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残疾心理康复服务的5项主要内容

精神残疾心理康复服务的5项主要内容
精神残疾心理康复服务的5项主要内容

精神残疾心理康复服务的5项主要内容

(1)自知力矫正和自信心训练。

正确认识和对待精神疾病。对可能出现的“社会歧视”及“自我歧视”,采用自我意象训练,自我指令性暗示及成功案例举例和现身示范等方法增强自信,减少病耻感,消除精神病后忧郁。

(2)纠正个性缺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降低心理精神疾病的复发率。通过心理测查和病史症状分析指出自身个性缺陷和引发心理精神疾病之间的相关性,个体的认知偏差是如何产生疾病及症状的?同时运用“心理剖析法”讨论个人成长经历、生活境遇,对个性造成的影响,并以此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认识生活之态度和观点,告知哪些是合理的、可以理解的?哪些是偏激的、片面的?分析患病后不愿承认有病的心理学机理,改善治疗依从性,恢复自知力。

(3)个别心理辅导。针对不同患者提供住院回家后可能会面临困境的解决办法。如因个性内向不善交往,人际关系缺乏,受挫后缺少相应的“社会支持系统”,而带来孤单郁闷时必须进行人际交往技巧的指导;有的因家庭婚姻矛盾难以解决而至痛苦焦虑、失眠等又需提供处理夫妇婚姻问题的办法;有的因患慢性躯体疾患、身心疾病,必须解释情绪因素和疾病间的关系,调节情绪技巧,如采用“放松训练”结合“催眠治疗”缓解症状,告知其防治方法,医学控制措施。

(4)系统家庭干预治疗。它是将药物治疗、家庭教育、社会支持、危机处理等手段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治疗方法。内容包括:了解家庭结构关系、探询家庭社会文化背景、家庭在各成员心目中的位置、家庭成员交互作用模式;评估家庭支持系统和夫妻关系、了解

家庭成员间的角色、分析家庭成员间的角色定位、探讨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表达模式等。实施系统家庭心理治疗可以消除误解,减少家庭矛盾和压力,提高康复的成效。

(5)心理卫生和精神疾病相关基本知识的学习

通过学习使患者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基本内容和标准?什么是精神疾病,其主要表现及其特点?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法有那些进展?如何选择精神药物,常见的副反应及处理方法是什么?如何预防精神疾病的复发?为什么要进行精神疾病的康复?家属和患者如何进行良好的沟通?

最新精神疾病护理学

精神疾病护理学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当前广泛提倡的新的医学模式是:D A.生物医学模式 B.整体平衡模式 C.心理社会模式 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E.社会文化模式 2.听幻觉最常见于C A.躁狂症 B.抑郁症 C.精神分裂症 D.癔症 3.病人原先无任何精神异常,某次听广播时突然坚信播音员在说他,而他的生活经历与当时的广播内容并无明显联系.这病人可能的症状为B A.听幻觉 B.原发性妄想C继发性妄想 D.思维散漫 4.谵妄属于下列哪种障碍D A.情感障碍 B.思维障碍 C.行为障碍 D.意识障碍 5.痴呆综合征又称为C A.急性脑病综合征 B.谵妄综合征 C.慢性脑病综合征 D.遗忘综合 6.病人呆坐于一旁,对医生的任何提问均不作回答,医生让其开口喝水时,患者却双唇紧闭,扭头逃避面前的杯子,该患者的症状可能是B A.缄默症 B.主动违拗 C.被动违拗 D.木僵 7.随境转移主要见于D A.精神分裂症B.神经衰弱C.疑病症 D.躁狂症 8.下列哪种说法错误D A.谵妄病人可发生冲动行为 B.谵妄病人的视幻觉多为恐怖性的 C.谵妄病人常有定向障碍 D.谵妄病人突然变得安静,说明病情好转 9.男,55岁,有长期饮酒史,近期出现情绪低沉,想死,由家属送来急诊,当时呼吸有明显酒味。对这样有自杀意图的酒依赖者,最合适的处理是B A.耐心说服,劝其不要自杀 B.立即住院治疗 C.每日一次心理治疗 D.每日一次群体心理治疗 10.关于精神病学的学科地位,以下哪种说法正确( D ) A.精神病学是生物医学的分支学科B.精神病学是行为医学的分支学科 C.精神病学是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D.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分支学科 11.感知的定义为( B ) A.缺乏相应的客观刺激时的感知体验 B.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而被意识到的过程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精神病患者康复

孩儿们,都该回来了吧,都该收心了吧。再次提醒大家,初期答辩还有10-15天。需要内容: 1、封面 2、目录 3、选题背景(为什么选这个题) 4、课题简介(所做课题是什么解释清楚) 5、基地分析 6、设计理念(设计分析,怎样做这个设计,有什么问题、怎样解决问题)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精神病患者康复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和进步,精神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精神病患者逐渐进入我们的视线,成为一个亟待应对的社会问题。本文先从报纸上刊登的一则新闻入手,通过分析案例,得出精神病患者在社会中所处的弱势地位的事实,随后引出精神病患者康复问题。文章主要论述了精神病患者的社区康复,并从精神病社区康复的意义,家属在其中应该扮演的角色,社区康复实际工作中的注意点三方面给予了较为详细的说明。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康复社区康复服务 一、案例及其分析 4月21日凌晨时分,4名中学生翻墙外出玩耍,在曲靖市陆良县街头发现一名精神病患者后,竟以“打着玩”为由,用竹棍、石块等对其进行近两个小时的殴打,最终导致20岁的女孩钱金芬创伤性休克死亡。记者昨日从陆良县公安局获悉,因涉嫌故意伤害罪,4名中学生已被刑事拘留。(《春城晚报》4月26日) 除了谴责4名肇事青少年的暴行,反思未成年人心智教育的得失,我还想提出一个问题:对于精神病患者这样“行走于社会边缘的人”,我们如何给予他们应得的权利?残暴悖逆的背后,凸显的是道德的沦丧与教育的失范,而在其背后,掩饰不住的却是精神病患者面临的社会困境。精神病患者屡屡伤人以及被伤害的现象,理应受到高度重视,这种重视决不等同于忙不迭地将精神病患者送进精神病医院,精神病患者本身有病症的轻重之分,但其无意识下的行为有可能成为“定时炸弹”,也是一个亟待应对的社会问题。 对于精神病患者,社会虽然并没有彻底取消他们的容留空间,却往往在歧视与漠视中表露出人类根深蒂固的集体潜意识——把精神病患者当做生活不能自理乃至有害的群体,这种偏见很容易造成对其应享权利的抹杀。就社会学而言,个人化是社会制度安排的结果,一部分人权利得不到保障,也就是制度设计失当的结果。如果我们始终把精神病患者当成异类,那么无形中就扩散成一种社会性病理,受害者将是包括精神病患者在内的所有人。换个角度来说,当精神病患者脱离了整个社会制度设计的框架,被视为对社会“零贡献”的群体,很容易引发社会“占有与剥夺他人资源”的排斥感,由此而导致的“精神病患者属社会废物”的极端心理将有可能埋下危险的种子。以殴打精神病患者取乐的少年,是否也是缘于我们的社会对精神病患者合法权益保障的漠视,间接纵容了少年们的歧视心态与暴行而终酿惨祸

常见的心理疾病

常见的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心理异常的总称。通过对咨客心理症状的分析,可首先做出医学诊断,进一步做心理学诊断,便于选择心理治疗的方法。常见的心理疾病包括精神病、神经症及其它心理障碍: 1、精神病:是一类严重的心理疾病,需精神科专科医生来治疗。包括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 2、神经症:是公认的心理因素引起的疾病,是心理治疗的主要对象。根据ICD-9中规定,分为十类:A焦虑神经症、B歇斯底里(我国译为癔病)、C恐怖症、D强迫症、E抑郁症、F神经衰弱、G人格障碍、H疑病症、I其它神经症性障碍、J未定型; 3、其它心理疾病:A性倒错、B性变态(包括露阴症、窥阴症、挨擦症、恋物症、异装症),以上病症又叫性偏移。 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所有精神疾病中最复杂的一种,是脑的严重、慢性、致残性疾病。曾被认为是心理疾病,现划为大脑疾病。 有关精神分裂症的一些统计资料根据美国国立精神健康研究所的 资料: ●每年有200万以上的成年美国罹患精神分裂症,其中有1/10承认有过自杀行为。

●在美国,尽管仅1%的人群患有谨慎心理性疾病,然而,光精神分裂症所占用的消耗费用占所有精神心理性疾病费用的22%。 ●精神分裂症病人所占用的病床数占所有因精神心理性疾病住院的22%。 哪些人患精神分裂症? 尽管男女均可发生精神分裂症,但男性起病比女性早,通常在10~20岁起病,而女性常在20岁以后至30多岁起病。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有哪些? 以下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症状,但每个患者表现有差异,症状包括: ●对现实的歪曲知觉 ●意识混乱 ●多疑 ●错觉 ●幻觉 ●思维紊乱 ●情绪失控 ●感情平淡(情感表达) ●工作和学习困难 ●缺乏密切的人际关系/社交退缩 ●夸大自身价值和/或不现实自我评价过高

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总结

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总结 篇一:残疾人康复工作总结 Xxx社区服务中心 Xxxx年残疾人康复工作总结 为了切实推进我镇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工作,根据县xxxx 号“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基础工作意见的通知,xxxx海盐县残疾人联合会、卫生局关于印发残疾人康复中心(站)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镇残疾人康复工作实际,建立残疾人康复中心,开展各项康复服务工作。为全面提升我镇残疾人康复服务能力,使广大残疾人就近得到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康复服务,以实现机会均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目标,从而使我镇残疾人达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现将xxxx具体开展的几项工作总结如下。一、xxxx,我们全面开展规范化的社区康复工作,现已建立残疾人康复中心x个,残疾人规范化康复站x个,康复服务站x个,主要做到了五个抓:抓宣传发动,抓组织网络,抓队伍培训,抓资源整合,抓康复训练。实现六个有:有康复场所,有康复医生,有服务内容,有训练器具,有工作制度,有服务记录。确保了全面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任务。 二、开展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xxxx年前,我们联合各行政村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经过调查摸底,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辖x个行政

村、x个居委会、总人口xxxxx人,残疾人总数xxx人。其中肢体残疾xxx人,智力残疾xx人,视力残疾x人,听力残疾x人,精神残疾x人。持有残疾证x人,占调查摸底数的x%.并对这xxx残疾人建立健全健康康复档案(精神残疾按精神防治专项管理服务),做到每人一册、按要求进行随访、每年不少于x次、对重点对象随访不少于x次的要求。并把每次随访的结果记录在康复手册中。xxxx年我们在x月份前完成了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的对象的康复需求调查,做到了一人一册台帐的建立,同时开展各项康复服务工作。现持有二代残疾人证有xxx人,其中肢体残疾xxx人,智力残疾xx人,视力残疾xx 人,听力残疾xx人,听力语言残疾xx人精神残疾xx人、第二代残疾人比第一代减少xx人。xxxx新增残疾人xx人。我们对第一、第二代持证残疾人做好衔接工作,同时对x个重点康复对象进行重点康复服务,并且建立助残结对训练服务。xxx年,我镇累计康复需求服务xxx人,康复医疗服务xxx人次,训练指导服务xxx人次,心理支持xx人人次,知识普及xx人次,用品用具服务xx人次,达到了规定要求。 三、康复人员培训。我镇现有康复员xx名,康复调查员x名,均参加了县残联组织的业务培训。同时,中心对康复员先后进行了x次培训指导。 四、开展康复训练服务。中心从xxxx年x月开始,每逢周一、周三、周五,康复中心对残疾人开放,并安排康复医生进行康复训练指导。现已有xx名残疾人接受了康复训练活动服务。

引发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

引发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 来源:吉林安定医院 https://www.360docs.net/doc/7715106087.html,/ 人为何有压力?压力为何能引发心理上的障碍?从古至今,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心事,这些都是恒久性的问题。学生为考试苦恼、青年人为恋爱折磨、白领为工作奔波、中年人为养家糊口苦干、老人为疾病烦忧.......身为情感性的人,我们都具有自己的思维和个性,生活中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在解决这些烦忧的时候,难免不会不波动到人的情感,由此而引发心理上的问题。 引发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 一、心理原因 人的性格不同,处理事情的态度也不一样。一般问题发生在常人身上所产生的影响不可能延续太长时间,没有对正常的生活和心理造成危害。然而,心理素质差的人情感脆弱、神经敏感,遇到一些小事就会久久不能忘怀,感情易受伤害,继而引发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产生系列的身心障碍。如:考试焦虑、升学就业、婚姻家庭、人际关系等问题,它是心理咨询所要解决的主要对象。 二、生理 有的人先天存在某些机能的缺陷,如脑功能不完整等。这类人是心理疾病的易发人群,需要长期的服药抑制病情。除此之外,遗传因素也是不能忽略的问题,如果某人的直系长辈中

有人曾经患过精神类的疾病,那么他患上精神病的几率要比常人高的多。 三、行为方式 不良的作息时间和行为方式如抽烟、酗酒、好逸恶劳等也可能引发心理疾病。 四、超负荷的压力 现正的都市群体被高强度的学习、工作压力所围绕。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得不到喘息,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心理上的疲劳,重则诱发精神类疾病。 五、生活所迫,加重心理压力 家庭生活的重担,工作上的激烈竞争,在双重重担的作用下,极易诱发心理疾患。 六、学习压力过重 近年来,大中小学生出现心理疾病的案例越来越多,不得不引起广大市民的关注。这些学生每天要面对做不完的习题、家长和老师不停的唠叨、考不完的试...身负重望的他们,不得不加快脚步、绷紧神经的学习。重压之下这些学生难免不出现心理上的障碍。 七、缺乏关爱 我国现在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大课题。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老人都达到了温饱水

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8年版)

关于印发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 (2018年版)的通知 国卫疾控发〔2018〕1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计生委:为贯彻落实《精神卫生法》《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适应精神卫生工作发展需要,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对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的有关要求,我委组织编制了《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8年版)》。现印发给你们(可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下载),请遵照执行。原卫生部发布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年版)》(卫疾控发〔2012〕20号)同时废止。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8年5月28日(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 (2018年版) 严重精神障碍是指精神疾病症状严重,导致患者社会适应等功能严重损害、对自身健康状况或者客观现实不能完整认识,或者不能处理自身事务的精神障碍。为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发现、治疗、管理、服务,促进患者康复、回归社会,充分发挥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精神卫生防治技术管理机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含精神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精神/心理科,下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工作中的作用,明确各自职责、任务和工作流程,提高防治效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的相关要求,制定本工作规范。 本规范的服务对象为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等六种严重精神障碍的确诊患者。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三十条第二款第二项情形并经诊断、病情评估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不限于上述六种疾病。 1.机构、职责及保障条件 1.1 精神卫生工作领导与协调制度 县级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主动配合当地人民政府建立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或部门协调工作机制,每年至少召开2次例会,研究制定辖区精神卫生政策和相关制度,统筹协调解决综合管理、救治救助、人才培养、机构运行、保障等问题,负责组织辖区精神卫生工作的开展与督导。探索建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社区康复机构、社会组织和家庭相互支持的精神康复服务模式,完善医院康复和社区康复相衔接的服务机制。结合辖区实际建立“对口帮扶”等工作制度,在辖区组织开展精

家人如何与精神病人沟通

家人如何与精神病人沟通 有不少病人家属在陪护的过程中,由于不懂得如何排解自己的精神压力,也出现了精 神或心理上的问题。照顾精神病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需要家属有一个健康、积极的 心态。 首先,要正确看待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和别的疾病一样,都是一种普通的疾病,只是 表现症状和治疗方法不同,不能对精神病有任何歧视。家属一定要用一颗平常心,勇敢地 面对外人,自信起来,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丰富自己的家庭生活,让生活过得开心幸福。 其次,要意识到精神疾病是可治的,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有很多精神病人是可以康复的。家属在陪护病人的过程中,要注重自身的心理素质培养,多与医护人员沟通,多了解 心理康复过程中需要留意的事项。家属是病人最直接的接触人,如果自身心理素质不过关,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在照顾病人的过程中,家属还要主动通过多种途径去舒缓自己 的精神压力。家属照顾病人要耗费很多的时间精力,但不能因此就不与社会接触,应尽可 能给自己创造接触美好生活的机会,比如购物、探亲访友等,让自己的心态适度放松。 最后,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全家人到医院的心理科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请心理医生 为家属做心理疏导。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解压办法。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家属应保持良好的情绪,做一些户外活动,学会换位思考与转移 视线的方法,处理好和精神病患者的关系,不仅可以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也可有效防止 精神病患者病情的复发。 作为患者的家人,要帮助患者合理的安排生活,使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督促患 者搞好个人卫生,还可以陪着患者一起进行体育锻炼,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作息。 对于一些拒绝服药的患者,我们的态度要温和,要耐心的劝导患者服药,不能够强制 性的灌药,否则会起到反作用。 如果患者的病情好转了一些,我们可以帮助患者进行一些文体活动,帮助患者和别人 进行沟通,帮助患者建立重返社会的信心和能力。 同时,整个家庭的氛围也是很重要的,我们要充分的尊重患者,要鼓励患者像正常人 一样生活,不要觉得自己是个病人就什么都不行了,要帮助患者使其看见自己的优点,树 立起对抗疾病的信心。 以上就是成都安定医院的为你介绍的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注意的方面了,希望你 在了解了以后能够对身边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引起重视。

新精神康复治疗指南

精神康复治疗指南 精神科制 目录

1、精神障碍康复原则 2、精神障碍康复训练的措施 3、院内精神障碍康复流程 4、工娱治疗评估、实施方案表 5、精神康复者各项社会功能能力评定评分细则 6、精神疾病的康复指导 7、住院患者个体化康复治疗登记本 8、康复治疗告知书 精神障碍康复原则

康复精神医学服务的主要对象包括各类精神病和精神 障碍的残疾者,其中大部分是重性精神病患者,且主要是慢性精神病患者。精神障碍康复有三项基本原则: (1)功能训练。是指利用各种康复的方法和手段,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各种功能活动,包括心理活动、躯体活动、语言交流、日常生活、职业活动和社会活动等方面能力的训练。 (2)全面康复。是指康复的准则和方针,使患者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实现全面的、整体的康复。 (3)回归社会。这一条就是精神障碍者康复的最终目标和方向。 康复的准则是使患者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实现全面的、整体的康复。而让患者回归社会就是精神障碍者康复的最终目标和方向。 精神病人的康复训练措施有哪些

(一)生活行为的康复训练 生活行为的康复训练是训练精神病患者逐步掌握生活技能,生活技能的水平方面,较低的是基本维持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较高的是“文体娱乐活动”的能力,以至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可分为以下三方面进行训练。 (1)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主要是针对病期较长的慢性衰退患者。这些患者往往行为退缩,情感淡漠,活动减少、生活懒散,仪表不整,甚至完全不能自理日常生活。具体措施可着重培训个人卫生、盥洗、饮食、衣着、排便等活动,坚持每日数次手把手地督促教导和训练,并可结合奖励刺激。除了严重衰退者缺乏效果外,大多在2一3周内即明显改善。但这种能力训练必须持之以恒,一旦放松,即可回复原状。至于其他未出现衰退的患者,由于急性发病期过后尚残留某些精神障碍,也可影响日常生活活动。通常表现较为被动,懒散以及对事物缺乏情感关注等,则需进行督促和引导。 (2)文娱体育活动训练:着重于培养社会活动能力,加强社会适应力,提高情趣和促进身心健康。 文娱体育活动的内容应按患者的具体情况加以选择。除一般的游乐和观赏活动外,可逐渐增加带有提高学习和竞技性质的参与性内容。如歌咏、舞蹈、书画、乐器演奏、体操、球类比赛等。又如举行智力竞赛,音乐欣赏等。 (3)社会交往技能训练:精神病患者的社会交往能力

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期的心理问题(资料查找)

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期的心理问题 1 想出院由于患者在发病时,因病态支配出现某些威胁家庭安宁、妨碍社会生活及影响邻里社会治安等行为,使精神病患者的出院往往不能立即被家庭和社会所接受,由于不能解决出院问题,患者常出现情绪不稳、易怒、责怪家人或工作人员,产生消极悲观念头,甚至企图自杀。 2 担心社会偏见由于世俗偏见,歧视精神病患者的情况依然存在,对住过院的患者在升学、就业、工作安排或职称晋升等方面都会遭到阻力,在社会舆论的重压下,有的患者会产生敌视,甚至报复心理,有些则形成自卑心理,甚至出现精神病后抑郁。 3 担心恋爱婚姻问题由于精神病是慢性疾病,易复发,一般住院时间较长,以及社会上对精神病的偏见及遗传因素等,使精神病患者结婚、生育等成了困难问题。调查的82例中,离婚22例,未婚27例,普遍在婚姻问题上存在心理包袱。 4 担心经济负担过重因精神病患者长期病假,尤其是病程较长、反复住院的患者,工资收入仍维持在原来的低水平,仅能支付伙食费及简单的日用品,无法提高“生活质量”。生活拮据,故产生自卑心理、抑郁情绪。 5 遵医服药问题由于患者及家属对精神病认识不足,有的认为自己病已好,不必再继续服药,有的担心抗精神病药会影响身体健康,使身体发胖而不肯继续服药。 6 监护人问题精神病患者康复后回归社会,需要有人关心、照顾其生活,督促服药,而不少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监护人无法落实,而不得不留院疗养,从而产生被遗弃感和无助

感。 精神障碍患者心理康复的主要方法 精神障碍的心理治疗的具体操作步骤主要有:使患者树立信心,让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家人要给予充分的支持和配合,以下做详细介绍。 首先,要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要让精神障碍患者树立一个概念,那就是“精神障碍通过努力是可以治愈的”。确定了这个观念,才可以让精神障碍患者对于治疗抱有决心,有希望才有动力。 其次,要让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对于精神障碍患者来说,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最为重要。应该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同时,还应多参与一些社交活动或是体育锻炼,拥有一个与时俱进的大脑和健康强健的体魄。 最后,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家人的支持与配合:这对缓解精神障碍患者的病情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作为精神障碍患者家属,对精神障碍患者理应多多给予关心和爱护,而不是以一种不理解、不耐烦,甚至是歧视的态度来对待患者。 一、认知提高法: 患病病缘故使精神障碍患者对任何人都存在不信任,敏感多疑,也不会接受任何人善意忠告。我们可通过认知提高法与他们建立信任关系,在信任的基础上向他们全面介绍其所患疾病的性质、特点、危害性及纠正方法,使他们对自己有一正确、客观的认识,并自觉自愿产生要求改变自身人格缺陷的愿望。 二、敌意纠正训练法: 精神障碍患者对任何人都有敌意和不信任感,采取敌意纠正训练法,有助于克服敌意对抗心理: 1、让他们明白:要懂得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尊重的基本道理。要学会对那些帮助过你的人说感谢的话,而不要不疼不痒地说一声"谢谢",更不能不理不睬; 2、让他们懂得:在生活中要学会忍让和有耐心,生活在复杂的大干世界中,冲突纠纷和摩擦是难免的,这时必须忍让和克制,不能让敌对的怒火烧得自己晕头转向,肝火旺盛;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站建设办法

**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站建设方案 按照《广东省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定点康复机构管理办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等文件要求,为规范我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站的建设,促进工疗职业康复模式的发展,有效提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减少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制定本方案。 一、机构职能 在政府领导和民政、残联、人社及卫生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下,镇政府或村(居)委会建立残疾人工疗站。残疾人工疗站属于非营利性公益服务机构,面向成年严重精神障碍康复者、智力残疾人开展职业康复、辅助就业、心理疏导、文化娱乐等为主要形式的综合康复服务。 二、组织领导 成立**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统一协调指挥,监督、指导各项工作落实。镇党委委员***任组长,社会事务局局长**任副组长,社会事务局(民政、残联)、卫计局、**人民医院、社保局(劳动)及各村(居)委等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社会事务局,梁喜珍兼任办公室主任。 三、基本条件 (1).人员配备 至少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可兼职社工)1名,专职职业治疗师(或工场导师、康复协调员)1名、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可购买服务,由**人民医院调派)1名,以及兼职有定期联系的精防医护人员1名(可购买服务,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派)。

(2).场地规模 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建筑面积以60-200平方米为宜,交通较便利,并有无障碍设施。应具有工场、康复评估训练(心理辅导室)和生活活动三大基本功能区;工疗人员常规人数以12-30人为宜;备有宣传材料和普及读物;工疗站需要挂牌。 (3).设备器材 ---配备职业能力评估设备和职业治疗、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设备。 ---配有工场生产相关的劳动工具和设备。 ---配有组织残疾人娱乐、文体、健身等活动的有关器材和电视、音响设备。 ---配有康复宣传材料和各类书报刊物、音像资料。 (4).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工疗站工作职责和工作人员的职责、年度计划和总结、每日活动安排表、个人康复训练计划、督促服药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生产劳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制度、财物管理制度、娱疗和体疗制度、康复档案制度等。 ---所开展各项活动均有文字、图片、音像等记录。 四、服务内容 (1).对工疗人员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社会适应性训练,并进行文化知识教育、社区教育。 (2).对工疗人员进行职业治疗、劳动技能训练和职业评估,组织安排他们从事简单性生产劳动。 (3).督促需要服药的工疗人员按时、按量服药,发现有病情变化,及时督促并协助家属,送病人入院接受治疗。

社区康复题库

第一章社区康复概论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社区定义,下列哪一种解释最全面、最正确 A.社区是指一个村庄 B.社区是指一个街区 C.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D.社区是指一个自然社区 E.社区是指一个公社或团体 2.关于城市社区的主要特征,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经济特征:城市社区的经济特征主要表现为城市居民以工商服务业为主要职业和主要谋生方式 B.人口特征:人口密度高,人口聚居的规模大。社区成员的异质化程度较高 C.社会组织特征:社会组织复杂 D.生活方式特征: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相对较高 E.社区区位结构简单,人际关系简单,家庭规模与职能扩大 3.以下哪一社区是专能社区 A.城市、农村 B.经济特区 C.自然街 D.自治区 E.镇、村 4.我国哪一年开始社区康复试点工作 A.1976年 B.1978年 C.1986年 D.1988年 E.1989年 5.第4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哪一时间为国际残疾人日 A.12月3日 B.11月3日 C.10月3日 D.12月13日 E.10月10日 6.我国政府将什么时间定为助残日 A.每年5月第三个星期日 B.每年5月第二个星期日 C.每年3月第三个星期日 D.每年7月第一个星期日 E.每年9月第三个星期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是何时颁布的 A.1976年 B.1990年 C.1986年 D.1988年 E.1989年 8.2002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民政部中残联等六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提出到哪一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 A.2005年 B.2008年 C.2010年 D.2012年 E.2015年 9.1988年我国开始实施“中国残疾人事业5年工作纲要”,开展哪三项抢救性康复 A.白内障复明手术、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手术、聋儿听力语言训练 B.白内障复明手术、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手术、低视力康复 C.白内障复明手术、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手术、肢体残疾康复 D.白内障复明手术、脑卒中康复、聋儿听力语言训练 E.小儿脑性瘫痪康复、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手术、聋儿听力语言训练 10.与机构康复相比,社区康复的最大特点是 A.领导机构不同 B.康复方法与手段的不同 C.社区按照全面康复的原则为社区残疾人提供医疗、教育、职业、社会等方面的康复服务 D.社区康复需要残疾人本人主动参与,机构康复不需要残疾人主动参与 E.社区康复训练就地就近,方法简单易行、技术实用有效,器材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投资少、服务覆盖广 (二)多项选择题 1.社区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A.有一定的地域 B.有一定数量的人口 C.有特有的文化(文化维系力) D.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E.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2.社区有哪些特征 A.地缘性 B.人缘性 C.社会性 D.群集性 E.区域性 3.自然社区包括 A.城市 B.农村 C.自然街 D.镇、村落等 E.学校、商业区 4.社区功能包括 A.满足生活需求功能 B.社会化功能 C.社会控制功能 D.社会参与功能 E.社区互助功能 5.社区康复的特点有 A.以社区为基地,由社区组织领导、社区成员全面参与 B.依靠社区康复原有的卫生保健、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网络等多方共同协力开展康复服务 C.按照全面康复的原则为社区残疾人提供医疗、教育、职业、社会等方面的康复服务 D.康复训练就地就近,方法简单易行、技术实用有效;器材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对象为社区 残疾人、老年人、慢性病病人,训练时间经常、持久

精神康复治疗指南

精神康复治疗指南

制精神科. 目录 1、精神障碍康复原则 2、精神障碍康复训练的措施 3、院内精神障碍康复流程 4、工娱治疗评估、实施方案表 5、精神康复者各项社会功能能力评定评分细则 6、精神疾病的康复指导 7、住院患者个体化康复治疗登记本 8、康复治疗告知书

精神障碍康复原则 康复精神医学服务的主要对象包括各类精神病和精神障碍 的残疾者,其中大部分是重性精神病患者,且主要是慢性精神病患者。精神障碍康复有三项基本原则: (1)功能训练。是指利用各种康复的方法和手段,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各种功能活动,包括心理活动、躯体活动、语言交流、日常生活、职业活动和社会活动等方面能力的训练。(2)全面康复。是指康复的准则和方针,使患者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实现全面的、整体的康复。 (3)回归社会。这一条就是精神障碍者康复的最终目标和方向。 康复的准则是使患者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实现全面的、整体的康复。而让患者回归社会就是精神障碍者康复的最终目标和方向。 精神病人的康复训练措施有哪些? (一)生活行为的康复训练

生活行为的康复训练是训练精神病患者逐步掌握生活技能,生活技能的水平方面,较低的是基本维持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较高的是“文体娱乐活动”的能力,以至进行“社会 交往”的能力。可分为以下三方面进行训练。. (1)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主要是针对病期较长的慢性衰退患者。这些患者往往行为退缩,情感淡漠,活动减少、生活懒散,仪表不整,甚至完全不能自理日常生活。具体措施可着重培训个人卫生、盥洗、饮食、衣着、排便等活动,坚持每日数次手把手地督促教导和训练,并可结合奖励刺激。除了严重衰退者缺乏效果外,大多在2一3周内即明显改善。但这种力训练必须持之以恒,一旦放松,即可回复原状。至于其他未出现衰退的患者,由于急性发病期过后尚残留某些精神障碍,也可影响日常生活活动。通常表现较为被动,懒散以及对事物缺乏情感关注等,则需进行督促和引导。(2)文娱体育活动训练:着重于培养社会活动能力,加强 社会适应力,提高情趣和促进身心健康。 文娱体育活动的内容应按患者的具体情况加以选择。除一般的游乐和观赏活动外,可逐渐增加带有提高学习和竞技性质的参与性内容。如歌咏、舞蹈、书画、乐器演奏、体操、球类比赛等。又如举行智力竞赛,音乐欣赏等。 (3)社会交往技能训练:精神病患者的社会交往能力往往 因脱离社会生活而削弱,在慢性患者甚至严重削弱以至丧失。

第18章 精神障碍的预防和康复

第十八章精神障碍的预防和康复 练习题 【多选题】 (一)A型题 1.关于精神障碍的一级预防,下列说法哪项不对 A.是预防精神障碍最主动、最积极的措施 B.主要针对病因已经明确的精神疾病 C.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和营养不良等导致的精神障碍在我国已得到迅速的控制 D.积极开展精神病流行病学调查和基础理论研究是一级预防的主要内容之一 E.首次治疗精神病人时,应力争达到完全的缓解 2.关于精神病人的康复工作,以下哪项不对 A.病人的家庭成员、朋友和社会人士与医务人员的密切配合是康复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 B.康复措施必须贯彻在院内、外的全部医疗过程中 C.必须延伸到社会中去 D.必须发展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 E.在我国,应逐渐放弃以医院为基地的康复 3.关于在我国建立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体系,下列哪种说法不对A.需要社会各界的重视和配合 B.以精神病院为主要基地 C.主要目的在于积极预防精神疾病,为病人提供及时和足够的医疗照顾,妥善管理和合理安置 D.建立精神病防治康复的组织管理网络 E.建立业务实施系统,对初级卫生保健人员进行精神病学知识培训 4.下列关于精神障碍三级预防中第一级预防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最积极、最主动的预防措施

B.旨在增进精神健康 C.内容包括对病人的心理咨询工作 D.包括开展疾病监测、减少心理因素所致的疾病、减少致病因素、保护高危人群 E.以上均不对 5.关于精神障碍第二级预防的说法错误的是 A.第二级预防的目标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精神疾病 B.定期对社区居民进行精神健康调查,确认引起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和相关因素 C.对有或疑有精神障碍的人群,指导其及时就诊,明确诊断,接受治疗D.注重从儿童期到老年期的心理卫生教育,针对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给予相应的精神卫生指导和社会技能训练 E.对患者给予及时的治疗和护理,缩短住院时间,使患者早日返回家庭和社区 6.关于精神障碍第三级预防的说法错误的是 A.第三级预防的目标是做好精神残疾者的康复,减少功能残疾,延缓疾病衰退的进程,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等 B.对患者给予及时的治疗和护理,缩短住院时间,使患者早日返回家庭及社区,是第三级预防的重要内容之一 C.其内容包括防止疾病恶化,防止病残等 D.调整出院病人的生活环境,做好出院后的康复工作,是第三级预防的重要内容。 E.在社区内建立康复之家、病人公寓、病人医疗护理等文书管理等,减轻医院及家庭负担,是第三级预防的重要任务 7.关于精神障碍的预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于神经症的预防,要从儿童期开始;一旦表现出神经症症状,则应坚决实行住院治疗 B.对于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争取达到最好的临床疗效

精神病的康复案例

精神病属于心理疾病的一种,是一类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乏、常有情绪烦恼和 心理生理症状的神经症性障碍。中老年人极易出现精神衰弱,家住北京朝阳的张阿姨就是 其中一例。 今年65岁的张阿姨,患精神病已经有15年了,做过的治疗、偏方用过不少,但是症 状一直不见好转,并且由于长期的精神病,让老人家脾气非常的暴躁,家人为此很是苦恼。后来郑州解放军一五三医院神经外科进行检查治疗。 经过专家详细的询问了老人的情况后,断定老人因为长期的精神病已经发展为重度的 精神病症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精神病的症状: 睡眠障碍: 最常见的是入睡困难、辗转难眠,以致心情烦躁,更难入睡。其次是诉述多梦、易惊醒,或感到睡眠很浅,似乎整夜都未曾入睡。 衰弱症状: 患者经常感到精力不足、萎靡不振、不能用脑,或脑力迟钝,肢体无力,困倦思睡; 兴奋症状: 患者在阅读书报或收看电视等活动时精神容易兴奋,不由自主地回忆和联想增多; 情绪症状: 主要表现为容易烦恼和容易激惹。烦恼的内容往往涉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感到 困难重重,无法解决; 其他心理生理障碍:

较常见的如:头昏、眼花、耳鸣、心悸、心慌、气短、胸闷、腹胀、消化不良、尿频、多汗、阳痿、早泄或月经紊乱等。 解放军153医院医院不断加大对新技术的研发力度,最终发明了最先进的脑立体定向 技术微创手术治疗精神病,这个技术不但会让患者的病情彻底痊愈,而且还会不会引发其 他的疾病出现。 郑州精神病医院——解放军153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专家介绍说:只需在患者的头部开 两个直径约有1cm的小口,然后,采用先进的CT和核磁等先进的扫描技术对病灶神经进行完整的扫描、确定病灶的位置,然后给患者带上设定好病灶坐标的脑立体定向仪器,将直 径为1mm左右的射频针缓慢推入脑内,针对异常的病灶神经进行手术种类治疗。手术时间 大约需要两到三个小时,这个治疗技术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病情,治愈率达到了百分之90左右。 【脑立体定向技术还有以下的几大优势】 1.经过技术实施治疗,为所有脑外科手术创伤最小者之一,术后一周即康复,不会有 影响日后的生活。 2.安全:应用21最先进的CT/MR融合技术,重建脑组织结构及解剖位置,使手术靶点在清晰可视状态下定位,精确、可靠。 3.避免损伤脑组织的正常功能以及其他部位的神经受到损伤,手术中患者不会感觉到 一丝痛苦

精神病人康复期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

精神病人康复期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讲座活动记录表

精神病人康复期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病人所存在的心理问题,使疾病得到满意的转归,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康复期精神病人的心理问题,解除康复期精神病人的心理障碍,对于疾病后期的巩固治疗、防止复发和意外事故及适应社会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康复期精神病人的心理特点 精神病人患病期间,常否认自己患有精神病而不愿住院或拒绝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和护理,精神症状逐渐消失,自知力开始恢复。随着病情的好转,其心理状态复杂多变,且往往相互矛盾。他们一方面为自己疾病的治愈或好转而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也会产生种顾虑和不安,主要表现为: 1 、恐惧心理。有的病人为前途担忧,担心吃了那么多药,脑会受损害,智能受影响,不能胜任原来的工作和学习,不会受重用;或因长期住院,出院后怕适应不了社会生活,还有的病人过分担心自己的恋爱婚姻问题会受到挫折,未婚者怕找不到对象,已婚者怕离婚等。 2 、怕复发的心理当病人听到一同住院的病友是多次复发,就可能会想到自己病好了以后会再复发,表现顾虑重重、过分担心。 3 、绝望心理很多统计资料表明,康复期精神病人的自杀率很高。尤其是反复住院的病人常常悲观、抑郁,认为患了精神病一辈子也治不好,比癌症更难治,生不如死。病人对未来生活丧失了信心,情绪极度低落和悲伤,这种病人往往产生自杀念头。 4 被歧视羞愧心理精神症状好转后,当回忆自己在疾病发作期的一些异常行为,或别人向他描述这些异常行为时,会感到羞愧不堪。有这种心理的病人,往往怕受到社会的歧视而不愿见人,害怕别人不予理解。感到在亲戚朋友中抬不起头来,认为出院后做人难,即使疾病完全恢复正常,也会被人看不起,另眼相看。因此,病人怕出院,常常有一辈子住在医院的想法。 二、具体的护理措施 1 、家属应经常与病人沟通交流,掌握其心理活动的特点及特殊表现,启发病人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针对不同情况分别给以不同的心理治疗。对心理活动基本趋于正常的病人,可引导他们总结发病规律,给他们讲解精神疾病的防治知识,纠正病人“服药对大脑有害”的错误观念,使其能主动配合治疗,早日康复出院。 2 精神病有较高的复发率,对病人提出的问题,我们不妨直言不讳地告知他们,精神病复发是可能的,但也不是绝对不可避免的,康复后坚持服药,提高服药依从性,随时与医生联系,复发是可以避免的。这样回答,既不否认,也不使病人感到绝望,能够增强病人战

残疾人康复工作情况汇报

残疾人康复工作情况汇报 残疾人康复工作是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补偿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增强社会参与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残疾人工作的核心和基础。为了掌握街道残疾人康复总体情况,根据十几年从事残疾人工作的实际情况,依据元月初残疾人专项调查数据及平日工作中个别残疾人的调查走访,基本摸清了街道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具体情况如下: 一、X街道残疾人概况 截止目前,X街道持有二代残疾证XXX人,其中肢体残疾人XXX人,精神残疾人XX人,视力残疾人XX人,多重残疾XX人,听力残疾人XX人,智力残疾人XX人,言语残疾X 人。以上数据表明,肢体残疾和精神残疾人所占街道残疾的比例最大,仅九零五社区的精神残疾人就XX人,占整个街道精神残疾人的XX%,鉴于此,如何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功能水平,提高其自理能力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是残疾人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各类残疾人康复业务专项内容要求情况 不同的残疾类别需要开展的康复工作也不尽相同: (一)肢体康复的主要内容是保持良好的肢体位置;体位的变换;关节的被动活动;预防吸入性肺炎;床上移动训练;床上动作训练;起坐训练;作为平衡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移动训练。 全盲的康复方法主要是通过盲人定向行走训练;低视力康复的主要方法是配戴适合的助视器,同时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白内障康复主要是通过手术解决。 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的步骤是明确诊断,祛除病因,选配合适的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进行循序渐进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 智力残疾的概念是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水平,并显示适应行为障碍。智力障碍的教育康复主要有运动能力、感知能力、认知能力、语言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精神残疾的概念是精神病人患病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从而影响其社交能力和在家庭、社会应尽职能上出现不同程度的紊乱和障碍。 精神病防治康复主要是采取药物治疗、心理疏导、康复

精神障碍护理学-自考辅导试题

中国教考论坛→自学考试专栏→精神障碍护理学-自考辅导资料 查看完整版本:精神障碍护理学-自考辅导资料 jiaoshikaoshi2009-5-31 17:06:20 单项选择题 1.1.关于精神障碍护理学叙述正确的是(D)A.精神障碍护理学是精神学的一个分支B.精神障碍护理学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C.精神障碍护理学是一般护理学的基础D.精神障碍护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理论的科学 1.2.对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不合理的是。(A)A。护十中方面照顾病人B.护士研究和帮助病人恢复健康C.将护工作扩展到社区D.对健康人群进行教育B.下列属于精神障碍护理的工作任并的是(B)A.采取科学管理方法和制度B减少与病人的接触C.研究病因D.帮助病人恢复生活功能和社会功能 1.4,精神障碍护理人员角色功能最主要的是(B)A.治病角色B.人际关系技巧运用C.研究病因D.生活护理 1.5.下列属于精神障碍护理人员社会角色功能的是(C)A.病态行为的纠正B.解决难题开拓新领域C.对病人进行心理康复性教育工作D.对病房严格管理 1.6.整体护理模式是指(D)A.身体照顾B.身体照顾兼病房管理C.身体照顾兼精神障碍防治D.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兼顾 1.7.我国疾病总体负担最重的一类疾病是(A)A.精神障碍B.癌症C.心血管疾病D.呼吸系统疾病 1.8.关于精神障碍病人的基础护理错误的是(B)A.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应做好晨晚间护理B.应给予高脂、高蛋白、高纤维素饮食补充营养C.长期卧床病人要引导其自行排尿D.给病人安排合理的居住环境 1.9.某精神障碍病人,亲属给其送饭,患者将饭倒在地上说“饭里有毒,不能吃”。对该患者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D)A.强迫进食B.静脉补液C.鼻饲进食D.劝其进食 1.10.某患者,78岁,进行性吞咽困难伴精神障碍,此患者应给予(D)A.普食B.低脂饮食C.高热量饮食D.流食 1.11.关于精神障碍病人睡眠护理错误的是(C)A.减少日间睡眠时间B.保持环境安静C.睡前参加运动D.夜间密切巡视 jiaoshikaoshi2009-5-31 17:06:40 多项选择题

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主要内容

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主要内容 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主要内容有: (1)掌握残疾人功能障碍情况及康复治疗、家庭病床、双向转诊和健康指导等需求,纳入居民健康档案。 (2)根据残疾人的需求及基层卫生机构的职能、条件,为有关残疾人提供相应的社区康复服务。 ——为偏瘫、截瘫、脑瘫、截肢、小儿麻痹后遗症、骨关节疾病等肢体功能障碍者,制定训练计划,指导在社区和家庭开展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康复训练,做好训练记录,进行效果评估。 ——提供精神卫生服务和心理咨询服务。早期发现精神疾患,采取家庭治疗、定期门诊等方式并依托社区内工疗、农疗和娱疗站等机构,对康复期的精神病人进行治疗和综合性康复,督促病人服药,监护随访病人,规范填写表卡,预防病情复发,对重度急性期和复发的病人及时转诊。帮助各类残疾人树立康复信心,正确面对自身残疾,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鼓励残疾人亲友理解、关心残疾人,积极参与社区康复活动。 ——在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视力障碍者进行眼科常规检查。早期发现低视力者,开具转介证明,转介到相应的眼科专科诊

疗单位,及时随诊,掌握诊疗情况,指导患者到康复服务专门机构就医;将白内障患者转介到条件具备的医疗单位,接受相关咨询、治疗。 ——对聋儿做到早期发现,及时转介到有关部门,监测聋儿病情发展、变化,指导聋儿使用助听器,协助康复服务专门机构指导聋儿及家长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并接受相关咨询。 ——做好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发现发育迟缓儿童,及时转介到有关部门进行智力和生长发育测评,指导家长开展训练,做好记录,进行评估。 (3)将残疾预防与康复知识的普及纳入居民健康教育,举办培训班、发放普及读物、开展康复咨询和指导。 (4)根据残疾人的需要,提供用品用具的信息、选购、适配、家庭租赁、使用指导以及简易康复训练器具制作等服务。 (5)开展妇幼保健服务,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发生;进行新生儿筛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加强计划免疫和慢性病监测,减少疾病致残;对新婚夫妇、孕妇、哺乳期妇女和0~2岁婴幼儿实行科学补碘;合理用药,减少药物致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