化来表现的。因此欲观“天志”,明“天道”,就必须“明阴阳之入出”,辩“五行之顺逆”。他用阴阳四时的变化来论证“天心”和“天志”。他说“天心”是“仁”。“天地之常也,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阴者天之刑。”“阳之出也常悬于前而任事,阴之出也悬于后而 守空处。此见天之亲阳而疏阴,任德不任刑也。”①因天是好德不好刑的,故曰“天心”为“仁”。天又和人一样有喜怒哀乐之志。“春,爱志也;夏,乐志也;秋,严志也;冬,哀志也。”② 他又用阴阳五行的变化和所谓的阳尊阴卑,来论证天是有伦理道德的。人世间君臣、父子、夫妻的主从关系,是天意决定的。他说“王道之纲,可求于天。”③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有两个理论根据,即天人同类和物同类相动。他说:“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④又说:“以类合之,天人一也。”⑤他以音乐上的共振现象和自然界中“马鸣则马应之,牛鸣则牛应之”⑥的现象得出物有以类相应的结论。既然物同类相应,天与人又是同类,天人感应则是顺理成章的了。 以上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的大体。值得注意的是,董仲舒在论证其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时,借用了阴阳五行学说,使阴阳五行说成为他哲学思想的理论支柱。因此,我们探求董仲舒神学目的论的思想渊源,就得上溯天人感应和阴阳五行学说这两个源头。 (二) 天人感应的先决条件是天是有意志、有人格的神,这种天命观念在殷周时已经产生。天人感应正是从这个母体上生发出来的。 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都把自己说成是天的子孙,统治人民的权力是“天”给予的。夏说:“有夏服天命。”⑦商说:“帝立子生商。”⑧周说:“丕显 作者简介:欧式雄,中共上海市虹口区委党校教师。

关于孔子天命论的成因探究

关于孔子天命观的成因探究 吉水二中李清云 孔子的自然观是唯心主义的天命论,天命论并不是由孔子发明的。“有夏服(受)天命”①证明了夏朝时就有天授权论。商时又有“帝立子生商”②。西周时继承商代关于天命论的观点,宣称周代商是天所授命“今予发,唯恭行天之伐”③ 但孔子的天命论并不象商周时代那样,只是一种粗鄙的鬼神迷信,而是更加体系化,理论化的天命观,孔子相信天命,但对鬼神有所怀疑。“敬鬼神而远之”④“未能能事人,焉能事鬼?”⑤孔子既相信天命又疑鬼神,这种矛盾的心理的出现,成为他改进传统的粗鄙天命论的动力。这是有深刻的社会根源的。 传统的天命论,是最原始的唯心论,它的目的是为了从精神上来控制人民,使人民乖乖地接受奴隶主的统治,从理论上试图说明君权神授的荒谬观点。而与之同时,朴素的唯物论观点也出现了,比如“五行”说,它在商未就在民间普遍流行,西周时又有进一步发展,史伯提出“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⑥。“阴阳”说又是用两种不同性质的气(阴气、阳气)来解释四季的变化和万物的繁盛、凋衰的另一唯物论。朴素的唯物论排挤“天”的生活空间,否定了能创造万物和主宰世界的有意志的天的存在。这冲击了当时奴隶主统治思想——天命观。出现了否定天神支配着人事的观点。认为“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尊沓背憎,职竞由人。”⑦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到春秋时期,新兴的地主势力掀起了改革的高潮,奴隶制制度纷纷解体,

奴隶起义和诸候争权,使周王室丧失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这对“君权神授”的观点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开始对鬼神、天命表示怀疑,因为奴隶主的祭祀与寻求庇护,并没有保住他们的权力与地位。孔子作为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的人,奴隶主统治崩溃的现实,鬼神和天命并不能维持旧贵族统治的事实,使孔子不得不接受古代朴素唯物论和人民对鬼神、天命怀疑的影响,因此对鬼神敬而远之。但他又是奴隶主贵族利益的维护者,面对西周奴隶制度崩溃的事实,还主张恢复“礼”,要维系风烛残年的奴隶主统治,还必须要继承君权神授和麻痹人们的天命论,因此他并没有抛弃传统的天命论,“而是看到了粗鄙的鬼神迷信已骗不了人,便努力对传统天命论进行加工,把它搞得精致些,成为比较体系化的唯心主义,以之作为挽救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工具。”⑧ 由于孔子所站的阶级立场,及他的政治倾向,他也只能把传统的天命论进行加工,把鬼神二字驱逐出去,而代之以新的内容和理论。如称“五十而知天命”⑨“获罪于天,无所祷也”⑩“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用“天”来代替鬼神的意志,同样也可以麻痹人民和神化王权,维护等级,他所说的“天”,仍然是一种不可捉摸的,不可违抗的富有意志的东西,鉴于他的历史局限性,他不可能用唯物观来彻底解释社会发展的现象,这也要求他只能用“天”来代替“鬼神”行使主宰自然与人间的职责。这一点,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如汉代儒生董仲舒为适应当时统治的需要,就对传统的儒学作了发挥,进一步把孔子的天命论加以实用化,如宣称皇帝是天的儿子,称为天

董仲舒著作解析

《董仲舒著作解析》 董仲舒的著作较多,其中较为出名的有《天人三策》《春秋繁露》 《天人三策》 ,历史上,虽然有不同看法,但基本上认为是董仲舒的作品,近年来有人提出异议,认为天元人三策关于天人三策的作者问题是班固伪造的,而不是董仲舒的作品,这种观点以2000年十月在《南京社会科学.历史学研究》上发表的论文,《董仲舒的天人三策为班固伪作》最具代表性,论文的主要观点认为天人三策不是董仲舒的作品,而是班固的伪作。当然,天人三策,即使不是董仲舒最原始的作品,可能经历过班固的加工,但也不能草率认为其不是董仲舒的作品。在没有新的文献资料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认为《天人三策》是董仲舒的作品。 其次关于天人三策的写作时间问题。先后产生过六种说法。建元元年说,建元五年说,建元元年二月说,建元元年五月说,元光五年说,

学界对对策时间议论很大。司马光提出建元元年说,他在资治通鉴中提出这一说法。建元五年说由齐召南提出。等等,各有所持 综合比较。元光元年说证据比较充分,没有新的资料前提下,基本可以确定是这个时间。 写作背景 当时汉高祖建立西汉王朝统治者吸取秦朝覆灭的教训,实行休生养生息的政策。经过五六十年的修身养息,到了汉景帝末年社会经济极大繁荣。到汉武帝初期。社会却两极分化严重。地主豪强富裕起来,广大农民却处于贫穷中,为了解决这些矛盾,汉武帝向社会征求对策。董仲舒在这时引起了汉武帝的注意。董仲舒说,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小民安得不困?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又颛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荒淫越制,逾侈以相高;邑有人君之尊,里有公侯之富,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

《论语》中的天命观

《论语》中的天命观 内容提要:"天命"思想于中国哲学思想,有始基性的意义,关系到对整个中国哲学的理解。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周人对"天"进行的新的意义建构,贯注"天"以道德的内涵,成为儒家天命思想的重要源头;第二部分,着重讲述儒家经典文献〈〈论语〉〉中的天命观,目的在于阐明在孔子那儿"天命"初步完成了由外向内的转化,将天命在人心中牢牢的矗立起来;第三部分论述了人之为人对天命应有的三个态度:体认、敬畏、持守,人应该在道德的行为中确定生存的目的和意义。 近代以来,伴随着鸦片战争的一场地震,中国的"天"在下降,"天命"在陨落,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在一夜之间坍塌了大半。灾难之后,如何在原有的废墟之上,重建中国人的精神之家,这不仅是精神建筑师的重担,也是故土之子的责任。我写这篇文章并非出于"整理国故"的目的,而是想找回一些我们已经失落的"家"的感觉。 一."天命"梳理 "天"字,在殷商时代早就有之,但并非有作为至上人格神的意义。《尚书·商书·盘庚》中有:"先王有服,克谨天命。罔之天之断命,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1] 在殷商时帝是最高的人格神,它主宰人间的一切。天是在周时才受到格外的重视。<<殷墟卜辞综述>>里说:"(殷商)卜辞的天没有作为上天之意的,天之观念是周人提出来的。"[2] 天的本意是"颠",即指人的头顶。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对其的注释是:"……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始者、女之初也,以为凡起之称。然则天亦可为凡颠之称。臣于君,子于父,妻于夫,于民事皆曰天是也……至高无上,从一大。至高无上是其大无有二也。故从一大。"[3] 许慎在说及天的本意时无外乎人的头顶,而天的注释却显得深厚凝重。在注释的底层有一种建构,即对天的一种意义建构,在周时便赋予天与"帝"不同的内涵。周人的这番努力为未来的新天进行了新的意义奠基。周人的新构建与其重视天文学,重筮占,重农业的传统息息相关,共同养成了对天的考查,思考,认识和崇拜,同时又塑造了周人深厚的理性精神。他们对天的新构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天的权威重点放在"命哲,命吉凶,命历年" (<<尚书·周书·召诰>>)

论董仲舒的“德治”思想(下)

四、守“等级” 董仲舒认为,在治国安邦的管理活动中,只有“以义正我”、“以仁安人”并教化百姓,仍不足以完整全面地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和谐安定社会,还必须要有“硬性”的管理规范。而发展到他那时的历史的经验和理论传统使他认识到-一个和谐安定的理想社会只能是一个严格的等级制社会。遵守等级制度本身也是董仲舒所讲“义”的要求之一,但它作为一项伦理制度规范,又与单纯作为思想教化的道德之“义”有所不同。相比完全出于自觉性、诱导性的道德和教化之“义”,遵守等级制度之“义”带有更多的强制性,至少是一种规范和礼的制度。董仲舒所讲的等级规范有两种。 (一)社会人伦关系中的等级规范 董仲舒所讲的等级,开始是作为一种纯粹人伦关系上的道德规范,这就是“三纲”。他明确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思想,并附会上阴阳之意和天意来进一步论述其尊卑关系。他说:“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基义》)其间的关系是“阳尊阴卑”(《阳尊阴卑》),即臣民必须服从君主的统治,儿子必须服从父权的统治,妻子必须服从夫权的统治,这样才有“国”和“家”的和谐与秩序可言。他还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基义》),“《春秋》明得失,差贵贱,本之天”(《重政》),“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传》,因此“三纲”是不能随意改变的。 三纲是实现董仲舒理想社会等级秩序的总纲,是他最为欣赏的人伦等级基本公式。三纲概括了人们生活中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在这三种关系中,父子、夫妇关系是基础,这种对家族宗法伦常关系的强化,是与自给自足的家庭小农经济相适应的。董仲舒认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君臣关系就是家庭伦常关系的扩大,国家是大“家”,家庭是小“家”,其中的上下尊卑关系是相同的。倡扬维护尊卑贵贱等级秩序的礼,是儒家的一贯传统,“礼治”的根本任务就是要维护等级制。 (二)社会经济关系中的等级伦理规范 董仲舒主张用等级秩序来制约和规范人的求利活动,这样的等级规范就不是上述那种纯粹的道德准则了,而已变成一种经济伦理规范,虽然它的调节对象仍然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但重点却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和人的经济行为。社会经济关系中的等级伦理,并不完全等同于三纲的内容,它反映的是不同阶层(集团)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但它以“三纲”为基础,明确上下、尊卑、贵贱的利益等差秩序,因此与“三纲”中的三种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前文已分析过,董仲舒是根据人性求利这一客观情况而提出教化主张的;同样,他的社会经济关系中的等级伦理思想也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等级规范与教化在功能作用、目标上有异曲同工之处。 重视等级伦理规范是先秦儒家的一个传统。荀子曾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荀子认识到若在芸芸众生的求利活动中有一个“度量分界”,就能抑制争夺。而他认为“礼”就是调节物欲的“度量分界”,所以要“制礼义以

莎士比亚-sonnet-18-29-66的中文翻译及评析

18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总体上表现了一个思想:爱征服一切。他的诗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赞颂了人的尊严、个人的理性作用。诗人将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具体的形象,用可感可见的物质世界,形象生动地阐释了人文主义的命题。 诗的开头将“你”和夏天相比较。自然界的夏天正处在绿的世界中,万物繁茂地生长着,繁阴遮地,是自然界的生命最昌盛的时刻。那醉人的绿与鲜艳的花一道,将夏天打扮得五彩缤纷、艳丽动人。但是,“你”却比夏天可爱多了,比夏天还要温婉。五月的狂风会作践那可爱的景色,夏天的期限太短,阳光酷热地照射在繁阴班驳的大地上,那熠熠生辉的美丽不免要在时间的流动中凋残。这自然界最美的季节和“你”相比也要逊色不少。 而“你”能克服这些自然界的不足。“你”在最灿烂的季节不会凋谢,甚至“你”美的任何东西都不会有所损失。“你”是人世的永恒,“你”会让死神的黑影在遥远的地方停留,任由死神的夸口也不会死去。“你”是什么?“你”与人类同在,你在时间的长河里不朽。那人类精神的精华——诗,是你的形体吗?或者,你就是诗的精神,就是人类的灵魂。 诗歌在形式上一改传统的意大利十四行诗四四三三体,而是采用了四四四二体:在前面充分地发挥表达的层次,在充分的铺垫之后,用两句诗结束全诗,点明主题。全诗用新颖巧妙的比喻,华美而恰当的修饰使人物形象鲜明、生气鲜活。诗人用形象的表达使严谨的逻辑推理变得生动有趣、曲折跌宕,最终巧妙地得出了人文主义的结论。 二十九首就是其中的一首。 这首诗热情地歌颂爱情,诗人在创作这首诗 时,充分发挥了十四行诗的长处,采用了“先抑后 扬”手法,层层推进,波澜起伏,道出了诗人的思想 感情发展变化过程,开头四句这样写道: When ,in disgrace with Fortune and men’ eyes , s I all alone beweep my outcast state , And trouble deaf heaven with my bootless cries , And look upon myself ,and curse my fate , 从这四句我们可以读出,一开始诗人悲悲切切地 唱出自己的悲惨处境“in disgrace with Fortune and , men’ eyes (失去了幸福,又遭人白眼。”,慨叹自 s )

论孟子的重要文学批评思想

论孟子的重要文学批评思想 摘要: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文学思想,他的文学批评思想博大精深,主要有"知人论世"、"知言养气"、"以意逆志"。孟子的文学批评思想对后世影响巨大,对推动我国文学批评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孟子;文学批评;知人论世;知言养气;以意逆志 先秦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一生的社会活动,主要是在政治方面继承并发展了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把孔子的“仁”学发展为“仁政”思想。在文学方面,孟子提出了一些难能可贵的文学见解,其中最重要的是“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二者作为关于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的两个重要的原则和方法,对后世的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理念 “知人论世”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最早是由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提出的。孟子在谈到交友之道时说:“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在孟子看来,读古人的诗书,实际也就是与之交友(当然是神交) ,而要交接古人,只是读其诗书是不行的,还必须了解他们的为人行事,以及他们生活的时代,这样,才能读懂古人的诗书,才能和古人心契神交,成为知音。 孟子把士当作一个精神上独立的特殊阶层,他们要和与自己相似的人为友,当现实中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时,他们便到古人的作品中寻找知音,通过颂其诗,读其书,和古代贤人的精神相沟通,从而建立起完善而充实的精神生活。“知人”是读书的目的,“论世”是“知人”的途径。孟子认为人的心灵是可以相互理解、沟通的,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去知其人,论其世,与千古之上的作者产生共鸣。也就是说,正因为古代的文学作品本身就突出含蓄深邃,加上古人喜用互文、倒装、用典等手法,使得文学作品晦涩不明,所以,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就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这种批评方法成为中国文学批评的优良传统。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也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遽论其文也。”鲁迅也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 掌握“知人论世”的原则,还有助于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例如北宋梅尧臣在《和淮阳燕秀才》中说:“惭予廷荫人,安得结子,心虽羡名场,才命甘汨没。”他认为自己由恩荫出身,和燕秀才由进士出身不一样,因而感到很惭愧。可是杜甫却完全不同,他在《壮游》中说:“气磨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杜甫考不上进士,便浩然归去;梅尧臣考不上,却半辈子感到委屈。这是因为唐代读书人的进身之阶,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宋代主要的就是这一条路,即使由他途出身,头衔上总得加一个“右”字,例如“右迪功郎”之类,成为终身的耻辱。因此,不知道唐宋两代的风气,就不能理解为什么对于

北京大学哲学系作业:董仲舒讨论材料

第七次讨论课材料 主题:人性论对比 1、什么是人性?——不同概念包涵下的具体内容。(天生、人所通、不 待事、人区别于禽兽的)孟子从广义人性讲,不再区分性命之别, 董仲舒这一点相同。但孟子有对人性更小的定义。 2、概念澄清之后再讨论性之善恶——现成的还是有待实现的?——由 此导致的教化或修养何以必要? 一、董仲舒《春秋繁露·实性》 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今谓性已善,不几于无教而如其自然!又不顺于为政之道矣。且名者性之实,实者性之质。质无教之时,何遽能善?善如米,性如禾。禾虽出米,而禾未可谓米也。性虽出善,而性未可谓善也。米与善,人之继天而成于外也,非在天所为之内也。天所为,有所至而止。止之内谓之天,止之外谓之王教。王教在性外,而性不得不遂。故曰性有善质,而未能为善也。岂敢美辞,其实然也。天之所为,止于茧麻与禾。以麻为布,以茧为丝,以米为饭,以性为善,此皆圣人所继天而进也,非情性质朴之能至也,故不可谓性。正朝夕者视北辰,正嫌疑者视圣人。圣人之所名,天下以为正。今按圣人言中,本无性善名,而有善人吾不得见之矣。使万民之性皆已能善,善人者何为不见也?观孔子言此之意,以为善甚难当。而孟子以为万民性皆能当之,过矣。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中民之性如茧如卵。卵待覆二十日而后能为雏,茧待缲以涫汤而后能为丝,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善,教训之所然也,非质朴之所能至也,故不谓性。性者宜知名矣,无所待而起,生而所自有也。善所自有,则教训已非性也。是以米出于粟,而粟不可谓米;玉出于璞,而璞不可谓玉;善出于性,而性不可谓善。其比多在物者为然,在性者以为不然,何不通于类也?卵之性未能作雏也,茧之性未能作丝也,麻之性未能为缕也,粟之性未能为米也。《春秋》别物之理以正其名,名物必各因其真。真其义也,真其情也,乃以为名。名霣石则后其五,退飞则先其六,此皆其真也。圣人于言无所苟而已矣。性者,天质之朴也;善者,王教之化也。无其质,则王教不能化;无其王教,则质朴不能善。质而不以善性,其名不正,故不受也。 二、参考材料 (一)《孟子·告子上》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 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告子曰:“生之谓性。” 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

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研究浅析

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研究浅析 莎士比亚作品不朽的艺术魅力,来自于莎士比亚对于语言出神入化的运用。莎士比亚不愧为语言大师。莎士比亚对英语的纯熟运用竖立了由中世纪英语过渡到伊丽莎白时代近代英语的一座里程碑。 莎士比亚在他的作品中显示了独特的语言创造能力和普于操纵及发展语汇意义的能力。他的作品中丰富的词汇,生动的比喻,一词多义形成的戏剧性俏皮滑稽的双关语,对俗语、但语、行话和切口画龙点睛式的运用,生动而极富生活气息,特色突出,对近代英语的发展有明显的影响。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者早就注意到莎士比亚语言中的这种现象。因此,他们对莎士比亚语言与现代英语的关系,莎士比亚语言的结构,语法,修辞,用词特色.时r} t`} :}}言特点行全面、细致、〃深入的分析,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成为中国莎士比亚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但是,多年来对莎士比亚语言研究的成果却疏于总结。为此笔者在占有较全面资料的前下,拟对近年来中国莎士比亚语言研究做一个较为<2 };地梳理,弄清中国莎学研究在这一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凸显莎士比亚语言研究对中国莎学乃至世界莎学所做出的独特贡吠。 歌德昏经说过:莎北比亚是用生动的字眼来感染人的。作为文艺复兴时代英国文坛上的戏剧巨子,莎士比亚使中世纪的典雅华丽语盲特色与都铎王朝以来聚积的新语言相结合,一切生活范围内的丰富语言在他的作品中都有突出的表现,精致入微地描绘了适合于剧情的人物性格和诗歌中奔放而又细腻的情感特征。 劳允栋认为莎士比亚作品中比较典型的语言现象,表现为词类转换,即古英语中屈折词尾已经大量消失,词类间基本消除了形态区别的标志,使许多词类可以转换使用;形容词在意义上的绝对化,使原有的性质概念转化成具有这种性质的事物的概念;性质形容词主、被动意义的自由转化;莎氏作品中常见的混合式形容词;副词作形容ip-J,或取代形容词;形容词的级、名词、代词、关系代词、动词、独立分词、虚拟语气、介词、句子等18个方面指出了莎士比亚语言与现代英语的差异之处。。赵毅衡指出:莎士比亚作品是形象语言的宝库。形象语言技巧是一种修辞手段。比喻、夸张不一定有形象,甚至很可能完全没有形象。莎士比亚作品中的语言形象早期静态为多,后期动力性为多;早期堆砌排列为多.后期以形象

董仲舒义利观对当今社会的借鉴

董仲舒义利观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借鉴 吕永莉(14级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自古以来,对于“义利”的争辩乃是中国各大思想学派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时下,就当今社会而言,“义”与“利”观念的探讨,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市场道德建设的途径之一。通过对儒家思想家董仲舒的义利观进行阐述和归纳,对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董仲舒;义利观;借鉴 一、董仲舒的义利观思想 汉代的董仲舒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一位承上启下的巨匠。董仲舒虽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旗帜,使儒家思想从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实现了由百家显学到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转变,但细究起来,董仲舒的思想里不但继承者儒家思想的精髓,也不乏继承了先秦诸子百家的有益之处。尤其在义利观问题上,先秦诸子中儒家重义、墨家尚利贵义、而法家尚功利,董仲舒借鉴先秦诸子的义利思想,提出了自己独特的义利观即主张义利两养、义重于利的观点。 (一)天人合一的义利观 董仲舒虽然继承了先秦儒家的义利观,但他对自己义利观的论证方式是与前人不同的。“天人合一”是董仲舒思想一个显著特征,也就是说他把人及其一切特性归之于天,这是他论证自己观点的重要方式。 董仲舒说过,“人之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董仲舒认为人的一切特性都是天赋予的。人的好义、欲利的特点也是天赋予的,“义”、“利”同时为人所兼有。“天之生人也,使之生义与利。”“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贵于人……唯人独能为仁义。”仁义来自于天地之精,是天赐予人,是人与其他物的本质区别。“五谷,食物之性也,天之所以为人赐也。”他认为五谷,乃至于天地万物是天赐于人的利,是为人而生。这从自然规律方面说明利的客观性。“天之常意在于利人。”所以古之圣人君主“君天下,必以兼利之。”要求统治者重视人民的利,与民以利。从“天人合一”的思想出发,董仲舒把人的好义、欲利也归之于天, 论证了义与利同时为人所有,进而提出来他的义利观。 (二)义利两养 董仲舒从人的身与心的角度进行论证,肯定了道义与利的正当性,从而提出了义利两养的观点。 “天之生人也,使之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天生人之初就赋予了人求义、求利两方面的秉性,这两种秉性是人人所共有的、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是和人的肉体存在和心理需要相适应的。董仲舒所说的“义”是指他们说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义的功能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义以养心,无义,心不得乐;“利”就是物质利益和生活上的需要,认为没有这些东西人就活不下去。利的功能是维系人的身体存在,利以养体,无利,体不得安。这就肯定了义、利是人所皆有的事实,肯定了义、利对人的实际作用。

浅议莎士比亚文学作品中的戏剧观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人、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代表了人类戏剧艺术的巅峰。几百年来,他的戏剧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传播,并对中国的戏剧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莎士比亚十分明确地谈到的,是戏剧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熟悉他作品的读者都知道,他爱把世界或人生比喻为舞台。把世界或人生比作舞台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他又把舞台比作人生。强调戏剧是人生或时代的缩影。莎士比亚把戏剧视为人生的“一面镜子”,把现实生活看作戏剧的本源,这是在时代精神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之下,通过创作实践和学习古代名家的见解形成的看法。世界是舞台,舞台时人生的反映,这无疑是莎士比亚的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他的不朽巨作能够如此真实与丰富的根由所在。 联系莎士比亚的各种剧作,我们可以认为莎士比亚对于两个相关的问题相当明确:(一)同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戏剧艺术是最贴近人生现实的。(二)戏剧是空间艺术,需要三维空间的条件。他之所以能够形成这样的见解,一方面是因为近代黎明的到来产生了生活和思想的巨大变化,另一方面新型世俗戏剧出现了并引发了具有反映论倾向的新的戏剧观念。随着近代黎明的到来,出现了世俗的、非教会的文化思想;新兴市民、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思潮对莎士比亚的影响极大。莎士比亚相信“人性论”,然而他决不是抽象孤立地描绘人性本质,而是展示具体的、处于某种情景之中生活着、行动着的人们,因此也是处于人与人的关系之中感受、唱和或斗争着的人。他也有理想的“爱”或“忠贞”等德性的化身以及“邪恶”的体现者,但总能给他们足够的“生命力”,使他们活跃起来。 一、关于“人”的新观念 生活在近代黎明的莎士比亚,看到了人的复杂性。人的性格往往是多侧面的,而不仅是简单的“更好”、“更坏”、与“一般人一样”。他笔下的主人公常常不只是受一种激情或愿望所支配;他的反面人物,如夏洛克,可以有引人同情的方面。莎士比亚又看到了人性或人物的思想感情是可以发展的、变化多端的。莎士比亚看到除外在环境、生活遭遇和黑暗势力等影响外,人还有内心世界,埋藏着往往连本人都不知道的“恶”的种子。而这,一遇适当的气候、情景,就会滋长、膨胀起来。人的精神世界常有复杂微妙、深不可测的意识被动。莎士比亚看到了一种令他吃惊的现象:人可以用某种完全不符合自己本质和愿望的言行作为“面具”,来演示内心的肮脏和邪恶。这一切都可以包含在“反映自然”之内。 二、同“人”的观念相一致的、人文主义思想中善与恶的新标准。 莎士比亚在第十四首十四行诗里表明:“真美善,就是我全部的主题,“真美善,变化成不同的辞章;我的创造力就用在这种变化里,三题合一,产生瑰丽的景象。 他在各种戏剧里是根据这种真美善的标准塑造理想人物,写他们同假恶丑的抗争。“真美善”的提法有如“人性”的提法一样,是抽象的,但在莎剧与诗中也并不抽象,而是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对于人的伦理道德和社会政治的理想与要求。十四行诗中的“爱友”之美,他对朋友的友谊与崇拜,若按中世纪天主教会的标准来看,则纯粹是世俗的、亵渎神灵的,因为那种友爱超过了对“神”之爱。又比如苔丝德梦娜的爱情向往,使她根据“心灵慧眼”的选择,和黑皮肤的异邦人私奔,这在新兴的资产阶级是美德,而贵族布拉邦德则认为是莫大的逆行。莎士比亚不可能清楚,他的人文主义理想,比如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和谐等,只能是为一小部分人,而不是一切人宣扬争取的,其实质上个人主义的。它有反对封建的进步性,却可以发展变异为极端的自私自利或自我扩张。 三、关于世界的崭新观念 恩格斯说过:“数千年来的传统的中世纪的思想方式的范围也随着旧的狭隘的故乡界限而一起崩溃了。在人的对外的和对内的实现面前,都展开了无限广大的视野。”当时人们还相信“超自然”,在那以外是真正看的到的大自然,因此地球之外还有巨大无垠的宇宙;地球之上,又有多少邦国社稷、登记阶层、崇高卑下和极乐极悲啊!难怪莎士比亚的剧院就起名“环球”,在入门处以赫库力斯背负地球的形象作为标志。莎士比亚戏剧不局限于一个地点、一个行动,不截然划分悲喜的界限,总是广阔复杂地反映现实,塑造有世界性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这完全不是偶然的。 四、关于时间和时代的崭新的感觉与观念。 莎士比亚对于时间的感受极其敏锐,他决定了戏剧的形式和运用时间的手法。他对时间的观念和感受是和时代意识密切相联的。他的剧作第一个特点是反映时代精神,人类、民族大跃进的欢乐奔放的进去精神、极大的能动性和冒险性以及要求迅速发展的心情。第二个特点是在封建主义解体、资本主义上升的历史过渡阶段的大动荡、大骚乱,各种新旧势力的激烈斗争乃至战争,各种悲惨惨酷的社会现象以及人民的重大灾难,都在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大悲剧和问题剧中表现得极为充分和惊人。第三个特点是出现于文艺复兴末期、英国16、17世纪之交人们的怀疑、彷徨的情绪和思索的精神。 莎士比亚作为一个卓越的现实主义的剧作家,以超人的艺术天赋“忠实地撰写自然”,从而使其悲剧成为“真实地反映人生”的“完美典型”。从现代艺术的视角来看,莎士比亚对传统戏剧的超越更体现在他对人类自身心灵世界的关注。 浅议莎士比亚文学作品中的戏剧观 唐山师范学院左春雷李景峰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西校区陈翼龙 135

河南省安阳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安阳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孟子道性善”,以孟子人性思想为性善论,无疑是正确的。但性善只是孟子对人性的具体认识,只是他整个人性思想的一个结论。只说到性善,不对孟子提出这一结论的理依据做深入的研寻探讨,就不可能全面认识孟子人性思想的丰富内容及其深刻意义。 一个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的问题,是孟子对“生之谓性”的反对和批驳。孟子虽然也认为人性是天生的,但他反对“生之谓性”的说法。他不是从人的生物本能看人性,而是从人和禽兽的区别上看人性,认为只有把人与禽兽区别开的那些属性,即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些特征才是人性。关于这一点,张岱年先生有详尽的论述。他说:“孟子所谓性者,正指人之所以异于禽兽之特殊性征。人之所同于禽兽者,不可谓为人之性;所谓人之性,乃专指人之所以为人者,实即是人之‘特性’。”“孟子所谓性,指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而非指人生来即有的一切本能。”以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为人性,是人性论上一个大创造和大贡献。给正确认识人性提供了正确的思路。 孟子人性思想的又一个基本理念,是“天人合一”。 “心”“性”“天”三者的关系,是性善论的核心思想。心、性都在人,而性是天赋,又属天;天在人之外、人之上,但同时就体现在人性中。所以“知其性,则知天”,知性亦即知天。天不再是高不可及,不能认识,而成为可以认识;人要知天,不假外求,只需修养自己的心性即可。通过尽心、知性,上达于天,为的是“事天”,即顺应天道,安顿自己的人生,也就是安身立命。如此,建立起了由修养心性而上达于天的理论架构,完善了天命与人生、天道与人道合一的天人合一思想。 以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为人性和尽心知性知天,通过修养心性而沟通天人,达到天人合一。这两点是孟子人性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对儒学和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巨大而深远。 以仁、义、礼、智等德性为人性,无此“非人也”,而善性并非自然具足,“求则得之,舍则失之”。这就提出“做人”的问题。人生的第一要务是修养心性,提升自己,摆脱禽兽境界,堂堂正正做人。

中国古文化中的天命思想

一、从“服天命”到“天命令”先期的人类从自然中走来,原始的图腾崇拜和祖先神崇拜占据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因此,在论证他们说理的合理性时,都打上了“天命”的烙印,把体现他们意志的说理说成是天命的体现。《易经》是其典型的例子。人类社会是一自然历史过程,这一自然历史过程在今天看来是太深奥了,不过,在人类之初,其自然历史过程是最切帖的。因为他们刚刚从自然中走来,还抹不去身上的泥土,他们把他们自身与自然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们遵从四季的变化,遵从阳光、雷电、风、雨,遵从山川水泽的安排,他们努力使自身与动物界分离,他们要别男女、区分父母兄姝、着衣服、同姓不通婚,他们要有人伦,他们要敬祖宗,他们要建立礼文化。这一切在他们看来都是“天命”的要求。因为只有服从这些“天命”人类才能发展自身。认识这些“天命”的人大概就是圣人,要求人们服从这些“天命”的人大概就是领导人——伏羲、神农、黄帝。伏羲、神农很难考,黄帝时代中国已有“天命”思想,不过这个“天命”是指自然规律之“天命”。远古之时的“天命”并非我们现在理解的上天决定的命运,它的核心是自然之天。人从自然中走来,他们首先是自然的一部分,他们也把自己当作自然的一部分,只是人是有高度思维的存在物,他们把自己当作主体,把自然界当作客体,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以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但是,那高高在上的,包罗一切的,变化无穷的,给人类以阳光、风云、雷电、雨雪的“天”其力量太大了,似乎决定着人类万物的命运。人类自身太弱小了,他们必须顺应那高高在上的自然之天才能存在和发展,顺应那天者发展得最好,其生命存在得最好,他总是遇到好的运气。人的思维总是双向的,是人要服从那自然之天的运动变化规律——天,反过来是天要命令人们服从那自然之天的运动变化规律——天的命令。这两种思维的方向是相反的,但一定条件下对人的结果是一致的,即:你必须服从自然规律才能生存,自然规律命令你服从它你才能生存,“生存”的结果是一致的。后一种思维把天赋予了思维,把天当成了主体,把人自身当成了客体。天被神话了。中国人的“命”这个词,既指“命运”,也指“命令”。本来是拟人化的天,当人们赋予自然之天生命,把自身当作自然之天的客体时,自然之天就成了“上天”,成了有思维(灵魂)、喜、怒、哀、乐的能主宰人的生存发展的天。人类要服从自然之天,成了天要人民服从它的命令。这就是神权思想的思维萌芽。当自封为“神权者”的人制订规章制度成为法要人们服从时,这个法总是披着神的命令的外衣,这个法就是神权法。中国人思维中,从原始的“天命”思想到集权社会管理的神权思

莎士比亚_sonnet_18_29_66的中文翻译与评析

18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总体上表现了一个思想:爱征服一切。他的诗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赞颂了人的尊严、个人的理性作用。诗人将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具体的形象,用可感可见的物质世界,形象生动地阐释了人文主义的命题。 诗的开头将“你”和夏天相比较。自然界的夏天正处在绿的世界中,万物繁茂地生长着,繁阴遮地,是自然界的生命最昌盛的时刻。那醉人的绿与鲜艳的花一道,将夏天打扮得五彩缤纷、艳丽动人。但是,“你”却比夏天可爱多了,比夏天还要温婉。五月的狂风会作践那可爱的景色,夏天的期限太短,阳光酷热地照射在繁阴班驳的大地上,那熠熠生辉的美丽不免要在时间的流动中凋残。这自然界最美的季节和“你”相比也要逊色不少。 而“你”能克服这些自然界的不足。“你”在最灿烂的季节不会凋谢,甚至“你”美的任何东西都不会有所损失。“你”是人世的永恒,“你”会让死神的黑影在遥远的地方停留,任由死神的夸口也不会死去。“你”是什么?“你”与人类同在,你在时间的长河里不朽。那人类精神的精华——诗,是你的形体吗?或者,你就是诗的精神,就是人类的灵魂。 诗歌在形式上一改传统的意大利十四行诗四四三三体,而是采用了四四四二体:在前面充分地发挥表达的层次,在充分的铺垫之后,用两句诗结束全诗,点明主题。全诗用新颖巧妙的比喻,华美而恰当的修饰使人物形象鲜明、生气鲜活。诗人用形象的表达使严谨的逻辑推理变得生动有趣、曲折跌宕,最终巧妙地得出了人文主义的结论。 二十九首就是其中的一首。 这首诗热情地歌颂爱情,诗人在创作这首诗 时,充分发挥了十四行诗的长处,采用了“先抑后 扬”手法,层层推进,波澜起伏,道出了诗人的思想

感情发展变化过程,开头四句这样写道: When ,in disgrace with Fortune and men’ eyes , s I all alone beweep my outcast state , And trouble deaf heaven with my bootless cries , And look upon myself ,and curse my fate , 从这四句我们可以读出,一开始诗人悲悲切切地 唱出自己的悲惨处境“in disgrace with Fortune and , men’ eyes (失去了幸福,又遭人白眼。”,慨叹自 s ) 己生不逢时,身世凋零。幸福已离他远去,即便是“cries (哭喊)”也是“bootless (无用的)”,不过是“trouble(麻烦)”“deafheaven(聋耳的苍天)”,真是叫 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诗人只有“curse my fate(悲 叹时运不济)”。接着四句诗人更进一步吐露自己 心中的自卑: Wishing me like to one more rich in hope , Featured like him ,like him with friends possessed , Desiring this man’s art and that man’s scope , With what I most enjoy contented least , 诗人羡慕人家“rich in hope(前程远大)”“Feature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