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菌剂的常见使用方法

杀菌剂的常见使用方法

杀菌剂的使用方法有多种,每种使用方法都是根据病害发生的规律设计的。常见的使用方法主要有:对田间地上作物喷药,土壤消毒和种菌消毒三种。

针对田间作物喷药,影响杀菌剂田间防病效果的因素也不外乎药剂、环境、作物三个方面,但杀菌剂在施用技术上比杀虫剂和除草剂的施用技术要求更高,尤其要充分了解病害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因为病害的发生和发展不象虫害和草害那样一目了然。对田间农作物喷药要注意两点:首先是药剂的种类和浓度。药剂种类的选择决定于病害类型,所以先要作出正确的病害类型诊断,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如稻瘟病可选稻瘟净、稻瘟灵、三环唑等,小麦白粉病、锈病要选三唑醇、三唑酮等,花生叶斑病要选甲基托布津等。但还应注意的是同样的病若发生在不同的作物上,有时也不能用同一种药剂,如波尔多液可防治霜霉病,但易对白菜产生药害,故不宜防治白菜霜霉病。药剂的种类选择后,还要根据作物种类及生长期、杀菌剂的种类和剂型、环境条件等选择合适的施用浓度。一般农药使用说明书都有推荐使用浓度,可以按说明使用,但最好还是根据当地植保技术部门在药效试验基础上提出的使用浓度进行施用。干旱或炎热的夏天应当降低使用浓度,避免产生药害。其次,使用杀菌剂时还要注意使用时期和使用次数,掌握好喷药时期的关键是掌握病害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做好病害发生的预测预报工作,或根据当地植保部门对作物病害的预测预报做好喷施杀菌剂的准备。一般情况下杀菌剂的喷洒都是在病害发生的初期进行,如稻瘟病等,尤其在高温天气,稻瘟病发展快,应立即喷药。而花生叶斑病害发展比较慢,刚发病时不要轻易喷药,更不能在发病前喷药,而是在发病后形成一定的发展趋势时开始喷药。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迅速发展时要立即着手喷药,有时为了控制病情不得不在下毛毛雨时候也喷药。喷药时期决定于病害发展规律外,还要考虑到作物的生育期,很多病害的发生都是与作物的某一生育阶段相联系。此外,还要注意作物各生育期对杀菌剂的耐受力,防止产生药害。植物病害的发生和发展往往要一段时间,喷洒杀菌剂也很难一次解决问题,往往需要喷洒多次。喷洒次数的多少主要决定于病菌再侵染情况,杀菌剂的残效期以及气候条件、光照、温度和降雨等。

种苗消毒。浸种要用乳浊液和溶液,不能用悬浮液,即可湿性粉剂不能用来浸种。浸种的关键是药液浓度和浸种时间,操作不当会造成灭菌效果差或造成药害。其它因素如温度、种子类型、病菌所在部位等也影响浸种效果。一般情况下,在种子类型、气温、药剂种类确定后,药剂浓度和浸种时间是可以协调的,浓度高可适当延长浸种时间。病菌所在部位较深或种皮坚硬可适当延长浸种时间,气温高可适当缩短浸种时间。拌种时要求种子和药粉都必须是干燥的,否则会造成拌种不均匀,产生药害,影响种子的发芽率。药粉用量一般占种子重量的0.2%~0.5%,拌种时药剂和种子都要分成3~4批加入,然后适当旋转拌种容器使之拌和均匀。内吸性杀菌剂出现以后,近年来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拌种方法——湿拌法。即把药粉用少量的水弄湿,然后拌种,或把干的药粉拌在湿的种子上,使药粉粘在种子表面,待播种之后,药剂慢慢溶解并吸收到植物体内向上传导。

棉花枯萎病、黄瓜枯萎病等土传病害,除了可以用浸种或拌种法防治外,还可以采用土壤消毒法防治。土壤消毒首先要根据病害种类选择适当的杀菌剂,再根据药剂理化性质与土壤结构和性质选择适当的土壤处理方法。浇灌法适合于水溶性杀菌剂,将药剂调整到适当浓度以后,于每平方米地面上浇灌5~10千克左右的药液,土壤较干燥时可以采用较低浓度的药液,适当增加浇灌体积;土壤潮湿时可以采用高浓度小体积浇灌法。蒸气压较高的杀菌剂可以采用犁底或犁沟施药,即将药粉或药液均匀撒入第一犁的沟底,用第二犁翻上的土将药剂盖住,此法不适合过于粘重的土壤,还可以将药粉或药液施在土壤表面后,随即翻土将药剂埋入土壤中。

杀菌剂的常见使用方法

杀菌剂的常见使用方法 杀菌剂在农业、医疗、工业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可以有效抑制和杀灭 各种病原微生物,保障人类、动物和植物的健康和生产安全。常见的杀菌 剂使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领域的使用方法: (1)种子处理:将杀菌剂与种子搅拌均匀,使其附着在种子表面, 达到抗菌的目的。常用杀菌剂有吡蚜灵、多菌灵等。 (2)叶面喷雾:将杀菌剂溶解于适量的水中,使用喷雾器均匀喷洒 在植物叶面上,以防治病害。常用杀菌剂有代森锌、免疫唑等。 (3)根部浸泡:将杀菌剂溶解于一定比例的水中,将植物的根部浸 泡在杀菌溶液中,起到杀菌抑菌的作用。常用杀菌剂有硫酸铜、百菌清等。 (4)覆盖剂处理:将杀菌剂混合在覆盖剂中,喷涂在作物表面,形 成一层薄膜,以防治病害。常用杀菌剂有明胶、硅胶等。 2.医疗领域的使用方法: (1)手部消毒:将杀菌剂涂抹于手部,按摩搓揉至吸收完全,保持 一定时间,达到消毒的效果。常用杀菌剂有酒精、氯己定等。 (2)器械消毒:将杀菌剂与适量的水混合,将使用的器械放入溶液 中浸泡一定时间,然后取出冲洗干净,以杀菌消毒。常用杀菌剂有过氧化氢、氯己定等。 (3)空气消毒:使用喷雾器、蒸汽或紫外线灯等设备,将杀菌剂喷洒、蒸发或辐照在空气中,以达到空气消毒的目的。常用杀菌剂有杀菌醇、杀菌灯等。

3.工业领域的使用方法: (1)水处理:将杀菌剂溶解在水中,与待处理的水混合均匀,通过 过滤、搅拌等工艺,去除水中的微生物,起到杀菌和消毒的作用。常用杀 菌剂有次氯酸钠、臭氧等。 (2)环境消毒:使用喷雾、喷淋或直接涂抹的方式,将杀菌剂喷洒、洒布或涂刷在工作环境的表面或空气中,以保持环境的清洁和无菌。常用 杀菌剂有双氧水、过氧化钠等。 (3)产品处理:将杀菌剂加入要进行处理的产品中,通过高温、高压、紫外线等工艺,杀灭产品中的微生物,以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常用 杀菌剂有氯酸钠、过氧化氢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杀菌剂时,应遵守使用说明和安全操作规程, 避免直接接触杀菌剂,以免对人体、生态环境和作物造成不良影响。并且 在使用中应根据不同的场景和需求选择适当的杀菌剂和使用方法。

福美双的作用,福美双使用方法

福美双的作用,福美双使用方法 福美双是保护性杀菌剂,广谱保护性的福美系杀菌剂,适用范围对多种作物霜霉病、疫病、炭疽病、禾谷类黑穗病、苗期黄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福美双的作用,以及福美双的使用方法。 福美双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1)果树病害防治葡萄白腐病。当下部果穗发病初期,开始喷50%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隔12~15天喷1次,至采收前半个月为止。使用浓度过高易产生药害。 防治桃和李细菌性穿孔病,发病初期开始喷50%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隔12~15天喷1次,连喷3~5次。 防治苹果树腐烂病,每平方米用10%膏剂300~500克涂抹。 防治梅灰霉病,开花和幼果期喷50%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各1次。 防治柑橘等果树苗木立枯病,每平方米苗床用50%可湿性粉剂8~10克,与细土10~15千克拌匀,1/3作垫土,2/3用于播种后覆土。在冬前,用50%可湿性粉剂8倍液涂抹柑橘、桃等果树幼树干,可防野兔、老鼠啃食。 (2)蔬菜病害拌种防治种子传播的苗期病害。如十字花科、茄果类、

瓜类等蔬菜苗期立枯病、猝倒病以及白菜黑斑病、瓜类黑星病、莴苣霜霉病、菜豆炭疽病、豌豆褐纹病、大葱紫斑病和黑粉病等,用种子量的O.3%~O.4%的50%可湿性粉剂拌种。 处理苗床土壤防治苗期病害,立枯病和猝倒病,每平方米用50%可湿性粉剂8克,与细土20千克拌匀,播种时用1/3毒土下垫,播种后用余下的2/3毒土覆盖。 防治大葱、洋葱黑粉病,在拔除病株后,用50%可湿性粉剂与80~100倍细土拌匀的毒土,撒施于病穴。 用50%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可防治白菜、瓜类的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番茄晚疫病、早疫病、叶霉病,蔬菜灰霉病等。(3)粮食作物病害拌种防治水稻稻瘟病、胡麻叶斑病、稻苗立枯病、稻恶苗病,每50千克种子用50%可湿性粉剂250克拌种或用50%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浸种2~3天。 防治玉米黑粉病、高粱炭疽病,每50千克种子用50%可湿性粉剂250克拌种。 防治谷子黑穗病,每50千克种子用50%可湿性粉剂150克拌种。防治麦类立枯病,亩用50%可湿性粉剂250克,拌细土15~25千克,撒施。 防治小麦腥黑穗病、根腐病、秆枯病,大麦坚黑穗病,每50千克种子用50%可湿性粉剂150~250克拌种。 防治小麦赤霉病、雪霉叶枯病、根腐病的叶腐与穗腐、白粉病,用50%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

常用杀菌剂的使用方法

一、过氧乙酸: 适用于空气、耐腐蚀物品表面、餐(饮)具、瓜果蔬菜及手的消毒。不适用于水泥、大理石和水磨石地面及金属制品和有色织物的消毒。 1、空气消毒: (1)用0.5%过氧乙酸溶液,每立方米20ml,气溶胶喷雾,密闭消毒30分钟后,开窗通风。(2)用15%过氧乙酸溶液,每立方米7ml,置瓷或玻璃器皿内,加入等量的水,加热蒸发,密闭熏蒸2小时后,开窗通风。 2、物品表面: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喷洒或擦拭表面,保持湿润,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擦净。 3、餐(饮)具:用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 4、瓜果、蔬菜:用0.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 5、手:用0.2%过氧乙酸溶液擦拭或浸洗1~2分钟。 二、含氯消毒剂(84消毒液、次氯酸钠、漂白粉精、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酸、溴氯海因、二氯海因、氯胺等) 适用于物品表面、地面、餐(饮)具、瓜果蔬菜、卫生洁具等的消毒。不宜用于空气、金属制品和有色织物的消毒。 1、物品表面:用250mg/L~500mg/L有效氯的84消毒液喷洒或擦拭表面,保持湿润,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擦净。 2、地面:用500mg/L~1000mg/L有效氯的84消毒液喷洒或拖洗地面,保持湿润,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拖净。 3、餐(饮)具:用250mg/L~500mg/L有效氯的84消毒液溶液,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 4、瓜果、蔬菜:用有效氯的250mg/L~500mg/L 84消毒液浸泡1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 5、卫生洁具:卫生洁具用有效氯的250mg/L~500mg/L 84消毒液刷洗或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 三、二氧化氯消毒液 适用于空气、物品表面、地面、餐(饮)具、瓜果蔬菜、卫生洁具等的消毒。不适用于金属制品和有色织物的消毒。使用前加活化剂活化。

多效唑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多效唑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多效唑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常用于农业生产中的病害防治。其主要成分是三唑酮,可以有效控制多种真菌病害,如锈病、炭疽病和霜霉病等。下面将详细介绍多效唑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使用方法: 1. 选用合适的多效唑剂型:多效唑根据不同的作物和病害,有不同的剂型可供选择,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和水溶性粉剂等。在选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剂型。 2. 确定使用浓度:根据目标病害的发生程度和作物的抗病能力,确定合适的使用浓度。一般来说,早期发病时可适当提高浓度,后期可适当降低浓度。 3. 喷施时间:根据不同的作物和病害,确定合适的喷施时间。一般来说,多效唑通常在病害发生前期或初期进行喷施效果较好。 4. 喷施方式:多效唑可采用喷雾、灌溉和种衣等方式进行喷施。其中,喷雾是最常用的方法。在喷施过程中,应注意均匀覆盖作物的叶面和病害部位。 5. 喷施间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喷施间隔,通常为7-10天。但应避免频繁使用,以防产生抗药性。

6. 储存注意事项:多效唑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远离火源和高温。储存期限一般为两年。 二、注意事项: 1. 遵循剂量要求:使用多效唑时,必须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剂量要求使用。不可用过多或过少的剂量,以免影响防治效果。 2. 防止超标喷药:使用多效唑时,应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和病害的发展程度确定喷药的浓度,严禁超标喷药。超标喷药不仅对作物产生伤害,还容易导致多效唑残留。 3. 防抗药性产生:多效唑作为一种化学农药,常用过多会导致病菌对多效唑产生抗药性。因此,在使用多效唑时应避免频繁使用,可与其他杀菌剂轮换使用,以延缓病菌产生抗药性。 4. 防止药害:多效唑使用时应严格按照使用方法,避免对作物和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在高温、干燥等条件下,使用多效唑易导致作物烧伤或叶片变黄,应注意掌握合适的使用时机。 5. 注意药期限制:多效唑在不同作物上的使用期限可能有所不同,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掌握合适的使用期限。在作物离收获还有一定时间时应停止使用,以避免多效唑残留超标。

杀菌药物盐的使用方法

杀菌药物盐的使用方法 杀菌药物盐是一种常见且广泛使用的杀菌剂,它可以有效地抑制和杀死许多细菌、真菌和病毒,常被用于保护人类的健康和卫生。在以下的回答中,我将详细介绍杀菌药物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首先,杀菌药物盐可以用于多个方面的保健和卫生。它可以用于消毒环境,如家庭、学校、医院等地的清洁、消毒。此外,杀菌药物盐也可以用于消毒和杀菌个人用品,例如刷牙杯、碗筷、餐具、内衣等。 使用杀菌药物盐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选择合适的杀菌药物盐品种。市场上有各种杀菌药物盐品牌和规格,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产品。其次,我们需要注意杀菌药物盐的储存。杀菌药物盐通常应保存在干燥、避光和低温的环境中,以免降低其杀菌效果。此外,使用杀菌药物盐前,我们应该先将双手用流动水和肥皂洗净,然后再使用杀菌药物盐进行消毒。 接下来,我将介绍杀菌药物盐的使用方法。 1. 消毒环境:首先,我们可以将杀菌药物盐溶解在适量温水中,然后将溶液倒入喷雾瓶中。通过喷洒溶液,可以使杀菌效果更加均匀。接下来,我们可以将喷雾器均匀地喷洒在桌面、椅子、门把手、电话机等经常接触的物品上,让溶液充分湿润这些物品表面。然后,等待一段时间,让溶液发挥杀菌作用。最后,用清水将物品表面的杀菌药物盐溶液洗净,以避免残留。

2. 消毒个人用品:对于个人用品的消毒,我们可以将杀菌药物盐溶解在适量的温水中,然后将杀菌药物盐溶液倒入容器中,将个人用品浸泡在溶液中。例如,洗碗机中可以放入餐具和餐具,浸泡一段时间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对于穿过的衣物、内衣等材料,我们可以将其浸泡在杀菌药物盐溶液中一段时间,然后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 除了上述用途之外,杀菌药物盐还可以用于清洁水果和蔬菜。我们可以将杀菌药物盐溶解在清水中,然后将水果和蔬菜浸泡在溶液中,用清水冲洗干净。这样可以有效地去除水果和蔬菜表面的污染物,并杀菌。 最后,我还想提醒大家,使用杀菌药物盐时,应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使用,以免对人体造成伤害。另外,杀菌药物盐是一种杀菌剂,杀菌是在杀死细菌的同时,也会杀死对人体有益的细菌。因此,我们不应过度使用杀菌药物盐,以免破坏人体的健康平衡。 总之,杀菌药物盐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杀菌剂,它可以用于环境和个人用品的消毒,对人们的健康和卫生起到重要的作用。使用杀菌药物盐时,我们需要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并遵守相关的安全和卫生规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发挥杀菌药物盐的作用,保护我们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19种常见保护性杀菌剂介绍及使用方法

19种常见保护性杀菌剂介绍及使用方法 保护性杀菌剂区别于治疗性杀菌剂的关键就是使用时间,它是在病菌侵 染作物之前,先在作物表面上施药,防止病菌入侵,起到保护作用。防 病特点原理是能在作物表面形成一层透气、透水、透光的致密性保护药膜,这层保护膜能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和入侵从而达到杀菌防病的效果。 保护性杀菌剂特点是:①在病害发生前使用,就是敌人来之前就要准备 好武器。②病害初期有效,就是在敌人尚未强大时“围而歼之”。③直 接作用于病害的生命循环,也是不让敌人的有后勤补给。④对病原菌作 用位点,不易产生抗性;也就是保护性杀菌剂可以多方位,全时空的打 击敌人,使敌人顾头不顾尾。 1、代森锰锌 作用特点: 杀菌谱较广的保护性杀菌剂。主要是抑制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对果树、 蔬菜上的炭疽病、早疫病等多种病害有效,同时它常与内吸性杀菌剂混配,用于延缓抗性的产生。 使用方法: 1 、马铃薯晚疫病:80% 可湿性粉剂1140-2160 克 / 公顷,喷雾。

2 、烟草炭疽病:80% 可湿性粉剂1920-2160 克 / 公顶,喷雾;烟草赤星 病: 80% 可湿性粉剂1680-2100 克 / 公顷,喷雾。 3 、黄瓜霜霉病:80% 可湿性粉剂2040-3000 克 / 公顷,喷雾。 4 、西瓜炭疽病:80% 可湿性粉剂1560-2520 克 / 公顷,喷雾。 5 、辣椒(甜椒)炭疽病、辣椒(甜椒)疫病: 80% 可湿性粉剂1800-2520 克 / 公顷,喷雾。 6 、番茄早疫病:80% 可湿性粉剂1840-2370 克 / 公顷,喷雾。 7 、柑橘树炭疽病、疮痂病:80% 可湿性粉剂1333-2000 毫克 / 千克,喷雾。 8 、苹果树轮纹病、斑点落叶病、炭疽病:80% 可湿性粉剂1000-1500 毫克 / 千克,喷雾。 9 、梨树黑星病:80% 可湿性粉剂800-1600 毫克 / 千克 / 喷雾 10 、葡萄黑痘病、葡萄霜霉病、葡萄白腐病:80% 可湿性粉剂1000-1600 毫克 / 千克,喷雾。 11 、花生叶斑病:80% 可湿性粉剂720-900 克 / 公顷,喷雾。 12 、荔枝树霜疫霉病:80% 可湿性粉剂1333-2000 毫克 / 千克,喷雾。 13 、人参黑斑病:80% 可湿性粉剂1800-3000 克 / 公顷,喷雾。

食用菌消毒液有哪几种 怎样使用

食用菌消毒液有哪几种怎样使用在食用菌的生产过程中,合理使用消毒液是必不可少的。常用消毒药剂有甲醛、来苏水、漂白粉、高锰酸钾。今天我们具体介绍一下食用菌消毒液和消毒药剂有哪几种,以及怎样使用。 1、甲醛 甲醛是一种广普的杀菌剂,性质稳定,耐储存。但有一定的毒性和刺激性。甲醛常作为熏蒸剂。使用方法: 一是采用加热法,将甲醛置于玻璃或金属容器中,直接加热蒸发。 二是化学反应法,甲醛做还原剂,高锰酸钾作氧化剂,按每立方米10毫升甲醛,5克高锰酸钾反应杀菌。也可用浓度5%的甲醛溶液喷洒,每立方米用量125-250克。 2、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是紫色针状结晶,是一种强氧化剂。使用方法:一是与甲醛一起熏蒸消毒:二是浓度为0.1%加i2%的高锰酸钾溶液用于表面消毒。 3、硫磺 硫磺主要用于熏蒸培养室和菇房,为杀虫杀菌剂。使用方法:按每立方米空间用硫磺粉末15-20克(同时加入1-2倍的干木屑),点燃熏蒸,密闭门窗24小时。 4、石炭酸(苯酚) 石炭酸主要用于无菌室、接种箱的空间和表面消毒。用3%-5%的水溶液喷洒.30-60分钟即可,该药有很强的腐蚀性,避免沾在皮肤上。 5、来苏儿 来苏儿主要用于空间空气和表面的消毒。杀菌能力较石炭酸强4

倍。使用方法:用1%-2%的水溶液喷洒30-60分钟即可,也可用于洗手或浸泡台布。 6、酒精 酒精也是一种杀菌剂。无水酒精杀菌力很低,但是浓度为75%的酒精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可用于皮肤和器皿的表面消毒。使用时用无菌水或者凉开水将浓度稀释为75%左右。 7、漂白粉 漂白粉有氯气味,灰白色粉末,在水中分解成亚氯酸,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 使用方法:一是2%-5%的水溶液进行菇床和浸泡材料的表面消毒;二是0.5%-1%的水溶液喷雾,用于防治细菌和线虫。 8、波尔多液

常用杀菌剂使用说明

常用杀菌剂使用说明 代森锌 1.作用特点原药为灰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有臭鸡蛋味。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对霜霉病菌、晚疫病菌及炭疽病菌等多种病菌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其有效成分在水中易被氧化成异硫氰化合物,对病原菌体内含 有―SH基的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并直接杀死病菌孢子,阻止病菌侵入,对作物安全。应掌握发病初期用药,持效期较短。对高等动物低毒,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 2.制剂60%、65%、80%可湿性粉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发病初期,用80%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喷雾,可防治瓜类猝倒病、立枯病、 角斑病、枯萎病、炭疽病、霜霉病等多种病害。隔7~10 天再喷一次。 4.注意事项①不能与碱性农药及铜制剂混用。②本剂对人体皮肤、黏膜等有刺激作用,使用时要注意安全保护。③应贮存于干燥、避光和通风良好的仓库中,以免分解。 代森锰锌(大生M45、大生富、喷克、新万生、山德生、丰收、大胜) 1.作用特点代森锰锌是一种广谱保护性杀菌剂,其作用机理是抑制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原药为灰黄色粉末,在高温时遇潮湿也易分解。对高等动物低毒, 对人的皮肤和黏膜有一定刺激作用。对鱼类有毒,在试验剂量下,未发现“三致”现象。 2.制剂70%、80%可湿性粉剂,42%悬浮剂,在各生产长家间因粉剂细度不同和药剂中增加黏胶剂等因素,防治效果各有千秋。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防治瓜类的炭疽病、疫病、霜霉病、叶斑病、黑点病等,用70%代森锰锌可 湿性粉剂400~600 倍液,在发病初期喷施,隔7~10天后再喷施一次,共喷2~3 次。也可选用80%大生M45或喷克、新万生等600~800倍,在发病初期喷施,隔6~7 天再喷施一次,共喷2~3次。 4.注意事项①不能与碱性物质或铜制剂混用,但可与多种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混用。②高温季节, 中午避免用药。③使用大生M45、喷克、新万生等宜雨前喷施, 雨后不必补喷,喷药要周到、均匀。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 1.作用特点甲基硫菌灵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具保护和治疗两种作用。其作用机理是当该药喷施于植物表面,并被植物体吸收后,在植物体内,经一系列生化反应,被分解为甲基苯并咪唑―乙―氨基甲酸酯(即多菌灵)。干扰菌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使病菌孢子萌发长出的芽管扭曲异常,芽管细胞壁扭曲等,从而使病菌不能正常生长达到杀菌效果。纯品为无色结晶,难溶于水,对酸碱稳定。对高等动物低毒,对皮肤、黏膜刺激性低,对鱼类毒性低,对植物安全。 2.制剂50%、70%可湿性粉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用70%可湿性粉剂500~700 倍。防治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褐斑病、叶霉病等均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隔7~10天喷施一次,共喷2―3次;也可用种子重量的O.3%~0.4%进行拌种处理;或用70%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灌根,防治枯萎病也有较好的效果。 4.注意事项①可与石硫合剂等碱性农药混用,但不能与含铜制剂混用,或前后紧接使用,也不能长期单独使用。①贮存于阴凉干燥处。③作物收获前14 天停止使用。 百菌清(达科宁、TDN)

抑快净杀菌剂使用说明

抑快净杀菌剂使用说明 抑快净杀菌剂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用于家庭、医疗、食品加工、动物饲养等领域。本文将介绍抑快净杀菌剂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常见问题解答,帮助您正确、安全地使用该产品。 一、使用方法 1. 溶解:将抑快净杀菌剂按照说明书上的比例溶解在水中,搅拌均匀。 2. 使用:将溶解好的抑快净杀菌液喷洒或涂刷在需要杀菌的表面上,注意涂刷均匀,不要遗漏。 3. 清洗:使用抑快净杀菌液后,需要用清水或清洁剂进行清洗,以避免残留物对人体或环境造成危害。 二、注意事项 1. 使用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按照比例溶解,不要自行调配。 2. 抑快净杀菌剂为强酸性物质,使用时应戴手套、口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品。 3. 使用时应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口腔等部位,如不慎接触,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4. 使用时应避免与其他化学品混合使用,以免产生反应。 5. 使用后应将残留物清洗干净,避免对人体或环境造成危害。 三、常见问题解答 1. 抑快净杀菌液喷洒后,需要多久才能达到杀菌效果? 答:抑快净杀菌剂能快速杀灭细菌,一般喷洒后5-10分钟即可

达到杀菌效果。 2. 抑快净杀菌剂是否对人体有害? 答:抑快净杀菌剂为强酸性物质,使用时应戴防护用品,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口腔等部位。使用后应将残留物清洗干净,避免对人体或环境造成危害。 3. 抑快净杀菌剂是否可以用于食品加工? 答:抑快净杀菌剂可以用于食品加工,但需要按照说明书上的比例使用,并使用后彻底清洗干净,以保证食品安全。 4. 抑快净杀菌剂是否可以长期存放? 答:抑快净杀菌剂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开封后应尽快使用,不宜长期存放。 总之,抑快净杀菌剂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杀菌剂,但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按照说明书上的比例使用,并及时清洗残留物,以保证人体和环境的安全。

多菌灵的使用方法

多菌灵的使用方法 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常用于农田、果园和园艺等作物的病害防治。以下是多菌灵的使用方法。 1.植物病害诊断:在使用多菌灵前,首先需要对植株的病害进行诊断,确定是真菌引起的病害。只有确切诊断了病害,才能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 2.剂型选择:多菌灵有多种剂型,包括粉剂、悬浮剂和可湿性粉剂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剂型,一般来说,粉剂适合于土壤处理,悬浮剂适合于叶面喷施。 3.使用浓度计算:根据标签上的使用浓度和作物的具体情况,计算出需要使用的多菌灵的浓度。一般来说,土壤处理的浓度较低,叶面喷施的浓度较高。 4.土壤处理:将多菌灵溶解在一定的水中,均匀地喷洒在土壤上,覆盖患病植株的根系范围。对于大面积的农田,可以使用喷洒机进行均匀喷洒。 5.叶面喷施:将多菌灵溶解在一定的水中,使用喷雾机均匀地喷洒在植株的叶面上。喷洒时要保证全面覆盖,特别是植株的背面、叶脉部位容易积累病菌的地方。 6.使用间隔:多菌灵的使用间隔要根据植物的生长速度和病害的严重程度来确定。一般来说,严重感染的植物可以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轻微感染的可以每隔 10-14天喷洒一次。不同作物的使用间隔也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

整。 7.注意事项: (1)在使用多菌灵过程中,必须注意个人防护措施,如戴防护口罩、手套等,避免直接接触多菌灵。 (2)在喷洒多菌灵之前,应该检查天气情况,避免在高温、阳光强烈或即将下雨的情况下使用,这样可能会降低多菌灵的效果。 (3)多菌灵使用后,应尽量避免接触喷洒的植株,以免将其残留物传播到其他地方。 (4)在使用多菌灵的过程中,要注意与其他农药的配合使用,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总之,多菌灵是一种常用的杀菌剂,可以有效地防治植物病害。使用时应该注意正确的剂型选择、使用浓度计算、土壤处理和叶面喷施等步骤,同时要注意个人防护措施和天气情况。只有正确使用多菌灵,才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甲托杀菌剂的使用方法

甲托杀菌剂的使用方法 据调查,全世界对植物有害的病原微生物(真菌、强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病毒、藻类等)有8万种一般以预防为主,因时因地根据作物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采取具体的综合治理措施。每项措施要充分发挥农业生态体系中的有利因素,避免不利因素,特别是避免造成公害和人畜中毒,使病害压低到经济允许水平之下,以求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大家知道甲托杀菌剂的使用方法有哪些吗? 1.防治麦类病害 麦类黑穗病:用70%甲基托布津143克或50%甲基托布津200毫升(有效成分100克)加水4升,拌100千克麦种,然后闷种6小时或者用70%甲基托布津223克或50%甲基托布津312毫升(有效成分156克)加水156升,浸麦种100千克,浸种时间为36~48小时。 三麦赤霉病:始花期喷药1次,5~7天后喷第二次药,每次每亩用70%甲基托布津53.6~71克或50%甲基托布津75~100毫升(有效成分37.5~50克)喷雾。

2.防治水稻病害 防治稻瘟病和水稻纹枯病,于发病初期或幼穗形成期至孕穗期,每亩每次用70%甲基托布津100克或50%甲基托布津140毫升(有效成分70克),对水喷雾,隔一周后再喷药1次。 3.防治油菜菌核病 在油菜盛花期,每亩每次用70%甲基托布津71~89克或50%甲基托布津100~125毫升(有效成分50~62.5克),对水喷雾,隔7~10天再喷药1次。 4.防治棉花病害 每100千克种子用70%甲基托布津714克或50%甲基托布津1000毫升(有效成分500克)拌种,可防治棉花苗期病害。

5.防治甘薯病害 用70%甲基托布津700~14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1000倍(有效浓度500~1000毫克/升)药液浸种薯10分钟,或用70%甲基托布津3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2500倍液(有效浓度200毫克/升)药液浸薯苗基部10分钟,分别可以控制苗床和大田黑斑病为害。 6.防治甜菜褐斑病 病害盛发前,每亩用70%甲基托布津53.6~89克或50%甲基托布津75~125毫升(有效成分37.5~62.5克),对水喷雾,间隔10~14天再喷1次。

杀菌剂作用方式和使用方法

杀菌剂作用方式和使用方法 杀菌剂是一类用来防治植物病害的药剂.凡是对病原物有杀死作用或抑制生长作用但又不防碍植物正常生长的药剂统称为杀菌剂. 杀菌剂的作用方式有两种:一是保护性杀菌剂,二是内吸性杀菌剂。保护性杀菌剂在植物体外或体表直接与病原菌接触,杀死或抑制病原菌,使之无法进入植物,从而保护植物免受病原菌的危害。此类杀菌剂称为保护性杀菌剂,其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药剂喷洒后与病原菌接触直接杀死病原菌,即接触性杀菌作用”;另一种是把药剂喷洒在植物体表面上,当病原菌落在植物体上接触到药剂而被毒杀,称为残效性杀菌作用保护性杀菌剂主要有以下几类:硫及无机硫化合物,如硫磺悬浮剂,固体石硫合剂等;铜制剂,主要有波尔多液,铜氨合剂等;有机硫化合物,如福美双、代森锌、代森镂、代森镒锌等;醐酰亚镂类,如克菌丹、敌菌丹和灭菌丹等;抗生素类,如井冈霉素、灭瘟素、多氧霉素等;其它类,如叶枯灵、叶枯净、百菌清、禾穗宁等。 内吸性杀菌剂施用于作物体的某一部位后能被作物吸收,并在体内运输到作物体的其他部位发生作用,具有这种性能的杀菌剂称为 内吸性杀菌剂"。内吸性杀虫剂有两种传导方式,一是向顶性传导,即药剂被吸收到植物体内以后随蒸腾流向植物顶部传导至顶叶、顶芽 及叶类、叶缘。目前的内吸性杀菌剂多属此类。另一种是向基性传导,即药剂被植物体吸收后于韧皮部内沿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向下传导。 内吸性杀菌剂中属于此类的较少。还有些杀菌剂如乙瞬铝等可向上下两个方向传导。内吸性杀菌剂主要有以下几类:苯并咪噪类,如苯菌灵、多菌灵、曝菌灵、硫菌灵与甲基硫菌灵等;二甲酰亚胺类,如异菌月尿、乙烯

菌核利等;有机磷类,如稻瘟净、异稻瘟净、三乙瞬酸铝等;苯基酰胺类,如甲霜灵等;苗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类,此类杀菌剂包括十三吗咻、嗪氨灵、丁赛特、甲菌咤和乙菌咤、抑霉噪和咪酰胺、三噪醇和三噪酮等,从化学结构上看,他们分别属于吗咻、咄咻、咄咤、喀咤、咪嚏、1,2,4-三噪类化合物。苗醇合成抑制剂类杀菌剂兼具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杀菌谱较广。 杀菌剂防治植物病害的原理:简单地说,杀菌剂是对病原微生物 具有毒杀作用的化合物。但杀菌”一词涵义并不仅限于杀死”病原微生物生长或抱子萌发两层含意。能够把病原微生物杀死的杀菌剂起杀菌作用,能抑制病原物抱子萌发或生长的杀菌剂起抑菌作用,这两种 作用都可以在农业生产上达到防病和治病的目的。杀菌剂的作用方式 不同,使用方法也各异,但从根本上来说,杀菌剂防治病害的原理不外乎三种,即化学保护,化学治疗和化学免疫。 化学保护就是在植物未患病之前喷洒杀菌剂预防植物病害的发生。有朱见兔子先撒鹰”的意思。常见的杀菌剂中有些杀菌剂只有保护措施一般有两种:一是在病原菌的来源处施药清除侵染源,病原菌的来源主要有病菌越冬的场所,中间寄主和土壤等。通过施用杀菌剂消灭或减少侵染源的目的就是要减少病原菌对作物造成侵染的可能性。例如冬季清除果园内杂草,消灭越冬病菌;种菌消毒和土壤消毒等具体手段都属此类化学保护措施。二是在田间生长着的未发病而可能被病原菌侵染的作物体上喷洒杀菌剂,防止病原菌侵染。作物表面喷上杀菌剂以后就可以对前来侵染作物的病原物细胞或抱子起毒杀作用。为防治土传病原菌对作物的侵染,在播种前用杀菌剂处理作物种子或在移栽前使用杀菌剂处理幼苗根部都属于此 类措施。 化学治疗就是见了兔子方撒鹰即在植物发病或感病后才施用杀菌剂使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