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名解

社会医学名解
社会医学名解

社会医学

1、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订相应的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2、医学模式:是指人类与疾病相互抗争和认识生命自身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属于自然辩证法的研究领域,其核心是科学的医学观。

3、消极健康观:人患了疾病便失去了健康,疾病的治愈使人们又重新恢复了健康。这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的观点称~

积极健康观:健康是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可以理解为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三维健康观。

4、亚健康状态: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导致,是介于疾病和健康之间的“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亚临床状态:亦称无症状疾病。亚临床疾病虽然没有临床症状和体征,但存在系统某一部位、系统或功能的受损,出现功能紊乱或病理改变,而且还有防御、适应和生理代偿能力的反应。

存在着生理性代偿或病理性反应的临床检测证据,这是与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区别。

5、社会生理学:主要是研究人群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及其与社会制度、法律及风俗习惯的关系,即研究社会卫生状况。

6、体质指数(BMI):国际通用的筛查肥胖和营养不良的指标。

标准公式: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身高(m2)

7、社会支持:作为个人在其社会网络中获得的支持和帮助的数量和质量。

8、婴儿死亡率:指某年平均每千名活产中不满一周岁(婴儿)的死亡数。该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保健事业发展、社会卫生状况和评价妇幼卫生工作的综合和敏感指标之一。

孕产妇死亡率:指某年中由于怀孕和分娩及并发症造成的孕产妇死亡人数与同年出生活产数之比,该指标反映妇女怀孕和分娩期的危险性,它的高低与社会经济状况、妇幼卫生保健密切相关。

平均期望寿命:又叫预期寿命,是寿命表中重要指标之一,是依据年龄别死亡率计算而得,即预测年龄某岁的人今后尚能生存的平均年数,可以综合反映各个年龄组死亡水平,还可预期寿命的长短。该指标是评价人群健康状况、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一个常用重要指标。

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10、新生儿低体重百分比:表明每年每百名活产婴儿中出生体重不足2500g的婴儿数所占百分比。该指标是反映新生儿存活、健康的发育的重要指标,也反应母亲的营养和健康状况。

年龄别性别低身高百分比:指低于同年龄、同性别身高均值减两倍两倍标准差数值的儿童数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数的百分比。它反映出生前后的营养不足和感染的累积作用,以及环境状况差,早期营养不良。

年龄别性别低体重百分比:指低于同年龄、同性别体重减两倍两倍标准差数值的儿童数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数的百分比。它反映自出生以来营养不足或慢性营养不良的累积作用,也反映目前目前营养不良状况和疾病对发育的影响。

11、减寿人年数(PYLL):是指某一人群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在目标生存年龄(通常定为70岁或出生期望寿命)内因死亡而使寿命损失的总人年数。该指标可用来反映某死因对一定年龄的某人群寿命损失和危害程度。

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是指疾病死亡损失健康生命年与疾病伤残(残疾)损失健康生命年相结合的综合性指标。

12、初级卫生保健(PHC):是一种基本的卫生保健,它依靠切实可行、学术上可靠又受社会欢迎的方式和技术,是社区的个人和家庭通过积极参与普遍能够享受的,费用也是社区或国家依靠自力更生精神能够负担的卫生服务。是实现HFA的关键和基本途径。

13、心理健康: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处于正常状态下,即认知正常,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和适应良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

14、气质:是人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也就是性情、脾气,同人的生物学素质有关,并使人格染上个人独特的色彩,主要表现为个人心理活动过程的速度和稳定;心理过程的强度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

15、性格:是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人、对己、对客观现实所持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生活方式。其最主要的特征是意识倾向性。

16、情绪:人对客观事务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

17、应激:是机体遭受各种有害因素侵袭时所发生的心理和生理的变化。

是个体面临或察觉(认知、评价)到环境(应激源)对机体有威胁或挑战时做出适应或应对的过程。

18、生活事件:是指日常生活中引起人的心理平衡失调的事件,包括在童年期家庭教养和境遇、青年期学校教育和社会活动、成年期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中发生的各种事件。

19、本能行为:先天遗传的,不经学习就可以出现的典型、刻板、限定的行为模式并且有目的指向性,如饮水、摄食、防御、睡眠

20、社会行为:是指人类相互影响的行为,如家庭行为、集体行为、医疗行为、健康行为、人际交往行为等。

21、生活方式:是指人们长期受一定社会文化、经济、风俗、家庭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的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构成要素是生活的行为习惯、生活时间、生活节奏、生活空间、生活消费等。分为广义和狭义,前者是指人们在物质和精神生活资料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后者包括物质和精神生活资料的消费方式。

22、偏离行为:是指偏离个人、他人和社会健康所期望的比较稳定的行为。

特点:①害人、害己、害社会;②稳定而持久;③后天形成而非先天固有。

23、酗酒:12个月内反复出现具有以下明显临床意义的损伤,包括因饮酒不能履行重要义务、明知有害仍然饮酒、发生饮酒相关的法律问题、因饮酒引起或加剧社会问题或人际关系问题。

24、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每周参加3次以上,每次锻炼持续时间30分钟及以上,每次锻炼的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

25、核心家庭:是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这种家庭内部只有一个权力中心和活动中心。

主干家庭:是由一对夫妇(或一方)和一对已婚的子女所组成的家庭,是较为理想的家庭模式。

联合家庭:是由一对夫妇(或一方)与几对已婚子女及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结构相对松散且不稳定。

异常家庭:是指鳏、寡、孤、独等一个人的家庭以及群居家庭、同性恋家庭等。

26、人口结构:人口的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性别结构:是指男性、女性人口分别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男女性别比:107

27、老年人口系数: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老年型国家/老年型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7%

以上的国家或地区。

少年儿童人口系数:是指14岁及以下的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28、人口素质:指全体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

人口/生命素质指数(PQLI):是从健康和文化教育评价人口素质的一个综合指标,它由15岁及以上人口识字率、婴儿死亡率和1岁平均期望寿命组成。

婴儿死亡指数=(229-婴儿死亡率)/2.22

1岁时平均预期寿命指数的换算方法和婴儿死亡率指数的换算方法道理相同,

其换算公式为:1岁时平均预期寿命指数=(1岁平均期望寿命-38)/0.39

29、社会阶层: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中相对于其他人的地位或称为社会经济地位,它反映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

30、现场试验研究,又称干预实验研究:在社区的普通人群中,实行某种干预措施,并与对照人群进行比较,观察该措施对人们的行为和健康状况的影响。

31、生命质量评价:是指具有一定生命数量的人在一定时点上的生命质量表现,内容包含了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个人健康感受四个方面的测量。

生命质量:指不同的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他们的生活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事情有关的生活状态的体验,包括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及物质状态4个方面。

32、文献研究:又称历史研究,是一种利用第二手资料的方法,即利用已有的文献资料,通过整理、综合、分析等手段,最终达到研究目的。

33、定性研究:应用特殊的技术以获得人们在想法、感受等方面的较深层反应的信息。

定量研究:是指运用定量方法收集资料进行深入的定量分析,如计算统计量,进行统计检验等,通过现场调查收集人群中发生某种事件的数量指标,或者探讨各种因素与疾病和健康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

34、观察法:是指通过对事件或研究对象的行为进行直接的观察来收集数据的方法,是收集非言语行为资料的主要技术。可分为参与性观察法和非参与性观察法。

参与性观察法:观察者要深入到观察对象的生活社区,将自己视为社区的成员之一,通过仔细的观察与体验,获得第一手资料。

非参与性观察法:观察者不参与观察对象的群体活动,仅仅是一个旁观者,通过观察对象的行为痕迹进行分析研究。

35、健康危险因素:是指能使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增加的因素,或者能使健康不良后果发生概率增加的因素,包括生物、环境、心理、行为诸因素。

36、健康危险因素评价(HRA):是研究危险因素与慢性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技术。

37、评价年龄:是根据年龄与死亡率之间的函数关系,按个体所存在的危险因素计算预期死亡数求出的年龄。

增长年龄:又称可达到年龄,是根据已存在的危险因素,提出可能降低危险因素措施后预计的死亡数算出的一个相应的年龄。

38、社会病:是指主要由社会原因造成的、与社会发展和进步方向相违背的社会现象,这些现象与人群的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必须采用社会性防治措施才能加以控制。

39、吸毒:指凡采取各种方式,反复大量地使用一些具有依赖性潜力的物质,这种使用与医疗目的无关,其结果是滥用者对该物质产生依赖状态,迫使他们无止境地追求使用,由此造成健康损害并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甚至政治问题。

40、性传播疾病(STD):是一组由性接触行为中类似性行为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可引起泌尿生殖器官及附属淋巴系统病变的严重危害人群身心健康的传染性疾病。

临床医学复习资料(重点部分)详细版.doc

临床医学复习资料(重点部分) 一、诊断学部份 症状的定义,常见症状(发热的分度、正常体温的波动范围、发热的原因?) 症状:患者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 发热的临床分度(摄氏度):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 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正常体温的波动范围:36?37o 发热原因: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引起的发热,为主耍原因)、非感染性发热(皮肤散热障碍、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水肿的类型与特点? 一答:按部位分: 全身性水肿有(特点:液体在体内组织间隙弥漫性分布): 1)心源性水肿(病因:右心衰竭.特点:身体下垂部位,站立位脚踝部,按压时,可出现指压痕, 手指抬起后,凹陷慢慢平复) 2)肾源性水肿(病因:肾炎、肾病.特点:首先出现于颜而或眼睑,然厉遍及全身) 3)肝源性水肿(病因:病因:肝硬化失代偿期。特点:腹水) 4)全身性水肿-营养不良性(病因:营养不良-长期低蛋白饮食.特点:下垂部位一全身) 5)粘液性水肿(病因:甲状腺功能低下?特点:非凹陷性水肿,以口唇、眼睑及下肢径前为明显)局部性水肿(特点:液体积聚在身体某一局部组织): 炎症性、静脉阻塞性、局部静脉炎、肢体血栓、丝虫病。 二答:按部位分: 全身性一液体在体内组织间隙弥漫性分布。局部性一液体积聚在身体某一局部组织。按程度分:隐性一组织间液积聚较少,体重增加10% 以下,外观和指床凹陷不明显。显性一体重增加>10%,指压凹陷明显。 呼吸困难的类型、常见原因与特点? 1)呼吸源性呼吸困难(特点:呼吸深而慢、吸气时间延长、三卩「I症、哮鸣音(吸气性);呼气费力,时间延长伴哮鸣音(呼气性)。病因:炎症、水肿、肿瘤或异物等(吸气性);哮喘、肺气肿(呼气性)。 2)心源性呼吸困难(病因:左、右心功能不全。特点:劳力性,夜间阵发性,端处呼吸。) 3)中毒性呼吸困难(酸中毒、急性感染、镇静类药物中毒。特点:深大呼吸、呼吸快速、呼吸抑制, 呼吸节律异常) 4)精神、神经性呼吸因难(病因:中枢疾病使脑供血减少,立接受压力感受器的刺激。特点:深而慢呼吸,呼吸节律改变、呼吸频速浅快伴手足扌侖溺症)E、血液源性呼吸困难(病因:重度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导致血氧下降。特点:呼吸急促)。 咯血的常见原因? 1?支气管疾病;2.肺部疾病;3.心血管疾病;4.全身性疾病。 基本体查的方法,生命征及其正常值。桶状胸的原因? 基本体査的方法法:视、触、叩、听、嗅诊。 生命征:是标志牛命活动存在与质量的重要征彖。 正常值:必温(tempei'ature) 36 ?37C;肪搏(pulse)60?100 次/分;呼吸(respiratory rate) 12 ?18 次/分;血压(blood pressure) W 140/90mmHg。 桶状胸的原因:桶状胸为胸廓前后径增加,等于甚或超过左右径,肋问隙增宽hl饱满,腹上角增人。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63862

第一章 免疫(immunity)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平衡和稳定的功能。 免疫防御(immune defense)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寄生虫等)及其他有害物质。 免疫监视(immune surveillance)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肿瘤细胞和衰老、凋亡细胞。免疫自身稳定(immune homeostasis)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主要的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 第二章 造血诱导微环境(hemopoietic inductive microenvironment,HIM)由基质细胞及其所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IL-3、IL-4、IL-6、IL-7、SCF、GM-CSF 等)与细胞外基质共同构成的造血细胞赖以分化发育的环境。 脾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spleen,CFU-S)应用同系小鼠骨髓细胞输注给经射线照射的小鼠,可在受体小鼠脾脏内形成由单一骨髓干细胞发育分化而来的细胞集落,包括红细胞、粒细胞和巨核细胞等,此称为脾集落形成单位。 体外培养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culture,CFU-C)用半固体培养技术,在有造血生长因子存在的条件下,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分化为不同谱系的细胞集落,称为体外培养集落形成单位。 初始淋巴细胞(na?ve lymphocyte)尚未接触过抗原的成熟B、T 细胞被称为初始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 淋巴细胞再循环(lymphocyte recirculation)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和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 第三章 抗原(antigen,Ag)是指能与T 细胞、B淋巴细胞的TCR或BCR 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诱导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抗原性(antigenicity)抗原与其所诱导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抗原的能力。 免疫原(immunogen)或完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不完全抗原(incomplete antigen)或半抗原(hapten)仅具备抗原性的物质。 变应原(allergen)能诱导变态反应的抗原又称为变应原。耐受原(tolerogen)可诱导机体产生免疫耐受的抗原又称为耐受原。 抗原表位(epitope)或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抗原与 BCR/TCR 结合的基本单位。 抗原结合价(antigenic valence)抗原分子上能与抗体分子结合的抗原部位的总数称为抗原结合价。构象表位(conformational epitope)或非线性表位(non-linear epitope)是序列上不相连的多肽或多糖通过空间构象形成的决定基。如BCR 或抗体识别的决定基,通常位于分子表面。 顺序表位(sequential epitope)又叫线形表位(linear epitope)是序列上连续线性排列的多肽形成的决定基,如TCR 识别的决定基,通常位于分子内部。 功能决定基是指位于分子表面能被BCR 或抗体直接识别的决定基。隐蔽决定基是位于分子内部,因理化因素作用而暴露才被BCR或抗体识别的决定基. 共同抗原表位(common epitope)抗原分子中常有多种抗原表位,不同抗原之间含有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称为共同抗原表位。 交叉反应(cross-reaction)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对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不用抗原的反应,称为交叉反应。胸腺依赖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 TD-Ag)此类抗原刺激 B 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于T 细胞辅助,故又称T 细胞依赖性抗原。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属于此类。 第 1 页共9 页 胸腺非依赖抗原( 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 TI-Ag )该类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时无需T 细胞的辅助,又称T 细胞非依赖性抗原。

全科医学名词解释

全科医学名词解释 1.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是一个临床二级学科;其范围涵盖了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 2.全科医疗:是将全科/家庭医学理论应用于病人、家庭和社区照顾的一种基层医疗专业服务,是一种集合了其他许多学科领域内容的一体化的临床专业。 3.全科医生:又称全科/家庭医生或家庭医生,是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一体化的基层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全方位负责式管理的医生。 5.患病体验:病人经历某种疾患时的主观感受。 6.健康信念模式:是运用社会心理学来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一个模式。它以心理学为基础,由刺激理论和认知理论综合而成。 7.家庭结构:家庭内部的构成和运作机制。 8.家庭角色: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特定身份,代表着他(她)在家庭中所应执行的职能,反映出他(她)在家庭中的相对位置和与其他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9.家庭资源:为维持家庭基本功能,应付紧张事件和危机状态所需要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家庭资源的充足与否直接关系到家庭及其成员对压力及危机的适应能力。可分为家庭内资源和家庭外资源。 10.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11.COPC:又称社区导向的基层医疗,是一种将社区和个人的卫生保健结合在一起的系统策略,指在基层医疗中,重视社区、环境、行为等因素与个人健康的关系,把服务的范围由狭小的临床医疗扩大到流行病学和社区的观点来照顾。12.社区诊断:是社区卫生工作者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和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社区个方面进行考察,发现问题,通过实施卫生行动,充分利用社区现有的卫生资源来解决社区的主要卫生问题的过程。 14.病人健康教育: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15.筛检:应用快速的检验、检查或其他手段,对未识别的疾病或缺陷作出推断性鉴定,从外表健康者中查出可能患某病者。 16.病例发现:对就诊病人实施的一种检查、测验或问卷形式的调查,而病人是因其主病来就诊的,目的是发现病人就诊原因之外的、可能的其他疾病。 17.化学预防:使用合成或天然的物质作为预防措施,提高人群抗病能力,以防止某些疾病发生。 19.沟通: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在两个或更多人之间进行的事实、思想、意见和情感的交流。 21.开放式提问:能让病人主动、自由的诉说,医生可获得较多的信息。 22.模糊语言:指所表达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难以明确规定且隐含多种判断的语言。模糊语言具有多义性,在理解上有很大的伸缩性和灵活性。 23.诊断鉴别分类:病因学诊断、病理解剖学诊断、病理生理学诊断、家庭诊断、综合诊断、临时诊断。 鉴别诊断法:主要用于循环、血管疾病;炎症;新生物、肿瘤;退行性变;中毒;先天性疾病;自身免疫病;创伤;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等。 31.病情流程表:以列表的形式描述病情(或其他问题)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情况,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将资料做一图表化的总结回顾,可以概括出清晰的轮廊,及时掌握病况,修订治疗计划、病人教育计划等。 32.信托型医患关系的“行仁性”与“契约性”:

社会医学作业及答案

实习社区卫生服务 案例1 我国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时间不长,大部分群众对这一新型服务还很陌生;有些人一谈起全科医生,就以“万金油"呼之,认为水平太低,不屑一顾,让上门家访的医护人员吃“闭门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对此也很苦恼,有些人下社区已经一、两年了,还是门庭冷落,惨淡经营。怎样才能让居民尽快地认识我们的能力、欢迎我们的服务昵? 要想让群众认识我们的服务能力和水平,首先要从大多数人的最基本卫生服务需求——看病、就医入手,做好每一个上门病人的接待和诊治。如何迅速打开局面? 一位83岁男性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来到社区站。 病人:我患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二十多年了,到你们这里就是量量血压,血糖都不用你们量,因为怕你们量不准。 护士(瞥了他一眼):那我先给您建份病历吧? 病人:我不建,我不在你们这里看病。 (护士一转身进里屋了) 医生:想量血压没问题,但需要先休息一会。您坐下来好吗? 病人:我家离你们这里很近,3-5分钟就到了,一点都不累,不用休息! 医生:不是因为您身体感到劳累了,是因为您刚刚活动以后,心脏的活动是比安静情况下增强的,这样测量的结果就不准了。所以,您需要坐5分钟,行吗? (病人就坐下了。医生趁机详细询问了他的家庭情况、患病经过、治疗情况等,顺手记录在健康档案里) 医生(看表):好,5分钟到了,现在给你测量血压吧! (帮病人脱下袖子测量血压,紧接着进行了心肺听诊等检查,之后又搬了一个凳子过来) 医生:请把鞋子脱了,我要查一下您的足背动脉。 病人:什么“足背动脉”? 医生(表情惊讶):您得糖尿病20多年了,还不知道什么是足背动脉吗? 病人:20多年我一直在大医院找专家看病,可没有人说过这事啊?

临床医学资料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Clinical medicine)是医学科学中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各专业学科的总称。它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从整体出发结合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进而确定诊断,通过治疗和预防以消除疾病、减轻病人痛苦、恢复病人健康、保护劳动力。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重点在诊断与治疗疾病。 临床医学包括:临床诊断学实验诊断学.影像诊断学+ 放射诊断学+ 超声诊断学+ 核医诊断学临床治疗学职能治疗学化学治疗学生物治疗学血液治疗学组织器官治疗学饮食治疗学物理治疗学语言治疗学心理治疗学内科学外科学泌尿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老年医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口腔医学传染病学皮肤医学神经医学精神病学肿瘤医学急诊医学麻醉学护理学家庭医学性医学临终关怀学康复医学保健医学听力学。 本专业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临床医学专业日本留学 临床医学专业日本留学。医学专业日本留学热门专业的一颗新星,“新政”修改涉及牙科医生、护士等专业人才。据敏思达留学专家介绍,此次日本法务省修改从事医疗领域的国外人工作年限,取消了医疗行业若干职位就业年限,涉及牙科医生、护士、保健师和助产士等相关专业人才。 敏思达留学专家指出:法案修改前,外国人即便取得了在日本从事医疗领域的相关国家资格,牙科医生工作年限被限制在6年,护士工作年限被限制在7年,保健师和助产士工作年限被限制在4年,年限从取得资格证书之日起开始计算。修改之后的法案则取消了关于年限的限制。谈及新法案修订的主要原因时,专家认为日本医院工作人员严重短缺、外国劳动力在日本的社会地位高,日本政府也愿意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同时,也是为了吸引外国高级专业人才,缓解日本日趋严重的老龄化带来的人才荒、人力荒等矛盾。 带热相关专业人才的赴日留学日本法务省修改从事医疗领域的外国人工作 年限以后,将对国内广大学子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对此,敏思达留学专家认为,对中国医科类专业留学生而言这是一个利好消息,因为中国学生毕业后留日工作将会更加便利,对有意在日本医疗领域发展的学生来说不妨多关注一下日本留学信息。在专家看来,此法案出台后,势必带动日本医疗领域相关专业的火爆,同时,也会有更多学生选择赴日本留学,并在日本就业发展。留学政策调整后,以往的工作年限要求被取消,在日本取得了相关国家资格的留学生,也容易被日本医疗机构录用。日本的医学教育资源丰富,医疗设备设施先进;日本的牙科、放射、麻醉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日本各类学科划分细致,比如护士专业,分为社区护理、老年护理等,细分的专业有利于更加深入、专业的学习。 据了解,在海外读医学,绝大多数国家限制外国人申请临床医学专业,因此外国人只能选择药学、保健或营养学等学科,但是在日本则不存在这些问题。日

医学免疫学名解

1.免疫,immunity@@是指机体一种生理功能,它能区分自我和非我,识别并清除抗原性异物(非我成分),但对自身抗原(自我成分)天然耐受,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利(抗感染/抗肿瘤);异常情况下可对机体产生免疫损伤(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免疫三大功能:防御、稳定、监视。简要:是机体识别与清除抗原性异物的生理性保护功能。即机体的自我保护功能和抗病能力,主要表现为能病原菌的感染。 2.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ce@是针对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保护功能,即抗感染免疫功能。正常情况下,机体可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及其毒性产物的损害;异常情况下,如反应过强可引起超敏反应,造成组织损伤。简要:机体清除外来抗原性异物(即病原体及其有毒产物)的一种保护功能。 3.免疫自稳,免疫稳定@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正常时,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和免疫复合物等,而对自身成分保持免疫耐受;失调时可发生生理功能紊乱或自身免疫病。简要: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 4.免疫监视immunologic surveillance [s?'vel?ns]@@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生理功能。该功能异常,可发生肿瘤或病毒持续感染。简要:是机体免疫系统发现并杀死体内的突变细胞(肿瘤细胞)。 5.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获得性免疫,acquired immunity,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是机体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T/B淋巴细胞识别抗原,活化、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或效应分子,清除抗原的全过程。因免疫力的产生,在机体与抗原性异物接触后,固又称获得性免疫/适应性免疫;因其防御作用有抗原针对性,又称为特异性免疫。它也可通过被动接受免疫球蛋白获得。简要:是机体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获得的,具有抗原针对性的免疫力。 6.固有免疫,天然防御,先天免疫innate immunity,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固有免疫应答innate immune response@@是机体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是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系列防御病原体攻击的机制。因其作用广泛,应答迅速,无抗原针对性(非特异性),出生就有(固有)。在感染早期起主要作用,还辅助适应性免疫应答。简要:是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防御机制,是机体的第一道防线,其生来就有,作用广泛,无抗原针对性。 7.模式识别受体,PRR@@@是一类主要表达于固有免疫细胞表面,能够直接识别病原微生物PAMP或宿主凋亡细胞的受体。模型PRR有:甘露糖受体MR、清道夫受体SR,Toll样受体TLR;分泌型PRR有: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C反应蛋白。主要功能:调理作用、活化补体、吞噬作用、启动细胞活化、炎性信号传导、诱导凋亡等。其特点:由基因直接编码,多样性少,非克隆表达,反应快。简要:是固有免疫细胞表面或胞内,能够识别病原体共同特征分子(PAMP)的受体。 8.抗原Ag,antigen@@@是能够刺激机体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生效应细胞或抗体,并能与产生的效应细胞或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简要:是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效应细胞或抗体的物质;一般为非自身机体的物质(异物);例如伤寒杆菌对人体就是病原体。9.抗原的反应原性@指抗原分子能与相应抗体或效应T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10.抗原的免疫原性@@指抗原分子能诱导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产生相应效应T细胞或抗体的能力。 11.抗原的异物性@@是抗原与自身免疫系统认同的自我成分相异的性质,表现为抗原免疫原性的强弱。病原体、异物血细胞或组织、改变的自身物质、与免疫系统隔离的自身物质均有此性质。

全科医学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

全科医学概论 第一篇概述 第一章全科医学的历史与基本概念 1.全科医学是一种什么学科? 答:全科医学(general practice)又称家庭医学(family medicine),是一个面向个体、家庭与社区,整合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医学心理学、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医学专业学科,是一个临床二级学科;其专业领域涉及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其主旨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照顾,并将个体与群体健康照顾融为一体。 2.全科医生是一种什么类型的医生? 答:全科医生/家庭医生(general practitioner or family physician / family doctor)是经过全科医学专门训练的工作在基层的临床医生,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一体化的基础性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全过程、全方位责任式管理的医生,即全科医疗服务的提供者。 3.全科医疗和专科医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1)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主要区别: 特性全科医疗专科医疗 服务人口较少而稳定(1:2500) 大而流动性强 (1:5万-50万) 照顾范围宽(生物心理社会) 窄(系统/器官/细胞) 疾患类型常见问题疑难急重问题 技术基本技术, 不昂贵高新技术, 昂贵 责任持续性间断性 服务内容防治保康教一体化医疗为主 服务模式健康为中心全面管理,人为中心疾病为中心救死扶伤,医生为中心 医患关系平等伙伴关系,病人主动参与垄断式,病人被动服从 (2)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联系:①各司其职;②互补互利;③“接力棒”式服务。 第二章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与特点 1.如何理解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 答:(1)科学、技术与人文相统一 (2)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 (3)个人-家庭-社区一体化 (4)预防-医疗-康复整体性 强调科学技术与人文相统一; 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以病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提供预防-医疗-康复的整体性服务; 以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为导向提供服务,讲究好的成本-效果; 高度重视服务艺术和医患关系,强调团队合作。 2.全科医学的基本特点有哪些?掌握全科医学基本特点的意义何在? 答:(1)全科医学的基本特点:①基础性照顾;②人性化照顾;③可及性照顾;④持续性

临床医学专业求职的自荐信资料

临床医学专业求职自荐信 尊敬的xx医院领导: 您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展开我的自荐信书,我是贵阳中医学院临床一系中医学2016级好范文。 经过大学六年的北上求学,南下学医,怀着严谨谦虚的专业态度,本着医者仁心的职业道德,加以带教老师的指导,我相信自己能往卓越的临床医生及针灸师方向发展。 久闻贵院是专业的医疗水平,娴熟的诊治技术,优质的服务态度而获得社会的认可。贵院不断的进取精神,舒心和谐的工作环境,为人师表的教学方式,追求医者仁心的职业理念也让我十分的敬仰。希望自己可以化身为其中的一员,这一平台上在为共同的理念而坚定地完成自己所选择的职业。 我的学业成绩都处于中上游。中医西医英语多范围的学习,可以容纳繁琐,打破常规,却富于创意。本人应试能耐或许不出众,但乐在治学,不断自我充电。 求学近六载,初步具备了迈向临床医生的基本素质。在实习的同时,结合临床,自我钻研中医针灸耳穴疗法,期间给多名患者进行治疗,并且取得一定的疗效,获得好评,更深刻的体念医者仁心的从医之道。 期间曾到广西蒙山中医院内科门诊跟师见习,初步掌握

针灸手法,参与诊治病人达200人次,熟悉了内科及针灸的常见病,拓宽思维;在广西中西学院附属瑞康医院实习,掌握了临床基本技能及常见疾病的诊治,领悟了临床辨证施治的思维和与患者沟通的技巧;此外在与中国乐凯,中国游戏中心等大公司的策划合作项目,使我形成比较系统全面的思维和与社会,人际,公司沟通的一定能力;去北京著名高校求学的经历,丰富了阅览,并且学会了淡然的面对挫折的能力。这些使得我坚信能在即将的工作中多方位的思考,灵活协调的处理团体协作和人际关系。 当今,医疗体制,医患关系在不断的完善中,期间也会存在暂时的复杂纷纭,医生面对的不仅仅是治疗疾病,还有一系列问题,故有责任感,思维跳跃,洞察力,忍耐力和强适应性的我,针灸,医学心理学,环保,摄影及策划编辑,瑜伽是我的特长。一直希望可以实践医者系仁心的理念,从事医疗相关职业为医患多方寻求彼此所需. 殷切期盼能够在您的领导下为这一有价值的事业进取。 最后,请接受我最诚挚的谢意,祝工作顺利!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2016年5月12日 第三篇:临床医学专业求职简历基本信息个人相片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仅供借鉴)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部分 免疫(immunity):是指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发生排斥作用的一种生理功能。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利;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对机体有害的反应。 1.固有免疫应答(innate immune response):也称非特异性或获得性免疫应答,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 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此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外来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作用,同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作用。 2.适应性免疫应答(adaptive immune response):也称特异性免疫应答,是在非特异性免疫基础上建立的,该种免疫是个体 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主动产生或接受免疫球蛋白分子后被动获得的。 3.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ce):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抵御病原微 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感染和损害,即抗感染免疫;异常情况下,反应过高会引起超敏反应,反应过低或缺失可发生免疫缺陷。 4.免疫自稳(immunologic homeostasis):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及时清 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和免疫复合物等异物,而对自身成分保持免疫耐受;该功能失调时,可发生生理功能紊乱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参考类别# 1

5.免疫监视(immunologic surveillance):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 功能。该功能失调时,有可能导致肿瘤发生,或因病毒不能清除而出现持续感染。 6.MALT(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即黏膜伴随的淋巴组织。是指分布在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的粘膜上 皮细胞下的无包膜的淋巴组织。除执行固有免疫外,还可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 7.抗体(Antibody) :是B 细胞特异性识别Ag后,增殖分化成为浆细胞,所合成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 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8.Fab(Fragment antigen binding):即抗原结合片段,每个Fab段由一条完整的轻链和重链的VH和CH1功能区构成,可 以与抗原表位发生特异性结合。 9.Fc片段(fragment crytallizable):即可结晶片段,相当于IgG的CH2和CH3功能区,无抗原结合活性,是抗体分子与效 应分子和细胞相互作用的部位。 10.4.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和膜型两类。 11.高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n ,HVR):在Ig分子VL和VH内,某些区域的氨基酸组成、排列顺序与构型更易变化, 这些区域为超变区。 12.可变区(V区):在Ig多肽链氨基端(N端),L链1/2与H链1/4区域内,氨基酸的种类、排列顺序与构型变化很大,参考类别# 2

社会医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医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关于护理心理学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交叉学科B.边缘学科C.思想教育学科D.心理学的重要分支 2.心理过程指的是以下过程() A.感觉、知觉、记忆、理想、思维、情感、意志等 B.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 C.感觉、知觉、记忆、想象、能力、情感、意志等 D.感觉、知觉、动机、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 3. 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A.需要B.能力C.动机D.信念

4.俗话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感觉的() A.适应性 B.条件性 C.补偿作用 D.相互作用 5.过去经验的事物再度出现时仍能认识,称为() A.再现 B.再认 C.追忆 D.识记 6.某护士正在摆口服药,得知某病员病情发生变化,便立即放下药,投入抢救。这是注意品质的()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7. 心境是() A.正性情绪 B.负性情绪 C.一种情感 D. 一种情绪状态 8. 思维的两大特征是() A.复杂性、逻辑性 B.逻辑性、概括性 C.分析性、抽象性 D.间接性、概括性

9.表现为注意稳定而集中但难以转移;行为利落而又敏捷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 10.表现为内向而不稳定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 11. 住院病人明明非常担心自己的病情却常常装出无所谓的态度, 这种情况下病人采取了以下哪种防御机制() A.投射B.反向C.否认D.压抑 12. 在母亲生下弟弟从医院回到家的当天晚上,7岁健康儿童出现尿床,这名儿童最可能采取了以下哪种防御机制() A.投射B.退行C.否认D.压抑 13.以下哪种疗法的人性观是积极和乐观的,他相信人是建设性和社会性的,对自己负责,因而可以达到独立自主,迈向自我实现。()A.精神分析疗法B.行为疗法C.认知疗法D.人本主义疗法 14.被公认为“应激之父”的人是() A.Selye B.Cannon C.Lazarus D.Hippocrates

临床医学复习参考资料

临床复习资料 1:脑学管病按病理性质分类可以分为几类? 缺血性卒中脑梗死 ( 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梗死 ) 出血性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血) 2:脑血管疾病常出现的“三偏”是指什么? 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 3:脑栓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形成的常见病因是什么? (1)脑栓塞常见的病因可分为三类:心源性非心源性不明来源性。 (2)脑出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 (3)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常见的病因是:先天性动脉瘤。 (4)脑血栓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 4:常见缺血性脑血管(脑梗死)类型有哪些? 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梗死 5: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有哪些? 病理性Q波 、抬高的ST段弓背向上型 、T波倒置 (表现为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两种类型) 6:冠心病的主要易患因素有哪些? 年龄性别、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 7: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特点有哪些? 一.症状(典型心绞痛发作的特点) 1.诱因:情绪激动、劳累、饱餐等 2.部位:胸骨后、心前区 3.性质:钝痛,呈压榨样或表现为胸闷 4.持续时间:数分钟,不超过15分钟 5.缓解方式: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或缓解 体征可无体征,或表现为心率增快、血压上升,或在心前区闻及收缩期杂音,提示乳头肌功能不全。部分病人可有房性奔马律或室性奔马律 8:常见的冠心病的临床类型有哪些? 常见的类型有:心绞痛心肌梗死无症状型性心肌缺血缺血性心肌病猝死 9: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怎样治疗? 1.立即停止活动 2.舌下含化硝酸甘油 (首选)

3.亚硝酸异山梨醇酯(消心痛) 硝酸甘油喷雾剂,救心丸等 10: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易患因素有哪些? 不可控制因素1、年龄 2、性别 3、遗传 可控制危险因素 1、血脂异常 2、高血压 3、吸烟 4、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 其他危险因素:肥胖、嗜酒、职业、缺乏体育锻炼、社会心理因素、高半胱氨酸血症 11:WHO/ISH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是什么? 收缩压≥140mmHg 或舒张压≥90mmHg 12:高血压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什么? 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肾损害,心脏损害,心肌肥厚并心肌梗死,大血管损害 13: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减压目标是什么? 降低血压和血糖至正常范围或接近正常水平,延长寿命,降低死亡率。 收缩压<130mmHg 舒张压>80mmHg 14:高血压降压目标是什么?(140/90 mmHg) 降低血压至正常范围;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减少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血压控制目标: BP<140/90mmHg;糖尿病或慢性肾病者<130/80; 15:高血压的病因有哪些? 遗传因素家族聚集性,可能有主要基因显性遗传和多基因关连遗传两种方式。 环境因素 1)饮食 2)精神应激(社会和精神心理因素) 3)其他因素:(A)体重 (B)避孕药(C)吸烟 (D)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 16:高血压引起哪些靶器官损害和并发症? 靶器官损害 1、心脏 高血压性心脏病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 2、脑 高血压脑病:过高的血压引起脑水肿。表现为弥漫性严重头 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甚至昏迷、抽搐。 脑血管病 ( 包括 TIA、脑血栓、脑出血 ) 3、肾 慢性肾功能衰竭

医学免疫学-免疫名解

第二章 1、免疫(immunity ):是指集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从本质上讲,免疫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非己借以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保护机制。 第三章 2、淋巴细胞再循环( lymphocyte recirculation ):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 3、淋巴细胞归巢( lymphocyte homing ):血液中淋巴细胞选择性趋向迁徙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或特定组织的过程。 第四章 4、抗原( antigen, Ag ) :是指所有能启动、激活和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即是指能被T、B 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 ( TCR 或BCR) 识别及结合,激活T、B 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免疫应答效应物质 (特异性淋巴细胞或抗体) ,并能与效应产物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5、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 :指抗原被T、B 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 TCR 或BCR )识别及结合,诱导机体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 (活化的T/B 细胞或抗体)的能力。 6、免疫反应性(immunoreactivity) :指抗原与其所诱导产生的免疫应答效应物质(活化的T/B 细胞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7、完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 :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又称为免疫原(immunogen) ,是通常所说的抗原。 8、不完全抗原(incomplete antigen) :只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又称为半抗原(hapten) 。 9、抗原表位( epitope ):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称为抗原表位,又称抗原决定基。是抗原与TCR 、BCR 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 10、共同抗原表位:不同抗原间含有的相同或相似表位。 11、交叉反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与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不同抗

社会医学概论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社会医学概论习题 一、填空题: 1.社会医学是研究()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社会医学具有()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交叉学科。 3.第一次卫生革命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为主要防治对象。 4.第二次卫生革命以()疾病为主攻目标。 5.第三次卫生革命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人类健康长寿和实现()为目标。 6.1848年法国医师()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的概念。 二、多选题 1. 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 A 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 B 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 C 研究解决人群健康状况的具体医疗技术措施 D 提出改善社会卫生状况的社会性策略与措施 2. 下列不作为社会医学研究任务的是() A 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特征及变动趋势 B 研究高危人群的健康状况、特征 C 找出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及与社会因素的关系 D 研究改善健康、防病、治病的技术措施 3.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医学研究的特点() A 研究内容的单一性 B 研究因素的复杂性 C 研究具有实践性 D 研究具有时代性 4. 社会医学的性质是() A 自然科学 B 社会科学 C 交叉学科 D 基础学科 三、名词解释: 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 四、简答题: 1.社会医学研究的内容? 2.社会医学的教学目的? 3.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 4. 社会医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五、论述题 1.通过社会医学课程的学习,对你今后从事的卫生工作将会起到什么样的理论指导作用?

第一章概论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 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 社会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交叉学科。 3. 第一次卫生革命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 4. 第二次卫生革命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 5. 第三次卫生革命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人类健康长寿和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 标。 6. 1848年法国医师(盖林)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的概念。 二、多选题 1. 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C ) A 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 B 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 C 研究解决人群健康状况的具体医疗技术措施 D 提出改善社会卫生状况的社会性策略与措施 2. 下列不作为社会医学研究任务的是(D ) A 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特征及变动趋势 B 研究高危人群的健康状况、特征 C 找出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及与社会因素的关系 D 研究改善健康、防病、治病的技术措施 3.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医学研究的特点(A ) A 研究内容的单一性 B 研究因素的复杂性 C 研究具有实践性 D 研究具有时代性 4. 社会医学的性质是(C ) A 自然科学 B 社会科学 C 交叉学科 D 基础学科 三、名词解释: 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及疾病之间相互联系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医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它综合了生物医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成就,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四、简答题: 1. 社会医学研究的内容? 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 2)研究影响人群的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 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 2. 社会医学的教学目的? 1)建立社会医学观念和思维模式,树立整体医学和大卫生观念,以现代医学模式指导医学

全科医学概论复习思考题

全科医学概论一页纸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全科医学2 全科医疗8 全科医生12 综合性服务8~9 医患关系104 核心家庭36 主干家庭37 联合家庭36 家庭生活周期41 社区55 社区卫生服务58 临床预防医学121 健康咨询122 健康教育127 周期性健康检查126 健康促进128 姑息照护144 临终关怀144 二、简答题(注意大标题) 1、全科医学的学科特点有哪些?2 为什么要发展全科医学?4~5 2、全科医疗的基本特征有哪些?8-10 3、全科医生在社区中的角色是什么?13-14工作任务和能力是什么?14 4、全科医生与其他专科医生的区别有哪些?15我国全科医生教育培训模式?15~16 5、如何开展以人为中心的应诊过程?25-26 6、病人怎样才能获得完整的背景资料?26 7、APGAR各代表什么?有何实际意义?112-113 8、从医学伦理学角度,病人具有哪些权利?110 9、医患沟通的技巧方式有哪些?114-116 10、家庭权力结构有哪些?38家庭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有哪些?40 11、何调家庭访视?50叙述家庭访视的分类有哪三种 12、家庭生活压力事件包括哪些?44~45如何评价家庭功能?46 13、社区导向的基层医疗保健的定义?71实施步骤和阶段如何?71~74 14、临床预防医学的内容有哪些?122~126 16、退休期”家庭可能面临的家庭问题是什么?42 17、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人群包括哪些?(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围产期如何保健?135~136 18、什么是健康管理?205 健康管理的基本步骤有哪些?209~212 全科医学概论作业题教学大纲中第149页 1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

医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1.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2.病毒体:结构完整并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3.菌毛:是许多革兰阴性菌与少数革兰阳性菌的菌体上具有比鞭毛细、短而直、数量多的丝状物。 4.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双股环状DNA。 5.抗原:是指能与T细胞抗原受体和B细胞抗原受体特异性结合,导致T/B淋巴细胞活化产生正免疫应答,即诱导抗体和/或效应T细胞产生,并能与之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效应或反应的物质。 6.毒血症:产外毒素的致病菌侵入机体后,在局部组织生长繁殖,释放外毒素进入血液,到达特定靶器官组织细胞,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7.Dane颗粒:是用发现者名字命名的乙肝病毒体,是Dane通过电镜观察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所见到的直径42nm、具有双层衣壳的完整乙肝病毒颗粒。 8.细胞因子:是指由多种细胞,特别是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多肽或糖蛋白。 9.正常菌群: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无害的故称之为正常微生物群,命名为正常菌群。 10.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对自身成分产生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异物产生排除作用的一种生理反应。 11.非胸腺依赖性抗原:又称TI抗原,由单一重复B细胞表位组成,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无需Th细胞辅助。 12.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致病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13.真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无叶绿素,以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少数为单细胞,多数为多细胞,大小差别很大,既能进行无性繁殖,也能进行有性繁殖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14.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液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液扩散到其他组织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15.荚膜:某些细菌在生长繁殖时,可分泌一些粘液性物质包绕在细胞壁外围,当粘液性物质牢固与细胞壁结合,厚度大于0.2um,边界明显光镜下可见时,称之为荚膜。 16.抗体:是B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17.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呈多形态性,可通过滤菌器,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18.侵袭力:突破宿主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并在宿主生理环境中定居、生长繁殖和扩散能力。 19.超敏反应:是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对抗原发生免疫效应时所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20.核衣壳:由核心和衣壳组成的结构。 21.抗原决定簇:是指抗原分子中决定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22.人工自动免疫:是用疫苗或类毒素等抗原性物质免疫机体,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对相应病原体感染产生抵抗作用的措施,也称为预防接种。 25.败血症:致病菌侵入血液,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并通血液扩散到其他组织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26.TD抗原:又称胸腺依赖性抗原,既有T细胞表位,又有B细胞表位,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需要Th细胞辅助。 26.抗原提呈细胞(APC):泛指具有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肽提呈给T/B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可分为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和非专职抗原提呈细胞两大类。 27.微生物:是一大类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必须借助显微镜放大几百倍乃至几万倍后方能看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8.免疫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一门学科。 29.抗原决定基:是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表位。 30.补体:是由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不耐热可溶性蛋白和表达于细胞表面的一组膜蛋白所组成。 31.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A的基因是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32.HLA:人类白细胞抗原,人的MHA因首先在白细胞表面发现,故称为人类白细胞质抗原。 33.T细胞:T淋巴细胞是来自骨髓的始祖T细胞,在胸腺环境作用下,分化发育成熟的淋巴细胞,故称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简称T淋巴细胞或T细胞。 34.B细胞:B淋巴细胞是由哺乳动物骨髓或禽类法氏囊中始祖B细胞分化成熟而来,故称骨髓/法氏囊依赖性淋巴细胞,简称B淋巴细胞或B 细胞。 35.适应性免疫应答又称特异性免疫应答:是指体内抗原物异性T/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36.ADCC效应:IgG类抗体与肿瘤或病毒感染细胞表面相应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后,可通过其Fc段与NK细胞表面相应的低亲和力IgGFc受体即FcγRIII(CD16)结合,增强或触发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破坏作用,即为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简称ADCC效应。37.人工被动免疫:是给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细胞因子等免疫效应分子,以治疗或紧急预防传染性疾病的措施。 38.血清学试验:采用含有已知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不仅可对分离培养出的未知纯种细菌进行鉴定,亦可区分同一菌种的不同群和型。39.类毒素:外毒素经0.3%~0.4%甲醛溶液处理后,丧失其毒性作用,仍保留原有免疫原性,即为类毒素。 40.免疫细胞:指所有参加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体细胞。 41.有丝分裂原:指能够非特异多克隆刺激T/B淋巴细胞发生有丝分裂的物质。 42.造血干细胞:主要来源于骨髓,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两种潜能,在造血组织微环境中,可增殖分化为各种功能不同的血细胞。 43.单核巨噬细胞:包括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器官中的巨噬细胞。 44.树突状细胞DC:广泛分布于脑以外的全身组织和脏器,数量较少,仅占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1%,因其具有许多分枝突起故名。45.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来源于骨髓淋巴样干细胞,其发育成熟依赖于骨髓和胸腺微环境。主要分布于外周血和脾脏。 46.白细胞介素IL:主要由白细胞产生的,能介导白细胞间或白细胞与其他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 47.无菌操作:是指在无菌状态下的操作,即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方法。 48.菌血症: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液中繁殖,仅通过血液播散到合适的组织器官中进一步繁殖。如伤寒杆菌感染早期可引起菌血症。 49..隐性感染:当机体抗感染的免疫力较强,或侵入体内的病原菌数量较少,毒力较低时,则虽有病原菌感染,但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并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如脑膜炎球菌、甲型肝炎病毒等的感染,以隐性感染为主。 50.不完全吞噬:吞噬细胞吞噬某些病原菌后,不能将其消化降解,使病原菌反而受到保护,并随吞噬细胞的游走在体内扩散。如结核杆菌因具有硫酸脑苷酯,可抵抗吞噬,因此在特异性免疫产生之前,吞噬细胞对其的吞噬常常为不完全吞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