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情况.doc

近年来,我国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情况.doc
近年来,我国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情况.doc

近年来,我国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情况

2016年上半年,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资本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我国利用外资保持稳步增长,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传统产业对外资的吸引力逐渐减弱,服务业及高技术制造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西部地区吸引外资增长强劲,东部地区平稳增长。与此同时,我国对外投资步伐加快,投资行业的分布格局由自然资源领域向服务业和制造业转变,成为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国家。

一、2016年上半年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特点

(一)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稳步增长,对外资吸引力不减。在经历了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汇率剧烈震荡以及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国际资本更加偏向于发达经济体,造成2015年发展中经济体的外商直接投资出现一定程度的缩水,但相较于其它发展中国家,我国消费市场巨大,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集聚优势明显,仍保持着较强的综合竞争优势,对外资的吸引力度依然不减,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最新发布的《2016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外资流入量达1356亿美元,同比增长6%,位居全球第三,排名前两位的分别是美国和中国香港。考虑到中国香港的外资统计中包含大量的过境投资,因此我国2015年外资流入量实际排名世界第二,吸引外资的存量规模已位居世界第四位。进入2016年,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外需持续疲软、贸易摩擦凸显以及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情

况下,1-6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4417.6亿元,同比增长5.1%;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3402家,同比增长12.5%;外资并购交易依然活跃,通过外资并购方式实际使用外资921.7亿元,同比增长14.2%,占实际使用外资规模的20.9%,比去年同期上升1.6个百分点。外商直接投资在增长动力新旧转换之际依然能保持稳定的增长,表明我国发展潜力依然很强,对外资的吸引力度依旧不减。

(二)实际使用外资的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使用质量稳步提高。由于劳动成本上升、环保标准提高等因素,我国传统行业在国际分工中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渐消失,导致传统行业在经济结构中的占比不断缩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减弱,而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占比逐步攀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愈发重要。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我国产业结构正向高产品附加值、高技术密集型行业转移,受此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向也在调整。我国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比重持续提升,高附加值领域依然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今年1-6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3107.9亿元,同比增长8%,占外资总使用规模的70.4%,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6.9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537.4亿元,同比增长99.7%。而传统行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业对外资的吸引力逐渐下降,导致部分外国制造商纷纷撤离我国。1-6月,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248.5亿元,同比下降2.8%;制造业内部的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314.7亿元,同比增长6.2%。外商直接投资结构的优化有助于我国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同时也有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增长强劲,东部地区平稳增长。相较东

部地区而言,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规模较低,但西部地区的劳动成本具有竞争优势,土地、矿产资源丰富,随着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在承接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方面有一定有利条件;同时,西部地区部分地方城镇化快速发展,消费需求升级空间巨大,国家级新区的建立以及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对接,均为吸引外资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国家支持外资投向中西部地区的政策也为外商投资提供了激励。因此,西部地区对外资吸引力增大,实际使用外资增长强劲。今年1-6月,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329.1亿元,同比增长29.5%,远高于全国平均增幅。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正在优化升级,对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的需求较高,自贸试验区的成效不断显现,外商对东部地区的投资稳步增长,实际使用外资3853.2亿元,同比增长7%。

(四)对外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已成为世界投资人。根据《2016世界投资报告》公布的数据,2015年我国对外投资达到1276亿美元,同比增长4%,位居全球第三,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已突破1万亿美元,排名全球第10位。进入2016年,我国加强了国际间的产能合作,“一带一路”战略稳步推进,在国内产能过剩问题尚未有效化解、生产经营成本不断攀升、企业利润逐步下滑的情况下,企业对外投资意愿不断升温,而世界经济疲软导致国外部分企业的价值被低估,从而增强了国内企业对国外直接投资的吸引力。此外,我国汇率由2015年8月10日的1美元兑6.12元人民币贬值至2016年6月30日的1美元兑6.63元人民币,人民币贬值预期不断增强。为了减少汇率波动对企业资产价值的影响,部分企业加强了对海外资产的配置,加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日趋严重、高技术的可获得性越发

困难等原因,国内企业加快海外并购步伐。今年1-6月,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888.6亿美元,同比增长58.7%,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996.9亿美元,同比增长15%,其中与“一带一路”相关的61个国家新签合同514.5亿美元,同比增长37%。同时,我国对外投资行业分布格局进一步优化,由传统的自然资源领域向服务业和制造业转变,其中对商业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投资分别占投资总额的24.6%和19.8%,而对采矿业的投资仅占4.7%。由于近年来对外直接投资的高速增长,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已经超过吸引外资额,成为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的净流出国,对外投资的目的地由发展中国家的矿产资源向发达国家的成熟资产转变,已成为部分发达国家主要外资来源国。

二、未来,我国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趋势

在利用外资方面,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阶段,吸引外资的增长动力正面临新旧转换,在国际分工中,中国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逐渐减弱,对外资的吸引力不断下降,但我国对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以及高附加值行业的需求强劲,新的比较优势正在形成,对外资的吸引力不断上升。而且在日趋激烈的国际资本竞争中,我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障不会变,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我国对吸引外资依然保持较强的综合竞争优势。综合判断,下半年我国吸引外资将保持稳步增长,预计增长4%左右。在对外投资方面,我国对外投资存量规模占世界比重依然较低,对外投资占GDP的份额较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外投资水平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巨大。而且,我国在先前的比较优势产业

已实现了技术、管理及资本积累,使这些产业参与国际直接投资具有了良好条件。此外,我国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交流,“一带一路”战略稳步推进,自贸区协定谈判取得新一轮进展,国内企业为打破贸易壁垒、获取先进技术已加快海外并购步伐。综合判断,未来我国对外投资将延续高速增长态势。

(一)促进利用外资增长的因素

一是对外开放水平提高为外商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我国不断完善对外投资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草案》已在天津、上海、福建、广东四个省、直辖市试行,自贸试验区对外资的吸引集聚效应明显,外商投资的市场准入限制不断放宽,特别是放宽了金融、教育、文化等服务业领域以及一般制造业的外资准入,而且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并有望将所获得的经验在部分区域推广,通关便利化水平逐步提高,金融对外开放稳步推进,外资企业融资渠道不断放宽,同时外商投资的监管体系逐渐完善,营造了更好的制度和法律环境。二是我国综合竞争优势依旧不减。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资本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依然保持中高速增长,供给侧结构改革稳步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的经济增长动能逐渐显现,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愈发重要。同时,我国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取得显著成效,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不断上升,由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本红利转变,以创新驱动为主的增长模式正在形成。此外,我国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完整的产业体系以及规模巨大的消费市场,因此吸引外资的优势突出。

(二)抑制利用外资增长的因素

一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WTO最近的一份报告表示,2015年10月中旬到2016年5月中旬,G20经济体实施了145项新的贸易限制措施,其中月均登记的新措施数量为检测数据以来新高。全球限制贸易的趋势强劲,贸易格局呈分化态势,区域性自贸协定不断兴起,虽然区域贸易协定能够深化成员国的相互合作,但是部分协定内容已违背了WTO的基本原则,割裂了跨区域的经贸关系,不利于世界范围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如TPP 和TTIP的签订将导致资本更多流向签约国,而我国尚不属于签约国,因此外资流入我国的规模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限制。二是人民币贬值预期升温。自“8.11”汇改以来,人民币出现不断贬值的态势,加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经济企稳基础尚不牢固,投资增速放缓,出口下降导致我国创汇能力减弱,英国脱欧事件给全球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了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导致资本不断外流和外汇储备规模逐渐缩小,影响到国外投资者到我国投资的信心并抑制外资流入我国的规模。三是传统行业比较优势逐渐减弱。我国经济目前正面临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等问题,对外商的优惠政策逐渐取消,在全球经济疲软、总需求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外商在我国的利润率不断降低,导致我国传统行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使得大量传统制造业纷纷转移至更具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传统行业的外商投资不断萎缩。

(三)促进对外投资增长的因素

一是国家间比较优势的改变引导企业扩大对外投资。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国内部分企业已积累了大量资本,有了在全球配置资源的

能力,而国内部分产业的比较优势逐渐消失,周边国家这些产业则开始具有了比较优势,因此,将产业转移至周边国家将获得更高的利润,这成为国内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动机。二是国际经济低迷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提供有利条件。当前国际经济复苏缓慢,主要经济体复苏呈不均衡态势,发达经济体复苏动能不足,而新兴经济体增长乏力,全球低增长、低利率、高负债的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一方面,各国需要借助外资帮助其稳定国内经济、摆脱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的局面。另一方面,全球低利率水平有利于降低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融资成本。此外,在全球低速增长阶段,部分国家的资产价格处于被低估的状态,有利于我国企业降低对外投资成本。

(四)抑制对外投资增长的因素

一是地缘政治风险上升。英国脱欧事件及欧洲难民问题使欧洲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导致我国南海局势及朝鲜半岛问题趋于复杂化,破坏了东亚及东南亚地区的稳定性;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愈加频繁,恐怖袭击范围不断扩大,正由欧美国家向东南亚国家扩散;非洲的社会动荡也在加剧。国际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增加了国内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削弱了企业对外投资的信心。二是东道国对部分行业外资流入监管趋严。东道国一般对外资的进入比较开放,但是在涉及部分行业的敏感资产时会加大对外资进入的监管力度,甚至限制外商的投资领域和出资比例,有时甚至通过制定新条款或启用特别法律法规来审查外资的进入是否符合要求,导致企业交易的时间延长、成本上升,甚至被拒绝,而并购交易以涉及国家安全为由遭否决的案例比比皆是,打击了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积极性。

作者简介

邬琼,经济学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就职于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要研究方向为计量经济理论与应用、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投资等。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现状及问题探析 [摘要]当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地区分布不尽合理,投资规模小,经济效益偏低;投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缺乏高效统一的宏观管理与协调机构;海外企业缺乏高素质的人才,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我国海外投资风险尚缺乏有效的防范制度和措施。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问题 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1.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与流量 从我国近几年来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 虽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但从总体规模上我国与部分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根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03年底,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332亿美元,相当于1990 年的13倍。2004年延续了对外直接投资的上升势头,中国2004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36. 2亿美元,年末存量接近370亿美元。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更是增速惊人。在5月举行的第四届东亚投资论坛上,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陈健在论坛上透露,该年一季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FDI) 为193. 4 亿美元, 同比增长353%。 2.对外直接投资区域选择 从投资区域结构看, 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布区域更为广泛, 2006年我国对外投资合作业务已经遍及世界约20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 在亚洲的直接投资额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的30%,在非洲的直接投资额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的比例约为3%,在拉美国家的直接投资额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60%,拉美已经取代亚洲成为我国对外投资的第一大目的地。可以说, 我国90%以上的对外直接投资投向了亚太地区, 相比之下, 欧洲其他地区所占份额极小。 3.对外直接投资主体与投资方式 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家逐渐放宽了对外投资政策,对外直接投资主体逐渐由国有企业主导向投资主体多元化方向发展。国有企业占整个投资主体的比重由2003年的43%降至2006年的26% ,而有限责任公司由2003年的22%上升至2006年的33% ,超过国有企业跃居对外投资主体首位,私营企业则位居对外投资主体的第三位。这表明有限责任公司和民营企业已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对外投资的新生力量,投资主体结构进一步优化。另外, 跨国并购已成为我国对外投资的重要方式。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1.缺乏清晰的境外发展战略,投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往往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完整的全球战略,以世界市场作为角逐的目标,对再生产周期的各个环节实行国际化安排。而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未制定对外直接投资总体发展战略。首先,我国有些企业从事对外投资不是生产经营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而是带有某种试探性、偶然性。其次,我国更多的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仍是扩大出口市场,增加出口创汇,而不是依据企业全球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计划而进行投资的。这样企业海外发展的持续性和全体布局性就较差,也将导致企业在全球市场的长期竞争中缺乏后劲。 2.企业缺乏核心技术 核心技术与核心产品是企业在市场中取胜的主要因素。目前, 我国还处在技术引进阶段, 在关键技术上, 还难以与国外具有高新尖技术和成熟产品的企业抗衡。从总体上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技术优势不足。对许多引进的先进技术缺乏消化吸收, 创新能力不强, 特别是一些高端产品的核心技术仍然依靠进口, 甚至某些行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根本没有竞争优势可言, 因而无力参与国际竞争, 甚至连国内的

我国投资结构的发展分析

我国投资结构的发展分析 组员:金鹏剑 09120881 张安琪 10120817 刘江娜 10120791 阮丹 10120774 指导教师:肖翔 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投资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投资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分配数量及其比例关系,它通过影响产业结构而对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年来,随着国际国内的宏观形势,我国投资结构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人民币不断升值对原有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利润率大幅度降低,外向型企业竞争力下降;原油价格持续攀升对各行各业带来成本上升的压力,特别是对高消耗、高成本企业带来冲击最大;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对各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美国次贷危机,冲击全球金融市场秩序,给资本市场带来巨大的风险。所有这些问题,对我国未来二到三年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带来显著的影响。面对这些变化,我国企业面临的不仅是困难,也是好机遇,只有与时俱进,加快调整投资结构,切实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专题通过对我国的产业投资结构现状进行研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合理实施并优化我国产业投资结构。关键词:投资结构;优化;政策建议 一、投资结构的概念和调控特点 (一)投资结构的概念 投资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投资总量中所含各类投资的构成及其数量比例关系,是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实力、水平和国内外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结构,是使产业结构优化,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投资结构包括投资的主体结构、投资的产业结构、投资地区结构、投资再生产结构、投资用途结构、投资资金来源结构以及投资技术结构。从宏观的角度通常分为两大类:即地区间的比例关系和各产业间的比例关系,它是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定的经济结构是由一定的投资结构决定的,无论广义上的资本存量的产业结构还是狭义上的资本增量的产业结构都直接决定或影响总供给的结构状况,从而决定或影响社会总供求的平衡状况。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投资结构的合理与否是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二)投资结构的调控特点 投资结构调控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由于固定资本的特殊性,其存量调整只能是渐进性的,增量调整虽然可塑性较强,但由于受既定存量的制约,其变动的幅度也要受到限制,投资结构的调整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要在一个较长时间里才能表现出来。二是投资总量调控要按反周期方式操作,因而可能在较短期限内出现由周期性变化所决定的反方向调控,而投资结构调整的趋势一旦确定,往往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与总量的周期运行态势没有直接的关系。纵观我国建国以来的多次投资膨胀,虽然从表面上看来总是表现为投资总量的过度扩张,是投资总规模膨胀,但从深层次的分析,我国的投资膨胀几乎都是由投资结构失衡引起的,实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差距与潜力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差距与潜 力 关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差距与潜力》,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际贸易大国和引进外资大国,但是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则长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在很长时间里没有可靠的官方统计数据公布.事实上,近年来伴随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逐步实施,中国已成为受世界瞩目的新兴的对外直接投资来源地。2004年,商务部首次正式发布中国(大陆)2003年度非金融对外直接投资统计数据,可视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以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未来,伴随着中国整体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将不仅作为世

界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而吸引来自世界各国的投资,也将作为对外投资的重要力量参与全球经济竞争。 在此背景下,本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国际直接投资市场上的地位较低,并滞后于国内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展望未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巨大的潜力。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200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28.5亿美元,相当于中国1982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65倍,相当于1990年的3.4倍。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高速增长导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迅速扩张,截至2003年底,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332亿美元,相当于中国1985年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253倍,相当于1990年的13倍。2004年延续了对外直接投资的上升势头,据商务部发布的初步统计数据,中国2004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36.2亿美元,年末存量接近370亿美元。 从国际排名来看,也可以看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成绩不俗。在基本上由发达国家垄断的国际直接投资市场上,经过短短20多年的发展,在196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位次稳中有升,投资存量的位次大幅提升,目前流量和存量的排名均在第20名上下(见图1和图2)。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对策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对策 贵州大学袁飞 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一个显著变化就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迅速扩张,,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的对外投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针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主要采用数字分析法和图表分析法,数据来源主要是国家统计局。本文首先针对201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进行了简单的叙述,紧接着对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和存量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其次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投资地区分布不均衡等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流量问题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worl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in China,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hange of the rapid expansion of the scale, th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China's foreign investment has made gratifying achievement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our country,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makes a simple analysis, mainly adopts digital analysis and chart analysis, mainly is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data sources.At first, this paper aimed at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2015 has carried on the simple narrative, then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ow and stock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has carried on the detailed narration, secondly analyzes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is unreasonable, unbalanced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investment and other issue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to existing problems. Key word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low; Stock; Problem; Countermeasure

境外投资项目申请报告范例

境外投资项目申请报告范例 为规范境外投资项目申请报告的编制,做好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了《境外投资项目申请报告示范大纲》。《境外投资项目申请报告示范大纲》以国家发展改革委第21号令为依据,分为项目名称、投资方情况、必要性分析、项目背景及投资环境情况、项目内容、项目合作及资金情况、项目风险分析、其他事项、附件目录等九个部分,就境外投资项目申请报告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为项目单位编制项目申请报告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帮助。该《示范大纲》主要适用于限额以上境外投资项目,限额以下境外投资项目可根据项目情况参照执行。 一、项目名称 二、投资方情况 1、主要投资方基本情况:包括企业全称、主要经营范围、注册地、注册资本、企业性质、股权结构,资产负债状况,主要股东情况; 2、主要投资方基本经营情况:包括企业近三年主要业务规模和经营情况,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实际生产规模、国内外销售情况,企业近三年主要财务指标; 3、主要投资方相关实力和优势分析,在国内外投资类似项目简要情况;

4、其他投资方简要情况:包括注册地、注册资本、企业性质、主要业务规模和经营状况、资产、负债、收入、利润等方面情况。 三、必要性分析 1、投资目的:项目相关行业国内外情况,例如产品国内外供求情况及预测、产品进口情况及预测、行业未来发展等。说明项目对各投资方的必要性和意义,包括项目与投资方国内项目的关系、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关系等; 2、社会意义:包括与我国相关产业发展的关系,与我国境外投资战略和境外投资产业政策的关系等。 四、项目背景及投资环境情况 1、项目背景:包括投资方介入前项目基本情况,外方合作者基本情况,投资方如何介入项目,投资方对外考察、尽职调查、与外方谈判、其他竞争投资者等情况,与所在国家和当地政府沟通情况等; 2、投资环境情况:包括所在国家及当地政治、经济情况,与项目有关的税收、外汇、进出口、外资利用、资源开发、行业准入、环境保护、劳工等法律法规情况,当地相关行业及市场状况;涉及资源开发的,还应说明所在国家有关资源的储量、品质、勘探、开采情况; 3、项目的外部意见及影响:包括所在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意见,当地社区的意见,项目对所在国家和地区社

中国对外投资现状、作用及发展趋势

中国对外投资现状、作用及发展趋势 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作用及发展趋势 一、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及特点 (一)我国对外投资现状。根据商务部数据,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6128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金额首次突破千亿美元,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028.9亿美元,同比增长14.1%。截至底,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6463亿美元。数据显示,,我国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增长较快。尤其对美国投资,增长了23.9%,对欧盟的投资增长了1.7倍,大大高于中国对外投资的总体增速。此外,中国对服务业的投资上升明显,服务业增长最快,增速为27.1%,占全部对外投资的比重达64.6%。而对采矿等资源投资同比下降了4.1%,在全部投入中仅占18.8%。下一步中国将重点结合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加大对外投资力度,鼓励优势产业和富余产能向沿线国家转移。 有专家预测,未来十年内中国境外直接投资预计将达1.25万亿美元,中国似乎正在往全球投资者的角色迅速转变。境外投资帮助更多来自各行业的中国公司进入新市场和获得更具竞争力所需的经验、技术、品牌和人力资本。而中国公司的投资也从选择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转向具备先进技术、知名品牌、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全球分销网络的发达国家。 (二)我国对外投资特点。一是我国即将成为净资本输出国。据商务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我国共实现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1160亿美元,同比增长15.5%,其中金融类131.1亿美元,同比增长27.5%,非金融类1028.9亿美元,同比增长14.1%。而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1197.1亿美元,同比增长0.8%。全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与同期我国吸引外资规模仅差37.1亿美元,这也是我国双向投资按现有统计口径首次接近平衡。按照目前发展的趋势,中国对外投资增速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及战略选择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战略选择;跨国经营 1.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1)我国企业跨国投资起步晚,但发展较快。我国企业跨国投资是从1979年开始的,仅有20余年的历史,而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跨国投资已有100余年的历史了。但我国企业的跨国投资发展很快。20多年来,我国海外企业数量和对外直接投资额的年平均增长率都达到约50%,大大超过了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以及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最初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速度。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2年底,我国累计投资设立各类境外企业6960家,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协议投资总额超过138亿美元,中方投资约93亿多美元(实际数量和金额远不止于此);已有39家中国企业进入世界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之列,11家进入国际工程咨询设计200强。 (2)我国企业跨国经营主体日趋多元化,但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从投资主体看,专业外贸公司的海外投资进入萎缩、调整期,而工贸公司,民营、私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踊跃,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新生力量,中国对外投资主体初步呈现多元化,但大型国有企业仍是中国海外投资的主力军。在2002年中国最大的12家跨国公司中,中远以9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雄居榜首。海尔和中兴是其中两家非国有企业,但其海外资产规模均较小。 (3)对外直接投资贸易型企业居多,多元化的趋势在加强。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于完善经营体系、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全球化经营效率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目的,一些跨国公司将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由传统的制造业转向金融服务业。目前中国海外投资涉及的领域也从过去的以贸易和餐饮为主逐步拓宽到矿产、森林、渔业、能源等资源开发,家用电器、纺织服装、机电产品等境外加工贸易,农业及农产品开发、餐饮、旅游、商业零售、咨询服务等行业在内的全方位的经营活动。总体上看,在投资企业中,从事商品流通的外贸企业多,占49.7%.但从近年来的发展趋势看,境外加工贸易(占22.2%)和资源开发(占18.1%)增长比较快。 (4)对外投资区域相对集中,我国的港澳地区以及美欧依然是重点。1990年底,我国801个非贸易性境外企业分布在世界93个国家和地区,而实际集中在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5个发达国家的企业就达240个,占30%;在前苏联、新加坡、泰国和我国港澳地区又集中了另外300家,其中我国港澳地区就集中了140家非贸易性企业。至1991年,我国近千家境外贸易企业,有180家集中在我国港澳地区;另外的700家则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德国、泰国和阿联酋等少数几个国家。迄今为止,中国海外投资最多的是我国港澳地区,占46.8%;其次是北美,占13.7%;第三是亚洲,占11%;第四是非洲,占9.2%;第五是拉美,占7.5%;第六是大洋洲,占6.2%;最少的是欧洲,只占6%. (5)投资方式以新建为主、营运方式以合资经营为主。为了应对日益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和高昂的研发成本,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借助战略联盟方式来广泛开展经营合作,通过建立合资企业、并购、许可证经营、分包、特许权转让及合作生产等方式进入国际市场。特别应注意的是跨国并购是影响国际直接投资规模的主导因素,2000年全球直接投资流量中,并购占据84.6%,兼并和收购达到1.1万亿美元。 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主要采取新建的进入方式,比例高达48%,其次是战略联盟方式,占39%,收购兼并排在最后,仅为13%.而在所有权比例和控制权决策上,一般选择合资企业的方式。据有关统计,我国包括贸易性企业在内的境外企业中,中方独资经营占34.4%;同国外合资经营的企业占65.6%,如果仅考虑非贸易性企业,这一比重接近80%. (6)投资项目以中小型为主,平均规模在不断扩大。中国的境外投资除资源开发型项目规模较大外,绝大多数都属中小项目,截至2001年9月,资源开发项目的平均中方投资额为1046万美元,贸易项目的平均规模为112万美元,加工贸易项目的平均规模为109万美元,其中境外加工贸易平均规模稍大,为265万美元。

浅谈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以及应对措施

浅谈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以及应对措施 摘要: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中,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无论从总量上还是从范围上,都呈现出越来越强劲的增长势头,发展都外经济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后,我国许多企业纷纷走出国门,踏上国际化的道路,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却面临着各种阻力,了解决企业对外投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通过陈述我国对外投资所表现出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对外投资所存在的问题,揭示对外投资面临的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 关键词:对外投资;基本现状;存在问题;应对措施 一、中国对外投资基本现状 中国对外投资起步晚,到改革开放初期,才对外直接投资,相比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滞后了一个多世纪。但经过这30多年改革开放的探索和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尽管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速度较快,总体来看的话仍然存在这一系列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速度很快,但从总体来看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1、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规模明显偏小。因此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 2、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规模偏小。 3、投资项目的技术含量不高。 4、企业对外投资地区结构不尽合理。从整个海外投资布局来看,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仍明显偏少,从而影响了中国对外投资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5、企业对外投资的效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6、对外投资缺乏有效的国家宏观指导 第三,调整地区结构,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你总是很轻易地抛弃一些东西。好在,这个世界上总是还有人,在一直寻找它们。度、巴基斯坦、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其实这战国帛书有20多卷,每卷各不相同,我爷爷当时拓下来的那一篇只是其中很短的一部分,但是又极其重要,现在也就是我有几份拓本当压箱底的宝贝,世面上有钱也买不到. 自由贸易协议的签订,更可成为中国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伙伴和对象。综合贸易投资自由化目标和区域经济合作的推行,中国对东盟的投资可以以湄公河次区域为考虑的重点。交通的便利减少了运输成本,传说中四种女生找不到对象,一是不爱化妆的,二是比较宅的,三是性格像男生的,四是腐的,你中了几枪。次区域各国共同努力,建立次区域贸易和投资信息服务机制,实现信息共享,为贸易商和投资者提供服务,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最终形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11-12-30T14:49:28.903Z 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11年第12期供稿作者:赵囡囡卢进勇 [导读] 1987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企业国际化经营,进一步加快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 ■ 赵囡囡卢进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FDI 研究中心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经过30 多年的发展,经历了萌芽、起步、起飞、发展四个阶段。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量、行业结构、方式、主体、区域都呈现出了一些特点,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提出调整,以促进对外直接投资进一步发展。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发展情况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始于70 年代末,可谓起步较晚,历经30多年的发展,对外投资数量逐渐增加,投资区域不断扩大,投资领域日渐多元化。从投资数量、区域和行业领域的变化来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一)1979 年—1991 年:萌芽阶段 1979 年中国实施对外开放以后,中国开始尝试性的对外直接投资。外贸公司、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分别凭借自身的外贸特许经营和国际经济合作与对外经济援助等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先行者。这一时期由于中国企业尚不具备明显的对外投资优势,加之外汇短缺、国家在外资政策的运营方向上主要偏重于对外引资,并不鼓励对外直接投资,缺少对海外投资的政策鼓励。 (二)1985 年—1991 年:起步阶段 1985年以后,政府逐步意识到对外投资对于经济体制改革、产业升级、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推动作用,先后制定了对外直接投资审批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1987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企业国际化经营,进一步加快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 这一时期政府和企业日益重视对外直接投资,各种对外投资的规范性政策和制度得到了健全和完善,对外投资的业务流程和机制得到确立。与此同时,有相当数量的国有大型企业积极向外投资,开展跨国经营。 (三)1992 年—2000 年:起飞阶段 1992 年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转折点。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发表和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进一步深化了经济体制改革,成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推动力。 这一阶段中国在海外平均每年投资新建企业达到了280 家,对外直接投资区域也扩大到了120个国家和地区。投资领域扩展到加工装配业、进出口贸易、工程承包、交通运输、咨询服务、百货商店、旅游业、餐馆、林业、矿业、渔业等各行业。 (四)2001年以后:发展阶段 在中国GDP 规模不断扩大和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政府提出了“走出去”战略,鼓励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国入世更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创造了条件。 这一阶段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稳定、高速、持续增长的阶段。一方面加入WTO为中国企业迈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经济秩序接轨创造了高效、透明的国际环境;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企业的成长壮大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中国企业开始逐步将“边际”产业对外转移,将“上游”产业引入国内,进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特点 (一)投资数量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量成阶段性变化,不同发展阶段对外投资数量差距较大。1984年之前对外投资流量不超过1亿美元,存量仅有2.71 亿美元。自1985 年开始对外投资显著增加。自1992年起,中国对外投资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对外投资流量平均增速26.92%,存量平均增速21.75%。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20世纪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有所下降,2000 年下降到9.16 亿美元。但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对外投资增速明显加快,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首次超过500 亿美元,2010年更是达到680亿美元。 (二)投资行业 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来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是对外投资的行业多元化发展。2003年中国对外投资涉及8个行业,且投资相对集中,采矿业占48.4%,制造业占21.8%,批发零售业占12.6%,其行业不足10%。截至2009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涉及15个行业,其中采矿业、制造业、零售业的比重有所下降,商务服务业、金融业的比重都有所增加,各行业的投资趋向均衡

对外投资情况说明

XX公司对外投资情况 根据《关于XX的通知》(〔201X〕X号)文件的要求。XX 公司对投资、担保贷款、借款问题的企业进行了清理摸底分类,组织财务部门和国资部门认真上报。 一、XX公司对外投资的管理情况 1、加强全面风险管控。对被投资企业实行动态监管。一是国资公司派人到企业了解被投资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包括;资产、负债、销售额、成本、利润、税金、贷款、融资等财务方面的重要信息,从信息中分析企业的承载能力和实际支付能力,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风险评估,完善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二是对投入的资金进行产权登记,健全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制度,将国有资产以法律的形式表现出来,增强资金使用者对国有资金的法律认识,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2、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加快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积极推进国资国企的改革是国资公司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对国有资产进行系统的登记,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保障国资监管机构依法行使监管权力,明确国有资产监管重点,按企业的类别实行分类监管。 3、严格按照国有资产管理法,落实国有产权转让制度,规范产权交易行为,促进国有产权有序流转。参与国有资产交易管理,严格落实进场交易、企业改制、股权转让、增资扩股、资产处置等事项,做好国有资产评估项目的备案等工

作,把好国有资产价值关。 4、加强执行力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国资公司受团场委托,严格履行出资人职责,每年及时收回对外投资的收益款是工作中的重点,此项工作关系到团场的经济利益和国资公司职责的履行情况,对一些投资收益较为难收的企业实行盯住、询证,入企业与企业法人面对面较量,从经济利益和法律角度阐述双方合作及利害关系,对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及时向上级领导反映,集中力量处理一些矛盾突出、难以解决的问题。依托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确保了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了工作的执行力和办事效率。 二、对外投资企业的基本情况 (一)XX共投资、借款单位XX家。其中:参股企业有15个,全资投资公司1个,投资总额XX万。 1.XX公司XX万元。 2.XX公司XX万元。 3.XX公司XX万元。 15. XX公司XX万元。。 (二)全资企业 XX公司XX万元。 (三)全资子公司 XX公司XX万元,该公司没有经济实体目前准备注销。

我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

论文简述:摘要:对外直接投资、从事跨国经营活动是一个国家加入WTO后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简略地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现状和特点,着重探讨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问题。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战略选择;跨国经营作 摘要:对外直接投资、从事跨国经营活动是一个国家加入WTO后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简略地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现状和特点,着重探讨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问题。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战略选择;跨国经营 作为跨国公司最典型的特征和一种最重要的国际资本流动方式,海外投资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驱动力。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正在形成,尤其是外贸体制改革的加快,为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体制基础;中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为海外投资奠定了经济基础;中国加入WTO,为跨国投资和跨国经营提供了契机。如何清醒地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利用机遇,迎接挑战,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做出科学的战略抉择,在国际上寻求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成了我国企业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 1.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1)我国企业跨国投资起步晚,但发展较快。我国企业跨国投资是从1979年开始的,仅有20余年的历史,而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跨国投资已有100余年的历史了。但我国企业的跨国投资发展很快。20多年来,我国海外企业数量和对外直接投资额的年平均增长率都达到约50%,大大超过了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以及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最初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速度。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2年底,我国累计投资设立各类境外企业6960家,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协议投资总额超过138亿美元,中方投资约93亿多美元(实际数量和金额远不止于此);已有39家中国企业进入世界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之列,11家进入国际工程咨询设计200强。 (2)我国企业跨国经营主体日趋多元化,但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从投资主体看,专业外贸公司的海外投资进入萎缩、调整期,而工贸公司,民营、私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踊跃,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新生力量,中国对外投资主体初步呈现多元化,但大型国有企业仍是中国海外投资的主力军。在2002年中国最大的12家跨国公司中,中远以9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雄居榜首。海尔和中兴是其中两家非国有企业,但其海外资产规模均较小。 (3)对外直接投资贸易型企业居多,多元化的趋势在加强。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于完善经营体系、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全球化经营效率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目的,一些跨国公司将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由传统的制造业转向金融服务业。目前中国海外投资涉及的领域也从过去的以贸易和餐饮为主逐步拓宽到矿产、森林、渔业、能源等资源开发,家用电器、纺织服装、机电产品等境外加工贸易,农业及农产品开发、餐饮、旅游、商业零售、咨询服务等行业在内的全方位的经营活动。总体上看,在投资企业中,从事商品流通的外贸企业多,占49.7%.但从近年来的发展趋势看,境外加工贸易(占22.2%)和资源开发(占18.1%)增长比较快。 (4)对外投资区域相对集中,我国的港澳地区以及美欧依然是重点。1990年底,我国801个非贸易性境外企业分布在世界93个国家和地区,而实际集中在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5个发达国家的企业就达240个,占30%;在前苏联、新加坡、泰国和我国港澳地区又集中了另外300家,其中我国港澳地区就集中了140家非贸易性企业。至1991年,我国近千家境外贸易企业,有180家集中在我国港澳地区;另外的700家则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德国、泰国和阿联酋等少数几个国家。迄今为止,中国海外投资最多的是我国港澳地区,占46.8%;其次是北美,占13.7%;第三是亚洲,占11%;第四是非洲,占9.2%;第五是拉美,占7.5%;第六是大洋洲,占6.2%;最少的是欧洲,只占6%.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动机分析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动机分析 摘要: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也逐渐展开,特别是中国加入WTO 之后,中国企业不断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对外直接投资的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无论对外直接投资额还是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对外投资项目接连不断。同时,中国各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区域性的特点。本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投资环境、投资动因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提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水平的若干针对性建议 关键字:对外直接投资动因,投资水平,企业管理 绪论: 自从2001年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与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持续萎缩形成鲜明对比,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积极措施。 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尽管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但对外直接投资仍处发展初期,同样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体制存在不合理因素 在我国,数大型企业仍是国有或国有控股,国有企业在治理结构上的缺陷,使得国有企业在国外市场竞争中缺乏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另外,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技术标准以及产品质量标准等方面都与国际惯例有一定差距,也使自己在国外竞争中处于劣势。 (二)缺乏对外总体发展战略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未制定对外直接投资总体发展 战略。首先,我国有些企业从事对外投资不是生产经营发展到一定程度的 结果,而是带有某种试探性、偶然性。这些企业对外投资是因为遇到了某 个投资机会,或是为了获得海外投资所带来的税收的减免。其次,我国更 多的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仍是扩大出口市场,增加出口创 汇,而不是依据企业全球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计划而进行投资的。这样投资 的结果往往是企业只注重短期效益,走一步说一步。这样企业海外发展的

当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若干特点

当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若干特点 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进入较快发展期,呈现出投资区域多元化、投资行业广泛化、投资项目大型化、投资方式不断创新、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发展迅速等特点。 标签:中国对外投资特点 入世后,我国对外投资进入较快发展期。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从2002年的27亿美元增至2007年的187.2亿美元,年均增长约50%。从2001年入世至今,我国对外投资呈现出若干新特点。 我国对外投资进入较快的发展期,国际地位显著提升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对外投资的步伐不断加快,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02-2006年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类)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60%。200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211.6亿美元,是2002年的7.84倍。其中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76.3亿美元,同比增长43.8%。2007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87.2亿美元,同比增长6.2%,其中以并购方式实现的直接投资61亿美元,占中国同期投资总额的32.6%。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中国2006年对外投资占全球的2.72%,位列第13位。但是在全球发展中国家中,中国位列第一。中国对外投资多了,中国的商品和技术走出去的多了,有利于在国际上树立中国的大国形象,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国的地位。 我国对外投资区域多元化 我国初期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港澳、北美地区,近几年逐渐向亚太、非洲、拉美、东欧等发展中国家转移,多元化的对外经营格局正在形成。目前,我国对外投资业务已扩展到172个国家和地区。2006年末,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750.2亿美元,其中亚洲、拉丁美洲地区占九成,中国香港、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聚集了投资存量的81.5%。非洲正在成为中国对外投资新的增长点。中非传统友谊、中非论坛峰会和中非经济发展的互补性,都成为促进中国企业对非投资合作的积极因素。截至2006年年中,中国对非投资已达64.2亿美元,涉及贸易、生产加工、资源开发、交通运输、农业及农产品综合开发等多个领域。 2007年,“中国投资公司”成立标志着对外投资进入更具“挑衅性”的阶段,以2000亿美元的资本展开投资业务,既包括到发达国家去投资,重在获得管理的经验、KNOW-HOW、研发、品牌和技术,也要去非洲和南美地区投资,以应对中国对自然资源需求不断扩大的趋势。 我国对外投资行业广泛化

对外投资申请报告

对外投资申请报告 篇一:合资企业项目投资申请报告word 【word版,可自由编辑!】 目录 第一章总说明 一、可行性研究工作组 二、项目背景及有关文件 三、可行性研究的总概括、结论(或建议)第二章合营各方情况 一、中国合营者情况 二、外国合营者情况 三、中外合营者合作目标 第三章市场预测和生产规划 一、市场预测 二、销售规划 三、生产规划 第四章物料供应规划 一、物料明细表及特点 二、物料供应规划 三、物料供应费用

第五章厂址选择 一、选择厂址的条件 二、厂址总平面布置 三、厂址费用估算 第六章项目设计 一、技术方案 二、设备方案 三、环境污染和防治方案 四、土建工程方案 第七章管理机构和职工 一、管理机构 二、职工及培训 三、管理费用估算 第八章项目实施计划 一、拟定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二、项目实施措施 三、项目实施费用估算 第九章投资总额及资本筹措 一、总投资费用估算 二、资本筹措 第十章财务分析 一、财务分析

二、不确定性分析 三、综合分析 四、可行性研究结论 附表: 1、土地工程项目一览表(略) 2、初期资金来源计划表(略) 3、投资前资金支出表 4、总生产成本表(正常年第五年) 5、分年报总生产成本估算表 6、流动资金计算表 7、初期固定资产投资费用表(略) 8、初期总投资费用表(略) 9、投资总额和资金筹措表 10、销售收入和税金预测表(正常生产年度) 11、工业企业的成本和费用预测表 12、利润预测表(分年) 13、借款偿还平衡平 14、财务外汇流量表 15、财务平衡表 16、敏感性分析表 17、经济外汇流量表 18、资产负债表(中外合资企业)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发展分析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发展分析 摘要:20世纪80年代FDI(外国直接投资)在全球迅猛发展并成为促进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主要动力之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化,FDI大量涌入我国,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吸收FDI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我国企业也积极走出去,对外进行直接投资扩大我国的产品市场。为此,本文通过研究我国目前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将有助于我国采取更加合理的对策有效引导对外投资,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摘要:对外直接投资;FDI;全球化;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迅速地加入了全球贸易的大环境下,成为国际经济贸易领域极具活跃的国家。自我国加入WTO后,我国企业也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会积极“走出去”,打破单方被投资的局面,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因此,通过分析我国目前企业对外投资的现状以及发展困境,有利于我国合理的对策有效引导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利用我国企业特殊性进行分析和研究,更好地推动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快速发展。 二、目前中国FDI现状描述 2013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5090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901.7亿美元,同比增长16.8%。截至2013年底,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257亿美元。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继续高速增长,创下1231.2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同比增长14.2%。自2003年以来我国对外投资实现了连续12年的增长,2014年流量是2002年的45.6倍,年均增长速度高达37.5%。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吸引外资仅差53.8亿美元,双向投资首次接近平衡。 1.高速发展,但差距依旧明显。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近几年发展迅猛,2014年创下对外直 接投资的历史最高值1231.2亿美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吸引外资仅差53.8亿美元,双向投资首次接近平衡。但是与国际直接投资总额相比较显示出了极大差距。 2.对外投资行业分布广泛,但是投资领域高度集中。这也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一大共性。 对外投资行业大多分布在服务也、资源业和制造业。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涵盖了国民经济的18个行业大类,按三次产业划分,投资流量占比分别为1.3%、25.3%和 73.4%;2014年底三次产业存量占比分别为1%、24%和75%。投资存量规模超过1000 亿美元的行业有4个,依次分别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上述4个行业累计投资存量达6867.5亿美元,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的 77.8%。 3.投资地域高度集中。我国对外投资遍布全球近八成的国家和地区,投资地域高度集中。 截至2014年底,中国1.85万家境内投资者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近3万家,分布在全球186个国家(地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地域分布高度集中,2014年底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前20位的国家地区存量占总量的近90%,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流量为136.6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11.1%。显示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地域的高度集中度。 4.对外投资存量增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对外投资的存量规模也不断扩大, 首次步入全球前10行列。2014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8826.4亿美元,较上年末增加2221.6亿美元,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存量的份额由2002年的0.4%提升至 3.4%,在全球分国家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排名中较上年前进3位,位居第8,首次 步入全球前10行列。

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建厂发展状况及趋势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79871533.html, 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建厂发展状况及趋势分析 作者:朱宏超 来源:《商业文化》2011年第09期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开展对外直接投资 或建厂正在成为推进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客观需要。文章借助价值链理论分析了我国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企业境外选址中的量化评价方法、企业境外选址的原则和考虑因素、按行业区分的企业境外选址应重点考虑的问题等,进一步探讨了如何进行企业境外选址决策。 关键词:境外投资的定位;价值链理论;选址决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9-0106-02 引言: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或建厂正在成为推进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客观需要。逐步加强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对外投资或建厂,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逐步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的角色,从“产品生产者”向“资本输出者”转变,是当前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要举措。 目前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中国企业已经开始走出国门,开拓海外市场,中国对外直接贸易增长非常迅速。但由于起步较晚,加之在研发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使得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价值链布局和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通过运用价值链理论,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处的阶段和现状进行研究,并进一步通过分析企业境外选址中的量化评价方法、企业境外选址原则和考虑因素、按行业区分的企业境外选址应重点考虑的问题等,探讨了如何进行企业境外选址决策。 一、境外投资定位分析与区位选择 境外投资定位分析与区位选择应依据全球价值链理论。 (一)全球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分析方法最早由波特提出,现在己发展成为企业分析的重要工具。波特认为企业价值链中的战略环节应该紧紧控制在企业内部,而其他的环节则可以分离出去,企业对于战略环节的战略决策决定了企业进行国际生产活动的方式和区位选择。他指出选择在某一特定国家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