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篮球队教案

实验小学篮球队教案
实验小学篮球队教案

明辉篮球教案

课次1日期2012.10.12应到人数12实到人数

内容:任务:

课程介绍使学生简要了解本课的进程、目标任务

学生熟悉各项基础技术复习各项必修课学过的基础技术

考察学生的起始状态在实战中考察学生的体能、技术、战术水平

序号教学内容、方法和组织措施时间

一课堂常规

⑴主要目标:培养胜任篮球俱乐部及学校业余篮球队的教学、训练、竞赛、裁判

及科研工作的教师和教练员

⑵主要任务: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篮球运动的理论、熟练地掌握篮球技、

战术及身体训练手段,具备一定比赛经验

⑶课时安排:总课时 168,其中理论 26,实践 132,考核 10;第一学期 72,第二学期

96;理论课包括理论讲授、专题讨论等,实践课包括教学实践课、教学实习课、训练课、训练实习课等形式

二行进间传接球

练习:全场两人传接球直线推进

要点:小步子移动,加快频率,快接快传,减少失误

三行进间运球

练习:端线外加速运球,至中线脚踩中线低运球变向换手运球返回

要点:脚踩中线变低运球转身

四控球与伸展性练习

练习:成队连续跳起传球碰板:⑴双脚起跳⑵单脚起跳

要点:掌握准确的起动时机,空中控制身体平衡,注意碰板点和传球的力度

五全场运突对抗

要求:重点练习与观察控球能力,进攻中利用节奏的变化,抢占路线等基本方法,逐步提供运突对抗的攻守思路与要求

练习:全场中路一对一运突对抗

六投篮5

5 5 5 10

⑴半场中距离三分钟投篮

练习:两人一组,自投自抢;外传,另一人接球投篮

要点:两人计数,标准:25 次以上优秀; 20 次— 25 次及格; 20 次以下不合格;

15

分两个场地进行,分两组分别练习

⑵三分投篮

练习:一分钟自投抢计数

要点:分两组进行练习,计个人投中次数

序号教学内容、方法和组织措施时间七长传球上篮10

练习:两人一组直线长传球上篮

方法:运球在三分线内向前场传球

要点:可用单手肩上传球或双手胸前传球,传球目标做到面(区域)、点(人)

结合,要求接球队员接球后能顺利完成下面的动作,上篮动作规范,投篮的成功率高,及

时抢篮板球

O*

O*

八半场攻守对抗10

概述:通过此练习考察个人与整体的半场攻守能力

练习:半场外提接球,一对一攻守对抗

要点:外提至至三分线附近习惯性位置接球,转身面向防守者投突进攻

O.

九全场教学比赛10

概述:考察学生的综合比赛能力

练习:全场五对五教学比赛

要点:分两组进行,每组由一位学生负责组织,可用半场人盯人或联防等基础战

术方法,要求分工明确,积极攻守

十素质练习3

练习:三分线外助跑起跳摸篮圈、篮网

方法:三分线外成队,依次练习

要点:单、双脚起跳

十一小结,下课2提示:第二次课为理论课,准备可长期使用的笔记本

课次2日期2012应到人数12实到人数

篮球选修课程理论教案之一

现代篮球技战术的发展

1对篮球技术、战术概念的认识

运动技术也称为动作技术,是各体育项目技术动作的总称。指符合人体运动

规律、充分发挥人体能力,合理(符合规则)、有效(实战检验)完成动作的方法。(教育大辞典)

篮球技术是指篮球比赛中为达到攻守目的,所运用的专门动作方法的总称。

目前篮球技术的分类,基本沿用了三层次论。

篮球技术

第一层次进攻技术防守技术

传投运突移抢防抢打断第二层次接篮对

球篮球破动板手球球球

第三层次具体的动作方法

事实上,这种分类方法并未揭示篮球技术掌握与发展的一般规律,其带来的弊端却显而易见。由于不在此体系中,许多比赛中出现的优良的个人技术被视为

“非正规技术”;由于认为这些具体的动作方法就是篮球技术的全部,一切训练均

从此发端,结果是事与愿违。

根据技术运用规律,篮球技术分为单个技术与组合技术;

根据技术掌握和运用的层次,篮球技术分为基本技术与特异技术;

根据技术掌握和发展的规律,篮球技术分为基础技术和实战技术。

基础技术单个动作运球、传球、

投篮、持球

突破、抢篮作为篮球技术基础的若干单

个技术动作

篮球技术

板球、抢打断

球、防守对手

基本技术组合

实战技术组合动作根据实战需要所运用的多

种技术组合

母项子项动作特征特异技术组合

分类构成

(见薛岚:篮球技术的方法论研究,体育科学 2002 年第战

术,可以解释为战斗的原则和方法(《辞海》)。

5 期)

多种篮球专著对战术概念的描述大同小异,均认为篮球战术是比赛中队员运

用攻守方法的总称,是( A )队员个人技术的合理运用和(B)队员之间相互配合的组织形式和方法。

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将篮球战术(母项)划分为若干种战术类型(子项)。(见薛岚:论篮球战术系统,中国体育科技 2001 年第 12 期)

母项子项

进攻战术

划分标准

按双方对抗的主要矛盾划分

篮球战术防守战术

快攻与防守快攻

抢攻与防守抢攻

阵地进攻与防守阵地进攻

人盯人防守与进攻人盯人防守

区域防守与进攻区域防守

按攻守的时间顺序划分

按攻守的主导因素划分综合防守与进攻综合防守

混合防守与进攻混合防守

个人攻守战术行动

按战术的行为主体划分攻守基础配合

2现代篮球技术发展概述

2.1 基础技术

移动技术:现代篮球比赛进攻与防守队员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队员移动须克

服较大的阻力,队员必须具备快速、灵活、多变的能力。对移动单个技术动作的要

求是防守步伐大,转换迅速。攻击性的步伐运用较多,如对持球队员运用平步、

碎步、攻击步及各种绕步等。进攻中的单个动作,如转身、跨步等速度快、力量大。

传球技术:单个传球技术动作要求动作幅度小、出手快、变化多。能够运用

假动作迷惑对手。传球动作可在原地、行进间和跳起时灵活运用。双手头上传球、单手体侧传球、击地传球动作运用较多。对单个传球动作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投篮技术:现代篮球比赛中,队员的防守能力越来越强,攻守对抗异常激烈,从容投篮的机会较少。要求队员:

能够在有身体对抗的条件下进行投篮;

投篮的准备动作时间减少,在快速移动中接球突然跳起投篮,投篮出手

的动作快;

投篮的出手点高,充分利用弹跳和身体的伸展性争取出手高度;

出现了一些出手点高、利用身体作掩护的投篮动作(如半勾手投篮)。

根据这些新发展,可以预料,投篮基础技术动作的内容将会有所增加。

运球技术:在肘关节为轴运球的基础上,以肩关节为轴的运球动作的运用频

率有所增加,这种动作运球幅度大、手与球接触时间长,便于护球(可侧对或背对

防守队员)。转身运球和跨下运球动作的运用较多(便于与其它进攻动作相结

合)。单个运突动作的突然性更强。

持球突破技术:持球突破技术运用的显著特点是突破动作的冲击力强,强行

突破运用较多。单个突破动作强调突然性,起动快、内插明显。各种背对球篮的突

破技术有较大的发展。

抢篮板球技术:抢篮板球技术发展的显著特点是起跳早、控球点高、控制面积大。总体上看,篮板球行动提前,争取早判断、早起跳。接触球后的控球能力

强,拿球稳,并能较好地运用点拨抢等技术。

防守对手:单个防守动作运用的对抗性增强,如平步防守时胸部正对进攻队员。各种攻击性的防守动作经常性地运用,如打运球队员手中球、打上篮队员手中球,包括打抢篮板球队员手中球等;断球动作突然性强,控制面积大。

2.2 实战技术

2.2.1 常规技术组合的运用更熟练

在长期运动实践中,在各攻守位置上都积淀下来了一些常用的动作组合,如

前锋位置上摆脱下插→接球→向中路突破→跳投。这些动作组合虽已属平常,但动作的质量不同,运用的效果也不尽相同,现代的篮球运动员大都能非常熟练地运用这些动作组合,令防守队员防不胜防。防守队员也能够运用一整套的防守移动→起跳动作进行防守。

2.2.2 多种技术组合运用的难度有较大的提高

在常规技术组合的基础上,多种技术动作组合的难度有了很大的提高。这种

难度的提高不仅表现为组合技术中的单个技术动作的难度增加,如急停跳投多用后

仰投篮,空中变换动作扣篮等;还在于技术动作的组合难度增加,如在运用突破

动作身体前倾的情况下突然急停起跳接后仰投篮(乔丹常用这种组合令对手难以防守),后撤步半转身接后仰跳投等。这些组合难度的增加直接造成攻守质量

的提高。

2.2.3 具有个性化的特异技术成为实战技术的重要内容

随着个人攻守能力的提高,普遍运用的技术动作越来越难以取得好的攻守效果,迫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大量运用具有强烈个性化特征的技术动作,这些技术动作表现

了篮球技术的快速发展,既是篮球实践宝贵的经验总结,又反映了运动员个体的

特长,因此非常值得重视。这些技术动作在动作结构或动作细节上都具有明显的个

人特点,运动员都能运用自如,这些技术动作甚至可用运动员的姓名来命名。

2.2.4 任何技术均要在强对抗的条件下运用

刘玉林等的研究认为,现代篮球比赛大部分持球技术的运用都是在强对抗

中完成的。

第 27 届奥运会对抗情况下技术应用比例统计

对抗程度传球%投篮 %运球%

强对抗70.170.554.6

次对抗18.310.616.6

弱对抗11.618.931.8

注:⑴引自刘玉林《现代篮球运动研究》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6 年 1 月。⑵强

对抗是指有身体接触的状态,次对抗是指攻、守在一步之内可以干扰到

进攻的状态,弱对抗是指在一步之外对进攻没有干扰的状态。

在2006 年世界男篮锦标赛中,这一趋势比任何时候都表现得更为明显。一支

球队在对抗中所处的位置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技战术水平的发挥。中国队与希腊队、希腊队与西班牙的比赛结果似乎都未能反映两队真正的实力,但在对抗中落败又岂

能说自己的水平有多高?

3现代篮球战术发展概述

3.1 进攻战术

3.1.1 重视快攻与衔接段进攻

美国著名教练约翰·伍登认为“快攻是教练员首先考虑的战术” 。进攻战术源于快攻,但发展势头不减。一支球队只要获得控球权,首先力争打快攻。总体上看,快攻是三种进攻战术类型中成功率最高的一种战术类型。

个人进攻能力的提高为抢攻战术的运用创造了条件。抢攻战术的发展丰富了

篮球进攻战术体系,增加了进攻的整体性,可使进攻更连贯地进行。

3.1.2 进攻战术的运用将以主要战术打法为核心

长期以来,我国篮球界始终认为现代篮球进攻战术更加机动、灵活、多变(《篮球》教材组 .体育学院专修通用教材—篮球〔 M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1:10;叶国雄 ,陈树华 .篮球运动研究必读〔 M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8:135),由此强调某些因素“促使世界强队革新过去传统的机械呼应性战术组织的整体套路行

动模式的打法,强调在运动中伺机变化,在局部区域采用以两三个人参与为主

体的机动配合”。

但通过对 NBA 各队主要进攻战术打法的研究发现,目前篮球进攻战术要求球

员按照规定的信号、队形、配合方法和移动路线组织进攻;从运用频率看,它决不

仅仅只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运用,而是作为一支球队的主要进攻战术打法而存在。通

过分析可以发现,这种打法的主要优点在于战术针对性强、可以充分发挥该队球

员的优势,可使球员的战术思想更为统一,为教练员在技术和配合等相关因素方

面提出更为细致的要求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战术方法较为固定和明确,球员本身

运用起来比较方便,而将防守的难度交给了对手,从而能够提高战术运用的效率。

NBA各队主要进攻战术打法总览

战术主要

序号球队代号主要进攻方式攻击点出现频率

1快船芝加哥皇后外线传突 +双掩护 +内线接球强攻 + 外线接球跳投4每节 5-7 次

2国王 4 特外线与内线传切 + 内线强攻 +外线接球跳投4每场 10-15 次或更

3超音速拇指下垂外线与内线传切 + 内线跳投 +内线传切 + 外线接球跳投5前 3节较多,关键

时以此求胜

4掘金铁拳双掩护 +内线接球进攻 + 中锋外线接球单打 + 掩护4一场比赛出现15-20 次

5勇士43内线接球单打 +外线接球跳投2以贾米森为中心,

时刻会出现

6太阳老鹰掩护 +内线传切 +内线上提接球跳投4对方后卫较矮小时

出现 10 次左右

7开拓者42供球给内线单打 + 再传中锋单打 +传球给外线进攻4每一节中都会出现

若干次

8棕熊 3 号掩护后空切接球进攻 + 内线接球投篮 +突分42001 年以后出现频

率相当频繁

9湖人三角内传中锋单打 + 外传跳投 + 连续大范围换位 +接球进攻3每场比赛都反复

使用

10小牛走一个高位接球单打 +双掩护并转身进攻 + 外线空切接球跳投5每场 2-4 次,集中在第 4 节的决胜期

11爵士挡拆中锋给后卫掩护进攻 +外传跳投330%的战术以此为主轴,收尾期最多

12森林狼强势 252下传低位单打 +掩护 +双掩护2在抢得分时精确使用

13马刺拇指下垂 4 冰传切 + 掩护 +外线接球跳投 + 内线空切接球强攻4未知

14活塞手枪空切 +掩护 +外线接球跳投4未知

15火箭额头掩护突破 +转身切入接球进攻 + 外线接球跳投3每场大约出现 20 次上下

16公牛篮板 -挡人 -切入外线接球跳投 +掩护 +掩护 +掩护4运用最频繁的战术17骑士强 4中锋下沉接球单打 + 外线接球进攻 +连续掩护 + 传切4未知

18雄鹿交叉交叉换位互相挡人 + 掩护 + 外线单打5经常使用

19尼克斯43-大拇指掩护 + 掩护 +外线接球跳投 + 传球给低位单打5每场可用 5-7 次

20魔术软碟切入连续掩护 + 外线接球跳投 + 掩护 +掩护2每节会出现 4-5 次2176 人冲锋底线空切接球跳投 + 双掩护2每场 2-3 次,都在最需要得分时使用

22奇才 C 或圆圈个人突破 + 掩护 +掩护5未知

23鹰队快 3外线空切三重掩护 +内传中锋单打 +掩护2通常在落后对方2-3 分时使用

24黄蜂摇动拇指连续掩护 +掩护 +掩护4未知

25热队拇指上跷掩护 +外线接球跳投 + 内传中锋单打3未知

26凯尔特人铁拳内线接球单打 +掩护 + 掩护3未知

27网队拳头掩护 +外线接球跳投 + 掩护 +传切5未知

28猛龙拇指上跷掩护 +掩护2战术体系中有25-40%由此衍生

29步行者移动双掩护 + 高位中锋接球进攻 +外线跳投4未知

3.1.3 掩护配合加个人机动进攻将是主要的进攻模式

虽然具体的配合方法各异,但NBA 各队的主要进攻战术均由基础配合加个

人机动进攻组成。其中主要的配合是掩护配合。据统计,在95-96 赛季 NBA 球队的阵地进攻中,个人机动进攻与通过配合进攻的比例为86%与 14%。比较而言,目前以 NBA 为代表,进攻战术中基础配合的运用比率增加。在充分利用个

人身高、技术、位置的优势单打的同时,以掩护配合为主的基础配合在战术中占

有重要的地位。配合的作用不仅是创造了直接得分的机会,同时还为个人机动进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与球员简单的接球单打有本质的不同。在这种情况下,

单打成为了全队战术的组成部分,从而使得个人进攻的目的性更强,战术的保障更为充分。从具体方法上看,掩护配合加个人机动进攻将是篮球进攻战术中的主

要进攻模式。

3.1.4 移动进攻成为时代的潮流

刘玉林认为,当今世界许多篮球强队都接受了“移动进攻”的战术思想。从

现象看,它似乎有点“杂乱无章” ,实际上却是战术思想的一大飞跃。

从实战与理论两方面看,现在的移动进攻战术似与上世纪70 年代流行的移

动进攻打法有所不同。目前采用的移动进攻思想与固定进攻战术打法有机结合,

使移动进攻战术设计与运用更为精细、效果更为稳定。重要的是,实践表明:在

高水平的篮球比赛中,只有通过不断地移动才能增加防守的困难,才能创造出比较理想的进攻机会。可以认为,移动进攻的流行是防守技战术发展到一个高水平

阶段进攻一方的必然选择。

3.1.5 战术核心的作用将更为明确

从进攻阵型、移动与传球路线、主要攻击点与战术保障等相关因素的分析中发现,在 NBA 各队进攻战术中,战术核心的作用非常突出。战术的重心大多都

落在了重点队员的身上,国王队的进攻重点是克里斯· 韦伯和斯托贾克维奇、超音速队是加里·佩顿和尤因、掘金队是拉弗伦茨、湖人队是奥尼尔、弗希尔及福

克斯、活塞队是杰里·斯塔克豪斯。公牛队由于缺乏球星,其打法与其它球队有

所不同,主教练弗洛伊德表示“对于一个正在重建中的球队而言,给予所有球员均等的机会似乎更胜于建立核心制度” 。但从总体上看,进攻战术打法却非常明确地表明了战术的核心,勇士队教练考恩斯就强调“我们已经确立贾米森为进攻核心”;棕熊队在 2001 年 1 月以后运用了“ 3 号”战术之后,进攻核心迪克森已经成为温哥华最耀眼的攻击领袖;而“ 76 人是艾弗森的球队,因此在需要最后一击时绝对由他执行” ;霍华德、芬利和诺维斯基 3 位球员的得分占全队得分的59.5%、抢篮板球的次数占全队总次数的 53.3%,这 3 人形成了小牛队的“绩效中心”。

战术核心主要通过其组织、得分和牵制作用得到体现。球星在战术中的作用还不能简单理解为为其创造的得分机会的多少,而更多地要考虑在关键时刻他在战术中所起的作用。这种以球星作为战术核心的打法虽然不是新东西,但在可能的情况下总是为各队所崇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是如此。

例:湖人队战术代号——“三角”

成员:控球后卫——费希尔;得分后卫——布莱恩特;小前锋——福克斯;

强力前锋——格兰特;中锋——奥尼尔

战术进行顺序:

1、湖人队的三角战术,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均衡的移动攻势。费希尔运球过

半场,在奥尼尔占位的一边发动进攻,这时福克斯是三角之一,在强侧

外围。

2、费希尔从内传奥尼尔开始攻击,奥尼尔接传球后可选择单打,如不成可

外传福克斯跳投(尤其是当奥尼尔被包夹时)。

3、费希尔在向内传球后,空手切往强侧底角,弱侧的布莱恩特补费希尔的

位置,格兰特补布莱恩特的位置。

4、福克斯如没有空当出现,就将球传给底角的费希尔跳投或内传奥尼尔单

打。

5、福克斯传球后由底线切走,到右底角补格兰特的位置。

奥尼尔格兰特

福克斯

布莱恩特

费希尔

特点:三角战术的定义就是人和球不停地流动,而参与的球员除中锋外,都必须具有外线跳投和切入上篮的技巧。中锋除能单打外,还要有高超的传球技巧,以便在被包夹时由内向外传给处于空当位置的队员跳投。

菲尔·杰克逊的评价:三角战术的参与者必须是全能球员,目前湖人队尚不

具备这种条件,因此它的效果也未能充分体现。

3.2 防守战术

3.2.1 以球为中心的防守更为流行

给持球队员的防守以更大的压力,以夺取球权为中心,一方面持球队员稍不

注意就可能造成球被击落,另一方面给持球队员正常处理球带来很大的困难,

2006 年世界男篮锦标赛部分球队全场失误高达 30 多次便是例证。随着队员防守能力的提高,以少防多的可能性增加,在局部区域可以进行以多防少。这种防守在人盯人防守和区域防守中均可进行。

3.2.2 防守战术突出攻击性

由“阻止式”的防守向“抢夺式”的防守发展( 2006 年世界男篮锦标赛的相

关评论称为“疯抢狂夺”)。无论是个人防守技术的运用还是全队防守的战术组

织,都突出了攻击性。全场各区域的人盯人紧逼防守最为流行。

3.2.2 防守战术的综合性增强

人盯人防守和区域防守更多地结合运用,形成了新的战术类型,如对位联防、区域盯人等。出现了防守战术体系打法。随着防守区域的扩大,综合性的防守战术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显示了很好的发展前景。

例如,区域紧逼战术在未能形成夹击,进攻队转入阵地进攻时,必须转换战

术形式。麦特卡夫认为:区域紧逼防守的重点一般都在前场(防守的)和中线附

近,进入后场时,一般就变成半场区域紧逼或人盯人或联防(如半场 2-2-1 区域紧逼变为 2-1-2 联防)。区域紧逼转换成其它战术,成为综合性的防守战术,称为“夹—盯”或“夹—联”。迪安·史密斯在北卡罗来纳大学队运用先人盯人迫使对手运球,然后改区域紧逼(用人盯人掩盖的区域紧逼战术),不成后再改盯人,成为盯—夹—盯式的综合性战术。约翰· 伍登也用区域紧逼转盯人的防守战术。

再如,也可将三个区域的防守结合起来,形成防守体系打法(白金申、史密

斯均有相关论述,他们把全场分成 4 个区在不同区域内用不同的战术),如进攻

队掷后场界外球、抢到后场篮板球时用1-2-1-1 区域紧逼,中后场掷界外球时用

2-2-1 区域紧逼。

1-2-1-12-2-1区域紧逼区域紧逼

小学篮球训练计划清单(全)

小学篮球队训练计划 小学篮球队训练计划 一、日期:2016年9月——2017年1月,二十周。 二、总任务: 树立我队快、灵,准的风格,培养顽强,团结战斗作风。以战术训练为重点,从技术入手狠抓五个环节(即体力素质,投篮命中率,篮板球,积极防守,传接球)。坚持身体训练,坚持大运动量训练,争取获得好的成绩。 三、训练原则: 1、训练工作中突出练思想,练作风。并强调篮球基本功练习。 2、战术训练要从难、从严,从是实战出发,特别强调整体配合。 3、战术训练过程中,要进一步组织阵容,配合全队力量,要十名队员都能上场打球,充分发挥全队的特长,克服弱点,全队战术逐渐形成完整的战术体系。 4、每天的自练时间为一小时投篮练习。 5、“练”,“战”结合,每周训练6 天,以练为主(练防守),打教学比赛两次。 6、全队战术训练的过程中,要重视个人战术训练,要区别对待,作到扬长避短。 四、容: 1、身体训练。 (1)力量:四肢力量与腰部力量为主。 (2)速度耐力:专项素质结合快速传接球,球场各种跑与防守训练。 2、投篮。 (1)3——5米间的中远投。 (2)锋,卫个别队员要掌握6米以外远投。

(3)中锋要掌握转身投篮和勾手投篮。 (4)个别队员要有单挑的能力。 达到一定命中率后,增加投篮强度与对抗性投篮训练。 3、篮板球。 (1)强化篮板球意识,增加抢篮板球的人数。 (2)提高弹跳力,学会卡位提高抢篮板球的成功率。 (3)鼓励有弹跳力的队员冲抢前场蓝板球。 (4)注意拿稳球后快速传出第一传。 4、积极防守。 (1)提高个人防守能力,不断提高抢、断、封、补等攻击性的防守技术。 (2)降低防守重心,掌握各种防守步伐,提高移动速度和扩大防守控制面。 (3)半场紧逼盯人防守与全场紧逼盯人防守的方法和破解方法。 (4)做好战术变化,巩固和提高区域联防(2-1-2,1-4)。 4、快攻和防快攻。 (1)争取一切时机反动快攻并要得分。(对方得分发底线球和发边线球破对方紧逼)。(2)长传快攻与短传快攻相结合。 (3)学会以多打少(3-2,2-1)和以少防多的方法。 (4)快攻的落位与阵地进攻落位,各个位置的合理移动和移动的时机。 5、阵地进攻。 (1)进攻原则: ①动中打,运动中形成各个击破,组织掩护配合。 ②阵地进攻外结合,以外为主,中投为主,重点培养中远投手。

小学篮球训练教案全集

小学篮球训练教案全集 篮球训练课时教案 篮球训练课时教案 百兴镇中心学校篮球队训练教案 第一周初步掌握熟悉球性、控制球性的练习方法 一、师生互相问好 二、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和任务 三、准备活动 热身跑 活动各关节 原地熟悉球性、控制球练习 教学任务:初步掌握熟悉球性、控制球性的练习方法。 1、胸前指拨球 2、单、双手抛接球 3、腰、膝绕环 4、胯下抛接球 5、胯下绕8字 6、前踢腿腿下交接球 四、学习移动技术 教学任务:基本掌握移动技术的动作方法 概念:移动是篮球运动中队员为了改变位置、方向、速度和争取高度、空间所采用的各种脚步动作的总称。

动作方法与要点 1、基本站立姿势: 动作方法: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距离约与肩同宽。身体重心落在两脚之间,略收腹含胸,屈肘,两手放于体侧前方。防守时站立姿势稍有不同,两脚开立略比肩宽。屈肘降低重心,含胸,两臂张开。 动作要点:屈膝、降低重心,抬头,目光注视全场。 2、起动 动作方法:按基本姿势站立,向前起动时上体迅速前倾向前移动重心,一只脚用力蹬地,另一只脚迅速向前跨出。向侧起动时,向起动方向一侧移动重心,上体迅速转向起动方向,异侧脚用力蹬地,同时脚尖转向起动方向,并向起动方向跨出。 动作要点:移重心,猛蹬地,快跨步,快频率。 3、变速跑 动作方法:跑动中加速时,上体微前倾,用前脚掌短促有力蹬地,步频加快,同时用力摆臂。减速时,步幅适当增大,上体直起,用前脚掌用力抵地减缓向前的冲力,从而降低跑速。 动作要点:加速时,上体前倾,步频加快,蹬跨有利。减速时,上体稍直起,步幅加大控制速度。 五、变向跑

动作方法:从右向左变向时,最后一步用 右脚前脚掌内侧用力蹬地,同时脚尖稍内扣,迅速屈膝,腰部随之左转,上体向左前倾,移重心,左脚向前方跨出,然后加速前进。 动作要点:变向时,前脚掌内侧用力蹬地,另一脚步迅速朝变向方向迈出第一步。 5、侧身跑 动作方法:在跑动时,头部和上体转向侧面或有球的一侧,脚尖朝着跑动方向。跑动时,既要保持奔跑速度,又要保持身体平衡,双手自然放在腰侧,密切注意观察场上情况。动作要点:上体自然侧转,脚尖朝跑动方向,眼睛平视,随时准备接球。 第二周基本掌握原地高、低运球的动作方法 一、师生互相问好 二、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和任务 三、准备活动 热身跑 活动各关节 原地熟悉球性、控制球练习 教学任务:初步掌握熟悉球性、控制球性的练习方法。 1、前指拨球 2、双手抛接球

最新篮球优质课教案

四年级(水平二)小篮球熟悉球性的练习 本单元第二课时 教案设计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室编著。熟悉球性的练习是指用指、掌触球,用手腕做各种压、翻、转的动作,是提高控球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为学习和掌握传、接、运、投等技术奠定基础。从教材的内容来看,教材很实用,符合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生的接受能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提高指、掌触球,手腕做压、翻、转的动作,提高控球能力,为学习和掌握传、接、运、投等技术奠定基础。 2.体验和感受球性,尝试学习简单、基本的运球方法。 3.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力量等身体素质,增强内脏器官的功能。 4.培养学生勇敢、机敏、果断等心理品质和团结友爱等集体主义精神。 三、教学理念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限修内容中的小篮球教学第一层次的教学内容,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来进行熟悉球性的练习。 四、学情分析 1、大部分学生已经初步知道了篮球的一些知识,但在小篮球基本技术上还是刚刚起步。 2、少部分学生能够完成一些熟悉球性的练习,但动作还需要规范,质量还需要提高。 3、学生对篮球运动有着的浓厚的兴趣,有利于顺利完成本次教学任务。 五、教学准备 小篮球41个, 录音机1台。 呼啦圈8个 障碍物4个 六、教学效果预 全课练习密度:45-50% , 平均心率:130-150次/分。

四年级小篮球熟悉球性的练习教案(水平二)

《原地运球》教学设计说明 宜昌市伍家岗区实验小学李群兵 一、指导思想 依据《体育课程标准》,以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遵循运动技术动作形成规律,注重运动技能的教学与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主动参与。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原地运球的学习,熟悉球性,使80%的学生初步掌握手指分开,掌心空出的运球手法。 2、发展学生灵敏性、协调性、上下肢力量和快速奔跑能力。 3、在活动中能与他人合作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激发学习篮球技术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手指分开,掌心空出 难点:手指、手腕柔和用力 四、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的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共48人,班级大多数学生喜爱小篮球的活动,对小篮球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他们模仿能力强,想象力丰富,但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较差,上课时可能因为过度兴奋而导致注意力分散。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本节课学习手指分开,掌心空出的原地运球手法,通过对篮球单元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原地运球的动作,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体验合作的乐趣。 五、教学特点 1、教学方法 本节课以手部游戏“拍拍熊”导入,通过单手上抛、接球,双手交替上抛、接球,两人体前推球,原地体验运球的练习,以学生对球不同位置(正下方、正侧方、正上方)的感知来强化手指分开,掌心空出的运球手法,体会运球时双脚的站位,通过顺口溜、篮球游戏与教师由浅入深的引导,让学生在“尝试──体验──合作练习──评价”的过程中享受篮球运动的乐趣,解决本课的重难点,达成本课学习目标。 2、组织形式 为了让学生清楚地观察示范,相互学习,在原地运球的教学中采用了双半圆弧的队形,通过单人、两人、四人等不同的分组形式,让学生自主学练、在尝试体验,小组的互助中掌握运球手法。在游戏中采用五人小组集体练习的组织形式,提高练习密度,发展了学生的灵敏、协调性,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3、评价手段 本节课通过教师评价、生生互评、小组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旨在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目标的达成度,为学生提供展示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自信心;引导学生纠正错误动作,强化正确的动作概念。 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体育课教案

初中体育教案(篮球)

初中体育优质课篮球运球技术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本课主要任务有:1、学习行进间运球技术动作;2、激发学生对篮球和体育锻炼的兴趣;3、通过游戏和小组竞赛增加学生的锻炼手段;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合作精神。因此,结合《体育与健康》目标要求,针对初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完成动作的能力,本课的学习目标设置为: 1、基本掌握行进间运球的方法,体验行进间按拍球和控制球的方法,学会行进间运球技术。 2、在各种运球练习中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发展速度、灵敏等体能。 3、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增进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二、教材特点 本次课的教材是初中篮球运动的行进间运球技术,运球是篮球运动中主要的基本技术。运球是全队进攻的基本保障,是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其他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所以要引导学生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因此,本课重点解决学生低头运球技术学习的问题。为以后的教学打好基础。运球接力和小组竞赛主要是为培养动作协调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而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本次课的学习要点与重难点是:行进间控制球的技术和能力。要求运球时手腕要放松,向下挤压动作拍球,而不是抽打动作;运球时应该抬头,时刻观察场上情况。难点:运球的正确手型和运球姿势。

三、教学方法 因为篮球的教学技术含量较高,教起来比较单调枯燥,所以本次课尝试在内容选择安排上进行创新,首先侧重于营造能吸引学生喜欢篮球的氛围,安排了学生篮球游戏,在比较轻松的活动中导入课,目的在于激发学习兴趣;其次设计了篮球小组竞赛,目的在于营造轻松氛围,为学生创设自主练习的空间;第三是引导学生自我总结技术进行提升阶段,引导学生结合问题进行思考(如“为什么我的运球被别人抢断?运球动作要领有那些?等问题),这个环节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学生学法及场地器材的分析。学生学习方法主要以模仿学习、观察法、合作练习以及探究学习法为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高,有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好,为避免学生对运球练习产生枯燥感。要求学生带问题练习,在练习中找问题。鼓励学生主动尝试其他难度动作。 2、教学的主要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课的学习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遵循“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构建互动的课堂”的教学理念,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示范讲解法。学生在看图练习的过程中有了对跳绳运动新的体会,对于练习过程中需要注意把握的事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试着让学生自己来说说各种跳法的要领,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评价,然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这种教学方法对帮助学生建立较好的正确动作概念有好处,同时也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激趣教学法。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课的导入阶段中首先向学生展示了现在学生最感兴趣、最熟悉的NBA、CBA的篮球明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让学生明白成为篮球明星的梦想需要通过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其次引入了篮球操的练习,引导学生去感受篮球给他们带来的欢乐,通过篮球准备活动让学生感受这节课的与众不同。使用这样的教学方法目的在于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良好宽松的课堂氛围。

小学篮球队学期训练计划

小学篮球队训练计划 二十周训练重点安排: 1、第一周:学习移动技术 2、第二周:A学习运球技术、 B双手胸前传接球 3、第三周:A复习移动技术 B复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C复习原地运球技术 D学习行进间运球技术(行进间高、低运球) 4、第四周:A复习行进间运球技术 B学习移动技术(滑步、撤步) 5、第五周:A复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B学习单手肩上传球、双手胸前反弹传球技术 6、第六周:A复习移动技术 B学习变向运球技术、运球急停急起技术 C学习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7、第七周:A复习行进间变向运球和运球急停急起技术 B复习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C学习原地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 8、第八周:A复习防守移动技术 B学习防运球 9、第九周:A学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B复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10、第十周:A复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B复习行进间运球技术 11、第十一周:A复习移动技术 B复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C复习行进间变向运球和运球急停急起技术 12、第十二周:A学习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B复习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13、第十三周:A复习防守移动技术 B罚球比赛 C学习防投篮 14、第十四周:A学习防守有球队员 B学习抢防守蓝板球技术 C学习防守无球队员(放纵、横切) 15、第十五周:A学习抢进攻蓝板球 B学习防守无球队员 16、第十六周:A复习进攻技术 B总复习 17、第十七周:A复习攻守技术 B复习防守有球队员 C复习进攻技术 18、第十八周:A复习攻守技术 B复习传切配合、突分配合 C学习掩护配合 19、第十九周:A复习攻守技术 B复习掩护配合 C介绍策应配合 20、第二十周:A学习行进间传接球上篮 B学习快攻战术

小学篮球社团教案

2017-2018 学年篮球社团活动教案 第一周 教课题 材运球 课 1 能正确陈述各种行进间运球的名称。 的 2 学生主动练习运球,在反复的练习中形成能力; 目 3 反应速度、灵敏协调能力的发展。 的 教学重点学生主动练习运球,在反复的练习中形成能力;反应速度、灵敏协调能力的发展。 教法难点 课时课组预 的间的教师指 学生活动织期 顺分内导教效序配容法果 1、课堂 常规。 2、师生 1.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运球的动作要领;研究决 问好! 激定本组采用什么样的练习方式进行行进间运球。 3、引入 发5运2、巡回指导各组练习,提示动作要领,纠正错误动 课的内 兴球作。 容: 趣3、小结运球练习,对同学们练习中表现出的不怕苦、 4、师讲 不怕累、积极向上的精神给予表扬。 解运球 的动作 方法。 运 合球1、组织学生做运球练习、进行运球教学比赛等等。 作 30投2、带领学生做放松操,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放松操之中。 探篮3、总结本课内容,提出希望,激励学生继续进行篮球运动,究比使篮球成为我们的终身伙伴。 赛 交 流 5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分 2.师生再见!回收器材。享 场 预 全课密度 基本部篮计分密度 地 球运预计与 20动密度器 个负 材 荷

第二周 课题 教材 1 篮球:行进间运球 2 耐久跑: 800 米 课 的 1 通过 800 米跑,使学生掌握耐久跑的技术方法,提高耐久跑的能力。 2 通过本课使学生初步学会行进间运球的技能、技巧。 目的 3 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学生主动练习运球,在反复的练习中形成能力; 教法难点 反应速度、灵敏协调能力的发展。 课 的 时 间 课的内容 教师指导 组 织 预 期 顺序 分配 学生活动 效果 教法 一、课堂常规(略) 1、要求:精神饱 激 二、准备部分 1、体委组织整队 满、队形整齐 2、教师宣布本课内 发 5 1、队列、慢跑 2、练习:齐步走、 容,任务 兴 跑步走、立定 2、徒手操、伸展运 趣 动 3、教师指挥,口令 3、练习:活动各 4、组织:四列横队 3、专门性练习 关节 一、组织:分成四 组分别进行 二、教法: 练习: 1、 讲解示范 1、 体会动作慢 合 2、 学生练习 中速跑 400 米 一、篮球:行进间 2、 追逐跑 800 运球 3、 语言提示 * * * * * 米 重点:五指分开, 3、 互相先跑 800 作 * 推按球的后半部。 * * * * 米 * 30 二、耐久跑: * * 、要求:呼吸节 800 * * * * 奏均匀步伐轻松 探 米跑 * * 1、 练习: 重点:呼吸节奏, * * * * *、原地运球 步伐轻松 * * *、分组行进运球 究 1、 讲解动作要领, *、完整动作练习 找学生示范 要求:动作协调一 2、 学生练习 致,要有节奏 3、 保护与帮助区 别对待 巡回指导 交 一、放松活动 1、教师组织领做 1、要求:自觉达 流 2、指出本课优点与 5 二、总结 到自然放松练习 分 缺点 三、下课 享 3、组织:四列横队 场 地 基本部分密 篮 球 全课密度 与 器 预计运动负荷 预计密度 度 20 个 材

五年级体育教案 篮球的运球_小学体育教案

五年级体育教案篮球的运球_小学体育教案 教 学 目 标 1、过贴膏药游戏发展快速反应、行动敏捷的能力。 2、通过小篮球练习,熟悉球性,改进传接球动作,发展综合身体素质,培养协同一致精神教 学 内 容 1、贴膏药(游戏) 2、传运球 场地器材 篮球场 篮球27个 课的 部分 (时间) 教学内容 手段及组织法 运动量 练习次数 练习时间 练习强度 开 始 部 分 一、集合整队, 二、师生问好 三、宣布课的内容 四、检查服装 一、组织队形 ******** ******** ******** ******** Δ 二、要求

精神饱满、声音宏亮 2′ 准 备 部 分 一、准备活动 沿篮球场跑1圈 二、准备操五节 [1] [2] [3] [4] [5] [6] 下一页 教学内容:1.向后转走(齐步) 教学任务:1、学会向后转走(齐步)动作,培养学生遵守组织纪律和集体行动的能力。 2.发展速度和奔跑能力。教学过程:一、准备部分:(8’)1.开课式。2.队列练习:立正、看齐、稍息。3.准备活动:慢跑200米,第八套广播操(8*2)二、基本部分:(28’)1.向后转(齐步)(1)动作:听到口令后,动令落在右脚上,左脚向前半步,脚尖稍向右,以两脚掌为轴,向右后转180度,出左脚向新方向行进。转时,两臂自然摆动,不得外张。(2)教师讲解示范。(3)练习方法:学生集体练习。(4)注意事项:1.教学时应把动作要领讲清楚,示范要正确,可将动作分解教学。2.口令要准确,力求做到规范清楚、宏亮。 2.迎面接力跑(1)方法:接棒人站在起跑线后,右手前伸准备接棒,传棒人以右遥将棒竖起,传给接棒人,接棒人握棒后,迅速跑向对面。(2)组织教学:学生分成四组进行,在场地上画两条相距25米的并行线作起跑线。成纵队相对站立在两端的起跑线后。(3)要求:1.传递棒时不准抛,传棒失落由传棒人拾起继续进行。2.严格遵守纪律,遵守规则。三、结束部分:1.整理放松。2.小结、讲评。 3.宣布下次课内容; 教材1,爬行活动2,游戏:快速穿过小树林教法与任务显形目标:发展学生的灵敏素质、速度素质及身体的协调性。隐形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及创新精神,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及集体荣誉感。结构与时间课的内容组织与教法学生活动场地设计1,课堂常规。2,宣布课的内容。3,激发情趣,提出课的要求。 + 认真听讲,遵守纪律 1,队列练习。 2,垫上操。四列横队1,教师讲练习要求及要领。2,教师口令指挥。组织:学生按顺序拿垫子。教法:1,教师示范讲解。2,个别拍节统一纠正。 1,左右转弯分队走。2,四路纵队变换二路纵队。 1,屈腿坐、纵腿坐练习。2,集体练习垫上操:足踝运动、体转运动、胸部运动、踢腿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 1,爬行活动组织:如图教法:1,教师说谜语导入爬行。3,教师说出动物的名称,指导学生模仿。4,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模仿动物的爬行。5,组织学生进行爬行根据动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模仿。1,模仿婴儿爬。2,模仿壁虎爬。3,模仿尺蠖爬。4,模仿螃蟹爬。5,展开想象,模仿动物爬行。6,商量讨论比赛要采取 2,游戏:快速穿过小树林

(初中体育教案)篮球教学设计

篮球教学设计 初中体育教案 [教学内容] 1、篮球: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急停跳投,教学比赛 2、素质练习:俯卧撑,加速跑,单脚跳 [教学目标与任务] 1、通过学习篮球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投篮以及教学比赛,进一步提高学生篮球基本技战术水平以及学生裁判工作能力。 2、通过素质组合练习,发展学生力量、跳跃、协调性、速度等素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互爱等意志品质。 [教学程序] 一、开始部分(3分钟)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出勤情况。 2、师生问好。 3、教师宣布本次课内容:篮球、素质。 4、安排见习生。

要求:集合队伍快静齐,见习生旁听,协助教师工作。 ●二、准备部分(6分钟) 学生熟悉球性练习 组织教法: 1、教师讲解练习的方法,即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动作或者模仿所见过的某些球星的动 作,每人一球在指定的区域内进行熟悉球性练习。 2、教师下到学生中间一起练习或做一些动作让学生模仿。 要求:学生不能投篮。 ●三、基本部分(32分钟) 1、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练习(8分钟) 动作要领:运球速度快变慢,跨步急停缓前冲,急起运球慢变快,重心前移后腿蹬。 教学重点:手、脚、身体重心协调一致。 教学方法: (1)教师先进行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

(2)学生分两边看示范听讲课。 (3)学生成四列横队列于篮球场中线。 (4)学生分组练习。 练习方法:学生快速运球朝篮球场端线方向作急停急起动作,根据自身能力调节快慢。 (5)教师认真观察学生动作并及时纠正错误。 (6)请个别学生示范,教师进行讲评。 2、急停跳投练习(8分钟) 动作要领:急停动作与运球急停相同。投篮时双脚用力蹬地跳起,眼睛瞄准篮,抬肘伸臂,翻拨指球出手。 注意事项:前臂与手腕要控制好处手力量。 教学关键:向上举球和起跳动作协调一致。 组织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学生认真观察,注意听讲解。 (2)学生分组列于中线(图2)。 (3)学生分组进行急停跳投练习。

中小学篮球队训练计划

中小学篮球队训练计划 中小学篮球队训练计划 一、日期:2012年4月——2012年6月,十二周。 二、总任务: 树立我队快、灵,准的风格,培养顽强,团结战斗作风。以战术训练为重点,从技术入手狠抓五个环节(即体力素质,投篮命中率,篮板球,积极防守,传接球)。坚持身体训练,坚持大运动量训练,争取获得好的成绩。 三、训练原则: 1、训练工作中突出练思想,练作风。并强调篮球基本功练习。 2、战术训练要从难、从严,从是实战出发,特别强调整体配合。 3、战术训练过程中,要进一步组织阵容,配合全队力量,要十名队员都能上场打球,充分发挥全队的特长,克服弱点,全队战术逐渐形成完整的战术体系。 4、每天的自练时间为一小时投篮练习。 5、“练”,“战”结合,每周训练4 天,以练为主(练防守),打教学比赛两次。 6、全队战术训练的过程中,要重视个人战术训练,要区别对待,作到扬长避短。 四、内容: 1、身体训练。 (1)力量:四肢力量与腰部力量为主。

(2)速度耐力:专项素质结合快速传接球,球场各种跑与防守训练。 2、投篮。 (1)3——5米间的中远投。 (2)锋,卫个别队员要掌握6米以外远投。 (3)中锋要掌握转身投篮和勾手投篮。 (4)个别队员要有单挑的能力。 达到一定命中率后,增加投篮强度与对抗性投篮训练。 3、篮板球。 (1)强化篮板球意识,增加抢篮板球的人数。 (2)提高弹跳力,学会卡位提高抢篮板球的成功率。 (3)鼓励有弹跳力的队员冲抢前场蓝板球。 (4)注意拿稳球后快速传出第一传。 4、积极防守。 (1)提高个人防守能力,不断提高抢、断、封、补等攻击性的防守技术。 (2)降低防守重心,掌握各种防守步伐,提高移动速度和扩大防守控制面。 (3)半场紧逼盯人防守与全场紧逼盯人防守的方法和破解方法。(4)做好战术变化,巩固和提高区域联防(2-1-2,1-4)。 4、快攻和防快攻。 (1)争取一切时机反动快攻并要得分。(对方得分发底线球和发边线球破对方紧逼)。

小学篮球课教案设计模板(共4篇)

小学篮球课教案设计模板(共4篇) 篇:小学体育篮球课教案 Fpg 小學體育籃球課教案 教學內容: 1、趣味小籃球(行進間運球) 2、運球接力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行進間運球の動作方法。 2、通過練習能夠基本掌握行進間運球の重、難點。 3、在練習の過程中提高運球の熟練性及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 4、培養學生積極動腦,主動參與學習の良好習慣。 5、培養良好の組織性、紀律性,提高小組長の管理能力。 教學器材:籃球 教學過程: 一、教學常規2分鐘 1、體育委員集合整隊並報告人數。 2、師生問好,教師宣佈本課教學內容、目標並提出教學要求。 3、安排見習生。 二、8分鐘 1、韻律球操3分鐘 A、教師向學生講清要求。 B、學生隨著音樂在教師の帶領下進行韻律。 組織:四列體操隊形 2、熟悉球性練習5分鐘 Fpg Fpg A、運球報數

B、高拋球擊掌 組織:同上 12分鐘 1.運球互指。 在一塊長、寬各5米左右の籃球場上,裏面站三至四人,每人一球。在此場內運球,運球の同時去擊拍別人の球。 A、教師向學生講解遊戲の方法、規則並提出遊戲の注意事項。 B、教師找學生配合一起示範。 C、學生自由結合在規定の區域內進行遊戲。 D、教師巡迴指導。 E、找學生示範,並點評。 F、學生相互交換進行遊戲。 2.搶運球。 把整個球隊分散在球場內,先指定二至三名隊員擔任徒手“搶運球者”,其餘人每人一球。遊戲開始,持球者在場內任意運球,在運球過程中要躲閃“搶運球者”の搶球,“搶運球隊者”則利用合理の動作進行搶打球,一旦打掉運球者の球,兩人互換。遊戲規則: (1)“搶運球者”不得用推、拉等犯規動作搶球,違者搶到球不算; (2) 如果發生被迫運球出界、持球移動或二次運球等違例等情況,則按被打掉球論處。 Fpg Fpg A、學生明白遊戲方法規則。 B、分組進行遊戲,教師參與其中。 四、運二球接力12分鐘 在一個籃球場進行。將球隊分成人數相等の若干組,分別以縱隊形式排至端線外,排頭各持二個球。中線處放幾個旗竿,每隊對一個旗竿。遊戲開始各排頭每只手運一球前進,到中線後繞過旗幹回端線,把球交給下一個隊員。除了用運球方式外,也可用兩手推滾前進,然後再推回,但必須使兩球同時到達目の地。先完成隊為勝。

篮球全册教学设计

体育课教案 课次18 教材 内容 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1.复习防守持球队员技术,单手肩上传球、变方向跑及运球技术动作。 2.教学比赛。 课的部分教学内容及手段组织教法 时 间 开始部分1.体育委员整队集合,报告人数。 2.检查服装。 3.宣布本课内容任务。 4.安排见习生。 组织: ************* ************* ************* ************* △ 要求:快、静、齐。 3` 准备部分一、行进间运球跑,绕场2——3圈。 二、游戏: 1.弱手直线运球接力赛,要求全部用 弱手做。 2.运球抢打游戏。 方法:在固定的区域内每次有6—8 人参加,每人自己边运球边抢打其 他人的球,在自己的球不丢失、不 出界不停止运球的情况下,打别人 的球使其出界,被打出界的人持球 罚出区外,直至最后剩下一人为胜。 组织:8` 基本部分一、复习变方向跑。 方法:如图X2将球传给X1跑向 临近时,突然变向切入篮下接X1 的传球上篮,而后到X1组队尾,X1 传球后抢篮板后到X2组队尾,练习 反复。 组织: 要求: 1.变向突然快速,切入侧身。 2.X1的传球及时到位。 30`

基本部分二、复习防守持球队员与滑步。 1.原地一攻一守。 要求: (1)根据投突动作正确运用滑步和 撤步。 (2)在移动中抢占2人篮中间位置 和距离。 2.全场一对一防运球的练习。 方法:如图。 要求: (1)移动快速步法过用正确。 (2)积极移动保持位置。 (3)移动中保持守防基本姿势。 三、复习单手肩上传球。 1.二人对面传球。 方法:如图所示。 要求:大臂与地面平,与小臂与直 角,传球方法正确。 2.传球—快跑—接球运球上篮综合 练习。如图所示,传球用单手肩上。 要求:动作正确,传准。 四.教学比赛。 组织: 组织: 结束部分一、整队集合。 二、小结讲评。 三、放松——静力拉伸。 四、收拾器材。 组织:四列横队。 教法:教师示范,学生跟着练习。 要求:放松充分,认真听讲评。 4`

初中篮球训练计划电子教案

上海中学篮球训练计划 以《体育与健康》篮球教材为内容。篮球是中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篮球教材具有良好的综合健身作用,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和拼搏精神。中学篮球教材由基本技术、简单战术和教学比赛三部分组成,基本技术在整个教学内容中比重较大。初中阶段重点是学习和初步了解各种基本动作。坚持循序渐进和教与学同步互动的教学方法,游戏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总任务:树立我队快、灵,准的风格,培养顽强,团结战斗作风。以战术训练为重点,从技术入手狠抓五个环节(即体力素质,投篮命中率,篮板球,积极防守,传接球)。坚持身体训练,坚持大运动量训练,争取获得好的成绩。 二、训练原则: 1、训练工作中突出练思想,练作风。并强调篮球基本功练习。 2、战术训练要从难、从严,从是实战出发,特别强调整体配合。 3、战术训练过程中,要进一步组织阵容,配合全队力量,要十二个队员都能上场打球,充分发挥全队的特长,克服弱点,全队战术逐渐形成完整的战术体系。 4、每天的自练时间为一小时投篮练习。 5、“练”,“战”结合,每周训练四次,以练为主(练防守),打教学比赛两次。 6、全队战术训练的过程中,要重视个人战术训练,要区别对待,作到扬长避短。 三、内容: 1、身体训练:(1)力量:四肢力量与腰部力量为主。(2)速度耐力:专项素质结合快速传接球,球场各种跑与防守训练。

2、投篮:(1)6――7米间的中远投。(2)锋,卫个别队员要掌握8米以外远投。(3)中锋要掌握转身投篮和勾手投篮。(4)个别队员要有单挑的能力。达到一定命中率后,增加投篮强度与对抗性投篮训练。 3、篮板球:(1 )强化篮板球意识,增加抢篮板球的人数。(2)提高弹跳力,学会卡位提高抢篮板球的成功率。(3)鼓励有弹跳力的队员冲抢前场蓝板球。 (4)注意拿稳球后快速传出第一传。 4、积极防守:(1)提高个人防守能力,不断提高抢、断、封、补等攻击性的防 守技术。(2)降低防守重心,掌握各种防守步伐,提高移动速度和扩大防守控制面。(3)半场紧逼盯人防守与全场紧逼盯人防守的方法和破解方法。(4)做好 战术变化,巩固和提高区域联防(2-1-2,1-4 )。 5、快攻和防快攻:(1)争取一切时机反动快攻并要得分。(对方得分发底线球 和发边线球破对方紧逼)(2)长传快攻与短传快攻相结合。(3)学会以多打少 (3-2,2-1 )和以少防多的方法。(4)快攻的落位与阵地进攻落位,各个位置的合理移动和移动的时机。 6、阵地进攻。(1)进攻原则:①动中打,运动中形成各个击破,组织掩护配 合。②阵地进攻内外结合,以外为主,中投为主,重点培养3分投手。③在策应 的基础上,发展移动中掩护与突破分球,发展突破后分球立即投篮。④增强个人国过硬技术,个人突破能力,发展底线配合,组织中投配合,调动防守。 四、训练重点安排: 1、第一阶段:(1)讨论和制定计划。(2)抓一般身体素质训练。(3)个人防守与投篮训练。(4)掌握2-1-2联防与协防的站位和移动方法。 2、第二阶段:(1)加大运动量,特别是高强度的训练。2)配合投篮与抢篮板球训练。3)防守战术,重点抓紧逼盯人防守。(4)阵地进攻配合(攻联防,攻半场,全场紧逼盯人)。(5)确定阵容,分组进行教学比赛与公开比赛。

小学体育课教案:篮球游戏

体育课教案:篮球游戏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小篮球游戏活动,熟悉球性,提高控球能力,初步掌握原地运球及行进间运球的基本技术,学会在游戏中运用技术。 2、技能目标:学生主动参与运球游戏练习,在反复的练习中形成能力;发展反应速度、灵敏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在自主练习中学会合作、学会评价;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 4、个性发展:培养学生不怕挫折、顽强拼搏、迎难而上的精神;能在课堂内自觉、自律、自强,并不乏个性的张扬。 教学内容: 篮球:运球游戏 重点:高、低运球 难点:运球按拍球方法 一、开始部分 1、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 4、检查服装; 5、组织队形:如图。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Δ 要求:集队做到快、静、齐,精神饱满,声音宏亮。 引入课的内容:同学们在观看篮球赛时,双方队员出神入化的球技、球员健美的风姿。同学们一定也想象他们一样,掌握熟练的篮球技术。但是,要掌握熟练的篮球技术,必须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多练习。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练习,为打好比赛打下基础。 二、准备活动: 1、教师带领学生沿篮球场跑1圈 2、球操。 (1)头部运动; (2)腹背运动; (3)体转运动; (4)正、侧压腿; (5)腕踝关节运动。 组织队形:扇形(学生在三分线外站立,教师在三秒区内) 教法:教师领作,学生跟随练习。 要求:动作协调、到位。

篮球:运球游戏 (一)耍球游戏: 1、师示范几种耍球方法: (1)双手抛接球; (2)环绕交接球; (3)原地两手交换推滚球。 2、学生自耍球练习。 教师和学生一起练习,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组织队形:散点 (二)原地运球游戏: 1、原地高、低运球: 教法:(1)让学生在原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原地运球练习。 (2)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运球技术情况。 (3)教师讲解示范高、低运球按拍球方法。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展示。 比一比:谁的运球技术水平高。 看一看:谁的运球技术动作优美。 (6)组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组织队形:散点 2、运球看数报数: 方法:原地做左、右手、高低交替结合的运球练习,看老师手势,报出数字。要求:抬头运球,用手的感觉控制球和两手都能运球。 组织队形:散点。 3、运球捅球游戏: (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 方法:在半场以内任意运球,设法捅掉别人的球,并保护好自己的球。 要求:边运球边抬头观察别人动作,注意保护球。 (2)进行游戏。 (3)小结游戏情况。 组织队形:散点。 2、行进间运球: (1)行进间直线运球练习。 ①教师讲解练习方法。 ②学生练习。 ③小结。 组织队形:略 (2)行进间曲线运球练习。 ①教师讲解练习方法。 ②学生练习。 ③小结。 3、以行进间直线运球、行进间曲线运球进行运球接力比赛。

篮球训练课教案1篮球训练理论

篮球训练理论课提纲 一.篮球技术动作与运动技能分析 篮球技术是指符合人体运动解剖学和生物力学原理,篮球运动所运用的专门动作结构方法的总称。简单地说篮球技术是基本技术动作,篮球技术水平是指掌握技术动作的程度。 篮球运动技能是指在篮球比赛和攻防对抗情况下,适时合理地运用技术的能力。篮球运动技能是篮球技术实践的表现,运动技能水平是指运用技术的能力程度。 衡量运动员技术的标准:技术动作的规范性、熟练性、准确性、动作的幅度、速度、质量、难度。 衡量运动员技能的标准:技术动作应用的节奏与时机,应用的合理性与实效性,技术动作的对抗与应变控制能力。 二.开放性运动技能与闭合性运动技能 所谓开放性运动技能:在比赛或实践过程中技术应用同练习过程中的动作组合结构总因时间、位置、对手等外部情境有很多差异或变化,技术运用的条件和时机千差万别,而是需要根据对手的情况做出判断,及时、合理的运用相应技术动作。 所谓闭合性运动技能:在比赛或实践过程中技术应用同练习过程中的动作组合结构没有差异或变化,技术运用只要按练习时的动作的组合结构形成动力定型,保证完成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动作的质量。 篮球运动技能属于开放性运动技能。在篮球实践过程中技术动作的组合与结构同练习过程中的动作组合与结构总因时间、位置、对手等外部情境有很多差异或变化,技术运用的条件和时机千差万别,不能完全按练习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同伴与对手的情况做出判断,及时、合理的运用相应的篮球技术。 在篮球运动技能中,基本技术动作是基础,队员的运动技能水平表现在完成技术动作的质量和效果上。如何将技术动作转化成运动技能,取决于两个条件。 一是提高技术动作质量、难度和对抗能力的身体条件,它包括身高、形

篮球训练课教案

篮球训练课教案 【篇一:篮球队训练计划及其教案】 小学篮球队训练计划 一、日期: 二、总任务: 树立我队快、灵,准的风格,培养顽强,团结战斗作风。以战术训 练为重点,从技术入手狠抓五个环节(即体力素质,投篮命中率, 篮板球,积极防守,传接球)。坚持身体训练,坚持大运动量训练,争取获得好的成绩。 三、训练原则: 1、训练工作中突出练思想,练作风。并强调篮球基本功练习。 2、战术训练要从难、从严,从是实战出发,特别强调整体配合。 3、战术训练过程中,要进一步组织阵容,配合全队力量,要十名队员都能上场打球,充分发挥全队的特长,克服弱点,全队战术逐渐 形成完整的战术体系。 4、每天的自练时间为一小时投篮练习。 5、“练”,“战”结合,每周训练6 天,以练为主(练防守),打教学比赛两次。 6、全队战术训练的过程中,要重视个人战术训练,要区别对待,作到扬长避短。 四、内容: 1、身体训练。 (1)力量:四肢力量与腰部力量为主。 (2)速度耐力:专项素质结合快速传接球,球场各种跑与防守训练。 2、投篮。 (1)3——5米间的中远投。 (2)锋,卫个别队员要掌握6米以外远投。 (3)中锋要掌握转身投篮和勾手投篮。 (4)个别队员要有单挑的能力。 达到一定命中率后,增加投篮强度与对抗性投篮训练。 3、篮板球。 (1)强化篮板球意识,增加抢篮板球的人数。 (2)提高弹跳力,学会卡位提高抢篮板球的成功率。

(3)鼓励有弹跳力的队员冲抢前场蓝板球。 (4)注意拿稳球后快速传出第一传。 4、积极防守。 (1)提高个人防守能力,不断提高抢、断、封、补等攻击性的防守 技术。 (2)降低防守重心,掌握各种防守步伐,提高移动速度和扩大防守 控制面。 (3)半场紧逼盯人防守与全场紧逼盯人防守的方法和破解方法。(4)做好战术变化,巩固和提高区域联防(2-1-2,1-4)。 4、快攻和防快攻。 (1)争取一切时机反动快攻并要得分。(对方得分发底线球和发边 线球破对方紧逼)。 (2)长传快攻与短传快攻相结合。 (3)学会以多打少(3-2,2-1)和以少防多的方法。 (4)快攻的落位与阵地进攻落位,各个位置的合理移动和移动的 时机。 五、二十周训练重点安排: 1、第一周:学习移动技术 2、第二周:a学习运球技术、 b双手胸前传接球 3、第三周:a复习移动技术 b复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c复 习原地运球技术 d学习行进间运球技术(行进间高、低运球) 4、第四周:a复习行进间运球技术b学习移动技术(滑步、撤步) 5、第五周:a复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b学习单手肩上传球、双手胸前反弹传球技术 6、第六周:a复习移动技术 b学习变向运球技术、运球急停急起 技术 c学习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7、第七周:a复习行进间变向运球和运球急停急起技术 b复习行 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c学习原地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 8、第八周:a复习防守移动技术 b学习防运球 9、第九周:a学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b复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技术 10、第十周:a复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b复习行进间运球技术 11、第十一周:a复习移动技术 b复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c 复习行进间变向运球和运球急停急起技术

篮球队训练计划及其教案精

小学篮球队训练计划 一、日期: 二、总任务: 树立我队快、灵,准的风格,培养顽强,团结战斗作风。以战术训练为重点,从技术入手狠抓五个环节(即体力素质,投篮命中率,篮板球,积极防守,传接球。坚持身体训练,坚持大运动量训练,争取获得好的成绩。 三、训练原则: 1、训练工作中突出练思想,练作风。并强调篮球基本功练习。 2、战术训练要从难、从严,从是实战出发,特别强调整体配合。 3、战术训练过程中,要进一步组织阵容,配合全队力量,要十名队员都能上场打球,充分发挥全队的特长,克服弱点,全队战术逐渐形成完整的战术体系。 4、每天的自练时间为一小时投篮练习。 5、“练”,“战”结合,每周训练6 天,以练为主(练防守,打教学比赛两次。 6、全队战术训练的过程中,要重视个人战术训练,要区别对待,作到扬长避短。 四、内容: 1、身体训练。 (1力量:四肢力量与腰部力量为主。 (2速度耐力:专项素质结合快速传接球,球场各种跑与防守训练。 2、投篮。 (13——5米间的中远投。

(2锋,卫个别队员要掌握6米以外远投。 (3中锋要掌握转身投篮和勾手投篮。 (4个别队员要有单挑的能力。 达到一定命中率后,增加投篮强度与对抗性投篮训练。 3、篮板球。 (1强化篮板球意识,增加抢篮板球的人数。 (2提高弹跳力,学会卡位提高抢篮板球的成功率。 (3鼓励有弹跳力的队员冲抢前场蓝板球。 (4注意拿稳球后快速传出第一传。 4、积极防守。 (1提高个人防守能力,不断提高抢、断、封、补等攻击性的防守技术。 (2降低防守重心,掌握各种防守步伐,提高移动速度和扩大防守控制面。 (3半场紧逼盯人防守与全场紧逼盯人防守的方法和破解方法。 (4做好战术变化,巩固和提高区域联防(2-1-2,1-4。 4、快攻和防快攻。 (1争取一切时机反动快攻并要得分。(对方得分发底线球和发边线球破对方紧逼。 (2长传快攻与短传快攻相结合。 (3学会以多打少(3-2,2-1和以少防多的方法。

小学篮球课教案

小学篮球整体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1、了解篮球运动的起源,知道一些简单的篮球规则。2、对篮球运动产生兴趣,发展跑、运、传、接、投等基本动作技能。3、在学习中充分展现自我,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教学要点:熟悉篮球的基本动作技能,弘扬个性。 教法学法:一了解起源,知道一些简单规则。学习基本站立、移动的方法。体育常识:篮球重点:知道篮球运动的起源,了解一些简单的规则。难点:对篮球运动的兴趣。现代教学技术法;情景教学法;裁判法;直观法。思考法;动作模仿法;观察法;分析、讨论、提高。 二移动、持球的方法,发展协调性和控制球的能力。原地行进间运球。游戏:活动篮筐重点:臂带手腕、指按。难点:手和脚的协作配合。动眼、动耳、动口、动脑、动手。比较、分析、练习、提点。 三初步掌握原地传、接球的方法。单手肩上投篮基本动作技能。单手肩上投篮游戏:活动篮筐重点:手腕前屈,手法正确。难点:脚蹬、臂伸腕外翻,上、下肢协调。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投篮练习,体会投篮要领。徒手练习,以一球模仿投篮,体会用力顺序。 四进一步掌握综合运用基本技能的能力。快乐篮球—争当小姚明重点:熟悉篮球的基本技能,弘扬个性。难点:各种活动的科学创想。教师引领、师生互动、引导体验、创想练习。发表看法,互观、互帮、互学、评价。 阶段教学内容: 水平一:(1-2年级) 学习领域一:运动技能 学习领域二:身体健康 1、柔韧性学习 2、灵敏性学习 3、速度学习 学习领域三:心理健康 学习领域四:理论知识学习 学习领域五:社会适应能力 水平二:(3-4年级) 学习领域一:运动技能 (一)技术基础学习 (二)基本技术训练 学习领域二:身体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