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一章检测卷2(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一章检测卷2(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一章检测卷2(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一章三角形

一、选择题:(本题满分36分,每小题3分)

1、下列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3,3,3

B、3,3,6

C、3,2,5

D、3,2,6

2.五边形的内角和是()

A.180° B.360° C.540°D.600°

3. 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作对角线,把这个n边形分成三角形的个数是()

A. n个

B. (n-1)个

C. (n-2)个

D. (n-3)个

4、已知△ABC中,∠A、∠B、∠C三个角的比例如下,其中能说明△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2:3:4

B、1:2:3

C、4:3:5

D、1:2:2

5. 下列图形中有稳定性的是()

A. 正方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长方形

D. 平行四边形

6.已知△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则∠BOC一定()

A.小于直角

B.等于直角

C.大于直角

D.不能确定

7、下列正多边形材料中,不能单独用来铺满地面的是()

(A)正三角形(B)正四边形(C)正五边形(D)正六边形

8、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35o,则该多边形是正()边形。

(A)8 (B)9 (C)10 (D)11

9、三角形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这个三角形()

(A)是钝角三角形(B)是锐角三角形

(C)是直角三角形(D)属于哪一类不能确定。

10.六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是()

(A)7 (B)8 (C)9 (D)10

11.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的顶点重合于O,则∠AOC+∠DOB=()

A、90 o

B、120 o

C、160 o

D、180 o

12.如图,△ABC中,BD是∠ABC的角平分线,DE∥BC,交AB 于E, ∠A=60o,∠

BDC=95o,则∠BED 的度数是( )

A 、35 o

B 、70o

C 、110 o

D 、130 o

第12题图

二、填空题(本题满分16分,每小题4分)

13. 若将边形边数增加1条,则它的内角和增加__________。 14.如图,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剪去直角后,得到一个四 边形,则∠1+∠2= 。

15. 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 和8cm ,则它的周长是 。

16. 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角后,所形成的一个新多边形的内角和为2520°,则原多边形有

__________条边。

三、解答题(本大题满分48分)

17.(12分)如图所示,三亚有三个车站A 、B 、C 成三角形,一辆公共汽车从B 站前往到C 站。

(1)当汽车运动到点D 时,刚好BD =CD ,连接AD ,AD

这条线段是什么线段?这样的线段在△ABC 中有几条?此时有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

(2)汽车继续向前运动,当运动到点E 时,发现∠BAE =∠CAE ,那么AE 这条线段是什么线段?在△ABC 中,这样的线段又有几条?

(3)汽车继续向前运动,当运动到点F 时,发现∠AFB =∠AFC =90°,则AF 是什么线段?在△ABC 中,这样的线段有几条?

第11题图 第14题图

第23 题图

F

E D C

B

A

18. (12分)1. 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CB=90°,CD 是AB 边上的高,AB=13cm ,BC=12cm ,AC=5cm ,求(1)△ABC 的面积;(2)CD 的长。

19. (12分)已知:如图5,四边形ABCD 。求证:∠A+∠B+∠C+∠D=360°

20.(12分)如图所示,在△ABC 中,AB =AC ,AC 边上的中线把三角形的周长分为24 cm 和30 cm 的两部分,求三角形各边的长。

参考答案

一、ACCBB CCAAC DC

图5

A

B

C D

第20题图

A

B

C

二、13、180°14、270°15、19cm 16、15或16或17

三、17、(1)AD是△ABC中BC边上的中线,三角形中有三条中线.此时△ABD与△ADC的面积相等。

(2)AE是△ABC中∠BAC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中角平分线有三条。

(3)AF是△ABC中BC边上的高线,三角形有三条高线。

18、(1)、30cm2;(2)、 CD=60 13

cm

19、连接AC,形成两个三角形可解决。

20、.分析:因为BD是中线,所以AD=DC,造成所分两部分不等的原因就在于腰与底的不等,

故应分情况讨论。

解:设AB=AC=2x,则AD=CD=x,

(1)当AB+AD=30,BC+CD=24时,有2x+x=30,

∴ x=10,2x=20,BC=24-10=14.

三边长分别为:20 cm,20 cm,14 cm.

(2)当AB+AD=24,BC+CD=30时,有2x+x=24,

∴ x=8,,BC=30-8=22.三边长分别为:16 cm,16 cm,22 cm.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在ABC ?中,A α∠=.ABC ∠与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1A ,得1A ∠: 1A BC ∠与1A 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2A ,得2A ∠; ;2019A BC ∠与2019A CD ∠的平分线 相交于点2020A ,得2020A ∠,则2020A ∠=________________. 【答案】2020 2 α 【解析】 【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知 21211112222a A A A A a ∠=∠=∠=∠=,,…,依此类推可知2020A ∠的度数. 【详解】 解:∵∠ABC 与∠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A 1, ∴111 18022 A ACD AC B AB C ∠=?- ∠-∠-∠ 11 18018022ABC A A ABC ABC =?-∠+∠-?-∠-∠-∠()() 1122 a A = ∠=, 同理可得221122 a A A ∠=∠=, … ∴2020A ∠=2020 2α . 故答案为:2020 2α . 【点睛】 本题是找规律的题目,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同时也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 2.如图,ABC ?的ABC ∠的平分线与ACB ∠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 ,点,E F 分别在线段BD 、CD 上,点G 在EF 的延长线上,EFD ?与EFH ?关于直线EF 对称,若 60,84,A BEH HFG n ???∠=∠=∠=,则n =__________.

【答案】78. 【解析】 【分析】 利用ABC ?的ABC ∠的平分线与ACB ∠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 得到∠DBC=12∠ABC ,∠ACD=1 2 (∠A+∠ABC),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到∠D= 1 2 ∠A=30?,利用外角定理得到∠DEH=96?,由EFD ?与EFH ?关于直线EF 对称得到∠DEG=∠HEG=48?,根据外角定理即可得到∠DFG=∠D+∠DEG=78?. 【详解】 ∵ABC ?的ABC ∠的平分线与ACB ∠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 ∴∠DBC= 12∠ABC ,∠ACD=1 2 (∠A+∠ABC), ∵∠DBC+∠BCD+∠D=180?,∠A+∠ABC+∠ACB=180?, ∴∠D= 1 2 ∠A=30?, ∵84BEH ?∠=, ∴∠DEH=96?, ∵EFD ?与EFH ?关于直线EF 对称, ∴∠DEG=∠HEG=48?,∠DFG=∠HFG n ?=, ∵∠DFG=∠D+∠DEG=78?, ∴n=78. 故答案为:78. 【点睛】 此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外角定理,角平分线性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此题中求出∠D= 1 2 ∠A=30?是解题的关键. 3.△ABC 的两边长为4和3,则第三边上的中线长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答案】 1722 m << 【解析】 【分析】 作出草图,延长AD 到E ,使DE=AD ,连接CE ,利用“边角边”证明△ABD 和△ECD 全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期末检测试卷含答案

期末检测卷 (120分,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要使分式3x -1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 B .x >1 C .x <1 D .x ≠-1 2.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3.如图,若△ABE ≌△ACF ,且AB =5,AE =2,则EC 的长为( ) A .2 B .3 C .5 D .2.5 第3题 第6题 第8题 4.下列因式分解正确的是( ) A .m 2+n 2=(m +n)(m -n) B .x 2+2x -1=(x -1)2 C .a 2-a =a(a -1) D .a 2+2a +1=a(a +2)+1 5.下列说法:①满足a +b >c 的a ,b ,c 三条线段一定能组成三角形;②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三角形内一点;③三角形的外角大于它的任何一个内角.其中错误的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6.如图,AB ∥DE ,AC ∥DF ,AC =DF ,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 ≌△DEF 的是( ) A .A B =DE B .∠B =∠E C .EF =BC D .EF ∥BC 7.已知2m +3n =5,则4m ·8n =( ) A .16 B .25 C .32 D .64 8.如图,在△ABC 中,AB =AC ,∠BAC =100°,AB 的垂直平分线DE 分别交AB ,BC 于点D ,E ,则∠BAE =( ) A .80° B .60° C .50° D .40° 9.“五·一”江北水城文化旅游节期间,几名同学包租一辆面包车前去旅游,面包车的租价为180元,出发时又增加了两名同学,结果每名同学比原来少摊了3元钱车费,设原来参加游览的同学共x 名,则所列方程为( ) A .180x -2-180x =3 B .180x +2-180x =3 C .180x -180x -2 =3 D .180x -180x +2=3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知识点 为了帮助大家能够在考前对自己多学的知识点有所巩固,下文整理了这篇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全等形 1、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图形,简称全等形。 2、一个图形经过翻折、平移和旋转等变换后所得到的图形一定与原图形全等。反之,两个全等的图形经过上述变换后一定能够互相重合。 二、全等多边形 1、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多边形叫做全等多边形。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性质: (1)全等多边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多边形的面积相等。 三、全等三角形 1、全等符号:"≌"。如图,不是为:△ABC≌△A′B′C′。读作: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A′B′C′。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1)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即SAS,

"边角边"); (2)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即ASA,"角边角") (3)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即AAS,"角角边") (4)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即SSS,"边边边") (5)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直角三角形全等。(即HL,"斜边直角边")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3)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中线、高,对应角的平分线都相等。 4、全等三角形的作用: (1)用于直接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 (2)用于证明直线的平行关系、垂直关系等。 (3)用于测量人不能的到达的路程的长短等。 (4)用于间接证明特殊的图形。(如证明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和梯形等)。 (5)用于解决有关等积等问题。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知识点就到这里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计算(-12)0 -4的结果是( ) A .-1 B .-32 C .-2 D .-5 2 2.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9,15,8 B .4,9,6 C .15,20,8 D .3,8,4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x 3)2 =x 5 B .(-3x 2)2 =6x 4 C .(-x )-2=1x 2 D .x 8÷x 4=x 2 4.衡阳市某生态示范园计划种植一批梨树,原计划总产量为30万千克,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现决定改良梨树品种,改良后平均每亩产量是原来的倍,总产量比原计划增加了6万千克,种植亩数减少了10亩,则原来平均每亩产量是多少万千克设原来平均每亩产量为x 万千克,根据题意,列方程为( ) -错误!=10 -错误!=10 -30 x =10 +错误!=10 5.如图1,在△ABC 中,AB =AC ,AD 平分∠BAC ,DE ⊥AB 于点E ,DF ⊥AC 于点F ,有下列结论:①BD =DC ;②DE =DF ;③AD 上任意一点到AB ,AC 的距离相等;④AD 上任意一点到点B 与点C 的距离不等.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图1 6.如图2①是长方形纸带,∠DEF =30°,将纸带沿EF 折叠成图②,再沿BF 折叠成图③,则图③中∠CFE 的度数为( ) A .60° B .90°

C .120° D .150° 图2 7.如图3,在四边形ABCD 中,∠BAD =120°,∠B =∠D =90°,在BC ,CD 上分别找一点M ,N ,当△AMN 的周长最小时,∠AMN +∠ANM 的度数为( ) A .130° B .120° C .110° D .100° 图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8.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 (-1,2)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 ,则点B 关于 x 轴的对称点C 的坐标是________. 10.已知a +b =3 2 ,ab =1,则(a -2)(b -2)=________. 1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四边形内角和的4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__. 12.如图4,在Rt △ABC 中,∠B =90°,ED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D ,交BC 于点E .已知∠BAE =16°,则∠C 的度数为________. 4 13.如图5,在△ABC 中,∠C =90°,∠ABC =60°,BD 平分∠ABC ,若AD =6,则CD =________.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测试卷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测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40分,每小题4分) 1、下列各数、23π、0)(π-、14.3、80108.0、ππ--1、 1010010001.0、4、 544514524534.0其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 A 、1 B 、2 C 、3 D 、4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B 、正数、负数统称有理数 C 、无理数的相反数还是无理数 D 、无理数的倒数不一定是无理数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1-的立方是1-,1-的平方是1 B 、两个有理之间必定存在着无数个无理数 C 、在1和2之间的有理数有无数个,但无理数却没有 D 、如果62=x ,则x 一定不是有理数 4、两个正有理数之和 ( ) A 、一定是无理数 B 、一定是有理数 C 、 可能是有理数 D 、 不可能是自然数 5、36的平方根是 ( ) A 、6 B 、6± C 、6 D 、6± 6、下列运算中,错误的是 ( ) ①125 114425 1=,②4)4(2±=-,③22222-=-=-,④209 51 41 251 161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若9,422==b a ,且0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教案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 第1课时:全等三角形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2.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用符号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 3.能熟练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 教学重点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 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1、问题:你能发现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美妙的关系吗? 1 1C A B A 1 这两个三角形是完全重合的. 2.学生自己动手(同桌两名同学配合) 取一张纸,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三角板按在纸上,画下图形,照图形裁下

来,纸样与三角板形状、大小完全一样. 3.获取概念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对应顶点、对应角、对应边,以及有关的数学符号. 形状与大小都完全相同的两个图形就是全等形. 要是把两个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就可以说明这两个图形的形 状、大小相同. 概括全等形的准确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请同学们类推得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并理解对应顶点、对应角、对应边的含义.仔细阅读课本中“全等”符号表示的要求. 二.导入新课 将△ABC 沿直线BC 平移得△DEF ;将△ABC 沿BC 翻折180°得到△DBC ;将△ABC 旋转180°得△AED . 甲 D C A B F E 乙 D C A B 丙 D C A B E 议一议:各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不难得出:△ABC ≌△DEF ,△ABC ≌△DBC ,△ABC ≌△AED . (注意强调书写时对应顶点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启示: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所以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这也是我们通过运动的方法寻求全等的一种策略. 观察与思考: 寻找甲图中两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它们的对应边有什么关系?对应角呢?(引导学生从全等三角形可以完全重合出发找等量关系) 得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例1]如图,△OCA≌△OBD,C和B,A和D是对应顶点,?说出这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边和角. C B O D 问题:△OCA≌△OBD,说明这两个三角形可以重合,?思考通过怎样变换可以使两三角形重合? 将△OCA翻折可以使△OCA与△OBD重合.因为C和B、A和D是对应顶点,?所以C和B重合,A和D重合. ∠C=∠B;∠A=∠D;∠AOC=∠DOB.AC=DB;OA=OD;OC=OB. 总结:两个全等的三角形经过一定的转换可以重合.一般是平移、翻转、旋转的方法.

八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ABC ?的面积为1,第一次操作:分别延长AB ,BC ,CA 至点111,,A B C ,使 111,,A B AB B C BC C A CA ===,顺次连接111,,A B C ,得到111A B C ?;第二次操作:分别 延长111111,,A B B C C A 至点222,,A B C ,使2111A B A B =,2111B C B C =,2111C A C A =,顺次连接222,,A B C ,得到222A B C ?,…;按此规律,要使得到的三角形的面积超过2020,最少需经过__________次操作. 【答案】4 【解析】 【分析】 连接111,,AC B A C B ,根据两个三角形等底同高可得 111111111,C A B C AB A B C A BC B C A B CA ABC S S S S S S S ======从而得出第一次操作: 11177A B C ABC S S ??==<2020;同理可得第二次操作22211127749A B C A B C S S ??===< 2020……直至第四次操作4443334 772401A B C A B C S S ??===>2020,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连接111,,AC B A C B ∵111,,A B AB B C BC C A CA === 根据等底同高可得: 111111111,,C A B C AB ABC A B C A BC ABC B C A B CA ABC S S S S S S S S S ====== ∴111111111,C A B C AB A B C A BC B C A B CA ABC S S S S S S S ====== ∴第一次操作:11177A B C ABC S S ??==<2020

八年级数学上册测试试题及答案

数学测评题(八年级上册)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微选择题,满分50分。第Ⅱ卷为填空题和解答题,满分50分。本试卷共20道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10分) 1.下列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是() A. 1、2、3 B. 2、3、4 C. 3、4、5 D. 4、5、6 2. 在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有( ) -0.333…, 4, 5, π -, 3π, 3.1415, 2.010101…(相邻两个1之间有1 个0),76.0123456…(小数部分由相继的正整数组成).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3. 若规定误差小于1,那么50的估算值是( ) A. 7; B. 7.07; C. 7或8; D. 7和8. 4.10名初中毕业生的中考体育考试成绩如下:25,26,26,27,26,30,29,26,28,29,这些成绩的中位数是() A. 25 B. 26 C. 26.5 D. 30 5. 一个多边形每个外角都等于300, 这个多边形是( ) A.六边形; B.正八边形; C.正十边形; D.正十二边形. 6.以下五家银行行标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1)1(2=- B. ()1133 -=- C. 2的平方根是2± D. ()232)3(-?-=-?- 8.一根蜡烛长20cm ,点燃后每时燃烧5cm ,燃烧时剩下的高度h (厘米)与时间t (时)之间的关系图是( ) h h h h 0 t 0 t 0 t 0 t A. B. C. D. 9.已知:如图1,梯形ABCD 中,AD ∥BC ,AB=CD ,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 A. 1对 B. 2对 C. 3对 D. 4对 10.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大会会标取材于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圆方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图2)。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较短直角边为a ,较长直角边为b ,那么(a+b )2的值为( ) A. 13 B. 19 C. 25 D. 169 图1 图2 O D C B A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练习题(附答案)

2019 年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练习题 (附答案) 初中阶段对于学生们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时期,对 每个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下文为大家准备了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练习题,供大家参考。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30 分) 1. (2019?天津中考)估计的值在( ) A.1 和 2 之间 B.2 和 3 之间 C.3 和 4 之间 D.4 和 5 之间 2. (2019?安徽中考)与1+ 最接近的整数是( ) A.4 B.3 C.2 D.1 3. (2019?南京中考)估计介于( ) A.0.4 与0.5 之间 B.0.5 与0.6 之间 C.0.6 与0.7 之间 D.0.7 与0.8 之间 4. ( 2019?湖北宜昌中考)下列式子没有意义的是( ) A. B. C. D. 5. (2019?重庆中考)化简的结果是( ) A. B. C. D. 6. 若a,b 为实数,且满足|a-2|+ =0,则b-a 的值为( ) A.2 B.0 C.-2 D. 以上都不对 7. 若a,b 均为正整数,且a>,b> ,则a+b 的最小值是( )

A.3 B.4 C.5 D.6 8. 已知=-1,=1,=0,则abc的值为() A.0 B.-1 C.- D. 9. (2019?福州中考)若(m?1)2? =0,则m+n的值是() A.-1 B.0 C.1 D.2 10. 有一个数值转换器,原理如图所示:当输入的x=64 时,输出的y 等于() A.2 B.8 C.3 D.2 二、填空题(每小题 3 分,共24 分)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南京中考)4 的平方根是___________________ ;4 的算术平方根 是__________ .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河北中考)若|a|= ,则a=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已知:若≈ 1.910,≈ 6.042,则≈,± ≈. 14. 绝对值小于π的整数有. 15. 已知|a-5|+ =0,那么a-b= . 16. 已知a,b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a>>b,则a+b= . 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福州中考)计算:( ?1)( ?1)= _____________ . 18. (2019?贵州遵义中考) + =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三角形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三角形 (一)、三角形相关概念 1.三角形的概念 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结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要点:①三条线段;②不在同一直线上;③首尾顺次相接. 2.三角形的表示 通常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顶点,如用A、B、C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时,此三角形可记作△ABC,其中线段AB、BC、AC是三角形的三条边,∠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3.三角形中的三种重要线段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是三角形中的三种重要线段.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注意: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可以度量,而角的平分线是经过角的顶点且平分此角的一条射线. ②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且相交于一点,这一点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 ③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画法与角平分线的画法相同,可以用量角器画,也可通过尺规作图来画. (2)三角形的中线:在一个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注意:①三角形有三条中线,且它们相交三角形内部一点. ②画三角形中线时只需连结顶点及对边的中点即可. (3)三角形的高线: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限度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注意:①三角形的三条高是线段 ②画三角形的高时,只需要向对边或对边的延长线作垂线,连结顶点与垂足的线段就是该边上的高.(二)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 ①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故同时满足△ABC三边长a、b、c的不等式有:a+b>c,b+c>a,c+a>b. ②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故同时满足△ABC三边长a、b、c的不等式有:a>b-c,b>a-c,c>b-a. 注意:判定这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只需看两条较短的线段的长度之和是否大于第三条线段即可(三)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三边确定了,那么它的形状、大小都确定了,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就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例如起重机的支架采用三角形结构就是这个道理. 三角形内角和性质的推理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四)三角形的内角 结论1: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表示:在△ABC中,∠A+∠B+∠C=180° (1)构造平角 ①可过A点作MN∥BC(如图) ②可过一边上任一点,作另两边的平行线(如图) (2)构造邻补角,可延长任一边得邻补角(如图) 构造同旁内角,过任一顶点作射线平行于对边(如图) 结论2: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表示: 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那么∠A+∠B=90°(因为∠A+∠B+∠C=180°)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解析版) 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ABC ?的ABC ∠的平分线与ACB ∠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 ,点,E F 分别在 线段BD 、CD 上,点G 在EF 的延长线上,EFD ?与EFH ?关于直线EF 对称,若 60,84,A BEH HFG n ???∠=∠=∠=,则n =__________. 【答案】78. 【解析】 【分析】 利用ABC ?的ABC ∠的平分线与ACB ∠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 得到∠DBC=12∠ABC ,∠ACD=1 2 (∠A+∠ABC),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到∠D= 1 2 ∠A=30?,利用外角定理得到∠DEH=96?,由EFD ?与EFH ?关于直线EF 对称得到∠DEG=∠HEG=48?,根据外角定理即可得到∠DFG=∠D+∠DEG=78?. 【详解】 ∵ABC ?的ABC ∠的平分线与ACB ∠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 ∴∠DBC= 12∠ABC ,∠ACD=1 2 (∠A+∠ABC), ∵∠DBC+∠BCD+∠D=180?,∠A+∠ABC+∠ACB=180?, ∴∠D= 1 2 ∠A=30?, ∵84BEH ?∠=, ∴∠DEH=96?, ∵EFD ?与EFH ?关于直线EF 对称, ∴∠DEG=∠HEG=48?,∠DFG=∠HFG n ?=, ∵∠DFG=∠D+∠DEG=78?, ∴n=78. 故答案为:78. 【点睛】 此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外角定理,角平分线性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此题中求出∠D= 1 2 ∠A=30?是解题的关键.

2.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的角平分线所夹的锐角是_____度. 【答案】45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和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求解即可. 【详解】 如图所示 △ACB为Rt△,AD,BE,分别是∠CAB和∠ABC的角平分线,AD,BE相交于一点F. ∵∠ACB=90°, ∴∠CAB+∠ABC=90° ∵AD,BE,分别是∠CAB和∠ABC的角平分线, ∴∠FAB+∠FBA=1 2∠CAB+1 2 ∠ABC=45°. 故答案为45.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和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图形,利用三角形的相关性质求解. 3.一机器人以0.3m/s的速度在平地上按下图中的步骤行走,那么该机器人从开始到停止所需时间为__s. 【答案】160. 【解析】 试题分析:该机器人所经过的路径是一个正多边形,利用360°除以45°,即可求得正多边形的边数,即可求得周长,利用周长除以速度即可求得所需时间. 试题解析:360÷45=8, 则所走的路程是:6×8=48m, 则所用时间是:48÷0.3=160s.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测试题一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ABC ≌△DEF ,BE=4,AE=1,则DE 的长是( ) A .5 B .4 C .3 D .2 1题 2题 3题 4题 2、如图,已知AE=CF ,∠AFD=∠CEB ,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DF ≌△CBE 的是( )A .∠A=∠C B .AD=CB C .BE=DF D .AD ∥BC 3、 如图,给出下列四组条件:① AB=DE ,BC=EF ,AC=DF ;② AB=DE ,∠B=∠E ,BC =EF ; 4、 ③ ∠B=∠E ,BC=EF ,∠C=∠F ;④ AB=DE ,AC=DF ,∠B=∠E . 其中,能使△ABC ≌△DEF 的条件共有( )组 组 组 组 4、如图 所示,AB = AC ,要说明△ADC ≌△AEB ,需添加的条件不能.. 是( ) A .∠B =∠C B. AD = AE C .∠ADC =∠AEB D. DC = BE 5、具有下列条件的两个等腰三角形,不能判断它们全等的是( ) A . 顶角、一腰对应相等 B . 底边、一腰对应相等 C . 两腰对应相等 D . 一底角、底边对应相等 6、如图所示, 分别表示△ABC 的三边长,则下面与△ 一定全等的三角形是( ) A B C D 7、已知:如图在△ABC ,△ADE 中,∠BAC=∠DAE=90°,AB=AC ,AD=AE ,点C ,D ,E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 ,BE .以下三个结论: A . 1 B . 2 C . 3 D . 4 7题 8题 9题 9题 8、如图所示,90E F ∠=∠=,B C ∠=∠,AE AF =, 结论:①EM FN =;②CD DN =;

最新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实数测试题

最新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实数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数:2π , 0 0.23·, 227 ,27, 1010010001.6,1理数个数为( ) A .2 个 B .3 个 C .4 个 D .5 个 2.在实数03 2 -,|-2|中,最小的是( ). A .-错误! B . C .0 D .|-2| 3.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A B C D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2 B 是无理数 C 是有理数 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2 (π是无理数 B .3 3是有理数 C .4是无理数 D .38-是有理数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一定是正数 B .错误! 是有理数 C .2,2是有理数 D .平方根等于自身的数只有1 7.估计,20的大小在( ) A .2与3之间 B .3与4之间 C .4与5之间 D .5与6之间 8. (-2)2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2 B . ±2 C .-2 D .2 9.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3- B .3- C 3± D 3=±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5是25的算术平方根 B .±4是16的算术平方根 C .-6是(-6)2的算术平方根 D .0.01是0.1的算术平方根 11.36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6 B .6 C .±,6 D . ,6 1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4=± B.1= 4= 2= 1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5=±5 B .43-27=1 C .18÷2=9 D .24·错误!=6 1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 B .错误!=错误!-错误!=1 C .(21-= D =15.如图:在数轴上表示实数,15的点可能是( ) A .点P B .点Q C .点M D .点N 16.如图,矩形OABC 的边OA 长为2 ,边AB 长为1,OA 在数轴上,以原点O 为圆心,对角线OB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正半轴于一点,则这个点表示的实数是 A .2.5 B .2,2 C .,3 D .,5 17.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234-=4-3=1 B .)25()4(-?-=4-2)×(-5)=10 C .22511+=11+5=16 D . 32=3 6 18.已知n -12是正整数,则实数n 的最大值为( ) A .12 B .11 C .8 D .3 19.2)9(-的平方根是x , 64的立方根是y ,则x +y 的值为( ) A .3 B .7 C .3或7 D .1或7 20.若||4x =9,且||x y x y -=-,则x y +的值为( ) A .5或13 B .-5或13 C .-5或-13 D .5或-13 二、填空题 1.实数27的立方根是 2.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2a -2和a -4,则a 的值是 . 3.-,6的绝对值是___________. 4.估计,7的整数部分是 5.比较下列实数的大小(在 填上>、<或=)

初二上册数学第一章习题(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初二上册数学第一章习题 1.填空: (1)如图3,已知AD∥BC,AD=CB,要用边角边公理证明△ABC≌△CDA,需要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中,已具有两个条件,一是AD =CB(已知),二是( )=( );还需要一个条件( )=( )(这个条件可以证得吗?). (2)如图4,已知AB=AC,AD=AE,∠1=∠2,要用边角边公理证明△ABD≌ACE,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中,已具有两个条件:( )=( ),( )=( );还需要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以证得吗?). 2、已知:AD∥BC,AD=CB(如图3).求证:△ADC≌△CBA. 3、已知:点A、F、E、C在同一条直线上,AF=CE,BE∥DF,BE =DF.求证:△ADF≌△CBE. 4、如图19.2.4,在△ABC中,AB=AC,AD平分∠BAC,求证:△ABD≌△ACD.

图19.2.4 5、如图所示, 根据题目条件,判断下面的三角形是否全等.(1)AC=DF,∠C=∠F,BC=EF; (2)BC=BD,∠ABC=∠ABD. 6、小兰做了一个如图所示的风筝,其中∠EDH=∠FDH, ED=FD ,将上述条件标注在图中,小明不用测量就能知道EH=FH吗? D E F H

7、点M 是等腰梯形ABCD 底边AB 的中点,求证DM=CM ,∠ADM =∠BCM . 8、如图,已知AC 和BD 相交于O,且BO =DO,AO =C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只能证明△AO B ≌△COD B .只能证明△AOD ≌△COB C .只能证明△AOB ≌△COB D .能证明△AOB ≌△COD 和△AOD ≌△COB 9、如图,已知△ABC 的六个元素,则下面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ABC 全等的图形是 ( ) A .甲和乙 B.乙和丙 C.只有乙 D.只有丙 10.如图,已知MB =ND,∠MBA =∠NDC,下列不能判定△ABM ≌△CDN 的条件是( ) A .∠M =∠N B .AB =CD C .AM =CN D .AM ∥CN 11、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也成了三块, 现在要到玻璃店去 O C B A D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信达 初中数学试卷 八年级数学练习题(1) 一.选择题 1.如果下列各组数是三角形的三边,那么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数是( ) A .7,24,25 B .321,421,521 C .3,4,5 D .4,721,82 1 2.如果把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斜边扩大到原来的( ) A .1倍 B .2倍 C .3倍 D .4倍 3.在下列说法中是错误的( ) A .在△ABC 中,∠C =∠A 一∠ B ,则△AB C 为直角三角形 B .在△AB C 中,若∠A ∶∠B ∶∠C =5∶2∶3则△ABC 为直角三角形 C .在△ABC 中,若a =53c ,b =5 4c ,则△ABC 为直角三角形 D .在△ABC 中,若a ∶b ∶c =2∶2∶4,则△ABC 为直角三角形 4.四组数:①9,12,15;②7,24,25;③32,42,52;④3a ,4a ,5a (a >0)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 形的边长的有( ) A .4组 B .3组 C .2组 D .1组 5.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如图1,正方形A 的面积为( ) A . 6 B . 36 C . 64 D . 8 6.一块木板如图2所示,已知AB =4,BC =3,DC =12,AD =13,∠B =90°,木板的面积为( ) A .60 B .30 C .24 D .12 7.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5cm ,12cm ,其中斜边上的高为( ) A .6cm B .8.5cm C .1330cm D .13 60cm 8.两只小鼹鼠在地下打洞,一只朝前方挖,每分钟挖8cm ,另一只朝左挖,每分钟挖6cm ,10分钟之后两 A D B C 图2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测试 一、填空 1、已知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4),则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 。 2、若函数y= -2x m+2是正比例函数,则m 的值是 。 3、已知一次函数y=kx+5的图象经过点(-1,2),则k= 。 4、已知y 与x 成正比例,且当x =1时,y =2,则当x=3时,y=____ 。 5、点P (a ,b )在第二象限,则直线y=ax+b 不经过第 象限。 6、已知一次函数y=kx-k+4的图象与y 轴的交点坐标是(0,-2),那么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 7、已知点A(-2 1,a), B(3,b)在函数y=-3x+4的象上,则a 与b 的大小关系是____ 。 8、地面气温是20℃,如果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6℃,则气温t (℃)与高度h (m )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__。 9、一次函数y=kx+b 与y=2x+1平行,且经过点(-3,4),则表达式为: 。 10、写出同时具备下列两个条件的一次函数表达式(写出一个即可) 。 (1)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 (2)图象经过点(1,-3)。 二、选择题 11、下列函数(1)y=πx (2)y=2x-1 (3)y=1x (4)y=2-1-3x 中,是一次函数的有(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12、下面哪个点不在函数32+-=x y 的图像上( ) (A )(-5,13) (B )(0.5,2) (C )(3,0) (D )(1,1) 13、直线y=kx+b 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则 (A )1 ,12k b =-=- (B )1,12k b =-= (C )1,12k b ==- (D )1,12 k b == 14、下列一次函数中,随着增大而减小而的是 ( ) (A )x y 3= (B )23-=x y (C )x y 23+= (D )23--=x y 15、已知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 ,b 的符号是 ( ) (A) k>0,b>0 (B) k>0,b<0 (C) k<0,b>0 (D) k<0,b<0 (第15题图)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习题

直角三角形 与三角形有关的定理 1. 三角形内角和 ____________ 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_____________ 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根据已学的公理和已证明的定理,可以证明下面的推论和定理: (1)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2)等腰三角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3)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______________ 。 (4)有一个角等于60°的____________ 是等边三角形。 (5)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 ____________ (6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等于 (7)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___________ 三角形。 (8)等腰三角形的__________ 相等(简称为“等边对等角”) (9)有__________ 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称为“等角对等边”) (10)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______________ 。 (11)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___ (12) 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斜边、直角边”或“HL”) 例题1.已知△ ABC中,/ ABC=90 , CD± AB于D点,AD=?AC,且AD=2 厘米,求AB的长. 例题2.如图,D为直角三角形ABC斜边上一点,DE I BC于E点, 1 BE=AC若BD=±厘米,DE+ BC=1厘米,试求/ B的大小. 2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解析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解析版) 一、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解答题压轴题(难) 1.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D (m ,m +8)在第二象限,点B (0,n )在y 轴正半轴上,作DA ⊥x 轴,垂足为A ,已知OA 比OB 的值大2,四边形AOBD 的面积为12. (1)求m 和n 的值. (2)如图2,C 为AO 的中点,DC 与AB 相交于点E ,AF ⊥BD ,垂足为F ,求证:AF =DE . (3)如图3,点G 在射线AD 上,且GA =GB ,H 为GB 延长线上一点,作∠HAN 交y 轴于点N ,且∠HAN =∠HBO ,求NB ﹣HB 的值. 【答案】(1)4 2 m n =-?? =?(2)详见解析;(3)NB ﹣FB =4(是定值),即当点H 在GB 的 延长线上运动时,NB ﹣HB 的值不会发生变化. 【解析】 【分析】 (1)由点D ,点B 的坐标和四边形AOBD 的面积为12,可列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 (2)由(1)可知,AD =OA =4,OB =2,并可求出AB =BD =25,利用SAS 可证△DAC ≌△AOB ,并可得∠AEC =90°,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证; (3)取OC =OB ,连接AC ,根据对称性可得∠ABC =∠ACB ,AB =AC ,证明△ABH ≌△CAN ,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解:(1)由题意()()218122 m n n m m --=?? ?++-=?? 解得4 2m n =-??=? ; (2)如图2中, 由(1)可知,A (﹣4,0),B (0,2),D (﹣4,4),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初中数学试卷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八年级数学练习题(1) 一.选择题 1.如果下列各组数是三角形的三边,那么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数是( ) A .7,24,25 B .321,421,521 C .3,4,5 D .4,721,82 1 2.如果把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斜边扩大到原来的( ) A .1倍 B .2倍 C .3倍 D .4倍 3.在下列说法中是错误的( ) A .在△ABC 中,∠C =∠A 一∠ B ,则△AB C 为直角三角形 B .在△AB C 中,若∠A ∶∠B ∶∠C =5∶2∶3则△ABC 为直角三角形 C .在△ABC 中,若a =53c ,b =5 4c ,则△ABC 为直角三角形 D .在△ABC 中,若a ∶b ∶c =2∶2∶4,则△ABC 为直角三角形 4.四组数:①9,12,15;②7,24,25;③32,42,52;④3a ,4a ,5a (a >0)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边长的有( ) A .4组 B .3组 C .2组 D .1组 5.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如图1,正方形A 的面积为( ) A . 6 B . 36 C . 64 D . 8 6.一块木板如图2所示,已知AB =4,BC =3,DC =12,AD =13,∠B =90°,木板的面积为( ) A .60 B .30 C .24 D .12 7.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5cm ,12cm ,其中斜边上的高为( ) A .6cm B .8.5cm C .1330cm D .13 60cm 8.两只小鼹鼠在地下打洞,一只朝前方挖,每分钟挖8cm ,另一只朝左挖,每分钟挖6cm ,10分钟之后两只小鼹鼠相距( ) A .50cm B .100cm C .140cm D .80cm 9.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他发现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1m ,当它把绳子的下端拉开5m 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则旗杆的高为 ( ) A D B C 图2 图1 A 100 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