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期末考精彩试题(4)

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期末考精彩试题(4)
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期末考精彩试题(4)

医学细胞生物学问答题

LDL复合物,才能转运到各组织中参与代谢。

2)、LDL颗粒分子结构:

①由胆固醇脂、游离胆固醇、磷脂及载脂蛋白组成的球形颗粒。

②外膜:磷脂和游离的胆固醇分子。

③核心:胆固醇分子被酯化成长的脂肪酸链。

④配体:载脂蛋白apoB100

LDL颗粒通过apoB100与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相结合。

3)、内吞过程:

①LDL与有被小窝处的LDL受体结合,有被小窝凹陷,缢缩形成有被小泡进入细胞。

②有被小泡脱去外被网格蛋白形成无被小泡。

③无被小泡与内体融合,内体膜上有H+泵,在内膜酸性环境下,LDL与受体解离,受体经转运囊泡又返回质膜被重复利用。

④LDL被内体性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分解,释放出游离胆固醇,载脂蛋白被水解成氨基酸,被细胞利用。有被小窝→有被小泡→无被小泡→与内体融合→LDL与受体解离→LDL和载脂蛋白被利用

4)、调节:

①当细胞需要利用胆固醇时,这些细胞就制造LDL受体蛋白,并插入细胞膜上,进行受体内吞,摄入胆固醇。

②如果细胞内游离胆固醇积累过多,细胞就会停止合成胆固醇,并且停止合成LDL受体。

5)、意义:

①胆固醇可提供细胞膜大部分的所需。

②此过程中断,胆固醇在血液中聚集,沉降于血管壁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2)脂类主要有三种:磷脂、胆固醇、糖脂

磷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成分。

胆固醇:提高脂双层膜的力学稳定性、调节脂双层膜的流动性和降低水溶性物质的通透性。

糖脂:均位于膜的非胞质面单层,糖基暴露于细胞表面,可能是某些大分子的受体,与细胞识别及信号转导有关。

膜脂的功能:

①构成膜的基本骨架,去除膜脂,则使膜解体;

②是膜蛋白的溶剂,一些蛋白通过疏水端同膜脂作用,使蛋白镶嵌在膜上以执行特殊的功能;

③维持膜蛋白(酶)构象、表现活性提供环境,膜脂本身不参与反应;

④膜上有很多酶的活性依赖于膜脂的存在。有些膜蛋白只有在特异的磷脂头部基团存在时才有功能。(3)膜蛋白有三种:内在膜蛋白、外在膜蛋白、脂锚定蛋白

1)、内在膜蛋白:它贯穿膜脂双层,以非极性氨基酸与脂双层分子的非极性疏水区,相互作用而结合在质膜上,内在蛋白不溶于水。

2)、外在膜蛋白:分布在膜的内外表面,主要在内表面,为水溶性蛋白,靠离子键或其它弱键与能够暂时与膜或内在膜蛋白结合的蛋白质,易分离。

3)、脂锚定蛋白:质膜外侧的蛋白质通过糖链连接到磷脂酰肌醇上,形成“蛋白质—糖—磷脂”复合物,

或质膜胞质侧的蛋白质通过脂肪酸链共价结合在脂双层上。

膜蛋白的功能:

①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是由蛋白质完成的;

②转运蛋白:膜蛋白中有些是运输蛋白,转运特殊的分子和离子进出细胞;

③酶:有些是酶,催化相关的代谢反应;

④连接蛋白:有些是连接蛋白,起连接作用;

⑤受体蛋白:起信号接收和传递作用。

4)糖类:分布于细胞膜表面,多以复合物形式存在,通过共价键与膜的某些脂类或蛋白质组成糖脂或糖蛋白。

结构:细胞外被、细胞质膜和细胞溶胶

功能:①它保护细胞,使细胞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②负责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

③并通过表面结构进行细胞识别、信号接收与传导、进行细胞运动,维护细胞形态等功能。(2)特化结构: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是为适应某种环境而形成的特殊表面结构。

1)、微绒毛:①其核心是由20-30条同向平行的微丝组成束状结构,之间由交联蛋白等连接;

②肌球蛋白-Ⅰ和肌钙蛋白固定微丝束到膜;

③微丝束下方连于终网上。

④功能:扩大细胞作用的表面积,有利于细胞吸收。

2)、纤毛和鞭毛:①结构:纤毛与鞭毛是真核细胞表面伸出的与运动有关的特化结构;

通常将少而长的称鞭毛,短而多的称纤毛。

②功能:参与细胞运动。

3)、褶皱:细胞表面的临时性扁平突起。与吞噬、吞饮及趋化运动有关。

分泌蛋白氨基末端信号肽被合成后,使核糖体对SRP的亲和性增加,形成SRP-核糖体复合体,并与位于粗面内质网上的SRP受体结合,使蛋白质的合成在内质网上进行。

(2)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经膜穿入内质网腔内:

在信号肽的引导下,不断延长的多肽链边合成边进入内质网腔,信号肽在适当时候被酶切除,进入内质网腔或膜。

(3)分子伴侣在内质网腔内对蛋白进行折叠:

进入内质网腔的蛋白质在Bip等分子伴侣的协助下,形成正确的折叠。

(4)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

位于内质网网腔一侧的寡糖转移酶,将已结合于内质网膜中的寡糖链以N-连接方式转移至新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上,整个糖基化过程发生于内质网的腔面上。

(5)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质经由高尔基体分泌至细胞外:

经过修饰的蛋白质被COPⅡ衣被小泡包围,由内质网转运至高尔基体,在高尔基体经过进一步的加工修饰,由转运泡转运至细胞外,成为分泌蛋白。

1)溶酶体酶蛋白的N-糖基化与内质网转运:

酶蛋白前体进入内质网腔,经加工修饰,进行N-连接糖基化,以出芽形式形成膜性小泡,然后转运到高尔基复合体。

2)溶酶体酶蛋白在高尔基体内的加工与转移(糖基化与磷酸化):

在顺面高尔基网内的 N-乙酰葡萄糖胺磷酸转移酶和N-乙酰葡萄糖胺磷酸糖苷酶催化下,磷酸化形成M-6-P,为溶酶体水解酶分选的重要识别信号。

3)酶蛋白的分选与转运:

在反面高尔基网有受体识别、结合M-6-P,出芽,以有被小泡形式脱离高尔基体。

4)前溶酶体的形成:

断离后的有被小泡脱去网格蛋白外被形成无被小泡,无被小泡与晚期内吞体结合而成前溶酶体。

5)溶酶体的成熟:在酸性环境下,溶酶体酶去磷酸化;膜M-6-P受体重回到高尔基体反面。

(2)溶酶体的功能:

1)溶酶体能够分解胞内的外来物质及清除衰老、残损的细胞器:

溶酶体通过异噬性溶酶体和自噬性溶酶体经胞吞作用摄入外来物质或细胞内衰老、残损的细胞器进行消化,使之分解成为可被细胞重新利用的小分子物质,释放到细胞质基质,参与细胞的物质代谢,有效的保证了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也有利于细胞器的更新替代。

2)溶酶体具有物质消化与细胞营养功能:

溶酶体作为细胞内消化的细胞器,在细胞饥饿的状态下,可通过分解细胞内的大分子物质,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营养和能量,维持细胞的基本生存。

3)溶酶体是机体防御保护功能的组成部分:

溶酶体强大的物质消化和分解能力是防御细胞实现其免疫防御功能的基本保证和基本机制。

4)溶酶体参与某些腺体组织细胞分泌过程的调节:

溶酶体参与某些腺体组织细胞分泌和激素的形成,如甲状腺球蛋白水解成甲状腺素。

5)溶酶体在生物个体发生与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溶酶体的功能不仅体现在细胞生命活动的始终,也体现在整个生物个体的发生和发育的过程。

①溶酶体的酶蛋白是在rER的核糖体上合成的,并在rER腔内进行N-连接的糖基化修饰。

②然后进入高尔基复合体,在顺面扁囊内磷酸化,形成具 6-磷酸甘露糖(M6P)标记的水解酶,在高尔基复合体反面与其囊膜上的受体结合,聚集在一起分选进入特异运输小泡。

③运输小泡再与内体融合后,形成内体性溶酶体,成熟后形成溶酶体。

④在内体性溶酶体内,水解酶在酸性条件下与受体分离、脱去磷酸,形成成熟的溶酶体酶,受体还可被再利用。

(2)溶酶体的类型:根据溶酶体的形成过程和功能状态分为三种类型:即初级溶酶体、次级溶酶体和三级溶酶体。

①初级溶酶体:是新形成的溶酶体,只含酸性水解酶,无消化底物,尚未进行消化活动的溶酶体称为初级溶酶体。

②次级溶酶体:是已经进行消化活动的溶酶体,内含酸性水解酶和相应底物以及消化产物,也称为吞噬性溶酶体。根据次级溶酶体内作用底物的来源以及消化的程度又可分为:自噬性溶酶体和异噬性溶酶体。

③残余小体:吞噬性溶酶体到达末期阶段时,由于水解酶的活性下降,还残留一些未消化和不能分解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电子密度,这种溶酶体称为残余小体。它们有的可通过胞吐作用排出细胞外,有的则蓄积在细胞内,并随年龄增加而增多。

②这种前体是“成熟”形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末端的一段导肽。

③在跨膜运输过程中都呈解折叠状态,运输完成后又转变成折叠状态。

(2)特点:(一)核编码蛋白质向线粒体基质中的转运:

1)、核基因编码蛋白进入线粒体时需要分子伴侣蛋白的协助:

分子伴侣:具有解折叠酶的作用,防止蛋白质分子聚集式折叠,促进解折叠的蛋白质跨膜进入线粒体,并参与线粒体蛋白质分子的重新折叠。

2)、前体蛋白在线粒体外保持非折叠状态:

可溶性前体蛋白质在胞质合成后处于折叠状态,但在转运进入线粒体时要解折叠。

过程:①在胞质中合成的前体蛋白,与分子伴侣NAC和hsp70结合形成复合物;

②胞浆中的PBF、MSF和Ydjlp等因子与复合物结合,从而协助前体蛋白的转运和解聚。

3)、分子运动产生跨膜转运动力协助多肽链穿越线粒体膜:

蛋白质通过外膜,不需要能量;进入内膜需要能量,需膜电位或质子动力势驱动。

过程:①解聚的前体蛋白与膜输入受体结合,跨越膜通道进入线粒体;

② mtHsp70先与进入线粒体的前导肽链结合,拖拽着线粒体蛋白进入腔内。

4)、多肽链在线粒体基质内的再折叠形成具有活性的蛋白质:

在线粒体基质中的一些分子伴侣的协助下,输入的多肽链又折叠为天然构象而行使功能。

(二)核编码蛋白向线粒体其他部位的转运

1)、定位于线粒体膜间腔的蛋白质:

A、由膜间腔导入序列(ISTS)引导前体蛋白进入膜间腔。

B、直接从胞质扩散方式。

2)、定位于线粒体内、外膜的蛋白质

答:(1)线粒体DNA:线粒体既存在mtDNA,也有自己的蛋白质合成系统(mtRNA、mt核糖体、氨基酸活化酶等),mtDNA为双链环状DNA分子,裸露而不与组蛋白结合。

(2)遗传系统:但是由于线粒体自身的遗传系统贮存信息很少,只能合成线粒体组装所必需的全部蛋白质的10%,构成线粒体的信息主要来自于核DNA。

(3)蛋白质合成:外源性蛋白质由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中合成后运输进入线粒体;内源性蛋白质由mtDNA编码,在线粒体基质腔内合成。

(4)核基因编码的线粒体蛋白质及其转运:线粒体内大多数蛋白质都是核编码蛋白;转运过程为线粒体前体蛋白解折叠,多肽链穿越线粒体膜,多肽链在线粒体基质内重新折叠。

(5)没有细胞核作用,mtDNA本身不能进行复制,所以线粒体的生物合成依赖两个彼此分开的遗传系统共同协调控制。

⑵由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三类成分组成。

⑶它对于细胞的形态、细胞运动、细胞内物质运输、染色体的分离和细胞分裂等均起重

要作用。

2)、关系:⑴结构上相互联系:均自成体系,结构和功能各异;但三种骨架体系在分布、布局以及

功能上互相协调。

①微管和中间纤维都是从细胞核向细胞的周边呈放射状伸展,并在细胞内许多部位平行分布。

②在靠近质膜下的细胞质中发现:上层:中间纤维

次层:微管

下层:微丝组成的应力纤维

三种纤维之间有肌动蛋白连接

③微丝和微管之间,微管结合蛋白作为横桥存在

⑵功能上相互协调:①活细胞内,三种骨架起支撑作用维持各细胞器的空间位置,并参与

细胞运动。

②微管、中间纤维都参与胞内营养物质运输

3)、调节:(1)外界信号通过质膜与其受体结合后引起cAMP、IP3、Ca2+、CaM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细胞骨架蛋白和其它结合蛋白使细胞骨架按照生理功能的需要而发挥各系统的生物

学功能,并参与细胞生理活动。

(2)在这个过程中各细胞骨架的组装单体与多聚体之间处于动态平衡,这种平衡必须与生理活动需要联系,其中也存在细胞对细胞骨架的调控。

总之,各种细胞骨架组成均在细胞统一调控下相互配合来完成细胞生命活动。

组成,对于细胞的形态、细胞运动、细胞内物质的运输、染色体的分离和细胞分裂等均起着重要作用。(2)微管:

1)结构特点:①中空圆柱状结构,管壁由13条原纤维纵向围绕而成,每条原纤维由α-微管蛋白和β-微管蛋白组成异二聚体。

②γ微管蛋白定位于微管组织中心(MTOC),在空间上为微管装配提供始发区域,控制着

细胞质中微管的形成、数量、位置、极性确定和细胞分裂。

③微管相关蛋白可促进微管的组装,抑制其解聚,具有稳定微管的作用。

2)功能:①构成网状支架,支持和维持细胞的形态。

②参与细胞的运动:参与细胞的变形运动、纤毛、鞭毛运动等。

③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为细胞内物质的运输提供轨道,通过马达蛋白完成物质运输任务。

④维持细胞内细胞器的空间定位和分布:参与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纺锤体的定位及分裂

期染色体位移。

⑤参与染色体的运动,调节细胞分裂。

⑥参与细胞内信号传导:微管参与JNK , Wnt , ERK及 PAK蛋白激酶信号传导通路。

(3)微丝:

1)结构特点:微丝为肌细胞和非肌细胞中普遍存在的纤维状结构,肌动蛋白是构成微丝的基本成分。肌动蛋白由α、β和γ3种异构体组成。

2)功能:

①构成细胞的支架并维持细胞的形态:细胞质膜下方的应力纤维,维持细胞的形状、赋予细胞韧性和强度。

②参与细胞的运动:在非肌细胞的多种运动形式:变形运动、胞质环流、细胞的内吞和外吐作用、器官发生等。

③参与细胞的分裂(胞质分裂):收缩环是质膜下微丝通过α辅肌动蛋白与质膜相连,靠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Ⅱ的相对滑动收缩。

④微丝参与肌肉收缩:粗肌丝由肌球蛋白组成,细肌丝由三种蛋白组成,肌肉收缩是粗肌丝和细肌丝相互滑动的结果。

⑤微丝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肌球蛋白的马达蛋白家族它们以微丝作为运输轨道参与物质运输活动。

⑥参与细胞内信息传递:细胞外的某些信号分子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可触发膜下肌动蛋白的结构变化,从而启动细胞内激酶变化的信号传导过程。微丝主要参与Rho蛋白家族有关的信号传导。

(4)中间纤维:

1)结构特点:中间纤维蛋白是长的线性蛋白,由头部、杆状区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各种中间丝蛋白之间的区别主要取决于头、尾部的长度和氨基酸顺序。

2)功能:①构成细胞内完整的支撑网架系统。

②为细胞提供机械强度支持。

③参与细胞连接。

④维持核膜稳定。

⑤参与细胞分化。

⑥中间纤维参与细胞内信息传递。

(2)结构特点:

①内膜和外膜:核膜由两层单位膜构成,外膜朝向细胞质的一面,附着有核糖体,局部朝向细胞质内,延伸与粗面内质网相连;内膜与外膜平行,上面无核糖体附着,但有许多染色质丝与之相连。

②核纤层:是位于细胞核内膜与染色质之间的纤维蛋白片层或纤维网络,与核内膜紧密结合。它普遍存在于间期细胞核中。由lamin A、 lamin B、laminC核纤层蛋白构成,核纤层蛋白还可以与核基质中的蛋白质形成联接,与中间纤维及核骨架相互连接。它对增强核膜的强度,维持核的形态具有一定的作用。

③核间隙:在内外膜之间,有一个宽约20-40nm的间隙称为核间隙,其中充满液态不定形物质。

④核孔:核膜上有孔,称为核孔,它是核膜内外膜融合形成的圆环状结构。

核孔复合体:指由多个蛋白质颗粒以特定方式排列而成的蛋白质复合体,由胞质环、核质环、辐和中央栓构成,是核质间物质交换的双向选择性亲水通道,可通过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两种方式进行。

(3)功能:

①维持核的形态。

②包裹核物质,建立遗传物质稳定的活动环境。

③进行核内外的物质运输。

rRNA加工成熟的区域。

(2)rRNA前体加工成熟过程不是游离的rRNA,而是以核糖核蛋白方式进行的,核糖体大小亚基组装是在核仁内进行的,45SrRNA前体转录出来以后,很快与进入核仁蛋白质结合,组成大的核糖体蛋白颗粒。(3)45SrRNA组成的大核糖核蛋白颗粒逐渐失去一些RNA和蛋白质,然后剪切形成2种大小不同的核糖体亚基。

(4)由28SrRNA、5.8SrRNA、5SrRNA和49种蛋白质一起组成核糖体的大亚基,其沉降系数为60S。(5)由18SrRNA和33种蛋白质共同构成核糖体的小亚基,其沉降系数为40S。

(6)核仁中装配的核糖体大小亚基,经核孔输送到细胞质,在胞质中进一步装配为成熟的功能性核糖体。

答:(1)核仁的超微结构和化学成分:是真核细胞分裂间期核中均匀的海绵状球体,主要化学成分为RNA、DNA、蛋白质和酶。

核仁分为三个区域:

①纤维中心:为rRNA基因rDNA存在部位,人类rDNA分布在13、14、15、21、22五对染色体上,共同构成区域称核仁组织者;

②致密纤维成分:含正在转录的rRNA分子。

③颗粒成分是成熟的核糖体亚单位的前体颗粒:除此以外,还有异染色质包围在核仁周围,称核仁周围染色质,与伸入到核仁内部的rRNA基因(属常染色质)一起被称为核仁相随染色质。

(2)核仁的功能(rRNA合成、组装核糖体亚单位):

1)核仁是核糖体RNA合成的场所

①rRNA基因在染色质轴丝上呈串联重复排列

②沿转录方向新生的rRNA链逐渐增长,形成"圣诞树"样结构

③转录产物的纤维游离端(5'端)首先形成RNP颗粒。

2)核仁是核糖体组装的场所。

功能状态的不同,分为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

(2)相同点:①都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染色质纤维丝。

②都是DNA分子在间期核中的贮存形式,在结构上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是相连续的,且

一定条件下常染色质可以转变成异染色质。

(3)常染色质:①特点:间期核中处于伸展状态,螺旋化程度低,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浅而均匀。

②组成:其DNA主要由单一序列DNA和中度重复序列DNA,具有转录活性。

③分布:大部分位于间期核中央,一部分介于异染色质之间,在细胞分裂期,常染色质

位于染色体臂。

(4)异染色质:①特点:间期核中螺旋化的程度高,处于凝集状态,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较深。

②分布:位于核的边缘或围绕在核仁的周围,是转录不活跃或无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③类型:Ⅰ)结构异染色质:异染色质的主要类型,在所有细胞中呈浓缩状态,没有转

录活性,含高度重复的DNA序列,在分裂期细胞常位于染色体的着丝粒区、

端粒区次缢痕等部位。

Ⅱ)兼性异染色质:仅在某些类型的细胞或一定的发育阶段的细胞中呈浓缩

状态,并可向常染色体转变,恢复转录活性。

答:(1)端粒序列:存在于染色体末端,富含G的简单重复序列。

功能:维持DNA分子两末端复制的完整性与染色体的稳定性。

(2)着丝点序列:复制完成的两姐妹染色单体的连接部位。

功能:细胞分裂中期与纺锤丝相连,使复制后的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维持遗传的稳定性。(3)复制源序列:是细胞进行DNA复制的起始点。

功能:多个复制源序列可被成串激活,该序列处的DNA双链解旋并打开,形成复制叉,使DNA分子可在不同部位同时进行复制。

答:(1)定义:是机体发育过程中由细胞合成并分泌到细胞外的生物大分子所构成的纤维网络状物质,分布于细胞与组织之间、细胞周围或形成上皮细胞的基膜,将细胞与细胞或细胞与基膜相联系,构成组

织与器官,使其连成有机整体。

(2)分类:氨基聚糖和蛋白聚糖、胶原和弹性蛋白、纤粘连蛋白与层粘连蛋白等。

(3)功能:①对细胞组织起支持、保护作用,提供营养。

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③在组织创伤的再生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④当细胞外基质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时,会导致器官组织的病理变化。

①DNA:遗传物质的载体,可分为单一序列、中度重复序列、高度重复序列。

②组蛋白:由H1、H2A、H2B、H3、H4组成,H2A、H2B、H3、H4各两分子组成八聚体,构成核心颗粒,协助DNA卷曲成核小体的稳定结构。H1组蛋白在构成核小体时起连接作用,与核小体的包装有关。

③非组蛋白:除组蛋白之外的染色质结合蛋白的总称,能从多方面影响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量少、种类多,参与DNA复制、转录。

(2)动态变化规律:

1)分裂间期:

①核小体是DNA片段缠绕组蛋白八聚体形成的染色体基本结构单位,核小体串珠结构是染色质包装的一级结构。

②核小体进一步螺旋形成螺线管,每6个核小体螺旋一周形成中空螺线管,组蛋白H1位于其内部,是螺线管形成和稳定的关键因素。

③螺线管进一步包装成超螺线管,再折叠成染色单体。

2)分裂前期:核内染色质螺旋化逐渐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有两条染色单体构成。

3)分裂中期:染色体螺旋化程度增高,染色体缩短变粗,形成最清晰形态最典型的染色单体,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细胞板平面上,着丝粒与纺锤丝微管相连。

4)分裂后期:每条染色体着丝粒纵裂为二,原来的两条染色单体成为两条染色体,借助纺锤丝的牵引,两组数目、形态、结构相同的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

5)分裂末期:集中于两极的两组染色体逐渐解旋成为染色质。

期)、DNA合成期(S期)和DNA合成后期(G2期)构成。1)G1期:

①RNA合成:RNA合成活跃,RNA聚合酶活性增高,产生rRNA、tRNA、mRNA。

②蛋白质合成:合成DNA起始与延伸所需的酶类和G1期向S期转换的重要蛋白质。

③组蛋白与非组蛋白及某些激酶发生磷酸化。

④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作用加强,小分子营养物质和G1期向S期转变的调控物质摄入增加。

2)S期:

①进行DNA复制,早期复制GC含量高的DNA序列,晚期复制AT含量高的DNA序列。常染色体的复制在先,异染色体的复制在后。

②合成组蛋白,组蛋白持续磷酸化。

③中心粒开始复制,一对中心粒彼此分离,然后在各自垂直方向形成一个子中心粒。

3)G2期:

①合成大量的RNA,ATP及一些与M期结构功能相关的蛋白质。

②中心粒体积逐渐增大,开始分离并移向细胞两极。

(2)分裂期:由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构成。

①前期:染色体凝集,分裂极确定,核仁解体,核膜消失。纺锤体形成。

②中期:染色体达到最大程度凝集,并且非随机的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平面上,染色体、星体、纺锤体组成有丝分裂器。

③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并移向细胞两极。

④末期:染色体解聚,核仁重新形成,核膜重建,核分裂和胞质分裂完成。

期转换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激酶。

(2)分子结构:①cdk1:为一种Ser/Thr激酶,可催化蛋白质Ser与Thr残基磷酸化,是MPF的活性单

位,在整个细胞周期进程中的表达均较为恒定。

②cyclinB:具有激活cdk1及选择激酶底物的功能,为MPF的调节单位,表达随细胞周

期进程发生变化。

(3)MPF的形成及激活:

CyclinB表达到高峰值cdc25与cdk结合 cdk1 Tyr15,Thr14去磷酸化→cdk1被激活 Tyr161保持磷酸化

→MPF活性增高→促进G2期向M期转换

(4)M期cyclin-cdk复合物的作用:

概述:M期细胞在形态结构上所发生的变化以及中期向后期,M期向下一个G1期的转换均与MPF相关。1)MPF对M期早期形态结构的变化的作用:

①染色体的凝集:磷酸化组蛋白H1上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特殊位点诱导染色质凝集,直接作用于染色体凝集蛋白,介导染色体形成超螺旋化结构,进而发生凝集。

②核膜裂解:核纤层蛋白丝氨酸残基磷酸化,引起核纤层纤维结构解体,核膜裂解成小泡。

③纺锤体形成:多种微管蛋白结合蛋白进行磷酸化,使微管蛋白发生重排,促进纺锤体形成。

2)MPF促进中期细胞向后期的转换:中期染色体两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是启动后期的关键。

①粘着蛋白:主要由Scc1和Smc两类蛋白构成。

②securin蛋白:与分离酶结合,抑制分离酶活性,从而保证粘着蛋白的粘着活性。

③MPF的作用:使APC磷酸化,引起securin蛋白降解,分离酶释放,分解Scc1,进入后期着丝粒分离。3)MPF在细胞退出M期中的作用:cyclinB在激活的APC作用下,经多聚泛素化途径被降解,MPF解聚

失活,促使细胞转向末期。

①核形成:组蛋白去磷酸化,染色体又开始去凝集;核纤层蛋白去磷酸化,核膜形成,子代细胞核形成。

②胞质形成:肌球蛋白去磷酸化,收缩环缩小,分裂沟加深,胞质分裂发生。

对细胞周期发生的重要事件及出现的故障加以检测,只有当这些事件完成或故障修复后,才允许细胞周期进一步运行,该检测系统即为检测点。

(2)检测点分类:①未复制DNA检测点:识别未复制DNA并抑制MPF激活,使未发生DNA复制的细胞不能进入有丝分裂。

ATR激活→磷酸化激活Chk1激酶→磷酸化cdc25磷酸酶→cyclinA/B-cdk1复合物被抑制→S?M

②纺锤丝组装检测点:阻止纺锤体装配不完全或发生错误的中期细胞进入后期。

Mad2激活→cdc20失活→APC活化受阻→securin蛋白多聚泛素化受阻→着丝粒不能分离→中期?后期③染色体分离监测点:阻止子代染色体未正确分离的前期末及胞质分裂的发生。

Ⅰ)cdc14磷酸酶的活化,能促进M期cyclin经多聚泛素化途径被降解,导致MPF活性丧失,引发细胞转向末期。

Ⅱ)如果后期末子代染色体分离方向出现异常,cdc14就不会从核仁中释放,细胞向末期的转变受阻,不能退出有丝分裂。

④DNA损伤检测点:阻止DNA损伤的细胞周期继续进行,直到DNA损伤被修复。

Ⅰ)如果细胞周期被阻在G1和S期,受损的碱基将不能被复制,由此可避免基因组产生突变以及染色体结构的重排。

Ⅱ)如果细胞周期被阻在G2期,可使DNA双链断片得以在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以前被修复。

DNA出现损伤→DNA损伤检测点被激活→活化蛋白激酶Chk2→磷酸酶Cdc25磷酸化发生降解→细胞被滞留于G1期或S期

激活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的活性,调控细胞周期的进程,成员有cyclinA-H等。

②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含有Cdk激酶结构域,必须与细胞周期蛋白结合才可能发挥其活性。是细胞周期调控的催化亚单位,作用于细胞周期事件的靶蛋白磷酸化而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促进细胞周期的不断运行,自身可被磷酸化,多为丝/苏氨酸磷酸化激酶,成员有Cdk1-9等。

③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细胞内存在一些对CDK激酶起负调控作用的蛋白质,称为CKI。CKI根据同源序列和底物的不同可分为两大家族:1)CIP/KIP家族,主要抑制G1期和S期的各种周期蛋白-CDK 复合物;2)INK4家族,专门对周期蛋白D-CDK类复合物起抑制作用。

(2)检测点:

①未复制DNA检测点:识别未复制DNA并抑制MPF激活,使未发生DNA复制的细胞不能进入有丝分裂。

②纺锤丝组装检测点:阻止纺锤体装配不完全或发生错误的中期细胞进入后期。

③染色体分离监测点:阻止子代染色体未正确分离的前期末及胞质分裂的发生。

④DNA损伤检测点:阻止DNA损伤的细胞周期继续进行,直到DNA损伤被修复。

(3)其他物质:如生长因子、抑素、cAMP与cGMP等。

①细胞核在细胞分化过程中提供生成特异性mRNA及其他RNA(rRNA和tRNA)的转录模板,调控胞质中各种成分的种类和数量,影响整个细胞的代谢活动,产生不同的生物性状。

②细胞核的遗传潜力受细胞质环境调节:在细胞分裂时胞质呈不均等分配,即子细胞中获得的胞质成分可能是不相同的,可以调节核中基因表达影响细胞分化。

③基因表达的细胞内环境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核内基因的表达状态也不断被调整,这种核/质的相互作用持续整个细胞的分化过程。

(2)诱导和抑制对分化的影响:

①诱导:一部分细胞对邻近细胞的形态发生影响.井决定其分化方向的作用。细胞间的相互诱导作用是有层次的,一般发生在内胚层和中胚层或外胚层和中胚层之间,可分为初级诱导、次级诱导和三级诱导。

②抑制:在胚胎发育中,已分化的细胞可以产生抑素,抑制邻近的细胞往相同的方向分化以使发育的器官间相互区别而避免重复发生。

(3)激素和细胞粘合分子对分化的作用:

①激素作用;

②细胞粘合是由于同类细胞可以通过表面同样的粘合分子,进行相互识别、粘着、聚集井相互作用,有利于形态发生以及正常结构的构建和维持。

死亡过程。

特征细胞凋亡细胞坏死

诱导因素生理或病理性的弱刺激病理性变化或剧烈损伤

能量需求依赖ATP 不依赖ATP

范围单个散在细胞大片组织或成群细胞

细胞体积固缩变小肿胀变大

细胞膜完整不完整

细胞器形态完整,有轻微改变,自身吞噬肿胀破裂

细胞核染色质凝集,断裂固缩,核膜破裂

染色质凝聚在核膜下,呈半月状呈絮状

凋亡小体有无

DNA 有控降解随机降解

分子机制多基因参与,有序调控无基因参与

代谢反应蛋白酶逐次水解无序反应

周围组织的炎性反应无强烈

对机体的影响个体发育及代谢需求有损伤,破坏作用

自吞噬常见少见

①这类细胞始终保持旺盛的增殖活性,每次完成分裂后,有顺序经过细胞周期各时相,完成细胞分裂。

②它们不断补充那些衰老死亡的细胞,保证组织的更新,其物质和能量的代谢水平高,对环境信号敏感。周期时间稳定。

③如胚胎发育早期的细胞,上皮基底细胞,骨髓干细胞等。

(2)暂不增殖细胞:

①此类细胞较长时间的停留在G1期,处于暂不分裂状态,又称G0期细胞。

②G0期细胞代谢水平低,但并未丧失增殖能力,在适宜条件下,可以恢复到增殖状态,这种特性对组织再生、创伤修复和免疫功能有重要意义。

③如肝、肾实质细胞、血液中淋巴细胞、结缔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等。

(3)终末分化细胞:

①这些细胞已丧失了增殖能力,不再增殖,始终停留在G1期,它们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已高度分化,在机体内执行特殊的生理功能,直到衰老死亡。

②如成熟红细胞、角质细胞、神经元细胞、肌细胞等。

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期末考试题基地班必看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1、双亲性分子(amphipathic molecule):是指由磷脂的磷脂酰碱基构成亲水极性头部和脂肪酸链构成疏水非极性尾部的分子,是膜脂的主体。 2、内在膜蛋白(intrinsic membrane protein):它贯穿膜脂双层,以非极性氨基酸与脂双层分子的非极性疏水区,相互作用而结合在质膜上,内在膜蛋白不溶于水,占膜蛋白总量的70%-80%,如膜上的受体蛋白与通道蛋白。 3、外在膜蛋白(extrinsic membrane protein):外在膜蛋白约占膜蛋白的20%~30%,分布在膜的内外表面,主要在内表面,为水溶性蛋白,靠离子键或其它弱键与能够暂时与膜或内在膜蛋白结合的蛋白质,易分离。 4、脂锚定蛋白(lipid anchored protein):质膜外侧的蛋白质通过糖链连接到磷脂酰肌醇上,形成“蛋白质—糖—磷脂”复合物,或质膜胞质侧的蛋白质通过脂肪酸链共价结合在脂双层上,这种蛋白即称为脂锚定蛋白(GPI)。包括:细胞粘附分子、免疫球蛋白超家族、Src、Ras蛋白。 5、被动运输(passive transport):通过简单扩散或协助扩散方式实现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转运,顺物质浓度梯度,不需消耗能量。 6、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质膜转运小分子物质时,不需膜蛋白的帮助,可以顺物质浓度梯度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方向进行,它不需消耗能量,属于被动扩散。以简单扩散方式运输的物质为:脂溶性小分子、非极性的小分子。 7、载体蛋白介导的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物质穿越膜时在膜上载体蛋白的介导下,不消耗细胞的代谢能量,将溶质顺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势梯度进行转运,这种运输方式称易化扩散。部分载体蛋白; 非脂溶性物质。属于被动运输的范畴。 8、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指由载体蛋白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化学梯度)的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消耗能量的跨膜运输方式。主要包括离子泵:直接水解ATP供能;协同运输:间接消耗ATP。 9、协同运输(coupled transport):一种物质的运输依赖第二种物质的同时运输。这种运输需要先建立离子梯度,在动物细胞主要是靠Na+泵、在植物细胞则是由H+泵完成的。

药学药理学山东大学网络教育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药理学 一、名词解释 1受体 是存在于细胞膜上或细胞浆内的一种特殊蛋白质。能与配体结合,传递信息,引起相应 的效应,具有高度特异性、高度敏感性和饱和性等特性。 2治疗指数 指药物的LD 50与ED50的比值,用来反映药物的安全性。 3零级动力学消除 体内药量单位时间内按恒定的量消除。 4半衰期 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二、填空题 1. P受体激动可引起心脏兴奋________________ ,骨骼肌血管和冠状血管扩张 支气管平滑肌________ 松弛 ________________ ,血糖—升高。 2.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机理是使胆碱酯酶的酯解部位磷酰化,从而使CHE失夫水解ACH 的能力,表现为胆碱能神经功能亢进的症状,可选用阿托品和氯解磷定解救。 3. 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首选苯—,失神性发作首选乙琥胺。 复杂部分性发作首选卡马西平,癫痫持续状态首选地西泮。 4. 左旋多巴是在_脑内多巴脱羧酶作用下_转变为—多巴胺—而发挥抗震颤麻痹作用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哌替啶的临床用途为镇痛__,—心源性哮喘的辅助治疗_,—麻醉前给药__,—人

工冬眠

6. 强心苷的毒性反应表现在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和心脏毒性三方面。 7?西米替丁为H 乙受体阻断剂,主要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 8?糖皮质激素用于严重感染时必须与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合用 ,以免造成感染病灶扩散。 三、A 型选择题(只选一个最佳正确答案。) C 1.两种药物产生相等效应所需剂量的大小,代表两药 A ?作用强度 B.最大效应 C.内在活性 D.安全范围 E .治疗指数 C 2.丙磺舒增加青霉素的药效是由于 A. 与青霉素竞争结合血浆蛋白。提高后者浓度 B. 减少青霉素代询寸 C. 竞争性抑制青霉素从肾小管分泌 D. 减少青霉素酶对青霉素的破坏 E. 抑制肝药酶 D 3. 治疗重症肌无力首选 A.毒扁豆碱 B. 匹鲁卡品 C. 琥珀酰胆碱 D. 新斯的明 E. 阿托品 C 4. 阿托品解除平滑肌痉挛效果最好的是 A.支气管平滑肌 B.胆道平滑肌 C.胃肠道平滑肌 D.子宫平滑肌 E.尿道平滑肌 C 5. 治疗过敏性休克首选 D 7. 选择性a i 受体阻断药是 C 10. 治疗三叉神经痛可选用 B 6. A.苯海拉明 B.糖皮质激素 C.肾上腺素 D. 酚妥拉明 E. 异丙肾上腺素 选择性作用于3i 受体的药物是 A.多巴胺 B. 多巴酚丁胺 C. 去甲肾上腺素 D. 麻黄碱 E. 异丙肾上腺素 A.酚妥拉明 B. 可乐定 C. a -甲基多巴 D. 哌唑嗪 E. 妥拉唑啉 B 8. 地西泮不具有下列哪项作用 A. 镇静、催眠、抗焦虑作用 B. 抗抑郁作用 C. 抗惊厥作用 D. 抗癫痫 E. 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 D 9. 在下列药物中广谱抗癫痫药物是 A. 地西泮 B. 苯巴比妥 C. 苯妥英钠 D. 丙戊酸钠 E. 乙琥胺

最新山东大学网络教育中药学(本科).

一、单选题 1.将药物按上中下三品进行分类的本草专著是(B ) A.《开宝本草》 B.《神农本草经》 C.《嘉祐本草》 D.《新修本草》 E.《本草经集注》 2.马钱子砂烫的目的是( B ) A.增强疗效 B.减低毒性 C.改变药性 D.便于服用 E.有利贮藏 3. 具有软坚散结,多用于治疗瘰疬、痰核等病症的药物多为(B ) A.苦味 B.咸味 C.辛味 D.酸味 E.甘味 4.生半夏配伍生姜,生半夏的毒性能被生姜降低,这种配伍关系属于( C ) A.相须 B.相使 C.相畏 D.相恶 E.相杀 5.属于十九畏的配伍药对是(C ) A.苦参与藜芦 B.杏仁与麻黄 C.丁香与郁金 D.马钱子与甘草 E.甘草与芫花 6.入汤剂需后下的药物是( A ) A.藿香、薄荷 B.大蓟、海金沙 C.人参、阿胶 D.磁石、牡蛎 E.朱砂、木香 7.既能发汗解肌,又能温经助阳的药是( E ) A.麻黄 B.白芷 C.防风 D.细辛 E.桂枝 8、感受风寒湿邪,出现以上半身头项肩背疼痛者,治疗宜选用( C ) A.白芷 B.细辛 C.羌活 D.独活 E.香薷 9.芦根和天花粉都具有的功效是(C ) A.清热燥湿 B.清热凉血 C.生津止渴

D.既清实热、又退虚热 E.清气分热 10.尤善治乳痈肿痛,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功效的药物是( A ) A.蒲公英 B.紫花地丁 C.红藤 D.败酱草 E.野菊花 11.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长于治疗热结便秘的药物是(A ) A.大黄 B.火麻仁 C.京大戟 D.巴豆 E.芫花 12.功能化湿,止呕,解暑的药物是(A ) A.藿香 B.佩兰 C.豆蔻 D.厚朴 E.苍术 13.既可燥湿健脾,又能祛风湿,发汗,除一身上下内外之湿邪的药物是( C ) A.厚朴 B.佩兰 C.苍术 D.砂仁 E.藿香 14.石膏的性味是( C ) A.甘,寒 B.甘、淡,平 C.辛、甘、大寒 D.辛、苦,大寒 E.甘、辛,平 15.可治疗寒热虚实各种水肿,无祛邪伤正之弊的药物是(C ) A.枸杞子 B.猪苓 C.茯苓 D.车前子 E.薏苡仁 16.具有回阳救逆之功,常用于治疗亡阳证之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的药物是(A ) A.附子 B.干姜 C.丁香 D.吴茱萸 E.小茴香 17.善行脾胃和大肠之气滞,用于治疗脾胃气滞,脘腹胀痛及泻痢里急后重的是(C ) A.枳壳 B.陈皮 C.木香 D.佛手 E.大腹皮 18.妇科调经止痛之要药,有“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之称的药物是(B ) A.木香 B.香附 C.沉香 D.檀香 E.九香虫 19.性味酸甘而微温,常用于油腻肉食积滞的药物是( E ) A.厚朴 B.麦芽 C.莱菔子 D.鸡内金 E.山楂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16

第十五章经济运行与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它既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标志,又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完全网与稳定器。本章将分析社会保障的作用、内容以及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模式和基金的运作,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设置等。 第一节社会保障的目标 社会保障是国家以法律、规章确立对遇到疾病、生育、年老、死亡、失业、灾害或其他风险的社会成员给予相应的经济的、物质的服务和帮助,以保障其生活需求的社会经济福利制度。社会保障旨在体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公平与效率 公平与效率是社会发展的两大目标,任何一个社会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行都离不开它,当然,社会保障也应体现这二大目标。 公平不是平均分配,不是结果公平,而是机会均等,权利平等。也就是说,社会应当以公正的、不偏不袒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成员,应该尽可能地创造条件给每个成员提供相同的机会和权利,让他们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参与公平竞争,谋求自身的发展。社会保障领域中的公平,是指每

个社会成员在生活发生困难时,都可以普遍地无例外地获得社会保障的机会和权利,社会成员在社会保障面前,人人平等。这样,社会成员就能够在基本生活有保障并解除后顾之忧的条件下参与社会竞争,不会因先天不足或生活无着落而输在起跑线上。 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劳动耗费与劳动成果的比较,换言之,即投入与产出的比较。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总是力求以最少的劳动耗费获取最多的劳动成果,或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合理配置,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保障领域中的效率,就是要在社会保障中融入自我保障机制,通过个人缴费的方式增强自我保障意识,使每个社会成员从关心自己切身利益出发,努力工作,奋发向上,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例如养老金的待遇水平必须与在职时的工资水平挂钩,和在职时的劳动贡献相联系的规定,就充分体现了效率原则,从而能够激励劳动者勤奋工作。 在社会保障领域,公平与效率存在着既统一又矛盾的关系。统一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一是公平为效率提供动力。社会保障高举“公平原则”的大旗,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和劳动力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解除劳动者生、老、病、死的后顾之忧,维护着社会的安定,这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和效率提高。 二是效率为公平提供物质基础。因为效率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前提,是通向社会公平的桥梁。在一个效率低下,物质匮乏的社会里谈不上社会公平,充其量也只能是公平地分配贫穷。所以任何损害效率的行为都将损害公平,最终实现不了社会公平。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充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个人收入和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才能增加积累,进而达到更高水平的公平。 然而,公平与效率又是会发生矛盾的。因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所以凡符合条件的社会成员都可以无条件享受,此类社会保障的给付是向低收入者,贫困者倾斜,权利的享受无须以承担义务为前提。至于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社会保险,虽然此项基金是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承担,但它的给付与劳动贡献也没有严格的对等关系,以致会出现多交费少受益、或者少交费多受益,甚至不交费也受益的情况,社会保障明显的权利均等性、利益共享性,导致给付与劳动贡献的脱钩,因而会削弱对劳动者的激励作用,进而损害效率。 为了在社会保障领域寻找公平与效率的最佳结合,就要贯彻既保障生活又有利于促进生产的方针。首先,社会保障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保障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社会保障的水平。社会保障的项目、范围和水平如果超过生产力发展水平,就会使国家和社会背上沉重的包袱,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相反,如果社会保障的发展滞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同样也会制约经济发展,进而影响社会安定。所以社会保障的项目、范围、水

能源与动力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致力于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 能源与动力工程致力于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能源既包括水、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也包括核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以及未来将广泛应用的氢能。动力方面则包括内燃机、锅炉、航空发动机、制冷及相关测试技术。2012年教育部新版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调整热能与动力工程为能源与动力工程。 这个行业可以说一直都是个热门行业。 1、目前来说火力发电依然是发电形式的主流,安全高效,虽污染环境但不会形成洪涝灾害,亦无辐射污染; 2、工业生产三要素:水、电、气。热能与动力工程可以说是必需的行业。 3、目前,国家紧跟世界形式。慢慢从“能否用”转变为“更好的使用”在这个转向智能化的时代里,相信你只要付出努力,必有一番建树 二级学科 编辑 考虑学生在宽厚基础上的专业发展,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分成以下四个专业方向: (1)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新能源开发和研究方向); (2)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船舶动力方向; (3)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 (4)以机械功转换为电能为主的火力火电和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即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动力机械及其自动化、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四个二级学科。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要求 编辑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该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控制理论、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获得该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该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编辑 该专业主要培养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适应和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毕业生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也可在该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主干学科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药剂学

药剂学模拟题1 一、名词解释 1.倍散 2.乳析 3.生物利用度 4.等张溶液 二、写出下列物质在药剂学中的主要作用 1.苯甲酸钠 2.焦亚硫酸钠 3.糊精 4.HPMC 三、填空题 1.物理灭菌法包括——————、——————、——————、——————、——————、——————。 2植物性药材的浸出过程一般包括——————、——————、——————和——————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3.防止药物氧化的常用措施有——————、——————、——————、——————、——————、——————。 四、简答题 1.简述低温粉碎的特点?

2.写出湿法制粒压片的工艺流程? 3.热原的污染途径及除去热原的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 1.简述低温粉碎的特点? 答:在常温下粉碎困难的物料,如软化点、熔点低的及热可塑性物料,可以得到较好粉碎;含水、含油较少的物料也能用该法粉碎;用该法可获得较细的粉末,并且可以保存物料中的香气及挥发性有效成分。 2.写出湿法制粒压片的工艺流程? 混合润湿剂或粘合剂 药物、辅料粉碎过筛----物料--------------- 制粒干燥 软材----湿颗粒----干颗粒----整粒----压片 3.热原的污染途径及除去热原的方法有哪些? 答:热原的污染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1)来自水的污染(2)来自原、辅料的污染(3)来自容器、管道、设备的污染(4)来自生产过程的污染(5)来自使用过程的污染 除去热原的方法:(1)加热法(2)酸碱法(3)吸附法(4)反渗透法(5)凝胶滤过法。 五、计算题 1.计算下列处方是否等渗?应如何处理? 处方:

部分山大真题(细胞生物学)

山东大学2001年硕士研究生细胞生物学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任选10个,每个2分,共20分) 1.原位杂交 2.差别基因表达 3.胞质体 4.分子伴娘 5.重组小结 6.同向协同运输 7.端粒 8.光合磷酸化 9.核定位信号 10.自噬溶酶体 11.细胞 12.细胞识别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有哪些主要区别? 2.请说出线粒体内膜重组实验的过程及其说明的问题 3.真核细胞核小体是如何形成的? 4.细胞周期可分为哪几个时期?各时期有何主要特点? 5.何为原癌基因?其激活途径有哪几条? 6.何为细胞凋亡?有何特征? 四.综述题(任选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试述细胞外基质的组成成分及各自的分子结构特点,并说明细胞外基质的主要功能 2.请说明内膜系统的组成并阐明其结构与功能分别如何相互联系 3.试述微管的形态结构和主要功能并列举出其构成的两种细胞器的结构特点4.说明用放射自显影技术检测细胞是否进行DNA合成的原理,并设计一实验证明rRNA(核糖体DNA)在细胞内的合成场所 山东大学2002年硕士研究生细胞生物学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任选10个,每个2分,共20分) 1.抑癌基因 2.内膜系统 3.非细胞体系 4.配体门通道 5.微粒体 6.核小体 7.联会复合体 8.细胞周期蛋白 9.G蛋白 10.信号斑 11.多线染色体 12.胚胎干细胞 二.填空

1。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可分为____和____ 两个阶段,前者在发生,产物为. 后者在发生,产物为。 2。组成衣被小泡底被的主要成分为____ 和____ 。 3。细胞分化的两个主要特点是____和_______。 4。原核细胞的呼吸酶定位在____上,而真核细胞的则位于____ 上。 5。真核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是由两条____所组成,二者在____相互结合。 6。细胞外基质的组成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 7。精子的顶体是一种特化的____,而肌纤维肌质网是一种特化的____ 。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细胞学说是谁创立的及主要内容有哪些?, 2。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机制如何? 3。何为常染色体质和异染色质?二者有哪些区别? 4。微管的形态结构特点和功能如何? 5。请举例说明从增殖的角度,细胞可以分为哪几类? 四。综述题(任选3个,每题10分,共30分) 1。锚定连接包括哪几种连接方式?其结构特点及功能如何?试比较其异同点。2。试述真核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分选途径。 3。减数分裂前期I依次由哪几个时期组成,各个时期有何变化及意义? 4。试述哺乳动物克隆技术的原理,方法及意义。 山东大学2000年硕士研究生细胞生物学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任选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细胞 2.冰冻断裂 3.细胞株 4.细胞外被 5.核孔复合体 6.导肽 7.常染色质 8.着丝点 9.接触抵制 10.细胞决定 11.原癌基因 12.胚胎诱导 二.填空 1.化学法细胞拆合就是有处理细胞,结合离心技术,将细胞拆为核体和胞质体。2.与桥粒相连的中间纤维的成分依不同细胞类型而不同,上皮细胞中是___,心肌细胞中为___。 3.构成细胞外基质的化学成分可分为4类:___,___,___,___。 4.糖酵解,脂肪酸氧化,氧化磷酸化,三羧酸循环进行的部位分别是___,___,___,___。 5.肌质网是特化的___,而精子的顶体是特化的___。 6.细胞周期中,两个关键的时相转换点是___和___转换。 7.C-分带法主要显示___。

山东大学中药学模拟题 (本科)三套精华

中药学模拟题(A) 一、名词解释 1、道地药材: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2、后下:指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久煎其有效成分易于挥发而降低药效,须在其他药物煎沸5-10分钟后放入。 3、化湿药:凡气味芳香,气味温燥,以化湿运脾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4、理气药:以疏理气机为主要作用,治疗气滞或气逆证的药物。 5、收涩药:凡能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气血阴阳虚哀的病理偏向,以治疗虚证为主的药物。 1、中药学:指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中药来源,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规律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2、先煎:指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一些金石、矿物、介壳类药物,应打碎先煎,煮沸20-30分钟后再下入其他药物,以使有效成分析出。 3、祛风湿药:以去除风寒湿邪,治疗风寒湿痹证为主的药物。 4、活血化瘀药: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淤血为主要功效,用于治疗瘀血病证的药物。 5、开窍药:凡具辛香走窜之性,以开窍醒神为主要作用,治疗闭证神昏的药物。 1、.中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和保健作用的物质。 2、配伍:按照病情的不同需要和药物的不同特点,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应用。 3、清热药:以清解里热、治疗里热证为主的药物。 4、温里药:以温里祛寒,治疗里寒证为主的药物。 5、平肝熄风药:以平肝潜阳或息风止痉为主,治疗肝阳 上亢或肝风内动病证的药物。 *解表药:以发散表邪、治疗表证为主的药物。 *泻下药:凡能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 *化湿药:利水渗湿药:凡能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疗水湿内停病证为主的药物。 *消食药:以消化食积为主要作用,主治饮食积滞的药物。 *驱虫药:以驱除或杀灭人体内寄生虫,治疗虫证为主的药物。 *止血药:以制止体内外出血,治疗各种出血病症为主的药物。 *活血化瘀药: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淤血为主要功效,用于治疗瘀血病证的药物。 *化痰止咳平喘药:凡能祛痰或消痰,治疗“痰证”为主的药物。 *安神药:以安定神志、治疗心神不宁病证为主的药物。 *收涩药:以收敛固涩,用以治疗各种滑脱病证为主的药物。 *涌吐药:以促使呕吐,治疗毒物、宿食、痰涎等停滞在胃脘或胸膈以上所致病证为主的药物。 *攻毒杀虫止痒药:以攻毒疗疮,杀虫止痒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拔毒化腐生肌药:以外用拔毒化腐、生肌敛疮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1

山东大学中药药剂学A卷

《中药药剂学》模拟卷(A) 一、名词解释: 1.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缓释制剂:系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长效作用的制剂。 3.浸出制剂:用适当的浸出溶剂和方法,从动植物药材中浸出有效成分,经适当精制与浓缩得到的供内服或外用的一类制剂。 4.热原: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尸体,是一种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性物质。 5.胶剂:是指用动物皮、骨、甲、角等为原料,用水煎取胶质,浓缩成干胶状的内服制剂。 二、单项选择题: 1. 制备含有毒性药材的散剂,剂量为0.05g,一般应配成多少比例的散剂?A A、1:10 B、1:100 C、1:5 D、1:1000 2. 二相气雾剂为:A A、溶液型气雾剂 B、O/W乳剂型气雾剂 C、W/O乳剂型气雾剂 D、混悬型气雾剂 E、吸入粉雾剂 3. 不宜制成软胶囊的药物是B A、维生素E油液 B、维生素AD乳状液 C、牡荆油 D、复合维生素油混悬液 E、维生素A油液

4. 制备胶剂时,加入明矾的目的是:B A、沉淀胶液中的胶原蛋白 B、沉淀胶液中的泥沙等杂质 C、便于凝结 D、增加黏度 E、调节口味 5.红丹的主要成分为( A )。 A.Pb3O4 B. PbO C.KNO3 D.HgSO4 E. HgO 6. 单冲压片机增加片重的方法为:A A、调节下冲下降的位置 B、调节下冲上升的高度 C、调节上冲下降的位置 D、调节上冲上升的高度 E、调节饲粉器的位置 7. 下列关于栓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 A、栓剂是由药物与基质混合制成的供腔道给药的半固体制 剂 B、栓剂在常温下为固体,纳入人体腔道后,在体温条件下能 迅速软化、熔融或溶解于分泌液中 C、栓剂既可用于局部治疗,也可以发挥全身治疗作用 D、栓剂基质有油脂性和水溶性基质两种 E、肛门栓一般为圆锥形、圆柱形、鱼雷型,阴道栓一般为球 形、卵形、鸭嘴形。 8. 下列哪种靶向制剂属于被动靶向制剂D A、PH敏感脂质体 B、长循环脂质体 C、免疫脂质体 D、脂质体 E、热敏脂质体 9. 气雾剂中抛射药物的动力是:E A、阀门杆 B、弹簧 C、浸入管 D、推动钮 E、抛射剂 10. 下列粉碎器械即可用于干法粉碎,又可用于湿法粉碎的是:D A、万能粉碎机 B、万能磨粉机 C、流能磨 D、球磨机 11.升丹的主要成分是:A A、氧化汞 B、三氧化二砷 C、氯化汞 D、氯化亚汞 E、硫化汞 12.下列不适宜作为水丸赋形剂的是:C A、蒸馏水 B、黄酒 C、淀粉浆 D、米醋 E、药汁

(完整版)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期末考试题,基地班必看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1、双亲性分子(amphipathic molecule):是指由磷脂的磷脂酰碱基构成亲水极性头部和脂肪酸链构成疏水非极性尾部的分子,是膜脂的主体。 2、内在膜蛋白(intrinsic membrane protein):它贯穿膜脂双层,以非极性氨基酸与脂双层分子的非极性疏水区,相互作用而结合在质膜上,内在膜蛋白不溶于水,占膜蛋白总量的70%-80%,如膜上的受体蛋白与通道蛋白。 3、外在膜蛋白(extrinsic membrane protein):外在膜蛋白约占膜蛋白的20%~30%,分布在膜的内外表面,主要在内表面,为水溶性蛋白,靠离子键或其它弱键与能够暂时与膜或内在膜蛋白结合的蛋白质,易分离。 4、脂锚定蛋白(lipid anchored protein):质膜外侧的蛋白质通过糖链连接到磷脂酰肌醇上,形成“蛋白质—糖—磷脂”复合物,或质膜胞质侧的蛋白质通过脂肪酸链共价结合在脂双层上,这种蛋白即称为脂锚定蛋白(GPI)。包括:细胞粘附分子、免疫球蛋白超家族、Src、Ras蛋白。 5、被动运输(passive transport):通过简单扩散或协助扩散方式实现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转运,顺物质浓度梯度,不需消耗能量。 6、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质膜转运小分子物质时,不需膜蛋白的帮助,可以顺物质浓度梯度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方向进行,它不需消耗能量,属于被动扩散。以简单扩散方式运输的物质为:脂溶性小分子、非极性的小分子。 7、载体蛋白介导的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物质穿越膜时在膜上载体蛋白的介导下,不消耗细胞的代谢能量,将溶质顺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势梯度进行转运,这种运输方式称易化扩散。部分载体蛋白; 非脂溶性物质。属于被动运输的范畴。 8、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指由载体蛋白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化学梯度)的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消耗能量的跨膜运输方式。主要包括离子泵:直接水解ATP供能;协同运输:间接消耗ATP。 9、协同运输(coupled transport):一种物质的运输依赖第二种物质的同时运输。这种运输需要先建立离子梯度,在动物细胞主要是靠Na+泵、在植物细胞则是由H+泵完成的。

山东大学 网络教育 药理学3答案

药理学3 一、名词解释 1. 生物利用度:药物制剂给药后其中能被吸收进入体循化的药物相对分量及速度。 2. 肾上腺素作用翻转:在a-受体阻断剂作用下,将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被翻转为降压。 3. 拮抗剂: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使激动剂不能与受体结合发挥生物效应。 4. 肝肠循环:许多药物或其代谢物可从肝细胞主动运转至胆汁中, 经胆汁排入十二指肠。某些结合型药物在肠内被细菌、酶水解可再吸收, 形成肝肠循环。 5. 零级动力学消除:指单位时间内吸收或消除相等量的药物,血药 浓度按等比级数衰减。 二、填空 1. β受体阻断剂通常具有__β受体阻断作用_, ___内在拟交感活性__和膜稳定作用。 2.强心甙的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和心脏毒性反应。 3. 雷尼替丁能阻断 H2受体,抑制胃酸分泌。 4.异烟肼主要用于治疗结核病。 5.胰岛素的最常见和严重的不良反应是低血糖反应。 6. 根治良性疟最好选用氯喹和伯氨喹。 7. 甲氧苄啶抗菌作用是抑制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 8.青霉素主要与细菌 PBPs 结合而发挥抗菌作用。 9.可引起灰婴综合征的抗生素是氯霉素。 三、选择题 1. β-受体兴奋后产生的效应是 A A. 心肌舒张 B. 汗腺分泌 C. 骨骼肌血管缩张 D. 骨骼肌血管缩张 E.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2. 下列哪种效应为M受体兴奋效应 D A. 骨骼肌收缩 B. 瞳孔开大肌收缩 C. 睫状肌松弛 D. 唾液分泌增加 E. 血管平滑肌收缩 3. 术后尿潴留可选用 B A. 琥珀酰胆碱 B. 新斯的明 C. 匹鲁卡品 D. 阿托品 E. 东莨菪碱 4. 某青年患者用某药后出现,心动过速,体温升高, 皮肤潮红,散瞳,此药是 A A. 阿托品 B. 阿片类生物碱 C. 神经节阻断药 D. 抗胆碱酯酶药 E. 奎尼丁 5. 新斯的明不能用于 D A. 术后尿潴留 B. 重症肌无力 C. 术后腹气胀 D. 房室传导阻滞 E. 青光眼 6. α受体阻断后,不产生下列哪种效应 D A. 血压下降 B. 体位性低血压 C. 鼻塞 D. 心率减慢 E. 心收缩力增加 7. 神经节阻断药无哪种作用 D A. 血管扩张 B. 流涎 C. 散瞳 D. 心输出量减少 E. 肠蠕动减 慢 8. aspirin不适用于 B A. 缓解关节痛 B. 缓解内脏绞痛 C. 预防手术后血栓形成 D. 治疗胆道蛔虫 E. 防止心肌梗塞 9. 解热镇痛药解热镇痛抗炎和 抗风湿作用是由于 D A. 促进前列腺素的合成 B. 促进前列腺素的代谢 C. 抑制前列腺素的代谢 D. 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E. 抑制和对抗前列腺素的作用 10. 与吗啡相比,哌替啶的特点是 D A. 镇痛作用强 B. 镇咳作用弱 C. 无成瘾性 D. 能用于分娩止痛 E.对胃肠道无作用 11. heparin的抗凝机理是 A A. 激活抗凝血酶Ⅲ, 灭活多种凝血因子 B. 激活纤溶酶, 加速纤维蛋白的溶解 C. 与Ca2+结合, 降低血中Ca2+浓度 D. 与维生素K竞争拮抗影响多种凝血因子的合成 E. 以上均不是 12. 成瘾性最小的药物是 E

山东大学中药药剂学ABC卷带答案

《中药药剂学》模拟卷(A) 一、名词解释: 1。中药药剂学:就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得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得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缓释制剂:系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长效作用得剂、 3.浸出制剂:用适当得浸出溶剂与方法,从动植物药材中浸出有效成分,经适当精制与浓缩得到得供内服或外用得一类制剂。 4、热原:就是微生物得代谢产物或尸体,就是一种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得致热性物质。 5、胶剂:就是指用动物皮、骨、甲、角等为原料,用水煎取胶质,浓缩成干胶状得内服制剂。 二、单项选择题: 二、单项选择题: 1、制备含有毒性药材得散剂,剂量为0、05g,一般应配成多少比例得散剂?A A、1:10B、1:100C、1:5D、1:1000 2、二相气雾剂为:A A、溶液型气雾剂B、O/W乳剂型气雾剂C、W/O乳剂型气雾剂D、混悬型气雾剂E、吸入粉雾剂 3、不宜制成软胶囊得药物就是B A、维生素E油液B、维生素AD乳状液C、牡荆油 D、复合维生素油混悬液 E、维生素A油液 4. 制备胶剂时,加入明矾得目得就是:B A、沉淀胶液中得胶原蛋白B、沉淀胶液中得泥沙等杂质C、便于凝结D、增加黏度 E、调节口味 5.红丹得主要成分为( A )。 A、Pb3O4 B。PbO C.KNO3 D.HgSO4E、HgO 6、单冲压片机增加片重得方法为:A A、调节下冲下降得位置B、调节下冲上升得高度C、调节上冲下降得位置D、调节上冲上升得高度E、调节饲粉器得位置 7。下列关于栓剂得叙述错误得就是A A、栓剂就是由药物与基质混合制成得供腔道给药得半固体制剂

山东大学2018年经济学院硕士生复试方案_山大考研论坛

山东大学2018年经济学院硕士生复试方案 一、学术型 1.复试方式 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笔试采取闭卷方式,各专业复试中以笔试方式考一门专业课,满分为50分;面试以专业为单位组织,满分为50分。 复试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95%+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成绩,满分100分。 2.复试笔试科目 政治经济学专业:政治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专业:西方经济学; 世界经济学专业:世界经济学; 国民经济学专业:政治经济学; 财政学专业:财政学; 金融学专业:证券投资学; 产业经济学专业:产业经济学; 国际贸易学专业:国际贸易学; 劳动经济学专业:政治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专业:计量经济学; 投资经济学专业:投资经济学; 保险学专业:保险学。 3.面试内容 专业面试用中外文提问和回答问题。 4.拟录取排名 总成绩=初试成绩÷5×50%+复试成绩×50%,按总成绩排名。 5.录取原则: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各专业严格按照本专业招生计划,根据拟录取排名按序录取。 6.拟录取方式 (1)一志愿报考我院的考生,按照二级学科根据录取成绩从高到低排名录取。 (2)在同一批次参加复试的情况下,一志愿考生与学院内部不同专业之间调剂考生统一排名;拟录取排名相同,优先录取一志愿考生。 (3)一志愿生源不足,可以将指标用于录取二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 (4)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学位硕士分别排名;学术型硕士考生可调剂到专业学位硕士录取,专业学位硕士不得调剂到学术型硕士录取。 (5)全日制考生和非全日制考生分别排名;全日制考生可调剂到非全日制硕士录取。 (6)复试成绩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7)符合我校调剂要求的校外考生按照二级学科单独排名,单独录取。 (8)个别专业的录取政策会根据报考情况和学校政策进行调整。如有调整,以复试前发布的最新通知为准。 7.复试笔试科目参考书目 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第四版),于良春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政治经济学》(第一版),张维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上海三联出版社;《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期末考试题5.doc

任安然2011级生科1班学号201100140034 细胞周期各时象的主要事件及调控机制 细胞周期(cell cycle)是指细胞从前一次分裂结束起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止的活动过程,分为间期与分裂期两个阶段。 (一)间期 间期又分为三期、即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与DNA合成后期(G2期)。 1. G1期: 主要进行细胞体积的增大,并为DNA合成作准备。不分裂细胞则停留在G1 期, 也称为G0期。G1期,代谢旺盛,开始合成细胞生长需要的各种蛋白质,糖类,脂类、RNA等生化物质,细胞体积增大,为DNA合成做好准备,因此G1期也叫DNA合成预备期或复制前期。G1期染色体去凝集。 合成一定量RNA及专一性蛋白质,也称为触发蛋白,又称不稳定蛋白(U蛋白),触发蛋白积累到一定程度,即可通过G1期限制点,进入S期。G1期还合成了微管蛋白和抑素,组蛋白、非组蛋白及一些蛋白激酶发生磷酸化。抑素与细胞停留在G1期有关,具有组织特异性,是一种水溶性物质。 在G1期早期,cdc6水平升高,与ORC(多蛋白起始识别复合物)结合,促进Mcm结合到ORC上,形成pre-Rc(前复制复合物)。在G1晚期,G1-cdk使S期抑制物磷酸化,以便后来激活S-cdk,G1-cdk还使cdh1失活。 G1期限制点又称:监控点、检验点(checkpoint),酵母细胞中称start、启动点,哺乳类称R点、限制点,是细胞周期调控的第一大关卡。调控过程为cyclin E表达,在生长因子的诱导下,现有周期蛋白D的表达,并与Cdk2、Cdk4、Cdk5的结合,是个CDK磷酸化而激活。此后周期蛋白E表达,并与Cdk2结合使Cdk2的苏氨酸及酪氨酸残基磷酸化而活化,使细胞通过G1/S限制点进入S期,此时周期蛋白D及E降解。 2. S 期: 主要事件是DNA复制(半保留复制)和组蛋白合成(细胞质合成运往细胞核),也合成非组蛋白。诱导DNA合成的物质是SPF。细胞中微管的解聚可以导致DNA合成和细胞分裂。是细胞周期的关键时刻,DNA经过复制而含量增加一倍,使体细胞成为4倍体,每条染色质丝都转变为由着丝点相连接的两条染色质丝。与此同时,还合成组蛋白,进行中心粒复制。S期一般需几个小时。S期周期蛋白A合成,并与Cdk2结合而活化,进而促使转录因子E2F活化而促进与DNA合成有关的基因表达,以促进DNA的合成。S期有促DNA 复制的因子,只能促没有复制过的G1期细胞DNA复制,已复制过的G2期细胞其DNA不能再复制。 S期调控过程首先是cyclin D和E的降解,然后SCF(泛素蛋白质连接酶)降解G1期磷酸化了的S-周期蛋白——Cdk抑制物。cyclin A 合成,与Cdk2结合而活化,进而通过磷酸化RB使转录因子E2F游离于RB活化而促进与DNA合成有关的基因表,以促进DNA 的合成。S-cdk还可将cdc6磷酸化,使其脱离ORC,使SCF参与的泛素化途径降解,pre-RC 去组装;将某些Mcm磷酸化,使其被输出细胞核,不再与ORC结合。 这两步保证了DNA仅复制一次。CDK2/ cyclinA控制DNA 复制起始、且仅复制一次。

药学《药理学》山东大学网络教育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药理学 一、名词解释 1 受体 是存在于细胞膜上或细胞浆内的一种特殊蛋白质。能与配体结合,传递信息,引起相应的效应,具有高度特异性、高度敏感性和饱和性等特性。 2 治疗指数 指药物的LD50与ED50的比值,用来反映药物的安全性。 3 零级动力学消除 体内药量单位时间内按恒定的量消除。 4 半衰期 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二、填空题 1. b受体激动可引起心脏____兴奋_____________, 骨骼肌血管和冠状血管_____扩张 , 支气管平滑肌_____松弛______________, 血糖___升高。 2.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机理是使胆碱酯酶的酯解部位磷酰化,从而使CHE失去水解ACH的能力, 表现为胆碱能神经功能亢进的症状, 可选用阿托品和氯解磷定解救。 3. 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首选苯妥英钠, 失神性发作首选乙琥胺。 复杂部分性发作首选卡马西平, 癫痫持续状态首选地西泮。 4. 左旋多巴是在_脑内多巴脱羧酶作用下_转变为__多巴胺__而发挥抗震颤麻痹作用. 5. 哌替啶的临床用途为_____镇痛__, __心源性哮喘的辅助治疗_, ___麻醉前给药__, ___人工冬眠__。

6. 强心苷的毒性反应表现在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和心脏毒性三方面。 7.西米替丁为H2受体阻断剂, 主要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 8.糖皮质激素用于严重感染时必须与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合用, 以免造成感染病灶扩散。 三、A型选择题(只选一个最佳正确答案。) C 1. 两种药物产生相等效应所需剂量的大小,代表两药 A. 作用强度 B. 最大效应 C. 内在活性 D. 安全范围 E.治疗指数 C 2. 丙磺舒增加青霉素的药效是由于 A. 与青霉素竞争结合血浆蛋白。提高后者浓度 B. 减少青霉素代谢 C. 竞争性抑制青霉素从肾小管分泌 D. 减少青霉素酶对青霉素的破坏 E.抑制肝药酶 D 3. 治疗重症肌无力首选 A. 毒扁豆碱 B. 匹鲁卡品 C. 琥珀酰胆碱 D. 新斯的明 E. 阿托品 C 4. 阿托品解除平滑肌痉挛效果最好的是 A. 支气管平滑肌 B. 胆道平滑肌 C. 胃肠道平滑肌 D. 子宫平滑肌 E. 尿道平滑肌 C 5. 治疗过敏性休克首选 A. 苯海拉明 B. 糖皮质激素 C. 肾上腺素 D. 酚妥拉明 E. 异丙肾上腺素 B 6. 选择性作用于β1受体的药物是 A. 多巴胺 B. 多巴酚丁胺 C. 去甲肾上腺素 D. 麻黄碱 E. 异丙肾上腺素 D 7. 选择性α1受体阻断药是 A. 酚妥拉明 B. 可乐定 C. α-甲基多巴 D. 哌唑嗪 E. 妥拉唑啉 B 8. 地西泮不具有下列哪项作用 A. 镇静、催眠、抗焦虑作用 B. 抗抑郁作用 C. 抗惊厥作用 D. 抗癫痫 E. 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 D 9. 在下列药物中广谱抗癫痫药物是 A. 地西泮 B. 苯巴比妥 C. 苯妥英钠 D. 丙戊酸钠 E. 乙琥胺 C 10.治疗三叉神经痛可选用

药学学科普通硕士培养方案2014版-山东大学药学院

药学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007 ) 一、培养目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要求,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为: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 2.掌握药学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新药创制及其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较熟练的运用该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和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药物化学专业: 1. 基于生物靶标的合理药物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2. 抗肿瘤、抗病毒、抗感染、心脑血管药物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3. 化学生物学。 药剂学专业: 1. 新型药物给药系统研究; 2. 靶向给药系统和生物药剂学研究; 3. 物理药剂。 生药学专业: 1. 现代中药研究与开发; 2. 中药活性成分及质量控制研究。 药物分析学专业: 1. 体内药物代谢监测方法研究; 2. 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研究; 3. 药物光谱分析及色谱分析;

4. 生物分析技术和生物制剂学研究。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专业: 1. 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研究; 2. 多糖类药物研究; 3. 微生物药物及药物生物合成与生物转化。 药理学专业: 1. 肿瘤药理学; 2. 药物靶点与活性筛选; 3. 心血管药理学; 4. 神经药理学。 天然药物化学专业: 1. 活性天然产物研究; 2. 活性天然产物化学合成、结构修饰、活性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 3. 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和生物转化研究; 4. 抗糖尿病、抗癌、抗菌微生物药物研究; 5. 天然活性产物的合成方法学研究。 制药工程学专业: 制药工艺优化与在线控制。 临床药学专业: 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研究。 免疫药物学专业: 1. 免疫功能基因的及其功能研究; 2. 免疫治疗学; 3. 免疫药理学。 三、培养方式 全日制学习方式。 四、学制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优秀研究生可申请提前半年毕业。提前毕业审批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