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墓壁画所见辽代饮茶习俗

辽墓壁画所见辽代饮茶习俗
辽墓壁画所见辽代饮茶习俗

辽墓壁画所见辽代饮茶习俗考

内容提要:

点茶习俗曾在北宋朝野之中风行一时,与北宋存在几乎相始终的辽代深受此影响。下八里辽壁画墓群中广泛存在的备茶图,反映了辽代,尤其是燕云十六州地区人们饮茶环节中的各个方面,为我们探讨辽地的饮茶风俗提供了丰富的图形资料。本文就宣化辽墓群中所反映的壁画内容,结合古代有关茶文化的文献记载,对辽代的饮茶习俗试做初步探讨。

关键词:

备茶图《大观茶论》《茶录》点茶

我国饮茶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魏晋南北朝时在南方逐渐传播开来,到了唐代则形成了全国性的饮茶风气,①因而有陆羽《茶经》的出现。这是我国最早的关于饮茶内容的专著,它既是对唐以前饮茶习俗的总结,又为以后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发展到宋辽时期,饮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人际交往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当时也出现了不少记载茶文化方面的专书,蔡襄的《茶录》和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是其中的代表,也是对这时期饮茶习俗的最好总结。近年,随着考古资料的进一步揭示,在宋辽壁画墓中又陆续发现了不少关于饮茶方面的壁画内容,尤其是河北宣化辽代墓群中有关碾茶、候汤、点茶、进茶等一系列备茶内容壁画的发现,为我们生动再现了当时饮茶习俗的具体内容。

辽地不产茶,辽人所用茶多通过进奉、馈赠、赏赐、榷场贸易甚至走私等途径由宋境输入。②契丹族的饮茶历史早在十世纪就已经形成,《南唐书·契丹传》中说南唐时,契丹王耶律德光就曾大批量的购买茶叶。茶叶输入的同时,宋代的饮茶方式也随之传入辽境。

70年代以来,张家口市宣化的下八里村附近陆续发掘出9座辽代壁画墓,根据出土墓志知其为辽代晚期归化州汉人豪族之墓。宣化辽壁画墓的重要特点是以表现家内生活场景为主要题材,备茶图在宣化墓中是最常见的题材之一,其中M1、M2、M5、M6、M7、M9、M10中均有备茶的壁画内容,对碾茶、候汤、点茶、送茶等情节都有细致表现,当时备茶的诸多用具在壁画中都有描绘,这在古代壁画中是独一无二的。

1974年发掘的张世卿墓是河北宣化下八里辽壁画墓群中最早发现的一个,③编号为M1,墓葬年代为辽天庆六年(1116年)。关于饮茶方面的壁画内容位于后室的西壁,④原发掘简报认定其为“温酒”的场面。后据杨鸿先生的描述,“画面正中是一张朱红色高桌,桌上放有黑色带有黄扣的圆盒和白色的大钵,还有两件由黑色托子托承的白盏。桌前正中放置一件火势正旺的五足炉,火上置有一件白色的瓶”,“桌后两侧各立一名侍者,左侧一人托着带托子的白盏,用右手持小调羹在盏内搅动,右侧一人左手扶桌面,右手执一个与火炉上置的形状相同的白瓶,似正准备将瓶中物向左侧侍者手托的盏内倾倒。”这一场景清晰的表现了汤瓶注汤入盏、运匙搅动的点茶的那一刻。

1993年在河北宣化下八里张世卿墓的西南方发现葬于辽天庆七年(1117年)的张世古墓,报告中定为M5。⑤M5的后室东南壁壁画内容为“备酒图”,一人持温碗、注子,一人持平底圆盘,盘上放置白色花口碗,二人做倒酒状。与此相对,M5后室西南壁壁画则为“备茶图”的内容。画面为三名女子,一名女子手持唾盂,中间女子手持黑色漆盏托,上置白色

①王双怀:《论唐代饮茶风气形成的原因》,《农业考古》1998年第4期。

②彭善国:《辽代的茶叶与饮茶风俗》,《北方文物》1998年第2期。

③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等:《河北宣化辽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第8期。

④杨鸿:《辽壁画墓点茶图》,《文物天地》1989年第2期。

⑤张家口市宣化区文物保管所:《河北宣化辽代壁画墓》,《文物》1995年第2期。

盏,盏内似满装茶水。左边的女子年龄稍大,手持团扇,指向前面两个女子似乎在嘱咐着什么。她旁边的地上有一个五足炭炉,炉中装满炭,炭火上放置瓜棱执壶。三人的中间为一赭色方桌,桌上摆放一个红色盝式盖箱,四个红色盏托和四个白色盏。这一画面体现的是茶水准备好后即将送到墓主人处的送茶时刻。(图一)

同时发现的位于张世卿墓东南处的墓葬定为M6。⑥此墓由于早年被盗,未发现纪年和有关墓主人身份的资料。但在前室东壁的壁画同样为备茶的场景,只不过内容更为丰富,包括了碾茶、风炉煮水候汤、准备茶具等更多的内容。一扎双髻儿童坐于地,右手推茶碾碾茶,其前方为一较大的圆形漆器(原报告中称为漆盘),漆器内放有一白色盒子。在茶碾旁边有一个带荷叶形灰承的风炉,风炉上放有一个白色瓜棱形大执壶,风炉前一髡发儿童手持团扇煽火,这是候汤的场景。画面中还有两个方桌,左边的一个方桌上放置有方箱、白色盖罐、刷子、刀锯、勺、夹子、筷、带提梁的器物等备茶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一些器具。桌后一名髡发男子怀抱一个白色执壶侧身而立。右侧的桌子上则放置有花口碗、壶等器皿,一名女子立于桌旁(此处的壁画有些漫漶,故壁画反映的内容不是很清晰)。桌子左边,一名髡发男子跪趴在一个类似多层箱子的器物上。(图二)

在张世卿墓东南方向发掘的张文藻壁画墓年代为辽大安九年(1093年),墓葬编号为M7,其中反映有关饮茶内容的壁画位于前室东壁,原发掘简报中定名为“童嬉图”,⑦与之对应的墓葬前室西壁的壁画内容为“散乐图”。在“童嬉图”中出现了碾茶、候汤、备茶的用具。整个画面的中心内容是儿童观看“登高取桃”的场景。画面中出现了和M6“备茶图”中几乎完全一样的器具,茶碾、风炉、用作汤瓶的执壶、团扇、多层箱子式器物、大盘状漆器(原报告中称为漆盘),漆器内放置着刀锯、刷子,甚至还出现了绿色的茶饼(原报告中称为茶砖)。只不过“茶还未碾,汤也未侯”,画面体现的是备茶开始之前的一个场景。最引人注目的是吊于房顶的一个竹篮,画面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竹篮的顶部放置有几个桃子。除了与茶道有关的内容外,“童嬉图”中也有笔砚书等文房用具,还有温碗、注壶、梅瓶、盏等与饮酒有关的器具。(图三)

位于M7张文藻墓正南5米处的M9是1993年钻探整个墓区时被发现的,由于早年被盗,墓室塌陷,壁画大部分脱落,在前室的东壁见到有茶道图的残存,但已无法了解详细的内容。⑧

M10张匡正墓位于M7张文藻墓正东5米处,在前室的东壁也有精美的茶道图。⑨M10的备茶图和M6中的备茶的内容无论是在绘画的器具上还是人物上都存在很多相似的地方。如用力拉动茶碾碾茶的红衣双髻儿童,跪坐在风炉前吹火的契丹儿童,准备取汤瓶的契丹男子,端送茶盏的侍女,还有和茶道有关的各种器具,也多在M6壁画中见到。(图四)辽天庆七年(1117年)的张恭诱墓(M2)中也有燎炉上置汤瓶,童子持曲柄团扇煽火的画面。⑩(图五)

河北宣化辽代壁画墓群集中出土的大量有关饮茶方面的壁画中,M1张世卿墓表现的是点茶时的场景,M2张恭诱墓表现的是煮水候汤的场景,M5张世古墓表现的是准备进茶的场景,M6和M10张匡正墓主要展现的是碾茶、候汤的备茶场景,M7张文藻墓表现的是备茶开始之前的某个场景。这些画面基本相似,可统称为“备茶图”,将它们联系起来,展现了一套完整的饮茶风貌。根据墓志纪年和壁画的绘画风格判断,这些壁画墓基本上分属两个时段,辽大安九年(1093年,M7、M10)和辽天庆六至七年(1116年,M1;1117年,M2、M5)。M6虽未见纪年资料,但壁画中所反映的有关饮茶的内容和M7及M10中的内容无论

⑥张家口市宣化区文物保管所:《河北宣化辽代壁画墓》,《文物》1995年第2期。

⑦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河北宣化辽张文藻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1996年第9期。

⑧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宣化辽代壁画墓群》,《文物春秋》1995年第2期。

⑨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宣化辽代壁画墓群》,《文物春秋》1995年第2期。

⑩张家口市文物事业管理所等:《河北宣化下八里辽金壁画墓》,《文物》1990年第10期。

是茶碾、茶罗、风炉、执壶、团扇甚至包括其中的人物,都是那么相似,如出一辙。这几座墓中的壁画应该使用了同一个粉本,甚至很有可能出自同一个画家之手。这两个不同时段的壁画内容,代表了两种不同的风格。属于前一个阶段的M6、M7、M10甚至包括M9,墓葬形制基本上都是双室,前室平面近方形,后室平面为圆形或八边形,备茶图均位于前室的东壁。而属于后一阶段的M1、M2、M5中,M1为双室墓,前室平面呈长方形、后室平面方形,备茶图位于后室的西壁;M2为平面呈六边形的单室墓,备茶图位于墓室的西南壁;M5为前室平面正方形,后室平面六边形的双室墓,备茶图位于后室的西南壁。后一阶段尽管在墓葬形制上不尽相同,但备茶图在墓室中的位置还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的。同时,后一段的备茶图在内容上明显趋于简化,远没有前一段的丰富和精美。前一段的碾茶、罗茶的程序已被省略去,直接以点茶、进茶的场景代替了备茶的整个场面,人物上也随之简化。前一阶段的M6、M7、M10中的风炉在形制上较为复杂且精美,还保留有唐代陆羽《茶经》中所描绘的风炉的某些痕迹。但到了后一阶段则全部变为简单的三足或五足折沿镣炉的形制,执壶也不如前一阶段的精美。备茶图中这种简化的趋势,体现了茶道向世俗化的发展,同时似乎也说明了这一地区壁画墓发展演变的整个趋势。

张舜民《画墁录》中就有熙宁以后“辽人非团茶不贵”的记载,从这些壁画墓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辽代延续着唐代的饼茶习俗,但是和唐代将碾碎的茶末入汤与水同煮饮用的煎茶方式有了本质上的不同。最能说明这一点的就是各个壁画中广泛出现的置于风炉和镣炉上的执壶,也就是宋代文献中所记载的汤瓶。执壶在饮茶过程中的使用,标志着由煎茶到点茶这一根本上的转变。这是和宋代广泛存在的点茶习俗相一致的。蔡襄《茶录》和宋徽宗的《大观茶论》中都有关于点茶的记载。蔡襄《茶录》中有“点茶”一条:“点茶,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还有关于“汤瓶”的记载:“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准,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或瓷石为之。”同时,在“候汤”一条中还指出:“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故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汤最难。”宋徽宗《大观茶论》中将“点”列为一条,指出“点茶不一”,并详细介绍了“静面点”、“一发点”的手法,他甚至创造了“七汤点”这种高难度的点茶手法,从而将点茶技法发展到极致。他在“瓶”一条中记载:“瓶宜金银,小大之制惟所裁给,注汤害利独瓶之口嘴而已。嘴之口差大而宛直则注汤力紧而不散,嘴之欲圆小而峻削则用汤有节而不滴沥,盖汤力紧而发速有节,不滴沥则茶面不破。”同时,他还在“水”一条中指出“凡用汤以鱼目蟹眼连绎并跃为度,过老则以少新水投之就火,顷刻而后用”。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汤瓶是点茶过程中的关键,而汤瓶的嘴的形制又是关键中的关键。正是由小口细颈长流的执壶取代了敞口的鍑或鼎成为煮水的器具,那种将茶末放入水中一起烹煮的煎茶方式发生了改变,而且小口细颈的执壶给候汤带来困难,从而使水也就是文献记载中的“汤”容易过老。但它却是点茶中必不可少的器具。南宋人所绘的《茶具图赞》中称其为“汤提点”(图六)。11从壁画画面上看,这些执壶似乎并不是瓷器,而是金属质地。壁画中也见有两个执壶同时出现的情况,这可能用于候汤时交替使用。

与饼茶的使用相配套的两件必不可少的工具是茶碾和茶罗。茶碾在《茶经》、《大观茶论》和《茶录》中都有记载。陆羽说:“碾以橘木为之,次以梨桑桐柘为之,内圆外方,内圆备于运行也,外方制其倾危也,内容堕而外无余木,堕形如车轮,不辐而轴焉。”而宋徽宗《大观茶论》和蔡襄的《茶录》中均描述“茶碾以银或铁为之”。宣化辽壁画墓群中M6、M7、M10中的茶碾造型基本相似,都有高高的底座,从壁画中发黄的颜色看,似乎为金属质地。正是由于茶碾的金属质地,宋徽宗还强调“碾必力而速,不欲久,恐铁之害色。”壁画墓中红衣孩童“左腿盘坐,右腿支起,身前倾,双手紧握轴曲柄”用力推拉的神情跃然于画面。关于茶罗,陆羽《茶经·四之器》“罗合”条有记载:“罗合,罗末以合盖貯之,以则

11王潮生:《浅议唐代的饮茶习俗》,《农业考古》1995年第2期。

置合中。用巨竹剖而屈之,以纱绢衣之。其合用竹节为之,或屈杉以漆之,高三寸,盖一寸,底二寸,口径四寸。”宋蔡襄《茶录·器论》指出“茶罗以绝细为佳,罗底用蜀东川鹅溪画绢之密者投汤中揉洗以幕之。”他还在“罗茶”条说道“罗细则茶浮,粗则沫浮。”宋徽宗《大观茶论》中也有“罗碾”一条。在关于罗的记载中二者都强调“罗贵细”,这与将茶末放入盏中直接冲饮的点茶习俗有关。关于壁画描绘的器物中到底哪一件是茶罗,人们的认识并不相同。M10的发掘者认为“放于木桌上的四足长方盝顶小函盒可能为茶罗子之类。”12M6中一名髡发男子跪趴在一个类似箱子的器物上,原报告称其为茶罗子。这种多层盝顶式箱子在M6、M7、M10的壁画中都有体现,而以M7中画的最清晰,体积也最大,从它的庞大的体积来看,说它是茶罗子显然是不恰当的,故有学者认为它“可能是一种盛放食品特别是点心、果品、果仁之类的食盒”13,是有一定道理的。事实上,在M6、M7、M10的壁画中都有一种被称为“漆盘”的器物。特别是M6中,从这个盘状漆器的尺寸和造型上看,说它是漆盘似乎很难让人接受,而且它和白色瓷盒一起共置于正在碾茶的孩童的旁边,毫无疑问是用于准备茶碾好之后使用。我认为这个漆器正是用来筛碾碎后的茶末的茶罗,而白色的盒子应该是用以盛放茶末的盒子。其实,这也和文献中的记载是相符的。前面提到的陆羽《茶经》中的“罗合”条实际上包括了茶罗和末盒两种器物,“用巨竹剖而屈之,以纱绢衣之”描述的正是茶罗的形制,也就是《茶具图赞》中所画的“罗枢密”(图七)。

在斗茶之风盛行的宋朝,朝野上下以及文人雅士之间大力推崇的茶盏就是建窑的兔毫盏。《茶录》说:“茶色白,宜黑盏。建阳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大观茶论》中也提到“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正因如此,宋元时期的南北众多窑口中都曾大量仿烧建窑类型的黑釉茶盏。而在辽墓壁画中所表现的茶盏的颜色都是偏白色的浅色调。可见,在辽代流行的茶盏并非和宋代一样是黑釉茶盏,而是定窑或者辽境所产的白釉茶盏,也可能是南方景德镇等地所生产的青白瓷器。这和辽墓以及辽代遗址中出土考古实物的情况相符,宣化辽墓中还出土了一些辽境窑口烧制的黄釉茶具。宋代斗茶兴盛,斗茶之色以纯白为上,为了便于观察评比,宋代茶碗于时尚黑。而在M7壁画中,我们见到的则是绿色的茶饼,辽代使用的茶盏不同于宋代所盛行的黑釉茶盏,或许与此有关。范仲淹就曾有过“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的诗句,辽境所流行的饼茶的品种可能决定了其对茶盏的选择。

茶盏托是饮茶内容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有学者称,带托的茶碗一般皆用于点茶。14单从壁画画面上看,饮茶和饮酒时所使用的碗盏在形制上没有什么区别,二者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茶盏托的使用与否。辽墓壁画各个备茶图中都有茶盏托的存在。在M5的壁画中我们甚至可以见到五个盏托配五个茶盏一一对应的情况。这些壁画中体现的茶托为红色或者黑色,应该是漆器,北方不产漆器,辽地所使用的漆盏托应该是由宋朝输入的。漆茶托在宋代南方的墓葬中多有发现。唐李匡乂的《资暇集》和宋代程大昌的《演繁露》中均记载茶托的出现和使用始自唐代。考古发现证明茶托起源于晋,流行于南朝。15明代高濂的《雅尚斋尊生八牋》卷之十一《饮馔服会牋·茶泉类》的“茶具十六器”中就包括茶盏托,书中记到:“纳敬,竹茶橐也,用以放盏。”唐法门寺地宫中曾出土一件带托的玻璃茶碗,也正是因此,有人认为在唐代后期点茶法已较流行。16唾盂也是饮茶内容的一个重要标志,陆羽《茶经》中称之为“滓方”,有“滓方以集诸滓,制如涤方,处五升”。它也在壁画中多次出现。同时,辽代的墓葬中也经常有陶制或是黄釉瓷制的盏托和唾盂的实物出土。与进茶图相对应,进酒图中承托酒盏的并不是盏托,而是圆形的托盘。温碗和注子的配套使用也是饮酒内容区别于饮茶

12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宣化辽代壁画墓群》,《文物春秋》1995年第2期。

13郑绍宗:《河北宣化辽墓壁画茶道图的研究》,《农业考古》1994年第2期。

14孙机:《法门寺出土文物中的茶具》,《文物》1988年第10期。

15林长华:《漫话茶托和茶几》,《农业考古》1995年第4期。

16孙机:《法门寺出土文物中的茶具》,《文物》1988年第10期。

内容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M6、M10多层箱子的旁边以及M5的木桌之上我们还见到有几个中型的箱子式器物,好像是漆木器或是棕藤器皿。既然它们出现在备茶图中,那么必然是和饮茶习俗有关的器具。关于其用途,我们可以从有关茶事专书的记载中试作推断。唐陆羽《茶经·四之器》“畚”条中有“畚以白蒲捲而编之,可貯碗十枚。”在汉语词典中“畚”的本义是指用蒲草或竹篾编织的盛物器具。蔡襄《茶录·器论》中有关于“茶笼”的记载:“茶不入焙者宜密封裹,以蒻笼盛之,置高处不近湿气。”(蒻,指蒲之柔弱者。)在明高濂的《雅尚斋遵生八牋》卷之十一《饮馔服会牋·茶泉类》“总贮茶器七具”条记载“建城,用篛(蒻)为笼,封茶以贮高阁……器局,竹编为方箱用以收茶具者。”17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联想到上述的器皿很可能用于两种用途:一是作为储藏茶的器具即茶笼,或者是收贮茶具、茶盏等器物的容器。M5中的“红色盝式盖箱”和茶盏、盏托共置于桌上,更大的可能就是收贮这些茶盏、盏托的容器,也就是和文献中所称的“畚”、“器局”的作用相似。M6“备茶图”画面的右下角有相同的器具。M7中高高吊于房顶的竹篮和茶碾、风炉等共同出现在饮茶内容的壁画中,让我们不禁想到它很可能和藏茶有关。法门寺地宫中就曾出土了两件茶笼子,可与壁画中的竹篮相参照。(图八)18至于图中所示的桃子,人们一般认为是配合饮茶时所用的果品,19这种解释有一定道理。但是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个竹篮下层放置茶饼、上层放置桃子,画面表现的是为了备茶取完茶饼后又将桃子放回去的场景,放有茶饼和桃子的竹篮被高高吊于房顶,既可以保持茶饼干燥,又可以防止有人偷吃桃子,所以才会有四个孩童躲在桌子和箱子后面偷偷观察的场景,似乎是在偷窥桃子被藏在了什么地方。孩子的童趣、天真和调皮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细腻的写实手法也正是宣化辽墓壁画的特色所在。

此外,在这些壁画中我们还可以见到不少饮茶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其他一些辅助用具,如曲柄团扇、盐台、匙、毛刷、砧椎、铗、著等。种种迹象表明,辽代的饮茶习俗既继承了唐代饮茶习俗的某些内容,同时又大量吸收采纳了宋代的饮茶方式,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并呈现着自身的特色。

事实上,宋辽金元时的壁画墓中有不少反映饮茶习俗的内容,它是这时期壁画墓中的一个重要的传统题材,辽宁法库县叶茂台辽肖义墓20、北宋政和七年的乐重进石画像棺21、山西大同南郊的一处金代壁画墓22还有内蒙古赤峰沙子山元墓23壁画中都有类似备茶的内容,只不过由于之前人们对此不甚了解,很多被认定为“备酒”或是其他的内容。对这一题材的正确定名和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当时的饮茶习俗。

17(明)高濂《雅尚斋遵生八牋》,书目文献出版社(据明万历十九年自刻本缩印)。

18孙机:《法门寺出土文物中的茶具》,《文物》1988年第10期。

19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河北宣化辽张文藻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1996年第9期。

20温丽和:《辽宁法库叶茂台辽肖义墓》,《考古》1989年第4期。

21李献奇、王丽珍:《河南洛宁北宋乐重进石画像棺》,《文物》1993年第5期。

22大同市博物馆:《大同市南郊金代壁画墓》,《考古学报》1992年第4期。

23刘冰:《内蒙古赤峰市沙子山元代壁画墓》,《文物》1992年第2期。

高句丽民族服饰研究

高句丽民族服饰研究 摘要:高句丽是汉唐时期建立于我国东北部及西北朝鲜地区的一个地方民族政权。高句丽历史研究在东北地方史、民族史、汉魏六朝、隋唐史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高句丽服饰研究是高句丽社会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全面认识高句丽人的生产、生活,乃至社会发展。20世纪以来,有关高句丽服饰研究成果日益丰富,中外学者相关论著多达百余篇。本文将展开对于高句丽民族服饰的研究。 关键词:高句丽民族服饰研究 一、服饰的形制类别 从过往的文献中的记载来看,高句丽的民族服饰种类是非常繁多的。被记录的服饰中就已经有很多是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的,然而,可以肯定的是那些未被记载的史迹以及其中对于高句丽民族服饰的描述还有更多。现今人们对于高句丽服饰的了解与分析主要来源于高句丽古墓壁画的发现。从当下考古学家及相关学着了解到的信息来看,高句丽民族服饰从形制类别上大致可以划分为如下四种:头衣、体衣、足衣及饰物。 1.头衣 头衣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帽子、头巾以及戴在头上的相关衣物。高句丽的头衣种类很多,见于文献记载的几种常见类型为帻、折风、冠、巾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当时社会,对于不同等级、阶层的人所佩戴的头衣是有不同规定的。梁元帝《职贡图》有云:“贵者冠帻而无后,以金银为鹿耳,加之帻上;贱者冠折风,穿耳以金环。”[1] 古时佩戴冠巾的通常都是贵族阶层,但戴冠的同时需要留出全发,帻就是用来罩在头上束发的头巾。折风是用于防止冠物脱落的一种高句丽时代特有的头衣,折风的使用贯穿与高句丽的整个历史以及不同的统治地域,是当时最为普遍也最为常用的一种头衣。文献中对于高句丽冠的描述的文字最早出于《周书·高丽传》:“其冠曰骨苏,多以紫罗为之,杂以金银为饰;其有官品者,又插二鸟羽于其上,以显异之。”[2]从这段文献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当时冠的基本特点以及佩戴方式。巾也是高句丽时期头衣的常见类型,巾为黑色,多为男子佩戴,从很多高句丽时期的古墓壁画中都能够看到当时的狩猎者会佩戴这种黑色的头巾。 2. 体衣 高句丽时期的体衣种类也很多,但总体而言可以大致归为两类:着于上身的通常被称为衣,着于下身的则被称为裳。体衣中的衣常见类别有襦、半臂、袍等,裳则大致分为裤、裙等。襦是当时十分常见的一种短衣,长度通常到达臀部,但从很多古墓壁画中我们看到贵族妇女所着的襦通常会更长一些,一般会到达大腿处。半臂是当时为妇女所穿着的一种短袖襦,在当时并不太常见,倒是到了汉代半臂才更为普及,为很多妇女的普通穿服。袍一般是指有棉絮的内衣,通常是穿在里面的衣服,在高句丽时期只有女子才会着袍,并且通常都是长袍。袍的特征也非常明显,大部分都是交领,长度能够到达小腿处。高句丽时期人们着的裤多为穷裤,所谓穷裤就是一种有前后裆的裤子,这种裤子在当时男女都会穿着。值得注意的是裤子的宽窄程度通常象征着穿着者身份的高低,贵族所着穷裤裤腿会更为宽大,侍者贱民等的裤腿则要窄的多。裙是高句丽女子的一种传统服饰,通常男子是不会穿。在当时裙的款式主要有两种:一种衬于长袍之下,能够看到的只剩下裙下摆,另一种则为与襦搭配的裙,这种裙长通常只到胯部。 3.足衣

从娄睿墓壁画谈金戈铁马_王一菁

1980年,山西省太原市南郊的王郭村发现了一座北齐武平元年(570)的古墓,为北齐权臣贵戚东安郡王娄睿之墓。《文物》1983年第10期刊载了发掘报告及专家述评。此墓出土了大量北齐文物,其中至为珍贵的北齐墓室壁画轰动一时。娄睿墓壁画之宏伟壮观,画艺精湛,以及保存的完好程度,都为以前北齐考古发掘所未有。如1957年发掘的武平七年(577)河北磁县高润墓也有壁画,墓主人高润虽为北 齐高祖高欢的皇子,官职爵位均高出娄睿一筹,但其壁画的内容、规模、特别是画艺的精美程度,都逊于娄睿墓。且娄睿墓壁画大部分保存,完好者约200平方米。壁画内容反映了墓主人出行、归来以及宴享、升天等生前死后显赫奢侈生活的活动场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带有浓郁北方少数民族风情、剽悍骏伟的鞍马人物。壁画中的金戈铁马展示了骑兵这一古老的军种在中国战争史上的意义和兴衰发展,是 从娄睿墓壁画 娄睿墓壁画中的珍品之作。 墓道西壁《出行图》,分上、中、下三层。画中主从、侍卫,多身跨或牵随高大剽悍的战马,手持或身挂长短刀剑之属,显得十分英武雄壮。从这些动态各异的鞍马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纵马飞驰的骑兵脚下,已经有了在骑兵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装备——“马镫”。此壁画的出土,有力地证明了我国最迟在5~6世纪的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了用金属制成的“马镫”,这是骑兵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时期。“马镫”的发明标志着“骑兵”这支金戈铁马做为冷兵器时代最具冲击 王一菁 田立勤 娄睿墓壁画(局部)

力的古老军种,第一次成为真正意义上独立的战斗力量,出现在中国战争历史舞台上。此壁画的发现对研究中国军事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将驯养马匹作为战争的重要工具,从夏商时期就已开始。此时用马匹拖拉战车,进行战斗,而且逐渐成为战争的主力。此后战车的形制和配备标准也越来越完备严格。如多为一车四马,乘甲士三人,各司其职,且配备若干徒兵,形成相对独立的基本战斗单位。春秋战国为战车交战更加激烈的时期,如“千乘之国”、“万乘之国”等,战车的规模和数量成为衡量一个诸侯国大小和军事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从屈原《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 兮击鸣鼓”的诗句,不难看出战国时期战车交战的激烈程度。与此同时,北方少数民族骑兵的装备和战术也迅速发展起来,他们在与内地诸侯国的交战中,越来越显示出骑兵灵活机动的极大优势,直接影响到内地诸侯国从战车到骑兵的转变,而且较早出现在晋阳一带。公元前4世纪中叶,战国初期的赵襄子在晋阳防御智伯,已经使用过骑兵。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此后各国纷纷效法,骑兵这支新兴的战斗力量逐渐出现在战场上。由于早期骑兵装备简陋,没有规范的马蹬,骑士下肢无着力点,大大限制了骑士自由砍劈等马上格斗术的充分发挥。再加上以刀为代表的铁兵器还未普遍使用,因此很长一段时期内骑兵还不能完全替代已经走向没落的战车,而是成 为主力步兵的辅助。这种以 步兵为中心,战车为辅助, 以骑兵为机动的战场格局, 是战国末期直至汉初最为普 遍的战斗形式。西安临潼秦 兵马俑地下军阵就是这一时 期战阵的典型代表。 汉代是骑兵向战场主力 过渡的时期,也是大规模运 用骑兵的时代。虽然骑兵还 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但是在 西汉,特别是汉武帝时期, 为了对付严重威胁汉王朝边 境稳定的北方游牧民族—— 匈奴,汉武帝大治骑兵。汉 武帝曾下令让官民蓄马,为 建立骑兵部队准备物质基础。同时汉代铁兵器已经开始广泛装备和使用。我国最早的适合马上格斗的厚背长刀——汉环首刀就出现在这个时期。在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就出土了“环首刀”,刀直体长身,薄刃厚脊,短柄,柄首加有扁状圆环。马刀的创制使得骑兵极大地提高了战斗力。骑兵被大规模运用并独立成军,已开始成为战场主力,显现出巨大的战斗威力。汉王朝和匈奴曾多次爆发大规模的骑兵交战,公元前119年,进行了最后的决战,交战双方投入骑兵近20万,这是骑兵史上一次空前的大会战。汉军取得了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此时尽管骑兵已从战场的配角变成了主角,但是限制骑兵威力发挥的瓶颈性难题——骑兵下身没有着力点,乘骑不稳,双手受束缚,可能直到汉代晚期也未能解决。把骑兵的双手解放出来,增强战斗力,已成为骑兵发展的迫切要求。因面马蹬的出现、马鞍的改进,对中国骑兵的发展意义重大。娄睿墓壁画的鞍马,不仅画艺精湛,动感特强,而且证明了我国最迟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拥有骑兵发展的关键技术——金属马蹬。这一重大考古发现,也说明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对骑兵发展的重要意义。它表明南北朝时期是骑兵建设的一个分水岭,“金戈铁马”标志着从成长期大步迈入成熟期,正如顾准先生所言“马蹬的出现,立即使白刃战成为可能。”这是对我国骑兵进入成熟期很好的诠释。魏晋以后,铁刀已成为骑兵的主要格斗武器,同时还先后出现了护马甲、骑士铠甲等装备。骑兵部队也开始有了轻骑兵 娄睿墓壁画(局部)

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庄园图解析

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庄园图解析 地主庄园是中国封建土地占有方式和封建生产经营方式以及封建地主生活方式相结合的一种独特形态。它是中国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东汉以前有关地主庄园的记载很少,东汉以后有关地主庄园的记载就多起来。东汉是地主庄园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1971年秋,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发掘的一座东汉壁画墓,出土了一幅地主庄园图。这是迄今为止已发现的最完整的东汉地主庄园图画资料。它真实地再现了东汉地主阶级庄园生活的情景,对我们了解东汉地主庄园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的主人是东汉王朝中央政府派遣到北方民族杂居地区的重要官员。他生前担任的最高官职是护乌桓校尉。这是一个拥有赤节,佩带银印,秩比二千石的高级地方官。庄园图是他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从图上看,墓主的这座庄园,山环水绕,规模非常大。这说明他占有大量的土地,是典型的大官僚、大地主。农业生产是地主庄园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画面右上角是广阔的田野。田野里有几个农夫正鞭牛犁地。这表示庄园主人“膏田满野”的情景。画面的左上角是一片桑树林,桑树林里半藏半露的高堂瓦舍。这正是古籍中记载的“环庐种桑”的风俗。在郁郁葱葱的桑林中,有四个妇女正在采桑。他们手里拿绳索、钩、桑网等工具,旁边还放着蚕架、蚕簇之类的器具。桑林下面,画了三个错列的方形大沤麻池。池边有割下来的两堆青麻,两侧各立一人,手里拿着苧麻刀似的工具在渍麻。画面的中部偏下,有马厩和牛羊圈。圈与圈之间有墙相隔,分别饲养很多大、小牲畜。在空旷的地方,有野放的鸡群和猪群。在这座墓葬的其它墓室里,还有牧羊圈和捕鱼图。牧羊图上有四个羊倌,赶着很多羊,羊群旁边一只凶猛的黑犬奔驰着,护卫着羊群,免遭恶狼袭击。捕鱼图上有两个渔夫正全神贯注地张网,清澈的水面荡起涟漪,网已布入水际,只待鱼儿上来。在水畔一座五脊顶的水阁里,有三个人凭栏观赏游鱼,他们是庄园的主人。阁下右边台阶上有一个仆人侍立。庄园主人生活的安逸舒适与农民徒附的艰辛劳作,形成鲜明的对照。庄园的边上还有坞堡壁垒。 总之,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的庄园图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东汉地主庄园的特点。如果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使用这幅壁画,会使学生比较容易地理解和掌握东汉地主庄园经济。

试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及其艺术特征

试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及其艺术特征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洞窟壁画塑造了精美的佛教故事,墓室壁画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壁画;克孜尔千佛洞;敦煌莫高窟 魏晋南北朝,在甘肃、河南等地的石窟寺中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佛教壁画。如新疆的吐鲁番、库车、拜城,甘肃的敦煌、天水、永靖、酒泉、武威等地的石窟,都有不少壁画。其中以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数量最多,最为精彩。魏晋南北朝的壁画除了佛洞壁画外还有墓室壁画,如辽阳三道壕一、二、三号墓和北园二号墓,河西地区嘉峪关市新城古墓区,山西太原娄睿墓等。这些壁画的风貌,成为我们了解魏晋南北朝宗教绘画的可贵资料。 一、克孜尔千佛洞壁画 1、克孜尔千佛洞壁画地理位置 公元前三世纪,我国新疆地区的石窟艺术开始兴起,人们开凿洞窟,以绘画、雕塑表现佛、菩萨、罗汉、天王、力士等形象,以及佛传故事、佛本生故事。这些洞窟的数量很大,其中南疆的拜城克孜尔千佛洞壁画最具代表性。克孜尔千佛洞现存236窟,其中壁画窟70多个。 2、克孜尔千佛洞壁画的艺术成就 克孜尔千佛洞壁画多表现佛本生故事,如大光明王本生、月光王本生、虚空净王本生、萨棰那太子本生等等。壁画各种形象大部分都取材于现实生活。壁画人物粗线沟外轮廓,颜色平涂为主,有的则晕染肌肤,表现体积。画面上构图简洁,以流畅如屈铁盘丝般的线描勾勒形象轮廓,内部设色,以兰、白、绿、赭、灰等色为主。其中一些人物形象如菩萨、供养人等,画成裸体,比较丰满,多用曲线,人物造型比较优美,有舞蹈化倾向,比例准确,动态鲜明。动物飞鸣之态也尤为生动精彩。 二、敦煌莫高窟壁画 1、地理位置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鸣沙山与三危山之间。在古代这里是关中通往西域的要塞。公元366年,有一乐僔和尚行至此地,忽见鸣沙山金光闪闪,似有千佛之状,于是便在这里雕凿石窟。到14世纪,历时千余年,先后11个朝代都有开凿。至今保存有492个窟,塑像2000余尊,壁画4.5万平方米。 2、敦煌莫高窟壁画的特征:

集安,一座美丽的边陲小城

集安,一座美丽的边陲小城 到集安旅游,纯属误打误撞。在筹划旅游线路时,原计划游完 长白山以后去丹东,但大巴要开十几个小时,人太累了,就打听中 间有没有好玩的地方。有人介绍说,集安这个地方不错。于是,我 们就来到了集安。 集安原来是一座默默无闻的边陲小城。2004年,集安境内的高句丽遗迹申请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成功,使得集安的知名度大大提高,变成一个历史文化名城。 集安三面环山,一面临鸭绿江,市区面积不大。以黑、白、灰 为主色调的楼房排列在路的两旁,街道整洁、宽敞。不少马路的一 侧还有一道小溪,清澈的溪水潺潺流过,整个城市带有几分江南韵味。 市政府前的市政广场和莲花湖公园、滨江休闲广场连成一片, 显得很大气。这个地方我们去了二次。第一次是晚上,广场上很热闹,到处是散步的,聊天的,跳舞的人群,孩子们则成群结队地奔 跑玩耍。三处喷泉灯光忽明忽暗,水柱忽高忽低,光影变幻,五彩 缤纷,使小城的夜景更加迷人。我们转悠了好久,仍觉得意犹未尽。第二天一早又专门去了一次,拍了一些照片。 市政广场上有一座三足乌的雕像。三足乌又称太阳鸟,是中国 古代传说的天帝之子。高句丽的第一代王自称是“天帝子“,因此 三足乌也是高句丽的图腾。 市政广场前面是莲花湖公园。莲花池内碧绿的荷叶随风轻摆, 野鸭在池中游来游去。莲花湖畔有一座新建的集安市博物馆。博物 馆的外形呈八边形,宛如一朵盛开的八瓣莲花。外墙饰材是高句丽 文化石。博物馆占地面积13120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三层,是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高句丽文物展示中心。

公园四周花丛中散落着一些石碑。其中一块刻着我国著名学者 郭沫若的诗句:“未能远远到辑安,好太王碑无恙否”。集安原名”辑安“,1965年改名为”集安“。郭沫若1958年访问吉林,曾打算到集安看看高句丽的遗迹”好太王碑“,后因病未能成行,留下了遗憾。 到集安旅游主要看高句丽遗迹。高句丽政权始建于公元前37年,是汉王朝在东北地区的基层地方政权,大约相当于一个县。魏晋时 期中原战乱,高句丽乘机扩张,成为地方割据政权,以后又将势力 延伸到朝鲜半岛的北部。高句丽鼎盛时期势力范围包括辽宁、吉林 东南部及朝鲜半岛的北部,曾打败过隋炀帝的百万大军。公元668年,唐朝联合朝鲜半岛南部的新罗出兵讨伐高句丽,攻占了高句丽 的都城,高句丽灭亡。高句丽705年的历史中,先后在三个地方建 立都城。早期在辽宁恒仁县的五女山城,中期在集安,晚期在朝鲜 平壤。其中在集安建都时间最长,达424年。集安的高句丽遗址也 最多。 集安的高句丽王城分为国内城和丸都山城两部分,互为依存。 平时在国内城,战时在丸都山城。国内城就在今天集安市区,周长 大约2700米,目前仅遗留部分城墙,有工人正在维修。市内还有高句丽遗址公园,据说是国内城宫殿的遗址,但现场看不到遗址的痕迹,就是一座普通的公园。丸都山城在市区北部的丸都山上。丸都 山城的布局依山形走势而巧妙构思,以环山为屏障,以山谷出口为 城门,地势险要,防御坚固。 在集安分布着1万多座高句丽时期的古墓,其中包括部分王陵 及众多贵族墓葬。这就是有名的“洞沟古墓群”。墓葬中最著名的 是将军坟,因为外形酷似金字塔,又称“东方金字塔“。据考证, 将军坟是高句丽第二十代王长寿王的陵墓。”将军坟“是当地老百 姓的称呼,一直流传至今。陵墓用1100多块花岗岩石条砌筑而成。墓顶覆盖着一块巨大的花岗岩石板,重约50多吨。真不知道1000

洛阳苗北村壁画墓发掘简报

洛阳苗北村壁画墓发掘简报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河南洛阳市 471000) 关键词: 摘要: Key Words: Abstract: 2012年3~8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配合万丰房地产皇朝丽苑建设的考古工作中,清理了一座五代至宋初的砖室壁画墓(IM4729)。该墓位于洛阳邙山南坡、地势开阔的黄土丘陵地带,老城区国花路以东,道北五路以南,新星路以西(图一)。具体坐标北纬34°42′18″,东经112°25′22″。该墓被盗扰严重,墓室、甬道、墓道顶部均严重坍塌,墓室仅存下半部分,铺地砖已被全部撬取,随葬品基本被盗空,骨架和葬具因被盗扰,情况不明。但是在该墓甬道两侧及墓室四壁发现了保存较好的壁画。现将该墓的基本情况简报如下: 一、墓葬形制 该墓为南北向的砖室墓,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方向183°(图二;图版一)。墓道位于墓室南侧,为斜坡阶梯式,长13.8、宽1.5米,墓道开口距地表0.6米。墓道中部有一过洞,长1.4、高1.5米。 甬道位于墓道与墓室之间,平面呈长方形。长1.7、宽1.2米,顶已坍塌,保留残高0.7米。甬道两壁单砖错缝平砌,壁面内抹草拌泥外涂白灰。甬道与墓室之间有两层台阶,墓室高出甬道0.35米。 墓室位于甬道北侧,平面近圆形,南北直径4.9米,东西直径4.6米,残高0.2~1.39米,墓底距地表深8.3米。甬道与墓室之间有用砖错缝平砌的两层台阶,台阶高17厘米,砖长35、宽14、厚5厘米。墓室底高出甬道底部0.35米。 墓室四壁有砖雕结构,正对墓道的墓室北壁为砖砌假门结构,假门两侧有砖雕窗户、门、桌椅、灯擎等结构,在砖雕结构以外壁上均为白灰抹壁。 二、砖雕与壁画 砖雕及壁画分布在墓室四周及甬道两侧,内容主要包括人物、动物、器皿、家具及建筑等。壁画先在砖墙上涂抹白灰面,然后在白灰面上彩绘壁画。 (一)甬道壁画 甬道两侧对称砌出壁龛,龛内用砖砌雕刻出长条桌,桌下两腿中间绘有柜形物品,该物品中间墨绘出图案,但已漫漶不清(图版二)。 (二)墓室壁画 墓室内壁装饰砖雕和壁画,用砖垒或雕刻拼砌,彩绘出倚柱、额枋、门窗等,并用红色倚柱分割成十二幅图。现由墓道开始从西向东依次介绍如下: 第一幅壁面一男一女分别站立在盆架两旁,图案残存下半部。女人身着长裙,裙上彩

东汉中、晚期壁画墓的特点

东汉中、晚期壁画墓的特点 与前期相比,东汉中、晚期壁画墓的特点是:①墓室规模宏大,结构复杂;②壁画面积增加,一般在50平方米以上,有的近200平方米,而且有许多情节复杂、幅面宽阔的连壁巨作;③内容丰富,除表现墓主经历、身份、权力、威仪和财富的车骑出行外,乐舞百戏、属吏、坞壁、农耕等成为主要题材,而且出现了祥瑞图;④绘画技法多样,壁画艺术水平较高; ⑤墨书榜题较多,使壁画内容一望可知。 题材内容 大致可归纳为7类:①表现墓主庄园中生产活动场面的农耕、桑园、放牧、射猎等;②表现墓主仕宦经历和身份的车骑出行、任职治所、属吏、幕府以及坞壁等;③表现墓主享乐生活的燕居、庖厨、宴饮、乐舞百戏等;④宣扬儒家伦理道德、强调人身依附关系的经史故事,如孔子、老子、周公一类的古代圣贤,荆轲、伍子胥一类的忠臣义士,丁兰、秋胡妻一类的孝子列女等;⑤神话故事类,主要有东王公、西王母、伏羲、女娲一类仙人和表现天上世界的仙禽神兽;⑥在天人感应论影响下产生的祥瑞图,如麒麟、芝草、神鼎等;⑦天象类,如日、月、星宿、云气和象征四方星座的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各类内容在墓中的分布,一般是①、②、③、④类内容绘于前、中、后室或耳室,⑤、⑥、⑦类内容绘于墓室顶部和墓门部位。 技法 以毛笔为主要绘画工具,使用朱、绿、黄、橙、紫等色调的矿物质颜料,因而壁画色彩历久不变,发现时一般都很鲜艳。造型手法上继承春秋晚期以来的写实而夸张的传统,在绘制技巧上则发展了战国至西汉早期宫廷壁画和帛画上所见的墨线勾勒轮廓再平涂施色的手法。前期技法还比较单一,到东汉晚期,出现了大笔涂刷的写意法、没骨法、白描法,有的画面如望都1号墓的属吏人物还使用了渲染法。在构图上,它已摆脱了春秋晚期以来呆板的图案式横向排列的形式,注意讲求比例和透视关系。这些成就,为中国绘画的成熟奠定了基础。思想渊源 汉墓壁画之所以盛行,主要是统治者提倡孝道和厚葬,产生“事死如事生”的思想。特别是东汉时期实行察举孝廉的制度,是人们踏上宦途的必经之路。因此,所谓“崇饰丧祀以言孝,盛饷宾客以求名”的风气四处弥漫,厚葬之风越演越烈。很多人竭家所有,为父母或自己修建坟墓,在模拟生人居住的地下墓室壁面上,大量绘制表现生前权势、威仪和财富的生活及历史神异形象,以期获得“孝”的声誉,有利于仕宦之途,这就是汉墓壁画盛行的社会根源所在。

高句丽古墓壁画反映高句丽社会生活习俗的研究

高句丽古墓壁画反映高句丽社会生活习俗的 研究 李殿福 【英文标题】Study on the Kao-Kou-Li Fresco Tombs and Some Related Social CustomsLi Dianfu 【作者简介】李殿福,男,1934年4月出生,195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邮编130051 【关键词】高句丽民族/高句丽古墓/生活习俗 本文从高句丽古墓壁画上,阐述了高句丽民族八个方面的生活习俗,基本概括了高句丽民族生活习俗的全貌。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为人类的向前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任何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又都不是永远不变的,随着文化交往的增多,文化生活习俗也是互相影响的。高句丽文化生活影响了中原,中原发达的文化也影响了高句丽。 According to the Kao-Kou-Li fresco tombs,the paper tells something about the Kao-Kou-Li social customs.Any nation's custom had its features and changed after times.Also,various nation's customs affected each other.The Kao-Kou-Li nation had absorbed some advanced cultures of the center plains,at the same time,its customs made some effects on the later. 〔中图分类号〕K87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1-0483(2001)03-0022-08 在古代东北亚存世705年历史的高句丽民族,是个伟大的民族,他有过震憾世界的英雄业绩,也留存有耀眼夺目的光辉文化遗产。

墓室壁画

墓室壁画 开放分类:历史壁画文化文物科技 古人借助丹青文彩来装饰陵寝梓宫,表现生死祈祥、魂魄神仙的观念起于厚葬风气盛行的年代。秦汉以前的墓室,绘在壁面上的只见有几何形的简单纹样,这些绘在墓室中的图案纹样,若与孔子和屈原所见当时王侯公卿庙堂的“宫墙文画”作比较,题材和画法都要简单得多,几不足道,但它的出现,不仅意味着古代墓室壁画有着更早的历史起点,更意味着一个关系到民族生命意识和社会习俗的主使观念开始进入地下,在墓室梓宫中一路铺陈,演绎着阶段性的规律。 编辑摘要 目录 [隐藏 ] 1 汉魏墓室壁画 2 两晋南北朝时期墓室壁画 3 隋唐墓室壁画 4 五代两宋墓室壁画 5 辽、金、西夏墓室壁画 6 元明清时期墓室壁画 墓室壁画 - 汉魏墓室壁画 侍者图 秦始皇统一六国,接过战国诸子阴阳五行、道家神仙思想,生作寻仙之游,死起厚葬之风,他那满藏奇器珍怪的陵寝,即是“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的地下宫殿。汉承秦制。汉武帝尤敬鬼神,更热衷于神仙方士之言,长生久视之术,进一步掀起了“视死如视生”的时代风尚。汉代将先秦以来的魂魄观念、神仙信仰、阴阳学说和天人感应等思想再加整合与创造,形成了一套集功能、习俗乃至思想观念为一体的葬制葬俗以及与之相配合的图像。用这些图像装饰的帝王陵和贵族墓不仅有了如地上宫殿般的效果,而且具备了趋利避害,福寿神仙,荫庇子孙的特殊功能。

西汉前期的壁画墓经考古发掘的有两座,即广州象岗山南越王墓和河南商丘柿园芒砀山梁王墓,墓主人均係分封一方的诸侯王。南越王墓葬年代在汉武帝元朔末至元狩初年(公元前122年前后),墓葬规格虽高,但绘饰壁画却甚为简单,仅在石门、前室四壁及顶石上发现了朱、墨两色绘出的云纹图案,没有发现具有主题内容的壁画。属于西汉前期的典型壁画墓,当数芒砀山梁王陵。芒砀山西汉梁王陵位于河南商丘市东约90公里处,陵墓係“斩山为郭,穿石为藏”的大型多室崖墓。主室前区顶部绘一条蜿蜒长达5米、首南尾北的巨龙,头角身翼,龙舌捲衔怪兽,左右画朱雀、白虎,或为四灵的早期形式。梁王墓壁画色彩浓丽,形象夸张,具有很强的装饰意味,壁画图像明显还带有楚地绘画风格的痕迹。 西汉后期代表性的壁画墓,集中在洛阳和西安两地。洛阳地当历史上的中原腹地,又为九朝故都,历史文化遗存丰厚。洛阳考古发掘的西汉后期壁画墓有,烧沟61号壁画墓,卜千秋壁画墓,浅井头壁画墓等。壁画分布在主室顶部、前后山墙和隔梁上,有一砖一画的形制,也有多砖拼绘的横幅式构图,还有塑绘结合的画面。壁画题材多见驱傩逐疫,祥瑞升仙以及历史人物,图像真实地反映了西汉时期的丧葬观念和社会习俗。汉代葬仪中用傩仪,沿用先秦方相氏驱傩的习俗,以保护死者不受山林惊怪的侵扰。汉人重傩仪,更将驱傩的场景画在了墓室中。这一现象对探讨两汉之际死生观念的转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洛阳以西的西安,曾是西汉王朝和新莽时期的都城,当时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在渭水两岸的京畿陵区分布有这个时期高规格的墓葬,目前已发现西汉时期的壁画墓,重要者有西安交通大学附小西汉晚期墓、西安理工大学壁画墓和西安南郊曲江池1号墓。二十八宿天象图按内外圆分别构画,内圆画流云、金乌太阳和月中玉兔蟾蜍,外圆画青龙、白虎、朱雀、黄蛇和与之相配的二十八宿,附带用人物、动物形象来标识各宿的名称。圆环外绘彩云翔鹤。后壁绘羽人持灵芝引导墓主灵魂升天,下有鹿鹤。壁画构图饱满,色彩明丽斑斓。所用双线填色的方式和勾连纹样的组合形态,也可看出前后相继的风格脉络。 太一阴阳图

集安高句丽古墓壁画的装饰特色、纹样演变及与汉文化的联系

〔作者简介〕 刘萱堂,男,1938年5月生,现为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刘迎九,男,1969年2月生,东 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本科毕业,现为吉林省博物馆展览部副研究馆员,邮编130021。 2006年第2期(总第86期) 北方文物NORTHERN C U LT URA L RE LICS NO 1212006 T OT A L 86 〔考古发现与研究〕 集安高句丽古墓壁画的装饰特色、 纹样演变及与汉文化的联系 刘萱堂 刘迎九 〔关键词〕集安高句丽壁画墓 装饰特点 纹样演变 与汉文化的联系 〔内容提要〕11 作者根据多年参加集安高句丽壁画墓临摹工作的体会,选出具有代表性的8座壁画墓,从装饰艺术角度对其艺术特色进行了比较。21对8座墓的装饰纹样、图像按不同内容分解制成图表,从其中的演变来分析墓葬的分期和发展。31从两汉的墓葬绘画(帛画、壁画、石刻画)中选出与集安高句丽古墓壁画中相近的绘画主题和表现形式进行比较,说明高句丽与汉文化的联系。 〔中图分类号〕K 87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0483(2006)022******* 墓葬绘画是一种特殊的绘画艺术,在内 容上大多数以墓主人的人间享乐和天堂向往为主题。在形式上又紧密结合墓葬结构,用各种装饰纹样和绘画形象来表现上述主题。其形式有出行、宴饮、歌舞、庖厨、狩猎、四神、奇禽、异兽、神仙、佛道、方相氏、力士、门卫等主题形成的图样。他们以传统的、相对固定的模式,采用的表现方法多以装饰画为主,在墓中与结构紧密结合,是装饰墓室与壁面不可分割的图样。我们把这些图样称为广义的装饰纹样,他们是汉魏晋时期墓葬绘画的基本形式。本文结合对高句丽壁画临摹的感受,以8座墓为例,从装饰艺术角度谈集安高句丽壁画艺术特点,并结合与两汉时期的墓葬绘画特点进行比较。 集安高句丽壁画墓现已发现约30座, 其中有10余座壁画内容丰富,保存较好。这里选出8座具有代表性的壁画墓(多为我参加临摹的墓),从壁画的装饰艺术角度对其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一、八座壁画墓艺术特色简要比较11麻线沟一号墓①和马槽墓②(1962年和1963年本文作者负责两墓壁画临摹)。 两墓同属高句丽早期壁画墓,墓葬结构相似,同为主室、甬道连接两耳室;有相似 的穹隆顶或多层叠涩内收成穹隆顶。两墓葬壁画内容相似,主室都绘夫妻对坐、仆侍、舞乐、骑士;耳室绘庖厨、牛舍、马厩;柱和梁枋均绘菱形云纹或卷云纹作装饰图案;顶部绘莲花图案,有正视和侧视两种。 两墓壁画的艺术特点:两墓在绘画与装 ? 33?

第十课 幽冥世界的奢华──古代墓室壁画

第十课幽冥世界的奢华──古代墓室壁画 (1课时)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的 ① 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样式之一的壁画在体现社会功能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② 了解古代壁画发展盛期汉唐时代壁画作品的特点、代表性作品的题材、艺术成就。 ③ 了解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作用、制作特点及艺术价值。 2.内容结构 ① 墓室壁画产生与发展的社会背景、创作意图,汉唐壁画的内容、特点。 ② 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性质、表现手法、艺术特点。 ③ 墓室壁画、画像石、画像砖与俑类随葬品在性质、内容上的相互联系。 ④ 唐代章怀太子等墓壁画对当时政治生活的表现。 3.重点和难点 ① 讲清中国画在其历史发展中,适应社会生活需要产生过的多种绘画样式,建立大中国画的观念。 ② 汉唐时代壁画成就最高的是宫殿壁画,当时的朝廷曾经组织过一些重大题材的宫殿壁画创作,表彰勋臣,发挥美术创作“成教化、助人伦”的作用。由于这些作品未能保存下来。墓室壁画便成为了解当时壁画题材内容、表现手法、艺术成就的重要参照。 墓室壁画与同时期宗教壁画具有同步发展的特点,也可以相互参照、比较。 ③ 中国现代壁画在题材内容、艺术形式、制作方法上有很大发展,可以作为教学的参照。 二、教学资料 1.美术作品资料

画像石 中国汉代的石刻画。主要用于墓室、墓前祠堂、石阙等墓葬建筑的建造与装饰。它产生于西汉,盛于东汉,魏晋之际仅有个别实例,故又称汉画像石。宋以后受到金石学家的注意。20世纪开始收集、研究零散作品,并对地面遗存进行内容的初步考释与介绍。20世纪50年代后在考古发掘获得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开始综合研究。 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江苏、陕西、山西、四川等地,湖北、浙江、安徽、北京、天津等地也有少量发现。 内容画像石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6类:① 庄园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主要有农耕、收获、放牧、采桑、纺织、采盐等,作品记录生产过程或特点胜于刻画人物的神态。② 体现墓主人仕宦身份、经历的礼仪与象征物。有数量众多的车骑出行、射猎、谒见、属吏、武库、收租、讲学、建筑等画面。③墓主生活。有以人、物数量多为特点的燕居、宴饮、宾客、庖厨、乐舞、百戏、博弈等画面,它们描绘的并非是具体的某次活动,而是贵族地主典型的社交与享乐方式。④ 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像。前者主要有周公辅成王、荆轲刺秦王、二桃杀三士,后者多为孔子及其弟子、列女、孝子等,作品反映出当时流行的忠勇、仁义、节孝等道德伦理,带有明确的政治褒贬倾向。⑤ 神话故事、祥瑞物象与天象图。这类作品呈两种面貌:一种主题单一,如西王母、后羿射日等基本上是远古神话情节不断蜕变后的固定造型;另一种则二位一体或三位一体,即神、祥瑞物象与方位、日月星座功能同一、形象复合的伏羲、女娲、嫦娥以及龙、虎、鹿、羽人、朱雀、玉璧、仙草等神和具有神格的物象。 ⑥ 各种以植物为母题的花纹和图案。其中部分象征吉祥意义,主要作为画像石的边饰,也有单独的画面。 画像石内容因地而异。如山东为历史故事、战争、刑徒,河南为天象、杂技、斗兽、收租,陕西为农作、祥瑞物象、云气蔓草,江苏为纺织、犁耕,四川为宴饮、伏羲、女娲等。 画像石是汉代厚葬习俗的产物。统治阶级提倡孝廉,使厚葬成为与仕途升浮相关的社会行为。与此同时,死后灵魂升天的希冀在战国木椁墓向汉代砖石墓演变之后,更多赋予墓室以象征意义,即墓室是墓主生前环境的缩影。功利目的与“死即再生”的观念吻合,不仅导致画像石在墓中的数量渐多,而且规定了画像石的功能通过它们在墓中的位置体现出来。画像石在墓中的分布一般为:墓门通常是带有朱雀、龙、虎的铺首衔环,或是文武门吏;中心位置的前室或主室壁面、横楣上是阙、车骑、宴饮、乐舞;后室或侧室壁上是庖厨、农作等;后壁上方是西王母,室顶是天象图;祥瑞物与图案则穿插于壁面、立柱与室顶上。在以祭祀为主要用途的地面祠堂中,画像石依题材集中分处各壁,历史人物与孝子列女故事居壁面中间位置,神话故事在三角楣上,构成适于观看的形象层次。石阙上的画像石主要起装饰作用,龙虎衔璧为主要内容,车骑及其他祥瑞物镶嵌于阙基和檐额等处。但是,相当数量的画像石在墓中的分布没有严格的定制,某些地区还自有特点。例如,陕北画像石的精美作品主要集中在由门楣、立柱、门扇结合的墓门上,四川画像石主要在中室壁面中段形成一条饰带,装饰意义代替了具体的象征。 艺术风格画像石艺术风格是构图方式、造型特点、雕刻技法统一的体现。主要的构图方式遵从了传统法则,即以平面的散点和分层方式布局,形象按上下层次、左右关系获得

中国最早的八卦图

最早的八卦图 单磊磊癸巳年除夕作 八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符号化,是古代哲学思想的精粹。八卦的产生和起源已经不可考,能见诸文字的记载几乎都是以“据说”“传说”“据传”等开篇。即便如此,但仍然有两幅八卦图流传了下来,它们分别是先天八卦图和后天八卦图。至于两者的实物,主要见于各种唐宋文物,如1987年5月在青神发现唐代八卦铜镜。那么目前我们能见到的画成图的八卦是什么时候画的呢?我们都知道八卦配四方共有161280种排列方式,那么除了已经定下的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外还有其他的八卦流传吗? 2004年07月02日新华网报道《高句丽古墓壁画中发现中国最早的八卦图》。文中称“在中国吉林省集安市古墓壁画中发现的八卦图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八卦图实图。”“这幅八卦图出现在吉林省集安市高句丽贵族墓葬五盔坟四号墓室北壁的左下角。壁上绘有一个道士形象的人:他跣足坐于莲台上,左腿盘屈,右腿立起,披发低首,身着绿色羽衣,一只手在地上绘着一幅八卦图。”“据了解,中国卦学界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八卦图是在古代文献中发现的。在《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中刊载着十一个带文王八卦图的古镜,其中年代最早的一块为公元六世纪末到七世纪初的“隋十六符铁鉴”。但一直没有发现其实图。多数中国高句丽考古和研究专家认为,五盔坟四号墓应建于六世纪中叶到七世纪初,但也有专家认为应建于北朝时期,时间约为公元五世纪末到六世纪初之间。因此,与“隋十六符铁鉴”相比,四号墓中的八卦图可能要早半个到一个世纪,至少与之同期。而作为八卦图实图,这个八卦图无疑为中国最早。”其图如下: 图I 如果报道属实的话,那么这幅壁画应该就是我国最早的八卦形状方位图了。但是由于图中只有五个图形符号,并且图形并不十分清晰准确,这就给最终确定精确的八卦图增加了难度。目前只能通过计算机分析研究这幅壁画并最终确定该幅壁画上所画的八卦的顺序。 方法和分析如下,先从原图中截图生成图I。再进行处理生成图II图III,将图II放大后处理生成图IV图V。最后再从图I截取图VI,处理后生成图VII.

美术鉴赏-浅析太原北齐徐显秀墓壁画

浅析太原北齐徐显秀墓壁画 摘要:太原北齐徐显秀墓壁画作为目前发现的同时期保存最完整的大型墓室壁画,代表了当时最高的绘画水平是极为难得的美术史资料,它对我们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北齐墓室壁画的绘制技法,对研究和解析中国绘画史,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墓室壁画画面内容造型 色彩中国古代壁画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而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墓室壁画,丰富且神秘。数千年来,一直吸引着无数人去探索它的奥秘,挖掘它独特的美。任何墓室壁画都有其时代的烙印,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自上而下崇尚厚葬,这与当时的宗教迷信和社会风气密切相关。北齐时期的徐显秀墓壁画作为目前发现的同时期保存最完整的大型墓室壁画,不但生动地展现了北齐达官显贵丰富奢华的生活场景,更为重要的是,它代表了当时最高的绘画水平,是极为难得的美术史资料,它对我们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北齐墓室壁画的绘制技法,对研究和解析中国绘画史,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墓室壁画概况徐显秀为北齐武平二年 (571年 )太尉、武安王,其墓2000年2002年在太原王家峰被发掘。徐显秀墓距地面深约8米。总长约31米,是近方形的穹窿顶单室砖墓,由5部分组成,由外向内分别是斜坡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和墓室。与早期的壁画墓相比,这种墓葬结构明显趋于简化,墓葬形制坐北朝南,对称规整。徐显秀墓因前后五次被盗,随葬器物毁坏严重,大多残碎,但墓中最重要的是出土了326平方米彩绘壁画,在墓道两壁、甬道口、墓室四壁均绘有彩色壁画。整座墓室壁画中,除了墓室南面的有少部分脱落外,大都保存得十分完整,色泽十分鲜艳,这在已发掘的同时期的墓室壁画中非常罕见。徐显秀的整个墓室壁画中,有各类人物200余个,还有各种乐器、兵器、仪仗和生活什物若干件。所绘物体的形象与现实中的物象大小相当,栩栩如生。人物关系虽然纷繁复杂,但和谐的布局使画面脉络十分清晰。更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壁画中具体物象的绘画技法及形象特征,如一些人物的服饰纹饰、飞舞俯冲的神兽“方相氏”、驾辕的牛等,都是同时期各类绘画作品中所未见过的,这堪称中国美术史上的重大发现。

集安市是世界文化遗产地

集安市是世界文化遗产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日益提高,来此旅游度假、观光休憩的游客逐年增多,集安是高句丽古墓集中区,有一万多座,有石墓、土墓两种,早期石坟以砾石堆积而成,晚期的土坟,内用石料,外用黄土覆盖,尚存有壁画的古墓二十几座,著名的舞佣墓,通沟二号墓,五盔坟、五号墓等,画面色彩班驳,栩栩如生,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列入世界文化保护遗产。五女峰山高谷深,峭壁林立,险绝奇伟,让人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和永恒。 一、行程: 日期行程用餐住宿D1 早乘空调旅游车赴集安(450公里左右,约6小时),下午 外观高句丽古迹,东方金字塔——将军坟,外观天下第一 晚集安碑——好太王碑,远观古城墙遗址和中朝两国界河——鸭 绿江两岸风光,可自费游船或快艇(约1小时左右),后 参观绿嘉源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摘草莓(采摘费用 自理),晚餐后入住; 早中 D2 早餐后游览仿古一条街,乘车赴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赏 洞天皓月,仙人台,一线天,幽谷银瀑等,午餐后乘汽车 返回长春,结束旅程。 二、接待标准: 1、住宿:四—六人间公共卫生间 2、交通:全程空调旅游车 3、正餐:八菜一汤十人一桌(2正1早) 4、门票: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 5、导游:优秀导游讲解服务 6、保险:旅行社责任险 三、特别告知: ★请自备雨具、防晒用品及常用药品,如预防感冒、止泻等药品。 ★此行程时间长,路程远,会略感疲劳,请注意休息,保持良好心态。 ★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游客请格外注意休息,登山要视身体情况量力而行。 ★标准团住宿如遇如遇单男单女入住三人标准间或自补房差。 ★旅游旺季游览时还须请您耐心等候,礼貌游览,环保游览。 ★旅行中请客人保管好贵重物品,如有遗失,后果自负。 ★如遇人力不可抗力因素(大雨、大雪及地震等等)所产生额外费用由客人承担。。 ★行程中请服从导游安排,注意人身安全,若私自离团产生后果由客人自已负责。 ★请参团贵宾带好有效证件(身份证、户口本、军官证等)

荥阳槐西壁画墓发掘简报

荥阳槐西壁画墓发掘简报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1 荥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2 (11河南 郑州 450052;21河南 荥阳 450100) Abstract:I n Ap ril,2008,a painting t omb of Song dynasty is excavated at Huaixi village in Xingyang by Zhengzhou Munici pal I 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 rchaeol ogy1The painting is stayed perfectly1The paint2 ing of monks perf or m ing buddhist cere monies on the west wall has not been seen s o far,which p r ovides s ome ne w materials f or studying the painting t ombs of Song dynasty at Zhengzhou area1 Key words:Huaixi village in Xingyang;painting t omb;Song dynasty;the painting of monks perf or m ing buddhist cere monies 摘 要:2008年4月,为配合荥阳槐西希格玛欧洲产业基地一期工程建设,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其一期基建工地范围内共清理魏晋、宋、金、明各个时期墓葬共36座,其中宋墓壁画保存基本完整,墓室西壁绘制的僧侣作法事图是以前从未发现过的壁画题材,它的发现为郑州地区宋金壁画墓的研究增添了新的资料。 关键词:荥阳槐西;壁画墓;宋代;僧侣作法事图 2008年3~4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为配合荥阳槐西希格玛欧洲产业基地一期工程建设,在其基建工地,清理魏晋、宋、金、明各个时期墓葬共36座,其中宋代壁画墓一座,编号为0803XHM13,墓内壁画保存基本完整,并且壁画内容有一定的独特性,现将清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墓葬概况 墓葬区位于荥阳市豫龙镇槐西村西北部台地上,该地处檀山东段南麓,地势北高南低,东临关公路,西距唐王路约300米,南临中原西路,北临郑州市商业技师学院。(图一) 0803XH M13为长方形竖穴墓道土洞墓,方向183°,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墓道位于墓室南部,长2米,宽0156~018米,四壁较直,墓道南部东西两壁有对称脚窝,墓门位于墓室与墓道之间,宽018米,高111米,用土坯封门,土坯长013米,宽0115米,厚0105米。甬道位于墓室南壁正中,宽018米,高111米。墓室平面为长方形,南北宽1174米,东西长211米,盝顶,墓室高1166米,底距地表深616米。(图二) 二、壁画内容 墓门上部及墓室内四壁绘有壁画,壁画直接绘于土洞壁上,先于墙壁上涂白灰,再用墨线勾勒出人物、器皿轮廓,然后于内填入红、黄、蓝、黑等颜料。墓室四角影作四根红色倚柱,倚柱上绘一整二破方胜,胜间填赭红牡丹花。由于附近施工震动,造成壁画不同程度剥落,现就其基本内容介绍如下 。 图一 槐西壁画墓位置示意图 12 中原文物 2008年第5期

第八讲 魏晋南北朝石窟壁画〈一〉

第八講──魏晉南北朝石窟壁畫〈一〉 魏晉南北朝時期很重視的美術活動及題材是佛教繪畫。 佛教?佛教是中國最重要的宗教,佛教並不是中國本生的宗教,它於公元前六世紀起源於印度。於公元紀元元年,東、西漢之間傳入中國,佛教在漢朝流傳並不廣,信徒也不多,主要因為當時國家統一,儒學盛行,佛教沒有發展的空間,傳教的人大多是中亞人或中亞僑民的後裔。到了魏晉南北朝的時候,漢帝國分崩瓦解,儒學衰弱,佛學趁勢而起,產生了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佛教在魏晉南北朝盛行的原因:一方面是世局混亂,戰爭不停,人民倍受痛苦,需要精神的寄托與慰藉,佛教有供膜拜的佛、菩薩、教義和修行的方法,只要信佛可以得到解脫,滿足各種人的心理以及精神上的需求,來得正逢其時,因而廣受歡迎。另一原因是魏晉之際,玄學─「玄遠、形而上哲理之學」興起,學者、士大夫之流喜歡清談,各種玄遠以及不著邊際的學問都可做為清談的內容,佛學因此吸引了知識份子的興趣,並對佛教加以探討研究。這種情形在南方尤甚,不僅佛教的地位提高了,而且也出現高僧,翻譯佛經,解釋教義,將佛教中國化。所以魏晉南北朝,可以說是佛教在中國生根開花,以及本土化的時期。 東晉至南北朝時,佛教組織急劇發展,在南朝的梁朝達到極盛,僧尼八萬餘人,僅京師一地就有寺廟五百餘所,達到空前盛況。北朝的胡族君主也大力弘揚佛法,奉佛教為國教。 佛教的教義 佛教是一種出世的宗教,認為人生在世有諸多苦情,無法脫離生.老.病.死的循環,唯有解脫生死,對人生一無所求,所謂「四大皆空」即是看破生.老.病.死,才有可能達到「不生不死」的極樂境界,也就是所謂「涅槃淨境」。佛教認為每個人皆可成佛,要成佛必需透過各種修養方式。如何達到「涅槃淨境」,不同的修養方式的主張,演變出不同的佛教宗派以及教義。自古以來佛教就有『大乘』、『小乘』之分。『大乘』的教義在於普渡眾生,『小乘』則注重個人的修行悟道。『大乘』流行於中國、日本,『小乘』則流行在東南亞洲一帶。 佛教傳入中國之後,對中國文化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無論哲學、宗教、文學、音樂、美術都受到佛學的衝激,豐富了它的內容以及想像、思考能力。在美術方面,佛教的傳入帶來了新的建築樣式,以及雕塑製作的技術。佛教藝術的導入,導致中國繪畫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重大的變革與進展。 石窟壁畫 犍陀羅風格 圖:【希臘雕刻及犍陀羅佛像】,佛教雖然在公元前六世紀起源於古印度,但因為早期沒有崇拜偶像的傳統,因此一直到八百年後的公元二世紀,才有以佛教為題裁的藝術形式的產生。佛教造像首先產生於印度西北的犍陀羅〈Ganelhara〉這個地方,鄰近現代的阿富汗。它的外觀是一種結合希臘與印度藝術的形式。因為希臘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曾於公元前四世紀帶領軍隊佔領犍陀羅,希臘文化因此在該地生根。在該地所產生的佛教藝術就是有了希臘美術的風格。我們這裡所看到的是希臘雕塑以及犍陀羅佛像。 圖:【佛教傳播圖】,圖:【絲綢之路圖】 佛教在印度傳播以後,佛教徒在印度以及中亞地區興建了許多寺廟,其中尤以石窟寺數量最多,而且保留至今,隨著佛教的東傳建造石窟及寺廟的活動也傳到了中國,建造石窟寺的活動沿著佛教傳入中國的路線發展。佛教傳到中國大致經由三條路線。第一條經由天山北路,第二條經由天山南路。這二條路在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敦煌相會之後,向東進入中國本土。這兩條道路也被稱為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中亞及歐亞各國貿易的道路,所以可以說佛教在北方是沿著「絲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