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知识点概述第二单元

运动和能的多种形式

运动的多种形式:机械运动、声运动、光运动、电运动、热运动、生命运动。

能的多种形式:机械能(动能、势能)、声能、光能、电能、热能、化学能、生命质能。运动着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1.固体、液体、气体等一切物体都可具有动能。

2.运动着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3.物体由于被举高或发生形变所积蓄的能,叫势能。

4.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参照物和机械运动

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相对运动:相对参照物而言位置发生变化。

相对静止:相对参照物而言位置不变。

机械运动: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化。

1.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形状,可以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直线运动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1)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

(2)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v=S/t 速度=路程/时间S=Vt t=V/S

(4)单位:m/s km/h 1m/s=3.6km/h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⑴比较同一时间内通过路程的长短。

通过路程长的运动较快,反之运动

较慢。

⑵比较同一路程所用时间的长短。所

用时间短的运动较快,反之运动较

慢。

平均速度:对于变速直线运动来说,V=S/t表示一段时间内或者一段路程上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1、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我们研究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时,总是要

选择一个事先假定为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当一个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时,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在做机械运动。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结论将是不同的。这就是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s与所需的时间t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

常数的大小直接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物理学中把它定义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即v=s/t。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主单位是米/秒,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时。1米/秒=3.6千米/时。

?3、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的路程段或时间段中,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不

同的,这一比值只能粗略地描述运动物体在这一路程段或时间段的运动快慢,物理学中把它定义为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该路程段中或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即V=s/t。

力的存在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的作用

改变无力的运动状态(速度的大小和运动的方向)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力的测量工具:测力计(弹簧测力计)

弹性:物体受到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物体的弹性是有限制

..的。

弹力:物体形变时反抗形变的力。在一定范围内,物体受到的力越大.,物体的形变越大.。力的测量:1.单位:牛顿,简称牛,单位符号:N。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一牛。

力的图示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这三个因素叫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各个要素。箭头表示物体受力的方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力的示意图:在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个箭头来表示力。(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

重力

重力: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产生的条件是地球的吸引。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作用点在重心。规则物体

.....用悬挂法找

....的几何中心为重心。不规则物体重心。

方向:竖直向下。应用:重锤线

重力的大小:G=mg(g=9.8牛/千克)g的物理意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牛。

各星球上的重力指数:

摩擦的利与弊

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这种相对运动

....的力,这种力就是摩擦力。

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相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物体会产生摩擦力,相对运动的物体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相对静止的物体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趋势相反。(固体、液体、气体都会产生摩擦力)滑动摩擦

摩擦力的形式:

滚动摩擦

增大摩擦的方法:1.增大物体表面压力。

2.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3.变滚动为滑动。

减小摩擦的方法:1.减小物体表面压力。

2.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

3.变滑动为滚动。

4.加润滑剂。

5.垫气垫。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的作用时,原来静止,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00多年前,伽利略(Galileo Galilei)曾得出结论:“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到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

笛卡儿(Reme Descartes)补充了伽利略的认识指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它不会向左,右方向偏,将永远沿原来的方向做匀速运动。

牛顿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速度大小、运动方向)的性质。

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无论是固体、液体、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

力不是

..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惯性的大小只取决于物体质量的大小。

二力平衡

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是平衡力。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

....

..,并作用在同一直线

..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上,则这两个力就互相平衡。

如果物体不受到外力作用或二力平衡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如果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不受外力或二力平衡。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提纲总结【精排】

2.1生物与非生物 一、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 主要有七个基本特征:严整的结构能进行新陈代谢都有生长应激性生物都能生殖和发育有遗传和变异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 二、观察蜗牛,学会描述其形态和生活习性 外形有贝壳,身体柔软,有触角,移动时身下会有粘液。它有视觉,有触觉,有嗅觉,没有听觉。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2.2细胞 一、细胞发现史 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细胞。虽然发现的是(),但的确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细胞,为向微观领域进军打开了大门。随后,又观察叶片表皮和树枝横切面,发现活的植物也是有细胞构成。 1831年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 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和()提出了“细胞学说”。 细胞学说的内容: 1. 2. 3. 二、认识细胞 1、细胞的形状 有圆的、立方形的、柱形的、菱形的、多边形的等多种形状。 2、细胞的大小 细胞一般很小,只有一到几十微米之间 三、细胞的结构 写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并写出各结构的作用

四、显微镜的结构 写出显微镜的各个结构,并能记住各个结构的作用 五、显微镜的使用 1、准备

将显微镜平稳地放在身前的实验桌上,略偏左,使镜臂对着身体,镜筒向前 2、对光①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转动粗调节器,使低倍镜前端距 载物台约1-2厘米的距离。(如右图) 2、对光② 转动遮光器,将光圈放大; 让左眼朝目镜里注视,同时用手将反光镜转向光源; 调节反光镜,直至从目镜里看到一个白色明亮的圆形视野 3、低倍镜观察① 将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使待检查部分位于通光孔中心, 用弹簧夹片压住载玻片两端。 低倍镜观察② 两眼从侧面注视,将物镜降至距标本约0.5厘米时停止。 低倍镜观察③ 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调节器,缓慢上升镜筒,直到视野中出现物象,再用细调节器调节。 4、高倍镜观察① 先将低倍镜下找到所需观察的物象,把要进一步放大的部位移到视野正中央。 高倍镜观察② 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到位。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光照明亮,再微微调节细调节器,直到物象清晰。 5、显微镜复原 用擦镜纸揩净目镜和物镜,用清洁纱布揩净镜体。再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下降,然后将显微镜平稳地放入镜箱内保存。 2.3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细胞分裂: 概念: 特点: 1.子细胞体积是母细胞的1/2; 2.子细胞数目是原来的2倍; 意义: 1.单细胞生物的个体增多; 2.多细胞生物个体内细胞数目增多; 细胞生长: 概念:刚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大小一般只有母细胞的一般,他们能吸收营养质,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不断长大,这个过程就是细胞生长。 意义: 细胞分化 载物 台 通 光 孔 低倍物镜

初一下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章复习提纲 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 1、人的一生的生长时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 2、青蛙一生的生长时期:受精卵—胚胎—蝌蚪—幼蛙—成蛙 3、蝌蚪与成蛙的比较 4、完全变态发育: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在生活和形态结构上要发生很大改变的发育类型叫做完全变态发 育。 5、昆虫的发育类型: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如:蚕、蝶、蛾、蚊、蝇等) 不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臭虫) 6、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 7、动物的生命周期:由生长时期构成。生命周期的时间就是这种动物的寿命。 第二节:走向成熟 1、精子和卵细胞 ⑴⑸新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⑵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⑶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而精子有尾巴,能够移动。精子和卵细胞属于 ⑷性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2、人的生殖系统 ⑴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输精管、精囊、前列腺等器官组成。 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⑵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卵细胞,子宫是胚胎 发育的场所。 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3、受精与妊娠 ⑴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⑵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 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 (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 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4、胚胎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 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当植入子宫后胚胎发育的营养和氧气来自母体。 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2014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Unit 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1.play chess 下国际象棋 2. play the guitar弹吉他 3. speak English 说英语 4. English club 英语俱乐部 5. talk to 跟…说 6. play the violin 拉小提琴 7. play the piano 弹钢琴 8. play the drums敲鼓 9. make (foreign)friends 结交(外国)朋友 10. do kung fu 会(中国)功夫 11. tell stories 讲故事 12. play games 做游戏 13. on the weekends (在)周末 1. play +棋类/球类/牌类“下…棋”,“打….球”,“玩….” 2. play the +西洋乐器弹/拉…乐器 3. be good at doing sth.= do well in doing sth. 擅长做某事 4. be good with sb. 与…相处的好

5. need sb. to do sth. 需要某人去做某事 6. can + 动词原形能/会做某事 7. a little + 不可数名词一点儿… 8. join the ….club 加入…俱乐部 9. like to do sth. =love to do sth. 喜欢/喜爱做某事 10. like ding sth.喜欢做某事 11. show sth to sb = show sb sth “把某物给某人看” Unit 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get up 起床 get home到达家中 get to work到达工作岗位 make breakfast做早饭 make a shower schedule做一个洗澡的安排practice guitar 练吉它 leave home 离家 take a shower = have a shower 洗淋浴澡 take the Number 17 bus to the Hotel 乘17路公共汽车去旅馆 go to class 上课 go to school 上学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第二章 第4-6节 专题测试

第二章:第4-6节专题测试 一、选择题 1.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 A.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B.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 C.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D.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 2.如图所示,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逐渐远离凸透镜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的像渐变大 B.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时,光屏要靠近凸透镜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 ^ C.蜡烛在a点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D.应用蜡烛在b点时的成像原理,可制成近视眼镜 3.如图所示,相邻两室,一明一暗,在两室之间的墙壁上有一平面镜M,且∠AOC=∠BOC,甲、乙两人分别站在A、B两点,面向平面镜张望,则() A.甲可看到乙,乙看不到甲B.甲、乙相互都可以看到对方 C.甲看不到乙,乙看不到甲D.甲看不到乙,乙可看到甲 4.如图所示,物体AB直立于垂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现在物体与平面镜之间稍靠近镜面上方的一侧插入一块不透光的木板CD,木板CD的下端与物体AB的中点等高,则物体在平面 镜内() A.只有AB下半部分的虚像B.不出现AB的虚像 C.只有AB下半部分的实像D.仍有AB完整的虚像 5.人站在哈哈镜前,会由于哈哈镜的特殊形状而使人体不同部位的像或被拉长或被压短而变形,令人发笑。现有一个如图甲所示由两个水平方向的柱面镜连接而成的哈哈镜,竖直置 于水平地面上。当一个与哈哈镜等高的人站在其正前方(如图乙所示),他看到的像的情况是() A.上半身的像被拉长B.下半身的像被拉长C.全身的像都被拉长D.全身的像都被压短 , 6.如图所示两个平面镜相互垂直放置,点光源在平面镜内成三个像。现让点光源S在水平面内沿圆周顺时针运动,则可以观察到的三个像() A.全做顺时针运动B.全都做逆时针运动 C.一个顺时针运动,另外两个逆时针运动D.一个逆时针运动,另外两个顺时针运动 7.一面镜子竖直挂在墙上,某人站在镜前1米处,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上半身,他想看到自己的全身,则() A.应后退到距镜子2米远处B.应前进到距镜子米远处 C.应后退到距镜子4米远处D.无论前进或后退都不能实现 8.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背着月亮走,地上亮处是积水B.迎着月亮走,地上暗处是积水 C.迎着月亮走,地上亮处是积水 D.无论迎着、背着月光走,地上亮处都是积水 * 9.如图所示,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从右斜射向水面,这时的反射角是β,折射角是γ。若把水槽的左端稍垫高一些,待水面重新恢复平静时,反射角是β1,折射角是γ1,那么() A.β1=β、γ1=γB.β1<β、γ1>γC.β1<β、γ1<γD.β1>β、γ1>γ

最全面七年级科学(新教材)第二单元知识点(精华版)

第 1 节生物与非生物 一、生物与非生物 1、根本区别:有无生命;有生命的是生物,无生命的是非生物 2、生物的七大特征: . 1.能新陈代谢(需要营养,需要排泄废物)(最基本的特征); 2. 对刺激有反应(应激性); 3. 具有严整的生物结构(除病毒外由细胞结构); 4.能适应并影响环境; 5.会遗传和变异; 6.能够生长(使生物能长大); 7.可以繁殖后代(使生物不会灭绝) 3、动物与植物:动物和植物都属于生物两者最大的区别是: 动物:由于细胞中无叶绿体,自身不能制造养料,要植物:细胞内有叶绿体,能利用阳光、水、二氧化碳进行 二、观察蜗牛 1.蜗牛的外形特征 营养方式不同。 摄取食物来获得营养。 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1)体外有一个螺旋形的外壳,它具有保护的作用。 (2)头部触角:有两对,前一对较长,后一对较短,具有触觉的作用。 眼:着生在长的一对触角的顶部,具有视觉的功能。 的作用。 口:着生在触角的下方,具有味觉 (3)腹部是肥大的足,是运动的器官,足内有足腺,能分泌黏液,所以蜗牛在爬行过的地方会留下痕迹。粘液的作用:可以减小地面摩擦和传递信息 2.蜗牛的生活习性陆生,有冬眠和夏眠的 习性,常栖息于 的叶芽,对农作物有一定的危害,是一种 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喜欢夜间活动,主要食物是一些植物的叶和嫩农业害虫,因此农民不太喜欢它。 3.蜗牛的生理特征:具有触觉,嗅觉,视觉,味觉;但没有听觉。 第 2 节细胞 一、细胞学说创立的历史 (1)1665 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首先利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木栓的 个名词。 (2)1831 年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内的细胞核。 细胞壁结构,提出了“细胞”这 (3)19 世纪40 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在总结前有经验基础上,共同提出了“细胞学说” (4)20 年后,德国科学家魏尔啸进一步提出: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 细胞学说的内容: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二、细胞的结构 。 (1)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相同结构:细胞膜(保护和控制细胞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细胞内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细 胞核(内含遗传物质,与繁殖后代有关) (2)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细胞壁(具保护和支持作用,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液泡(内含细胞液水果的汁液就是液泡里的细胞液。如番茄和西瓜的果汁)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内有叶绿素) 体,只有绿色部分有) (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

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章科学入门第1 节:科学并不神秘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学习科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解释和预测各种事物、现象及其变化。 2、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 3、科学带给我们什么? ①科学的发展改变人们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认识,人类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逐渐提高。工业化时代——电器时代——信息时代。 ②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③科学技术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④科学技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第2 节:走进科学实验室 一、常见的仪器的用途和操作方法: (一)、试管 1、主要用途: ①盛放少量固体或液体;②收集少量气体或验纯;③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④用作少量气体的发生容器。 2、使用方法: ①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使用前应擦干试管外壁,再进行预热,后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②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 ③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要朝着别人或自己,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角; ④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⑤使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试管口1/3 处),加热后不能骤冷,也不能立即放回塑料试管架上。 3、原因:①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破裂;②防止液体溢出;③防止液体喷出伤人,倾斜可增大受热面积,使受热均匀;④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⑤避免烫伤手,防止试管炸裂,塑料试管架熔化变形。 (二)、试管夹 1、主要用途:夹持试管。 2、使用方法: ①试管夹应从试管底部往上套,然后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试管口1/3 处); ②手握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3、原因:①防止杂质带入试管,加热时烧焦试管夹。②防止试管脱落。 (三)、烧杯 1、主要用途:①用作常温或加热时较多量的液体物质的反应容器;②溶解物质或配制溶液。 2、使用方法: ①加热时要垫石棉网,液体体积不超过容积的2/3,加热前外壁应擦干,不能用于固体加热; ②进行反应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容积的1/3;③配溶液时,要用玻璃棒轻轻搅拌。 3、原因: ①避免受热不均引起破裂,加热沸腾使液体外溢;②便于加热、搅拌以免溅出;③以免损坏烧杯。

七年级科学上第二章知识点

第二章 第一节 1.蜗牛的结构:眼、口、触角、足、壳。壳具有保护的作用;足是运动器官,能分泌粘液;粘液的作用:减少与地面的摩擦,传递信息等。蜗牛到处爬行的目的:寻找事物,交配繁殖后代等; 2.蜗牛的感觉器官:蜗牛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没有听觉。 4.植物与动物的最主要的两个区别是: (1)、能否进行光合作用。植物可以,而动物不能。 (2)、能否自由或快速地运动。动物可以,而植物不行。 植物与动物的最重要的区别: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第二节 1.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有无脊椎骨 2.脊椎动物的分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其中哺乳类最高等。 3.鱼类的特征:(1)终身生活在水中;(2)体表被鳞片;(3)用鳃呼吸;(4)用鳍游泳;(5)卵生,体外受精;(6)变温动物; 4.两栖类的特征:(1)幼体水生,成体陆生或水生;(2)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兼用皮肤呼吸;(3)幼体用尾游泳;(4)成体有两心房一心室,皮肤裸露,有丰富的腺体(能分泌粘液);(5)卵生,体外受精;(6)变温动物 两栖类的代表动物:青蛙、蟾蜍、蝾螈、大鲵等 5.爬行类的特征:(1)体表有角质鳞片或甲;(2)用肺呼吸;(3)贴地爬行;(4)卵生,体内受精;(5)变温动物 爬行类的代表动物:蛇、鳄鱼、龟、变色龙、鳖、蜥蜴等 爬行动物的幼体首先摆脱了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6.鸟类的特征:(1)身体呈纺锤型;(2)体表被羽毛;(3)前肢特化成翼;(4)胸肌发达;(5)体温恒定;(6)卵生,体内受精;(7)飞翔生活 鸟类的代表动物:鸡、鸭、鹰、鸵鸟、猫头鹰等 7.鸟类的哪些结构和飞翔相适应? (1)全身被羽毛(飞翔和保温),前肢变成翼,身体呈纺锤形(可减小飞行时空气的阻力);(2)胸肌发达;(牵动两翼飞翔)。 (3)口内牙齿退化长骨中空,有的骨薄,愈合,既坚固又轻巧(减轻飞翔时的体重) ;(4)有气囊和肺相通,能进行双重呼吸。(为飞翔提供足够的氧气); (5)脑比较发达 8.哺乳类的特征:(1)体表被毛;(2)胎生,体内受精;(3)有乳腺;(4)哺乳;(5)体温恒定 胎生和哺乳是哺乳动物最重要的两个特征,也是哺乳动物成活率大大提高的原因。 哺乳类的代表动物:白鳍豚、蝙蝠、老虎、鲸鱼、袋鼠等等 哺乳动物是动物界中分布最广、最高等的动物。 9.脊椎动物的进化过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卵生到胎生;从变温到恒温。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第四章复习提纲 第一节、太阳和月球 1、太阳概况: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 2、太阳活动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要防晒避免紫外线过强照射损伤皮肤 月球 3、月球表面明亮相间,亮区是高原,暗区是平原和盆地等地陷地点,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 4、环形山的形成原因:小天体撞击月球(主要原因)和月球上古老火山的爆发 5、月球上的特点:引力小;昼夜温差大;遍布环形山;不能传播声音(无空气);没有空气和水,表面只 有岩石和碎屑。 6、月球上没有的大气层,因此在月球上,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 7、正确使用天文望远镜: ①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安放;②用寻星镜对准目标星体:a.先在镜筒外沿镜筒延伸方向用眼睛瞄准目 标星体。b.用调节手柄做水平方位和不同高度的搜索。C.将目标星体置于视野中央;③用主镜观察目标星体。a.调节目镜的焦距使主镜内的影像清晰。b. 用调节手柄缓慢调节,直至在主镜内找到目标星体。c. 瞄准目标后再次调节目镜焦距,使目标星体的像清晰。(绝对不能用双筒望远镜或不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直接观察太阳。 第二节、地球的自转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 顺时针方向旋转。(南顺北逆) 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24小时 4、地球不发光不透明:出现昼夜现象 15、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一个圆圈),它由晨线(半圆)和昏线(半圆)构成。 ①晨线:太阳升起的地方(由黑夜进入白天);②昏线:太阳落下的地方(由白天进入黑夜) 16、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①日月星辰东升西落;②昼夜交替;③星星的视运动照片 注:①晨昏线与太阳光垂直;②东边先过晨线,故东边先天亮(如:杭州天亮了,拉萨天黑还在睡觉) 第三节、地球的绕日运动 32、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地轴呈倾斜状态(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呈66.5°夹角)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周期为365.2422天,即一年 33、太阳高度:太阳光与地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①一天中太阳高度早中晚:先变大再变小,杆影先变短再变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杆影最短,(由于地球自转) ②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夏季大,杆影短(夏至日太阳高度最大,杆影最短),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 杆影长(冬至日太阳高度最小,杆影最长)。(由于地球公转) ③同一时间,中高纬度地区,纬度越大,太阳高度越小,杆影越长 ④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向两边递减,即:离太阳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杆影越短;离太阳直射点越远,太阳高度越小,杆影越长 19、太阳直射点:太阳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为90°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直射赤道秋分日(9月23日前后)直射赤道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直射南回归线 20、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赤道全年昼夜等长 ②北半球其他地区: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昼长夜短(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圈以内发生极昼现象(夏至日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都发生极昼);从秋分日到来年春分日(太 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昼短夜长(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内发生极夜现象(冬至日北极圈 及其以北地区都发生极夜);南半球正好相反 ③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南北极圈内无极昼极夜现象 ④太阳直射点北上: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太阳直射点南下: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 ⑤纬度越高,昼夜变化越大 第四节、月相 21、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第2章观察生物 生物与非生物 1.生物对刺激有反应,非生物对刺激没有反应。所有生物都具有共同的特征:能呼吸、能生长、能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遗传和变异、能进化。 蜗牛:触角两对,口(摄取食物);足(腹足)运动、爬行;眼;壳(保护)。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没听觉。 2.我们把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特征叫做生物的应激性。 3.生物与非生物的差别: 生物非生物 1对刺激有反应(有应激性)对刺激没有反应(无应激性) 2能生长不能生长 3需要营养(会新陈代谢)不需要营养(不会新陈代谢) 4有严整的结构无严整的结构 5能生殖和发育不能生殖和发育 6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没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4.动物与植物最主要的 2 个区别: (1)运动:有些植物可以局部运动,动物可以自由快速运动。 (2)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动物不可以。 细胞 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木栓切片时,发现了细胞。细胞很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之间。 2.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 细胞构成的。 3.动物细胞 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外界 物质交换。 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4.植物细胞 细胞壁:最外层,由纤维素组成,具 有支持保护作用,使植物具有一定的形 状。 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 用的场所,椭圆形。 液泡:含有细胞液。 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 外界物质交换。 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5.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比较: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除此之外,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年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19 世纪 40 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1)镜和物镜:两者结合起来,有放大作用。它们的放大倍数分别可在目镜和物镜上面,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越长,倍数越高。目镜越短,倍数越高。

七年级科学[新教材]第二单元知识点

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 一、生物与非生物 1、根本区别:有无生命;有生命的是生物,无生命的是非生物. 2、生物的七大特征: 1.能新陈代谢(需要营养,需要排泄废物)(最基本的特征); 2. 对刺激有反应(应激性); 3. 具有严整的生物结构(除病毒外由细胞结构); 4.能适应并影响环境; 5.会遗传和变异; 6.能够生长(使生物能长大); 7.可以繁殖后代(使生物不会灭绝) 3、动物与植物:动物和植物都属于生物两者最大的区别是:营养方式不同。 动物:由于细胞中无叶绿体,自身不能制造养料,要摄取食物来获得营养。 植物:细胞内有叶绿体,能利用阳光、水、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二、观察蜗牛 1.蜗牛的外形特征 (1)体外有一个螺旋形的外壳,它具有保护的作用。 (2)头部触角:有两对,前一对较长,后一对较短,具有触觉的作用。 眼:着生在长的一对触角的顶部,具有视觉的功能。 口:着生在触角的下方,具有味觉的作用。 (3)腹部是肥大的足,是运动的器官,足内有足腺,能分泌黏液,所以蜗牛在爬行过的地方会留下痕迹。粘液的作用:可以减小地面摩擦和传递信息 2.蜗牛的生活习性 陆生,有冬眠和夏眠的习性,常栖息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喜欢夜间活动,主要食物是一些植物的叶和嫩的叶芽,对农作物有一定的危害,是一种农业害虫,因此农民不太喜欢它。 3.蜗牛的生理特征:具有触觉,嗅觉,视觉,味觉;但没有听觉。 第2节细胞 一、细胞学说创立的历史 (1)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首先利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木栓的细胞壁结构,提出了“细胞”这个名词。 (2)1831年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内的细胞核。 (3)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在总结前有经验基础上,共同提出了“细胞学说” (4)20年后,德国科学家魏尔啸进一步提出: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 细胞学说的内容: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二、细胞的结构 (1)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相同结构:细胞膜(保护和控制细胞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细胞内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与繁殖后代有关) (2)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细胞壁(具保护和支持作用,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新)-知识点整理汇编

第一章水 1〉地球上的水 1)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天然物质,它覆盖了以上的地球表面,地球可以说是个,地球上的水哺育了人类和其他一切生物,为人类的文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水是一种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2)海洋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陆地水占总水量的;还有少量的大气水等。 3)水存在于、、以及内。 4)水一般以、、三种形态存在于大自然中。 5)水的分类---------不同的物质按照不同的目的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物理性质可分为:、、。(2)按化学性质可分为:和。 (3)按对生命的作用可分为:和。(4)按存在空间可分为:、和。 6)海水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96.5% 。海水是咸的,是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物质。海洋中平均每1000g海水中含盐类物质g。所以海水不能喝,也不能灌溉庄稼。目前最常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是法提取淡水。海洋中的鱼因为鱼鳃中有一种,具有把盐分排出体外的功能。海洋中的植物在汲取水分的时候,也具有排除盐分的功能。所以我们在吃海洋生物的时候并不感到咸味。 7)陆地水占了地球上所有水量的,其中大约是咸水,咸水主要存在于大陆内部的一些湖泊中,如我国的,亚欧大陆的里海,中东地区的死海,只有剩余的才是陆地上宝贵的淡水。 8)人类较易利用的淡水只占淡水总量的,它主要包括、、。 9)大气中的水数量不多但这部分水却会成云致雨、形成复杂的天气现象。你根据哪些现象说明大气中有水。 10)地球上有丰富的水,为什么我们还要提倡节约用水?( 11)淡水资源中数量最多的是 13)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我们从哪些生活实际可以体验到植物体中有水?。 15)不同植物的含水量不同,水生植物比陆生植物含水量,生命活动旺盛不分比不旺盛部分含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相交线 相交线: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就说这两条直线相交,该公共点叫做两直线的交点。如直线AB、CD相交于点O。 A D C O B 对顶角: 邻补角:有一条公共边,角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满足这种关系的两个角, 互为领补角。 邻补角与补角的区别与联系 ? 1.邻补角与补角都是针对两个角而言的,而且数量关系都是两角之和为180° ? 2.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一定互补,但是互为补角的两个角不一定是邻补角

即:互补的两个角只注重数量关系而不谈位置,而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既要满足数量关系又要满足位置关系。 领补角与对顶角的比较 二、垂线 垂直: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 从垂直的定义可知,判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键:要找到两条直线相交时四个交角中一个角是直角。 垂直的表示:用“⊥”和直线字母表示垂直 b a O

例如:如图,a 、b 互相垂直,O 叫垂足.a 叫b 的垂线, b 也叫a 的垂线。则记为:a ⊥b 或b ⊥a ; 若要强调垂足,则记为:a ⊥b, 垂足为O. 垂直的书写形式: 如图,当直线AB 与CD 相交于O 点,∠AOD=90°时,AB ⊥CD ,垂足为O 。 书写形式: ∵∠AOD=90°(已知) ∴AB ⊥CD (垂直的定义) 反之,若直线AB 与CD 垂直,垂足为O ,那么,∠AOD=90°。 书写形式: ∵ AB ⊥CD (已知) ∴ ∠AOD=90° (垂直的定义) 应用垂直的定义:∠AOC=∠BOC=∠BOD=90° 垂线的画法: 如图,已知直线 l 和l 上的一点A ,作l 的垂线. 则所画直线AB 是过点A 的直线 l 的垂线. 工具:直尺、三角板 1放:放直尺,直尺的一边要与已知直线重合; 2靠:靠三角板,把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靠在直尺上; D O C B B A l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 测试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七年级(上)科学测试卷(第2章)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哪一项不是生物的特征() A.能生长和繁殖B.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C.会呼吸和排泄 D.能运动 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时,发现物像变模 糊了,此时应( ) A.调节粗准焦螺旋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移动装片 D.更换装片 3、生物在地球上一般不会灭绝,是因为生物能() A、运动 B、生长 C、繁殖 D、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4、猪笼草是一种常绿半灌木,长有奇特的捕虫叶,能捕获小虫,但把它归为植物,其 依 据 是 ( )A.它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它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C.它不能自由运动 D.它是绿色的 5、植物体、动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6.与动物细胞相比,下列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的是 ( )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核④液泡⑤细胞质⑥叶绿体 A. ②③⑤ B. ①④⑥ C. ①②③ D. ④⑤⑥

7、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细胞壁 8、细胞体积的增大是由于() A、细胞的分裂 B、细胞的生长 C、细胞的分化 D、细胞的联合 9、植物细胞一般都具有立方体或多面体的形状,这是因为植物细胞具有()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液泡 D、细胞质 10、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 () A、细胞颜色变化 B、细胞体积增大 C、细胞数目增多 D、细胞核中出现染色体 11、从细胞结构上看,“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12、单细胞生物进行细胞分裂后的结果是() A、生物种类增加 B、生物体细胞数目增加 C、生物体长大了 D、生物个体数目增加了 13、有四位学生在使用显微镜时有如下操作:甲将反光镜对着太阳光以便视野内达到最大亮度;乙观察头发时,两眼张开,左眼观察,右手画图;丙发现目镜脏了,于是拿起卫生纸擦干净;丁使用低倍物镜已看到细胞,仍觉得有些模糊,于是试着调细准焦螺旋。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 ) A、甲乙丙 B、乙丙 C、甲乙 D、乙丁 14、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强,应选择() A、大光圈、平面镜 B、大光圈、凹面镜 C、小光圈、平面镜 D、小光圈、凹面镜 15、要使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玻片应移向()

(完整版)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姓名: 第二章观察生物 1、我们根据物体是否具有新陈代谢现象将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生物的特征:能呼吸、能生长、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繁殖后代、能遗传和变异、能进化、有严整的细胞结构(除病毒以外)。 2、植物与动物的主要区别:获取营养的方式不同(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动物——直接摄取食物; 植物——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3、蜗牛头部有2对触角,期中长触角上端有一对眼,在触角下方有一张口_,壳具有保护、防止水分散失_的作用, 腹足在爬行时能分泌粘液。 4、蜗牛具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四种感觉,但没有听觉。 5、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主要内容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6、德国科学家魏尔啸提出,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 7、三位科学家的发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细胞学说的内容: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8、罗伯特。胡克发现细胞,他发现的其实是细胞的细胞壁,它的大小一般是一到几十微米。 9、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细胞质: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膜: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之间物质交换,保持细胞的相对独立性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10、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 液泡:内含有细胞液 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11、(1)握显微镜应握显微镜的哪一部分结构?镜臂 (2)载物台是用来放置装片的地方,中间有通光孔 (3)在做实验时要用_压片夹固定载玻片。 (4)遮光器上大小不等的圆孔称为光圈 (5)转动粗准焦螺旋时镜筒升降范围较大,转动时细准焦螺旋镜筒升降范围较小。粗准焦螺旋向前调镜筒下降(“上升”或“下降”)。 (6)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中长的放大倍数高,物镜则刚好相反。 12、显微镜的使用过程 第一步安放:将显微镜放在接近光源、靠体前略偏左的地方,镜筒在前,镜臂在后。 取放显微镜时,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轻拿轻放。 第二步对光:(1)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2)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3)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必须张开,同时调节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反光镜的使用:光线强的时候用平面镜,光线暗的时候用凹面镜 第三步放片:将“上”字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压住,使被观察的物体正对通光孔。 第四步调焦:(1)眼睛盯住物镜镜头,向外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但是不要碰到载玻片。 (2)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右眼张开,慢慢向后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当看到“上”字物像时,停止调节粗准焦螺旋,轻微转动粗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为止。 第五步观察:慢慢将载玻片向上移动,所看到物像往下方向移动。慢慢将载玻片向左移动,所看到物像往右方向移动。可发现目镜中的物像移动方向跟载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相同、相反),这 说明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原物的倒像。(正像、倒像) 1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步骤:

七年级科学上(第二章复习)

第2章 观察生物单元复习题 2011年11月1日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一群学生在雨后的草叶上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的小点,下列说法中不能作 为判断小点是生物的依据的是 A.体小且绿 B.能呼吸 C.碰下下会缩成一团 D.能生长和 繁殖 【 】2.植物的叶一般都是绿色的,但有些植物的叶不是这样,如红枫的也呈红色、橙 黄色或黄绿色,但我们仍说它是植物,这是由于 A . 不能动 B . 能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养料 C . 没有呼吸作用 D . 【 】3.小豆豆在学习《生物与非生物》时,对蜗牛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便与同伴一起去探索。他们记录了发现蜗牛的各处环境和蜗牛的数量(如表所示)。根据调查结果,你可推测最适宜蜗牛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A .阳光充足 B .阴暗潮湿 C .空气新鲜 D .高温干燥 【 】4连;会在空中滑翔,体温恒定;胎生小飞鼠,靠母乳哺育长大。根据以上信息,试判断飞鼠 属于脊椎动物中的哪一类?A .鸟类 B .爬行类 C .两栖类 D .哺乳类 【 】5.下面四种常见的植物,你知道哪种属于自然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那类植 物 A .苔藓植物 B .裸子植物 C .被子植物 D .藻类植物 【 】6.下列常见植物中,无根,但有茎和叶的植物是 A .海带 B .地钱 C .侧柏 D .狗脊 【 】7.找出下列归类中正确的一组是 A .鲫鱼、黄鱼、海豚、鲸均属于鱼类 B .青蛙、娃娃鱼、蝾螈属于两栖类 C .鹦鹉、孔雀、蝙蝠均属于鸟 D .蛇、蚯蚓、扬子鳄属于爬行类 【 】8.洋葱表皮细胞与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显著区别是前者具有 A .细胞壁与叶绿体 B .细胞核与细胞膜 C .叶绿体与细胞质 D .细胞膜与细胞 质壁 【 】9.多吃蔬菜有利于健康。下列我们平常吃的蔬菜中属于果实的是 A .大白菜 B .西红柿 C .绿豆 D .马铃薯 【 】10.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 A .细胞颜色变化 B .细胞体积增大 C .细胞数目增多 D .细胞核中出现 染色体 【 】11.人体受精卵发育成胎儿的结构层次是 A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B .人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 C .组织→细胞→器官→系统→人体 D .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 】12.叶片中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组织是 A .分生组织 B .营养组织 C .输导组织 D .保护组织 【 】13、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其幼体首先摆脱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动物的是 A 、两栖类 B 、鸟类 C 、爬行类 D 、哺乳类 【 】14、水杉和南瓜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水杉 A 、不形成果实,种子裸露 B 、是高大的木本植物 C 、形成果实和种子 D 、是常绿树,不落叶 【 】15、水果平时大家都吃过,以“水”多为好,那你知道这些“水”是什么吗? A .细胞质 B .液泡 C .细胞液 D .细胞核 【 】16、下列各类植物类群中,结构最为简单的是 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 D 、种子植物 【 】17、下列哪项不是果实 A .葵花子 B .蚕豆荚 C .花生果 D .白果 【 】18、从细胞结构上看,“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细胞核 【 】19、下列不属于结缔组织的是 A 、神经 B 、肌腱 C 、血液 D 、软骨 【 】20、市场上出售的黄瓜属于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练习

七下科学第二单元练习 出题人:黄羽辉审题人:王美蓉 一、选择题(1-10每题1分,11-25每题2分;共40分) 1、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是() A.木炭B.蜡烛C.铁丝D.红磷 2、下列物质燃烧需要在集气瓶内预先加入少量的细沙或水的是( ) A.木炭 B.铁丝 C.硫 D.红磷 3、厨房中,锅里的油着火,下列采取的应急措施中正确的是( ) A.立即用嘴用力吹 B.立即往锅里加入冷水 C.立即把锅里的油倒掉 D.立即用锅盖盖上 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红磷燃烧时生成一种白色固态物质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黄色火焰 C.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满CO2的瓶内,火焰熄灭 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的是() A.硫磺 B.木炭 C.镁带 D.铁丝 6、下列事实,①动物呼吸②白磷自然③食物腐烂④火药爆炸。它们的共同点是() A.都发光 B.都属于缓慢氧化反应 C.都发生爆炸 D.都属于氧化反应 7、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8、将充满下列气体的试管,分别倒立在水槽中,试管内水位上升最高的是() A.氢气B.氧气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 9、某同学取一段石棉网上的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 A.收集的氧气纯度太低B.集气瓶底部有铺一层细沙 C.铁丝的温度太低D.铁丝上有锈 10、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 B、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C、空气是一种化合物 D、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1、A、B、C、D四只集气瓶内,分别装有空气、氧气、氮气、氢气。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发现A 内木条照常燃烧,B内木条燃得更旺,C内的气体燃烧,D内燃着的木条熄灭。由此可知,A、B、C、D 四瓶气体依次是() A、氮气、氧气、氢气、空气 B、空气、氢气、氧气、氮气 C、空气、氧气、氢气、氮气 D、氮气、氢气、氧气、空气 12.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B.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化学变化 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13.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可防止瓶底炸裂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整理版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 1、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2、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3、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呈球形,营养物质(有机物)较丰富,为早起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4、精子有尾巴,能够游动。呈蝌蚪形 5、精子和卵细胞属于性(生殖)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6、人的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储存精子)、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最主要的器官为睾丸;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青春期开始产生,一天可产生上亿个),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最主要的器官为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青春期开始产生),分泌雌性激素。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7、受精与妊娠 (1)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注:受精卵不是生殖细胞,而是一个生命体(卵细胞,精子为生殖细胞) (2)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8、胚胎的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 注: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胎盘出现后营养来自母体 第2周:出现羊膜并发育成充满羊水的羊膜囊(减少震动的影响,保护作用) 第3周:出现胎盘,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 其他废物。胎盘是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 第9周—第38周:称作胎儿期(之前称为胚胎),胚胎在第9周已初具人样,从此称为胎儿; 第六个月的胎儿活动已很频繁,生长迅速;大约要在母体内孕育 9个多月(约 280 天,38周), 然后从母体体内产生。 9、胎盘中的血管与子宫中的血管是不相通的(有一层膜为屏障),即胎盘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是分开的。阻断一些传染病,但 有些药物仍有影响(如酒精,毒品,烟,孕妇禁用药) 10、胚胎在母体内发育具有的良好环境条件是:温暖、安全、营养和氧有保障,是胎生的优越性。 11、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过程分为宫颈扩张、胎儿娩出和胎盘娩出三个阶段。 12、分娩几秒钟后婴儿就会哭或咳嗽,去除婴儿鼻、口腔和肺部的液体,促进呼吸系统工作 13、初生婴儿主要靠母乳,母乳营养全面,含有抗病物质,是婴儿最好的食品 14、试管婴儿:人工完成受精过程,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子宫内继续发育。(本质上是有性生殖,只是受精在试管中完成。体外受精, 体内发育) 第二节、走向成熟 15、人一生的生长时期:婴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 婴幼儿期:出生的前三年,会出现生理协调和大脑发育等巨大变化;人生第一次快速生长期 青春期:儿童发育为成人的过渡时期,人生第二次快速生长期,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第一性征)的发育和成熟 成年期:体重身高逐渐停止增长,各个器官发育成熟,体能高峰期 16、女孩青春期一般11岁至17岁,男孩比女孩晚2年左右; 17、第一性征: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出生就有 第二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青春期才出现(依靠性激素才能维持,阉割后消失) 男孩比较典型的青春期第二性征:长出胡须,喉结增大,声音低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