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真题

语言学纲要真题
语言学纲要真题

13年语言学真题

一.名词解释6个30分

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

非音质音位

隐喻和转喻

意音文字

文白异读

?

二简答35分

1综合性语言与分析性语言,举例说明

2请简要说明语言接触的不同类型

3什么是音位区别特征?说明音位的区别特征和音素的发音特征有何区别与联系?

4book,dog box在表示复数时其语音形式发生变化,解释一下,并说出其涉及的语言现象5

三分析题

1归并义项“美”并回答下面问题

1看把他美的2这样的生活真美3物美价廉4美裔作家5这朵花真美6美容7成人之美8这景观真美

问题一:美是多义词还是同音词

问题二:

2语音描写

(1)写出下列音位的区别特征,例子/p/-/ph/:送气-不送气

/t//k/ /t//s/ /i//y/./i//a/

(2)写出符合下列因为特征的音位

舌面前送气清塞擦音齿间清塞擦音唇齿浊擦音双唇塞浊不送气音

3先说出下面合成词的结构,(提高,热情、理事,老师,势头、12个吧)从你熟悉的一门语言选择一种,汉语与之比较在构词结构上的特点

4给了一些短语:

想明白、写上、思考一下、喜欢打球、说得清楚、邀请他来、还有几个不记得了回答问题1找出其中的动宾结构2并据此归纳动宾结构的特点

5.

6.给出一个美洲印第安语,即一个表格列有英语与该语言的对照句子

由此回答问题

(1)to be tall和 to be hungry的词根是?(材料中很容易找到)

(2)说一说该语言运用那些语法手段,各语法手段表示何种语法意义

(3)根据材料,又给了old对应的一个词根,由此推出they were old用该语表示

7.写出下列语言属于哪个语系

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维吾尔语泰语

四辨析题,

1举例说明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在词义方面的体现

2有人说汉语缺乏形态,有人说汉语属于广义的形态,请你谈谈“形态”的理解

五论述

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从中选出一个,并就其一个理论来谈谈。。。

12年语言学

一、名词解释,并举例说明(30分,每题5分)

1、历史比较法

2、言语行为

3、表音文字

4、音质

5、语言接触

6、合成词

二、单项选择(10分,每题1分)

1、英语的文字是字母,日语是汉字+假名,它们均属

A表音文字 B 表意文字 C音节文字 D音位文字

2、汉语的音调中高低升降的变化是语言中的什么起作用

A音色 B音长C音强D音高

3、新语法学派的特点是

A语音演变没有例外 B语音演变有例外 C 语音突变、语音急变 D

4、辅助性交际工具有

A 文字

B 文字、手势语、身势语

C 手势语、身势语 D语言、手势语、身势语

5、被当做母语使用的是

A世界语 B皮钦语 C 洋泾浜语 D克里奥尔语

三、判断,并说明理由(26分,每题2分)

1、合作性原则包括赞誉准则、质准则、方式准则、关联准则。

2、《普通语言学教程》的作者是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

3、英语中的skate 与kite)中k的发音不同,有不送气一个送气的区别,应归为2个音位。

4、“棉袍、面包、小雨”属于语流音变中的自由音变。

5、文字起源于记事的图画。

6、

7、现代英语中古代是(i:、u:、o),而现在却发生变化成为(aj、ao、)读音和拼写方法不同步,说明文字的发展快于语言。

8、语音对应规律也叫维也纳定律,是由语言学家葆朴提出的。

9、语言融合的过程一般经历“双语、竞争、排挤、替代”的阶段过程。

10、“他吃了巧克力”与“巧克力让他吃了”的变换手段是替换。

11、

12、

13、语言的空间性差异能够反映出语言时间性差异。

四、简答题(24分,每题6分)

1、语言为什么要进行规范化。

2、说明语言符号的层级性。

3、举例说明多义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并指出引申的途径。

4、说明国语和民族共同语的异同。

五、分析题(36分,每题6分)

1、列表给出了汉语、英语、日语、德语的“一、二、三、四、五、六、十”这几个词的语音,分析它们之间是否具有亲属关系?依据是什么?

2、画元音舌位图,并在图上标出ɑ、ü等5个音位。

3、下图是喀麦隆洋泾浜英语和英语的语音对比,请分析它们之间的不同,并说明洋泾浜语的发展方向。

4、“德国车多”“连我都不认识”这两个句子的有什么歧义特点?怎样化解它们的歧义?

5、给出一个句子的古代英语(可以用好几个句子表达)和现代英语(只能用一个句子表达)的例子,分析古代英语的特点,比较英语从古代到现代发生了哪些变化?

6、汉语中“他正在给我写信”,英语是“He is writing a letter to me”,汉语中“他给我写了信”,英语是“He wrote a letter to me”这几个句子中汉语使用的语法手段有哪些?汉语和英语使用的语法手段是否相同?为什么?

六、论述题(24分,每题12分)

1、请对比语言类型学和语言发生学理论,说说他们对语言研究的价值和作用,谈你的评价。

2、请具体说明语言学的社会价值和应用价值。

11年语言学

一、填空(1*10=10分)

1、现代汉语属于()语言学,汉语史属于()语言学

2、发音学研究语音的()属性,听觉语言学研究语音的()属性

3、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聚叫(),语音形式相同或相近的词聚叫(

4、Present(礼物)和present(赠送)通过()区别意义

5、动词的凉和形容词的凉通过()区别意义。(给注音了,一个2声,一个四声)

6、洋泾浜只有()形式

7、文字的产生,从时间和空间上()语言的交际功能

二、名词解释(4*5=20分)

1、非对立关系

2、共同语

3、语言能力

4、句法同义

5、词义的扩大

三、判断并改错(20分)

1、送气音发音时声带都不参与活动

2、自愿融合和被迫融合是两种语言接触不可回避的毕竟之路

3、同音词的存在和音义结合的任意性密不可分()

4、语言能力包括抽象思维能力和随时发音的能力

5、英语中wrote和 sat同过内部屈折(记得不全)()

6、社会方言的特点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可能存在。

7、层次性是任何语言系统都存在的突出特征

8、数的语法范畴在所有语言中都存在

9、我国境内汉藏语系的语言最多()

10、记事图画都不是独立的文字

四、分析题(6*5=30分)

1、分析汉语和英语中[p] [p’]是否都能归为同一个音位。

2、q,k是否是互补关系,为何将它们划为2个音位。

3、以黑客黑布黑包黑板为例,分析词和词组的区别。

4、什么是语音对应规律,以汉语为例说明。

5、英语中处于起音位置和收音位置的音位各5个。

6、分析单纯词和合成词(这道题是各种类型的借词)镭射喀秋莎卡片拷贝布拉吉

五、描述题(2*5=10分)

1、已知一个语言系统中有m d k三个音位,且它们都处在双向聚合群中,请推断其余的音位并写出该双向聚合群。

2、/p/有[p][b]两种形式,问它们是什么情况下的音位变体,属于什么类型的音位变体。

六、简答(6*5=30分)

1、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与联系。

2、同一聚合群中不同音位在组合能力上有何表现。

3、等义词产生的原因以及他在具体语言中发展的趋势。

4、汉语中公母,男女,雌雄是否表达性的语法范畴。

5、什么是普遍特征,普遍特征在语法上有什么表现?

6、比较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异同。

七、论述(3*10=30分)

什么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举例说明两种关系是否只存在于语言符号之间?2、“友人、友好、诤友、网友、粉友”中的友字用法是否相同,分析友在汉语发展过程中意义和用法的变化。

3、什么是语法范畴,举例分析汉语和英语中表达“时”的语法手段。

2010语言学概论10

10年语言学概论(150分)

一、填空题(10分)

1、对语言进行一个很断面的研究而不是从历史的角度,叫(描写)语言学

2、语言能生成长度无限的句子是因为组合有()性(递归)

3、(语法单位)

4、(脱落)

5、一个语法范畴包含的语法意义至少有()个

6、基本词汇中那些构词力强、……的词叫()词(根词)

7、语法手段的问题, 8、语音演变的受地域限制还有受到()限制。

二、名词解释(20分)

1、双向聚合群

2、音质音位

3、聚合规则

4、谱系分类

5、词语的替换

三、判断对错,错误的请说明理由(10分)

1、元音是呼出的气流不受到任何阻碍形成的音

2、自愿融合的问题

3、taller和****都是以词尾er作为语法手段的

4、闭音节问题(考的是闭音节以何收尾)

5、地域方言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发展成为亲属语言。

6、语言的发音能力

四、分析题(30分)

1、用语流音变的知识分析说明“啊”的音变情况。

2、分析六个“儿化词”,说明“儿”的不同情况。

信儿、米儿、花儿、盖儿、尖儿、头儿

3、分析They are making teaching plan when I called them yesterday.一句中的语法范畴,用的是什么语法手段。

4、说明汉语基本句法结构并指出汉语句法结构构成的语法手段。

5、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我奶奶刚刚从超市买回来一箱啤酒。”

这个句子中有几个语素,几个词,几个词组?

6、归并音位的原则。

五、简答题(30分)

1、汉语也有表示“复数”的概念,通过哪些手段表达?

2、举例说明分化歧义常用的变换手段。

3、词根和根词的异同。

4、语言中舌面前辅音的来源以及与舌根音的互补分布的差异性。

5、词与语素的区别与联系。

6、语言发展演变的特点以及原因?

六、描写题(20分)

1、语境对词义的影响和作用。

2、阐述|a|的音位变体和出现的条件。

七、论述题(30分)

1、文字产生的原因以及为什么文字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2、以workers为例,分析词根、词缀、词尾三者的异同?

3、什么是语法范畴?英语中语法范畴有哪些?用哪些语法手段来表示?

09语用专业语概真题

一、名词解释,要求举例4’*6=24

1、语法手段

2、语言的层级装置

3、会话含意

4、音位的区别特征

5、语言的融合

6、波浪理论

二、判断1’*20

1、自由语素和黏着语素都既能互相组合成词,又能独立成词

2、音位是从音质角度划分的最小语音单位

3、索绪尔开创的描写语言学标志语言走向独立的道路

4、语音演变的规律性的三个特点

5、常用语、非常用语,基本词、非基本词都是根据用法特点而分的类(错)

6、德国葆扑最早提出亲属语言

7、汉语是意音文字,日语是音节文字,他们都能完整地记录各自的语言符号体系。

8、

三、简答8‘*6=48

1、举例说明固定用语的特点。

2、比较语言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说明他们的作用。

3、比较洋泾浜和混合语。

4、举例语义场的作用。

5、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6、语音有什么属性,举例说明。

四、分析题10‘*4=40

1、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喜欢说“你有去图书馆么?”“我有吃饭。”“你有买吗?”有些人认为这种说法不规范,应当纠正,你怎么看?

2、句式转换的特征,举例说明句式转换的平行性特点。

3、歧义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分化?这对你有什么启示?举例描述。

4、给出了一个表格,比较表格中古英语“数”(单数、双数、复数)和“格”(主格、与格、属格、宾格)和当代英语相比发生的变化,说明语法的发展变化会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五,论述题18’

社会交际中有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论述他们的作用。

08年语言学

一、解释下列名词并做简要比较5’*6=30’

1 、表音文字音意文字

2 、民族共同语民族交际语

3 、语流同化语流异化

4 、隐喻换喻

5、语言言语

6、基本词汇一般词汇

二、单项选择(1’*11=11’)sorry题干不完全是原话,选项不全顺序有变

1、语言符号和语言符号进入组合之后最大的特点是?

A可论证性b任意性和可论证性c随意性和可论证性d随意性

2、汉语声调由声音的什么特征决定?

A音长B音强C音重D音高

3、被当作母语使用的语言是什么(或者是没有被当作母语的,不记得了)?

A克里奥尔语B世界语C共同语D皮琴语

4、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代表人是谁?

A乔姆斯基B布隆菲尔德C萨痞D不认识

5、臭:古汉里是名词,指各种气味;现在是形容词,指不好闻——臭的词义发生了? A缩小B扩大C转移D缩小并转移

6、中国语言文学-中文;united states of america-USA:缩略最小可以分割到?

A音位B语素C字D音素

7、语言规范的对象?

A书面语B口语CD忘了

8、“出租汽车”有歧义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

A结构关系B结构形式C结构层次D忘了

9、辅助性的交际工具有?

A语言文字电报语身势语B文字电报语身势语

C D忘了,反正就是这几个排列组合

10、新语法学派的观点是什么?

A、语音演变无例外

B、语音演变有例外

CD忘了

11、普通话/a/的因为变体有哪些个?选项略

三、判断(1’*12=12’)sorry缺3个,不记得原话的只列考点

1、《普通语言学教程》的作者是索绪尔;

2、词形变化丰富是日语的最大特点。

3、阿拉伯语(弄明白它的语法特点即可)。

4、语言融合的过程是:双语-竞争-排挤-替代。

5、英语里skill kill的k有送气与否的区别特征对立。

6、量词是如此这般出现的,量词的出现是语法化的过程。

7、词义的核心是理性义和色彩义。

8、主动句-把字句(有具体例子)的变换通过添加、移位实现。

9、-n –m –ng韵尾的演变

四、简答(6’*6=26)sorry不是原话

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押韵,“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不押韵,这是什么原因,举例说明。

2 、为什么语言发展中会出现言文脱离的现象?

3 、为什么舌头是最灵活有用的发音器官?举例说明

4 、“他们学习”和“学习他们”在语法意义上有什么不同?怎么产生的?再举别的例子说明?

5 、给两句德语都是“我学汉语”的意思,主语宾语位置可以互换,语义不变,问汉语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另一人回忆:汉语只能说“他学汉语”,德语可以说。。。。。。(好像就是可以说“他学汉语”和“学他汉语”),解释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有人回忆考的是孤立语和曲折语的异同)

6 、给出古汉里一堆宾语前置句,问和现在语法结构比发生了什么变化,再举一个汉语结构变化的例子(另一人回忆:(给了五个宾语前置的古汉语句子)指出这五句话反映了古今汉语演变的什么状况,再举例说明。)

五、分析(8’*4=32’)

1 、语言发展变化的特点

2 、义素分析法的过程和意义

3 、借词的类型和意义

4、语言符号与一般符号的区别和联系

六、操作(6’+10’=16’)

1 、列表写谱系分类和结构类型:法语,汉语,芬兰语,维吾尔语,英语。

2 、画元音舌位图,标注所给的七个元音。

七、论述语言研究的价值和功用。13’

一、名词解释(20分,共5个)

语言的递归性、语言共性、语言的融合、国语、句法同义

二、举例说明下列各题(30分,共3个)

1、举例说明语言的具体性和抽象性之间的关系

2、举例说明说说词义的特点

3、举例说明语音演变规律的特点

三、判断并说明理由(30分,共3个)

1、改进文字可以更好的记录语言,同时可以改进语言。

2、任何语言中都有拟声词,因此语言的音与义结合是必然的。

3、每一种语法范畴都有相同的语法形式和意义领域。

四、指出下列各种语言属于哪种语系?并指出它们属于哪种语法类型。(10分)

汉语、傣语、越南语、英语、印地语、印度尼西亚语、维吾尔语、阿拉伯语、土耳其语、蒙古语

五、现代汉语中出现一种现象“零距离、零首付、零增长”等“零+X”和“追星族、上班族、持卡族”等“X+族”。

说说这种语言现象的形成最主要的机制是什么,解释清楚这种机制,再举两组同样机制形成的语言现象的例子,每组不得少于4个词,再说明由这种机制产生的其他语言现象。(10分)

六、”梯、资、知”的韵母,有人主张归并为一个音位、有人主张归并为两个音位、还有人主张归并为三个音位,请论述他们各自的理由,并说说你的看法。(14分)

七、《语言学纲要》里说孤立语的特点是”词序要求严格,不能随便变动“,汉语被归入孤立语,但是在汉语中下列例句中词序发生了变化,如:

1、爷爷早就卖了房子

2、爷爷早就把房子卖了

3、房子早就被爷爷卖了

4、房子,爷爷早就卖了

5、房子早就卖了

请解释一下孤立语的特点,并说明汉语的特点。(12分)

八、举例说明洋泾浜和克力奥耳语的异同。(12分)

九、以汉语为例,说说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12分)

一、简要区分下列词组

1.符号和征候

2.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

3.

4.同化和异化

二、简要分析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语言学是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学科?

2、如何区分非音质音位?

3、语言的融合是指两种语言相互影响而结合成一种新的语言,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语言是吗?为什么?

三、语音系统发展中聚合规则的演变。

四、什么是“义素分析”?请用“义素分析”分析“嫁、娶、入赘、招赘”的语义关系。

五、有人说汉语不是屈折语,是落后的语言;有人说汉语不用屈折变化就可以表达语法关系,是先进的语言。以上两种说法你是如何认为的?请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06年语言学概论

一、名词 24分 4*6

1、区别特征

2、语言结构二层性

3、历史比较法

4、自愿融合

5、音节文字

6、语义指向

二、分析题 30分 10*3

1、举例说明,语言在人类交际工具中的地位

2、举例说明,词的本义和中心意义之间的关系。

3、举例描述语法演变过程中的类推作用

三、判断 36分 12*3

1、汉语中,他/她/它是“性”的语法范畴。

2、语音演变有时效。

3、语言民族性,不同语言有普遍特征

四、“兔子跑了”“肚子饱了”[dig][tik]音位学原理分析原因

五、语言形式和意义、语法研究应结合看举例分析

六、结合实例分析语言的分化和统一带来的结果

七、赵元任、吕叔湘、朱德熙、索绪尔、布龙菲尔德乔姆斯基,选一人写出代表性语言学著作,并简要阐述其主要内容及对语言研究的影响。

05年语言学

1.6个名词解释 24分

(只记得书面语因为这刚考过的,所以印象深 )

2,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吧.它不直接出题,而是引出索绪尔的话来出题,实质是一样的,关键是你要明白他考你什么

3洋泾浜语也不直接出题,而是用"如果他有MONEY,你就MARRY他吧"这样的句子判断是否是洋泾浜语,并说明理由,其实就是说洋泾浜语的特点

4用国际音标标出一句话,然后说明音位的归纳原则

04年语言学

一解释概念(4分*6)

1 协同发音

2 语法意义

3 共同语音学

4 亲属语言

5 共同体

6 自愿融合

二根据要求用国际音标写出下列音素(1分*8)

三指出下列语言属于哪种类型,语系(2分*10)

1 苗语

2 蒙古语

3 乌尔都语

4 英语

5 西班牙语

6 阿拉伯语

7 波斯语

8 泰语

9 德语 10 挪威语

四简答(10分*5)

1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关系

2 音位音位变体

3 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的联系

4 语音对应规律

5 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关系

五“洋泾滨”和混合语产生过程和关系(13分)

六语言发展的内因和外因(15分)

七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区别和联系(20分)

03年语言学

一.名词解释

1. 借词

2.国际音标

3.社会方言

4.非音质音位

5. 语言融合

6. 历史比较法

二. 写出8个基本元音的音位图及发音情况。

三. 举例说明单纯词与合成词的区别,

1. 语言中的基本范畴

2. 组合的递归

3. 词义演变的途径

4. 词的组合的基本类型

5 语音的对应关系

四.简答

1. 归纳音位的原则

2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3 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

4 语言与文字的关系

5 元音与辅音的区别

6 以北京话中擦音与塞擦音的分布为例论述音系统的特点

五.论述

1 语言的社会本质

2 语言的谱系分类与类型分类的比较

01年语言学

1. 名词解释:语流音变、元音、谱系分类、音位变体

2. 简答:A.举例说明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B.时与体的区别

3. 简答:4个

4. 按发音特征写出国际音标

5. 说明下列语言各属于哪个语系及其语法分类归类:汉语、英语、俄语、维吾尔语

6. 语言接触的原因、类型、过程

2000年语言学

1. 名词解释:语言、语法范畴、混合语、谱系分类、义素分析

2. 元音舌位图见课本P60

3. 归纳音位的原则

4. 语言演变的内外因

5. 组合、聚合关系在语音、语义、语法中的地位和作用

6. 语系

7. 语言和文字的关系

附:语言学纲要期中试卷

一、填空:

1、(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建立,标志着语言学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索绪尔)被

认为是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

2、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

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的组合是任意的,有社会约定俗成),线条性是指(语言符号只能在时间线条上一个接着一个出现)。

4、从物理属性角度看,语言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个要素。音素就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汉语的声调是由于(音高)变化形成的,影响汉语轻声的是(音强)。

5、国际音标的制定原则是(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它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构成的。

6、元音[a]的发音特征是(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辅音[k]的发音部位是(舌根),发音方法是(不送气,清,塞)。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是[],舌面前,清,擦音是[]。

7、在汉语交际中,将/mian214pau55/发成/miam214pau55/,将/li 214min214/发成/li35min214/,将/mu51t‘ou/发成/mu51t ‘o/,将。tou51fu/发成/tou51f/,分别属于语流音变现象中的(同化,,弱化,脱落)。

8、“手脚,漆黑,冬至,提高,司令,老师,北语”这七个合成词的构词方式分别是(联合,偏正,补充,述补,动宾,派生词,简缩)。

9、划分词类的根本标准是(词的句法功能)。

10、按照语法结构的特点,一般把世界的语言分成(孤立语,黏着语,复综语,屈折语),汉语、日语、俄语分别是(孤立语,黏着语,屈折语)。

二、解释术语,必要时举例。

1语言

2共时语言学

3语言结构的二层性

4区别特征

5内部屈折

三、注音题

将下列一句话先注出汉语拼音(用数字法标上声调),再用国际音标和音位分别注音。

穷人把天上星看成他们的钻石

四、分析题

1我们有时听到,“我和他没有共同语言”“领导要了解群众的语言”“什么阶级说什么话”等,这似乎与语言的全民性产生矛盾,如何理解这种情况。

2举例说明语言系统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3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句子的结构层次及其关系。

坐在柳树下的两个倔老头儿正在争论着上午没下完的一盘棋

4为什么“张三送李四一本书”没有歧义,而“张三借李四一本书”有歧义?请分析原因,并用变换分析法分化歧义句式。

五、论述题

1先解释下面选自《荀子。正名》中的一段话,再从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来说明其中的内涵,并简要作出自己的评说。

“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称谓之实名。”

2什么是音位?确立和归纳音位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请举例说明,并简要说明因为的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3什么是语法范畴?在“I am taller than him”这句英语句子中,涉及到了哪些语法范畴,请逐个说明。汉语中是否有相应的语法范畴?如果有,请指出来,如果没有,汉语又是通过什么手段来表达这种语法范畴的?

六、自由回答题

关于汉语的句法特点,有这样两种看法。有人说汉语缺乏形态变化,但是词的次序很严格,不能随意更动,例如“我读了那本书”不能说成“那本书读了我”。而且虚词的作用很重要,例如“父亲的书”不能说成“父亲书”。有人则说汉语句法结构比较灵活,词序的规定不象英语这样严格。例如“我读了那本书”可以说成“那本书我读了”,甚至“我那本书读了(这本书没读)”。而且有时虚词并不显得那么重要,删略后并不影响句法结构的合法性,例如“我的父亲”可以说成“我父亲”。

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么看的?请根据所学的语言学理论来分析说明。

《语言学纲要》试题库剖析

绪论、第一章、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语言学 2.语言 5.文言文 6.符号 7.符号形式 8.符号的任意性 9.语言符号 10.组合关系 11.聚合关系 二、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__________ 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用它写成的文章称为__________。 3.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 4.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个部分。 5.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五个阶段。 6.语言是人类社会的______________,而且也是思维的______________。 7.在一定条件下,身体姿势等伴随动作还可以离开语言独立完成交际任务。例如汉民族点头表示____________,摇头表示____________,送别时挥手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欢迎,咬牙切齿表示_____________,手舞足蹈表示____________。 8.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____________。 9.汉语的“哥哥”、“弟弟”,英语用________________表示,汉语的“舅舅、姨父、姑父、叔叔、伯伯”,英语用______________表示。 10.英语可以直接用数词修饰名词,汉语数词修饰名词一般要加上一个 _____。 11.儿童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学习_________。 12.任何符号,都是由和两个方面构成的。 13.一个符号,如果没有_______,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_______,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14.语言符号是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统一体,声音是语言符号的______。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培训课件

导言 0.1 复习笔记 一、语言学的对象和学科性质 (一)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1.语言现象 语言现象是人类社会普遍具有的现象,它是最早纳入人类研究视野的现象之一。 (1)人类对于世界上的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理性认识以及相关的许多抽象观念,是在各个古典文明形成的时期出现的。有关语言的理性思考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 (2)中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古希腊的哲学家、古代印度的思想家等,都提出了对语言的一般看法,并且对后人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是对语言的最早的理性认识。 2.语言学的发展过程 (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在各个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古代文化典籍的传承成为文化发展延续的重要途径。这些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著作要得到学习和继承,都需要语言方面的分析和解释。这样,在许多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地区都出现了语文学研究,这是语言的系统研究的开始。中国、印度和希腊—罗马在传统语文学的研究上都取得了辉煌成就,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语言学三大发源地的成就 ①中国传统语言研究

a.先秦时期已经出现大量的文化典籍,它们所使用的古代书面语体被后人学习继承,称作文言文。直至20世纪初,正式的书面语一直使用这种文言文的形式。 b.中国传统的语言研究主要是围绕解读文言文典籍的需要进行的,主要是分析汉字的形体,探求它的古代读音和意义,形成了统称“小学”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也就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 ②古代印度语言研究 a.在印度,文化经典主要是宗教典籍,所用的语言是古代的梵语。最初这些经典是靠口耳相传,后来由文字记载下来。 b.古代印度的语言研究主要是对这些宗教经典的解读。古代印度的学者在对语言一般性质的认识以及具体的语音和语法研究等方面都有卓越建树,对世界其他地区的语言研究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③西欧语言研究 a.古希腊有丰富的文化典籍,语文学非常发达,已经有了系统的语法研究成果。 b.罗马人继承了古希腊的语言研究传统,形成了拉丁语的语法研究体系。 c.西欧各国有一千多年时间在正式的场合都使用古典拉丁语,语言研究主要围绕拉丁语进行,语法、修辞、逻辑成为学校传授的主课,编出了种种语法、词典和读本,逐渐形成了传统的西方语言学。 (二)语言学的学科性质 1.语文学时期的语言研究不是独立的学科

《语言学纲要》模拟试题

《语言学概论》考核题型与分章模拟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计30分)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计10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计10分) 四、分析说明题(每小题5分,计20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计30分)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一、填空(15分) 1.语言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由(左)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右)半球制约。 二、判断正误(15分) (错)1.书刊上的话语不具有人际互动功能。 (错)2.聋哑人不会说话,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 (对)3.不同语言结构的差异体现出思维方式的不同。 三.思考题(70分) 1.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说话者在传递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在表达着主观的情感、态度和意图,寻求听话者的反馈。而受话者在接收说话者传递的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了解了说话者的主观情感态度,从而做出回应。这样语言就成为说话者和听话者间交际互动的工具。例如: 三和四同时在教室看书,三坐在窗子边的位置,四坐在中间位置。 A.四说:“今天气温很低。” B.三说:“我马上关上。” A、B的对话表达了一种委婉的请求。四说“今天气温很低”的目的并不是反映今天的天气,而是向坐在窗户边的三请求将窗户关上。 2、不同语言思维方式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思维能力是全人类普遍的,但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在思维方式上会有所不同。 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个民族认识客观世界的特殊方式,我们学会一种语言也就学会了该民族的独特的思维方式。不同语言背景的人进行思维时常常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A 不同民族的不同语言对事物的分类可能不同。 英文中的“uncle”,与汉语中伯父、叔父、姑父;堂伯、堂叔、堂姑父、姨父、

语言学纲要简答题及答案精编版

语言学纲要简答题及答 案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1、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A、语言的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传递信息,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除了使用语言外还可以使用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以及身势、表情等,在一定场合使用,可以弥补语言的一些不足,但是这些交际工具使用范围有限,有的仅用于特定的范围,最重要的是,这些交际工具,都离不开语言,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没有语言,这些手段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 B、其次这是由语言的自身特征决定的,语言即是声音的传播,是所有工具当中使用起来最简便快速,容量最大,效果最好的工具,其它任何联系沟通手段所不能代替的,所以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语言和思维有怎样的关系? 语言离不开思维,思维也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表达自己思想都和理解别人思想的工具,是思维存在的物质形式;思维活动的成果依靠语言得以巩固和存在,思维的发展、认识能力的提高要依靠语言;人脑半球的实验依据证明思维不能脱离语言而存在。 语言和思维又相互区别; 二者的功能不同:语言是社会成员之间能相互交际;思维帮助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二者的规律不同:语言具有民族特性;思维是客观现实规律的反映,具有全人类共同性 二者的范畴不同:语言的单位主要是字词句等,思维的单位表现为概念、推理等3、什么是符号?符号应具备哪些条件?举例说明。 符号: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例如:信号灯、旗语、上课铃、盲文等 符号应具备三个条件:符号由形式和内容两部分组成 形式和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符号对于符号使用者来说具有强制性 4、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是不是说我们可以任意运用不同的语音形式表示事物?任意性是就语言符号的形式和内容的即音和义的结合是约定成俗的,任意性特点是就语言起源时的情况来说的 指最初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客观事物现象这个意义内容是任意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对语音的形式作随意更改。符号的音义关系一经社会约定而进入交际之后,它对人们就有强制性,每一个人都只能乖乖地接受它,个人绝不能随意更改,也无权更改,各个成员都只能接受社会已经约定的符号。所以,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是对立的统一,人们不能借口任意性而随意更改已经约定的音义关系。约定俗成前可以说有任意性,约定俗成后则具有了强制性。假如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好恶来使用语言,如果这种任意性没有任何规定性,没有强制性,各人可以自说自话,乱说一套,比如把“死”说成“活”,把“高”说成“矮”,把“香”说成“臭”,等等,那么结果是谁也听不懂谁的话,语言交际就无法进行,语言也就不可能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了。 5、语音有哪些属性?什么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语音具有生理属性(呼吸器官、发音器官、共鸣器官)、物理属性(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和社会属性,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 6、什么是音位?怎样确定音位?

《语言学纲要》指导书习题答案(4-6章)

第四章语法 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20分,每词4分) 1、内部屈折:指的是依靠词根中元音或辅音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的手段。如,英语foot(脚,单数)-feet(脚,复数),goose(鹅,单数)-geese(鹅,复数),build(建设,现在时)-built(建设,过去时)等。 2、后缀:词缀的一种,粘附在词根语素的后面构成新词。如,汉语的“者”放在动词形容词(或语素)后面表示跟这个动作形状有关的人——长者、作者、编者、工作者、劳动者,等等;又如英语的-er/-or接在表动作的词(或语素)后面表示跟该动作有关的人——worker(工作者),teacher(教师),publisher (出版者),translasor(译者)等等。 3、词尾:是变词语素,它附着在词干后面,表示某种语法意义,例如英语动词doing,其中的ing就是词尾,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4、复合词:是由两个以上的词根语素构成的词,例如汉语“白菜”“电脑”“支持”,英语“themselves”,“waterfall”,都是复合词。 5、语法范畴:是指通过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的归类,例如“he”的语法意义是主格,“him”的语法意义是宾格,它们都属于格的语法范畴。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语法是大家说话的时候必须遵守的习惯,不是语言学家规定的。 2、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3、从形式上看,句子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完整的语调。 4、句子里根据表达的需要临时作出组合的词组叫自由词组。 5、从意义和作用看,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6、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句法,词以下的规则叫词法。 7、我们可以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它分成三类,例如happinesses中,es是词尾,ness是词缀,happy是词根。 8、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一般把词根和词缀叫作构词语素,把词尾叫作变词语素。 9、词的组合有五种基本类型,例如“研究问题”是述宾结构,“跑得很快”是述补结构,“火速准备”是偏正结构,“我们努力”是主谓结构。 10、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屈折语的主要特点是有丰富的词形变化。 三、单项选择(20分,每空2分) 1、下列各组词中全都属于复合词的一组是D 。 A.大学、人民、(英)reader B.劳动、阿姨、(英)railway C.瓶子、老虎、(英)unhappy D.道路、材料、(英)classroom 2、下列句子符合英语语法规则的是D 。 A.He am a studentes.B.She is a students. C.I were a student.D.You are a student. 3、英语名词后面加上词尾s或es,这种变化属于语法范畴中的B 变化。

《语言学纲要》考研复习资料全

语言学纲要》练习题参考答案 导言部分 (一)名词解释 1 ?语言:语言是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独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思维工具。 2 ?语言学:语言学是以人类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发展 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以及语言研究成果的应用问题,等等。分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 学两个领域。 3 ?语文学:人类最早的语言研究是从解释古代文献开始的,是为了研究哲学、历史和文学 而研究语言的。我们把这种依附于其他学科存在的语言研究成为语文学。 4?小学”:在中国古代,小学先从教授字的形(六书)、音、义开始,就把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统称为小学。小学一直是经学的一部分,包括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三个分支学科。5?理论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的一个部分,与应用语言学相对。主要以语言系统的描写、语言运用机制、语言能力以及语言发展的历史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二)填空 1 ?古印度、古代中国、古希腊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文言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用它写成的文章称为文言文。 3 ?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 4 ?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语音、词汇、语法三个部分。 5 ?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

一、名词解释 1. 语言的两个有限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其中作为基本符号的语素和词在数量上是有 限的,把语素或词组合起来构成词组或句子的规则也是有限的。语言的这两个有限性是区 别言语活动的基本特征。 2. 言语活动的两个无限 言语活动是以语言为工具展开的交际或思维活动,其中作为这个活动的最基本的单位一- 句子,在理论上可以是无限长的,在数量上可以是是无限多的。 3. 大脑左右半球分工 人类大脑左右半球分工不同,左脑主管语言、逻辑、书写及右侧肢体运动,而右脑主管色彩、空间感、节奏和左侧肢体运动。大脑两半球分工是人类特有的,但出生婴儿大脑两半球没有分工。 4. 非语言交际工具或副语言交际工具 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不但动嘴,而且脸部的表情、手的动作、乃至整个躯体的姿态等非语言的东西也都参加进来。我们这些非语言的交际工具称为副语言交际工具。副语言交际工具的使用范围非常有限,只能起辅助性的交际作用,以补充语言交际的某些 不足。 5. 辅助性交际工具 指的文字、旗语、电报代码等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交际工具。这些交际工具若离开语言 就不能独立存在。其特点是:都有特殊的服务领域,使用的范围相当狭窄。

语言学纲要习题答案

导言 一,名词解释(分,每小题分) ,研究语言的本质,语言的结构和发展规律. .指我国传统的语文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三方面的内容. ,个别语言学,以一种(或几种有联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某一种语言的结构. ,静态分析的方法,研究语言相对静止的状态,描写分析语言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阶段的状况,是从横向的方面研究语言. ,动态的角度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一种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是从纵向的方面研究语言的历史. ,探讨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是在具体语言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下面又分普通语音学,普通语法学,普通词汇学等分支学科. 二,填空题(分,每空分) .中国印度古希腊罗马 .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 .语音词汇和语义语法 .编码发送传递接收 .历时共时历史描写 .历史比较 .《语言论》 .索绪尔 三,问答题(分,每小题分) ①研究对象不同:古代的语言学主要以书面语为主要研究材料,不重视口头语言的研究,而今天的语言学则十分重视口语研究,如制定语言规范,确立共同语的各方面标准等,都要依据口语的研究成果; ②研究目的不同:古代语言学研究语言,主要是给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作注解,比如我国古代的语文学主要就是围绕阅读先秦经典著作的需要来研究文言的,而现代语言学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分析语言的结构,以此探讨语言发展的共同规律. 正因为有这些差别,所以古代的语言学还不是独立的学科,处于附庸地位,而现代语言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又产生了许多边沿性学科. 人类语言交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的传递与接收问题,可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编码就是发话人利用词语组织语句;发送就是把思维成果变成话语,通过发音器官表达出来;传递就是通过空气振动形成声波,把话语传达给受话人;接收是受话人利用听觉器官感知对方所说的话;解码则经过大脑的思维把声波还原成语言,理解对方话语的含义,从而完成信息传递接收.如果受话人收到语言信息有所反馈,那么上述五个阶段则又重复一遍,只是发话人与受话人调换了. (举例说明略,可结合分析任举一个句子作说明.) 语言是伴随着人类一起出现的,是人类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所以人类很早就注意到了语言的重要性,很早就注意研究语言,所以语言学是古老的,但语言学直到世纪下半叶,产生了历史比较语言学,后来又建立了语言学的各个部门,语言研究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同其它学科相比,语言学的确是十分年轻的.语言是社会现象,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密切相关,而语言的发生又与物理,生理,心理等学科密切相关,而现代社会语言与语言的信息处理(如机器翻译,语码转换等)又涉及到数学,计算机科学,所以语言学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又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联系.正因为如此,随着语言学与别的学科的交融,又产生了许多新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统计语言学,话语语言学,数理语言学,宇宙语言学等等,这些也体现了语言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语言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学习语言文字是掌握科学技术,提高文化水平的基础,而要学好用好语言,就必须利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②制定语言文字的有关政策,制定语言规范,都要在对语言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而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正好可以作指导;③新兴技术的出现扩大了语言学的应用范围.至于个人,同样可以利用语言学的成果,比如学习一种语言或方言,最好的办法是找到所学语言同自己母语的各方面的对应规律,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利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 (结合实际部分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工作或生活经历举例) 语言学首先可以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一般所说的语言学,主要是指理论语言学.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论语言学又分普通语言学和专语语言学(具体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以人类所有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探讨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是在具体语言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下面又分普通语音学,普通语法学,普通词汇学等分支学科.专语语言学以个别的,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探讨研究某一种语言的规律.从是静态研究还是研究语言的历史看,又分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研究具体语言的发展历史,是纵向研究,比如汉语史研究,共时语言学研究具体语言在某一时代的状态(相对静止的状态),规律,对之进行客观的描述,是横向研究.如描写语言学,又分描写语音学,描写语汇学,描写语法学等分支学科,现代汉语就是共时语言学. .在历史语言学产生以前,语言学

《语言学纲要》试题及答案

【练习与思考】 一、填空题 1、语音的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语音的()( )( )三个方面的属性。 2、语音同其它声音一样,也具有()( )( )( )四个要素。 3、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 )( )()三大部分。 4、在发音器官中,唇、舌头、软腭、小舌、声带等是能够活动的,叫做()发音器官;上齿、齿龈、硬腭等是不能活动的,叫做( )发音器官。 5、口腔中最为灵活的发音器官是() 6、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 7、根据发音特点,音素可以分为( )和( )两类。 8、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 )( )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9、辅音的发音特点是主要由( )和()两个方面决定的。 10、[t]—[d]的区别性特征表现为()对立。 11、汉语拼音方案是以()字母为基础制订的。 12、语音中具有辨义作用的最小单位是()。 13、一个音位通常是归纳几个音素的结果,那么,属于同一音位的几个音素叫()。14、一般把具有辨义作用的音高、音强、音长形成的音位分别叫做()( )()。15、( )是听觉上能够自然辨别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它也是语音中最小的()单位。 16、汉语的音节通常可以分为( )、()和()三部分,其中韵母又分()、( )、( )三部分,声母和韵母是由()音位构成的,声调由超音质音位的( )构成的。17、常见的语流音变主要有()( )()()四种。 18、我们在念“老虎”时,通常要把“老”念成类似阳平,这种变化叫做( )。 2、指出下列各组音素的区别特征。 [p‘]-[p] [f]-[v] [ts]-[t§] [n]-[l] [y]-[i] [y]-[u] 三、名词解释 1、语音 2、音质 3、音素 4、音标 5、半元音 6、音位 7、音位变体 8、条件变体 9、自由变体 10、典型变体 11、超音质音位

《语言学纲要》考研修订版考研复习笔记和考研真题

《语言学纲要》考研修订版考研复习笔记和真题 0-1复习笔记 ―、语言学的对象和学科住质 (一)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L语言现红 语言现象是人类社会普迴具有的现象,它是G早纳人人类研究视野的现象之一。 (1)人类对于世界上的齐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理性认识以及相关的许多抽象观念, 是在各个古典文明形成的时期出现的。有关语言的理性思考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 (2)中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古希腊的竹学家.古代印度的思想家等,都提岀了对语言的一股看法,并且对后人产生/?深远影响,这是对语言的最早的理性认识。 2.语言学的发展过程 (])语言甞的三大发源地 在齐个文明的发展过程?l', I l f代文化典籍的传欣成为文化发展延续的重要途径。这些政 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若作要得到学习和继承,郁需姿语言方而的分析和解 释。这样,在许多有若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地区都出现了语文学研究,这是语言的系统研究的开 始。中国、印度和希腊一罗马在传统语文学的研究上都取得了辉煌成就,足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语苜学三大发源地的成就 ①中国传统语言研究 3.先秦时期已经出现大域的文化典籍,它们所使用的古代书面语体被后人学习继承,称作文言文Q宜至20世纪初,正式的书而语一直使用这种文言文的形式。 b?屮国传统的语言研究主要是围绕解读文言文典籍的需要进行的,主要是分析汉字的形体,探求它的古代读音和意义,形成了统称“小学"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也就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 ②古代印度语言研究 a.在印度,文化经典主要是宗教典鉛,所川的语言是古代的梵语。最初这些经典是靠口耳相传,后来由文字记载下来。 b?占代印度的语言研究主要是对这些宗教经典的解读C占代印度的学者在对语言般件质的认识以及具体的语音和语法研究等方面都有卓越建树?对世界其他地区的语言研究也产生了深远影响C

叶蜚声版语言学纲要学习笔记

叶徐版语言学纲要复习重点 导言 重点名词概念: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 一、语言学、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 根据研究的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 四、语言学流派 各个语言学流派的观点、代表人物有所了解即可,注意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都属于结构主义学派,是这一学派的三个分支。关于语言学流派的具体内容阐述,不作考试要求。 元音的音色是由舌位的前后、舌位的高低、圆唇与否三个方面决定的。舌位是指发元音时舌头隆起部分在口腔中所处的位置。前,指舌的前部隆起;后,指舌的后部隆起;高,指舌位隆起点距离上腭的位置,口腔开口度越小,隆起点离上腭越近,舌位就越高;低:口腔开口度大,隆起点离上腭越远,舌位就越低;如i.e.a的相同点是舌位前,不同点是舌位高低不同。嘴唇的圆展,指发元音时双唇是拢圆还是自然展开。不同元音的音色就是上述三个方面协同作用形成的。重点掌握8个基本元音的发音和汉语普通话中所有的元音如y.-i.-i.e等,这样既可以弄清楚不同元音之间的差别,又可以为学习其它元音打下基础。 二、辅音 辅音的发音特点可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来认识。 1.发音部位: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口腔受到阻碍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肺部呼出的气流总要在口腔的某个部位受到阻碍,气流受阻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例如发辅音[p],双唇闭合阻挡气流,发[k]时,舌后部抬起,与软腭接触形成阻碍。人类语言所能构成阻碍的部位约有十余种,汉语

普通话有六种发音部位,从前往后依次是双唇、唇齿、舌尖前、舌尖后、舌面前、舌面后。2.发音方法:发音方法就是发音时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方式。发音部位相同,发音方法不同,也能形成不同的音素。辅音的发音方法主要有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颤音、闪音,汉语普通话有前五种发音方法。此外,根据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辅音还分清音和浊音两类,根据发音时呼出的气流的强弱把辅音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两类,一般也把这两种方式归入发音方法来认识。 第三节音位 一、什么是音位 音位是某一语言中能区分词的语音形式的最小语音结构单位,也就是说,音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而且音位总是属于一定语言的,离开了特定的语言,研究音位就没有了意义。 二、音位的对立和互补 1.对立:所谓对立,是指两个或几个音素如果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相互替换后会产生意义上的差别,即改变了原来音节所表示的意义,那么这里互相替换的几个音素,就是一种对立关系,它们不能划为一个音位,而要看作是不同的音位。对立是鉴别一个音素能否成为一个音位的最根本的原则,是划分音位的主要根据。 2.互补:所谓互补,是指几个音素不能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它们的出现环境各有分工,我出现在甲处,你出现在乙处,他出现在丙处,各守一个地方,出现的环境相互补充,彼此处于互补关系之中。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几个音素,每个音素都不是独立的音位,它们可以共同归纳为一个音位,因为它们之间没有对立关系,不能构成对立,互相可以替换,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替换以后不影响一个音节所代表的意义。 三、音位变体 音位变体就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具体

最新语言学纲要期末考试题

A卷 一,简答 1,什么是辅音?辅音又叫“子音”,是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形成的音。 辅音的差异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辅音音色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决定的。 辅音(b)和辅音(P)的差异是什么?发音方法不同:他们都是塞、轻音,但由于克服阻碍及气流强弱的不同,故有送气和不送气之分。(b)呼出气流弱,因此是不送气,例如:包、斑、白、拔;(p)呼出气流强,因此是不送气,例如:爬、跑、拍。 2,从语言分化的角度谈谈社会方言,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的联系与区别?(PPT上第七章最后一页) 社会方言、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都是语言随社会分化而分化的结果。这三种语言现象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区别: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虽然都是方言,但是它们之间有很大的不同。社会方言主要是由于职业、性别、年龄等方面因素而造成了某些词语的不一致,因此,社会方言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词汇方面,而语音、语法方面的差别则比较小。而地域方言之间的差别除主要表现在语音上之外,但它在词汇、语法上也存在着一系列差别,所以地域方言之间的差别往往是系统的,因而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地域方言就有可能分化为不同的语言,从一种语言的方言变成为一种独立的语言,和原来同一共同语下面的其它方言之间形成亲属语言的关系,而社会方言由于其差别主要是在词汇系统方面,所以无论如何也不会发展成为独立的语言。 2、方言和亲属语言的关系:方言和亲属语言都与单一社会在地域上的分化相关,都是由单一语言分化而来的后代。单一社会如果在地域上的分化是不完全的,其语言一般也是不完全分化的,同一语言在地域上的不完全分化而形成的语言分支,就是该语言的方言。如汉语在地域上的各个后代仍属汉语的分支,彼此是方言关系,就是由于中国在历史上虽有过分裂的历史,但统一却是主流,是长期的。而单一社会在地域上的分化如果进一步加剧最终形成完全的分化,则方言就进一步发展为亲属语言。如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原来都是拉丁语的方言,但后来随着罗马帝国的灭亡,各地不仅在经济上彼此隔离而且政治上形成了各自独立的国家,这样各地语言的分化就失去了共同的约束,最终形成了具有亲属语言关系的独立的语言。 3,什么是语言的谱系分类?世界上的语言可以分为哪些主要谱系? 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语言的亲属关系对世界上的语言进行分类,把有亲属关系的语言归在一起,把没有历史同源关系的语言互相分开,这种分类叫语言的“谱系分类”. 以母语使用人口排列: 1. 印欧语系 46%(欧洲、北美洲大部份地区、西南亚到南亚) 2. 汉藏语系 21%(东亚) 3. 尼日尔-刚果语系 6.4%(撒哈拉以南非洲) 4. 亚非语系 6.0%,旧称闪含语系(北非到非洲之角、西南亚) 5. 南岛语系 5.9%(大洋洲、马达加斯加、东南亚) 6. 达罗毗荼语系(南亚) 7. 阿尔泰语系(中亚,有争议,有说法为突厥语族和日本语系分别为第7和第8位)

语言学纲要试题4

语言学概要试题4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符号包括( )和( )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离。 2.汉语的七大方言是指:北方方言、()、湘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3.语言接触从根本上说是()接触。 4.按照词法结构类型,语言可以分为孤立语、()、()和复综语。 5.语言演变的两大特点是()和()。 6.世界语是由波兰医生()提出来的。 7.研究语音演变的凭借主要有()、()和()。 8.方言和亲属语言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是由()决定的。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 音位变体 2.音步 3. 克里奥耳语 4.共同语 5.社会方言 6.语法化 三、问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音位与音素的区别与联系。 2.区别特征与语音系统平行对称性特点的关系。 3.举例说明为什么词汇发展中会有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现象。 4.世界上独立产生的、成熟的古文字系统(自源文字)有哪些共同特点? 5.举例说明为什么社会、人际交流是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 四、论述题(第一题12分,第二题13分) 1.举例说明语言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 2.汉字体系能不能改革,实现拼音化?谈谈你的想法。 答案 一、填空题 1.形式、意义 2.吴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 3.社会 4.黏着语、曲折语 5.渐变性、不平衡性 6.柴门霍夫 7.方言和亲属语言;记录了语言的过去状态的文字;古代借词 8.语音演变的规律以及它所具有的特点(条件性、时间性和地区性) 二、名词解释 1.同一个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音素,就是音位变体。 2.音步是由若干个音节组成的语音单位,表现为语流中大致等距离(登时)出现的轻重、高低、长短或松紧的一次交替,是语言节奏的体现。音步一般为2—3音节,也可以是单音节或4—5音节。 3.洋泾浜的特点之一在于它是一定场合下使用的特殊语言,没有人把它当做母语来学习使用。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它也可能被社会采用为主要的交际工具,由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修订版)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一、为以下词语序列加注国际音标(每字1分,共16分) 我们特别需要一批能够仰望星空的人 答:[?o m?n] [t‘ pi?] [?y ?iɑu] [?i p‘i] [n?? k?u] [?iɑ? uɑ?] [?i? k ‘u??] [t] [??n] 二、术语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鼻化音 答:鼻化音是指按发音方法分出的一种音。即发音时,鼻腔和口腔之间有软腭和小舌隔开,软腭和小舌下垂,如果口腔无阻碍,气流同时从鼻腔和口腔呼出,发出的音在口腔和鼻腔共鸣,就称为鼻化音(也称为半鼻音或口鼻音)。 2.哈里迪 答:哈里迪又称韩礼德,是英国当代语言学家。他是世界两大主要语言学派之一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世界语言学界的杰出代表和语言大师。他提出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是从社会功能角度对语言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也是20世纪极具影响的一种语言学理论,对同语言相关的各种各样的学科,如语言教学、社会语言学、语篇分析、统计学以及机器翻译,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3.语言的社会变体 答:语言的社会变体是指社会方言。这种在全民语言基础上产生的各有自己特点的语言分支和语言变体,就是社会方言。社会方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用词方面。社会中的人群由于年龄、性别、职业、阶层、阶级的不同而分化为不同的社团,在每个社团的内部人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较为密切,交际频繁,而不同社团间的交际相对稀疏,从而不同言语社团内部形成了区别于其他社团的独特的语言特点。 4.亲属语言 答:亲属语言是指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亲属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有一定的共同特点和对应关系。语系、语族、语支都是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建立的,称为亲属语言。如汉语和藏语、壮语、苗语,它们同出一源,是亲属语言。单一社会在地域上的分化如果进一步加剧而形成完全的分化,则方言就进一步发展为亲属语言。 5.意音文字 答:意音文字是一种既代表语素,又代表音节的文字系统。意音文字有的字符提示语言符号的音,有的字符指提示语言符号的意义。提示音的字符称为声符,与音无关只与意义有关的字符称为义符。汉字就是典型的意音文字。

《语言学纲要》模拟试题

语言学概论》考核题型与分章模拟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 2 分,计30 分) 二、选择题(每小题 1 分,计10 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计10 分) 四、分析说明题(每小题5分,计20 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10 分,计30 分)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一、填空(15 分) 1. 语言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2. 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3. 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由(左)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右)半球制约。 二、判断正误(15 分) (错) 1. 书刊上的话语不具有人际互动功能。 (错) 2. 聋哑人不会说话,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 (对) 3. 不同语言结构的差异体现出思维方式的不同。 三.思考题(70 分) 1. 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说话者在传递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在表达着主观的情感、态度和意图,寻求听话者的反馈。而受话者在接收说话者传递的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了解了说话者的主观情感态度,从而做出回应。这样语言就成为说话者和听话者间交际互动的工具。例如: 张三和李四同时在教室看书,张三坐在窗子边的位置,李四坐在中间位置。 A. 李四说:“今天气温很低。” B. 张三说:“我马上关上。” A、B 的对话表达了一种委婉的请求。李四说“今天气温很低”的目的并不是反映今 天的天气,而是向坐在窗户边的张三请求将窗户关上。 2、不同语言思维方式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思维能力是全人类普遍的,但使用 不同语言的民族在思维方式上会有所不 同。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个民族认识客观世界的特殊方式,我们学会一种语言也就学会了该民族的独特的思维方式。不同语言背景的人进行思维时常常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A 不同民族的不同语言对事物的分类可能不同。 英文中的“ uncle ”,与汉语中伯父、叔父、姑父;堂伯、堂叔、堂姑父、姨父、舅父、表姑父、表叔……等词对应。 B 相同语素构成的词,可能表示不同的概念手+纸汉:手纸日:信汽+车汉:汽

语言学纲要思考题(第四章)

第四章语法 1.什么是语法? 语言是由语音形式、语义内容、结构关系三个方面构成的统一体,三个方面缺一不可,互相作用,构成了语言。语音是语言的形式部分,词汇是语言的意义部分,语法是语言单位的关系部分,说的是符号与符号怎样组合的问题。三个部分在语言中的作用:没有语音形式,语言无法存在,没有词汇的内容意义,语言就是毫无作用的空壳,没有语法,语言就是一盘散沙。 语法是语言结构的三个要素之一,且某种意义上说是最重要又最容易被忽视的要素。语法就是用词造句的规则系统,它是词的构成规则、变化规则、组合规则的总和,也就是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共同理解、共同接受、共同遵守的语言组合法则的整体。语法的规则是客观存在于一种语言之中,是语言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说这种语言的全体成员必须共同遵守。语法具有哪些特点? 1)抽象性:概括了次的变化规则和组词成句的规则,即语 法规则是词和句子在言语活动的运用中所归纳出来的共同点。每条语法规则都支配着一大群的词和句子。 2)稳固性:每种语言的语法结构大都是千百年来形成的, 变化得很慢,就保证了语言为各时代的人服务。 3)民族性:各个民族语言的语法都有自己的特点。 3.怎样认识语法规则?语法规则是由哪两种规则构成的? 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语法规则是大家说话的时候必须遵守的习惯,不是语言学家规定的。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A.组合规则就是把语法单位组成更大单位所遵循的规则,是 指语法单位一个接一个组合起来的规则。 组合规则的特点: 1)组合规则是抽象概括的,它不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语 素或词的组合,而是对一系列同类结构的概括。组合 规则是客观存在的,不是说话时现造的。所以组合规 则是现实的,存在于话语之中,是对现实语句结构的 高度抽象概括。聚合规则就是语法单位归类的规则,语法单位替换的规则。用有限的规则表达无限的内容需要用聚合规则,按照聚合规则同类的单位在同一位臵可以互相替换,因为具有相同的语法功能。因此,利用聚合规则,我们可以创造出许许多多符合实际需要的句子,以适应不同场合的交际要求。 聚合规则的特点:聚合规则是潜在的,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的; C.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的区别在于组合规则的现实性和聚 合规则的潜在性。 D.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的联系在于:两者必须是相互联系, 共同存在,共同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缺一不可。1)语法规则的抽象概括性通过聚合规更好地得到体现。 因为有聚合规则,使句子的生成有了无数的可能性, 人们可以使用有限的规则造出无限多的句子,语法系 统也变得简明实用,否则,只有组合规则,没有聚合

《语言学纲要(叶徐版)》名词解释(考研参考)

《语言学纲要》(叶徐版)名词解释 (考研专用终极版) 备考建议: 1.第一轮边读边理解,不理解的地方可以问老师或同学。(前提) 2.& 3.第二轮着重记关键词,理解的过程中划出关键词。多读,理解记诵。 4.第三轮熟悉必要的专业套话,在能用自己的话连贯起关键词基础上,进一步 完善答题语言,说专业的话自然更能得老师喜欢。 5.三轮后就要抓重点牢记,结合报考学校的专业课历年真题有所侧重地复习, 考过的尤其是常考的在名词解释旁做好标记,必须牢记,不能混淆。 (名词解释只要反复多过几遍,很多就能脱口而出了,第一二轮会比较痛苦,但一轮是一轮的效果,只要能坚持下来,就一定会一轮比一轮轻松,当你回望第一轮时的你,你自己都会佩服自己。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坚持就是胜利!) ( 致考研学弟学妹的话: 学弟学妹们好! 你们手里的这份名词解释的编辑是由两位考研方向为中文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学姐共同完成的,是我们一个个字日夜敲出来的,为的就是大家有最好的体验。(百分百诚意~~)这份资料主要作为叶蜚声徐通锵所著《语言学纲要》的备考资料之一。在《语纲》这本书的复习阶段,我们会发现它和《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不同,语言学的色彩更浓厚,专业术语多,很多地方晦涩难懂更是难以记诵。因此我们在备考时综合教材和三本参考资料书总结出一份较为通俗易懂的,较好背诵的名词解释。这份名词解释覆盖广,不同的报考院校所考深浅程度不同,可能遗漏点略有一二,但也是极为少数的情况。笔者也欢迎使用者多提建议,指出编辑中出现的错误。笔者认为,叶徐版的《语纲》名词解释只用这一份资料就足够了!两位编辑者都是考研过来的学姐,在总结过程中综合周围同学报考院校的历年真题,不断完善充实这份名词解释,标出了常考重点和基础知识点。“★”为院校常考或必须掌握的,“☆”是次重点。(指参考标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更多侧重报考院校命题规律而定。)在这里提醒学弟学妹们注意,对名词解释的全面掌握也有助于你的简答题和论述题,在答简答题和论述题时,涉及相关名词概念一定先答名词解释,这些都是满满的套路,不会做的题更该如此,在不会做题的情况下也能妥妥地得分。当然,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报考学校的需要,进一步完善自己需要背诵的内容。(不过此份资料现在以单价12元/份出售,因为毕竟是我们的劳动成果,希望得到大家认可和体谅,致谢!) 祝各位学弟学妹金榜题名! ~ 曾经也奋斗在一线的考研学姐们 导言

叶蜚声《语言学纲要》(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文 字)【圣才出品】

第6章文字 6.1 复习笔记 一、文字和语言 (一)文字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1.文字使语言可以“传于异地,留于异时”; 2.文字使人类文化得以积累; 3.文字能促进思维的发展。 (二)文字的基本性质 1.文字是用书写/视觉形式对语言进行再编码的符号系统。 2.文字是形、音和义的结合体。 3.文字有大小不同的各级形体单位,有文字单位的聚合类和组合规则。同时,由于文字是对语言的再编码,所以文字单位与语言单位、文字的组合规则与语言的组合规则有着系统的对应关系。 4.文字必有一级较小的单位可以用语言中的音读出来并表达语言中音义结合体的意义。 (三)汉字和汉语 1.采用拼音文字的语言,一个字的拼写反映出语言中符号的语音面貌,基本上按照字母的拼法就能读出音来。方块汉字与此不同,往往能见“形”而知“义”。 2.一些汉字的形体确实有提示意义的作用,但是作为一个文字系统的汉文和其他拼音

的文字一样,同样有一级文字单位和语言里的音义结合体相联系,即“字”这一级单位。汉字不仅跟特定的语素义相连,也跟特定的语音形式相连。 二、文字的基本性质与文字的产生 文字的基本性质是对语言的再编码,是语言的书写/视觉符号系统,它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 (一)实物记事 1.比较普遍的实物记事的办法是结绳,讯木也是一种记事的方法。 2.实物能够表达的信息很少,与文字的产生没有直接的关系。 (二)图画记事 1.图画记事的进步性 和实物记事相比,图画记事表达的信息更加丰富: (1)实物记事只能表达静态的事物或事件整体的大小或数量; (2)图画记事不仅可以记录事物,还可以记录有发展过程的事件,事件内部的各个要素及其空间关系,可以表达心里的意愿和要求。 2.记事图画和文字的关系 (1)记事图画常常使用一些约定俗成的图形来表示特定的名物,也常使用一些与现实事物外形相似的简单图形来表示事物。以上两种形体往往直接为早期文字继承,成为早期文字系统中的文字符号。由于以上原因,图画记事一般认为是文字产生的前身。 (2)记事图画还不是文字,图画表达信息的方式是以形体直接描画现实,而文字是通过以形体对应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成分和排列的方式来表达信息的。 (三)刻划符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