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时器

定时器
定时器

RR定时器(MS侧):

MM定时器(MS侧):

GMM定时器(MS侧):

基于计数器的长时间的定时器

基于计数器的长时间的定时器 建筑教研组:方联根 长时间定时器在电器控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传统的RC 定时器要获得长时间的延时,不仅需要大容量、漏电流小的电容器,而且定时精度低,很难显示定时的进度。 本文介绍一个基于计数器能显示定时进度的、长时间的定时器的设计。该设计由555构成多谐振荡器产生一个时基信号、CD4518十进制计数器担任分频器、CD4511/七段译码器驱动03011C 数码管(共阴极)显示定时进度,具有时间精度高,延时时间长和可靠性高的特点。 1、原理框图(图1) 图1 1.1 线路分析 1.1.1时基信号的产生 图2是一个由555和电阻RA 、RB 和电容器C 构成多谐振荡器,产生一个时基信号。 1.1.2 振荡频率参数设置 振荡频率f 与RC 有以下的近似关系f=1.443/(RA+2RB)*C 实际使用定时器,往往需要控制时间连续可调,为了保证时间可调,则振荡回路RA 可选择线性较好的X 型可调电位器,延时电容可选择稳定性好的NP 电容器,定时器延时刻度可根据所选择的可调电位器机械行程的偏转角度来定,从而使设定时间值(标牌刻度示值)与实际延时值相吻合,以减少整定误差。 T10693RA RB C T20693RB C F 1443RA 2RB C =.(+)*=.*=./(+)* C CD4518 CP1CP2 EN1EN2Q1A Q1B Q2A Q2B Q3A Q3B Q4A Q4B R1VSS VDD R2

图2 图3 1.1.3 计数/分频电路 1.1.3.1 CMOS 计数器集成电路CD4518引脚图 (图3) 1.1.3.2 线路分析 该定时器的核心IC 是双二—十进制计数器/分频器构成分频系数为100的分频器,时基信号从CP1进来(EN1接VDD ),从Q4A 输出可获得分频系数10,Q4A 输出不能直接连接到CP2,因为这时分频系数是8。正确的连接方法应该将Q4A 连接到EN2,(CP2接VSS )。 集成电路的R1、R2复位端在电路上电的同时由C 、R 组成的微分电路上产生瞬间尖脉冲,使计数器的输出端复位清零,待上电瞬间结束后,电路即进入分频延时工作状态。 1.1.4 LED 显示驱动电路 1.1.4.1 CD4511七段译码器集成电路引脚图 (图4) CD4511 VDD VSS f g a b c d e A1A2A3A4LE LT BI 图4 1.1.4.2 功能简介 CD4511是一个用于驱动共阴极 LED (数码管)显示器的 BCD 码—七段码译码器,特点如下: 具有BCD 转换、消隐和锁存控制、七段译码及驱动功能的CMOS 电路能提供较大的拉电流。可直接驱动LED 显示器。 其功能介绍如下: BI :4脚是消隐输入控制端,当BI=0 时,不管其它输入端状态如何,七段数码管均处于熄灭(消隐)状态,不显示数字。 LT :3脚是测试输入端,当BI=1,LT=0 时,译码输出全为1,不管输入 DCBA 状态如何,七段均发亮,显示“8”。它主要用来检测数码管是否损坏。 LE :锁定控制端,当LE=0时,允许译码输出。 LE=1时译码器是锁定保持状态,译码器输出被保持在LE=0时的数值。 A1、A2、A3、A4、为8421BCD 码输入端。 a 、 b 、 c 、 d 、 e 、 f 、 g :为译码输出端,输出为高电平1有效。 CD4511的内部有上拉电阻,在输入端与数码管笔段端接上限流电阻就可工作。 2. 应用 2.1 100分钟定时器电路图 (图5) 2.2 线路分析 当电路上电时,C2、R1和C3、R3产生一个微分尖脉冲,使计数器CD4518和 D 型触发器CD4013复位清零。此时D 型触发器的Q 反为高电平,三极管导通,继电器吸合。 该定时器由555集成电路和电阻RA 、RB 、电容器C ,产生1分钟的的时基信号,经1/2CD4518分频(10分频)后Q4A 的下降沿触发下一个分频器。同时Q1A 、Q2A 、Q3A 、Q4A 输出BCD 码送入CD4511七段译码器驱动LED 数码管。当当计数器接受

555定时器的基本应用及使用方法

555定时器的基本应用及使用方法 我们知道,555电路在应用和工作方式上一般可归纳为3类。每类工作方式又有很多个不同的电路。在实际应用中,除了单一品种的电路外,还可组合出很多不同电路,如:多个单稳、多个双稳、单稳和无稳,双稳和无稳的组合等。这样一来,电路变的更加复杂。为了便于我们分析和识别电路,更好的理解555电路,这里我们这里按555电路的结构特点进行分类和归纳,把555电路分为3大类、8种、共18个单元电路。每个电路除画出它的标准图型,指出他们的结构特点或识别方法外,还给出了计算公式和他们的用途。方便大家识别、分析555电路。下面将分别 介绍这3类电路。 单稳类电路 单稳工作方式,它可分为3种。见图示。 第1种(图1)是人工启动单稳,又因为定时电阻定时电容位置不同而分为2个不同的单元,并分别以1.1.1 和1.1.2为代号。他们的输入端的形式,也就是电路的结构特点是: “RT-6.2-CT”和“CT-6.2-RT”。

第2种(图2)是脉冲启动型单稳,也可以分为2个不同的单元。他们的输入特点都是“RT-7.6-CT”,都是从2端输入。1.2.1电路的2端不带任何元件,具有最简单的形式;1.2.2电路则带 有一个RC微分电路。 第3种(图3)是压控振荡器。单稳型压控振荡器电路有很多,都比较复杂。为简单起见,我们只把它分为2个不同单元。不带任何辅助器件的电路为1.3.1;使用晶体管、运放放大器等辅助器件的电路为1.3.2。图中列出了2个常用电路。

双稳类电路 这里我们将对555双稳电路工作方式进行总结、归纳。 555双稳电路可分成2种。 第一种(见图1)是触发电路,有双端输入(2.1.1)和单端输入(2.1.2)2个单元。单端比较器(2.1.2)可以是6端固定,2段输入;也可是2端固定,6端输入。 第2种(见图2)是施密特触发电路,有最简单形式的(2.2.1)和输入端电阻调整偏置或在控制端(5)加控制电压VCT以改变阀值电压的(2.2.2)共2个单元电路。

LTE定时器整理

定时器

1、T313定时器: 1 a、T313是连接模式下UE检测无线链路失败的定时器,在SIB1中广播。 b、当UE从L1检测到连续N313个失步指示后启动T313定时器。当UE从L1检测到连续N315个同步 指示后停止T313定时器。 c、一旦T313超时,UE上报原因值为RL FAILURE的CELL UPDATE消息通知RNC空中接口下行失步。 d、T313设置的过大,UE要较长时间才能察觉RL下行失步,此时间内相关资源无法及时释放,也无法 发起恢复操作或响应新的资源建立请求。 e、T313设置的过小,很可能造成对RL偶而的闪断过于敏感,从而导致频繁对本可以迅速自我恢复的 RL上报CELL UPDATE消息,造成系统不必要的消息处理和流程开销。 f、一般设置为3,单位为S 2、N313计数器: a、N313表示连接模式下UE从L1层收到连续失步指示的最大次数,在SIB1中广播 b、N313设置的越大,UE对RL失步的判断就越不敏感,可能造成本来不可用的RL迟迟不能被上报RL 失步进而无法触发后续的恢复或重建操作 c、N313设置的越小,越可以保证RL传输的可靠性,但相应的也会增加可恢复性RL闪断的误判,从 而可能导致UE频繁的上报原因值为RL FAILURE的CELL UPDATE消息; d、一般设置为10,单位为次; 3、T314定时器: a、当RL下行失步满足无线链路失败准则,UE发送了原因值为RL FAILURE的CELL UPDATE消息后, 若当前存在与T314定时器关联的无线承载,则UE需要启动T314定时器。当小区更新过程完成后停止T314。 b、在业务对应的T314超时之前,如果由CELL UPDATE CONFIRM配置的无线链路建不成功,则还可以 重发CELL UPDATE消息,进行无线链路的重建(重发CELL UPDATE消息和等待响应的保护机制由T302和N302联合完成),基于此目的,配置T314应大于T302×N302。 c、一旦T314超时,则相应的业务RB就被删除。 d、T314设置的过大,UE要较长时间才能将已无法恢复的RL的相应业务资源释放,此时间内相关资源 吊死,无法分配给其他业务使用。 e、T314设置的过小,如上文所述,很可能造成无法与T302和N302的正确配合工作,从而导致RL重 建失败率上升,业务被过早释放。m f、一般设置为12,单位12S; 4、T315定时器: a、当RL下行失步满足无线链路失败准则,UE发送了原因值为RL FAILURE的CELL UPDATE消息后, 若当前存在与T315定时器关联的无线承载,则UE需要启动T314定时器。当小区更新过程完成后停止

AVR定时器中断初值计算方法

AVR定时器中断初值计算方法 使用芯片ATMega16外部晶振 定时器1(16位定时器)寄存器TCCR1B=0x04设定256预分频要利用定时器定时1秒 1,4000000/256=15625说明定时器每当1/15625秒就会触发一次中断 2,65535-15625=49910计算出要累加多少次才能在1秒后出发定时器1的溢出中断 3,49910<==>C2F6将计算后的值换算成16进制 4,TCNT1H=0xC2;对寄存器赋值 TCNT1L=0xF6; ================================================= 例如用16位定时器TIMER1,4MHZ晶振,256分频,100ms定时,如何求得初值赋给TCNT1 65536-(4M/256)*= 其中,4M是晶体频率,是定时时长单位秒。 对于8位的定时器 T=(2^8-计数初值)*晶振周期*分频数=(2^8-计数初值)/晶振频率*分频数计数初值=2^8-T/晶振周期/分频数=2^8-T*晶振频率/分频数

因为AVR一指令一周期 IARForAVR精确延时 C语言中,想使用精确的延时程序并不容易。IAR中有这样的一个函数__delay_cycles(),该函数在头文件中定义,函数的作用就是延时N个指令周期。根据这个函数就可以实现精确的延时函数了(但不能做到100%精确度)。 实现的方法: 建立一个的头文件: #ifndef__IAR_DELAY_H #define__IAR_DELAY_H #include<> #defineXTAL8//可定义为你所用的晶振频率(单位Mhz) #definedelay_us(x)__delay_cycles((unsignedlong)(x*XTAL)) #definedelay_ms(x)__delay_cycles((unsignedlong)(x*XTAL*1000)) #definedelay_s(x)__delay_cycles((unsignedlong)(x*XTAL*1000000 )) #endif

触摸定时开关

555触摸定时开关 集成电路IC1是一片555定时电路,在这里接成单稳态电路。平时由于触摸片P端无感应电压,电容C1通过555第7脚放电完毕,第3脚输出为低电平,继电器KS释放,电灯不亮。 当需要开灯时,用手触碰一下金属片P,人体感应的杂波信号电压由C2加至555的触发端,使555的输出由低变成高电平,继电器KS吸合,电灯点亮。同时,555第7脚部截止,电源便通过R1给C1充电,这就是定时的开始。 当电容C1上电压上升至电源电压的2/3时,555第7 脚道通使C1放电,使第3脚输出由高电平变回到低电平,继电器释放,电灯熄灭,定时结束。 定时长短由R1、C1决定:T1=1.1R1*C1。按图中所标数值,定时时间约为4分钟。D1可选用1N4148或1N4001。 相片曝光定时器 附图电路是用555单稳电路制成的相片曝光定时器。用人工启动式单稳电路。

工作原理: 电源接通后,定时器进入稳态。此时定时电容CT的电压为:VCT=VCC=6V。对555这个等效触发器来讲,两个输入都是高电平,即VS=0。继电器KA不吸合,常开点是打开的,曝光照明灯HL不亮。 按一下按钮开关SB之后,定时电容CT立即放到电压为零。于是此时555电路等效触发的输入成为:R=0、S=0,它的输出就成高电平:V0=1。继电器 KA吸动,常开接点闭合,曝光照明灯点亮。按钮开关按一下后立即放开,于是电源电压就通过R T向电容CT充电,暂稳态开始。当电容CT上的电压升到 2/3VC C既4伏时,定时时间已到,555等效电路触发器的输入为:R= 1、S=1,于是输出又翻转成低电平:V0=0。继电器KA释放,曝光灯HL熄灭。暂稳态结束,有恢复到稳态。 曝光时间计算公式为:T=1.1RT*CT。本电路提供参数的延时时间约为1秒~2分钟,可由电位器RP调整和设置。 电路中的继电器必需选用吸合电流不应大于30mA的产品,并应根据负载(HL)的容量大小选择继电器触点容量。

LTE常见事件解释及定时器

1.1 4.5.1 切换正常流程 同频切换同时支持同eNodeB切换,同MME的异eNodeB切换,跨MME的异eNodeB切换场景。对于后两种场景依据eNodeB间是否建立X2接口,切换信令流程略有不同。 图4-2 同MME异eNodeB间切换流程 同MME异eNodeB间的同频切换信令流程如图4-2所示: 1.在无线承载建立时,源eNodeB下发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至UE,其中包含 source eNodeB 配置的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消息,用于控制UE连接态的测量过程。

2.UE根据测量结果上报Measurement Report。 3.源eNodeB根据测量报告进行切换决策。 4.当源eNodeB决定切换后,源eNodeB发出HandoverRequest消息给目标eNodeB,通知 目标eNodeB准备切换。 5.目标eNodeB进行准入判断,若判断为资源准入,再由目标eNodeB依据EPS的QoS信息 执行准入控制。 6.目标eNodeB在L1/L2准备切换并对源eNodeB发送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消息。 1.2 报告配置(A1至A5 B1至B2) 事件触发上报是3GPP 36.331协议中为切换测量与判决定义的一个概念。报告配置包含相应事件的相关参数。目前eNodeB应用以下事件触发相应动作: ●事件A1表示服务小区质量高于一定门限,当满足事件触发条件时UE便上报测量报告,eNodeB 停止异频/异系统测量。但在基于频率优先级的切换中,事件A1用于启动异频测量。 ●事件A2表示服务小区质量低于一定门限,当满足事件触发条件时UE便上报测量报告,eNodeB 启动异频/异系统测量。但在基于频率优先级的切换中,事件A2用于停止异频测量。 ●事件A3表示同频/异频邻区质量相比服务小区质量高出一定门限,当满足事件触发条件的小区信息被上报时,源eNodeB启动同频/异频切换请求。 ●事件A4表示异频邻区质量高于一定门限,满足事件触发条件的小区信息被上报时,源eNodeB 启动异频切换请求。 ●事件A5表示服务小区质量低于一定门限,同时异频邻区质量高于一定门限,满足事件触发条 件的小区信息被上报时,源eNodeB启动异频切换请求。 ●事件B1表示异系统邻区质量高于一定门限,满足事件触发条件的小区信息被上报时,源eNodeB启动异系统切换请求。 ●事件B2表示服务小区质量低于一定门限,同时异系统邻区质量高于一定门限,满足事件触发 条件的小区信息被上报时,源eNodeB启动异系统切换请求。 事件转周期上报 事件被触发并上报之后将转为周期上报满足该事件的测量信息,此方式称为事件转周期上报。UE的测量结果通过事件转周期的方式上报给eNodeB。周期上报将在事件取消条件满足或达到最大上报次数或UE收到切换命令后后取消。 事件转周期上报方式有如下作用: ●可有效防止因测量报告的遗失或内部处理流程的失败对切换造成影响。 ●对于准入拒绝,可以起到重试的作用。 ●测量报告中,邻区可能一次报不完。并且随着UE的移动,会上报不同的邻区,通过事件转周 期可以得到比较完整的测量结果。 1.3 事件A3的触发(LST INTRAFREQHOGROUP) 同频切换通过事件A3触发,且事件上报方式采用事件转周期的上报方式。 事件A3的触发,即邻区质量高于服务小区一定偏置值。参照3GPP协议36.331规定事件 A3的判决公式。 触发条件:Mn+Ofn+Ocn-Hys>Ms+Ofs+Ocs+Off

WinCC 中定时器使用方法介绍

1、定时器功能介绍 2、脚本中定时器介绍 3、使用脚本实现更多定时器功能 3.1 整点归档 3.2 WinCC 项目激活时避免脚本初次执行及延迟执行脚本1 定时器功能介绍 WinCC 中定时器的使用可以使 WinCC按照指定的周期或者时间点去执行任务,比如周期执行变量归档、在指定的时间点执行全局脚本或条件满足时打印报表。WinCC 已经提供了一些简单的定时器,可以满足大部分定时功能。但是在有些情况下,WinCC 提供的定时器不能满足我们需求,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 WinCC 提供的脚本接口通过编程的方式实现定时的功能,因为脚本本身既可以直接调用 WinCC其他功能,比如报表打印,也可以通过中间变量来控制其他功能的执行,比如通过置位/复位归档控制变量来触发变量记录的执行。WinCC 提供了 C 脚本和 VBS 脚本,本文主要以全局 C 脚本编程为例介绍定时功能的实现。 2 脚本中定时器介绍既然在全局脚本中可以编程控制其他功能的执行,那么首先看看全局脚本的触发: 图1 脚本触发器分类如图1所示:脚本触发器分为使用定

时器和使用变量,定时器又分为周期执行和非周期执行一次,比如每分钟执行一次脚本属于周期执行,指定2012年10月1日执行一次属于非周期执行。使用变量触发脚本,即在变量发生变化时,脚本就执行一次,而变量的采集可以根据指定周期循环采集,或者根据变化采集,根据变化实际是1秒钟采集变量一次。 3使用脚本实现更多定时器功能 利用脚本自身的定时器,可以通过在脚本中编程的方式实现更多其它定时功能。 3.1整点归档 WinCC提供了变量归档,变量归档分为周期归档和非周期归档,不管是周期归档或非周期的归档,都又可以通过一些变量或脚本返回值来控制归档,比如:整点归档。下面的设置结合WinCC脚本,实现了在整点开始归档,归档五分种后停止归档,即每个小时仅归档前五分钟的数据。 软件环境:Windows 7 Professional Service Pack1 , WinCC V7.0 SP3 归档名称:ProcessValueArchive 归档变量:NewTag 归档周期:1 分钟 归档控制变量 startarchive C脚本触发周期:10秒 脚本代码: #include"apdefap.h" int gscAction( void ) { #pragma option(mbcs) #pragma code ("kernel32.dll");

51单片机定时器初值的计算

51单片机定时器初值的计算 一。10MS定时器初值的计算: 1.晶振12M 12MHz除12为1MHz,也就是说一秒=1000000次机器周期。10ms=10000次机器周期。65536-10000=55536(d8f0) TH0=0xd8,TL0=0xf0 2.晶振11.0592M 11.0592MHz除12为921600Hz,就是一秒921600次机器周期,10ms=9216次机器周期。 65536-9216=56320(dc00) TH0=0xdc,TL0=0x00 二。50MS定时器初值的计算: 1.晶振12M 12MHz除12为1MHz,也就是说一秒=1000000次机器周期。50ms=50000次机器周期。65536-50000=15536(3cb0) TH0=0x3c,TL0=0xb0 2.晶振11.0592M 11.0592MHz除12为921600Hz,就是一秒921600次机器周期,50ms=46080次机器周期。 65536-46080=19456(4c00) TH0=0x4c,TL0=0x00 三。使用说明 以12M晶振为例:每秒钟可以执行1000000次机器周期个机器周期。而T 每次溢出 最多65536 个机器周期。我们尽量应该让溢出中断的次数最少(如50ms),这样对主程序的干扰也就最小。开发的时候可能会根据需要更换不同频率的晶振(比如c51单片机,用11.0592M的晶振,很适合产生串

口时钟,而12M晶振很方便计算定时器的时间),使用插接式比较方便。 51单片机12M和11.0592M晶振定时器初值计算 2011-01-04 22:25 at89s52,晶振频率12m 其程序如下: 引用代码:#include #include void timer0_init() { TMOD=0x01;//方式1 TL0=0xb0; TH0=0x3c; TR0=1; ET0=1; } void timer0_ISR(void) interrupt 1 { TL0=0xb0; TH0=0x3c;//50ms中断一次 single++; if(single==20) { kk++; single=0; } } void main() { int kk=0;//计数器 int single=0; timer0_init(); } TL0=0xb0; TH0=0x3c; 这两个是怎么算出来得

系列PLC中的定时器为接通延时定时器

系列PLC中的定时器为接通延时定时器,利用PLC中数种应用FX2N系列PLC定时器获得延时的编程技巧,了程序的可读性,同时改善了PLC系统的控制功能。lication Program ofries PLC Timeriu-ling of the PLC.The timer in FX2nof the PLC is a timer for theolling system.In this paper,the author introduced carefullyes,and described their working principles respectively.Thisand improve the control function of PLC system as well.章编号〕1674-3229(2010)06-0056-04常闭触点处于闭合状态,所以输出继电器Y0的线圈也得电;经过8s延时后,T0的常闭触点断开,输出继电器Y0的线圈失电。在整个程序中,输出信号Y0的输出时间受到了时间限制,这个时间可以通过改变定时器T0的设定值来改变,该程序属于限时控制程序,可将负载的工作时间限制在规定的时间内。 2.3接通、断开双延时程序所谓双延时是指定时器通电和断电都延时的控制程序,图3是双延时程序的梯形图和时序图。工作过程分析:当输入继电器X0的常开触点为ON时,定时器T0的线圈开始得电,T0开始计时,延时8s后,其常开触点接通,输出继电器Y0的线圈得电并保 2.3接通、断开双延时程序所谓双延时是指定时器通电和断电都延时的控制程序,图3是双延时程序的梯形图和时序图。工作过程分析:当输入继电器X0的常开触点为ON时,定时器T0的线圈开始得电,T0开始计时,延时8s后,其常开触点接通,输出继电器Y0的线圈得电并保持自锁,在接通过程中,输出信号Y0的输出比输入信号X0接通延后了8s。当输入继电器X0的常开触点断开

LTE常用定时器解释及配置建议

一、接入类定时器 1.初始接入流程说明 主要受T300、T302定时器的影响:UE 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是由UE的RRC层发起,并向MAC层发出随机接入指示以后,启动T300定时器,接收到RRCConnection Setup消息或RRC Connection Reject 消息,或NAS层指示终止RRC连接建立时停止;如果T300超时,则通知上层RRC连接建立失败, UE转入空闲模式。 网络在RRC连接拒绝时,会在RRC Connection Reject消息中同时向UE指示等待时间(T302时长),UE需等待T302指示的时间后,再发起下一次RRC连接建立流程。 2.定时器参数介绍 ①T300 【功能描述】 该参数表示UE侧控制RRC connectionestablishment过程的定时器。在UE发送RRCConnectionRequest后启动。 在超时前如果: 1.UE收到RRCConnectionSetup或RRCConnectionReject; 2.触发Cell-reselection过程; 3.NAS层终止RRC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过程。 则定时器停止。 如定时器超时,则UE重置MAC层、释放MAC层配置、重置所有已建立RBs(Radio Bears)的RLC实体。并通知NAS层RRCconnection establishment失败。 【对网络质量的影响】 增加该参数的取值,可以提高UE的RRC connectionestablishment过程中随机接入的成功率。但是,当UE选择的小区信道质量较差或负载较大时,可能增加UE的无谓随机接入尝试次数。 减少该参数的取值,当UE选择的小区信道质量较差或负载较大时,可能减少UE的无谓随机接入尝试次数。但是,可能降低UE的RRCconnection establishment过程中随机接入的成功率。 【取值范围】 ENUMERATED { ms100, ms200, ms300, ms400, ms600, ms1000,ms1500,ms2000} 【取值建议】 1000ms ②T302 【功能描述】 T302用于控制eUTRAN拒绝UE的RRC连接建立到UE下一次发起RRC连接建立过程的时间。UE接收RRCConnectionReject信息后得到其中的参数waitTime,定时器T302的取值由waitTime决定。【对网络质量的影响】 设置过大会造成UE RRC连接拒绝后限制时长过大,使本能够再次建立的RRC不能及时被建立,影响用户

555定时器的应用

上饶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555定时器的应用 学生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 班级: 指导老师:

摘要:555定时器是一种多用途的数字--模拟混合型集成电路,通过对555定时器的电路结构与工作原理的充分了解,利用它能够方便地构成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和多谐振荡器,555应用电路采用这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可以构成各种实用的电子电路,比如相片曝光定时器、电热毯温控器、多用途延迟开光电源插座、555触摸开关、风扇周波调速电路等。因为555定时器在使用上非常灵活、方便,所以555定时器在生活中的诸多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555定时器;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 Abstract:The 555 timer is a multipurpose digital analog hybrid integrated circuit, through the full understanding of circuit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555 timer.It is easily to construct Schmidt flip-flop, monostable trigger and multi harmonic oscillator. 555 application circuit using one or more combinations of these three methods may constitute a variety of practical electronic circuit, such as photo exposure timer, electric blanket thermostat, multi-purpose delay switch socket, 555 touch switch, fan frequency speed control circuit. Because the 555 timer can be used flexiblely and conveniently, so the 555 timer are widely used at Many fields of life. Key words:555 timer; single steady state trigger; multi harmonic oscillator

用定时器T0的模式1实现长时间定时

定时器T0的模式1实现长时间定时 使用定时器T0的中断来控制引脚LED的闪烁,要求闪烁周期2s,即亮1s,灭1s。本例采用的电路原理图如图6-2所示。 1.实现方法 定时器T0工作于方式1时,其最大可计脉冲数次数为65536,对于12MHz的时钟频率,一个脉冲的宽度为μs,则最大计时长度只有×65536=65536μs,即大约65ms。所以要计时1s或更长的时间,还需采用一种被称作“软件计数”的方法:设置一个变量Countor来储存定时器T0的中断次数,即每产生1次中断,使变量Countor自加1,如果T0每50ms中断1次,那么当Countor自加20次时,所计时间就是1s。 2.程序设计 先建立文件夹“CHANG”,然后建立“CHANG”工程项目,最后建立源程序文件“”。输入以下源程序: //实例46:用定时器T0模式1的实现长时间定时 #include<> // 包含51单片机寄存器定义的头文件 sbit D1=P2^0; //将D1位定义为引脚 unsigned char Countor ; //设置全局变量,储存定时器T0中断次数 /************************************************************** 函数功能:主函数 **************************************************************/ void main(void) { EA=1; //开总中断 ET0=1; //定时器T0中断允许

TMOD=0x01; //使用定时器T0的模式1 TH0=(65536-50000)/256; //定时器T0的高8位赋初值 TL0=(65536-50000)%256; //定时器T0的低8位赋初值 TR0=1; //启动定时器T0 Countor=0; //从0开始累计中断次数 while(1) //无限循环,等待中断 ; } /************************************************************** 函数功能:定时器T0的中断服务程序 **************************************************************/ void Time0(void) interrupt 1 using 0 //“interrupt”声明函数为中断服务函数 { Countor++; //中断次数自加1 if(Countor= =20) //若累计满20次,即计时满1s { D1=~D1; //按位取反操作,将引脚输出电平取反 Countor=0; //将Countor清0,重新从0开始计数 } TH0=(65536-50000)/256; //定时器T0的低8位重新赋初值 TL0=(65536-50000)%256; //定时器T0的低8位重新赋初值 } 3.用Proteus软件仿真 经Keil软件编译通过后,可利用Proteus软件进行仿真。在Proteus ISIS 编辑环境中绘制好图6-2所示仿真电路图后,或打开配套光盘中的“仿真实例\第六章\ CHANG”文件夹内

定时器说明书

ZYT16G微电脑时控开关说明书(市场称KG316T) 说起时控开关,很多人觉得专业深奥,不容易看懂,所以也就没什么兴趣。其实我们如果有一点专研精神,稍加研究发挥,这些科技文章就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发挥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微电脑时控开关,说简单点就是一部可编程的定时器,能广泛的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能对家用电器、其它控制电路进行日/周循环16次编程定时开关,达到无人值守,高效节能的目的,大大提高生活的科技含量。在南方,多半潮湿多雨,针对洗涤后的衣物不易干燥、物品容易霉变等等,利用ZYT16G微电脑时控开关,外加电热烘干、臭氧杀菌、温度控制、排气风扇制作了一个衣、物干燥柜,基本达到了自动化。您也可以发挥你的想象,将微电脑时控开关应用于众多的需要进行定时开关的控制电器、电路、及机械设备中。 理想的节能、延长照明器件的使用寿命。应在天暗时用定时自动打开,半夜时用定时自动关闭。是路灯、灯箱、霓虹灯、生产设备、农业养殖、仓库排风除湿、自动预热、广播电视等最理想的控制产品。 内置干电池(便于更换),高精度,工业级芯片,强抗干扰。 特性 型号ZYT16G 电源电压220VAC 50-60HZ ±15% 内部电池电压 3.6VDC 电力消耗约1.5VA 控制输出25A 250VAC(阻性负载) 显示输出LCD显示 走时误差小于1秒/天 开关次数日/周循环16次开关 环境温度-10℃至50℃ 环境湿度45至85%RH 机械寿命最少3000,000次 重量、尺寸约410克,120×74×58mm 安装方式壁挂 接线 1.图1直接控制方式 2.图2控制接触器、线圈电压220VAC/50HZ 3.图3控制接触器、线圈电压380VAC/50HZ

定时器定时时间的计算(SystemCoreClock与OS_TICKS_PER_SEC的关系)

定时器定时时间的计算(SystemCoreClock与OS_TICKS_PER_SEC的关系) 定时器定时时间的计算 xcj 2015/06/03 09:23 假设定时器的时钟频率为f,f已知。那么定时器每计数一次所用时间为1/f。1/f代表了定时器的定时的时间精度(或最小计时单位)。 往计数器写的初值为Ticks,就是经过Ticks个周期后,定时器值变为0,定时时间到了。 如果我们要定时的时间为T,那么计算公式为: T = ticks * (1/f) (1) 整理后可得 ticks = f * T (2) 举个例子,假如定时器的时钟为SystemCoreClock,要定时1mS。 那么 ticks = SystemCoreClock * 1mS =SystemCoreClock * 1 * 10^(-3)=SystemCoreClock/1000 换个思路,如果已知定时器的时钟频率为f,要用定时器产生一个频率为f1的定时中断(T=1/f1)。根据公式(2)有 ticks = f /f1 (3) 上面的式子中 f1

智能曝光箱的详细设计

淄博市技师学院单片机课题研究报告 题目:智能曝光箱 专业:电气工程系 届别:10技师 姓名:罗成 导师:孙磊

引言: 一直以来制作电线路板多采用万用板。但是伴随着学习的深化,万用板的许多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在做线路板时特别是比较复杂的线路,万用板的连线问题和初始化设计问题不够规范化,特别容易造成错焊漏焊。 伴随着电子行业的飞速发展,对作为电子元件为基础的印制电路板的需求量以及制作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紫外线曝光机是印版制作工艺中的重要设备,在实验的基础上设置了双玻璃架晾晒智能曝光机。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一个可以感光智能曝光制作双面印刷电路板的仪器:智能曝光相 利用物理光学原理使用紫外线照射技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对感光线路板进行曝光。将事先设计好的线路固化到线路板上。 目的: 根据目前印制电路板在制作上种种困难,设计一种可自行紫外线曝光的制板装置。 要求: 1,开关实现紫光/日光与全紫光/下紫光的良好切换 2,矩阵键盘输入数据,确认进行倒计时,四位共阳数码管实时显示数据的变化情况。 3,指示灯显示电源与完成倒计时的状态,并有自动切断电源装置等智能系统。 4,整个制作过程精确方便,易于初学者学习使用。 方法: 采用89S51作为该系统的微控芯片,实现该系统 数据输入,数据显示以及其他附加功能。 充分利用信息电子技术设计线路板的硬件结构。 关键词:智能曝光箱紫外线曝光89S51

系统介绍: 操作面板: 在上图中右红色开关实现紫光/日光的切换,左红色开关实现全紫光与下紫光的切换。 4*4矩阵键盘实现数据的输入,*是(重新)输入键,#是确认键。 四位共阳数码管显示时间的倒计时。 线路板 原理图

555定时器组成的长延时电路图

555定时器组成的长延时电路图 一、延时电路工作原理 IC1 555 时基电路接成占空比可调的自激多谐振荡器。当按下按钮SB 后,12V 的直流电压加到电路中,由于电容器C6 的电压不能突变,使得IC2 电路的2 脚为低电平,IC2 电路处于置位状态,3 脚输出高电平,继电器K 得电,触点K-1、K-2 闭合,K-1 触点闭合后形成自锁状态,K-2 触点连接用电设备,达到控制用电设备通、断的作用。同时IC1 555 时基电路开始形成振荡,因此3 脚交替输出高、低电平。当3 脚输出高电平时,通过二极管VD3、电阻器R3 对电容器C3 充电。当3 脚输出低电平时,二极管VD3截止,C3 没有充电,因此只有在3 脚为高电平时才对C3 充电,所以电容器C3 的充电时间较长。当电容器C3 的电位升到2/3VDD 时,IC2 555 时基电路复位,3 脚输出低电平,继电器K 失电,触点K-1、K-2 断开,恢复到初始状态,为下次定时做好准备。

二、元器件的选择 IC1、IC2 选用NE555、μA555、SL555 等时基集成电路;VD1~VD4 选用IN4148 硅型开关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可选用一般的发光二极管;R1~R5 选用RTX—1/4W 型碳膜电阻器;电容器C1、C2、C5、C6 选用CT1 型瓷介电容器,C4 选用CD11—16V 电解电容器,C3 选用漏电流极小的钽电解电容器;RP 可用WSW 型有机实心微调可变电阻器;继电器K 选用JRX—13F 型具有两组转换触点的小型电磁继电器。 三、制作与调试方法 在调试中,可以调节可变电阻器RP 改变IC1 555 时基电

单片机定时器详解

一、MCS-51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概念 单片机中的定时器和计数器其实是同一个物理的电子元件,只不过计数器记录的是单片机外部发生的事情(接受的是外部脉冲),而定时器则是由单片机自身提供的一个非常稳定的计数器,这个稳定的计数器就是单片机上连接的晶振部件;MCS-51单片机的晶振经过12分频之后提供给单片机的只有1MHZ的稳定脉冲;晶振的频率是非常准确的,所以单片机的计数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也是非常准确的,这个准确的时间间隔是1微秒; MCS-51单片机外接的是12MHZ的晶振(实际上是,所以,MCS-51单片机内部的工作频率(时钟脉冲频率)是12MHZ/12=1MHZ=1000000次/秒=1000000条指令/秒=1000000次/1000000微秒=1次/微秒=1条指令/微秒;也就是说,晶振振荡一次,就会给单片机提供一个时钟脉冲,花费的时间是1微秒,此时,CPU会执行一条指令,经历一个机器周期;即:1个时钟脉冲=1个机器周期=1微秒=1条指令; 注:个人PC机上的CPU主频是晶振经过倍频之后的频率,这一点恰好与MCS-51单片机的相反,MCS-51单片机的主频是晶振经过分频之后的频率; 总之:MCS-51单片机中的时间概念就是通过计数脉冲的个数来测量出来的;1个脉冲=1微秒=1条指令=1个机器周期; MCS-51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的简单结构图: 8051系列单片机有两个定时器:T0和T1,分别称为定时器和定时器T1,这两个定时器都是16位的定时器/计数器;8052系列单片机增加了第三个定时器/计数器T2;它们都有定时或事件计数功能,常用于时间控制、延时、对外部时间计数和检测等场合; 二、定时器/计数器的结构

定时器产品使用说明书

定时器产品使用说明书 定时设置: 1、先检查时钟是否与当前时间一致,如需重新校准,在按住“时钟”键的同时,分别按住“星期”、“小时”、“分钟”键,将时钟调到当前准确时间。 2、按一下“设定”键,显示屏左下方出现“1开”字样(表示第一次开启的时间)。然后按“星期”调整本次设定的星期组合模式,再按“小时”、“分钟”键,输入所需开启的时间。 3、再按一下“设定”键,显示屏左下方出现“1关”字样(表示第一次关闭时间),再按“星期”、“小时”、“分钟”键,输入所需关闭的日期和时间。 4、继续按动“设定”键,显示屏左下方将依次显示“2开、2关、3开、3关……16开、16关”,参考步骤2、3设置以后各次开关时间。设置完成后,按一下“时钟”键返回。 5、如果每天不需设置16组开关,则必须按“清除”键,将多余各组消除,使其显示屏上显示“—:—”图样(不是00:00)。 6、按“模式”键,可以变换工作模式。总共有四种工作模式:A、液晶显示开(代表进入常开模式);B、液晶显示关(代表进入常关模式);C、由开进入自动(表示目前状态为开,等到下一组时间到后开始自动运行);D、由关进入自动(表示目前状态为关,等到下一组定时时间到后开始自动运行)。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 1、定时器没有根据设定的程序开启或关闭,请检查设置程序是否正确或重新调整。 2、定时器长时间不用,显示模糊时,请将定时器接通电源充足,10分钟后无显示,按“复位”键,2-3秒。 3、如以上步骤均不能排除问题,请与公司或经销商联系维修。 注意事项: 1、对于那些因定时开关出错而可能发生的生命相关事故或者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设备(如医疗设备等),请不要使用定时开关。 2、对于那些因定时开关出错而发生重大财产损失的设备(大型加热器或冷库),在使用本定时开关时,请务必是特性和性能的数值有足够的余量,并采取二重电路等安全对策。 3、请勿自行修理、分解或改造。 4、接通电源后请勿接触端子部分。本开关工作在无潮湿、腐蚀及高金属含量气体环境中。请勿沾染油或水。

电子定时器设计

《专业实训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电子定时器设计 班级:电子11-2班 学号: 1106040207 学生姓名:李高 指导教师:刘英哲

一、设计要求 要求实现一个电子定时器,即根据外部输入的计定时间进行计时(时间可采用外部按键的方式输入),并实时的显示当前计时结果,当计时到计定时间后进行警报(可通过LED 闪烁或蜂鸣器)。计时时间以秒/分为显示单位,可分别实现对5 分钟,10 分钟,15 分钟和20 分钟的计时。 二、设计的目的 1.掌握电路设计的一般方法 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模电、数电、单片机的理论知识,并对模拟电路,数字芯片和单片机各个接口的功能、各个功能模块有了了解。通过此次课程设计,我们可以更加了解单片机及其使用,并围绕单片机设计拓展电路。 2.掌握电路仿真和调试过程 此次课程设计是一个综合设计,要求我们做出实物。在设计中我们要学习软硬件,绘制和焊接电路,通过调试使定时器能够正常工作。 3.提高总结能力 完成智能定时器实物设计后,我们要在报告中总结设计过程,经验和分析结果,对设计不足的地方提出改进建议。 三、设计的具体实现 方案一: 采用555定时器来输入脉冲,先通过74LS90进行十进制计数(时钟的秒数个位),达到进位时将进位送入74LS92进行六进制计数(时钟的秒数十位),进位送入74LS90进行十进制计数(时钟的分位);由74LS47译码后送给数码管进行显示。

方案二: 该方案仅由主电路、按键电路、显示电路、报警电路,四个模块组成。整个系统的计时功能皆由STC89C52内部自带的定时器T0来实现;时钟由共阴极数码管显示;五个开关按钮可以实现时钟的加,分钟的加,预置定时时间,定时启停;并利用蜂鸣器进行定时报警。方案框图如图3-1: 图3-1 方案一中虽然不需要程序,但是电路复杂,且不符合课程设计“以单片机为核心”的要求,所以最后采用了方案二。方案二,电路简单,时钟部分完全用软件实现,操作方便,完全可以满足课程设计要求。 根据选题要求,设计任务主要完成LED数码管能实现秒/分的显示;通过按钮调整时间;预置定时时间定时;并提醒用户定时时间到。为完成相应功能,系统设计包含以下几个基本模块:控制模块、信息显示模块、报警模块。总的框图如上面方案二中图3-1所示。 1.控制模块的选取方案 控制器是控制模块的核心,控制模块主要完成时钟和定时功能,从按键读取操作要求、从数码管和蜂鸣器信息显示。 方案一: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构成的控制电路,由于外围器件多,容易出故障,而且调试起来非常麻烦。 方案二:采用ATMEL 公司的AT89S51作为系统控制器。 单片机算术运算功能强,软件编程灵活、自由度大,可用软件编程实现各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