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哲学篇期末满分论文范本20161212

中华文化哲学篇期末满分论文范本20161212
中华文化哲学篇期末满分论文范本20161212

四川大学中华文化(哲学篇)

2015级本科生课程结业论文

课程:中华文化(哲学篇)

姓名:孙梦颖

学院:化学学院

学号:2015141231154

联系方式:135********

浅谈中西哲学与本体论——学习《“己学”发略:本体的综合构造与儒家的生命哲学》有感

姓名:孙梦颖学号:2015141231154

摘要:中西哲学之间有共同点,可以沟通,这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二者也存在着差异,了解差异才能了解整体,了解整体才使哲学得以发展。而对于中西哲学的研究,都离不开对本体论的理解和认识。因此本文将从中西哲学与本体论展开讨论。

关键词:中国哲学西方哲学本体论

绪论:麻老师的《“己学”发略:本体的综合构造与儒家的生命哲学》中,主要通过对由自我照察宇宙面的本体与人生面的本体、自我的本体与宇宙生命的天然关联、哲学史的条贯:以心为本体系、以理为本体系及以物为本体系三方面的探讨,阐述了从易本体论中演义出的“己学”。我对于第一部分“由自我照察宇宙面的本体与人生面的本体”中中西哲学的对比想法颇多,故本文将以中西哲学为着眼点,联系本体论,展开自己对中西哲学及“己学”的认识。随麻老师学习哲学后,方知自己知识阅历皆有很大不足,若有不当之处,望麻老师海涵。

一.“己学”与本体论

学习“己学”,首先要理解认识本体论。哲学家普遍认为它是不可言说的,但人们可以通过直接的体验和经历以意会的方式知道。儒学的相关见解与之相似,《中庸》中有“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即做到诚就意味着明,做到明就意味着诚。也即保持诚就达到了对本体论的理解,对本体论有理解和认可就自然而然的保持了诚。本体论的理解与实现是浑然一体的,都建立在对其感知和亲自认识的基础上。由此,本体论不是一个客观的研究,而是对于客观的主观认识和实现的过程。“己学”作为本体论的演义,着重对本体的构造与实现。

成中英先生在《易学本体论》中指出“终极的本体论知识基础是被视为实在之具体体现的自我之存在”1,自我与本体浑然一贯,自我是实在的具体体现,实在是自我的根本,这也构成了“己学”的核心思想。

二.关于中西哲学

1.中西哲学之会通2

在论述中西哲学之前,首先应注意哲学是普遍的,所以哲学只有一个,在某种意义上讲,不存在所谓的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凡是哲学讲得都是普遍性的真理。但哲学同时具有特殊性,不同民族由不同

1引自成中英先生《易学本体论》第五章—在易学基础上的儒家和道家的本体论。

2“会通”,即会合疏通异说异义而调和其矛盾,以呈现其间真正意义。

的观念指导,这使得各种哲学都有其独特之处。这两方面,即普遍性与特殊性看似矛盾,但细细想来,“普遍性是由观念、概念来了解,但观念是要表现的,要通过生命来表现的,这就使普遍性在特殊性的限制中体现或表现出来,这种真理是哲学的真理。”3,亦可解释为真理要通过生命来表现,特殊性体现于生命之特殊而非观念的特殊。故我们可以说哲学是普遍性与特殊性这两个看似矛盾的性质的统一体。这样也不难理解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不是相对立的,而是可以沟通的。

现代新儒家不论是牟宗三先生还是成中英先生,都出入中西方,在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比较研究中反思两种哲学的优缺点,寻求二者的共同与差异。中国与西方哲学之间存在共同点是毋庸置疑的,在人类文化的自觉发展的过程中,中西文化虽然不同,但都有对自我的认识和对世界的认识。中西哲学都在思考作为人类,怎么去面对自我,怎么去面对世界,怎么看待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怎么将自我在世界中发展的更好。二者以这些方面为立足点,用不同的思考方式去解决同样的问题,发展出各自的体系和哲学认知,并在与彼此的差异中不断成长。因此,中西哲学的差异点尤为重要。

2.中西哲学之差异

1)形上学的两种形式

西方哲学以理智为根本,重观解,中国哲学以直觉为奠基,重觉解。重观解与重觉解都是形上学的表现。此二词直接概括了中西哲学在形上学这个概念上的差异。西方哲学重点在于“观”,海德格尔提

3引自牟宗三先生《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第一讲中西哲学会通的可能性:哲学真理之普遍性与特殊性

出“这些实体在其中显示了自身。在最可靠的意义上,它们被理解为实体,这样就参照现状作了解释,这样,它们就被看做是呈现。”4这些实体正是通过“观”来呈现的。这就要求其“观”超越主观性,不受外界影响,处于一种中立的地位,注重对知识和逻辑的建构。而重觉解的形上学,按照成中英先生的说法是“非形上学的形上学”,就是说“中国不是没有形上学,而是没有那种外在化的、超越化的、静止不动的、脱离现实的形上学。中国的形上学有它自己的关于上下左右、四方八面、整体和部分、内在跟外在、中心跟边缘的概念机制,它反映了中国人的本体经验。”5这就是一种重觉解的形上学,它的着重点是生命与德性。这种重觉解,通俗说法可以感性代之。纵观中国历史,从《诗经》到《楚辞》再到《乐府》,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从雕塑绘画到书法小说,从园林艺术到戏曲文化,无不体现着中华文化之感性。这种感性,是中华民族自身“观”后,体验后的结果,是中国哲学所独有的本体经验。也正是这种独有的本体经验,创造了独特的中华文化。

2)中西哲学之“求”

“求”,在西方哲学中,主要是对宇宙的求解。这种求解与重观解的形上学相统一,是知识义,是外在的、超越的。而在中国哲学中,这种“求”转向了人生的问题,是功夫义,是内在的、撼动内心的。麻老师在解释此处是引用“当恻隐处自恻隐,当羞恶,当辞逊,是非在前,自能辨之”(《语录上》之“近来论学者”条),可解释为“恻

4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P25-26

5引自《从中英会通到本体诠释——成中英教授访谈录》(成中英杨庆中著)P249

隐,仁之端也,羞恶,义之端也,辞让,礼之端也,是非,智之端也。此即是本心。即所谓本心,亦即仁义礼智四端。”6可见中国哲学是从本心出发,探求内心的。在课上曾看过电影《孔子》,观后心中感慨万千。这是一个人与一个时代的对立,是一种彼此不能融合和接受的悲剧。电影中孔子对本心的求索,对道义的追寻,对自我的探讨,都是儒家思想及中国哲学功夫义的体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7,这一言论从孟子始都被认为是孔子对世间万物最根本的个人体验的显示。王阳明的心学,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自不必说。因此,中国哲学所“求”与西方哲学有本质上的不同。正是这种“求”之对象的不同造成了后文要讨论的“本体”的不同。

3)中西本体的思考:宇宙本体和人生本体

成中英先生把本体翻译为generative being,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存在,而是存有的发生,离开存有的发生就不能存有。把本体分开来讲,本,是一种意识存在,是一个创造性的起源;体,是一个体系,源于我们对事物最初的知觉经验。体可以不仅仅看做一个名词,它还可以是一个动词,我们自己去体会事物、体会存在、体会经验。二者相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整体的根源是本,我们有了意识的存在,才会去感知外界,再由对外界的感知产生理解,这种理解化为一种体验又不仅限于体验,成为了一种客观存在。这就是本体。

西方哲学所讲之本体,是宇宙本体。古希腊时代的智者苏格拉底

6引自《陆九渊“心”范畴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王斯斯)此处自行解释后总觉有所欠缺,几番查找,私以为以此解释最为贴切。

7《子罕》

最先开始相关的理性思考。成先生称其为“logos”,即一种寻求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并且让人信服这是必然的而非偶然关系的思维活动。苏格拉底的这种论理的思维,引起了后来的诸多哲学家对真理和智慧的不同回答。后来他们形成了“上帝”的概念,这源自于原始的根源意识,“一种对宇宙无限变化的崇敬和畏惧所产生的意识”8也就是说,西方哲学本体的思考是建立在对宇宙的思考之上的。

反观中国哲学,其本体是人生本体,扭转看起来是对象化的宇宙的本体,使其无限贴近人伦,“内在化”“道德化”。《中庸》有云:“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也就是说,为了显示世界上所有事物的本性的实现而增强一个人的能力,进而把自我本身和天地之道的创造性力量视为同一。由此可见,中国哲学本体论虽以世间万物的本性为出发点,但最终仍立足于人的自我培养。这样的本体论不是一种客观的研究,而是一种对客观存在的主观体验。由此本体,可衍生出“本根”与“本然”。心的本体不可不涵盖本根和本然这两脉络。前者是本源生意之绝对,后者是本来面目之纯粹。因而中国哲学本体思考的核心“道”有其独特的意义。它既是经过观的过程而形成的对天地变化的实质与规则的认识,又是基于人类心灵产生的纯粹的观所体现出来的规则。在明辨心与理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三种情况。①本根的体与本然的体两相悬隔:本根的体是天理,本然的体沦为人伦。②二者同指天理,

8引自《从中英会通到本体诠释——成中英教授访谈录》(成中英杨庆中著)P355

天理的本根义与本然义则都需在宇宙面说。③二者同指人心,则需在人心中划定区域为“道心”作本根的体与本然的体。

何谓“道心”,何谓“道”。中华文化中各家都有关于“道”的概念,且解释不一。麻老师所讲儒学中的“道”指“仁道”。“仁”即“二人”,“仁道”便是“人与人的相处之道”,探究两个人如何和谐相处。凡美好的德行都可谓之“仁”,它是全德的总称。“道也者不可须臾而离也,可离者非道也”中的“道”也为“仁道”,此处具体译为“中庸之道”,指“无过、不及”。这是以心为本体。“又问,心即理之说,程子云,在物为理,如何为心即理?先生曰,在物为理,在字上当添一心字。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知是心之本体,众理聚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9以心为本体,自传统儒学至阳明心学,此“心本”都为这两种体系之根。

本体是具有创造性的,是一个开放的概念。本,在不断地生生不已,体,在不断的发挥其多样性并表现出内外之分和变化。本体论的真正意义是实现事物和维持以及提高道的创造力的创造性活动。

总结:本文虽谈中西哲学之异同,实则不可避免的谈到中西方文化、历史、语言等多方面因素。中西哲学之比较无需分一高低,二者也无需统一为一体。正是因为差异的存在,才使二者各自发展成更成熟的体系。就本体而言,西方哲学虽以宇宙本体为主,是客观的超越的,但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和探寻,同样的,中国哲学虽以人生本体为主,

9《传习录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邓艾民先生注第255条

是感性的内在的,但也有对宇宙及世间万物的感知。中西哲学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世界哲学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哲学导论期末论文 哲学王

哲学导论期末论文 小议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哲学王”思想 在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理想国》当中,突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哲学王”。哲学王的提出,是柏拉图希望实现城邦的美德,就需要一个善的体制,一个正义的统治者。理想国中说,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我们目前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那些人物,能严肃认真地追求智慧,使

政治权利与聪明才智合而为一,否则一切都是空中接阗。因为哲学王的必备素质是具有良好的记忆,敏于理解,豁达大度,温文尔雅,爱好和亲近真理、正义,勇敢和节制。柏拉图相信只有这样完美无可指摘的人,才能把国家放心托付给他。同时人们还要接受教育,进行艺术、几何、哲学的熏陶,从孩子一出生就培养他们,等等一系列的构想,建造出心目中完美正义的城邦。 但从那时起到今天,哲学家成为统治者这件事情始终都是难以实现的,我们到底是需要哲学家来做“王”,还是政治家或是其他什么人来做“王”?谁更适合做“王”我们并不知道,但哲学家们明显是不合适的,不论是古希腊时代还是今天。至于是为什么,有两点需要指出,第一是我们不能像柏拉图一样过于强调正义,而忽视其他,好像正义的城邦就等于完美的城邦,我们需要的是完美的城邦,再扩大一点说,是完美的国家。当然,“完美”是不存在的,那退一步来说,就是“相对完美的国家”。第二是哲学家不是一个人,我们需要分类,不能笼统的去说哲学家到底适不适合统治国家。我把哲学家由现实到理想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较有功利色彩的哲学家,其性格和行为比较像我们普通人;第二种是相对纯粹的哲学家,与我们常人相去甚远;第三种是上帝一样的哲学家,是最理想的统治者。第三种情况我们不用考虑,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像上帝一样完美的人。下面我们来论证前两种哲学家也是不适合做“王”的。在此之前我们先假设哲学家做“王”民众可以接受。否则的话,哲学“王”可能直接就被民众推翻了。 我们说第一种哲学家有功利色彩,更接近常人,就必然会存在很多问题,就像古往今来的许多统治者一样,虽然其哲学思想可能使国家进步,但统治者暴露出的问题反而可能使矛盾升级。比如统治者大力宣扬官员应该廉洁奉公,自己却大肆敛财,任人唯亲。这类哲学家自然是不适合做“王”的。而且柏拉图希望哲学家治理国家,就是想让统治者更“纯粹”,第一种哲学家显然不够纯粹。 第二种哲学家也就是我们一般人心目中的比较纯粹的人,他们爱智慧,致力于追求真理,有正直的品格。可是他们也不适合做“王”。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纯粹的哲学家不够包容,这在哲学家当中是一个普遍现象,西方的哲学家尤其明显,这与柏拉图的想象并不一样。哲学的发展往往是“去旧立新”的,“去旧”就是批判和否定旧的哲学思想,“立新”就是树立自己的新的思想,同时代的哲学家也会因派别不同和想法不同争得不可开交,这样的例子在哲学史上多的数不胜数,最为人所知的可能就是叔本华和黑格尔的故事了。这在柏拉图时代表现的并不明显,因为那时的思想不会像今天这样如此多元化。那么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浮现出来了,我们要让哲学家做“王”,可是哲学有这么多流派,哲学家又有许多,到底让谁做“王”,是让一个人做“王”还是一群人做“王”。如果让一个人做“王”的话,该让谁做?谁才是是最接近真理的,谁才是最爱智慧的?难道要把所有哲学家的观点列出来让民众投票吗?这明显不行,因为柏拉图本来想要的就是精英政治,这么做岂不是又回到了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政治,况且还有句名言: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上。而让一群人做“王”就更不行了,本来观点都不一样,那得讨论到什么时候才能决定一件事情啊。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牵扯到了第二个原因:没人找到了终极的智慧或真理。柏拉图希望哲学家做“王”是因为他们爱智慧,能带领国家朝更好的方向发展,可是我们要明白的是爱智慧不代表找到了智慧,哲学家们都在寻找智慧的路上,但实际上并不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到现在为止也没人真正到了“罗马”,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哲学思想只能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只能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和进步了,而这种深刻和进步也是全体哲学家们的努力,如果单拿出某个哲学

哲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哲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最好引用成熟的理论术语来构造。下面是搜集的哲学专业开题报告,欢迎阅读借鉴。 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___基本原理 ___哲学 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巨匠,他不仅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哲学史上的深刻变革,而且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刻分析和研究文化问题,创立了 ___文化哲学。研究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列宁明确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 目前,我国人民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进行文化改革和文化建设。要成功地开展文化改革和文化建设,首先必须加强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研究。开展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

首先,有利于坚持和发展 ___文化哲学。 ___文化哲学是唯一科学的文化哲学。现代西方文化哲学虽然包含一些合理因素,但总体上,明显缺乏科学合理性。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人类思想史特别是西方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正确地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和规律,创立了无产阶级的文化哲学。研究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有助于夯实 ___文化哲学的理论基础,把握 ___文化哲学的思想实质,并运用它去批判吸收中外文化哲学中的合理成分,坚持和发展 ___文化哲学。 其次,有利于推动 ___哲学的学科建设。 ___哲学博大精深,除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外,还包括 ___经济哲学、政治哲学、文化哲学、生态哲学等。过去,学术界对 ___文化哲学的研究还不够重视、不够深入。因此,深入开展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研究,有助于拓宽 ___哲学的研究范围,推动 ___哲学的学科建设。 再次,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正确方向。文化哲学是最高层次的文化理论,它既是对各种具体的文化理论的概括和总结,又反过来指导各种具体文化理论研究。离开了文化哲学的指导,文化理论就会迷失发展方向。 ___文化哲学正确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和一般规律,为文化理论研究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加强马克思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2000字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又是通过儒学的要义体现的。儒学传统中这一被传统社会奉为经典准则的“以修身为本”的理论,同样也适用于现代社会。建设起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根本在于每个社会成员的素质状况。只有每个社会成员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整个社会才能达到文明和谐之境。因而每个社会成员的和谐人生乃是组成和谐社会的基础,而要达到和谐的人生,自然应从“修身”开始。 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结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儒家文化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凝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学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即“和而不同”和“过犹不及”,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变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凝聚之学的科学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它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对外兼容,这正是依靠儒学“和而不同”的精神而实现的。儒学在保持其学统传承的同时,总以“和而不同”的精神,以我为主地汇通、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儒家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强大吸收能力和它强大的同化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更加出色的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兼容之精神。 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的人文之化,中国突出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儒家学说则更是这种精神的体现者和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血与水、源与流的关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总得说来,就是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述治国方略,求天下为公,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境界。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通过儒学体现,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优秀的儒家文化价值

中华文化文学篇--张放

第一讲论语 一.论语是一部怎样的书,为什么书名为《论语》《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散文著 作。其核心思想是“仁”。自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被奉为儒家经典,几千年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影响极为深远。 ?班固《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 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文选辩命论注》:“昔仲尼既殁,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 ?刘熙《释名.释典艺》中说:“论语,记孔子与弟子所语之言也。论,伦也,有伦理也。语,叙也,叙己所欲说也。”也 有附会说意指轮流发言,故有通假轮语之说。 ?所以说来,两种读音都有道理,都可行。不可厚此薄彼、固执己见。 二.你认为孔子最伟大的地方在哪里? 1.仁者爱人,以人为本,不信怪力乱神。诚信相处

2.有教无类,平民教育 3.《论语》有体系的在各方面教人 三.请写出《论语》名篇字句,并翻译 四.分别写出古今各三位对《论语》讲解·研究有影响的著名学者姓名 现代:钱穆南怀瑾星云大师于丹杨伯峻 古代:何晏(魏)《《论语》集解》 孔颖达(唐)《十三经注疏》《《论语》正义》 朱熹(南宋)《《论语》集注》 五.列出《四书五经》的篇目 四书五经: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第二讲上杨墨 ?一、“杨朱哭歧”与“墨子泣(悲)丝”这两个成语大体是何内容?杨朱与墨翟为什么要哭? ?二、怎样理解“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这样的主张? 答:杨朱的个人主义实为怀疑主义,不单是利己主义,是对生命本真的认识,对个人权益的坚守。 ?三、以现代汉语翻译《墨子》以下段落:“今若夫兼相爱、交相利,此其有利,且易为也,不可胜计也,我以 为则无有上说之者而已矣。苟有上说之者,劝之以赏誉,威之以刑罚,我以为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 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 答:现在至于兼相爱,交相利,这是有利而容易做到,并且不可胜数的事。我认为只是没有君上的喜欢罢了,只要有君上喜欢,用奖赏称赞来勉励大众,用刑罚来威慑大众,我认为众人对于兼相爱、交相利,会像火一样的向上,水一样的向下,在天下是不可防止得住的。 ?四、墨子“天志”“明鬼”与孔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有什么区别? 答:墨子“天志”、“明鬼”,其有神论的主张,趋同宗教信仰,对神

自然辩证法期末论文.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 论文摘要: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科技改变历史,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增强了理解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发展 一、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是同科学技术的进步分不开的 从我们的祖先在进化时选择了发展,选择了进步开始,历史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科技每时每刻都在发展。20世纪自然科学的新成果的大量涌现和广泛应用,使得科学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也显示出新兴科技无比恢宏的发展前景。科学技术作为一种革命性的力量,改造着世界,创造着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马克思认为,技术是现实生产力,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从起源上看,技术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物质手段、方法和知识等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成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的“媒介”,是变天然为人工自然,以及实现对社会调节、控制的手段。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三个方面: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科学的辩证法,自然科学研究的辩证法。具体地说:作为自然观,自然辩证法要根据各门自然科学的丰富内容,阐明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层次结构和基本属性,研究自然界物质运动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揭示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辩证过程,从而概括出整个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描绘出整个自然界的发展图景。作为科学观,自然辩证法要研究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阐明自然科学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它包括有:自然科学的性质、特点、分类和作用,自然科学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自然科学发展的内部根据,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过程,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等等。作为科学方法论,自然辩证法既要从“战术”方面进行研究,又要从“战略”方面进行研究,既要研究观察、实验、科学抽象以及逻辑方法、数学方法等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又要从整体上考察这些方法相互联系及其规律性。同时还要研究现代自然科学方法的新发展

哲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哲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是对学生位论文选题工作的论证和审核,是高校生培养与管理的重要环节,下面是搜集整理的哲学开题报告,供大家阅读查看。 论文题目:现代语境下自觉消解类人学本质的第一人――论施蒂纳哲学及其重要价值 研究目的及意义 施蒂纳是青年黑格尔派的重要人物和逻辑终结者,他的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第一次全面的批判了费尔巴哈甚至是启蒙思想以来的古典人本主义逻辑,也是西方思想史上在现代性的语境中第一个自觉地消解形而上学的人,而且他直接地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传统的思想史教学中,施蒂纳被贬为一个小丑式的浅薄理论家,虽然国内目前有个别学者深刻地认识到了施蒂纳的重要意义并作了简要的分析,但这种不受理论界重视的情况仍未完全改变。我的研究试图对施蒂纳的代表作的理论特色及其思想对费尔巴哈、马克思等当时各种哲学的巨大影响进行阐述分析以及对其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甚至当代后现代思想的理论相似性进行浅要发掘。 研究计划 立足现有资料,力求先把握施蒂纳的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主要内容与理论逻辑,同时参照早年和现有学者对施蒂纳的研究成果(如张一兵《回到马克思》中对施蒂纳的研究),然后进一步寻找分析施蒂纳反对形而上类本质思想的当世影响,以及他的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及后现代思想的理论相似性。 一.施蒂纳其人及其代表作介绍 (1)施蒂纳其人及其所处的历史环境。 (2)施蒂纳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文本分析。 (3)施蒂纳的理论观点及对其分析。 二.论施蒂纳的当世影响与冲击 (1)施蒂纳思想对当时各种哲学(重点是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 (2)施蒂纳对马克思思想形成的直接影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文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明天的太阳,在展望未来的同时,也必须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在不忘记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近日,我们通过对大中小学课本进行了大量的收集后发现:现在大中小学课本中,传统文化的分量和地位越来越重要。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是中华民族的根 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是聪明智慧的民族,是开拓创新的民族经过长时间的淘漉和历史沉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精彩浓缩,记录风雨,贮藏丰碑,凝结精魂,激励后辈自从盘古开天地后,中华各民族的祖先就在这片古老而辽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不仅创造了无穷无尽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独具特色、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老祖宗的谆谆教诲,语重心长,句句箴言,滋润心田,教我做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之果,闪烁聪慧,展示魅力,开启脑力,启迪子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陈酿,历经沧桑,遗存华章,哺育华夏,福及人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不断增值的民族资本,璀璨夺目,点墨是金,亘古常青,价值永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培育气度,激励自信,陶冶人格,塑造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精深厚重,传承文明,营

养无限,永屹世林 2、当今的大中小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格状况需要国学 八十后九十后的特点就是张扬个性,创新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才培植个性培养创新不竭的源泉创新可以说是悟性和灵性的结晶,而悟性和灵性的根系却深植于丰厚的文化底蕴里因此,语文教育应充分重视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文化底蕴的沉积,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具有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1)积累文化底蕴,培植创新的悟性和灵性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情趣,在丰富生活阅历中不断积累文化底蕴;要在熟读的基础上,抓住有一定内涵的词句去感悟课文的整体美;要注意抓住课文耐人寻味处、意义深远点,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去感悟课文的意境美、内涵美,体验文化美感;要引导学生涵咏富有人情味和浪漫情调、诗情画意的优美词句,领悟课文的艺术美、情感美,体验文化情趣,使学生的灵性和悟性如枝头上的嫩芽在春雨沐浴中焕发生命活力。 4、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其文化品位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冲击下,功利主义思想泛滥,高职教育也难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论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论文 「关于共产主义的讨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论文 「关于共产主义的讨论」 共产主义主张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并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制度、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也是社会化集体大生产的社会,面对恶势力也会团结一致。共产主义者认为未来所有阶级社会最终将过渡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将进入高级阶段。 很多人对于共产主义的误解是一个逻辑上的归谬,大致是认为共产主义必然导致一个逻辑前提,那就是“人性本善”,于是试图以批判“人性本善”来展示共产主义的谬误性,但是这显然是并没有意义的做法。但是,共产主义并不是一个形式逻辑的结果,而是个辩证法的结果,人本性是社会关系总成的产物,而人与客体世界能够被衡量的是劳动制成品,也就是借由劳动过程。客观世界,人本身的趋利性,实际上是异化过程后,社会关系中,生产资料占有方通过强迫劳动对于劳动者本身脱离领有状态的劳动产品的价值占有,以及劳动者出于自保的实践行为,本质是社会关系中劳动异化和生产资料可估产生的一对矛盾使然,而并非什么人性本质。 只有自己实现自己意志的人,才不需要借用他人的手来实现自己的意志;由此可见,在所有一切的财富中最为可贵的不是权威而是自由。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 人类的解放和自由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毕生所追求的远大理想,马克思之所以设想用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那是因为在马克思看来,私有制使人性异化,导致两极分化、贫富悬殊,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他主张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用单一的按劳分配代替按生产要素分配。但是,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本身在马克思那里并不是人类追求的最终目的,它们不过是实现人性复归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手段。而要达到一定的目的,有时可以有多种手段,人们应该在诸种手段之间进行比较,看哪一个手段是最优的——收益最高,成本最低,而不能把其中某一种手段当作目的,既不能为了公有而公有,也不能为了私有而私有,否则就本末倒置,把目的和手段颠倒了。邓小平的“猫论”(即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的就是好猫)就是严格区分目的和手段的典范,而左倾主义的“草论”(即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则是误把手段当作目的的标本。

哲学方面的毕业论文

哲学方面的毕业论文 浅析哲学视野下的四个全面战略思想 一、从认识论角度看,“四个全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是对三大规律、三种意识认 识的进一步深化。 第一,“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根据对中国和世界的实践新认知提出来的。“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提出,一方面是基于对我国国内形势已经进入了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判断。 要顺应新常态、认识新常态、培育新常态,必须要有新的战略思维,需要有新的战略筹划 和战略结构。另一方面是基于对当今中国与世界关系呈现的新格局的重大判断。这格局关 系必然要求有一种新的战略思维、战略布局来保障国际关系的健康有序发展。 第二,“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新的实践条件下我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 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四个全面”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战 略目标,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战略举措,是对社会主义建设 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升华。 第三,“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对责任意识、问题意识、担当意识感知的进一步凸显。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小康是关键一步。这一步我们该怎么走,在全面小康过程中我 们会遇到哪些障碍,如何通过改革破解这些障碍,如何通过依法治国确定规矩,如何通过 从严治党锻造核心,这都要求“四个全面”必须紧紧围绕问题进行战略构建。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使命的存在,让我们遇到问题就不能去回避,而必须迎头而上,去化解、解决问题,这自然也突出了担当意识。 二、从方法论角度看,“四个全面”既内涵丰富,又重点突出,既注重整体规划,又 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但往往会有一种矛盾 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 程起着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那些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 作用的就是非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这就要求我们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也不能忽视次要 矛盾的解决,要学会弹钢琴,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要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在方法论上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报告 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五个方而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 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生态良好。这是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 全面回应。由此可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目标表达,体 现了“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在把握我国社会矛盾上的“重点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 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三大举措,体现了“四个全面”战 略思想在方法论上的“两点论”思维。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

中华诗词之美论文

从《洛神赋》浅谈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 2012212871 刘成晨 内容摘要:魏晋以后,提出了一些崭新的概念和理论,如风骨、风韵、形象,以及言意关系、形神关系等,并且形成了重意象、重风骨、重气韵的审美思想。诗学摆脱了经学的束缚,整个文学思潮的方向也是脱离儒家所强调的政治教化的需要,不断寻找文学自身独立存在的意义。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洛神赋》 纵观历史星河,中华文化如同一脉熠熠生辉的清流,由我们睿智的祖先们一代又一代创造、发展、传承,或许会有断裂,但是从来不会断绝。中国的诗词,独立于世界,它的遣词造句之优雅,平仄对仗之古意,字里行间之深情,在我看来,没有任何一种异族文化能与之相媲。 但它当然不是单一乏味的。从中国奴隶社会末期的一部诗集,也是中国古代的诗歌开端《诗经》开始,历经沧桑数千年,诗歌已经历经萌芽,繁盛,衰落,蔓延等过程。有人认为诗词发展的顶峰是唐宋,的确,在此期间,出现了众多文人骚客,名家大士。他们的篇篇佳作百世流芳,多少人怀有对那个年代的孺慕之思。但有一个朝代,风流人物层出不穷,他们追求自我的本真,追求天人合一的自然。光华尚未绽放便消逝在时间里,所以并不如唐宋那样让人如数家珍。 魏晋南北朝,后人总是将他们联系在一起,就姑且当做是一个朝代。魏晋南北朝时代文化的发展,与君主专制政治的变化关系最为密切。君主专制政治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职官制度的变化。职官制度本身又是文化史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个时代在职官制度上,出现了一个最重要的迹象,是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制与尚书省六部制的形成,外朝台阁制度的建立。这种变化,表现了秦、汉君主专制政治到魏晋南北朝时代,发生了松动,获得了改造。毫无疑问,这种松动与改造,必将对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因此,魏晋时候的诗赋,就是诉不尽的风流。

中华文化哲学篇期末满分论文范本 9

期末论文 题目己学之“元” 学院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生姓名贺梓文 学号2014141011027 年级2014级指导教师麻尧宾

己学之“元” 绪论: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儒学中“己学”的提出与发展是对儒学的发展,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造具有重大意义。“己学”以“一己遍照”为统摄,贯穿“己学”思想中的宇宙面及人生面。“己学”从易本体论演义,综合宋以来的主理、主心、主物三系的为己精神,建立起物、心、理三元的不离不杂的本体构造。己学中的本体亦即元是己学中的重要概念,在主体性与道德性的讨论与阐释中,本体即宇宙与人生的本根和本然的存在是对儒学生命科学的境界论、本体论和功夫论的有机统一的关键。 正文: 一、“己学”与“元”之我见 何谓之己学?“己学”乃“切己之学问”。己学者,以“一己遍照”为“己学”的全幅的统摄,贯穿“己学”思想中的宇宙面及人生面。’“己学”着重点在于宇宙面与人生面本体的构造和实现;而本体的构造和实现又在于物、心、理三元的不离不杂。 “一己遍照”中“己”即是自我,宇宙有一个最根本的本根之体,乃是宇宙自我的本根之体,宇宙的一切事物皆有它发展而来,同时具有了不同的殊相,称之为照体。“遍”者,或谓无时无处,或谓无处不在,亦或谓之宇宙,宇,元一贯穿空间形态,“宙”,元一贯穿时间形态。“照”一方面在完整地体现自己特点,但同时又存在于整体之中。“照”,或谓由宇宙面的本体下落至人生面的本体,或谓由人生面的本体挺立至宇宙面的本体,亦落在物、心、理的不离而不杂。“照”体现出元的具理、具心、具物的三重属性。 何谓之元?元者,始也。从一从兀。《“己学”发略: 本体的综合构造与儒家的生命哲学》中: 《易》中谓之“元”者,盖即是宇宙生命的资以为根底焉:“始”“首”“长”“善”诸义。 以“元”为“本”,综合了“始”“首”“长”“善”诸义:“本”者“根”义与“本”者“体”义;以动词云“体”,一谓体觉、体知的“体”,一谓体势、体用的“体”。

中西哲学的比较2000字_哲学论文集

中西哲学的比较2000字_哲学论文集 虽然今年的毕业生已过了写论文,但是明年的毕业生还是需要写毕业论文的,下面请根据小编提供的仅供参考哦! 论中西方哲学的异同点 内容摘要:一般认为,西方哲学的主要特征是逻辑的、分析的,而中国哲学的主要特征是体验的、综合的。 传统的中西方哲学比较研究也是基于这个认识的,但对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应当从中西方哲学智慧,内容以及他们的相同之处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中西方哲学智慧 哲学可谓博大精深,虽然这个学期已经学习了一个学期的西方哲学,但仍只是略懂皮毛, 也可以说是只知道了一些大家都懂得的那些简单的哲学思想,对于那些复杂一点的哲学思想仍然是不理解。 现在就我的那一点理解来谈谈对中西方哲学的看法。 中华民族的哲学。 它致力于研究世界的本原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伦理观、认识论和方法论。 而西方哲学是拥有相同历史传统和统一概念体系的统一的哲学体系。

公元前5~3世纪,人类文化史上出现了一大奇观,中西方文明几乎同时达到了一个新高峰。 中方哲学以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繁荣为标志,而西方哲学则以古希腊科学文化的昌盛为特征。 中西方这一时期的哲学和科学传统对于后来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下面将从以下几方面谈谈中西方哲学的异同点。 一、中国哲学的神秘主义与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 泰勒斯是西方自然哲学的开创者,也是第一个用理性的目光审视自然的先哲。 他认为自然界的万物总是由某种最基本的东西构成的,它就是世界的基始或本原。 泰勒斯对自然的解释是“水是生命的源泉,万物的基始是水”。 这个观点为人类认识自然开创了一条可贵的理性认识之路。 它引导人们从自然本身去解释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避免了用主观意志或凭个体好恶解释自然带来的任意性和神秘性。 虽然古代西方人对构成自然界万物的本原的认识有各不相同的看法,但他们都是通过理性方法来解读自然。 其意义在于人类对自然开始有了理性思考,推动了哲学思维和科学理性思维的发展,这对西方后来科学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基础意义。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西方理性主义。 中国的自然哲学创始人是老子。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显然,在老子的道家学说中,“道”是构成万物的本原。

马克思期末论文

1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内容摘要:社会主义经过长期的发展,在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最终将走向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不仅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和这种理论指导下的现实的运动,而且是一种未来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什么是共产主义 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开始,共产主义开始在理性化程度不高的东方民族中流传。马、恩在首次系统阐发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经典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是这样对共产主义定义的:“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定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一文中以问答形式对共产主义做出了类似的定义:“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共产主义的本质与核心就是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真理指导我们的一切言论和行动:要在全世界彻底消灭一切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彻底消灭产生一切罪恶和邪恶的根源即私有制度和私有观念;彻底摧毁一切私有制度和私有观念的最后堡垒。 科学的共产主义 科学的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是关于阶级斗争,特别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它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论证了社会主义的胜利和资本主义的灭亡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并提出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整个过渡时期必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从而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达到了可以满足整个社会及其成员需要的程度,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第二, 生产资料的占有

哲学论文题目哲学毕业论文

哲学论文题目哲学毕业论文 哲学论文 题目一:科学技术哲学 1.对科学的崇拜与批判:两种对峙 的科学观 2.近代自然科学为何未能诞生于中国从科学自身的原因看 3.科学价值中立可能 4.试析科学发现中的机遇现象从现代物理学中的实验发现看 5.从近代科学未能诞生于中国看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缺陷以及此问 题之现实意义 6.科学与技术关系的一种阐释 7.“科学技术是双刃剑”评析 8.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 9.当代科技的价值论分析 10.论科学家(或工程技术人员)的社会责任 11.技术发展与社会公正 12.科学与政治的张力 13.试论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 14.祁克果生存哲学研究 15.祁克果的人生三阶段论研究 16.尼采的“权利意志”研究 17.看待尼采的“超人”

18.尼采与叔本华哲学比较 19.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研究 20.柏格森眼中的道德与宗教 21.狄尔泰的生命哲学研究 22.狄尔泰的释义学研究 23.何谓“现象学”? 24.胡塞尔眼中的“逻辑学” 25.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 26.胡塞尔现象学的基本观点及其影响 27.海德格尔是区分存在与存在者的? 28.海德格尔存在哲:内容与影响 29.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研究 30.海德格尔看待“艺术”?。 3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吗? 32.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 33.哲学、科学与宗教34.试论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35.试论“人工生命” 36.自然科学的价值研究 37.技术与人关系的演变 38.“技术双刃剑”评析 39.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无可能? 40.科学技术的发展需不需要受到约束?

41.技术是价值中立的吗? 42.科学是价值中立的吗? 43.技术发展与社会公正 44.试论工程技术人员的伦理责任 45.克隆人的哲学研究 哲学论文 题目二:应用伦理学 1.西方应用伦理学兴起的思想背景和社会历史背景分析 2.通过应用伦理学与现代社会的各种制度之关联性,分析论证现代社会的各种制度建构 3.环境伦理与社会伦理关系之辨析 4.人类基因研究面临的伦理问题 5.克隆人面临的伦理学问题 6.安乐死的伦理学之维 7.分析器官移植中的伦理学问题 8.从经济伦理的角度来理解经济效率和分配正义以及二者的关系问题 9.分析说明网络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10.当代中国的企业伦理应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 11.分配公正 12.中国家族企业的伦理动因研究 13.国有企业改革的伦理分析

中华诗词之美论文

浅析清代诗歌的部分特征 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在悠远的历史岁月中所选择的一种生存方式和表达形式,她积淀着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系、文化结构、思维模式、品格智慧、艺术审美以及终极价值等等。中国之所以有诗国之称,足以说明诗歌在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在众多个朝代中,我最欣赏的是清代的诗歌。 由于时代的沧桑巨变,清初学人遭遇着空前的情感错位,士大夫强烈的自尊与异族入主中原的对比促成了以名节相标榜的风气,表现在文论中便是强调诗品与文品的统一,诗文表现个人的真实感情成为当时许多人的共同诉求。就辞赋创作而言,一如当时的诗文创作,取径多方,不拘故常,赋作以古体为主,各体赋作兼有。由于创作主体的遗民身份,其抒发家国之痛、故国之思的作品蔚然中兴,律体赋作的数量则不是太多,即使偶有为之者,也多是寄感慨于笔端,抒郁愤于言外。严格说来,清初二三十年间的赋血是以遗民的有关理论为重心,遗民文论虽然在诗文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然而在赋学方面却没有太多的理论建树,清初学人对于拘于格律、板滞呆重的律体赋多持否定意见。 清初赋学就其发展的脉络而言,可以康熙十八年博学鸿词科试赋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表现出由骚情到博正醇雅,由明清之际的悲切、激婉渐趋于雅正平和。清代立国之初二三十年间的赋论以抒情写意的骚体赋等古体赋为主要评价对象,重情感、崇风骨,是由时代剧变及创作主体的遗民身份所制约的。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思想文化,由此形成不同的文学风貌。这既是由文学发展的外部语境所规约的,同时也是文学更生的必然要求。就文学理论而言,这一时期,清廷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在文化事业上都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无与伦比的成就,也是清朝最为繁盛的时期,俗称为康乾盛世。与此相适应,在文化政策和审美取向上,各体文学也都提出了以“雅正”为主的文论主张,如诗学方面有“王士祯”的“神韵说”,强调诗歌的兴与境会、情与景合,追求一种清幽淡远、自然浑成的境界。此时的辞赋作家也创作了大量的辞赋作品,由于康熙帝及其词臣没有刻意提倡律体赋的创作,因此各种赋体无不具备。这其间虽然也有许多歌颂谀赞之辞,但总体而言,其他体类的赋作更为繁盛。 文学史发展到清代,一个最大特征就是地域性特别显豁起来,对地域文学传统的意识也清晰地凸显出来。理论上表现为对乡贤代表的地域文学传统的理解和尊崇,创作上体现为对乡先辈作家的接受和模仿,在批评上则呈现为对地域文学特征的自觉意识和强调。以地域文学为对象的文学选本,也许是清代总集类数量最丰富、最引人注目的种群,而其中最主要的

中华文化哲学篇期末满分论文范本5

试析中西方“本体”之差异及其经济的体现 ——读《“己学”发略:本体的综合构造与儒家的生命哲学》 陈雨晴 摘要:中学之本体论与西学之本体论从许多方面影响了中西方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化乃至民族性格的塑造。从经济层面上看,从微观上经济习惯的保守和激进之别,到宏观上的以“个人的自由”为标榜的市场手段与以“集体的调控”为特色的计划手段之争,也许正是中西方“本体”论投射在经济层面上的异化表现。 关键词:本体论;中西方;经济;哲学 西哲与中哲,各成流派。在文学上,西哲重意象,中哲重意境;在处世上,西哲重结果,中哲重形式;在伦理上,西哲重自由,中哲重礼义。而对于自我和本体的探寻,在西学与中学中,也表现出受地理、宗教、人口等客观因素影响下的显著的差异化。麻尧宾先生在其文章《“己学”发略》中,盖将中与西的“本体”分割为“宇宙论”的“本体”与“人生论”的本体,以此为基,求索中西的“本体”的不同,并将这种不同分径而论。其一为观解与觉解、殊相与共相之异;其二为知识义的求与工夫义的求之异;其三则为潜、实的条理与体、用的条理之不同;其四则是“宇宙论”与“人生论”的映射之不同。 而“经济”一事,大抵可以理解为是社会活动和社会创造,是“活泼日用的形下学”,一举一动皆遵照“本体”之指示。在西学中,“经济”一词原意为“家政术”,指治理家庭财物的方法,后延伸至治理国家的范畴。而在中学中则相反,在古代,“经济”二字大致与“经世”、“济民”相当,具有“治国平天下”的厚重意味,而演变至现代却反而被限于与金钱和交易相关的活动范畴。一个由内向外,一个由外向内,中西之哲学分化在此亦分明可见。 囿于本人学识浅薄,不敢妄言哲学之宏大,盖将课堂之所学与专业学识相联系印证,试从哲学之视角看所学之经济,浅析二者之因果关联,展现日常的所见、所感、所思。 一、观解与觉解及经济理论之产生 同样是画画的艺术,西方以精细的描摹和浓厚的色彩为美,极力追求表现对象的每一个细节;而中国的水墨画则是一种简约的艺术,奉承大道至简的原则,图的是留白的意境。由此可勘得二者的分别。观解与觉解的差异,大致若此。观解的精神是对事物进行理智的思辨,建立起完整的知识和构架,仿佛将对象置于显微镜下细细观摩。觉解的精神则更加强调直觉和对对象整体的感性的认知,讲求的是一种不可明说的境界,如果过于追根究底反而落了俗套。 因此对于西人而言,探求宇宙的“本体”是需要一点一滴地对外界仔细探查的,正如泰勒观察水、牛顿观察苹果一般,无不是从一小物开始,摸索得一些适用于宇宙的规律,从而得以离“本体”更近一步。这种方式不仅极大地促进了西方近代科学的发展,并且作用在了西方经济学理论上,体现在古典经济学在微观层面关于自由经济的观点上,鼓励每个个体去追求自身的利益,完成一套由个人到整体的逻辑推论体系。而一直到20世纪,西方经济学才纳入了宏观层面的学说,在此之前,经济学理论一直是围绕在微观个体的选择上。回看中国,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引入中国之前,虽没有独立的经济学理论的存在,但古中国的治国方略中针对土地、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政策更多是为政治和文化而服务的,例如“重本抑末”政策产生于以“士人文化”所代表的礼制,例如“义在利先”的义利思想,由此可窥见中式经济

【完整版毕业论文】科学技术哲学论文-浅谈科学技术哲学

浅谈科学技术哲学 姓名:曾丹学号:201007014224 摘要:技术学是以技术作为研究对象的一系列学科的统称,是介于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又性学科门类。仿照科学 学的学科结构,可将技术学的分支学科区分为理论技术学、 专门技术学、应用技术学三个学科系组。技术学经历了长期 的孕育过程,同技术哲学、技术史有着难分难解的交叠关系。 技术学与技术哲学、技术史既有研究视角、基本内容的差异, 又有某些共同性的研究课题。 关键字:技术学、哲学、科学、工程技术、工程观 正文:科学和哲学是人类理论思维的两种基本方式。科学是以世界的各种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层次或不同的问题为对象,哲学则以“整个世界”为对象;科学提供关于世界的不同领域或不同方面的“特殊规律”,哲学则提供关于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因此,哲学理论思维较之科学理论思维来说在对世界的把握上就具有最高的概括性和最高的解释性。在此意义上,哲学是科学之帅。由于人类理论思维形成的过程首先是逻辑思维的形成过程,而古希腊时代的三位伟大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曾殚精竭虑地思考和追究过思维的逻辑问题,他们对概念和思维规则的探索和认识,使人类理论思维的能力逐步走向成熟。在此意义上来说,哲学是科学之母。因此,科技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都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哲学世界观的指导和哲学思维特性的影响。当然,科技工作者并非学了哲学才会思维,但学好了哲学,通晓思维的形式和规律之后,有助于他更正确地思考、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科学与技术是有区别的,科学是指理论化了的知识体系,旨在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实践之产物,是社会意识形式之一。技术则是指关于制造某项产品、应用某项工艺或提供某项服务的系统知识。科学主要表现为知识形态,技术则具有物化形态。科学提供物化的可能,技术提供物化的现实。科学上的突破叫发现,技术上的创新叫发明。科学是创造知识的研究,技术是综合利用知识于需要的研究。对科学的评价主要视其创造性、真理性,对技术的评价则首先看是否可行,能否带来经济效益。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在现代,一方面表现为密不可分,几乎被看作是同一范畴;另一方面二者的任务、目的和实现过程不同,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又相对独立地发展,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的任务是通过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揭示自然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目的在于认识自然。技术的任务是通过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目的在于改造自然。 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技术发明需要科学理论支撑,科学发现是技术发明的理论基础;科学提出发展的可能,技术变“可能”为“现实”;技术发明推动科学进步,科学的成就推动技术进步。现代科学与技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其内在的统一与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当今“大科学”的一个基本特征。

《中国文化》读后感

《中国文化全知道》读后感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本是一句古语,在过去“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里,这句话被赋予了极大的内涵与外延。当时间的指针悄悄划过千禧年时,这句话仍然适用。通过这次假期读书活动,让我更深体会到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古语的真正含义。 莎士比亚说得不错:“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太阳;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在我们的成长中离不开书籍。没有它们的哺育滋养,我们的生活将不再不完美;没有它们的意味深长,我们的人生必定缺憾;没有它们的充实,我们的精神将是虚无的。我在阅读《中国文化全知道》后,让我更全面的认识中国文化,体味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文化全知道》一书就是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中国文化的各个侧面,点出文化作为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既是人类社会在过去时间内的发展进化成活,也是孕育人类辉煌未来的基础。让我们明确认识正是文化的一脉相传才造就了人类社会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明。本书对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文化史料进行了适当取舍,选取了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主题,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茶、中医、养生、饮食、道教、佛教等内容编辑成册。就

本书,编者在文学篇主要介绍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传世佳话、文学流派,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想和理论等。戏曲篇主要介绍了戏剧史上的重要戏剧形象、著名戏剧剧目、戏剧流派,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戏曲等。音乐篇主要介绍了音乐的起源、发展和流变、音乐的类型和流派,以及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大家等。舞蹈篇主要介绍了舞蹈的雏形、舞蹈的类型和特点、舞蹈的发展与流变、历代名舞和舞蹈大家,以及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等。茶文化篇主要介绍了茶的起源、制茶方法、茶的外传、茶的分布、茶的功用、茶的种类、茶理茶道,以及茶文化与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关系等。中医篇主要介绍了中医的起源和发展、中医理论和诊断方法、中药及其方剂、中医各学派、中华名医等。养生篇主要介绍了八大菜系、历代名菜、药膳与食疗等内容。道教篇只要介绍了道教的发展历史、教派、教义、典籍、炼丹术、名山宫观,以及道士的日常生活和法事活动等。佛教篇只要介绍了佛教的源起、教派、教义、传入中国的历程,以及在中国的发展流变等。通过全新的视角、简明的体例、注重文化底蕴与现代审美的设计理念,多种视觉元素有机结合,引领着我从一个崭新的层面去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让我在短时间内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底蕴及其脉络、快捷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获得广阔文化视野。既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又能提高人文素养,更为自己从事的幼儿教育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