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康之——论社会以及组织结构的“非中心化”

张康之——论社会以及组织结构的“非中心化”
张康之——论社会以及组织结构的“非中心化”

论社会以及组织结构的“非中心化”

张康之

内容提要:人类社会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从工业社会走向后工业社会。在这样一个历史转型的过程中,社会以及组织结构都出现了“非中心化”的趋势,传统社会及其组织的中心—边缘结构将为网络结构所取代。后工业化是走向合作社会的运动,而合作社会及其合作制组织在结构上就是网络结构,这一结构是与组织中的信任与合作联系在一起的。在走向后工业社会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社会以及组织的网络结构特征来认识信任与合作的价值。

关键词:社会组织结构非中心化中心—边缘信任与合作官僚制

组织起来的社会是一个拥有中心—边缘结构的社会。直到今天,我们所生活的世界都是围绕着某一中心展开的,一个国家或一个边界清晰的社会,总会有一个或一些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各种类型的权力也从中心伸展开来,并以中心为根据地而实施着对整个社会的控制。任何一个社会,它的中心—边缘结构越是清晰就越会显示出高度的有序特征,从而表明处于这个社会中心的权力控制力越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是否应当通过强化社会的中心—边缘结构去实现对社会的全面控制,以便使它拥有一种超强秩序? 近一个时期,有些学者常常提起中国历史上的一些所谓“盛世”,认为那些都是和谐社会的“样板”,根据这种看法,上一问题的答案似乎是肯定的。我们承认,在历史上存在着一些比较而言的“盛世”,但那绝不是和谐社会,那只是在社会的中心—边缘结构中实现了权力有效控制的证明。今天,我们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的一个特定的社会目标。也就是说,它是在人类从工业社会走向后工业社会这一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有着全新的内涵,它不仅是我国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而且对于全球来说,也是一个需要致力追求的目标。在此意义上,我们所应追求的和谐社会将是一个在社会结构上非中心化的社会。在国际上,它不是由霸权主导的社会;在国内,它不是由集权控制的社会。它应是一个平等、自由和公正自觉实现了的社会。当今社会,是一个组织化的社会,组织是社会的缩影,对组织结构非中心化的揭示也正是理解整个社会非中心化的最好切入点。

官僚制的“中心—边缘”结构

马克斯·韦伯在历史研究中梳理出一种官僚制结构,对此,人们更多地从组织结构的角度来加以理解,认为韦伯提出了官僚制组织理论,是对组织理论的贡献。其实,官僚制不仅是一种组织结构,而且,也是人类亘古以来的社会结构形态。社会的演进史是一步步地朝着官僚制组织模式所组织起来的方向前进的。也就是说,官僚制早已有之,在古代文明国家中,普遍存在着以官僚制为特征的组织类型。但是,官僚制向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中渗透并在一切社会生活方面发挥着支配作用的进程,是发生在近代以来的历史演进中的。到了工业社会的后期阶段“, 在全面官僚主义化的条件下,自愿的结合和以实现价值为主的双方一致同意的关系日

益遭到破坏并被有目的的合理组织所取代。这些组织力求通过把一切情况当作问题———这些问题随后可以通过计算得到解决———来下定义和控制的办法实现它们各自的目的。”①结果,现代社会成了一个官僚制无孔不入的社会,不仅是公共领域,而且包括日常生活领域,都被纳入到官僚制的组织结构之中去了。以至于在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中“, 权力的行使越来越倾向于依靠各种管理方法、专业化和科学技术。其结果是,各种官僚机构正在使自己形成一个无所不包的圈子,看来谁也不允许离开这个圈子。”②

官僚制是建立在社会等级化的条件下的,反过来,官僚制也是借助于社会的等级化来实现自己的。只要有等级的地方,就会有官僚制,就会有中心—边缘结构存在。费孝通在阐述中国农业社会的差序格局时,把人们之间交往关系的结构比喻成水面丢石所引起的同心圆波纹状。他说:“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③这是从社会学或人类学的视角中所看到的情况,如果把视角转向政治学和管理学的话,就会看到,整个社会也存在着这样一个“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状态。石头丢在水中,产生了波纹,这个波纹是从某一中心开始的,然后不断地向边缘扩展开去。政治学视角中的社会结构就是这样,存在着中心与边缘的差别,由中心向边缘展开,最后形成边界。

在工业社会,最有标志性的现象就是城市的出现,人们往往把工业化与城市化联系在一起考虑,这是有道理的。城市在很大程度上是工业化的结果,同时,城市又是工业化的载体,是因为有了城市才有了工业化。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工业化程度,是以城市为标志的。在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的社会和国家中,城市也是社会的中心。工业社会在结构上就是以城市为中心而铺开的。也就是说,自工业社会诞生以来的中心—边缘结构是等级化的中心—边缘结构,一个国家有一个终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大的国家最多有两个或三个这样的中心城市,以这个或这些中心城市为圆心,扩散开来而形成次一级的中心城市,这些次一级的城市又是次一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可以相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的社会还会保持着以城市为中心的格局。但是,许多迹象显示,这种中心—边缘结构自身也在发生着变化,与工业社会诞生以来的那种单一的中心结构不同,在我们的社会正在开始从单一性中心—边缘结构逐渐向一种多元化的中心—边缘结构转变。这种现象是由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所造成的。在走向后工业社会的过程中,虽然局部性的城市中心结构还会存在很长时间,但是,这样的中心不一定必然是政治、经济、文化合一性的中心,它(们) 将会呈现出单一功能中心的性状。即使还有许多中心城市集政治、经济、文化功能于一体,但是它原先作为中心城市的统治地位将失去。总的说来,在

后工业社会,我们将看到这样一幅图景,城市与城市,都只不过是一个网络上的纽结,任何一个城市,都无法担负起最终的或最高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使命。孤立地看,一个城市与它周围的农村之间构成中心—边缘的结构。实际上,这种结构仅仅是日常生活意义上的结构,在政治、经济、文化的意义上,中心—边缘结构不再存在,这是一个多中心的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无中心的网络图景。在这幅图景中,我们看到政治、经济、文化体系也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那种根源于中心—边缘结构的支配模式完全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在网络结构中,每一城市的地位,都取决于它与其他城市之间有效合作的情况。

需要指出,在宏观的历史叙事中,中心—边缘结构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次变革,在此前的农业社会,等级化的中心—边缘结构仅属于政治统治意义上的,经济和文化的功能也存在于这种结构中,但属于从属性的,表面特征并不明显。工业化把政治统治中心的经济、文化功能突出出来,形成了由政治、经济、文化集合而成的中心城市。因而,在等级化的序列中逐层地形成这种政治、经济、文化的集合中心。后工业社会是这种中心—边缘结构的彻底解体。城市网络不仅消解了这种集合中心,而且网络的“无界”特征也使中心—边缘结构丧失了存在的基础。结果,工业社会的支配模式将让位于后工业社会的合作模式,中心—边缘结构将为网络结构所取代,官僚制社会从而转化为合作制的社会。

近代工业社会形成的中心—边缘结构在文化方面也有着同样的特征,中心国家或地区的主导性文化具有强势的压迫性能力,秉承这种文化的人群对边缘地区或国家的文化采取轻蔑和歧视的态度。结果,不是造成文化隔绝,就是造成文化冲突。如果说在以往的世代,文化隔绝是主要现象,那么,随着经济和政治的全球化,文化冲突则成了普遍问题,而且这种冲突也时常导致暴力甚至战争。虽然20 世纪后期以来,在西方国家特别是在美国,出现了文化多元主义的主张,但大多局限在书斋和各种论坛中,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政策中,都还无法发现文化多元主义的踪迹。反而,工业社会中心—边缘结构条件下的文化霸权和文化压迫却越来越浓烈地体现在国际和国内政策中,甚至文化冲突被定位为文明与野蛮的冲突。这样一来,只能使文化冲突愈演愈烈。由是观之,在工业社会中心—边缘结构衰微的过程中,中心优越的文化观念也需要摒弃,而且,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以合作制为特征的新型世界秩序,也才能同样发现国内的合作治理方案。总之,在走向后工业社会的进程中,文化上的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将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有了这种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才会出现一个和谐的国际社会。

组织结构非中心化的意义

现代社会中的组织是官僚制表现得最为典型的领域,它以浓缩了的和典型化的官僚制特征反映整个现代社会。所以,我们对社会中心—边缘结构的考察还需关注组织的状况。事实上,官僚制组织是最倾向制造组织成员边缘化感受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的层级结构、用科学追求取代文化价值整合的制度模式,都倾向于制造组织成员的边缘化。官僚制组织中的管理层之所以会出现官僚主义的问题,也应当归因于管理人员的边缘化意识。因为,这种组织使管理人员认为组织是与

他相分离的,组织目标的实现与他的相关性甚微,他在组织中只是可有可无的边缘人。因而,他不信任组织以及其他组织成员,相应地,他也失去了其他组织成员的信任。所以,在官僚制组织的现实运行中,那些有着独立意识、善于思考和有着较高知识素养的人往往表现出很大的不适应,反而那些“没头脑”的人显得更为合适,因为,这些“没头脑”的人对边缘化的感受往往比较迟钝,即使他处于边缘化的位置上,也会卖力工作。所以,说官僚制组织是适合于“愚人”的组织一点也不为过。

官僚制组织的科学设计是通过强化组织的统一性来把组织变成一个效率实体的。但是,事实证明,由于它丧失了信任机制而使组织成员分化为许许多多的边缘群体,这些边缘群体之间由于出现了价值对抗而相互隔离,从而在本质的意义上破坏了组织的统一性。结果,官僚制成为最没有效率的组织。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官僚制组织通过制度、体制和管理方式方法的改进能够重新整合出协作机制,但也只是一种临时性的正效应,过了一段时间,就又重新陷入困境。虽然现代官僚制组织发展出了一套通过定期更换领导人员的做法来改变管理方式方法,并且有时也能起到改变体制的效果,但是,官僚制的制度和结构无法得到根本性触动,所以

也就无法实现对组织成员的统一性整合,无法消除这种组织中大量存在着的边缘群体问题,更不可能在组织成员间建立起普遍的信任。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当组织领导人员更换之后,某一个或某些边缘群体中心化了,而更多的边缘群体产生了。如果新任领导人试图利用边缘群体间的价值隔阂来稳固自己的地位,那么组织整体的统一性状况就会迅速恶化,以至于他不得不在任期中的下半段时间内疲于应付纷至沓来的问题甚至危机。

当然,在组织成员普遍边缘化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自觉地制造出一个明显的边缘群体来降低现有组织成员的边缘化感受。比如,这样的组织可以通过招募一批临时雇员,形成一个新的边缘群体来缓解组织正式成员的边缘感。但是,这只能是一个临时性的措施,必须在进行这一步的时候迅速地对组织成员进行新的整合,使他们从边缘群体中彻底地退出来。否则,不仅那些临时雇员的边缘地位不会改变,如果正式成员发现自己的许多任务和工作有可能为临时雇员所取代,那么,这

些已经边缘化的正式成员就会采取破坏性的过激行动,甚至有些行动对于组织来说是灾难性的。这正如政府有时为了抵消公众对行政管理的不满,可以运用公共舆论来把公众的注意力引向对危机管理问题的关注,但是,当公众出现了对危机管理的注意力疲劳,转过头来重新审视政府的常态管理,而它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时,可能政府就真正要面对危机管理的问题了。也就是说,政府借助于吸引公众注意力的“危机管理”却成了政府必须面对的现实。所以,组织试图通过制造边缘群体来抵消组织成员边缘化的做法也是非常危险的,运用不好的话,有可能把组织中的一切成员都打入到边缘状态。

一般说来,即使组织较好地完善了组织成员角色地位的平等保障机制,也还会出现部分组织成员成为“边缘人”的可能性。事实上,在现存的一切组织中,都存在着组织成员边缘化的问题,甚至有的时候,一个组织中只有极少数人构成了组织的核心,而很大一部分组织成员成了组织中的“边缘人”,在这种情况下,组织中就

会弥漫起一种普遍的不信任感。反过来,这种不信任感又会销蚀组织的凝聚力,进一步扩大组织的分化,使更多的组织成员进入一个个分散的边缘群体,一旦众多的边缘群体出现了,也就意味着组织的生命力走向了衰竭。一般说来,能够成功地保持旺盛生命力的组织,都是成功地避免了组织成员边缘化的组织。这些组织往往在两个方面有效地避免了组织成员的边缘化:其一,提高组织成员与组织的一体化意识,使组织成员无法产生被边缘化的意识;其二,增加组织的开放性,让那些已经产生了边缘意识的组织成员流动到组织体系之外。总之,尽可能地消除组织成员边缘化的现象。这样看来,如果组织缺乏充分的开放性,同时又不能有效地消除组织成员的边缘化意识,就会使组织丧失信任机制,进而滋生矛盾甚至冲突。这就可能导致一切组织成员甚至最高层、最核心的管理人员,都会有着受到不公正对待的感觉,从而导致组织不信任问题的循环升级。

今天,人类正处在一个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时期,展望后工业社会,可以看到,随着知识价值显得日益重要,随着人的自主性、创造性对于组织生命力变得至关重要,官僚制这种适应于“愚人”的组织模式也就不再适应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了。所以,它必将为一种能够容纳组织成员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组织模式所取代。这种组织就是一种合作制的组织。最为重要的是,这种组织不再把中心—边缘结构作为组织存在和运行的基础,反而是中心—边缘结构遭到消解。没有中心—边缘结构的组织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组织呢? 解剖一个硕满的石榴也许会得到启示,错落有致的石榴仁密密麻麻地排列在一起,有一些石榴仁是直接排列在外皮内的,有些石榴仁是排列在较里层的位置上,分布均匀,而且个个成熟饱满,有一个由内到外的层次结构。后工业社会的组织就是这样一种形状,它不是官僚制的,而是合作制的,它在结构上将是网络式的。

人们可以争辩说,官僚制组织的中心—边缘结构是从属于效率目标的,因为有了这种结构,命令才能统一并被逐级地贯彻下去,才会以一个整体的形式营造出较高的效率。但是,网络结构将会带来更高的效率。因为,组织的网络结构将以对环境的适应性程度的提高来获得整体效率的提高。也就是说,这种组织的合作性质决定了它会实现与环境的互动,会积极地把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吸收到组织运动的动力机制中来,而对于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也会作出灵活的回应,可以说,在组织与环境的关系上,合作制组织的网络结构更加显示出高于以往一切组织的优越性。以往的一切组织都是以一个整体的形式面对环境的,当环境的压力作用于组织的某一部分时,组织在整体上很难觉察到,即使环境的压力已经作用于组织的整体时,由于组织的决策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在作出回应时,也往往是极其迟钝的。在很多情况下,积极的压力所提供的机遇被丧失掉了,而消极压力往往被持续地积聚起来,以至于对组织的存在构成威胁。网络结构把组织整体与环境互动的单一通路分解到组织的每一构成要素之中,环境压力总能被及时地觉察并作出无时滞的回应,从而增强组织整体上对环境的适应性,实现组织与环境的充分互动。所以,网络结构赋予组织高度的适应性,使之成为最有效率的组织。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传统组织的中心—边缘结构使资源配置条块分割,而合作状态下的组织网络的非中心化

结构则打破了条块分割的边界,使合作体系中的一切资源都融合起来而成为一个总体性的存在。

我们知道,当组织是一个控制体系时,总会存在着强化自上而下的监督机制的倾向,从而使组织中的信任关系受到削弱。比如,在领导与下属之间,领导对下属的监督控制每加强一分,下属与领导以及下属之间的信任关系也就会同比例地受到削弱。所以,并不是组织成员天生具有不信任、不合作的禀赋,而是组织的控制功能破坏了组织成员的信任与合作。例如,我们看到过这样的案例,在某种天灾面前,人们之间表现出高度的信任与合作,但是,当灾后把他们组织起来抗灾的时候,他们之间的信任关系和合作行为迅速瓦解。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是应当归结为人性的缺陷还是组织的缺陷呢? 长期以来,学者们为了维护基于人性缺陷假设而形成的组织,往往进一步强化关于人性缺陷的观念,认为上述情况证明了人性的缺陷。实际上,上述情况恰恰证明了组织的缺陷,它说明迄今为止的一切组织形式,无论是自然形成的还是精心设计的,都存在着去激发人性中那些消极因素的动力,包含对人性中积极方面的破坏和压抑。因为用反人性的组织形式把人组织起来,必然会激发出人性中的消极方面。如果通过这一点来证明人的人性缺陷的话,虽然使理论假说得到了证明,但对人类文明的进步来说,则是消极的。所以,我们现在的任务应当是在组织理论与实践中彻底告别传统,进而为组织的未来确立一个新的起点。具体地说,我们需要终结“组织是一个控制体系”的观念,而根据合作理念来重建组织,用作为合作体系的组织取代作为控制体系的组织。在现实表现中,这一追求就会反映在组织结构的非中心化上。

信任与合作的出场

合作制组织可以看作是一种构成性的组织,正是它的构成性特征决定了它不同于官僚制组织。因为,官僚制组织能够发挥作用的力量来源于它的中心—边缘结构,在官僚制组织的设计和完善中,一切都需要指向其结构,即如何强化其中心—边缘结构,如何使这个结构的中心与边缘梯级更加清晰。尽管到了20 世纪后期出现了许多从文化、价值、实质合理性的角度来补救官僚制的方案,但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是由于官僚制组织本身就是中心—边缘结构的组织形态。合作制组织作为一种构成性的组织,也必然会拥有自身的结构,但是,它的组织结构表现出了非中心化的特征。而且正是这一非中心化特征决定了组织理论的研究将不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它的结构上,而是更多地关注它的构成因素。其中,信任与合作就是最为基本的构成因素。合作制组织是一种拥有网络结构的组织,或者说,合作制组织在结构形态上是以网络的形式出现的,它对组织成员间的信任有着很高的要求。“在低信任度的社会里,采取网络形态的组织可能极容易在莫衷一是的情况下瘫痪或毫无动作,这种网络的每个成员在面对集体行动的需求时,心理盘算的是如何利用网络来谋求自己的利益,同时也会怀疑其他成员公司和自己有一样的打算。”④合作制组织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因而它在信任中自然生成合作。

“信任促进了权力的分散,增进了真实的传播,并通过分配稀有资源实现合作。因而,拥有高度信任的组织更可能成功地度过危机。”⑤其实,即使对于传统

组织来说,信任也是组织生产力的重要构成因素。但是,传统组织为了增强自身的生产力,需要自觉地去营建信任的氛围,因为,传统组织的中心—边缘结构缺乏自动生成信任关系的内在动力。合作制组织比传统组织优越的地方,恰恰表现在这种组织的非中心结构包含着生成信任关系的机制,这种组织的运行机制本身,就是信任关系的调整和健全的过程。反过来,信任又促进组织结构从非中心化向网络结构生成的转变,并产生了合作秩序。组织的网络结构是建立在组织成员以及组织间高度信任的基础上的。反过来,组织的网络结构又能够促进组织成员和组织间信任关系的提升。它们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由于信任与组织的网络结构的统一性,使组织的整体能力得到提升,从而表现出:信任赋予组织凝聚力,增强组织为实现目标而共同行动的能力,使组织的结构效率和制度效率达到最佳状态。这就是福山所说的,信任促进组织的凝聚和增强社会的团结“, 社会具有高度团结心和共通的道德观,能使这个社会的经济更有效率,这其间还有另一番道理,因为强调个人主义的社会必须处处提防‘坐享其成’的投机分子,但道德心强、团结力大的社会则比较没有这种问题”⑥。当然,在组织成员个人这里,也可以从信任中获得力量。但是,这种存在于个人这里的信任力量还是很微弱的,如果扩大到组织的层面上,信任的力量就可以得到无限放大。可见,信任作为组织的一种资源是最具有开发价值的,因为这种资源不会因为使用而消耗,反而会在使用中迅速增长。如果这种资源能够得以培育,不仅不会出现损耗,而且会愈用愈多。重视信任的组织管理,会在组织内无限地生成信任资源。

合作制组织中的信任产生于组织的网络结构,而合作制组织的合作机制又是建立在组织成员的信任关系上的,组织成员间缺乏信任,就意味着组织的合作机制失灵,组织的效率和效益都会大幅度下降,以至于组织只有通过缩小其规模才能重建信任机制。应当承认,合作制组织也会存在着一个建立与解体的问题。但是,一般说来,当组织中的信任度较高的时候,组织在规模上是可以扩张的。当组织中的信任度趋低的时候,合作机制会出现失灵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如果能够自觉地缩小其规模来重建信任,肯定是最为明智的举措,如果无视组织中的信任问题而不在组织规模上做“手术”的话,就会不可避免地陷入组织彻底解体的命运。

在合作制组织中,组织成员以及他们与组织间的信任是具有权威性的,而且这种权威导致自愿的合作行为,这与传统组织中角色与职位的权威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因为,在官僚制组织以及所有的传统组织中,角色与职位的权威所要求的是服从和依附的回应。同时,虽然信任本身并不是组织成员增强责任感的途径,但合作制组织中组织成员的责任感却可以追溯到信任这一根源上。因为,信任为合作提供了基础,而合作关系又促使组织成员生成主观责任,即责任感,进而反映到合作行为中。所以,信任也经由合作关系而增强了组织成员的责任感。正如福山所指出的:“信任度高的社会能够以更具弹性的方式组织其工作场所,而且组织方式也较具团体导向,使组织的责任得以分散到较低的层级;反之,低信任度的社会必须处处提防、孤立他们的员工,所借助的手段不外是一大堆官僚式的规章。当员工觉得组织以信任的方式对待他们,信任他们群体能有所贡献,而不把他们当作是一

部庞大机器上的小螺丝,任由旁人来支使,这时候员工通常会对他们的工作场所更满意。”⑦因而,他们就更倾向于负责任。

在20 世纪后期,团队组织是一种预示着合作制组织出现的新的组织现象,这种团队组织不实行层级和职位分类的官僚制,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组织管理阶层与一般成员之间的隔阂,由于职位分类而造成的身份差异也不再明显地为组织成员所感受到。这种情况下,组织在人员和资源的配置上有着高度的弹性,在群体取向下,职位和岗位责任转化成组织成员的主体化责任,他们之间相互合作并且相互信任,每一个组织成员都能通过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去创造性地补足组织运行中的有机性失调部分。

认识人类的社会生活,信任其实是无处不在的,任何一个社会都包含着起码的信任,学者们常常评论的“信任危机”或“信任缺失”只是指信任度低,而不是指没有信任。没有信任,任何一个社会都无法存续下去,更不用说能够有正常的人际关系和交往行为了。信任对于社会就像空气和水之于生命。“我们通常将起码的信任和诚实视为理所当然,忘记它们在每天的经济生活里多么普遍,对于我们经济活动又发挥多么大的润滑功能。”⑧也许正是信任之于人类社会的这种普遍必要性而使人们往往忽视了它,直到它的稀薄已经带来严重社会后果的时候,才会想起它,正如到了空气稀薄的高原或严重空气污染的环境中才意识到空气的重要一样。正如福山所说:“我们假想一下,如果人与人之间完全没有信任感,那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这样一想,可能就比较懂得珍惜信任感所带来的经济价值了。”⑨其实何止经济价值,对于一切社会活动的价值也是不言自明的。正如清洁的空气和水对于健康的人体一样,人们之间充分或高度的信任对于一个健全的社会也是必要的。但是,福山也看到:“工业化的过程,特别是大规模生产的兴起,将无可避免地导致法规叠床架屋,最后终会销蚀职场中的技术和信任关系。”⑩现在,当我们呼吁信任与合作出场时,所看到的是社会和组织结构的非中心化。我们把“信任危机”或信任的匮乏归因于社会和组织的中心—边缘结构,是这种结构破坏了信任甚至瓦解了信任,而社会和组织结构的非中心化所带来的也正是信任与合作重建的机遇,或者说,社会和组织结构的非中心化为信任和合作的出场提供了客观前提。

参考文献:

①②[英]约翰·基恩:《公共生活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年版,第28、5~6 页。引文中的“官僚主义”一词实指“官僚制”。

③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版,第26 页。

④⑥⑦⑧⑨⑩[美]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远方出版社1998 年版,第225、177、42、174、175、243 页。

⑤[美]罗德里克·M. 克雷默、汤姆·R. 泰勒:《组织中的信任》,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年版,第11 页。

作者简介: 张康之,1957 年生,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江海学刊》2008年第1期

引自:中国社会学网

(完整word版)公共管理学课后复习题-张康之

【公共管理的概念】a.是公共部门中的管理;b.是服务于公共事务的管理;c.是具有公共性质的机构或组织对社会的管理。 【公共管理的概念分析】a.主体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广泛的具有公共性的组织b.目的是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实现c.手段或途径是多样的d.公共管理系统是一个由多元社会治理主体构成的、以合作关系为纽带的和以提供公共服务为目标的统一整体。 【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的联系与区别】抛开公共性质而言,相同点是二者都包含了一种管理事实要素,不同点是公共行政重于公共价值要素与管理事实要素的相结合,而公共管理则重于公共价值要素和管理事实要素的相分离。(注释:在公共管理那里,公共价值要素的体现应包含于政治范畴里面,而公共行政则认为公共价值要素不可与管理事实要素不可分离)。二者都研究公共领域的问题,具体而言,公共管理是一种不包含政治价值倾向的社会科学,而公共行政则是一种保护政治价值倾向的社会科学。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对象:作为社会治理主体的公共组织(包括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自治力量)之间的关系、社会治理活动和所运用的手段。内容:a.负担着认识公共管理这一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的学科使命 b.需要为公共管理的系统构建提供理论支持和全面规划c.需要努力把握人类社会后工业化、全球化过程中的新的社会现象对社会治理的影响d.需要特别关注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在公共管理过程中的运用问题 e.还应承担起人类社会治理历史的重新梳理的任务。 【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a公共政策途径(P途径)b企业管理途径(B途径) 【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a.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具有交叉性的特征,是人们应用各种学科知识研究公共管理过程的一个综合性研究领域b.是以应用为取向的科学c.体现了实证性和规范性的统一d.体现了公共性和科学性的统一e.研究需要科学的和有效的方法。 【“政府再造”的背景】a.各国政府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财政压力”b.“政府失灵”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转变c.全球化与信息革命成为政府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d.后工业化的压力变成政府改革的动力。 【why合作治理是公共管理的理想形式】从根本上排除了政府中心主义的取向,代之以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自治力量在治理过程中的平等和在平等基础上的互动。在具体的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它们之间会展开竞争,而在公共利益实现的问题上,它们之间则是无条件的合作关系。 【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的主要内容】有三种典型的权威及其统治类型①魅力型组织行使权威是基于领导者个人的人格②传统型组织中命令和权威的基础是先例和惯例③合理-合法型组织是建立在相信统治者的章程所规定的制度和规则之上的,它以组织内部的各种规则作为权威的基础。 【官僚制组织的主要特点】a.是正式建立的持久统一的规则系统b.是具有明确的职权范围限定的行政机构,这些机构由一些“公职”组成,公职的划分是按照劳动分工原则进行的 c.机构与职位都按照等级原则进行管理d.通过技术性的或法律性的规则来控制官员 e.行政人员同行政管理物资和生产物资完全分开 f.任职人员不能有任何把职务占为己有的行为g.行政管理实行文书和档案管理 【官僚制组织在20世纪迅速发展的原因】a.官僚制组织的理性主义思路符合工业社会的要求b.官僚制组织满足了足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 c.官僚制组织符合现代政治发展的需要。 【官僚制组织的发展阶段】a.实践的探索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b.官僚制组织的黄金时期(20世纪40-60年代)c.官僚制组织受到批评时期(20世纪60年代后) 【官僚制组织的技术优势】a.权力的层级结构保证了决策的可靠性b.层级节制原则保证了对组织成员的控制,使组织活动具有非人格化的特征c.专业技术知识的运用是官僚制组织的一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圣才出品】

第六章公共部门绩效管理 一、概念题 1.绩效(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绩效是指从过程、产品和服务中得到的输出结果,得出的结果能用来进行评估和与目标、标准、过去结果以及其他组织的情况进行比较。绩效可通过财务和非财务的项目表示。绩效一般有三种类型: (1)以顾客为中心的绩效。包括产品和服务绩效,以顾客为中心的绩效是指关于顾客感觉、反应和行为的测量和指示物,以及相对于顾客的产品和服务特性的测量和指示物,也包括顾客保留、投诉、顾客调查结果、产品可靠性、准时交付、顾客经验的缺点水平和服务反应时间。 (2)财务与市场绩效。指关于成本、收入和市场地位的测量,既包括资产利用、资产增产和市场份额,也包括投资回报、增加于每个雇员的价值、资产负债率、资产回报、运作利润、其他的盈利性和流动性测量、以及市场增产。 (3)运作绩效。指组织上、人力资源和供应商在有效性和效率方面的测量和指示物,也包括周期、生产率、浪费减小以及社区参与。它可以在工作单位水平、关键过程水平和组织水平上测量。 2.绩效评估(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研) 答:绩效评估是指组织定期对个人或群体的工作行为及业绩进行考察、评估和测度的一种正式制度。用过去制定的标准来比较员工的工作绩效记录并及时将绩效评估结果反馈给员工,可以起到有效的检测及控制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政府绩效评估的内涵: ①在微观层面,绩效评估是对个人工作业绩、贡献的认定。

②在中观层面,是政府分支的各部门,包括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如何履行其被授权的职能,如政策制定执行的效果,项目管理实施的状况影响,给民众提供服务的数量、质量等。 ③在宏观层面,是整个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的绩效的测评,政府为满足社会和民众的需求所履行的职能,体现为政治的民主与稳定、经济的健康、稳定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生产质量的持续提高、社会公正与平等、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的改变、精神文明的提高等方面。 3.政府绩效(华农2010研;厦门大学2008研) 答:政府绩效是指政府在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结果、效益、效能,是政府在行使其功能、实现其意志过程中体现出的管理能力。政府绩效可以分为政治绩效、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文化绩效四个方面。 4.政府绩效管理(中央财大2009年研) 答:政府绩效管理是一个包含绩效计划与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与改进等环节的系统过程,强调通过持续开放的沟通形成组织目标,并推动团队和个人达成目标。总的来说,政府绩效管理是由收集绩效信息、确定绩效目标、划分考核指标、进行绩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改进绩效等流程构成的行为体系,它既包括对政府绩效创造过程的管理,也包括对政府绩效结果的评估;既包括对公务员个人的考核,也包括对政府组织绩效的考核。绩效管理活动围绕这几个方面展开,是持续提高政府绩效、不断促进管理创新的动因。 5.绩效计划 答:绩效计划是一个将个人目标、部门或团队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的目标确定过程,是绩效管理的起点。作为绩效管理的第一环节,计划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后续工作能否正

《公共管理学》张康之试题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的最终目标为(A ) 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的最大化 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C.追求社会公平 D.追求公众的满意度 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的本质特征为( D ) A.计划性 B.单一性 C.效率性 D.公共性 3、公共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基础为( C ) A.公共性和私人利益 B.效率性和私人利益 C.公共性和公共利益 D.效率性和公共利益 4、有效的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的起点是( A ) A.公民 B.政府 C.企业 D.政党 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 C ) A.17世纪末18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末21世纪初 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 D ) 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的标志为( A ) A.《行政学之研究》的发表 B.《经济与社会》的发表 C.《行政学导论》的发表 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 8、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的直接动因为(C ) A.经济的发展 B.政治的推动 C.公共部门的改革 D.私人部门的改革 9、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为(A ) A.公共行政范式 B.新公共管理范式 C.公共服务范式 D.公共责任范式 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的是(A ) A.威尔逊 B.韦伯 C.杰弗逊 D.怀特 11、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为( D ) A.会计学 B.政治学 C.行政学 D.公共财政学 12、“政治与行政二分”最早的提出者是( D ) A.凯恩斯 B.布坎南 C.韦伯 D.威尔逊 13、威尔逊指出行政研究建立的基础为( A ) A.管理 B.法律 C.经济 D.政治 14、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B ) A.威尔逊 B.韦伯 C.杰弗逊 D.怀特 15、韦伯认为科层制组织的基础为(C ) A.传统型权力 B.魅力型权力 C.合理--合法型权力 D.知识型权力 16、韦伯认为,以“法律”或者“升上掌权地位的那些人发布命令的权力”为基础的权力属于(A ) A.合理--合法型权力 B.传统型权力 C.魅力型权力 D.知识型权力 17、韦伯认为,以古老的传统、神圣不可侵犯的信念,以及对其下属行使权力的人的地位的合法性为基础的权力属于(B)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公共部门财政管理【圣才出品】

第四章公共部门财政管理 一、概念题 1.公共财政(厦门大学2013年研) 答:公共财政指的是仅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它是国家财政的一种具体存在形态,即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公共财政具有四项基本特征:①以弥补市场失效为行为准则;②为市场活动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③非市场营利性;④法治性。 2.公共财政管理(对外经贸大学2009年研) 答:公共财政管理是指公共部门为保证公共财政职能的履行,而对财政收支所进行的决策、管理、监督等活动的总和。其包含五个方面的内涵:①公共财政管理的主体是公共部门; ②公共财政管理贯穿包括计划、资源取得、分配、监督等环节在内的全过程;③公共财政管理是一项技术性的活动;④公共财政管理技术是多元的,各学科、领域发展起来的管理、分析技术都有可能在公共财政管理中得到应用;⑤公共财政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履行。其总体目标是效率、公平和稳定;其主要内容包括:预算管理、公共收入管理和公共支出管理。 3.政府预算(中山大学2008年研;中央财大2008年研) 答:政府预算又称公共预算,是指政府在每一财政年度经立法程序批准的全部公共收支计划,是存在于市场经济中并且与公共财政相适应的国家预算类型。公共预算包括三种基本功能:控制、计划、管理。公共预算的目标是:总额控制、配置效率、运作效率和财政问责。 4.零基预算模式(华师2013年研)

答:零基预算不按上年度的“渐进增量”来考虑预算,而对原有项目进行重新审核。在要求划分项目优先顺序等方面,它与规划一计划一预算模式相似。零基预算模式的要点是:由高层管理者提出基本目标和总原则;责成下级部门管理者将赋予他们的目标具体化并形成一揽子决策;对备选方案分别进行排序,确定优先项目;排列的顺序依次为终止、保持最低限度、缩减、维持、扩充;由高层管理者选定方案。主要适用于规模较小的预算。 5.税收 答:税收是国家依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手段。它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大特征。在当今世界各国,税收是最主要的公共收入形式,公共收入中有90%以上来自税收收入。 6.公债 答:公债是政府凭借其信用而举借的债务,是公共收入的又一重要形式。作为非税收收入,公债与政府收费最大的不同在于公债是自愿购买而非强制的,并且公债具有按期偿还和付息的特征。公债的种类按发行地域,可分为内债与外债;按发行机构地位,可分为中央公债与地方公债;按偿还期限,可分为短期公债、中期公债和长期公债;按是否允许上市流通,可分为自由流通公债与非自由流通公债等等。 7.政府采购(东财2013年研;南京大学2008年研) 答:政府采购又称公共采购,是指政府机构出于履行职责需要,以购买、租赁、委托或雇用等方式获取货物、工程或服务的活动。作为一种采购方式,政府采购具有法定的程序和规范的方法,是世界各国目前最为重要的购买性支出管理手段。政府采购的本质是政府在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过程中,引入竞争性的招投标机制。政府采购不仅是指具体的采购过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论述题)【圣才出品】

三、论述题 1.公共治理的价值取向。[北师大2019年研] 答:(1)公共治理概述 “公共治理”这一概念出现于公共治理理论中,是指对合作网络的管理,是为了实现和增进公共利益,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等众多公共管理主体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享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公共治理理论对传统的公共行政理论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并且吸收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中的合理内核。具体来说,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①公共治理是由多元的公共管理主体组成的公共行动体系。公共管理主体不仅包括几乎长期垄断公共管理主体地位的政府部门,而且还包括诸如私营部门和第三部门等非政府部门的参与者。公共治理理论认为,政府并非是公共管理的唯一主体,除此之外,私营部门、第三部门等非政府组织在公共事务的管理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在介于市场经济与公共部门之间的“社会经济”领域内积极活动并且依靠自身资源参与管理共同关切的社会事务。治理的主体可以是公共部门,可以是私营部门,可以是第三部门,还可以是三者多种形式的合作。 ②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和互动的伙伴关系。公共治理理论认为,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之间存在着一种权力依赖的关系。公共管理主体间的权力依赖,是指参与公共管理活动的各个组织,无论其是公共组织还是私人组织,它们都不拥有独立解决一切问题所需的充足知识和资源;它们必须相互依赖,进行谈判和交易,在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中实现各自的目的。

③多元化公共管理主体进行自主自治的合作。与传统公共管理单一等级制下的协调方式和依靠“看不见的手”来进行操纵的市场机制不同,在公共治理理论视野下,多元化公共管理主体及其相互间的权力依赖和合作伙伴关系以及其中的协商、谈判和交易机制,最终必然会推动公共管理朝着一种自主自治的网络化方向发展。这种网络化公共管理的特征不再是监督,而是自主合作;不再是集权,而是权力在纵向和横向上的同时分散;不再是追求一致性和普遍性,而是追求多元化和多样性基础上的共同利益。 ④政府在社会公共网络管理中扮演着“元治理”角色。公共治理理论在关注公共管理主体多元化的同时,对政府的“元治理”角色进行了定位。公共治理理论认为,在社会公共管理网络中,虽然政府不具有最高的绝对权威,但是它却承担着建立指导社会组织行为主体的大方向和行为准则的重任,它被视为“同辈中的长者”,特别是在那些“基础性工作”中,政府仍然是公共管理领域最重要的行为主体。 (2)公共治理的价值取向 公共治理具有追求或要求的多元价值的特质。公共治理在本质上是以民主宪政为基石,强调追求人民主权、公民权利、人性尊严、社会公正、公共利益、社会责任等多元价值。过分强调对效率和工具理性的追求,使公共行政无力反省公共行政以及公共服务的根本价值、目的,将其矮化为执行与管理的工具,不但无力负起公共行政对民主价值的捍卫责任,也无法实现提升公民道德生活的使命。 ①新公共服务理论学家登哈特夫妇明确反对效率主义导向的新公共管理,提出“追求公共利益”才是公共行政的根本目标。公共行政的终极目标不应该是效率、利润,政府更节约、更经济不是政府存在的理由,谋求公共利益才是政府存在的合法性基础,要“确保公共利益居于支配地位”。他们主张用基于公民权、民主和公共利益至上的新公共服务模式为替代。这就凸现了公共治理对公民权、公益、公平、公正等公共价值的正当追求。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第三章 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圣才出品】

第三章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 3.1 复习笔记 一、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兴起 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公共组织运用一系列科学的管理手段对作为或可能成为组织成员的人所进行的管理,其基本的管理理念是把这些人看作是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性资源,管理的目的是对这类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 (1)20世纪50年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西方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的生存压力也随之加剧,因而迫切需要寻找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新途径。 (2)进入80年代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开始进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这源于许多学者试图提出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理论来解释、预测、指导管理者的管理实践。 (3)90年代以来,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针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研究者开始对“人力资源”的概念进行反思,部分学者重新提出以“人力资本”的概念取代“人力资源”的概念。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1)人力资源是由劳动者的智力、体力、知识、技能等所决定的综合素质或劳动能力。在广义上,人力资源也可以被理解成在一定范围内能够被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

劳动人口的总和。人力资源这个概念包括两个层面: ①从质量的角度看,人力资源包括劳动者的健康状况、知识水平、技能水平、价值观和劳动态度五个方面; ②从数量上看,人力资源是一个集合概念,它不单指劳动者个体,而且指某个国家、地区、部门或组织所拥有的劳动力人口总量。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主体可以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 ①从权力的最终来源看,国家的权力机关或立法机关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宏观管理主体。 ②中观管理主体包括全国和国家各级人力资源管理或公务员管理部门,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主要职能是这类部门的主要特征。 ③私人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主体则主要是微观层面上的,是企业等私人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人事经理。 (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环境主要分为价值环境和制度环境 ①价值环境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可以被视为经常发生冲突的基本社会价值之间连续互动的过程。这些价值包括政治回应性、组织效率、个人权利、社会公平、个人责任、有限的与分权的政府、社区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 ②制度环境 是指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实际运行的微观环境——公务员制度。公务员制度反映了政府管理中的一种理性、效率、公平、法治的价值追求。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1章 导论

第1章导论 1.简述公共管理的概念? 答∶"公共管理"的概念具有三重含义∶其一,是公共部门中的管理;其二,是服务于公共事务的管理;其三,是具有公共性质的组织及其成员对社会的管理。一般认为,公共管理是指政府等多元社会治理力量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和战略性地运用治理手段而对与公共利益实现相关的广泛的社会事务的管理,其目标是促进社会发展和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的成就。对公共管理的概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 (1)公共管理主体是一切从事和参与社会治理活动的组织和个人的总和,或者说,一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围绕着社会事务开展活动的组织都属于公共管理主体的范畴。现代社会的治理活动都是以组织为载体或基本单位展开的,因此,从组织的意义上来审视公共管理活动,政府已经不再是唯一的社会治理主体,而是需要与多元化的社会治理力量一起开展合作治理的组织。所以,公共管理主体是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公共管理是包括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治理力量多元治理主体的合作治理。 (2)公共管理的目标是一个具有多层次结构的目标体系,表现为提高社会治理活动的效率、促进社会发展和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的成就。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一切公共管理主体都需要在注重社会公平的前提下提高效率,不断地改善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注重绩效和服务品质。对政府而言,要把重心放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上;对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自治力量来说,应当在其所活动的区域(或领域)内积极开展治理活动,及时地把存在于社会中的各种利益诉求传递给政府。无论是政府还是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治理力量,在公共管理过程中,都需要以积极的态度自觉地完善公共服务的合作关系。 (3)公共管理的手段或途径是多样的,概括地说,主要是由政治的、法律(政策)的和管理的三个方面构成。近代以来的社会治理过程由于专业化追求,往往把政治的、法律(政策)的和管理的手段隔离开来,由不同的部门突出运用其中某一手段。公共管理的手段是在法治的基础上通过公众参与的途径高效地提供高质量公共服务的科学方法。即依法治理、民主行政和科学管理是公共管理手段的三个最为基本的方面。 (4)公共管理系统是一个由多元社会治理主体构成的、以合作关系为纽带的和以提供公共服务为目标的统一整体。20世纪后期,政府垄断社会治理的格局开始受到多元社会治理主体合作治理的要求的冲击,因而,政府自身的组织系统开始融入一个更大的合作治理系统之中。这样一来,公共管理系统就会表现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自治力量之间层次结构体系,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中,政府在这个体系中的中心地位都会保持下去,但是,多元治理主体间的互动会不断地增强。 2.论述公共管理产生的历史前提。 答∶后工业化和全球化浪潮是公共管理得以产生的总的历史背景∶ (1)20世纪80年代,政府的社会治理适应性不足引起了一场全球性的行政改革运动,同时进入新世纪以来,危机事件的频发更说明,在工业社会中形成的社会治理模式已经无法应对今天的社会问题。 (2)后工业化和全球化浪潮是公共管理得以产生的总的历史背景。由于后工业化和全球化,公共管理突出地反映出社会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特征。它使得由政府这一单一治理主体承担的社会治理的状态变得难以为继。 (3)由于行政改革以及应对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要求,出现了非政府组织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自治力量,形成了与政府开展合作治理的局面。 总的说来,公共管理是人类社会治理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产生于工业社会的治理危机,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公共管理主体【圣才出品】

第二章公共管理主体 一、概念题 1.官僚制(中山大学2005年研;复旦大学2003年研) 答:官僚制是指一种理性化的管理组织结构,是执行决策者命令、经任命产生的官员所组成的大型组织。它必须遵循一套特定的规则与程序,有明确的权威登记,权责自上而下传递。“官僚制”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官僚制理论的核心概念。“官僚制”具有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特征,是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韦伯认为,从纯技术的观点来看,“官僚制”是效率最高的组织形式,它是一种高度理性化的组织机构的“理想类型”。 2.公共管理者 答:公共管理者是指受国家和公民的委托,行使公权力,负责运用资源达成政府施政目标的人。在现代民主国家中,公共管理者是经法定程序进入政府,担任政府公职,行使公权力,并从事公务管理的公职人员。从广义上讲,公共管理者包括民选的与任命的两大类,而任命的公共管理者又可区分为政治性任命人员以及经文官考试录取的常任文官或公务员。按照其职务等级可以分为高级公共管理者、中级公共管理者和基层公共管理者。由于公共管理活动的多元性、政治性以及公共性等特质,公共管理者除扮演一般管理者的角色外,在民主政治中尚扮演着特殊角色,主要包括:执行与捍卫宪法的角色;人民信托者的角色;贤明少数的角色;平衡轮的角色,即平衡治理过程中的一种势力;扮演分析者和教育者的角色。 3.前瞻性管理 答:前瞻性管理是指依据未来外界的变化和组织自身的发展,对组织可能面临的机遇和

问题进行预期,并利用各种方法抓住机遇解决问题,推动组织前进的活动。“前瞻思考”和“由内而外”的管理能力是前瞻性管理的基本态度和技能。前瞻思考是指向前看;确认问题和机会;寻找重构问题的途径,促使负面向正面转化,开创新的管理道路;掌握、形成、寻找机会,以便不失时机的特性。由内而外的管理是指保持与组织环境的关系,强化面对挑战和掌握机会的能力。 二、简答题 1.简述现代官僚制体系的主要特征,并进行简要评价。(中山大学2009年研;上海财大2007年研) 答:(1)现代官僚制体系是由马克斯·韦伯提出的,其主要特征包括: ①在科层组织中,每一位成员都有固定和正式的职掌,依法行使职权。即在科层组织中,每个人都有固定的职责;以法令规章严格限制的方法,赋予命令权,以行使固定的职责;行政的责任和权利,都有一定的规范,只有具备一定资格的人,才能受雇用。 ②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科层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能明确地知道,该从什么人那里取得命令,并将命令传递给什么人。这样,一方面可减少混乱的现象,另一方面对下属也较容易控制。 ③人员的工作行为以及人员间的工作关系,须遵循法规的规定,不得掺杂个人好恶情感。也就是说,科层组织内的行为、决策和法规都是正式的,有一定的规格与要求;并且不论任何政党执政或任何人为机关首长,行政人员均要“依法行政”、“政治中立”。 ④科层组织内的职位。按人员的专长做合理的分工,其工作范围和权责也以法律明文规定,在这种专业分工的原则下,职位的获得主要以技能为主。 ⑤职业化倾向。人员加入组织,是根据自由契约的方式,并经过公开的考试合格后加以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公共部门的资源管理)

第五章公共部门的资源管理 5.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公共组织运用一系列科学的管理手段对作为或可能成为组织成员的个人所进行的管理,其基本的管理理念是把这些人看作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资源,管理的目的是对这类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见表5-1)

表5-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特点 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环境 (1)价值环境:指公共管理活动通常被视为不同价值冲突、妥协的过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可以被视为经常发生冲突的基本社会价值之间连续互动的过程。这些价值包括了政治回应性、组织效率、个人权利、社会公平、个人责任、有限的与分权的政府、社区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 (2)制度环境:指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实际运行的制度基础和条件,目前绝大多数国家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依然是以公务员制度为基础背景的。 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功能包括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获取、人力资源开发与激励、人力资源保障与约束。从统一的系统化过程来看,人力资源管理由三个环节组成,即公职人员的“入口”管理、“在职”管理和“出口”管理。 5.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 (1)为人力资源获取的数量和结构确定具体的标准,有利于控制公共部门成本,测算组织热恩力资源规划方案的实施成本以及效率。

(2)规划中的费用和人员规划提供了组织的生产力水平状况以及能否实现组织绩效目标等方面的信息,决定了组织能否支付组织成员薪酬等。 (3)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有针对性的成员培训等开发活动提供依据,使员工了解自身素质与组织要求之间的差距,从而及时调整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6.人力资源规划的步骤 (1)收集有关信息,包括组织内部信息和组织外部环境信息。 (2)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包括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总量预测和岗位需求预测。 (3)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即确定组织内部所能提供的人员数量和质量,确定组织外部未来可能供给得人员情况。 (4)确定人力资源净需求。对比、分析组织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数和同期内组织可供给的人力资源预测数,测算各类人员的净需求量。 (5)编写人力资源规划书,包括总体规划和各项业务计划。 (6)实施人力资源规划。指定专人负责、做好与各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工作。 (7)评估人力资源规划。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的评估,发现差距,找出问题。 (8)人力资源规划的反馈与修正。目的是使规划更符合实际,以更好地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7.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人力资源规划由总体规划和具体规划组成。 (1)总体规划由工作绩效、人员数量、人员结构、人员质量等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规划的核心和指导思想等组成,是根据组织总体发展战略目标而制定的一定时间内的组织人力资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_张康之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公共管理学领域的诸多专家也感到茫然。如果把近些年来我国出版的以公共管理学为名的书籍搜集起来加以比较,就会发现,关于这个问题的定义是千奇百怪的,而且,这些书籍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这说明,关于公共管理学是什么的问题是没有统一的认识的,对于这门学科需要研究什么,应当解决什么问题,是不清楚的。这已经成为这门学科发展的最大障碍。所以,对这门学科作出规范性的解读,是非常必要的。 一、公共管理学与公共行政学的联系与区别 随着公共管理的兴起,必然需要一门科学去研究它。公共管理学就是一门在已有的关于社会治理的知识基础上专门研究公共管理这一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的科学。在科学发展的意义上,公共管理学将会对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等学科已经取得的成就加以继承,并将它们整合为一门全新的学科,从而抛弃这些学科的原有形式。在研究对象或研究内容方面,公共管理学不再像公共行政学那样限定于政府,而是要把一切参与社会治理行动的因素都纳入到自己的视野中来,对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切新生的对社会治理有影响的因素加以认识和分析。在研究目标上,公共管理学是服务于新型社会治理模式建构的需要的,不仅要实现全面的理论创新,而且要积极探讨刷新社会治理的实践方案,在社会治理的每一件具体事务上进行开放性的创新性探索。 在中世纪后期,即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科学萌动的第一次热潮是以罗马法注释的形式出现的,正是在这种文献研究中引发了18世纪的启蒙运动。在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的今天,公共管理学的研究也会对既有的科学文献进行系统的阅读,去从中发现走向未来的启示。但是,公共管理学更具有直接关注现实的特征,它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因而,它把“实事求是”和“一切从实际出发”作为自己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公共管理学会表现出对既有科学研究方法的继承,在社会发展规划和公共管理模式的建构方面,会充分地运用定性研究的方法,而在寻求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时,会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去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总的说来,前瞻性创新是公共管理学的方法论原则,它反对任何把新生的社会因素纳入到既有科学解释框架中去的懒惰做法,反对一切不思创新地在既有理论基础上提出实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 张康之,李传军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公共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专门研究公共管理这一新型社会治理现象的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模式的公共管理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正处在一个迅速的成长过程中。在这种条件下,迫切需要一门科学来研究公共管理现象,规划公共管理的发展,公共管理学正是应这一需要而产生的。公共管理学与公共行政学以及诸多传统学科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它需要继承传统学科中的成果,也需要在学科的意义上实现对那些传统学科的超越。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公共行政学;公共性 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460X(2010)01-0006-06 收稿日期:2009-10-22 作者简介:张康之(1957-),男,江苏铜山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行政哲学与文化研究;李传军(1971-),男,安徽淮北人,副教授,从事行政理论研究。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公共管理中的伦理【圣才出品】

第八章公共管理中的伦理 一、概念题 1.伦理 答:伦理是指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内心的信念来维系的,表现为善恶对立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伦理是社会的产物,其产生根源于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生产,要生产就必定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也就必然形成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和社会的各种关系和矛盾,产生如何处理这些关系,解决这些矛盾的态度和行为,以及对这些态度和行为的看法和评价,从而产生一系列伦理规范。其特性是伦理具有广泛社会性,遍及社会各个领域,渗透于各种社会关系中。 2.行政体制伦理(南京大学2008年研) 答:行政体制伦理是相对于行政管理者个体道德而言的,由行政体制内在的一系列分配权利和义务的原则、规范所构成,并通过社会结构关系,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条例和成文的或不成文的制度等环节表现出来。体制伦理依附于体制而存在,与个体道德相比较,体制伦理对于维系社会秩序、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具有优先地位。特定的社会体制在伦理上有多大的合法性,主要不是通过这个体制下个体道德体系显示出来并得以确证的,而是通过体制自身的伦理性显示出来的,是通过不同体制的比较来评判的。 3.公共管理伦理 答:公共管理伦理是指特殊领域中的角色伦理,公共管理伦理以公共管理系统为主体,或者以公共管理者为主体,是针对公共管理行为和政治活动的社会化角色的伦理原则和规范。公共管理伦理的主体是公共管理系统和公共管理者,具有以下特点:是社会化角色;具

有接受伦理约束的特殊必要;具有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的责任能力。公共管理伦理具有包括:①观念形态的伦理意识(准则意识、责任意识、目标意识),包括系统知道人们做出行为选择的价值观;②实践形态的以一定的伦理原则为指导的公共管理行为;③伦理准则评估等。 4.普遍主义的公共政策伦理观(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研) 答:普遍主义的公共政策伦理观是一种义务论。其与功利主义形成鲜明对照,强调动机的意义,认为道德评价的标准主要在于决策或行动的意愿。其原则是每个人的行动应保证其他人在同样条件下也能够做出同样的选择,认为只有保证人们义务一致性的政策才是正确的。 5.公共责任(对外经贸大学2009年研) 相关试题:公共权力与公共责任(武大2013年研) 答:公共责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公共责任是指国家公共管理部门的行政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对国家权力主体负责,必须提高自身职责的履行,来为国民谋利益。狭义的公共责任是指国家的公务人员违反行政组织及其管理工作的规定,违反行政法规所规定的义务和职责时,所必须承担的责任,而这一责任具有复杂的表现形式和多样化的层次结构。一项责任可能既是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又是伦理责任,或者既是政治责任,又是伦理责任。 公共责任的内涵包括:①回应。指公共组织快速了解民众的需求;②弹性。指公共管理者在制定和执行政策的过程中,不可忽略与政策目标的实现有关的团体、地方性的或者情境的差异;③胜任能力。责任同样要求公共政策的规划和执行应受到客观标准的指引;④正当法律程序。政府必须依法而治,而不是恣意而治;⑤负责。负责的意义在于当行政人员或政府机关有违法、失职的事情发生时,必须要有人对此负起责任;⑥廉洁。一方面是指政府要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公共危机管理【圣才出品】

第五章公共危机管理 一、概念题 1.危机 答:危机是指这样一种紧急事件或者紧急状态,其出现和爆发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运作,对生命、财产、环境等造成威胁、损害,超出了政府和社会常态的管理能力,要求政府和社会采取特殊的措施加以应对者。不同种类危机的共同特点:①危机具有威胁性。危机的出现或者发生,可能会对个体、组织或者社会的基本目标和价值;②危机具有时间的紧迫性。对于当事人或者决策者而言,危机的出现往往出乎意料,留给决策者做出反应和决策的时间十分有限。决策者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快速的反应,而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决策者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压力;③危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危机的发展,也有其周期;④危机具有不确定性。危机的发生固然有其因果性和阶段性,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人类的有限理性,危机往往具有不确定性;⑤危机具有新闻性。危机往往成为新闻媒体追逐报道的热点,因此也往往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⑥危机具有效果的双重性。危机既是危险,也是机会。危机管理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把危机转化为发展的新的机遇。 2.公共危机(中山大学2010年研;中央财大2009年研) 答:危机是一种突发性的紧急态势或事件,可能对组织及其人员、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造成损害,甚至威胁到社会系统的基本机制和行为准则,要求决策者迅速应对以消弭负面影响。危机的种类很多,一般而言,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危机,只要涉及较大规模的公众利益,需要国家公共部门介入处理,便可划入公共危机范畴。它可以是人为因素诱发的,也可以是非人为的自然灾害;可以是生产性危机,也可以是自然性危机,如“非典”、禽流感等流行疾病。公共危机是指严重威胁与危害社会公共利益,并引发社会混乱和公众恐慌,需要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公共管理的实现途径【圣才出品】

第九章公共管理的实现途径 一、概念题 1.公共政策(湖南农大2013年研;武大2012年研;中财2011年研) 答:公共政策是指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公共政策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公共政策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1)公共政策由特定的主体,即由国家或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所制定及执行。 (2)公共政策具有特定的价值取向,要实现特定目标或目的,政策主体尤其是执政党和政府总是试图通过制定和执行政策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 (3)公共政策是政府为解决特定社会问题以及调整相关利益关系而采取的政治行动,是与谋略、法令、措施、办法、规定等密切相关的政治行为。 (4)公共政策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 2.政策系统(对外经贸大学2008年研) 答:政策系统是指由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及其与政策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政策系统是公共政策运行的载体,是政策过程展开的基础。政策主体(政策活动者)一般界定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政策客体是指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事)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人)两个方面。政策环境是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3.公共政策问题(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研) 答:公共政策问题是指基于特定的社会问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通过公

共行为希望实现或解决的问题,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问题。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1)社会客观现象或问题情境。政策问题来源于社会期望与社会现状之间的差距。 (2)对上述问题的察觉与认同。即便存在上述客观现象或问题情境,倘若它并没有被社会大多数人所察觉,它也只能是一种潜在的社会问题。 (3)价值、利益与规范的冲突。这种冲突除了表现于个体之间,更多地表现于个体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以至于个体、团体与整个社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4)团体的活动与力量。让某些个人问题转变为社会问题,直至上升为政策问题,往往不是少数个人行动就能奏效的。 (5)政府的必要行动。社会问题要列入政策议程,必须是那些被认为是很重大的问题,值得政府给予更多的注意,并依法采取政策行动加以解决。 4.政策议程(首都经贸大学2008年研) 答:政策议程是指由一系列程序构成的过程,指社会公共问题进入由政策行动主体构成的政策子系统的范围并成为政府特别关注的、在深思熟虑后下决心要加以解决的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政策议程是政策过程的首要环节。只有设定了政策议程,才能启动后续的政策问题分析构建、政策备选方案拟设。政策议程也是政府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配置的基础。 5.政策目标(湖南农大2013年研;厦门大学2010年研) 答:政策目标是指决策者凭借决策手段所要取得的东西,是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制约着公共决策及政策分析的全过程。目标涉及“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对不同政策目标的澄清和认定是分析者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基本的政策目标包括增长、效率、稳定和公平。 政策分析的中心任务,是要确定解决问题的目标。界定了政策问题,并不等于确定了目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3章 公共管理中的政府

第3章公共管理中的政府 1.简述政府类型的演进历程。 答∶随着社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增强,政府类型先后出现了统治型、管理型和服务型三种典型形式。 (1)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政府转型发生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农业社会以王朝治理形式出现的"统治型政府"被工业社会的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的"管理型政府"所取代。管理型政府的管理技术主要来源于19世纪未20世纪初的管理革命。管理型政府对社会治理的垄断地位,以及以法制为主的规则体系和官僚制的组织结构,决定了它只能以""管理"的方式进行社会治理。 (2)在高度复杂和高度不确定的后工业社会阶段,正如统治型政府无法适应工业社会的治理需要一样,管理型政府也已无法满足后工业社会的治理需求。服务型政府在后工业化进程中取代管理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对管理型政府的替代将是一次全方位的政府转型革命,服务型政府与时俱进,摒弃管理型政府"以不变应万变"的思维路线,放下管理型政府的"行政傲慢",积极地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扬弃官僚制组织形态,转而采取更为灵活的合作制组织形态,以“政府引导合作”为宗旨来履行引导型职能。 2.怎样理解服务型政府兴起的历史必然性? 答∶在公共管理中,政府类型实现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变具有历史必然性,主要是由变革时代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社会生态(环境)决定的。 政府的存在与发展是由环境决定的,社会就是政府面临的生态环境,因而,社会所呈现出的复杂性程度决定了政府的存在形式和性质。历史地看,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两次大转型,政府类型的转变已经完成了从统治型政府向管理型政府的转变,而当前正在经历着一次新的具有深远意义的转型,即从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对管理型政府的替代将是一次全方位的政府转型革命。并且这样一个替代过程将贯穿于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始终。 3.简述服务型政府的理论。 答∶从20世纪后期以来的学术文献来看,服务型政府概念的孕育与产生经历的过程∶从1995年"服务行政"概念在行政法领域被广泛使用,到1998年"服务行政"被定性为一种行政模式,再到2000年,明确提出了服务型政府概念。 "服务行政"最早见诸德国行政法学者厄斯特·福斯多夫,他认为随着时代,已由个人照顾自己的"自力负责",转变为由社会力量来解决的团体负责",进而发展为由国家政治力量提供个人生存保障的"政治负责"。 在1995年,中国行政法学界引入并发展了"服务行政"这一概念。到1998年,学界对于"服务行政"的理论探索才有了质的飞跃,"服务行政"被提升到"服务行政模式"的高度。在200年服务型政府的概念被提出以后,中国行政学界逐渐地从单纯地研究机构改革转向对转变政府职能和服务型政府的理论研究。而且,在接下来的十多年,中国学界对服务型政府的理论研究和中国政府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实践呈现出了互动,也正是在这种互动中,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战略目标的政府改革思路日渐清晰。 4.简述中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实践。 答∶服务型政府建设是在中国行政改革第三阶段——即2003年至今的一系列政府机构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一、概念题 1.行政和行政学 答:行政是指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行政是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说法:广义的行政是指国家机关和非国家机关如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乃至私人组织中的计划、决策、协调、人事、后勤庶务等管理活动;狭义的行政是指政府机关执行的任务和进行的活动。 行政学又称行政管理学、公共事务管理学、公务管理学等,是指关于公共行政制度或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发展性的比较系统的思想、理论、逻辑、知识和方法的体系。行政学是一门以狭义政府即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为主要研究对象,涉及领域广泛、内容丰富、综合性和动态性较强的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相对独立的学科。 行政是行政学的研究对象,行政学是行政的理论载体,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行政现实中的问题需要行政学理论的指导,行政学的理论需要在行政实践中得以检验。同时,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共同向前发展的,但是行政学的发展速度一般快于行政。 2.人事行政与人事管理 答:(1)人事行政是指政府为达成其职能,推行其工作,通过一定的人事机关及相应的制度、法规、方法和手段等,对其所任用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选拔、任用、培训、奖惩、考核、调配、工资福利、退职退休等方面的管理活动。现代人事行政的主要特征有:公平性、公开性、超然性和适应性。 (2)人事管理是对社会各类组织的人事职能实施管理的统称。一般把人事管理分为公共部门人事管理和企业人事管理两类。政府行政机关的人事管理,一般称为人事行政。人事

管理是一种组织活动,必须通过一定方式确立了管理关系才会发生管理效力,形成管理过程,产生管理效果。人事行政只是以国家行政人员或公务员为主要对象的一系列管理理论、法规、制度、政策、措施的总和,是国家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依法管理的一系列活动。 (3)人事行政是人事管理的一个特定领域。它同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一样,需要遵循人事管理的基本规律和准则,但同时又各有特点。两者的区别主要有: ①管理对象不同。在我国,人事制度的管理对象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的领导人员和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人事行政以国家公务员为主要管理对象。 ②管理权不同。人事行政管理权来自国家行政机关的授予,是国家行政权的一个方面,是代表国家行政机关对国家行政人员实施管理。企业的人事管理权来源于对企业资产的产权和经营权。 ③法律规范不同。人事行政是法制化管理,国家制定并不断完备有关国家公务员的法规体系,为人事行政提供法律依据,人事行政必须依法管理。企业单位在不违背国家有关法规(如企业法、劳动法等)的条件下,对本单位的人事行为有较大的自主权,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人事规定和采取较为灵活的人事措施,有些人事行为还带有领导者个人的风格和色彩。 ④宗旨不同。企业人事管理以营利为主要宗旨,人事行为遵循市场规律;人事行政则以服务国家和社会大众为根本宗旨,而不以营利为目的。 人事行政的这些主要特点使它区别于一般的人事管理而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管理领域,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 3.绩效 答:绩效是指从过程、产品和服务中得到的输出结果,得出的结果能用来进行评估和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