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宝山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7年宝山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7年宝山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7年宝山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2016年12月

一、积累应用(10分)

1.把下列名篇名句补写完整。(3分)

(1)是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2)_______________,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穆吟留别》)

2.按要求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2分)

《月夜》中,杜甫在描写妻子独自看月的情景后,写出了希望结束两地看月的诗句:“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3.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名句,最恰当的一句是()(2分)

周恩来总理为中国的崛起强大,为世界的和平进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他的品德风范,中国人民崇敬追随,世界人民也敬佩向往。

A.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B.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4.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掌握内容取向的显性知识,如学科内容、学科教学法、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和一般文化等原理类知识;_____________,包括教育信念、自我知识、人际知识、策略知识、情境知识和反思知识等为基础的课程知识、教学设计知识、教学过程知识、组织管理知识和人际知识等,即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的核心知识,是关于如何教和怎么支持学的知识。

A.还要掌握核心的教学取向的实践知识

B.还要掌握隐性的实践取向的教学知识

C.更要掌握丰富的实践取向的隐性知识

D.更要掌握基础的教师取向的丰富知识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甲、乙二文,完成5—10题。(16分)

《湄公河行动》:主流电影的良心品质

①国庆节档期,《爵迹》《王牌逗王牌》等电影纷纷遭遇口碑滑铁卢,票房成绩后劲不足。

唯有警匪动作片《湄公河行动》低开高走

....,在观众良好口碑的助推下票房逆袭,多日蝉联单日票房冠军。影片凭借现代化的艺术表达、奇观化的视觉呈现和商业化的包装手段实现了主旋律题材的类型突破,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惊喜。在叫座不叫好的电影不断涌现的行业背景下,这部弘扬主流价值观的良心之作获得市场成功,让更多潜心艺术创作的电影人获得了继续前行的信心。

②2011年10月5日,两艘中国商船在湄公河流域遇袭,13名中国船员遇难,这起“湄公河惨案”震惊了全世界。犯我国民,虽远必诛。为了替国人讨回公道,中国政府出动警力,境外追捕幕后黑手、毒枭糯康。《湄公河行动》讲述的正是我国缉毒精英为了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赴汤蹈火的那段不凡经历。影片以弘扬英雄主义为叙事基调,集中展现警察工作的凶险刺激和英雄警察的机智勇猛,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了“我们的生活之所以光明,是因为有人替我们挡住了黑暗”的道理。影片跳出了以往一些主旋律创作程式化、套路化的窠臼,没有让“为了世间正义舍我其谁、为了保家卫国无私奉献”的主题流于说教,而是通过紧张刺激的故事情节和细腻丰富的细节处理使这些大情怀、大格局落在了实处,做到了有看点、有骨架、有灵魂。

③对真实事件的创新性改编是影片成功的第一步。创作者并没有局限于呈现现实本身,而是在保证故事逻辑性和目的性的基础上,架构艺术真实。《湄公河行动》的开篇就从维护国家尊严、打击国际犯罪行为的层面简洁交代了案件的背景,然后迅速切入故事本身,用强情节推进剧情。影片三段重头戏,即在赌场营救线索人物,商场假交易以及抓捕糯康,可谓险象环生,悬念迭起。其中既包括窄巷追击、高空飞跃,也有丛林野战、近身格斗,既有直升机空中救援、水面快艇追逐,也有无人机侦查和缉毒犬排雷,更别提追车、爆破等警匪片中的常见桥段了……这种短平快的叙事节奏和奇观景象的有效营造展示了中国警察领导者的运筹帷幄、团队的有力配合和个人的英雄本色,使观众的肾上腺素不断飙升,极大限度地调动了他们的观影热情。其中,商场假交易的情节让人印象最为深刻。在这场戏开始前,导演一气呵成完成了重要的情节铺垫,尤其是方新武为毒贩与伪装成富商的高刚穿线搭桥的过程,节奏明快。进入正题后,高刚、方新武与糯康手下在商场假装交易时,多条线索齐头并进。正邪两组人物分别通过耳麦对话,进行跟踪与反跟踪,表现得杂而不乱,扣人心弦。

④《湄公河行动》的主要角色,特别行动小组队长高刚和缉毒情报员方新武,戏骨大叔加实力偶像的组合,这种好莱坞类型片的经典设置在国产警匪片中却比较少见。张涵予饰演的高刚几乎就是现代版的杨子荣,浑身是戏,既是让犯罪分子闻风丧胆的正义卫士,又是与女儿温情互动的呆萌老爸。而彭于晏饰演的方新武则是游走于犯罪边缘的卧底,为了得到情报对线人严刑拷打,为了报仇杀死犯罪嫌疑人。但对自己的行为,他也内心不安,最终为了保障完成任务、掩护高刚和被捕的罪犯安全离开,义无反顾地牺牲自己。这些用细节描写展示内心世界和情感故事的做法,让人物的形象更加立体饱满,真实可信,在观众的心中找到了立足点。

⑤总而言之,在电影创作者诚意满满的辛苦付出中,《湄公河行动》挖掘故事本身的张力,充分借鉴好莱坞与香港类型电影的先进经验,将警匪电影的叙事技巧和视觉呈现带到一定的高度。

——选自《光明日报》(2016年10月17日 14版)有删节

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统计,今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达到124.29亿元,同比减少0.38%,观影人次比去年比去年同期增长5.01%。其中,国产影片票房为63.36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30.82%,国产影片份额比去年减少22.42%。暑期档虽然上映影片数量超过百部,但市场表现平淡。

5.甲文第①段加点

字“低开高走”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甲文第②段概述了“湄公河惨案”及中国政府出动警力追凶的内容,对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交代了《湄公河行动》的故事来源及人物原型。

B.有助于阐明《湄公河行动》对题材的艺术处理。

C.能够彰显《湄公河行动》弘扬主流价值观的良心。

D.说明《湄公河行动》对好莱坞类型片借鉴的原因。

7.下列对甲文③④段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影片有赌场营救线索人物,商场假交易以及抓捕糯康等三段重头戏。

B.影片开场交代背景后,迅速进入高刚、方新武与糯康假交易的正题。

C.方刚既有威武的一面,是正义卫士;又有温情的一面,是呆萌老爸。

D.缉毒情报员方新武的形象,直入内心世界和情感故事,饱满而真实。

8.概括《湄公河行动》电影人对“故事情节”的艺术处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乙文图表,简介2014年—2016年全国暑期档电影票房情况。(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甲文第②段,从“主题表现”方面,为暑期档市场表现平淡的影片的制作者提出改进的建议。(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6分)

灵魂的伤痕

卢隐

①我没有事情的时候,往往喜欢独坐深思,这时我便把我自己站在高高的地方,——暂且和那旅馆作别,不轩敞的屋子——矮小的身体——和深闭的窗子——两只懒睁开的眼睛

——我远远地望着,觉得也有可留恋的地方,所以我虽然和他是暂别,也不忍离他太远,不过在比较光亮的地方,玩耍些时,也就回来了。

②有一次我又和我的旅馆分别了,我站在月亮光底下,月亮光的澄澈便照见了我的全灵魂。这时自己很骄傲的,心想我在那矮小旅馆里,住得真够了,我的腰向来没伸直过,我的头向来没抬起来过,我就没有看见完全的我,到底是什么样子,今天夜里我可以伸腰了!我可以抬头了!我可以看见我自己了!月亮就仿佛是反光镜,我站在他的面前,我是透明的,我细细看着月亮中透明,自己十分的得意。后来我忽发现在我的心房的那里,有一个和豆子般的黑点,我不禁吓了一跳,不禁用手去摩,谁知不动还好,越动着这个黑点越大,并且觉得微微发痛了!黑点的扩张竟把月亮遮了一半,在那黑点的圈子里,不很清楚的影片一张一张地过去了,我把我所看见的记下来:——

③眼前一所学校门口挂着一个木牌,写的是:“京都市立高等女学校”。我走进门来,觉得太阳光很强,天气有些燥热,外围的气压,使得我异常沉闷,我到讲堂里看她们上课,有的做刺绣,有的做裁缝,有的做算学,她们十分的忙碌,我十分的不耐烦,我便悄悄地出了课堂的门,独自站在院子里,想藉着松林里吹来的风,和绿草送过来的草花香,医医我心头的燥闷。不久下堂了,许多学生站在石阶上,和我同进去的参观的同学也出来了,我们正和她们站个面对面,她们对我们做好奇的观望,我们也不转眼地看着她们。在她们中间,有一个穿着紫色衣裙的学生,走过来和我们谈话,然而她用的是日本语言,我们一句也不能领悟,石阶上她的同学们都拍着手笑了。她羞红了两颊,低头不语,后来竟用手巾拭起泪来,我们满心罩住疑云,狭窄的心,也几乎进出急泪来!

④我们彼此忙忙地过了些时,她忽然蹲在地下,用一块石头子,在土地上写道:“我是中国厦门人。”这几个字打到大家眼睛里的时候,都不禁发出一声惊喜,又含着悲哀的叹声来!

⑤那时候我站在那学生的对面,心里似喜似悲的情绪,又勾起我无穷的深思。我想,我这次离开我自己的家乡,到此地来,不是孤寂的,我有许多同伴,我,不是漂泊天涯的客子,我为什么见了她——听说是同乡,我就受了偌大的刺激呢?……但是想是如此想,无奈理性制不住感情。当她告诉我,她在这里,好像海边一只雁那么孤单,我竟为她哭了。她说她想说北京话,而不能说,使她的心急得碎了,我更为她止不住泪了!她又说她的父母现在住在台湾,她自幼就看见台湾不幸的民族的苦况,……她知道在那里永没有发展的机会,所以她才留学到此地来,……但她不时思念祖国,好像想她的母亲一样,她更想到北京去,只恨没有能力,见了我们增无限的凄楚!她伤心得哭肿了眼睛,我看着她那暗淡的面容,莹莹的泪

光:我实在觉得十分刺心,我亦不忍往下看了,也忍不住往下听了!我一个人走开了,无意中来到一株姿势苍老的松树底下来。在那树荫下,有一块平滑的白石头,石头旁边有一株血般的红的杜鹃花,正迎风作势;我就坐在石上,对花出神;无奈兴奋的情绪,正好像开了机关的车轮,不绝地旋转。我想到她孤身作客——她也许有很好的朋友,但是不自然的藩篱,已从天地开始,就布置了人间,她和她们能否相容,谁敢回答呵!

⑥她说她父亲现在台湾,使我不禁更想到台湾,我的朋友招治,——她是一个台湾人——曾和我说:“进了台湾的海口,便失了天赋的自由;若果是有血气的台湾人,一定要为应得的自由而奋起,不至像夜般的消沉!”“唉!这话能够细想吗?我没有看见台湾人的血,但是我却看见眼前和血一般的杜鹃花了:我没有听见台湾人的悲啼,我却听见天边的孤雁嘹栗的哀鸣了!”

⑦呵!人心是肉作的。谁禁得起铁锤打,热炎焚呢?我听见我心血的奔腾了,我感到我鼻管的酸辣了!我也觉得热泪是缘两颊流下来了!

⑧天赋我思想的能力,我不能使他不想;天赋我沸腾的热血,我不能使他不沸;天赋我泪泉我不能使他不流!

⑨呵!热血沸了!

⑩泪泉涌了!

?我不怕人们的冷嘲,也不怕泪泉有干枯的时候。

?呵!热血不住地沸吧!

?泪泉不竭地流吧!

?万事都一瞥过去了,只灵魂的伤痕,深深地印着!

【注释】庐隐(1898年5月4日~1934年5月13日),五四时期著名作家。本文是她教书之余在日本旅游后所作,发表于1922年8月11日第46期《时事新报﹒文学旬刊》。如果有语文学习方面的问题请添加本人微信号shenjun0729

11.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⑤段划线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以第⑦——?段为例,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评析本文的抒情方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分析本文的结构特点。(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结合全文,分析标题“灵魂的伤痕”的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8分)

金错刀行

(南宋)陆游

黄金错①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②,南山③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④,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注释】①错:镀镶,装饰。②天汉滨:汉水边。③南山:终南山,一名秦岭。④楚虽三户能亡秦:《史记﹒项羽本纪》:“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云:‘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1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1分)

A.本诗是古体诗。

B.本诗是歌行体。

C.本诗不造意境。

D.本诗三次换韵。

16.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五句到第八句塑造了渴望杀敌立功的爱国志士的群像。

B.“千年”句书写了作者报国无门、忠而被弃的人生遭遇。

C.“南山”句雪光刀光相映衬,烘托了作者的凛然与雄心。

D.本诗最后用叹词、反问和典故,抒发了誓死抗金的豪情。

17.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赏析诗歌的前四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8—23题。(17分)

①元狩四年春,上令大将军青、骠骑将军去病将各五万骑。令骠骑出代郡,令大将军出定襄,咸击匈奴单于。赵信为单于谋曰:“汉兵既度幕,人马罢,匈奴可坐收虏耳。”乃悉远北其辎重,皆以精兵待幕北。而适值大将军军出塞千余里,见单于兵陈而待,于是大将军令武刚车自环为营,而纵五千骑往当匈奴。匈奴亦纵可万骑。会日且入,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汉益纵左右翼绕单于。单于视汉兵多,而士马尚强,战而匈奴不利,薄莫,单于遂乘六驘,壮骑可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驰去。时已昏,汉匈奴相纷挐,杀伤大当。汉军左校捕虏言单于未昏而去,汉军因发轻骑夜追之,大将军军因随其后。匈奴兵亦散走。迟明,行二百馀里,不得单于,颇捕斩首虏万馀级,遂至窴颜山赵信城,得匈奴积粟食军。军留一日而还,悉烧其城馀粟以归。

②骠骑将军亦将五万骑,车重与大将军军等,而无裨将。悉以李敢等为大校,当裨将,出代、右北平千馀里,直左方兵,所斩捕功已多大将军。

③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由此上益重爱之。

④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后三年,元狩六年而卒。自骠骑将军死后,大将军长子宜春侯伉坐法失侯。后五岁,伉弟二人,阴安侯不疑及发干侯登皆坐酎金失侯。失侯后二岁,冠军侯国除。其后四年,大将军青卒,谥为烈侯。

18.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汉兵既度幕,人马罢.()(2)大将军长子宜春侯伉坐.法失侯()

19.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会日且.入()

A.还要

B.尚且

C.将要

D.况且

(2)直.左方兵()

A.通“值”,进击。

B.通“值”,遇到。

C.通“值”,价值相当。

D.通“值”,兵力相当。

20.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而适值大将军军出塞千余里,见单于兵陈而待,于是大将军令武刚车自环为营,而纵五千骑往当匈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1)赵信为.单于谋曰(2)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

B.(1)乃.悉远北其辎重(2)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C.(1)单于视汉兵多,而.士马尚强(2)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D.(1)汉军因.发轻骑夜追之(2)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22.本文对卫将军和骠骑将军与匈奴作战的记述有详有略,请对此简要说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依据第③段划线句,用两个四字短语,概括骠骑将军霍去病的主要品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4—28题。(13分)

陈情表

(元末明初)简祖英

①臣祖英九岁失怙①,惟慈亲鞠育,逮长知训,冀或用世,以酬罔极之恩,臣之志也。向叨食元禄,为何左丞参佐,适值三山强冦②,剽掠广城,一门妻女,死节五人;而老母陈氏,为所拘囚。臣祖英隐忍不能即死,其有愧石苞殉国③也多矣。

②兹遇圣朝维新,征讨不服,率土效顺,咸蒙嘉休。乃者三山逆冦,悉婴铁锁,臣母得以生还。虽臣祖英不孝之罪固所难逃,而得以展区区乌哺情私者,陛下之赐也。臣母子离散复完,白骨复肉,铭感圣德,彻于肝肺,虽九死其能报邪!陛下又复甄录④,寄以民社⑤,此正臣殒首效命之秋也。而臣俯顾自惭,不敢拜命者,以罪戾已深,不宜职在民牧。

③钦惟圣朝,以孝道治天下,禄秩不容及不孝之徒;以仁心怀远人,匹夫无有不获之愿。

况臣事元朝,叨为元臣,幸已逃诛。母年逾耄,孤苦特甚,尤宜恻怛而钦恤者也。伏望圣慈,收回成命,矜其爱日之短,俾遂归养之图,则母子拭目清平,讴歌德泽,为赐多矣。

④今臣年四十有九,老母年八十有一。鹤发垂堂,西山之日已薄;弃亲赴任,不孝之罪弥深。苟违亲而事主,陛下安所用之?果尽奉欢之期,然后复求仕进,以尽忠罄节,非惟遂人子之私,亦圣朝孝理之道也。

【注】①失怙(hù):死了父亲。②三山强寇:指元末起兵于三山(今佛山)的邵宗愚割据武装,被何左丞(何真)所灭。③石苞殉国——石指石奢,苞指赵苞。石奢:楚昭王相,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自刎而死。赵苞:鲜卑侵略汉国,把汉将赵苞的母亲置于阵前,赵苞仍按时进击,他母亲和妻子都被鲜卑杀害,赵苞随后呕血而死。④甄录:甄别录用。⑤民社:此指地方官。

24.本文借鉴了蜀汉末西晋初(填人名)的《陈情表》。(1分)

25.第①段用了“石苞殉国”的典故,对其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陈述隐忍苟活的惭愧。

B.表明忠孝难全的矛盾。

C.解释食元俸禄的原因。

D.表达家国兼爱的情怀。

26.对②段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乌哺情思、陛下之赐”,表达对明朝饶恕自己罪过的感恩。

B.“母子离散复完”、“罪戾已深”,旨在说明不就任的原因。

C.“母子离散复完、白骨复肉”,深切表达对不孝罪过的惭愧。

D.“陨首效命之秋也”,表达死后也要为朝廷奔走效命的忠心。

27.分析第③段是怎样说理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表”起先只用于“陈情”,以第④段为例说明这种“表”的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70分)

29.在现代国际大都市上海,人们非常讲究“品位”:用品讲究档次;用度讲究排场;形象讲究派头。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应用 10分

1. 3分(1)无贵无贱,无长无少(2)青冥浩荡不见底

2. 2分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3. 2分 B

4. 3分 C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甲、乙二文,完成5—10题。(16分)

5. 2分票房(收入、成绩)开始低迷后来上升(为多日蝉联单日冠军、多日第一)

6. 2分 D

7. 3分 B

8. 4分不局限于真实事件,在保证故事逻辑性和目的性的基础上,构建艺术真实;简洁交代背景后,迅速切入故事本身,用强情节推进剧情;叙事节奏短平快(明快),险象环生,悬念迭起;多线条齐头并进,杂而不乱(有条不紊)。

一个要点1分。

9. 2分

【答案示例】2014年全国暑期档电影票房为90.0亿元;2015年增长为124.31亿元;2016年比上一年减少,为124.29亿元(同比减少0.38%)。

【答案示例】相较2014年的90.0亿元,2015年全国暑期档电影票房增长到124.31亿元;但是与2015年相比2016年却减少了0.02亿元,为124.29亿元。

图表所转换的文字表述要清晰;具体数字及单位要清晰。

10. 3分

【答案示例】电影要歌颂为光明而奋斗乃至牺牲的人们,要弘扬正义。但主题表现不能流于说教,要特别重视电影“故事性”的特质,把主题融入动人的故事和细节。应用电影特有的故事情节和细节处理把大情怀、大格局落到实处,做到有看点、有骨架、有灵魂。

【答案示例】要通过动人的艺术手段把弘扬主流价值观的主题落到实处,不能程式化、套路化,要通过电影特有的手段使故事对观众具有吸引力,使细节与人情人性想通,引起观众共鸣,这样使故事在表现人物和主题时富有张力。

【答案示例】弘扬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歌颂正义和光明的主题,应跳出主旋律创作程式化、套路化的窠臼,要充分注意对“故事”进行艺术处理,用扣人心弦或惊心动魄的情节和视觉表现主题,满足暑期观众特殊的审美需求。

【答案示例】感动才能打动,打动才能有票房。要观众感动就要有表现保家卫国为国奉献、为正义舍我其谁的主题。要打动观众,就要对这种主题进行情节和细节的艺术处理,使得故事情节紧张刺激,细节细腻丰富,直入观众的生活和内心,做到主题表现、人物形象动人而丰满。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6分)

11. 4分

【答案示例】划线句移情于景、托物言志,花的色彩、姿态融入了作者强烈的不可遏抑的情感,含蕴着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对台湾同胞的同情和与台湾同胞骨肉团聚的志愿。划

线句又暗用杜鹃啼血的典故,写出失去祖国、思念祖国的台湾同胞的凄楚悲痛。(4分)【答案示例】“血般的红”是作者的心在滴血,“迎风作势”是作者的情感在作势。这句融情于景,为台湾同胞沦为亡国奴、为他们的孤苦凄惨而伤痛。这句又用典故,以杜鹃鸟喻台湾同胞,表达了台湾同胞失去祖国的凄楚和心怀祖国的信念。(4分)

【答案示例】杜鹃花血红的色彩迎风作势的动态,与台湾学生凄楚黯淡的形象、苍老的松树等形成反衬,更突出了台湾同胞的凄惨、内心的悲痛,凸显了作者内心强烈的难以忍受的刺痛。作者又借花抒情,把自己被痛苦浸透的心灵写得生动形象。(4分)

【答案示例】作者选取“杜鹃花”这一意象,又用“血般的红”、“迎风作势”描摹,写自己的伤痛悲哀,由景入情,情景交融。“杜鹃”又用典故,引起人们的联想想象,丰富了台湾同胞爱国情思以及悲痛的内涵。(4分)

【答案示例】作者将愁绪、悲情和反抗全都融入凄美的杜鹃花,所以花便血红,便迎风作势。“杜鹃”、“血”又暗含典故,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想象。这样便营造出凄美的意境,表现了失去祖国怀抱的台湾同胞的凄惨,又表现了自己的痛苦。(4分)

【答案示例】划线句和前文“黯淡的面容、莹莹的泪光”呼应,为“对花出神”和第六段“血一般的杜鹃花”、“悲啼”等做铺垫,抒发了自己无限的悲痛,又表现了台湾同胞的凄楚悲痛。(1分)

【答案示例】生动形象,表达了作者的悲痛。承上启下,为后文做铺垫。( 0分)

从表现手法的准确指证和表现手法的表现力两方面评分。这里主要是融情于景和用典两种手法。

12. 4分

【答案示例】用叹词“呵”语气助词“吧”,以人心是肉做的却被铁锤打热炎焚、泪泉干枯来比喻夸张,以“天赋我……,我不能……”排比反复,强烈而直接地抒发了内心的痛苦。这种抒情,不加丝毫的掩饰(直抒胸臆,一任情感宣泄,心中的悲愤情绪喷溢而出,激切直露,等等),以滚烫的文句倾诉着赤诚的爱国之情。强烈的爱国情同胞情与语言形式美达到完美统一。

【答案示例】用叹词“呵”语气助词词“吧”,用人心是肉做的却被铁锤打热炎焚、泪泉干枯以来比喻夸张,以“天赋我……,我不能……”排比反复,强烈地直接地抒发了内心的痛苦。这种抒情,不加丝毫的掩饰,虽然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七个段都是这样,也显得单调。

13. 5分

【答案示例】本文的叙事、写景、抒情随情感流动而展开,以“灵魂的伤痕”为线索,结构

自然流畅。首段总叙“我”有时与旅馆暂别,次段写在又一次离开旅馆观照自己时发现心灵的“黑点”,○3至○6段便追忆这“黑点”:一位在京都求学的台湾同胞的情状;其中第○6段又穿插了另一位台湾人争取自由的呐喊。○7-○13段抒发自己对同胞受难台湾沦陷的悲愤之情。最后一段总结,照应题目,突出金瓯残缺之痛。(4分)

【答案示例】本文以情感的发展结构全文,简单平实。第一段写自己往往在独坐深思时离开旅馆,第二段承上启下写自己离开旅馆而心房里的黑点扩大,引出,3至6段的“影片”。回忆中的叙事、写景也紧紧围绕自己的情感,第六段“招治”的话把感情推向高潮,七至十三段感情奔泻而出,直抒胸臆。最后一段以“万事”“只”总结台湾沦丧在自己的生命中为不能泯灭的痛苦。全文由压抑到诉说到宣泄到凝结于灵魂,随情赋事,层层推进。【4分】14.3分

【答案示例】指精神的孤独和在现实社会中感受到的深沉的压抑;指国土沦丧、同胞受难在精神深处所受到的深深的创伤。个人的种种孤独和精神痛苦都能过去,但国土沦丧之痛和同胞受难之恨刻骨铭心,永存生命之中。(3分)

【答案示例】指追求自由光明的精神受到扼制,更是面对台湾同胞失去祖国而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境况,精神受到深深的伤痛。精神伤痛的核心是拳拳的民族忧患意识,它印入灵魂,刻入生命,永不泯灭。(3分)

说明:此时的庐隐带有五四女性特有的独立意识和压抑感,灵魂的伤痕有这方面的意思。但考虑到中学生的实际,答到给分,不答到也不扣分。主要依据下列要点评分:台湾沦丧、同胞受难的精神痛苦;生命最深处受到的永久伤害。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5—17题。(8分)

15. 1分 C

16. 3分 B

17. 4分

【答案示例】前四句塑造了一位爱国志士的形象。首二句以物写人,以刀的外观和内质之美写自己品行高洁、才能卓越。第三句直接表达未为国建立功业的遗憾,第四句以动作刻画形象,“提刀独立”写对杀敌的渴望,“顾八荒”写自负英雄的豪迈气概。

【答案示例】前四句塑造了一位渴望建功立业的大丈夫形象。“刀”用来杀敌却镶金嵌玉,利气冲天却置于室内,这里托物写人,借“刀”被闲置暗示自己无用武之地。“丈夫”却“五十功未立”,直抒浩叹。“提刀”写急欲上阵,“顾八荒”写壮志难酬而更慷慨激昂,这些动作和神态都突出了自己的爱国热忱。

从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结合具体例子分析三个方面评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8—23题。(17分)

18. 2分

(1)通“疲”,疲劳,疲惫。(2)犯触犯犯罪

19. 2分

(1)C (2)B

20. 6分

正碰上大将军的军队开出塞外一千多里,看见单于的军队排成阵势等待(着汉军)(或在那里),于是大将军又命令用武刚车围成环形营垒(自己排成环型营垒),又放纵(放出、派出)五千骑兵前往(奔袭)抵挡匈奴(命令五千骑兵纵马奔驰抵挡匈奴)。

关键词:适值,陈,当

21. 2分 B

22. 3分

写大将军详尽。先写战前单于的谋略;后叙两军相遇时匈奴以逸待劳,大将军指挥沉稳,列阵派兵作战;此时又描绘红日西坠、飞沙走石的自然景物;然后写大将军派左右两翼包抄匈奴军队,单于夜逃,大将军驱兵追击,烧其城和余粮而还。而写骠骑将军只用“直左方兵”四字写作战过程,用斩获功劳多于大将军一句概括的叙述写作战结果。

说明:写大将军与匈奴作战,战前、战时、战斗结束都非常详细;应结合原文对这三个阶段的“详”具体分析。

23. 2分

不拘古法;自负不羁舍家保国;以国当家;以国为家;一心为国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4—28题。(13分)

24. 1分李密(李虔,字令伯)

25. 2分 C

26. 3分 B

27. 4分

【答案示例】本段先摆出圣朝“以孝道治天下”、“以仁心怀远人”的大道理,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写法,举出“禄秩不容及不孝之徒”的历史和“匹夫无有不获之愿”的普遍事实;在这个前提下指出自己曾侍奉元朝陷母于危境的不孝之举及“母年愈耄、孤苦特甚”的现实情况;最后希望皇上收回成命。这样,本段的说理,逻辑严密,有礼有节。(4分)

【答案示例】本段情理结合,逻辑严密。先高举圣朝的治国治民方略是以孝道仁心为本的大旗,为自己增加理论和道德依据;然后指出自己曾做元臣的罪孽和母亲年老的特殊情况;最后在表达希望皇上收回成命的希望后又表达对皇上的感恩和歌功颂德的愿望。真可谓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4分)

【答案示例】本段运用了演绎推理,逻辑严密。“以孝治天下”不孝之徒不应受俸禄、“以仁心怀远人”匹夫也受到关爱,这是大前提。“臣”曾为元朝做事做元朝臣子,母亲曾被拘囚,所以臣不能再食俸禄;如今母亲年迈、孤苦特甚,更应受到皇上怜恤,所以“臣”当归家奉养母亲。结论是“臣”希望圣慈收回成命的想法是合理的。(4分)

【答案示例】本段第一层陈说自己尽孝、不拜命为官符合“以孝治天下”“以仁心怀远人”的立国之本,为自己辞官归养母亲找到朝廷的依据。第二层陈述自己在元朝为官和目前如今已是耄耋老人的事实。最后一层提出自己的希望,并进一步指出感念皇上恩德及讴歌皇上德泽的内心。这样尽孝也是尽忠朝廷,理中有“礼”,理中有“情”。(4分)

从层次和说理方法两方面评分。

28. 3分

“陈情表”是臣子向君主陈述情怀、表明心曲的一种文体。臣子向皇上表达忠心和为国效命的诚意,要动之以情;要帝王接受自己的请求,又要从其心理需求出发晓之以理。本段先把自己的年龄与母亲对比,说明尽孝时日短尽忠时日长。以“西山之日已薄”喻母亲生命衰落,既打动皇上,又言自己报效圣朝有日,“人子”之私与“圣朝”之道兼顾,道理显豁。同时,整散结合的句式,使语意凝练又感情热切,使陈情曲尽其意,增加了说服力和抒情性。

按以下三个方面评分:内容上的特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主要是动之以情);形式上的特点(对比比喻的手法、骈散结合的句式);为什么用这样的形式表达这样的内容。

2017年上海卷语文高考试题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应用(10分) 1.填空题(5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选自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 (3)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做事马虎,他想写一句话来警醒自己,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C)(2分)。 A.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C.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D.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3分) 吴人的祖先很会唱歌,这是人所共知的。,而且被民间文艺工作者收集保存。可是吴地的舞蹈呢?我们祖先的那种伴有呜呜歌声的舞蹈哪里去了呢? A. 吴歌、白茅山歌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 B. 吴歌、白茅山歌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 C. 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D. 从古到今有人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常识与理论 ①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有间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很多人疑惑: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还是该坚守常识? ②其实,理论和常识很难笼统地拿来比较。因为平时说的“常识”一词,所称的内容十分繁杂。鲸鱼是一种鱼,这份常识保存在“鲸鱼”这个词里,但鲸鱼是哺乳动物,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太阳东升西落是常识,而地球围着太阳转也是常识。为了区分,我们把“鲸鱼是哺乳动物”“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一类常识称做“科学常识”。本文要讨论的常识,是指来自日常经验的常识而非科学常识。“常识”这个词也不能指称错误的东西,错误与否不以科学为标准,而以日常经验为标准,一旦发现某些原本相信的东西不符合日常经验,我们也就不再称之为“常识”。 ③常识是由正常的情况培养起来的。我们看到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那就是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常识并非没有道理。金星、牛郎星都是星星,而太阳、月亮不是,其中的道理是明显的。鲸鱼和鲨鱼是一类而不与老虎同类,道理也是明显的。常识通常是以事实的方式给予我们的,我们接受这些事实,同时就逐渐明白了其中包含的道理。当出现反常情况时,我们会寻求将反常转化为正常。这就是常识解释。爹妈个子大,子女也大,这是正常情况。爹妈个子大,孩子怎么这么矮?小时候没吃的,营养不够,这也是正常情况。 ④常识解释并不总是奏效。出现月食是月亮被天狗咬了,就像月饼被咬一口就会却一块,这当然是常情。但天狗是为月食特设的:不咬月亮的时候它在干什么?为什么每次咬了月亮还必定吐出来?至于细致、系统观测到的现象,仪器观察和实验产生的结果,常识不知道这些事,当然更谈不上由这些事形成什么道理。理论家知道这些事情,而且特别关注这些事情,恰恰是因为常识不能为它提供良好的解释。异常的事情特别能显示理论的解释力。 ⑤理论的解释不是凭空而来。理论靠什么提供解释?靠讲道理。从何处讲道理?从常识。除了包含在常识里的道理,还能从哪里找到道理?还有什么我们能够理解的道理?理论家在成为理论家之前先得是个普通人,是个常人。爱因斯坦说的“科学整体无非是日常思考的精致化”,也是在这个方向上说的。

2018北京东城高三一模物理含答案

东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对外界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小 B. 气体从外界吸热,其内能一定增大 C. 温度越低,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D.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14.下列属于光的衍射现象的是 A . 阳光照射到树叶上,在地面上形成圆形亮斑 B . 光照射细金属丝,在其后形成的阴影中有亮线 C . 在阳光照射下,肥皂泡呈现彩色条纹 D . 光照射到凸透镜上,在其后形成圆形亮斑 15. 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核聚变的是 A . 238234492 902U Th He → + B . 234 2340 90 911Th Pa e -→ + C . 2341 1120H H He n +→+ D .235114489192056360U n Ba Kr 3n +→++ 16. 已知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为地球半径的60倍,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月球环绕地球圆周运动的速度为向心加速度为a ,则a 约为g 的 A . 13600 B. 1 60 C .3 600倍 D. 60倍 17. 如图所示,MDN 为在竖直面内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光滑半圆形轨道,半径为R ,最高点为M 和N ,整个空间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一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的小球自N 点无初速度滑下(始终未脱离轨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的洛伦兹力大小不变 B .小球滑到 D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于mg C .小球滑到D 点时,速度大小是2gR D .小球滑到轨道左侧时,不会到达最高点M 簧,螺栓、弹簧、钢球及外壳都是电的良导体。在静止状态下,钢球和外壳呈断开状态不会导通,当受到冲击,钢球产生运动与外壳接通,便可触发执行电路(未画出),使报警器等元件开始工作。若此装置由静止从高处坠落,重力加速度用g 表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开始下落的瞬间,钢球的加速度为g B .开始下落的瞬间,外壳的加速度为g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一卷(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面授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设计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页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2017上海语文春考卷(含答案)

2017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应用 l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周邦彦《苏幕遮》) (2)蒹葭萋萋,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 秦风·蒹葭》) (3)杜甫《望岳》诗“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以光的明暗写山的高大,王维《终南山》诗中运用了相似手法的一联是“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跑步健身,坚持一段时间后想放弃,以下句子适合用来激励他的一项是(A)。(2分) A.行百里者半九十。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D.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2)班干部改选,小洁被选为班长后发表感言,以下用语得体的一项是(B)。(3分)A.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们将翻开新的一页。 B.谢谢大家的信任,我会尽心尽力,做好工作。 C.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乐意为大家效犬马之劳。 D.很荣幸当选班长,我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8题。(16分) 天开图画即江山王风 ①李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天然”就是自然而然。“天”与“人”是一组对举的概念,二者同为创造者。“人”在创造,“天”更在创造。大自然的自我创造,称为“天工”,与此相对的“人工”,通常认为是远远不及的。而对于人的创造,最高贵的赞美就是“巧夺天工”。与此相类,大自然的声响被称为“天籁”,对于人间的歌唱,其最高赞美也就是用这个词来形容。 ②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人格在山水中获得共鸣,这种人与山水的关系延续至今。音乐中大量的是对大自然的抒写,古代最著名的器乐曲,古琴演奏的《高山》《流水》,引发了千古的赞叹和惆怅。人与人,借助音乐描摹的山水达成最高的和谐,正是中国文人精神的一个缩影。 ③魏晋是中国文学艺术的自觉时期,以自然为题材的山水诗和山水画蓬勃而出,并延续至今,形成诗画中最引人注目的传统。开创山水诗的谢灵运好游,曾经惊动地方官,以为山贼。人的情感与山水相通,则以山水为友。唐代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都不将山水看作客体。 ④至于山水画,最早的文献也出自东晋。画家宗炳,因为老病,不能亲历山水,所以图绘下来以了却山水之思,山水画就成了真山水的替代品,可供“卧游”。中国山水画,固然有不表现人之活动的纯粹山水,但更大量的,则在山水间绘有或行或卧、其小如豆的高人雅士,以及结于山坳水滨的几椽草庐茅屋。在古人的观念中,这是人与自然的最高和谐,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离开了人,虽然完整,但那是寂寞而缺少生命的。山水画集中了画家对山水的观察和想象,移于尺幅间,石涛山水卷轴所钤“搜尽奇峰打草稿”正是中国艺术的真精神。也就是,从发现到创造,人可以集自然山水之美于画幅,咫尺千里,条挂厅室,朝

北京2016-2017东城区高三一模文科数学试卷与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 数学 (文科) 本试卷共5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如果{}|0R =∈>A x x ,{}0,1,2,3B =,那么集合=B A A.空集 B.{}0 C.{}0,1 D.{}1,2,3 (2)某高校共有学生3000人,新进大一学生有800人.现对大学生社团活动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用分层抽样方法在全校抽取300人,那么应在大一抽取的人数为 A.200 B.100 C.80 D.75 (3)如果4log 1a =,2log 3b =,2log c π=,那么三个数的大小关系是 A.c b a >> B.a c b >> C.a b c >> D.b c a >> (4)如果过原点的直线l 与圆22 (4)4x y +-= 切于第二象限,那么直线l 的方程是 A.y = B.y = C.2y x = D.2y x =- (5 )设函数 30()0. 2x x f x x -<=≥?,, 若()1f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0,2) B.(0,)+∞ C.(2,)+∞ D.(,0)-∞∪(2,+)∞ (6) “0cos sin =+αα”是 “cos20α=”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且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如果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那么该四棱锥的四个侧面中是直角三角形的有 A.1 B.2 C.3 D.4 (8)如果函数)(x f y =在定义域内存在区间],[b a ,使)(x f 在],[b a 上的值域是]2,2[b a ,那么称)(x f 为“倍增函数”.若函数)ln()(m e x f x +=为“倍增函数”,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4 1 (+∞- B.)0,2 1(- C.)0,1(- D.)0,4 1(-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及问题详解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知识积累与语言运用 10分 1.根据要求填写诗句。(按题记分,一共6分) (1)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一诗中想象别后重逢时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荀子的《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运用比喻,由琴声想到珠玉声的诗句是:“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4)“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是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一诗中的名句。 2.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 (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C)(2分) 道家意境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物我不分的意境。庄子说:“万物与我为一。”在道家那里,真正有一种澄心观物的超越的态度,①物与我、人与自然也真正地融为一体了。②儒家凸显主体(我)的地位,③在儒家那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单向的;④道家则是淡化主体(我)的地位,在道家这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双向对话和交流的关系。另一种是无我意境。道家贵无,在他们看来,既无本体,也无主体;既无物,又无我。⑤在艺术中,⑥衍生出无我意境来了。陈来先生说,庄子、陶渊明体现了无我之境。蔡报文先生也说:“‘无我之境’就是‘庄学之意境’。”此类意境属老生常谈,故不举例。总之,陶渊明、李白等人的诗境是道家意境的杰出代表,山水诗、玄言诗、山水画中亦多有道家意境。 (2)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D)(2分) A.阁下亲自莅临指导,我倍感尊贵。 B.小明,要多向老师同学不耻下问,这样学习才能提高。 C.老李,家母古稀之庆,我特来恭贺! D.张兄,奉上拙著一本,敬请斧正。 二阅读与鉴赏 70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3-8题。(17分) 给“直升机父母”的七条忠告 南桥

2017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

东城区2017年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4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2016年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已尘埃落定:物理学奖颁给了没有多少人明白的拓扑相变和拓扑相理论;被不少科学家调侃已变成“理科综合奖”的诺贝尔化学奖今年颁给了分子机器这项纯粹的化学基础理论研究;赢得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也属于典型的基础学科领域。本年度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无一例外地颁给了“高冷”的基础科学研究。 如果有人问这些深奥理论“有什么用”“和我有什么关系”“有何应用价值”这样的问题,多半会被认为外行且为时过早。正如大隅良典指出,基础科学真正“有用”可能要等上百年以后,如果认为科学研究必须“有用”,那么基础科学就“死掉了”。不过,这可不是说基础研究没有用。尽管这些受到本届诺奖青睐的理论距离商业应用还很遥远,但它们的前景却被看好,如果一定要问“用处”是什么,今年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的研究大概有着一个共同答案,那就是:提供无限可能。 三位科学家大卫·索利斯 、邓肯·霍尔丹、迈克尔·科斯特利茨获物理学奖。获奖理由是“理论发现拓扑相变和拓扑相物质”。他们利用高等数学方法研究了物质的一些特殊相或状态。因为他们奠基性的工作,材料科学和电子学的应用前景充满希望。 拓扑描述的是当一个物体在未被撕裂的条件下,被拉伸、扭曲或变形时保持不变的特性。拓扑学的目标是通过一些基本特征如“孔”的数量,来描述形状和结构。在一个拓扑学家的眼里咖啡杯与面包圈是同一种东西,因为它们都只有一个“孔”,具有相同的拓扑结构。把拓扑学这种抽象的数学理论应用到基础物理学研究中,人类能更深刻地理解自然界的规律,从而探索和发明各种新奇的材料。现在已知的拓扑相有很多种,过去十年里,这一领域的研究促进了凝聚态物理研究的前沿发展。拓扑材料能够促进新一代电子器件和超导体的研究,而且在未来量子计算机的开发方面也会有很大应用。量子态很敏感,容易受环境影响,如果与拓扑相物质结合,就会得到稳定的状态,对研究会有很大的帮助。 (取材于郭爽、苗千等的相关文章)1.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校对版)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校对版)

2017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应用(10分) 1.填空题(5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2),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选自的《·登健康赏心亭》 (3)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做事马虎,他想写一句话来警醒自己,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2分)。 A.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C.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D.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吴人的祖先很会唱歌,这是人所共知 的。,而且被民间文艺工作者收集

保存。可是吴地的舞蹈呢?我们祖先的那种伴有呜呜歌声的舞蹈哪里去了呢? A. 吴歌、白茅山歌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 B. 吴歌、白茅山歌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 C. 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D. 从古到今有人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常识与理论 ①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有间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很多人疑惑: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还是该坚守常识? ②其实,理论和常识很难笼统地拿来比较。因为平时说的“常识”一词,所称的内容十分繁杂。鲸鱼是一种鱼,这份常识保存在“鲸鱼”这个词里,但鲸鱼是哺乳动物,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太阳东升西落是常识,而地球围着太阳转也是常识。为了区分,我们把“鲸鱼是哺乳动物”“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一类常识称做“科学

2017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7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___________,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2)___________,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辛弃疾《___________·登建康赏心亭》) (3)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做事马虎,他想写一句话来警醒自己,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2分) A.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C.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D.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吴人的祖先很会唱歌,这是人所共知的。_________________,而且被民间文艺工作者收集保存。可是吴地的舞蹈呢?我们祖先的那种伴有呜呜歌声的舞蹈哪里去了呢? A.吴歌、白茅山歌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 B.吴歌、白茅山歌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 C.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D.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常识和理论 ①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有空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很多人疑惑: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还是该坚守常识呢? ②其实,理论和常识很难笼统地拿来比较。因为平时说的“常识”一词,所称的内容十分繁杂。鲸鱼是一种鱼,这份常识保存在“鲸鱼”这个词里,但鲸鱼是哺乳动物,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太阳东升西落是常识,而地球围着太阳转也是常识。为了区分,我们把“鲸鱼是哺乳动物”“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一类常识称作“科学常识”。本文要讨论的常识,是指来自日常经验的常识而非科学常识。“常识”这个词也不能指称错误的东西,错误与否不以科学为判断标准,而以日常经验为标准,一旦发现某些原本相信的东西不符合日常经验,我们也就不再称之为“常识”。 ③常识是由正常情况培养起来的。我们看到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那就

2017年北京东城区高三一模英语试题带答案(20200223161031)

2017年北京东城区高三一模英语试题 2017.4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三节,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 1.5分,共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你 将听一遍。 例: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read? A.A newspaper. B.A magazine. C.A book. 答案是A。 1. What did the man buy? A. A shirt. B. A sweater. C. A pair of gloves. 2. What music does the woman like best? A. Jazz. B. Blues. C. Pop music. 3. How will the speakers probably go to the Smith’s? A. By train. B. On foot. C. By car. 4. Where will the speakers have a talk? A. In a park. B. In an office. C. In a caf. 5.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 now? A. Ask some questions. B. Review her notes. C. Take a test. 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 1.5分,共15分) 听下面4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5秒钟的时间阅读每小题。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你将听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What is the woman doing? A. Collecting coins. B. Looking for keys. C. Doing security check. 7. What does the man have in his pocket? A. Some coins. B. A cellphone. C. Some keys.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题。 8. Who is going to wash the car? A. The woman. B. The man. C. The woman’s son. 9. What is Jonny going to do this afternoon? A. Meet some friends. B. Play basketball. C. Have a picnic.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Schedule. B. Hobbies. C. Transport. 11. 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going tomorrow morning? A. To the zoo. B. To the shop. C. To the bicycle museum.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7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应用(10分) 1.填空题(5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选自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 (3)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做事马虎,他想写一句话来警醒自己,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C)(2分)。 A.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C.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D.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3分) 吴人的祖先很会唱歌,这是人所共知的。,而且被民间文艺工作者收集保存。可是吴地的舞蹈呢?我们祖先的那种伴有呜呜歌声的舞蹈哪里去了呢? A. 吴歌、白茅山歌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 B. 吴歌、白茅山歌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 C. 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D. 从古到今有人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常识与理论 ①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有间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很多人疑惑: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还是该坚守常识? ②其实,理论和常识很难笼统地拿来比较。因为平时说的“常识”一词,所称的内容十分繁杂。鲸鱼是一种鱼,这份常识保存在“鲸鱼”这个词里,但鲸鱼是哺乳动物,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太阳东升西落是常识,而地球围着太阳转也是常识。为了区分,我们把“鲸鱼是哺乳动物”“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一类常识称做“科学常识”。本文要讨论的常识,是指来自日常经验的常识而非科学常识。“常识”这个词也不能指称错误的东西,错误与否不以科学为标准,而以日常经验为标准,一旦发现某些原本相信的东西不符合日常经验,我们也就不再称之为“常识”。 ③常识是由正常的情况培养起来的。我们看到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那就是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常识并非没有道理。金星、牛郎星都是星星,而太阳、月亮不是,其中的道理是明显的。鲸鱼和鲨鱼是一类而不与老虎同类,道理也是明显的。常识通常是以事实的方式给予我们的,我们接受这些事实,同时就逐渐明白了其中包含的道理。当出现反常情况时,我们会寻求将反常转化为正常。这就是常识解释。爹妈个子大,子女也大,这是正常情况。爹妈个子大,孩子怎么这么矮?小时候没吃的,营养不够,这也是正常情况。

东城区2018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及答案(官方版)

东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 文科综合测试(历史)2018.4 选择题 24.在平昌冬奥会的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文艺表演精彩亮相。由运动员扮演的“熊猫信使”和智能机器人共同演绎的冬季运动项目,借助轮滑运动员滑出的轨迹和高科技实现的影像变化,展示了中国结、凤凰、高速铁路、大飞机等中国元素,中国人民的盛情邀请,美轮美奂的视觉艺术给世界各国体育健儿留下了深刻印象。 图9:《2022相约北京》8分钟文艺表演 现场的8分钟文艺表演 ①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创新潜力和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传统 ②说明科学技术在文化发展和创新过程中具有决定作用 ③通过展现中国元素凸显了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结合 ④增强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25.在《经典咏流传》的节目中,一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被乡村老师梁俊和来自贵州山里的孩子们重新唤醒。诗歌的意境、朴实无华的歌声,诗作者、演出者对平凡生命的礼赞,感动了亿万观众,启示我们即使是普通人也要具有对未来追求和勇气。小诗得以被重新唤醒,是因为 A.它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起决定性作用 B.它的内涵与价值在当今社会得以保留和升华 C.它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D.它是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26.王黎娜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带领众多农户通过科学种田,种植出了高品质的青扁豆,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当地农户们的收入逐年提高,她本人也获得“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

头人”的称号,被誉为“扁豆姑娘”。“扁豆姑娘”的创业经历说明 ①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②人生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为社会做出的物质贡献 ③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④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7.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是一场接力赛,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必须认识到 ①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②改革要在不断解决矛盾中推动社会发展 ③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④改革的成功最终取决于我们的信心和决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8.克隆技术自产生以来,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问题始终是世界性难题。我国科学家利用猴的体细胞复制出多个相同的个体,取得了克隆猴的成功,首次完成对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克隆过程,该技术的应用扩大了猴体的来源,为加快有关人脑疾病新药的研发试验创造了条件。克隆猴技术 A.消除了万事万物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 B.实现了克隆技术发展中质的飞跃 C.为人类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D.穷尽了人类对生物科学的真理性认识 29.出席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2964名人大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案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上一级监察委员会负责。”对此正确的解读是 ①宪法修正案的通过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②宪法修正案获得通过说明全国人大代表具有立法权和表决权 ③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监察委员会的性质和法律地位 ④人大与监察委员会之间的关系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 A.①② B. ③④ C.①④ D.①③ 30.过去新生企业“上户口”,要办理各种证照,需要你奔波于工商、税务、社保、质监等多部门之间,费力耗时。随着新改革措施的出台,只需要“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为创业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实施这一举措的意义在于 ①方便了创业者开办和经营企业 ②有利于简政放权,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 ③提高了政府机关依法行政的能力 ④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1.2017年12月2日—3日,东城区举办了以“关注世界,追求和谐”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学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一卷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面授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设计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页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2017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4:古诗鉴赏

2017年高三二模汇编4:古诗鉴赏 宝山、长宁、金山区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5题。(8分) 春日独酌 唐李白 东风扇淑①气,水木荣春晖。 白日照绿草,落花散且飞。 孤云还空山,众鸟各已归。 彼物皆有托,吾生独无依②。 对此石上月,长醉歌芳菲。 【注】①淑:美好。②陶渊明《咏贫士》:“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知音寻不存,已矣何所悲。” 13.下列关于李白诗歌风格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1分) A.清新俊逸 B.风骨峥嵘 C.浪漫奔放 D.天然去雕饰 14.对本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起首四句用“比”的手法,景情理结合,重在托物言志。 B.“扇”写东风吹拂的态势,“荣”表现万物盎然的生机。 C.“白日”两句用动词,使色彩更鲜明,画面更富有动态。 D.结尾两句点题“独酌”,又呈现了主人公的动作和神态。 15.请从写法和情感两个方面比较画线句与注释《咏贫士》的异同。(4分) 13.B 14. A“比”错,应是“兴”;“重在托物言志”错,重在寓情于景,然后景中寓理。 15. 示例:(1)写法上都用了(物我)对比;(2)李白用具体意象“孤云”、“众鸟”(为“彼物”)与自己对比,陶渊明用总括的物类与比喻自己的具体意象“孤云”作对比(李白用具体意象作“彼物”,陶渊明用具体的物象喻自己而用“类”作彼物)。(3)情感上都是孤独无依;(4)李白是更多理想破灭的伤感,陶渊明更表达了对清贫(高洁)的坚守。(1点1分。写法和情感各2分。“同”2分、“异”2分) 青浦区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5题。(8分) 春日独酌 唐李白 东风扇淑①气,水木荣春晖。 白日照绿草,落花散且飞。 孤云还空山,众鸟各已归。 彼物皆有托,吾生独无依②。 对此石上月,长醉歌芳菲。 【注】①淑:美好。②陶渊明《咏贫士》:“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知音寻不存,已矣何所悲。”

2017年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6学年普陀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2016.12 一积累运用(10分) 1.按题目要求填空。(5分) (1)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_____·劝学》)(2分) (2)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___________________。(《八声甘州》)(1分) (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感慨秦汉历史变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按题目要求选择。(5分) (1)朋友将留学远行,依依不舍,此时最适合赠别朋友的是下列诗句中的()。(2分)A.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画线处最适合填入的选项是()。(3分) 在几代考古工作者50多年的不懈努力下,二里头遗址的全貌愈发清晰:这里发现了最早的城市干道网络,发现了最早的宫城,发现了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宫殿建筑群……作为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二里头遗址开城市布局和规划的先河,___________________。 A.被中国城市建设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B.被中国城市建设史留下淋漓尽致的一笔 C.在中国城市建设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D.在中国城市建设史留下淋漓尽致的一笔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3—7题(16分) ①主席:作为主持人,在我两边雷声贯耳的同时,眼前也交织着两组截然不同的世纪画面,忽而是伤感的咏叹调,忽而是激荡的主题曲。对20世纪的回忆会是凯歌高奏还是摇头叹息?让我们再听听双方的总结陈词吧。 ②反方三辩:谢谢主席,大家好!我要在这里指出对方辩友的是,从我方一辩就已经明确地提出,今天我们的发展和进步是我们讨论的前提条件,您不能以此来作为它的论据。而应该在发展的基础上看,我们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有什么喜事,有什么忧事啊! ③对方辩友,世纪回眸,有喜有忧。我方与对方辩友在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性这点上已经达成共识,但是您到最后也没有告诉我,一旦人类自身走向了终结,那么所有的发展与成就都将灰飞烟灭,我们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恰恰取决于我们的忧患意识啊! ④很高兴对方二辩在陈词中,就已经替我们明确地区分了什么是恐惧意识,什么是忧患意识,而且承认了忧患意识确确实实应该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生根。那么,我在这里应该告诉大家,我们就是应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忧患意识使人类迈向更美好的明天。在这里,我想提出,老子曾说过: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喜忧之事常常是同一立场的两个方面。乐极生悲,满常招损,不可不察。 ⑤另外,明确发展是主流,并不能直接得出喜大于忧的结论,应该分析主流是如何出现的,如何确立的以及如何继续保持这种主流。人类发展所带来的诸多灾难性的问题,难道还不能让我们警醒吗?难道还不值得我们忧患吗?

2017北京市东城区高三政治(一模)

2017北京市东城区高三政治(一模) 2017.4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24.“鸡”在中国被赋予“文、武、勇、信、义”五德,而韩国人谈到“鸡”形象时一般会与“活泼”“吵闹”联系在一起。中韩两国对“鸡”形象的理解 A.展示了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 B.蕴含着世界文化的共性与普遍规律 C.说明生肖文化是维系民族情感的纽带 D.表明不同地域决定了不同的文化 25.自古以来鸡鸣是我国农业社会的公共时钟。《诗经》有:“女曰鸡鸣,士曰昧旦”的催起劳作的夫妻对话。鸡鸣 演绎着早期先民生活的时间观。这表明 ①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着先民时间观的发展 ②鸡鸣这种朴素的时间观决定了先民的生产生活 ③先民的朴素时间观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④先民的实践活动与认知影响着人们朴素的时间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6. 2017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通过对诗词知识 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感受诗词之趣此节目不仅摘得收视率桂冠,也在全国掀起一 股学习背诵古诗词的热潮,其原因存于 ①优秀文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②中华韵味民族认同,雅俗共赏 ③声像合一新颖创新,引人人胜④吟诗赏识全民动员,古诗新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7.漫画(图10)给出的哲学寓意是 A.动机不同结果各异B.结果往往比想法重要 C.悲与喜相比较而存在D.机遇总是靠自己把握 28.偏远山村,搭上电商“顺风车”,一时间变成时代弄潮儿;居民看病,借助远程医疗网,预约 全国名医不是梦;穿梭城市,购物、租车、食宿,均可在线支付……这说明 ①互联网在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②互联网出现是主观与客观的完美统一 ③互联网使人们的想象空间成为现实 ④互联网已经成为联系诸多事物的桥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