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组织概况教案

国际组织概况教案
国际组织概况教案

国际组织概况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国际组织概况

班级姓名等第

【知识要点】

1、国际组织及其分类

(1)国际组织的产生及发展(2)国际组织的主要特征

①按照成员的性质划分

(3)国际组织的分类②按照地理范围划分

③按照职能范围划分

2、国际组织的机构和作用

(1)国际组织的一般机构

积极作用

(2)国际组织的作用

局限性

3、中国与国际组织

(1)中国广泛参加各种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2)中国高度重视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区域合作

(3)中国积极发展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关系

【主干知识】

1.国际组织

(1)________________是构成现代国家社会的基石,______________是现代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

(2)国际组织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织性和

______________等特征。

2.国际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1)国际组织是______________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形成和发展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要求,也表明了人类交往日益频繁和人类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

(2)国际行政组织的出现,适应了______________的需要;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组织的迅猛增加,则适应了新科技革命带来的______________的需要,适应了世界______________趋势的需要,体现了对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的关注。

3.国际组织的分类

(1)按照成员的性质,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国际组织和______________国际组织。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成员是主权国家或地区的______________,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成员主要是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2)按照______________,国际组织可以分为全球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______________国际组织向全世界开放,任何国家都可以申请加入;

______________国际组织的成员限于某一特定的地域范围,或基于某一共同的军事、经济利益,或基于某种共同的文化、宗教、民族背景。

(3)按照______________,国家组织可以分为一般性国际组织和专门性国际组织。__________________国际组织的职能范围广泛,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__________________国际组织一般只具有专门技术职能,主要进行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专业技术性活动。

4.国际组织的机构

(1)全体成员国参加的____________是议事和决策机构,享有广泛的权利,包括审核______________预算和决算、选举______________成员和最高

______________、制定和修改______________、接纳新成员、审议各机构的年度报告等。

(2)大会休会期间,由部分成员组成______________履行组织的各项职能,执行______________的决议。

(3) ______________负责处理日常事务,为其他机构提供服务。

(4)有些国际组织还设有______________机构,解决成员之间的矛盾纠纷。5.国际组织的作用

(1)国际组织在国家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组织可以促进主权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调停和______________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促进世界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

(2)国际组织参与国际事务受诸多因素制约,有其______________性。一些大国依仗实力,控制国际组织,使之成为其推行______________的工具。

6.中国与国际组织

(1)中国奉行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政策,高举____ _____

____ _____的旗帜,坚定不移动致力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绝不牺牲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中国参与创建了______________组织、参加了______________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建立了“10+3”和“10+1”领导人对话机制,为本地区的繁荣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3)中国积极发展与______________的关系。中国与______________建立了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致力于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重视与非洲国家的传统友谊,与______________团结合作。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等发展中国家组建的国际组织发展友好关系,支持它们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

【基础训练】

1.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参与创建了上海合作组织、参加了亚太经合组织,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建立了

“10+3”和“10+1”领导人对话机制。与欧盟建立了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致

力于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重视与非洲国家的传统友谊,与非洲联盟团结合作。

我国为什么要广泛参与国际组织的活动,开展与各种国际组织的合作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部分教案:1 世界地理概况

学案1世界地理简况 [目标定位] 1.识记世界海陆分布,各大洲的界线,海底地形、陆地地形及其分布。2.理解并掌握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成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成因。3.准确识记世界主要地区的海陆轮廓、经纬度位置、交通位置和人文地理状况。4.掌握世界主要资源的分布情况。 一、陆地和海洋1.海陆分布: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 ①______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②______半球。 . 2 七大洲 错误! 3.四大洋:按面积大小顺序依次是太平洋、⑤________、印度 洋和北冰洋。 二、世界的地形1.陆地地形:主要有山地、平原、⑥________、丘陵、盆地五 种类型。2.海底地形:包括⑦________、大陆坡、岛弧、⑧________、 洋盆、洋中脊、海岭等主要类型。 三、世界气温与降水 1.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的变化a.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⑨________________,最 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 b 年变化 错误! (2>气温的分布

a 错误! . 分布规律 b.影响因素:纬度、海陆、?________、洋流等。 2.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降水的季节变化a.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如全年多雨区、全年少雨区、常年 湿润区。 b.降水季节差异很大:如?________区、冬季多雨区。 (2>降水的分布 a . 分布规律 错误! b.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 四、世界的居民和国家1.人口稠密的四个地区:亚洲?______和南部,欧洲以及? ____________。 2.世界人种(1>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北亚、北亚和东南亚、南亚 部分和美洲。 主要分布在 错误! : 白色人种 2( > ____ 、 洲 非洲北部 、 、 美洲 错误! ____ 。 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种 3( > : 。 ______ 错误! 主要分布在非洲 3.世界的发展差异: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 __________ 和 错误! 的国家分为 _______ 错误! 。 ___ 【问题思考】 1.想一想:赤道穿过哪些大陆和大洲?

国际组织图标 (1)

联合国(United Nations ):从北极看去的世界地图,图上标有陆地和海域,象征联合国是一个世界性的国际组织组织;周围环绕着橄榄枝环,象征着联合国的根本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简称世卫组织或世卫(WHO):由一条蛇盘绕的权杖所覆盖的联合国标志组成,表明它是一个医药卫生机构,蛇杖很久以来就是医药与医药职业的象征。 国际红十字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ICRC):由于十字是基督教的宗教符号,伊斯兰国家不愿意接受而采用“红新月”标志,得到了国际红十字会承认。

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简称“世贸组织”(WTO):标识久看有动感,象征世贸组织充满活力。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NATO):四角北极星图案,则是象征着北约-这个军事集团的根本宗旨。 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简称“欧佩克”(OPEC):英文缩写字母“OPEC”构成的几何图案。 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简称欧盟(EU):12个金色的星星代表着欧洲人民的团结与和谐,数字12在传统上是完美、完整和统一的象征。实际上这个十二星旗代表的是圣母玛利亚的十二星冠,寓意圣母玛利亚将永远保佑欧洲联盟。

国际刑警组织(International Criminal Police Organization” ),简称“ICPO”:会徽为中间缀有剑、天平和橄榄枝包围的地球,表示该组织的宗旨是维护社会的安定。 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国际志愿者组织 国际非盈利性组织

最新世界地理概况教学设计

课题:《世界地理概况》(教案) 一、教材分析 由于初中和高中的地理知识有着不可分割的承接关系,在高考中也将考查有关世界地理的相关内容。包括世界的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世界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各大洲主要地形特点,及海陆变迁状况. (2)理解世界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 (3)识记主要自然资源类型、分布、开发和利用情况. (4)了解世界居民的变化及分布,知道世界地理分区。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应用综合的观点、辩证的观点看问题,避免使所学知识公式化。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认识世界地理知识的学习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形 成和变化,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 (2)通过认识世界地理概况,理解各个自然要素对地理环境的形成起重要作用,从而进一 步热爱自己生活的地球。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世界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难点:气候类型的判断。 四、学情分析 本节是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学生常见错误主要是各大洲和大洋的空间分布不明确,导致空间定位不正确。气候类型的判断是自然地理中重要的知识,常见错误主要是判断方法不正确。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讲解法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准备探究学习。 七、课时安排:1--3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问题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首先提问:世界海陆分布中七大洲和四大洋,在北半球有谁?我们来看本节课的 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然后展示探究的第一个问题,探究一:在地图上指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界线位置,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学生活动]探究一:在地图上指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界线位置 [总结] 1、七大洲的分界线 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南、北美——巴拿马运河

第1讲 世界地理概况

第1讲世界地理概况 第十三章世界地理 第1讲世界地理概况 第1课时世界地理概况(1) 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一)世界海陆分布 1. 地球表面陆地占29%,海洋占71%。 2. 陆地主要在北半球,任一半球都是以海洋为主。 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二)陆地 1. 大陆、岛屿、半岛、大洲的概念。 2. 七大洲:名称及其分布,大陆上的洲际分界,地形特征。

3. 各大洲的主要地理特征 (1)地形 陆地地形 1. 地形概念:地表各种形态的总称。 2. 五种基本地形: (1)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 M以上,起伏较大,坡度较陡。 注意:地面高低一般用海拔表示,地面起伏一般用相对高度表 示,山地组成山脉,山脉组成山系。 有的山地呈带状分布,并且沿着一定方向延伸很长,叫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大,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在成因上有联系的一系列山脉总称为山系,最突出的是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和科迪勒拉山系。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分布的地区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叫山区。 (2)丘陵:海拔较低,一般在500 M以下,起伏较小,坡度较缓。

(3)高原:表面较平坦,边缘较陡。 世界最高高原为青藏高原、最大高原为巴西高原。 (4)平原:平坦,海拔较低一般在200 M以下。 世界最大平原为亚马孙平原。 (5)盆地:中间低四周高。 世界最大的盆地为刚果盆地。 2005年10月9日中国测绘局公布世界最高山峰为珠穆朗玛峰,海拔为8844.43 M,1975年公布的8848.13 M废止。(海拔都为基岩高度,雪厚3.5 M不算)。 总结: 3. 七大洲地形特点 【答题方法】地形特点:一般从海拔、起势起伏、地形的种 类和分布等方面说明。 亚洲: ⑴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 ⑵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 ⑶大陆东缘有岛弧带,外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非洲: ⑴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 ⑵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 ⑶山脉少,分布在西北和东南角高原边缘。 北美洲: ⑴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世界地理概况教学案

世界地理概况(1) [学习目标] 1、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种类与分布。 2、各大洲地形基本特点。世界著名山脉、高原、平原。 [学习重点]各大洲地形基本特点 [学习过程] 一、大洲和大洋 1、世界海陆分布:海洋占71%,陆地占29% 2、七大洲 七大洲按面积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主要在西半球的大洲:洲、洲;洲跨东西半球。 主要在南半球的大洲:洲、洲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洲;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洲。 亚洲、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黑海、土 耳其海峡 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 南美洲、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南美洲、南极洲——德雷克海峡 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3、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 大西洋:呈“S”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4、读《世界地图》识记 (1)岛屿: 格陵兰岛(最大)、纽芬兰岛、冰岛、爱尔兰岛、大不列颠岛、马达加斯加岛、斯里兰卡岛苏门答腊岛、台湾岛、海南岛、新西兰北岛、新西兰南岛、火地岛 (2)群岛: 马来群岛(最大)、日本群岛、菲律宾群岛、西印度群岛、夏威夷群岛 (3)半岛: 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雷州半岛、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最大)、小亚细亚半岛、索马里半岛、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拉布拉多半岛、佛罗里达半岛 (4)边缘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或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 日本海、渤海(内海)、黄海、东海、南海、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北海、波罗的海、加勒比海 (5)海湾:孟加拉湾、波斯湾、墨西哥湾、几内亚湾 (6)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琼州海峡、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莫桑比克海峡、白令海峡、麦哲伦 海峡、德雷克海峡 (7)运河: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 二、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1、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大洲

世界国际组织英文缩写大全

ACP Group of African, Caribbean and Pacific Region Countries 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国家集团 ADB Asian Development Bank 亚洲开发银行 ADB African Development Bank 非洲开发银行 APEC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SEAN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东南亚国家联盟公约 AU African Union 非洲联盟 BFA Boao Forum for Asia 博鳌亚洲论坛 BIE Bureau of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s 国际展览局 BIS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国际清算银行 CAC 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食品法典委员会 CDB Caribbean Development Bank 加勒比开发银行 CFC Common Fund for Commodities 商品共同基金 CSD Commis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EBRD European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欧洲复兴发展银行 ECLAC UN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Latin America and Caribbean 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 ECOSOC UN 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 ESCAP UN 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ssion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 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 ESCWA UN 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ssion for Western Asia 联合国西亚经济社会委员会 EU European Union 欧洲联盟G G 8 Summit Group of Eight Summit 八国集团首脑会议 G20 Group of Twenty 20国集团 G24 Group of Twenty Four 24国集团 IADB 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 美洲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 IATA 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IBRD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 ICAO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 国际民航组织 ICC The 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 国际商会 ICO International Coffee Organization 国际咖啡组织 ICSID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Settlement of Investment Disputes 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 IDA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国际开发协会 IDB 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 美洲开发银行 IDB Islamic Development Bank 伊斯兰开发银行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国际能源机构

《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教案正式版

第二框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 从容说课 一、说教材 第二框题“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讲述四个问题: l.主权国家及其权利:这方面的知识是国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框的教学重点。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国际活动最重要的参加者。主权国家必须具备的要素,即国家的构成要素:人口、领土、主权和政权。关于主权国家的权利,只讲述“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主要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主权国家的国际义务主要有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 2.国际法及其作用,是本框的教学难点。课文讲了三点:(1)国际法的含义。(2)国际法的产生过程,课文从两个方面作了说明:一是国际法产生的原因,这就是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交往发展的必然结果;二是国际法的制定,它不是由一国单独制定,而是各国在相互交往中通过协议的方式制定的。(3)国际法的作用: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国际法对国家关系的正常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3.当代国际组织概况,课文讲了三点:(1)当代国际社会存在繁多的国际组织,并已形成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组织网络。(2)国际组织的概念。(3)国际组织的主要机构、职权、活动程序、成员国的权利与义务的依据是正式条约或协议。 4.国际组织的分类和作用,课文讲了两点:(1)国际组织的分类。(2)国际组织的作用。首先课文强调由于国际组织的作用是比较复杂的,因此,对每一个国际组织的作用要作具体的分析;其次,课文讲述了绝大多数国际组织在现代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国际组织的作用是本框的教学重点,因为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其作用十分重要。 二、说教法 讲授点拨法、自学法、图表讲解法。本课可采取复习导入法,也可采取热点问题导入法:教师在课前选择一至两例关于国家主权问题的时事,引导学生讨论产生问题的原因,进入本课内容。关于“主权国家及其基本权利”的教学:由于这部分内容条理比较清楚,难度不大,可采取学生自学——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法。关于“国际法及其作用”的教学,应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因为这是本框题的教学难点。国际法的作用,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为了便于学生接受,可采取由具体到抽象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材料进行归纳。关于“当代国际组织的概况”,这部分内容采取自学法。关于“国际组织的分类”的教学,本内容可采取图表讲解法。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主权国家构成的四要素,即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主权国家的国际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外交,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简要说明国际法的作用。区分几个主要国际组织的类型。分析国际组织的主要作用。 能力方面 结合我国的外交活动,历史地具体分析国际法及其作用、国际组织及其作用。比较各种类型的主权国家在重大国际事件上的态度和主张的异同,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综合认识我国参与或对我国有重大影响的国际事件。结合实例,说明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是主权国家的权利。 觉悟方面 支持我国政府按照国际法准则参与国际事务,处理国际关系和维护国家的荣誉、尊严和利益的活动。用辩证的历史的观点认识国际组织的作用。

(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1章世界地理第1节世界地理概况学案湘教版

第1节 世界地理概况 考点一 I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对应学生用书第197页) [识记一基础梳理] (1) 填图:在上图方框中填写大洲、大洋的名称。 (2) 填表:对照上图,填写各大洲的界线。 大洲 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 A 乌拉尔山、 海峡 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 北美洲与南美洲 B 巴拿马运河 非洲与亚洲 C 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 白令海峡 南美洲与南极洲 德雷克海峡 (1) 陆地地形的类型与特征 地形 类舉 平原 离惊 — 建地 . ___ 山地 r\ 丘陸 晦拔 高度 很低 (2iioin ta F ) 无一定 的标准 较高 (500m 顶 下) 地形 痔征 起伏很小 平坦T 碉 胞血坦荡 边绦陡峻 四周応 中间低 坡惓陵蝮 起伏较小 坡 度和缓 (2) 海底地形的类型与分布 本节复习脉络: 1.世界海陆分布 乘半球 西半球 仁 L 1 \—〒一r Li 一一一一一广一一 L &减 o

3. 板块构造理论 (1) 六大板块:A 南极洲板块,B 印度洋板块 ,C 美洲板块,D 非洲板块,E 太平洋板块, F 亚欧板块。 (2)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 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3) 两大火山、地震带:地中海一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运用一考向通关] 考向1区域空间定位 2. 下图为25° N ?32°N 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完成下题。 总部位于江苏徐州 (约34° N,117° 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 (如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 程机械定单。据此完成下题。 1.甲国位于( ) A. 欧洲 C.北美洲 D [甲国大部分处于 60° W 70° W 0°?10° N,说明该国位于南美洲北部,故选 Do ] 大陆坡 水深不趙 过200米, 蕴藏肯卡 富讷石大陆架倆 外梅倾斜 的睫坡 尢祥底議 有猛结樓 分布 ■&块的梢 亡边界 板块的生 耗边界 利天然吒 【导学号:92040137】 D.南美洲

国际组织的标志

世界和平组织的标志 世界和平组织的标志(Greenpeace)是绿色和平组织的简称,属于一个国际性的非政府组织,以环保工作为主,总部设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绿色和平于1971年9月15日成立于加拿大,创始人为工程师戴维·麦格塔格,捐款的人数已经累积到280万。在全球41个国家设有办事处。它开始时以使用非暴力方式阻止大气和地下核试以及公海捕鲸著称,后来转为关注其它的环境问题,包括水底拖网捕鱼、全球变暖和基因工程。绿色和平组织宣称自己的使命是:“保护地球、环境及其各种生物的安全及持续性发展,并以行动作出积极的改变。”不论在科研或科技发明方面,绿色和平都提倡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解决办法。对于有违以上原则的行为,绿色和平都会尽力阻止。其宗旨是促进实现一个更为绿色,和平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世界遗产公约的标志 世界遗产公约的标志,它象征着“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央的正方形是人类创造的形状,圆圈代表大自然,两者密切相连。这个标志呈圆形,既象征全世界,也象征着要进行保护。

世界卫生组织会徽 世界卫生组织会徽是由1948年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选定的。该会徽由一条蛇盘绕的权杖所覆盖的联合国标志组成。长期以来,由蛇盘绕的权杖系医学及医学界的标志。它起源于埃斯科拉庇俄斯的故事,古希腊人将其尊崇为医神,并且其崇拜涉及蛇的使用。(随便提及,埃斯科拉庇俄斯如此成功地拯救生命,以致传说地狱阎王哈德斯向至高无上的神宙斯抱怨他, 由于害怕医者可能使人永生,宙斯用雷电杀死了埃斯科拉庇俄斯。) 世界贸易组织 WTO/TBT的全称为“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技术壁垒协定”,它是世界贸易组织(WTO)达成的一系列协议之一,世贸组织签署的各项协议均构成各成员必须遵守的法定合同。 所谓贸易技术壁垒是指由于各国或地区对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以及标签标志制度 等技术要求的制订或实施不当,而可能给国际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

国际组织概观教案1(新人教版)

《国际组织概观》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3) (人教K) 4 国际徂织概观 (人教K)国际组织及其分类 国际组织为数众多,名称各异。有的叫"组织",有的叫"联盟",有的叫"委员会",有的叫"联合会"。 ●你还能说出其他一些国际组织的名称吗? 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既有主权,又有国际组织。主权是构 成现代国际社会的基石,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人教K)相关 较早的国际组织有1865年建立的国际电信联盟等国际行政 组织,主要处理国际15社会中一些非政治性事务。20世纪 出现了大量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已经成为当代国际组织 体系的核心。冷战时期,美国、苏联分别联合各自的盟国建 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华沙条约组 织、经济互助委员会;欧洲共同体等区域性组织不断出现。 冷战结束后,北美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等新型国际组 织又相继出现。全球各类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数量在20世纪 经历了一个快速增长的过程。 国际组织是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形成和 发展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要求,也表明人类交往日益

频繁和人类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国际行政组织的出现,适应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需要;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组织的迅猛增加,则适应了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经济全球化的需要,适应了当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需要,体现了对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的关注。 ●以下是国际组织的主要特征。根据你的理解,找出左右两栏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连线。 (人教K)跨国性 国际组织有特定的宗旨和目的,有固定明确的章程。国际组织的宗旨和目的是其开展活动的指导原则,也是其在国际社会存在的意义所在。 (人教K)目的性 国际组织设有多层次的机构来开展活动,实现其宗旨和目标。其常设性机构处理日常事务。 (人教K)组织性 国际组织代表各成员的共同利益而不是某个特定成员的单方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国际组织自主开展活动,独立运作,其决议也有某种强制力。 (人教K)自主性 国际组织是、地区之间的组织,两个以上、地区的政府、团体或公民才能建立国际组织。

高考地理总复习(基础自主梳理+随堂巩固落实)世界地理概况学案(含解析)

学案35 世界地理概况 大洋和大洲 1.世界海陆分布。 从全球来看,地球表面面积的__________%为海洋,__________%为陆地。答案:7129 2.七大洲和四大洋。

(1)七大洲和界线。 ①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图中字母所在的大洲:A____、B____、C____、D大洋洲、E______、F北美洲、G______。 ②界线。 大洲分界线 北美洲与南美洲________运河 非洲与亚洲__________、红海 亚洲与北美洲________海峡 亚洲与欧洲________山脉、________河、大高加索山脉、________海峡 (2)四大洋。 按照面积大小,依次为甲__________、乙大西洋、丙__________、丁北冰洋。 答案:(1)①亚洲欧洲非洲南极洲南美洲 ②巴拿马苏伊士运河白令乌拉尔乌拉尔土耳其 (2)太平洋印度洋

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1.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2.七大洲的主要地形特征。

答案:中部四周高原高原大陆山地高原平原高原山地 3.海陆变迁。 (1)六大板块:A____________板块,B印度洋板块,C________板块,D非洲板块,E________板块,F亚欧板块。 (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________的地带。 (3)两大火山、地震带:__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答案:(1)南极洲美洲太平洋(2)板块交界 (3)地中海—喜马拉雅

以练促记 下图所示为“23°26′S的海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①、②、③所代表的大洋分别是()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D.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2)图示区域穿越了全球六大板块中的() A.两大板块B.三大板块 C.四大板块D.五大板块

《国际组织概观》教案1(新人教版)

《国际组织概观》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 3) (人教K) 4 国际徂织概观 (人教K)国际组织及其分类 国际组织为数众多,名称各异。有的叫"组织",有的叫"联盟",有的叫"委员会",有的叫"联合会"。 ●你还能说出其他一些国际组织的名称吗? 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既有主权国家,又有国际组织。主权 国家是构成现代国际社会的基石,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重 要成员。 (人教K)相关链接 较早的国际组织有1865年建立的国际电信联盟等国际行政 组织,主要处理国际15社会中一些非政治性事务。20世纪 出现了大量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已经成为当代国际组织 体系的核心。冷战时期,美国、苏联分别联合各自的盟国建 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欧洲共同体等区域性组织不断出现。冷战 结束后,北美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等新型国际组织又 相继出现。全球各类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数量在20世纪经历 了一个快速增长的过程。 国际组织是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形成和

发展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要求,也表明人类交往日益 频繁和人类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国际行政组织的出现,适 应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需要;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组 织的迅猛增加,则适应了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经济全球化的需要,适应了当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需要,体现了对全人类面 临的共同课题的关注。 ●以下是国际组织的主要特征。根据你的理解,找出左右两 栏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连线。 (人教K)跨国性 国际组织有特定的宗旨和目的,有固定明确的章程。国际组 织的宗旨和目的是其开展活动的指导原则,也是其在国际社 会存在的意义所在。 (人教K)目的性 国际组织设有多层次的机构来开展活动,实现其宗旨和目标。其常设性机构处理日常事务。 (人教K)组织性 国际组织代表各成员的共同利益而不是某个特定成员的单方 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国际组织自主开展活动,独立运作, 其决议也有某种强制力。 (人教K)自主性 国际组织是国家、地区之间的组织,两个以上国家、地区的 政府、团体或公民才能建立国际组织。

地理:高三二轮复习教案 世界地理 世界地理概况

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世界地 理概况 一、教材分析 由于初中和高中的地理知识有着不可分割的承接关系,在高考中也将考查有关世界地理的相关内容。包括世界的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世界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各大洲主要地形特点,及海陆变迁状况. (2)理解世界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 (3)识记主要自然资源类型、分布、开发和利用情况. (4)了解世界居民的变化及分布,知道世界地理分区。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应用综合的观点、辩证的观点看问题,避免使所学知识公式化。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认识世界地理知识的学习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学会用发展

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 (2)通过认识世界地理概况,理解各个自然要素对地理环境的形成起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热爱自己生活的地球。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世界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 难点:气候类型的判断。 四、学情分析 本节是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学生常见错误主要是各大洲和大洋的空间分布不明确,导致空间定位不正确。气候类型的判断是自然地理中重要的知识,常见错误主要是判断方法不正确。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讲解法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准备探究学习。 七、课时安排:1--3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联合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

联合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根据年月在旧金山签署的《联合国宪章》于同年月日正式成立。参加宪章签字的五十一个国家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但由于美国的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直到年月才得到恢复。根据宪章规定,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制止侵略行为”“促成国际合作”等。宪章规定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循下列原则:各国主权平等;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或与联合国宗旨不符的其他方法侵犯他国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联合国不得干涉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件。主要机构有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总部设在纽约。在日内瓦设有欧洲办事处。 宪章 宪章是联合国的根本章程,规定了会员国的权利和义务,并确定了联合国的机关和程序。 宗旨 《宪章》规定,联合国宗旨为: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国际间之友好关系;合作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增进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并构成一协调各国行动之中心,以达成上述共同目的。 结构 联合国六大机关为: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然而,联合国大家庭却大得多, 预算 两年的预算为亿美元。资金主要来源是会员国按照大会核准的比额表分摊的会费。 会费分摊比额表所依据的根本标准是各国的支付能力。确定支付能力时,考虑到各国占国民生产总值共计数的相对份额,并连系各国人均收入等因素加以调整。此外,各国还分摊维持和平行动的费用;年,维和费用约为亿美元。基本比额表经过修改,成为分摊该项费用的依据。 联合国大家庭 联合国机构大家庭由联合国秘书处、联合国各方案和基金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开发计划署)——以及各专门机构组成。各方案、基金和专门机构有其各自的理事会和预算,自行制定标准和指导方针。它们在经济及社会活动的几乎所有方面,共同提供技术援助和其它形式的实际帮助。 联合国于年月日成立,由个国家承诺通过国际合作和集体安全维护和平。今天,世界上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加入了联合国。联合国共有个会员国。 一国成为联合国会员国时,同意接受《联合国宪章》的义务。《联合国宪章》是一个国际条约,其中规定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根据《宪章》,联合国的四项宗旨为: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家间友好关系;合作解决国际问题,增进对人权的尊重;成为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

世界地理学案(最全最新)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考纲考点】 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知识总结】 一.世界海陆分布 (一).世界海陆分布大势: 海陆相间分布,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陆地占29%,海洋占71%。 陆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南半球陆地面积较小。 (二).陆地: 1.陆地、大陆、岛屿、半岛、大洲的概念: 大陆(6块): 全部在北半球的:2 跨南北半球的:2 全部在南半球的:2 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岛屿(15个):地理图册P121 成因: 大陆岛:原来是大陆是一部分后来分离出来,台湾岛,海南岛 火山岛:火山喷发冷却凝固夏威夷群 岛,澎湖列岛 珊瑚岛:珊瑚礁出露海面澳大利亚,我 国南海诸岛 冲积岛:河流冲积作用形成崇明岛 半岛(15个):地理图册P120 地峡:两端连接大块陆地,两侧濒临海 洋的狭窄陆地 中美地峡,克拉地峡 2.大洲: (1).七大洲的轮廓图: (2).七大洲的面积(单位:平方千米) 由大到小依次是:亚非(北)美(南) 美,南极欧洋。 (3).七大洲的平均海拔高度排序(单位: m)由高到低依次是: 南极洲(2350)、亚洲(720)、非洲(650)、 南美洲(590)、大洋洲(澳大利亚大陆350)、欧洲(340) (4).七大洲的半球位置: ①.完全分布在东半球的大洲:无。 ②.完全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南美洲。 ③.地跨东、西两半球的大洲:亚洲(西伯利亚西端)、欧洲(冰岛)、非洲(佛得角群岛)、大洋洲(太平洋岛屿)、北美洲(格陵兰岛)。 ④.完全分布在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 ⑤.完全分布在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 ⑥.地跨南、北两半球的大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非洲。 (5).地跨热带、温带、寒带三带的大洲:亚洲、北美洲。 (6).七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亚、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国际组织概观》教学设计

《国际组织概观》教学设计 二、教材分析 在第一目中,教材主要介绍了国际组织的概念和不同类型。第二目主要介绍了国际组织的结构以及阐述了国际组织的作用。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第三目中,介绍了我国参加世界性国际组织的情况;我国与周边国家开展的多边外交;我国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关系。这是提升学生国家意识的关键点。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对国际组织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能够识别与生活关系密切的国际组织。 2.对国际组织的分类及在国际社会的作用的了解较少。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国际组织分类;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 教学难点:国际组织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 采用探究式教学,即通过创设情境、引发问题、分析讨论、点拨提升、归纳总结等环节进行教学。培养学生采取比较、归纳等方式分析问题的能力。选用热点话题及与我国关系密切的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关注国际社会,培养学生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作用的意识。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活动目标 活动一: 国际组织大观园1.展示国际组织的图片,请学生识别(联合国、非洲联盟、无国界医生、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奥委会、国际足球联合会、世界贸易组织、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联合会) 2.请学生列举所知道的国际组织 3.教师简要介绍国际组织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及分类 4.教师引导学生给上述国际组织分类(结合课本17页)1.激发学习兴趣,开阔视野; 2.了解国际组织的构成,国际组织的产生及发展过程,知道国际组织的分类; 3.引导学生作比较式的分析 活 动 二: 感 悟 国 际 组

织 的 作 用1.教师以联合国为例简要介绍国际组织的一般机构 2.探究活动: 具体要求:阅读有关材料,谈谈国际组织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积极作用:(结合课本18页) 材料一:联合国想科特迪瓦增派维和人员; XX年底科特迪瓦大选后,巴博和瓦塔拉都宣布自己获胜,并于12月4日分别宣誓就任总统,科陷入“一国两主”的政治僵局。此后科局势日趋恶化,暴力事件频发。科特迪瓦政治危机发生后,非盟相继派特使到该国进行斡旋。联合国安理会19日一致通过决议,决定向联合国驻科特迪瓦行动团(联科团)增派XX名维和人员,以保护科特迪瓦民众免受武装威胁。

课题:《世界地理概况》(教案)

课题:《世界地理概况》(教案) 题:《世界地理概况》(教案) 一、教材分析 由于初中和高中的地理知识有着不可分割的承接关系,在高考中也将考查有关世界地理的相关内容。包括世界的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及自然地理和人地理的主要特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世界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各大洲主要地形特点,及海陆变迁状况 (2)理解世界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 (3)识记主要自然资类型、分布、开发和利用情况 (4)了解世界居民的变化及分布,知道世界地理分区。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应用综合的观点、辩证的观点看问题,避免使所学知识公式化。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认识世界地理知识的学习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 (2)通过认识世界地理概况,理解各个自然要素对地理环境的形成起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热爱自己生活的地球。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世界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 难点:气候类型的判断。 四、学情分析 本节是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学生常见错误主要是各大洲和大洋的空间分布不明确,导致空间定位不正确。气候类型的判断是自然地理中重要的知识,常见错误主要是判断方法不正确。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讲解法 六、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前预习学案,内探究学案,后延伸拓展学案。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准备探究学习。 七、时安排:1--3时 八、教学过程

世界地理概况导学案

高二地理导学案—区域 班级____姓名______编辑教师_王海健_课题世界地理概况日期2013/11/4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读图,了解世界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各大洲主要地形特点,及海陆变迁状况. (2)要应用综合的观点、辩证的观点看问题,避免使所学知识公式化。了解世界居民的变化及分布,知道世界地理分区。 (3)理解世界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识记主要自然资源类型、分布、开发和利用情况. (4)通过认识世界地理概况,理解各个自然要素对地理环境的形成起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热爱自己生活的地球。 重难点重点:理解世界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 难点:气候类型的判断。 学法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讲解法 二、预习内容 (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陆地部分>: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 六块大陆:_____(最大)、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世界最大的岛:_________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世界面积最大:___________ 群岛:世界最大:_________ 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大洋部分>: 1.几个概念 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2.大洋的概况 _____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_____洋:呈“S”形 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3、海底地形 大陆架: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深度一般不超过_____m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巨大的陡坡 洋底地形:大陆坡外,有_____、海沟和______等地形 海陆变迁与地形变化部分 1.学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内力作用与地貌 (2).外力作用与地貌 (二)世界的气候和自然景观 1.天气与气候:

第重要的国际组织教学设计教案

第五章第三节重要的国际组织 一、内容解析 本节课主题:“重要的国际组织”一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的第三节。前两节分别讲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及“国际合作”。三节内容虽重点不同,但总的来说是层层深入,紧密相连的,即先介绍国家和地区,然后讲述各国各地存在着发展差异,之后讲述为了和平与发展,世界各国要加强国际合作,而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大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为造就适应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充分开发自身的潜能,教给学生终身学习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必须真正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着力于基础,着眼于发展,给学生提供成长与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这节课兼容了许多政治、历史知识,与当今许多热点、焦点问题息息相关。 2、本节内容怎样上更好?没有以往的经验,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参考。本节内容以让学生了解、知道为主。与其让老师来平铺直叙,不如放手给学生。现在的中学生视野开阔信息灵通,动手能力强。像这节课从收集资料(图书馆、报纸、网络等)到课件制作、巩固练习的形式(有四人小组、男女生、小队、同号)都是学生自己设计完成。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知识的学习,感兴趣是最主要的学习动力,?他们喜欢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普遍渴望了解有关

国际方面的知识,尤其是本内容广泛,涉及到政治、经济、体育、卫生等各方面,能引起学生的广泛喜爱。现在是信息社会,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学生喜欢上网,喜欢查找新知识。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学生普遍喜欢表现自己,展示自己,这堂课的形式涉及就是符合了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 2、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熟悉世界主要国家的分布,知道或会利用世界地图查找有关国家的首都和主要城市。 3、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地球概况和世界地理知识概况之后,对世界知识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的知识拓展,学生在此前已经形成的利用地图查找信息、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节课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从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途径搜集资料,培养学生 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在资料搜集与分析整理的基础上,了解国 际组织的产生,认识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2)能举事例说明联合国在国际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3)结合时事,了解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红十字会等 重要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4)通过重要国际组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使学生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