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连市(15套合集)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word文档可编辑共129页

辽宁大连市(15套合集)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word文档可编辑共129页
辽宁大连市(15套合集)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材word文档可编辑共129页

第1讲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1.原子

原子的英文名(Atom)是从?τομοζ(atomos ,“不可切分的”)转化而来。很早以前,希腊和印度的哲学家就提出了原子的不可切分的概念。17和18世纪时,化学家发现了物理学的依据:对于某些物质,不能通过化学手段将其继续的分解。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物理学家发现了亚原子粒子以及原子的内部结构,由此证明原子并不是不能进一步切分。 原子是一种元素能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单位,一个原子包含有一个致密的原子核及若干围绕在原子核周围带负电的电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电中性的中子组成。在原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相同,原子表现为电中性。如果质子数和电子数不相同,就成为带有正电荷或者负电荷的离子。根据质子和中子数量的不同,原子的类型也不同,质子数决定了该原子属于哪一种元素。原子是一个极小的物体,其质量也很微小,原子的99.9%的重量集中在原子核,其中的质子和中子有着相近的质量,目前可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并拨动单个原子,下图为超高真空多功能扫描隧道显微镜,中图为显微镜下的硅原子结构,右图为在扫描隧道显微镜下科学家拨动49个铁原子排列在钢表面上形成的一个圆形栅栏。

2.构成物质的微粒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分子和离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能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等。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更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如:He 、O 2、O 3、H 2O 、CO 2、H 2SO 4等。

原子可以通过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如氯化钠就是由Na +

和Cl -

构成的。

1.原子结构的演变

原子结构模型是科学家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原子结构的形象描摹,一种模型代表了人类对原子结构认识的一个阶段。人类认识原子的历史是漫长的,也是无止境的。原子结构模型主要经历了以下演变过程: 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年):原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它们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汤姆生原子模型(1904年):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正电荷,形成中性原子,俗称“枣糕式”模型,糕体相当于原子核,分散在其中的枣子相当于电子。

卢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荷的核,它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它的周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就像行星围绕太阳运转。

玻尔原子模型(1913年):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轨道上绕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

2.原子的组成

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科学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的质量、所带电荷各不相同。1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1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显电性。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原子核外的电子数相等,所以原子呈电中性。原子核所含质子数,也就是所带的正电荷数又称核电荷数。科学家发现不同元素的原子所含的质子数各不相同,而且目前发现的所有原子中,其质子数按1、2、3、4、5……依次递增,刚好和自然整数序列一致,习惯上,人们就把原子中所含质子数称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其核电荷数。中学阶段一般要求了解原子序数在18以内的原子所带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原子???

核外电子(带负电)

原子核???

??

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在化学家们想像的模型中,每一个原子中的核外电子都绕核作高速运动,永不停止,也不劳累。在多电子原子中,则近似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外的不同区域内绕核运动,又称为分层运动或分层排布。原子核外,由里到外、由近到远地分布着不同的电子层,供不同的电子绕核运动,尤如大都市中心城区外围所修的绕城公路,供不同性能、不同用途的机动车运行,从而保证交通有序运行。

人们常把原子中电子的这种分层运动用下图表示,中心圆圈表示原子核,围绕其外围的圆表示各个电子层,每个弧线

上的小圆圈代表在其上运动着的电子。

通常由里到外依次称为第一层(又称K层,层序数n=1)、第二层(又称L层,层序数n=2)、第三层(又称M层,层序数n=3)…………反过来,排在最外面的层也称为最外层,然后依次为倒数第二层(习惯上称为次外层)、倒数第三层……去掉最外层,其他的层统称为内层。

这种表示方法虽然形象但过于繁琐,通常将以上图示简化为右图,其中“小圆圈”代表原子核,“+”表示原子核带正电荷,“8”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也就是核所带电荷数,右边弧线从左至右表示电子层,其上数字表示

在该层运动的电子数。如图表示核内有8个质子的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情况,第一层有2个电子,第二层有6个电子,这种图示被称为“原子结构示意图”,用于表示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层排布。

根据距离中心城区的远近,通过制订一定的交通规则,让不同动力、不同用途的机动车在不同的绕城公路上行驶,有效地降低了车辆的拥堵现象,改善了城市交通秩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与此一样,对于多电子原子,不同能量的电子也必须遵守一定的“交通规则”,才能让它们“和谐”相处。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条(随着学习的深入,会逐步增加条例,这和城市交通规则的不断改进道理一样):

(1)电子分层排布时,要先排离核最近的电子层,只有当其排满时才能再往外排,这样会使得体系的能量处于比较低的状态,保持相对稳定,该原则称为“能量最低”原则。

(2)每一层最多排2n2个电子,即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

(3)最外层最多排8个电子,如果只有一层,则最多排2个电子。

[试一试] 1.请你画出核电荷数为6、9、13、16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在具体分析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时,须综合考虑以上三个原则,如19号元素,按此部分原则,可能会排出2、8、9三层形式,第三层上有9个电子,虽未突破“每层最多有2n2个电子”原则,但却不符合最外层不超过8的规定,这种排列不符合“交通规则”。正确方法是按2、8、8、1四层形式排布,这样就能

同时满足三个规则。从这个例子中也可以发现,“每层最多有2n2个电子”并不一定要求每一层都达到2n2个,这是在实际排布时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4.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

在通常情况下,稀有气体性质稳定,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因此稀有气体又被称为惰性气体。观察部分稀有气体、活泼金属钠和活泼非金属氯形成的稳定离子结构示意图,可看出性质稳定的微粒结构上有许多共性。

从原子结构中我们不难看出,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都排有8个电子(仅He有2个电子),钠离子和氯离子最外层有了8个电子后也不再活泼,而其他活泼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未达到8个,在一定条件下,均有达到8个电子(或2个电子)的倾向。这正是稀有气体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根本原因,也是“结构决定性质”的完美诠释。如镁原子最

外层只有2个电子,它只要失去2个电子,次外层变成最外层,也就达到了8电子的稳定构型;如果用得到电子的方式,它需要6个电子才能达到8电子的相对稳定,不如第一种方式容易。而硫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它得到2个电子就能满足8电子稳定构型;如果以失去电子的方式,它需要失去6个电子才能达到8电子的相对稳定,也不如第一种方式容易。通常最外层电子数较少的原子(一般小于4个),和其他元素化合时,失电子是它的本能,这种元素就具有金属性,如钠、镁、铝等;而最外层电子数较多的原子(一般大于4个),和其他元素化合时,得电子是它的本能,这种元素就具有非金属性,如氯、硫、氧、氮等。当最外层电子数为4个电子时,和其他元素化合时,原子既难失去电子又难得到电子,所以较难形成离子。

5.电子式

原子核外电子在分层排布时,一般内层往往是排满的,属于相对稳定结构,除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外,其他元素的原子最外层都未排满,未达到8个电子(或2个电子)。在原子相互化合过程中,内层电子基本上不发生改变,只是最外层电子数可能发生变化,人们常说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就是这个道理。如:钠的最外层电子数较少,与活泼非金属反应时容易失去电子,形成稳定的电子层结构;而氯的最外层电子数较多,与活泼金属反应时容易得到电子,形成稳定的电子层结构,我们可以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变化来表示两者的形成过程。

失去一个电子

――→

得到一个电子

――→

资料卡片显然氯化钠中不再有钠原子和氯原子,氯和钠分别以阴阳离子的形式存在。像氯化钠这样,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称为离子化合物。

既然,原子在相互化合时,一般不涉及内层电子的变化,只有最外层电子数发生改变,因此原子结构示意图还可进一步简化。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或离子的最外层电子分布情况,这种式子被称为电子式。下表列出几种常见原子及其离子的电子式。

[··Cl··]-

·[··O··]2-

·N

·

·Cl··[··N··]3-

[试一试] 2.请你写出H、N、O、Al3+、S2-的电子式。

6.微粒质子数和电子数的计算

在电中性的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中的电子总数也就等于质子总数;其他任何不显电性的微粒,电子总数也都等于质子数,如羧基(—COOH由一个C原子和2个O原子和1个H原子组成)不带电荷,其电子数等于6+8×2+1=23。而离子是由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的,阳离子是由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的,失去一个电子,就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失去两个电子,就形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因此阳离子的电子数就等于原子的质子数减去所失去的电子(也就是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

阳离子的电子总数=质子总数-电荷数。

阴离子是由原子得电子形成的,其电子总数就等于质子总数加上所得电子数(也就是离子所带负电荷数)。

阴离子的电子总数=质子总数+电荷数

每个CO2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质子总数为6+8×2,也就是22,因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所以1个CO2的电子总数也就是22。每个CO2-3由1

个碳原子和3个氧原子得到2个电子后形成,质子总数为6+8×3,所以1个CO2-3的电子总数等于其质子总数再加2,即等于6+8×3+2=32。

[试一试] 3.求算以下分子的电子数:N

、HCl、NH3、H2O2、C2H6。

2

[试一试] 4.求算以下离子的电子数:Al3+、F-、NH+

、OH-、H3O+、CH-3、CH+3。

4

(满分50分限时30 min)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在化学发展史上,第一位提出了“原子”概念的科学家是()

A.道尔顿B.汤姆生

C.卢瑟福D.玻尔

2.已知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原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氧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为,下列原子中,与氧元素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A.氖B.碳

C.镁D.硫

3.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不显电性,说明原子内的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B.同种元素的原子所含质子数相同

C.离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

D.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越多,越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

4.下列各组微粒中,质子总数不相等的是()

A.Na+和Na B.CO和N2

C.Na+和NH+4D.NO和CO

5.几种微粒,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则可说明()

A.可能属于同一种元素B.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C.一定不是同一种元素D.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6.爆炸性的高能N+5阳离子由美国加州爱德华空军基地空军研究室高能材料化学家Karl O.Christe与同事Wilson合成。关于N+5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微粒中的质子数为34

B.该微粒的电子数是34

C.该微粒由5个氮分子构成

D.它是一种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

7.下列各组微粒中,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的是()

A.Na+和Li+B.CO和CO2

C.H2O和H3O+D.NO和CO

8.原子总数和价电子总数相等的微粒叫等电子体,下列各组微粒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A.N2O4和NO2 B.CH4和NH+4

C.Al3+和OH-D.NO 和CO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两小题,共18分)

9.(9分)观察下列A、B、C、D、E五种粒子(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属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是________(填编号)。

(2)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填编号)

(3)性质最稳定的原子是(填写编号,下同)______,最容易失去电子的原子是________,最容易得到电子的原子是________。

(4)写出B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E的电子式为________(用元素符号回答,下同)

(5)在核电荷数1~18的元素内,列举两个与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写出离子的符号________、________。10.(9分)有A、B、C、D四种元素,已知A元素原子的K层和M层电子数相同;B元素原子的L层比K层电子数多5个;C元素的+3价阳离子和氖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D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

(1)写出元素符号:A________,D________。

(2)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B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C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

(3)C原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

(4)A和B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选填“原子”、“离子”或“分子”)构成的物质。

(5)由C和D可组成CD-2离子,一个CD-2离子所带电子数为________。

答案精析

试一试 1.

试一试 2.H · ·N ·

· ·O · Al 3+ [··S ··

]2-

试一试 3.

试一试 4.

限时作业

1.A [道尔顿首先提出了原子的概念。]

2.D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氧和硫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6个,化学性质相似。]

3.B [A 中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核内的带正电荷的质子与核外带负电荷的电子数相等,中子不显电性;B 中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元素相同,质子数相同;C 中离子是由原子得或失电子形成,核外电子数发生变化,与核内质子数不相等;D 中最外层电子数越少,越容易失去电子。]

4.D [质子数等于微粒中各个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与粒子是否带电荷无关。]

5.A [参照上题,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可能是同种元素的离子或原子,也可能是不同元素组成的分子或离子。] 6.B [N +

5的质子数为7×5=35,它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即失去一个电子,所以电子数为34,它是阳离子而不是单质分子。]

7.C [原子或分子的电子总数等于质子总数;阳离子电子总数=质子总数-电荷数;阴离子电子总数=质子总数+电荷数。] 8.B

9.(1)BE (2)DE (3)C D A (4)[··O ··]2-

Mg 2+

(5)N 3-

F -

(或Mg 2+

、Na +

、Al 3+

)

10.(1)Mg O

(2) (3)·Al ·

· (4)MgF 2 离子 (5)30

第2讲 元素分类及其性质的表示(化合价)

世间万物都是由元素组成的,不管是氧分子中的氧原子还是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都是氧元素的原子。元素是同一类原子(核电荷数相同的原子)的总称。不同元素的原子不同,到目前为止,人们在自然界中发现的元素有90余种,人工合成的元素有20余种,都收录在我们课本附录的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符号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人都应该认识的符号,元素符号除了表示一种元素外,也可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如Cl 除表示氯元素,还表示一个氯原子。

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数后就成为离子符号。例如“Na +

”就表示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成为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 Mg 2+

”表示镁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成为带两个单位的镁离子,“O 2-

”表示氧原子获得两个

电子后成为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

1869年以前,科学家已经陆续发现了63种元素,这些元素之间似乎没有任何联系,好像互不相干。

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Dmitry Ivanovich Mendeleev,1834~1907)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元素及其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依据相对原子质量大小规律进行排列,制成的表格成为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利用周期表,门捷列夫成功预测了当时尚未发现的元素(镓、钪、锗)。

1913年英国科学家莫色勒利用阴极射线撞击金属产生X 射线,发现原子序数越大,X 射线的频率就越高,因此他认为核的正电荷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并把元素依照核内正电荷数(即质子数)排列,经过多年修订后才成为当代的周期表。

随着人们对元素地进一步认识,元素周期表得到了完善,现在元素周期表已经成为人们研究化学、研究物质的一个必

备的工具。

在化学学科领域中使用的元素周期表提供的信息更突出了元素的原子结构信息。

元素周期表中现收录112种元素。元素有多种分类方式,按组成单质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如钠、镁、铝等是金属元素,一般用“钅”作偏旁;而碳、氧、溴等为非金属元素,一般以“石”、“气”、“氵”作偏旁。从元素的偏旁不但可以看出是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还可以看出这些元素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的状态,一般以“石”为偏旁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为固体,以“气”为偏旁的单质为气体,而以“氵”为偏旁的单质为液体,从这些意义上看,元素的中文名称比元素符号多出更多的涵义,这全要归功于科学家徐寿。

资料卡片徐寿(1818.2.26~1884.9.24)字雪邨,号生元,是我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19世纪60年代,在我国系统介绍了近代化学的基础知识。在徐寿生活的年代,我国不仅没有外文字典,甚至连阿拉伯数字也没有,要把西方科学技术的术语用中文表达出来是项开创性的工作,做起来实在是困难重重。西方的拼音文字和我国的方块汉字,在造字原则上有极大不同,几乎全部的化学术语和大部分化学元素的名称,在汉字里没有现成的名称,这可能是徐寿在译书中遇到的最大困难,为此徐寿花费了不少心血。对金、银、铜、铁、锡、硫、碳及养气(今译氧气)、轻气(今译氢气)、绿气(今译氯气)、淡气(今译氮气)等大家已较熟悉的元素,他沿用前制,根据它们的主要性质来命名。对于其他元素,徐寿巧妙地应用了取西文第一音节而造新字的原则来命名,例如钠、钾、钙、镍等。徐寿采用的这种命名方法,后来被我国化学界接受,一直沿用至今。

通常我们还可以根据元素含量的多少,把元素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根据元素的,可以分为自然界中存在的元素和人工合成的元素;根据元素原子是否具有放射性,分为放射性元素和非放射性元素等等。

一种元素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物质中,如水、二氧化碳、生石灰、石灰石中都存在氧元素,而氧气、臭氧也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在前一类物质中氧都和其他元素共存,也就是存在于化合物中;后一类物质中只存在氧一种元素,也就是存在于单质中。通常,我们把化合物中元素的状态称为化合态,把单质中的元素状态称为游离态,绝大部分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有两种存在形态,有些元素在自然界中只存在化合态,没有游离态,如钠元素主要以Na2CO3、NaCl等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在自然界中没有单质钠。食盐中的氯元素,也是只有化合态没有游离态,因为氯气性质过于活泼,无法在自然条件下和其他物质和谐相处。

一般来说,金属元素具有金属性,非金属元素具有非金属性,位于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交界处的元素,往往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所谓元素金属性,通俗的讲,就是其单质一般有金属光泽、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物理通性;而其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一般具有失去电子的倾向。

[想一想] 1.画出钠、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有人认为镁原子能失去2个电子,而钠原子只能失去1个电子,所以镁的金属性比钠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事实上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都较少(≤3),为了达到类似稀有气体的相对稳定结构,它们往往都会选择失去最外层电子,元素的这种性质就是所谓的金属性。不同元素的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不同,越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的金属,其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对应的金属单质也就越活泼。如金属活动顺序表中K排在Na的前面,就意味着K比Na活泼,K比Na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钾元素的金属性就比钠元素的金属性强。

[想一想] 2.画出氧、硫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从结构上说明氧元素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原因。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都较多(≥4),为了达到类似稀有气体的相对稳定结构,它们往往都会选择得到电子,元素的这种性质就是所谓的非金属性。不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能力不同,越容易得到电子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强,对应的非金属单质也就越活泼。如F的非金属性比Cl强,F原子比Cl原子容易得到电子,氟气比氯气更活泼,一般条件下,我们很难制备并保存氟气。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也可以以化合价体现。当元素处于游离态时其化合价为零,当元素处于化合态时其化合价就有正、负之分。化合物中标定元素的化合价要遵循以下原则:

(1)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总数相等。这是确定化合价的最基本的原则,在化合物MnO2中,O元素呈现-2价,根据守恒原则可确定多价态金属Mn呈现+4价。

(2)金属无负价(在化合物中都呈现正价),钠、镁、铝等常见金属的价态是唯一的。在化合物AlN中,我们知道Al只有+3价,则很容易推出N呈现-3价;在化合物NaH中,Na呈现+1价,则H为-1价;在化合物Na2O2中,Na呈现+1价,则O为-1价。

(3)两种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非金属性强的显示负价。虽然我们现在还不会去比较非金属性的强弱,但在所有非金属氢化物中H都呈现+1价,而氧化物中O都呈现负价,知道这些有利于标定各种化合物中元素价态,例如:化合物NH3中,H呈现+1价,则N呈现-3价;化合物SiO2中,O呈现-2价,则Si为+4价。

(4)常见元素的最高价不高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最低价不低于最外层电子数-8。

掌握这个原则,就不会出现乱标价态的现象。如S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所以S最高为+6价,最低为-2价,在化

合物Cu2S中,若Cu为+2价,则S体现-4价,就与事实不符,所以Cu就只能为+1价,而S体现-2价。

[试一试]请标出下列物质中加着重号的元素的化合价。

NH3、H2SO3、K2CrO4、KMnO4、FeS、Cu2O、

KClO3、NH4NO3、Na3N、HClO、H2O2、P4、

MgSO4、NaAlO2、CaH2。

遵循先简单后复杂的基本思想,一般先标定只有单一化合价的元素,化合价种类越多的元素越在后标定。在复杂化合物中标定化合价的基本顺序为单一价态金属(K、Ca、Na、Mg、Al、Zn等)→H→O→其他非金属或多价态金属。对于不含单一价态金属,也不含H和O的化合物,一般都要依据规则(4)解决问题。化合物FeS2中,若Fe呈+3价,则S 为-1.5价,一般元素价态无小数,不成立;若Fe呈+2价,

则S显-1价。化合物Na2FeO4中,先Na后O再Fe,Na为+1价,O为-2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求得Fe为+6价。

(满分50分限时30 min)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化合价的叙述:

①化合价是元素的一种性质,因此称为元素的化合价,而不应称为原子的化合价

②化合价有正价、负价和0价,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通常为正值

③一种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

④在化合物中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为负值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①④

2.下列是X、Y两种元素的核电荷数,能形成Y2X的是()

A.12、17 B.8、2 C.8、11 D.9、13

3.具有+5价元素的化合物是()

A.P2O5B.H2SO4C.KMnO4D.K2CO3

4.具有+1价原子团的化合物是()

A.Mg(OH)2B.FeSO4

C.KCl D.(NH4)2CO3

5.下列物质中硫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

A.S B.SO2C.H2SO4D.H2S

6.某金属元素R没有可变化合价,其氧化物化学式为RO,则其氯化物的化学式为()

A .R 2Cl

B .RCl

C .RCl 2

D .RCl 3 7.下列物质的名称与化学式相符合的是( ) A .氯化钾(KClO 3) B .高锰酸钾(K 2MnO 4) C .氢氧化亚铁[Fe(OH)2] D .硫化钠(NaS)

8.若将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 2)误作食盐,会使人中毒死亡。亚硝酸钠中氮元素化合价是( ) A .+2 B .+3 C .+4 D .+5

9.A 和B 两种原子的电子层数都是3层,已知A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A 和B 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A .AB B .A 2B C .AB 2 D .A 2B 3

10.在化合物KMnO 4和K 2MnO 4中不同的是( ) A .钾元素的化合价 B .氧元素的化合价 C .所含元素的种类

D .锰元素的化合价

11.下列含碳的化合物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的一组是( ) A .CO 2和Na 2CO 3 B .CO 和CO 2 C .CO 和H 2CO 3 D .CH 4和CO 2

12.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H 2RO n ,已知该化合物中R 的化合价为+6价,则n 的值是( ) A .1 B .2 C .3 D .4

13.下列关于化合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合物中,氧元素只显-2价 B .化合物中,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C .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D .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一定为零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11分)

14.(1分)在KMnO 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在Na 2ZnO 2中锌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15.(4分)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的含义。

H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g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u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 +1

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分)下列含氯的化合物:①HClO ②Cl 2 ③NaCl ④KClO 3 ⑤HClO 4,按氯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2分)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a(H2RO4)2,则元素R的化合价是________,写出该元素以相同化合价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18.(2分)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Y为+2价,X为+5价,Z为-2价。X、Z两元素在化合物里组成的原子团为-3价,且有5个原子。则此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

想一想 1.

不同意。镁的金属性不如钠强,因为元素金属性强弱只和失电子能力有关,并非由失电子数目决定。

想一想 2.

氧和硫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硫原子比氧原子多一个电子层,导致硫原子得电子能力不及氧,所以氧元素非金属性强。

试一试 N -3

H 3、H 2SO +4

3、K 2Cr +6

O 4、KM +7

nO 4、Fe S -2

、Cu +1

2O 、KCl +5

O 3、N -3

H 4N +5

O 3、Na 3N -3

、HCl +1

O 、H 2O -1

2、P 04、Mg S +6O 4、NaAl

+3

O 2、CaH -1

2。 限时作业

1.A [同种元素可能有多种化合物,如Fe 有+2、+3;所以③不对;非金属元素也可能呈现正价,如CO 2中C 元素为+4价,所以④不对。] 2.C 3.A

4.D [NH +

4因为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所以是+1价的原子团。] 5.D 6.C

7.C [A 中KClO 3为氯酸钾,B 中高锰酸钾应为KMnO 4,D 中硫化钠应为Na 2S 。] 8.B

9.B [根据信息A 为Na ,B 为S ,所以组成的化合物为Na 2S 。] 10.D 11.A 12.D

13.D [A 中如H 2O 2中O 为-1价;B 中如CO 2中C 呈现+4价;C 中H 2中H 为0价。] 14.+7 +2

15.一个H 2分子由2个H 原子构成 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2个铜原子 NaCl 中Na 元素的化合价为+1 16.⑤④①②③ 17.+5 R 2O 5 18.Y 3(XZ 4) 2

第3讲 用分类的方法研究物质

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汽车常用的电瓶(蓄电池)中有硫酸溶液,食醋中含有3%~5%的醋酸,酸雨中含有极少量的硫酸和硝酸。盐酸、硫酸、硝酸、醋酸和碳酸是最常见的几种酸。根据初中化学知识,我们知道酸一般具有以下通性: ①与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H 之前的金属反应产生盐和氢气; ②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③与碳酸钙、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新盐; ④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⑤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试一试] 1.以稀硫酸为例,各举一例化学反应方程式说明其一般性质。

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或苛性钠,氢氧化钙俗称消石灰或熟石灰,NH 3·

H 2O 是NH 3的水溶液,即氨水,它们都是常见的碱。根据初中化学知识,我们知道碱一般具有以下通性: ①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②与CO 2反应生成盐和水;

③与CuCl 2等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④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试一试] 2.以氢氧化钙为例,各举一例化学反应方程式说明其一般性质。

盐是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的调味品,生活中的盐是指食盐,也就是氯化钠,化学学科中的盐是指由碱的阳离子和酸的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我们在生产、生活中经常用到各种各样的盐,如食盐、碳酸钙(大理石)、硫酸铝、碳酸氢钠(小苏打)、硫酸铵、碳酸氢铵等等。一般来说,盐可以和酸、碱、其他盐发生化学反应,不同组成的盐性质各不相同。 二氧化碳、氧化镁、四氧化三铁等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这样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不同的氧化物性质各不相同,如CuO 能和酸反应,CO 2既能和碱反应又能和水反应。

图书馆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为什么你能够很快就找到你所需要的图书?大型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你能

够迅速挑出你所需要的商品?这是因为人们在将这些书籍或商品陈列到书架或货架之前,已经事先对它们进行了分类处理。把大量事物按照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是人们最熟悉,也是最方便的一种工作方法,这种方法在社会生活、经营管理和科学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经过收集例证和思索,我们可以发现分类法应用的普遍性。当分类的标准确定之后,同类中的事物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举一反三;对于不同类事物的了解使我们做到由此及彼。所以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生物学中把动植物按照界、门、纲、目、科、属、种进行分类的方法是最有代表性的实例之一,对生物学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例如,在初中化学中,我们曾经把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把化合物分为酸、碱、盐和氧化物,把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等等。

由于一种分类方法所依据的标准有一定局限,所能提供的信息较少,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需要采用多种分类方法(如交叉分类法),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例如,对于Na2CO3,从其组成的阳离子来看,属于钠盐;而从其组成的阴离子来看,则属于碳酸盐。

有时,物质或反应进行一次分类所产生的结果,相似性还不够明显,这时我们可以对其中的每一类物质或反应进行再分类,形成更科学的认识。化学上,通常可根据物质的组成、状态、性质等对物质进行分类。例如:根据物质的存在状态,将物质分为气态物质、液态物质和固态物质;根据物质的导电性,将物质分为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根据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将物质分为可溶性物质、微溶性物质和难溶性物质。从学习物质化学性质的需要出发,我们更喜欢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特点,对物质进行分类。根据组成物质所含分子种类,可以将物质分成纯净物和混合物;再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又可将纯净物分成单质和化合物;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不同,还可将单质分成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根据是否含有碳元素又可将化合物分成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理论上,我们可以不断地对所得分类结果进行再分类,这种分类关系一般可用树状图进行表示,所以这种分类方法又称为“树状分类法”(下图为化学上对物质的常见树状分类)。

[试一试] 3.用树状图表示下列物质的分类:镁(Mg)、氯气(Cl

)、氯化铁(FeCl3)溶液、硫酸(H2SO4)、硝酸钡[Ba(NO3)2]、

2

三氧化二铁(Fe2O3)、氢氧化钠(NaOH)、葡萄糖(C6H12O6)、乙醇(C2H5OH)、碘酒、二氧化碳。

资料卡片在无机酸分子中,一般分子中有几个氢就是几元酸,但我们不能简单根据有机酸分子中H个数确定它是几元酸,如醋酸(CH3COOH)有4个H,但它是一元酸。

在水溶液中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称之为酸。盐酸、硫酸、硝酸、碳酸和醋酸是几种最常见的酸。人们还可以根据它们在组成、性质上的差异,进行更为细致的划分。如根据组成中是否含氧元素可以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硫酸、硝酸、碳酸和醋酸就是常见的含氧酸,而盐酸则是无氧酸;根据酸产生氢离子的程度可以分为强酸和弱酸,如盐酸、硫酸、硝酸是强酸,而碳酸、醋酸是弱酸;根据每个酸分子电离产生的氢离子个数可以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如盐酸、硝酸是一元酸,硫酸、碳酸是二元酸,磷酸(H3PO4)是三元酸;根据酸是否具有挥发性,可以分成难挥发性酸和挥发性酸,硫酸和磷酸是难挥发性酸,盐酸、硝酸、醋酸都是挥发性酸;还可以根据在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中的归属,将酸分为无机酸和有机酸,醋酸是最常见的有机酸,其他一般都是无机酸。

资料卡片严格意义上说,盐酸、氨水是混合物,不能称之为酸、碱,而应该称HCl、NH3·H2O为酸、碱,只是人们一直沿用习惯了,学习中要注意这一习惯。

在水溶液中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称之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铜是几种重要的碱。对碱进行再分类,将更加有利于我们理解碱的化学性质。一般可根据碱产生氢氧根离子的难易程度分为强碱和弱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钡[Ba(OH)2]是常见的强碱,而氢氧化铁、氢氧化铜、NH3·H2O是常见的弱碱;根据溶解性差异可分为可溶性碱、微溶性碱和难溶性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NH3·H2O是可溶性碱,氢氧化钙是微溶性碱,氢氧化铁、氢氧化铜是难溶性碱。可溶性或微溶性碱一般是强碱,可以由对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化合而成,在加热条件下不易分解;而难溶性碱一般是弱碱,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分解成对应金属氧化物和水,但不能由对应金属氧化物和水化合而成。

[想一想]能否通过一步反应完成下列转变:Fe

O3→Fe(OH)3和K2O→KOH。

2

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称之为盐。碳酸钙、氯化钠、硫酸铜都是重要的盐。对盐的进一步分类,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学习盐的化学性质。盐可以依据组成分为钠盐、钾盐、钙盐等,也可以分为盐酸盐、硫酸盐、硝酸盐、碳酸盐等;根据在水中的溶解性分为可溶性盐、微溶性盐和难溶性盐。依据所含的金属阳离子的密度大小,又可以分为轻金属盐和重金属盐,BaCl2、CuSO4、FeCl3属于重金属盐;还可以根据盐能否产生H+或OH-,把盐分为酸式盐和碱式盐,NaHCO3、NaHSO4是常见的酸式盐,Cu2(OH)2CO3是常见的碱式盐,对于NaCl、CuSO4等既没有H+也没有OH-,它们被称为正盐,初中化学学习的盐大部分都是这种正盐。

[试一试] 4.Mg(OH)Cl属于盐还是碱?如果是盐它又能归属于哪些类型。

资料卡片水体重金属离子污染,是指含有重金属离子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对水体造成的污染。冶矿、机械制造、化工、电子、仪表等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重金属废水(含有铬、镉、铜、汞、镍等重金属离子),是对水体污染最严重和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工业废水之一。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是各种常用水处理方法不能分解破坏的,而只能转移它们的存在位置和转变它们的物理化学状态。因此,重金属废水应当在产生地点就地处理,不与其他废水混合。如果用含有重金属

离子的污泥和废水作为肥料和灌溉农田,会使土壤受到污染,造成农作物及水生生物重金属离子的富集,通过食物链最终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

镉污染:自1995年起,居住在日本富山市神通川下游地区的一些农民得了一种奇怪的病。得病初期,患者只感到腰、背和手足等多处关节疼痛,后来发展为神经痛。患者走起路来像鸭子一样摇摇摆摆,晚上睡在床上经常痛得直喊“痛……”因此这种病被称为“痛痛病”,又称为“骨痛病”。得了这种病,人的身高缩短,骨骼变形、易折,轻微活动,甚至咳嗽一声,都可能导致骨折,一些人痛不欲生,自杀身亡。经过调查,造成这种”骨痛病“的原因是神通川上游的炼锌厂长年累月排放含镉的废水,当地农民长期饮用受到镉污染的河水,并且食用此河水灌溉生长的稻米,于是镉便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在体内逐渐积聚,引起镉中毒,造成“骨痛病”。

汞污染:五十年代初期,在日本九州熊本县水俣镇,由于人食用受甲基汞毒害的鱼类而导致甲基汞中毒,283人中毒,其中60人死亡。症状:口齿不清、步履不稳、面部痴呆进而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精神失常,身体弯曲至死亡。产生原因是由于工厂生产氯乙烯和醋酸乙烯时采用氯化汞和硫酸作催化剂,最后把含有机汞的废水、废渣排入水俣湾,使鱼、贝壳类受到污染,这起事件被史学家称为“水俣事件”。

锰污染:四十多年前,日本有个村庄发生了一起可怕的集体“发疯”事件,有16个村民突然一起“发疯”了。这些“疯子”一会儿哭哭啼啼,一会儿又哈哈大笑;发作时两手乱摇,颤抖不止,且下肢发硬僵直,如此反复发作,直至“疯死”。调查发现这些人喝的是同一口水井中的水,考察水井,又在旁边挖出了大量废旧、破烂的干电池。原来这是水井受干电池中某些有害成分污染而造成的。据环境科学家研究表明,废旧干电池中的锌、二氧化锰等成分长期埋在地下,会与土壤中化学物质发生作用,生成锌锰酸式盐,它渗入地下,极易污染饮用水,而这一群村民正是长期饮用这种水,造成蓄积性锰中毒,才有上述“发疯”症状。

干电池在制造过程中还使用一定量的汞,含汞最多的是锌汞电池,高达20% ~30%,碱性干电池约为13%,普通锌锰电池含汞较少。因此干电池不仅是锰污染源,同时还是汞污染源,在享受干电池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必须关注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采取切实有效的回收方法,以减轻电池对环境的危害。据统计,我国每年生产干电池50亿只,其中锌汞电池和碱性电池1亿只,每年电池用汞100吨,人们习惯用完电池后随意乱丢,日晒雨淋或埋入地下往往污染环境,废旧电池回收是目前我们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氧化铜、氧化钙、氧化镁、四氧化三铁等都是常见的氧化物,不同氧化物性质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对氧化物进一步分类,有助于找出各类物质的基本通性。一般氧化物可以按组成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如CO、CO2、SiO2就是非金属氧化物,Mn2O7、CuO、Fe2O3就是金属氧化物。另一种常用方法是根据氧化

物能否和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将其分成不成盐氧化物和成盐氧化物,如CO、NO为不成盐氧化物,而CO2、SiO2、CuO、Fe2O3为成盐氧化物。根据成盐氧化物和酸、碱反应的可能性又可分成不同类型,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酸性氧化物,如CO2、SiO2;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碱性氧化物,如CaO、Na2O。

CO2+Ca(OH)2===CaCO3↓+H2O

Mn2O7+2KOH===2KMnO4+H2O

CaO+2HCl===CaCl2+H2O

CuO+H2SO4===CuSO4+H2O

[试一试] 5.不同分类结果之间的归属关系,是氧化物概念的考查重点,那么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吗?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吗?

事实上,有些氧化物不但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可以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这种氧化物就被称为两性氧化物,氧化铝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Al2O3+6HCl===2AlCl3+3H2O

Al2O3+2NaOH===2NaAlO2+H2O(NaAlO2称为偏铝酸钠)

(满分50分限时30 min)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上海环保部门为了使城市生活垃圾得到合理利用,近年来逐步实行了垃圾分类投放的方法。其中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

A.无机物B.有机物

C.盐类D.非金属单质

2.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石膏

B.硫酸、烧碱、绿矾

C.硫酸氢钠、生石灰、醋酸钠

D.磷酸、熟石灰、苛性钠

3.Na2CO3俗名纯碱,下面是采用不同分类法对纯碱的分类,其中不正确的是()

A.Na2CO3是酸式盐

B.Na2CO3是正盐

C.Na2CO3是钠盐

D.Na2CO3是碳酸盐

4.根据某种共性,可将CO2、P2O5、SO2归为一类,下列物质中也可归为此类物质的是()

A.CaO B.CO C.SiO2D.H2O

1在Word窗口中

1.在Word窗口中,按住( )键的同时键入字母F即可打开“文件”菜单。( ) A.Ctrl B.Alt C.Shift D.Tab 2.下列是关于Word菜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颜色暗淡的命令表示当前不能使用 B.带省略号的命令表示会打开一个对话框窗口 C.菜单栏中的菜单个数是可变化的 D.菜单中的内容(命令)是可变化的 3.在Word中,当前正编辑一个新建文档“文档1”,当执行“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后( ) A.该“文档1”被存盘 B.打开“另存为”对话框,供进一步操作 C.自动以“文档1”为名存盘 D.不能以“文档1”存盘 4.在Word中,Ctrl+A快捷键的作用,等效于用鼠标在文档选定区中( ) A.单击一下 B.连击两下 C.连击三下 D.连击四下

5.在Word中,当前输入的文字被显示在( ) A.文档的尾部 B.鼠标指针位置 C.插入点位置 D.当前行的行尾 6.按住Ctrl键,再用鼠标拖动所选文本,所完成的操作为( ) A.移动文本 B.复制文本 C.替换文本 D.删除文本 7.在Word中,“剪切”命令是( ) A.将选定的文本移入剪切板 B.将选定的文本复制到剪切板 C.将剪切板中的文本粘帖到文本的指定位置 D.仅将文本删除 8.在Word中,选中某段文字,连击两次“格式”工具栏中的斜体按钮,则( ) A.该段文字呈左斜体格式 B.该段文字呈右斜体格式 C 这句话字符格式不变 D.产生错误信息

9.在Word中,快速打印整篇文档的方法是( ) A.单击“文件”菜单中的“打印”命令 B.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打印预览”按钮 C.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打印”按钮 D.使用组合键Ctrl+P进行快速打印 10.Excel中,运算公式的一般形式为( ) A.=表达式 B.:表达式 C.>=表达式 D.=<表达式 11.在Excel中除第一行外,清单中的每一行被认为是数据的( ) A.字段 B.字段名 C.标题行 D.记录 12.一个单元格中存储的完整信息应包括( ) A.数据、公式和批注 B.内容、格式和批注 C 公式、格式和批注 D.数据、格式和公式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全部教材目录以及高考考点分布(最新)打印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全部教材目录必修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 必修2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化学键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选修1 化学与生活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第二章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第四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

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 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 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 第一节合金 第二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 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 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 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 第二节爱护水资源 第三节垃圾资源化 选修2 化学与技术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 课题1 化学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课题2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 课题3 纯碱的生产 第二单元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 课题1 获取洁净的水 课题2 海水的综合利用 课题3 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第三单元化学与材料的发展 课题1 无机非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材料 课题3 高分子化合物与材料 第四单元化学与技术的发展 课题1 化肥和农药 课题2 表面活性剂精细化学品 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原子结构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共价键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 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第三节金属晶体 第四节离子晶体

WORD文档处理习题

WORD文档处理习题2011-05-12 18:38 1 . 填空题 (1)Word 窗口由、、、滚动条、标尺、编辑区、状态栏等元素组成。 (2)在Word 中编辑文档时,每按一次Enter 键就形成一个段落,并产生一个_______。 (3)按住______键,同时移动光标指向某一句,然后_______鼠标左键选择完整的句子。 (4)打印有直接单击_______按钮和通过_______设置参数后再打印两种方式。 (5)Word 的多窗口管理功能使用户可以在多个打开的窗口中轮流工作,但当前被激活,可用于编辑的窗口只能有___个。 (6)在Word 中,可以将文档_______后,分别对每一节进行格式化,实现复杂文档的排版。 (7)在页眉与页脚编辑状态下,文档的正文呈现_______。 (8)如果要在页码之前包括章节号,则在“页码格式”对话框中选定____单选按钮,并在“章节起始样式”下拉列表框中选择______。 (9)在Word 表格中,可使用_______+_______键使光标移到当前列的第一个单元格。 (10)在“公式”对话框的“公式”框中输入计算的公式,公式以_______开头。 2 . 选择题 (1)下列哪种菜单为当前状态下不可用的菜单( )。 A . 菜单命令右边有“…”符号 B. 菜单命令前没有打钩 C . 菜单命令呈灰色显示D.菜单命令右边有一黑色三角形符号 (2)页眉和页脚的位置是通过( )对话框调整。 A . 页面设置B. 页眉与页脚C . 字符格式D . 段落格式 (3)页面中的“版心”是指( )。 A . 页面的正中心B. 排版的重点对象C . 纸张大小减去上、下、左、右边距后剩下的部分 D. 页面中可用于排版的一部分 (4)下列哪些内容在普通视图下可看到( )。 A . 文字B. 页脚C . 图片D . 页眉 (5)脚注与尾注最重要的区别是( )。 A . 作用不同B. 格式不同C . 位置不同D . 操作方法不同 (6)下列关于工具栏中“粘贴”按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 “粘贴”按钮通常与“剪切”及“复制”按钮配合起来使用B. “粘贴”按钮的功能是将剪贴板中内容复制到光标处 C . “粘贴”按钮的功能是将一些标注放置在当前光标处 D. 如剪贴板中无内容,则单击“粘贴”按钮不会起任何作用 (7)下列关于文档窗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只能打开一个文档窗口 B. 可以同时打开多个文档窗口,被打开的窗口都是活动窗口 C 可以同时打开多个文档窗口,但其中只有一个是活动窗口D.可以同时打开多个文档窗口,但在屏幕上只能见到一个文档的窗口 (8)在Word 的选择框内经常显示一些单位,下列( )符号代表的单位最大。 A . cm B. in C . mm D . pt (9)Word 文档中,每个段落都有自己的段落标记,段落标记的位置在( )。 A . 段落的首部B. 段落的结尾处C . 段落的中间位置D. 段落中,但用户找不到的位置 (10)Word 具有分栏的功能,下列关于分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最多可以设4栏B. 各栏的栏宽必须相等C . 各栏的宽度可以不同D. 各栏之间的间距

高中化学人教版教材目录(全)

高中化学人教版教材目录(全) 必修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 归纳与整理 附录I 后记 周期表 必修2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化学键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归纳与整理 结束语 附录 后记 化学与生活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第四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 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 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 第一节合金 第二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 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 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 第二节爱护水资源 第三节垃圾资源化 归纳与整理 附录 后记 化学与技术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 课题1 化学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 课题2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 课题3 纯碱的生产 归纳与整理练习与实践

(完整)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化学目录各册大全,推荐文档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 归纳与整理 附录Ⅰ相对原子质量表 附录Ⅱ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 附录Ⅲ一些常见元素中英文名称对照表元素周期表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化学键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归纳与整理 结束语 附录Ⅰ相对原子质量表 附录Ⅱ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 附录Ⅲ一些常见元素中英文名称对照表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与生活选修1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 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 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 第一节合金 第二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 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 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 第二节爱护水资源 第三节垃圾资源化 归纳与整理 附录Ⅰ我国居民膳食中某些元素每日的适宜摄入量或推荐摄入量 附录Ⅱ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附录Ⅲ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特点

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特点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转载点击数: 1956 更新时间:2007-1-9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 化学》是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编写的,全套教材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组成,共计 8 册。 一、教科书的编写指导思想 1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 试行 ) 》为指导,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 实验 ) 》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全面体现高中化学的课程目标。 2 .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把促使全体学生的发展作为教科书设计的出发点,把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科书改革的重点。努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创设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究的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学习、获取过程,获得科学探究的亲身体验,以利于学生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增进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3 .实现教科书的选择性。努力体现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关于教科书模块化的指导思想,发展多样化的教科书,重视教学内容及要求等方面的选择性。拓展学生的选择空间,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4 .体现基础性和时代性的结合,密切联系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例如,介绍化学在促进生产发展、资源开发、材料制造、保障健康等方面的巨大贡献 , 使学生知道其他相关科学如医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等与化学科学的密切联系等。内容的选择适当反映由于不恰当地运用科学技术成果而产生的负面影响,体现社会发展对化学科学提出的新要求,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 5 .更新教科书的呈现方式,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和空间,并采用设置相应栏目、增加必要的旁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示、引导或提供有关活动的建议等。此外,

(完整版)Word文字处理软件练习题及答案

WORD 练习 Word 文字处理软件练习 题 、选择题 A. 选定文字块中的第一个汉字的字号 B. 选定文字块中最后一个汉字的字号 C. 文字块中使用最多的字号 D. 空白 4、启动 Word 有多种方式,在下列给出的几种方式: ( 1 )在桌面上双击 Word 快捷方式图标 ( 2)在“快速启动”栏中单击 Word 快捷方式图标 (3)在“开始”菜单的“所有程序”级联菜单中单击 Word 程序名 (4)通过“开始”菜单的“搜索程序和文件”找到 Word 应用程序后,单击该程序图标 正确的说法是( ) A. 只有( 1)是正确的 B. 只有( 2)、( 3)是正确的 C. 只有( 2)、(3)、(4)是正确的 D.(1),(2)、( 3)、(4)都正确 5、在 Word 中,要把整个文档中的所有“电脑”一词修改成“计算机”一词,可能使用的功能是( )。 A. 替换 B. 查找 C. 自动替换 D. 改写 6、Word 的主要功能是( )。 A. 文档的编译 B. 文档的编辑排版 C. 文档的输入输出 D. 文档的校对检查 7、在 Word 的“页面设置”对话框中,不能设置的选项为( )。 A. 字体 B. 页边距 C. 纸张方向 D. 纸张大小 8、在 Word 2010 中,要在文档中加入页眉,页脚,应该使用( )选项卡中的相关命令按钮。 A. “插入” B. “开始” C. “页面布局” D. “文件” 9、在 Word 中输入文本时,当输入满一行时会自动换到下一行,这样的换行是插入了一个( )。 A. 硬回车符 B. 分页符 C. 分节符 D. 软回车符 10、在 Word 2010 中,在“字体”对话框的“高级”选项卡中不能实现的功能是( ) A. 缩放 B. 间距 C. 位置 D. 字形 11、 在 Word 中,能将剪贴板上的内容拷贝到“插入点”处的操作是( ) A. 单击“开始” 选项卡中的“剪切”按钮 B. 单击“开始” 选项卡中“复制”按钮 C. 单击“开始” 选项卡中“替换”命令 D. 按 Ctrl + V 键 12、在 Word 的“字体”对话框中,不能设置的字符格式是( ) A. 上标 B. 加下划线 C. 字符间距 D. 首行缩进 13、下面哪种方法可以选择一个矩形的文字块 ( ) 。 A. 按住 Ctrl 键,再按下鼠标左键,并拖动到矩形字块的右下角 B. 不能一次选定,只能分步来选 C. 按住 Alt 键,再按下鼠标左键,并拖动到矩形字块的右下角 D. 按住 Shift 键,再按下鼠标左键,并推动到进行字块的右下角 1、在 Word 2010 文字编辑中,不能实现的功能 是 A. 把文档的标题文字设置成不同的颜色 C. 打开一个低版本的文档 2、在 Word 中,打开文档是指( )。 A. 为指定的文档创建一个空白文档窗口 C. 把文档的内容从内存中读出并且显示出来 3、在 Word 的文档编辑中,如果选定的文字块中)。 B. 把选定的英文单词翻译成相应的中文词 D. 把当前文档保存成一个低版本的文档 B. 为指定的文档开辟一块硬盘空间 D. 将指定的文档从硬盘调入内存并且显示出来 种不同字号的汉字,则在工具栏的“字号”下拉列

Word2010练习题(附答案)

Word2010练习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 1.如果想关闭Word2010,可在程序窗口中,单击“文件”选项卡,选择命令。 A.“打印” B.“退出” C.“保存” D.“关闭” 2.Word2010文档以文件形式存放于磁盘中,其默认的文件扩展名为。 A.dot B.docx C.doc D.dotx 3.在Word2010中,如果用户要绘制图形,则一般都要切换到“视图”以便于确定图形的 大小和位置。 A.页面 B.大纲 C.草稿 D.Web版式 4.在Word2010的编辑状态,文档窗口显示出垂直标尺,则当前的视图方式。 A.一定是草稿视图方式或页面视图方式 B.一定是草稿视图方式 C.一定是页面视图方式 D.一定是大纲视图方式 5.在Word2010中,最适合查看编辑、排版效果的视图是。 A.Web版式视图 B.大纲视图 C.草稿视图 D.页面视图 6.单击Word2010主窗口的标题栏右边的最大化按钮后,此最大化按钮改变成。 A.最小化按钮 B.还原按钮 C.关闭按钮 D.最大化按钮 7.在Word2010编辑状态下,当前文档的窗口经过“还原”操作后,则该文档标题栏右边显示的按 钮是。 A.“最小化”、“还原”和“最大化”按钮 B.“还原”、“最大化”和“关闭”按钮 C.“最小化”、“最大化”和“关闭”按钮 D.“还原”和“最大化”按钮 8.Word2010中,文本编辑区内有一个闪动的粗竖线,它表示。 A.插入点,可在该处输入字符 B.文章结尾符 C.字符选取标志 D.鼠标光标 9.在Word2010的编辑状态,设置了标尺,可以同时显示水平标尺和垂直标尺的视图方式是。 A.普通视图 B.大纲视图 C.页面视图 D.全屏显示方式 10.在Word2010中,要在编辑时能显示页码,应将其视图方式设置为。 A.大纲视图 B.页面视图 C.Web版式 D.普通视图 11.Word2010中,在视图下可以插入页眉和页脚。 A.草稿 B.大纲 C.页面 D.Web版 式12.在Word2010中插入脚注、尾注时,最好使当前视图为。 A.全屏视图 B.大纲视图 C.页面视图 D.普通视图 13.在Word2010草稿视图方式中,不能显示。 A.对齐方式 B.段落标记 C.文字格式 D.图形图像 14.Word2010中在视图方式中能够看到绘制的自选图形。 A.大纲 B.所有 C.草稿 D.页面 15.在Word2010的“纵横混排”、“合并字符”、“双行合一”命令都在“开始”选项卡的功能区的“中文版式” A.“字体” 16.当Word2010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材分析化学教材分析人教版

化学必修2模块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化学2有三个一级主题: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对应的教材在内容设置上包括四章,分别是第一章: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化学2》在化学1的基础上突出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作用,强调化学变化与能量的关系,同时通过有机化合物的知识来进一步认识化学结构和反应的关系。最终将化学与可持续发展这一大背景相联系,更加显现化学的重要性。化学2的主要特点是突出化学理论: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以元素知识为基础,将其应用于理论:化学反应反应与能量、有机化合物知识、化学与社会等。化学2在整个化学教材中起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承前是指化学1所学的元素知识在化学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中、在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中又遇到,化学2的学习是对前面知识的一种复习和拓展。如在化学1中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中学习了Na、Al、Mg、Cu的性质,在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中学习了Cl等元素。在化学2的物质结构周期律中有碱金属当然主要是Na,有卤素,主要有Cl,而在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中Na、Al、Mg、Cu、Fe、Cl、Br、I等都有。而启后是指通过对化学2的学习,为学习后面选修模块的知识打下一定的基础。化学2所学的知识在选修模块中都要继续学习。如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对应了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与能量对应了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合物对应了有机化学基础,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对应了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下面分章讨论。 1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1 地位和功能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是化学中的重要理论知识,也是中学化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元素化合物等化学知识进行综合、归纳,从理论进一步认识、理解。同时,也作为理论指导,为学生继续学习化学打基础。这部分知识作为化学2(必修)的内容,既是必修化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选修化学的基础。 在初中学生对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就有所了解,在化学必修1学习了元素及其化合物(包括金属、非金属)的知识,这为我们学习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打下一定了基础。同样,这对我们后面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如对我们在化学2第二章我们要学习的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章要学的有机化合物知识,在选修模块要学的物质结构与性质都有极大的帮助。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是化学的核心内容,在初中学生对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就有所了解,在化学必修1学习了元素及其化合物(包括金属、非金属)的知识,这为我们学习物质结构

Word文档的编辑(练习)

美观原则 注意以下要点:字体、字号、段落间距、行距 几个快捷键的使用 Ctrl+A(全选) Ctrl+C(复制) Ctrl+V(粘贴) Ctrl+F(查找) Ctrl+X(剪切) 自动更新时间 超链接使用 下一页是一份文档,请试试编辑一下,回顾一下文档编辑的功能。 1. 标题楷体,二号字; 2. 标题与正文之间间距1.5行; 3. 正文宋体,五号字;正文行距20磅; 4. 段前缩进2个字符; 5. 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 6. 设置一个自动更新的时间; 7. 插入一个超链接。 《工作中无小事》读后感 工作中无小事等于工作中只有大事或者不大不小的事情。既然这样的话,工作中的每件事情都要做好,那么工作中的事情就没有轻重缓急之分了,也不用使用LEAD系统制定计划了,真是自相矛盾的想法。我觉得本书定名为《轻松工作好方法》更为妥当,只要能完成和公司有关的重要关键的事情就可以了。在工作中我们的价值观将失去价值,我们追寻的工作方法只有一个,认真的完成岗位要求的每一个细节。 《你在为谁工作》世界500强企业推崇的优秀员工思维理念,10个月重印17次,一举成为2005年度最受企业欢迎的畅销书之一,2006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再推新作《工作中无小事》世界500强企业推崇的优秀员工工作态度。 这里面有三个细节:第一,《你在为谁工作》10个月重印17次?每次印刷多少本呢?是因为零售还是因为团购呢?第二,《工作中无小事》是2006年1月份出版,2007年4 月第一版第六次印刷,也就是我们手中的这一本。第三,这两本书写的都是500强企业推

崇的优秀员工的共有素质,《你在为谁工作》说得是工作思维理念,《工作中无小事》说得工作态度,但不是说世界500强的企业都读这两本书,因为不确定这两本书共有多少个读本? 学院的培训,我觉得对我的感触特别大。在西亚斯上学的时候也听过理事长讲话,但是现在作为他的员工,听他讲话的感觉自然不同,到现在我都记得和理事长第一次对话时的情景。理事长当时只说了一句话,如果你进入社会后还是这样,我保证你会被炒鱿鱼。当时的我,太年轻气盛。在毕业后的4年之中,他的这句话经常在我的耳旁响起:不了解一个人,不要妄加猜测和评断。 《致员工的一封信》写道《工作中无小事》10个月重印17次,明显是个笔误。500-800字的培训感言和读后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超出800字和少于500字都是不符合标准吗?成绩是甲乙丙丁还是优良中差,怎么和年终绩效挂钩的呢?真是不说还清楚,说了反而不清楚了? 《工作中无小事》一书也承认其自相矛盾。书中前言写道:它有助于员工端正心态,摒弃做事贪大的浮躁心理,把小事做好到位,从而提高企业的工作质量。 我是一名普通的辅导员,工作中没有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基本上都是一些琐碎的小事,大部分时间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处理好学生与学生的关系 2.处理好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 3.处理好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关系 4.处理好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关系 5.处理好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关系 6.处理好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 7.处理好自己与学生、家长、老师、同事、上级及学校只见的关系 8.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以上多种关系告诉我们,要想做好工作,就要了解人性和处事原则: 人性分为两种:公有特征和个体特征 共有特征为:需求和平、生活稳定、身体健康、幸福快乐、天伦之乐,逸享天年。 个体特征为:突出表现自我、成功的欲望、被尊重的的感觉、关注个人利益、忽视群体利益基于以上论点,就有了团结就是力量这句经典话语。我个人认为,只有个体特征融合于共有特征之后,人类才会进步接近文民的状态。如果个体特征脱离了共有特征,世界将会存在于永远的战阵状态,而如果共有特征大于个体特征那么整个世界将变成羊的世界,整个种族面临灭绝。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目录全

全 1.《化学1》教材目录: 引言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归纳与整理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后记 2.《化学2》教材目录: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化学键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二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第二节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归纳与整理 结束语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3.《化学与生活(选修1)》教材目录: 引言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第四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 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 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 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 第一节合金 第二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 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 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 第二节爱护水资源 第三节垃圾资源化 归纳与整理 附录一附录二附录三 后记 4.《化学与技术(选修2)》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 课题1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 课题2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 课题3纯碱的生产

第3章 Word文字编辑(单选题)

第3章 Word文字编辑(单选题) (其实我所给的这些典型题目就是期末考试题或统考题,因此必做。参考答案在另一个Word文档中) 一. Word 概述 1、Word具有的功能是__D__。 A.表格处理 ---- Word既能处理文字又能处理表格 B.绘制图形 ---- 它有一个绘图工具,能绘制图形,并提供了“图文混排功能”。 C.自动更正 ---- 对写错的英文单词具有“自动更正”功能 D.以上三项都是 [解析]略 2、通常情况下,下列选项中不能用于启动Word的操作是___D___。 A.双击Windows桌面上的Word快捷方式图标 B.单击"开始"→"程序"→"Microsoft Word" C.单击任务栏中的Word快捷方式图标 D.单击Windows桌面上的Word快捷方式图标 --- 单击是不能启动应用程序的 [解析]顺便说一下:Word程序启动后会自动建一个名为“文档1”的文档,然后供你输入、编辑和排版文字。 3、在Word中,用快捷键退出Word的最快方法是__C____。(请看提示) A.Ctrl+F4 B.Alt+F5 C.Alt+F4 ------- 记一下:一般的应用程序均可Alt+F4退出。 D.Alt+Shift [解析] 按Alt+F4可快速退出Word系统(参考p.84)。但一般关闭Word,可在Word的"文件"菜单中操作,也可选择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 4、下面关于Word标题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B____。 A.双击标题栏,可最大化或还原Word窗口 ---- 在第2章出现过此问题,一般窗口均适用 B.拖曳标题栏,可将最大化窗口拖到新位置 ---- 若窗口已最大化,则不能拖动窗口。 C.拖曳标题栏,可将非最大化窗口拖到新位置 D.Word标题栏显示所运行的软件名称Microsoft Word及其所打开的文档名称 [解析]略 5、Word的"文件"命令菜单底部显示的文件名所对应的文件是___C___。 A.当前被操作的文件 B.当前已经打开的所有文件 C.最近被操作过的文件 ---- 对,而且最多只能设置为9个,在“工具”/“选项”中设置 D.扩展名是.doc的所有文件 [解析]略 6、在Word编辑状态,能设定文档行间距命令的菜单是___C___。(请看解析) A."文件"菜单 B."视图"菜单 C."格式"菜单 --- "格式"菜单中的“字体”和“段落”命令项用的最多。

在word中如何编辑图片

在word中如何编辑图片 在word中,有时需要我们在文档中插入图片,为了使图片更好的服务文字,需要对图片进行编辑,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如何编辑图片。第一步:启动word 程序。这时出现一个空白文档。第二步:在文档中插入一张图片。选择窗口上方“插入”菜单下的“图片”菜单下的“来自文件”命令,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将查找范围定位到我的电脑f盘,在列表框中找到“教学资料”文件夹,打开,找到相应文件夹。选中所需图片,单击“插入”,文档中就插入了所需图片。请你按下暂停键做一下练习第三步:右击图片,选中“显示图片工具栏” 在word中,有时需要我们在文档中插入图片,为了使图片更好的服务文字,需要对图片进行编辑,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如何编辑图片。 第一步:启动word程序。这时出现一个空白文档。 第二步:在文档中插入一张图片。 选择窗口上方“插入”菜单下的“图片”菜单下的“来自文件”命令,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将查找范围定位到我的电脑f盘,在列表框中找到“教学资料”文件夹,打开,找到相应文件夹。选中所需图片,单击“插入”,文档中就插入了所需图片。 请你按下暂停键做一下练习 第三步:右击图片,选中“显示图片工具栏”,这时出现了编辑图片的工具栏。我们就可以对图片进行颜色、对比度、亮度、透明度等的编辑了。 下面对图片颜色进行编辑,选中图片,点击浮动工具栏中的颜色按钮,选择一种效果,比如:黑白、灰度等,我们选择灰度按钮,图片颜色就发生了变化。点击颜色按钮里的“自动”命令,恢复图片色彩,我们还可以对图片进行对比度、亮度的调整 请你按下暂停键做一下练习 第四步:裁剪图片 如果我们只需要这个图片中的某一部分,可以用裁剪工具。选中图片点击浮动工具栏中的“裁剪”按钮,将鼠标指针放在任一控点上,再拖动进行裁剪,以达到我们满意的效果。 请你按下暂停键做一下练习 第五步:图片的旋转 还可以对图片进行旋转的操作。选中图片,点击图片上方的绿色控点,鼠标指针变成弧形箭头时,左键不放手旋转图片至合适角度。还可以利用浮动工具条里面的“向左旋转90°”按钮,调整图片的角度。 请你按下暂停键做一下练习 第六步:编辑图片的边框 选中图片,点击浮动工具栏中的“线形”按钮,找到合适的样式,确定即可。 第七步:设置对象格式及透明色 选中图片,点击浮动工具栏中的“设置透明色”按钮,将图片设置成透明色,这时选中的图片位置的颜色变成透明色,我们用“设置对象格式”按钮,对图片的颜色进行重设,在对话框中选择“颜色与线条”标签,在填充选项中选择合适的颜色确定。这时候我们看到选中的对象颜色发生了变化。 图片的编辑功能还有很多,根据所学知识,课下练习word中图片的编辑操作。

高中化学(新教材人教版)

高中化学(新教材人教版)第一册第三章参考教学设计 第一节.物质的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了解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4.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5.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有关概念的计算。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的量这个词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难以理解。容易和物质的质量混淆起来。因此教材首先从为什么学习这个物理量入手,指出它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纽带,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即引入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与物质的微粒数之间的关系。教师应注意不要随意拓宽和加深有关内容,加大学生学习的困难。 对分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系,自然引出摩尔质量的定义。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量之间的计算。这类计算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有关化学计算的能力,还可以通过计算进一步强化、巩固概念。 形成。 教法建议 1.在引入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时,可以从学生学习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理解物质的量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桥梁,可以适当举例说明。 2.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不能拆分。它和物质的质量虽一字之差,但截然不同。教学中应该注意对比,加以区别。 3.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但是这一概念对于学生来讲很陌生也很抽象。再加上对高中化学的畏惧,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难点。因此教师应注意分散难点,多引入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发学习兴趣。 4.应让学生准确把握物质的量、摩尔的定义,深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明确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是以微观粒子为计量对象的。 (2)明确粒子的含义。它可以是分子、原子、粒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单一粒子,也可以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高中化学人教版教材目录全

高中化学人教版教材目录(全)必修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 归纳与整理 附录I

周期表 必修2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化学键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归纳与整理 结束语

后记 化学与生活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第四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 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 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 第一节合金 第二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 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 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 第二节爱护水资源 第三节垃圾资源化

在Word的编辑状态下,当前输入的文字显示在

西山学校 初一信息技术试题 蒲震 1、在Word的编辑状态下,当前输入的文字显示在() A.鼠标光标处 B.插入点 C.文件尾部 D.当前行尾部 2、对单元格的大小不会产生影响的操作是() A.移动单元格边框线 B.拆分单元格 C.在单元格输入文字 D.选定单元格 3、Word文档的扩展名是() A..txt B..exe C..doc D..gif 4、下列属于Excel中单元格引用的是() A.AA B.A1:C8 C.2IW D.$4 5、在WORD中,当我们要对文档中的某段文字进行字体设置时,首先要对这段文字进行( ) A.颜色设置 B.字号设置 C.选择 D.设置成黑框 6、一般情况下,Word中默认使用的中文字体、字号是() A.仿宋体五号 B.宋体五号 C.楷体小四号 D.黑体四号 7、(sum(A2:A4))*2的含义是()。 A.A2与A4之比值乘以2 B.A2与A4之比值除以2 C.A2、A3、A4单元格的和乘以2 D. A2与A4单元格的和乘以2 8、用Word进行编辑时,要将选定区域的内容放到的剪贴板上,可单击工具栏中() A.剪切或替换 B.删除或清除 C.剪切或复制 D.剪切或粘贴 9、Excel工作表中,每个单元格都有个名称作为它的地址,例如“F4”表示() A.第4行,第F列 B.第F行,第4列 C.第4行,第5列 D.以上都不对 10、现有一个以文件名A保存过的word文档,如果要把该文件以文件名B保存的话,使用方法是()。 A.“保存” B.“另存为” C.“另存为Web页” D.“打开” 11、Excel文档的扩展名是() A..txt B..gif C..doc D..xls 12、在Word中不属于图形对象的是() A.艺术字 B.剪贴画 C.文本框 D.文字 13、不适合进行“文字处理”的程序或软件是() A.记事本 B.写字板 C.Word D.画图 14、跨表间的单元格引用,工作表名称与数据区域之间用()隔开。 A.“:”号 B.“!”号 C.“@”号 D.“$”号 15、在编辑栏中输入“=23+45”后回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应的活动单元格内立即显示为23 B.相应的活动单元格内立即显示为45 C.相应的活动单元格内立即显示为68 D.相应的活动单元格内立即显示为23+45 16、要改变一段文字中行与行之间的宽度,应打开()对话框进行设置 A.字体 B.段落 C.调整宽度 D.页面设置 17、打开Word时,没有出现在打开的屏幕上。 A.Microsoft Word帮助主题 B.菜单栏 C.滚动条 D.工具栏 18、要使Word能自动更正经常输错的单词,应使用功能。 A.拼写检查 B.同义词库 C.自动拼写 D.自动更正 19、在Word中可以在文档的每页或一页上打印一图形作为页面背景,这种特殊的文本效果被称为。 A.图形 B.艺术字 C.插入艺术字 D.水印 20、可以通过菜单来插入或删除行、列和单元格。 .A格式 B.编辑 C.视图 D.表格 21、在Word中,不打印却想查看要打印的文件是否符合要求,可单击: A."打印预览"按钮 B."文件"按钮 C."新建"按钮 D."文件名"按钮 22、在Word中,进行段落格式设置的功能最全面的工具是: A.制表位对话框 B.水平标尺 C.段落对话框 D.正文排列对话框 23、页面设置对话框由四个部分组成,不属于页面对话框的是: A.版面 B.纸张大小 C.纸张来源 D.打印 24、在单元格中输入公式时,输入的第一个符号是() A = B+ C- D * 25、Excel工作表中,最多有()列。 A 65536 B 256 C 254 D 128 26、在Excel中填入数据或计算时,单元格中出现“# # # # # # # #”,表示() A.数据不合法 B. 数据格式不对 C. 填入的数据计算公式有误 D. 数据无法完全显示 27、筛选中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筛选分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两种 B.高级筛选中有“与”和“或”两种逻辑条件 C.筛选之前必须先排序 D.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都在数据菜单下操作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目录全

《化学1》教材目录: 引言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归纳与整理 PS:这本书是高一上学期所学:红色字体部分为重点《化学2》教材目录: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化学键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二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第二节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PS:这本书是高一下学期所学:红色字体部分为难点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教材目录: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原子结构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共价键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 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第三节金属晶体 第四节离子晶体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PS:这本书是高二上学期所学,不过所学时间仅为半学期多一些《化学反应原理(选修4)》教材目录: 绪言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三节化学平衡 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