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

人体寄生虫
人体寄生虫

人体寄生虫学

教案

临床医学系本科

第一篇总论(introduction)

一、人体寄生虫学(定义、研究范畴、目的及意义)

1、定义

▲2、范围医学原虫学

医学蠕虫学

医学节肢动物

3、任务

4、目的

二、寄生虫、宿主和寄生关系

▲1、演化中的寄生现象共生

共栖

寄生2、寄生虫的生物学

(1)寄生虫的类别

寄生部位

器官

时间长期;暂时性

▲性质专性寄生虫

兼性寄生虫

偶然寄生虫

▲机会致病寄生虫(2)生活史

(3)感染阶段▲

(4)宿主的类别▲

终宿主(final host)

中间宿主(internediate)

保虫宿主(reservior)

转续宿主(transpot host)

(5) 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配子生殖

接合生殖

无性生殖多分裂

二分裂

芽殖

世代交替

三、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1、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

(1)夺取营养

(2)机械性损伤

(3)毒性及抗原性作用

2、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

(1)先天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2)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三、寄生生活对寄生虫的形态和生理的影响

四、寄生虫病的流行与传播

流行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流行特点:地方性

季节性

自然疫源性

流行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五、寄生虫病的特点及其对人类的危害

1、寄生虫病的特点▲

(1)带虫者

(2)隐性感染

(3)多寄生现象

(4)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IgE升高

(5)异位寄生

2、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

(1)各国寄生虫病危害情况

(2)我国:解放前五大寄生虫病▲

日本血吸虫病;黑热病;丝虫病;疟疾;钩虫病

机会致病寄生虫:如卡氏肺孢子虫、弓形虫、隐孢子虫

第二篇医学原虫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概述

掌握原虫的基本结构,了解其生活史类型及致病特点。

原虫是由一个细胞构成,它具有进行生命活动的全部功能。

1.形态要点:

基本结构细胞膜(虫体表面称表膜)

细胞核(核内物质和核仁,是原虫生存繁殖的遗传物质)

细胞质

由细胞质形成的运动细胞器:伪足

鞭毛

纤毛

波动膜

2.生活史类型:

(1)完成生活史只需一种宿主。

(2)完成生活史需要脊椎动物作为宿主。

(3)完成生活史需要在吸血昆虫体内发育。

3.致病特点:

(1)增殖作用

致病性原虫个体微小,侵入人体后,需战胜机体

的防御机能,增殖到相当的数量后,才出现临床

症状。

(2)播散能力

(3)机会致病

4.分类:

依据其运动细胞器的不同,归属于原生动物亚界的四个纲:

叶足虫纲

动鞭虫纲

孢子虫纲

毛基裂纲(纤毛运动)

第十章叶足虫纲

第一节溶组织阿米巴

结肠内阿米巴

重点掌握与致病和病原学诊断有关的形态特征、生活史、致病和实验诊断,致病为难点,应注意分析理解。

一、形态要点:

1.滋养体

包囊

列表,两种阿米巴形态鉴别要点

二、生活史

▲1.肠腔型:四核包囊→小滋养体→四核包囊

▲2.组织型:小滋养体→大滋养体

三、致病:

1.致病因素虫株毒力

虫体寄生环境

宿主的免疫功能状态

2.致病特点:

▲形成口小底大的烧瓶状溃疡

3.临床表现:

(1)肠阿米巴病急性---脓血便、腹泻、味极腥臭。

慢性---阿米巴肉芽肿

(2)肠外阿米巴病:▲

阿米巴肝脓肿

阿米巴肺脓肿

阿米巴脑脓肿

皮肤病阿米巴

四、实验诊断

1.病原学诊断

(1)便检查滋养体▲

包囊

(2)组织检查:乙状结肠镜查黏膜的溃疡病变

肝脓肿穿刺液检查

2.免疫学诊断

辅助性诊断

五、流行

流行基本环节: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六、防治

1.治疗患者与带虫者

甲硝唑,带虫者主要用二氯散糖酸酯治疗2.切断传播途径

第二节蓝氏贾第鞭毛虫自学*

问题:

1.蓝氏贾第鞭毛虫生活史同阿米巴有何不同?

2. 蓝氏贾第鞭毛虫致病特点是什么?

第十章鞭毛虫纲

第一节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形态特点▲

1. 无鞭毛体

2.前鞭毛体

二.生活史要点▲

1.需两个宿主白蛉和人(哺乳动物)

2.感染阶段前鞭毛体

3.传入途径白蛉叮咬传播

4.致病阶段无鞭毛体

5.寄生部位人或哺乳动物单核巨噬细胞内三.致病要点

1. 潜伏期长

2.肝、脾、淋巴结肿大

3.全血性贫血

4.白蛋白和球蛋白比例倒置

5.蛋白尿和血尿

6.黑热病造成死亡原因

7.我国黑热病临床表现

8.预后

四.实验诊断

1.病原学检查

(1)穿刺检查

(2)皮肤活组织检查

(3)体外培养法

(4)动物接种

2. 免疫诊断

五、流行特点

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

六、防治

1.治疗病人

2. 消灭白蛉

阴道毛滴虫

一、形态特征

二、生活史简单

三、感染方式

四、阴道炎如何形成的

五、实验诊断

六、防治

(五、六为自学)

第十二章孢子虫纲

一、分类地位

顶端复合物门

孢子虫纲、血孢子虫目

二、疟疾史

我国为疟疾最早的国家,远在公元前1562-1066年商殷时代甲骨文中就有鸟形疟的文字,表明有三千多年历史。

三、对疟疾的认识

1.鬼神说

2.气候说“神气”

3.饮食说无食不成疟

4.细菌说

十九世纪分离疟疾杆菌,后被否。未成功▲

5.原虫说

1716年-1836年于脑、脾发现灰色斑纹▲

十九世纪中叶,组织切片和血液中发现色素团块▲

1878年Laweran发现团块突然伸出几根鞭毛,证明为原虫丝壮体。

1886年定为疟原虫,是年发现为无性分裂和疟疾发作的虫子。1891年随着染色的发展,原虫的结构精细可见,并且在二十世纪,先后把寄生人体的疟原虫分为四种: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卵形疟。

第一节疟原虫

一、形态、种的比较见表

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

环状体环大,占红细胞1/3 粗壮,1/3 多环多核

大滋养体胞质增多、出现虐色素成大环状虐色素集中一团

裂殖体前期核2-4个,虐色素集中核分裂成多个滋养体核分裂多个成熟裂殖体裂埴子12-24个 6-12个 8-36个

雄配子体核松,位于中央同腊肠形

雌配子体核结实,偏位圆形,核偏位新月形二、生活史:世代交替

▲1.在人体内发育

迟发型子孢子

红细胞外期

速发型子孢子

红细胞内期裂体增殖、配子体形成

▲2.在按蚊体内的发育

在蚊胃内→有性生殖,♀♂配子体→合子→动合子。

在蚊基底膜下→子孢子生殖(囊合子→子孢子)

三、致病

1.致病特点:

(1)肝脾肿大(2)贫血(3)病理因素

2.临床表现

(1)发作表现:寒战期、发热期、出汗热退期。

(2)再燃▲

(3)复发▲

四、实验诊断

1.病原检查末梢血涂片法

2.免疫学诊断

五、流行与防治自学*

第三篇医学蠕虫学

一、概念:

蠕虫为多细胞动物,虫体柔软,可借肌肉收缩而蠕动,故称蠕虫(helminth)

二、分类

1、线形动物门

2、扁形动物门

3、棘头动物门

三、形态:

圆柱形,线状,舌状,叶状,带状

四、生活史:

感染阶段:生活史中一个特定的感染阶段

▲1、生物源性蠕虫

▲2、土源性蠕虫

四、幼虫移行症

幼虫非正常宿主体内移行器官损害不能发育为成虫

第一节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一、形态学鉴别要点

1、成虫:重点掌握外形,口吸盘和腹吸盘,消化系统

和生殖系统的特点

(1)外形似葵花籽,体扁平,半透明

(2)口吸盘位于虫体的前端,腹吸盘位于虫体前端近1/5处,略小于口吸盘

(3)雌雄同体

(4)两肠支

2、虫卵:蠕虫卵最小

(1)低倍镜下似芝麻

(2)前端有小盖

(3)内含毛蚴

三、生活史▲

要点:生活史复杂,重点掌握:终宿主、保虫宿主、中间宿主、成虫寄生部位、感染阶段和方式

1、成虫寄生于人体(终宿主)或哺乳动物(猫狗—保虫宿主)的肝胆管内

2、保虫宿主—猫、犬

3、第一中间宿主齿豆螺、纹召螺、长角涵螺

4、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

5、感染阶段和方式:囊蚴;经口

三、致病作用

1、成虫寄生于肝胆管内—病理改变▲

(1)胆管壁炎症—阻塞性黄疸(管壁结缔组织增生,管腔变窄)

(2)胆结石死亡成虫、虫卵可作为结石核心形成胆

结石

(3)胆管炎、胆囊炎继发细菌感染

(4)肝癌长期感染可诱发

2、临床表现

(1)轻度感染(早期或寄生数量较少时),不表现症状(2)重度感染:出现营养不良、腹痛、肝脾肿大及神经衰弱和黄疸等。晚期则可出现肝硬化、腹水、

肝昏迷、消化道出血甚至死亡。儿童重度感染时

可有类侏儒症。

四、实验诊断

1.病原学诊断检获虫卵即可确诊

水洗自然沉淀法

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检出率几乎达100%

五、流行

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六、防治:吡喹酮

第二节肺吸虫(卫氏并殖吸虫)

一、形态

1、成虫

2、虫卵

二、生活史▲

1、终宿主

2、中间宿主

3、感染阶段和方式

4、虫体在人体内的移行和发育

三、致病作用

▲肺部病变脓肿期

囊肿期

纤维瘢痕期

皮下型:皮下游走性结节和包块

腹型:腹痛、腹泻、血便等

脑型:头痛、癫痫、偏瘫等

四、实验诊断

五、流行与防治

人体常见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人体常见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发表时间:2019-12-25T11:42:20.313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34期作者:于玲 [导读] 切断传播媒介等多个渠道,多管齐下,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即可有效提升寄生虫病的防控效果,保障大众健康安全。 (吉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寄生虫病防治科吉林 132001) 【摘要】寄生虫病即寄生虫侵入人体导致的相关疾病,其具有发病迅速的特点,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较大;多因饮食感染所致,常见寄生虫包括蛔虫病、蛲虫病、绦虫病、钩虫病等。同时存在因皮肤感染致病的情况,包括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黑热病。病情严重的可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深入探讨其病症机理,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寄生虫病防治现状,分析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控内容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深入了解寄生虫病的发病机制,明确其对人体的危害,并采用相应的预控措施,通过驱虫、治疗性驱虫、预防性驱虫、清除外界环境虫源、切断传播媒介等多个渠道,多管齐下,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即可有效提升寄生虫病的防控效果,保障大众健康。 【关键词】寄生虫病;饮食感染;皮肤感染;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R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4-0040-02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for common parasitic diseases in human body Yu Ling Department of Disinfection and Parasitic Diseases,Jilin City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Jilin 132001,China 【Abstract】Parasitic diseases,which are related diseases caused by parasites invading the human body,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pid onset and cause great harm to human health; mostly due to dietary infections,common parasites include tsutsugamushi and tsutsugamushi.Ascariasis,hookworm disease,etc.There are also cases of skin infection due to skin infections,including schistosomiasis, malaria,filariasis,and kala-azar.In severe cases,the patient's life health and safety can be directly threatened.Therefore,in-depth study of the mechanism of the disease,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arasitic diseases in China,the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ntent of parasitic diseases has very positive clinical significance.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hogenesis of parasitic diseases,clear its harm to the human body,and use appropriate pre-control measures,through deworming,therapeutic deworming,preventive deworming,clearing external environmental insect sources,cutting off the media,etc.Channels,multi-pronged,adhere to the "prevention first,anti-heavy governance" principle,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arasitic diseases,to protect public health and safety. 【Key words】Parasitic diseases; Dietary infections; Skin infection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寄生虫病为常见慢性疾病,因虫种和寄生部位不同,引起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各异;寄生虫病在临床上具有复杂多样的病理表现,同时其疾病分布广泛,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病,根据流行病学研究内容可见,寄生虫病是传染性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人体寄生虫为一类真核生物[1]。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发展,寄生虫病的关注程度不断提升,其复杂的生活史及独特的生物学特征,既不同于普通的经济动物,又不归属于微生物,因此寄生虫病的防治效果长期以来并不理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传染性疾病研究及热带病研究中的内容显示,2018年公布要求重点防治的 10 种热带疾病中,有7种为寄生虫病,虽然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升与医疗环境的改善,在生活环境好转的情况下寄生虫病的发生率有所下降,但我国仍然有多种寄生虫病流行[2]。因此,本文着重探讨人体常见寄生虫病的病症机理,探究寄生虫病的防治方向,具体内容详见下文。 1.寄生虫的类型 人体常见的寄生虫类型繁多,致病后的反应也不尽相同,且根据不同条件,其分类标准也并不一致,常见类型包括螨虫、吸血虫、绦虫、钩虫、疥虫、蛲虫、弓形虫、蓝氏贾第虫等。 1.1 寄生时间分类 根据寄生时间因素,可将其分为暂时性寄生虫与永久性寄生虫,顾名思义,暂时性寄生虫的治疗难度相对较低,多源于寄生虫在摄食过程中,短时间逗留于宿主体内的情况,通常此类症状,当寄生虫达到某种寄生目的后即会离开,常见类型包括昆虫类的雌蚊等,值得注意的是,暂时性寄生虫疾病存在定期寄生的概念,常见类型如马胃蝇幼虫,因其会定期寄生于马胃部而得名[3]。另一方面,永久性寄生虫即寄生虫整个生活史都将寄生于宿主的疾病,常见类型包括日本吸血虫、猪旋毛虫等,此类症状通常较为严重,且治疗难度较高,也是目前最主流的疾病类型之一。 1.2 寄生部位分类 根据寄生时间分类的理论,临床上常根据寄生部位的差异对寄生虫病进行区分,即体内寄生与体外寄生,顾名思义,体内寄生即完全寄生于宿主体内寄生虫疾病,主要部位包括肾脏、肺、肝、肠道等,此类疾病也是导致患者生命健康安全的主要病因,常见日本吸血虫、姜片吸虫等类型。同理,体位寄生即寄生于宿主体外的疾病类型,于人体而言,多寄生于皮肤表面、表皮内、头发内等部位,多见于虱、疥螨等。 2.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 不同的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差异巨大,通常寄生虫分布于人体小肠里,如血吸虫,多源于饮食不洁,其幼虫囊虫多分布于肺部,阴道毛滴虫多分布于阴部,此类寄生虫病将直接导致其器官损伤,同时,寄生虫均有一定程度的营养掠夺能力,很容易导致炎症、血管阻塞等疾病。蛔虫多源于摄食传播,孵化后刺穿人体内脏壁,随后进入血液,经血流进入肺部,若经咳出、吞咽,将再次回到内脏,很容易引发发烧、疲劳、过敏、皮疹、呕吐、腹泻及神经问题。血吸虫将直接损害患者器官,成虫能寄生在人类宿主身上数十年,可能数年不显示任何症状,常见症状包括热、疼痛、咳嗽、腹泻、肿胀、昏睡。绦虫多通过污染食品渠道传播,作用于人体容易造成恶心、呕吐、内脏发炎、腹泻等症状。蛲虫可直接导致蛲虫病,其虽然不会进入血液,但可在体外产卵,因其肛周搔痒,引发炎症[4]。 3.寄生虫感染的防控措施 3.1 驱虫 驱虫是抑制寄生虫疾病最直接的防控措施之一,其主要通过消灭传染源切断感染风险,可强化流动人口监测,控制流行区传染源的输

人类与寄生虫之间存在着共生关系

人类与寄生虫之间存在着共生关系,这些寄生虫和微生物甚至能够改变人类的身体状况和人类进化。然而同时寄生虫对于人体的损害却超过了益处。目前,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撰文列举了最普通的十大人体寄生虫,它们对人体都是有害的。 1、钩虫 钩虫的学名是“Necator americanus”,最初钩虫是生活在人体之外的环境中,之后通过受污染的水、水果或者蔬菜进入人体内。 钩虫主要生长在人体的肠道中,它们吸附在肠道壁上,吸食着宿主的血液,有时会导致人体出现贫血症。 人体表现症状:身体虚弱、腹痛、恶心反胃、腹泻和贫血。 2、疥癣螨

疥癣螨的学名是“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人们通常称它为疥螨,这种寄生虫是通过身体接触进行传播的。雌性疥癣螨会在人体皮肤上产卵,从而导致皮肤搔痒和炎症,当雌性疥癣螨将卵植入人体皮肤内将会更加恶化,人体皮肤会出现强烈的搔痒,并出现疥疮。 人体表现症状:搔痒、疼痛、脓疮节、皮肤刺激。 3、蛔虫

蛔虫的学名是“Ascaris lumbricoides”,它们是影响人体的最大肠道线性虫,最大身体可增长至15-35厘米。 蛔虫进入人体主要是通过人体食物摄取,蛔虫卵孵化速度很快,会穿破肠道壁,然后进入血液。蛔虫有时会进入肺部,人体咳嗽会将它们弹回内脏之中。 人体表现症状:发烧、疲倦、过敏性皮疹、呕吐、腹泻、神经出现问题、不停地喘息、咳嗽。 4、扁形血吸虫

扁形血吸虫的学名是“Schistosom a mansoni”,有时也被人们称为裂体血吸虫,它们生活在感染伤口的血液中,会引发血吸虫病。扁形血吸虫生活在水中,能够刺穿接触污染水的受害者皮肤。 扁形血吸虫能够导致人体出现炎症和器官受损,尤其是肝脏。成年扁形血吸虫能够进入人体寄宿十年之久,也会寄宿多年也不导致任何症状。它们会通过粪便离开人体,在蜗牛寄宿体中度过剩下的时光。 人体表现症状:发烧、疼痛、咳嗽、腹泻、体腺肿胀、昏睡不醒。 5、绦虫

人体寄生虫学生活史图

《人体寄生虫学》图表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 【生活史】终宿主为人和猫、犬等食肉类哺乳动物,成虫寄生在肝胆管内;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如豆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虾。 【学习要点及难点】 (1)肝吸虫完成生活史过程中需要两个中间宿主; (2)肝吸虫囊蚴为其感染阶段; (3)成虫寄生在宿主体内主要引起肝脏损害; (4)粪便或十二指肠引流液中检获虫卵是确诊肝吸虫病的主要依据; (5)改变饮食习惯,防止食入活囊蚴是防治肝吸虫病的关键 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Fasciolopsis buski) 【生活史】姜片吸虫生活史基本同肝吸虫,但成虫寄生在人和猪等动物的小肠内,第一中间宿主为扁卷螺,尾蚴附着在水生植物(红菱、浮萍、茭白等)表面形成囊蚴,人体感染是经生食以上水生植物而误食了囊蚴所致。 【学习要点及难点】 (1)姜片虫完成生活史需要一个中间宿主和水生植物媒介;成虫主要寄生在终宿主的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 (2)姜片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成虫寄生引起的机械性损伤和虫体代谢产物引起的

变态反应; (3)检获粪便中虫卵是确诊姜片虫感染的主要方法。姜片虫卵与肝片形吸虫卵和棘口类吸虫卵的形态十分相似,应注意鉴别。 并殖吸虫(肺吸虫, Paragonimus westermani) 【生活史】生活史过程基本同华支睾吸虫,但成虫寄生在人或食肉类哺乳动物的肺脏,第一中间宿主为川卷螺,尾蚴在淡水蟹(溪蟹)或蝲蛄等甲壳类动物(第二中间宿主)体内形成囊蚴,人因误食囊蚴而感染。 【学习要点及难点】 (1)肺吸虫完成生活史需两个中间宿主;囊蚴脱囊后有童虫阶段;常见由肝脏表面或经肝或直接从腹腔穿过膈肌而入肺; (2)肺吸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急性期和慢性期两个阶段:急性期表现轻重不一;慢性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脓肿期、囊肿期、纤维疤痕期; (3)肺吸虫因寄生在适宜的终宿主肺脏而得名,肺吸虫病主要包括卫氏并殖吸虫病(人兽共患型)和斯氏狸殖吸虫病(兽主人次型)。前者临床表现较复杂,可以分为:胸肺型、腹型、皮下包块型、脑脊髓型、亚临床型及其他型;后者引起皮肤或内脏幼虫移行症。 (4)从痰或粪便中找到虫卵,摘除的皮下包块中找到虫体即可确诊。但因从痰或粪便中找到虫卵困难,可用免疫学诊断作为辅助手段; (5)预防本病最有效方法是不生食或半生食溪蟹、蝲蛄及其制品,不饮生水。健康教育是控制本病流行的重要措施。 肝片形吸虫(Fasciola hepatica) 【生活史】成虫多寄生在牛、羊等食草动物和人肝胆管内,人因生食水生植物而误食了囊蚴而感染。第一中间宿主是椎实螺;媒介植物为水田芹等。

人体寄生虫学平时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寄生虫(parasites)和宿主(host):过寄生生活的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和单细胞的原生生物。寄生(parasitism):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受害者提供营养和居住场所给受益者,这种关系称为寄生。受益者称为寄生物(parasite),受害者称为宿主(host)。 2.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3.终宿主(definitive host )指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4.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亦称储存宿主,指某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也可寄生于脊椎动物,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将体内的寄生虫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将这些脊椎动物称之为储存宿主或保虫宿主。 5.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 )有些寄生虫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后不能发育成虫,但能存活并长期维持幼虫状态,只有当该幼虫有机会进入其适宜宿主体内时,才能发育为成虫。这种非适宜的宿主称为~。 6.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发育、繁殖的整个过程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7、人兽共患寄生虫:在脊椎动物和人之间自然地传播着的寄生虫病,称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亦称寄生虫性动物源性疾病。 8.带虫免疫:人体感染某些原虫后,产生一定的保护性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可杀伤体内大部分原虫,但还不能彻底消灭,体内仍存有少量原虫,并对再感染的原虫有一定抵抗力,无虫体免疫力消失,这种免疫现象称带虫免疫。 9.伴随免疫:初次感染血吸虫后,体内活成虫产生特异性免疫,对己存在体内的活成虫不起作用,但可杀伤入侵的早期童虫,这种现象称为伴随免疫。 10.隐性感染: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感染某些寄生虫后,不出现临床症状,用常规的病原学诊断方法不易查到病原体,称为隐性感染。 11.带虫者:大多数情况下,人体感染寄生虫后并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这些人称带虫者。 12.幼虫移性症:指一些寄生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人或动物)后,不能发育为成虫,这些幼虫在体内长期移行造成局部或全身性的病变,如斯氏狸殖吸虫童虫寄居在人体可引起内脏或皮肤等部位损害(幼虫移行症). 13.异位寄生:有些寄生虫在常见的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这种寄生现象称异位寄生。 14.异位损害ectopic lesion:日本血吸虫成虫在门脉系统以外的静脉内寄生称异位寄生,而见于门脉系统以外的器官或组织的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则称异位损害(或异位血吸虫玻人体常见的异位损害在脑和肺。 15、机会致病寄生虫:一些寄生虫,如弓形虫,隐孢子虫,卡氏肺孢子虫感染宿主后,在其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宿主免疫功能受累时,可出现异常增殖且致病力增强. 机会致病原虫:在寄生原虫中,有些种群对健康宿主不表现明显致病性,却在这类宿主引起急性感染或严重发作,这类虫种称为机会致病原虫。 16、包囊携带者(cyst carrier)指粪便中持续排出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的无症状带虫者,是阿米巴病的主要传染源。 17.疟疾发作:是指由于红细胞内期裂殖体成熟后胀破红细胞,裂殖子和疟原虫代谢产物、变性和残余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碎片等一并进入血流;其中一部分被多形核白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细胞吞噬后,刺激这些细胞产生内源性的热原质,与疟原虫的代谢物共同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中枢,引起疟疾发作。典型的发作表现为周期性的寒战、发热和出汗退热三个阶段。 18.疟疾复发:经过抗疟治疗或免疫作用,杀灭所有红细胞内期疟原虫,疟疾发作停止。在无新感染的情况下,由于肝细胞内迟发型子孢子形成的休眠体复苏,进行裂体增值产生的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内发育,引起的发作称复发。只有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可引起复发。 19.疟疾再燃:急性疟疾患者由于治疗不彻底或机体产生了免疫力,大部分红细胞内疟原虫被杀死,疟疾发作停止。在无新感染的情况下,由于残存的红细胞内的少量疟原虫大量繁殖,再次引起的发作称再燃,四种疟原虫均可引起再燃。 20.夜现周期性:微丝蚴白天不出现于外周血液,集中于肺毛细血管,晚上出现在外周血液中,称夜现周期性。 21.棘球蚴砂:棘球蚴中的生发囊、子囊、孙囊中的原头蚴脱落下来的沙粒状颗粒物质。 22.自体内重复感染(auto-infection):自体内感染是猪囊尾蚴病的感方式之一,绦虫病患者反胃,呕吐时,肠道的逆蠕动将孕节反入胃中引起感染。

人体寄生虫复习题2015(1)剖析

2015年《人体寄生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关于蠕形住肠线虫卵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无色透明 B.两侧不对称,一侧扁平,一侧稍凸 C.卵自虫体排出时,卵内胚胎已发育至蝌蚪期 D.感染期卵内含一条盘曲的幼虫 E.卵壳外有凹凸不平的蛋白膜 2.卫氏并殖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 A.纹沼螺 B.赤豆螺 C.扁卷螺 D.川卷螺 E.钉螺 3.痰液中可查到哪种吸虫卵? A.斯氏狸殖吸虫卵 B.日本血吸虫卵 C.卫氏并殖吸虫卵 D.华支睾吸虫卵 E.以上均否 4.在我国流行的血吸虫是 A.曼氏血吸虫 B.日本血吸虫 C.埃及血吸虫 D.间插血吸虫 E.湄公血吸虫 5.没有卵盖的吸虫卵是 A.华支睾吸虫卵 B.血吸虫卵 C.斯氏狸殖吸虫卵 D.布氏姜片吸虫卵 E.卫氏并殖吸虫卵 6.与其他吸虫相比,日本血吸虫成虫独有的形态特点之一是 A.有口、腹吸盘 B.雌雄异体 C.雌雄同体 D.睾丸分支状 E.背腹扁平 7.有侧棘的吸虫卵是 A.华支睾吸虫卵 B.斯氏狸殖吸虫卵 C.布氏姜片吸虫卵 D.日本血吸虫卵 E.以上均否 8.日本血吸虫主要致病阶段是 A.成虫 B.毛蚴 C.尾蚴 D.虫卵 E.童虫 9.日本血吸虫的感染阶段和感染方式是 A.毛蚴经皮肤感染 B.童虫经皮肤感染 C.童虫经口感染 D.尾蚴经皮肤感染 E.毛蚴经口感染 10.链状带绦虫对人体危害最大的阶段是 A.成虫 B.虫卵 C.囊尾蚴 D.似囊尾蚴 E.六钩蚴 11.肥胖带绦虫的终宿主为 A.牛 B.骆驼 C.羊 D.人 E.猪 12.细粒棘球绦虫对人体的主要致病阶段是 A.成虫 B.虫卵 C.六钩蚴 D.棘球蚴 E.囊尾蚴 13.带绦虫驱虫治疗后,为观察疗效,应检查哪项指标 A.虫卵 B.链体 C.头节 D.成节 E.孕节

医学寄生虫典型病例分析

医学寄生虫病例分析(典型) (一) 男性患者,34岁,公司员工。2周前结束东南亚等国旅行,归国后即出现腹痛、腹泻,随着时间推移病情加剧;继而出现恶心、呕吐、胀气、粘液血便和里急后重等症状人院。 体格检查:体温38. 5℃,肝脾正常,心肺正常。 血液检查:血细胞比容0.45,红细胞4. 5×1012 /L,白细胞7.1×109/L。 粪便检查:粘液血便,有腥臭味;生理盐水涂片可见变形运动的虫体,在其食物泡见红细胞。 请问: 1.最可能感染的病原体为(单选题)A.经口感染 B.病毒 C.结肠阿米巴 D.溶组织阿米巴 E.棘阿米巴 2.该患者感染原虫的感染阶段是(单选题) A.滋养体 B.单核包囊 C.双核包囊 D.四核包囊 E.组织滋养体 3.患者感染途径是什么(单选题) A.细菌 B.经皮肤感染 C.经媒介节肢动物感染 D.经吸入感染 E.经直接接触感染 4.怎样预防该病的感染(单选题) A.注意饮水卫生

B.注意饮食卫生 C.加强粪便管理和水源管理 D.防止蝇和嶂螂污染食物 E.以上全对 5.治疗的首选药物是什么(单选题) A.阿苯达唑C.甲硝唑 B.甲苯达唑D.吡喹酮 E.青篙素 (二) 患者,女,18岁,市某农场挤奶工人。 主诉腹痛、腹泻1周。病人自幼喜饮生水和生奶。近半年来出现腹痛、腹泻、水样便、量大、恶臭味、无脓血,并伴有发烧、头痛,经服抗生素后缓解,近来又出现症状。 病原学检查发现粪便中有梨形虫体,背面隆起,腹面扁平,借助鞭毛运动活泼。 问题: 1.根据上述病史应诊断哪种寄生虫病(单选题) A.阿米巴痢疾 B.蓝氏贾第虫病 C.人毛滴虫病 D.脆弱双核阿米巴病 E.口腔毛滴虫病 2.该病人病原学检查可选用(单选题) A.取急性期粪便涂片查滋养体 B.乙状结肠镜活检 C.取粪便作毛蝴孵育法 D.取粪便作钩蝴孵育法 E.饱和盐水浮聚法查包囊 3.除了发现病原体之外,哪些病史有助于诊断?(多选题) A.发热、腹泻、腹痛E.硫酸镁 B.水样便,恶臭味、无脓血

寄生虫复习题及答案

人体寄生虫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寄生虫宿主终宿主中间宿主保虫宿主生活史感染阶段带虫者 伴随免疫夜现周期性生物源性蠕虫疟疾复发生物性传播 二、填空题 1、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包括、、、。 2、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为、、。 3、寄生虫病的传染源有、、。 4、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为、、。 5、常见蠕虫卵的形态结构,有波浪状蛋白质膜的是,外形两侧不对称的是,最小的是,最大的是。 6、写出下列寄生虫的寄生部位:蛔虫,钩虫,蛲虫,丝虫,肝吸虫,姜片虫,日本血吸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疟原虫和。 7、写出下列寄生虫的感染阶段:蛔虫,钩虫,蛲虫,丝虫,肝吸虫,姜片虫,日本血吸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疟原虫。 8、取痰液检查的寄生虫病有、、。 9、可致肝、肺、脑同时损害的寄生虫有、、、。10、填中间宿主。肝吸虫第一中间宿主有、,卫氏肺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姜片虫的中间宿主。 11、典型疟疾发作的三步曲是、、。 12、人体寄生虫学内容包括、、。 13、建国初期的五大寄生虫病,在长江以北流行是。 14、线虫的发育过程中有、、三个阶段。 15、蛔虫对人体最严重的危害在于成虫有乱窜、钻孔的习性,由此引起,其中最常见的症状是、。钩虫对人体的主要危害, 丝虫对人体的主要危害。 16、蛔虫病常用的实验诊断方法是。饱和盐水漂浮法主要用于的检查。 17、送检标本需注意保温的原虫有与,需在晚间采集血液标本检查的寄生虫是。 18、能以引起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寄生虫是、、。 19、猪带绦虫感染人体的方式有、、。 20、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的主要危害是,其方式有与。 三、单项选择题 1、联合国倡议重点防治的6种热带病中除麻风病外,5种是寄生虫病,它们是: A、疟疾、血吸虫病、钩虫病、丝虫病、利什曼原虫病 B、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利什曼原虫病、锥虫病 C、疟疾、钩虫病、丝虫病、蛲虫病、蛔虫病 D、血吸虫病、钩虫病、蛔虫病、痢疾阿米巴病 2、人体寄生虫学的范畴不包括: A、医学原虫学 B、医学蠕虫学 C、医学昆虫学 D、医学微生物学 3、下列哪项不是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 A、致病性 B、地方性 C、季节性 D、自然疫源性

医学寄生虫精选题

1.在我国能引起肝脏损伤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 2.在我国能引起肺脏损害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 3.在我国能引起眼损伤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 4.在我国以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寄生虫有哪些?其贫血机制有何不同? 5.在我国能引起脑部损害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 6.粪便检查时,主要能发现哪些寄生虫卵? 7.人粪处理不当能引起哪些寄生虫病的流行? 8.在人肠道内寄生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 9.用血涂片主要可诊断哪些寄生虫?各能查见什么阶段? 10.经医学节肢动物叮咬可感染哪些寄生虫?并写出传播寄生虫的医学节肢动物名称。 11.用活组织检查可诊断哪些寄生虫?各能查见什么阶段? 12.能引起皮炎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各由哪个阶段所致? 13.用十二指肠引流可诊断哪些寄生虫?各能查见什么阶段? 14.用透明胶纸法可诊断哪些寄生虫?各能查见什么阶段? 15.寄生在人体肌肉组织内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什么阶段? 16.能引起肠道病变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什么阶段? 17.哪些寄生虫进入人体后有一定的游移过程? 18.因输血不慎,可导致哪些寄生虫病发生?哪些寄生虫可输入人体,但却不会产生寄生虫病? 19.引起腹泻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 20.由于饮用生水可造成哪些寄生虫病的感染和流行? 21.直接经皮肤感染的寄生虫有哪些?侵入皮肤的阶段各是什么? 22.能引起肝脾肿大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 23.经口、接触侵入人体和经胎盘感染的寄生虫有哪些? 24.哪些寄生虫的感染阶段是感染性虫卵或四核包囊? 25.检查新鲜粪便时,哪些虫卵、包囊和卵囊对人有感染性? 26.因特殊的饮食习惯(生食或半生食)可感染哪些寄生虫?为什么? 27.寄生在人体肝、肺、脑、眼及皮下组织内的寄生虫各有哪些? 28.以成虫、幼虫和滋养体为主要致病阶段的寄生虫各有哪些? 29.寄生在肠道的寄生虫不用粪检做常规检查的有哪些?为什么? 30.虽然有些寄生虫寄生在人体血管内或血液中,但一般不取外周血作病原学诊断的有哪些?为什么? 31.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主要可诊断哪些寄生虫?各能查到哪个阶段? 32.在人体循环系统内主要有哪些寄生虫寄生?各是什么阶段? 33.引起痢疾样粪便的寄生虫有哪些? 1.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华枝睾吸虫成虫、日本血吸虫卵、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斯氏狸殖吸虫童虫、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似蚓蛔线虫成虫异位寄生于肝胆管。 2.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卫氏并殖吸虫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卡氏肺孢子虫滋养体和包囊、旋毛形线虫、钩虫和似蚓蛔线虫幼虫游移至肺。 3.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蝇蛆、结膜吸吮线虫成虫。 4.在我国以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寄生虫有钩虫、疟原虫和杜氏利什曼原虫。

常见人体寄生虫病及防治

常见人体寄生虫病及防治 蛲虫学名Enterobius vermicularis 是寄生于人的盲肠、小肠下段的一种小型线虫,又名蠕形住肠线虫,雌性成虫体长8—13mm,雄虫2—5mm。雌、雄头端均有角质膨大形成的翼。成虫在寄生部位交配,交配后雄虫死去,雌虫子宫内充满卵粒后向下移行。夜间寄主入睡后,雌虫到寄主肛门处产卵,产卵后雌虫多数死亡。偶有雌虫仍爬回直肠。虫卵在外界温度适宜,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经数小时后即变成具感染能力的卵。当患者由于雌虫及卵的刺激用手搔抓肛门时,虫卵可经污染的手指进行自体感染,亦可经衣被、患者用具,甚至空气进行传播,也偶有虫卵在肛门外孵化,然后幼虫再爬回直肠。具感染力的虫卵进入人体后在小肠内孵化为幼虫,幼虫沿小肠下行时脱皮两层,至结肠再脱皮一次发育为成虫。自感染到雌虫产卵约需一个半月左右,成虫寿命2—4周。蛲虫患者多为儿童,特别是在儿童集体生活的条件下易于传播流行。蛲虫也是世界性分布的寄生虫。患者轻度感染时症状不明显,严重感染会影响睡眠、食欲不振、烦躁、消瘦等症状出现。治疗病人、注意个人卫生、加强家庭及托儿机构的卫生是控制其流行的手段。 疟原虫:疟疾(malaria)又名打摆子,是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经疟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圆疟。本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

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于夏秋季发病较多。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并且容易流行。典型的疟疾多呈周期性发作,表现为间歇性寒热发作。一般在发作时先有明显的寒战,全身发抖,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寒战持续约10分钟至2小时,接着体温迅速上升,常达40℃或更高,面色潮红,皮肤干热,烦躁不安,高热持续约2~6小时后,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后体温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段间歇期后,又开始重复上述间歇性定时寒战、高热发作。 婴幼儿疟疾发热多不规则,可表现为持续高热或体温忽高忽低,在发热前可以没有寒战表现,或仅有四肢发凉、面色苍白等症状。婴幼儿疟疾高热时往往容易发生惊厥。 其中一个预防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在有蚊季节正确使用蚊帐,户外执勤时使用防蚊剂及防蚊设备。灭蚊措施除大面积应用灭蚊剂外,量重要的是消除积水、根除蚊子孳生场所。 蛔虫似蚓蛔线虫简称蛔虫,是人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成虫寄生于小肠,可引起蛔虫病。此外,犬弓首线虫(简称犬蛔虫)是犬类常见的肠道寄生虫,其幼虫能在人体内移行,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意,易发生于儿童。蛔虫成虫寄生在肠道,会妨碍小孩的营养吸收,甚至引起营养不良,贫血、生长发育迟缓。个别情况还会引起肠梗阻、肠穿孔、蛔虫性阑尾炎等急症。当然蛔虫的蚴虫还可以移行到肺、肝、脑、眼等重要器官引起这些部

十大最恶心的寄生虫 分类不同内容也不同

十大最恶心的寄生虫分类不同内容也不同 *导读:说到寄生虫,估计人们并不会陌生。别的不说,如 苍蝇、蚊子与蟑螂等,都可以算到寄生虫的行列。在世界各地,由于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不同,也生存着不同类型的寄生虫。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介绍,在全世界范围之内,迄今为止已经发现的,有数百种的各种类型寄生虫。有些人们总结出了十大最恶心的寄生虫,不过不同的总结方法有着不同的版本。…… 说到寄生虫,估计人们并不会陌生。别的不说,如苍蝇、蚊子与蟑螂等,都可以算到寄生虫的行列。在世界各地,由于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不同,也生存着不同类型的寄生虫。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介绍,在全世界范围之内,迄今为止已经发现的,有数百种的各种类型寄生虫。有些人们总结出了十大最恶心的寄生虫,不过不同的总结方法有着不同的版本。 *寄生虫的危害 一些人们总结出了寄生于人体的十大最恶心的寄生虫,它们包括蛔虫,勾虫,弓形虫,蛲虫等。这些寄生于人体之中的寄生虫,通常会消耗一定量的人食物营养,影响人体对于营养的吸收。此外,还有可能会引发一些器官性的疾病,或导致其他类型疾患的发生。 *寄生虫的治疗 如果是应对人体之中的寄生虫,人们可以到专业的医疗机构,

找一些专业的医生去帮助人们处理相关的疾病。此外,有些人们还定期服打虫药,以收到肠道清理的最终的效果。例如有一些家庭的人们,会每年或每半年服一次打虫药。如果是应对体外的一些寄生虫,则要经常洗澡洗衣,对环境做好清洁与消毒。 *十大最恶心的寄生虫的分类 如同上述所说,根据不同的分类,十大最恶心的寄生虫有着不同的内容。如体内的寄生虫与体外的寄生虫,人体皮肤表面的寄生虫与生活环境之中的寄生虫,它们的分类就是有所不同的。如果人们对此类信息感兴趣,也可以搜索相关的资料做一个分类。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归纳

人体寄生虫学 一、定义 医学寄生虫学也称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与人类健康、疾病有关的寄生虫的科学。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 二、主要概念 1、共生:两种生物之间的共同生活方式 2、片利共生(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获利,也不受害。 3、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互相依存,共同受益,这种关系称为互利共生。 4、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获利,而另一种生物受到损害,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5、寄生虫:寄生生活中获得利益的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等低等动物。 6、宿主:在寄生生活中被寄生虫寄生,提供寄生虫营养和居住场所,并受其伤害的人或动物为宿主。 7、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8、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9、保虫宿主(储存宿主):作为人体寄生虫病传染源的受染哺乳动物。 10、转续宿主:寄生虫的非正常宿主。 11、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发育、繁殖的整个过程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12、感染阶段: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后能继续发育和/或繁殖的发育阶段。 13、带虫者:体内带有寄生虫而未表现临床症状的人。 14.寄生虫:一类失去外界自由生活能力,暂时/永久地寄生在另一生物的体表/体内,获取营养, 给被寄生物带来损伤的低等动物 15.带虫免疫:人体感染某些原虫后,产生一定的保护性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可杀伤体内大部 分原虫,但还不能彻底消灭,体内仍存有少量原虫,并对再感染的原虫有一定抵抗力,无虫 体免疫力消失,这种免疫现象称带虫免疫 10.带虫者:寄生虫进入人体,可在体内长期生存,把这种人称为带虫者 11.隐性感染: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感染某些寄生虫后,不出现临床症状,用常规的病原学诊 断方法不易查到病原体,称为隐性感染 12.夜现周期性:微丝蚴白天滞留在肺毛细血管中,夜晚则出现于外周血液的现象 13.疫水:疫水是指被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以及寄生虫所污染的,具有传染性的水源 14.变态:从卵变为成虫要经过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生活习性、行为和本能的 一系列变化的总称。 15.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 16.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 17.伴随免疫:初次感染血吸虫后,体内活成虫产生特异性免疫,对己存在体内的活成虫不 起作用,但可杀伤入侵的早期童虫,这种现象称为伴随免疫 18.机械性传播: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表或体内,无发育无繁殖(数量/形态不变),虫媒 对病原体只起传递运载作用 19.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必需在一定种类节肢动物体内发育至感染期或(和)繁殖至一定数 量后才能传播给宿主 20.免疫逃避:在免疫宿主体内寄生的寄生虫可逃避宿主的免疫系统识别,而存活、寄生 21.旅游者腹泻: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主要寄生于人体的小肠上部,引起腹疼、腹泻和吸收 不良的症状,此病在旅游者中多见

人体寄生虫--扫描电镜图

保证吓你一跳!瞧瞧显微镜下的人体寄生虫(组图) 我们身边有不计其数的生物依靠我们生存。电子显微镜让我们得以看清这些生活在“人体小宇宙”中的寄生虫。 我们身边有不计其数的生物依靠我们生存。电子显微镜让我们得以看清这些生活在“人体小宇宙”中的寄生虫。自然界有许多寄生者和宿主共生的例子。有些时候,寄生者和宿主互惠互利各取所需。而下面照片中的这些寄生虫却并非此类,它们可没有考虑过宿主的需要,它们消耗我们的食物和营养,破坏人体组织,还会产生能使人患上严重疾病的废物。 头虱 图1:头虱的显微照片。扫描电子显微镜下一只头虱正攀附在一根头发上。头虱用发达的爪子抓牢发丝。它们的口器长得特别适宜吸食血液。

图2:头虱的显微照片。头虱攀附在发丝上的形态。 图3:头虱的显微照片。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头虱放大55倍后的照片(颜色增强)。 寄生在人体的虱子主要有三种:头虱、体虱(主要寄生在人的衣服里)和阴虱。头虱是一种无翅的昆虫,它们终其一生都生存在人的头皮上,仅靠吸食人血生活。雌虱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产卵,一只雌虱每天晚上的产卵量可以达到6-100只! 学生们比较容易被传染上头虱。最主要的症状是感到头皮特别痒,如果仔细观察能在发丝上看到头虱的卵,由于有头虱的排泄物,枕头也会比平常脏。 阴虱

图4:阴虱的显微照片。扫描电子显微镜下阴虱腹部的照片(计算机显色为绿色躯体和红色爪子)。

图5:扫描电子显微镜下阴虱头部的细部照片,清晰显示口器部分,计算机显色为绿色。 阴虱这种小寄生虫生活在人的阴毛、腋毛、体毛中,偶尔也会在眉毛和睫毛中发现。它们身体呈灰黄色,有2毫米长,形状长得有些像螃蟹。阴虱很讨厌,但一旦确诊,很容易治疗。 感染阴虱的最主要症状是感染部位瘙痒,在内衣上可以看到黑色粉末状阴虱排泄物,阴毛或其他体毛上有褐色阴虱卵。由于抓挠感染部位有可能引起相关炎症。 体虱 图6:体虱的显微照片。这张拍摄于2006年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了放大152倍的雌体虱腹部末端细部。 一般只有无家可归的人才比较容易感染体虱,主要是由于没有换洗的衣服也不能经常洗澡。只要经常洗澡,穿清洁的衣服,用干净的被褥,就不会感染体虱。在个别情况下,体虱可能传播一些少见的疾病例如回归热或者五日热。 阴道滴虫

人体寄生虫学试题及答案(四)

人体寄生虫学测试题填空题 1. 寄生虫病的主要感染途径、、、、 2. 溶组织内阿米巴病原学诊断包括粪便检查和组织病灶检查,粪便检查可查到 ,组织病灶能查到 _____期。 3.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生活史分 2个时期,其中寄生在人体内, 在白蛉体内,其致病阶段是。 4. 黑热病人血清中减少,而明显增多,称 5. 蓝氏贾地鞭毛虫感染阶段是 ,经 6. 阴道毛滴虫致病阶段、感染阶段均为。 7. 疟疾发作的典型症状是和。 8. 检查恶性疟原虫患者血涂片,主要可查到 9. 刚地弓形虫感染人体后,一般为 10. 卡氏肺孢子虫生活史中包括和两个阶段。 11. 华支睾吸虫寄生于宿主的 ,常见的保宿主为 _______,感染期为 _______,感染途径为 _______。 12. 卫氏并殖吸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的部,简称 ,第二中间宿主是 _______。 13. 斯氏狸殖吸虫主要致病阶段为 14. 日本血吸虫生活史发育过程中致病阶段包括、、和 最大阶段是 _______。 15. 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可分为 3种类型,即

16. 虫卵不需要在外界发育,可直接感染人体造成肝脏损害的寄生虫有、 17. 棘球蚴外形为。囊壁分两层, 外层为内层为囊壁破裂可引起继发性 18. 人患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病是由于误食了含活的裂头蚴的、 19. 钩虫幼虫对人体的致病主要表现为 20. 自人体排出的蛔虫卵有卵和其中表面有凹凸不平蛋白质膜。被胆汁染成棕黄色。卵细胞与卵壳之间有 21. 旋毛形线虫的成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的内,幼虫寄生在人体的 被寄生的宿主宿主,但旋毛虫完成生活史必须要 22. 治疗丝虫病首选药物是药盐,它对丝虫的 23. 晚期班氏丝虫病的主要症状为 24. 结膜吸吮线虫雌虫产出 ,经。 25. 广州管圆线虫的成虫寄生部位为幼虫在体内发育为感染期幼虫,人体感染系于生食所致,引起病。人为广州管圆线虫 26. 寄生于人体的蠕形螨包括 27. 蚊类的孳生地可分为、 28. 蝇类的防制原则可分为、、 29. 蚤所传播的疾病中最重要的是 ,传播方式属于式。 30. 虱能紧紧抓住宿主的毛发或衣物纤维是因其节的指突形成 31. 雌雄性成虫吸血并传播人体疾病的重要昆虫是、

医学寄生虫典型病例分析

医学寄生虫病例分析(典型) (-) 男性患者,34岁,公司员工。2周前结朿东南亚等国旅行,归国后即岀现腹痛、腹泻, 随着时间推移病情加剧:继而出现恶心、呕吐、胀气、粘液血便和里急后重等症状人院。 体格检査:体温38.5°C,肝脾正常,心肺正常。 血液检査:血细胞比容0.45,红细胞4. 5 X1012/L,白细胞7.1X109/Lo 粪便检查:粘液血便,有腥臭味:生理盐水涂片可见变形运动的虫体,在其食物泡见红细胞。 请问: 1.最可能感染的病原体为(单选题) A.经口感染 B.病毒 C.结肠阿米巴 D.溶组织阿米巴 E.棘阿米巴 2.该患者感染原虫的感染阶段是(单选题) A.滋养体 B.单核包囊 C.双核包囊 D.四核包囊 E.组织滋养体 3.患者感染途径是什么(单选题) A.细菌 B.经皮肤感染 C.经媒介卩肢动物感染 D.经吸入感染 E.经直接接触感染 4.怎样预防该病的感染(单选题)

A.注意饮水卫生 B.注意饮食卫生 C.加强粪便管理和水源管理 D.防止蝇和嶂螂污染食物 E.以上全对 5.治疗的首选药物是什么(单选题) A.阿苯达哇 C.甲硝卩坐 B.甲苯达哇 D.毗嗟酮 E.青篙素 (二) 患者,女,18岁,市某农场挤奶工人。 主诉腹痛、腹泻1周。病人自幼喜饮生水和生奶。近半年来岀现腹痛、腹泻、水样便、量大、恶臭味、无脓血,并伴有发烧、头痛,经服抗生素后缓解,近来又岀现症状。 病原学检查发现粪便中有梨形虫体,背面隆起,腹而扁平,借助鞭毛运动活泼。 问题: 1.根据上述病史应诊断哪种寄生虫病(单选题) A.阿米巴痢疾 B.蓝氏贾第虫病 C.人毛滴虫病 D.脆弱双核阿米巴病 E.口腔毛滴虫病 2.该病人病原学检査可选用(单选题) A.取急性期粪便涂片查滋养体 B.乙状结肠镜活检 C.取粪便作毛蝴孵育法 D.取粪便作钩蝴孵育法 E.饱和盐水浮聚法查包囊 3.除了发现病原体之外,哪些病史有助于诊断?(多选题) A.发热、腹泻、腹痛E.硫酸镁

寄生虫

l.寄生在人体肠腔内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其寄生的阶段各是什么? 2.在人体肌肉组织内寄生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各是什么阶段? 3.在人体循环系统内寄生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各是什么阶段? 4.侵入人体后,哪些寄生虫有一定的移行过程?阐述各自的移行途径。 5.经口感染的寄生虫有哪些?其感染阶段各是什么? 6.直接经皮肤感染的寄生虫有哪些?侵入皮肤的阶段各是什么?如何侵入的? 7.经医学节肢动物叮咬可感染哪些寄生虫?是如何感染的?并写出传播寄生虫的医学节肢动物的名。 8.粪便检查法主要有哪些?能发现哪些寄生虫卵? 9.检查新鲜粪便时,如不慎,可感染哪些寄生虫?为什么? 10.血液涂片的方法主要有哪些?各能查见哪些寄生虫(包括哪些阶段)? 11.用活组织检查法可诊断哪些寄生虫?各能查见什么阶段?为什么? 12.用十二指肠引流法可诊断哪些寄生虫?各能查见什么阶段?为什么? 13.用透明胶纸法可诊断哪些寄生虫?各能查见什么阶段?为什么? 14.寄生在肠道内的寄生虫,又不用粪便检查作常规检查方法的有哪些?为什么? 15.有些寄生虫虽然寄生在人体血管内或血液中,但一般不取外周血作病原学诊断的有哪些?为什么? 16.在我国能引起肝损伤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其致病阶段各是什么? 17.在我国能引起肺损伤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其致病阶段各是什么? 18.在我国能引起眼损伤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其致病阶段各是什么? 19.在我国能引起脑损伤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其致病阶段各是什么? 20.在我国能引起肠道病变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其致病阶段各是什么? 21.在我国,以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寄生虫有哪些?阐述各自的贫血机制。 22.在我国,能引起皮炎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各由寄生虫的哪个(或哪些)阶段引起的?23.在我国,能引起肝、脾肿大的寄生虫有哪些?各由寄生虫的哪个(或哪些)阶段引起的?24.在我国,能引起腹泻的寄生虫有哪些?其中哪些寄生虫可引起痢疾样粪便?其致病阶段各是什么? 25.人粪便处理不当主要可造成哪些寄生虫病的流行?为什么? 26.因输血不慎可导致哪些寄生虫病的发生?哪些寄生虫可因输血进入人体,但却不会产生寄生虫病?为什么? 27.由于引用生水或不洁水主要造成哪些寄生虫病的感染和流行?为什么? 28.因特殊饮食习惯(生食或半生食)可感染哪些寄生虫病?为什么? 29.作为病原体的医学节肢动物主要有哪些?阐述其对人体的危害。 参考答案 1.在人体肠腔内寄生的寄生虫主要有: 溶组织内阿米巴、哈氏内阿米巴、结肠内阿米巴、微小内蜒阿米巴、布氏嗜碘阿米巴的滋养体和包囊。 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和包囊,人毛滴虫滋养体、脆弱双核阿米巴滋养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