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二中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

湖南省邵阳二中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
湖南省邵阳二中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

湖南省邵阳二中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C瓶和E瓶都会变浑浊,说明酵母菌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又可以进行无氧呼吸

B.实验中的甲装置需要40℃的温度,乙装置需要0℃的温度

C.甲装置需要不停的送入新鲜空气

D.A瓶中加入NaOH是为了吸收空气中CO2

2.如图甲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模型能解释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其中a代表麦芽糖酶

B.限制e~f段上升的原因是酶的数量,故整个实验中应设置“麦芽糖酶的量一定”C.如果温度升高或降低5 ℃,f点都将下移

D.不能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酶是否完成对麦芽糖的催化分解

3.下图甲、乙为植物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乙分别存在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B.乙中的[H]来自葡萄糖在线粒体中的分解

C.甲膜中的色素分子可用无水乙醇提取

D.甲、乙上生化反应由各自不同的酶催化

4.如图是绿色植物细胞代谢的某一阶段的简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过程是指CO2的固定

B.b过程是指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C.c过程完全在线粒体内完成

D.a、b、c三过程都需要酶参与

5.酶是生物新陈代谢的基本条件。下面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在高温下和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速度都加快,其原理都是降低了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B.利用酶解法除去洋葱、酵母菌、大肠杆菌的细胞壁,都必须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C.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D.酶具有专一性,所以催化脂肪酶水解的酶是脂肪酶

6.下列与酶有关的实验,其中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A.若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比

B.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验

C.可选择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来验证酶的专一性

D.可选择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7、9、11的缓冲液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7.某科研小组将叶绿体置于pH=4的酸性溶液中,使叶绿体基质和类囊体腔酸化,然后转移到pH=8的碱性溶液中,加入ADP和Pi,使得叶绿体基质pH迅速提高到8,发现类囊体腔内仍为pH=4.0,测得有ATP出现,随之类囊体腔与叶绿体基质的pH的差别消失。根据题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驱动了ATP复合酶,将ADP转化为ATP

B.光可为该实验提供能量,是该实验进行的必要条件

C.植物体内生成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线粒体

D.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依靠水的光解产生类似于图B的条件

8.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用龙胆紫染色,可以用来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变化

B.叶绿素的提取需用无水乙醇,若无,可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代替直接使用

C.观察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均可用绿色植物成熟叶肉细胞

作实验材料

D.将重铬酸钾溶解在体积分数为95%的浓硫酸溶液中,配制成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可用来鉴定呼吸作用中产生的CO2

9.在a、b、e、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的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相对值如下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b c d

CO2释放量(mol)10867

O2吸收量(mol)0347

A.a条件下,种子呼吸的产物可能是CO2和酒精

B.b条件下,种子无氧呼吸的强度最弱

C.c条件下,种子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少于无氧呼吸消耗的

D.d条件下,种子呼吸产生的CO2一定来自线粒体

10.从小鼠的肝细胞中提取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分别保存于试管中,置于适宜环境中进行相关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盛有细胞质基质的试管中注入葡萄糖,密封处理可测得有CO2产生

B.向盛有细胞质基质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通氧可测得ATP产生

C.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葡萄糖,通氧可测得热量产生

D.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通氧可测得氧气消耗

11.在 CO2浓度为 0.03%和适宜的恒定温度条件下,测定植物甲和植物乙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a点时,植物甲不进行光合作用

B.c点时,植物甲和植物乙制造的有机物一样多

C.b 点时,植物乙的叶肉细胞中只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能产生ATP

D.d 点时,CO2的浓度限制了植物乙的光合速率增大

12.科学家研究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Ⅱ和Ⅲ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浓度不同

B.光照强度为b时,造成曲线I和Ⅱ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的不同

C.光照强度为a?b时,曲线I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D.光照强度为a?c时,曲线I、Ⅱ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13.生物膜上的物质或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B.线粒体内膜上附着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有利于丙酮酸的分解

C.细胞膜上附着ATP水解酶,有利于主动吸收某些营养物质

D.核膜上有许多核孔,有利于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流

14.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T0表示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

B.图甲中T a和T b对酶活性的影响有区别

C.图乙中温度超过T b时,酶的活性达到最大

D.图乙中A点可能对应图甲中的温度为T0

15.如图为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图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中

B.②是氧气,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C.③是三碳化合物,能被氧化为(CH20)

D.④是ATP,在叶绿体基质中生成

16.图为某植物处于25℃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a点时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只受温度的影响

B.b点时该植物的O2产生量为N1

C.d点的呼吸速率大于b点

D.c点为该植物的光饱和点

17.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

B.人体细胞也能进行无氧呼吸

C.酵母菌不能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D.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进行细胞呼吸

18.如图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T a时,酶活性低的原因是低温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B.T0时,淀粉酶为淀粉的水解提供的活化能最多

C.从T a→T0的过程中,淀粉酶的活性逐渐提高

D.T b时是保存淀粉酶的最适温度

19.图是在最适温度下,一定量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点时,麦芽糖酶全部参与催化

B.如果温度上升5℃,B点向右下方移动

C.因受酶活性的限制,BC段催化速率不再增加

D.本实验可用斐林试剂检测麦芽糖的分解情况

20.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

降,其原因是()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

C.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

21.某同学对ATP进行了如下总结,你认为合理的是()

A.在剧烈运动状态时,细胞消耗大量ATP,因此ATP的含量不再保持动态平衡

B.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总是与ATP的合成相关联

C.ATP在给细胞提供能量时,其中两个高能磷酸键都易断裂、易形成

D.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22.光合作用合成ATP的部位是()

A.叶绿体外膜B.叶绿体内膜C.叶绿体基质D.类囊体

23.研究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的关系,得到如图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点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B.B光照强度下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C.D点光合速率达到最大

D.DE段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

24.下图表示胃蛋白酶活性与温度、pH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温度和pH都会影响胃蛋白酶的活性

B.胃蛋白酶的最适温度是37℃

C.胃蛋白酶的最适pH—定是2.0

D.温度为0℃时酶的空间结构保持稳定

25.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其余

的实验条件都适宜),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温度(℃)5101520253035光照下CO2吸收量(mg/h)1.001.752.503.253.753.503.00黑暗下CO2释放量(mg/h)0.500.751.001.502.253.003.50

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

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

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若想知道该植物积累有机物的最佳温度应该在20-25℃之间设立更多的温度,继续实验

二、多选题

26.如图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某些物质相互转化的示意图,其中C1、C2、C3、C6分别代表物质中含有的碳原子个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过程均需要光反应产生的ATP

B.②既可以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也可以发生在线粒体基质

C.④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ATP中

D.⑤过程产生的C2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测

27.如图表示菠菜叶肉细胞光合与呼吸过程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转移途径,其中①~⑥代表有关生理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②③不在生物膜上进行

B.参与过程②③⑤的酶种类相同

C.过程②③④⑤都有ATP产生

D.过程③产生的[H]不全都来自于丙酮酸

28.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甲、乙、丙三组实验,各组温度条件均不同,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结果如图。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在t时刻之后,甲组曲线不再上升,是由于受到酶数量的限制

B.在t时刻降低丙组温度,将使丙组酶的活性提高,曲线上升

C.若甲组温度低于乙组温度,则酶的最适温度不可能高于乙组温度

D.若甲组温度高于乙组温度,则酶的最适温度不可能高于甲组温度

29.关于“对照实验”,以下设置不正确的是

A.探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类型的实验中,进行无氧呼吸的一组为空白对照

B.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把蝾螈的受精卵横缢成有核和无核两部分相互对照

C.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设置过氧化氢溶液中加Fe3+作为对照

D.鲁宾和卡门通过设置空白对照组,证明了光合作用中的氧气来自水

30.为了研究2个新育品种P1、P2幼苗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新育品种与原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表述合理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植物的品种

B.15℃时P1、P2单位时间制造的葡萄糖相等

C.P1参与光合作用的酶的最适温度不一定为25℃

D.在25~40℃范围内,P1净光合速率受温度影响比P2大

三、非选择题

31.某同学为了探究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之间的关系,采用了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材料和用具有:20瓦、40瓦、60瓦、80瓦的灯泡各2个,带有5片叶片、株高相近、生长状况相似的经过消毒的番茄幼苗若干,絵过无菌处理的下图所示装置若干套。该同学的实验设计如下:取4株带有5个叶片、株高相近、生长状况相似的番茄幼苗,分别放在实验装置的玻璃容器内,在暗室中分别用4种不同的灯泡照射;实验开始前使各套装置中液滴的位置相同,并记录液滴的初始位置,30分钟后,再次记录各组液滴的位置。

装置中CO2缓冲液的作用是维持玻璃容器内CO2浓度的稳定。

(1)实验开始后液滴移动是因为玻璃容器内_________的含量发生变化引起的,该同学测的是_________ (填总或净)光合速率,不打开灯泡时,液滴会向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2)有同学表示该实验设计并不严谨,需要设置对照组来排除无关变量对液滴移动的影响,对照组应如何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进实验设计之后,该同学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假设液滴每移动1cm,番茄体内的葡萄糖增加或减少1g,用80瓦灯泡照射时,番茄幼苗净光合作用的速率是

______________g葡萄糖/h。请为该同学写出一个较为合理的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

组别玻璃容器的

温度(C)

灯泡的

瓦数

实验次

开始时液滴的位

置(cm)

30分钟后液滴的平均

位置(cm).

1实验

252032.03.5

对照

252032.02.5

2实验

254032.04.5

对照

254032.02.5

3实验

256032.05.5

对照

25602.02.5

4实验

258032.06.5

对照

258032.02.5组

32.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作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类型,选取的实验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为使实验结果更科学,还需设置_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中对照组的红色液滴静止不动,植物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验证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选取的最佳实验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给植物提供C18O2后,在玻璃罩内检测到含18O的氧气,其产生的途径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如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A、B代表不同的生理过程,序号代表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时,A、B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

________。

(2)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叶肉细胞进行B生理过程时,所需的CO2可来源于____________。

34.下图甲是小麦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示意图,图乙是小麦幼苗叶片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

(1)光反应的产物a、b都含有磷,a是ATP,b是___________,b为碳反应提供了

_______。

(2)发生于叶绿体基质中的反应称为__________循环,其产物在叶绿体内除了合成淀粉外,还可以作为合成__________的原料。为了将该产物运至籽粒中并储存起来,依次会出现__________等糖类物质。若停止C的供应,短期内叶绿体基质中RUBP的含量会

___________。

(3)四种色素中,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是__________,主要吸收__________光。35.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而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底物和试剂实验条件

甲1cm3的蛋白块+4mL胃蛋白酶溶液37℃水浴

乙1cm3的蛋白块+4mL胃蛋白酶溶液70℃水浴

丙1cm3的蛋白块+4mL胃蛋白酶溶液0℃水浴

(1)该实验中,pH属于____变量,所以三支试管的pH应______。

(2)探究胃蛋白酶活性的观测指标是______。

(3)如将实验的材料换为新鲜肝脏研磨液和H2O2溶液,你认为是否科学?___(填“是”或“否”),理由是 ______。

(4)若某同学直接选用双缩脲试剂来检测实验结果,你认为是否合理?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分析实验装置图:甲装置是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实验装置,其中A中加入的是NaOH,作用是吸收空气中CO2;B瓶中是酵母菌培养液;C瓶是澄清石灰水,目的是检测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

乙装置是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实验装置,其中D瓶中是酵母菌培养液;E瓶是澄清石灰水,目的也是检测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

【详解】

A.C瓶和E瓶都会变浑浊,说明酵母菌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又可以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

B.酵母菌适宜生存的温度在18℃~25℃之间,B错误;

C.甲装置是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因此需要不停的送入新鲜空气,C正确;

D.A瓶中加入NaOH溶液是为了吸收空气中CO2,以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干扰,D正确。故选B。

考点: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甲:图甲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型,其中a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应为麦芽糖酶,而d、c为麦芽糖水解产物--葡萄糖。

分析图乙: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ef段,随着麦芽糖浓度的升高,催化速率逐渐加快;fg段,随着麦芽糖浓度的升高,催化速率不变。【详解】

A、由图甲可知,b水解,说明b是底物麦芽糖,a是麦芽糖酶。只有麦芽糖才能与麦芽糖酶的结构完美契合,所以麦芽糖酶只能催化麦芽糖水解,体现了酶的专一性,A正确;

B、限制e~f段上升的原因是麦芽糖的量,f~g段溶液中没有游离的酶,所以限制f~g 段上升的是酶的数量。为保证实验的单一变量,应设置“麦芽糖酶的量一定”,B错误;

C、由题干可知,图乙中的数据是在酶的最适温度下得出的,酶在最适温度下活性最高。f 点是酶饱和点,与酶活性有关,酶活性越高,酶饱和点越高。所以如果温度升高或降低5℃,酶活性都会下降,f点都将下移,C正确;

D、斐林试剂与可溶性的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等单糖和麦芽糖及乳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所以斐林试剂与底物麦芽糖和生成物葡萄糖都能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不能用来检验麦芽糖是否分解,D正确。

故选B。

3.B

解析:B

【解析】

根据图中的化学反应可知,甲上发生了水的分解,是光反应过程,所以甲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乙上发生有氧气参与的水生成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所以乙是线粒体内膜。根据前的分析可知,甲是叶绿体类囊体膜,乙是线粒体内膜,所以A正确;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反应的[H]来自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的分解和丙酮酸在线粒体中的分解,B错误;叶绿体

中提取色素使用的试剂是无水乙醇,C正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酶不同,所以D正确。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C3的还原;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第二、三阶段的场所分别是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都需要酶的催化,根据分析回答。

【详解】

A、过程a表示C5与二氧化碳结合生成C3的过程,表明a是二氧化碳的固定,A正确;

B、过程b表示C3被还原成有机物的过程,表明b是C3的还原,B正确;

C、物质A是葡萄糖,将葡萄糖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是有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错误;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需要酶的催化,故D正确;

故选C。

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酶的特性:

(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详解】

A、酶促反应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是高温不是,A错误;

B、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其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肽聚糖,酵母菌是真菌,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葡聚糖和甘露聚糖,洋葱是植物,其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利用酶解法除去洋葱细胞壁时,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B错误;

C、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如呼吸酶,C正确;

D、酶具有专一性,脂肪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所以催化脂肪酶水解的酶是蛋白酶,D错误。

故选C。

【点睛】

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和。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温度、pH等。

2.酶的高效性是相对于无机催化剂而言的;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需要水浴加热,不适于温度作为自变量的探究实验;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用碘液进行检测时,实验结果均相同。

【详解】

A、酶的高效性是相对于无机催化剂而言的,所以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时,可选无机催化剂作对照,A正确;

B、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需要水浴加热,所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不宜选择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B错误;

C、淀粉是否被分解可用碘液来检测,但蔗糖和蔗糖的水解产物葡萄糖和果糖都不能和碘液发生颜色反应,故不能用蔗糖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C错误;

D、胃蛋白酶的最适PH是1.5,在pH为7和11的环境中变性失活,其PH梯度设置不合理,故无法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D错误。

故选A。

【点睛】

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图A中,叶绿体基质和类囊体腔的pH均为4,但浸泡在pH=4的酸性溶液中,此时不能合成ATP;图B中,类囊体腔中达到pH=4,叶绿体基质中的pH高于类囊体腔为8,能合成ATP。这说明产生ATP的条件是类囊体腔中的H+浓度高于叶绿体基质(或叶绿体基质中的pH高于类囊体腔)。

【详解】

A、由图中可以看出,H+驱动了ATP复合酶,将ADP转化为ATP,A正确;

B、此实验中没有设置光照,所以不能得出光照是该实验进行的必要条件的结论,B错误;

C、植物体内生成ATP的生理过程包括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线粒体,C正确;

D、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依靠水的光解产生类似于图B的条件,D正确。

故选B。

【点睛】

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石英砂(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

【详解】

A、观察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通常采用紫色的洋葱表皮细胞,该细胞为高度分化细胞,不分裂,故观察不到染色体,A错误;

B、叶绿素的提取需用无水乙醇,不可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代替直接使用,因为叶绿素是脂溶性的,B错误;

C、观察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若采用植物的叶肉细胞可用叶绿体作为参照,便于观察,而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富含色素,故可用该细胞作为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材料,C正确;

D、重铬酸钾溶解在质量分数为95%~97%的浓硫酸溶液中,配制成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可用来鉴定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酒精,出现颜色变化为橙色变为灰绿色,D错误。

故选C。

【点睛】

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熟练掌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无氧呼吸:酒精发酵:C6H12O62C2H5OH+2CO2+能量;乳酸发酵:C6H12O62C3H6O3+能量;有氧呼吸: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产物中如果有C02产生,则有两种可能:有氧呼吸或酒精发酵。有氧呼吸过程中:分解葡萄糖:产生的二氧化碳=1:6;无氧呼吸过程:分解葡萄糖:产生的二氧化碳:酒精=1:2:2。乳酸发酵只产生乳酸。

【详解】

A、a条件下,O2吸收量为0,C02释放量为10,说明此过程不进行有氧呼吸,C02全是酒精发酵产生的,乳酸发酵产物中没有C02,因此,该植物种子在a条件下呼吸的产物可能是CO2和酒精,A正确;

B、b条件下,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为8-3=5,d条件下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为7-7=0,所以,d条件下,种子无氧呼吸的强度最弱,B错误;

C、c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4÷6=2/3,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6-4)

÷2=1,所以该植物种子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有氧呼吸多,C正确;

D、d条件下O2吸收量和C02释放量相等,此时只进行有氧呼吸,所以种子呼吸产生的CO2一定来自线粒体,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相关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数学方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

10.D

解析:D

【分析】

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2、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第二阶段由于不同生物体中相关的酶不同,在植物细胞和酵母菌中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动物细胞和乳酸菌中产生乳酸,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没有能量产生。

【详解】

A、向盛有细胞质基质的试管中注入葡萄糖,密封处理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无CO2产生,A错误;

B、向盛有细胞质基质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通氧条件下,不发生反应,不可测得ATP产生,B错误;

C、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葡萄糖,通氧条件下不能发生反应,无热量产生,C错误;

D、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通氧条件下可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会消耗氧气,D正确。

故选D。

1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据题意可知,图示曲线是在CO2浓度为0.03%和适宜的恒定温度条件下测定的。图中可以看出,植物甲呼吸作用(50个单位)强度大于植物乙(20个单位);植物甲的光补偿点为a点,光照强度为1千勒克斯,植物乙的光补偿点为b点,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斯;图中c 点时两种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量相等。

【详解】

A、光照强度为a点时,为植物甲的光补偿点,此时植物甲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A错误;

B、光照强度为c点时,植物甲和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相同,但呼吸作用不同,因此植物甲和植物乙制造的有机物不一样,B错误;

C、光照强度为b点时,为植物乙的光补偿点,此时植物乙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因此产生A 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C错误;

D、d点时植物乙达到光饱和点,因此光照强度不再是限制因素,而题中又提出“适宜的恒定温度条件”,因此此时限制植物乙的光合速率增大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的浓度,D正确。

故选D。

12.D

解析:D

【解析】

图中自变量有:温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因变量是光合作用强度。

Ⅰ、Ⅱ对照的自变量是不同温度;Ⅱ、Ⅲ对照,自变量是不同的二氧化碳浓度。

【详解】

曲线Ⅱ和Ⅲ的自变量是不同的二氧化碳浓度,故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浓度不同,A正确;曲线Ⅰ、Ⅱ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温度,进而造成了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速率的不同,B正确;由图可知,光照强度为a?b时,曲线I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C正确;光照强度为a?c时,曲线I、Ⅱ光合作用强度开始阶段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随后达到饱和点之后,光照强度继续升高,光合作用强度不变,D错误。故选D。【点睛】

易错点:达到光饱和点之前,光合作用强度会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增大,达到光饱和点之后,光照强度增大,光合速率不变。

1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生物膜系统是指在真核细胞中,细胞膜、核膜以及细胞器膜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们形成的结构体系,称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具有特异性,决定了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别分布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上。

【详解】

A、生物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了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A正确;

B、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的场所,在线粒体内膜上发生[H]与氧结合生成水的过程,丙酮酸的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基质,B错误;

C、细胞膜上附着ATP水解酶,可以催化ATP水解,为细胞主动吸收某些营养物质提供能量,C正确;

D、核膜上的核孔是核质之间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通过核孔实现了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流,D正确。

故选B。

1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甲可知T0时淀粉酶的活性最大,此时是该酶的最适温度,故A正确。Ta是因为温度低酶的活性收到抑制,但空间结构没有被破坏,而Tb处是温度过高酶失去了活性,因为其空间结构已经破坏,故B正确。在图乙中因为因变量是产物的积累量,反应速率最快的点是酶的最适温度,应是A点,故C错误,D正确。故选C。

1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图中①是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A错误;

B.分析题图可知,光反应阶段,水分解形成了②和还原氢,因此②是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B正确;

C.图中③是三碳化合物,被还原氢还原形有机物,不是被氧化形成有机物,C错误;

D.④是ATP,ATP形成与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D错误。

故选B。

【定位】

光合作用过程

【点睛】

光合作用过程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是水光解形成氧气和还原氢的过程,该过程中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中,暗反应阶段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二氧化碳固定是二氧化碳与1分子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2分子三碳化合物的过程,三碳化合物还原是三碳化合物在光反应产生的还原氢和ATP的作用下形成有机物和五碳化合物的过程。

16.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某植物处于25℃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a点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N1代表呼吸速率;ab段表示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b点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bd段,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详解】

A、a点时叶肉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除了受温度影响,还受O2浓度等因素的影响,A错误;

B、b点时该植物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而呼吸作用的O 2消耗量为N1,因此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O2产生量为也N1,B正确;

C、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a、b、d三点的呼吸速率是相同的,C错误;

D、c点时对应的光合作用无法确定是否达到最大值,因此不一定为该植物的光饱和点,D 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结合曲线图,综合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环境因素,要求学生识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掌握影响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环境因素,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点和线段的含义,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

查。

1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还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在剧烈运动或供氧不足的情况下,人体细胞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

【详解】

A、细胞呼吸过程是酶促反应,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A正确;

B、人体细胞也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B正确;

C、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C错误;

D、叶肉细胞在光照下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但在无光条件下只能进行呼吸作用,D正确。

故选C。

1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分析曲线图:图中,Ta时温度较低,酶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Ta~To,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增大;T0时,酶活性最高,此温度是酶的最适温度;To~Tb,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降低;Tb时酶变性失活。

【详解】

A、图中Ta时酶活性低,是由于低温抑制了酶的活性,但酶没有失活,A错误;

B、酶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只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错误;

C、T a→T0,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增大,C正确;

D、T b时酶因空间结构改变而失活,不适宜保存淀粉酶,D错误。

故选C。

【点睛】

解题关键是对曲线图的分析:低温使酶活性降低但不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酶的活性可以恢复。高温、过酸、过碱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活,酶的活性不能恢复。

19.A

解析:A

【解析】

【分析】

分析曲线:曲线AB段,随着麦芽糖量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因此影响该段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是麦芽糖量;B点时,酶促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值;曲线BC段随着麦芽糖量的增加,催化速率不变,说明此时限制催化速率的因素最有可能是酶的数量和酶的活性。

【详解】

A、B点时,催化速率最大,此时麦芽糖酶全部参与催化,A正确;

B、题干信息表明,此关系曲线是描绘酶在最适温度下起作用的结果,若温度上升5℃,反应速率会变慢,B点将向左下方移动,B错误;

C、因受酶数量和活性的限制,BC段催化速率不再增加,C错误;

D、麦芽糖属于还原糖,麦芽糖水解产生仍然是还原糖,因此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麦芽糖的分解情况,D错误。

故选A。

20.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考查对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关系、矿质元素对光合作用影响的理解。明确镁元素与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

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叶肉细胞内叶绿素含量较低,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也随之降低,导致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所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ATP与ADP的含量处于动态平衡之中,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对ATP的需要,平静和剧烈运动时,细胞内ATP的含量保持稳态,A错误;

B、蛋白质的合成,属于吸能反应。与ATP水解有关,B错误;

C、ATP在给细胞提供能量时,其中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易断裂、易形成,C错误;

D、细胞中绝大多数的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由ATP直接功能,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D正确。

故选D

【点睛】

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1)ADP和ATP的关系:ADP是二磷酸腺苷的英文名称缩写,分子式可简写成A-P~P.从分子简式中可以看出.ADP比ATP少了一个磷酸基团和个高能磷酸键.ATP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对细胞的正常生活来说.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的.。(2)ATP的水解: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TP 分子中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水解.于是远离A的那个P就脱离开来.形成游离的Pi(磷酸)。(3)ATP的合成:在另一种酶的作用下,ADP接受能量与一个Pi结合转化成ATP.ATP与ADP相互转变的反应是不可逆的,反应式中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ADP 和Pi可以循环利用,所以物质可逆;但是形成ATP时所需能量绝不是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所以能量不可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