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真题试卷(II )卷

中考语文真题试卷(II )卷

一、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37分)

1. (3分) (2019九下·泰兴模拟)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五千多年的文明,yùn________育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diàn________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新时代,我们要hóng yáng________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 (3分)(2019·宿迁) 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两项是()

A . 《西游记》中悟空经常称八戒是“呆子”,其实“呆子”有时候也不呆,比如猪八戒义激猴王,让他重回取经队伍智降妖怪。

B . 《骆驼祥子》中,虎妞大胆泼辣但有点变态,敢于追求幸福却又好逸恶劳,控制欲极强,她难产而死是祥子走向堕落的根本原因。

C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永不言败,意志如钢铁般坚强,但他也有温情的一面,比如书中写到他是亲情、恋情、友情等。

D . 《水浒传》中吴用、宋江、刘唐等人采用了激将法,激林冲火并了心胸狭隘的王伦,随后大家便尊推宋江坐上了第一把交椅。

3. (5分)请说说下面这幅漫画的含义。

4. (5分)背诵《诗词五首》中的五首诗词,用原诗句回答下面问题,并稍作分析。

文学评论家说,陶渊明的诗重在写心,写那种与景物融而为一的对人生了悟明彻的心境。《饮酒》一诗中是否具有这样的特点?选择其中典型诗句稍作分析。

5. (12分) (2019九上·泗县月考)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选自《习近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12月21日人民网)。

(材料二)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目前中小学教材中的优秀古诗文比例已经提升了,这很有必要。诗歌朗朗上口,又有节律,读起来能调节身体,还能调节心情,孩子们会很喜欢。”

(材料三)人民教而出版性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请文阅谈量统计表

注:1小学学制为六年,初中学制为三年

(1)阅读材料三,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2)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简律部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牌。结合你学过的古诗词知识,为这首词选择正确的词牌名()

道是剩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A . 醉花阴

B . 浣溪沙

C . 如梦令

D . 沁园春

(3)小明拿到语文书说:“我很想学好古诗文,但它太难了。学不进去。”请你联系上述材料,给他写几句鼓励的话。

6. (9分) (2019七上·椒江期末) 古诗文名句默写。

(1) 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遥怜故园菊,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人烟寒橘柚,________。(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4) 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5) 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6)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________。(李煜《浪淘沙》)

(7)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蕴含着作者个人的身世之悲以及对一个繁华年代落幕的感慨。

(8)孔子在《论语》中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9)我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诗句含有动物名,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请你再写出古代诗歌中含有动物名的诗句(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共3题;共56分)

7. (16分) (2018八上·温岭期中)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与元微之书①

白居易

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②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③。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修书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④尘念,此际暂生。

【注释】①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元微之,即元稹,为白居易好友,当时被贬为通州司马。

②殚:尽,全。③动弥旬日:常常满十天。④瞥然:形容时间短暂。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修书以先奉报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下划线词。

①因置草堂________

②流水周于舍下________

③大抵若是 ________

④去我万里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

(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 (20分) (2019七下·大同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让崇尚英雄成为时代风尚

余荣华

①“谁是英雄?今天,我们一起寻找。”5月21日开始,由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和众多网络媒体共同发起的“崇尚英雄精忠报国”大型网络互动活动,引发互联网上的传播热潮。与此同时,全国中小学也正在同步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活动。“崇尚英雄”并不是要让孩子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而是教导他们从小拥有远大志向、宝贵勇气和拼搏精神。相信,“怎样的人称得上英雄”“用什么方式去报国”会成为孩子们之间热切讨论的话题。

②国家也在回应着人民的情感与心声。为了捍卫英烈,《英雄烈士保护法》上月底全票表决通过,并于5月1日起施行。该法庄严宣告:“国家和人民永远尊崇、铭记英雄烈士为国家、人民和民族做出的牺牲和贡献。”

③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英雄情怀更显珍贵。“崇尚英雄精忠报国”活动中,有一句话被网友反复点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军人、警察、维和战士、消防官兵……他们在这些高风险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不少人为了国家和人民、和平与发展壮烈牺牲。

④寻找英雄、崇尚英雄,更要努力成为英雄。新时代的中国,同样需要英雄精神。默默钻研数十载的科技人员、坚守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干部、累倒在手术台旁的医生、对每个孩子都关怀备至的教师……英雄精神不仅体现在刹那间的生死抉择,而且体现在经年累月的执着坚守。在日常工作中恪尽职守,在普通岗位上埋头苦干,每个人都

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

⑤“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无论哪一个时代,英雄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期盼“崇尚英雄”成为风尚,荣光永远传承,英雄永不独行。

(选自2018年5月2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文章①②两段,从哪三个方面表明“崇尚英雄”正在成为风尚?请简要概括。

(2)第③段中“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为什么会“被网友反复点赞”?

(3)简析第④段画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4)联系文章和下面材料,谈谈你对“英雄”的认识。(80—100字)

材料:5月14日,川航空客A319在飞经成都上方时驾驶舱右前挡风玻璃突然破裂,面对瞬间释放的驾驶舱压力、每秒250米的直面风、零下40℃的低温和大部分设备失灵的困境,机组人员沉着应对,凭借技术和经验成功迫降。机长刘传健被人们称为“英雄机长”。

9. (20分)(2019·邵阳)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淡泊之心自高远

覃光林

①“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南北朝人慧能的这首偈子世世代代被人们所传颂、高僧淡泊名利的思想,以一种“世间万物皆空”的意念去面对尘世间的事物,以一种心中静若水,处事波澜不惊的心境去面对外界的诱惑,受到了后人的敬佩和称赞。

②“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这个词,在字典里的意思是:不追求,不热衷,“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朗如日月,清如水镜。

③淡泊之心,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尘世繁杂,谁又能真正静心于其中,哭过、笑过、恨过、痛过,不过是一场蹉跎;每个人的背后都有故事,每个人都有不公、难过、恨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处理方式。要经历一些事情,オ真正看清人情世故,才真正体会人走茶凉的苦楚,也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人生的价值。常怀淡泊之心,オ能让尘世的种种规划为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④真正的淡泊,不是力不能及的无奈,不是心满意足的自赏,更不是碌碌无为者的虚伪的自嘲,淡泊,是一种功名利禄,繁华于我如浮云的心境,是一种坚守人生之道的气节。淡泊,抑或是仕道受阻后的醒悟,繁华过后的心

归,但无论如何,淡泊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心永远纯净,目光永远辽远,思维永远清晰,信念永远坚毅。

⑤漫漫人生路,看风起云卷,花开花落,蓦然回首浅浅一笑。守一颗淡泊之心,拥份淡然之美。一切随心而为,笑怒骂皆自由オ是生活的本意,亮化自我心灵,放眼悠悠天地,淡泊之心自然高远,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⑥在人的生命历程中,轰轰烈烈是暂时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平淡中度过,只要怀有淡泊的心境和一生一世永不放弃的追求,就一定能获得生活馈赠的那份福和快乐,成功赋予的那份慰藉和乐趣。用一颗淡泊的心,怀着感恩的信念,对父母,对朋友,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天,豁达地面对人生的得失,保持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我们所看到的世界,被我们浸染了内心的色彩,如果我们先把内心描绘得五彩缤纷,色彩斑斓,世界就是光明和美好的。

⑦人贵有淡泊之心。有了淡泊之心,面对失败才能不灰心丧气,面对成功才会不骄做自满,始终保持一种平和淡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有了淡泊之心,才能用一种超然的心态去对待眼前的一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做世间功名利禄的奴隶,也不为凡尘中各种烦恼左右,使自己的人生不断升华;有了淡泊之心,我们才能挑开一切名利的束缚让人性回归本真状态,从而获得心灵的充实、丰富、自由、纯净。

⑧学会淡泊,你就获得了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拥有淡泊,才能体会超然的人生。

(1)文章开篇引用高僧慧能的一首偈子,其作用是什么?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到真正的淡泊。

(3)试分析文章第⑤段划线句子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4)请围绕文章“淡泊之心自高远”这一中心,仿照示例,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示例:陶渊明因为有了淡泊之心,主动远离官场,才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自得。

三、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作文:

(1)初三,是一个新的开始也是命运攸关的时期。在这关键的一年中,我们除了超越自己别无选择。怅惘也好,伤感也罢,或许快乐,或许辛苦都将无法复制。请以“走进初三”为题写一篇作文。

(2)请以“在身边”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如:“爱在身边”、“幸福在身边”等)要求:①若选(1),请以“走进初三”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若选(2)请先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完成

题目后写一篇作文。

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④不要使用试卷中的阅读材料。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37分)

1、答案:略

2、答案:略

3、答案:略

4、答案:略

5、答案:略

6、答案:略

二、阅读理解 (共3题;共56分)

7、答案:略

8、答案:略

9、答案:略

三、作文 (共1题;共5分)

10、答案: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