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学考试

经络腧穴学考试
经络腧穴学考试

经络腧穴学考试

————————————————————————————————作者:————————————————————————————————日期:

《经络腧穴学》试卷(A 卷)

姓名:学号:班级: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核分人

得分

----------------------------------------说明:本试卷总计100分,全试卷共 4 页,完成答卷时间2小时。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将其标号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针灸甲乙经》记载腧穴数目是()

A.354穴

B.349

C.361

D.359

E.460

2.足阳明胃经胸部腧穴距离前正中线是()

A.4寸

B.6寸

C.2寸

D.0.5寸

E.3寸

3.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取()

A.中脘

B.上脘

C.建里

D.中极

E.下脘

4.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为()

A.13寸

B.12寸

C. 9寸

D. 8寸

E.460

5.治疗乳少,应取()

A.内庭

B.合谷

C.少泽

D.少冲

E.太冲

6. 下列为奇穴的是()

A.百会

B.印堂

C.上星

D.风府

E.合谷

7.背俞穴的针刺操作是( )。

A.斜刺0.5-0.8寸

B.直刺0.5-0.8寸

C.斜刺1-1.5寸

D.直刺1-1.5寸

E. 直刺1.5-2寸

8.八脉交会穴中任脉通于()

A.列缺

B.后溪

C.申脉

D.足临泣

E.外关

9.循行路线经过耳下、耳后、耳上、耳中的经脉是()

A.手少阳

B. 手太阳

C. 足少阳

D. 足太阳

E.手太阴

10.十二经脉中既到目内眦又到目锐眦的经脉是()

A.足少阳 B 手太阳 C 手少阳 D 足太阳 E.手太阴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2个正确答案,并将其标号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太溪穴属于何类特定穴()

A.经穴

B. 输穴

C. 郄穴

D. 原穴

E. 八脉交会穴

2.位于脐水平线上的穴位是()

A.天枢

B.大横

C.大赫

D.梁门

E.外陵

3.下列哪些腧穴属于奇穴( )。

A.翳风

B.翳明

C.四白

D.四缝

E.会阳

4.与脑有联系的经脉是()

A.足少阴 B 足太阳 C 足厥阴 D 督脉 E 任脉

5.共司下肢运动和眼睑开合的经脉是()

A.阴跷脉 B 阴维脉 C 任脉 D 阳跷脉 E 督脉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3~5个正确答案,并将其标号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太渊穴属于何类特定穴()

A.原穴

B.输穴

C.八会穴

D.八脉交会穴

E.经穴

2.下列各穴属于奇穴的为()

A.印堂

B.膝眼

C.二白

D.四渎

E.四神聪

3.下列穴位应开口取之的有()

A.下关

B.耳门

C.听宫

D.听会

E.翳风

4. 十二经脉的衔接部位包括( )

A.大指 B 食指 C 中指 D 无名指 E. 小指

5.与胃有联系的经脉是( )

A.足阳明 B 足太阴 C 手太阳 D 手太阴 E. 足厥阴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经络:

2.体表解剖固定标志:

3.背俞穴:

4.奇穴:

5.腧穴:

五、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十四正经是指十二经脉加上()和()。

2.十二经脉中手厥阴心包经与()经相表里。

3. 十二经脉和()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合称十五络脉。

4.下合穴共()个,大肠的下合穴是()。

5.腧穴分为()、()、()三大类。

六、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对者在题干后打“√”,

错者打“×”。)

1.任、督、冲脉均起于胞中。()

2.听宫穴属足少阳胆经。()

3.太阳穴只能斜刺。()

4.特定穴均分布在十二经上。()

5.奇穴均不在经脉循行线上。()

七、问答题(本大题共3题,共 40 分)

1、写出下列腧穴的定位、归经及特定穴属性(每穴3分,共30分)

合谷、环跳、脾俞、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外关、阴陵泉、阳陵泉、至阴

2.简述十二经脉走向规律及气血流注次序。(5分)

3.何谓骨度分寸法?(5分)

山东中医药大学社会体育专业2008年级(本科)《经络腧穴学》试卷(A 卷)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A

4.B

5.C

6.B

7.A

8.A

9.C 10.B

二、双项选择题

1.BD

2.AB

3.BD

4.BD

5.AD

三、多项选择题

1.ABCE

2.ABCDE

3.BCD

4.BDE

5.ABCDE

四、名词解释

1. 经络: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1分)。经指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1分);络指络脉,是经络系统中的分支(1分)。

2.体表解剖固定标志:指各部由骨骼(1分)和肌肉(1分)形成的凸起、凹陷,五官轮廓,头发边际,指甲、乳头、脐窝等(1分)。

3.背俞穴:五脏六腑之气(1分)输注于背腰部(1分)的腧穴。(1分)

4.奇穴:既有固定的名称(1分),又有明确的定位(1分),但尚未列入或不便列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1分)。

5.腧穴:脏腑经络之气(1分)输注于体表(1分)的特殊部位(1分)。

五.填空题

1. 任脉,督脉

2. 手少阳三焦

3.任督,脾之大络

4.六,下巨虚

5.经穴、奇穴、阿是穴

六.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七、写出下列腧穴的定位、归经及类别。(每穴3分,共30分)

1.合谷:第1,2掌骨之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1分)手阳明大肠经(1分),原穴(1分)

环跳: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中1/3与外1/3交界处。(2分)足少阳胆经(1分)

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1分)。足太阳膀胱经(1分)脾之背俞(1分)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1分)。足阳明胃经(1分),合穴,胃之下合穴(1分)

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的后缘(1分)。足太阴脾经(1分),交会穴(1分)

太溪: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1分)。足少阴肾经(1分),输穴、原穴(1分)

外关:腕背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1分)。手少阳三焦经(1分),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维脉(1分)

阴陵泉:胫骨内侧髁后下方的凹陷中(1分)。足太阴脾经(1分),合穴(1分)

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的凹陷中(1分)。足少阳胆经(1分),筋会、合穴、胆之下合穴(1分)

至阴: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0.1寸(1分)。足太阳膀胱经(1分),井穴(1分)

2.答:1)手三阴从脏走手,手三阳从手走头,足三阳从头走足,足三阴从头走腹;(2分)2)手太阴――手阳明――足阳明――足太阴――手少阴――手太阳――足太阳――足少阴――手厥阴――手少阳――足少阳――足厥阴。(3分,每经0.25分)

3.答:骨度分寸法古称“骨度法”。(1分)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2分)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标准的方法(1分)。不论男女、老少、高矮、胖瘦的患者,均可按这个标准测量,但分布折寸的尺度应以患者本人的身材为依据(1分)。

经络腧穴学试卷

经络腧穴学试卷

《经络腧穴学》试卷(A 卷) 姓名:学号:班级: ----------------------------------------说明:本试卷总计100分,全试卷共 4 页,完成答卷时间2小时。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将其标号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针灸甲乙经》记载腧穴数目是() A.354穴 B.349 C.361 D.359 E.460 2.足阳明胃经胸部腧穴距离前正中线是() A.4寸 B.6寸 C.2寸 D.0.5寸 E.3寸 3.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取() A.中脘 B.上脘 C.建里 D.中极 E.下脘 4.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为() A.13寸 B.12寸 C. 9寸 D. 8寸 E.460 5.治疗乳少,应取() A.内庭 B.合谷 C.少泽 D.少冲 E.太冲 6. 下列为奇穴的是() A.百会 B.印堂 C.上星 D.风府 E.合谷 7.背俞穴的针刺操作是( )。 A.斜刺0.5-0.8寸 B.直刺0.5-0.8寸 C.斜刺1-1.5寸 D.直刺1-1.5寸 E. 直刺1.5-2寸 8.八脉交会穴中任脉通于() A.列缺 B.后溪 C.申脉 D.足临泣 E.外关

5.与胃有联系的经脉是( ) A.足阳明 B 足太阴 C 手太阳 D 手太阴 E. 足厥阴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经络: 2.体表解剖固定标志: 3.背俞穴: 4.奇穴: 5.腧穴: 五、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十四正经是指十二经脉加上()和()。 2.十二经脉中手厥阴心包经与()经相表里。 3. 十二经脉和()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合称十五络脉。 4.下合穴共()个,大肠的下合穴是()。 5.腧穴分为()、()、()三大类。 六、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对者在题干后打“√”, 错者打“×”。) 1.任、督、冲脉均起于胞中。() 2.听宫穴属足少阳胆经。() 3.太阳穴只能斜刺。() 4.特定穴均分布在十二经上。() 5.奇穴均不在经脉循行线上。() 七、问答题(本大题共3题,共 40 分) 1、写出下列腧穴的定位、归经及特定穴属性(每穴3分,共30分) 合谷、环跳、脾俞、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外关、阴陵泉、阳陵泉、至阴 2.简述十二经脉走向规律及气血流注次序。(5分)

经络腧穴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经络腧穴学试题及答案 绪言 一、单项选择 1、被称为《针经》的中医典籍为: A、《素问》 B、《灵枢》 C、《难经》 D、《针灸甲乙经》 E、《针灸逢源》答:B 2、“阿是穴”和“指寸法”的创始人是: A、刘渡舟 B、杨继洲 C、孙思邈 D、《内经》 E、滑伯仁 答:C 3、《针灸大成》是哪个朝代哪位医家所著() A、唐代孙思邈 B、北宋王惟一 C、晋代皇甫谧 D、明代杨继洲 E、元代渭伯仁 答:D 4、《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 A、王叔和 B、孙思邈、皇甫谧 D、王惟一 E、滑伯仁 答:C 5、最早铸造针灸模型的朝代是() A、汉代 B、晋代 C、唐代 D、宋代 E、明代 答:D 6、针灸铜人的设计者是() A、孙思邈 B、杨继洲 C、王执中 D、王惟一 E、滑伯仁 答:D 二、多项选择 1、反映经络学说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A、《素问》 B、《灵枢》 C、《足臂十一脉灸经》 D、《脉经》 E、《阴阳十一脉灸经》 答:C、 E 三、填空题 1、以外科闻名于世的华佗亦精于针灸,创立了著名的()穴。 答:华佗夹脊穴

2、北宋时期的2具()作为针灸教学的和()之用。 答:铜人模型,考试 3、在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两种古代经脉文献,为()()。 答: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7、《针灸大成》是()医家所著。 答:杨继洲 8、《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 答:皇甫谧 四、判断题 1、《灵枢》又称《针经》。( 对 ) 2、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已有针砭、艾灸治疗记载。( 对 ) 3、清初至民国时期,是针灸医学发展的兴盛时期。(错) 4、首次提出阿是穴的医家是孙思邈。( 对 ) 5、“足臂十一脉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论述了经络、腧穴等,反映了针灸学的完整系统理论。(错) 6、经络学说的产生是建立在古代医家对人体解剖和生理研究的基础上。(错)第一章经络总论 一、单项选择 1、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是: A、头面部 B、上肢部 C、下肢部 D、胸部 E、四肢未端 答:E 2、十二经脉中阳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是: A、头面部 B、上肢部 C、下肢部 D、胸部 E、四肢未端 答:A 3、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阴经的交接部位是: A、头面部 B、上肢部 C、下肢部 D、胸部 E、四肢未端 答:D 4、手足三阴经在四肢部的分布规律一般是:

经络腧穴学考试题及答案

《经络腧穴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五输穴 2.一源三歧 3.经络 4.一夫法 5.募穴 二、判断题:(请在正确的叙述前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乳中穴在乳头正中央,可以针灸。 ()2.委中穴为治疗腰背痛的有效常用穴。 ()3.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任、督、冲、带脉各有1个郄穴,人体共有16郄穴。 ()4.任脉从曲骨至神阙每隔1寸都有1个穴位。 ()5.原穴在阳经排列在输穴之后,在阴经是以输为原。 ()6.外踝直上3寸,腓骨后缘取悬钟。 ()7.针刺至阴穴可治疗胎位不正。 ()8、十二经脉在头部的分布,手足三阳联系头,故称“头为诸阳

之会”。 ()9、脏腑有表里相合关系,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亦有相应的表里相合关系。 ()10、阴经为里,属于脏,阳经为表,属于腑。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经络是人体运行__________,联络__________,沟通__________,贯穿__________的经络。 2.十二经脉循行规律是手三阴经从__________,手三阳经从__________,足三阳经从__________,足三阴经从__________。 3、腧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4、根据骨度分寸定位法,腘横纹到外踝尖为_____寸。 5、根据骨度分寸定位法,上肢部肘横纹至腕横纹为_____寸。 6、中府穴在距前正中线旁开_____寸,平_____间隙。 7、列缺穴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_____寸。 8、治汗要穴是_____,止痛要穴是______,转胎要穴是_____,强壮保健要穴是______。 四、单选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写在答题表格中,每题1分,共20分) 1、与大肠经相表里的经脉是 A、肺经 B、心经 C、肝经 D、肾经 E、脾经

经络腧穴学_习题集,附答案

绪言 一、单项选择 1、被称为《针经》的中医典籍为: A、《素问》 B、《灵枢》 C、《难经》 D、《针灸甲乙经》 E、《针灸逢源》答:B 2、“阿是穴”和“指寸法”的创始人是: A、渡舟 B、继洲 C、思邈 D、《经》 E、滑伯仁 答:C 3、《针灸大成》是哪个朝代哪位医家所著() A、唐代思邈 B、北宋王惟一 C、晋代皇甫谧 D、明代继洲 E、元代渭伯仁 答:D 4、《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 A、王叔和 B、思邈、皇甫谧 D、王惟一 E、滑伯仁 答:C 5、最早铸造针灸模型的朝代是() A、汉代 B、晋代 C、唐代 D、宋代 E、明代 答:D 6、针灸铜人的设计者是() A、思邈 B、继洲 C、王执中 D、王惟一 E、滑伯仁 答:D 二、多项选择 1、反映经络学说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A、《素问》 B、《灵枢》 C、《足臂十一脉灸经》 D、《脉经》 E、《阴阳十一脉灸经》 答:C、 E 三、填空题 1、以外科闻名于世的华佗亦精于针灸,创立了著名的()穴。 答:华佗夹脊穴 2、北宋时期的2具()作为针灸教学的和()之用。 答:铜人模型,考试 3、在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两种古代经脉文献,为()()。答: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7、《针灸大成》是()医家所著。 答:继洲 8、《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 答:皇甫谧 四、判断题 1、《灵枢》又称《针经》。( 对 ) 2、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已有针砭、艾灸治疗记载。( 对 ) 3、清初至民国时期,是针灸医学发展的兴盛时期。(错) 4、首次提出阿是穴的医家是思邈。( 对 ) 5、“足臂十一脉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论述了经络、腧穴等,反映了针灸学的完整系统理论。(错)

经络腧穴学试题集答案

经络腧穴学试题 姓名_____得分_____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经络是人体运行__,联络__,沟通__,贯穿__的经路。 2、十二经脉循行规律是手三阴经从__,手三阳经从__,足三阳经__,足三阴经从__。 3、胃经脾经循体__,肝胆经循体__,肾与膀胱经循体__,任脉循体__,督脉循体__。 4、手三阴经包括____、____、____三条经脉。 5、腧穴可分为__、__、__三种类型。 6、十四经穴属于____与__腧穴的统称。 7、腧穴的定位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 8、根据骨度定位法,胸腹部脐中至耻骨联合为__寸 9、__在手背 第一、二掌骨中间,第二掌骨中点的穴位。 1 0、迎香穴的正确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__当鼻唇沟中。 1 1、足三里的定位在犊鼻穴下__,当胫骨前嵴外侧__处。 1 2、根据骨度定位法,上肢部肘横纹至腕横纹为__寸。

1 / 11 1 3、中府穴在距前正中线旁开__寸,平__间隙。1 4、列缺穴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__寸 15、足三阳经包括____、____、____三条。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督脉的主要功能是() A、总督一身之阴脉 B、总督一身之阳脉 C、约束诸经 D、调节十二经气血 2、手少阳三焦经循行于() A、上肢屈侧前线 B、上肢屈侧中线 125 C、上肢伸侧中线 D、上肢伸侧后线 3、下列除哪项外均是经脉特点() A、内属脏腑 B、运行气血主干

C、外络支节 2 / 11 D、走行浅而易见 4、十二经脉中阳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是() A、额头部 B、面部 C、上肢部 D、下肢部 5、下列不符合十二经脉循行流注次序的是() A、胆、肝、肺 B、大肠、胃、脾经 C、心、小肠、肾 D、三焦、胆、肝 6、足三阳经在下肢的分布规律是() A、太阳在前,少阳在中,阳明在后 B、太阳在前,阳明在中,少阳在后 C、阳明在前,太阳在中,少阳在后 D、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7、足三阳即总的循行规律() A、从胸走手 B、从足走腹

经络腧穴学试题六

<<经络腧穴学>>试题六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奇经八脉 2. 募穴 3. 气街 4. 一夫法 5. 经络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经,原意是“纵丝”,就是_____的意思,络则是_____的意思。 2、十二经脉者,内____,外_____,这概括说明了十二经脉的分布特点。 3、十二经脉之分布,大致是手三阴联系______,手足三阳都联系_____故称头为______,足三阴则联系______. 4、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分出一络,再加躯干部的_______, _______及______总为十五络脉。 5、胃足阳明之脉,起于____,交__

__,旁约____,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____. 6、膀胱足太阳之脉:其直者:从巅入络___,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____抵腰中,入循__,络___,属膀胱. 7、督脉对全身阳经脉气有统率、督促的作用,故有____和_____的说法.8、腧穴是人体_____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又是_____反应点和_____刺激点。 9、任脉有_____个经穴,起穴_____,止穴_____。 10、在体表标志取穴中,肩胛骨下角平对_____椎棘突,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通过_____椎棘突之间的缝隙。 11、手阳明大肠经的经穴是_____,郗穴是_____。 12、足少阳经的络穴是_____,原穴是_____。 13、丰隆为人体祛_____要穴,足少阴肾经即能止汗,又能发汗的穴位是_____。

14、肩平伸在肩峰前下方凹陷处是_____穴,属于_____经,肩峰后下方凹陷处是_____穴,属于_____经。15、五输穴配五行,阴经井穴属_____,阳经井穴属_____。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从小趾下经足心至下肢内侧面后缘的是() A、足厥阴经 B、足少阴经 C、足太阴经 D、以上都不是 2、与手厥阴心包经相表里的是() A、足少阴肾经 B、足厥阴肝 C、手阳明大肠 D、手少阳三焦 3、临床上的皮肤针,刺络,敷贴等方法,是结合()理论运用的。 A、经筋 B、十五络脉 C、皮部 D、十二经别 4、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此为()经病候。 A、手太阳小肠 B、手阳明大肠 C、足阳明胃 D、足少阳胆 5、不入耳中的经脉是()

《经络腧穴学》试题集答案

经络腧穴学试题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经络是人体运行____,联络____,沟通____,贯穿____的经路。 2、十二经脉循行规律是手三阴经从____,手三阳经从____,足三阳经____,足三阴经从____。 3、胃经脾经循体____,肝胆经循体____,肾与膀胱经循体____,任脉循体____,督脉循体____。 4、手三阴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条经脉。 5、腧穴可分为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6、十四经穴属于_______与____腧穴的统称。 7、腧穴的定位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骨度定位法,胸腹部脐中至耻骨联合为____寸 9、____在手背第一、二掌骨中间,第二掌骨中点的穴位。 10、迎香穴的正确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____当鼻唇沟中。 11、足三里的定位在犊鼻穴下____,当胫骨前嵴外侧____处。 12、根据骨度定位法,上肢部肘横纹至腕横纹为____寸。 13、中府穴在距前正中线旁开____寸,平____间隙。 14、列缺穴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____寸 15、足三阳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条。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督脉的主要功能是() A、总督一身之阴脉 B、总督一身之阳脉 C、约束诸经 D、调节十二经气血 2、手少阳三焦经循行于() A、上肢屈侧前线 B、上肢屈侧中线

C、上肢伸侧中线 D、上肢伸侧后线 3、下列除哪项外均是经脉特点() A、内属脏腑 B、运行气血主干 C、外络支节 D、走行浅而易见 4、十二经脉中阳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是() A、额头部 B、面部 C、上肢部 D、下肢部 5、下列不符合十二经脉循行流注次序的是() A、胆、肝、肺 B、大肠、胃、脾经 C、心、小肠、肾 D、三焦、胆、肝 6、足三阳经在下肢的分布规律是() A、太阳在前,少阳在中,阳明在后 B、太阳在前,阳明在中,少阳在后 C、阳明在前,太阳在中,少阳在后 D、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7、足三阳即总的循行规律() A、从胸走手 B、从足走腹 C、从头走足 D、从手走胸 8、“阴脉之海”是指:() A、督脉

王倩 经络腧穴学期末试题B(2013级中康5班 6班 7班 - 副本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院针灸学校2013-2014学年春季 2013级期末试卷B (适用专业:13级中康) 考试科目:经络腧穴学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共30分) 1、分布于上肢内侧的经脉是 A、手三阴经 B、手三阳经 C、足三阴经 D、足三阳经 2、分布于下肢外侧前缘的经脉是 A、足太阳 B、足阳明 C、足少阴 D、足厥阴 3、十四经穴共有多少个穴位 A、360 B、361 C、365 D、366 4、手太阴肺经的经穴是 A、太渊 B、鱼际 C、尺泽 D、经渠 5、足阳明胃经的合穴是 A、条口 B、丰隆 C、解溪 D、足三里 6、以下郄穴不是在肘膝关节以下的是 A、温溜 B、孔最 C、梁丘 D、地机 7、可以用来治疗急性腰扭伤的腧穴配伍 A、曲池阳溪 B、手三里后溪 C、合谷外关 D、足三里上巨虚 8、以下用于治疗面瘫的最佳配伍是 A、地仓 合谷B、下关头维C、地仓颊车D、印堂人迎 9、合谷穴治疗面瘫属于腧穴的: A 近治作用 B 远治作用 C 双向作用 D 相对特殊作用 E 双向良性调节作用10.足少阴肾经在腹部距前正中线旁开: A 0.5寸 B 1寸 C 2寸 D 4寸 11.具有泻治胃痛作用的穴位是: A 条口 B 冲阳 C 内庭 D 梁丘 12. 下列穴位中,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穴位是: A 前谷 B 足临泣 C 丰隆 D 公孙 13.“┅┅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的经脉是: A 手太阴肺经 B 足少阴肾经 C足阳明胃经 D 足太阴脾经 14.足厥阴经与手太阴经的交接部位是 A 目内眦 B 目外眦 C 胸前 D 鼻旁 15.在常用骨度分寸法中腋前纹至肘横纹为( )。 A.9寸 B.10寸 C.12寸 D.14寸 16.大横穴位于 A脐中旁开0.5寸 B脐中旁开2寸 C天枢旁开2寸 D中脘旁开4寸 17.治疗月经过多,崩漏,血尿,便血应首选下列井穴中的何穴? A涌泉 B隐白 C至阴 D大敦 18.位于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六肋间隙处的腧穴是: A章门 B期门 C渊腋 D大包 19.肺经实证根据“实则泻其子”结合五行属性可取肺经五输穴中()穴 A中府 B尺泽 C孔最 D太渊 20.下列除何症以外均是神门穴的主治: A舌强不语 B失眠 C癫狂 D痴呆 21.属于原络配穴法是: A 列缺配太渊 B 腕骨配通里 C 合谷配偏历 D 巨阙配心俞 22.位于耳屏间切迹前,下颌髁状突后缘的穴位是: A 耳门 B 下关 C 听会 D 听宫 23 .艾灸至阴穴常用于治疗: A 难产 B 鼻衄 C 胎位不正 D 便秘

经络腧穴学试卷

《经络腧穴学》试卷(A 卷) 姓名:学号:班级: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核分人 得分 ----------------------------------------说明:本试卷总计100分,全试卷共 4 页,完成答卷时间2小时。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将其标号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针灸甲乙经》记载腧穴数目是() A.354穴 B.349 C.361 D.359 E.460 2.足阳明胃经胸部腧穴距离前正中线是() A.4寸 B.6寸 C.2寸 D.0.5寸 E.3寸 3.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取() A.中脘 B.上脘 C.建里 D.中极 E.下脘 4.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为() A.13寸 B.12寸 C. 9寸 D. 8寸 E.460 5.治疗乳少,应取() A.内庭 B.合谷 C.少泽 D.少冲 E.太冲 6. 下列为奇穴的是() A.百会 B.印堂 C.上星 D.风府 E.合谷 7.背俞穴的针刺操作是( )。 A.斜刺0.5-0.8寸 B.直刺0.5-0.8寸 C.斜刺1-1.5寸 D.直刺1-1.5寸 E. 直刺1.5-2寸 8.八脉交会穴中任脉通于() A.列缺 B.后溪 C.申脉 D.足临泣 E.外关

9.循行路线经过耳下、耳后、耳上、耳中的经脉是() A.手少阳 B. 手太阳 C. 足少阳 D. 足太阳 E.手太阴 10.十二经脉中既到目内眦又到目锐眦的经脉是() A.足少阳 B 手太阳 C 手少阳 D 足太阳 E.手太阴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2个正确答案,并将其标号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太溪穴属于何类特定穴() A.经穴 B. 输穴 C. 郄穴 D. 原穴 E. 八脉交会穴 2.位于脐水平线上的穴位是() A.天枢 B.大横 C.大赫 D.梁门 E.外陵 3.下列哪些腧穴属于奇穴( )。 A.翳风 B.翳明 C.四白 D.四缝 E.会阳 4.与脑有联系的经脉是() A.足少阴 B 足太阳 C 足厥阴 D 督脉 E 任脉 5.共司下肢运动和眼睑开合的经脉是() A.阴跷脉 B 阴维脉 C 任脉 D 阳跷脉 E 督脉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3~5个正确答案,并将其标号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太渊穴属于何类特定穴() A.原穴 B.输穴 C.八会穴 D.八脉交会穴 E.经穴 2.下列各穴属于奇穴的为() A.印堂 B.膝眼 C.二白 D.四渎 E.四神聪 3.下列穴位应开口取之的有() A.下关 B.耳门 C.听宫 D.听会 E.翳风 4. 十二经脉的衔接部位包括( ) A.大指 B 食指 C 中指 D 无名指 E. 小指

经络腧穴学试题二精编版

经络腧穴学试题二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经络腧穴学>>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十二经脉;指手三阳经,手三阴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的总称,是人体的主要的精气流注的主要通道。 2.六合:阴经的经别于其表里的阳经的经脉相合,由此把十二经脉合为6对,称为六合 3.頄:指颧骨部 4.骨度分寸法:指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的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 5.八脉交会穴:指奇经八脉于十二经脉的脉气相通的八个腧穴。 二.填空题:(每空分,共20分) 1.北宋着名的针灸学家___王唯一___ 于1026年撰成《_____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___》,并以图经刻石,对统一经穴定位影响甚广。 2.十二经筋具有_____沟通内外,网络全身___ ,____运行气血,调和阴阳_____和______抗御病毒,反映征候_______的作用。

3.奇经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__包中___ ,同出于__会阴____ ,称为“一源三歧”。 4.腧穴的治疗作用分为___近治作用____ ,___远治作用____ ,__特殊治疗作用_____ 。 5.骨度分寸中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是__12__寸,臀横纹至腘横纹是__9___寸。 6.手三里属___手阳明大肠经____ 经,足三里属___足阳明胃经___ 经。 7.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_____颐后下廉____,出大迎,循颊车,__上耳前____ ,过客主人,___循发髻__ ,____至额颅_____的经脉是____足阳明胃经____ 经。 8.属脾,络胃,上膈,挟咽,__连舌本__ ,____散舌下___ 的经脉是___足太阴脾经_______。 9.在特定穴中,足三里既是(合穴),又是____胃的下合穴______。 10.小海、少冲分别归属于_______手太阳小肠经_____经和_______手少阴心经___ 经。 11.别颊上,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的经脉是__手太阳小肠经____ 。 12.手厥阴心包经的两筋是指__掌长肌腱____ 和___桡侧腕曲肌腱____ ,在其间有__内关___ 、___间使__ 、__大陵__ 和__烯门__ 穴。

经络腧穴学 试题五

<<经络腧穴学>> 试题五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 目上纲 2.颃颡 3.根结 4.经穴 5.下合穴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经络系统由________与__________两大 部分组成。 2.经络在病理方面,有_________、 __________的功能 3.根据经络的循行分布路线和联系范围来 取穴,称为“______取穴” 4.足三阳经筋结于____________,足三阴经筋结于阴器(腹),手三阳经筋结于_______,手三阴经筋结于贲(胸)。 5.小肠手太阳之脉……其支者,别______上________,抵鼻,至目_____眦。 6.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第二侧线距督脉为

_____寸。 7.足阳明胃经主________所生病,足太阳膀胱经主_________所生病,足少阳胆经主 ________所生病。 8.足太阴脾经的经脉,连_______,散 _________。 9.手阳明之别,名曰__________,去腕 ________寸。 10.任脉与诸阴脉相交会,故称______之海,督脉与诸阳脉相交会,称之为________之海。 11.三阴交位于内踝高点上______寸,胫骨内侧面的__________。 12.上巨虚上3寸是________穴,下______寸是下巨虚穴。 13.颧髎是____________经穴,素髎是 ________经穴。 14.骨度分寸法最早见于____________,腋前纹头至肘横纹________,内辅骨下廉至内踝尖_________。 15.足少阳胆经的井穴是_________,合穴是___________。

经络腧穴学 试题八

<<经络腧穴学>> 试题八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缺盆 2、髃骨 3、目系 4、阿是穴 5、“骨度”折量定位法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灵枢?逆顺肥瘦》所说的:“脉行之逆顺”,手之三阴,从____走手;手之三阳,从____走头;足之三阳,从____走足;足之三阴,从____走腹。” 2、足太阴脾经与____交接于心中,足少阳肾经与______交接于胸中。 3、《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______之端,循指______,出____两骨____间,上入____之中,循臂______入时____廉,上臑外__廉,上____,出____之前廉,上出于____之会上,下入____,络____,下____,属____。

4、腧穴的作用概括起来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方面。 5、足三阳经的腧穴共同主治______病和 ______病。 6、五输穴中,荥穴多位于______,经穴多位于______合穴多位于______。 7、骨度分寸法中,天突至脐中是______寸,季胁以下至髀枢是______寸。 8、手少阳三焦经起于______穴,止于 ______,左右各______个穴位。 9、手太阴肺的募穴是______穴,又属特定穴中的______穴。 10、血之会是______穴,属于______经,定位在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具有离、入、出,合循行分布特点的是() A、十二别络 B、十二经别 C、十二经筋 D、十二皮部 2、任脉的别络从何处分出() A、气海 B、膻中 C、巨阙 D、鸠尾 3、足三阴经筋结于()

《经络腧穴学》试题集答案

经络腧穴学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经络是人体运行____,联络____,沟通____,贯穿____的经路。 2、手三阴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条经脉。 3、腧穴可分为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4、十四经穴属于_______与____腧穴的统称。 5、腧穴的定位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骨度定位法,胸腹部脐中至耻骨联合为____寸 7、____在手背第一、二掌骨中间,第二掌骨中点的穴位。 8、迎香穴的正确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____当鼻唇沟中。 9、足三里的定位在犊鼻穴下____,当胫骨前嵴外侧____处。 10、根据骨度定位法,上肢部肘横纹至腕横纹为____寸。 11、中府穴在距前正中线旁开____寸,平____间隙。 12、列缺穴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____寸 13、足三阳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条。 二、选择题 1、督脉的主要功能是() A、总督一身之阴脉 B、总督一身之阳脉 C、约束诸经 D、调节十二经气血 2、十二经脉中阳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是() A、额头部 B、面部 C、上肢部 D、下肢部 3、足三阳经在下肢的分布规律是() A、太阳在前,少阳在中,阳明在后 B、太阳在前,阳明在中,少阳在后 C、阳明在前,太阳在中,少阳在后 D、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4、足三阳即总的循行规律() A、从胸走手 B、从足走腹 C、从头走足 D、从手走胸 5、“阴脉之海”是指:()

A、督脉 B、任脉 C、带脉 D、冲脉 6、“阳脉之海”是指() A、督脉 B、冲脉 C、任脉 D、带脉 7、十二经脉之海是指() A、督脉 B、冲脉 C、带脉 D、带脉 8、“起于手小指外侧端“的经脉是() A、手厥阴心包经 B、手阳明大肠经 C、手太阳小肠经 D、手少阳三焦经 9前发际至后发际常用骨度为() A、14寸 B、12寸 C、9寸 D、8寸 10、天突至胸剑联合常用骨度为() A、14寸 B、12寸 C、9寸 D、8寸 11、脐中至横骨上廉常用骨度为() A、14寸 B、12寸 C、5寸 D、8寸 12、三阴经交为哪项之交会穴() A、足太阴,阴跷、足少阴 B、足太阴、阴维、足厥阴 C、足太阴、少阴、厥阴 D、足太阴,少阳,厥阴 13、下列各穴中属于心经的是() A、天池 B、阴郗 C、大陵 D、阳溪 14、“脾之大络”是指() A、虚里 B、大包 C、中脘 D、公孙 三、多项选择题 1、内关的功效有() A醒脑开窍 B、宁心安神 C、养心益气 D、和胃止逆 2、曲池穴的应用()

经络腧穴学 全套习题集考试题 附完整答案

上篇经络腧穴概论一.选择题: (一)A型题(依题意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按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下列正确的是: A 手少阴经-手太阳经-足少阴经 B 手阳明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 C 足少阳经-足厥阴经-手少阴经 D 足太阳经-手厥阴经-手少阳经 E 足少阴经-手厥阴经-足少阳经 2.按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下列不正确的是: A 手阳明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 B 足少阴经-手厥阴经-手少阳经 C 足少阳经-足厥阴经-手太阴经 D 手少阴经-手太阳经-足少阴经 E 手太阴经-手阳明经-足阳明经 3.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分布规律一般是: A 太阳经在前少阳经在中阳明经在后 B 太阳经在前阳明经在中少阳经在后 C 阳明经在前太阳经在中少阳经在后 D 阳明经在前少阳经在中太阳经在后 E 少阳经在前阳明经在中太阳经在后 4.足三阴经在内踝上6寸处的排列是: A 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 B 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 C 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D 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E 少阴在前厥阴在中太阴在后 5.手三阴经在上肢的分布规律是: A 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 B 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 C 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D 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E 少阴在前厥阴在中太阴在后 6.十二经脉交接规律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 B 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 C 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D 表里经之间互相交接 E 同名经之间在四肢末端交接 7.十二经脉中相表里经的交接部位在: A 肢体内侧面 B 四肢末端 C 腹部 D 头面部 E 胸部 8.十二经脉中同名经的交接部位在: A 头面部 B 胸部 C 腹部

经络腧穴学精彩试题二

<<经络腧穴学>>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十二经脉;指手三阳经,手三阴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的总称,是人体的主要的精气流注的主要通道。 2.六合:阴经的经别于其表里的阳经的经脉相合,由此把十二经脉合为6对,称为六合 3.頄:指颧骨部 4.骨度分寸法:指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的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 5.八脉交会穴:指奇经八脉于十二经脉的脉气相通的八个腧穴。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北宋著名的针灸学家___王唯一___ 于1026年撰成《_____铜人腧穴针灸图经___》,并以图经刻石,对统一经穴定位影响甚广。 2.十二经筋具有_____沟通内外,网络全身___ ,____运行气血,调和阴阳_____和 ______抗御病毒,反映征候_______的作用。

3.奇经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__包中___ ,同出于__会阴____ ,称为“一源三歧”。 4.腧穴的治疗作用分为___近治作用____ ,___远治作用____ ,__特殊治疗作用 _____ 。 5.骨度分寸中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是 __12__寸,臀横纹至腘横纹是__9___寸。6.手三里属___手阳明大肠经____ 经,足三里属___足阳明胃经___ 经。 7.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_____颐后下廉____,出大迎,循颊车,__上耳前 ____ ,过客主人,___循发髻__ ,____至额颅_____的经脉是____足阳明胃经____ 经。 8.属脾,络胃,上膈,挟咽,__连舌本__ ,____散舌下___ 的经脉是___足太阴脾经 _______。 9.在特定穴中,足三里既是(合穴),又是____胃的下合穴______。 10.小海、少冲分别归属于_______手太阳小肠经_____经和_______手少阴心经___ 经。

针灸推拿学专业(五年制)培养计划

---------------------------------------------------------------最新资料推荐------------------------------------------------------ 针灸推拿学专业(五年制)培养计划 针灸推拿学专业(五年制)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方向设置和培养要求【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具有中医理论基础、针灸推拿、医学美容、康复等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研究机构及综合性医院从事针灸推拿、医学美容、康复治疗等临床医疗及科学研究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方向设置】本专业设针灸推拿、医学美容、康复医学三个专业方向,在第5学期分化方向。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与本专业有关的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医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中医临床技能、针灸、推拿医疗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针灸推拿、康复治疗、医学美容等诊疗各科疾病的基本能力和科研工作的初步能力。 基本要求: 1.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具有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积极实践,刻苦钻研,严谨求实,勇于创新,诚实守信,严于律己;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 1 / 7

职业道德,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2. 具有较广泛的社会科学知识,较宽阔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 具备自主获取知识、正确运用知识的能力,并有较强的知识创新意识。 3. 系统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能较熟练和准确地运用中医针灸推拿技术、四诊八纲、理法方穴对常见病进行辨证论治,并能对一些常见急重危病症进行处理。 具有一定的现代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具有预防医学、全科医学和医学心理学等知识。 4. 具有一定的古汉语基础,能顺利地阅读中医针灸古籍、文献。 5. 学习一门外语,能借助辞典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 6. 掌握一定的体育、传统保健和军事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身心健康,能够履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二、学制和授予学位学制五年,本科,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 中医学、针灸学、推拿学。 主要课程: 针灸推拿方向:

经络腧穴学试题五

,. <<经络腧穴学>> 试题五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 目上纲 2.颃颡 3.根结 4.经穴 5.下合穴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经络系统由________与__________两大部分组成。 2.经络在病理方面,有_________、 __________的功能 根据经络的循行分布路线和联系范围来取

3. ,. 穴,称为“______取穴” 4.足三阳经筋结于____________,足三阴经筋结于阴器(腹),手三阳经筋结于_______,手三阴经筋结于贲(胸)。 5.小肠手太阳之脉……其支者,别______上________,抵鼻,至目_____眦。 6.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第二侧线距督脉为 _____寸。 7.足阳明胃经主________所生病,足太阳膀胱经主_________所生病,足少阳胆经主 ________所生病。 8.足太阴脾经的经脉,连_______,散 _________。

9.手阳明之别,名曰__________,去腕寸。________ ,. 10.任脉与诸阴脉相交会,故称______之海,督脉与诸阳脉相交会,称之为________之海。 11.三阴交位于内踝高点上______寸,胫骨内侧面的__________。 12.上巨虚上3寸是________穴,下______寸是下巨虚穴。 13.颧髎是____________经穴,素髎是 ________经穴。 14.骨度分寸法最早见于____________,腋前纹头至肘横纹________,内辅骨下廉至内踝尖_________。

15.足少阳胆经的井穴是_________,合穴是___________。 16.足阳明胃经起始于_______穴,终止于。_______穴,穴名数为______ ,. 17.临床治疗汗证,常用_____穴配 _________穴。 18.手阳明大肠经的起点穴是_______,终止穴是______。 19.平鼻翼下缘,瞳孔直下线是______穴,目外眦直下线是________穴。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针经》是指哪一本著作() A.《针灸甲乙经》 B.《针灸大成》 C.《灵枢经》 D.《素问》 E.马王堆出土的古医书

经络腧穴学试题六

<<经络腧穴学>>试题六 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 2 分,共10 分) 1. 奇经八脉 2. 募穴 3. 气街 4. 一夫法 5. 经络 二. 填空题:(每空0.5 分,共20 分) 1、经,原意是“纵丝”,就是 __________ 的意思,络则是_________ 的意思。 2、十二经脉者,内_____ ,夕卜_______ —,这概括说明了十二经脉的分布特点。 3、十二经脉之分布,大致是手三阴联系— ,手足三阳都联系故称头为,足三阴贝g联系 4、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分出一络,再加躯 干部的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及___________ 总为十五络脉。 5、胃足阳明之脉,起于_______ ,交— ___ ,旁约_________ , 下循鼻外,入上齿中, 还出挟口,环唇,下交 . 6、膀胱足太阳之脉:其直者:从巅入络— ,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抵腰中,入循—,络,属膀胱.

7、督脉对全身阳经脉气有统率、督促的作 用,故有________ 和 _________ 的说法. 8腧穴是人体 __________ 气血输注出入的 特殊部位,又是__________ 反应点和______ ___ 刺激点。 9、任脉有__________ 个经穴,起穴_____ ___ ,止穴__________ 。 10、在体表标志取穴中,肩胛骨下角平对— _______ 椎棘突,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通过椎棘突之间的缝隙。 11、手阳明大肠经的经穴是_________ ,希E 穴是__________ 。 12、足少阳经的络穴是_________ ,原穴是 13、丰隆为人体祛__________ 要穴,足少阴 肾经即能止汗,又能发汗的穴位是________ 14、肩平伸在肩峰前下方凹陷处是________ —穴,属于__________ 经,肩峰后下方凹陷 处是_________ 穴,属于 __________ 经。 15、五输穴配五行,阴经井穴属_________ , 阳经井穴属__________ 。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15 分)

全国针灸技能大赛腧穴定位模式在经络腧穴学点穴操作考核中的尝试与应用

全国针灸技能大赛腧穴定位模式在《经络腧穴学》点穴操作考核中的尝试与应用* 郁洁1,袁宜勤,彭楚湘,海月明,罗坚,李南 (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经腧刺灸教研室,长沙,湖南,410007) 摘要:点穴操作实践是我校针推专业《经络腧穴学》课程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一直以来的点穴操作实践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临床动手能力有很大的提升,但是对学生实践操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没有很大的促进。笔者从全国针灸技能大赛腧穴定位模式中受到启发,在针推专业《经络腧穴学》实践教学点穴操作中运用分组竞赛的形式并评选奖励,大大提高了学生点穴实践操作的兴趣和积极性,现将具体应用和心得体会进行总结。 关键词:针灸技能、经络腧穴学、实践教学 中国针灸学会2010年“华佗杯”全国大学生针灸操作技能大赛已圆满落下帷幕,我校4名针推学子不负众望,载誉而归,喜获团体总分第二名、团体一等奖的好成绩。这个成绩的取得,当然是学生们刻苦练习、努力实践的必然结果,但是与我校针推专业《经络腧穴学》和《刺法灸法学》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分不开的。 1. 以往《经络腧穴学》实践教学点穴操作形式: 一直以来,本教研室老师承担了我校针推专业学生的专业课教学,其中《经络腧穴学》教学是分小班进行,教学内容分为理论宣讲和实践操作两大部分,这两部分的教学课时分配为1:1。学生在学习《经络腧穴学》课程时,不但要掌握经络腧穴的相关理论知识,而且每学习完一条经络和腧穴,主讲老师都会在一名学生模特身上点出这条经脉上所有的腧穴,边点边演示每一个腧穴的取法,边点边讲解每一个腧穴的定位和操作注意事项。老师演示完毕后,同时会让学生们自由分组,每组2-3人,互为模特,模仿老师进行点穴实践 * 本文由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湖南省重点学科资助。 1.郁洁,女,1979-,博士,讲师。承担针灸推拿专业《经络腧穴学》和《刺法灸法学》教学。 Email:zhenjiu8184@https://www.360docs.net/doc/7612751721.html,

经络腧穴试题

经络腧穴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1.“阿是”穴首见于 A.《内经》 B.《甲乙经》 C.《备急千金要方》 D.《肘后备急方》 E.《针灸大成》 2.郄穴的概念为哪项 A.气血流注的源泉 B.各经经气深聚的穴 C.肢端末梢的穴 D.脏腑原气经过留止的腧穴 E.经气最强的穴 3.脏会穴是 A.章门 B.中庭 C.中脘 D.下脘 E.中极 4. 八脉交会穴中,通督脉的穴位是 A. 后溪 B. 外关 C. 内关 D. 列缺 E. 公孙 5.一横指的骨度是指 A.患者第一食指宽度 B.医生食指第一指间宽度 C.医生的中指第二指间宽度 D.患者拇指指间关节的宽度 E.患者的小指第一指间宽度 6.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着是 A.《难经》 B.《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C.《十四经发挥》 D.《针灸甲乙经》 E. 以上均不是 7.尺泽穴五行属 A. 金 B. 木 C. 火 D. 土 E. 水 8.少商 A.属井属金 B.属井属木 C.属荥属水 D.属荥属土 E.以上都不是 9.下列腧穴定位正确的是 A.条口在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2横指处 B.孔最在尺泽与太渊的连线上,太渊上6寸处 C.足三里在犊鼻下3寸,胫骨后缘外1横指处 D.手三里在曲池与阳溪的连线上,曲池下3寸处 E.下巨虚在足三里穴下6寸,胫骨前缘外1横指处 10.以下腧穴定位正确的是 A.中冲穴在手中指末节尖端,距指甲角寸 B.关冲穴在手环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寸 C.少冲穴在手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寸 D.少商穴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寸

E.内关穴在腕背横纹上2寸,两骨之间 11.口眼歪斜应选 A.合谷 B.迎香 C.曲池 D.偏历 E.人中 12.手阳明经的腧穴可主治下列哪项病证 A.肾病 B.心病 C.热病 D.胁肋病 E.寒病 13.有关温溜穴的内容,哪一项是正确的 A.主治齿痛 B.是大肠经的荥穴 C.主治头痛、面肿 D.平刺 E.腕上6寸 14. 腹部正中线旁开2寸的经脉是 A. 脾经 B. 肝经 C. 胃经 D.任脉 E.肾经 15. 大横与天枢相距 A. 2寸 B. 3寸 C. 4寸 D. 5寸 E. 6寸 16. 在下列井穴中具有治疗崩漏作用的是 A. 关冲 B. 中冲 C. 少冲 D. 少泽 E. 隐白 17. 足厥阴肝经在小腿循行过程中,交何经之前 A.足太阴脾经 B.足厥阴肝经 C.足少阴肾经 D. 足阳明胃经 E.以上均不是 18.神门穴与通里穴相距 寸寸寸寸寸 19.手太阳经的表里经是 A.手阳明经 B.手太阴经 C.足太阴经 D.手少阴经 E.足厥阴经 20.下列经脉在耳、颊部有穴位 A.手太阴 B.手太阳经 C.手阳明 D.足太阳 E.足太阴 21.小海属性为 A.井穴 B.荥穴 C.输穴 D.经穴 E.合穴 C. 命门三焦俞志室 D. 命门气海俞志室 E. 以上都不是 22. 以下腧穴主治正确的是 A. 申脉穴主治失眠 B. 太渊穴主治小儿惊风 C. 涌泉穴主治腹痛 D. 太溪穴主治癫狂痫 E. 照海穴主治气喘 23.在外踝直下方凹陷处的穴位是 A.昆仑 B.京骨 C.京骨 D.仆参 E.申脉 24.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的穴位是 A.腰阳关 B.三焦俞 C.志室 D.肾俞 E.大肠俞 25.善于治疗腰痛的穴位是 A.支沟 B.足三里 C.曲泉 D.委中 E.期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