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延安

回延安
回延安

回延安

教学目标

1.了解“信天游”的特点并学习其形式。

2.熟读成诵,品味生动优美的语言。

3.体会诗人对延安的深情厚谊。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影音资源】《山丹丹花开红艳艳》(阿宝),导入新课。

刚才播放的这首民歌歌名是什么?谁唱的?是用什么形式写成的民歌。(信天游)

信天游是一部镌刻在黄土高原的传世巨著,是劳动人民自由酣畅地抒发情怀的心声,它游荡在天空,流走于沟溪,回音于山谷。

展示“信天游”文体知识。

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来抒情、亦可叙事。注意运用“比兴”手法,贴切、自然,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联想丰富,感情深切。

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它是一部用老镢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是黄坡黄水之间的一朵民间艺术奇葩。

那么用信天游形式写成的诗歌又会有怎样的魅力呢?这节课让我们与贺敬之一起回延安,了解信天游,感受作者对延安的挚爱深情。二、整体感知

1.作者作品

贺敬之(1924-)现代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今枣庄市)人。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1945年,鲁艺集体创作了歌剧《白毛女》,文学剧本由贺敬之、丁毅执笔。主要诗歌集有《朝阳花开》《乡村的夜》《放歌集》《雷锋之歌》《贺敬之诗选》等。

2.写作背景

1935年10月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不久,党中央就设在延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延安一直是中国人民革命的领导中心。它是革命圣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抚育了成千上万的革

命战士,贺敬之就是其中一位,他于1940年来到延安,在这里生活

了六年。1956年春,他从北京来到延安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

大会”。阔别十载,一朝返归,他受到了延安人民亲人般的热情款待,看到了延安面貌发生了神话般的变化,感奋的情怀化为澎湃的诗情,便以《回延安》为题,尽情抒写这次重回延安的感受和对延安的由衷礼赞。

3.了解延安

由于国民党的疯狂围剿,中国共产党被迫开始长征,而延安就是中

央红军万里长征的最终落脚点。从1935 年到1948 年,延安一直

是中共中央所在地。这13年间,延安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战争年代里,延安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一直影响着中国几代人的三种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4.初步感知。

(1)自主朗读诗歌,感知诗意诗情。

(2)听读【音频课文】,读准节奏和字音。

搂定(lǒu)脑畔(pàn)糜子(méi)油馍(mó)

(3)自由朗读,指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师生点评。

(4)你认为洋溢于全诗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抒发思想感情的线索是什么?

参考:激动、喜悦。回延安的过程。

(5)本诗共五个自然节,请分别用一两句话概括这五个自然节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写与亲人重逢时的激动和喜悦。

第二部分:追忆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

第三部分:描绘会见亲人的热烈场景。

第四部分:描绘延安城的崭新面貌。

第五部分: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望前程。

这首诗,紧扣一个“回”字,写出了回延安的过程;并以此作为线索,抒发了对延安的热爱和歌颂。

三、局部探究

(一)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朗读诗歌,自主学习,疑难问题合作探究。

1.诗人回到延安的时候,他的思想感情有哪些变化?

2.朗读诗歌第一部分,思考:这部分如何写出诗人临近延安时难以抑制的激动心情的?

3.体会诗人在第一部分中是怎样通过一系列动词表现情感的?4.朗读诗歌第三部分,思考:这部分如何描绘诗人和亲人热烈欢聚的动人情景的?

5.朗读诗歌第五部分,思考:诗人除了歌颂延安人民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又表达了自己内心怎样的愿望?

6.诗人是如何在诗中抒发感情的(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品析。

预设

1.回延安——激动满情怀——兴奋

忆延安——圣地养育我——感激

话延安——欢聚话今昔——喜悦

看延安——旧貌换新颜——赞颂

祝延安——圣地大贡献——热爱

2.诗人离别延安已达10年之久,日日夜夜都想念她。现在回来看望她,正所谓“近乡情更切”,越是接近,心情越是激动。但作者却说“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两个“莫”,表达了诗人重回延安不能克制的激动之情,展示出诗人心潮翻滚、思绪万千的内心世界。这是一种深沉的爱和眷恋的表现。3.一“抓”一“贴”逼真的动作,表现了诗人见到延安土地时的激动情景。而“双手搂定宝塔山”中的一个“搂”字,则写尽了作者对延安的怀念之情。“唱”“笑”“招”更有拟人的色彩,渲染了欢乐的气氛。最后一个“扑”字,则更加洗练,表情达意更加强烈、准确。

4.首先,诗人在这里通过描写延安乡亲对诗人的盛情接待的情景表达了炽热的感情。写亲人欢聚的场面,突出了烧热的炕、生起的木炭火,热上加热;选取有地方特色的食物,既亲切又真实地写出延安

人民争先恐后看望诗人的情景。其次,诗歌描写老、中、青三代人与诗人的对话,突出了亲人欢聚的情景。最后,运用夸张、比喻的手法。“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话题由延安而飞越千山万水,内容从全国形势到长江、黄河汹涌澎湃。由延安看到全中国,由10年前想到今天可喜的变化。

5.这一节艺术地概括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呼应前文,热切期望英雄豪迈的延安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永远站在最前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愿望:革命战士继承革命传统,发扬延安精神,奋勇前进。6.诗人自始至终把握住了对母亲延安的感情,通过回延安、爱延安、会亲人、看延安、颂延安五部分内容来倾吐自己的激情。

在抒情方式上,既有直接抒情,又有间接抒情,或用动词,或描写,使感情抒发既酣畅淋漓,又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直接抒情,如:

“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直接抒发自己离开延安后的思念之情。

“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把延安比作母亲,不断呼唤,用称呼揭示延安和“我”的关系,直接抒发了对延安的思念之情。

间接抒情,如: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心理描写,通过两个“莫”,表达重回延安不能克制的激动之情。

“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动作描写,“抓”“贴”,动作急遽,极写感情的深挚。

(二)品味诗句,学习写法。

反复品读诗歌,琢磨诗歌味道。

1.播放【影视课文】第二部分,思考:这部分如何使用“比兴”手法的?

2.第四部分运用哪种修辞描绘了延安城秀丽如画的新面貌?3.品味下面诗句,说说修辞手法的使用所产生的表达效果。

(1)“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3)“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3.(1)“千声万声”所表现的是连声呼唤,“千”“万”是夸张,极写其呼唤声之多、之密。“母亲延安”直接把延安称作“母亲”,是拟人手法,一下子把“我”和延安的关系揭示出来了。

(2)“唱”“笑”“招”是写动作和表情的,这是拟人手法的连用,渲染了欢乐的气氛。

(3)“树梢”“树枝”和“树根”都是一棵树上的,俱为一体;延安的山、水、人对“我”来讲都是亲的,后一句是由前一句联想出来的,是“比兴”,表达形象生动。

(三)总结特色,感受风俗。

这首诗是诗人用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请根据信天游的文体特点,说说这首诗具有哪些特色?(可从结构、情感、语言、修辞等各方面入手)

参考

1.两行一小节,节内押韵。如第三部分第7、8节连用了

“花”“拉”“话”“花”四个韵脚,渲染了欢聚时的喜庆气氛;第四部分2、3、4节连用“镜”“中”“平”“虹”“明”“风”等韵,强化了赞颂延安新貌的语气,读来朗朗上口。

2.大量使用“比兴”手法。信天游中“兴”的表现手法,往往给读者以很大的想象空间,

3.善用修辞手法。擅用夸张是信天游的一个特点,如诗中的“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等句。另外,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也是信天游中经常采用的,它们为这首诗增添了亲切、活泼的感情色彩。

4.选用具有地方特色的词语。

(四)质疑问难。

1.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学生就本节课中产生的疑问及未能解答的问题,向全班提出,师生回答,或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四、总结拓展

1.播放【影视课文】,学习总结。

参考:《回延安》采用了“信天游”形式,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读起来让人激情澎湃。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母亲”延安,从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2.拓展探究:在那个年代,为了革命信仰,为了建设新生活,延安人民发扬“延安精神”,经过艰苦的努力,生活不断地好起来,那么在今天,“延安精神”还值得我们学习吗?

五、作业设计

1.背诵、默写诗歌。

2.查找资料,阅读《延安颂》《小米的回忆》《记一辆纺车》等诗文,了解那一时期的作品特点,感受“延安精神”。

回延安同步练习

2 回延安 ·积累运用·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羊羔.()糜.子()油馍.()眼眶.() 2. 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1)搂()(2)炕() 镂()坑() 偻()吭() (3)窑()(4)畔() 窖()拌() 窟()绊() ·阅读感悟·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3.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刚回延安怎样的心情 4.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母亲延安换新衣。”诗中多次把延安比作母亲,有什么作用 5. 诗歌第一部分中选用了一连串的动词“抓”“贴”“搂”“放”“抱”“拥”好不好请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6. “亲山亲水有亲人”一句连用三个“亲”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7. 你怎样理解“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这一比喻的作用 8.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什么场景 9. “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你怎样理解这句诗的含义 ·拓展探究·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桂林山水歌(节选) 贺敬之 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水几重呵,山几重

水绕山环桂林城…… 是山城呵,是水城 都在青山绿水中…… 呵!此山此水入胸怀, 此时此身何处来 ……黄河的浪涛塞外的风。 此来关山千万重。 马鞍上梦见沙盘上画: “桂林山水甲天下”…… 呵!是梦境呵,是仙境 此时身在独秀峰! 心是醉呵,还是醒 水迎山接入画屏! 画中画——漓江照我身千影, 歌中歌——山山应我响回声…… 招手相问老人山, 云罩江山几万年 ——伏波山下还珠洞, 室珠久等叩门声…… 鸡笼山一唱屏风开, 绿水白帆红旗来! 大地的愁容春雨洗, 请看穿山明镜里—— 呵!桂林的山来漓江的水—— 祖国的笑容这样美! 10.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1)画屏.()(2)云罩.()(3)叩.门() 11. 这首诗主要赞美了什么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2. 诗人写黄河浪涛、塞外的风、关山、马鞍、沙盘的作用是什么 13. 应如何理解“是梦境呵,是仙境”“心是醉呵,还是醒”这两次发问 14. 作者写独秀峰的用意是社么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2 回延安同步训练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2 回延安同步训练 1.[2019·广东模拟]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杜甫.(fǔ)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漂漂 ..把手招。白羊肚.(dǔ)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B. 东山的糜.(mí)子西山的谷,肩膀 ..我们 ..上的红旗手中的书。手把手儿教.(jiào)会了我,母亲打发过黄河。 C. 米酒油馍.(mó)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bàn)上还响着脚步声。 D.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走着咱英雄.(xiónɡ)几辈辈人……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历害心窝呼唤披彩虹 B. 羊羔革命脚步天南海北 C. 浪花发展高潮鸡毛信 D. 欢喜窗花头顶杨家岭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满心话登时 ..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立刻) B. 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 ...还响着脚步声(头上) C. 我梦见鸡毛信 ...来——可真见亲人……(一种粘附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 D.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 ....想着你……(相距遥远的不同地方) 4.[2019·武汉]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们要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实施精细化管理,为承办军运会营造良好环境。 B. 举办世界智能大会,旨在搭建一个为世界智能科技领域共赢共享、交流合作的平台。 C. 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促进亚洲文明的交流互鉴开辟了一条新路。 D.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也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5.根据下面所给的上联,根据课文《回延安》的内容对出下联,要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 上联:独立寒秋,毛泽东追忆峥嵘岁月 下联: [2018·北京]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信天游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回延安》同步练习

第2课《回延安》同步练习(解析版)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眼眶.(kuàng)屹.立(yì)糜.子(mǐ) B.嘱.咐(zhǔ )登.时(dèng )潺.潺(chán ) C.灯盏.(zhǎn )照例.(liè)油馍.( mó) D.脑畔.(pàn)家眷.(juàn)钳.子(qián )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偏僻怠慢踊跃 B.行辈礼教绞洁 C.期侮撺掇好歹 D.宽尉凫水撮合 3.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热爱读书的人,即使不能拥有舒适的书房,也会一直始终保持一份纯洁的读书情感。 去掉“一直”。 B.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牛肉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现百姓餐桌。 去掉“不”。 C.中国新一代隐形战斗机试飞成功的消息一经披露,广泛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广泛”移至“关注”前。 D.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商品,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偿还。 “偿还”改为“赔偿”。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戏》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作者以少年时期自己的生活经历为依据写下本文,对农民进行热情的歌颂,也寄寓了自己的社会理想。 B.《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C.贺敬之,著名诗人、剧作家。1945年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了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 D.“社”,在绍兴指一种居住区域,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5.将○1-○5句连缀成语意连续的一段话,排序正确 ..的一项是()○1像文韬武略的辛弃疾伦为田舍菜翁,把一腔孤愤化为词间沟壑,青史留名。 ○2苦而不言不是什么亏都吃下去,而是少抱怨,因为所胡的苦难还得自己去解决。 ○3喜而不语是不炫耀,不能为了自己高兴而让别人不快乐。 ○4苦而不言,喜而不语,是一种人生智慧。 ○5像炎樱常在经济困难的好友张爱玲面前大谈投资理财,最后两人感情淡漠。 A.○2○5○3○1○4 B.○4○2○1○3○5 C.○5○1○4○2○3 D.○2○4○3○5○1 二.阅读 (一)回延安(节选) 一 心口莫要这么厉害的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档住了……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回延安》同步测验(含答案)

《回延安》同步测验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12 小题,每题3 分,共计36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心口呀莫要这么历害地跳 B.红旗飘飘把手招 C.满窖里围得不透风 D.保卫延安你们废了心 2. 读《回延安》一诗,下列各句画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登时:立刻 B.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脑畔上:头上 C.我梦见鸡毛信来鸡毛信:一种粘附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 D.天南海北想着你天南海北:形容距离遥远,地方又各不相同 3. 读《回延安》,下面各句采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宝塔山下留脚印 B.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C.延河滚滚喊“前进” D.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4. 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进亲人/怀 B.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C.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D.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5. 为下面小题选择正确一项 (1)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________定宝塔山。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________在亲人怀。 A.抱扑 B.搂靠 C.绕扎 D.搂扑(2)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①一条条街道________②一座座楼房________ ③一盏盏电灯________④一排排绿树________ A.①披彩虹②亮又明③宽又平④迎春风 B.①亮又明②披彩虹③宽又平④迎春风 C.①宽又平②迎春风③亮又明④披彩虹

D.①宽又平②披彩虹③亮又明④迎春风 6. 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拟人) B.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比喻) C.鸡笼山一唱屏风开,绿水白帆红旗来!(拟人) D.黄河的浪涛塞外的风,此来关山千万重。(夸张) 7. 下列短语中画线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羊肚(dǔ)手巾 B.二十里铺(pù) C.东山的糜(mí)子 D.米酒油馍(mó) 8. 下列句子画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登时:立刻 B.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脑畔上:头上 C.我梦见鸡毛信来鸡毛信:一种黏附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 D.天南海北想着你天南海北:形容距离遥远,地方又各不相同 9. 下列各句中划线字注音、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A.白羊肚手巾肚:dù 白毛巾 B.二十里铺铺:pū 地名 C.东山的糜子糜:mí黍类谷物 D.米酒油馍馍:mó 黍米面饼 10. 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白羊肚 B.肚子 C.肚量 D.肚脐 11. 读《回延安》,下面各句采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宝塔山下留脚印 B.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C.延河滚滚喊“前进” D.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12. 对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比喻)

《回延安》同步测试及答案解析

《回延安》同步测试及答案解析 一、字词书写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一盏.(_______)登.时(_____)糜.子(_____) 油馍.(______)脑畔.(______)眼眶.(_______) 二、选择题 2.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上下几千年,知名的书法家很多,但谁也不能否认,王羲之不是继往开来的宗师。B.琴棋书画,博大精深,玄妙无穷。它在纵横线条中凝聚哲思,于黑白方圆中演绎热情。 C.虽然好天气让百姓的菜篮子轻松了,却让不少蔬菜批发商、商户和菜农发了愁。D.当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过没试过的生活,每天只是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干着80岁都能做的事情,那么你要青春有什么用! 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人们已经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是古今家风的一种生动的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门风,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A.④②⑤③①B.④①②⑤③C.④③①②⑤D.④①③②⑤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聊起最近读什么书或喜欢什么作品时,很少有人提到《聊斋志异》《红楼梦》《骆驼祥子》等文学经典,这种现象确实令人担忧。 B.是天气比往年热呢?还是自己的身体虚呢?这么一想,他忽然不那么昏昏沉沉的了,心中仿佛凉了一下。 C.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D.近来,“共享经济”的概念大热,单车、汽车、充电宝等都打着共享的旗号在运营。共享设施如何配置?执法部门又该如何管理呢? 5.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以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的诗歌,以诗人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分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回延安》同步学案新人教版

第2课《回延安》【学习目标】 1.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体会本诗的艺术特色; 2.学习综合运用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和比兴手法; 3.体会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综合运用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和比兴手法。 难点:学习综合运用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和比兴手法。 【学习准备】 1.查字典,给下列字词注音。 盏.()登.时()糜.子() 油馍.()脑畔.()眼眶.()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几回回: 登时: 糜子: 天南海北: 3. 介绍作者及背景: 4.关于信天游:

5.有感情朗读全诗,概括每节内容,试为每节拟写小标题。 6、结合具体诗句体会第一小节动词的表达效果。 7、分析下列诗句使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8、本诗善于运用比兴手法,如“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以羊羔吃奶起兴,比喻延安对诗人的养育之恩。请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话题,运用比兴手法写一段话。(1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盏(zhǎn )登时(dēng)糜子(méi) 油馍(mó)脑畔(pàn)眼眶(kuàng) 2. 几回回:一回又一回。 登时:立刻。 糜子:一种形状像小米、没有黏性的黍类谷物。 天南海北:形容距离遥远,也指相距遥远的不同地方。 3. 贺敬之,1924年生,当代诗人、剧作家。曾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1945年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主要作品有《回延安》《放声歌唱》《雷锋之歌》等。出版有诗集《放歌集》《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等。 《回延安》是贺敬之1956年从北京重回阔别十年之久的延安,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后写的。在大会期间,作者受到延安人民的热烈欢迎,也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写成本诗。 4. 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章法上:两句一节,节数不定。韵律上:节内押韵。语言上:七言为基本句式,可长可短,灵活自由。艺术上:多用比兴手法。往往是上句旨在比兴,下句道出本意。 5. 示例:(1)回延安——抒写久别重逢的激动和喜悦 (2)忆延安——追忆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 (3)话延安——描绘见到亲人的热烈场景 (4)看延安——描画延安城的崭新面貌 (5)祝延安——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示继续革命的征程 6.示例:一个“跳”字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想尽快看到延安的心情,一“抓”一“贴”逼真的动作,表现了诗人见到延安时的激动情景。而“双手搂定宝塔山”中的一个“搂”字,则写尽了作者对延安的怀念之情。“唱”“笑”“招”更有拟人的色彩,渲染了欢乐的气氛。最后一个“扑”字,则更加洗练,表情达意更加强烈、准确。 7. 运用了比兴手法。兴中兼比,以“羊羔羔”吃“妈”的奶长大,引起并喻写出延安人民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8. 示例:海,给了鱼儿一片深邃的碧波;鱼儿,给了海一片生机。大地,给了树木成长的润土;树木,也回馈大地一片阴凉。天空,给了鸟儿自由翱翔的空间,鸟儿,也回赠天空一片快乐。自然,给了人类天地

2 回延安 同步训练

2回延安同步训练 1.[2019·广东模拟]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杜甫.(fǔ)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漂漂 ..把手招。白羊肚.(dǔ)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B. 东山的糜.(mí)子西山的谷,肩膀 ..我们 ..上的红旗手中的书。手把手儿教.(jiào)会了我,母亲打发过黄河。 C. 米酒油馍.(mó)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bàn)上还响着脚步声。 D.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走着咱英雄.(xiónɡ)几辈辈人……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历害心窝呼唤披彩虹 B. 羊羔革命脚步天南海北 C. 浪花发展高潮鸡毛信 D. 欢喜窗花头顶杨家岭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满心话登时 ..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立刻) B. 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 ...还响着脚步声(头上) C. 我梦见鸡毛信 ...来——可真见亲人……(一种粘附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 D.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 ....想着你……(相距遥远的不同地方) 4.[2019·武汉]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们要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实施精细化管理,为承办军运会营造良好环境。 B. 举办世界智能大会,旨在搭建一个为世界智能科技领域共赢共享、交流合作的平台。

C. 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促进亚洲文明的交流互鉴开辟了一条新路。 D.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也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5.根据下面所给的上联,根据课文《回延安》的内容对出下联,要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 上联:独立寒秋,毛泽东追忆峥嵘岁月 下联: [2018·北京]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信天游 刘成章 ①信天游这个名字,如明月流水,如仙界的风,即使把它放到全世界数千年来所有的艺术品类之中,也数得上奇美浪漫。 ②透过邈远和苍凉,是一眼望不尽的峁①梁连绵,沟壑纵横。这边山头犁铧②翻着土浪,羊肚子手巾扎在头上,扶犁者汗湿衣褂;那边沟里扁担一闪一闪,小脚片踩出花似的踪迹,挑水者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女。扶犁汉子也许觉得今天特别口渴,便朝沟里喊去:“哎——凤儿!晌午送饭,别忘了给我多舀半罐子米汤!哎——洋芋丝丝也拿上一点!”小女女便转脸应声:“哎——舅舅!我听下啦!”他们必须扯长声儿,不然,对方就难以听清。而他们觉得需要排遣寂寞无聊的时候,便以更高亢、更悠扬的嗓音唱了——这就是与中原文化迥异的信天游了。祖祖辈辈,年年岁岁,信天游唱在放羊的山坡上,唱在赶脚的大路上,唱在锄地的五谷间——处处都是宏阔的舞台,声声都如云霞之辞。 ③小时候的我被母亲牵着稚嫩的手,走在延河畔上。突然,好像从那云缝中,猛乍乍地淌出一股飘逸的光,瑰丽迷人。那是我平生所听见的第一支信天游: 你妈妈打你你给哥哥说, 为什么你要把洋烟喝?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回延安》同步练习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2)回延安 1.下列各句中加粗字注音、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白羊肚手巾肚:dù、白毛巾 B.二十里铺铺:pū、地名 C.东山的糜子糜:mí、黍类谷物 D.米酒油馍馍:mó、黍米面饼 2.下列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进亲人/怀 B.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C.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D.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3.下列各句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登时:立刻 B.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脑畔上:头上 C.我梦见鸡毛信来鸡毛信:一种粘附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 D.天南海北想着你天南海北:形容距离遥远,地方又各不相同 4.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________定宝塔山。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________在亲人怀。 A.抱扑 B.搂靠 C.绕扎 D.搂扑 5.对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比喻) B.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 C.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借代) D.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拟人) 6.《回延安》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剧作家,创作过剧本__________。诗歌紧紧扣住延安,按照__________的内容抒发诗人对延安的特殊感情,诗歌格式上借鉴了 __________爬山调的格式,两行一节,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起来,悠扬高亢。 7.下面是《做人》这首小诗的前两节,请顺着文意续写一节。

2 回延安同步训练、知识点总结

2回延安 知能演练活用 夯基达标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白羊肚.(dù)手巾红腰带 B.满心话登.(dēng)时说不出来 C.羊羔.(gāo)羔吃奶眼望着妈 D.东山的糜.(méi)子西山的谷 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紧紧儿帖在心窝上 B.心口呀莫要这么利害地跳 C.团团围定炕上坐 D.欢喜的眼泪眼框里转 3.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1),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2),再回延安看母亲! 4.请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1)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 (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9题。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 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 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 天南海北想着你…… 5.诗歌采用了什么形式?节选的这几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羊羔羔”一句有什么含义? 7.“母亲”指,这里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的深厚感情。 8.“……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9.理解下列诗句的含义。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课外拓展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3题。 桂林山水歌 贺敬之 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水几重啊,山几重? 水绕山环桂林城…… 是山城啊,是水城? 都在青山绿水中…… 啊!此山此水入胸怀, 此时此身何处来? ……黄河的浪涛塞外的风, 此来关山千万重。 马鞍上梦见沙盘上画: “桂林山水甲天下”…… 啊!是梦境啊,是仙境? 此时身在独秀峰! 心是醉啊,还是醒? 水迎山接入画屏! 画中画——漓江照我身千影, 歌中歌——山山应我响回声……

精品-新人教版2018_2019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民风民俗2回延安同步练习

2 回延安 1.走近作者 贺敬之,1924年生,__________、__________家。著有长诗《回延安》《放声歌唱》《雷锋之歌》,诗集《放歌集》《贺敬之诗选》,歌剧《__________》(与丁毅合著)等。 2.追溯背景 1956年3月,贺敬之陪同当时团中央的一位领导回延安参加西北五省青年造林大会。青年大会要举行一个联欢晚会,贺敬之答应大家,表示将用“信天游”的形式写几句诗,抒发一下感情。夜里,他就在窑洞里面走着唱着,一边流眼泪一边写,写了一夜,写出了著名的《回延安》一诗。 3.文体知识 现代诗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是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的一种诗歌形式。现代诗一般不拘格式的韵律,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 4.字词汇总 (1)【读准字音】给下列加点字和多音字注音。

盏()登时() 气喘() 木炭() 肚?????( )肚子( )白羊肚 糜?????( )糜子( )肉糜 铺? ????( )铺子( )铺垫 (2)【辨清字形】根据拼音写汉字。 tiān()加心wō() 眼kuàng() 油mó() ?????脑pàn( )挑xìn( )?????yán( )安朝tíng( )? ????呼huàn( )调huàn( ) (3)【理解词义】根据词义写出词语。 ①________:立刻。 ②________:一种形状像小米、没有黏性的黍类谷物。 ③________:(人或事物)相比;对比。 ④________:一种粘附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 ⑤________:方言,一回又一回。 ⑥________:形容距离遥远,也指相距遥远的不同地方。 5.写作特色 注重炼字,选用恰当的动词

新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回延安同步练习(2019最新编辑)

2回延安同步练习 ·积累运用·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羊羔.()糜.子()油馍.()眼眶.() 2. 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1)搂()(2)炕() 镂()坑() 偻()吭() (3)窑()(4)畔() 窖()拌() 窟()绊() ·阅读感悟·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3.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刚回延安怎样的心情? 4.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母亲延安换新衣。”诗中多次把延安比作母亲,有什么作用? 5. 诗歌第一部分中选用了一连串的动词“抓”“贴”“搂”“放”“抱”“拥”好不好?请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6. “亲山亲水有亲人”一句连用三个“亲”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7. 你怎样理解“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这一比喻的作用? 8.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什么场景?

9. “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你怎样理解这句诗的含义? ·拓展探究·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桂林山水歌(节选) 贺敬之 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水几重呵,山几重? 水绕山环桂林城…… 是山城呵,是水城? 都在青山绿水中…… 呵!此山此水入胸怀, 此时此身何处来? ……黄河的浪涛塞外的风。 此来关山千万重。 马鞍上梦见沙盘上画: “桂林山水甲天下”…… 呵!是梦境呵,是仙境? 此时身在独秀峰! 心是醉呵,还是醒? 水迎山接入画屏! 画中画——漓江照我身千影, 歌中歌——山山应我响回声…… 招手相问老人山,

云罩江山几万年? ——伏波山下还珠洞, 室珠久等叩门声…… 鸡笼山一唱屏风开, 绿水白帆红旗来! 大地的愁容春雨洗, 请看穿山明镜里—— 呵!桂林的山来漓江的水—— 祖国的笑容这样美! 10.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1)画屏.()(2)云罩.()(3)叩.门() 11. 这首诗主要赞美了什么?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2. 诗人写黄河浪涛、塞外的风、关山、马鞍、沙盘的作用是什么? 13. 应如何理解“是梦境呵,是仙境”“心是醉呵,还是醒”这两次发问? 14. 作者写独秀峰的用意是社么?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情是根 舒乙 年轻记者问我一个问题: 哪个更重——事业?还是情?包括乡情、友情、亲情、爱情。 我说:这是两码事,都重,并不矛盾。 我举了两个例子:

回延安同步练习答案

八回延安 1. 略。 2. 略。 3. 新颖地写出作者临近延安时难以抑制的激动心情。 4. 把延安比做母亲,表达了诗人对延安由衷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5. 生动、形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踏上延安土地时的激动以及与亲人重逢时的喜悦。用“抓”而不用“捧”,用“贴”而不用“放”,“抓”原指手指聚拢,使物体固定在手中。这里有紧握不放之意;“贴”有紧挨的意思,这里表现诗人对延安的亲密无间和诗人珍爱延安土地的强烈感情。“抱”和“搂”都有以手臂围住的意思,但不用“抱”而用“搂”,是因为“搂”表示大幅度动作,富有力度,这就更加反映出作者内心的激动。“一头扑在亲人怀”中的“扑”字,更体现出“情动于中而行于外”,这些外在的动作,揭示了作者的内心,表达出诗人见到延安亲人时的极度兴奋、喜悦。 6. 突出了诗人与延安的亲密之情。 7. 是延安母亲的乳汁养育了诗人,是延安的小米饭使诗人成长。写出了诗人对延安人民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 8. 话题广泛,谈到全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形势,显示出热烈交谈的情景,体现了欢欣激动的感情。 9. 以“延河”借代延安革命精神,表明了延安革命精神将统帅人们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 10.(1)(2)(3) 11. 主要赞美了桂林的山水之美,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12. 写这些具体的景物,再现当年的战斗生活,回忆对桂林山水的心痴神迷,随即唱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无限感慨。 13. 诗人明明身处秀美的景色之中,却怀疑自己是到了梦境、仙境;心是醉,还是醒?这是诗人用问话来表现自己的主观心态,被眼前的秀美景色迷住了。 14. 写“独秀峰”有两层意思,一是代表桂林,说明诗人已到了“甲天下”的桂林城;二是有切“甲天下”的意思,意在说明桂林山水之美。 15.(1)(2)(3)(4) 16. 友情、亲情。 17. 它的纯真,它的质朴,它的可贵,就在于只讲付与,只讲给,完全没有功利,不求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回延安》同步教案

回延安 课题回延安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 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及“信天游”的特点,学习比兴和夸 张的修辞手法。 2.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节奏;通过了解时代背景,深入理解作 品内容;体会作者倾吐的浓浓亲情。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品味语言,领悟情感。 2.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在情境中阅读。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感受浓郁的乡土亲情,培养爱家爱国之情。 课 前 预 习 作者 简介 贺敬之,1924年生,当代诗人,剧作家。山东峄(yì)县人。1945年,他和丁毅等集体创作了剧本《白毛女》。他的作品《回延安》《放声歌唱》《三 门峡歌》都是深有影响、脍炙人口的名篇。著有诗集《并没有冬天》《朝阳 花开》《放歌集》等。 写作 背景 1940年至1946处,贺敬之一起在延安学习、工作。1956年,诗人贺敬之重回曾经生活战斗过的革命圣地延安。重新看到那熟悉的山水和热情的乡 亲们,他的心情激动不已,不禁抚今追昔,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 写下了这首诗。 读准 字音 心窝(wō)羊羔(gāo)糜子(méi)油馍(mó)盏(zhǎn) 辨清 字形

理解 词语 心窝:人体上心脏所在的地方。 几回回:一回又一回。陕北方言里,量词的构词方式往往用叠词,表示数量 多。 白羊肚手巾:白毛巾。羊肚就是养胃,毛巾很像翻过来的羊肚,所以有的地 方把白毛巾叫做“白羊肚毛巾”。 糜子:一种形状像小米的没有黏性的黍类各物。 脑畔上:文中指窑洞的顶上。 白生生:陕北方言,表示很白。 新 课 导 入 (师播放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一道道水/ 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 …… 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 同学们,刚才播放的这首民歌就是具有陕西风情的信天游《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这是一首颂扬红色政权的歌曲,全曲用西北人民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革命历史史实。现在,让我们来学习著名作家贺敬之以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诗歌——《回延安》。(板书:回延安)看看中国的革命圣地延安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温暖记忆? 新 课 展 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诗歌共分为五小节,这五小节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小节:阔别十年重回延安;第二小节:追忆当年战斗生活;第三小节:亲人相见话延安;第四小节:喜看延安今繁华;第五小节:颂延安光辉历史。 2.试想想诗人写作这首诗抒发思想情感的线索是什么? 讨论、明确:全诗以诗人离别10年后重返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想为线索。 【细读课文,仔细品味】 1.作者在第一节中是怎样通过一系列动词表现情感的?

2.11回延安同步练习

八回延安 ·积累运用·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羊羔.()糜.子()油馍.()眼眶.() 2. 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1)搂()(2)炕() 镂()坑() 偻()吭() (3)窑()(4)畔() 窖()拌() 窟()绊() ·阅读感悟·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3.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刚回延安怎样的心情? 4.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母亲延安换新衣。”诗中多次把延安比作母亲,有什么作用? 5. 诗歌第一部分中选用了一连串的动词“抓”“贴”“搂”“放”“抱”“拥”好不好?请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6. “亲山亲水有亲人”一句连用三个“亲”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7. 你怎样理解“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这一比喻的作用? 8.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什么场景? 9. “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你怎样理解这句诗的含义? ·拓展探究·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桂林山水歌(节选) 贺敬之 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水几重呵,山几重? 水绕山环桂林城…… 是山城呵,是水城? 都在青山绿水中…… 呵!此山此水入胸怀, 此时此身何处来? ……黄河的浪涛塞外的风。 此来关山千万重。 马鞍上梦见沙盘上画: “桂林山水甲天下”…… 呵!是梦境呵,是仙境? 此时身在独秀峰! 心是醉呵,还是醒? 水迎山接入画屏! 画中画——漓江照我身千影, 歌中歌——山山应我响回声…… 招手相问老人山, 云罩江山几万年? ——伏波山下还珠洞, 室珠久等叩门声…… 鸡笼山一唱屏风开, 绿水白帆红旗来! 大地的愁容春雨洗, 请看穿山明镜里—— 呵!桂林的山来漓江的水—— 祖国的笑容这样美! 10.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1)画屏.()(2)云罩.()(3)叩.门() 11. 这首诗主要赞美了什么?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2. 诗人写黄河浪涛、塞外的风、关山、马鞍、沙盘的作用是什么?

《回延安》同步练习

《回延安》同步练习 一、字词练习: 1、写出加黑的字的字音: 白羊肚()糜子( ) 荡漾( ) 青荇( ) 揉碎()斑斓()漫溯()笙箫( ) 2、辨字组词: 羔()糜()窑()畔()箫()恙()靡()窖()衅()萧() 二、下列各句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登时:立刻 B.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脑畔上:头上 C.我梦见鸡毛信来鸡毛信:一种粘附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 D.天南海北想着你天南海北:形容距离遥远,地方又各不相同 三、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心口呀莫要这么历害地跳 B.红旗飘飘把手招 C.满窖里围得不透风 D.保卫延安你们废了心 四、对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比喻) B.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 C.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借代) D.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拟人) 五.下面各句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思想感情? ①千声万声呼喊你________ ②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________ ③双手搂定宝塔山________ ④母亲延安就在这里________ 六、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1.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________定宝塔山。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________在亲人怀。 [ ] A.抱扑 B.搂靠 C.绕扎 D.搂扑 2.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条条街道________②一座座楼房________ ③一盏盏电灯________④一排排绿树________ [ ]

部编版2《回延安》同步练习附答案

2《回延安》同步练习附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一盏.(zhǎn) 登.时(dēng) 糜.子(méi) 油馍.(mó) 脑畔.(pàn) 眼眶.(kuàng)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 A.心口呀莫要这么历害地跳 B.红旗飘飘把手招 C.满窖里围得不透风 D.保卫延安你们废了心 (解析:A.“历”应写作“厉”;C.“窖”应写作“窑”;D.“废”应写作“费”。) 3.给下列句子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D) (1)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________在心窝上。 (2)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________定宝塔山。 (3)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________在亲人怀。 A.靠抱扑B.贴搂靠 C.靠绕扎D.贴搂扑 4.(2018·济宁)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C) A.调查显示:消费投诉呈现两大特点:一是服务类消费关注度高,二是互联网广告投诉增长。 B.是大半夜里起来看球赛?还是美美地睡上一觉呢?作为球迷,很多人心里会有些纠结。 C.来到孔子的故乡——曲阜,游客都要游览“三孔”(孔庙、孔府、孔林),体验传统文化。 D.在“做一天上海人”的特色活动中,全体师生一起了解了上海的历史、体验了上海的生活。 (解析:A.一个冒号范围里不能再用冒号,第一个冒号应改为逗号;B.前半句是选择疑问句,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D.顿号应改为逗号。) 5.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均有语病,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2018年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①为铭记奋斗历史,弘扬伟人,在文化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新闻广电出版总局等单位的指导下,在周总理亲属及有关顾问专家的大力支持下,②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携手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精心筹备、策划重大历史题材影片《周总理回延安》,献礼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向伟人致敬。 (1)第①句的修改意见为: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精神”。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备课教案-2回延安

2回延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有关诗人的文学常识及“信天游”的特点。 2.了解时代背景,深入理解作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节奏。 2.通过朗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品味语言,学习比兴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群众的思想感情,培养爱家爱国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有关诗人的文学常识及“信天游”的特点。 2.了解时代背景,深入理解作品内容。教学难点 1.通过朗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品味语言,学习比兴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2.体会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群众的思想感情,培养爱家爱国之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播放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噢红军到陕北,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哟红艳艳,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 听着这首热烈欢快、脍炙人口的歌曲,你们会想起什么呢?对,会想起黄土高原,会想起黄土地上朴素的劳动人民,会想起革命圣地——延安。老一辈的革命家呀,都对延安怀有深切的情感。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贺敬之,走进他的诗歌,去看看他与延安有着怎样的情谊。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贺敬之,1924年生,山东峄县(今枣庄)人。当代诗人、剧作家。他于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45年,他与丁毅合作创作了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主要诗集有《朝阳花开》《乡村的夜》《放歌集》《贺敬之诗选》等。

2.背景资料 1956年,诗人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无限兴奋喜悦。当时诗人打算写几篇报告文学和一点新闻报道,然而青年大会要举行一个联欢晚会,说要诗人出个节目,于是诗人就采用了最具地方特色的“信天游”的格式写下这首诗,抒发了对延安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 3.知识链接 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是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其形式通常为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节奏自由。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来抒情,亦可叙事;多运用比兴手法,贴切、自然,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联想丰富,感情深切。 4.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柳林铺. (pù) 羊肚.(dǔ) 糜.子(méi) 油馍. (mó) 脑畔.(pàn) 气喘.(chuǎn) 眼眶. (kuàn ɡ) 一盏.(zhǎn) ????? 羊肚.(dǔ)肚.子(dù) ????? 床铺.(pù)铺.满(pū) (2)词语释义 几回回:一回又一回。 白羊肚手巾:白毛巾。因毛巾很像翻过来的羊肚,所以有的地方把白毛巾叫作“白羊肚手巾”。 登时:立刻。 脑畔上:文中指窑洞的顶上。 鸡毛信:一种粘附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 (3)词语辨析 “呼唤”和“召唤”都是动词。“呼唤”既可以表示“召唤”,也可以表示“呼喊”。“召唤”指叫人来,多用于抽象事物。 三、合作探究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一共分为几个部分?说说每个部分的大意。 答案示例:一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诗人阔别延安十年后,重回“延安母亲”的怀抱,与亲人相见时的兴奋和喜悦之情。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回延安》同步教案

第2课《回延安》 【教学目标】 1.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体会本诗的艺术特色; 2.学习综合运用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和比兴手法; 3.体会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综合运用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和比兴手法。 难点:学习综合运用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和比兴手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一个地方,被称为“革命圣地”“中国革命的摇篮”。1935年10月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不久,党中央就设在这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这里一直是中国人民革命的领导中心,是它抚育了成千上万的革命战士,贺敬之就是其中一位。这里,如同一盏指路明灯,指引着全国人民英勇奋战,抗击侵略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这里,代表着幸福与希望,是生活在白色恐怖下的中华儿女心之向往的人间天堂。你知道这是哪里吗?是的,这就是延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贺敬之的《回延安》,听听作者再回延安时唱出了怎样的心声。 二.出示目标: 1.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体会本诗的艺术特色; 2.学习综合运用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和比兴手法; 3.体会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 三.检查预习: 1.作者介绍:贺敬之,1924年生,当代诗人、剧作家。曾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1945年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主要作品有《回延安》《放声歌唱》《雷锋之歌》等。出版有诗集《放歌集》《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等。 2.字音: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回延安》同步训练(含答案)

回延安 一、基础演练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一盏.(zhǎn) 登.时(dēng) 糜.子(méi) 油馍.(mó) 脑畔.(pàn) 眼眶.(kuàng)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 A.心口呀莫要这么历害地跳 B.红旗飘飘把手招 C.满窖里围得不透风 D.保卫延安你们废了心 (解析:A项中“历”应改为“厉”;C项中“窖”应改为“窑”;D项中“废”应改为“费”。) 3.给下列句子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D) (1)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________在心窝上。 (2)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________定宝塔山。 (3)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________在亲人怀。 A.靠抱扑 B.贴搂靠 C.靠绕扎 D.贴搂扑 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A.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比喻) B.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 C.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借代) D.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拟人) (解析:A项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 5.下列句子都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1)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修改意见:语序不当。将“开展”与“策划”调换位置。 (2)在国人的期待中,国产大型客机C919圆满完成了第一趟蓝天首飞之旅。

修改意见:语义重复。去掉“第一趟”或“首飞”。 6.你校正在开展以“保护传统文化,我们在行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每逢春节家家户户贴对联,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这是自古以来的习俗。请写出你记忆最深刻的一副春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横批: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楼四季常安【示例二】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得辉万象更新 (2)下面是“中华七大传统节日形象标志创作大赛”的两幅获奖作品,你喜欢哪一幅?请从构图和寓意角度说明你喜欢的理由。要求:语言准确、鲜明,不超过60字。 【示例一】我喜欢第一幅。画面由灯笼和书法“春”字等中国元素巧妙构成,象征着来年吉祥喜庆、生活红红火火,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意味。【示例二】我喜欢第二幅。画面由粽子形成的山、龙舟、图章和书法“端午”两字等中国元素巧妙构成,象征一帆风顺,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韵味。 二、同步解读 阅读全诗,回答问题。 7.该诗共五个部分,试着给每个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第一节,回延安,激动满情怀;第二部分:忆延安,圣地养育我;第三部分:会亲人,欢聚话今昔;第四部分:逛新城,旧貌换新颜;第五部分:赞延安,圣地贡献大。 8.“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运用了比兴手法,意思是当年在延安我们积极投入大生产运动,一面生产,一面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9.结合上下文想一想,“枣园的灯光照人心”指的是什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