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疲劳消除和体能恢复运动营养补剂研究

促进疲劳消除和体能恢复运动营养补剂研究
促进疲劳消除和体能恢复运动营养补剂研究

促进疲劳消除和体能恢复运动营养补剂研究

1 抗氧化剂补充

抗氧化剂:是指能够缓解体内自由基对机体所产生过氧化作用的化学物质。运动时机体能量需求量迅猛增加,新陈代谢旺盛,骨骼肌细胞的耗氧量增加100~200倍,此时组织中自由基的生成也随之增加,随着运动强度、时间的增加,自由基的产生急剧增多,且超过自身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组织抗氧化剂水平下降,机体则产生氧化应激状态,运动性氧化应激是组织损伤、运动性疲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补充抗氧化剂以对抗运动中生成大量自由基是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促进运动后疲劳和身体机能的恢复的重要手段之一。抗氧化剂的补充量最重要的形式是食物中的补充,当食物补充不能满足机体需要时才应以补剂的形式补充。含有各种抗氧化剂丰富的食物。

1.1维生素E:维生素E是机体最主要的生物自由基清除剂之一。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有:麦芽、全谷(糙米、全麦、燕麦、玉米)、芦笋、菠菜、白薯、新鲜甜菜根、新鲜胡萝卜、甘蓝菜、深海鱼油等,其中维生素E的含量随着储存时间、烹饪方法、生长地和收获的方法而变化。

1.2维生素C: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由于我国烹调方式中大都经过高温油的烹炒或长时间的炖煮,从而造成蔬菜中维生素C的大量氧化或破坏,降低了蔬菜的营养价值,因此要额外补充,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蔬菜和水果有:橘子、柠檬、葡萄柚、酸橙、番茄、猕猴桃以及大部分绿色蔬菜。但是补充维生素E应以生吃的蔬菜和水果作为主要补充方式,在大强度训练期间还应以片剂摄入一定量的维生素C。

1.3类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为维生素A的前体,在人体内可转变为活性维生素A,它耐高温,不易被破坏,可以在体内储存,含有类胡萝卜素丰富的食物是南瓜、胡萝卜、白薯、西葫芦、花茎甘蓝、羽衣甘蓝、番茄、莴苣、菠菜和新鲜的热带水果(番木瓜、罗马甜瓜、芒果)。

1.4番茄红素:番茄红素是近几年最新发现的一种抗氧化效果最好的抗氧化剂,人体不能自身合成番茄红素,只能通过外界提供,目前的研究结果证明来自番茄的番茄红素极易在循环血液中吸收,在番茄中含量最多,在番石榴、西瓜、柚子中也含有较多的番茄红素,我们提倡膳食中经过加工的番茄食品,以促进对番茄红素的吸收和利用。建议每天饮用500ml左右的番茄汁,或服用番茄红素胶囊,番茄红素的摄入量在10~20mg即可达到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1.5硒:微量元素硒是抑制自由基形成的几种酶的成分,在人体内有重要作用,但大量补充可致中毒。富含硒的食物有全谷和谷类食物、麦芽、酿制的酵母、新鲜水果和蔬菜、大蒜、洋葱等。

1.6螺旋藻:螺旋藻是近年来开发和研究的保健营养品,它具有促进机

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及恢复的综述.

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及恢复的综述 学号:2010540101018姓名:莘建一 一运动疲劳不同层面的概述 参加体育锻炼以及运动训练和比赛,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体就会产生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运动性疲劳。早在1880年,莫索(Mosso就开始研究人类的疲劳。此后,许多著名学者从多种视角采用不同手段广泛研究疲劳,并先后给疲劳不同的概念。 第五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1982指出,运动性疲劳是指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这一概念把疲劳时体内 组织和器官的机能水平与运动能力结合起来评定疲劳的发生和疲劳程度,同时有助 于选择客观指标评定疲劳,如心率、血乳酸、最大吸氧量和输出功率间在某一特定水平工作时,单一指标或各指标的同时改变都可用来判断疲劳。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本身引起的机体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经过适当时间休息和调 整可以恢复的生理现 象,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身体变化综合反应过程。疲劳时工 ,疋 作能力下降,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工作能力又会恢复,只要不是过度疲劳,并不损害人体的健康。所以,运动性疲劳是一种生理现象,对人体来说又是一种保护性机制。但是,如果人经常处于疲劳状态,前一次运动产生的疲劳还没来得及消除,而新的疲劳又产生了,疲劳就可能积累,久之就会产生过度疲劳,影响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如果运动后能采取一些措施,就能及时消除疲劳,使体力很快得到恢复,消耗的能量物质得到及时的补充甚至达到超量恢复,就有助于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运动疲劳的分类 运动性疲劳在人体中可以分为躯体性疲劳和心理性疲劳。 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疲劳有其不同的表现,躯体性疲劳表现为动作迟缓,不灵敏,动作的协调能力下降,失眠、烦躁与不安等;心理性疲劳是由于心理活动造成的一种疲 劳状态,其主观症状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障碍,理解、推理困难,脑力活动迟钝、不准确。

运动营养与健康结课论文

运动营养与健康结课论文 “生命在于运动”用这6个字作寄语题目是因为生命有于运动已是男女老幼皆知的常识了。 运动不仅锻炼肌肉、骨骼、内脏,还可以提高智力,陶治心境。各种烦恼和困惑可以在运动中抛弃,各种愉快和激情可以在运动中 获得。 我们要讲的不仅是生命在于运动,更主要的是:运动要讲科学,只有科学地运动才有利健康。应包括:有量有度,有规有律,有节 有禁,适合自己,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适应气候,适应环境,安 全有序。 作为明智的现代人,如果意识到自己缺乏相应的运动量,就应给自己加一项任务——每天抽出三十至六十分钟,用来进行适合于自 身的体育运动。 如果一个人想要健康、精力充沛地生活和工作,想要推迟衰老、延长寿命,想要伴随相亲相爱的人走更长更远的路,想要充分享受 生命,那么就要在自己的每日生活中,加入运动这一项任务。 体育运动对于每个人的健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使你体格强壮,体形美观,缓解学习、工作的疲劳。同时, 运动可加快体内新陈代谢,增强吸收功能,使人精力充沛,体力旺盛。运动可是心中积聚的不快和社会压力得到宣泄,预防现代文明 病友很大的作用。 运动的核心是心脏的健康,通过运动我们心脏供血功能得到很大的加强,实验证明,一个经常运动的人比不运动的人心脏供血能力 表现为:定量运动节省化,而在紧急情况下潜力大。 体育锻炼中需注意的问题:

一、锻炼时要把握好运动的量。例如在进行跑步练习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距离,但无论选用什么样的运动量,都 要遵循由小至大的原则,切勿突然增加运动量而造成运动损伤。 二、注意动作速度。只要进行动力性肌肉力量练习,就存在动作速度问题,负荷和速度之间有着密切关系,负荷越大,速度就越小。锻炼者要根据练习的要求合理安排,对于青少年来说,爆发力是非 常重要的,在力量练习时,选择适宜的负荷,尽量加快动作速度, 对提高肌肉的爆发力十分有益。 三、控制好练习次数。对于一般体育锻炼者来说,没有必要每天都进行力量训练,即使是为了专门发展肌肉力量,采用隔天力量练习,也足以取得理想效果。如果每天都进行力量练习,不仅提高肌 肉力量的效果不明显,而且还会造成整体机能的不协调发展。 体育锻炼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秩序渐进原则:体育锻炼的秩序渐进是指在学习体育技能和安排运动量时,要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渐进行。 (二)全面发展原则:在体育锻炼时,要注意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和身体机能的全面提高。 (四)经常性原则:经常参加体育活动,锻炼的效果才明显、持久,所以体育锻炼要经常化,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虽然短时间的 锻炼也能对身体机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一旦停止体育锻炼后,这 种良好的影响作用会很快消失。 (五)安全性原则:从事任何形式的体育锻炼都要注意安全,如果体育锻炼安排得不合理,违背科学规律,就可能出现伤害事故。 为了避免在锻炼时出现意外伤害,体育锻炼还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一、做必要的热身:当肌肉越松弛时,它们也更容易被驾驭和扩展,做这些运动将使你减少受伤机会。因此,花上5分钟的时间, 让身体完全地活动开,有稍稍出汗的感觉是最好的。

运动营养与健康减肥

运动营养与健康减肥 健身运动应结合每个人自己的健康状况来合理安排,每一种运动都产生各种代谢产物,并打破身体内原有的平衡状态,因此,恢复过程实际是运动的一部分,只有通过适当的休息、补充营养和理疗等方式使机体重新恢复和建立新的平衡,整个身体才能保持健康的状态。如果不经过充分休息就再次进行剧烈的运动,机体的负担会进一步加重,导致机体内的平衡严重失控,如果不能通过必要的医疗手段予以纠正,就会导致健康的损害。 运动营养补充吃什么? 1.碳水化合物:它能给身体迅速和长时间的持续能量。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包括面包、粮食和土豆等。运动后不要马上吃固体食物,至少要休息30分钟左右,待心肺功能和消化系统恢复稳定状态后。但此时可以吃一些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糖水、八宝粥、烂面条。 2.脂肪:能够提供丰富的能量,比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的能量多出一倍。不饱和脂肪酸是身体必需的成分,能提高负荷能力和恢复能力。但运动后不宜吃油腻重的食物,免得加重肠胃负担。 3.蛋白质:许多食品如肉、禽、鱼、蛋和牛奶及奶制品,能提供高生物品质的、有价值的蛋白,人的身体能从中制造出身体可吸收的蛋白。蛋白质能促进你吃的糖份更多、更快地填充到肌肉里,为下一次运动做好能源储备;而且,糖也会促进蛋白质更好地为你的肌肉修复、重建起作用。糖和蛋白质能共同促使你尽快地从运动疲劳恢复到正常状态,消灭营养恢复不足所造成的健康运动隐患。

4.维生素:随着身体的发力,身体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需求量增大,使用高品质的植物油能提供足够的维生素。 5.矿物质:人的身体不断失去矿物质,特别是在从事体育活动的时候。在出汗时,身体不仅失去水分,也失去矿物质。运动员特别需要补充锌、钾、镁、铁等矿物质。 6.饮水:运动一个小时会失水约一升,失水百分之三以上,体能会下降,有强烈的疲劳感。建议运动超过四十五分钟以上时,每半小时饮用200毫升水。运动后一定要多喝开水,多吃梨、苹果、乳类、芝麻、新鲜蔬菜等柔润食物,或是平时多喝冰糖梨水、冬瓜汤等。 减肥训练营温馨提示: 运动减肥的同时,饮食也要合理控制热量,保证消耗的热量大于摄入的热量,注意饮食的营养均衡,长期坚持,健康瘦身。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

体育锻炼与运动性疲劳 一、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在1982 年的第5 届国际运动生物力学会议上,运动性疲劳定义为:“机体的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这种疲劳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只要通过调整和适当的休息即可使运动能力得到恢复,甚至超过原有的运动水平。但如果疲劳长期积累而不能消除,就会发展成为过度性疲劳而引起身体某些器官的病变而危害体育运动员的健康,所以对人体疲劳的这种反应要能掌握其规律并及时进行调整。这样就不会影响正常的体育训练和运动成绩的提高。 二、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 各国学者较公认的且最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机制有以下几种: 2.1 衰竭学说 2.1.1 磷酸原储备的减少 在人体骨骼肌中,ATP(腺苷三磷酸)含量约为 6mg 分子/kg 湿肌,CP(磷酸肌酸)的含量约为 17~20mg 分子/kg 湿肌。在激烈运动的 30s 内,肌肉中的 ATP 和 CP 大量消耗供能,其储存量明显下降;而以极限强度持续运动 2~3min 至精疲力竭时,CP 的浓度下降至接近于零但不会为零。最新用核磁共振技术的研究结论不支持 CP 大量消耗是疲劳产生的原因,而认为 CP 在运动时的主要作用是使ADP(腺苷二磷酸)再磷酸化为 ATP,以保持 ATP 达到放松时需要的

水平。可见,有关 ATP 和CP 在疲劳产生过程中的作用和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1.2 糖原储备的减少 研究表明,在长时间运动中,产生疲劳的同时常伴有血糖浓度降低,在补充糖以后,工作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事实上在血液等细胞外液中,葡萄糖贮量约为 20g,而 1 个马拉松运动员每分钟可消耗的葡萄糖为 5g,因此,肝脏必须不断地将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释放进血液,以防止因低糖而导致疲劳,但肝糖原贮量约为 100g,仅可供约 20min 运动时能量的供应。人体肌肉中糖原含量约 300~400g 左右,当肌糖原被大量消耗时,运动能力就下降,这是长时间运动疲劳的重要原因。 2.2 堵塞或窒息学说 该理论认为疲劳是由于某些代谢产物在肌组织中堆积造成的。首先,19 世纪兰克发现肌肉收缩期产生的乳酸、二氧化碳等可使肌肉的收缩能力下降;其次,1907 年费来切和露普金斯发现,在肌肉疲劳的同时,出现了高乳酸浓度;再次,1925 年迈耶霍夫把离体肌肉放进碱性任格氏中,发现肌肉工作时间延长、乳酸增多,因之认为是氢离子浓度上升造成的 PH 值下降是引起疲劳产生的机制;最后,Karlessonl975 年的研究认为,乳酸堆积会引起肌肉机能下降,原因是通过乳酸分子上的氢离子起作用的。上述学者们都是支持“堵塞”学说的,另外,因为乳酸是由于缺氧产生的,所以“堵塞”学说也叫“窒息”学说。

运动健康与营养

运动健康与营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健康正逐步被定义为人生命中的最大财富。正如古稀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描述的那样“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难以表现,文化无从施展,力量不能战斗,财富变成废物,知识也无法利用。”。大量的致命的疾病因子的消除首先是由于城市环境的改善、良好的营养和大众健康,而非医学治疗。由此可见,运动和营养将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 人的一生都是在平衡健康与运动的关系中度过的。对运动的任何一种态度都会直接影响身体的健康状况。最新的研究显示,生命在于运动,而如何进行运动则大有学问。现代社会生活中,尤其是在节奏紧张、竞争激烈的大都市中,人们忙碌于工作、学习、人际交往、家庭事务之中,忽略了运动。 对保持和促进健康的重要性,很难抽出时间锻炼身体。于是,由于缺少运动所导致的亚健康状态、各种疾病日益显现出来。而运动是延缓衰老、防病抗病、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如果能坚持运动,生命将会呈现另一种色彩。如果按照代谢方式划分,运动可分为有氧代谢运动与无氧代谢运动两大类。有氧运动属于耐久性运动项目,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大体与需要的相等。低强度、有节奏、持续时间长的运动基本上都是有氧运动,比如走路、慢跑、长距离慢速游泳、骑自行车、跳舞等。有氧运动是保持身心健康最有效、最科学的运动方式。无氧运动属于力量性运动项目。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少于所需的氧气。它的特点是:运动强度较高、爆发力强、持续时间短等。举重、跳高、短跑以及投掷等都属于无氧运动。有研究结果显示,积极进行包括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在内的各种锻炼,那么累计的作用将是:减少过早死亡几率30%至50%;减少患心脏病几率40%至50%;减少中风几率30%至50%;减少Ⅱ型糖尿病患病几率30%至50%;减少乳腺癌患病几率20%至30%;减少结肠癌患病几率30%至50%;减少骨质疏松症患病几率40%至50%;降低血压、甘油三酯和"坏胆固醇",增加"好胆固醇";改善沮丧和焦虑的心情,使精力更加旺盛。健身和营养专家指出,现代都市中人们的体力劳动越来越少,脑力劳动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运动性疲劳产生原理与恢复方法初探

运动性疲劳产生原理与恢复方法初探 摘要:一个世纪以来,运动性疲劳一直是体育科学研究中重要的课题,本文拟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预防及恢复手段进行了论述,以期为运动性疲劳进行深入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运动疲劳;身体机能;恢复 Abstract: Exercise fatigue is always a key subject of sports science for a century. This paper analyzes mechanism, prevention and recovery of exercise fatigue in order to provide beneficial references for making deeply research. Key words: exercise; fatigue; body function; recovery 1. 研究目的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是当代竟技科学研究中的重大课题。我们常说,没有负荷就没有训练或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为了提高运动员承受负荷的能力,就要及时消除负荷后产生的疲劳。负荷后或过度负荷后不采取有效措施使运动员的机体得到必要的恢复。就会进一步发展成为过度疲劳,所以“没有恢复就不可以继续训练”【1】。恢复与训练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而负荷—疲劳一恢复始终是运动训练中紧密相连的过程,是决定训练成败的最基本因素。训练必须达到一定的疲劳,训练时的消耗即要接近人体生理极限,又必须在极限内进行,这使得我们对负荷、疲劳与恢复三者既统一又复杂的关系很难掌握。因此,研究疲劳的发和加快机体恢复的措施已与运动训练本身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是提高运动能力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文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与恢复措施进行研究,目的是提高对恢复过程在训练中的重要性的认识,把训练和恢复过程统一起来作为一个训练的整体,加速运动疲劳的恢复速度,促进运动员机能水平的提高。 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理和生物化学机制 3.1.1 运动性疲劳的定义 运动性疲劳是指运动引起的肌肉最大收缩或者最大输出功率暂时性下降的生理现象。肌肉运动能力下降是运动性疲劳的基本标志和本质特性【2】。 疲劳概念的研究与人类探索疲劳的研究是同时起步的,它一开始就成为疲劳问题研究的热点。1880年,莫桑( Mosso )就开始了对人类疲劳的研究,在1915年他就提出了:疲劳是细胞内化学变化衍生物导致的一种中毒现象;1980年,Karlsson提出【3】,疲劳是丧失保持所需或预想的输出功率。经过近100年的历史,直至1982年的第5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上,运动性疲劳定义为:“机体的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近些年来,对运动性疲劳概念的提法已较为明确,这些提法的共同点,即生理性疲劳是由于工作或活动本身引起的,已区别于诸如疾病、环境、营养等原因所致。我国学者,把“人体运动到一定时候,运动能力及身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现象”叫做运动性疲劳。 3.1.2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理 a.“衰竭学说” 这一理论认为疲劳的产生是由于在某一大强度运动中,起主要供能作用的能源物质大量消耗所致。例如百米跑运动,由于运动强度极大,运动中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磷酸肌酸的

运动营养与健康论文

运动营养与健康 通过一学期的运动营养学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我们应该了解更多的运动营养学知识,这有利于我们今后在体育教学生涯中的实践运用。运动营养学是营养学的一个分支,是运动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健康人群和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营养学问题的学科。下面就来谈谈我所学习到的运动营养与健康。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健康和娱乐参加体育活动。这些体育活动包括娱乐性的散步到竞赛的不同运动水平。对于不同性别、年龄和健康状况的人来说,采用什么运动方式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科学的健身才有可能达到增强体能,增进活力,预防疾病和延年益寿的目的。与此同时,适当的营养对保持每个人的运动水平和健康状况同样起重要的作用。运动方式的不当和只注重运动而忽视合理的营养,都不可能达到运动健身的目的,甚则实得其反,损害健康。任何年龄层的人的健康来自于良好的营养加有规律运动的生活方式,它将使我们自我感觉良好,精力充沛,工作有创造性,不易患某些慢性疾病。运动和营养将使我们生活的更健康、更富有、更聪明。 目前我们所进行的各种日常运动主要属于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也有人称之为“轻体育”。这些运动不拘形式,可以慢跑、快走、骑车、打球、登山等,机体主要以有氧代谢的方式提供能量。与有氧运动相对比的是无氧运动,如一些高强度、短时间的运动方式:100米跑、跳高、举重、投掷等,这些运动时机体供应的氧气不能满足需求,肌肉工作时没有充足的氧气,能量利用不充分,肌肉的工作时间就受到限制,因此,这些运动项目相对不适合健身锻炼,也达不到锻炼的效果。 那么,有氧运动又是通过哪些方面促进我们的健康呢? 1 改善心肺功能 2 控制血压 3 减肥 4 增加骨密度,防止骨质疏松 5 改善心理状态 要有适量的运动。我们所建议的运动是有氧运动,慢跑和散步都是比较好的有氧运动。按照三个三安排运动比较好,一周至少锻炼三次;一次运动在三十分钟左右,感到身体微微有汗即可;每次运动心跳在一百三十次左右。

第十五章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第十五章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一)填空题 1. 生理性疲劳主要包括体力疲劳、疲劳、疲劳和混合型疲劳等。 2.负荷的与是影响整体各环节功能活动能否适应整体功能水平的重要因素。3.中医理论从整体出发提出了疲劳、疲劳和疲劳。 4. 剧烈运动后,释放量减少,使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发生障碍。 5. 肌质网终池具有贮存及调节肌浆浓度的重要作用,这些作用在肌肉收缩和舒张过程中都起关键的作用。 6. 运动时有多种因素可以影响肌质网的机能(如ATP含量减少,酸中毒,自由基生成等),进而影响了钙离子的和作用,因此与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常有着密切的关系。 7. 细胞内Ca2+代谢异常,肌浆网释放Ca2+减少和再摄取Ca2+能力下降,均会导致兴奋-收缩,出现。 8. 形体疲劳主要表现为、疼痛等征候; 9.神志疲劳主要表现为虚烦不眠、、等征候。 (二)判断题 1.生理性疲劳是机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生理现象,是一种“预警”信号,是防止机体功能受损的保护性机制。() 2.现代竞技运动不断冲击人体的生理极限,机体功能水平在不断被打破而又不断建立新平衡的动态变化中发展提高。() 3.极量强度的有氧运动,肌肉疲劳可能与神经-肌肉接点前膜释放Ach量减少,难以引起接点后膜去极化,使骨骼肌细胞不能产生兴奋、收缩有关。() 4.细胞内Ca2+代谢异常,肌浆网释放Ca2+减少和再摄取Ca2+能力下降,均会导致兴奋-收缩脱偶联,出现运动性疲劳。() 5.不同运动项目的疲劳存在一定的规律性,短时间最大强度运动性疲劳往往与能源贮备动用过程受抑制有关。() 6.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性疲劳是由于肌细胞内代谢变化导致ATP转换速率下降所致。()7.超量恢复的程度和时间取决于消耗的程度,肌肉活动量愈大,消耗过程愈剧烈,超量恢复愈明显。() 8.运动实践证明,运动员在超量恢复阶段参加训练或比赛,能提高训练效果和创造优异比赛成绩。() 9.运动性疲劳的中医理论是从整体出发,分型注重征候、项目特性、个体表现、四时气节与环境等。() 10.定量负荷后,恢复时间延长;基础心率加快不一定是疲劳的征象。() (三) 多选题 1.突变理论认为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在于() A 能量消耗引起肌肉的兴奋性下降; B 在ATP耗尽时,不引起肌肉僵直; C 肌肉兴奋性下降、能量消耗和肌肉力量衰退的综合表现; D 兴奋性突然崩溃,并伴随力量或输出功率突然衰退。 2.目前,有关运动性疲劳发生部位的外周疲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A 脊髓运动神经元 B 神经-肌肉接点 C 肌细胞膜 D 肌质网 3.非周期性练习和混合性练习,较容易产生疲劳的重要因素是() A 不习惯性的动作 B 节奏性强的动作 C 要求精力高度集中的动作 D 运动中动作多变化的动作 4.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主要表现为() A 运动时主要是消耗能源物质,体内能源物质逐渐减少,各器官系统功能逐渐下降。 B 运动时能源物质消耗,体内能源物质逐渐减少,各器官系统功能不变。 C 运动停止后消耗过程减少,恢复过程占优势,各器官功能立即恢复到原来水平

《运动营养与健康》作业

《运动营养与健康》作业 一、作业题: 第一章绪论 1、何谓健康? 2、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3、人体必需的七大营养素是什么? 4、何谓营养不良 5、出汗有何益处? 6、适量运动有何益处? 7、保健食品 第二章健康与三大营养物质 1、三大营养物质是什么? 2、糖类有何生理功能?膳食中糖的主要来源? 3、米面如何合理膳食? 4、脂类有何生理功能?膳食中脂肪的主要来源? 5、食用油如何科学膳食? 6、蛋白质有何生理功能?蛋白质的主要食物来源? 第三章健康与无机盐及微量无素 1、何谓常量元素? 2、何谓微量元素? 3、无机盐有何生理功能? 4、钙的主要食物来源? 第四章健康与维生素 1、何谓维生素?维生素有哪些?各有何主要功能? 2、VC食物来源? 第五章健康与其他营养素 1、何谓膳食纤维? 2、膳食纤维的主要食物来源? 3、膳食纤维、茶、酒各有何生理功能? 第六章运动与能量 1、三类能源物质是什么?卡值分别是多少? 2、影响人体能量需要量的因素有哪些? 3、何谓基础代谢能量? 4、何谓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5、一天的能量需要量如何计算? 6、肥胖的危害有哪些? 第七章常见食物与营养 1、何谓酸性食物?哪些食物为酸性食物? 2、何谓碱性食物?哪些食物为碱性食物? 3、酸性体液有何健康隐患? 4、食物属性有哪些? 5、谷类、豆类、蔬菜、菌类、水果、蛋类、乳类、肉类、水产类最主要营养各是什么? 6、十大垃圾食品是什么?

第八章合理膳食与健康 1、何谓平衡膳食? 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原则是什么? 18、食物金字塔内含是什么? 第九章运动方法与运动营养疗法 1、体育运动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2、何谓有氧运动?何谓无氧运动? 3、运动金字塔的内含是什么? 4、运动后注意事项是什么? 5、何谓运动疗法? 6、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十章肥胖的运动与饮食疗法 1、何谓肥胖? 2、肥胖产生因素是哪些? 3、腹部减肥最快方法有哪些? 4、臀部减肥的最佳方法有哪些?

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及恢复

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及恢复 【摘要】:随着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运动强度越来越大,运动性疲劳也成为普遍现象,因此了解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生化机制及恢复手段对提高运动成绩有重要价值,对运动实践有指导意义。本文通过通过资料文献法着重从运动生物化学角度对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和恢复手段做综合分析。 【关键字】:运动疲劳产生机制中枢疲劳外周疲劳恢复方法 1 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运动持续一段时间后,机体不能维持原强度运动,即为运动性疲劳。在1982年第五届国际运动生化会议上才正式定义为“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维持其机能在一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某一运动的特定强度。从生物化学方面看:一是运动时能量体系输出的最大功率下降;二是运动能量下降或内脏器官功能下降而不能维持运动强度。 2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 2.1中枢疲劳:近几十年来,大量研究证实中枢神经系统递质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腺上腺素乙酰胆碱以及代谢物氨和细胞介素是产生运动性疲劳的神经生物学因素。2.11脑5-HT浓度升高对唤醒,失眠和心境有重要作用,可能与运动性疲劳产生有重要关系。此外,5-HT神经元的活动可能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机能 2.12 DA是一种重要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李倩茗等发现大鼠尾核DA代谢随运动强度增大而增加。NE 和DA下降共同作用于下丘脑,抑制下丘脑的活动,这是中枢疲劳产生的可能原因。ACH是人体内普遍存在的神经递质。如马拉松在比赛中其血浆水平约下降40%,如果补充血浆胆碱水平或补充适当胆碱饮料,其疲劳发生将会延迟。当中枢ACH浓度下降时中枢疲劳就会发生。

2.2外周疲劳。从神经-肌肉接点致肌纤维内部的线粒体等,都是外周疲劳可能发生的部位。 2.21神经-肌肉接点:乙酰胆碱是调节运动神经末梢及纤维之间的必须神经递质,神经肌肉接点前膜释放ACH不足会导致运动终极板的去极化过程不出现,使骨骼肌不能产生收缩,这一现象称为“突触前衰竭”。 ACH在接点后膜堆积,导致后膜持续性去极化的代谢障碍,引起做功能力下降。 2.22肌细胞膜:及细胞膜结构、机能的完整性直接影响肌肉的功能。研究认为,长时间运动过程中血脂游离脂肪酸和儿茶酚胺的浓度升高、胰岛素浓度下降、肌细胞失钾等都对酶得活性具有潜在影响,从而引起及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降低了动作电位峰的高度和传导速度。 2.23田野等认为肌质网的生物化学功能是调节胞浆内钙离子的浓度。钙离子的转移是指肌质网钙离子的释放和重摄取。肌质网钙离子的释放导致胞浆中钙离子不足,可引起兴奋收缩脱偶联,从而影响肌丝的滑行。当肌质对网钙离子重摄取能力下降时可表现为肌纤维舒张期的延缓,进而影响横桥的摆动频率。 2.24神经内分泌学说:近年来许多学者认为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兴奋与抑制的不平衡是造成过度疲劳的主要机制。 2.25兴奋收缩偶联:神经冲动可以引起肌细胞膜兴奋,却不能引起肌肉收缩,可能是兴奋收缩-偶联所致。细胞内钙离子代谢异常,肌浆网释放钙离子减少和再释放钙离子能力下降,均会导致兴奋-收缩脱偶联,出现运动性疲劳。 2.26自由基损伤学说:高强度或衰竭运动导致机体自由基代谢增强,有学者认为氧自由基与膜性结构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脂质过氧化物,可破坏膜结构的完整性和正常生理功能,并可能参加以下病理性改变:运动性贫血和血红蛋白尿、血清酶和肌蛋白升高、肌肉疲劳、延迟性肌肉酸痛等。 3 运动性疲劳的恢复 在运动训练结束后, 人体的各种机能活动仍然处于一个很高的水平, 必须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恢复到运动前的安静状态。这段时间的机能变化叫做恢复过程, 运动的恢复

运动营养学论文

西南大学 《运动营养学》课程论文 任课教师:建升 题目:对不同锻炼人群的营养需求 :丁伟 学院:药学院、中医药学院 专业:制药工程 学号:2039 日期:2015年5月18日

目录 摘要--------------------------------------------------------------------- 2关键词------------------------------------------------------------------- 2前言--------------------------------------------------------------------- 2 1不同锻炼人群的分类------------------------------------------------------ 2 2减少体重人群的锻炼与营养------------------------------------------------ 3 2.1锻炼方式---------------------------------------------------------- 3 2.2营养补充---------------------------------------------------------- 3 3增加体重人群锻炼与营养-------------------------------------------------- 4 3.1锻炼方式--------------------------------------------------------- 4 3.2营养补充---------------------------------------------------------- 5 4增强肌肉人群------------------------------------------------------------ 5 4.1锻炼方式--------------------------------------------------------- 5 4.2营养补充---------------------------------------------------------- 6 5增强耐力人群的锻炼与营养------------------------------------------------ 6 5.1锻炼方式---------------------------------------------------------- 6 5.2营养补充--------------------------------------------------------- 7 6恢复健康人群的锻炼和营养------------------------------------------------ 8 6.1锻炼方式---------------------------------------------------------- 8 6.2营养恢复---------------------------------------------------------- 8 参考文献: ----------------------------------------------------------- 9

训练06级《运动营养与恢复》试题(08-6)

成都体育学院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 《运动营养与恢复》考试试卷 系级班姓名学号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3分,共15分) 1、营养: 2、糖原填充法: 3、蛋白质生物价:

4、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5、均衡膳食: 二、单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30分) 1、有促进生物氧化,参与组织胶元的形成,增强机体的应激能 力的维生素是() A、VA B、VB C、VC D、VD 2、脑组织中无能量储备,主要靠什么供能() A、肝糖原 B、血糖 C、蛋白质 D、脂肪 3、一般运动员膳食中糖的供给量应占膳食总热量的() A、40% B、60% C、80% D、90% 4、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最低的是()

A、高糖膳食 B、高脂肪膳食 C、高蛋白膳食 D、混合膳食 5、在胡萝卜中主要含有以下哪种维生素? () A、VitA B、VitB1 C、VitC D、VitD 6、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是() A、钙 B、钠 C、铁 D、碘 7、我国运动员膳食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 A、糖摄入不足 B、蛋白质、脂肪摄入过多 C、膳食结构不合理 D、维生素、无机盐摄入不足 8、人体热能消耗一般不包括() A、基础代谢 B、脑力劳动 C、体力活动 D、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9、为提高肌肉质量和肌肉力量,膳食中供应量较高的是() A、蛋白质 B、脂肪 C、糖 D、维生素 10、每克脂肪在体内可产热() A、4千卡 B、6千卡 C、9千卡 D、10千卡 11、下午训练时,发热量较高的一餐应放在()

浅谈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和恢复

浅谈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和恢复 论文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网络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运动训练中的产生的运动疲劳进行了研究,采用多种方法对产生的疲劳进行消除研究,得出结论:心理疲劳和身体疲劳采用的恢复途径的不同,得到的效果也不同,但最终达到的目的是相同的,那就是恢复到运动前的身体水平。 关键词:运动性疲劳;产生;恢复 很多人在运动之后都叫苦连天,浑身酸痛,好几天都感觉很累,缓不过来。这很正常,运动量大了或者改变训练方法,许多健身爱好者就会感觉疲劳。可是,身体累,大多数人都认为需要好好补补,但好好吃就能补回来吗?怎么才能科学的恢复过来呢?很多人都存在这样的疑问。疲劳是一种生理性现象,只要不是因为疾病所造成的或者是过度疲劳,一般不影响身体健康。人体生理学认为疲劳对人来说是一种保护性的机制。同时疲劳又是一种运动量的标志。对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来说,疲劳是一种正常的反应,没有疲劳就没有超量恢复。当然前一次疲劳没有消除而新的疲劳又紧接着产生,积累起来就会造成过度疲劳,不利于身体锻炼,也不利于身体健康。因而及时有效地消除运动性疲劳显得格外重要。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一、简述运动性疲劳 (一)概念及其发展过程

自1880年莫索(Mosso)研究人类的疲劳开始,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了。许多著名学者从多种视角采用不同手段广泛研究疲劳,并先后给疲劳不同的概念。在第五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1982)上对疲劳的概念取得了统一认识,即疲劳是:“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这一疲劳概念的特点是:①把疲劳时体内组织和器官的机能水平与运动能力结合起来评定疲劳的发生和疲劳程度;②有助于选择客观指标评定疲劳,如心率、血乳酸、最大吸氧量和输出功率间在某一特定水平工作时,单一指标或各指标的同时改变都可用来判断疲劳。运动性疲劳是运动本身引起的机体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经过适当时间休息和调整可以恢复的生理现象,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身体变化综合反应过程。(二)心理疲劳与身体疲劳 疲劳一般分为心理疲劳和身体疲劳。心理疲劳是由于心理活动造成的一种疲劳状态,其主观症状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障碍,理解、推理困难,脑力活动迟钝、不准确。行为改变表现为动作迟缓,不灵敏,动作的协调能力下降,失眠、烦躁与不安等。身体疲劳是由身体活动或肌肉活动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运动能力的下降。身体疲劳分为全身的、局部的、中枢的、外周的等类型。身体疲劳常因活动的种类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症状。在运动竞赛和运动训练中,身体疲劳和心理疲劳是密切联系的,故运动性疲劳是身心的疲劳。 二、消除运动疲劳

营养与健康论文体育运动与营养

营养与健康论文体育运动与营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体育运动与身体健康,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合理营养加适量运动”是现代人提高生存质量和延年益寿的必由之路。 运动与营养是什么关系呢?运动就是要消耗身体的物质,营养是补充养分。合理的营养提供运动适宜的能源物质,有助于剧烈运动后的恢复,可减轻运动性疲劳的程度或延缓其发生。运动要适当,营养也要适当,它们是维持和促进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两者相辅相成,二者应保持动态的平衡。 食物选择是否科学对运动者的力量,耐力和体能有重要影响。一位运动营养学教授曾形象地把运动者比做一辆高级跑车,那么营养就如同汽油,高级跑车有了相应的高级汽油,这辆跑车就可以跑出其最优异的成绩,相反,即使高级跑车,却使用劣质汽油,那么这辆高级跑车也无法跑出满意的成绩。由此可见,合理营养是运动者成功的一半。 那么,如何应处理好运动与科学营养间的关系?如何实现合理营养呢? 过去,我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俱全,特别是为了满足食客对酸、甜、苦、辣、咸、腻六味的需求,国人创造出不少丰美菜肴,且还在不断创新。“好吃等于好饭,好饭等于营养”这样的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其实,人们过度追求的甜、咸和腻三味的危害性是很大的。因为,对这三味的“配料”都与现代流行病有关。 自从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以来,人们对营养的理解,已经从为了满足吃饱,到合理膳食,再到追求合理安排膳食发展。通过体育界、医学界、新闻界的大力宣传与教育,人们开始对吃什么,吃多少,如何组合营养,什么时间吃,什么季节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比较科学的理解。对色、香、味的追求已经成为了“隐性”目标。 良好的运动能力受训练、遗传、营养、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影响,其中膳食营养对健康及运动能力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运动者吃什么、吃多少、什么时间吃,对其成功和失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何实现合理营养,首先,运动者要改变观念。某些运动员总认为运动成绩的好坏仅仅与运动训练有关,而膳食则无关紧要。无论运动员还是健身者,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一日三餐的合理营养。第二,运动者要加强自我营养知识的学习,根据自己每天的训练量,合理选择三餐食物种类和数量,而不是处于单单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食物。第三,在具体选择食物时,要注意重视主食的摄入,如:米、面、馒头等。主食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能供给运动者充足的能量。要避免选食过多的肉类,目前国内的运动者蛋白质缺乏已很少见,吃过多的肉食不仅不会给你能量,相反会对人体带来许多危害,如:过多的蛋白质摄入可同时带入过多的脂肪,长期下去会引起高血脂、冠心病等。另外,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的比例要适宜,应多食牛奶和

合理营养与运动关系

一、合理营养与运动关系 合理营养有助于提高运动能力和促进运动后的体力恢复,使锻炼者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对锻炼者的机能状态、体力适应过程、运动后体力的恢复及防止运动性疾病有良好作用。 (一)合理营养提供运动需要的能源物质 任何形式的运动均以热能的消耗为基础,但体内能源贮备中,如果无充足可利用的能源物,即当体内糖原水平极低而不能满足不断合成能量的要求时,需要注意摄取含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物,以保证体内有充足的肌糖原贮备。维生素也同样重要,因为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多数是辅酶Q是组成成分或激活剂,而这些酶对能源物质在人体内的贮存或分解极为重要。 (二)肌纤维中能源物(糖原)的水平与运动外伤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 研究报告指出,当肌纤维中糖原耗尽时,人体控制级纠正运动的能力会受到损害,运动外伤的发生增加。如在运动前提高体内肌糖原的水平及促进运动后糖原的恢复,将起到预防外伤发生的作用。 (三)合理营养有助于剧烈运动后的恢复 运动能力恢复的关键在于恢复身体的代谢能力,这包括肌肉及肝脏的糖原贮备、关键酶的浓度(B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体液、微量元素(如铁)平衡及细胞膜的完整性等。这些代谢能力的恢复主要借助合理营养的措施得以实现。 (四)合理营养可减轻运动性疲劳的程度或延缓其发生 引起人体运动能力下降的常见原因如脱水、体温调节障碍引起的体温增高、酸性代谢产物的蓄积、电解质平衡失调所致的代谢紊乱、能源贮备物的耗损等,故若增加合理营养,有助于延缓疲劳的发生或减轻其程度。 二、提高运动能能力的营养措施 (一)补充耗竭能源物质 运动中最直接和迅速的能源物质为三磷酸腺苷(ATP)。ATP的贮存量极少,需要不断合成。当体内糖原大量消耗时,ATP的合成速度延缓,运动能力下降。(二)补水

初探消除疲劳与恢复体能

初探消除疲劳与恢复体能 摘要:学校运动训练工作中,必然会增加运动负荷,以此来达到提高运动能力之目的。同时,也会因此导致机体的疲劳反应。作为教练员,如何帮助学生辨别并消除疲劳,达到恢复体能,甚至超量恢复?是我们学校运动训练工作应当密切关注的话题。本文以文献资料为基础,结合运动训练工作实践,分析了产生疲劳的内在机理,如何判断运动性疲劳,对恢复训练的方法手段进行了总结和探讨,为学校体育运动训练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疲劳成因判断恢复措施 前言 在我们传统的课余运动训练中,为达到刺激效果,提高训练强度,加大运动量。这既是训练提高的需要,也无可厚非。但有的教练求成心切,对运动后的恢复训练不予理采或者不加以重视,这是不完整的、不科学的运动训练,更不利于训练工作的后续开展和运动员的生理发育。 运动训练需要适量的的运动负荷,在肌体得到有效刺激的同时,也加速了机体的疲劳。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恢复,就不能连续完成训练任务,使训练水平下降,还将影响到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肌体质量,甚至影响文化课学习。恢复虽然是训练工作的尾声,却是持续开展训练工作的重要环节,是科学提高训练实效的关键。研究证明,运动员提高成绩最关键的两个条件是运动训练的科学性和恢复手段的有效性,由此可见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重要性。美国生理学家福克期(FOX)认为:“恢复过程和运动本身同样重要” 。因此,我们要把青少年高强度运动后的恢复训练,提到重要的位置。 运动训练中产生疲劳现象的原因 体育锻炼后,身体会产生一定的疲劳感,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肌肉疲劳——肌肉力量下降,收缩速度放慢,肌肉出现僵硬,产生轻微的肿胀和疼痛,动作速率减慢,协调性降低。 神经性疲劳——反应迟钝,判断错误,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开始浮躁。 内脏疲劳——呼吸变浅变快,心跳加快等。 1、肌肉的疲劳 青少年肌肉的发育尚不完全,肌纤维较细,含水份较多,蛋白质较少,间质组织多。与成人相比,肌肉的横断面积较小,肌肉收缩的有效成分也少。因此,肌肉收缩的力量和耐力不如成人,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也比成人差,容易

4第四课:营养与运动教案

营养与运动 器材:多媒体 场地:教室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合理膳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展示评价等教学手段,了解体育锻炼 时的营养需求和原则。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营养观,改掉不良生活方式,并 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意识,体验自己动手的乐趣。 教材分析: ①、教学重点:营养素的功能来源,体育锻炼与营养 ②、教学难点:学会根据不同的锻炼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营养的补充。 教学方法: 语言法(讲授法、引导与提问法、口头评价法),直观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学法指导: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师生互动,自我展示 课的内容: 提问: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健康,大家知道健康的四大基石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合理膳食、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全的心理)。导入: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健康的四大基石,但是光知道这四大基石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明白什么样的营养搭配才是合理膳食,如何养成良好的个人饮食习惯,体育运动与营养有什么关系,之后才能更加有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一下怎样才能达到健康的四大基石的要求,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身体保持健康。首先来看一下营养和健康的关系。 一、营养与健康

营养是健康的基础。我们每天摄取的食物中应包含有六种营养素,如果摄取的不足或不平衡,就会造成营养不良,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而营养过剩则会导致肥胖,损害身体健康。 提问:那位同学能告诉我们六种营养素是什么?学生回答,老师评价 各种营养素的功能和主要来源: 1、糖:构成机体组织,供给热量,并是体育运动中的能量来源。 食物来源:谷物、水果、蔬菜、面包等。 2、脂肪:构成机体组织,体内热量的主要来源。脂肪有贮存和提供能量,维持 体温,保护脏器等生理功能, 食物来源:奶酪、油、人造奶油等。 3、蛋白质:生命的物质基础,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它是供给人体热量的来源 之一,并能调节机体代谢和抵抗疾病。 食物来源:奶类、鱼类、肉类、蛋类、豆类等。 4、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是人体最重要的组成成分,参与食物消化,参与 体内物质的代谢和运输,调节体温,人体的润滑剂。 5、矿物质:有调节生理的功能,其中钙、铁、碘等元素是人体容易缺乏的元素。 6、维生素:除维生素D可经阳光照射而合成外,其他维生素都不能在体内合成, 但缺乏任何一种维生素都会影响人体健康。 二、健康的膳食 1、营养搭配

疲劳和恢复过程

疲劳和恢复过程 一、运动性疲劳 疲劳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运动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一种生理功能变化,我们提出疲劳的目的是为了在运动中延缓疲劳的出现以及运动后尽快的消除疲劳,促进恢复过程,提高人体功能能力。 运动性疲劳是由于运动而引起的运动能力和身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现象,这就是说,引起运动性疲劳的原因是运动,而不是疾病、药物、环境和营养素等因素,运动能力的下降是暂时的经过休息可以恢复,与过度训练和某些疾病不同。 运动性疲劳是一个很复杂的生理现象,不同性质、不同强度和不同持续时间的运动,其疲劳产生的原因不同。从大脑皮层到肌纤维的每个环节都可以发生疲劳,只是在不同性质的运动和不同的实验条件下,首先和主要发生的部位可能会不相同。我们所提到疲劳是疲劳的主要形式躯体性疲劳,主要表现为运动能力下降。躯体性疲劳可以分为中枢性疲劳即疲劳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疲劳即疲劳发生在外周部分,即神经肌肉接点或肌纤维。中枢性疲劳发生的部位起于大脑、止于脊髓运动神经元。研究表明,动物在运动时如不产生明显疲劳,运动又在稳定状态下进行,脑中的生物化学变化不明显;如果在长时间运动引起疲劳时,中枢神经系统也会产生不同的抑制过程,并与外周系统的变化相互影响。其生化机制可能是神经细胞技能失调。而外周性疲劳发生于神经肌肉接点至骨骼肌收缩蛋白。应用肌电图技术测定表面动作电位证明,运动性疲劳可能发生在神经——肌肉接点。如果在10秒钟内运动的最大功率输出、力量的下降与CP储量减少并行发生。长时间运动可以使体内糖原大量消耗;糖原消耗越多,疲劳症状越明显。一旦糖储备量下降而使脂肪酸大量参与供能,做功能力随之下降;同时还会因为血糖水平低下引起的中枢供能不足,并发生疲劳。大强度运动会引起肌肉乳酸生成增多。乳酸在体内的堆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肌肉的张力和ATP的合成,引起运动性疲劳。有时候骨骼肌在收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代谢堆积物积累及其力量产生的影响。由于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机制是一个多元、综合、复杂系统,是多因素的综合,一个或几个因素的变化相互作用导致疲劳出现。 二、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 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学者对疲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种种假说,主要有四种: 1、“衰竭学说”认为疲劳产生的原因是能源物质的耗竭。研究证明,在长时间运动中,产生疲劳的同时常常伴有血糖浓度降低,补充糖后,工作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2、“堵塞学说”认为疲劳的产生是由于某些代谢产物在肌组织中堆积,这些物质主要是乳酸。有学者发现,在肌肉产生疲劳的同时出现了高乳酸浓度。1925年时迈耶霍夫把离体肌肉放进碱性任氏溶液中,发现肌肉工作时间延长乳酸增多引起疲劳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肌组织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