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隧道风险评估

高速公路隧道风险评估
高速公路隧道风险评估

高速公路隧道风险评估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高速公路

*******合同段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单位:********

评估小组负责人:

日期:2013年12月

评估小组人员名单

目录

一、概述

(一)项目简介

******公路是《广西高速公路网修编规划(2010~2020)》“6横7纵8支线”中的“横4”线苍梧(龙眼咀)~硕龙高速公路的支线。路线起于梧州市长洲区倒水镇附近,与已建的桂林至梧州高速公路及拟建的梧州环城公路相接,经岭脚、古龙、太平、和平、东华、安怀、官成,与拟建的荔浦至玉林公路相接,经大鹏、王钳、百丈、寺村、运江、里雍、江口、柳州古亭山,止于柳州市柳州东互通式立交以北约3公里笔架山附近,与已建的桂林至柳州高速公路相接,主线全长公里。

*****合同段路线起点K***+***位于圣堂山余脉采宾市金秀县六巷乡王钳村王钳屯附近,路线总体为自东南向西北走向,路线从金秀县六巷乡王钳村沿王钳河左右岸坡展线,于K130+670附近预留王钳互通式立交,经六巷乡王钳村委会,于K133+520设新村隧道(482m):路线于K134+600附近进入门头河后,沿门头河两岸展线,于K135+设置向南隧道(621.5m),在河岔连续设置河岔l、2、3号大桥多次跨越门头河,然后于K138+022.5设置王桑隧道(536m),出隧道后沿门头河(在建枫木坳电站库区)右岸岸坡展线,于K142+945设置枫木界隧道(1491.5m),出隧道后设置古浪1#、古浪2#大桥两次跨越门头河,到达项目终点K144+900 ,路线全长 km。本标段共有隧道4座。

(二)风险评估依据

1、标准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交质监发〔2011〕217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 060-2009);

(4)《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

2、相关文件

(1)《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土建工程№A01-7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3)《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土建工程№A01-7合同段向南隧道施工方案》;

(4)其他相关资料文件。

二、工程概况

(一)地形地貌

项目位于广西大瑶山山脉的西南段,地貌类型主要以侵蚀低山、剥蚀丘陵地带为主,地势起伏剧烈,海拔高度一般在170~900m之间,相对高差50~350m,

自然坡度20~45°;路线走向由东南向西北,基本沿山间沟谷、丘陵山坡、冲击平原布设,所经地区山体纵横切割,沟谷发育,山高坡陡,植被茂密。

(二)工程地质

本合同段内区域地层包括寒武系上组、泥盆系下统莲花山组和新生界第四系等,其中K141+500~K144+900段为泥盆系下统莲花山组的棕红色、紫红色薄层至中层状粉砂岩、泥质粉砂岩;K129+000~K141+500段为寒武系上组的棕红色、紫红色薄层至中层状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底层岩性以砂岩为主,滑坡、泥石流、顺层边坡等不良地质发育,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地形复杂,沟谷交错,岩性多样,路基工程相对较复杂。桥位区大部分地形起伏大,山体自然坡度较陡。隧道分布在低山地貌区,隧址区覆盖层较薄,下伏岩性主要为砂岩,地下水一般较贫乏,但在雨季水量明显增加。

隧道的详细地质情况见下表:

1、新村隧道

2、向南隧道

3、王桑隧道

4、枫木界隧道

(三)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调查,4座隧道区无地表水体,地形起伏较大,地表径流受大气降水补给,排泄顺畅。隧道进出口山坡沟底为门头河,常年有水,水面宽3~10m,水深~,降雨后水面迅速上涨。

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在砂岩的裂隙中,接受大气降水和孔隙潜水的渗透补给,向河谷低洼处排泄,水量受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地地貌等控制,总体地下水丰富。

根据地表水水质简分析表明:地表水及地下水对混凝土具为腐蚀性。

(四)气象、水文

4座隧道位于广西中东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一年四季分明,夏长多雨,年平均气温℃,1月最冷最低气温℃,7月最热最高气温℃;历年极端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多年均降雨量1824mm,降雨集中在4~9月,多年均降雨天数141天,雨季时间长,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为旱季。项目区属柳江水系,支流、小溪、人工渠系发育。

(五)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划分,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六)围岩级别及特征

隧道围岩为Ⅳ级、Ⅴ级,围岩情况如下表:

1、新村隧道Ⅳ级、Ⅴ级围岩及明洞、洞口情况表

2、向南隧道Ⅳ级、Ⅴ级围岩及明洞、洞口情况表

3、王桑隧道Ⅳ级、Ⅴ级围岩及明洞、洞口情况表

4、枫木界隧道Ⅳ级、Ⅴ级围岩及明洞、洞口情况表

(七)隧道设计概况

1、隧道整体设计

隧道道路设计等级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设计行车速度:100km/h;隧道净宽,净高。

隧道建筑限界净宽:(左侧检修道)+(左侧向宽度)+ 2×(行车道)+(右侧向宽度)+(右侧检修道)=;限界净高:。

其中新村隧道无设任何横道及停车带,向南隧道内设1个人行横通道,王桑隧道内设1个人行横通道,枫木界隧道内设2个人行横通道、1个车行横通道、1个紧急停车带。

2、隧道支护衬砌结构类型

隧道衬砌结构均按照新奥法原理进行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即初期支护采用锚网喷混凝土和钢拱架,在地质条件较差段辅以不同型式的超前支护,二次衬砌为模筑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衬砌设计支护参数通过工程类比和计算分析综合确定。

(1)初期支护:对于Ⅳ~Ⅴ级围岩由工字钢拱架(或格栅架),系统锚杆,钢筋网及喷射混凝土组成,并辅以不同型式的超前支护。对于Ⅳ级和Ⅴ级洞口段围岩软弱、压力较大的段落则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临时仰拱以控制围岩变形。

(2)超前支护:隧道设计采用的超前支护措施主要有超前大管棚、超前小导管、超前预注浆、超前锚杆等。超前大管棚:一般设于两端洞口,防止隧道开挖塌方和仰坡变形;超前小导管:适用于Ⅴ级围岩或Ⅳ级较差围岩段,主要防止隧道开挖发生塌方;超前预注浆:适用于岩体破碎松散,通过注浆提高围岩力学指标,改善结构受力和开挖条件。

(3)二次衬砌:一般情况下采高性能防水混凝土,以方便施工,但是当在浅埋软弱围岩地段则采用钢筋混凝土,以确保隧道结构的安全。二次衬砌施作的合理时间应根据围岩地质情况和施工监测数据确定。

(4)明洞衬砌:明洞段衬砌由于覆盖层较薄,覆盖层通常不能形成卸载拱,故按照荷载结构模型设计,采用刚性支护体系。明洞衬砌断面拱部采用等截面、曲边墙采用变截面形式,采用钢筋砼,设计中不预留变形量。明洞要求削竹式洞门设计地基承载力≥350kPa,端墙式洞门设计地基承载力≥400kPa。

3、施工组织概况

(1)开挖和支护

因新村隧道为短隧道,向南隧道、王桑隧道为中隧道,枫木界隧道为长隧道,所以项目拟隧道新村隧道采用柳州端单向双洞掘进的施工方法,向南隧道采用柳州端单向双洞掘进的施工方法,王桑隧道采用梧州端单向双洞掘进的施工方法,枫木界隧道为柳州端、梧州端双向双洞掘进的施工方法,每端布置一个专业化施工队伍,左右洞掌子面错开至少50米。

隧道开挖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在Ⅴ级围岩需爆破时,采用微震动爆破技术,尽可能减少超挖及减轻对围岩的扰动及破坏,Ⅳ、Ⅴ级围岩的土质围岩采用人工开挖或挖掘机开挖。Ⅳ级围岩采用台阶分部开挖法施工,Ⅴ级土质围岩浅埋偏压段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掘进,在浅埋段采用拱部环形留核心土开挖法施工,在地质及水文地质较好的情况下,Ⅴ级围岩可采用其它安全可靠的施工方法。具体支护参数见下表。

(2)监控量测

结合隧道地形地质条件、支护类型、施工类型、施工方法等特点,确定下列量测项目。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表

(3)隧道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现场的实际施工情况,新村隧道从柳州端左右洞开始、向南隧道从柳州端左右洞开始、王桑隧道从梧州端左右洞开始、左右洞口枫木界隧道同时开始进洞施工,进洞施工的时间为2014年1月1日。隧道施工计划为 300个工日贯通。随后的二衬、仰拱及其它附属工程紧跟进行。

三、总体风险评估

(一)总体风险评估思路及方法

1、概念

指开工前根据隧道工程的地质环境条件、建设规模、结构特点等孕险因子,评估其安全风险等级,属于静态评估。

2、评估思路

①结合项目实际,遵循指南要求,建立评估体系;②现场踏勘,收集与总体风险评估相关的基础资料;③根据项目情况,参照评估体系,选择合适的分值;

④建立评估等级,并确定本项目的等级。

3、评估方法

根据《指南》推荐,采用风险指标体系法进行总体风险评估。

(二)指标体系法

1、各指标风险赋值:地质=G=a+b+c;开挖断面=A;隧道全长=L;洞口形式=S;洞口特征= C。

2、总体风险大小:R=G(A+L+S+C)

3、总体风险分级标准

表4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分级标准

(三)

1.新村隧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表:

2.向南隧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