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 导学案

使至塞上  导学案
使至塞上  导学案

使至塞上导学案1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能力:反复吟咏,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2 过程与方法:把握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歌的意境,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深刻的

思想感情,了解诗歌所蕴涵的文化内涵。

【学习重点】记忆名句,体会其中蕴涵的情理,做到学以致用。

【学习难点】领略中国古代诗歌的凝练美、意境美、音律美和含蓄美。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互助、启发点拨

【预习提示】了解诗人并背诵诗歌

一通过预习课前自主完成

王维,字,代诗人、画家,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他的诗现存不足400首,其中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的闲逸情趣,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他也有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其中写景佳句广为历代传诵,《使至塞上》就是其中极富代表性的作品。人们常用“,”来评论诗人兼画家王维的作品,这两句出自苏轼的名言非常准确地评价了王维诗歌的艺术特色。

二预习检测(5分)

单车欲问边,国过居延。征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长河落日圆。关逢候骑,都护在然。

三资料链接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将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

四课内探究

(1)出使人是谁?是在什么情况下出使的?出使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2)说说“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的含义,蕴涵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