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特性优质课教案获奖

三角形的特性优质课教案获奖
三角形的特性优质课教案获奖

数学《三角形的特性》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三角形高的确定及画法。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硬纸条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并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1.师: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今天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脚步,一起走进神奇的数学王国。

首先请同学们欣赏几幅照片,并观察他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

2.师:同学们真聪明,能够从这么多图形中准确的找到三角形,在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还见过三角形?看来你们对三角形并不陌生,今天我们更深层的研究一下三角形。(板书:三角形的特性)

【设计理念:通过“找相同点”这个环节,让学生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为后续学习做铺垫,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符合学生的认

1

知规律;“说一说生活中的三角形”从而唤起学生的记忆,也给一部分知识比较丰富的同学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二、动手操作,构建概念

1.画一画,探索三角形的定义

(1)师:你们会画三角形吗?现在就在练习本上画一画吧。(学生画三角形)

(2)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对比、评价一下你们画的三角形。讨论: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

预设1:有三个角的图形是三角形。

预设2: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是三角形。

预设3:由三条线段、三个角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

【设计理念:通过画三角形,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活动中让学生直接感知三角形的基本特征,有利于概念的形成。】

(3)师:同学们说了自己的想法,到底谁说的更准确呢?别着急,老师先请大家帮个忙,判断老师邀请来的图形朋友是不是三角形好吗?(出示图形)

(4)全班交流,说说这些图形哪些是三角形,为什么?

(5)师:要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三角形需要哪些条件呢?引导学生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教师板书: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重点讨论理解“三条线段”、“围成”。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画三角形,判断三角形,理解三角形的含义,2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公开课大赛(省)优【一等奖教案】

13.3等腰三角形 13.3.1等腰三角形 第1课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重点) 2.经历等腰三角形的探究过程,能初步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难点) 一、情境导入 探究:如图所示,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照图中虚线对折并减去阴影部分,再把它展开得到的△ABC有什么特点?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等腰三角形的概念 【类型一】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求边长或周长 如果等腰三角形两边长是6cm和3cm,那么它的周长是( ) A.9cm B.12cm C.15cm或12cm D.15cm 解析:当腰为3cm时,3+3=6,不能构成三角形,因此这种情况不成立.当腰为6cm 时,6-3<6<6+3,能构成三角形;此时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6+6+3=15(cm).故选D. 方法总结:在解决等腰三角形边长的问题时,如果不明确底和腰时,要进行分类讨论,同时要养成检验三边长能否组成三角形的好习惯,把不符合题意的舍去. 探究点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类型一】利用“等边对等角”求角度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0°,则这个三角形的底角的大小是( ) A.65°或50° B.80°或40° C.65°或80° D.50°或80° 解析:当50°的角是底角时,三角形的底角就是50°;当50°的角是顶角时,两底角

相等,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易得底角是65°.故选A. 方法总结: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已知一个内角,则这个角可能是底角也可能是顶角,要分两种情况讨论. 【类型二】 利用方程思想求等腰三角形角的度数 如图,在△ABC 中,AB =AC ,点D 在AC 上,且BD =BC =AD ,求△ABC 各角的度数. 解析:设∠A =x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各角的度数. 解:设∠A =x .∵AD =BD ,∴∠ABD =∠A =x .∵BD =BC ,∴∠BCD =∠BDC =∠ABD +∠A =2x .∵AB =AC ,∴∠ABC =∠BCD =2x .在△ABC 中,∠A +∠ABC +∠ACB =180°,∴x +2x +2x =180°,∴x =36°,∴∠A =36°,∠ABC =∠ACB =72°. 方法总结: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以得到角与角之间的关系,当这种等量关系或和差关系较多时,可考虑列方程解答,设未知数时,一般设较小的角的度数为x . 【类型三】 利用“等边对等角”的性质进行证明 如图,已知△ABC 为等腰三角形,BD 、CE 为底角的平分线,且∠DBC =∠F ,求证: EC ∥DF . 解析:先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C =∠ACB ,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得到∠DBC =12∠ABC ,∠ECB =12 ∠ACB ,那么∠DBC =∠ECB ,再由∠DBC =∠F ,等量代换得到∠ECB =∠F ,于是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EC ∥DF . 证明:∵△ABC 为等腰三角形,AB =AC ,∴∠ABC =∠ACB .又∵BD 、CE 为底角的平分线, ∴∠DBC =12∠ABC ,∠ECB =12 ∠ACB ,∴∠DBC =∠ECB .∵∠DBC =∠F ,∴∠ECB =∠F ,∴EC ∥DF . 方法总结:证明线段的平行关系,主要是通过证明角相等或互补. 【类型四】 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进行证明 如图,点D 、E 在△ABC 的边BC 上,AB =AC . (1)若AD =AE ,求证:BD =CE ; (2)若BD =CE ,F 为DE 的中点,如图②,求证:AF ⊥BC .

海燕(精品获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4海燕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作品的时代意义。 2.反复诵读,感悟海燕的形象特征。 3.学习海燕精神,培养勇敢、坚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海燕的图片) 你认识图片中的这种海鸟吗? 师:海燕是一种海鸟,上部分是黑色的,尾部呈白色,腿很长,善于在海面飞行,被誉为“大海里杰出的飞行家”。大海给了它坚硬的翅膀,为的是能够搏击风浪,当鸟儿们都去躲避风浪时,它却高声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海燕》这首充满激情的时代奏曲。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把握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高尔基(1868—1936),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1906年高尔基写成长篇小说《母亲》,标志着其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1913年后完成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背景资料:二十世纪初,俄国在列宁的领导下,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革命运动蓬勃兴起,而反动的沙皇政府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利用其可利用的帮凶对群众革命运动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反动势力十分猖獗。在这革命的关键时刻,有一部分人惶恐不安、悲观失望,他们害怕革命损害自己的利益。也有一部分人,他们勇敢地站在了革命的最前沿,同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成了革命运动的先驱。《海燕》是小说《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生动地反映了俄国革命高潮到来之前革命者和反动势力进行激烈搏斗的壮丽图景。 目标导学二: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停顿、重音、语速,读出感情。可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几段,做一些朗读标记,师生共同研讨部分句段的朗读技巧。 【教学提示】 最后一段是全文高潮,全文最强音,宜在分组演读后全班合读,以收到震撼人心、掷地有声的效果。 2.思考:暴风雨来临之前,乌云和大海有什么变化? 明确:乌云:狂风卷集着乌云——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泛起白沫的大海——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 3.探究:课文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先后描绘了哪三个画面?在这三个画面中,海燕的表现有什么变化? 明确:展示了三幅不同的画面,海燕在这三幅画面的典型环境中活动,其形象逐步完整、鲜明:第一幅,风卷云集,暴风雨将要来临,海燕高翔,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第二幅,暴风雨迫近,海燕搏击风浪,迎接暴风雨的到来;第三幅,暴风雨即临,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呼唤暴风雨。

苏教国标版优质课评选三角形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苏教国标版优质课评选《三角形的认 识》公开课教案 【教学内容】国标版四年级(下册)第22~25页。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分析、讨论等活动中,了解三角形的各组成局部,感受并发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在探索活动中提高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并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理解三边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三角形。 1.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的? 2.认识三角形的各局部名称 (1)回忆: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形,关于三角形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2)补充:顶点 3.揭题:三角形还有什么特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地研究三角形。

【教学内容】国标版四年级(下册)第22~25页。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分析、讨论等活动中,了解三角形的各组成局部,感受并发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在探索活动中提高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并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理解三边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三角形。 1.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的? 2.认识三角形的各局部名称 (1)回忆: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形,关于三角形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2)补充:顶点 3.揭题:三角形还有什么特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地研究三角形。

【教学内容】国标版四年级(下册)第22~25页。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分析、讨论等活动中,了解三角形的各组成局部,感受并发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在探索活动中提高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并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理解三边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三角形。 1.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的? 2.认识三角形的各局部名称 (1)回忆: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形,关于三角形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2)补充:顶点 3.揭题:三角形还有什么特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地研究三角形。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总12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三角形的特性,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0~81页内容。 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80——81页的内容。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节内容的设计是在上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的编写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和动手实验活动,以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概念,构建数学知识。教学设想: 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遵循概念教学的规律,及时地把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初始概念进行反思、对比,从而形成新的正确概念。《三角形的特性》是在学生已经直观的认识了三角形,并且认识了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底和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为学生已经有了生活中积累的对三角形认识的丰富体验。所以我通过学生画三角形、判断三角形到说说三角形,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认识三角形。这样学生通过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实践

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学习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落实教学重点和难点。三角形高的教学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而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已经学习过,所以我先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高的知识迁移到三角形的高,让学生对认识三角形的高由无从下手到有手可下。学生很快地随着自学提纲的提示,通过合作学习自然地发现了三角形的高。此时,很多学生已对三角形高有了一定的认识,然后我在黑板上直观、形象地演示三角形的高,并提醒学生画高应该注意的地方。这样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教师为主导,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当学生明确了三角形高的定义以及高的画法后,学生第一次练习画高。由于有了前面教学环节的铺设,部分学生自然地画出了三角形的三条高,继而小结出三角形有三条高的结论。然后通过判断高和画指定底边的高的练习,不仅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而且再现了学生画高时常出现的几种错误,再次明确了三角形底和高的对应关系,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就在于它具有稳定性。为使学生亲身感受三角形稳定性这一特性,我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拉拉三角形,然后得出结论。而是先让学生拉四边形和三角形,让学生经历“从已有经验为基础——动手实验发现数学结论——体会应用”的认识全过程,做到“以思考指导实践,实践验证思考”的科学态度。学生从探索实践中得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有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等腰三角形优秀教案

上课内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 课题:13.3.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证明和计算. 3.、观察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体会“折痕”与“辅助线”的重要作用,学会用类比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践、观察,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提高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对图形进行观察,激发学生的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内容及其运用。 【教学难点】

1.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 2.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温故探新。 问题:观察下面图中有些你熟悉的图形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二、探究学习 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相关概念: 定义:有________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中: 边:相等的两边叫做_______,另一边叫做______. 角:两腰的夹角叫做___________,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________. 顶角 腰 底角 底角 底边 活动1:动手操作完成探究1。 活动2:小组合作,找出剪出的图形中重合的线段和角。 重合的线段重合的角 组内讨论:(1)这些重合的的线段和重合的角有什么数量关系?

A B (2)由∠B=∠C,你能发现等腰三角形的什么结论? (3)折痕AD 与∠BAC 有什么关系?AD 与底边BC 有什么关系? (4)△ABC 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轴是什么?并填空 猜想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________. 猜想2:等腰三角形的________平分线、_________的中线、底边上的_______相互重合. 1. 对称性:等腰三角形是_______图形,它有____条对称轴,是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所在的_________. 活动3:自己尝试着证明: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已知:在△ABC 中,AB=AC, 求证:∠B=∠C 。 证法一: 结论一: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中线也是底边上的______和顶角________. 证法二: 结论二: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也是底边上的_____和______ 证法三: 结论三: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高也是底边上的______和顶角________. 经过推理证明,得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性质: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几何语言:∵在△ABC,_______, A B C

幼儿园获奖公开课教案集--最新幼儿园优质公开课

最新幼儿园优质公开课 注意:赠送的不是实物光盘,是电子版。通过百度网盘分享,好处在于老师直接把资料保存到她的百度网盘后手机在百度网盘的客户端也可以直接观看。(后附详细的目录) 全国第十届幼儿园音乐教育观摩研讨会47DVD新品光盘 《全国第十届幼儿园音乐教育观摩研讨会》实录(46张碟片视频)(2016年10月10-12日),此次研讨会分3大专场包括律动专场、奏乐专场和律动专场大小中班共80余节课,26次集体教研更有许卓娅教授等专家10余场专题讲座。 第一碟

大班《刘海戏金蟾》 大班《小妖巡山》 小班《快乐的小猴》 小班《非洲小勇士》 集体研讨 第二碟 大班《小豌豆与大青虫》 集体研讨 第三碟 《游戏化音乐活动设计与实施中的问题与修改》 第四碟 大班《机器人一家》 中班《小鱼快跑》 小班《母鸡下蛋》 中班《云朵》 中班《我爱我家》 集体研讨 第五碟 《创意歌唱,快乐无限》 大班《秋天多么美》 集体研讨 第六碟 大班《洗澡》 大班《大圣归来》 小班《牧场小奶牛》 小班《森林历险记》(亲子) 大班《老鼠与猫》 集体研讨 第七碟 《生命力视角下微型戏剧游戏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大班《秘密武器》 第八碟 集体研讨 第九碟 大班《小鱼游》 小班《我要亲亲你》 小班《爱干净的小牙齿》 小班《小熊圆圆脸》 大班《勇敢的鄂伦春》 第十碟 集体研讨 《小图谱,大智慧》 第十一碟 《自主感知愉悦模唱——以麦兜电影《麦记》歌曲为例》

大班《巡山喽——咚咚锵》 大班《香香甩饼》 小班《快乐羊》 中班《熊出没》 第十三碟 集体研讨 《支架幼儿的即兴肢体表达》 第十四碟 大班《火之舞》 集体教研 第十五碟 大班《山歌对唱》 小班《动物歌》 大班《猫和老鼠》 集体教研 第十六碟 《将多感官游戏融入幼儿园歌唱活动》 小班《牙齿亮晶晶》 大班《摩擦》 第十七碟 集体教研 第十八碟 大班《快乐舞会》 中班《小胡蝶飞》 中班《侦探社》 大班《谁偷了我的蛋》 第十九碟 集体教研 《印第安小猎人》 中班《闹钟舞会》 第二十碟 《游戏化韵律教学中的主动探索与自我挑战》集体教研 第二十一碟 大班《我爱你》 小班《小青蛙呱呱呱》 中班《大头大头》 小班《小鸡出壳》 大班《公鸡的鼻子去哪了》 第二十二碟 集体教研 《自主学习新歌--歌唱活动区的实践研究》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5三角形《三角形的认识》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5三角形《三角形的认识》比赛获奖教案 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的内部画高。 2、通过实验,是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产生活在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情分析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初步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三角形在日常生产生活在随处可见,应用也十分广泛,学生在学习时并不陌生。三角形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图形,但是学生都是感性地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一些特性和理解三角形的含义。把学生对三角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是这一节课的教学目的。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掌握三角形画高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三角形的高和底边的含义和画三角形的高。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新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ppt播放课本上情景图,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 2、.导入新课。 师:我们大家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来简单,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处,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二、师生互动引导探索 (一)三角形的意义: 1、活动。要求:(1)每个小组利用教师事先为其准备的三根小棒,把小棒看成一条线段,利用这三条线段摆一个三角形。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做得最快!

《等腰三角形》 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3.1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解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第三节《等腰三角形》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是在探究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及轴对称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特殊的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主要是探究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和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中线及顶角的角平分线互相重合这两个性质,本节内容不仅为线段相等、角相等及两直线垂直的证明提供了新的依据,也是后续学习等边三角形、菱形、正方形等内容的基础。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推理论证水平,使初中的推理证明学习进入严格的论证阶段。一些重要的思想和方法,如归纳、类比、方程等也将在本节课进一步强化和渗透,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设置 根据《课程标准》,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确定本课时的学习目标为: (1)能够探究,归纳,验证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学会应用性质。 (2)通过实践,观察,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3)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喜悦,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究和应用 难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推理证明 二,学生学情分析 我所带的八年级学生来自农牧区,基础知识薄弱,虽然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实践操作的能力,能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但归纳概括表达能力欠缺。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参与知识的产生过程,在实践操作、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先让学生小组交流得出结论后再和全班同学分享,逐渐锻炼学生敢于表达的意识,增强其自信心,让每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

爱莲说(优质课教案)曾获得优质课一等奖

教案设计 1说 周敦颐 廖欢 2016.3.6 爱莲说 周敦颐 教学目标: 1.朗读和背诵本文,并把握重点字、词、句的读音和含义,疏通文意。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3.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 教学时数:1 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大家都知道在我们衡阳有个西湖公园,“西湖夜放白莲花”曾是著名的衡州八景之一。莲花,又叫荷花,芙蓉。盛夏的时候,盛开的莲花白里透红,红里透白,红白相映,十分可爱,热风吹来,缕缕清香,沁人心脾。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爱莲说》便是非常有名的一篇。 古人常常把莲花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爱莲说》,全文虽然只有119 个字,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走进《爱莲说》,看看作者是如何展现莲花之美。 板书课题) 二、走近作者:(周敦颐与衡阳的渊源) 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北宋哲学家。 周敦颐与衡阳颇有渊源。周敦颐有个舅父居住在衡阳,小时候周敦颐便寄住在舅父家。周敦颐从小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深得舅父喜爱,他十分喜爱白莲花,于是舅父就在现在的西湖公园里种了大片的莲花,夏秋之交,莲花竞相怒放,十分美丽。周敦颐常常漫步于西湖塘畔,在欣赏美景的同时研究学问,思考人生。 莲花的高贵品性也影响了周敦颐,陶冶了他的情操,这为《爱莲说》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三、体裁点击: 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马说》,复习“说”的特点: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那么课文标题“爱莲说”可以怎么解释? 爱莲说”的意思是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 四、感知莲之韵:(外在美)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学期(苏教版)7.1 认识三角形公开课教学设计

《认识三角形》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的特点,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定义。 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高和底的含 义,能在三角形内画出对应边上的高。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高的含义;画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 教学准备: 微课;教学课件;操作练习题(每生一份)。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课件出示斜拉大桥情境图。 师:同学们,这是一座大桥,仔细观察一下,你能在图上找出什么基本图形?(三角形) 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上也有三角形呢?同桌交流后说一说。 再出示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加强对三角形的初步感知。 回顾以前学过的三角形的基本特征:有三条边、三个角和三个顶点。 导入新课。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有什么

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探究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认识三角形) 二、交流共享 (一)认识三角形的定义 1.课件出示有一条边是曲线的三角形。 问:这是三角形吗?为什么?(不是三角形,因为它有一条边是曲线)那么三角形的三条边必须是什么?(线段。板书:三条线段)2.课件出示没有封闭的三角形。 问:这是三角形吗?为什么?(不是,因为没有闭合) 教师引导得出:三角形的三条边要首尾相接围起来。(板书) 3.认识三角形的定义。 教师通过板书引导学生得出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板书并齐读三角形的定义) 让学生根据三角形的定义,说出三角形成立的条件。 4.判断是否是三角形。 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说,再找学生回答。(进一步加深对三角形定义的理解) 完成试一试:用方格纸中的四个点画出三角形。

全国初中数学优秀课一等奖: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赵海英)

13.3等腰三角形(习题)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的习题。 2、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判定方法以及等边三角形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对等腰三角形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内容是对教材上的一道典型题(习题13.3第12题)进行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其中包括两个环节:一是条件不变,发现更多的结论并证明其中的两个结论;二是结论不变,弱化条件,将问题“一般化”,或强化条件,将问题“特殊化”.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以典型题的研究为载体,探索几何问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在题目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探索并发现其他隐含结论. (2)在题目结论不变的前提下,探索使其成立的条件. (3)在对题目进行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的过程中,体会分类、转化、类比、一般化、特殊化等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进一步理解数学内容的本质,提高思维能力. 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在题目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能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图形中隐含的结论——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全等的三角形、特殊角以及特殊位置关系的线段等,并且能对发现的结论进行分类,从而明确探索几何问题的研究思路. 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学生知道使题目结论成立的条件共有两个——“等边三角形”和“共线”,并能分别从这两个条件入手进行探索,即弱化条件,将问题“一般化”或强化条件,将问题“特殊化”,能证明一般化(或特殊化)后的结论.达成目标(3)的标志是:学生对发现的结论进行分类时,进一步体会分类的作用——使无序变得有序;学生在证明比较复杂的结论时,能够利用前面发现的隐含结论,将其作为下一步证明的依据,体会转化的作用——使复杂变得简单;学生对条件进行拓展时,体会一般化的思想,并在拓展后证明相应的结论时,体会类比的作用——思路和方法的迁移,进而加深对数学内容本质的认识,使思维

认识三角形公开课教学设计

《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5-76页的例1、例2和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认识三角形,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会在三角形内画出对应边上的高。 2、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及底和高的活动中,积累一些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等活动经验,体验数学抽象的一般过程。 3、认识到三角形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图形,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学习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学难点:懂得底和高的对应关系,会画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 教学准备:三角板、练习纸、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唤醒认识,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的课堂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机器人)它是?(机器人)对,看它的造型就知道是来自图形王国的,它特地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图形(出示一组图形),问:你能把这些图形进行分类吗?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指名回答)很好,我们可以按照形状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分为三类。在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关知识,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角形的世界!去认识三角形(板书:认识三角形) 二、观察操作,认识新知 1.感知生活中的三角形 (出示例1主题图)这是长江斜拉大桥。你能在图中找出三角形吗?谁来指一指?(指名上台指一指)我们在长江大桥上找到了这么多的三角形(出示找到

的三角形)。你还能从什么地方找到三角形? (出示图片)老师也在课前找了一些图片,请大家一起来看一看,三角形又藏在哪里呢?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图片入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欣赏含有三角形的物体的图片,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了三角形,唤起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也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2.认识三角形的特点 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周围的许多地方都有三角形的身影,那你能画出一个三角形吗?请同学们完成练习纸的第一题,画一个三角形,同时想一想三角形有什么特点。(老师在黑板画一个三角形) 大家画的三角形形状、大小可能不一样,但都有什么共同特点? (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教师板书) 我们一起来指一指哪3条边?哪3个角?哪3个顶点? 那你觉得什么样的图形叫作三角形呢?(板书:的图形叫作三角形)(学生可能会回答:有3个顶点,3条边,3个角的图形叫作三角形;如果学生回答不出直接出示图形)它是三角形吗?(不是)为什么?(它的边不是直的)也就是说三角形的三条边都要是?(板书:三条线段)这是三角形吗?为什么又不是呢?(因为线段和线段的端点没有连接在一起)对,它们要像这样连在一起才行,在数学上我们称为首尾相接。(板书:首尾相接)那究竟什么样的图形叫作三角形,谁来概括一下?说的真棒,这就是三角形的定义,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不同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不同,呈现出来的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位置也不同,让学生在不同中找到相同的特点,从而感知了三角形的特征。学生在“找三角形、画三角形、比较三角形”活动中由具体到抽象,由生活到数学,逐步实现了三角形概念的主动建构,这一过程也是数学化的过程。】 3.尝试画图,发现规律 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的特点,知道了三角形的定义,图形王国来的这位机器人朋友要来考考大家了。你准备好了吗?(出示“辨一辨”)大家表现真棒,祝贺你们!还敢不敢继续接受挑战啦? 请一男生把题目读一读。“任选3个点”是什么意思呢?因为根据三角形的特点

公开课教案(等腰三角形)

12.3.1 等腰三角形 第1课时 花地中学古瑜青 教学内容 本节主要内容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观察、操作中认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感受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过程,掌握其应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悟等腰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价值,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难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的应用. 3.关键:借助轴对称变换来研究等腰三角形. 教具准备 剪刀、长方形纸片. 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探究”式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操作观察,探索新知 【问题探究】 教师叙述:请同学们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如课本图14.3─1)剪去一个角,再把它展开,得到的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纸和剪刀,动手操作,然后观察得出结论:“剪刀剪过的两条边是相等的.”

【师生共识】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做底角. 【媒体使用】投影显示课本图12.3─1和图1. 【教学形式】操作引入,师生互动. 【继续探究】 上面剪出的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沿折痕对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填入下表: 重合的线段 你能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说一说你的猜想.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提出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观察,发现重合的线段是AB=AC,BD=CD,底边上的高、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重合.重合的角是∠B=∠C,∠BAD=∠CAD.?∠ADB=?∠ADC=90°.【媒体使用】投影显示“思考题”和图2. 【形成性质】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重合的角

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社戏》教案设计

《社戏》教学设计 山东淄博张店区实验中学赵敏丽 教学目标:1、读出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情感味 2、品出人物描写所展现的人情美 3、悟出字里行间所表达的作者情 教学重点: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情感味和品出人物描写所展现的人情美 教学难点:悟出字里行间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渲染: 课前播放绍兴社戏的投影片,循环播放,配上一段江南社戏的乐曲,教师简要解说 (设计目的:引领学生感受江南社戏的内容,为下面的文化之旅做好铺垫) 导入语: 同学们,今天我将和你们共同进行一次文化之旅,作为本次行程的导游,我将竭诚为大家服务,请看:这是一座戏台,在江南这种建筑司空见惯,但惟有这座戏台与众不同,它因中国一代文豪鲁迅的一部作品《社戏》而闻名这座戏台上到底上演了一出怎样的社戏呢?鲁迅又生发了怎样的感时情怀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历久弥漫着书香的小说《社戏》 环节一:读与感 1、你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社戏》的主要内容吗?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学生对课文的了解,以便安排下一环节读文章的时间,并鼓励学生学会预习) 2、文章描写了一件看社戏的故事,你觉得那出社戏好看吗? 请同学们跳读课文,找出能证明这出戏不好看的句子或词语 既然这出戏如此不好看,文章的结尾是怎样写的? (设计目的:从“不好”与“好”的反差,抓住一个问题切入点——即文章的结尾,从而突破全篇的解读) 环节二:赏与评(完成目标二“品出美”) 小说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形象,请为他们起一个绰号,并从文中找出相应的依据 示之以法:可从人物的相貌、性格、身份、职业等方面思考 (设计目的:引领学生进行人物性格的分析,赏析人物性格的纯朴和善良之美,换一种学习方式,学习《水浒传》起绰号的方式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语文学习的能力,并让六大小组之间采用评比的方式,评比三个智多星最后归结到小说塑造鲜活人物的方法——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 环节三:品与析(完成目标一“读出味”) 找出文章中景物描写的段落,读出景物之美,景中之美 (设计目的:引领学生用朗读的方式体会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并学会用“轻、重、快、慢”的方式朗读) 环节四:辨与思(完成目标三“悟出情”) 你认为还原后的小说《社戏》一文除了表达对故乡纯朴民风和优美景色的怀念,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设计目的: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突破,扩大学生的视野,认识鲁迅的两部代表作《朝花夕拾》和《呐喊》的区别,同时穿插背景材料补充,认识那时鲁迅的内心世界)

等腰三角形_教学设计

12.3.1等腰三角形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相关定义,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能够用等腰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在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过程中体会知识间的关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相关定义,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能够用等腰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主体探究-合作交流-应用提高.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节内容 活动1 如图(1),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图中虚线对折,并剪去阴影部分,再把它展开,得到的△ABC有什么特征?你能画出具有这种特征的三角形吗?

D C B A 图(1)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动手操作,从剪出的图形观察△ABC 的特点,可以发现AB =AC . 教师活动设计: 让学生总结出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作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作腰,另一边叫作底边,两腰的夹角叫作顶角,底边和腰的夹角叫作底角.如图(2): C B 图(2) △ABC 中,若AB=AC ,则△ABC 是等腰三角形,AB 、AC 是腰、BC 是底边、∠A 是顶角,∠B 和∠C 是底角.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活动2 把活动1中剪出的△ABC 沿折痕AD 对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填入下表:

从上表中你能发现等腰三角形具有什么性质吗?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经过观察,独立完成上表,从表中总结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教师活动设计: 引导学生归纳: 性质1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性质2 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活动3 你能证明上述两个性质吗? 问题:如图(3),已知△ABC 中,AB=AC ,AD 是底边上的中线. (1) 求证:∠B =∠C ; (2) AD 平分∠B AC ,AD ⊥BC . D C B 图(3)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若证∠B =∠C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可以知道,只需要证明这两个角所在的三角形全等即可,于是可以证明△ABD 和△ACD 全等即可,根据条件利用“边边边”可以证明. 教师活动设计: 让学生充分讨论,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利用逻辑推理的方式进行证明,证明过程中注意学生表述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解答〕在△ABD 和△ACD 中因为?????===CD BD AD AD AC AB

爱莲说(优质课教案)曾获得优质课一等奖

教案设计 爱莲说 周敦颐 洛阳市宜阳县锦屏镇一中:李明辉 2011.5.21

爱莲说 周敦颐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字、词、语句,疏通文意。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3、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莲,又名荷花,芙蓉,菡萏。她,美丽可目,清香可鼻,莲藕可食,莲子可药,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同学们,你能说出哪些含有“莲”的诗句吗?(大屏幕展示有关荷花的诗句) 古人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期中最喜欢莲花的当数宋代的周敦颐,他写了一篇短文《爱莲说》,虽然只有119个字,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走进《爱莲说》,和作者一同分享莲之美。 (板书课题) 二、走近作者: 周敦颐(1017-1073) 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北宋哲学家。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因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周敦颐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三、体裁点击: 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马说》,复习“说”的特点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那么课文标题“爱莲说”可以怎么解释? “爱莲说”的意思是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 四、感知莲之韵:(外在美) 1、听录音,然后朗读: 注意听准字音、节奏、语气、语调 2、检查听读效果,大屏幕出示生字,学生读出它的音 蕃(fán)颐(yí)濯(zhúo)淤(yū)涟(lián) 蔓(màn )亵(xiè)噫(yī)鲜(xiǎn)有闻 3齐读课文。要求是:读正确字音,读通课文,声音响亮,精神饱满。 4、参考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课文,领悟文章大意。(出示下列句子检查翻译情况)(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2.3等边三角形 优质课评选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3等边三角形教案 惠州市河南岸中学王新欣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3等边三角形教案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定义;理解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运用三种几何语言描述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2、通过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与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等边三角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了解等边三角形的对称美、动态美。 课型新授课 重点等边三角形性质和判定定理。难点等边三角形性质和判定的应用。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三角板 学生——三边相等的纸片每人一张 教学过程设计师生活动 一、情境导入 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图片,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从这些图片中,我们能发现我们小学就比较熟悉的一种图形——(学生齐答)等边三角形。好,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深入地研究等边三角形。

二、探究新知 活动1 等边三角形的定义 图形定义性质判定 等 腰 三 角 形 有两 边相 等的 三角 形是 等腰 三角 形。 1.等腰三角 形→两腰相 等.(定义) 1.两边相等→ 等腰三角 形.(定义) 2.等边对等 角. 2.等角对等边. 3.三线合一. 活动2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上节课我们刚刚 学习了等腰三角形, 回想一下,我们是从 哪些方面来研究等腰 三角形的呢?学生举 手口答填充左表。 同样,我们研究 等边三角形也要从 (学生齐答:)图形、 定义、性质、判定来 研究。 首先,拿出我们 课前准备好的三边相 等的三角形纸片,想 一想,怎样从边的角 度给它下定义呢?学 生举手回答. 我们知道:定义 是可以正反两用的, 正用相当于它的—— 学生齐答:性质,反 用相当于它的——学 生齐答:判定。这样 我们就可以得到两个 相反的命题,请大家 分组尝试写出它的三 种几何语言:图形语 言、符号语言、文字 语言。 再请拿出课前准 备好的三边相等的三 角形纸片,小组合作 共同探究:等边三角 形除具备三边相等的 性质外,还具备什么 特征呢,并通过折叠、 测量、证明等方法来 验证。 再想一想等腰三 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有 什么关系呢,等腰三 角形的特征等边三角 形是不是都具备呢? A B C 等边三角形的定义: 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 性质: ∵△ABC 是等边三角形 ∴AB=AC=BC (等边三角形的定义) 判定: ∵ AB=AC=BC ∴△ABC 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定义) C B A 性质1: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 性质2: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 一个角都等于60 °

《 等边三角形》 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3

当我们在日常办公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太好编辑和制作的资料。这些资料因为用的比较少,所以在全网范围内,都不易被找到。您看到的资料,制作于2021年,是根据最新版课本编辑而成。我们集合了衡中、洋思、毛毯厂等知名学校的多位名师,进行集体创作,将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珍贵资料,融合以后进行再制作,形成了本套作品。 本套作品是集合了多位教学大咖的创作经验,经过创作、审核、优化、发布等环节,最终形成了本作品。本作品为珍贵资源,如果您现在不用,请您收藏一下吧。因为下次再搜索到我的机会不多哦! 等边三角形

本课教学反思 英语教案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写作是综合性较强的语言运用形式, 它与其它技能在语言学习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 写作教案具有重要地位。然而, 当前的写作教案存在“ 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 教师和学生都把写作的重点放在习作的评价和语法错误的订正上,忽视了语言的输入。这个话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比较贴近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将本单元情感目标融入其中,即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要珍惜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教授语法时,应注重通过例句的讲解让语法概念深入人心,因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概念相当于一个简单的定语从句,一个清晰的脉络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此教案设计为一个课时,主要将安妮的处境以及她的精神做一个简要概括,下一个课时则对语法知识进行讲解。

在此教案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再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案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 在教案中任然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说”英语这个环节还有待提高,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开口朗读课文,所以复述课文便尚有难度,对于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还有待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