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贾平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论贾平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论贾平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江西师范大学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论贾平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On the female images in jia pingwa’s works

姓名:

学号:0605010290

届别:2010届

学院: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指导老师:冯昊

完成时间:2010年4月

-------------------------------------------------------------------------------- 目录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2)

引言 (3)

一、贾平凹笔下女性的归类 (4)

(一)美丽圣洁的女神 (4)

(二)固守传统的女性 (4)

(三)都市文明下的女性 (5)

二、贾平凹笔下女性的通性 (6)

(一)美丽 (7)

(二)痴情 (7)

(三)坚忍 (8)

(四)善良 (9)

三、贾平凹笔下女性的缺憾 (9)

(一)对女性的理想化 (9)

(二)解构女性悲剧 (10)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

论贾平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摘要:贾平凹,中国当代史上的一位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他创作了很多富有叛逆性和创造性的作品,在他构建的一个个乌托邦世界里,都离不开一个个的女性描写。一个个子虚乌有的女性都是复杂的,包括她们的形体和灵魂。

在贾平凹作品中,写的多是一些具有中国传统美德的女性。她们美丽善良,孝顺温柔,坚忍……可以说她们汇聚了中国传统妇女的一切优秀品质。但她们往往没有好的结局,往往会受到感情的伤害。作者多从男性角度出发,以男性的视野来描写女性。这多表现了其男权主义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带有浓厚的男权意识。这使他笔下的女性缺乏个人人格,没有独立的精神品质。所以说这也是作者笔下女性形象的缺憾。

关键词:贾平凹,女性形象,感情,缺憾

On the female images in jia pingwa's works

Abstract: Jia Ping-wa, China's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a literary people and literary genius. He created a lot of highly rebellious and creative works, built one by one in his utopia world, are inseparable from a description of a woman. Non-existent one by one female are complex, including their physical and soul.

In the Jia Pingwa works, mostly written by some of the traditional virtues of Chinese women. They are beautiful and kind, gentle and filial piety, perseverance ... ... can say that they brought together all the traditional qualities of women. But they are often not a good outcome is often hurt from their feelings.The writer from the male point of view, to describe the male-female perspective. This is more the performance of its masculinist aesthetics and values, with a strong sense of male power. This makes his characters, the lack of individual personality, there is no spirit of independence.So this is depicted by the image of women defect.

Keywords:Jia ping-wa;female images; feelings ;regret

引言

贾平凹生于1952年,陕西丹凤县人,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著有长篇小说《商州》、《妊娠》、《逛山》、《油月亮》、《浮躁》、《废都》、《白夜》、《土门》、《病相报告》、《怀念狼》、《秦腔》、《高兴》等;中短篇小说集《山地笔记》、《小月前本》、《腊月·正月》、《天狗》、《黒氏》、《美穴地》、《饺子馆》、《艺术家韩起祥》等,其中多篇作品在国内外获奖。他的作品质量优者居多,曾屡屡获奖,并先后译为多国文字,影响甚大。这种创作实绩与同辈乃至上辈作家相比,恐怕都罕有匹敌。

贾平凹的小说中有很多出色之处,其中无论是写景还是状物都比不上他笔下的女性形象来得光辉。他塑造了很多出色的女性形象,如《远山野情》中的香香,《浮躁》中的小水,《小月前本》中的小月,《高老庄》中的西夏等等,她们的身上有着闪闪的光辉吸引着读者。他笔下的女性从如花似玉的少女,到风韵犹存的少妇,再到饱经风霜的妇人;或是农村的,或是城市的;不管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她们往往美丽,痴情,善良,但她们又是婚姻、爱情的不幸者。不论是从众多小说里的女性形象,如小月(《小月前本》)、烟峰(《鸡洼窝的人家》)、兑子(《佛关》)、小水(《浮躁》)西夏(《高老庄》);还是单本小说里的女性形象,如《废都》

里的牛月清,唐宛,柳月和阿灿这四位,她们都和男人有一段段纠缠不清的感情纠葛。

作者笔下的女性究竟是怎样的呢?她们有着怎样的通性,又有着怎样的缺憾?我们可以从他的作品中找到答案。

本文将重点分析贾平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贾平凹的选材内容广泛丰富,无论是从自然景色还是到生活之景,其大多都离不开女性这个话题。在贾平凹的作品世界里,或直接以女性为主人公,或间接以女性为烘托。总之,可以说女性支撑了贾平凹的小说世界。贾平凹笔下的女性有美丽圣洁的女神,有恪守传统的女性还有城市化的女性。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构成了一副美女图,堪比《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

一、贾平凹笔下女性的归类

(一)美丽圣洁的女神

贾平凹作品中的女性观多被赋予了女神的形象。他笔下的女性过于理想化,这些女性都是男性心中的神。“五魁心中女人是圣洁的菩萨,她比南海

竹林的观音还纯净美丽,对她五魁心中何曾没有冲动,几乎数次都要干出越轨的事体,但他没有,他明白自己的身份,他不配。”[ 11];初见四姨太时,柳子言便“被这女人镇住,女人的目光罩住他如突然从天而降在面前的太阳,乍长乍短的光芒哲得难以睁眼,一时自惭形秽站不稳了”[ 22];吴三大见了香香,“忙放沉脑袋,低了眼皮,慌乱中手在怀中,装作捉虱。”

[3]在男主人公心中,这些女性都上升到神的境界了而不是一个普通的人的形象。《满月儿》中的满儿,月儿。《天狗》中的师娘。《远山野情》中的香香,《浮躁》中的小水,她们都有美丽而博大,神圣而苦难,平凡而难以企及的特征,是男主人公生命奋斗的动力和苦难的避风港,皆具作家理想中的“女神”之德,她们的所作所为已超乎凡人,作家也正是把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对人生的独特感悟浸染在这些女性形象之中。

尽管贾平凹以仰视角度来观察女性,以谦卑态度来书写女性,但作品中这些男主人公心目中的圣女最终成为了剩女,终多以悲剧收场。《五魁》中女人跳下悬崖,《黑氏》中的黑氏由一个弃妇最后演变成婚外恋,《远山野绪》中香香最后的离家出走,《废都》中阿灿的最后毁容……

(二)固守传统的女性

贾平凹深受传统文化的滋养,商州民情风俗的浸染,对传统有着深厚的依恋之情。这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他的创作,因此其女性形象塑造,过多保留传统风韵,在创作过程中作者始终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作品中并通过作品表现出来。

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废都》中的牛月清——庄之蝶的结发妻子,是传统女性的代表她把丈夫的事业当成是自己的事业,把丈夫的天空当成是自己的天空。她是一名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她代表着作者心中所向往的传统文化的根。牛月清,这个庄之蝶的合法夫人,扮演了一个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时代,竭力打起道统大旗,孤军奋战,却显得那么可笑、无趣、

不近人情,最后以沦为弃妇惨败收场的传统妇女角色。另一人物烟峰的大胆突破传统羁绊的个性,可是还未脱得了传统型妇女勤劳、善良、温柔,对丈夫体贴和依附的性格本质。

贾平凹在陕西农村出生和成长,对乡土文化有特殊的依恋,传统文化从小开始就深深地根植于他的内心。他的母亲又是一位普通的中国农村妇女,母亲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不可避免地对贾平凹的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虽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急剧的现代化进程对贾平凹内心传统观念造成很大的冲击,但由于从小受到传统文化长期熏陶,他始终保持着一份传统文人的习性。关于这一点,连作者也承认,在接受采访时,贾平凹谈到:“在对待女性的看法上,我有传统的文人气性,但绝对没有作贱妇女那种,起码认同贾宝玉对女人的态度。”

(三)都市文明下的女性

贾平凹在对“女神”崇拜之后,又以玩世不恭、任意调侃的态度再现了都市文明下的女性。这类女性中又分为两类,一是以《废都》中的柳月,唐宛儿为代表。她们千姿百态,媚态横生。以她们的美色去填补自己的生活。这里的女性都处于沉迷状态下,她们懒得睁眼看看这个世界,更懒得站在镜子面前审视一下自己他笔下的人物也由过去视女人为玩物的男权社会,走向女性崭露头角的都市生活,所以,女性不再是大家闺秀,不再是深闺之女,她们也有了要求和名人接触的心理。

唐宛儿是小说当中最瞩目的女性。她长得非常靓丽,皮肤白皙,身材迷人。她出自乡土,但却追求“现代”。她不甘心一辈子待在农村,善于用自己的美丽来吸引男人,利用自己的先天条件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种女人最善于制造婚外恋,她了解男人的心思,懂得调整自己去适应男人。“你与一般人不一样,你是作家,你需要不住地寻找什么来刺激你的艺术灵感。”

[1]为了消除庄之蝶背叛妻子的内疚和不安,为他的喜新厌旧寻找借口,她说道:“人都有追求美好的天性,作为一个搞创作的人,喜新厌旧是一种创造欲的表现。”面对如此靓丽和风情万种的女性,一般的男性很难拒绝,因此她很容易就把男人的心理和道德防线消除。正是凭借她这种能力,周敏心甘情愿抛弃家室与她私奔,庄之蝶甘心冒着名声被毁的危险,第一次背叛妻子,做出越轨行为。唐宛儿为了追求自己心目中所向往的美好生活,跻身上流社会,不惜一次次地破坏别人的家庭。在现实生活当中,这种女人往往会成为众矢之的,很多女性同胞对她们恨之入骨。一般的女性认为她们非常下贱,是家庭的破坏者和社会的麻烦制造者。女权主义批评者认为贾平凹描写这一形象,是“借着唐宛儿的口说出自己所认同的女性思想,认为女人只有不断改变自己去适应男性、取悦男性才具有价值。”

柳月,她的出身和经历与唐宛儿有着不少相似之处。柳月出身农村,以保姆身份进入庄之蝶的家庭。与唐宛儿一样,她对庄之蝶的爱慕夹杂着强烈的功利意识,她与庄之蝶的性关系也是建立在“名”之上,“庄之蝶是名人,经过的事多人多,若是真心在我身上,凭我这个年龄,保不准将来也要做了这里的主妇,即使不成,他也不会亏待了我,日后在西京城里,或许介绍去寻份正经工作,或者介绍嫁到哪家。”[1]进入庄之蝶家后,她清醒地知道一切来之不易,不放过任何一次往上爬的机会,最终嫁给了市长残疾的儿子但她后来发现,自己不过是男人的玩物,是男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可以随意转让的“物品”。在付出了青春和身体,得到了一直以来所盼望的原以为是最美好的东西时,柳月没有丝毫开心和兴奋,反而陷入了无边的痛苦当中。“是你把我、把唐宛儿都创造成了一个新人,使我们产生了重新生活的勇气和自信,但最后又把我们毁灭了……”柳月是一个野心家,利己主义是她信奉的唯一准则,她没有牛月清的原则,也没有唐宛儿的痴情,情欲也在掌控之中,她的唯一目标是向社

会的更上层前进。

这些围绕庄之蝶的女人,对庄之蝶都有一种崇拜之情,而这实际上是对男人的一种崇拜。因此在她们心中唯一所思虑的是如何恋爱,如何掠获男人以及与此有关的事情而已。所以她们往往只看到眼前的事情,说她们是精神上的近视者更为恰当,她们把希望寄托在男人身上,似乎男人成了她们的外衣,以他们为荣。

另一类是以《高老庄》中的西夏为代表的现代女性。西夏是一位完全成长在现代大都市的新型知识女性,文化修养深,待人处事有独立见解和主张,拥有自由不羁的思想及行为,是一个典型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现代女性。她爱朋友爱家人甚至爱菜老黑这样之类的仇人。她关怀子路的儿子石头,她理解子路对前妻的感情,与菊娃相处融洽。她美丽有知识,宽容,大度,富有同情心,可以说她是完美的,可正是因为这般完美,就显得不真实。她是作者理想的代表,最后她被遗忘在高老庄了。

二、贾平凹笔下女性的通性

贾平凹笔下的女性形象,从村野少妇,到传统女性,在到现代女性,她们往往是美丽的,痴情的,坚忍的和善良的。她们是作者理想化的化身,寄托了作者的情与爱。而这些女性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一)美丽

他在散文《关于女人》中说:“男人们的观念里,女人到世上来就是贡献美的”“女人之美的愉悦是男人共有的”[1]小说中人物也在不断宣扬美对于女人的重要性:“女人活的就是一张脸嘛!”“女人……长的不好,晚上连蚊子都不来咬的。”贾平凹笔下的女子,几乎个个都是美的,小月“不收拾就好看,一收拾简直是画儿上走下来的”[2];香香是“清朗自然,目有神采”[3];兑子如同“黑石崖上开了一株山桃花,妖妖地烂漫”[4];白香“鼻子长的是地方,眼睛长的是地方”是“我们平生见到的最美丽的女人”[5];还有如月亮一样“丰盈多情”的师娘(《天狗》);像“嫩骨朵儿”一样美艳的四姨太(《美穴地》);有着银盆大脸,正宫娘娘像的小水使“任何青春少年都视她是菩萨,又觉她是一个可人的小兽”[6],就连作家不甚认同的英英也“周身都散发着青春气息,……显得毫不做作,气盛的可爱。”[7]这些美丽动人的女性形象堪比唐伯虎笔下的《九美图》。

这些理想化的美丽女性形象都是作者从男性视觉出发的,单从外表来说,这些女性足以让男性销魂了。“美目盼兮,巧笑倩兮”“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从古至今,男性对女子的赞美从来基本都是从外表说起的。而女子,也会因为有个好的外表而成为自身的资本。“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些都是赞美女子的,而这些赞美词都只是从外表来赞美,如是说,女子好像只有有个好的外表才能迎合男性的欲望,女子好像只有有个好的外表才有存在的价值。这样看来,外表是男性对女性美的首要要求,基本要求。同样的,美色也成为女性取悦男性的资本,这些窈窕淑女最终为的还是君子好逑,这些女性最终为的还是悦己者。当男人把她们视为尤物,当作衣服时,她们没有马上站起来反驳,她们没有说,“你把女人当衣服,可是我是你穿不起的牌子”。她们反而去迎合男性,将美色进行到底。

(二)痴情

贾平凹笔下的女性都离不开一段段的婚姻和爱情。并且她们都是一个个的痴女子。

四姨太钟情风水先生柳子言,曾轰轰烈烈地追求过爱情,却因美色被老朽的掌柜与粗横的土匪一再企图不轨,最终在自己美艳的脸上划出四道长长的裂口,才得以与柳子言长长久久地在一起(《美穴地》);菊娃与子路己离婚,却走不出子路的阴影,一颗心还紧紧系在他身上(《高老庄》)。

贾平凹将一个个活脱脱的痴女子就这样呈现在读者眼前,赚取读者的大把同情。作为旁观者,这些一个个的痴女子就是傻,并且傻人未必都有傻福,飞蛾扑火式的爱情最后只是自寻死路。可是,男子多半是希望钟情于自己的女子是痴情的吧。贾平凹作品中的“痴情”有别于传统文化所定义的“忠贞”,它并非指对于自己的丈夫“从一而终”,而是指对于自己的爱情矢志不移,痴心一片。从而表现了更多人性的美好色彩。想想我们现实生活中这些快餐式的方便爱情,这些痴情女的形象就这样高大起来了,她们勇敢的追求自己的幸福。贾平凹赋予这些女性更多的同情色彩,笔者从人性角度,从女性自身角度肯定女性应该享受生活赋予她们的权利。从而使观众更同情这些女性形象,也更认可这些女性形象。女性有追求自己爱情的权利,这就给她们更添一份魅力。

(三)坚忍

贾平凹笔下的女性多有坚忍的性格特点。波斯诗人萨迪说:“不论你是一个男子还是一个女子,待人温和宽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称”。古语有云:“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答曰“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作者笔下的女性受尽一切苦楚,一切以男人为重,从来都是卑微地活着。

如《故里》中的赵云受疑心重重、苛刻暴躁的丈夫虐待,却抱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心态,始终下不了离婚的决心;《天狗》中的女人,丈夫瘫了,女人就得招夫养夫;《黑氏》中黑氏明知自己的男人另有新欢,也在无限哀怨中一再履行妻子的义务;《古堡》中的小梅不愿嫁光大,为了两个哥哥,也强作欢颜;《野山情调》中的香香即便是最后和吴三大走了,但还不忘为玻子丈夫留下一幢气派的新房。

古话说的好,逆境所需要的美德就是坚忍。都说“忍一时风平浪静”,可是要这些女性忍让的原因却是让我们这些读者所愤懑的。她们的生活重心就是男人,一切为了男人。可是这些男人却把这些女人对他们的容忍当成了他们不要脸的资本。这些男性一而再的挑战着她们的极限,而这些女性的忍让似乎永远也没个尽头。女人何苦为难自己,这些都是男的给逼出来的吧。《黑氏》中的黑氏在捉奸中,她还处处为她那小男人的女人考虑。试想一下,这到底需要多大的忍让能力啊!可能有些人会把这种坚忍认为是麻木,但是她们的坚忍都是为了男人,并且这些坚忍终究让她们败倒在那些男人脚下。她们的坚忍是给逼出来的,她们会为了自己的男人不管对错都会义无反顾的将坚忍进行到底。她们的牺牲可以说是无怨无悔,心甘情愿,到底是什么铸就了她们爱情不幸婚姻不幸的悲剧?真是哀其不幸。她们的以德报怨,可以说是十足的好人,可是“好人好报”的说法在她们身上又是一个永远的童话。她们的这种奉献换来的只是同情而已。

(四)善良

贾平凹的创造的一个个子虚乌有的女性形象除了有外在美,也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善良。善良让一个个拥有美丽光环的女性形象更添一份魅力。

《黑氏》中的黑氏可以说是一个命苦的女人。有嫌弃他的小男人,有为她坐过牢的木犊,还有一个一直关心她的来顺。她在捉奸时也处处为他那男人的女人考虑,在小丈夫一家倒运时不计前嫌,伸出援手。可是最终还是被遗弃了,被遗弃后还没要丈夫家的一砖一瓦。《天狗》中的师娘在丈夫瘫痪后对丈夫还是不离不弃。

这类女性在道德上可以说是完美的。她们,是男性理想的化身,是应男性需求而产生的。她们的善良,是男性对这类奉献型女性的向往。可是,与其说她们体现的是人性善的一面,不如说她们身上带着一份奴性。这些女性带有明显的中国传统思想,她们在男人的羽翼下生活,为男人付出一切。正如波伏娃所说:“一个人并非生来就为女人,而是变成为女人。”[1]

自古以来,社会对女子要求就是“三从四德”,其中“出嫁从夫”体现的十分明显。她们默默地承受着,她们全身心的投入家庭,把生活重心放在男人身上,丈夫就是她们的天,可能是“男尊女卑”的心理在作祟。她们会自觉地形成一种自我规范,她们的这些善良一切都是依附于男性的。这些女子的善良体现了一种以母性美为主体的“圣母情怀”,是中国妇女传统品格的理想化身,因而深受男性青睐。

三、贾平凹笔下女性的缺陷

(一)对女性的理想化

“遗存与中古男性意识的弱化共同造就了中国封建时代后期阴盛阳衰的性格走势,所以,男性对女性的要求更强调其救助性和依赖性,即母性。换句话说,中国传统女性无论她是什么角色,都必须带有母性倾向”[2]

贾平凹作品中的女性,是他寄予了理想与依托的乌托邦载体。她们承载了作家的情与爱,被美化为一个个理想化的美丽形象。勤劳善良、温柔多情、忍辱负重、爱子女、孝公婆等品质几乎成为他笔下诸多传统女性的共同特征,而这些理想化的女性形象,也正体现了作者的女性崇拜意识。他塑造的女性不论命运如何性格如何,但她们内在的光辉总是震撼人心,闪闪发光。贾平凹在女性身上发现了世界的意义,在女神崇拜中发现了生存的力量和净化污浊的决心。

他作品《满月儿》写满儿、月儿的纯净、美丽和她们对人生的天真向往。《小月前本》中的小月,泼辣干练,个性鲜明,她尊重自己的真实情感并敢于坚守信念,大胆对抗胁迫自己的力量,勇于做出真正护爱生命的选择。《天狗》中的师娘、《远山野情》中的香香,都为了一份似乎不可理喻的偏执之爱,牺牲自我感情,忍受折磨……她们的蒙难是心甘情愿的,她们的爱表面看来是一种忽视、践踏自我生命的行为,但其深层动力惊心动魄。这些一个个的女性都被赋予鲜活的生命,寄托了作者的情与爱,可是却过于理想化。他多以赞美女性的角度去塑造女性,作为读者的我们可以在每个女性形象身上找到闪光点。

他在散文《一棵小桃树》里,他把桃树比作“患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儿,苦涩涩地笑着”[1]

他感悟自然,体验生命,并且通过这些鲜活的女性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二)解构女性悲剧

法国作家朱伊说:“如果没有女人,在我们生命的起点将失去扶持的力量;中年失去欢乐;老年失去安慰。”[2]拜伦也曾有几句这样的道白:“在人类呱呱坠地之始,就必须靠女人的乳房始能赖以生长,婴儿的呀呀学语也是出自女人的口中所传授,我们最初的眼泪是女人给我们抑制,我们最后的一口大气也大都是在女人的身旁吐出来……”[3]因此,女性便成为作家笔下的对象,而贾平凹笔下的女性多以悲剧结尾。她们有很多优秀品质,但为什么都以悲剧收场呢?

文学作品中无论是文学形象塑造还是情节安排,都与作者自身的审美取向密切相关。据西方心理学家的考察分析,而童年时代遭遇到的创伤或形成的心理意向“仍然执著地活跃于许多成年人的内心世界”[4]。在创作过程中作者始终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作品中并通过作品表现出来,作者多从男性角度出发,以男性的视野来描写女性。这多表现了其男权主义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带有浓厚的男权意识,是他笔下的女性缺乏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能力。缺乏个人人格,没有独立的精神品质,没有独立生存个体意识的。

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属品,女人本来是和男人相对独立的一个个体但在其小说中,女人变成了男人的一个物,是附属于男人的。正如桑德拉·吉尔伯特与苏珊·格巴在《阁楼上的疯女人》中所言:“在男性中心的社会里,妇女的命运不是发疯就是成为玩物。”在他的小说里,这些不同身份,不同经历的女性,她们在男人的羽翼下生活,把希望寄托在男人身上,为男人付出一切。女性将男人看作生命中最重要的内容,“女人活在世上是活男人哩”(《白夜》)。在他的作品里,女人永远是男人的女人,她们存在活着的价值就是为了男人,她们自甘附庸于男人。这些女性分为两类:第一类女人,得到男人宠爱的,如唐宛儿,尼姑慧明,眉子,是聪明地“调整自己”去“适应男人”,让他“常看常新”,从而“取得主动,立于不会消失的位置”,这是一种变消极为积极,化被动为主动的高层次依附,她们表面上说要为自己活,要按自己的主意活,心里却认定“这是男人的世界”,自己只有充分迎合男人的欲望才能过的如鱼得水。其实,这也是为男人活。第二类女人,失宠的、被弃的,如牛月清,颜铭,菊娃,一味地按自己的方式去爱男人,不懂得如何去吊男人的胃口,迎合男人的心意,这样低层次的依附,最后只能“活得窝囊,遭人遗弃”,她们的善良,辛劳,隐忍,对丈夫一心一意的爱,都被抹煞,在男主人公的埋怨中,成为“不理解丈夫精神”的妻子,遭到背叛似乎也不值得同情。而贾平凹在一些作品中是这样来描写女性的:虞白体态优美,凹凸有致,“坐在那里,简直像一个提琴”[1];颜铭的“两条长腿如椽一样挺直结实,几乎是全身的五分之三。”[2];西夏是个高个的漂亮女人,“如马一样有长条细腰,滚圆的屁股,瘦劲腿脚和健美的神态”[3]等等。贾平凹对女性的描写越来越具体化,越来越物化。他把女人比喻为“提琴”,“椽”,“马”,这实际上就是说女人对男人是不够成威胁的,女性只是一个物而已罢了。这些女性形象就是为了男性世界而存在,女性常常是作为激励男性奋发的因素存在,而女性的命运似乎也全维系在选择何种男性上面。

另外,因为出生在农村,贾平凹在表现农村女性的价值观念和感情上,不仅仅是同情改造,同时也包含着对农村生活深深的依恋“传统文化对女性的想象严重束缚着男性作家新的想象领域”[4],完美的女性形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缺乏独立精神的女性群体。在《秦腔》中,白雪是“我”最倾慕的对象,但她完全不是一个人格完整的女性形象。准确地说:她是农村传统文化的产物。她在夏风追求自己时,明明知道自己“高中都没毕业”的学历,却在世俗观念(夏风

有才、有社会地位,嫁给他是一种“福气”)的影响下应允了他的追求。在夏风抛弃她时,她也只能默默地忍受,在她的思想中根本没有抗争、思考、反抗、调整的迹象。似乎女性只是生活的弱者,只能无辜地接受命运或社会的安排。在传统惯性的推动下因循守旧,缺乏生气,缺乏对美的敏感和执着,缺乏对真的体验和感动,缺乏对情的提炼和追求,成为受旧文化驯服的、迷茫的人。这些正是贾平凹女性形象的缺憾所在。

结语

贾平凹,一代文学巨匠。他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表现了传统文化中的美融合到新生活中,古旧文化在新时代被抛弃。

贾平凹“在以商州为背景的小说中,他关注商州的山川地理,人文风情,特别是描绘了一种有着久远的传统的地域文化对人物行为和心理的影响;他习惯于塑造多情而有主见的少妇少女形象,外表美丽柔和与内心的坚强奔放一度是他笔下女性人物的共同特征……”[1]通过分析,“商州世界”中的女性形象有传统女性的温柔、勤劳、善良等美德,来寄托自己的情与爱。这些女子或美在诗意、或美在良善、或美在妖娆、或美在不可言传。“她们的形象美、人情美、人性美都焕发着独特的审美情趣,成为贾平凹商州世界中一道绚丽的风景,犹如山野的清风给人以无尽的艺术遐思和审美享受。”[2]可是这些美丽的女子却大多以悲剧收场。

“作家在对这些人物的审美态度与价值取向,既反映了他们对女性的评判心理,亦成为作家身份的一种判别。”[3]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始终将自己的个人情感投射在作品中。他多从男性立场出发,带有浓厚的男权意识。这使他笔下的女性形象缺乏独立的自主意识,没有独立的精神品质,这也正是这些女性形象的缺陷。女人本来是与男人相对独立的一个个体,但在其作品中,女人被当成一种物,女人被当成男人的附属品,她们的生活局限在家庭中,她们的一切都是为了男人。

尽管他笔下的女性存在着这样的缺陷,但是一个个鲜活的女性形象永远活在读者的记忆里。

参考文献

[1]贾平凹.商州,说不尽的故事[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2]贾平凹.废都[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

[3]贾平凹.贾平凹文集[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4]贾平凹.浮躁[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1.

[5]索菲亚·孚卡,瑞贝卡·怀特.后女权主义——西方文化图文速读[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6]周仪.母性意识与生存意识——关于<生活秀>的两个话题[J].昌潍师专学报(综合), 2001,(3).

[7]贾平凹.贾平凹文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

[8]叔本华.叔本华文集[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6.

[9]赵良,帝王的隐秘[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10] 贾平凹.白夜[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11]贾平凹.高老庄[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1988.

[12]荒林,王光明.两性对话[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13]张志忠.世纪末的喧哗[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14]杨欣.试论贾平凹商州世界中的女性形象[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2003,(2).

[15]赵德利.女神与女巫:女性偶像的雕塑与颠覆——20世纪家族小说人物论[J].贵州大学学报(综合),2001,(2).

--------------------------------------------------------------------------------

11]贾平凹:《商州,说不尽的故事》第1卷,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第51一52页。

[2]贾平凹:《商州,说不尽的故事》第1卷,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3]贾平凹:《商州,说不尽的故事》第3卷,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第310页。

2

[1]贾平凹:《废都》,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第104页。

[1]贾平凹:《废都》,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第228页。

[1]贾平凹:《贾平凹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3页。

[2]贾平凹:《商州,说不尽的故事》第2卷,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第61页。

[3]贾平凹:《商州,说不尽的故事》第3卷,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第31页。

[4]贾平凹:《商州,说不尽的故事》第3卷,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第361页。

[5]贾平凹:《商州,说不尽的故事》第2卷,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第446页。

[6]贾平凹:《浮躁》,陕西旅游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页。

[7]贾平凹:《浮躁》,陕西旅游出版社2001年版,第117页。

[1] 索菲亚·孚卡,瑞贝卡·怀特:《后女权主义--西方文化图文速读》,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197页。

[2]周仪:《母性意识与生存意识——关于<生活秀>的两个话题》,载《昌潍师专学报》2001年第3期。

[1]贾平凹:《贾平凹文集》第八卷(闲澹卷),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年版,第231页。

[2]叔本华:《叔本华文集》,中国言实出版社1996年版,第67页。

[3]叔本华:《叔本华文集》,中国言实出版社1996年版,第178页。

[4]赵良:《帝王的隐秘》,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19页。

[1]贾平凹:《白夜》,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第49页。

[2]贾平凹:《白夜》,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第61页。

[3]贾平凹:《高老庄》,太白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8页。

[4]荒林,王光明:《两性对话》,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96页。

[1]张志忠:《世纪末的喧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5页。

[2]杨欣:《试论贾平凹商州世界中的女性形象》,载《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3]赵德利:《女神与女巫:女性偶像的雕塑与颠覆--20世纪家族小说人物论》,载《贵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

浅析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

浅析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号: 学号: 浅析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 系 别 文学与传媒学院 专 业 对外汉语 班 级 1101 姓 名 张霞 指 导 教 师 董文会 2015年3月28日 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 院 本科毕业论文

鲁迅先生一直都很重视对女性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并试图通过文学作品来表现反封 建的思想主题,呼唤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解放。对于鲁迅先生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国 内外的专家都已有过研究讨论。论文在大量阅读原着作品和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 上,结合鲁迅先生的各种杂文、散文等,以鲁迅先生的男性视角为切入点,通过鲁迅笔 下的女性形象,来细致的分析女性思想的演变以及对其他作家、读者的影响,以便更好 地理解新时期中国女性思想的转变。 关键词:鲁迅作品,女性形象,思想影响 Abstract Lu xun has always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tudy of women's issues and explore, and tried to through literature also feudalism thought theme, called the awakening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and the liberation, about shaping the image of women in Lu xun's work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experts and scholars have already studied and discussed, based on a lot of reading the original works from, on the basis of predecessors' research results, combined with various essays prose of Lu xun, in Lu xun's male perspective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hrough the female image of Lu xun's to better analyze the evolution of the women thought as well as the impact on the rest of the author's view of women, and Chinese women's effect on the readers to better understand Chinese women thought in the new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key words : The words of Luxun ,The image of woman ,The evlotion of ideas

论贾平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2005年6月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2卷第3期Jun12005Journal of Chongqing Technol 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 on)Vol122 NO.3 论贾平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3 房文玲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摘要]本文就贾平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描写展开论述,认为在贾平凹的小说创作中,其前后期女性形象的刻画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试图通过展现贾平凹作品中女性形象塑造的特点及变化的分析,来揭示作家生理的、心理的、情感的感受与变化对其作品中女性形象塑造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贾平凹;女性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598(2005)03-0127-04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贾平凹一直是作为一个特异而存在的,无论他的不合时宜还是他的独特怪异都被当作一种“贾平凹现象”。作家既注重自己独特的为文风格,又注重通过对故事和人物的搭建来表现对现实生活敏锐的洞察与透视,加上作家深厚的艺术底蕴,使得作品好读又耐读,因而多次出现“洛阳纸贵”的场景。阅读贾平凹的作品,我们会发现作家通常通过对女主人公的跌宕起伏的命运流程的刻画,凸现其性格的闪光点,展现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以及对人生意义的彻底感悟和新鲜解读。在贾平凹的前期作品中,差不多是“尽了全身去抒写女子的”(穆涛语),这些女子或美在诗意、或美在良善、或美在妖娆、或美在不可言传,作者仰视之如天上的星月一般,但从《废都》开始作家的态度有了显著的变化。在《废都》中,“庄之蝶成了神,对待女人犹如大佛顶施恩泽,招之即来、挥之即去”[1]。在其后创作中那种淳朴美丽的女性已不再复现,代之的是那些展示了复杂的“丑陋”的女性形象。本文试图通过展现贾平凹的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的特点及变化的分析,来揭示作家生理的、心理的、情感的感受与变化对其作品中女性形象塑造所产生的影响。 一、神化母爱的女性偶像 在世界各国的历史上,有关女神的传说和偶像比比皆是。中国就有女娲造人的神话,法国、奥地利等欧洲国家出土了许多原始的女性偶像。这种神化母爱的圣母文化传统在中国虽然经历了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却在心理深层制约着中国人的审美心态以及中国人对女性“美”的定义,更制导了那些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作家的潜在创作。 进入父系社会,女性成为男性的附庸,女性的话语权随即丧失。尽管中国宗法文化对女性自然天性有过太多的束缚和压抑,传统文化中母性对男子的滋养影响和男权对女性的设计规范的双重作用下,仍生发了中国文化审美的女神化倾向,“原始女性崇拜遗存与中古男性意识的弱化共同造就了中国封建时代后期阴盛阳衰的性格走势,所以,男性对女性的要求更强调其救助性和依赖性,即母性。换句话说,中国传统女性无论她是什么角色,都必须带有母性倾向”[2]。二十世纪虽然经历了多次文学运动的呼唤或许改变了人们对女性审美的态度,但对女神的塑造和向往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美国学者卡罗?吉里根在《男性生命周期的女性》一文中谈到:“在男性的生命周期中,女性形象和地位是哺育者、抚养人、照看者、贤内助、人际关系协调人”。这类女神形象在现当代文学中屡见不鲜,她们有时是纯洁、善良的象征,如沈从文《边城》中的苗族姑娘翠翠,鲜明地突现了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中的女神柔美的特征。有时是生殖与性的代言人,并在生活中合理地演变,成为母性权利的承载者和实施人,莫言的红高粱系列中“我奶奶”的形象,便是这种高涨的生命力的最好见证。 这两种女性形象在贾平凹的作品中都有描摹刻画,他的早期作品《满月儿》中的满儿和月儿,充满纯真温情和山野芳香,它的价 721 3[收稿日期]2004-10-05  [作者简介]房文玲(19781-),安徽安庆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

张贤亮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张贤亮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1.母性光辉 (1)“绿化树”—马樱花 在章永璘到农场后的第一天正式劳作时,马樱花与他第一次见面,当时谢队长让章永麟跟着她们这群妇女刨粪,这当中包括了马樱花,她一句关切的话语“别累着”使章永璘无比感动,在章永璘的内心深处,是渴望被人关怀,被人爱护的。同时她作为一个没有丈夫又有着孩子的女人,对初次见面的章永璘,她没有一丝顾虑,将钥匙给了他,让他去她家拿镐头。可见她对章永璘是一见钟情。对生活,她从不马虎,在当时那样的特殊时期,家家户户都是将稗子弄成稀饭,而她那双巧手却将稗子米弄成了干焖饭。“稗”是长在稻田里或低湿的地方,是稻田的害草。但在那个特殊时期,稻子颗粒无收,人们为了生计也是挖空了心思呢。她对章永璘既温柔又怜悯。更难得可贵的是对章永璘那纯真的慷慨。她专门跑去章永璘的“家”,明知故问地打听说,你们谁是唱诗歌的“右派”,其实只是想把他“骗”去家里,给他吃一顿好的。对章永璘来说,白面馍馍在那样的时候实在是太贵重了,以至于章永璘几番推让。虽然她很喜欢笑,时不时就会哈哈大笑起来。但是当章永璘看见那个白面馍馍的指纹印留下一颗清亮的泪水时,她不笑了,而是叹气地说了句,唉,遭罪哩。此时她对章永璘,更多的是同情和怜悯。她稚气未脱。在她与尔舍玩闹时,那爽朗的声音,快活的曲调,诙谐的歌词,搂着尔舍在像在玩跷跷板一上一下的天真的神态,土房子充斥着她跟孩子叽叽喳喳的笑声。她宽容大度。当章永璘向马樱花问起海喜喜时,她讲到一半便不说了,只是一个劲地说海喜喜是个没起色的货,这也是她经常骂海喜喜的一句话。她其实一早就知道海喜喜某天偷看她沐浴,这事关系到她自身的名誉,但同时也关系到海喜喜的名誉。她不仅没有当时对海喜喜破口大骂,而是装聋作哑,但是她心知肚明并且照常跟海喜喜来往,还让尔舍跟他一起玩闹,但是她对海喜喜的态度跟章永璘是截然不同的。她对章永璘崇高的爱,就像一个哺乳自己孩子的伟大母亲。她用她的聪明才智换取的食物喂饱了章永璘,那食物注入了仁爱,注入了精神力量。她一心只想章永璘好好念书。[1] 在圣经里,女人是男人的肋骨,在张贤亮的小说里,女人是男人的脊梁骨。[2]马樱花的不断施舍,使他的身体逐渐强壮起来,恢复了往日的青春活力和尊严。马樱花这位自由的女性,在他急需温饱的时候,给他提供了稳定的物质基础。支撑起他那沉重的灵魂。马樱花的一句“你还是好好读书吧”,不仅扑灭了他心中的肉欲,使他的灵魂爆发了一场震撼,而且重新点燃了他追求真理、学习知识的火焰。 (1)黄香久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中的黄香久是个美丽丰满的女子,因为男女关系问题被送去劳动改造。青春大胆的她因为在芦苇塘里洗澡遇到了男主人公章永璘。他们对视了一会,章永璘就跑开了,再次相见已是八年后了,她已三十一岁,他三十九岁。这一次见面,他们结合了。在婚后的生活中,她开始悉心照料她。她从来不吃油,只在给章永璘调油的匙子上舔一下。这种粗俗的动作表现了她对章永璘的疼爱和关怀。她是必须把她的爱情完完全全表现出来的,让你明白无误知道她付出了多少,知道她爱情的重量与程度的女人。她就是这样痴情地爱着章永璘,自己从来舍不得在饭菜上滴一滴油,舍不得吃半片肉,噙在黄香久眼中的泪水不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高二年级组郑思萌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在特定环境中的人物性 格: 2、激发学生课下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拓展文学知识,修炼 文学素养; 3、理解和探究中国古代女性的价值观和爱情观,培养学生正确的 价值观和独立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不能类型的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制造人物命运的 原因; 2、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探究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鉴赏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回忆下曾经在课本中学过的中国古代女性形象,并简要分析下

这些形象的人物性格 二、初步感知 接下来用四个课时分四个方面归纳中国古代的女性形象 1、中国古代才女; 2、被誉为“红颜祸水”的女性; 3、聊斋中的女鬼; 4、中国古代妓女。 三、中国古代才女 卓文君 卓文君,汉代才女,西汉临邛(属今四川邛崃)人,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也有不少佳作流传后世。 卓文君她貌美有才气,善鼓琴,家中富贵。她是汉临邛大富商卓王孙女,好音律,新寡家居。司马相如过饮于卓氏,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同驰归成都。因家贫,复回临邛,尽卖其车骑,置卓文君酒舍卖酒。相如身穿犊鼻裈,与奴婢杂作﹑涤器于市中,而使文君当垆。卓王孙深以为耻,不得已而分财产与之,使回成都。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又据《西京杂记》载,文君作司马相如诔文传于世;又载相如将聘茂陵人之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后世常将卓文君事用为典故。传说后来两人生有一女,唤名琴心。因正月初一生,故皇后赐名元春。 卓文君,一个美丽聪明,精诗文,善弹琴的女子。可叹的是十七岁年纪轻轻,便在娘家守寡。某日席间,只因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多情而又大胆的表白,让久慕司马相如之才的卓文君,一听倾心,一见钟情。可是他们之间的爱恋受到了父亲的强烈阻挠。卓文君凭着自己对爱情的憧憬,对追求幸福的坚定,以及非凡的勇气,毅然在漆黑之夜,逃出卓府,与深爱的人私奔。当垆卖酒为生。生活艰难,但两人感情日深。这也是一直流传至今的爱情故事里最浪漫的夜奔之佳话。 班昭 班昭(约45年?-约117年?)一名姬,字惠班。汉族,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史学家,史学家班彪女、班固与班超之妹,博学高才,嫁同郡曹寿,早寡。兄班固著《汉书》,八表及《天文志》遗稿散乱,未竟而卒,班昭继承遗志,独立完成了第七表〈百官公卿表〉与第六志〈天文志〉,《汉书》遂成。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贵人师事之,号曹大家(gū)。善赋颂,作《东征赋》、《女诫》。班昭为中国第一个女历史学家。 班昭家学渊源,尤擅文采。她的父亲班彪是当代的大文豪,班昭本人常被召入皇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宫中尊之为师。清代女作家赵傅“东观续史,赋颂并娴”。班昭十四岁嫁给同郡曹世叔为妻,所以人们又把班昭叫做“曹大家”。以个性而论,曹世叔活泼外向,班昭则温柔细腻,夫妻两人颇能相互迁就,生活得十分美满。

论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610688429.html, 论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汪怡 来源:《文学教育》2012年第10期 内容摘要: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有着不同的类型和特征,比如一味地逆来顺受地,盲目地反抗意识的,有着觉醒反抗意识的。本文着重论述几位极具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单四嫂子、祥林嫂、子君。从对她们的分析中,我们可得知造成她们悲剧原因的是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 关键词:鲁迅女性形象分析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一提到他的名字,我们的脑海里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一篇篇出自他手的经典篇目,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等等。他的一 生始终都以抨击旧的封建势力,揭露社会中的黑暗现象为己任,他时时刻刻都关注着社会现实,文章里始终如一地贯穿着民主主义革命的启蒙思想。众所周知,“五四”运动掀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在当时的社会,“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专制,提倡民主”的呼声越来越高。这时期出现了大量反封建礼教,追求妇女解放的文学作品。鲁迅则是较早关注妇女解放问题的伟大作家之一。在他的小说创作中,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生动的妇女形象,通过这些我们看到了鲁迅先生对妇女,特别是对旧中国劳动妇女命运的深切关注。她们分别是:《明天》中的单四嫂子、《祝福》中的祥林嫂和《伤逝》中的子君,这些人物中,虽说也有人尝试着抗争旧的不平等的社会制度给自己带来的不公,但最终无一摆脱了悲惨的命运。本文试通过对这几个典型形象的分析,探讨鲁迅对妇女的关注及对她们解放问题的不断探索。 一.逆来顺受的“良民”——单四嫂子 在第一部小说集《呐喊》中,鲁迅通过《明天》塑造了他笔下的第一个女性悲剧形象。她具有中国传统的劳动妇女的优良品德:勤劳、善良,但同时她又具有旧制度下农村劳动妇女的弱点、逆来顺受。 她是一名寡妇,和幼小的儿子相依为命,在她丈夫死去的二三年里,既没有失身也没有改嫁,她的心中甚至连再嫁的念头也没有,她只是希望靠自己的双手来养活自己的儿子。于是她夜以继日地纺纱,做着超出自己体力的事。但是,她这点小小的心愿在黑暗的社会里想要实现也只能是梦想。当她心中唯一的精神支柱宝儿生病了,她带着宝儿去求镇上唯一的医生何小仙,何小仙是个骗子,不仅医术不佳,还不负责任,宝儿的病并不是无药可救,可以这样说,宝儿的去世正是单四嫂子的“无知”和庸医联手造成的。她总幻想着“明天”会更好,但又什么都不做,难道仅仅只是“希望”“乞求”,“明天”就会变得更好吗?在那样一个重重压迫之下的社会里,单四嫂子的悲剧并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整个社会的悲剧,是一种无法自鸣的痛。 二.反抗性和奴隶性的并存——祥林嫂

贾平凹小说的写作特点

纵观贾平凹三十多年的小说创作,基本上都围绕一个总的思想原则:那就就是融传统于现代,这其实正就是文化寻根的基本精神。有人总结,从贾平凹小说创作的文化追寻上瞧,大体经历了文化与谐——文化错位——文化崩溃——文化建构几个大的段落,并且其间相互交叉、渗透。按照这样一个思路,贾平凹早期的创作,比如《商州初录》、《天狗》等表现了美好人情的文化与谐,而《古堡》、《浮躁》等则表现了文化错位的危机,到《废都》、《白夜》则达到了文化崩溃的边沿,到《高老庄》则逐渐出现文化建构的希望,而《秦腔》则应该就是文化追寻的集大成之作,既表现了文化错位、文化崩溃的危机,又给人以必须文化重建的警示。 一、“见山就是山,见水就是水”——对现实生活的实录 以《浮躁》为界,贾平凹早期的作品无论怎么虚构,都基本上沿着现实生活的轨迹,或者说就是本着对现实生活实录的精神去虚构。《小月前本》、《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基本上就是反映改革意识的小说,比较写实。中篇《天狗》表现了民间伦理道德对人性的约束,也展示了商州民间美好的人性人情。小说结构严谨,人物心理刻画得细腻传神,文笔典雅凝练,曾受到台湾作家三毛的高度评价,堪称贾平凹中短篇小说的经典之作。中篇《古堡》主要反映了民间普遍的嫉妒心理,村里人不能瞧到别人碗里的粥比自己的稠,而就是希望别人碗里的粥与自己的一样稀。于就是,一幕因嫉妒引发的悲剧上演。小说中略显突兀的就是,作者借道士之口大段引用了古奥的《道德经》及《史记·商鞅列传》,使通俗的小说蒙上了一层明显的传统文化气息,这大概源于作者强烈的文人趣味。 《浮躁》就是贾平凹80年代具有恢弘气势与总结意味的一部长篇。小说主人公金狗就是一个新式农民,她正直善良、勇于开拓、头脑灵活,有参军经历,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与文学才华。她身上有一种“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正直勇敢气质。她嫉恶如仇,为了搬倒官僚腐败势力,不顾个人得失与安危,与小水、石华、雷大空等人联合演绎了一场民告官的“当代传奇”。金狗经历的遭遇与生活的环境,几乎就是80年代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金狗身上闪烁的理想主义光芒或许只有80年代的小说中才常见,到九十年代以后,类似的“当代英雄”就大大减少了。而雷大空的形象则为后来很多小说塑造类似形象(如《高老庄》中的蔡老黑、《四十一炮》中的兰老大、《兄弟》中的李光头等)开了先河。《浮躁》集当代社会的风云变化、商州民间的丰富文化及金狗与小水、英英、石华等

广告中性别形象的解读[精.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广告中性别形象的解读 现代广告常通过创造鲜明生动的广告形象,以提高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同。 在多姿多彩的广告形象中,有大量传统性别形象,也有不少新型性别形象,特 别是后者,是随着社会发展对传统刻板印象的有益突破。 一般来说,无论在心理学领域还是在现实生活中,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长 期以来一直被定义为一个连续统一体的两极。男性应该是阳刚的,而女性则应 该是阴柔的,在一个人长期记忆中的关于性别差异的知识网络就形成了性别刻 板印象。 女性人物较多出现在社会性场合,行为内容以付出型和展示型活动为主,塑 造的广告形象一般是勤劳朴素,端庄大方具有传统女性形象,另一方面,女性的 美艳美艳在广告中被刻意夸张,广告极力通过女性的身体动作、眼祌来显示女性 的妩媚,而女性在构成广告情节中并不起任何具体作用。 大众媒介通常从男权文化中心角度对两性特征进行概括和归类,即女性容 易被定型为从属于男性的依附者、装饰品或性对象,男性则通常是社会上具有 创造性的行动者,并在两性关系中处于主体地位。男性总比女性获得更高的评 价。广告总是利用社会优势意识形态来建构性别的意义和模式,与被动、客体 化的女性形象不同,传统广告男性形象是主体化的,较多出现在社交、职业活

动或其他户外活动等场合,行为内容以享受型和力量活动型为主,塑造的广告形象一般是精英,成功,英雄的社会形象。 随着时代的进步,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开始从模式化向多样化发展,女性形象的角色、地位、职业范围不断扩大,广告开始与时俱进地表现了新时代女性的新形象。她们在经济上自立,不依附于他人,不企盼男性的给予和满足。广告中,她们依然美丽、优雅,但与“女为悦己者容”的传统女性不同,她们装扮自己只是为了取悦自己、证明自己。 与成熟、成功的主流期待不同,我们也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反映现实生活、贴近男性心理的广告,折射出当代社会对男性生活现状的正视和理解。广告不再一味聚焦男性的坚毅、稳重、力量等“刚性”特征,相反,曾专属于女性的“柔化”特质如俊美、温柔、细腻甚至脆弱等,开始赋予了一个个男性形象。 近年的流行文化也显示,从美国中性帅女凯瑟琳·莫宁到国内的人气超女李宇春,家中带孩子玩的是爸爸,家庭煮夫的出现,以及男性代言女性用品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这样可以进一步差异化广告中的产品,男女性形象更倾向于向中性靠拢,实现一种更加稳定的生态的平衡。 电视广告性别形象打破刻板化塑造以多元化呈现,是男性和女性的社会地位和角色悄然变化的侧面写照,不仅使消费者有了更大的认同空间,也推动了新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发展。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方便更改

余华小说女性形象塑造研究

余华小说女性形象塑造研究 摘要 余华是中国大陆在七八十年代以后出现的一位小说家,写作的文风以反映现实为主,而且余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数量不多,大多以负面形象出现,且悲性较多,这些女性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主要从余华小说典型女性形象分析入手,分析存在于这些典型女性形象的精神特征,并且联系余华本人的身世特点以及余华在创作中的经历,从中深度挖掘余华创作这些典型女性形象的根源。 关键词:余华;小说;女性;分析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 (1) 第1章余华小说中的典型女性形象的精神特征 (4) 第1节物品化特征 (4) 第2节扁平化特征 (4) 第3节依附化特征 (5) 第二章余华小说中典型女性形象的根源 (9) 第1节男权主义的叙事视角 (7) 第2节作者主体经验的局限 (7) 第3节作者教育和阅读经历的影响 (8)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 在当代文坛上,余华是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家,从他1987 年发表《十八岁出门远行》开始,到新世纪的今天,已经有众多的作品出版。不少作品翻译成了外文,还有一些被改编为影视作品,搬上了荧屏。他的影响力也由平面化的纸质扩展到了立体化的影视传媒。对这样一位很有影响力的作家,文学评论界给予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文学评论家们把他定位为80 年代以来的先锋文学思潮的代表人物,并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关注他的创作转变。 对于余华小说中创作的典型女性形象,余华对女性的书写仍旧没有脱离男权主义的窠臼,女性形象的扁平压抑,个性的稀薄不足,人物命运的坎坷悲惨,这样的叙事模式有他先锋书写、追求叙事新颖的原因,最主要的是他在无意识之中陷入男性中心主义的逻辑。.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影响比较大的余华作品,以《许三观卖血》、《兄弟》、《活着》、《古典爱情》和《在细雨中呼喊》这几部余华代表作中的典型女性形象入手,通过借助小说文本分析常用的人物特征分析方法,从典型人物的精神特征入手,分析典型女性所具有的典型精神特征,并且从男权主义的写作叙事视角、余华本身主体经验以及作者本人的教育和阅读经历入手,分析作者塑造这些典型女性形象的根源。

贾平凹论文 518

江西师范大学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论贾平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On the female images in jia pingwa’s works 姓名: 学号:0605010290 届别:2010届 学院: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指导老师:冯昊 完成时间:2010年4月

目录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2) 引言 (3) 一、贾平凹笔下女性的归类 (4) (一)美丽圣洁的女神 (4) (二)固守传统的女性 (4) (三)都市文明下的女性 (5) 二、贾平凹笔下女性的通性 (6) (一)美丽 (7) (二)痴情 (7) (三)坚忍 (8) (四)善良 (9) 三、贾平凹笔下女性的缺憾 (9) (一)对女性的理想化 (9) (二)解构女性悲剧 (10)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论贾平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摘要:贾平凹,中国当代史上的一位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他创作了很多富有叛逆性和创造性的作品,在他构建的一个个乌托邦世界里,都离不开一个个的女性描写。一个个子虚乌有的女性都是复杂的,包括她们的形体和灵魂。 在贾平凹作品中,写的多是一些具有中国传统美德的女性。她们美丽善良,孝顺温柔,坚忍……可以说她们汇聚了中国传统妇女的一切优秀品质。但她们往往没有好的结局,往往会受到感情的伤害。作者多从男性角度出发,以男性的视野来描写女性。这多表现了其男权主义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带有浓厚的男权意识。这使他笔下的女性缺乏个人人格,没有独立的精神品质。所以说这也是作者笔下女性形象的缺憾。 关键词:贾平凹,女性形象,感情,缺憾

On the female images i n jia pingwa’s works Abstract: Jia Ping-wa, China's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a literary people and literary genius. He created a lot of highly rebellious and creative works, built one by one in his utopia world, are inseparable from a description of a woman. Non-existent one by one female are complex, including their physical and soul. In the Jia Pingwa works, mostly written by some of the traditional virtues of Chinese women. They are beautiful and kind, gentle and filial piety, perseverance ... ... can say that they brought together all the traditional qualities of women. But they are often not a good outcome is often hurt from their feelings.The writer from the male point of view, to describe the male-female perspective. This is more the performance of its masculinist aesthetics and values, with a strong sense of male power. This makes his characters, the lack of individual personality, there is no spirit of independence.So this is depicted by the image of women defect. Keywords:Jia ping-wa;female images; feelings ;regret

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学子论文]世界杯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2010-10-28 15:25:00 来源: 人民网(北京) 跟贴 0 条手机看新闻 2.女性作为被保护者——“我见犹怜” 女性作为被保护者,形象大多美丽、柔弱,“我见犹怜”。这样的形象会激发起男性天生的保护欲,更是潜意识里对自我强大力量的肯定,对男权主义的认同。 当《优乐美奶茶》广告中作为沙滩婚礼背景的新郎抱起新娘时,洁白的婚纱在空中起舞,男性形象顿时成为了责任感的符号——从此,他需要保护他的妻子。而周杰伦面对他娇美可爱的女朋友撒娇时亦体现出男性对柔弱女性自然流露的呵护冲动。 《奔驰B级豪华运动旅行车(纪念日篇)》出现的妻子温柔可人,女儿可爱听话,此情此景,任谁都忍不住呼唤“阿子,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何况是她们的丈夫和父亲呢?可见柔弱的女性形象的出现对男性目标受众而言极富感染力,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为了保护心爱的女人,潜意识里自我肯定的强大感顿时膨胀。 3.女性作为爱慕者——凝视的快感 女性作为爱慕者,表现有刻意的接近、顾盼流连、展示自己曼妙身姿以及言语中“小女人”的腔调……种种表现,女性或娇羞可爱或性感诱人,在表达爱的同时满足男性的虚荣心,也勾起男人的征服欲。 在《奥迪A5汽车》中,年轻貌美的白领女性为疾驰于大街上的奥迪车而驻足侧目,车中的男性则将女性爱慕的眼神解读为她们对自己能力、地位的欣赏,电视机前的受众继而将这种凝视的符号转化为“购买了奥迪A5系列轿车我将受到美女的注意,收获他人羡慕的目光,这是我身份地位的认可”。 《DHL》广告也如出一辙。初看此广告倍感困惑,一男子顶着足球做着各种技巧的展示来到一间办公室,可是办公室里清一色的诠释女性,无论职员还是顾客,甚至连壁挂电视屏幕里也是女性形象。她们困惑的注视着该男子,带着钦佩和赞许的眼神让该男子玩球玩得更起劲儿了,直到最后,伴着前台小姐吃惊于崇拜的目光,谜团解开——他是DHL的快递员。这样一则悬念式广告,将男性喜欢被女性关注的心态跃然荧幕。如果广告中有其他男性出现,会削弱这个男人的力量,因为同性之间会有比较,会有质疑,会认为这样玩球是赤裸裸的挑衅,而该广告的设置恰好巧妙的化解了这种可能发生的尴尬。同时,更是用多个女性形象作为男性的陪衬出现,利用她们迷茫而崇拜的眼神唤起男人内心深处的自豪感,更是男权社会男性渴望征服女性的心态。 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无论是年龄、身材、外表还是声音、出现场合都隐含着其作为符号

浅谈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浅析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内容提要: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其作品中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迥别于以前文学长廊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它们不是完美的,但又让人感到特别真实,她们的美,她们的傲,她们的悲,她们的勇,构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这些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成功,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丁玲本身是一个女性味十足的女人,以及她本人的生活经历的影响。 关键词:丁玲女性形象美傲悲勇 在群星璀璨的中国现代作家群中,丁玲是比较亮丽的一颗。半个多世纪以来,她为读者奉献了《梦珂》、《莎菲女士的曰记》、《阿毛姑娘》、《韦护》、《水》、《田家冲》、《杜晚香》、《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奠定了她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笔者认为,丁玲作品中最具分量的部分当属于“女性小说”。丁玲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其中有农民形象,如张裕民、程仁、阿毛老爹等;有地主形象,如钱文贵等;有新时期人物形象,如苇弟、凌吉士、澹明等。但是在众多的文学形象中,最具震撼人心力量的则是大量的女性人物形象,如梦珂、莎菲、阿毛、贞贞、杜晚香、三小姐等,她们各有特点,在丁玲笔下呼之欲出,栩栩如生。她们是美的,是傲的,也是悲的,更是勇的。她们的美,她们的傲,她们的悲,她们的勇,合成了一个个美丽的战士,合成了一个个血肉丰满如同五月鲜花般开遍大地的新女性。 一、美 泰戈尔曾经说过,当上帝创造男人的时候,他只是一位教师,在他的提包里只有理论课本和讲义;在创造女人的时候,他却变成了一个艺术家,在他的皮包里装着画笔、水、调色盒,所以女人才会那么美丽,女人的生命才会那么缤纷。在作家曹雪芹的笔下,女人是水做的骨肉。因此,古今中外的许多文章大家,在作品中大都把女性作为美的化身来描写来赞美。这一点在丁玲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其描写的女性形象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很美。无论是被视为“春天的童话”----《梦珂》中的梦珂,“夏天的童话”----《莎菲女士的曰记》中的莎菲,“秋天的童话”----《阿毛姑娘》中的阿毛,还是“冬天的童话”----《杜晚香》中的杜晚香,还是其他女性形象,大都是美的,既有外表美,也有心灵美,同时还有人性美。 外表美。丁玲以女性特有的笔触细腻刻画了一批绝代佳人。如《梦珂》中描写梦珂“......一天一天地长大了起来,长得象一支兰花,颤蓬蓬的,瘦伶伶的,面

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人文学院11级汉语班姜孟克 2011071084 摘要:“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就像张爱玲作品中的那些女人,在笑吟吟的光鲜外表下,内里却是苦涩的挣扎。她以其对女性形象独特的理解突破了新感觉派专注于现代都市的声色感觉描写和性心理发掘的局限,在衰落的封建文化背景下,将笔触伸入到市民现实生存与精神困境的深处,透过对都市市民阶层的日常琐事、饮食男女的服饰描写,揭示了为文明所遮蔽的“洋场社会”的真实面目,暴露出都市女性的灰暗与软弱,基调阴郁而苍凉,颇有深度。 关键词:女性爱情婚姻苍凉

张爱玲说:“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①而她自己却懂的是女人,讲的是女人,她笔下的女人永远是真实又虚幻、残缺又迷人的,正如周芬玲所说:“张爱玲笔下的女人多具有…花旦?的原型,美丽、俏皮、浑身都是戏。”②这类女性形象在《传奇》中表现得尤为典型。下文中,我选取了1947年《传奇(增订本)》收录的中短篇小说中的几个典型女性形象,并结合《流言》散文集中个别文章进行分析,希望能获得一些对张爱玲爱情、婚姻、以及女性的了解,寻找她的作品为何长盛不衰的原因。本文选取的分析对象为几位张爱玲笔下著名的女性:《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和袁芝寿、《心经》中的许太太、《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王娇蕊和孟烟鹂、《等》中的奚太太和童太太。为了条理、逻辑性,我想采取分类的方式对以上人物进行分析。我设定的第一种分类标准是这些女性陷入悲剧或者半悲剧命运的原因。按照这个标准,可以将她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因为物欲、第二类是因为情欲、第三类则是无辜受牵连。第一类为了物欲,非常明显是葛薇龙和曹七巧。葛薇龙,只身处于异乡、禁不住姑母奢靡生活的诱惑、屈服于她明知道是“鬼气森森”③的世界,用自己的身体来为丈夫赚取玩资,直到看到集市上的妓女,联想到自己与她们其实并无什么区别,才瞬间感受到自己已然被抛弃的实质。她的纯真与坚持在灼灼燃烧的杜鹃丛中燃尽,只有放纵物欲以填①张爱玲《有女同车》,《流言》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6月第87页②周芬玲:《艳异:张爱玲与中国文学》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5第220页③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张爱玲文集·精读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9月第214页

论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1)

论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摘要: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有着不同的类型和特征,大致可分为:命运悲惨的女性、自发反抗的女性、新旧夹缝中的女性三种类型。本文从其作品中撷取了单四嫂子、祥林嫂、爱姑、子君这几位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的女性一一分析。鲁迅笔下这几个主要女性的悲剧,固有其个人性格的原因,作者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但作品挖掘的最终造成她们的悲剧的根源是压迫人、毒害人的封建制度、封建思想。 关键词:鲁迅女性形象封建悲剧反抗 Abstract: Mr. Lu Xun is a famous thinker and writer in modern China. The female image in his novels have different types and features, can be broadly divided into: the tragic fate of women, spontaneous women against women, the old and the new cracks in three type. In this paper, from his works capture the fourth Shan's wife, Xianglin's wife, love regardless, Zijun this several with strong tragic color female one analysis. Lu Xun under the several major female tragedy, its inherent personality, author both sorrow for their unfortunate, nuqibuzheng, but mining works resulting in the root of their tragedy is oppressed, toxic to the feudal system and the feudal ideology. Key words: Lu Xun female image against feudal tragedy

论贾平凹早期中短篇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与审美取向

论贾平凹早期中短篇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与审美取向 牧牛老叟白艸霜 内 容 摘 要 摘要:贾平凹是中国当代创作数量丰富、影响较大的作家。其早期小说紧贴地方生活特色,女性形象塑造鲜明生动,透露着作家对家乡的热爱以及对人物内心真善美的追求,同时表达了作家对这一片土地上的人们生存状态的思考。本文从贾平凹20世纪90年代前所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切入,结合作家生活地域文化、创作风格、文学理想追求等方面论述其作家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以及审美取向上的特点与贡献。 关键词:贾平凹中短篇小说女性形象塑造审美取向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中国当代作家,1952年生于陕西省丹凤县的一个农民家庭。自小生活在农村,为期19年。1972年到西北大学学习,毕业后在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西北大学求学期间,开始了文学创作,第一篇文字《深深的脚印》在公开发行刊物《西安日报》上发表,此后40余年间,创作了大量小说、散文、游记、诗歌等文学作品,有中、短篇小说《腊月·正月》、《天狗》、《人极》、《黑氏》、《古堡》、《废都》、《鸡窝洼人家》、《王满堂》、《满月儿》,小说体散文《商州初录》、长篇小说《浮躁》、《商州》、《废都》、《怀念狼》、《土门》《秦腔》等,另有散文、文论若干,其作品在国内外影响较大,并多次获奖。是中国当代作家著作成果较丰硕者之一。综观贾平凹的小说创作,大致可以分成三个时期,即20世纪90年代前期、20世纪末期以及新世纪以来至今。贾平凹的文学创作,受孙犁影响较大,特别在早期阶段;也从中国古代文化中吸取养分。在散文以及大部分小说中,形成了以清新诗意、唯美、但朴实细腻的手法来表现本土生活的风格与特点。早期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女性形象尤甚引人注目,这些形象的塑造渗透了作家对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作家的思考与批判。本文试图从贾平凹早期(即20世纪90年代前)小说中,分析其中女性形象在塑造以及审美取向等方面的特点,总结贾平凹在此时期内创作的小说一些规律以及对文学创作方面的贡献与借鉴。

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学年论文 浅谈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系别: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完成日期 2014 年 6 月

浅谈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摘要 女性形象在广告中频繁出现,备受受众青睐。女性形象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美容、化妆品、家庭用具、电子产品等广告中。女性形象又分为贤妻良母型、性感时尚型、小鸟依人型、现代职业女性型。传统文化对广告中女性的形象有着极大的影响,虽然社会在不断进步,女性地位不断提升,但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传统文化无法一步根除,只能在不断进步中不断进化女性的社会地位。电视广告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应严格对电视广告进行把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人们生活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 关键词:电视广告;女性形象;社会价值观

Introduction to female image in TV ads Abstract Female images in the advertisement often appear, by the audience.Female image is widely used in food and beverage, beauty, cosmetics, household appliances, electronic products, and other advertising.Female image is divided into caring type, sexy fashion, dependent people, modern professional women.The image of women in traditional culture of advertising has a great impact, while social in constant progress, improve women's status, but deeply rooted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raditional culture can't step in eradicating, only evolution in the improvement of women social status.Television advertis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social values, should strictly guard a pass for television commercials, take its essence to its dregs, make people live in a good social environment. Key-words:Television advertising;Female image;Social values

论鲁迅笔下的妇女形象

论鲁迅笔下的妇女形象 摘要:在任何社会中,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着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鲁迅以悲愤的现实主义笔触,在《明界》、《祝福》、《离婚》、《仿逝》等以妇女为主人公的小说中,出色地塑造了单四嫂子、祥林嫂、爱姑、子君等妇女形象。这些艺术典型,感人至深,至令仍然显示着其不可磨灭的社会意义。本文本文拟通过分析这四个妇女形象,揭示旧中国劳动妇女从麻木到觉醒到反抗的斗争历程,并从中了解鲁迅先生对旧中国妇女解放道路的探索进程。 关键字:鲁迅小说;妇女;形象 妇女问题,是关系社会文明的重要问题。中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对妇女问题始终给以极大的关注,在作品中以悲愤的现实主义笔调,塑造了众多封建社会的妇妇女形象。在《明天》、《祝福》、《离婚》、《伤逝》中,塑造了单四嫂、祥林嫂、爱姑、子君等一系列的典型形象,通过描写她们一生悲惨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的种种罪恶,愤怒地控诉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鲁迅受到“为人生”启蒙主义精神的影响,他的作品也充满了对封建宗法制度罪恶行径的愤怒批判,字里行间,都熔铸着其激愤与不平。 一、麻木、顺从、无反抗力的单四嫂子 单四嫂子是《明天》中的主人公。《明天》是鲁迅写的第一篇描写农村妇女的小说,也是鲁迅着力反映妇女悲惨命运的小说之一。贫困寡居的单四嫂丧夫之后,并没有选择改嫁。也可以这样说,在当时那个社会,那个所谓东方文明的熏陶下,她遵守了古训:死了丈夫,不能另行改嫁,只能守节。 单四嫂麻木,淡漠,这个对生活已经毫无奢求的社会底层妇女,唯一的心愿大概就是养活宝儿。“妈!爹卖馄饨,我大了也卖馄饨,卖许多许多钱——我都给你”宝儿稚气的愿望让单四嫂觉得“那时候,真是连纺出的棉纱,也仿佛寸寸都有意思,寸寸都活着”,也给了她为生活挣扎的信念。可是宝儿生病了,把儿子当做明天的她求签、许愿、喂药,最后无奈求助庸医何小仙。宝儿最后还是死了。单四嫂微茫的希望幻灭了,邻居们帮忙操办丧事,他们都聚集在这可怜的寡妇周围。“门内是王九妈蓝皮阿五之类,门外是咸亨的掌柜和红鼻子老拱之类。”可是他们谁也没有真正从心底给予单四嫂一点点同情和安慰。在宝儿垂死之际,单四嫂子心乱如麻的时候,红鼻子老拱和蓝皮阿五之流在唱小调,打她的歪主意;何小仙慢条斯理,不紧不慢。而同是妇女,似乎有同情心的王九妈,也终于被证实并非出于真情。面对一次次的不幸和打击,单四嫂完全麻木,没有怨恨,没有不满,她一味地顺从、屈服,更不要提反抗了。单四嫂以为她的明天,痛苦会减少,可是现实是每一个明天,都给她带来了一次比一次沉重的打击和失望,也让她失去了唯一的儿子和财物。 鲁迅通过寡妇单四嫂子痛失独子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副中国妇女孤立无助的图景,同时抨击了黑暗社会的吃人本质和没落社会中人们的无情和冷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