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学-期末考试重点

工程地质学-期末考试重点
工程地质学-期末考试重点

第二章-岩石成因类型

1、地球包括外圈层和内圈层,其中外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内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2、地壳上部为硅铝层,地壳下部为硅镁层。

3、地幔顶部有软流圈,软流圈以上物质均为固态,称作岩石圈,岩石圈分裂成许多块体,称为板块,板块驮在软流圈上随之运动,即板块运动。

4、地质作用: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和地壳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壳形态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作用。

5、内动力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岩浆运动、变质作用、地震作用

外动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河流地质作用、风的地质作用、湖泊和沼泽作用、海洋地质作用、冰川地质作用、负荷作用。(7个)

6、岩浆作用:侵入作用、喷出作用(火山作用)。

7、变质作用因素:高温、高压、新的化学成分。

8、地震震级:是按震源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放出能量越多,震级越大。

9、风化作用定义:地壳表层的岩石,在风、电、降水、温度等大气营力和生物活动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使岩石破碎或成分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过程,称为风化作用。

分类: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10、河流地质作用定义:分类: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11、矿物: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物理性质与化学成分的自然单

质或化合物。

12、组成岩石的主要矿物称为造岩矿物;

造岩矿物的形态:单晶(一向延长、二向延长、三向延长);

集合体(晶簇、钟乳状、土状、纤维状)。13、12种主要矿物:石英、石膏、方解石、橄榄石、正长石、角闪石、辉石、白云石、黑云母、滑石、高岭石、蒙脱石;

14、岩石:一种或几种矿物自然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

分类: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15、条痕色:矿物在白色无釉的瓷板上划擦时留下的粉末的颜色;可消除假色,减弱他色,用于矿物鉴定。

16、硬度:矿物抵抗外力刻划、研磨的能力;

17、鉴别矿物硬度是:通过两种矿物对刻的方法来比较相对硬度,石膏较软,金刚石较硬

18、解理:矿物受打击后,能沿一定方向裂开形成光滑平面的性质;裂开的光滑面称为解理面;不具方向性的不规则破裂面称为断口。

19、岩浆-依照SiO2量的多少,分为基性岩浆和酸性岩浆。

20、岩浆岩:

(1).根据冷凝的地质环境,分为侵入岩(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

(2).根据SiO2含量,分为酸性岩类、中性岩类、基性岩类、超基性岩类;

(3).岩浆岩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的大小、

形状及其相互结合的情况。

结构分类:全晶质结构(深成岩、浅成岩)

半晶质结构(浅成岩、喷出岩)

非晶质结构(喷出岩)

(4).岩浆岩的构造:块状、流纹状(岩浆岩特有)、气孔状、杏仁状。

18、沉积岩:

①沉积岩定义:在地表和接近地表的条件下,在常温常压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某些火山作用形成的物质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形成的一类岩石。

②沉积岩的物质组成:碎屑物质、黏土物质、化学沉积物质、有机质及生物残骸;

③沉积岩特有组成成分:黏土矿物、方解石、白云石、有机质;

④沉积岩的分类:碎屑岩类、黏土岩类、化学及生物化学岩类;

⑤沉积岩的结构: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结构、生物结构;

⑥沉积岩的构造:是指其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间的排列关系,主要为层理构造(特有的)、层面构造、化石。

⑦层面:层与层之间的界面;

岩层:上下两个层面间成分基本均匀一致的岩石;

岩层的厚度:一个岩层上下层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分为夹层、变薄、尖灭、透镜体;

19、变质岩:

①变质岩定义: 在地壳形成和发展、演化过程中,原来的岩石(包括岩浆岩、沉积岩以及先存的变质岩)在地壳一定深处受到高温、高压以及化学成分加入的影响,在基本保持固体状态的条件下发生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甚至化学成分的变化后形成的新的岩石。

②引起变质的因素:高温、高压、新的化学成分的加入;

③变质岩特有的变质矿物:石榴子石、滑石、绿泥石、蛇纹石;

④变质岩的结构:变结晶结构(重结晶结构)、变余结构(变形和重结晶不完全);碎裂结构;

⑤变质岩的构造:片理构造(特有的)、块状构造;

20、地质年代:地球发展的时间段落,分为绝对地质年代和相对地质年代,地质工作中一般以相对地质年代为主。

21、绝对地质年代:岩层形成的确切时间。

相对地质年代: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及其相对的新老关系。22、绝对年代确定方法:据岩石中所含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确定

相对年代确定方法:地层对比法、地层接触关系法、古生物化石法、岩性对比法

23、国际通用的地质年代单位和地层单位:代(界)、纪(系)、世(统)。

24、第四纪(Q)-新近纪(N)-古近纪(E)-白垩纪(K)-侏罗纪(J)-三叠纪(T)-二叠纪(P)-石炭纪(C)-泥盆纪(D)-志留纪(S)-奥陶纪(O)-寒武纪(?)。(12个)

25、第四纪沉积物的土体(按地质成因类型)分为:

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积土、湖积土、海积土、风积土、冰积

土。(8种)

26、残积土:风化作用后未被搬运而残留在原地的松散堆积物。

特点:大小不均、棱角明显、无分选、无层理;

缺点:承载力不足、不均匀沉降。

27、坡积土:在暂时水流(雨雪水)的作用及重力的帮助下,堆积在坡脚或较平缓的山坡上(坡腰)。

特点:分选沿斜坡由上而下、由粗变细。沿垂直剖面,下粗上细,五层理。

缺点:松散、富水。

28、洪积土:暂时性的山洪急流带来的碎屑物质在山沟出口及山前倾斜平原堆积形成的沉积土体。由于坡度和流速突然减小,形成扇状堆积地形,即洪积扇。

特点:平面上,自扇顶向扇缘方向变细;

缺点:洪积扇具有活动性。

靠近山地的洪积物的颗粒较粗,地下水位埋藏较深,土的承载力一般较高,为良好的天然地基;

离山较远地段为较细的洪积物,其成分均匀、厚度较大,土质较为密实,通常也是良好的地基;

过渡地带,地下水溢出形成沼泽,因此土质软弱而承载力较低。

29、冲积土:正常河流的流水作用将碎屑物质从上游搬运到下游河道上(河谷中坡降平缓的地段)形成的沉积物。

特点:分选性好、层理清晰、磨圆度高、分布广;建筑材料的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