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疏导六大办法

心理疏导六大办法
心理疏导六大办法

心理疏导六大方法

方法之一:认知纠正.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是心理疏导作为心理学术语第一次出现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O最近,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的频发,以及一些地方的群体性事件,更是说明党员干部掌握应用心理疏导方法在做好群众工作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因此,通过实例了解群众不同类型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和特点,掌握相应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技巧和方法,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个案:小李是单位的技术骨干,业务精湛,但性格有点要强,并且喜欢吹毛求疵。今年单位实行人事。

于技术科的

么工作,

作,分析之后,怀感激。

I L,\

、自卑、自暴自弃)

1.发点,对某一事物好地对待我"

2.绝

3.

,另

,

这天,他又

相反地,厂长关切而耐心地说II从你的表情可以看出,你现在非常愤怒和生气O能不能和我谈-下,什么事情使你如此生气呢?II张某本以为厂长会批评他,但是昕厂长这么-说,他感到非常惊讶,情绪也缓和了下来,在与厂长进行了一番畅快的交谈之后,事情就过去了O

分析:厂长没有关注张某的具体不良行为,而是把注意力故意转移到另外的方面。事实上,如果厂长对张某的这个"争斗"行为进一步关注

和强化的话,就会再一次激发张某的情绪反应,甚至可能会把这种情绪转移到厂长自己身上,造成新一轮冲突。厂长已经认识到,张某这种争斗

行为主要是为了引起大家对他的关注,因此不能对争斗行为本身加以关注与强化,否则就会正中张某下怀,从而引发更多的不当行为和冲突。反之,简单的一句话,让张某感受到厂长关注的是自己的情绪,而不是"争斗"这一不良行为,事情便很快平息下来,张某也找到了正确表达情绪的

渠道。

以上典型案例,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分析,可以看出,个体的不当行为往往是其内在需要的一种外在表现,具有工具性。也就是说,有的人常常把不当行为作为满足某个与该行为无直接关联的潜在需要的"工具"。例如,有些青少年的叛逆行为或攻击行为,常常不带有主观敌意性,而只是把这种行为当作引起别人关注的一种手手史。

自革理盟军噩"积极消退法"这个心理疏导工具,是指对不当的"工具化表达"行为不予注意,不予满足,不给予强化,使之渐趋削弱以致消失,

从而积极地消除不当行为的再次产生,同时也指对不良情绪进行及时疏导。如果你识破了"工具化表达",则应转移关注的焦点,避免因关注和满足进一步强化它的发生。当下属或群众表现出不当行为时,党员干部应正确分析不当行为的内在动机,拿起"积极消退法"这个"工具"去抵挡。面对下属或群众表现出的非常激动的情绪,党员干部应控制自我情绪,避免与之发生冲突,可以采用"冷"处理的方法让对方先稳定下来,然后再做进一步的疏导工作,为他们提供可积极表达意愿和宣泄情绪的途径与方式,避免不良情绪的积郁而导致过激行为或事态恶化。

2008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和共识

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和共识20082008 (所有资源所有资源均均来自网络来自网络)) H oover 整理整理 目录目录 1.1.急性冠脉综合征非血运重建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急性冠脉综合征非血运重建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急性冠脉综合征非血运重建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草稿草稿)) (2) 2.2.苯磺酸氨氯地平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建议书苯磺酸氨氯地平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建议书苯磺酸氨氯地平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建议书 (12) 3.3.血脂康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血脂康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21) 4.4.中国心血管医生临床戒烟实践共识中国心血管医生临床戒烟实践共识 (29) 5.5.动脉功能无创检测临床意义评价中国专家共识动脉功能无创检测临床意义评价中国专家共识动脉功能无创检测临床意义评价中国专家共识 (37) 6.6.超声心动图临床应用价值中国专家共识超声心动图临床应用价值中国专家共识超声心动图临床应用价值中国专家共识((初稿初稿)) (44) 7.7.新型的调脂植物药新型的调脂植物药新型的调脂植物药——多廿烷醇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多廿烷醇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 (57) 8.8.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2008中国专家共识要点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64) 9.9.急性急性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修订版修订版)) (72) 10.10.ACC/AHA/HRS 2008ACC/AHA/HRS 2008年心脏节律异常械治疗指南年心脏节律异常械治疗指南((待整理待整理)) (8080)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六大系统建设规范

AQ2031-201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规范 2011-07-15发布? 2011-09-01实施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的安装、维护和管理要求。 本标准不适用于与煤共生、伴生的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6423-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GB 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 GB 50198-19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AQ ?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系统 AQ ?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系统检测 EJ 378-1989? 铀矿山空气中氡及氡子体测定方法 3术语和定义 监测监控系统? monitoring and supervision system 由主机、传输接口、传输线缆、分站、传感器等设备及管理软件组成的系统,具有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处理、显示、打印和声光报警功能,用于监测金属

非金属地下矿山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以及风速、风压、温度、烟雾、通风机开停状态、地压等。 主机? host 用于接收监测信号,并具有校正、报警判别、数据统计、磁盘存储、显示、声光报警、人机对话、输出控制、控制打印输出等功能的计算机装置。 分站? substation 监测监控系统中用于接收来自传感器的信号,并按预先约定的复用方式远距离传送给传输接口,同时接收来自传输接口多路复用信号的装置。 传感器? transducer 将被测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的装置。 有毒有害气体传感器? deleterious harmful gas transducer 连续监测地下矿山环境气体中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硫化氢、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装置。 开停传感器? on off status transducer 连续监测地下矿山中机电设备“开”或“停”工作状态的装置。 监测监控设备? mine monitoring equipment 矿山井下用于监测监控的传感器、分站及线缆等的总称。

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终稿)

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终稿) 我国心血管疾病从1990年起持续为居民首位死亡原因,2008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显示,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全国总死亡人数的40.27 %,尤其35~54岁青壮年死亡人数增加最为迅猛。1998年WHO全球健康报告显示,如果不加以控制,到2030年我国冠心病患病率将比2000年增加3.7倍。因此控制心血管疾病蔓延成为我国21世纪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中之重。 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疾病尚未发生或疾病处于亚临床阶段时采取预防措施,控制或减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预防心血管事件,减少群体发病率。在致残致死的心血管疾病中,75%以上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早期病变在儿童时期就已经存在,不及时控制就可能在中老年期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尤以冠心病和卒中为重,常在首次发病就有致死、致残的风险。多数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的预后取决于是否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所以,有效控制致病因素,将延缓或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展成临床心血管疾病,减少心脑血管事件,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改善人群健康水平。 美国自20世纪40年代起冠心病死亡率持续升高,1968年冠心病死亡率高达336.5/10万;此后政府重视预防,主抓控制胆固醇、降压和戒烟;到2000年冠心病死亡率下降了50%,其中危险因素控制的贡献率最大,全人群胆固醇水平下降0.34 mmol/L,收缩压下降5.1 mm Hg(1 mmHg =0.133kPa),吸烟量下降11.7%,对死亡率下降的贡献率分别为24% ,20%和12%。二级预防和康复的贡献率为11%,三级预防为9%,血运重建仅为5%。西欧各国近30年来因加强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冠心病死亡率平均下降了20%~40%。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提示,一级预防对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 美国心脏病学院/美国心脏协会(ACC/AHA)1997年制定了第一个《心血管疾病及卒中一级预防指南》,并于2002年进行了更新,此后相继发布了大量一级预防循证医学证据,2006年ACC/美国卒中学会(ACC/ASA)联合发布了《卒中一级预防指南》,2006年WHO公布《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200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更新了《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我国卫生部2009年出台的新医改方案和“健康中国2020”战略,均明确提出“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医疗方针。以此为契机,为提高中国医生对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重视,合理规范应用一级预防治疗措施,使我国尽快实现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达下降拐点的目标,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和《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共同发起,心血管科、神经科、内分泌科、外周血管科以及肾内科专家共同讨论,最终形成本共识。 1 我国心血管疾病和心血管危险因索流行病学现状 我国心血管疾病流行趋势不容乐观。根据2006年和2008年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2006年为183.7/10万,2008年为241.0/10万,分别占当年死亡构成比的34.8%和40.3 %,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始终居我国居民死因首位,且呈不断上

2019 ACCAHA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南解读

2019 ACC/AHA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南解读 3月17日,《2019 ACC/AHA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南》在第68届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年会(ACC 2019)上正式发布。该指南针对成人(≥18岁)心血管疾病,包括ASCVD、心力衰竭和房颤的一级预防提供了生活方式的建议、影响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其他因素、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措施。本指南是对以往指南涉及一级预防内容进一步补充与完善。 指南要点: 1. 终生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的最重要方法。 2. 建立团队医疗管理措施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策略。临床医生应评估影响个体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以便为治疗决策提供信息。 3. 年龄在40至75岁之间且正在接受心血管疾病预防评估的成年人,在开始药物治疗前,如降压治疗、他汀类药物或阿司匹林治疗,应接受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评估,并且在临床医生和患

者之间应先进行风险讨论。此外,对特定个体评估其他风险增加因素如测量冠状动脉钙化,有助于指导预防性干预的决策。 4. 所有成年人都应摄入健康的饮食,强调蔬菜、水果、坚果、全谷物、瘦肉或动物蛋白、鱼类的摄入,并尽量减少反式脂肪、加工肉类、精制碳水化合物和含糖饮料的摄入。对于超重或肥胖的成年人,建议通过咨询和限制热量的方式来实现和保持减重。 5.成年人每周应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或75分钟的剧烈体力活动。 6. 对于患有2型糖尿病的成年人来说,改变生活方式,如改善饮食习惯和实现推荐的运动量至关重要。如果需要药物治疗,二甲双胍是一线治疗选择,然后考虑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或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7. 每次健康检查时都应对所有成年人进行吸烟情况进行评估,对于吸烟者应给予帮助并强烈建议戒烟。 8. 由于缺乏净获益,阿司匹林不建议常规常用于ASCVD一级预防。

(完整版)小学生心理疏导及心理疏导的常用方法

小学生心理疏导及心理疏导的常用方法 2014-12-04 菲立思英语小学生进入学校开始,就从家中的“中心”地位变成学生群体中的普通一员。在与老师和同学的接触中形成了人际关系,在形成过程中,一些自我意识和对他人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结合自己多年在小学担任保育工作所接小学生从家里到学校,接触的人会大幅度增加,特别是老师和同学,在教授知识和相互协作中,会因魅力出众而倍受小学生的关注。一般以为,小学生只有在11-12岁以后才有真正的逻辑思维,固然这一观点夸大了小学生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但至少说明在缺乏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受到了生理发展的制约,小学生对老师或有特长的同学较轻易产生敬佩与模仿,由于小学生的生理幼稚,脑发育的不完善,缺乏足够的教育时间,对事物的价值观尚未形成系统,爱憎观不能完全达到社会要求,因此,这种敬佩与模仿会变成盲目崇拜。实践也证实,很多教唆犯正是利用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教唆青少年犯罪。心理疏导的常用方法大概可以分为三类:建立和发展良好辅导关系的方法、观察和反映的方法、影响的方法。(一)建立良好关系的方法“良好的关系是辅导成功的一半。”辅导员应尽快让来访者建立对自己的信任和接纳,使随后的辅导工作能

够在彼此了解、相互信任的心理氛围中顺利完成,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辅导关系本身的治疗功能。1.初步建立关系一般来说,学生鼓起勇气站在辅导老师面前时,总是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紧张、担忧和疑虑的,这时候,辅导老师的态度是否热情,语气是否温和,表情是否关切,是能否迅速化解学生的紧张,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所在。辅导员可以先和来访学生握手,亲切地叫其名字,给予热情的问候和简单的寒暄,然后再询问其来访目的。在会谈过程中,不妨将保密性原则、促进成长的非指示性原则自然地告诉学生,打消他的顾虑。另外,辅导室里温馨宁静的环境布置,辅导员自然放松的坐姿,也都能使来访者产生安全感。 2.深入关系的建立研究表面,影响辅导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在于辅导者对来访者的态度特质,以及这些态度特质是否得到合适的表达。辅导员主要透过个人中心疗法中的平等、同感理解、真诚关怀和无条件接纳等态度及其具体的表达技术与来访者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1)平等。保持态度的态度是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的基础,也是充分表达其他态度的前提条件。保持平等的态度要求辅导老师不以专家、老师、长者自居,能意识到咨访双方都有接受和拒绝、反驳和批评、选择和放弃的权利和自由,以自己的平等心态和平等意识让来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人格独立和表达自由,达到平等、轻松、无门槛的沟通。(2)真

煤矿“六大系统”的建设标准及管理制度

安监总局发布煤矿井下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规范(中新网3月24日电)据安监总局网站消息,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以下是《规范》全文: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 本规范(试行) 一、总则 1.为规范和促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煤矿安全规程》和相关标准,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及检查验收工作。 3.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以下简称“六大系统”)是指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所有井工煤矿必须按规定建设完善“六大系统”,达到“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的要求。 4.煤矿企业是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责任主体,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第一责任人。煤矿企业要落实建设完善“六大系统”分管负责人和具体分管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制度,组织做好“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5.地方各级负有煤矿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以下简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会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日常监管。驻地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对辖区内“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监察执法。

二、监测监控系统基本要求 6.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煤矿井下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控。 7.煤矿安装的监测监控系统必须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的规定,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监测监控系统各配套设备应与安全标志证书中所列产品一致。 8.甲烷、馈电、设备开停、风压、风速、一氧化碳、烟雾、温度、风门、风筒等传感器的安装数量、地点和位置必须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要求。监测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要装备2套主机,1套使用、1套备用,确保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行。 9.煤矿企业应按规定对传感器定期调校,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10.监测监控系统在瓦斯超限后应能迅速自动切断被控设备的电源,并保持闭锁状态。 11.监测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应在矿井调度室或地面中心站,以确保及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12.监测监控系统应能对紧急避险设施内外的甲烷和一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三、人员定位系统基本要求 13.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AQ1048-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应优先选择技术先进、性能稳定、定位精度高的产品,并做好系统维护和升级改造工作,保障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浅谈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意义总

浅谈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意义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民老龄化趋势日益加重、环境污染逐渐增加,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呈日益增高的趋势。由该疾病的导致的死亡率也有明显增加,医学工作者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与研究面临严峻挑战,此时对于全社会普及卫生健康常识,加强对心血管疾病的认知迫在眉睫。心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病死率高,被称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据世界心脏联盟统计,全球每死亡3个人,就有一人是死于心血管疾病,全球每年因心脏疾病和中风死亡人数高达1750万。因此,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对降低老年心血管的病死率,延长寿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随之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高脂肪高热量的摄入,使得肥胖的人群也越来越多。这也使得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大大增加。据统计,我国目前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不同程度地患有心血管疾病。到二十一世纪中叶,我国将进人老龄化社会,心血管病即将成为人群中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心血管疾病成为医学界最关注的问题之一。那么,心血管疾病发病前有哪些症状呢?应如何来预防呢?预防它有何意义呢?下面来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一、心血管疾病的概念: 心血管病是一组心脏和血管疾患,包括:冠心病;心脏肌肉供血血管的疾病;脑血管疾病;大脑供血血管的疾病;周围末梢动脉血管疾病;手臂和腿供血血管的疾病;风湿性心脏病;由链球菌造成的风湿热对心脏肌肉和心脏瓣膜的损害;先天性心脏病;出生时存在的心脏结构的畸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腿部静脉出现血块,它可移动至心脏和肺部。心脏病发作和中风通常是急性事件,主要是由于堵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心脏或脑部。这种情况发生的最常见原因是在心脏或脑部供血血管内壁上堆积有脂肪层。中风也可能是因脑血管或血栓出血造成。 二、心血管病发病前的症状: 1经常出现眩晕、健忘现象:经常出现眩晕、健忘现象是人体的危险信号,特别是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前多有眩晕的现象,此时,需要注意意外的发生。 2、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增高: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增高,可引起冠心病、脑血管梗塞及脑血管破裂等。实践证明,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增高,是心脑血管疾病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3 出现胸闷、心前区疼痛:烦躁不安、胸骨后部出现剧烈的疼痛现象,症状较轻的冠心病患者可以没有心前区疼痛的症状,但是严重的冠心病患者就会出现心绞痛甚至是心肌梗塞,更严重的就是导致猝死的发生。

心血管病指南要点及解读

2016年心血管病指南要点及解读中国指南 1.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2.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 3. 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处理策略专家共识 欧洲指南 1. 欧洲血脂异常管理指南 2. 欧洲房颤管理指南 3. 欧洲肿瘤治疗与心血管毒性立场声明 4. 欧洲心血管病预防指南 5. 欧洲心衰管理指南 6. 欧洲新型口服抗凝药指导更新 7. 冠心病和/或房颤患者出血后抗栓治疗ESC专家共识 8. ESH高血压伴心率增快患者管理声明 美国指南 1. ACS血运重建适用标准 2. STS房颤外科消融临床指南 3. ACC/AH颇防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绩效与质量指标文件 4. ACC/AHA成人房颤/房扑患者临床绩效与质量指标文件 5. AHA/ACC/AG老年人心血管病管理知识缺口科学声明 6. ACC/AHAS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疗程指南更新

新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白 1. 血脂与脂蛋白 血脂是指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血脂主要是胆固醇和 TG。在人体内胆固醇主要以游离胆固醇及胆固醇酯形式存在;TG是甘油分子中3个羟基被脂肪酸酯化形成。血脂不溶于水,必须与载脂蛋白(Apo )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溶于血液,被运输至组织进行代谢。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间密度脂蛋白(I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此外还有脂蛋白(a)[Lp(a)]。各类脂蛋白物理特性、主要成分、来源和功能如表1。 表1?脂蛋白的特性和功能 加覺虑芒宦』o/ml 1WliAi; CM r 0,950TG酩 Al TIG巧卜匸.卄话屯上耳也悄* 心L却-凱w% E Cs IDL loos-t ms TG.虺谢H Be E腼L巾TG*■戰壇緊后轴t V LDL ntt, LOL 1 Ory.i 血加⑵萨富睪目〒Vl£O【Di 'I' *JR1B鼻的畫皤 4曼谭介耳画聂弊胸雄创即取和 ".;国.Tgli鱼囉相監 HDL IOS3-121Q B-1Q Al w. A?. Cn I ■菱幣脏狗卩曲含厦HItWtM 酬烟禅命瓠HDL疋巧ASCvb盒檢\ L阳1 1 056-1 躅3C FiSU Bqq . IM司讯「^SCVD Hi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舟LDL強股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t CM;* :VLDL (SEL胃;5琳雀包飢L 岸可■磴由耳口LDL 曲 IK.1 D HDL V 曙團乩I B Leld. It 90 '0 甘iZKi ASM 朋 甘世业t! H卫[克軌S IE哥自电酗I 2. 血脂检测项目 临床上血脂检测基本项目为TC、TG、LDL-C和HDL-C。其他血脂项目如ApoAl、ApoB 和Lp(a)的临床应用价值也日益受到关注。 3. 血脂适合水平和异常切点 血脂异常的主要危害是增加 ASCVD发病危险。本指南对我国人群血脂成分合适水平及异常切点的建议(表2)基于多项对不同血脂水平中国人群ASCVD发病危险的长期观 察性研究结果,包括不同血脂水平对研究人群10年和20年ASCVD累积发病危险的独立影 响;也参考了国际多部血脂相关指南对血脂成分合适水平的建议及其依据。需要强调,这些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切点主要适用于ASCVD一级预防目标人群。 表2?中国ASCVD一级预防人群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分层标准[mmol/L(mg/dl)]TC LDL-C I-UL-C非—HDL-C TG 理愎水平<2.6 (100)w 3.4 (130) 合适水举<52 ^200 )<3.A(130)<4.1 |150}< 17(150) 込塚升高产5 2 (200) E 】犷34 (130) H H 4.1 门60) A A 1.7 0 50)且 <6.2 (240)<44 (100)<4.9 1190)<2.3(200) 升离/ 6 2 ^210}至4 J 1160)# 4 .9 (190} 2.3 (200) |降低<1.0 啊6 汴ASCVD =7林尅样悼化啊心即百烷病T匚一总胛忠祈LDL-C 仕耳塔昭皓白阴】曲常 HDL-C:高聖度脂匪白胆固醇;S-HDL-C 非离密度脂医白胆固礴甘池一旣 4 ?血脂异常分类 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清中胆固醇和(或)TG水平升高,也泛指包括低HDL-C血症在内 的各种血脂异常。分类较繁杂,最简单的有病因分类(继发性高脂血症和原发性高脂血症)和临床分类二种,最实用的是临床分类(表3)。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发布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发布 心血管病死亡率、发病率及患病率持续增长,已经给我国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及经济负担。与此同时,面对心血管病高发的严峻形势,国内外心血管病预防工作也取得了许多进展。为此,我们参考国内外最新临床研究证据,吸取国内外最新相关指南,在2011 年《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的基础上更新了内容,发表为《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以便更好地指导我国临床心血管病的预防工作。本指南涵盖我国心血管疾病负担、基于中国特色的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具体措施、心血管病及冠心病等危症人群的二级预防等内容,本文仅就二级预防的部分内容进行阐述,感兴趣读者可订阅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 年第一期。心血管病及冠心病等危症人群的二级预防一、卒中二级预防(一)危险因素控制推荐意见如下:(1)缺血性卒中或TIA 患者,发病数天后如果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 m H g ,应启动降压治疗;推荐收缩压降至140 mmHg 以下,舒张压降至90 mmHg 以下。由于低血液动力学原因导致的卒中或TIA 患者,应权衡降压速度与幅度对患者耐受性及血液动力学影响。(2)对于非心原性缺血性卒中或TIA 患者,无论是否伴有其他动脉粥样硬化证据,推荐高强度他汀类药 物长期治疗以减少卒中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推荐LDL-C 降至1.8

mmol/L (70 mg/dl )以下。(3)缺血性卒中或TIA 患者发病后均应接受空腹血糖、HbA1c 监测,无明确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在急性期后应常规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来筛查糖代谢异常和糖尿病。对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和(或)药物干预能减少缺血性卒中或TIA 事件,推荐HbA1c 治疗目标(二)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在非心原性缺血性卒中/TIA 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推荐意见如下:(1)对非心原性栓塞性缺血性卒中或TIA 患者,建议予口服抗血小板药物而非抗凝药物预防卒中复发及其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2)阿司匹林(50~325 mg/d)或氯吡格雷(75 mg)单药治疗均可作为首选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单药抗血小板治疗的最佳剂量为75~150 mg/d。阿司匹林(25 mg)+缓释型双嘧达莫(200 mg)2次/d 或西洛他唑(100 mg)2 次,均可作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替代治疗药物。(3)发病24 h 内,具有卒中高复发风险 (ABCD2评分》4分)的急性非心原性TIA或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NIHSS评分W 3分),应尽早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21 d,应严密观察出血风险,此后可单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作为缺血性卒中长期二级预防一线用药。(4)发病30 d 内伴有症状性颅内动脉严重狭窄(狭窄率70%~99% ) 的缺血性卒中或TIA 患者,应尽早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90 d。此后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单用均作为长期二级预防一线用药。(5)伴有主动脉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证据的缺血性卒中或

心理疏导六大方法

心理疏导六大方法 方法之一:认知纠正.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是心理疏导作为心理学术语第一次出现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最近,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的频发,以及一些地方的群体性事件,更是说明党员干部掌握应用心理疏导方法在做好群众工作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因此,通过实例了解群众不同类型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和特点,掌握相应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技巧和方法,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个案:小李是单位的技术骨干,业务精湛,但性格有点要强,并且喜欢吹毛求疵。今年单位实行人事制度改革,竞聘上岗。小李原本在技术科当干事,但是他想利用这次机会转到行政科工作。于是他填报了行政科的岗位申请,但同事们对此事却颇有议论,认为他不适合干行政工作。技术科的张科长也想让小李留在原岗位继续发挥他的技术优势,但小李却认为张科长是在牵制他,不让他有更好的发展,并与张科长发生了争执。 于是,张科长请出行政科的廖科长帮忙做做小李的思想工作。第二天,廖科长把小李叫到办公室,先让小李说说行政科都干些什么工作,再让小李说说干这些工作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性格。等小李说完之后,廖科长接着又让小李想想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干行政工作,然后对小李的性格特点与能力状况进行了中肯的分析,并为小李指明了他当前的技术优势及发展潜力。小李在听了廖科长的分析之后,怀感激,并决定继续留在技术科好好工作。最后,廖科长告诉小李,技术科的张科长一直都非常赏识他,小李误会了张科长的一片好意。小李听后,十分惭愧,决定向张科长道歉。 分析:此例中,小李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不能根据"扬长避短"的原则来定位自己的发展需要与岗位选择。二是错误地理解他人的信息和动机,不能冷静地分析和处理问题。而廖科长帮助小李客观地分析自己的技术优势与性格局限,并指明两种选择的不同前景,帮助小李进行认知矫正,从而消解了他的心理冲突与困惑,同时也借机消解了小李对张科长的误解。 以上案例,是典型的"歪曲认知",它常常表现为自我中心、绝对化、过度概括等形式。"歪曲认知"会导致自我认知障碍(如自负、自卑、自暴自弃)、交往障碍(如刻板、吹毛求疵、猜忌、封闭)、情绪障碍(如暴躁、焦虑、恐惧)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1.以自我为中心:只会从自己的立场与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常常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它通常与"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连在一起。例如,"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应该很好地对待我",等等。 2.绝对化:往往把生活看成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极端二维结构,没有中间状态,因而极易陷入情绪的困扰之中。 3.过度概括: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的不合理思维方式,是指由一个偶 然事例而得出一种极端信念并将之不适当地应用于不相似的事件或情境中. 一方面表现为对自身的不合理评价,另一方面则是表现为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别人稍有过失就认为其一无是处,从而一味地责备他人,乃至产生愤怒、敌意等情绪。 方法二:积极消退 个案:红光电机厂的员工张某富有侵略性且爱动粗,常常因为-点小事就作出过度反应,厂里面的吵架争执事件往往都有他的份。这天,他又与别人发生了争斗,于是厂长把他叫到办公室此时张某-脸愤怒,但是厂长没有去寻找他与别人发生争斗的原因,也没有去责备他这种不良行为,相反地,厂长关切而耐心地说从你的表情可以看出,你现在非常愤怒和生气能不能和我谈-下,什么事情使你如此生气呢? 张某本以为厂长会批评他,但是昕厂长这么-说,他感到非常惊讶,情绪也缓和了下来,在与厂长进行了一番畅快的交谈之后,事情就过去了 分析:厂长没有关注张某的具体不良行为,而是把注意力故意转移到另外的方面。事实上,如果厂长对张某的 这个"争斗"行为进一步关注和强化的话,就会再一次激发张某的情绪反应,甚至可能会把这种情绪转移到厂长自己 身上,造成新一轮冲突。厂长已经认识到,张某这种争斗行为主要是为了引起大家对他的关注,因此不能对争斗行 为本身加以关注与强化,否则就会正中张某下怀,从而引发更多的不当行为和冲突。反之,简单的一句话,让张某

六大系统完善规范(试行)

六大系统完善规范(试 行)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 发文号:安监总煤装〔2011〕33号 发布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发布日期:2011-03-21 实施日期:2011-03-21 一、总则 1.为规范和促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煤矿安全规程》和相关标准,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及检查验收工作。 3.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以下简称“六大系统”)是指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所有井工煤矿必须

按规定建设完善“六大系统”,达到“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的要求。 4.煤矿企业是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责任主体,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第一责任人。煤矿企业要落实建设完善“六大系统”分管负责人和具体分管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制度,组织做好“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5.地方各级负有煤矿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以下简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会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日常监管。驻地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对辖区内“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监察执法。 二、监测监控系统基本要求 6.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煤矿井下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控。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编辑本段] 内容简介 脑血管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呈上升和低龄化趋势,农村地区也日益突出。脑血管病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不仅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国家及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医疗、经济和社会负担,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本“指南”从加强预防的角度出发,强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并涵盖了卒中单元、急诊诊断处理、急性期内外科治疗、并发症防治和早期康复等内容。编写过程始终以循证医学研究结果为依据,并借鉴了国内外近期公布的脑血管病及相关疾病防治指南的内容。本书适用于二、三级医院的神经科医师、内科医师、广大基层医务人员和预防保健工作者,同时对于脑血管病患者和关注自己健康的人们也具有指导意义。 [编辑本段] 目录 第一章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 第一节我国脑血管病的流行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二节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管理 第三节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脑卒中的二级预防 第一节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 第二节脑卒中复发的二级预防措施 第三章卒中单元 第四章脑卒中的院前处理 第五章急诊诊断及处理 第六章常见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 第一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第二节脑梗死 第三节脑出血 第四节蛛网膜下腔出血 第五节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第七章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 第一节出血性脑血管病 第二节缺血性脑血管病 第八章脑血管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第一节颅内动脉瘤

第二节脑动静脉畸形 第三节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 第九章主要并发症的处理 第一节颅内压增高 第二节肺炎及肺水肿 第三节血糖改变 第四节吞咽困难 第五节上消化道出血 第六节尿失禁与尿路感染 第七节脑卒中后抑郁与焦虑状态 第八节心脏损害 第九节急性肾功能衰竭 第十节水、电解质紊乱 第十一节深部静脉血栓形成与肺栓塞 第十二节脑卒中继发癫痫 第十三节褥疮 第十四节体温异常 第十章脑血管病的康复 第一节脑卒中康复的基本条件 第二节主要神经功能障碍的康复 附录Ⅰ脑血管疾病分类(1995年) 附录Ⅱ常用脑卒中量表 附录Ⅲ相关疾病临床常用药物参考 [编辑本段] 第一章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 第一节我国脑血管病的流行现状与发展趋势 目前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城市居民脑血管病死亡已上升至第一、二位,农村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初脑血管病死亡列第三位,90年代后期升至第二位。全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200万人;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约150万人;存活的患患者数(包括已痊愈者)600~700万。目前,全国每年因本病支出接近200亿元人民币,给国家和众多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第二节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管理 一、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国内有研究显示:在控制了其他危险因素后,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9%,舒张压每增加5mm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6%.一项中国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临床随机对

中国心血管病流行的特征和防治需求(完整版)

中国心血管病流行的特征和防治需求(完整版) 中国是当今全球心血管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及时总结我国主要CVD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变化趋势有助于制定和实施更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以有效的应对和遏制其危害。 近日,我们在Nature杂志子刊发表了综述文章。这篇综述在大量相关文献阅读、数据分析和深入思考基础上,提炼了当前中国CVD流行的八个重要特征及这些流行特征对防治工作的需求和挑战。本文将概括的介绍这篇综述的关键内容。 特征一: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负担快速增加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主要包括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卒中。因二者在病因学、病理机制和预防策略上具有极大的共性,国内外相关防治指南趋于将其视为一种疾病进行综合防治。ASCVD的快速持续增加是当前我国CVD 流行的重要特征之一。ASCVD在CVD死亡和总死亡中的比例从1990年时的40%和11%上升到2016年61%和25%;同期的死亡人数从100万/年增加到240万/年。ASCVD的发病率(包括发病后死亡和存活的患者)亦持续上升,年发病率和发病人数较1990年的增加幅度均超过

100%。ASCVD疾病负担的持续增加对我国的疾病防治策略和各种资源的配置产生了多方面的需求,包括一级预防需求以减少发病人数、快速增加的急救和住院床位的需求以挽救急性期患者的生命、不断增加的康复和二级预防需求以降低大量ASCVD存活患者复发、再住院和失能的风险。应该认识到,ASCVD负担增加有一定的不可避免性,比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发病和死亡人数的增加、医疗救治能力提高和普及导致带病生存的高危患者数量的增加,所以我国的ASCVD的疾病负担预计会继续增加,这不仅对目前已经不堪重负的医疗系统带来巨大挑战、也对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和无数家庭带来持续增加的压力。如何应对我国ASCVD负担的持续增加显然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特征2:出血性卒中的流行得到有效遏制 我国每年大约有150万到170万例新发出血性卒中病例。近几十年来,尽管有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较为稳定仅稍有上升;而死亡率则明显下降,在心血管死亡中的比例从1990年的39%下降到2016年的27%。但在110个国家的比较中,我国仍是出血性脑卒中负担最重的国家,其发病率和死亡率约为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 特征3:CVD流行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

安监总局发布煤矿井下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规范

安监总局发布煤矿井下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规范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 一、总则 1.为规范和促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煤矿安全规程》和相关标准,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及检查验收工作。 3.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以下简称“六大系统”)是指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所有井工煤矿必须按规定建设完善“六大系统”,达到“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的要求。 4.煤矿企业是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责任主体,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第一责任人。煤矿企业要落实建设完善“六大系统”分管负责人和具体分管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制度,组织做好“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5.地方各级负有煤矿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以下简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会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日常监管。驻地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对辖区内“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监察执法。 二、监测监控系统基本要求 6.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 (AQ1029-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煤矿井下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控。 7.煤矿安装的监测监控系统必须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的规定,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监测监控系统各配套设备应与安全标志证书中所列产品一致。 8.甲烷、馈电、设备开停、风压、风速、一氧化碳、烟雾、温度、风门、风筒等传感器的安装数量、地点和位置必须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

预防雾霾的六大方法

预防雾霾的六大方法 秋冬将至,雾霾天气席卷重来,由于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雾霾情况也更加的恶劣,与此同时更多的人都遭受到了雾霾的影响,身体健康也慢慢被摧毁。 雾霾天气中的含有可吸入颗粒等物质,进入人体可能导致呼吸道感染现象,因此在雾霾天气应该预防呼吸道感染疾病,给身体排排毒,如何排毒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几种可治疗因雾霾引起的疾病,就大家如何排毒? 百合提高肺脏抗毒能力 肺脏向来不喜欢燥气,在燥的情况下,容易导致积累毒素。蘑菇、百合有很好的养肺滋阴的功效,可以帮肺脏抗击毒素,食用时加工时间不要过长,否则百合中的汁液会减少,防毒效果要大打折扣。中医专家:常吃百合,清肺补气,百合被中医专家称为最好的“清肺补气”食物。 2、吃川贝冰糖炖梨,清洁呼吸道 萧蔷在她的《萧蔷的爱美主义》中公开了她的养生料理,其中包括以川贝冰糖炖梨来润喉养肺、丰胸养颜的养生方法。冰糖与梨共同作用时,可有效清洁呼吸通道,让你的呼吸更加坚实、有力! 柚子 柚子的性味属于甘寒,所以可以有效的润肺清肠。但是需要提醒的是,柚子不宜大量的食用,最好每天控制在两到三片就可以,要不然会导致胃寒。此外也可以将其制作成柚子茶,这样可以促进器官的纤毛的运动,对于排痰有很好的功效。对支气管炎也很有效果。 杨桃 杨桃主要是生产在我国的华南。杨桃要趁新鲜的时候使用,这样可以起到清热以及生津和解毒的功效。对于患有因为风热而导致的咳嗽有着很好的功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杨桃不适宜空腹食用,否则会导致胃部的不适。希望在食用的时候能够加以注意。 柠檬水 柠檬水可以排毒,这个方法简单实用,柠檬水可以排除体内有害物质、美白、排毒、清肠,防治心血管疾病,预防和辅助治疗高血压和心肌梗死。柠檬也能祛痰,将柠檬切成薄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二)(修订版)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二) 三、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具体措施心血管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绝大多数是可预防的。预防策略包括由医疗机构为慢病患者及高危个体提供的从筛查到诊断、治疗和管理的医疗服务,也包括由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不仅慢病患者与高危个体,而且全体居民都可以受益的生活方式干预。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能够预防或推迟心血管病的发生(一级预防),而且能够和药物治疗协同作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复发(二级预防)。 1.生活方式干预: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是针对尚未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采取的干预措施。这些干预措施通常指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例如,戒烟,减少钠盐摄入量,限制有害使用酒精,增加体力活动和控制体重及合理膳食等,同时配合药物控制代谢性危险因素(血压、血脂及血糖异常)的水平。目的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相关疾病的发生。这些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二级预防同 样重要。但每个患者执行的方式和力度要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1.1戒烟及预防青少年吸烟:大量的研究表明,无论主动吸烟或是被动吸入二手烟,吸烟量和心血管病、肿瘤或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呈显著正关联。队列研究证据显示,戒烟者发病和死亡风险显著低于持续吸烟者。无论何时戒烟都会获益。越早戒烟,获益越多。我国是

世界上吸烟人口最多的国家。由于吸烟导致的健康损失和经济损失也最大。因此预防青少年开始吸烟及帮助吸烟者戒烟是预防心血管病及其他慢性病的重要措施。在医疗服务机构帮助吸烟者戒烟对于预防与控制心血管病非常重要。医护人员应帮助患者了解吸烟的危害,戒烟的步骤,可能面临的困难及克服的方法,必要时提供戒烟药物治疗并约患者定期复诊。同时邀请患者家人或朋友参加门诊谈话,帮助患者建立一个良性的支持环境。医学专业机构除帮助患者戒烟外,更应督促并支持各级政府制定有效的控烟法规为公众创造无烟环境,宣传吸烟的危害,防止青少年吸烟。1.2减少钠盐摄入量:人群观察性研究发现膳食钠盐摄入量和高血压,心血管病死亡及疾病负担相关联。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显示减少钠盐摄入量可以降低血压。而高血压是心血管病最主要的可预防可控制的危险因素,长期维持健康的血压水平可以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中国人群钠盐摄入量普遍较高(平均10.5 g/d),特别是北方人群,远高于WHO(5 g钠盐/d)或我国营养学会(6 g钠盐/d)的推荐量。应鼓励患者实施减盐措施。减少烹调用盐,选购含盐量低的食物,尽量少食或避免高盐食物。让患者明白即使钠盐摄入量不能立即达到推荐的水平,长期努力逐渐减少钠盐摄入量也可以有效地减少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全球慢病防控目标要求到2025年人群钠盐摄入量应较2010年减少30%。同时观察性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