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蜡烛

6.半截蜡烛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六课(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说的时候用上“绝密”和“绝妙”这两个词语。

例句:这半截蜡烛藏有装着绝密情报的小金属管,这时伯诺德夫人想出的一个绝妙的主意。

伯诺德夫人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她将装有绝密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里。

3.那么,这个绝妙的主意就绝对保险,万无一失吗?(不是。)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它存在什么隐患。

(学生读课文后交流,出示:“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就会自动熄灭,……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4.这情报也许是自己不对的作战计划,也许是敌人的有一次阴谋行动。现在,蜡烛已经被敌人点燃!(引读:万一…….这样……)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便围绕着这半截蜡烛打响了。(听课文3—7朗读。)

二、研读探究

1.如果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概括自己听了这个故事的感受,你会选择哪个词?(惊险、紧张、佩服……)

2.我们首先来看看当时哪些情节让你感受到紧张的气氛?请边默读边体会。

(1)第三自然段

(2)第五自然段

“烛焰摇曳……嗓子眼上……”

发出微弱的光意味这什么?(意味这蜡烛就要燃烧到金属管了,就要自动熄灭了;意味这秘密就要暴露了;意味着情报站就要遭到破坏;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就要结束了。)

同学们很会读书,注意到了联系上下文思考。现在谁能连起来说说。能用一个四字词语形容此时的险情吗?(千钧一发、危在旦夕、万分危急)

对呀,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刻了,所以这句话要读好。把紧张的气氛给读出来。谁来试试?

3.面对险情,母子三人各自想出了不同的办法与敌人周旋,看起来方法不一样,但不一样中是否也有着某些一样呢?默读课文,仔细想想。(他们的目标一样:就是保住蜡烛。

他们的心情一样:都很着急。)

从哪里看出来的?(脸色苍白,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他们的紧张心情表现在神情举止上了吗?默读课文,试着填空。(出示填空)

4.看三个人的表现,有一样的地方吗?(镇定、不慌不忙)

5.哪个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读读课文。

(1)杰克

蜡烛既然没那成,为什么还要捧木柴?

默默坐待这什么?(厄运——?)

杰克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仍然很从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读好这段话吗?

(2)杰奎琳

杰奎琳的机智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联系第七自然段,你有什么不一样的体会。

(好险,终于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带着这样的想发读好第七自然段。(齐读)

(3)伯诺德夫人:

我们来看看伯诺德夫人的表现,轻声读读她的话,想想应该强调哪些词?

(“亮”只有强调油灯比蜡烛亮,才有可能巧妙地吧蜡烛换下来。“灯”因为突出了灯,才能吹灭蜡烛。

“瞧”为了吸引德国军官的注意。

“先生”似乎很有礼貌,不使德国军官起疑心。)

6.同学们,我们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到了一家三口的紧张心情,也感受到了他们在危机关头的临危不惧,真是让我们佩服。

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同学们,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意见。)

同学们都说得非常有道理。但是,如果没有最后杰奎琳的灵活应变,后果不是不堪设想吗?能不能有一个恰当的说法,既提到全家人,有

突出杰奎琳。(全家人都为保住情报站做出了贡献,小女儿杰奎琳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三、延伸总结

1.同学们,你们觉得是什么使伯诺德一家产生了无穷无尽的智慧和战胜敌人的勇气和力量?(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对侵略者的无比痛恨之情。)

2.如果我们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一部电影,你觉得出现最多的镜头是什么?

你们都是出色的导演,虽然镜头不一,但都是为了渲染一种紧张的气氛。

四、作业

1.同学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像伯诺德夫人一家与法西斯作斗争的英雄事迹还有很多,课后,请大家通过多种途径去收集资料,读一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