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期末考试复习计算题

金融学期末考试复习计算题
金融学期末考试复习计算题

计算题一:

1.某人3年后需一笔93 170元的货币,银行存款的年利率为10%,他应该筹集多少本金存入银行,才能在3年后得到这一数量的货币(求现值)?

2.银行发放一笔金额为30 000元,期限为3年,年利率为10%的贷款,规定每半年复利一次,试计算3年后本利和是多少?

1.准确记住复利计息的公式;

2.计息期为半年,所以,利率要折算为半年期的

利率;3.计息期数要正确。每半年计息一次,三年计息期共为6个。

3.设某一时期的名义利率为2%(此为均衡利率),当物价上涨率为4%时,要保持实际利率不变,怎么办?

4. 某国2010年一季度的名义利率为10%,通货膨胀率为4%,请分别以粗略的方法和精确的方法求实际利率。

5.某人有存款50万元、负债15万元和货币值随物价变动的资产30万元,当通货膨胀率为100%时,其总名义资产的净值是多少?

5.某人在银行存人3年期存款100万元,若3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为4%,请利用单利法和复利法分别计算在利息所得税率为20%时,此人存满3年的实得利息额

计算题型二:

1.某企业将一张票面金额为10 000元、3个月后到期的商业票据,提交银行请求贴现。若银行的年贴现率为6%,那么银行应付给企业多少现款?银行扣除了多少贴息?

解:贴现利息=票面金额*贴现率*时间

2.某公司持有一张面额10 000元的票据去银行办理贴现,该票据50天后到期,银行

的年贴现率为12%,该公司可以从银行得到多少现款?

解:贴现额=票面金额*(1-贴现率*剩余时间)

* 3.某债券面额100元,利息率6%,购进日2005年8月10日,到期2010年1月1日,发行期限7年,买入价112.4元,到期还本付息,计算直接收益率和到期收益率

年利息收益

解:(1)直接收益率= ——————×100%买入价格

(2)到期收益率=债券直接收益率又称本期收益率、当前收益率,指债券的年利息收入与买入债券的实际价格之比率。直接收益率反映了投资者的投资成本带来的收益。

4.某债券买人价87.5元,面额100元,还有2年到期,每年付息一次,利息率5%,计算直接收益率和到期收益率。

5.已知市场利率是5%,假设某公司计划发行面值为1000元的债券,期限为3年,债息率是3%,单利计算,采用一次还本付息。问该债券以什么价格发行适当?

计算题三

3-1.某商业银行吸收原始存款300亿元,其存款准备率为5%,客户提取现金率为10%,不考虑其他因素,该商业银行能创造多少派生存款?

3-2.某甲2010年7月1日,在银行开立活期储蓄存款账户,当日存入人民币100万元,准备2002年6月30日全部取出并销户,届时他将获得存款本息多少?(按年率1.6%,税率15计算)

3-3.A企业持一张票面额100万元,尚有120天到期的商业票据到银行贴现,银行规定

的贴现率为6%,银行应付款是多少?

3-4.某银行对某企业贷款年利率为5.4%,某企业某年6月30日向银行借款30000元,同年9月10日归还,求利息额及本利和。

44--11..假定商业银行系统吸收存款(R)500亿元,法定存款准备率r=8%,当r上升至12%或下降至5%时,最终货币供给量(D)有何变化?

4-2.如果你在A银行存入10 000元现金,假设法定存款准备率(R)为8%(不考虑现金漏损及其它占用款)。问:A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各是多少?A银行能够增加多少贷款?整个银行体系最终会创造多少货币?

3.如果基础货币1000亿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d)6%,现金漏损率(K)10%,银行超额准备金率(e)为8%,求此时的货币乘数和货币供给量。若央行将法定存款准备率提高2个百分点,银行存款增加了20%,货币供应量会有怎样的变化?

4-3.某商业银行吸收储蓄存款20万元,设存款准备率为10%,客户提取现金率为10%,其他因素忽略,该银行能创造出多少派生存款?

4-4.某银行吸收原始存款5 000万元,其中1 000万元交存中央银行作为法定准备金,1 000 万元作为超额存款准备金,其余全部用于发放贷款,若无现金漏损,计算商业银行最大可能派生的派生存款总额。

计算题五:

1.某国2007年的名义利率为8.5%,通货膨胀率为6.5%,请分别以粗略的方法和精确的方

法求实际利率。

5-2.某人有存款5000元、负债2000元和货币值随物价变动的资产3200元,当通货膨胀率为100%时,其名义资产的净值是多少?

1.设某一时点我国流通中现金为30000亿元,居民活期储蓄存款50000亿元,居民定期

储蓄存款80000亿元,农村存款1000亿元,企业活期存款20000亿元,企业定期存款15000亿元,机关团体部队存款12000亿元,其他存款000亿元。试计算M1层次的货币供应量。

金融学计算题最新版本

计算题复习题 1.银行向企业发放一笔贷款,贷款额为100万元,期限为4年,年利率为6%,试用单利和复利两种方式计算银行应得的本息和。 单利法:I=P×r×n=1006%×4=24,S=P+I=124万元 复利法:S=P(1+r)n=100(1+6%)4=126万元 到期后一次性还本付息(单利计息) 2.有一块土地,每亩的年平均收益为1200元,假定月利率为1%,则这块土地会以多少元的价格买卖才合算?若一条公路从它旁边通过,使得预期收益上升为3600元,如果利率不变,这块土地的价格又会是多少? P1=B1/r=1200/(1%×12)=10000元 P2=B2/r=3600/(1%×12)=30000元 3.某债券面值100元,10年偿还期,年息9元,通货膨胀率为3%,实际收益率是多少? 实际收益率=(9/100)×100%-3%=6% 4.某债券面值120元,市场价格为115元,10年偿还期,年息9元,到期收益率是多少? 到期收益率=9×10+120-115/115×10×100%=8.26%。 5.某投资者以97元的价格,购入还有一年到期的债券,债券面值100元,年息8元。持有期收益率是多少? 持有期收益率=(100-97+8)/97×100%=11.34% 6.某三年期债券,面值100元,票面利率8%,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市场利率为9%,该债券价格是多少? 债券价格=100(1+8%)3/(1+9%)3=97.27 7.某股票的β系数为0.6,市场组合的预期收益率为11%,国库券的收益率为5%,该股票的预期收益率是多少? 股票预期收益率=5%+(11%-5%)×0.6=8.6% 8.某企业以一张面额为30万的票据去银行贴现,银行的年贴现率为8%,票据尚有45天才到期,银行扣除的贴现息是多少?企业得到的贴现额是多少? 贴现息=300,000×8%×45/365=2,958.90 贴现额=300,0009-2,958.90=297,041.10 9.某国库券以折价发行,发行价格为95元,面值为100元,偿还按面值支付,投资者的收益率是多少? 收益率=(100-95)/95×100%=5.26% 10.王先生的资产组合中,有70%的比例投资于基金,其余投资于国库券。已知国库券的收益率为5%, 市场组合的收益率为12%, 基金的β系数为0.3,基金与国库券的相关系数为0.6,王先生的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是多少? 基金收益率=5%+0.3×(12%-5%)=7.1% 组合的预期收益率=70%×7.1%+30%×5%=6.5% 11.我国2000年的M2为137543.6亿元,名义GDP为89404亿元,根据费雪的交易方程式计算货币流通速度。 根据费雪的交易方程式,MV=PT,可由名义GDP来表示PT。 V=GDP/M=89404÷137543.6≈0.65 12.设原始存款1000万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8%,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6%,提现率为6%,试计算整个银行体系创造的派生存款总额。 存款总额=原始存款×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现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1000×1/(8%+6%+6%)=5000(万元) 派生存款总额=存款总额-原始存款额= 5000- 1000 = 4000(万元)

金融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西华大学课程考试(考查)试题卷( B 卷) 试卷编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5分,共12分。) 1.商业银行最早萌芽于17世纪末叶设立的() A. 瑞典国家银行 B. 英格兰银行 C.法兰西银行 D.德国国家银行2.按我国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准货币指() A. 流通中的现金 B. 活期性质存款 C. M2-M1 D.储蓄存款 3.商业汇票签发后,必须经过债务人的认可和承认,即债务人签字、划押、盖章的过程,这一行为称为() A.背书 B.承兑 C.贴现 D.转让 4.在商品的赊买赊卖过程中,货币发挥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交易媒介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E.世界货币 5.2月10 日,美元兑日元的报价为 103.00美元=100.00日元 2月15 日,美元兑日元的报价为 101.00美元=100.00日元。则贬值的货币是()B. 日元 C.美元和日元 A.美元 D.不能确定。6.商业银行开展的代理保险业务属于()A. 中间业务 B.表外业务 C. 资产业务 D. 负债业务 )7.商业银行开展的贷款承诺业务属于( A. 中间业务 C. B.D. 负债业务表外业务资产业务8.中央银行从商业银行收购外汇或黄金,意味着() A.基础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等额增加,货币供应量多倍扩张 B.基础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等额增加,货币供应量等额扩张 C.基础货币流入中央银行,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等额减少,货币供应量多倍收缩 D.基础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多倍增加,货币供应量多倍扩张 )分,共16分。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每小题21.人民币符合以下特点() A. 是信用货币 B.起一般等价物作用 C.是我国唯一合法流通的货币 D.是典型的国家货币 E.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 2.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有() A. 准备金 B. 应收现金 C.存款 D.同业存款 E.贷款 F.证券 3.银行保持超额准备金的目的是() A. 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B. 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 C.用于银行间票据交换差额的清算 D.应付不可预料的现金提取 E.等待有利的贷款或投资机会 4.在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央银行“政府的银行”职能的内容是()。 A. 充当最后贷款人 B. 代理国库 C.监督和管理全国的商业银行 D.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E.作为全国票据清算中心,实现商业银行之间的票据清算 5.商业银行经营的原则包括()。

金融学(选择题计算题)

《金融学》 1、典型的金本位制形式是(D ) A、金银复本位制 B、金汇兑本位制 C、金块本位制 D、金币本位制 2、认为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学说是(D ) A、实物货币说 B、名目货币说 C、金属货币说 D、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说 3、中央银行划分货币层次要考虑的是() A、货币范围 B、货币流动性 C、所需的统计资料和数据 D、流通的需要 4、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企业的信用形式是(A )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5、商业汇票包括(CE ) A、商业期票 B、汇票 C、银行承兑汇票 D、银行汇票 E、商业承兑汇票 6、下列属于资本市场特点的是(BCD ) A、交易期限短,在一年以内 B、交易目的是解决长期投资性资金供求矛盾 C、资金借贷量大 D、相对于货币市场收益率高 E、相对于货币市场风险性低 7、外汇交易中心,USD1=RMB8.27,这种标价法称为(BC) A、应收标价法 B、应付标价法 C、直接标价法 D、间接标价法 8、政策性金融机构特有的职能(ABCD ) A、倡导性职能 B、选择性职能 C、补充性职能 D、服务性职能 E、货币创造职能 9、我国一家政策性银行成立于(B ) A、1992年 B、1994年 C、1996年 D、1998年 10、商业银行从外部筹集资本的主要途径是(ACD ) A、发行中长期债券 B、出售资产与租赁设备 C、发行普通股 D、发行优先股 E、股票与债券互换 11、商业银行广义现金资产是(ABCE ) A、库存现金 B、托收中的现金 C、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D、同业借款 E、存放同业借款 12、商业银行中最具有流动性的资产是(C ) A、通知贷款 B、短期证券资产 C、现金资产 D、占用同业款项 13、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是(B ) A、中央银行的资产 B、中央银行的负责 C、商业银行的存款 D、商业银行的资产 14、中央银行证券买卖以(A )为主要对象 A、政府债券 B、企业债券 C、票据 D、绩优股 15、利息的高低与()无直接关系 A、政府政策 B、国际利率水平 C、借款人自身赢利能力 D、市场利率水平 16、社会有效需求严重不足,或社会总需求严重落后于总供给的经济情况下所采取的是(B ) A、紧缩性货币政策 B、扩张性货币政策 C、均衡性货币政策 D、中性货币政策 17、对利率变动的影响最为直接与明显的经济政策是(C) A、收入政策 B、财政政策 C、货币政策 D、汇率政策 18、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给量,可通知如下渠道来实现(B ) A、降低再贴现率 B、在公开市场上卖出证券 C、增加外汇储备 D、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19、《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是(A ) A、保护币值的稳定,并以促进经济发展 B、最大限度的经济增长 C、控制物价上涨 D、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20、中央银行可选择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BCD ) A、存款准备金 B、基础货币 C、利率 D、货币供给量 E、储备资产 21、中央银行集中存款准备金目的在于(ABD ) A、保护银行 B、调节货币供给 C、吸收存款 D、保护存款人 E、发放贷款

金融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题(考试有4个,占12分) 1、信用 2、格雷欣法则 3、商业银行 4、货币制度 5、货币供给 6、金融市场 7、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8、货币乘数 9、货币政策10、金融11、基础货币12、金融工具13、股票 二、单选题(考试有20题,共20分) 1、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机构是(C) A.商业银行 B.投资银行 C.中央银行 D.保险公司 2、具有正相关关系的货币政策目标是__A____ 。 A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B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C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D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 3、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一家(D) A.商业银行 B.投资银行 C.中央银行 D.政策性很行 4、偿还赊销款项时,货币执行__C____。 A价值尺度职能B流通手段职能C支付手段职能D货币贮藏职能 5、大多数经济学家和各国货币管理当局所接受的划分货币的层次标准是各种金融工具的_D_____。 A相关性B可测性 C可控性D流动性 6、信用最基本的特征是__D____。 A安全性B流动性 C收益性D偿还性 7、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是在__B____下出现的现象。 A平行本位制B双本位制C跛行本位制D金汇兑本位制 8、四大银行中最晚成立的是(A ) A.中国工商银行 B.中国银行 C.中国建设银行 D.中国农业银行

9.我国香港地区的中央银行制度类型属于(D) A.单一型 B.复合型 C.跨国型 D.准中央银行型 10、效果比较猛烈、不宜经常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___B_______。 A 公开市场业务 B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C 再贴现率 D 贷款额度 11、商业信用最典型的做法是___D___。 A、商品批发B商品零售C、商品代销D商品赊销 12、下列关于货币供给量的描述,正确的是___B___。 A反映的是货币的流量B反映的是货币的存量 C是一个动态概念D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基础货币 13、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职能是___D___。 A支付中介B信用创造 C金融服务D信用中介 14、唯一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金融机构是A。 A商业银行B中央银行C政策性银行D投资银行 15、由政府或政府金融机构确定并强令执行的利率是____C__。 A公定利率B一般利率C官定利率D固定利率 16、商业银行同业拆借资金只能用于___C___。 A固定资产投资B弥补信贷缺口 C解决头寸调度中的困难D证券交易 17、进行短期融资工具交易的市场属于_B_____ 。 A资本市场B货币市场C外汇市场D黄金市场18、基础货币表现为__A____ 。 A中央银行的负债B中央银行的资产 C商业银行的负债D商业银行的资产 19、我国目前实行的中央银行制度是__A____。 A单一制B多元制C准中央银行制D跨国式20、直接与公众的日常生活相联系的物价指数是__A____。

(期末考试复习)金融学试题库

金融学试题库 第一章货币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金融的本源性要素是【 A 】 A. 货币 B. 资金 C. 资本 D. 市场 2.商品价值最原始的表现形式是【 D 】 A. 货币价值形式 B. 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3.一切商品的价值共同表现在某一种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而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上时,价值表现形式为【 B 】 A. 货币价值形式 B. 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4.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是【 A 】 A. 货币价值形式 B. 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5.货币最早的形态是【 A 】 A. 实物货币 B.代用货币 C.信用货币 D. 电子货币 6.最适宜的实物货币是【 C 】 A. 天然贝 B. 大理石 C. 贵金属 D. 硬质合金硬币 7.中国最早的货币是【 D 】 A. 银圆 B. 铜钱 C. 金属刀币 D. 贝币 8.信用货币本身的价值与其货币价值的关系是【 C 】 A. 本身价值大于其货币价值 B.本身价值等于其货币价值 C. 本身价值小于其货币价值 D. 无法确定 9.在货币层次中M0是指【 C 】 A. 投放的现金 B. 回笼的现金 C. 流通的现金 D. 贮藏的现金 10.从近期来看,我国货币供给量相含层次指标系列中观察和控制的重点是【 D 】 A. M0 B. M1 C. M2 D. M0和M1 11.从中长期来看,我国货币供给量相含层次指标系列中观察和控制的重点是【 C 】 A. M0 B. M1 C. M2 D. M0和M1 12.货币在表现商品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的职能是【 A 】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13.货币在充当商品流通媒介时发挥的职能是【 B 】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14.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绝对值化身而保存起来时,货币发挥的职能是【 C 】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15.货币在支付租金、赋税、工资等的时候发挥的职能是【 D 】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16.观念货币可以发挥的职能是【 A 】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17.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是【 A 】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18.“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产生的货币制度背景是【 C 】 A. 银本位 B. 平行本位 C. 双本位 D. 金本位 19.最早实行金币本位制的国家是【 B 】 A. 美国 B. 英国 C. 中国 D. 德国

金融学期末试题a及答案

金融学期末试题a及答案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韶关学院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期末考试试卷(A 卷) 年级 __ _ _ 专业 __ ___ 班级 _ _ 学号 姓名 ____ ___ 注:1、共120分钟,总分100分 。 2、此试卷适用专业: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一、 单项选择 题:(下 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将你选 定的答案编号填入每题的答案栏中。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 )。 A 、普通商品 B 、特殊商品 C 、一般等价物 D 、特殊等价物 2、一直在我国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是( )。 A 、银行信用 B 、国家信用 C 、消费信用 D 、民间信用 3、目前,我国实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 ) A 、固定汇率制 B 、弹性汇率制 C 、钉住汇率制 D 、管理浮动汇率制 4、如果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了明显的问题,依靠其正常经营已经无法保证足额偿还本息,那么该笔贷款属于五级分类法中的:( ) A 、关注 B 、次级 C 、可疑 D 、损失 5、现金漏损率越高,则存款货币创造乘数:( ) A 、越大 B 、越小 C 、不变 D 、不一定 6、我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 )。 A 、充分就业 B 、币值稳定 C 、经济增长 D 、国际收支平衡 7、某公司获得银行贷款100万元,年利率6%,期限为3年,按年计息,复利计算,则到期后应偿还银行本息共为:( ) A 、11.91万 B 、119.1万 C 、118万 D 、11.8万 8、在采用直接标价的前提下,如果需要比原来更少的本币就能兑换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这表明:( ) A 、本币币值上升,外币币值下降,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上升 B 、本币币值下降,外币币值上升,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上升

金融学期末考试试题

金融学期末考试试题

金融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 1.资本与金融项目:反映的是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的流动,包括资本项目和金融项目。 2.贮藏手段:当货币由于种种原因而推出流通领域,被持有者当做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这时,货币就发挥着贮藏手段的职能。贮藏手段是在价值尺度和流通尺度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 3.证券交易所:是专门的、有组织的证券买卖集中交易的场所 4.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是出口国为支持和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通过提供利息补贴和信贷担保的方式,鼓励本国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提供的中长期信贷。 5.浮动利率:是指在整个借贷期限内,利率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定期调整的利率。 二、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每小题1分,共10分。答对给分,答错扣分,不答不给分) 1.经济发展的商品化是货币化的前提与基础,但商品化不一定等于货币化。( √ ) 2.商业票据不能作为信用货币的形式。 (× ) 3.格雷欣法则是在金银平行本位制中发生作用的。 ( × ) 4.当市场利率上升时,证券行市也上升。 (× ) 5.中央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区别于商业银行的根本标志。 ( √) 6.银行和保险业务收支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属于资本项目。 (× ) 7.现金漏损与贷款余额之比称为现金漏损率,也称提现率。 ( × ) 8.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 × ) 9.基准利率一般属于长期利率。 ( × ) 10.通知放款是商业银行之间的短期资金拆借。 (√)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是( D ) A.汇丰银行 B.花旗银行

国际金融学练习题

《国际金融学》练习题 第一章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和国际收支账户 一、填空题 1.国际收支账户可分为三大类:、、。 2.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原则,进口商品应记入“货物”的方,出口商品应记入“货物”的方。 3.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原则,官方储备增加应记入“储备”的方。 4.投资收入应记入账户。 5.经常账户逆差国应储蓄、投资。 二、判断题 1. 国际收支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债权、债务的余额,因此,它表示一种存量的概念。() 2. 资本流出是指本国资本流到外国,它表示外国在本国的资产减少、外国对本国的负债增加、本国对外国的负债减少、本国在外国的资产增加。() 3. 国际收支是流量的概念。() 4. 对外长期投资的利润汇回,应计入资本和金融账户内。() 5.投资收益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服务项目。() 三、单项选择题 1.国际借贷所产生的利息,应列入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账户。 A. 经常 B. 资本 C. 直接投资 D. 证券投资 2. 投资收益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应列入()。 A. 经常账户 B. 资本账户 C. 金融账户 D. 储备与相关项目 3.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人为设立的项目是()。 A.经常项目 B. 资本和金融项目 C. 综合项目 D.错误与遗漏项目 4.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原则,属于借方项目的是()。 A. 出口商品 B. 官方储备的减少 C. 本国居民收到国外的单方向转移 D. 本国居民偿还非居民债务。 5. 根据国际收入平衡表的记账原则,属于贷方项目的是()。 A. 进口劳务 B. 本国居民获得外国资产 C. 官方储备增加 D. 非居民偿还本国居民债务 四、多项选择题 1. 属于我国居民的机构是()。 A. 在我国建立的外商独资企业 B. 我国的国有企业 C. 我国驻外使领馆 D. IMF等驻华机构 2.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账户包括()子项目。 A. 货物 B. 服务 C. 收益 D. 经常转移 3.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资本与金融账户包括()子项目。 A. 资本账户 B. 金融账户 C. 服务 D. 收益 4. 下列()交易应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贷方。 A. 出口 B. 进口 C. 本国对外国的直接投资 D. 本国居民收到外国侨民汇款 5. 下列属于直接投资的是()。 A. 美国一家公司拥有一日本企业8%的股权 B. 青岛海尔在海外设立子公司 C. 天津摩托罗拉将在中国进行再投资 D. 麦当劳在中国开连锁店 五、名词解释 开放经济、国内吸收、国际投资头寸、国际收支、经常账户、贸易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错误与遗漏账户、综合账户 六、简答题 1. 从国民收人账户角度看,开放经济与封闭经济有哪些区别?

《金融学》试题A及答案

韶关学院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期末考试试卷(A 卷) 年级 __ _ _ 专业 __ ___ 班级 _ _ 学号 姓名 ____ ___ 注:1、共120分钟,总分100分 。 2、此试卷适用专业: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一、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将你选定的答案编号填入每 题的答案栏中。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 )。 A 、普通商品 B 、特殊商品 C 、一般等价物 D 、特殊等价物 2、一直在我国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是( )。 A 、银行信用 B 、国家信用 C 、消费信用 D 、民间信用 3、目前,我国实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 ) A 、固定汇率制 B 、弹性汇率制 C 、钉住汇率制 D 、管理浮动汇率制 4、如果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了明显的问题,依靠其正常经营已经无法保证足额偿还本息,那么该笔贷款属于五级分类法中的:( ) A 、关注 B 、次级 C 、可疑 D 、损失 5、现金漏损率越高,则存款货币创造乘数:( ) A 、越大 B 、越小 C 、不变 D 、不一定 6、我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 )。 A 、充分就业 B 、币值稳定 C 、经济增长 D 、国际收支平衡 7、某公司获得银行贷款100万元,年利率6%,期限为3年,按年计息,复利计算,则到

期后应偿还银行本息共为:() A、11.91万 B、119.1万 C、118万 D、11.8万 8、在采用直接标价的前提下,如果需要比原来更少的本币就能兑换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这表明:() A、本币币值上升,外币币值下降,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上升 B、本币币值下降,外币币值上升,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上升 C、本币币值上升,外币币值下降,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下降 D、本币币值下降,外币币值上升,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下降 9、金融机构之间发生的短期临时性借贷活动是:() A、贷款业务 B、票据业务 C、同业拆借 D、再贴现 10、一般是由政府设立,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等为目标,盈利目标居次要地位的金融机构是:() A、中央银行 B、存款货币银行 C、投资银行 D、政策性银行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将你选定的答案编号填入每题的答案栏中。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 A、简单的价值形式 B、等价形式 C、扩大的价值形式 D、货币形式 E、一般价值形式 2、我国货币制度规定,人民币应具有以下特点()。 A、是不可兑现的银行券 B、是可兑现的银行券 C、与黄金没有直接联系 D、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E、法偿能力是有限的 3、我国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主要有()。 A、利润的平均水平 B、资金的供求状况 C、物价的变动幅度 D、国际经济环境 E、政策性因素

国际金融学--汇率专题计算题(含作业标准答案)

国际金融学--汇率专题计算题(含作业答案)

————————————————————————————————作者:————————————————————————————————日期:

《国际金融学》第五章课堂练习及作业 题 一、课堂练习 (一)交叉汇率的计算 1.某日某银行汇率报价如下:USD1=FF5.4530/50,USD1=DM1.8140/60,那么该银行的法国法郎以德国马克表示的卖出价为多少?(北京大学2001研)解:应计算出该银行的法国法郎以德国马克表示的套算汇率。由于这两种汇率的方法相同,所以采用交叉相除的方法,即: USD1=DM1.8140/60 USD1=FF5.4530/50 可得:FF1=DM0.3325/30 所以该银行的法国法郎以德国马克表示的卖出价为:FF=DM0.3330。

2.在我国外汇市场上,假设2007年12月的部分汇价如下: 欧元/美元:1.4656/66;澳元/美元:0.8805/25。请问欧元与澳元的交叉汇率欧元/澳元是多少?(上海交大2001年考研题,数据有所更新) 解:由于两种汇率的标价方法相同,所以交叉相除可得到交叉汇率。 欧元/美元:1.4655/66 澳元/美元:0.8805/25 1.6656 1.6606 可得:欧元/澳元:1.6606/56。

3、某日伦敦外汇市场上汇率报价如下:即期汇率1英镑等于1.6615/1.6635美元,三个月远期贴水50/80点,试计算美元兑英镑三个月的远期汇率。(北京大学2002研) 解:即期汇率1英镑等于1.6615/1.6635美元三个月远期贴水等于50/80点 三个月英镑等于 (1.6615+0.0050)/(1.6635+0.0080)=1.6665/1.6715美元 则1美元= 11 / 1.6715 1.6665 英镑 =0.5983/0.6001英镑

金融学期末考试试题

金融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 3 分,共 15) 1.资本与金融项目—— 2.贮藏手段— — 3.证券交易所—— 4.出口信贷—— 5.浮动利率—— 二、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每小题1分,共10分。答对给分,答错扣分,不答不给分 ) 1.经济发展的商品化是货币化的前提与基础,但商品化不一定等于货币化。( ) 2.商业票据不能作为信用货币的形式。( ) 3.格雷欣法则是在金银平行本位制中发生作用的。( ) 4.当市场利率上升时,证券行市也上升。( ) 5.中央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区别于商业银行的根本标志。 ( ) 6.银行和保险业务收支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属于资本项目。( ) 7.现金漏损与贷款余额之比称为现金漏损率,也称提现率。( ) 8.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 9.基准利率一般属于长期利率。( ) 10.通知放款是商业银行之间的短期资金拆借。( ) 三、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10分,每小题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 1.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是 ( ) A .汇丰银行 B .花旗银行 C .英格兰银行 D 。丽如银行 2.( ) 膨胀是引起财政赤字和银行信用膨胀的主要原因 A .消费需求 B .投资需求 C .社会总储蓄 D .社会总需求 3.银行持有的流动性很强的短期有价证券是商业银行经营中的 ( ) A .第一道防线 B .第二道防线 C .第三道防线 D 。第四道防线 4.银行在大城市设立总行,在本市及国内外各地普遍设立分支行的制度是

( ) A .单一银行制 B .总分行制 C .持股公司制 D .连锁银行制 5.著名国际金融专家特里芬提出的确定一国储备量的指标是各国的外汇储备应大致相当—国 ( ) 个月的进口额 A .三 B .六 C .九 D .十 6.下列属于消费信用的是 ( ) A .直接投资 B .银团贷款 C .赊销 D 。出口信贷 7.金本位制下, ( ) 是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 A .货币含金量 B .铸币平价 C .中心汇率 D .货币实际购买力 8.专门向经济不发达会员国的私营企业提供贷款和投资的国际金融组织是 ( ) A .国际开发协会 B .国际金融公司 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 。国际清算银行 9.属于管理性金融机构的是 ( ) A .商业银行 B .中央银行 C .专业银行 D .投资银行 10.属于货币政策远期中介指标的是 ( ) A .汇率 B .超额准备金 C.利率 D .基础货币四、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20分,每小题有数目不等的答案正确,请将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 1.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可能面临的风险有 ( ) A .信用风险 B 。资产负愤失衡风险 C ,来自公众信任的风险 D .竞争的风险 E .市场风险 2.按照外汇支付方式划分的汇率是 ( ) A .卖出汇率 B .买人汇率 C .信汇汇率 D .票汇汇率 E .电汇汇率

金融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金融学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章货币概述 1.马克思运用抽象的逻辑分析法和具体的历史分析法揭示了货币之谜:①②③P9 2.货币形态及其功能的演变P10 3.货币量的层次划分,以货币的流动性为主要依据。P17-20 4.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P20 5.货币制度:构成要素P27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6.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特里芬难题)、牙买加协议 重点题目: 1.银行券与纸币的区别: 答:银行券和纸币虽然都是没有内在价值的纸币的货币符号,却因为它们的产生和性质各不相同,所以其发行和流通程序也有所不同。 (1)银行券是一种信用货币,它产生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职能的银行证券。 (2)纸币是本身没有价值又不能兑现的货币符号。它产生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货币在行使流通手段的职能时只是交换的媒介,货币符号可以代替货币进行流通,所以政府发行了纸币,并通过 国家法律强制其流通,所以纸币发行的前提是中央集权的国家和统一的国内市场。 (3)在当代社会,银行券和纸币已经基本成为同一概念。因为一是各国的银行券已经不能再兑现金属货币,二是各国的纸币已经完全通过银行的信贷系统程序发放出去,两者已经演变为同一事 物。 2.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 答:含义: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良币)必然会被人们融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 在金银复本位制下,当金银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发生偏差时,法定价值过低的金属铸币就会退出流通领域,而法定价值过高的金属铸币则会充斥市场。 因此,虽然法律上规定金银两种金属的铸币可以同时流通,但实际上,某一时期内的市场上主要只有一种金属的铸币流通。银贱则银币充斥市场,金贱则金币充斥市场,很难保持两种铸币同时并行流通。P30 3.布雷顿森林体系 答:背景:二战,美元霸主地位确立;各国对外汇进行管制. 1944年7月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的有44个国家参加的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怀特方案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而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主要内容: ●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旨在促进国际货币合作。 ●建立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最主要储备货币的国际储备体系。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其他各 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国际收支赤字国提供短期资金融通,以协助其解决国际收支困难。 ●取消外汇管制,会员国在增强货币兑换性的基础上实行多边支付。 ●制定了“稀缺货币”条款。 作用:

金融学计算题

一、根据某中央银行的有关资料显示,流通中现金为100亿元,现金提取率为1%,存款准备金率为4%,请计算: 1.基础货币;2. 银行存款;3. 货币供应量;4. 货币乘数。 解:根据 C=100,C/D=1%,R/D=4%,所以R=C*4=100*4=400; 1.基础货币B=C+R=100+400=500 2.银行存款D=C/1%=100/1%=10000 3.货币供应量=Ms=C+D=100+10000=10100 4.货币乘数m=Ms/B=10100/500=20.2,或者m=(C/D+1)/ (C/D+ R/D) =(1%+1)/(1%+4%)=20.2 二、假定中国人民银行某年公布的货币供应量数据为:单位:亿元 (一)各项存款 120645 企业存款 42684 其中:企业活期存款 32356企业定期存款 5682 自筹基本建设存款 4646机关团体存款 5759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63243 农村存款 2349其他存款 6610(二)金融债券 33(三)流通中现金 13894 (四)对国际金融机构负债 391 请依据上述资料计算M1、M2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各是多少 (1)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存款 =13894+32356+2349+5759=54358 (2)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54358+5682+4646+63243+6610=134539(亿元) 三、若某甲从某乙处借得2年期5万元贷款,市场利率为6%,通货膨胀率为3%,按复利计息某甲会得到多少实际利息? 解:设r为名义利率,i为实际利率,p为通货膨胀率,Sn为按名义利率计息的本利和,Sr为按实际利率计息的本利和,A为本金, i=1+r/1+P-1 实际利率=(1+6%)/(1+3%)-1=2.9% 实际利息额=5(1+2.9%)2=5.3(万元)四、某债券面值120元,市场价格为115元,10年偿还期,年息9元,到期收益率是多少?实际收益率=9×10+120-115/115×10×100%=8.26%。 五、某国库券以折价发行,发行价格为95元,面值为100元,偿还按面值支付,投资者的收益率是多少?现时收益率=(100-95)/95×100%=5.26% 六、设原始存款1000万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8%,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6%,

《金融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卷

《金融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卷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固定利率 2、商业银行 3、活期存款 4、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5、贴现 1、下列不属于货币市场的是______ A商业票据市场B国库券市场 C股票市场D回购市场 页脚内容1

2、各国货币管理当局所接受的划分货币层次的标准是______。 A相关性B可测性 C可控性D流动性 3、下列关于货币供给量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反映的是货币的流量B反映的是货币的存量 C是一个动态概念D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基础货币 4、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金融机构是______。 A商业银行B中央银行C政策性银行D投资银行 5、商业银行把自己办理贴现业务所买进的未到期票据再转卖给中央银行的业务是。 A、贴现 B、转贴现 C、再贴现 D、再贷款 6、商业银行同业拆借资金只能用于______。 A固定资产投资B弥补信贷缺口 C解决头寸调度中的困难D证券交易 7、具有正相关关系的货币政策目标是______ 。 A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B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C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D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 8、信用最基本的特征是______。 页脚内容2

A安全性B流动性C收益性D偿还性9、偿还赊销款项时,货币执行______。 A价值尺度职能B流通手段职能 C支付手段职能D货币贮藏职能 10、基础货币表现为______ 。 A中央银行的负债B中央银行的资产 C商业银行的负债D商业银行的资产 11、我国M1层次的货币口径是______ A流通中的现金 B流通中的现金+银行的活期存款 C流通中现金+企业活期存款+个人储蓄存款 D流通中现金+单位活期存款+信用卡存款 12、由工资提高引起的通货膨胀属于______ 。 A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B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C结构失衡型通货膨胀D信用膨胀型通货膨胀13、现在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为______ A金属货币B纸币 页脚内容3

网络金融学 期末考试题库

网络金融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1.什么是网络金融?有什么特点? 概念:网络金融,又称电子金融,是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金融的有机结合,是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支撑的各项金融活动、制度和行为的总称,包括电子货币、电子支付、网络银行、网络保险、网络证券以及网络金融安全、管理和政策等内容。 特点: 1)网络化和虚拟化: 2)高效性与经济性: 3)透明化和非中介性: 4)具规模经济效益:边际成本递减,边际效益递增。需求方规模经济、供 给方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2.什么是网络经济?它带来哪些经济理念的重构? 网络经济:就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通信技术在网上进行各种经济活动以及其他相关经济形态活动的总称。 网络经济带来经济理念的重构: ?服务比产品重要:消费者更注重于获取服务、生产者服务收入提高。一流的企业卖标准,二流的企业卖服务,三流的企业卖产品。 ?关系比能力重要:企业获取社会好感是需要成本的;网络可以帮助获得同情与帮助。 ?增量比存量重要: 20世纪美国最大的公司隶属的行业依时间顺序是钢铁、

石油、汽车、电话、软件、网络。 ?专业比综合重要:地域优势的淡化;“酒香不怕巷子深”;对抗式的竞争→交错式的竞争。 3.电子商务给金融业带来哪些新的机遇? 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变了传统金融业赖以生存的经营环境,将给网络金融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金融业将是网络经济的最大受益者,也将成为网络经济最持久和强大的推动力。 (1)电子商务使金融业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增强竞争力; (2)电子商务使金融业超越时空限制; (3)电子商务使金融业拥有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4)电子商务进一步巩固金融业的支付结算地位; (5)电子商务促进金融机构向全能服务型发展; (6)电子商务改变金融业的传统管理模式。 4.为何说电子商务进一步巩固金融业的支付结算地位? 第一,在国民经济体系中,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一直并将继续担当金融中枢的角色,如果没有商业银行的参与和推动,电子商务无疑是空中楼阁; 第二,伴随着电子化、网络化的潮流,银行业率先实现网络化经营,成为电子商务最积极的参与者和最有力的推动者; 第三,长期的发展使银行业树立了稳健、诚信的良好社会形象,构造了安全、快捷、发达的支付网络,这些优势决定了银行支付体系仍将是网络经济交易方式的首选; 第四,银行在电子商务体系结构中仍将担当网络支付结算服务的主要角色。交易者的信用状况及其维护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前提之一,而银行恰恰是社会

金融学计算题

1、关于贴现 贴现付款额(贴现净额)=到期票据金额—贴现利息 如果票据是有息,则到期票据金额是本利和,如果票据是贴现发行的,则到期票据金额就是票据面额。 贴现利息则是申请贴现人因提前获得资金而出让的部分,也是银行因这一笔贴现而获利的部分。贴现利息=到期票据金额×贴现率×贴现期限。其中,贴现期限须注意换算,如给定期限为“×月”,则贴现率除以12再乘以贴现月数,如给定期限为“×天”,则贴现率除以360再乘以贴现天数。 例1: 现有一张10000元的商业汇票,期限为6个月,在持有整4个月后,到银行申请贴现,在贴现率为10%的情况下,计算贴息和贴现净额各为多少元? 本题中,到期票据金额是10000,贴现期限是2月,贴现率是10%,因而, 贴息=10000×10%×2÷12=166.7元 贴现净额=10000-166.7=9833.3元 2、关于收益率 这里,我们一般只讨论持有期收益率,即收益与本金之比,再将它化为年收益率即可。 如例1中,如果再追加一个问,银行在此次交易中获得的收益率是多少?考虑银行的收益与成本,收益是多少?就是贴息166.7元,成本是多少?就是付给贴现人的9833.3元。 则,银行收益率=(166.7÷9833.3)×(12÷2)×100%=10.17% 例2: 某人于2008年1月1日以102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张面值为100元、利率为10%(单利)、每年1月1日支付一次利息的2004年发行5年期国库券,并持有到2009年1月1日到期。问债券购买者和出售者的收益率分别是多少? 分析:这是一张有息且按年支付利息的债券,交易发生时出售者已持有四年,购买者将持有余下的一年,他们也分别获得四年和一年的利息。交易价格102元既是购买者的成本,又是出售者的到期所得(一部分)。 债券购买者的收益率 = (110-102)÷(102×1)×100%= 7.8% 债券出售者的收益率 = (102-100+40)÷(100×4)×100%=10.5% 例3: 甲公司一年前发行了一种3年期的贴现债券,面值为1000元,发行价格是800元,现在的市场价格为900元(剩余期限为2年)。乙公司现在平价发行面额为1000元、期限为2年、年利率为5% 、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计复利)的债券。问: (1)甲公司贴现债券发行时的单利年收益率是多少? (2)李某现在有90000元,是在二级市场购买甲公司债券,还是在一级市场购买乙公司债券获取的利息多? 分析:甲公司贴现债券发行时发行价格是800元,到期可以得到1000元,若发行时即购买此债券并持有到到期,则收益200元,本金是800元,持有期是3年。因而: 收益率=(200÷800)÷3×100%=8.3% 李某有两种选择,一是二级市场购买已发行的甲债券,二是一级市场购买乙债券,期限都是两年,需要考虑的就是利息多少的问题了。 如购甲,成本将是900元一张,到期每张债券可获利100元,90000元共可购入100张。则: (90000÷900)×(1000-900)=10000元 如购乙,可以考虑先将每张债券的利息计算出来,再乘以可购的债券张数。 1000×(1+5%)2-1000=102.5元 102.5×(90000÷1000)=9225元 也可以直接将90000作为本金,本利和减去本金即为利息。 90000×(1+5%)2-90000=9225元 例4某国证券市场现有两种债券供投资者选择:(1)一级市场发行的A债券,其面值1000元,期限9个月,发行价格970元;(2)二级市场交易的B债券,该债券是2年前发行的,名义期限为5年,面值1000元,年利率为10%,到期后一次性还本付息(单利计息),现在的市场价格为1200元。问两种债券的年收益率各是多少? A:(1000—970)÷970×12/9×100%=4.12%

金融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题库中客观题的答案已全部附上,主观题的答案学生自己看书,全在书上 :期末考试的选择题、判断题大部分来源于题库;名词解释、简答与论述全部出自于题库。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不定项选择题 1、与货币的出现紧密相联的是( B ) A、金银的稀缺性 B、交换产生与发展 C、国家的强制力 D、先哲的智慧 2、商品价值形式最终演变的结果是( D ) A、简单价值形式 B、扩大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价值形式 3、中国最早的铸币金属是( A ) A、铜 B、银 C、铁 D、贝 4、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律出现在( C )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 5、中华人民国货币制度建立于( A ) A、1948年 B、1949年 C、1950年 D、1951年 6、欧洲货币同盟开始使用“欧元EURO”于( B ) A、1998年 B、1999年 C、2001年 D、2002年 7、金银复本位制的不稳定性源于( D ) A、金银的稀缺 B、生产力的迅猛提高 C、货币发行管理混乱 D、金银同为本位币 8、中国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 C ) A、1分 B、1角 C、1元 D、10元 9、金属货币制度下的蓄水池功能源于( C ) A、金属货币的稀缺性 B、金属货币的价值稳定 C、金属货币的自由铸造和熔化 D、金属货币的易于保存 10、单纯地从物价和货币购买力的关系看,物价指数上升25%,则货币购买力( B ) A、上升20% B、下降20% C、上升25% D、下降25% 11、在国家财政和银行信用中发挥作用的主要货币职能是( C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12、下列货币制度中最稳定的是( C ) A、银本位制 B、金银复本位制 C、金铸币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 13、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的建立基础是( A ) A、劳动价值说 B、货币金属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