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美术教案汇总10篇

关于小学美术教案汇总10篇
关于小学美术教案汇总10篇

关于小学美术教案汇总10篇

关于小学美术教案汇总10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美术教案篇1

一、教材分析:

这一课在《鸟和家禽》之后,两者的教学内容,互为补充延伸,前者突出“平面”的表现方法,而后者更突出了“立体”的表现方法。用废旧材料和黏土做鸟和家禽,让学生在尝试各种废旧材料和黏土的同时,了解民间工艺、了解自然、爱护生命,更关心地球的未来。这课可以分两课时来教学,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调查、收集材料,共同分工合作,共同创作鸟和家禽的形象,用”立体”的方法,把自己创作的鸟和家禽的外形、动作特征表现出来。

本课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为目标,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美术教学的基本规律,爱护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像力,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做鸟和家禽的基本方法。

操作目标基本学会把握鸟和家禽的特点和比例结构进行制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增强动物保护意识,渗透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鸟和家禽的外形特点和比例关系尝试利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进行制作和添加。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基本把握动物的外形特点和比例关系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范作、黏土、制作工具等。

学生准备:黏土、制作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与引人

1、一次《猫与老鼠》中的笨猫在家睡觉时被鸟叫声或鸡叫声惊醒,你们听出是什么声音吗?放动画,你能把这些鸟或鸡画出来给老师看看吗?

2、学生在纸上画,师请两个学生上黑板表现。

3、展示其中的部分作品,引导学生注意鸟类的基本形体特征。

4、师出示鸟类标本,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鸟有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长什么样,不清楚的同学还可以上来摸一摸,把自己观察的结果告诉其他同学。

5、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既然你们都了解鸟的基本形体特征,那你们想用做陶的方法来表现它吗?

6、引入新课我做的鸟和家禽。

二、欣赏与交流

师:在做陶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我们的祖先和民间陶艺家和我们同龄学生自己制作的陶艺作品,看看他们是怎样用陶来表现鸟和家禽的。多媒体演示鸟和家禽的陶艺作品,其中有陶胚,也有施釉烧制成功的作品。

师:我们每制作一件陶艺作品,都要先进行构思,之后再考虑用什么方法制作合适,怎样去制作现在也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想做成什么样的鸡和家禽怎样做得与众不同,又如何去表现每一部分想好后同学之间可以进行讨论,交流一下看法,在制作时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采取同学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

学生交流各自的设想,教师适时点拨。

三、练习与展示

师:既然同学们都已想好,那就开始制作,注意开始要练泥学生开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适时推荐优秀做法和讲解注意事项。

请同学展示作品,并作介绍,其他同学和教师参与评议。

四、与延伸

师:刚才我们看了同学们的作品,你们做得真好,想像力真丰富,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和自豪。

根据同学们的创作,你们能推选出今天的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吗

小组讨论,然后把结果告诉课代表,教师颁发自制鸟和家禽的奖品。

师:其实陶艺本身底蕴深厚,民间陶艺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很多方面知识,老师希望同学以后认真学习各科知识,认真观察我们的生活,创造出更好的作品来。

六、教后记:

小学美术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压印和曲线添画的画法画出各种动态的蝌蚪。

2.训练学生细致的观察力。

3.提高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在自然角饲养小蝌蚪,供学生观察。

2.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供给一盘黑色颜料及抹布、黑色彩笔。

3.范画:在水中向各种方向游动的小蝌蚪。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1)从自然角的小蝌蚪,引导学生观察:“你们看看,小蝌蚪长得什么样子?它们是什么颜色?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游泳的?”引导学生讨论说出小蝌蚪有圆圆的身体,细细长长的尾巴,在水中能向各个方向游动。

(2)教师和学生边念儿歌边在规定的场地学小蝌蚪游泳。

小蝌蚪,游呀游,摇摇尾巴点点头。小蝌蚪,真快乐,边找妈妈边唱歌。 2.教师引导学生画小蝌蚪。

(1)教师:“每组小朋友的桌上都放有一盘黑颜料和水彩笔,请小朋友想想,你可以怎么做,能画出可爱的小蝌蚪呢?”让学生自己探索着画,老师在旁边指导。

(2)请画的好的学生到前面画一画。

(3)教师祟范画,并讲解小蝌蚪的画法:

先用食指的指腹在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用彩色画上弯弯曲曲的尾巴,这样一条可爱的小蝌蚪就在游动了,想画向不同方向游,只需

变换不同的方向压印。

(4)学生再次作画:教师指导。

A 注意点画方法,画出不同方向游的蝌蚪。

B 每次蘸颜料压印后,需在抹布上擦干净手指,再拿笔添画。

C 蝌蚪尾巴不宜太长。

D 大胆作画,仔细操作,保持画面干净。

3.活动延伸:

学生头戴小蝌蚪头饰,作《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

小学美术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色彩给与我们的各种不同的感受。

2.通过甜、酸、苦、辣、咸五种味道的辨别,学会用各种色彩,图形表现五种不同的味道。

3.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锐感觉,初步掌握各种色彩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运用各种色彩,图形表现五种不同的味道。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事物色彩的敏锐感觉。

教学过程:

一、贴近生活,品尝味道

1.请学生谈谈爸爸或妈妈炒的拿手好菜,并说出令人回味的理由?

2.师:都说文房有四大宝贝:笔、墨、纸、砚。要想摆上一桌美味佳肴肯定少不了厨房的宝贝:调味瓶。可是老师家中的调味瓶色彩,款式都一样,时常辨别其中装的是盐,糖,味精还是其他调料。

3.师摆出几个调味瓶,请几位同学上台品尝(闭眼),并通过品尝时流露的不同表情让在座的同学猜出其中的口味。如甜、酸、咸、苦、辣。

二、出谋划策,设计五味瓶标志

1.师在黑板上画出不同的味瓶的外型,让在座的同学出谋划策,设计标志,帮助老师识别其中的口味。(板书课题:五味瓶)

2.师总结:

(1)设计人物表情;

(2)画出符合这种口味的食物;

(3)以色彩表现。

3.邀请学生上台把教师事先画好的人物表情贴爱相应的五味瓶上,师给人物起名字:辣妹子、甜心公主、苦丁王子、酸醋王子、咸味公主。

4.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各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抽签,签上分别写着:辣妹子,甜心公主,苦丁王子,酸醋王子,咸味公主。让小组成员在各自的纸上画出相应人物喜欢吃的食物。

如:辣妹子——辣椒、芥菜

甜心公主——糖果、西瓜

酸醋王子——柠檬、杨梅

三、体验色彩,结合图形表现五味瓶

1.教师以水粉颜料画出“四川版”的水煮活鱼,让学生体验色彩上辣的感觉。

2.学生交流讨论其它色彩带给你的感觉。

(教师简单介绍冷暖色彩的对比)

3.帮助学生结合图形,如食物外形,人物表情等更形象生动地表现不同的味道。

四、学生实践,装饰五味瓶

1.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几个五味瓶的外形,让各组各设计一组的甜酸苦辣咸的五味瓶的标志,进行装饰。

2.小组成员分享集体的智慧,努力设计出最完美的标志,表现五味瓶。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学生设计过程中的闪光点,适时引导。

五、展评作品

1.学生粘贴小组作品,自评,互评,发表感受。

2.教师展示拼帖的作品,让学生谈谈手工形式所表现味觉的美感,引导学生回家也动手来剪一剪,拼一拼。

小学美术教案篇4

课时:1课时

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通过各种扇子的欣赏,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不同的扇面形式。让学生掌握扇面作画的特点及步骤。过学习、欣赏,了解我国丰富的扇文化,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扇子的欣赏,走近祖国传统扇文化,了解并掌握扇面的各种不同形式。

教学难点:用水墨技法绘制扇面,注意扇面的构图与布局,题字的方式,要注意利用扇面纸质和宣纸吸水性不一样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绕口令,咱们来一个比赛,看谁读得最顺畅。

出示绕口令:“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

2、揭示课题:

二、新授:

1、交流讨论,了解扇子种类。

师:同学们,请将你自己带来的扇子拿出来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看扇子的形状、材质、画面有什么不同。

我们常见的扇子有这么三种形状:

(1)折叠扇面形

(2)圆扇面形

(3)鹅毛扇面形

2、(1)根据扇面形状构图构思、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山水或花鸟水墨画。

在不同形状的扇面上,需要不同的构图。

(2)示范在扇面上作画:

今天咱们都在提前准备好的白坯扇上作画,需要利用扇面纸质和宣纸吸水不一样的特点。如果想表现出国画中洇开的效果,笔中的水分可适当多一点。

(3)在扇面上题字方式:通常在作画完毕之后要提上诗文或画名、作者的

姓名,再加盖印章。题字分横竖题两种:竖题依斜线斜写;横题则依弧线曲行。

(4)运用水墨形式创作扇面画,不要将画面安排得太满,有时适度的空白也会产生丰富的效果。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欣赏了这么多扇面画,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画家,画一画扇面好吗?

尝试用国画中的山水或花鸟形式画扇面画。教师着重指导学生在绘制过程中注意扇面的构图与布局,题字的方式,要注意利用扇面纸质和宣纸吸水性不一样的特点。

2、学生完成扇子的制作。

四、作业评价

举行扇子拍卖会,让学生互相交换自己的作品

教学反思:学生对本节课兴趣浓厚,学习认真,积极动手,最后更是以扇子作为礼物互相赠送,表达同学之间的友谊。

小学美术教案篇5

教学目的:

1、培养热爱版画艺术的情感

2、了解版画知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

木版画基本知识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投影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木版画

二、讲授新课

1、版画是绘画的重要品类之一。它以板为媒介,画家运用刀和笔以及其它工具,在不同材料的板面上进行刻画,通过印刷可复印多份原作。后发展成独立的艺术形式,即现代涵义的版画创作。

2、版画作品精炼、独物,易于保存和收藏、传播,深受人们喜爱。

3、版画创作极为重视工具和材料的处理,不同板材、技法的处理,创作出的版画风格也各有不同。

4、版画的种类

(1)木刻版画

(2)铜版画、石版画

(3)纸版画

5、木版画

(1)木版画知识

木版画俗称木刻,源于我国古代。雕版印刷书籍中的插图,是版画家族中最古老,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支。

木版画,刀法刚劲有力,黑白相间的节奏,使作品极有力度。

(2)木版画作品欣赏

A《风景》水印套色木刻

B《痛苦的呼号》黑白木刻

C《祖孙俩》黑白木刻

注意它们的黑白灰和点线面的分布和处理。

(3)学生制作

在较软的木板上进行版画作业。

教师指导

(4)作业

小学美术教案篇6

一、教材分析: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年代所设计的门、窗、墙的风格多姿多彩、千变万化。本课让学生观察、收集生活中、影视作品中不同风格的门、窗、墙的图片、资料,用自己喜爱的表现形式进行表现,使学生的学习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并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社会调查,注重人文教育。教师在引导学生对门、窗、墙不断接触的实践中,进行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所感所想进行有个性的表达。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观察、收集生活中、影视作品中不同风格的门、窗、墙的图片资料,了解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年代门、窗、墙的风格。

操作目标通过参观、写生,运用多种绘画形式,大胆表现自己喜爱的门窗、墙。

情意目标通过参观、欣赏各种风格的门、窗、墙,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验不同风格的门、窗、墙的美熬,运用多种绘画形式表现自己喜爱的门、窗、墙。

教学难点学生绘画表现角度的多种多样。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钢笔、生活用品。

学生准备钢笔、生活用品、关于门、窗、墙的照片。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参观与体验

1、走出教室写生之前,让学生欣赏书本上的主题图片和部分师生画的门、窗、墙的写生作品或有关主题的影视片段。

2、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学校附近最古老的门、窗、墙,观察它的外形,介绍它的历史。

3、学生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有关这个门、窗、墙的过去、现在或与之相关的人文轶事。

二、调查与写生

1、学生分组继续参观附近较有特色的门、窗、墙,向附近的老人打听一下它们的建造时间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

2、教师在现场做适当的写生示范,示范作品可在写生中让学生相互传阅。

3、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喜欢门、窗、墙,并进行写生,写生完后,在它的旁边写上调查记录。

三、展示与

教师把学生的写生作品贴在一扇大门上进行评析。

学生介绍自己的写生作品,并读一读自己的记录,向伙伴们介绍有关这个作

品的故事。

分组互相评析,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评出最佳写生奖、最佳记录奖。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门、窗、墙的图片制作成的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生活申·影视中不同风格的门、窗、墙的图片、资料。

教学思路

一、交流与认识

师生共同交流自己生活中、影视中不同风格的门、窗、墙的图片、资料。

说一说这些门、窗、墙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二、欣赏与感受

教师播放课件,学生欣赏江南民居的门、窗、墙,云南黎族寨门,古代的门、窗、墙,国外的门、窗、墙,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年代,他们所设计的门、窗、墙风格的多姿多彩、千变万化。

学生找己最喜欢的门、窗、墙,说己喜欢它的原因。

三、讨论与绘制

1、教师播放课件,出现一系列的城市或农村的未完工的建筑,请学生分小组讨论如果你是设计师,你将怎样设计这些建筑中的门、窗、墙。

2、学生用笔简单勾勒自己所设计的门、窗、墙的草图,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设计。

3、师生共同交流这些草图,最后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绘制。其中,教师做适当的示范。

四、展示与评析

学生把自己设计的门、窗、墙贴在黑板上,主动上台介绍自己的设汁意图,设计方法。其他学生设计的优点,提出一些更好的建议。课中留给学生一部分时间,让其听取别人的建议后作一定的修改和添加。

选出最佳设计奖,授予小小设汁师的称号。

六、教后记:

小学美术教案篇7

一、教材乘风破浪分析

船是人类最早的交通工具,乘风破浪它载着人们经历了漫长又伟大的航程。乘风破浪它的外形结构及其功能也随着人类的需求、社会的发展呈现出更多的变化。本课乘风破浪以“船”为主题,带给学生无限期待和快乐,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借由线条、形状、色彩和材质呈现出来。乘风破浪小学美术教案四年级上册:13课乘风破浪

船一般都有船体(头、尾、帮)、舱、甲板、桅杆、锚、导航和雷达等设施。船的种类很多,一般有帆船、轮船、舰船等。在绘画表现时,可把船看成近似倒梯形,甲板以上部分可看成大小长短不同的方形、圆形、三角形和长方形的任意组合。小学美术教案四年级上册:13课乘风破浪

本单元学习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学习任务分为两个活动:画自己喜欢的船,侧重平面绘画的学习;做一艘木船,侧重立体组合造型的学习。

活动一: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收集、整理与利用信息资源的学习方式和行为习惯。对绘画的作业定位如果是观察性绘画,应解决“角度、位置、结构处理、空间关系处理、细节描绘与整体感觉的表达”这些问题。可先画船的大略形状再详画各部分,或先画完一部分再画另一部分。对绘画的作业定位如果是想像性绘画,应解决“围绕主题进行绘画表现的构想,画面的布局,形色处理,周围环境的添画”这些问题,在想像画中最重要的是唤起学生“我想画这个”的意愿,让他们能把握画面构成的美感,清楚地表露自己的心情。

活动二:以材料为主进行立体造型活动。木材处理的工艺技术应考虑分与合两种方式,第一:应让学生了解分解木头的工具,掌握简易方法。细小的树枝可用剪刀剪;薄的木片可先用刀片划痕再用力掰断;较厚的木头运用刀片并以锤子敲打;运用刀片以削铅笔的方式削木头,也是变换木头造型的一种方法。大而厚的木块需用锯子锯,一个人锯时可用脚压紧木板,不让其松动,再慢慢锯;两人合作应抓住锯柄压紧木块再锯。锯子的大小使用,可视木头粗细搭配运用,使用锯刀应从后端拉到前端全面地使用,拉锯推时要轻,拉时再用力。需要插接的木头可用钻的方式,用电钻或用钉子打洞都行。第二:应让学生掌握将木头零件组合的简易方法。一般可用速干胶、快干胶、热熔胶进行粘合,这种方法比较直接。

有时遇到接合面不佳,直接用粘合方法易脱落,这时就可利用插接的方法,在两块木头的接合处各钻一个洞,再使用竹签或细树枝,将两者插合在一起,也可在竹签上上胶,这样更加牢固。有的木条也可用铁丝、棉、麻绳等材料进行捆绑,别有一番自然的情趣。

教材左下方一系列图片提供了做木船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削锯材料应注意安全,能充分利用现成的小木块、木片、树枝为宜,船的组拼应把握主体结构,只需将一块大木片的一头削尖就有了甲板的感觉,然后用大小不等的木块进行组拼,用堆叠、围合、插合等方式即可。注意木块搭建时的高低起伏变化,巧妙的细节处理表现船的种类、特色,如帆船上的桅杆和帆、舰船上的大炮等,组拼后注意修饰整理,使作品更美观。

二、教学目标

收集船舶的图片、模型等资料,认识船的造型特点和结构、功能,了解船的历史与文化。

能抓住船的主要外形结构和特点,描画出自己喜欢的船。

了解材料特点,掌握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工具的正确操作技术,制作一艘(木)船。

养成细心观察、精心制作的习惯,培养不怕困难的探索精神。

三、教学思路

教师应根据学生程度考虑课时目标,制定教学策略。建议绘画课的教学步骤可考虑为:准备——引导——表现——欣赏。导入方式很多:可由猜谜语或关于船的故事设为导入,也可以是直接利用师生共同收集的关于船的各种图片及相关资料欣赏导入。引导阶段先让学生了解船的外形结构,感受不同的船的主要外形特征,然后根据所定的作业目标(想像性绘画或观察性绘画)进行具体的绘画技术的相关指导。四年级学生的创作宜先作整体构思计划,提示相关的表现形式、方法及构想的重点。在自主表现中,应作具体的技术指导,作品完成后,师生共同欣赏学习成果。

如以信息加工策略为指导,教学步骤可考虑为:作品欣赏——掌握规律方法——提供创意指导——自主表现——保持迁移,教师根据作业定位出示相应的材料制作的成品引导学生认识材料,分析范品“船”是用什么材料做成,采用什么

方法制作而成。在交流学习中,教师可以示范与领做,让学生掌握运用此材料所需掌握的相关技术,创意指导体现在对材料的选择思考中,我们不可忽视它是建立在相关技术的熟悉程度之上的。学生在独立或合作制作中,教师应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作业评析时可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动机、创作过程、特殊表现等,最后出示一艘能浮在水面上的.船,激发学生对自己作品的更高期待值,从而思考怎样把握平衡的问题,学习空间将由艺术向科技领域拓展。

四、教学选择

本单元以“船”为主题,呈现了多种造型表现的可能,有想像性绘画或观察性绘画,有制作木船或其他材质的船,具有一定的宽容性,教师应根据学情特点,教师本人个性特色选择明确的教学任务开展教学。

因为各地教学资源的差异,活动二的学习材料可提供多种选择:做木船的材料可以是家庭装修时剩余的木材,山林中的树枝、树皮、竹筒;泥塑船的材料可以是当地的陶泥或彩泥。用多种材料做船,建议从变废为宝的思路去寻找一些自然生活中的材料。

美术课程教学结构通常是四段式:导入——讲授——作业——小结,可设法改变这一课堂结构模式。改变时间、序列,强调某种学习方式,都可产生不同的结构组合。如活动二,根据学生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安排教学程序,可设计为:呈现目标——问题收集——了解技术——讨论方法——综合表现——评价迁移。开门见山提出作业目标,让学生主动去收集本课学习要解决的问题,并分类整理哪些问题是必须解决的,比如工具技术的使用,哪些问题可以是由学生个性发挥自主处理的。教师应善于把握问题,为学生提供思路、线索,让学生始终以积极的状态沉浸在本课学习之中。

五、教学建议

1.制作课涉及到养成因素和安全问题,学生在活动中应养成不浪费、不拖拉、不毛躁的好习惯,有环保意识。工具使用要注意安全,有自我保护意识,拿刀片的手不随意挥动,锯刀应放在桌子中央,不用锯子敲打课桌等东西。教师应起榜样作用。

2.学习屋提出了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自身作品情况想办法。如果木船的体量小而轻,可在薄的甲板下贴泡沫板;如果木船的平衡感不好,需在船底

加秤锤。用纸盒做的船可直接放在水上漂浮。

小学美术教案篇8

教学目的:

1、欣赏夏加尔的作品感受他带给我们童话般的奇妙世界。

2、学习夏加尔的表现方法,将生活中看似没有关系的物象组合在一起,变成一幅奇妙的作品

3、改变思维方式,利用提供的图形组成新的形象。

4、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及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任选一组课本提供的图形组成新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改变思维方式,培养创新思想。如何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一幅新颖有趣的画。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七巧板的图形组合

1、教师小结,图形组合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

2、揭题:图形的魔术组合

二、名作欣赏

1、《我和我的村庄》(油画)夏加尔(俄国)你们看,今天的绘画有什么特点呢?

2、你能总结它的表现方法吗?

颠倒的人物、房屋,动物眼中映射出的蓝天,像花草一样握在人手中的果树??画家对故乡的种种美好回忆叠映在一起,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童话般的奇妙世界。

3、同学们,你有没有想过,把生活中看似没有关系的物象组合在一起,也能变成一幅奇妙的作品呢!

三、课件演示图形的魔术组合:

1、小结:根据画面的需要,重复图形、放大图形、缩小图形、重组图形、重叠图形。

2、小组合作讨论:将P6这些图形进行组合排列可以组成哪些新的图案?

四、学生作业:

小体验:将P6的图形重新组合,看谁组合的快,组合的好。

五、作业展评

六、本课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赏析P6《即兴表演》、《小女孩》

1、运用了哪些基本形或是不规则的形体。

2、教师小结:基本形的巧妙组合。

二、赏析P7《生活联想》《魔术师》《汽车一族》《放风筝》

1、运用了生活中哪些图形或是生活用具。

2、根据图形或用具,还可以怎样巧妙的组合?还可以联想成什么?

3、学生讨论、交流。

4、总结:看,在同学们的笔下,不同类别的图形变成一幅幅神奇的图画。他们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改变思维方式,来了个“脑筋急转弯”。

三、学生作业:

任选一组课本提供的图形组成新的形象。你也可以自己创作一组图形进行创作。生活中的小物件,动物、植物、花卉、照片、风景、人物都可以是绘画的主题。看谁画的形象最有创造性!

1、注意

根据需要重复图形、放大图形、缩小图形、重组图形。最后上颜色时注意色彩的对比。

2、说一说,你将用哪一组图形来表现什么?

3、作业、辅导。

四、作品展览和评述

1、学生活动:你觉得教室里同学们的线描作品哪张最吸引你呢?

2、自己找找优缺点,为同学提点建议或者帮他修改一下作品。

3、教师点评。

4、修改、评优。

教学反思:

3、添画人像

小学美术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民间美术作品的装饰性特点

2 能够初步了解动物变形、装饰的一般表现方法和规律

3、使学生体会到图案的装饰美

教学重点:学会用装饰图案的方法表现大花鸡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动物装饰变形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用基本型组合了一只小动物,你们看一看,它是谁?大屏幕播放动画(大公鸡)

大公鸡的外形由哪几部分组成啊?(学生回答)我们初步了解了鸡的特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装饰画的方法来表现大花鸡。出示课题:《大花鸡》

二、探究新知:

1、展示不同形态的鸡

因为鸡种类很多,下面我们来欣赏几只形态不同的鸡,它们的颜色不同,有的尾巴向上翘,有的尾巴是向下的。我们可以利用不同的基本型组合来表现它们。

2、欣赏民间工艺品

因为鸡的外形漂亮,还有着美好的寓意,因此深受民间艺人的喜爱,创作出了多种鸡造型的艺术品,大家一起来欣赏,学生说出鸡造型的民间工艺品名称。为什么大家喜欢鸡的形象呢?谁知道?因为它有一个美好的寓意,来那么谁能说出鸡的寓意呢?(吉祥吉庆)另外在古代没有表,鸡还有一个什么功能?(报时)在民间也出现了很多以鸡为题材的绘画作品。现在我们就来欣赏

3、出示第一幅图片(一只真实的鸡和一只装饰鸡进行对比),有哪些不同?

色彩、外形等,用了哪些方法进行了装饰?(简化、夸张、添加、拟人、变形等方法)

出示第二幅图片:出示农民画《鸡探石榴》,图案丰富吗?这里面有我们熟悉的什么线?(折线、弧线、波浪线等)肚子的部位用一个单独纹样来表现。为什么?出示花边纹样图片,这都是我们熟悉的折线、弧线和单独纹样,是不是非常简单?细心的同学们看看旁边的纹样与这幅图有什么关系?找一找它们用在了哪里?

4、欣赏优秀的学生作品

这种装饰画不仅在民间受欢迎,很多同学也喜欢这种艺术形式,现在我们就来欣赏几幅学生作品。这些作品重点装饰了鸡的哪些部位?我们还可以自己的喜好进行大胆的变化,比如鸡冠可以变成火苗状、花朵状,尾巴可以变成扇形或其它形状,翅膀的位置外形都可以改变。

5、出示纹样素材

(1)看看它们能用在什么地方?

(2)这里边的纹样还可以怎样组合、变形、装饰?

(3)教师出示一幅再创造的图,引导学生了解其丰富变化

三、学生实践:

要求每位学生用装饰画的方法表现一只大花鸡,本节课完成一只大花鸡的外形及纹样装饰设计

可以画鸡的各种角度,并将其夸张变形发挥想象力,在鸡的身上装饰漂亮的花纹注意构图合理、大小适中

四、作业展评:

选两三幅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评价

小学美术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知道两种颜色调和后会产生第三种颜色。

2、根据吹画后的效果,展开想像,并添画成一幅完整的作品。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过程中,感受色彩变化的美。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根据吹画的效果巧妙地添画。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几张范作,以及水彩颜料、画纸、吸管、毛笔、调色盘。教学过程:(第1课时)

一、导入阶段:

1、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做游戏:老师有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人各滴一种颜色在画纸上,再用吸管吹,让颜料混合、互相渗透。让全班同学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的变化过程,并且把看到的变化分别在小组里说一说。

2、请两位同学上台,再做一次游戏,把看到的变化经小组讨论后,在班上说一说。

3、教师小结:两种流动的颜色在互相混合、渗透的过程中变幻无穷,今天,我们一起动手试试,看看这种美妙的变化。

4、揭示课题:流动的颜色

二、课堂教学:

1、师示范调颜色:用毛笔蘸水放在调色盘里,再蘸颜料在调色盘里调匀,调到毛笔蘸颜料时,水份饱满且不滴落。

2、教师示范让颜色互相混合、互相渗透的方法:倾斜画面,直接用嘴吹,用吸管吹等。

3、师问:除了老师的这些方法之外,大家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颜色流动吗?(要求同学在小组里讨论,在作业时应用、尝试。)

4、强调在作业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色彩融合、渗透时的美妙变化。

5、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总结,示范语句表达形式。

【关于小学美术教案汇总10篇】

小学美术案例分析

小学美术《摸一摸,画一画》案例分析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活动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在这节课中,课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探索、创造性地进行自主表现”,为了突破重难点,教师在教学中把握三次作业的设计与引导,由浅入深,潜移默化地展开活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技能点。 (一)游戏——体验感受片段1:师:同学们,请跟老师做动作(拍手)生:(很兴奋,并认真地跟着老师“拍手”,由慢到快)师:好,谁来说说刚才拍手时有什么感觉?生1:手感到很痛。生2:手很麻、很酸。生3:手有火辣辣的感觉。生4:拍手时心情很激动。……师:很好!同学们有了这么多的感觉,能不能把这种感觉画出来呢?(老师让学生尝试着画“感觉”,虽然第一次的作业并不理想,甚至有些学生显得无所适从,但从游戏活动中学生已经体验到“感觉”了,只是他们的表现意识还很模糊。)以“拍手”这一游戏活动导入,体验“拍手”时的感受,明白“感觉”是可以表现的。同时,针对课程的陌生与抽象,教师必须正视学生在经验世界的贫乏,允许学生暂时的“不会画”。 (二)引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片段2:(完成第一次活动后,学生已经明白“感觉”是可以表现的。接着,教师让学生分组触摸冰块,进一步体验“感觉”,并把摸冰的“感觉”画出来)师:现在,全班同学都画了自己摸到冰块的感觉,谁来介绍你的作业为什么要这样画?生1:冰很滑,所以我用油画棒快速地涂;冰又很冷,所以我选择了深蓝色。师:很好,你懂得用整个块面和色彩来表现感觉。生2:我看到冰在冒烟,所以我用短的波浪线来表

《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中小学美术

《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中小学美术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题 1、美术的分类一般绘画、工艺美术、雕塑、建筑等 2、中国画用墨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焦墨法、蘸墨法。 3、课堂教学是教师提高和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主要阵地,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已成为美术课程改革的主流,谈谈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标准有教学目标多元、教学容丰厚、教材处理变式、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活动有效、教学流程清晰、教学姿态平等、教学评价恰当、教学方法多样、媒体运用恰当。 4、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三杰”是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 5、人言“墨分五彩”,墨色:焦、浓、重、淡、清五个浓淡色阶。 6、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因此,新课标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第二部分简答题 1、什么是美术教育?

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什么是素描? 素描一般是指单色绘画形式。(工具多采用钱币、木炭、钢笔、毛笔等。)运用单一的颜色通过明暗调子、线条来表现物体的特征、神态、形体、结构、运动、空间、调子、明暗、层次、主次、虚实、质感、量感、色彩感等。这种绘画称为素描。 3、什么是案例? 案例是指具有典型性的具体事例,通过它们能印证某种理念或提示某种方法。 4、什么是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习的在品质而言,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它包括自主监控、自主指导、自主强化三个过程。美术课最容易接近自主学习。 5、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学会教学设计的反思,而反思首先是能发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哪些途径去发现问题? 要点:⑴检视教学设计后的教案与教学实际的差距,如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发现了预料之外的问题?是否利用这些问题作为教学资源了?下课后有哪些方面比较满意或有什么困惑与遗憾?。⑵请自己的同事进课堂观察自己的教学,然后听取教学设计的问题。⑶用录像的手段全程记录自己的教学,分析教

小学美术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精彩的戏曲》

小学美术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精彩的戏曲》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戏曲特别是京剧的文化历史和艺术特色,掌 握脸谱的谱式以及各种脸谱颜色代表的性格和品质,能根据人物的特 征实行制作脸谱,能大胆准确地表达自己对戏曲人物的理解。 技能目标:通过欣赏、讨论、探究、表演等多种方式,感受传统 京剧的艺术特征,根据戏曲中的人物角色制作他们的脸谱、头饰和道具,增强审美水平和动手操作水平。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了解中国 戏曲艺术独特的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中国戏曲人物及脸谱艺术的基础知识,学会制作脸谱,感受传统戏曲魅力。 难点:根据所要表演的人物实行设计,表演能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激趣导入 多媒体导入,播放歌曲《说唱脸谱》,提问学生:从歌曲中听到 哪些人物?学生回答:蓝脸的窦尔敦、红脸的关公、黄脸的典韦、白脸 的曹操、黑脸的张飞。老师继续提问:还想了解更多精彩的戏曲人物吗?顺势导出课题《精彩的戏曲》。 环节二:描述分析 1.出示京剧中不同角色卡片,学生观察思考:这些卡片应该和京 剧中什么行当对应?学生观察并分析,师生共同总结:生、旦、净、丑。

2.教师提出问题:京剧有哪些脸谱的谱式?这些脸谱的纹样有什么 特征?师生总结:三块瓦脸、十字门脸、碎花脸、整脸。三块瓦脸:夸 张眉、眼和鼻窝,额部和两颊三块主色,马谡。十字门脸:用抽象的 手法减去两颊主色,自鼻端至脑门的色条表示面部主色。碎花脸:正 额主色,各个部位复杂的纹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整脸:脸部一种 颜色为主,关羽、曹操。 京剧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主色一般象征某个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综合性、虚拟性、程式化是中国戏曲的艺术特征。 3.出示红色、蓝色、黑色、白色、黄色等颜色为主的脸谱,以小 组为单位讨论问题:这些脸谱分别代表哪些京剧人物?这些脸谱表现了 人物的什么性格和品质?学生小组代表回答,师生总结:关羽、窦尔敦、包公、曹操、宇文成都。红色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关羽。蓝色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白色代表阴险、疑诈、 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脸谱的不同颜色和纹样代表不同的人物和不同的性格品质。 环节三:示范讲解 教师结合学生的想法示范脸谱的制作步骤: 1.在硬纸板上画出两眼的位置和脸形的轮廓; 2.剪出两个眼睛,沿着轮廓线剪下脸形; 3.脸形上下两侧各剪一个口,钉好或粘好; 4.选择脸谱谱式,起稿,着色。 在共同示范中,指导学生重点注意着色要细腻、平整。学生通过 与教师合作方式,感受脸谱制作过程。 环节四:实践展评

小学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学案例

小学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学案例 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材小学美术三年下册: 《家乡的桥和塔》教学案例 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公园一校周辉 背景分析: 按照新的课程标准的划分,本课当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里的一课内容。通过“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应分别在三个方面达到一定的目标,分别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知识目标基本概括了造型艺术语言的要素和原理,即知识与技能;能力目标则要求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即过程与方法;情感目标突出艺术教育的特征,强调了体验、产生,让学生感受美的同时热爱家乡,这是一种潜移默化。并形成一定的价值态度,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际美术教学中,以上的三个目标决不能孤立对待,他们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其中,过程与方法是关键,只有紧紧抓住过程与方法,才能带动知识与技能发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的增长和情感态度的培养都是在学习活动的参与和探究中实现的。 设计理念: “感知能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每个人情感的生成,智慧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基本的感知能力的基础上的。”在课程改革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作用是给学生创造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条件,引导学生学习。俗话说:“我听了,我就忘记了;我看了,我就记住了;我做了,我就会了。”因此,在有条件的基础上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去直接感受;毫不吝惜的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引导他们有目的的去体验;让孩子们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在交流中丰富间接体验,在创作中发挥出创造热情。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 2、启发学生欣赏和表现桥和塔,并添画桥和塔周围的景物。 3、引导学生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 教学重点: 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 教学难点: 桥和塔的造型表现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彩笔和油画棒、美术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反思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反思 美术课要上好,这半年时间中我还是有不少收获,我发现学生特别喜欢美术,他们有自己的丰富想象力,不是简单的临摹,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很多美术教学的新方法、很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很多引导学生思考创造的心得,但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 思考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如今的美术课不再是以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进入美术教学,在课堂中以发展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美术课堂就好像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在教学中,为了上好每一堂课,必须坚持每讲新课之前必须作好充分准备,认真钻研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积极利用多媒体手段。工作以来,很多优秀的教师善于烘托教学气氛,歌曲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但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需要我努力的学习知

识,长期积累。 思考二:美术课堂教学 教学案例: 1、游戏性教学符合“愉快教育”的指导精神。“愉快教育”的实质是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游戏性教学正是通过游戏的形式使这一变式成立的。 在《影子的游戏》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到太阳底下“玩影子”、“画影子”的游戏,一(1)班的多数同学都能在影子千变万化的游戏中,明白光源作用,明白影子产生的过程,明白影子在绘画中的重要性,在他们的画面中无不体现着发现者的欣喜与童趣。其他学生也基本能够运用画或者剪的方法来表现影子的外形了,在游戏的基调上达到教学目的。 2、在游戏过程中,学生精神放松,课堂气氛活跃。在愉快中得到知识,学到技能、巩固知识、熟练技能。 在《摸一摸画一画》的教学中,教学目的是指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表现身体的触觉;引导学生体验色彩、点、线条、肌理等造型语言;引导学生运用造型语言来表达自己对触觉的独特感受,发展视觉表达能力。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知觉,运用主观能动性,表现感知觉。这样深层次的理解,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十分艰难,所以我毅然决定使用游戏作为开课统领。我用两个黑色严实的袋子装着两种感觉的物品,并用十分神秘的话语吸引孩子迫切的希望能亲自体验这样的触觉。我提出参与的条件,用点、线、面在黑板上画出自己手中的触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戏曲人物》教学设计

《戏曲人物》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请听老师描述一段话,猜是哪种艺术表演形式?(一开场锣鼓想罢,演员们粉墨登场了!那令人眼花缭乱的十几个空翻,精彩的武打和那如梦如幻的布景,让人身临其境,惊叹不已!)谁猜出来了?对,就是戏曲。接下来,我们看一段戏剧表演(播放视频《三打白骨精》片段),同学们看得很认真,那这是一出什么戏?你们喜欢哪个角色?给你什么感受?那当中国水墨艺术与戏曲人物相结合,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课题《戏曲人物》。 二、探究式学习活动: (1)师提问:1.我国有哪些主要的剧种?2.你能说出几种戏曲人物的行当?引导学生讨论,并分别介绍课前收集到的资料。师:从同学们的回答来看来,大家都对戏曲有了一定的认识,那我就考考大家,这里几幅图,看谁能快速的说出人物的角色和行当。(播放课件图片)。生介绍戏曲的行当及其各自的特点。 教学意图:为本科学生学习做铺垫,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 (2)在众多的戏曲中,京剧成为了我国的国粹,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感受京剧带给我们的无限魅力(播放京剧视频)。戏曲艺术的魅力体现在哪里?(精致华美的服饰......)对,不仅在于服饰的精致华美,还与表演艺术家的一招一式,一颦一笑都有着很大的关系。就这样在这小小的一方舞台上,却演绎着悲欢离合,人生百态,那现在谁能上台给

我们表演一下你喜欢的戏曲人物呢?戏曲艺术是我国的瑰宝,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不能将它遗忘,而应该怎么做?(传承和发扬下去!)教学意图:感受京剧的魅力,了解戏曲艺术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 (3)欣赏大师作品。 有这样一位画戏大师,他画的戏曲人物,虽寥寥几笔,却妙不可言,将“写意传神”发挥到极致!它是谁呢?对,关良先生。他不仅是一位艺术家,更是一位教育工作者。我们一起欣赏他的作品,看他是怎样用中国画的表现技法表现戏曲人物的?(首先,他抓住了瞬间的动态之美。其次,重点表现人物的眼神和表情,最后,采用勾勒法和没骨法两种国画技法。)总结关良的绘画特点。(板书:写意传神用笔:勾勒法没骨法用墨:浓淡干湿)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如何用国画的方式表现中国传统戏剧人物,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了解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 (4)欣赏其他画家和课本中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如何抓住人物的服饰、面部表情极其动态特征进行表现。 教学意图: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学习戏剧人物多样的表现方法。 三、接受式学习: 教师示范画法,重点提示画面的经营位置,人物特征的表现、用笔用墨的方法。学生观察思考。 四、学生实践 画一幅有戏曲人物特点的水墨画作品。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x帽子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小学美术四年级《千变万化的帽子》 一、案例主题: 本课以真实性、朴实性和学科性为指导思想进行教学设计。由于帽子的知识特别丰富,在一节课里要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因此,我根据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本课的设计。力求做到课件少而精,不摆花架子,让学生学得扎实。 二、案例背景: 帽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帽子的种类和用途很多。除 了有遮阳、保暖、美观的作用外,有的可以显示职业和身份,还有的可以保护头部避免或降低来自外力的伤害。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帽子的有关知识并能利用各种材料和方法 制作帽子。 2、过程与方法:了解和掌握帽子的基本造型、装饰方法。能用 各种不同材质的纸张制作造型独特的帽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热爱生活、运用美术知识美化生活 的兴趣。 四、教学要求与重难点: 要求:让学生设计制作各种纸制帽子。 重难点: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彩纸制作立体帽子。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若干个帽子、剪刀等手工制作工具。

2.学生准备:彩色卡纸﹑胶水﹑剪刀﹑素描纸﹑小刀﹑各种装饰品。 六、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出示课件,出现歌曲《小红帽》精彩的动画和音乐,让学生边欣赏片中小红帽的形象,边引导学生进入小红帽形象的想象之中,并伴随欢快的节奏来轻声哼唱而展开联想,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课堂。教师板书课题——千变万化的帽子。 再出示课件:各种各样的帽子。有古代现代,和各民族,款式多样,让学生进行区分对比,通过欣赏对比让学生对帽子的形状、颜色、饰品更加了解,为制作帽子积累素材。 (二)、师生合作、探究方法: 1、什么才叫千变万化?你能说说千变万化指的是帽子哪些方面的变化吗? 2、师生共同研究帽子的制作方法:选择材料,设计款式,制作方法(主要是粘贴,缝制),装饰方法(粘贴,画,佩带)。教师板书。 (三)、教师示范: 因为制作是本课难点,所以教师要做一些拼折的示范,让学生更直观一点,利于学生掌握制作要点。教师再小结,强化学生对帽子制作步骤的了解。突出了本课的重点。 老师提出制作要求,让学生自选材料和方法,制作出一顶造型独特,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案例(20200514103711)

渗透心理教育完善学生人格 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通过学习美术,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发展 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美术的实践能力,达到能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把握学科特点,挖掘心理教育因素 小学美术教材中绘画课较多,有的课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显而 易见,有的则并不明显。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挖掘出心理健康教育 的材料。在上第三册《地下的故事》一课时,大部分学生都觉得地下有着丑 陋的老鼠和长的不是很帅气的蚂蚁正在抢夺着一点点食物。一棵棵树根都被他们毁坏了。在听完他们的回答后,我就出示不同的有关地下的图片(有关 地铁的,还有学生想象地下城堡的等等),此时学生会啊的一声尖叫原来地 下也有这么美的啊!最后在他们的美术作品中地下的故事就变的非常的有 趣,连老鼠都变的可爱了。陶行知曾说:“运用朋友的关系,彼此自由交换 学识,比摆架子好得多。你要了解学生的问题,体谅学生的困难,处处都要 显示出你愿意帮助学生求学而没有一丝一毫的不耐烦。因此在教《梦》这一 课时,我就尽量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大胆讲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想并及 时的给予正面的引导和点拨并给他们营造轻松和谐的作画氛围,提供一个自由创作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去选择,自由探索,让他们感觉在梦境般的感觉 中创作着自己的梦。让学生达到用“我手画我心”,直抒胸臆,表达情感,从而在美术中优化心理素质。 二、放飞情感,树立信心

每个人都喜欢受人称赞和鼓励,渴望获得成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激励显得更加需要和重要。因此,教师在组织美术活动的过程中应该 注意多激励学生,增强学生自信心。在美术绘画活动中,经常发现有些学生 落笔不够大胆,很拘束;有些学生在活动时,往往拿不定主意,不知道从何 下笔;有些学生则非常紧张,还没有动手画画就说:“老师,我不会画,请你帮帮我吧。”其实像以上这些小学生,他们不是不会绘画,而是他们在作 画之前存在一定的疑虑,不敢落笔。长期以往,这些小朋友,往往会导致自 信心缺乏,不能形成健康心理。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应通过仔细观察,了 解学生的作画水平,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绘画能力,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 能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可运用激励、鼓励的语言,激发学生创 造信心。 三、赏识孩子,提高学生心理水平 评价是美术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的评价会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否者,会打击和伤害学生的自信心。因此教书要把握好评价的环节,改变评价 方式与内容,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1、根据学生个性实施评价。评价本是一种非常客观的评定行为,有一 定的标准且要求公正合理。评价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和保证。因此,评价要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内容 和方式可以不拘一格。 例:“各种各样的车” 那天下午,我们的美术是“各种各样的车”,有许多小朋友把自己也画在车中,婷婷也画了,但她的作品一展示出来,马上引起小朋友的大笑,许 多小朋友不约而同地说:“婷婷真难看,头尖尖的,像一部破飞机。”婷婷

六年级美术上册 戏曲人物 1教案 人美版

戏剧人物 (人美版第十一册第3课)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也是国画系列的一部分。六年级的学生对于京剧有一些粗浅的了解,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京剧艺术的造型特点,师生应共同收集相关的图片、视频,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更好地掌握学习戏剧人物的表现方法。教材中编入了叶浅予的中国画作品《白蛇传》,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如何用国画的方式表现中国传统戏剧人物。教材中选择的剧照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不同人物的形象特点,了解京剧人物独特的服饰、造型和表演特色。教材中还选用了几幅学生表现戏剧人物的作业,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学习戏剧人物多样的表现方法。 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传统京剧人物服饰、造型、表演的相关知识,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 情意: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学习探究中,互相交流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能力: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能利用这种形式完成一幅表现京剧人物的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京剧行当的相关知识以及水墨表现戏曲人物的方法。 难点:如何用水墨表现出传统京剧人物的造型特点。 学习材料: 京剧相关的图片、中国画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一、课前收集:课前收集有关京剧的内容资料 教学意图:为本科学生学习做铺垫,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 二、导入: 提问:引导学生讨论,通过课前的收集,你了解到那些京剧曲目? 教学意图:了解京剧艺术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探究式学习活动:

1.布置观察思考题:看下面这段京剧的录像是什么戏?有哪些角色?给你什么感受? (这段京剧是《白蛇传》,有小青、白淑贞、许仙等。京剧的化妆和服饰都很漂亮,不同的人物化妆各不相同。 2.板书课题 3.组织学生分别介绍课前收集到的资料,重点研究京剧的行当及其各自的特点。 学生结合图片介绍经具有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结合行当的特点进行表演。 教学意图:了解不同行当的特点。 4.引导学生欣赏叶浅予的《白蛇传》作品。 提问:这幅画是剧中的那个人物?为什么让我们感到栩栩如生?画家是怎样用笔用墨的?画中的人物是小青,画家抓住了人物的服饰、动态、神态等特征。中锋勾线,侧锋着色,浓淡等多种变化.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如何用国画的方式表现中国传统戏剧人物,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了解京剧人物的表现方法。 5.欣赏其他画家和课本中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如何抓住京剧人物中的服饰、面部表情极其动态特征进行表现。 武生要体现出威武、动作豪放以及服饰特点;老生一般要有黑胡子;花旦身穿短衣裳,衣服上绣着色彩鲜艳的花样,人物性格活泼开朗,动作敏捷伶俐。 教学意图: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学习戏剧人物多样的表现方法。 四、接受式学习: 教师示范画法,重点提示画面的经营位置,人物特征的表现、用笔用墨的方法。学生观察思考。 五、学生实践: 布置作业:画一幅有京剧人物特点的水墨画作品。 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评价小结。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学生之间介绍、评价自己或小组的作品 教学意图:在评价中进一步提高评价能力。 七、课后延伸:课堂展示或课堂收集用不同形式表现的京剧人物。

中小学美术教学案例分析

中小学美术教学案例分析真诚的守候今天是星期一,全校举行升旗仪式,于是我早早地赶往学校。走入学校外的“红领巾一条街上”,孩子们都很有礼貌,“老师,您早!”的问候让我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老师,早上好!”刚入校门又听到同学稚嫩的声音。“早上好!”我便微笑着作习惯性的回答,并没有太多在意,推着车便往里走。“老师,等一下!”哦,原来是戴宛丽和胡妍丽这一对双胞胎姐妹,她俩平时性格内向,胆了很小,课堂活动却十分认真,有着很好的音乐天赋。她们一大早找我会有什么事呢?我正纳闷,只见宛丽急忙从背上把书包取下来,从沉甸甸的书包里拿出两张DVD碟片,“老师,今天是上”我与卡通“一课吧,我带来了最好看的《米老鼠》和《狮子王》,您能让我和同学们一起看吗?孩子的眼里充满了纯真与祈盼,多可爱的孩子呀,我感动了!课堂上,我改变了教学计划,让小朋友首先欣赏一段动画片《狮子王》,孩子们聚在一起欣赏喜欢的影片,别提多高兴了!我郑重地说:“这部好看的片子你们知道是谁提供给我们的吗?那就是我们班的双胞胎姐妹,我们是不是应该表示感谢呢?”立刻,孩子们感激地看着姐妹俩,掌声四起!姐妹俩也非常高兴,脸蛋笑得像熟了的小苹果!什么是幸福?天气一变化,我就感冒了,喉咙更是出奇地疼,这恐怕是教师的职业病吧!怀着郁闷的心情,我走进了教室。抬头一看,讲台上有一杯黑乎乎的液体正“望”着我呢!“老师,我妈妈说这种草药对喉咙特别有好处,您把它喝了吧。”是余亚男的声音,购买我没有言语,他又说:“老师,不苦的,我已经帮您放了些冰糖。”接着,一个个小脑袋都凑到了我身边,把各式各样的润喉片往我手里塞:“老师,吃金嗓子吧,广告里说很好的!”“老师,还是吃我的西瓜霜吧!”……还会有谁比我更幸福呢?故事写到这,我忽然想起一句歌词――“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是啊,在这艰难的课改大道上,正因为有挑战,正因为有信念才有真正的英雄、真正的勇者!虽然这些故事微不足道,但它却似我两年艺术教学的一个小结和归纳,又似一道道美丽的心灵彩虹,永远鞭策着我,照亮着我……野蜂飞舞新课程的“新”,体现在师生们用新眼光在观察、用新思路在思考,课堂不再是一个单一的“你教我学,你说我听”的场所,而成为了老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发现、共同发展的一个平台。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里,你可能很难再发现小手放在背后,眼睛盯着黑板,心思却游离在窗外的安静课堂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群群被“激活”的因子在主动参与,积极表现的热闹场景……我是一名艺术教师我总是在想办法使艺术课堂“热闹”起来,因为我认为:在艺术的课堂里,“闹”总比“静”好,因为,“闹”一“闹”,可以帮助孩子们点燃艺术的思想火花;“闹”一“闹”,还可以使凝固的课程资源变得鲜活起来!记得有一次艺术课,我和孩子们正饶有兴趣地描述着春天的美景,抒发着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小学的美术教学案例分析报告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分析《水墨游戏》 三年级的学生比较好动,有着极强的求知欲,他们喜欢观察,喜欢想象,只要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就会看到他们的思维的活跃和创作的大胆。那么,如果在刚开始上课时就能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节美术课就先成功了一半,可谓事半功倍。我利用课前在教室里粘贴了大量的上学期《水墨游戏》的学生作品,当学生们有的说笑,有的懒散走进教室时,立刻看到了许多熟悉的画面,大家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了。许多学生开始找自己的作品,教室里显得嘈杂起来,不过没关系,这都在我意料之中。随着我响亮的一声“上课”,学生们都习惯性的、整齐的起立,一切进入正轨,尽在掌握。 师:同学们刚刚欣赏了老师为大家准备的这次画展,你想起了什么?(示意大家看到教室里粘贴的作品。) 生:想起了我们上学期上的《彩墨游戏》那一课。 生:我还想起了那堂课上我们是在做“挑战”游戏中画的这些画。 师:同学们记得真是很清楚。今天这堂课啊,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再玩一次以“挑战”为主题的彩墨游戏。 板书课题:水墨游戏 这种形式的导入,简捷而有效。学生看到自己曾经的作品,唤起了他们对中国画已有的记忆和认知,但毕竟上学期所学的知识十分有

限粗浅,他们的好奇与求知欲使之带着疑问急于想深入了解,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活动作了铺垫。 师:大家还记得上学期在游戏中我们使用的几件宝物是什么吗? 生:是笔、墨、纸、砚。 师:对,也就是文房四宝。(板书: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如果用生硬的语言对学生们说“我们来练习练习笔墨吧”,那么孩子们的热情与主动性就会少了一半,所以我结合要继续“挑战”游戏的结构安排来设计教学语言,使课堂气氛活跃。另外,还要在细微之处渗透对学生良好的绘画习惯的养成。 师:我们不打无准备的仗,要想在游戏中获胜,就先要用文房四宝武装自己,再操练操练。好不好? 生:好! 师:请同学们先要在书桌上垫好毡子或废旧报纸,然后才能动笔呀。 中国画从内涵到形式,前辈们早已登峰造极,使后代景仰与效仿。而学生们对国画的了解和笔墨的控制更是十分有限,因此我认为在练习的过程中,既不能难度大要求过高,也不可一开始就放任其涂鸦。否则,不是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望而生畏,就是毫无技法,何谈国画艺术?所以我在教学从实际出发,既要按程式,学习传统中的本源东西。

小学美术教案优秀案例

小学美术教案优秀案例 精品文档 小学美术教案优秀案例 我一直认为:“教学活动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 、“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儿童,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儿童兴趣、刺激儿童的材料。”因此,这节课中,重难点是:“引导学生探索、创造性地进行自主表现”。为了突破难点,我在教学中根据作业的设计与引导,由浅入深,潜移默化的展开活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为了上好《会飞的玩具》这堂美术课,我先确定好了课堂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优秀作业展示,让学生了解有“关”飞的原理,通过分析飞机会飞的技巧,让学生掌握制作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方面:感受合作制作带来的愉悦,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交往,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创造性地进行会飞玩具的制作。 借助“鸟的翅膀”,引导学生了解“飞”的原理,让学生在对翅膀添加创意设计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并激发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实录 1 / 15 精品文档 1 、谈话导入

通过情景创设,将学生引入课堂,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拓宽了知识面,激发了学生对“飞”的好奇心。 2、探究学习 A、提升体验: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玩具,想看看吗?请每个同学从盒里拿出一个(边看边想,小组内轻声交流:它的形状什么样的,上面翅膀是怎样的啊,摸上去什么感觉?这个看上去又象什么? 师: 你们觉得它们“妙”在哪儿啊, 生:… 师:对啊,翅膀有直的,有曲的,还有条状的(真是千姿百态,色彩斑斓啊~ B、创造设计: 1 、欣赏 师:这些美丽的画纸除了自身很美,我们还可以把它制作成我们可玩的玩具呢~瞧:出示纸做的飞机。 师:好玩吗,除了这好玩的,还可以用它们制成各种精美绝伦的会飞的玩具呢, 2 / 15 精品文档 师:好看吗?其实用纸做的玩具不仅仅这些还有更多呢! 、制作步骤 师:如果是你来制作这些,你准备怎样一步步的来创作呢? 师:刚才咱们不仅仅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作品,还掌握了制作方法.现在你们想自己也创作一个好吗? C、学生学习,教师巡回辅导

小学二年级美术《大脚丫》美术教学案例

小学美术《大脚丫》教学案例 【案例主题】 本课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湖南版)二年级下册第一课。本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以“以学生自主发展,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和“展示自我,张扬个性”为教学指导思想进行设计,强调知识与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这一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学真知识,真本领,激发学生对应用美术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案例背景】 作为一名教学第一线的美术教师,我深知美术课最重要的任务是激发引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教师应在新课标精神和有关理念指导下,着眼于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不仅要努力传播美术文化,而且同样要时刻注意在自己平时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要保护学生的独特个性并给予每一个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其自由发挥,注重学生的情感熏陶和审美情趣的统一。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习内容生活化。《大脚丫》一课让学生把熟悉的拖鞋作为创作的重点,将学生的学习和他们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问题思考】 利用现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加以创新,制作出一双有趣而有特色的拖鞋。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拖鞋的结构及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实用造型能力。 2、能力目标:能掌握纸拖鞋的制作过程,能通过不同形式制作出精美的纸拖鞋。 3、情感目标: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感受生活中的美,并能在美术创作中体会到生活中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会用画、剪、贴等方式制作出精美的合脚的纸拖鞋。【教学难点】 将拖鞋装饰得精美。 【教学准备】 教师: 1、鞋子的实物。 2、手工制作完成的拖鞋。

人美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 戏曲人物教案2

《戏曲人物》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十一册第三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也是国画系列中的一部分。六年级是小学高年级的学段,学生已掌握一定的水墨常识和表现技法。应引导学生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传统京剧中人物造型、服饰特点及其相关知识,深入了解水墨技法的综合应用,感悟其中丰盛的文化内涵,体验我国民族艺术的美感,激发对民族艺术的心爱之情。 教学方法: 以多媒体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以探究、尝试结合讲授、演示,让学生逐步获得学习经验。同时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了解并把握知识点。 本课综合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了解、尝试、体验、分析和探究。从而联系新旧知识完善知识体系并习得学习经验。 教学目标: 认知:了解我国传统京剧相关知识,学习水墨戏曲人物表现方法。 技能:能利用国画媒材和水墨技法表现一幅京剧人物的作品。 情感:培养学生心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了解京剧行当的相关知识 2、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捕捉京剧人物造型的特点,运用笔墨变化大胆表现。 教学准备:

学生:京剧相关图文资料、中国画工具等。 教师:课件、实物投影、字卡、作业展示纸、国画演示用具、京剧人物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观赏视频,引出课题 1、欣赏水墨画视频片断 2、小结并出示课题:《戏曲人物》【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欣赏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戏曲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导入新课。 二、欣赏图片,了解京剧相关知识 1、京剧基础知识 2、认识人物行当(课件图片) 【设计意图】图片音与画的结合,展现京剧艺术的丰盛内涵,让学生在观赏过程中了解京剧行当相关知识,感受京剧艺术的独到魅力,同时积累创作素材,为下一步表现人物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三、游戏、感受,抓住人物特征(播放课件) 1、快速抢答 2、交流喜爱的形象 小结:戏曲人物生动传神,他们真正体现了中华戏曲文化的精髓。 【设计意图】学会从化妆、服饰和动作抓住戏曲人物的形象特点。同时积累形象储备,感受人物形象魅力,激发尝试创作的欲望,为接下来解决教学难点奠定基础。 四、尝试、质疑、发现,探究水墨技法 1、试画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各种各样的鞋》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各种各样的鞋> 启动创新的闸门,触发想象与思考,传承美学的文化——《各种各样的鞋》教学案例 【背景介绍】 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美术课程标准》中也提倡:美术学习绝不但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不是把美术看作技艺的传承,而是力图使学生体验和理解美术的文化内涵。 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多年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效果很好。所以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也力求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因为兴趣是创造的先导,有兴趣才能促使积极的想象,进而升华为创造性的思维和实践。再通过多样的教学形式来刺激潜藏在每一个学生心灵中的创造探索的欲望,以培养创造力为中心。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鼓励学生自由地去想象创造,放飞想象的翅膀。 本案例为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五册《各种各样的鞋》一课,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使用多种手段,让学生从观察到表现,从现实到想象,从平面到立体多方位地设计自己喜欢的鞋,把美观、实用、科幻等设计思想贯穿在新鞋子的设计中,把美术作业与语文学科的作业实行综合,

从而培养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充分享受成功的快乐。并通过对鞋的研究,使学生了解了鞋上的历史文化、民族特色、穿鞋人的身份地位,以及鞋与生活的关系……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以“鞋”为主线实行联想和创作,因为鞋是人类文化的缩影,不同民族,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身份,有很多风格迥异的鞋,虽是一双小小的鞋却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又给人太多的启迪。选择鞋为探索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对象分析】 鞋是想象有源泉,千姿百态的鞋能激活创作的灵感。利用多种材料,做一双自己喜欢的鞋,把它穿在脚上,摆在桌上,挂在墙上,让自己做的鞋成为一件艺术品,一件装饰品,从而激发学生无穷的学习兴趣。 【教学要点概述】 教学内容:《各种各样的鞋》 教学对象:三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情感领域: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欣赏美的水平。 认知领域:引导学生仔细品味鞋上的文化,了解鞋的历史及鞋的造型特点,知道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范文[6篇小学美术教学案例合集]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范文[6篇小学美术教学案例合 集] 6篇小学美术教学案例合集《下雨了》是一节充满生活情趣的课,属于“造型与表现”学习领域。在本课中,我通过听——看——忆——赏——想——画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各种雨景的回忆,了 解下雨时大自然的情景和人物动态,体验下雨给人与动物带来的不 同感受以及自然界的美妙变化,从而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留 心生活的好习惯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生活是美术创作的源泉。只有关注生活,感受和体验生活,善于用美术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发现美,并借助一定的美术语言,才能 真正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创作出好的作品。对于一年级的学 生来说,强调体验,丰富感受,鼓励他们大胆、自由的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比之教会他们绘画技法获益更多,影响也更深远。 孩子们对下雨并不陌生,也有着特殊的情感。雨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还意味着难以言喻的快乐,不论是穿着小雨靴 在雨中踩水,还是拿着小雨伞在雨中疯疯闹闹,都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因此,本课题很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激发其对大自然的热 爱之情,这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尽管如此,大部分的孩子们 对雨的形态和相关的场景还是缺少一个系统的观察。因此在进行 《下雨了》这一课的教学之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观察各 种形态的雨以及雨中的情景。这个任务不仅培养了学生对生活的观 察能力,加深了他们对雨的印象,同时也为教学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课堂上,为了让学生体会雨的美,我以歌曲《小雨沙沙》作导入,使学生进入歌曲所创设的境界。熟悉优美的韵律,让学生潜移 默化融入雨的意境之中,自然地进入了课题。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我再通过生动精彩的课件展示下雨时的各种场景,激发了学生对各 种雨景的回忆,而学生的情感也逐渐伴随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确的理 解不断深化起来,从而很好的表达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此时我再通 过课件展示画雨景的一些窍门要点及优秀作品,给学生做了一个很

人美小学美术六下《第9课精彩的戏曲》word教案

《精彩的戏曲》教学设计 课题精彩的戏曲课型综合.探索一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戏曲人物及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加以学习和运用。 2.培养学生对戏曲脸谱的欣赏能力。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了解中国戏曲艺术独特的美。 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的 热爱。 难点 对中国戏曲人物的了解及特征的 把握。 教学 准备 有关戏曲的录像、图片,各种工具和材料。 时间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播放一段学生最喜欢的“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戏曲片段让学生欣赏。并问戏中的人物是谁?演的是哪段戏曲?同学们回答的真不错,那你还想了解更多的戏曲人物吗? 出示课题:精彩的戏曲(契合学生生活的案例学生很容易被这段戏曲所吸引,并有很浓厚的兴趣) 三、讲授新课 师:这节课你想了解哪些知识?组织讨论,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整理归为两类: 1.了解中国戏曲 (1)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2)中国戏曲之特点,它是融音乐、美术、文学、表演、武术、灯光、服装、道具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2.我国大约有多少个地方剧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哪种?(1)京剧共分几大行当? 根据剧中人物的年龄、性别、俊丑、正邪分成生、旦、净、利用播放戏曲片断引出课题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通过探究性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国粹艺术的感染力,激发对民族艺术的学习兴趣。

丑四大行当。 “生”老生、武生、小生;“旦”花旦、青衣、老旦、武旦; “净”正净、副净、武净;“丑”:凡是丑行都是在鼻梁上用白粉涂一个粉块。 (2)京剧中的脸谱的特点 京剧脸谱就是在演员脸上涂上某种颜料,用以象征角色的性格、品质、命运。一般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者;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者;蓝脸、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多含贬义,代表凶诈者;金脸和银脸表示神秘,代表神妖。 (3)京剧脸谱是一种特殊的化妆艺术。课件出示各种脸谱。学生辨别剧中人物。 (4)京剧人物的服装也是很讲究的,不同的人穿戴不同头饰和服装。 京剧服装大体分为长跑、短衣、长短靴。学生欣赏剧装。(5)为京剧伴奏的主要乐器有什么?(主要有京胡、锣鼓、月琴等) 课件展示各种民族乐器,学生欣赏各种民族乐器。 3.美术课为什么要研究京剧? 引导学生认识:京剧从视觉、听觉都给我们美的享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京剧艺术。 四、作业要求 每个小组设计一个西游记里的人物,注意脸部特征、服装造型等。老师提供简单的道具。 老师课件展示各人物的图片,促进学生的回忆。 五、汇报演出 组织学生表演,交流。了解京剧服装的知识,感受服装的美。 认识京胡等民族乐器,了解民乐的音色美。 京剧艺术与美术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京剧艺术。 提高创作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相互学习、互相提高,开阔思路,提高技艺。 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评价能力,体验地方戏曲的艺术魅力,体验合作学习和参加表演的乐趣。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1)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小学美术三年级《变幻无穷的形象》 一、案例背景: 《变幻无穷的形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六册第十四课,属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领域的教学内容。它通过开动学生的脑筋,借助美术语言和身边常见的物品形象,变化创意出心中的形象来,是富于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事物,有利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使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大的立体选择空间。本课主要引导学生借助熟悉的电影片段《变形金刚》开启思维、展开联想,通过形象的变化来表达心中的形象。 二、活动目标: 1. 引导学生观赏电影《变形金刚》片段,感受变幻给人带来的视觉享受,欣赏毕加索等大 师的作品,拓展视野。 2. 指导根据学生自己的想象,同时使用大师的夸张、想象的表现方法,设计出有新意的形 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水平。 3. 让学生以绘画的形式完成新形象的创作.并从中感受创造的乐趣。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把生活物品实行变换组合,创造出有新意的人物形象.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范画 2.学生准备:水彩笔、油画棒﹑素描纸。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孩子们,你们喜欢看电影吗?”播放《变形金刚》,看完后让学生说出最喜欢电影中的哪个角色,并说说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变形金刚的魅力。 教师自己用一些生活用品设计一个小魔术:“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神奇的魔术,请仔细看,是用什么方法变的?”引导学生说出来是用粘贴一些新的东西就能改变物体原来的形象,然后揭示课题:变幻无穷的形象 (二)师生合作、探究方法 1、刚才老师给大家表演了一个魔术,还有一个神奇的魔术师,他的本领太高强了,可他的魔术师在绘画中表现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出示大师的作品)让学生说说看后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出夸张、变形的方法,并给学生讲解一下这位大师及其风格,即时板书 2.出示生活中用夸张想象方法制作出来的用品的图片,并让学生说说制作的方法 3、师生共同欣赏一些学生用夸张变形方法创作出来的作品,说说这些画带来的感受以及表现方法 (三)教师示范 因为变幻形象是本课难点,所以教师以生活中的水杯为原型,做一个变形的创作给学生做一些示范,让学生更直观一点,利于学生掌握表现方法。教师再小结,强化夸张想象方法的使用。突出了本课的重点。 老师提出作业要求,让学生选择要表现的对象,小组合作,用绘画的形式完成一个形象独特的作品,并用点线面的方法实行装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