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企业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

(完整版)企业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
(完整版)企业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

企业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

摘要:信息不对称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企业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不仅影响着消费者的行为和权益,也使企业可能无法将产品的信息完整正确地传递给消费者,致使双方无法达成交易,最终影响整个市场的发展。文章通过分析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提出了解决信息不对问题的相关建议,对消费者和企业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企业;消费者;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概述

(一)信息不对称及其表现

传统经济学基本理论的一个假设前提是市场上交易各方拥有完全的信息,即“对称信息”,而且信息的获得是免费的,因此交易双方能够达成完全的契约,市场也能有效地运行。但在现实生活中市场主体不可能占有完全的市场信息,信息不对称必定导致信息拥有方为谋取更大的利益而使另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害。

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中,经济关系各方对于标的物相关的信息,一方知情私有信息而另一方不知情。经济活动参与者之间信息呈现出不均匀、不对称的状态。不对称信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基本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卖方与买方的信息不对称;第二,买方和买方之间的信息差异;第三,卖方与卖方之间的信息差别。其中以第一类最为常见,对市场机制的影响也最大。

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属于卖方与买方的信息不对称,是指在企业营销与消费者购买过程中,企业与消费者获得的信息不一致,消费者在信息搜集时不能完全了解市场上相关产品的质量、性能、用途和价格等方面的信息,而企业也不能完全了解消者的喜好、需求等信息。通常,消费者处于劣势。

(二)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

信息不对称是经济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原因:

1、社会分工和专业化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提高,从事某个行业的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之间的信息差别越来越大,人们只能了解自己从事的行业,对别的领域往往知之甚少,也只能了解到表面现象。

2、信息的私有性和滞后性

在市场交易中,交易者拥有的信息越多越有利。因此,信息的优势方为获取最大化的经济利益,就会隐藏信息或向市场提供虚假的信息,这样交易对方就无法获取相关信息。在现实中,很多信息是在交易达成之后,消费者或信息的弱势方才能了解真实的信息。信息的传递受到传播渠道、传递方式等的影响,具有滞

后性,交易双方不可能同时获得某种信息。

3、信息的获取需要成本

要了解某一方面的信息是必须花费成本的,这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经济资源的投入。例如,要知道交易对方的资信状况,就必须进行调查或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调查,这都需要花费高昂的成本,这就构成了市场交易者搜寻信息的障碍。市场参与者以信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作为参考依据进行信息搜集,当信息搜寻成本超过其所能获得的边际利润时,一些人不愿意搜寻信息。这样,在市场交易中,许多交易者便不可能具有和对方同样多的信息。

4、交易者知识的有限性

每个人所拥有和能支配的资源是有限的,受教育的程度不同,知识结构和知识量也存在较大差异,计算能力和决策能力也因人而异,这些都加深了信息不对。

基于以上原因,市场交易中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长期存在的。

(三)信息不对称的理论架构

1、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发展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自1970年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以旧车市场交易模型为基础分析“逆向选择”开始,阿罗、赫什雷弗、斯彭斯、格罗斯曼及斯蒂格利茨等美国经济学家在劳动力市场、保险市场以及金融市场等很多领域,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拓展性研究,并提出了“逆向选择”理论、“市场信号”理论及信息甄别理论等基本理论。

2、信息不对称理论的研究基础和主要内容

处于信息不对称环境中的双方,由于存在信息差别而达成的一种社会契约,就是交易者双方如何均衡的问题,而较为均衡的合同必须满足参与约束条件和激励相容条件,于是均衡问题就转化为激励机制的设计问题。因此,信息不对称理论的研究基础是处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市场参与者之间的经济关系;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市场参与者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信息行为,即掌握信息较少的一方,如何利用激励手段来缓解或消除另一方的信息优势对自己造成的影响。

3、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本假设

关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本假设有两点:首先是相关信息在交易双方之间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即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较多的相关信息,一方处于信息优势,相对方则处于信息劣势;其次,交易双方对各自在信息占有上的相对地位都是清楚的。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市场交易双方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学上称为委托—代理关系,占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而处于信息劣势的相对方称为委托人。委托—代理关系本质上是市场参加者之间信息差别的一种社会契约形式。

4、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本模型

根据信息不对称发生的时间可以对信息不对称进行划分,把信息不对称发生在交易双方签约之前的称为事前信息不对称,把信息不对称发生在交易双方签约之后的称为事后信息不对称。研究事前信息不对称的理论称为“逆向选择”理论,研究事后信息不对称的理论称为“道德风险”理论。事前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是占据信息优势的一方隐藏了信息,事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是占据信息优势的一方隐藏了行动,而这两种形式的隐藏对另一方都是不利的。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本模型如表1所示:

资料来源:妥艳贞.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理论观点述评[J].兰州学刊,2004,(5):88.

在逆向选择模型中,签订合同前,委托人无法掌握代理人的准确信息,而代理人通过向委托人隐瞒信息,损害委托人的利益。在隐藏行动和信息的道德风险模型中,委托人只能观察到结果,而不能直接观测到代理人行为本身、掌握代理人的准确信息,所以不能对其进行监督。代理人隐藏自己的信息和行为,欺骗委托人,从中获利,导致道德风险的发生。

二、企业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不利影响

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仅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影响着消费者的行为选择,决定着企业与消费者的交易能否顺利进行和整个市场能否健康发展。

(一)信息不对称对企业的危害

1、给企业造成逆向选择

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劣品驱逐良品,高质产品销路不畅,提供优质产品的企业不得不降价销售甚至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这样企业利润减少甚至无利可图,最终退出市场。而低质产品以价格优势,被消费者接受,因低成本高

销量获利。信息不对称也影响着消费者的行为,企业可能因无法将产品的信息完整正确的传递给消费者,致使消费者对企业生产的产品产生误解或持排斥态度,最终导致企业受损,甚至退出市场。

消费者作为市场交易主体之一,其消费行为对企业的生产起主导作用。消费者不能完整正确的获得其所需要的产品信息时,可能通过使用替代产品、购买高价产品等方法转移自己的购买方向,降低自己的购买欲望。企业的产品因为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消费者对该产品的需求量少,造成企业产品销路不畅。

2、给企业带来道德风险

消费者在与企业签订合同之前,有意隐瞒相关的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或在购买产品之后,蓄意破坏产品或隐藏相关信息,利用信息优势进行机会主义行为,迫使企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赔偿,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利益。保险市场的道德风险尤为严重,投保人、被保险人或收益人为谋取保险金而故意制造事故, 使得保险标的受到损害;或者当保险标的受到损失时不采取减轻损失的有效措施,故意扩大损失程度。在保险业务中出现的骗赔案大多数属于这种情况。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保险公司开办的某些险种因被欺诈而导致的赔款支出最高可达保险费收入的50%,而作为全部保险业务平均比例的数字大约为10%一30%。在我国,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保险公司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保险欺诈活动也有所增加。

(二)信息不对称给消费者带来的问题

消费者所进行的购买活动大多是非专家型购买,消费者并不能完全了解市场中相关产品的质量、性能、用途和价格等方面信息,企业比消费者拥有更多的信息。信息不对称导致消费者产生以下问题:

1、增加了购买风险

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质量不等的商品,且那些销售低质量产品的企业为了谋取利润往往将质量特征的真实信息隐藏起来。由于消费者并不能获取产品的真实信息,只能根据对整个市场的估计决定购买数量以及支付的价格,消费者可能由于获得的信息有限而购买了劣质却价高的产品。

2、产生知觉风险、消极预期

知觉风险是消费者因无法预料其购买结果的优劣而产生的一种不确定性感觉。消费者无法获得充分的产品信息意味着购买决策将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产生知觉风险。消费者预期是指消费者在采取某种消费行为或进行某次消费决策之前,对未来与消费有关的诸因素进行估价和判断的心理活动过程。当消费者发现所购商品并不如原来预期的那样好时,他们就会进一步降低对市场上商品质量的估计水平,对消费持消极的态度。

3、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

在市场交易过程中,企业为获得高额利润,往往将产品的真实信息隐藏起来,向消费者传递虚假信息、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安全权等权益。如2010年年初爆发的“海南毒豇豆事件”,蔬菜使用高毒农药,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也危害了人的身体健康,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全权。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购物越来越流行,网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安全权受到更大的威胁。

(三)信息不对称对整个市场的不利影响

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由于交易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较多的相关信息,信息优势方(代理人)可能会借此谋求在交易中获取更大利益,而信息劣势方(委托人)则可能因此受损。从而产生在交易完成前代理人利用委托人对信息的无知隐瞒相关信息,获得额外利益的逆向选择行为,在签订合同后,产生代理人在使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败德行为。逆向选择和败德行为严重降低了市场运行效率,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使整个市场在低于信息较完备的均衡状态下运行,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

1、市场资源浪费、运行效率低下

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一方面,企业没有经过全面深入的市场调查,生产出的商品不能被消费者接受,造成销路不畅、商品供给过剩;另一方面,消费者的需求信息无法及时、正确、全面的反映到企业和市场,造成消费者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商品供需失衡必然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在市场交易中,经济主体决策的合理性取决于其所掌握的信息,如果交易者决策所依据的信息不全面甚至是失真的,则决策就不可能是最优的甚至是错误的,这会导致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达不到最优。

消费者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其消费行为更加谨慎。消费者虽然无法决定商品的质量,但可以选择是否交易、与谁交易。当其对某种商品的质量完全无法辨别时,会拒绝购买任何一家企业的产品(当然必需品除外),这会导致该种商品的市场缩小甚至消失,不利于市场的全面健康发展。

2、降低市场整体产品质量

在价值规律作用下,商品的销售遵循价高质优的原则,提供优质产品的企业要求较高的价格,提供劣质商品的企业要求较低的价格,但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无法判断商品的优劣,只愿意出相对于预期平均质量水平的价格。于是,优质商品的供给者由于不愿低价出售商品而蒙受损失,劣质商品却因为价低而交易成功,结果优质商品被逐出市场,整个市场产品质量下降。

3、市场信用退化

一些企业通过虚假的市场表示,传播不真实的产品信息,甚至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而且引起消费者对同类商品整体质量的怀疑,

对整个市场诚信的质疑,甚至造成市场信用体系崩溃。

三、解决企业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策略

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是消费者处于不利地位,消费者作为信息劣势的一方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同时也要求企业和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缩小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差距,促进市场交易的顺利进行。

(一)企业采取的措施

信息不对称给企业带来两大难题:一是怎样才能让消费者知道本企业产品的相关信息,即完全或部分消除信息的不对称;二是使消费者相信这些信息的真实性,从而对产品产生偏好,实现购买。为了让消费主体发现并相信产品的相关信息,企业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将产品的信息传递给消费者。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为应对逆向选择采取的策略

(1)提供质量保证,注重品牌建设

质量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决定因素之一,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的保证书向消费者传递了商品质量可靠的信息。商家通过包修、包退、包换、等方式对产品或服务提供质量保证,消除或减少了消费者的购买认知风险和后顾之忧。

品牌是企业的第二生命,也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一个重要因素。腾讯网针对影响巨大的“三鹿奶粉事件”进行了网络调查,在填写了问卷“您会不会再购买三鹿奶粉”的555872位网友中,有485902人选择了“不买,提防以后再出事”,占到整个调查人数的87.41%,只有6.88 %人选择了“买,此次事件只是个案,不影响购买三鹿企业的其他产品”。由此可见,品牌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消费者对品牌的熟悉程度提高,特别是忠诚度的提高,他们搜集其它品牌的活动也会相应的减少。消费者一旦成为企业的忠诚消费者,就很难被其他竞争产品打动,甚至对竞争品采取漠视态度。

(2)合理定价,运用促销策略尽可能发送市场信号

企业为了解决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带来的逆向选择问题,会运用促销策略将产品信息传递给顾客,以便同低质量产品区分开来。在产品的引入期和成长期,消费者缺乏对产品信息的了解,很可能为了降低购买风险而选择购买价格比较便宜的同类产品,所以企业应在产品的引入期和成长期,使产品的定价偏低一些,这样更容易将企业和产品的信息传递给消费者,使消费者能够了解并接受,从而增加产品的销量。

其次,鼓励消费者使用产品并参与到营销和生产过程中来,即体验营销。体

验营销是一个改变消费者的信息劣势状态,让消费者了解企业,消除企业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方法。

(3)加强信息化建设

首先,建立消费者数据仓库,通过数据挖掘了解消费者需求及其动态,将企业产品信息及时传递给消费者;其次,适时建立客户服务中心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消费者取得更快更有效的沟通,也有利于帮助消费者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企业可通过自己的官方网站及时发布有关企业和新产品的信息,企业的官方网站比一般的商业性网站更具权威性,这样为降低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供了网络平台。

2、设计合理的机制体制减轻道德风险

为解决消费者给企业带来的道德风险,企业可通过事前预防、事中监督和事后挽救来弥补信息不对称。企业应通过设计合理的合同机制,明确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在签订合同前,企业应充分了解消费者的相关信息;签订合同后,加强合同的管理,及时跟踪了解消费者及合同的动态;事故发生后,及时通过有效途径解决问题,尽量减少损失,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如在保险市场中,投保人与保险人在签订保险合同前,保险公司应对投保人、保险标的等进行充分调查了解,尽量避免投保人隐瞒相关信息;保险合同签订后,随时关注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动态、保险标的的状态;事故发生后,对事故进行全面的调查,防止投保人和被保险人蓄意制造事故隐瞒事实真相来骗取保险赔偿。

(二)消费者采取的策略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影响其购买决策的信息主要是商品的质量信息。商品的客观质量可以用设计和工艺等标准来衡量,通过卖方和第三方以商品陈列、广告等形式传递给消费者,这也是消费者在购买前最渴望得到的真实信息。根据信息传递给消费者的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商品质量信息分为实意信息和象征信息,通过实物能让消费者感知到的商品信息为实意质量信息;而借助文字、图像等方式传递给消费者的信息为象征质量信息,包括商家提供的象征质量信息和买方的反馈信息,如网上购物者只能通过卖家拍摄的图片、购买者的评价详情和成交记录来了解商品。一般情况下,消费者不能同时获得这两种信息。感知质量不同于客观质量,是消费者依据所获取的实意与象征质量信息,在个人偏好的影响下,形成对商品整体的一种判断和评价。买方形成感知质量之后,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商品价格等多种因素做出相应的购买决策,购买决策影响因素如图1所示。

图1 购买决策影响因素图

资料来源:自己设计

从上图可以看出,消费者购买行为是一个从信息获取、形成选择域、到购买决策的问题求解过程。影响买方形成感知质量的因素是质量信息表示与传递以及买方质量信息的获取。而实际当中,消费者往往不能获得全面的商品感知质量。消费者可采取以下措施来克服信息不对称给自己带来的不利状况:

1、积极搜集有关信息,减少购买风险

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来源或渠道多种多样,主要有个人来源(自身购买经验)、企业(广告、推销员等)、公共来源(大众媒体、政府机构、消费者组织等)。一般来说,消费者从企业获得的信息最多,其次是公共来源和个人来源,但从消费者对信息的信任程度看,个人经验来源最高,其次是公共来源。企业传递的信息对消费者只起告知作用,而个人来源则起评价作用。但在消费前,消费者应该综合来自各个方面信息做出理性决策。当消费者对其行为缺乏信心时,会主动搜集信息,从而相应减少购买风险。

消费者搜集的信息大致有两种类型:关于备选产品属性的信息和关于产品评价标准的信息。一般消费者会从购买经验中总结获取信息,如果经验不足以做出满意的购买决策,则从外部搜集信息。但外部信息搜集是需要成本的,信息成本主要包括消费者在市场上搜寻和选择商品所花费的时间、精力以及为获得信息支付的费用。花费的时间越多,费用越高,则信息的成本越高。信息的搜集并不是越多越好,当消费者搜集信息增加的收益等于搜集成本时,将停止信息搜集活动(即位于P点时)。所以消费者在搜集信息时,应找到最佳收益点。信息成本与信息增加的收益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信息成本与信息增加的收益关系图

资料来源:洪波.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选择[J].闽江学院报,2006,(3):102.

消费者在合理的成本内积极搜集产品相关信息,依据从企业、公共来源和个人来源渠道获得的信息对产品进行综合评价、理性决策,有利于降低购买风险。消费者获得更多的信息后,更有可能买到物美价廉的产品。

2、使用替代指示,降低知觉风险

消费者在进行品牌的比较、选择时,如果对该类产品有购买经验和较充分的信息时,消费者会根据产品本身的内在质量或客观质量对产品进行评价和选择,但普通消费者并不具备判断、评价产品内在质量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当消费者缺乏消费经验和对产品的内在质量不了解时,会进行信息搜集。但是当消费者难以获得某种产品内在信息,对购买缺乏信心时,消费者会更多地借助产品的外在线索,对产品质量做出整体推断。这些外部线索是能被消费者察觉到并能反映另一类不易发觉的属性,是内在质量的替代指示指标。消费者常用来判断产品质量的替代指示指标有企业的品牌知名度、价格、产地等,另外,包装、色彩、样式也会影响消费者对质量的知觉。以下是消费者依据替代指示所采取的措施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购买知觉风险:

从众购买。大多数消费者有从众心理,知识和信息的缺乏会降低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自信心,从而加重了其从众倾向。根据多数人的选择做出购买决定,其正确性更大。

保持对经验产品的信赖,形成品牌忠诚。品牌知名度是消费者对企业产品或品牌的熟悉程度。通过重复选择自己使用过的产品来避免由于选择新品牌而带来的可能风险,形成品牌忠诚也可以简化消费者的购买决策程序,降低消费者搜集信息的成本。

购买高价产品。价格常被消费者作为产品质量的指示指标,当购买风险比较高、消费者对所购买产品的商标不太熟悉时,消费者倾向于用价格作为质量判断的线索,高价的产品往往质量较高,这样可以减少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怀疑,但购买高价产品易受到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制约。

消费者通过从众购买、经验产品购买和高价产品购买,能够有效减轻市场信

息不对称给消费者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以避免选择新产品时带来的新风险,也可以降低消费者搜集信息的成本,减少知觉风险和决策失误,提高消费预期。

3、消费者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充分完全的信息是消费者进行购买前评估的条件,但交易活动中消费者并不能获得商品的完全信息,而且随着网络营销的发展,消费者的信息劣势地位更为严重。商家为了追求利益,通常只愿意提供好信息而隐瞒部分真实信息,甚至提供假冒伪劣商品,致使消费者人身、财产受到损害,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安全权等。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消费者应该主动向消费者协会、工商行政管理局求助,情节严重的应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充分运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来保护自己。现实生活中消费者在受害之后,往往不向致害人提起诉讼进行索赔,这在无形中加剧了信息不对称。消费者的诉讼索赔,不仅是对自身利益的保护,同时也有利于改变信息不对称现象,对约束企业的行为也存在一定的作用。

(三)政府加强宏观管理

由于信息不对称所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存在,致使市场机制运行缺乏效率,甚至失灵。这就需要政府行为来调控,主要包括:

1、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和实施

首先,完善《产品质量法》、《广告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强制企业改进技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向消费者提供有质量保证的产品,通过加强实施《广告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范企业的广告行为,防止企业通过虚假广告向消费者传递虚假信息,促进消费者权益保护。同时,完善舆论监督体系,让公众监督企业的行为,组织培育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等组织,发挥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促进消费者权益保护。

其次,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定期向社会公布信息,信息披露制使原来属于企业内部的信息透明化,将涉及不公平交易的相关信息公之于众,以缩小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差异。企业可通过规范的信息披露机制将信息传递给消费者,扩大销量,获得利润,消费者也能够及时了解企业和产品的信息,并作出合理的决策。这样既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也有利于维护消费者权益。

最后,严格市场准入制,提高市场整体质量水平。政府通过行政许可严格审核企业进入市场的经营资格,通过对产品质量的检测做出严格限制,减少劣质产品,提高市场整体产品质量,降低消费者的购买风险,缩小信息不对称,促进交易的顺利进行,更好地发挥优胜劣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提高市场运行效率,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2、进行消费者教育,加大宣传力度

不同于传统西方经济理论所假设的那样,消费者并非完全理性,而是具有非理性和无知的一面,特别是在垄断竞争的市场中,其信息劣势地位更是显而易见。因此,政府一方面要向消费者传播消费知识、消费经验和法律知识,培养其消费技能,提高其消费素质,增强法律意识,使消费者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培养消费者理性消费的意识,引导消费,减少消费者对整个市场产品质量的怀疑。

3、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激励企业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诚信经营,使企业向消费者提供真实的产品信息。企业通过生产经营,不仅使自己获得利润,同时也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强化消费者诚信消费的意识,使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能损害企业的利益。

建立健全相应的信用评价体系和评价机构,对企业和消费者作出客观的评价。企业通过评价机构和行业内部信用体系可以了解消费者的信用状况,如银行在发放贷款前,通过访问银行征信系统查询客户个人的信用状况,也可通过相关的评价机构对客户的评价决定是否发放贷款。消费者也可通过中介评价机构了解企业的信用状况,选择可以信赖的企业和产品。如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具权威性的债券信用评级机构,主要有美国标准·普尔公司和穆迪投资服务公司。由于它们占有详尽的资料,采用先进科学的分析技术,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大量专门人才,因此它们所做出的信用评级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证券购买者可根据它们作出的信用评级来决定购买哪个企业的债券、哪种债券。

结语

信息不对称对企业发展和消费者的影响是全面的、深刻的。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是促进企业发展、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通过企业、消费者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一定能逐步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龙莺.机会主义、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J].武汉金融,2000,(11):49-51.

[2]刘宝宏.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7):18-21.

[3]袁猛.析信息不对称下的营销[J].现代管理科学,2003,(2):65-66.

[4]黄海骥.关于保险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探讨[J].海南金融,2003,(12):11-14.

[5]付红桥,蔡淑琴.信息技术对价格信息不对称的影响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4,(2):79-85.

[6]龚志民,向洪金.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消费者权益的保护[J].消费经济,2004,(3):40.

[7]王建军.信息不对称下的消费者行为研究[J].经济师,2004,(5):260.

[8]邱爽.信息不对称与政府规制经济[J].经济与管理,2005,(3):8-9.

[9]牟进洲.信息不对称中的政府职能[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27-29.

[10]董昭江.信息不对称及其对保险欺诈的影响[J].经济管理研究,2006,(2):80-84.

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及其对策

自考毕业论文 题目: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及对策 专业:会计 学生姓名冯春梅准考证号 011812306304 指导教师杨秀琼职称讲师 日期 2014年6月10日

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中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明确本声明的法律责任,本人对本论文导致的所有问题承担全部责任。 论文作者签名:冯春梅日期:年月日

目录 引言 (2) 一、会计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形式 (2) 二、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3) 1、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 (3) 2、社会各方对会计信息理解上的误区 (3) 3、会计信息在传递上的滞后性 (3) 三、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4) 1、外部信息使用者蒙受经济损失 (4) 2、恶化企业的筹资环境 (4) 3、会计人员贪污与管理当局腐败 (5) 4、整个市场的公正性受到质疑 (5) 四、抑制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对策 (5) 1、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5) 3、培育社会诚信文化,强化伦理道德建设 (5) 4、强化政府管制和会计立法 (5) 结论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8)

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及对策 专业名称会计学生姓名冯春梅 指导教师:杨秀琼 摘要:当前,我国会计信息不对称已经成为困扰企业、投资者、经营管理者等各方的突出问题,会计信息不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战略。 关键词:诺基亚发展战略产品差异化战略

引言 在信息社会中,纷繁错杂的信息让人眼花缭乱。经济活动中有一些人可能比其他人具有信息优势,一些人掌握了另外一些人所没有的信息,这就产生了信息不对称。会计信息不对称可能产生种种问题,投资人的经济损失、经营者的腐败行为、甚至整个经济市场的公正性受到质疑,这些无一不给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带来危害。更有甚者,会造成金融风暴以及政治动乱。会计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影响之大不容忽视,如何克服会计信息不对称也成为时下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不仅在我国,西方很多学者也对此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我国目前也出台一些政策来弱化会计信息不对称。本题就会计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各方面影响进行一系列探讨,并针对这些弊端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会计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形式 所谓会计信息不对称性是指企业由于选择了特定的会计方法而造成会计报表的信息披露偏向于某一特定的信息使用者。 (1)、从参与的主题来看,会计信息部对称包括内部的不对称性和内部与外部的不对称性。内部不对称性指管理当局与会计人员之间的会计信息不对称,管理当局由于不亲自参与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过程,他们对企业经济活动的了解往往不及会计人员,内部与外部之间的不对称性,指股东、债权人等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所掌握的会计信息不及管理当局和会计人员。 (2)从表现形式来看,会计信息不对称包括时间和内容两方面的不对称,从时间上看,会计信息的提供方(会计人员)了解信息要早于会计信息的需求方(管理当局和外部使用者),而管理当局又要早于外部使用者;从内容上看,会计人员、管理当局、外部使用者三者之间的信息量呈递减分布。由于种种目的,会计人员可能像管理当局隐瞒会计信息,及会计人员与管理当局合谋向外部披露虚假和不全面的会计信息,从而造成三者之间会计信息也呈不对称分布。 另外会计信息的不对称表现在:逆向选择,或者说“隐藏信息”,是指市场的某一方假如能够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信息使自己受益而使另一方受损,倾向于与对方签订协议进行交易,也就是隐藏信息以谋取私利; 道德风险,或者说“隐藏行为”,是指交易双方在交易协议签订后,其中一方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信息,有目的地损害另一方的利益而增加自己的利益的行为,也就是利用

市场失灵案例分析

市场失灵案例分析 答:市场失灵指的是对于非公共物品而言由于市场垄断和价格扭曲,或对于公共物品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原因,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从而不能实现资源配置零机会成本的资源配置状态。造成市场失灵的二个主要原因是:成本或利润价格的传达不适切,进而影响个体经济市场决策机制;以及次佳的市场结构。 市场失灵的表现有: 1、商品或服务价格的不正常上涨。一方面由于商品或服务供不应求或者是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导致商品或服务价格大幅度上涨,从而是社会经济资源无法实现最大效用;另一方面,这一现象最终将导致收入与财富的分配不均。 2、以伪劣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由于市场供不应求,物价不断上涨,商品的销售利润也不断增加,在缺乏政府管制和对商品质量的严格规定与检验的条件下,一些厂商为谋取暴利生产伪劣产品以牟取暴利。 3、商家在提供商品和服务时没有考虑其负的“外部性”。由于企业生产或营业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因而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或是消耗一定的资源才能弥补,从而有些厂商摒弃社会公德和社会责任而不顾及社会的整体利益以牟取私利,造成外部不经济。 4、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这是因为市场机制遵循的是资本与效率的原则。资本与效率的原则又存在着“马太效应”。从市场机制自身作用看,这是属于正常的经济现象,资本拥有越多在市场失灵竞争中越有利,效率提高的可能性也越大,收入与财富向资本与效率也越集中;另一方面,资本家对其雇员的剥夺,使一些人更趋于贫困,造成了收入与财富分配的进一步拉大。这种拉大又会由于影响到消费水平而使市场相对缩小,进而影响到生产,制约社会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使社会经济资源不能实现最大效用。 5、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或者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 6、竞争失败和市场垄断的形成。竞争是市场经济中的动力机制,竞争是有条件的,一般来说竞争是在同一市场中的同类产品或可替代产品之间展开的。但一方面,由于分工的发展使产品之间的差异不断拉大,资本规模扩大和交易成本的增加,阻碍了资本的自由转移和自由竞争。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垄断的出现,

委托代理理论

一、委托代理理论概念 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企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是建立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基础上,它强调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利益不一致并且存在信息不对称性。因此,委托代理理论研究的核心是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信息不对称而产生所谓的“委托代理问题”。 二、委托代理理论的起源 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亚当·斯密(1979),他是最早发现股份制公司中存在着委托代理的关系。他在《国富论》中指出:“股份公司中的经理人员使用别人而不是自己的钱财,不可能期望他们会有像私人公司合伙人那样的觉悟性去管理企业……因此,在这些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或多或少地疏忽大意和奢侈浪费的事总是会流行”。现代经典的委托代理理论起源于伯利和米恩斯(1932),他们指出企业所有者兼具经营者的做法存在着极大的弊端,倡导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所有者保留剩余索取权,而将经营权利让渡。但是,此时的委托代理理论框架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他们的理论还仅限于“两权分离”的问题。到了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经济学家开始深入“黑箱”内部,研究企业内的信息不对称和激励的问题,委托代理理论才真正发展起来。 三、委托代理问题表述 由于代理人委托人双方目标函数不一致,而且存在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代理人有可能偏离委托人的目标函数,而委托人难以观察并监督,就会出现代理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损害委托人利益的委托代理问题。 代理成本来源于管理人员不是企业的完全所有者这样一个事实。经济学的假设是人都是理性的效用最大化者,因为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一定总是相同,而且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性,因而使得两者之间的代理关系容易产生一种非协作。一方面由于委托人不可能对代理人做到完全激励,另一方面委托人对代理人实行监督的成本有可能大于其收益,不可能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机制。 肯尼思·阿罗(1985)将委托代理问题区分为两种类型,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就是指代理人借委托人观察监督困难之机而采取的不利于委托人的行动。逆向选择就是代理人占有委托人所观察不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私人信息进行决策。 因此,委托代理理论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代理人。 四、委托代理问题在中国的表现 委托代理理论对国有企业改革具有至关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是政府机关的附属物、是单一的全名所有制企业,由国家来统一支配、调拨。在这种体制下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缺乏活力。企业资本难以流动。同时,国家作为非人格化的出资人机构和经营机构,难以满足资本对利益的追求,严重束缚了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合理化。 因此,我们必须依据现实和委托代理理论对国企进行再认识,重视对国有企业内部的基本关系并进行研究,解决好委托代理问题。下面对国企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1)、信息不对称是产生委托——代理关系问题的根本原因信息不对称对于委托代理机制来说是客观存在的,其表现可分为两个方面:一类是逆向选择问题。即卖主掌握着许多有关自身商品实际质量的私人信息。另一类是道德风险问题,其基本含义是在经济活动中,代理人比委托人更了解自己的能力、偏好、努力程度,更了解实际行业运作情况和公司内部情况,市场环境变化和企业外部环境,以及决策的风险与收益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的掌握取决于一定的专业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委托人很难获得,或者因为取得的成本太高而不得不放弃。因此立约的一方凭借信息优势可能会为最大程度增加自身利益而采取不利于他人的行动。这

医患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医患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提要本文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医患关系中信息不对称因素的产生原因、表现特征及危害做了阐述。 关键词:医患关系;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医疗纠纷 中图分类号:F062.5文献标识码:A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产生及其要点 微观信息经济学是研究在不确定、不对称信息条件下如何寻求一种契约和制度安排来规范当事者双方的经济行为,又称为不对称信息经济学。而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定是理性的经济人和“完备信息”。在此前提下,任何经济行为的结果都是确定的和唯一的。因此,微观经济学的任务是最优化决策问题,即如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效率最大化。以赫伯特·西蒙和肯尼思·阿罗为代表的一批欧美经济学家在六十年代率先对“充分信息假定”提出质疑,指出不确定性是经济行为的基本特征之一,任何决策都面临着大量的不确定性,抉择策略与行为后果并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一种抉择可能有多种不同的后果,同一个后果也可能由不同的抉择产生。进入七十年代以后,乔治·斯蒂格勒、威廉·维克里、詹姆斯·米尔利斯等人对这一问题做了进一步研究,从现实的制度安排和经济实践中发现,不仅行为者的信息是不充分的,而且信息的分布是不均匀、不对称的,即同一经济行为的当事人双方所持有的信息量可能是不等的,这种状况会严重影响市场的运行效率并经常导致“市场失灵”。这一重要发现构成了不对称信息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信息不对称是信息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也是交易契约设计的最基本原因。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在信息经济学中,一般将交易中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称为代理人,而将不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称为委托人。产生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知识水平高低不同和分工与专业化。信息不对称必定导致信息拥有方即代理人为牟取自身更大的利益使另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害,这种行为在理论上就称作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该理论认为,市场中卖方比买方更了解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向信息贫乏的一方传递可靠信息而在市场中获益;买卖双方中拥有信息较少的一方会努力从另一方获取信息;市场信号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经济的弊病,要想减少信息不对称对经济产生的危害,政府应在市场体系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这一理论为很多市场现象如股市沉浮、就业与失业、信贷配给、商品促销、商品的市场占有等提供了解释,并成为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被广泛应用到从传统的农产品市场到现代

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Asymmetric Information theory) [编辑] 什么是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信息不对称理论是由三位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和迈克尔·斯彭斯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市场中卖方比买方更了解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向信息贫乏的一方传递可靠信息而在市场中获益;买卖双方中拥有信息较少的一方会努力从另一方获取信息;市场信号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经济的弊病,要想减少信息不对称对经济产生的危害,政府应在市场体系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这一理论为很多市场现象如股市沉浮、就业与失业、信贷配给、商品促销、商品的市场占有等提供了解释,并成为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被广泛应用到从传统的农产品市场到现代金融市场等各个领域。 [编辑] 信息不对称理论产生背景 信息不对称这一现象早在70年代便受到三位美国经济学家的关注和研究,它为市场经济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现在看来,信息不对称现象简直无处不在,就像周身遍布的各种名牌商品。按照这一理论,名牌本身也在折射这一现象,人们对品牌的崇拜和追逐,从某种程度上恰恰说明了较一般商品而言,名牌商品提供了更完全的信息,降低了买卖双方之间的交易成本。这一理论同样也适应于广告,在同

质的情况下,花巨资广而告之的商品因为比不做广告或少做广告者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所以它们更容易为消费者接受。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意义当然不止于此。它不仅要说明信息的重要性,更要研究市场中的人因获得信息渠道之不同、信息量的多寡而承担的不同风险和收益。三位经济学家分别从商品交易、劳动力和金融市场三个不同领域研究了这个课题,最后殊途同归。最早研究这一现象的是阿克尔洛夫,1970年,他在哈佛大学经济学期刊上发表了著名的《次品问题》一文,首次提出了“信息市场”概念。阿克尔洛夫从当时司空见惯的二手车市场入手,发现了旧车市场由于买卖双方对车况掌握的不同而滋生的矛盾,并最终导致旧车市场的日渐式微。在旧车市场中,卖主一定比买主掌握更多的信息。为了便于研究,阿克尔洛夫将所有的旧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保养良好的车,另一类是车况较差的“垃圾车”,然后再假设买主愿意购买好车的出价是20000美元,差车的出价是10000美元,而实际上卖主的收购价却可能分别只有17000美元和8000美元,从而产生了较大的信息差价。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如果让买主不经过旧车市场而直接从车主手中购买,那将产生一个更公平的交易,车主会得到比卖给旧车市场更多的钱,与此同时买主出的钱也会比从旧车市场买的要少。但接下来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况,当买主发现到自己总是在交易中处于不利位置,他会刻意压价,以至低于卖主的收购价,例如好车的出价只有15000元,差车价只出7000元,这便使得交易无法进行,面对这种情况,旧车交易市场的卖主通常会采取以次充好的手段满足低价位买主,从而使得旧车质量越来越差,最后难以为继。 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使得交易中总有一方会因为获取信息的不完整而对交易缺乏信心,对于商品交易来说,这个成本是昂贵的,但仍然可以找到解决的方法。还是以旧车交易市场为例,对于卖主来说,如果他们一贯坚持只卖好车不卖一辆“垃圾车”,长此以往建立的声誉便可增加买主的信任,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对于买主而言,他们同样也可以设置更好的策略将“垃圾车”剔除出来。本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另外两个得主斯宾塞和斯蒂格利茨,则提供了企业和消费者如何从各式各样的商品中去芜存精的方法 斯宾塞的研究着重于劳动力市场,他从长期的观察发现,在劳动力市场存在着用人单位与应聘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为了谋到一个较好的单位,应聘者往往从服装到毕业文凭挖空心思层层包装,使用人单位良莠难辨。在这里,斯宾塞提出了一个所谓的“获得成本”概念,他举例说,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应聘者如果具有越难获得的学历就越具可信度,比如说拥有哈佛文凭应聘者的才能,就比一般学校的毕业文凭更有可信度。对于人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斯宾塞在其博士论文《劳动市场的信号》中做了详尽的表述。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政府,当它们不能直接了当地传达其个人偏好或意图时,“信号法”可以提供较大的帮助。例如举债经营传达出来的一个信号是:公司对未来收益有着良好的预期。名牌商品向消费者传达的一个准确无误的信号是:它是一种高含量的创造,就是应该比一般商品更贵也更值钱。当然如果品牌要保持自身阳春白雪的地位,必须限量生产。这一理论也

解决委托代理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解决代理问题的显性激励方法,委托代理应用模型分析,主要用来解决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依据信息不对称理论提出激励措施,在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按一定的契约,分配财产剩余索取权,将剩余分配与经营绩效挂钩。这是目前绝大多数两权分离的公司实行激励努力的方法;解决代理问题的隐性激励方法,代理人声誉模型,代理人工作的质量是他努力程度和工作能力的一种信号,表现不好的代理人自然难以得到人们对他好的预期,不仅导致内部提升的机率下降,而且被其它企业雇用的机率也很小,因此,代理人意识到道德风险可能有害于他未来事业的发展。 。因此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上,失职的代理者通过企业被并购而被淘汰,有能力的经营者继续任用并忠实地贯彻执行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经营理念;所有权结构对经营的监督,由于证券基金经理正转向在董事会行使股东权利,给代理人的经营队伍施加压力,以改善经营绩效,证券基金等部分机构投资者可以对企业的人事,经营管理人员的报酬施加影响,可以影响代理人对企业的经营目标,因此机构投资者也参与到了对代理人的监督工作,由于机构投资者对市场信息的充分了解,会极大地改善信息不充分下委托代理博弈中委托人的利益

奔波在俗世里,不知从何时起,飘来一股清流,逼着每个人优秀。 人过四十,已然不惑。我们听过别人的歌,也唱过自己的曲,但谁也逃不过岁月的审视,逃不过现实的残酷。如若,把心中的杂念抛开,苟且的日子里,其实也能无比诗意。 借一些时光,寻一处宁静,听听花开,看看花落,翻一本爱读的书,悟一段哲人的赠言,原来,日升月落,一切还是那么美。 洗不净的浮沉,留给雨天;悟不透的凡事,交给时间。很多时候,人生的遗憾,不是因为没有实现,而是沉于悲伤,错过了打开心结的时机。 有人说工作忙、应酬多,哪有那么多的闲情逸致啊?记得鲁迅有句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是有的。” 不明花语,却逢花季。一路行走,在渐行渐远的时光中,命运会给你一次次洗牌,但玩牌的始终是你自己。

浅析信息不对称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

浅析信息不对称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 摘要:资本市场的发展需要依靠大量的信息,然而经济运行中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使得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不能很好的发挥它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这就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和监管机制来共同规范与指导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本文结合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情况,着力分析信息不对称的具体表现,并对政府监管部门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资本市场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信息披露制度 在经济活动中,信息是影响经济主体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信息经济学中主要研究信息是否完备、信息是否充分、信息是否对称。通常当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能够清楚地被有关利益各方了解的时候,这个经济主体选择的行为与当其他经济主体不能清楚地了解他的情况时的行为是不同的。市场经济活动有大量经济主体在参与,这些大量经济主体的活动就构成整个市场经济的总体运动。 市场交易双方所掌握的信息如果出现一方多、一方少,或者一方有、一方无的情况,就叫作出现了非对称信息。当交易的主体不是两个而是多个时,只要有一方比其他各方知道的多,或者有一方比其他各方知道的少,这种情况就叫做非对称信息。例如,董事会和总经理之间就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董事会聘用了总经理是希望总经理付出劳动和管理才能,使企业赢得最大的利润,但是关于总经理能力的大小、付出劳动的多少、工作努力程度的高低,董事会往往知道地非常有限,而总经理自己最清楚,这实际上是出现了信息不对称。董事会怎样才能决定报酬是否值得或者说董事会怎样才能让总经理努力工作呢?这就需要设立适当的激励制度来解决这种问题。 资本市场主要是指证券融资和经营一年以上中长期资金借贷的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和中长期信贷市场等。而资本市场中尤为重要的证券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很突出,这对资本市场的危害很大。 由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逆向选择会使市场无法有效地运转,当市场中大量存在逆向选择现象时,人们就会失去了对市场的信任,市场就会崩溃。通常情况下,解决逆向选择的办法主要有政府介入市场进行行政干预,避免逆向选择的情况发生;占有信息多的一方向另一方提供更多的信息,以减小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前者过于依赖政府行政干预的力量,这不利于整个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的长远发展,所以世界各国的证券市场都参照后者,制定了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需要发行者及时、准确地向投资者披露信息。但同时政府还要建立各种监管机构来避免信息不对称对市场造成危害,如证券市场上有证监会,保险市场上有保监会等等。 在证券市场中信息不对称还直接表现为内幕交易(Insider Trading),只有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下才会出现内幕交易,可以说内幕交易是信息不对称的直接后果。本文把信息不对称分为宏观信息不对称和微观信息不对称。宏观信息不对称是指政府管理部门在制定对证券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时所产生的信息,市场活动主体(包括投资者、上市公司、证券中介机构)获得信息数量与质量上不相等,由此导致的内幕交易为宏观内幕交易微观信息不对称是指上市公司所拥有的对证券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市场活动主体(包括投资者、上市公司、证券中介机构)获得信息数量与质量上不相等,由此导致的内幕交易为微观内幕交易。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内幕交易会破坏证券市场筹集资金、资源配置等功能,使市场无效,导致证券市场失灵。 那么,我国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与内幕交易产生的原因到底为何呢?这里所讨

信息不对称、市场失灵与政府监管

2013/11/26 张维迎于北大理教207 晚18:60 信息市场与不完全信息 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是以充分竞争、信息对称为条件的。 非对称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 (信息经济学) 不完全信息incomplete information(博弈论) 事前非对称(逆向选择) 事后不对称(道德风险)——经济学分析的重点 恩将仇报(胡耀邦和薄一波) 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的问题帕累托最优 二手车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故事 平均质量的问题 并非所有的产品都有市场 并非所有的风险都可以交易 并非有价值的投资项目都可以融资 (其实市场没有失灵) 但是市场本身就是解决非对称信息的机制,发现和传递信息社会是企业家的主要功能 福利经济学的两个定理(斯格里格策)——市场失灵的鼓吹者 正是有了信息不对称才有了市场 处理信息劣势的一方有积极性获取信息 处理信息优势的一方有积极性传递信息 第三方有积极性通过减少信息不对称赚钱 这类似停车场的提供,车主自己提供, Incentive(激励制度) 买方没有私人信息的一方 卖方有私人信息的一方 Δ≥0.5(贴现率)1块钱的将来收益至少在5毛以上。 厂家更有可能生产高质量的产品 声誉机制的条件 重复博弈(避免机会主义) 足够耐心 相对确定的环境 欺骗可以被观察到(信息问题) 受骗人有积极性的惩罚

信息机制越严重,那么声誉受影响的可能性就越大 市场机制很可能受损那么机制在某种条件下很可能被删除掉 处理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之间的关系(显然前者都是一次博弈,而不是重复博弈) 无论个人或者企业都要注重其中的感受企业可以作为声誉的载体 企业的唯一资产就是“声誉”,其它都是资产。无形资产,商誉 个人的成本降低随着声誉的降低而下降作为一个声誉的载体 企业的连带责任 老板的连带责任(别人干坏事,都是你的责任) 大企业为小企业承担连带责任 人在与合作(cooperation) 价值链的构成其实在于每个环节的精益求精,这就是声誉的成本,如果有一个环境出错,那么对于整个企业的影响使非常严重的因为声誉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次博弈。但作为企业的角度,是重复博弈。所以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企业必须维护自己的声誉。 维护市场的机构变成寻租的机构 中国按照自己的思路来理解市场经济很容易引起它人的怀疑 错误的假设: 政府是无所不知的(无知的政府) 政府是大公无私的(自私的政府regulatory capture) 政府是言而有信的(言而无信) 市场做不了的事,政府更不一定做好(产权理论) 一开始, 增加管制,增加声誉(提高信息透明度) 超过均衡点 增加管制,声誉下降;为什么: 1、增加了更大的不确定性,未来更不可测,政府的管制太多,更追求短期行为 2、寻找行为更加普遍,惩罚更不可信,信誉的价值降低(垄断利润增加) 3、管制引起腐败,贿赂官员比贿赂投资者更划算,成本降低,腐败滋生。 管制的陷阱

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商业银行信贷问题重点

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商业银行信贷问题 摘要介绍了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使商业银行的信贷出现了“惜贷”现象,引发了存款客户盲目选择银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而且使不良贷款增加。确立完善的信息机制,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加强法制建设,有助于我们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关键词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信贷银行是经营资金融通业务的中介,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核心业务。而在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中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2001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了三位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宾塞、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们在信息经济学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1970年阿克尔洛夫发表了《次品市场》,他认为在二手车市场上,买卖双方重复博弈的结果使二手车成交量很小,其原因就在于信息不对称。1973年斯宾塞在其论文《劳动市场信号》中对劳动力市场存在的信息不对称进行了深层分析。1976、1981年斯蒂格利茨相继发表文章,分析了保险市场和信贷市场存在的道德风险问题。本文将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对策。1 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是在市场交易中,交易的一方对另一方缺乏信息,进而影响其做出正确决策,导致交易效率降低的现象。根据信息经济学理论,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分为事前的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和事后的道德风险(Moral Hazard)两种情况。逆向选择是交易事前的信息不对称。阿克尔洛夫在分析二手车市场认为,在二手车市场上有好车也有坏车,买主很难分辨出来。所以买主愿意支付的价格是二手车的平均价格。好车的卖主索要的价格高于市场的平均价,坏车的卖主很愿意以平均价出售。从而导致好车退出市场,只剩下坏车。金融市场上同样也存在这种事前的逆向选择,最终的结果也是好的借款人退出市场,市场上留下的是质量差的借款人。道德风险是交易事后的信息不对称。在金融交易发生之后,借款人可能用贷款人的资金从事风险更高的业务,以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比如企业用信贷资金从事高风险的投资。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于我国商业银行中,使得银行交易效率降低,金融风险增大。2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关系的信息不对称2.1 惜贷现象由于借款人与银行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银行缺乏对借款人真实的经营和财务状况的了解。借款人对自己的信用水平、偿债能力、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非常了解。银行提供的贷款利率是社会风险度的平均值。这样就会产生逆向选择问题,风险低的借款人觉得利率太高不愿意贷款,风险高的借款人却积极地寻求贷款。贷款银行单凭借款人的财务资料很难判断谁是风险低的借款人,谁是风险高的借款人,而且有些风险高的借款人为了取得贷款,向贷款银行隐瞒真实情况,更有甚者提供虚假信息,提供给银行的是虚假的财务报表。当银行难以正确判断时,就会拒绝借款人的请求。商业银行和借款人之间重复博弈的结果导致产生“惜贷”和“慎贷”现象。2.1 不良贷款问题在做出贷款决策时,银行最关心的是借款归还问题。然而银行对借款人的情况了解始终是有限的,在贷款发放之后,一些不良借款者欠贷、赖贷、逃贷,难以归还贷款,这就会产生不良贷款,银行同时会遭受经济损失。2003年末据国家统计局统计,银行业主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2.44 万亿元,不良贷款的比例为17.8%。1999年国家投资组建了信达、长城、东方、华融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这是专门剥离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金融机构。当时为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剥

代理理论与公司治理

委托代理理论出现的时代背景: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了新一轮的经济衰退,产品市场严重过剩,各国公司的管理重点从先前的生产控制转向风险控制,公司规模大大缩小甚至倒闭,从而引发了西方各国对公司治理问代理理论题的热烈讨论。 1、传统委托-代理理论与公司治理研究。 Jensen(1976)等人发表《企业理论:管理行为、代理成本与所有权结构》构建建立委托代理理论分析公司治理的基本框架。代理关系定义为一种契约,在这种契约下,一个人或更多的人(即委托人)聘用另一人(即代理人)代表他们来履行某些服务,包括把若干决策权委托给代理人。当股东与经理人员都是效用最大化者时,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经理人员不会总以股东的最大利益行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股东必须给予经理人员适当的激励,以及通过提高约束代理人越轨活动监督费用,可使得双方利益偏差有限。另外,在某些情形下,为确保经理人员不采取某种危及股东的行动,由经理人员支付一笔费用(保证金)确保股东可以得到补偿。代理人的决策与使委托人福利最大化的决策之间会存在某些偏差,这种偏差是一种剩余损失。Jensen给出了代理成本的内容:(1)委托人的监督支出; (2)代理人的保证支付; (3)剩余损失。 委托—代理问题以及代理成本的出现来源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完备和不对称,而这种不完备的信息导致双方无法签订完全契约,同时信息不对称迫使委托人向代理人支付租金(或进行转移支付),这些使得双方无法实现最优契约,最终选择次优契约均衡点(甚至是无效率契约均衡)。 2、传统委托—代理理论中的公司治理机制 1.内部控制机制对代理成本的降低 无法直接观察和判断经理人的努力程度和真实水平,这时所导致的双方信息差距就严重影响了契约均衡点的形成,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一是让经理人自发的传递信息,二是通过内部控制机制的监督,股东通过观察来获取经理人的信息。 激励:在现代公司中,解决经理人在事后偷懒、内部交易等道德风险的重要机制设计是,在事前与经理人签订一份建立在可观测变量上的激励合约。所谓激励合约是通过在投资者(或董事会)与经理人之间订立隐性或显性合约,来实现把对经理人努力的补偿(年薪、股权或期权等)建立在企业业绩等可证实的指标上,从而使经理人在一定程度上,按照投资者的利益行事的一种激励手段。 监督:利用公司董事会与外部董事来监督经营者。由于在分散股权结构下,股东仅作为出资人不可能经常参与公司的经营活动和对经理人进行监督,所以股东将自身的权利赋予一个公司常设机构———董事会来代理他们对经理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从而降低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两个原因导致了董事会不能尽职:首先,事实上在股东与经理人员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样存在于股东与董事之间,董事很少拥有太多的公司股份,董事能否为股东利益着想很难得到保证;其次,在股权分散的情况下,往往经理人员对董事会成员的选举具有极强的影响力,董事会很容易被经理人员操纵。 2.外部控制机制对代理成本的降低。 通过市场竞争传递信号,从而能够对经理人员的效率和信息进行甄别。这种解决思路与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竞争理论相关联。竞争激励理论指的是竞争能产生一种非合同式的“隐含激励”( implicit incentives),这种隐含激励来自于三个方面的动力: (1)信息比较动力。竞争可以让企业经理人员的能力和努力程度更加充分公开,从而做到更有效的监督与激励经理人员。(2)生存动力。充分的竞争导致企业在市场中生存或死亡,经理

教育支出的信息不对称与委托—代理问题探讨(一)

教育支出的信息不对称与委托—代理问题探讨(一) 摘要:在教育财政支出运行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关系,正是由于级层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教育支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着重分析公众与政府、政府与政府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成因,并提出基层间应该信息公开,利用监督职能来完善教育支出的委托—代理关系。 关键词:教育支出;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 委托代理的概念来源于法律规定,如果一方自愿委托另一方从事某种行为并签订合同,委托代理关系即告产生。授权人就是委托人,而获得授权者就是代理人。在教育支出中的委托代理中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即在契约安排前后参与者之间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而且,委托-代理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存在这两个相互独立的个体,如,公民与政府,政府与政府之间,且双方都是在约束条件下达到效用最大化。②委托人和代理人面临社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且他们二者所掌握的信息处于非对称状态。③代理人的隐藏信息和私人行动影响委托人的利益。信息不对称是信息不完全的一种情况,即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掌握更多、更及时的有关信息。信息不对称不仅是由于人们认识能力不足,不可能知道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更重要的是,由于行为主体如果要充分了解信息将花费的成本太大,所以必然不允许其掌握完全的信息。 1教育支出中的委托——代理关系的类型 在教育支出过程中,从部门外部看,一直以来存在着四层代理关系,第一层委托代理是公众与权利中心的最高层(一般为立法机构);第二层是立法机构与政府(主要是财政部门);第三层是财政部门与财政资金使用部门之间;第四层是政府部门的不同身份的有不同的委托代理关系。在教育支出问题上,委托——代理关系其实都可以追溯到同一个初始委托人,那就是社会公众。因为社会公众作为纳税人,是公共教育财政资源的供给者,而政府部门是教育资源分配的行为主体。同时,由于中国的多层级性,对于教育支出过程中又存在着行政行为的初始代理人和最终代理人,影射出了教育资源实际运行中的委托-代理关系。综合,可将 教育支出的委托-代理关系归纳为以下两种: (1)公众与政府的委托-代理关系。从传统的四层委托代理关系的分析来看,公众首先将教育支出的权力委托给最高权力中心——一般立法机构,立法机构又再次充当二级委托人将教育支出相关的财政资金处置权金额监督权委托给政府,政府通过使用公共教育财政资源而成为纳税人的事实代理人。公众由于其与政府形成的委托代理契约是不成文的、隐形的,而作为利益主体的身份不直接、不分明。因此,公众虽然名义上是委托人,但实际上难以实现作为委托人而享有的权力。即使公众愿意行使自身的教育权利,表达对教育服务的愿望,也由于难以对政府的运转和管理成功与否进行准确衡量、评价并实施相应对策,从而造成代理者提供的教育服务与委托者所需要的廉价且高效的教育服务存在一定差异,没能达到委托人的教育初衷。 (2)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在教育支出的具体运行过程中,都是不同层次的政府或财政部门在操作,不管是前面提及的财政部门与财政资金使用部门之间还是政府不同身份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其实都属于政府内部的行政活动,都是政府行为,因此,可归纳为政府部门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而这个委托-代理却是公民与政府这个委托代理关系派生出来的。中央政府给公众提供的教育支出、教育转移支付等,是通过基层政府直接向受用者提供或代为购买教育品,因此中央财政与基层政府之间构成契约关系。中央和省级政府都是教育的法定委托人,他们承担教育的出资责任,而地方基层财政承担教育支出的派送者,这就形成了中央、省、市、县多级分担教育资金的体制,形成了政府间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保险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四大对策

遇到保险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https://www.360docs.net/doc/7715047276.html, 保险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四大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信息经济学认为,市场交易双方拥有的市场信息是不对称的,拥有更充足信息的一方为了自身的利益将损害另一方的利益,这种行为被称为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是所谓的“二手车市场”,即“柠檬市场”,按照信息经济学的解释,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的存在,将导致“二手车市场”次品泛滥,极端情况下该市场将逐步萎缩甚至消失。 保险市场也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信息经济学开拓者之一的斯蒂格利茨对此进行了分析,他指出:保险公司事前不知道投保人的风险程度,从而使保险水平不能达到对称信息情况下的最优水平。当保险费处于一般水平时,低风险类型的消费者投保后得到的效用可能低于他不参加保险时的效用,因而这类消费者会退出保险市场,只有高风险类型的消费者才会愿意投保。当低风险消费者退出后,如果保险费率不变,保险公司将亏损。为了不出现亏损,保险公司不得不提高保险费。这样,那些认为自己不大可能碰到事故的顾客就会觉得支付这笔费用不值得,从而不再投保,最终结果是高风险类型消费者把

低风险类型消费者“驱逐”出保险市场。这就是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 此外,保险市场上还存在道德风险,即保险公司不能观察到投保人在投保后的个人行为。如果投保人不履行合同或故意制造事故,往往会使保险公司承担正常概率之上的赔付率。 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是客观存在的,其对保险契约的达成、市场的运转产生不容低估的影响。本文拟就保险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影响及矫正问题进行探讨。 二、保险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形式及其影响 保险经营活动中交易的双方因各自所处的地位、信息交流的愿望、拥有的资源和保险知识等差异,造成对方希望了解或本来能够了解的信息不能为对方所了解,从而形成保险信息的不对称。保险信息不对称涉及到保险知识、保险技术、主客体特质、业务经营情况等多方面信息,由于不对称,使保险关系的双方诚信基础受到损害,从而影响保险关系的确立和确立后的牢固程度,进而对保险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产生影响。 (一)保险知识的不对称及其影响

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 传统认为信息对买卖方是均匀分布的,双方利益都能得到平衡,有效保护自由发展。伴随着理论的发展,信息不对称不均匀分布,生产者掌握的信息多于消费者,双方对信息的分布处于不对称的状态,出于利益关系、信息优势,一方不会主动披露更多信息给另一方(理性人),所以使信息均匀分布不可行。 某些参与人拥有的信息,而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信息优势,信息劣势,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可能会发生在合约签订之前,也可能发生在合约签订之后。如: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精心包装提高自己使信息不对称严重)。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信息不对称呢?首先,就如上文提到的,信息从产生的时候起就不可能均匀分布(天生的不对称)。就像消费者和生产者对产品信息的了解不可能一样多;其次,利益关系阻碍了信息的披露。如上市公司按规则要定期向股东披露信息,但有时候信息的披露会使某方的利益受损,所以一般不会主动披露(商业机密)。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就会出现机会主义行为,他们的出发点就是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利己主义者,而且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不择手段。厂商串谋(相互勾结,相互合作)以达到垄断行业、垄断市场的母的,从而谋取暴利,使消费者利益受损;其次会出现逆向选择行为。由于信息分布不对称而产生的市场调节方向相反的行为:劣胜优汰;也存在道德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任何交易方所做出的不道德行为的可能性发上在合约签订之后,保险市场也是道德风险易发生的场所在保险市场上:道德风险来自保险公司不能观察到投保人在投保后的个人行为:如果保险者不按常规履行合同或故意遭险,往往会使保险公司承担正常概率之上的赔付率;这时的逆向选择来自保险公司事前不知道投保人的风险程度,从而使保险水平不能达到对称信息情况下的最优水平。当保险金处于一般水平时,低风险类型的消费者投保后得到的效用可能低于他不参加保险时的效用,因而这类消费者会退出保险市场,只有高风险类型的消费者才会愿意投保。当低风险消费者退出后,如果保险金和赔偿金不变,保险公司将亏损。为了不出现亏损,保险公司将不得不提高保险金。这样,那些不大可能碰到事故的顾客认为支付这笔费用不值得,从而不再投保,高风险类型消费者就会把低风险类型消费者“驱逐”出保险市场。这就是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提供不同类型的合同,将不同风险的投保人区分开,让买保险者在高自赔率加低保险费和低自赔率加高保险费两种投保方式之间选择,以防止被保人的欺诈行为。在劳动力市场上,对于雇主来说,应聘者的受教育水平起着筛选和指示的作用。一个有大学文凭的人可以向雇主提供一种能够证明其有能力的信号。正是凭着“文凭”这个信号,雇主会按平均水平所做的决策来取舍雇员,并决定其应得到的报酬。所以,人们呆在学校里被认为可能主要不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生产技术,而是为了使潜在的雇主相信他们能创造较高的生产效率,应拿较高的工资。正是由于劳动力市场上雇主和雇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要求必须靠一种市场信号来帮助信息缺少的一方进行识别。 但相对应的,信息不对称理论也存在一定的优势。 首先,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最重要的应用领域是企业理论。如果有一个委托人和一个代理人,代理人对自己的行动或能力拥有私人信息。由于委托人无法准确观测到代理人的行为,那么,无论采取何种奖励措施,代理人都会选择最大化自己效用水平的行动。换言之,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委托人只能通过合理地

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1)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现有的营销方式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市场交易双方的利益失衡,影响社会的公平、公正的原则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并且提出了种种解决的办法。但是,可以看出,信息经济学是基于对现有经济现象的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对于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还处于尝试性的研究之中。例如,买者对所购商品的信息的了解总是不如卖商品的人,因此,卖方总是可以凭信息优势获得商品价值以外的报酬。交易关系因为信息不对称变成了委托——代理关系,交易中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为代理人,不具信息优势的一方是委托人,交易双方实际上是在进行无休止的信息博弈。 (2)信息不对称导致信任危机的产生 (3)信任危机的后果 占有信息的人在交易中获得优势,这实际上是一种信息租金,实际上信息租金是每一个交易环节相互联系的纽带。每一个行业都是特殊信息的汇总,生产一种产品要工程师的专业信息和技术人员的技术信息以及销售人员的市场信息,把产品变成商品进行交换,需要商人的专业渠道信息和价格信息。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这座山其实就是信息不对称,而要获得这些信息是要付出成本(代价)的。不对称信息实际上可以被看作对信息成本的投入差异,消费者往往没有对商品的诸如生产信息等信息进行投入成本,这必然与生产者之间产生信息投入成本差异,生产者利用信息投入差异获取利润正是为了补偿先前付出的信息成本。其实质仍然是资本的获利性在另一种层面上的体现,只不过我们剥离了资本,换了一种观察的角度而已。 信息经济学的价值不在于揭示了信息不对称,而在于说明了信息和资本、土地一样,是一种需要进行经济核算的生产要素。在商品经济中,信息主要反映在价格上,价格信息是经济信息的中心,其他信息都是为价格信息服务的。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用价格信号对社会资源进行配置,社会资源的分配和再分配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围绕价格进行资源博弈的过程,对任何一种资源的优先占有都可以在博弈中获得相关的利益,信息也是这样。 在现实经济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如此普遍,其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影响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效率,造成占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获取太多的剩余,出现因信息力量对比过于悬殊导致利益分配结构严重失衡的情况。因此,纠正以上问题,减少信息暴利及维护资源分配的效率及相对公平应该成为信息经济学的主要任务。 那么有没有一种营销能够有效的解决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使得消费者和商家能够获得双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