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级历史下《抗美援朝》精品教案

部编八年级历史下《抗美援朝》精品教案
部编八年级历史下《抗美援朝》精品教案

第2课抗美援朝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抗美援朝的基本信息;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

教学难点:抗美援朝的背景、性质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渲染气氛。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战歌,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今天,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去感受当时志愿军战士的英勇、豪迈和能打仗、打胜仗的钢铁意志以及坚定信念。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一)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

1.史料解读: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立即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在中国和苏联没有代表出席的情况下,通过了“谴责朝鲜侵略”和“紧急制裁”两个决议。7月7日,美国又操纵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其组成所谓“联合国军”,对朝鲜进行大规模侵略战争。

2.教师提问:根据课本,结合材料,说说中国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

提示:学生依据教材自主回答。

3.史料解读:

毛主席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4.问题思考:结合这段文字,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必要性。

提示:中朝世代友好、唇齿相依;美国的侵略严重威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为了获得一个比较稳定的经济建设环境。

5.教师指导学生课前收集有关资料,课上组织学生辩论。辩题:中国应不应该出兵朝鲜。

正方:应该出兵。

反方:不应该出兵。

(1)正方: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在道义上有支援的义务。

反方: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我们连这点外交常识都没有了吗?

(2)正方:美国侵略威胁到中国的安全;美国侵朝意为建立侵华跳板和基地,如得逞,更不利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以及国家独立与安全;唇亡齿寒,户破堂危。

反方:国家初建,百废待兴;尚缺乏实力与世界头号帝国主义强国及其“联合国军”抗衡,若战败,中华人民共和国面临的威胁更大。

(3)正方:我们在没有核武器的情况下,朝鲜对我国而言非常重要。

反方:最严重的是日本地位的改变,美国在二战及以后一段时间里的国策是:帮助中国成为亚洲第一强国,以压制日本的重新崛起,朝战打出了一个《对日和约》,反而扶助日本以遏制中国。结果是我们至今还得穷于应付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复活导致的没完没了的麻烦。

(4)正方最后陈述:

战争开始后,美国的第七舰队立即进驻台湾海峡。不管联合国怎么样,但美国阻止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意图非常明显。如果没有朝鲜这么一个跟美国对立的国家,那么美国将屯兵中朝边境。一旦台海战争爆发,美国参战,这南北夹击的滋味肯定不好受吧?从一场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角度来看,保护朝鲜其实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是真正的保家卫国。

再从经济角度来看看吧!与朝鲜紧邻的东北地区是当时中国经济的基础,那里有日伪时期留下的较为完善的铁路和当时中国不多的矿山、企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中最佳的工业基础。如果我们失去了朝鲜这道屏障,这个工业基地就必须要另外选址,在当时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不得不考虑搬迁的巨额费用。基于以上两点,中国必须出兵保护朝鲜,因为保护朝鲜其实也是保护自己。

反方最后陈述:

其一,中国为朝鲜战争支出了60万人民币旧币的战争经费,相当于当年国家全部支出的一半,还无偿支援了朝鲜560万吨物资,付出了总共伤亡80万人的巨大代价。

其二,我们的经济还不是那么发达,我们的生活还不是那么富裕,我们的国力还不是那么强盛,那么朝鲜战争中国赢了吗?中国投入的兵力和遭受的人员伤亡远远超过美国。在这场战争中,中国投入了野战军总兵力的66%,炮兵的62%,坦克兵全部,空军的70%。由于美国战略重点在欧洲,不想跟中国打一场全面战争,只出动了陆海军的三分之一,空军的五分之一。如双方在战争中都全力以赴,结局就会不同。

其三,中美之间的一场血战,使双方结成无法和解的血仇。如果没有朝鲜战争,美国总统决不至于在时隔20多年之后才飞越太平洋跟中国领导人握手言和。因此,我方仍坚持中国不应该出兵帮助朝鲜。

(二)中国出兵朝鲜

1.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第9页内容,结合第10页地图,说说抗美援朝战争的基本情况,其结果如何。

提示:(1)1950年,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2)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2.教师过渡:在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面前,1950年10月,彭德怀受命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中朝人民并肩作战。在整个战争中涌现出许多的战斗英雄,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二节内容。

目标导学二: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一)战斗英雄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的图片。

2.教师让学生读课本第10页的内容,请同学讲述一下黄继光和邱少云的战斗事迹。

提示:略。(要求语言生动、情节完整)

3.教师讲述:相信大家都被两位战斗英雄的英勇事迹所震撼,著名战地作家魏巍,1950年冬,随志愿军到了朝鲜前线,写了著名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文章最后这样写道:朋友!你已经知道了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领袖,请再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吧,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4.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把志愿军战士称为“最可爱的人”?

提示:因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因此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二)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1.教师讲述:正是由于这些“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并肩战斗,终于在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2.史料解读:

材料一:(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驾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

材料二: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将军克拉克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

3.提出问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议一议,朝鲜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国内人民的踊跃参军和大力支持;志愿军战士和朝鲜军民的英勇善战;党的英明决策,彭德怀的正确指挥;抗美援朝是正义性反侵略的战争。

4.请学生说说:胜利的结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有什么意义?

提示: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抗美援朝战争这一重大的历史活动。为了保家卫国,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以落后的武器、简陋的条件与世界一流强国——美国对抗,并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赞美!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因为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所以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如讲述黄继光和邱少云战斗英雄的事迹及他们身上体现了哪些精神等问题,学生积极参与。由此我也认识到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善诱、善引、善导应是教师必备的技能,只有给学生足够的空间,相信学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积极性才会调动起来,他们对学习才会越来越有兴趣,学生的潜力才能真正发掘出来。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

第1课《鸦片战争》教学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的基本史实。 2.了解林则徐维护中华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了解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时空坐标中,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网络,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 2.通过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林则徐虎门销烟及鸦片战争中爱国将领英勇抗敌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播放虎门销烟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吗?是谁领导这场伟大的斗争的?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西方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 2.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3.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住广东查禁鸦片。 4.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政府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走私,发动侵华战争。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 2.鸦片战争中,英勇作战牺牲的将领有关天培和陈化成; 3.由于清朝大多数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再加上经济落后,武器落后,战争终以清朝的失败结束。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1.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__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2.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套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套 第1课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熟记《南京条约》等一系列条约的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 理解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原因及其签订《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林则徐虎门销烟和中英《南京条约》。 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鸦片战争造成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设问导读 1.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许多官员、士兵吸食鸦片,不但严重摧残了他们的体质,更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师指出:吸食鸦片对个人而言,损害健康,危害家庭、社会。鸦片的毒性很大,吸上了就不容易戒除,长期吸食有危及生命的可能。对社会而言,很多吸毒者走上了偷抢等犯罪道路,给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危害。 对国家而言,严重危害清朝统治:白银大量外流,造成国家财政困难;军队战斗力下降;官吏更加腐败;由于白银大量外流,银贵钱贱,使人民负担加重。而人民负担加重,又使阶级矛盾尖锐,所以人民强烈要求禁烟。 (2)针对鸦片的危害,林则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虎门销烟的意义是什么? 措施:林则徐到广州后,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贩;英、美等国商贩被迫陆续缴出鸦片110多万千克。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 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英国为什么要发动侵略战争?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①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政府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走私,发动侵华战争。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 ②如果没有鸦片问题,鸦片战争也会发生,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即英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材料,实行对外扩张政策,把中国作为主要侵略目标。中国的禁烟运动只不过是其发动战争的借口。 (2)战争的结局如何? 中国战败,腐败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3.《南京条约》的签订 (1)《南京条约》签订于何时?有何特点?主要内容是什么?附件有哪些内容? 时间:1842年8月;特点: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虎门条约》:列强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最新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北伐战争 优秀教案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优秀教案.; 第15课北伐战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制作和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材料,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和利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辨析说明题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课前搜集资料、预习、复习总结和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 2.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积极参加,并由国共合作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增强爱国、爱党的情感。 【教学重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孙中山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五四运动”前,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他先后领导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但斗争都失败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他亲眼目睹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不断壮大,开始了他一生中伟大的转变,1924年他改组了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即国民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国共合作领导了北伐战争,把国民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

2021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2课 抗美援朝

第2课抗美援朝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知道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掌 握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通过阅读课本第10页《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 -3次战役示意图》,知道志愿军入朝路线、三次战役的推进情况及“三八 线”的位置,培养读图、识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课本、地图及网上查询,获取有效信息,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 总结思考历史问题的方法;通过原始资料再现、了解史实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掌握获取历史信息的有效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原因,培养学生不畏强权、敢于挺身与侵略者斗 争的优秀品质。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 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抗美援朝的基本信息;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精神。 教学难点:面对朝鲜半岛燃起的战火,中国为什么要出兵。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战歌,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今天,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去重温当时志愿军战士的英勇、豪迈,能打仗、打胜仗的钢铁意志和坚强信念。今天就让我们学习第2课《抗美援朝》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一)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 1.史料解读: 材料: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立即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在中国和苏联没有代表出席的情况下,通过了“谴责北朝鲜侵略”和“紧急制裁”两个决议。7 月7日,美国又操纵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其组成所谓“联合国军”,对朝鲜进行大规模侵略战争。 2.教师提问:根据课本,结合材料,说说中国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 提示: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3.教师提问:在美军介入朝鲜战争后,朝鲜内战局势急转直下,中国政府作出了怎样的决定? 提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二)中国出兵朝鲜 1.史料解读: 材料:毛主席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2.请学生回答:由材料中毛主席的这几句话,结合所学,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1课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的基本史实。 2.了解林则徐维护中华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了解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时空坐标中,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网络,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 2.通过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林则徐虎门销烟及鸦片战争中爱国将领英勇抗敌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情景导入 播放虎门销烟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吗?是谁领导这场伟大的斗争的?

自主学习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西方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 2.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3.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住广东查禁鸦片。 4.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政府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走私,发动侵华战争。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 2.鸦片战争中,英勇作战牺牲的将领有关天培和陈化成; 3.由于清朝大多数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再加上经济落后,武器落后,战争终以清朝的失败结束。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1.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套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套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鸦片战争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虎门销烟的过程及意义,鸦片战争的结果;中英《南京条约》 教学难点: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炮子谣》(节选) 清·陈澧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 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同学们,这首《炮子谣》反映了鸦片输入中国后,造成民众体质下降、倾家荡产、社会风气败坏等后果,进一步说明鸦片之害甚于杀人的武器炮和火箭。那么,鸦片是如何进入中国的?又是谁把鸦片输入进来的?其目的是什么?鸦片进入中国后给社会带来哪些危害?清朝统治者态度如何?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鸦片战争。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一)鸦片走私 1.材料和图片展示: 英国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从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开始,以瓦特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标志,以19世纪三四十年代机器大生产的基本实现为完成标志。

资料图:1851年世博会展示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成绩 2.问题思考:结合教材和上述材料图片试着比较这一时期的中外形势并思考,英国为什么会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开始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5.材料引入: 材料一:(鸦片)槁人形骸,蛊人心志,丧人身家,实生民以来未有之大患,其祸烈于洪水猛兽。 ——魏源材料二:现今直省地方,俱有食鸦片烟之人,而各衙门尤甚,约计督抚以下,文武衙门上下人等,绝无食鸦片烟者,甚属寥寥。 6.教师归纳:鸦片危害——大量白银外流,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摧残吸食者的体质;导致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 (二)林则徐禁烟 1.材料展示:“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指出林则徐禁烟的决心) 2.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虎门销烟 虎门广场烟枪雕塑 3.教师小结: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4.问题探究: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提示:不对。虎门销烟只是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这场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 目标导学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鸦片战争 2.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其实当时英国派往中国作战的士兵前后不过万人,而清朝派往南方作战的兵力超过10万人,但却打了败仗,其原因有哪些?(学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 《抗美援朝》教学设计

第2课《抗美援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知道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掌握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通过阅读课本第10页《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3次战役示意图》,知道志愿军入朝路线、三次战役的推进情况及“三八线”的位置,培养读图、识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课本、地图及网上查询,获取有效信息,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总结思考历史问题的方法;通过原始资料再现、了解史实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掌握获取历史信息的有效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原因,培养学生不畏强权、敢于挺身与侵略者斗争的优秀品质。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抗美援朝的基本信息;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精神。教学难点:面对朝鲜半岛燃起的战火,中国为什么要出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战歌,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今天,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去重温当时志愿军战士的英勇、豪迈,能打仗、打胜仗的钢铁意志和坚强信念。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2课《抗美援朝》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一)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战斗英雄邱少云 2.教师让学生读课本第10页的内容,分别请两位同学讲述一下黄继光和邱少云的战斗事迹。 提示:略。(要求生动、情节感人) 3.教师讲述:相信大家都被两位战斗英雄的英勇事迹所震撼,著名战地作家魏巍,1950年冬,随志愿军到了朝鲜前线,写了著名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文章最后这样写道:朋友!你已经知道了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领袖,请再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吧,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4.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把志愿军战士称为“最可爱的人”? 提示:因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因此被誉为“最可爱的人”。同时,也为国家、为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二)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1.教师讲述:抗美援朝的结果。 正是由于这些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并肩战斗,终于在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2.史料解读: 材料一:(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

【精品教案】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精品教案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教学难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转变以及历史意义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教育遭到了很大破坏,高考中断了十年。第一个站出来纠正这种错误的是邓小平,“文化大革命”结束还不到一年,他就提出要“尊重知识,尊

重人才”。在他的支持下,1977年10月,中国恢复了“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次高考,大学重新开始培养高等人才。而彻底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是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历史上的这一伟大转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1.教师提问: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概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 提示:(1)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2)“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了人们的不满。(3)理论界展开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教师小结: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人心所向 3.教师讲述:1978年3月1日,是个星期天。第二天,是“文化大革命”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新生入学的日子。披着三月的春风,全国各地有27万新生步入了大学校园。由于“文化大革命”,他们当中许多人迈入大学的脚步被阻隔了整整十年。在他们中间,有十几年前就告别学校的老三届,也有刚刚毕业的高中生;年龄小的只有十六七岁,年龄大的已是人到中年;有的夫妻同进校门,有的师生一起上学。人们说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上的一个特殊现象。几天前,他们还在农村的田野、工厂的车间、部队的军营。一夜之间,他们的命运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同学们,你们知道给这些学子们带来人生春天的人是谁吗? 提示:1977年7月,邓小平第三次复出,这一年他73岁。 4.材料展示: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是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两报一刊”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里提出的。 5.教师提问:那么,“两个凡是”的提法对不对呢? 提示:我们可以来听一听邓小平是怎样说的:“‘两个凡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没有‘两个凡是’啊,毛主席也没有‘两个凡是’啊,毛主席在这个时间,在这个地点,在这个问题上讲的事,在另外一个时间,另外一个地点就不能同样照搬了嘛,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决定嘛。”

2020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教案:《鸦片战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汲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工具 PPT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组织学生回顾初一学习情况,联系新学期课改趋势,修订课堂评价办法,并落实到位。 2、指导学生阅读第1页“导入框”。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指导学生阅读本目以及第5页“自由阅读卡?从罂粟到毒品”,讨论回答问题: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原料而侵华,为牟取暴利而走私鸦片。) 2、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a.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b.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加重农民负担;c.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d.毒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削弱军队战斗力。) 3、面对着鸦片的危害,林则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严厉禁烟)收

到什么效果?(将缴获的230多万斤鸦片销毁在虎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4、林则徐处理鸦片是烧毁它们吗?(不是)为什么?(因为烧鸦片会产生大量毒烟,造成人们“被动吸毒”,所以才利用生石灰与海水化合反应产生的高温来熔化鸦片,避免污染。) 小结、过渡: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他们就悍然发动侵略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 二、中英《南京条约》 学生阅读本目,思考回答: 1、这场战争是否因林则徐禁烟而引起?(不是。因为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政府的既定政策,他们要保护肮脏的烟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什么手段都耍得出来。即使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他们也要用大炮说话的。德国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说过:“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马克思也说过:“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接受一种名叫鸦片的麻醉剂”,因此,这场战争被称作“鸦片战争”。) 2、这场战争的结局如何?(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定《南京条约》。) 3、根据课本第5页“练一练”: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师讲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涵义:“半封建”指原有的封建经济已被破坏,有了一定成分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半殖民地”指当时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压迫和控制的国家。 4、根据课本第5页“活动与探究1”: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中国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但是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封建专制主义的严重阻碍,始终处于萌芽状态。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欧洲社会的一系列活动和运动都在促进它的成长。 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成功,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迅猛发展起来,欧洲的资本主义长成了参天大树。而英国这时已成为号称“世界工场”和“日不落帝国”的资本主义“老大”。它与清政府相比,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拥有明显的优

2018年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考点总汇 (全册)

2018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复习提纲 (全册1—26课) (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 四条基本线索: 屈辱史: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列强侵华史)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抗争史 :中国人民为改变屈辱地位,奋起抗争、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鸦片战争中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关天培虎门抗英;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大 战黄海;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探索史: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史。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 发展史: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严重侵华罪行:英法火烧圆明园p7八国洗劫北京p19、日军旅顺大屠杀p14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鸦片战争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 背景 1. 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西方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 2.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3.时间:1839年6月3日—25日(国际禁毒日:6月26日), 4.地点:广州虎门。(●★记:P3 虎门销烟图) 5.人物:林则徐(清朝道光皇帝时)。林则徐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6.鸦片的危害:P3①、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②、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③、削弱军队战斗力。④、严重摧残人们体质。 启示:是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7历史意义: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0—1842年8月)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背景(原因): 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②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和自给自足经济的危机; ③禁烟运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 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经过: ①●1840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进行武装挑衅,鸦片战争爆发。②1841年,英国强占香港岛;③1842年8月,英舰侵入到南京江面,清政府向英军求和。 3结果:清政府战败。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 4.战败原因:政治腐败(主要原因),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5、.教训:落后就要挨打。 6、鸦片战争中的抗英英雄:关天培、陈化成,规模最大的抗英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 ★7、鸦片战争的影响 ①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②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③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④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注意:不是《南京条约》的签订) 归纳提高: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的最主要依据是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①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鸦片战争使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成为最主要矛盾; ③革命性质发生变化: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对外国侵略(注:19世纪末20世纪初之前不能称“反帝”),同时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 ④中国历史进人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5.4) ★三、《南京条约》: (一)中英《南京条约》 1、时间:1842年8月。 2、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3、主要内容: 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南—北:按顺序记---广厦福宁上; 按省份记。没有“南京”);②赔款2100万银元(不是白银“两”);③中国割让香港岛(注:不是香港)给英国;④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助记法:开五口、割香港岛、赔银元、议关税) 4、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件。它损害中国的主权有:领土主权、关税主权、贸易主权。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教材知识点分类

八上历史教材知识点分类 课 别 Ⅰ类知识点Ⅱ类知识点Ⅲ类知识点 第1课鸦片战争1.虎门销烟的时间、 地点、人物、意义。 2.1840年6月,英 军封锁珠江口,鸦 片战争爆发。 3.1842年8月,清 政府被迫签订中国 近代史上第一个不 平等条约——中英 《南京条约》。 4.《南京条约》的主 要内容。 5.鸦片战争给中国 社会带来的影响。 1.鸦片泛滥给 中国社会带来 的危害。 2.道光帝派林 则徐赴广东禁 烟及林则徐的 禁烟措施。 3.鸦片战争的 过程。(1841 年,清军强占香 港岛。) 4.鸦片战争中 涌现出的英雄 人物及他们反 侵略斗争的精 神。(关天培、 陈化成) 5.鸦片战争失 败的原因。 1.英国向中国走 私鸦片。 2.中英《虎门条 约》、中英法《望 厦条约》、中法《黄 埔条约》的签订及 列强取得的特权。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1.1856年——1860 年,为进一步打开 中国市场,英法侵 略者发动第二次鸦 片战争。 2.英法联军的侵略 罪行——火烧圆明 园。 1.《北京条约》 的签订及内容。 1.英法发动第二 次鸦片战争的借 口:“亚罗号事件” 和“马神甫事件”。 2.第二次鸦片战 争的过程。 3.《天津条约》《通 商章程善后条约》

争 3.沙俄的侵略罪行 ——割占我国150 多万平方千米领 土。 4.第二次鸦片战争 给中国社会带来的 影响。 的签订及内容。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1.金田起义(时间、 地点、人物、建号) ——太平天国运动 兴起。 2.永安封王——太 平天国政权组织初 步建立。 3.定都天京。 4.《天朝田亩制度》 的内容、目的、评 价。 5.西征取得重大胜 利——太平天国军 事上进入全盛时 期。 6.天京事变——太 平天国由盛转衰。 7.天京陷落——太 平天国运动失败。 8.太平天国运动的 地位及评价 1.永安封王概 况。 2.洪秀全创教。 3.太平天国重 建领导核心(洪 仁玕、陈玉成、 李秀成)。 4.《资政新篇》 的主张、结果及 其原因。 1.太平天国运动 爆发的背景。 2.洪秀全的早期 传教活动。 3.太平天国北上 的战斗情况。 4.太平天国北伐 和西征的战况。 5.天京事变概况。 6.太平天国的后 期斗争。 第4课洋1.洋务运动的时间、 目的、口号。 2.洋务派创办的主 1.洋务派及其 代表人物。 2.洋务运动的 1.西北新疆危机。 2.东南海疆危机。

2021新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了解我国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情况 过程与方法 感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创立与乡镇企业的崛起,以及国有企业改革与民营企 业勃兴的伟大变化,提高学生对历史上改革的巨大作用的认识能力;联系现实生 活理解历史内容,通过讨论逐渐认清历史事物的本质,提高学生感知历史与现实 之间的联系的能力,做到学史以明智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 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 献的人生理想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教学难点: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合影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改革开放便拉开了序幕。通过农村改革,农民“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那么,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如何进行的?1978年12月18日,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队长严宏昌把18户农民召集到一起,私下立了一份生产契约,并含着眼泪按下鲜红的手印,这份契约当之无愧地成为农民告别饥荒的宣言书。这是一份怎样的契约呢?我们今天就学习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展示史料,并请三个学生朗读: 农民甲:“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还得慢慢晃。” 农民乙:“大包干,大包干,直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咱们自己的。” 农民丙:“今年企业效益不错,年收入超过许多国有企业,我发财了,带动乡亲们也开始富裕了。” 2.读材料,分析讨论:刚才几位同学朗读的材料反映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变化过程。首先看一下农民甲的台词反映了当时农村的什么状况? 提示:农民甲反映了改革开放前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人们缺乏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的弊端。 3.教师继续提问:农民乙的台词反映的是我国的哪一项政策?农村的改革首先是从哪里开始的?你觉得这一政策有什么作用? 提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4.教师继续提问:农民丙所说的企业是什么企业?它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精品试题】2019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教材问题答案

【精品试题】2019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教材问题答案 1.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鸦片走私带来的严重危害。(4)①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②腐蚀统治机构;③毒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 2.鸦片战争中国为什么会失败?(6) 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武器落后,统治者战和不定。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与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抗衡。 3.中国称这场战争为鸦片战争而英国一直称之为通商战争,在你看来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意图究竟是什么?(7)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材料,倾销商品 4.结合《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对比1840年前后中国,你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7) 不再享有完整的主权,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这段话说明了什么?(14) 清军丧失斗志,太平军勇猛无敌。 6.天朝田亩制度不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15) 7.《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8.这段话反映的观点是什么?你怎样看待他的说法?(22) ①练兵和海军都只是治标不治本。②洋务运动仅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不能使中国富强。 9.洋务运动给中国近代化探索留下了哪些有益的启示?(23) 洋务运动在中国已经落后之时,大胆迈出自强求富的第一步,他改变了一个民族固步自封,盲目自大等等的落后意识。 10.你如何看待洋务运动的失败?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清内部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不触动封建制度。 11.上述学会和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产生了什么影响?(29) 宣传变法救国的观点,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12.戊戌变法给我们的教训是: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不通,必须进行革命。 13.这些揭帖宣传了什么主张?你怎样看待这些主张。(32)宣传了反抗列强侵略的主张。反映了义和团对外国侵略者的痛 恨,表现出英勇斗争的爱国精神,但也表现出了盲目排外的局限 性,将帝国主义侵略与西方先进生产方式混为一谈。 14.为什么孙中山能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40)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是中山的主张逐渐得到其他革命党人的认 同,成为了革命党公认的任性后。 15.三民主义与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关系是什么?(41)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阐述和概括,也是同盟会 政治纲领的另一种表述方式,两者并无原则上和实质上的区别。 16.通过上面这段话分析黄花岗起义的历史意义?(43) 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 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17.你怎样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47) 对帝国主义列强仍抱有幻想。 18.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 命有什么历史意义?还有什么遗憾?(49)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 君主专制制度。他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 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但辛 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19.是通过以上材料分析孙中山专对袁世凯称帝的态 度?(53) 孙中山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讨伐袁世凯。 20.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哪些不利影 响?(53) 军阀割据混战,导致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民众流离失所、经济遭 到严重破坏,日益增长的军队人数和军费开支,使中国人民的负 担不断加重。 21.上面的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65) 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 大力量。 2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的面貌发生了怎样的 变化?(68) 有了新的指导思想,新的奋斗目标,新的革命领导力量,新的革 命道路 23.结合本课内容分析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原因?(73) ①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齐心协力;②正确的北伐方针; ③广大北伐将士的浴血奋战;④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 配合和积极支援。 24.你认为怎样才能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78)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 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 25.说一说红军在长征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长征的胜利 给了我们留下哪些宝贵的精神遗产?(84) 恶劣的自然环境,国民党的围追堵截。顽强拼搏的革命英雄主义 精神;万众一心的集体主义精神等。 26.根据材料分析,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中共对西安事 变的态度如何?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历史意义?(90) ①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日本把侵略魔爪伸向华北,中 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蒋介石一直坚持妥协政策,引起 包括国民党爱国将领在内的社会各方面的不满,西安学生举行爱 国游行请愿,呼吁抗日; ②中国共产党为了挫败亲日派企图扩大内战,以利日寇的阴谋, 争取蒋介石共同抗日,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 事变; ③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 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7.试分析上述材料的意义?(92)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战的 决心及付出的努力,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 28.读上述材料,用史实说明中国军民是如何进行抵抗 的。这对抗战初期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93) 答:史实: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先后出动了七十余万兵力,多 次打退日军的进攻。姚子青营守卫宝山,与日军苦战3天,全营 官兵壮烈牺牲。谢晋元率部坚守四行仓库,消灭日军200多人, 完成任务后撤出。中国空军首次参战,击落3架日机,初战告捷。 影响: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打死打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 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29.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P95页) 答: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30.列举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和全民族抗战爆发的标志? (P95页) 答:局部抗战爆发的标志是九一八事变,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 是七七事变

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2018部编人教版

2017---2018年度春学期 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坚持教育创新。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扎实开展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争当名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岢岚县平均水平。 三、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与实践活动;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但也有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模糊不清,理解能力差,应用能力差,学习态度消极,厌学情绪浓。这些成为制约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六个单元,共一十九课。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课程标准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开国大典、抗美援朝、《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宪法、中共八大、十年文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邓小平、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港澳的回归、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现代化海空军的建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事业的发展、科技成就、文学艺术和体育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 四、具体措施 1.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客观地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教案:《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汲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工具 PPT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组织学生回顾初一学习情况,联系新学期课改趋势,修订课堂评价办法,并落实到位。 2、指导学生阅读第1页“导入框”。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指导学生阅读本目以及第5页“自由阅读卡•从罂粟到毒品”,讨论回答问题: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原料而侵华,为牟取暴利而走私鸦片。) 2、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a.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b.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加重农民负担;c.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d.毒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削弱军队战斗力。) 3、面对着鸦片的危害,林则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严厉禁烟)收到什么效果?(将缴获的230多万斤鸦片销毁在虎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4、林则徐处理鸦片是烧毁它们吗?(不是)为什么?(因为烧鸦片会产生大量毒烟,造成人们“被动吸毒”,所以才利用生石灰与海水化合反应产生的高温来熔化鸦片,避免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