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山东省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山东省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山东省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2015.4

煤化工是我省传统的重要支柱产业,为促进我省煤化工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着力打造新优势,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发展,我省已经形成比较坚实的煤化工产业基础,围绕“焦、肥、醇、炔、苯、油”六条特色发展主线,以优势企业和拳头产品为支撑,积极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艺装备,发展质量明显改善,核心竞争能力明显增强,形成了煤焦化、煤气化(合成氨、尿素、甲醇和醋酸等)产业链及相关产品系列。

(一)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我省焦化、化肥产业在全国占据重要位置,尿素产能居全国第1位,焦炭产能居全国第3位,焦化产业综合效益连续六年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煤气化产品链条逐步延长,合成氨、甲醇、醋酸、煤焦油深加工等产品初具规模。2013年全省合成氨产量783万吨、尿素(不折纯)1063万吨、焦炭4317万吨、煤焦油167万吨、粗精苯60万吨、甲醇476.7万吨、焦炉净煤气64亿立方、液化天然气(LNG)307万吨。

表1 2013年山东省部分煤化工产品产能表

表2 2013年山东省甲醇骨干生产企业产能一览表

表3 2013年全国尿素产量前十名一览表

表4 2013年山东省焦炭骨干生产企业产能一览表

(二)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焦化行业全部采用国内最先进的5.5米及以上和先进的4.3米捣固式焦炉,目前炭化室高5.5米及以上的大中型焦炉产能已达3320万吨,占全省总产能55%,高于全国45%水平。煤气化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取得突破,日处理煤2000吨级以上煤气化装置、大型空分装置、低温甲醇洗装置、百万吨级煤间接制油反应器先后实现自主研制和投入生产。

(三)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5年来,我省累计淘汰落后合成氨产能191万吨、尿素产能169万吨、碳铵产能228万吨、焦炭产能869万吨,在全国率先完成对4.3米以下的捣固焦炉及工艺的淘汰任务。2011至2014年,通过淘汰落后产能等折算节约标准煤近500万吨。煤焦化产业链不断延伸,形成煤焦、煤气、煤焦油、粗苯、甲醇等系列产品,正在向煤焦油深加工、粗苯加氢精制、焦炉煤气制甲醇制LNG、精细化工发展。煤气化产业向高附加值、低污染精细化和清洁能源转型,百万吨甲醇制烯烃一期项目等一批新型煤化工项目建成投产。煤炭伴生的油页岩资源形成循环产业链,山东能源龙矿集团页岩油产量居全国第二位,其中龙口市形成年处理油页岩120万吨、产油12万吨的能力。

(四)科技创新能力有效提升。煤焦油深加工方面,由沥青延伸发展高级石墨碳素、改性沥青、硬质沥青等主导产品,推广常减压分离工艺等节能技术。粗苯加氢精制方面,采用苯加氢工艺、苯加氢精制等生产技术,延长了芳烃产品产业链。煤气合成转化天然气方面,实施焦炉煤气制甲醇节能新工艺、液化纯氧蒸汽转化工艺、无催化纯氧蒸汽转化工艺、副产蒸汽驱动等节能技术。煤气化方面,自主研发大型煤气化、大型煤制甲醇、煤间接制油、煤制乙二醇等技术。目前,我省煤气化行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8个,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化工技术达到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兖矿集团已建成国家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工程研究中心,煤化工国家级重点试验室,拥有水煤浆气化、干煤粉气化、低温费托合成煤制油等10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目前我省水煤浆加压气化、粉煤加压气化、煤间接制油等技术已经占据全国领先位置。山东焦化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钢研科技集团、中国建材研究总院共同成立了青岛联合冶金研究院,其中院士14人,科研人员350人,目前,集团拥有各种专利技术39项。山东荣信煤化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国家级能源管理中心,实施能源阶梯管理,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目前,公司已获10项实用新型专利。

(五)区域生产集中度持续提高。目前,已形成了鲁西、鲁北、鲁中、鲁南等煤化工产业集聚区,已建成潍坊煤焦化深加工产业园区、淄博煤焦化气产业园区、临沂焦炭及煤化工产业园区、菏泽煤化工产业园区、济宁化学工业开发区、聊城鲁西化工工业园区、枣庄煤化工产业园区、滨州(邹平)煤焦化气产业园区、德州精细化工产业园区等产业园区。

(六)骨干企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至2013年底,全省规模以上氮肥生产企业27家、焦化生产企业53家、甲醇生产企业28家。兖矿集团、华鲁恒升、山东焦化集团、山东金能科技、山东潍焦、山东荣信煤化等企业主要产品产能、产量及市场占有率在国内处于较高水平,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发能力居全国同行业前列。

二、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省煤化工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传统工艺技术和产品比重大、环境治理压力大、资源优势弱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制约发展的困难和问题还比较严重。

(一)产业层次水平低。我省煤化工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先进与落后产能并存,低端产业大量重复建设,中高端产业存在缺口,出现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传统煤气化产业是在以煤为原料的中、小型氮肥厂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长期粗放型发展模式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2013年,国内尿素总产能为8070万吨,产能过剩1500万吨,预计“十二五”末过剩2000万吨,我省尿素过剩情况也十分严重。2013年,我国焦炭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过剩达23%左右,我省焦炭产能过剩近15%。我省煤化工产业传统项目和初级产品比重大,现代煤化工比重小,特别是以新型气化技术为龙头的煤化工项目少,上下游产品关联度低,下游产品深加工不够,精细化率偏低、产品附加值普遍不高。油页岩炼油产业产品附加值低,深加工能力弱,资源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迫切需要引进或自主研发小颗粒油页岩炼油技术。

(二)资源条件约束大。国务院《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将我省纳入煤炭消费控制区域,明确提出到2020年京津冀鲁四省市煤炭消费比2012年净削减1亿吨。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以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法规政策,对煤化工企业污染物排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煤化工企业用水量大,能耗高,节能减排和治污任务重。我省煤炭资源日益枯竭,煤炭产量连续13年没有增加,保持在1.4亿吨左右,但煤炭消费量逐年增加,目前全省煤炭年调入量达到2.5亿吨左右,煤炭价格较高,转化成本高。同时,工业用地、建设、原材料、物流和人工等成本明显高于西部省区,导致我省煤化工生产经营成本持续攀升。

(三)产业布局结构散。我省煤化工产业布局总体上较为分散,建设项目设计分布不合理,园区化程度不够,公用工程、公用资源利用程度低,无法形成协同效应,造成投资增加和大量资源浪费。煤化工企业关联度低,市场竞争激烈,造成规模效益不足,难以形成集群竞争优势,创新和环保都受到制约。

(四)企业竞争能力弱。我省煤化工企业在技术、装备、管理上、市场开拓上仍存在明显不足。多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高新技术产品少,高端产品生产技术和大型成套装备主要依赖进口,技术装备、职工技术素质与现代煤化工产业要求尚有差距,高级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及熟练技术工人较为缺乏。企业市场开拓能力不够强,资金普遍紧张,融资成本较高,经济效益总体状况比较差,亏损面较高。

三、发展趋势

(一)中国煤化工产业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据国际煤气化技术委员会统计,以煤气化为核心的现代煤化工产能年增长率达5%,高于全球化工产能年均增长率3.6%的水平。近二十年全球煤化工的重心正在从北美、欧洲向亚洲、非洲转移。其中,亚太地区的增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的增速高于亚太地区平均水平。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化工生产国,增长速度位居世界第一。基于我国一次能源禀赋“缺油、少气、富煤”的国情,综合考虑能源发展战略与安全、煤炭资源有效利用和市场刚性需求等因素,稳步推进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成为一个必然选择。我国煤化工产品市场还处于成长过程,未来仍将有较大发展空间。

(二)中国煤焦化工艺技术装备保持世界领先水平。中国焦炭产量、消费量多年居世界第一位。2013年全国焦炭产量达到4.76亿吨,表观消费量4.71亿吨,产量和消费量均占到世界焦炭产量和消费量的65%以上。炼焦工艺技术装备及生产管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已形成比较完整并独具中国特色的焦化工业体系。中国干熄焦技术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已经成为世界上系列最为齐全、处理焦炭能力最多、高中压蒸汽均可生产的干熄焦生产技术应用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260吨/小时干熄焦装置。同时,大力发展优化配煤、捣固炼焦技术,推广应用余热回收利用、煤调湿等节能减排工艺技术,促进资源能源高效节约利用。

(三)现代煤化工成为产业调整升级的主攻方向。受下游产业产能过剩、增速放缓影响,我国合成氨、尿素、焦炭等传统煤化工产业需求和利润空间大幅压缩,淘汰落后产能、进行技术升级换代势在必然。现代煤化工产业通过发展以煤为核心的多联产和分级利用技术,生产可替代石油的洁净能源和化工产品(柴油、汽油、甲醇、二甲醚、乙烯、LNG等),大规模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形成煤炭—电力—化工一体化的新兴产业集群,将在我国能源可持续利用中扮演重要角色,成为发展的重要方向。

(四)绿色高效清洁成为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煤制油、烯烃、芳烃、天然气、乙二醇、二甲醚,以及焦炉煤气制CNG、LNG等工艺技术突破和示范工程均获重大进展,但技术可靠性和项目经济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今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压力将持续加大,要求煤化工必须发展清洁高效

生产技术,实行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实现水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加强粉尘治理、有机废水处理和脱硫脱硝技术的应用,提高产业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水平。

(五)煤化工产业发展更加注重科学合理布局。我国对煤化工产业的发展采取较为审慎的态度,环境保护和水资源问题已成为煤化工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煤化工产业布局必须结合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能源“十三五”规划、14个大型煤炭基地布局,要综合考虑各地区的煤资源、水资源、环境容量、市场需求以及交通运输等条件,以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产业为目标,产业规划和布局将向大型化、基地化方向发展。

(六)煤化工产业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根据中国石化联合会公布数据,2015年合成氨、甲醇产能将分别达到8350万吨和5800万吨。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数据表明,当前我国处于运行、试车、建设和前期工作阶段的煤制油项目有26个、煤制烯烃项目有64个、煤制气项目有67个。如果在建和规划项目全部于2020年前投产,届时中国煤制油产能将达4000万吨,煤制烯烃产能达4100万吨,煤制气产能逾2800亿立方米。截至2014年4月底,国内共建成7套煤制乙二醇装置,如果在建和规划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到2020年产能将超过1000万吨。在国内煤化工产能大幅度增加的同时,来自海外低成本产品的竞争压力也不容忽视。近年来中东地区油气资源国大力向下游延伸石化产业链,投资建设多套大型石化生产装置,美国页岩气发展对我国煤化工也将带来新的冲击。我国将成为跨国公司争夺的重要目标市场,预计今后市场竞争会日趋激烈。

四、发展目标

我省位居沿海,有着联系东西南北的独特地理交通优势。我省煤化工原材料全球采购、产品全国销售已经形成稳定网络,有的产品已占据产业链高端,新的领先优势正在形成。大力推进我省煤化工产业优化升级,加快传统煤化工向新型煤化工转变,有利于补充省内油气资源不足、满足对化工产品的需求;有利于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业转型发展;有利于提高煤炭加工转化深度,解决我省高硫煤加工利用问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促进创业就业,增强主导产业带动扩散效应,加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有利于形成集群经济,构建多元产业体系。

(一)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我省煤化工产业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为支撑,加快传统煤化工向现代煤化工转变。加快推广应用先进工艺技术,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有效压减氮肥、焦炭等传统产品产能,调整产品结构、延伸产品链条,突出发展煤化工下游相关产业和深加工、精细加工产品;引导兼并重组,优化区域布局,形成特色发展之路,提升煤化工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打造成为煤化工产业强省。

(二)产业结构升级目标。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拓展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压缩煤化工产业落后产能,重点发展深加工、精细加工产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到2017年,全省焦化行业完成淘汰4.3米以下焦炉落后产能,焦化产业链重点项目基本完成;到2020年,煤化工产业基本完成淘汰落后产能,现代煤化工产业比重和精细化工率有大幅度提高。

(三)技术创新发展目标。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建立健全多层次科技研发机构,加大对煤气化、煤液化等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持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到2017年末,力争行业骨干企业科研开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提高到3 %以上,技术创新实力明显增强。到2020年末,力争行业骨干企业科研开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提高到3.5 %以上,生产技术和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四)节能环保控制目标。逐步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重点企业实现清洁生产,废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各项指标优于国家、行业或地方强制标准,主要产品单位能耗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到2017年,煤化工产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比2013年降低3.5%;到2020年,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比2017年降低3%。

(五)园区建设优化目标。优化整合产业资源,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国际国内知名品牌。依托骨干企业,加强集约化、规模化煤化工园区建设,实现布局科学、规划合理、资源共享、产业协同,打造配套完善的煤化工产业链。到2017年,建成鲁南、枣庄、菏泽、济宁、聊城、鲁北、鲁中等7个省级产业基地,其中鲁南争取建成国家级煤化工产业示范基地;到2020年,再建成潍坊、淄博、临沂等3个省级产业示范基地,聊城力争建成国家级煤化工产业示范基地;龙口力争建成国家级页岩油生产加工示范基地。

五、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

(一)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效益。

1.延伸产业链深度。发挥我省煤化工产业优势,促进现有初级产品向下游产品、精细化工产品、新型化工材料方向延伸,与石油化工、生物化工有机结合,培育形成化肥、精细化工、合成材料、清洁能源、焦化产品深加工五大产业链。

化肥产业链,以现有化肥产能为基础,重点发展合成氨、尿素的延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精细化工产业链,以甲醇、醋酸、合成气为基础,重点发展甲醇深加工产品、醋酸、尿素、聚丙烯、醋酸乙烯、醋酐、草酸、二甲醚、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EVA)、低密度聚乙烯(LDPE)、二甲基酰胺(DMF)等产品。

合成材料产业链,以煤基烯烃技术为龙头,发展乙烯、丙烯及下游衍生产业。

清洁能源产业链,以甲醇为原料,生产醋酸、二甲醚、烯烃、变性甲醇燃料产品,形成大型清洁能源基地。推广实施甲醇替代汽油工程,争取列为国家甲醇汽车试点省份,研究制订甲醇汽油推广应用实施意见。与中石化、中石油山东分公司合作开展甲醇汽油推广应用工作,争取兖矿集团等重点企业成为我省清洁甲醇汽油试点企业。

焦化产业链,重点打造新三大产业集群。(1)资源综合利用及循环经济集群,在不增加原料、能源消耗总量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干熄焦、煤调湿、余能余热综合利用;(2)清洁型燃气能源集群,重点发展城市及工业燃气项目,利用富余焦炉煤气发展深加工工艺,生产甲醇、液化天然气,提供优质氢气、燃气清洁能源;(3)煤焦化工产品深加工集群,重点发展煤焦油深加工、苯类深加工、二甲醚、炭黑、蒽系列、酚系列、针状焦、石墨碳素等产品。同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新工艺技术应用,努力实现废水零排放,废气综合利用,废渣配煤回用,真正把煤炭“吃干榨净”,走煤焦化产业融合、高效经营、循环发展的转型之路。

2.优化产品结构调整。支持企业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煤化工产品,优先扶持资源消耗少、市场前景好、增长潜力大、辐射拉动作用强的产品品种。支持开发高精密铸造焦。组织实施焦炭煤焦油深加工项目,开发高附加

值蒽油深加工及精萘、山梨酸钾等产品。开发甲苯、二甲苯等高附加值产品。科学实施甲醇、合成氨等项目,扩展焦炉煤气利用领域。鼓励合成氨生产企业在不增加原料能源消耗总量的基础上,发展烯烃、芳烃等高附加值产品。发展新型肥料,积极开发各类新型缓控释肥、抑制剂型稳定性肥料、增效剂型缓控释肥、氨基酸螯合肥料、生物肥料等。

3.实施技术升级改造。加大煤液化、催化剂的研发力度。实施水煤浆气化、干煤粉气化技术改造。应用气体净化、硫回收配套气化技术进行升级改造。进行焦炉的大型化改造,采用新技术对焦化副产品进行升级利用,推广应用高温煤焦油加氢技术、焦炉气甲烷化制CNG、LNG工艺。采用新技术生产电石。突破小颗粒油页岩油电联产技术关,做优、做精,省内油页岩产业。适度发展高硫煤清洁利用项目,消化高硫煤。

4.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建立煤化工企业与上下游企业战略合作机制,促进焦化生产商向服务商转变,实现煤焦化企业与上下游行业互利共赢。依托青岛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交易平台,为全省煤焦化企业提供电子商务、网上交易、供应链融资支撑,实行总代表制的国内、国际炼焦煤集体采购,增强国际煤炭采购话语权,建立煤炭-焦化化工-钢铁-银行紧密结合的新型供应链体系。

(二)严控传统煤化工生产规模,淘汰落后产能。控制直接大量耗煤的煤化工项目和初级产品规模。严控新建扩建焦炭产能,加大焦化新产品生产研发力度。严格控制氮肥新建项目,实施化肥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制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煤气化逐步淘汰固定层造气,控制初级产品产量,关闭小甲醇企业。

(三)支持发展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提升综合实力。

1.兖矿集团。以煤液化、煤气化、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为发展方向,优化省内外产业布局。省内,峄化公司淘汰尿素装置,通过合资合作建设年产3亿立方米SNG气项目;国际焦化公司加快与大型钢铁企业战略合作,实现转型发展;鲁南化工公司深化酸酐联产增收创效,重点实施150万吨酸酐联产扩产改造,打造国内最大的乙酰基化工基地,开展醋酸加氢制乙醇、1,3-二氧戊环、新戊二醇、二醋片、DMM3-8等一批精细化工项目;国宏公司全面推进甲醇汽油、高能复合醇项目建设。省外,陕蒙基地以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乙二醇、煤制油、合成材料等石化替代产品为主,打造煤炭、煤液化一体化基地;贵州建成

煤层气开发、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研发基地;新疆推进煤制天然气项目,重点做好煤化工项目达产达效。

2.山东能源集团。突出“发电、焦炭、烯烃、天然气”的多元化产业特色,重点建设三大煤化工园区。省内园区以枣矿集团为主,重点建设煤焦油深加工、炭黑和针状焦、焦化联产LNG等项目。开展全国油页岩气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推进新疆伊犁煤化工基地煤制天然气项目,以及内蒙古焦化联产LNG、发电、煤制天然气等项目,完成呼伦贝尔新大洲能源科技公司100万吨褐煤提质炼油示范项目建设。

3.鲁西集团有限公司。重点发展丁辛醇原料路线优化、己内酰胺、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烃、合成氨联产天然气以及甲基丙烯酸甲酯项目。延伸烯烃下游产业链,拉长聚碳酸酯项目产业链条。发展聚碳酸酯上游双酚A和下游ABS合金等项目。

4.山东华鲁恒升集团有限公司。依托自身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煤气化平台的核心技术,大力发展有机化工和特色精细化工,打造一站式聚氨酯新材料产业原料供应基地。

5.山东焦化集团。以铁雄冶金科技公司为龙头,完善煤焦化电气一体化产业链,优化整合全省物流园区加气站终端市场,推进LNG、CNG加气站建设,推广LNG清洁能源,实现煤焦-LNG-加气站完整产业链。以铁雄新沙能源有限公司为主体,建设山东省内重要的焦化-热电-精细化工示范园区。以山东焦化铸造焦公司为主体,打造焦电联产一体化产业链。组建1000万吨级特大型焦化集团,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水平的国际化企业,最大限度的实现生产要素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6.山东潍焦集团。建设潍坊昌乐百亿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重点研发生产锂电池负极、PBT改性新材料,推进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发展。建设薛城煤焦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园区,打造100亿产值的煤焦化工循环经济园区。

7.山东荣信煤化有限责任公司。重点发展焦油加氢、碳纤维、苯加氢等深加工产品,发展煤、电、化、建多联产系统,建设粗苯加氢、高性能煤沥青碳纤维、煤炭分级利用等项目,开发焦油加氢、粗苯加氢等新能源替代技术。

8.山东金能科技公司。利用燃气轮机技术,打造“炼焦-化产-燃机发电-热电联产”的能源循环模式,构建“炼焦-化产-焦油加工-炭黑生产-再炼焦”的节能减排循环生产模式。

9.新能凤凰(滕州)能源有限公司。以DMF、甲醇为重点,以洁净煤技术为核心,延伸煤化工产业链,发展替代石油的清洁能源化工产品。

10.联泓集团有限公司。以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为发展方向,建设山东滕州化工基地,发展甲醇制烯烃、乙烯下游衍生物等产品,打造有规模、有影响力、具有综合竞争力的化工产业集群。

(四)推进企业结构调整重组,优化资源配置。

1.推进煤化工企业深度重组。支持煤化工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建立战略合作机制,实现互利共赢。鼓励独立煤化工企业与煤炭、钢铁、化工企业紧密型联合重组,整合现有优势产能,最大限度促进生产要素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产业链纵向整合,走企业大型化、产业集群化、市场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支持煤化工企业进行外部开发。鼓励支持我省煤化工企业在省外、国外进行资源开发和项目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3.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序推进骨干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增强企业发展活力。

(五)加快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提高项目建设集中度。充分发挥区位、产业优势,加快煤化工园区或基地的建设,新上项目一律放在园区建设,建设煤、化、电一体化的企业,提高产业竞争力。

建设鲁南化工园区,形成醇烃酯、乙酰基产品和化工新材料三大产业链,重点发展甲醇、甲醇制烯芳烃、高能复合醇、甲醇燃料、醋酸、醋酐、醋酸制乙醇、醋酸酯类、醋酸纤维、聚甲醛、丁醇及聚甲氧基二甲醚等产品。建设枣庄化工产业园区,大力发展以煤气化为核心的新型高附加值煤化工产品,形成合成氨、清洁能源、碳一化工三大产业链。建设邹城煤化工产业示范园区,推动高硫煤资源高效洁净利用,重点发展氮肥、甲醇、烯烃及后加工产品。建设济宁化工园区,延伸煤焦化和煤气化产业链。建设菏泽煤化工基地,推进菏泽开发区、巨野、郓城、单县等特色煤化工产业发展。建设聊城煤化工产业基地,以煤化工、盐化工、氟硅化工三条产品链为主链,开发高附加值的化工产

品,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化工新材料高地。建设鲁北化工园区,建立鲁北煤化工生产基地,周边辐射德州、滨州、聊城等市煤化工企业。建设龙口油页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形成集油页岩开采、炼油、发电、液化气、页岩灰渣、水泥建材、页岩油深加工为一体的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链。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行业引导,促进健康发展。成立山东省煤化工行业联合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在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建设行业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国内外行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和市场动态等信息服务,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行业管理部门作用,及时协调解决行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行业技术、环保、节能等准入标准,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我省煤化工产业发展基地建设,争取纳入国家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

(二)加强技术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提高企业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重大新产品研发能力。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重点企业建设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加大煤化工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支持企业加大科技投入,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化工核心技术。建设国家级煤化工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中心,为全国煤化工产业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和产业化示范。支持行业和企业与技术研发单位合作,开发和推广节能、环保、高效、多联产、符合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材料。

(三)加强财税支持,引导资金投向。认真落实财税优惠政策。加大政策宣传、贯彻落实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充分用足用好财税优惠政策,强化对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切实把优惠政策落到实处。整合财政专项资金,引导企业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着力推动企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切实落实国家增值税转型税收政策。

(四)拓宽融资渠道,做好资金保障。各级、各部门应在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方面对煤化工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各金融机构应进一步扩大信贷规模,创新金融服务产品,积极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在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方面提供贷款。煤化工企业应以盘活存量资产为主要方式,加大招商引资,扩大社会融资,大力吸引各类资本投资煤化工产业项目,大力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综合运用财政、税收、土地、投资、价格等各种政策手段,鼓励煤化工企业与拥有

资金、技术实力的国内外企业实施合作。完善绿色资本市场体系,推行“绿色贷款”,对符合条件、采用节能减排环境友好工艺的新建、改建、扩建的企业,鼓励金融机构优先贷款、低息贷款。引导公共资源向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倾斜。

(五)加强企业管理,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积极引导企业夯实质量管理技术基础,将质量管理、计量管理、标准化管理和品牌管理纳入企业的研发、生产、经营、节能增效和售后服务各个环节。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确立品牌发展目标,制定品牌培育创建激励政策和措施,努力发挥当地龙头企业品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形成产业集群品牌。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完善我省煤焦化产业地方或行业标准,引导并规范企业建立完善企业标准体系;支持将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行业标准;制定我省油页岩开发利用管理办法,明确行业准入条件,规范油页岩行业管理。加大开拓市场力度,强化企业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及时调整营销战略、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努力开拓国际新兴市场,拓展行业发展新空间。

潍坊地理

潍坊地理与环境 北鄌郚中学王文平 第一章可爱的家乡 1、潍坊位于山东半岛西部,南依沂山、北濒渤海莱州湾。东临青岛、烟台,西与东营、淄博接壤,南与日照、临沂为邻。是著名的世界风筝都。 2、潍坊地跨北纬35°41′~37°26′;东经118°10′~120°01′。 3、周初,武王封太公于齐,都营丘(昌乐的营丘镇)。 潍坊2008年全国百强县市——青州、寿光、诸城。 4、目前,潍坊人口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 5、潍坊人口的年龄构成由“青年型”迅速向“老年型”过度。我市已步入“老年型”城市的行列。 6、潍坊存在的人口问题:升学、就业压力大;农村劳动力过剩;受教育水平较低;人口文化技术素质偏低;人口老龄 化突出;交通阻塞等。原因:人口增长过快。 7、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 资源、环境相协调。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和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市人民的身体素质。 8、潍坊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人口分布不均。 9、熟记人口分布图。

10、人口密度区:中部平原区—弥河沿岸、潍河沿岸、胶济铁路沿线,呈“H”型分布。原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经济发达。 11、人口稀疏区:①南部丘陵、山区。原因: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差。 ②北部滨海地区。原因:由于土壤盐碱化严重,自然条件差。 12、青州是少数民族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青州市云峡河回族乡是潍坊市唯一的民族乡。 13、潍坊市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地级市。 14、潍坊市依据“壮大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发展”的城市战略,确定了市

浙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与对策分析

浙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与对策 陆根尧发布日期:2010/8/17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浙江新阶段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简要分析了浙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含义和路径,并着重从产业、企业、市场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浙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与对策。 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浙江新阶段经济发展之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以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为特色的浙江经济发展迅速,全省人均GDP由1978年的381元,增加到2009年的44335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已达到6490美元。工业是浙江国民经济的主体,而传统产业又占相当高的比重。当前,浙江已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传统产业,出现了一批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产业集群。其中,皮革、化纤、纺织、服装等行业的销售收入、利润和市场占有率都位居全国前列。 虽然浙江产业结构一直在优化之中,但传统产业在浙江国民经济中依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2007年浙江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总额的80%,而其中纺织业占了10.5%,位居第一,传统产业的投资规模依然较大。2007年,全国纺织服装等10个劳动密集型传统行业的产值比重是18.3%,而浙江是28.2%,比全国高9.9个百分点。《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指导意

见》(浙政办发[2009]72号)中所确定的产业集群试点20个行业中,也有12个属于传统产业。毫无疑问,浙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新阶段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 1、国内外发展环境迫使浙江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从国际环境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当前国内市场已经国际化,国际竞争的影响也蔓延至国内市场,这迫使浙江企业必须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具体而言,一方面,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壁垒日益深化,如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并且低碳经济将加快发展,这对浙江对外贸易都将产生较大影响;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直接影响了浙江对外贸易的进程。以出口为主的浙江企业也往往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国际市场的压力从客观上要求浙江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才能继续保持出口增长的良好态势。尤其是金融危机使得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也使得不同国家、不同发展水平的传统产业竞争优势出现变化。以纺织产业为例,自20世纪80年代世界纺织产业生产中心转移到中国以来,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纺织生产地和出口地。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很可能会加速中国沿海地区的纺织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或东南亚、非洲等地转移。 从国内环境来看,中国居民消费水平将普遍实现小康,更多的居民群体由“小康型”向“富裕型”消费结构过渡。以服装消费为例,居民消费总体上将从满足生活需要向重视服装质量转变,从追求物质消费向同时追求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转变。随着消费结构向高级化方向转化,一般品牌服装在总

2017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2017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盖章) 重点任务: 所属地区: 推荐单位: 填报时间: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第一部分:承担单位和项目基本情况表 承担单位基本情况表

项目基本情况表

第二部分: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包括项目背景、目的、意义和主要目标。此部分应明确体现项目所符合的年度重点任务的具体内容。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二、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法人所有制性质、主营业务;近三年来的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固定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承担单位股份构成及主要股东概况,单位组织架构,项目主要人员基本情况;项目单位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及规划,工艺装备水平,销售情况及在行业中地位,取得成果与社会效益,技术研发机构,近三年研发投入等。 三、项目建设必要性 重点是细分产品市场及重点装备、重点工程的需求情况(区分国内和国外),产品技术水平、技术来源和发展前景,国内外竞争对手情况。在产品生产纲领表中列出具体产品的型号、技术指标和生产规模。 四、项目建设方案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规模、地点,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工程方案及其合理性,重点设备用途、产品工艺及解决关键问题说明,需描述采用的工艺技术路线与技术特点,设备选型,并需附设备明细表(含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及价格),对于重大关键设备需进行设备单项论证。 项目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以及与产业上下游相关单位合作方案。 五、项目建设进度 项目开工时间,项目建设(土建、设备购置等)进展情况,当前形象进度,是否存在影响项目按计划实施的情况和问题,预计完成时间等。以前承担国家投资项目完成或进展情况,以及与本项目的关系说明。 根据项目总体进度,列出年度实施进度及年度实施目标。 六、资金筹措及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投资使用方案和资金筹措方案;按国家相关标准列出投资估算表(按工程费用、其他费用、预备费、建设期利息、铺底流动资金等细项列出),内容要全面,取费要合理。 七、财务经济效益测算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包括内部收益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等指标的计算,实际生产纲领和投入产出进行科学计算。

产业园区助力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分析

产业园区助力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分析 发表时间:2016-03-11T15:46:49.9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2期供稿作者:黄裕恒[导读] 广东佛山在城市规划确定的可建设用地中,广东省大部分城市都大力推进城市更新。 黄裕恒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广东很多城市及地区都拥有大量的产业园区,其中以制造业、劳动密集产业为主,本世纪初到工业化中期,也就是高新技术崛起,结构优化调整时代的时期,当今的产业园区面临着升级改造的迫切性。本文主要对产业升级的政策及规划进行分析,并存在“工改工”项目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规划;统筹 一、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性 (1)现状工业用地在减少 在城市规划确定的可建设用地中,广东省大部分城市都大力推进城市更新,而“工改商”、“工改居”短期利润要优于“工改工”项目,且商业、居住开发模式也较为成熟,受市场利益的驱动,“工改商”、“工改居”项目较多。 (2)现状工业区难以满足产业升级需求 广东省某城市近几年旧工业地改造建设规划偏小,开发强度较低,面积在10公顷以下的工业区占到50%,平均容积率1.01,低于工业用地标准平均值。这些旧工业区、旧厂房具备建筑质量差、安全隐患大、面积小、分布零散等缺陷。而随着城市产业升级的需求,逐渐淘汰低端产业,以及劳动力及地租等成本的日益增加,一部分产业逐渐向内地搬迁,现状厂房空置。 (3)重点产业、新兴产业难以落地 结合产业转型的需求,根据产业布局的引导,新材料、激光技术、智能穿戴、信息技术等一系列重点、新兴产业正在成为产业转型的方向,而现状面临无地可落的困境。 普通工业厂房的数量在不断减少,而原有工业厂房的更新改造则较慢,造成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企业落地难,呈现部分大企业流失、产业空心化现象。因此,如何留住产业,促进产业发展是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二、政策鼓励,规划引导 (1)一系列政策、标准鼓励产业转型升级 结合近年来工业向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以及研发等转型升级的趋势,近年来市、区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标准,鼓励产业转型升级。 城市更新政策体系涵盖从申报阶段至建成使用各个环节,鼓励旧工业区升级改造。其改造分为两种模式:一种以综合整治为主,融合功能改变、加建扩建、局部拆建等方式的城市更新;另一种为拆除重建。“工改工”类型更新在建筑物建成时间及合法权属比例、地价计算、出让年限、工业楼宇分割转让等环节各相关配套政策不断完善,工业厂房市场流转逐渐放开,形成一系列优惠政策,体现政府期待通过政策引导城市更新中出现更多的“工改工”产业升级的项目。 另外结合产业发展的需求,将工业用地划分为普通工业(M1)和新型产业用地(M0),根据《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条文说明:“普通工业用地是生产制造产品为主的工业,新型产业用地是指融合研发、创意、设计、中试、无污染生产等创新型产业功能的用地”,并对土地混合使用给予了一定的弹性,允许在工业用地中配置不高于总建筑面积30%的配套设施。在容积率方面给予较高的上限,普通工业用地(M1)容积率上限为4.0,新型产业用地容积率上限为6.0。 (2)多层面规划进行引导 全市划定了13个重点发展片区,按“一街道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原则,划定了6个区级战略新兴产业聚集区。重点发展片区(园区)作为推进产业类城市更新工作的重要区域。根据统计,重点发展片区(园区)内涉及现状旧工业地块共102个。 在控规层面,现状旧工业区在法定图则中规划功能以工业用地为主,其次为居住用地。规划为工业用地(兼容商业、物流)的旧工业区有196个,规划规划为居住用地(兼容商业)的旧工业区有53个,规划为商业用地(兼容商务公寓、办公)的有37个,规划为道路、绿地、公共设施、发展用地(兼容社会停车场)的有68个(详见图1)。 图1 旧工业区法定图则规划功能分布图 三、“工改工”目前存在的问题 (1)数量偏少,规模偏小 受利益驱动,市场选择“工改商”、“工改居”项目的较多,而选择产业升级改造的较少。从2007年第一批试点工改工项目以来,原为工业用地的有70个,其中“工改商住”的50个,占原为工业用地项目数量的比例约为71%;“工改工”的20个,占原为工业用地项目数量的比例约为29%,拆除用地面积共计160.59公顷,占全区列入市计划更新项目面积的比例约为25.82%。“工改工”项目偏少造成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企业落地难,部分大企业流失,加剧产业空心化现象。

创新研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创新研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来源:中国医药报 | 类别:健康产业 | 点击:34 □本报记者姜恒 “‘十二五’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题词是‘转型升级,转变增长方式’。对于医药行业来说,制剂走出国门,走向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市场就是新形势下的转型升级。”日前,在第30届中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上,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这样说。 医药工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研发创新的引领和拉动。而紧跟国际研发动向,放眼全球医药市场,也成为我国医药研发创新路径的必然选择。 创新潮涌 我国《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总体目标,对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和提升国际竞争力都提出了具体要求。科技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对药物创新,更是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008~2020年,我国重大新药专项分为创新转型、快速发展、跨越发展三个阶段,2011~2015年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马宏建说,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技术平台体系和企业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扩展,整体技术水平和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逐步实现与国际标准规范全面接轨,药物综合创新能力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为我国药物创新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仅“十一五”期间,我国新药创制专项总经费即达184.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65亿元,地方财政投入21.3亿元,单位自筹88.3亿元,其他渠道经费10.3亿元。“‘十一五’期间,以1.1类新药埃克替尼、艾力沙坦、安妥沙星等为代表的创新药物上市,大大提升了我国医药工业的创新能力。”

重大新药专项或许最能体现国家对药物研发工作的重视,也最能体现我国医药研发创新工作的进展状况。据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副院长倪健教授介绍,截至2012年底,我国新药创制专项共立项1251个课题,中央财政共投入97亿元,地方配套41亿元,带动企业投入193亿元;获得新药证书62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约占2/3,其中1类新药12个,临床在研品种近400种;获得了199个临床批件,完成104项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申请发明专利近9000项,获得专利授权3000余项(其中国际专利授权560项);制定各项标准2200项,带动了单元技术平台国际化进程,其中2家通过OECD GLP认证,GLP平台共承接165项跨国企业委托的安全性评价任务;产业化上市品种23个,总产值达12.4亿元,专项实施累积新增产值近800亿元。 国内知名的CRO服务商药明康德公司研发服务及中国商务拓展执行总监黎健认为,新药重大专项及“十二五”生物医药发展纲要明确了政府对创新药物工作的高度重视和重点扶持;企业因转型所需,对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抱有极大热情,开始愿意对研发增大投资;一批拥有国际经验的研发人员归国从事新药研发;药监部门对新药审批审评管理逐渐展现出开放姿态,鼓励创新并设定多重保障机制,这一切都说明,“当今的中国处于创新药物研发最佳阶段。” 更让人欣喜的是,近年来我国药物研发呈现出投入增大、申报趋于合理的特点。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研究员朱建英说,随着国内企业对创新研发重视程度的提高,近年来研发投入快速增长,2007年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研经费投入仅65.9亿元,2009年达99.6亿元,2011年增至211.2亿元。国家统计局公报显示,2011年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强度为1.46%,超过制造业平均科研投入强度0.75个百分点。从企业研发的产品来看,已从简单仿制向自主创新的产业方向发展。历年的新药申

加快宁波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思路教学提纲

加快宁波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思路 加快宁波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思路 发布处室:重项办发布日期:2011-08-10 点击数:3339 【字体:大中小】保护视力色: “十二五”时期是宁波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既有一个较高的起点,也面临着许多机遇与挑战,抢抓机遇,破解难题,实现宁波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牢牢抓住经济转型升级这条主线。对宁波而言,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战略任务。“十二五”时期,宁波全市上下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行动起来,走出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一、今后三年是决定宁波转型升级命运的关键时期 “十二五”时期宁波要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必须转型升级,而未来五年关键在前三年。当前,宁波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正经受着市场格局既有国外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又有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的双重考验,要素资源既有供给瓶颈又有价格上升导致成本不断推高的双重困扰,节能减排既要完成硬指标又要保证城乡居民生态权益的双重压力,产业升级既要压“旧”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又要上“新”发展新兴产业的双重任务。宁波只有加快转型升级才能经受住这一系列挑战与考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次转型升级不

能是局部性、策略性、缓慢性的转型升级,而是要全局性、战略性、紧迫性的转型升级。 (一)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倒逼和机遇 宁波经济出口比重大、外贸依存度高、国际市场依赖性强。“十二五”时期,假如我们不提高制造业附加值和服务业比重,GDP要保持10%左右的年均增长,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则分别要达到年均20%以上增速才能实现。在主要发达经济体消费模式改变、失业率居高不下、主权国家债务危机持续恶化和贸易摩擦加剧的情况下,今后5年外贸要达到年均20%的增速非常困难。 上述情况对高外贸依存度和货物贸易占主体的发展方式形成倒逼。宁波必须要抢抓国家实施扩内需战略的新机遇、国际市场新变化孕育的新机遇,从简单地卖低附加值的“仿制品”走向卖拥有专利、标准、品牌的高附加值“智造品”转变,从主要做“有形的货物贸易为主”向“有形的货物贸易与无形的服务贸易并重”转变,从主要面对国外生产向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生产转变。 (二)劳动力对象、利益等形成的成本倒逼和机遇 长期以来,宁波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了低成本竞争型和低附加值型的产业体系。现在这种比较优势越来越成为劣势,面临着难以为继的困境。一是土地资源难以支撑。二是人口承载力难以支撑。三是生产要素价格难以支

促进工业转型升级走好新型工业发展之路实施方案

促进工业转型升级走好新型工业发展之路 实施方案 今后两年多,是实现“十三五”工业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为开创结构合理、支柱多元、特色鲜明、循环发展、绿色低碳、较强区域优势的工业经济发展局面,实现市县两级“三年挺进第一方阵”的战略构想,完成我县工业转型升级的目标,为做优存量,培育增量,扩大总量,实现工业经济的全面振兴崛起。确保到2020年建成龙头壮大、布局优化、提档升级、中小兴隆的新型工业经济体系,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特提出本规划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省委、市委振兴工业经济战略部署为指引,全面落实县十四届党代会、县十六届人代会精神,围绕“立足三个瞄准,奋力进位争先”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按照实现工业新型化的发展构想,实现工业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和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使工业真正成为全县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扩大就业的必要载体,财政增收的主要来源,“进位争先”的主战场。 具体工作中以“一个平台”(X文化旅游经济开发区)为载体,以“三大板块”(存量、增量、总量)为抓手,以“四大

战略”(传统产业抓支柱、新型产业抓标杆、重点行业抓龙头、中小企业抓双创)为指引,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 二、基本目标 1、201X年我县有规上工业企业52户,今后两年确保每年退出和进入规上工业企业互抵后,净增不少于1户,进一步夯实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 2、201X年完成县制定的增长目标,确保超过全市平均增幅水平。 3、提升传统产业。实施X省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工程,以“控产能、提素质、优结构、增效益”为方向,按照“淘汰低端、提升中端、发展高端”原则,通过推进兼并重组、提升装备水平、优化品种结构、延伸产业链条,积极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突破、修复传统动能。 三、项目支撑 201X年预计可投产重点工业项目11个,涉及能源、轻工、机械加工、新型材料、食品加工等多个行业。投资总额为 18.38 亿元,可实现产值 39.88 亿元、税金 4.17 万元。煤焦产业要挖掘潜力延伸产业链,实现比较优势;铸造行业要环保达标复产,积极转型升级;肉制品加工业要做强品牌,拓展市场;新型产业要大力扶持,发展可持续项目,201X 年、2020年每年增加10%以上的项目。 四、工作重点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发表时间:2018-09-30T11:57:15.05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作者:丛众华 [导读] 乳山市把新旧动能转换作为产业突破和振兴的牛鼻子,通过创新引领、资本驱动、项目突破、人才聚合。 中共乳山市委党校山东乳山 264500 乳山市把新旧动能转换作为产业突破和振兴的牛鼻子,通过创新引领、资本驱动、项目突破、人才聚合、转型发展等路径,做大增量、优化存量,实现经济动力、结构、方式的同时转变。 一、科技引擎跑出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度” 新旧动能关键要靠企业来实现。乳山从解放企业家思想入手,通过分批次外出考察参观、开展同行业观摩交流、邀请专家传经送宝等多种形式,给企业家“补脑换脑”,让企业家开阔眼界,转变思想,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例如,乳山力久电机用于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的资金超过1亿元,先后建成了国内唯一一家经加拿大标准协会认可的企业型效能实验室和国内领先的电机综合实验室,并且常年与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科研院校产学研合作攻关节能降耗电机,该企业生产的节能电机较普通电机可节能30%。 首先,新旧动能转换需要政策“输血”。上半年,乳山召开产业振兴大会,出台涵盖11大领域、涉及产业“全链条”培育的110项扶持条款,财政对实体经济的直接奖补总额度由原来每年的800万元扩大到1.5亿元。特别是在扶持企业创新上,通过设立基金奖励企业自主研发、产学研合作等,搭建技术转移、双创等平台建设,推动协同创新深度发展等举措,大力培育创新种子企业,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其中,华信食品是乳山一家老牌企业,靠来料加工海产品出口发展起来。近年来,通过不断创新和产品研发,企业逐步打造成集技术研发、高端育种、科学育苗、绿色养殖、精深加工、仓储物流、内外贸易和休闲垂钓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航母”集群。在政策红利带动下,乳山企业苦练内功,大力开展技术改造和装备提升,实施“机器换人”和“智慧工厂”建设。据统计,前一季度,乳山重点企业销售收入增长9%,增长面超八成。如,威海伯特利萨克迪公司是一家以生产铸铝转向节和控制臂为主的汽车制动企业,投产时就接到了通用汽车为期5年的供货合同。虽然公司发展前景广阔,但自投产至今,该公司每年的技改支出均过亿元。如今,伯特利成功跻身宝马、沃尔沃等知名品牌公司的一级供货商,抢占世界伯特利萨克迪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通过技改注入新动能。汽车安全系统领域高端市场,启动了二期项目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铸铝转向节生产基地。 其次,为激发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力量,乳山在机关干部中开展机关作风转变,通过“一线标兵评选、我为基层解难题、整治不作为促勤转作风”等活动,提高机关干部站位,让干部实打实为企业谋发展。今年以来,乳山市级行政许可事项精简到269项,压减43.6%,开通企业信箱和热线,为企业诉求提供“绿色通道”,发改、经信、科技等主要部门与企业结“亲戚”,帮解企业难题超过百个。 二、资本引擎为新旧动能转换注入“活水” 产业基金是乳山推动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先手棋”。从资本运作层面来看,国有资本出资成立的产业基金不以盈利为目的,上连项目资源,下接社会资本,为项目和资本搭建桥梁,将资源变成项目。从自身资源看,乳山是烟台苹果主产区,是中国纬度最高的露天茶叶生产基地,拥有50万亩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养殖海区,优质的资源亟需资本杠杆撬动,才能充分激活产业和经济属性。日前,乳山市与大连獐子岛集团就合作开发海洋牧场达成框架协议,双方通过共同组建海洋产业投资基金,吸引社会资本,重点围绕海洋牧场建设、牡蛎品牌运营、苗种研发等,建设现代化、可循环的海洋牧场产业。 为此,乳山打好财政资金、金融、社会资本、基金、担保、保险组合拳,成立新兴产业投资公司,采用母子基金模式,组建了总规模60亿元的清科母基金及全域旅游、海洋牧场、中国北茶、大健康等领域的产业子基金,通过政府搭建平台,发挥产业基金的放大杠杆作用,深耕旅游、海洋牧场、茶叶、大健康等本地优势产业,实现资源变资本、资本撬实体,释放发展新动能。 高新科技项目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加速器。为解决高新科技项目少、落地难等问题,乳山组建科技创新产业基金,在全球挑选高精尖科技成果项目,通过引入上市公司、运营团队,将技术、资本、运营等有效对接,实现高新技术项目落地生根。今年以来,乳山探索组建10亿元的“中以”科技创新产业基金,与以色列蓝色经济中心合作建设中国(乳山)?以色列科技创新中心和中以科技产业园,筛选了一体化水处理、绿色电缆、轻量化电池等科技项目。通过资本运作,将以色列高科技产品和技术引入乳山,“无中生有”发展高科技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项目引擎打造新旧动能转换“样本” 一个好项目就是一个新增长点,一批好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为了让项目建设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动机”,乳山转变招商模式,变粗放招商为精准招商和专业招商,在北京、上海设立区域招商部,在日本、欧美等地聘请专业招商顾问,搭建“1+1+2”专业招商队伍,委托招商中介机构开展代理招商,构建多位一体的专业招商体系。目前,通过打造招商“正规军”,今年以来,乳山签约50余个重点项目,开工15个投资过亿元的项目,储备碳纤维小镇、氢燃料电池等80余个优质项目。引进项目要从原来的引进一个工厂转变为引进人才、技术和整个支撑体系。新常态下,乳山人坚持招商招才齐头并进、相融相促。为大力留住人才,乳山实施海纳英才计划,突出人才优先发展的政策导向,出台人才奖励政策,对高层次人才来乳给予创业扶持。同时,乳山还将目光投向海外,与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建了总规模10亿元的中国留学人才创新创业天使基金,共建中国留学人才全球高新技术研发基地和国家人才港,联合风投机构、上市公司共同筛选、投资、孵化优秀海内外技术精英创业项目,打造海内外技术精英创业“桥头堡”和海外人才离岸创业项目。目前,东方田园小镇规划建设的一个项目,依托周边原有的300多亩高效苹果园和鲁酱酒厂,同步规划建设了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基地、生物科技体验中心、电商中心,打造集生态农业、实体工业和现代旅游、电商服务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板块。从原本独立的农业种植、工业生产到如今成为涵盖工业科技旅游、休闲观光采摘、健康养生保健、电子商务服务为一体的“新六产”项目,东方文旅小镇是乳山以重点项目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一个切片。 企业兴则产业兴,工业强则经济强。在科技、资本和项目引擎的带动下,目前,乳山先进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增幅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0.27个百分点,制造业税收增长15%。乳山,新旧动能转换的宏伟蓝图愈发绚丽,一个经济增长新极正绽放出璀璨光芒。

创新引领发展-来自苏州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报告

创新引领发展来自苏州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报告 发布时间:2010-03-02 10:49:47 上海开发区协会【大中小】 作者:苏州日报燕冰宗文雯 【转型进行时】 15年,5家工厂、1个研发中心、1个全球分拨配送中心,三星集团在苏州工业园区的投资发展轨迹悄悄地划出了与园区转型升级相吻合的微笑曲线。1995年,韩国三星投资1.5亿元在园区设立的第一家企业三星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破土动工。接踵而来的是三星家电、显示器、笔记本的制造基地,园区成为三星集团海外最大的制造车间,2005年苏州工厂成为三星笔记本电脑全球唯一生产基地。尽管到2003年三星半导体园区工厂生产的产品技术与母公司实现了同步,尽管生产的是具有先进技术的电子产品,然而,园区仅仅是把车间操作工的角色扮演到了极致。转机,出现在了2006年。三星集团将研发中心也转移至苏州,进一步降低成本,达到零库存的生产管理运作。园区三星的研发力量占到三星总部研发机构的10%。 2008年,三星半导体全球分拨配送中心来了。作为物流分配调送的心脏,这个机构原先仅设立在韩国本土和香港。 制造业投资项目的成功和发展需求,使研发机构和物流中心的进驻成了十分必要的步骤。2009年10月,三星电脑在园区的新研发大楼启用,三星集团越发加快了研发本地化的步伐。苏州研发中心内的研发人员也将从原先的200名增至300名,而且研发规模将与韩国总部平分秋色。未来的趋势是,三星在园区的研发中心规模将超过韩国总部。从简单制造,逐渐开始生产高端产品、研发高端产品,集生产、研发、服务、物流配送为一体,昔日的车间操作工要摇身变作“全能运动员”。 【下一站展望】 向产业链、价值链两端延伸,是园区给现有制造业转型升级定下的明确目标。 经过多年招商引资,园区已基本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制造、机械制造、化学制品及医药制造、造纸及纸制品制造、金属及非金属制品制造等产业为主的制造业生产体系。其中电子信息制造和机械制造两大产业更以高度产业集聚规模,成为引领园区工业经济发展龙头,成为园区主导产业。根据《苏州工业园区3+5产业发展报告》,园区主导产业升级转型将突破和改善两头在外的车间式生产经营模式,提升主导产业技术发展水平和规模能级,引导和推动产业向产业链和价值链两端延伸。产品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内外销相对均衡,还要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才能称得上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

潍坊市地质简介

第一类地质 潍坊市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我国东部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和第二沉降带的衔接部位。 沂沭断裂带纵贯山东南北,其西部为鲁西隆起区,东部为鲁东古隆起区。潍坊市所辖各县(市、区)横跨鲁东古隆起区西部、鲁西隆起区东部及沂沭断裂带北段,3个次级构造单元。 第一辑地层 境内地层发育较齐全,太古界及元古界变质岩系组成东西两地块的结晶基底;古生界及中生界分别不整合于两侧古老结晶基底之上;新生界形成断陷盆地、山间盆地河湖相沉积和沿海滨海相沉积。 辖区内地层属华北地层区。以沂沭断裂带的昌邑--大店断裂为界将山东分成鲁东、鲁西两个地层分区。两分区地层发育有很大的差异,沂沭断裂带内与鲁西相近,但也有差别。潍坊市位于鲁西地层分区的东北部,包括潍坊小区和泰安小区的东缘;鲁东地层分区西端,包括蓬莱、莱阳、胶南3个地层小区的西部。 属鲁西地层分区的有寿光、青州、临朐、昌乐、潍城、坊子、寒亭和昌邑、安丘的西半部。出露的地层是太古界泰山群;上元古界(震旦亚界);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中、下统);石炭系(中、上统)、二迭系;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缺失下元古界;古生界志留系、泥盆系、奥陶系上统、石炭系下统;中生界三迭系。 属鲁东地层分区的有高密、诸城、五莲和昌邑县东部,安丘县的东半部。出露的地层是下元古界胶南群,五莲群和粉子山群;中生界侏罗系(上统莱阳组)、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缺失上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侏罗系中、下统。辖域内出露地层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 泰山群(Art) 分布于沂山凸起和汞丹山凸起。上部和下部为泥砂质碎屑岩建造,中部为碎屑--火山岩建造,岩石普遍受中高级变质作用,属铁铝榴石角闪岩相,混合岩化和花岗岩化作用强烈。根据岩石组合和原岩建造,自下而上分为万山庄组、太平顶组、雁翎关组、山草峪组。 万山庄组(Artw) 分布于临朐县辛山、蒋峪一带。主要岩性为黑云斜长片麻岩夹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变粒岩、黑云角闪片岩、斜长角闪岩和各种混合岩。同位素年龄24.25亿年。 太平顶组(Artt) 出露于昌乐县马驹岭等地。本组岩性主要有黑云斜长片麻岩、夹角闪斜长片麻岩、二云斜长片麻岩、黑云石英片岩、含矽线石黑云斜长片麻岩等。同位素年龄23.24亿年。 雁翎关组(Arty)

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以下是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我市机械制造、印刷装订、建筑材料、交通运输四大传统产业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逐步发展而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曾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在科学发展的新阶段,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需要看,从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看,我市四大传统产业竞争优势逐步弱化,发展后劲相对不足。如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推我市科学协调发展,是推进繁荣幸福新**建设的重要课题。为此,市政协组织精干力量深入基层,采取走访座谈,调查问卷等形式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具体调研与建议如下: 一、传统产业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 据统计,截止到“十一五”末,全市共有传统产业1153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安置就业人员59736人,占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纳税32098万元,占当年全市税收的%。分析“十一五”期间传统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企业规模偏小。我市1153家传统产业中,规模以上企业(年产值XX万元以上)仅为47家,占总数的%。这表明传统产业中具有龙头带动作用、较大规模企业少,应适时转型升级。二是

纳税贡献不够大。XX—XX年我市传统产业纳税分别为27454万元、26344万元、28948万元、30968万元、32098万元,分别占当年全部税收的%、%、%、%、%。总体看“十一五”期间传统产业纳税贡献呈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不大,占当年全部税收比例呈逐年递减之势。与高新技术产业相比较而言,以XX年为例,XX年118家高新技术产业纳税52769万元,而1153家传统产业纳税额仅为32098万元,仅占传统产业个数10%的高新技术产业却创造了传统产业倍的税收,这表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三是吸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我市四大传统产业遍布城乡,截止XX年底共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近60000人,为新时期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积极贡献。四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前景可期。我市四大传统产业均属民营性质中小企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但是正所谓“船小好调头”,中小企业应对个性化、多样化、快速变化市场需求的反应能力比较强。加之,四大传统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对稳定的市场,相对成熟的经营模式,有了比较坚实的发展基础,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根本条件。 通过全面分析传统产业发展现状,制约传统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科技投入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我市绝大多数传统产业由于企业规模较小,原始资金不充裕,在市场行情

2016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项目实施方案

2016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面向电力系统的RFID芯片研究设计与生产管理中的深度应用 承担单位: ##集团有限公司(盖章)重点任务: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集成创新应用 所属地区: 推荐单位: 填报时间:

第一部分:承担单位和项目基本情况表 承担单位基本情况表

项目基本情况表

第二部分: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背景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国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中国与世界各国面临“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和挑战,制造业的振兴与腾飞已经成为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力设备作为推进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企业的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作为我国电力设备行业的大型骨干和龙头企业,我国特高压、智能电网、新能源发电等重大装备研发制造基地,正在积极制订和逐步实施本企业的智能制造行动计划,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努力打造国家电力设备制造业创新中心示范单位,实现现代产业转型升级,建成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能源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产业集群。 近年来,集团开始尝试将RFID、图像识别和激光蚀刻等自动化标识技术应用于变压器、开关柜、智能仪表、充电桩等核心的产品,采集产品、设备、零部件所关联的标识数据,用于产品制造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支撑面向工厂内的柔性制造和智能生产。 本项目中,##集团将与浙江省电力公司联合共同研究面向电力系统的RFID芯片研究设计与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希望突破电力设备的身份识别系统与制造厂商、使用单位之间相关信息系统的集成与互联,形成电力设备全生命周期完整数据链,实现电力系统中电力设备的实时定位追踪与全过程透明化管理,在提高电力设备流转效率的同时,推进电力设备与生产、建设等管理对接,从而实现电力设备全供应链闭环管控。 (二)项目目的

潍坊发展史

潍坊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在这里生活定居。安丘夏商代,境内有斟灌、寒、三寿等封国。周初,武王封太公望于齐,都营丘(今昌乐境内)。春秋时期,现市辖区分属齐、鲁、杞、莒等国。战国时,大部属齐,诸城等地属鲁。秦代,东部属胶东郡,高密置县,西部属临淄郡,东南部属琅琊郡。汉代,市境为青、徐2州刺史部所辖,分属北海、琅琊、齐3郡和甾川、高密、胶东3国。三国时,地属魏。南北朝时,南朝地为刘宋,北朝地属元魏。隋代市境属北海、高密郡。唐代属河南道,青、密2州。元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置益都路。明朝市境置青州、莱州2府,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清朝为青州、莱州2府所辖,属山东省。民国时期,先属胶东道、莱胶道、淄青道,1927年裁道后属山东省。1948 青州 年潍县解放,成立潍坊特别市(省直辖)。1949年6月潍坊特别市改称潍坊市,仍为省辖市。1950年,潍坊市撤销,1951年重建潍坊市,为县级市,属昌潍专署。1967年3月13日,昌潍专区改为昌潍地区。1981年7月,昌潍地区改名潍坊地区。1983年10月,撤销地区建制,改建省辖(地专级)市,沿用原潍坊名称,实行市管县体制。现辖奎文、潍城、坊子、寒亭4区,青州、诸城、安丘、昌邑、寿光、高密6市(县级),临朐、昌乐2县,共有64个镇、54个街道办事处、9600个自然村。1987年,撤销益都县,设立青州市。1987年4月20日,撤销诸城县,设立诸城市。1992年12月7日,将潍坊市的五莲县划归日照市管诸城 辖。1993年6月1日,撤销寿光县,设立寿光市。1994年1月18日,撤销安丘县,设立安丘市。1994年5月18日,撤销高密县,设立县级高密市。1994年6月10日,撤销昌邑县,设立县级昌邑市。1994年5月23日,设立潍坊市奎文区,将原潍城区白浪河以东的东关、东园、院校、新城4个街道办事处,大虞、廿里堡、梨园3个镇和军埠口镇的刘家沙窝、李家沙窝、南家、郭家、吕家、高家涧头院、武家涧头院7个村,寒亭区郭家官庄镇的李家朱茂、杜家朱茂、玄家朱茂、辛庄、王家潭里、小南潭、西金马、东金麻8个村划归奎文区,区人民政府驻胜利东街。2003年6月30日,将安丘市南流镇划归潍坊市坊子区管辖。2003年7月4 山东潍坊-风筝的故乡 日,山东省政府批复同意将坊子区清池街道办事处划归奎文区管辖。2003年底,全市共有152个乡镇、38个街道办事处,9600个自然村。2007年,潍坊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调整后,全市共67个镇,1个乡,49个街道。其中:将安丘市的黄旗堡镇、赵戈镇,昌邑市的太保庄镇划归坊子区管辖;将寿光市的大家洼街道划归寒亭区管辖。2009年,将昌邑市饮马镇的48个村,北孟镇的横路屯、大陈、大石门等3个村,高密市阚家镇的27个村,井沟镇的7个村,相州镇的8个村划归坊子区太保庄镇管辖。将安丘市景芝镇的14个村划归坊子区赵戈镇管辖。2010年,诸城市撤销桃林乡设立桃林镇;坊子区撤销黄旗堡镇设立黄旗堡街道办事处;寒亭区撤销高里镇、朱里镇,分别设立高里街道办事处和朱里街道办事处;青州市撤销黄楼镇设立黄楼街道办事处;昌邑市撤销围子镇设立围子街道办事处。

新常态背景下中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新常态背景下中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导读: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工业面临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全球产业格局面临重构,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方兴未艾,锁定在全球产业链低端的中国工业也站在了一个转折点上,“转型升级”便成为了中国工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传统支柱产业作为中国工业经济的“中流砥柱”也必将寻求自己发展之路。现实中,各地纷纷报道了传统支柱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成功案例,但综合各区域传统支柱产业发展的现实,中国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过程并不顺利,其中各类资源纷纷从实体经济中逃离,表明产业发展缺乏新的投资机会和利润增长点,而个别成功的案例并不能形成中国整体工业转型的主力支出。为了适应常态的发展形势,中国传统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已然成为一项重点工程。当前,中国的传统支柱产业的支撑力明显弱化,支撑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亮点明显缺乏。为此,中国传统支柱产业需要向创新化、集群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 一、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 当前学界并没有非常严格地对产业转型升级进行完整定义,通常认为,所谓产业转型升级就是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升级,从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向低污染低能耗产业升级,从粗放型产业向集约型产业升级。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关键是技术进步。不仅仅是引进先进技术,而且需要在此基础上消化吸收,对其进行改进,并实施技术创新从而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技术体系。 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两个概念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产业转型更多地强调的是“转”,包括由低附加值产业转向高附加值产业,由投资驱动型产业转向创新驱动型产业,由粗放型产业转向集约型产业,由资源消耗型产业转向资源节约型产业,由环境污染型产业转向环境友好型产业;产业升级更多地强调的是“升”,包括产业链条升级、产品升级、工艺升级、功能升级。产业转型实际上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类似,而产业升级其实质就是提升产业在价值链上的地位。当然,转型与升级不可分割,相辅相成,以转推升,以升促转。 ★工艺升级: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提升生产效率; ★产品升级:推出新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 ★功能升级:向上下游价值链延伸,主要是由加工环节向研发、设计和营销、品牌等环节延伸,提升产业附加值;

煤化工产业概况及其发展趋势

煤化工产业概况及其发 展趋势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我国煤化工产业概况及其发展趋势 煤化学加工包括煤的焦化、气化和液化。主要用于冶金行业的煤炭焦化和用于制取合成氨的煤炭气化是传统的煤化工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它们将进一步得到发展,同时以获得洁净能源为主要目的的煤炭液化、煤基代用液体燃料、煤气化—发电等煤化工或煤化工能源技术也越来越引起关注,并将成为新型煤化工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方向。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对煤炭行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其综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煤化工产业发展概况 1. 1 煤炭焦化 焦化工业是发展最成熟,最具代表性的煤化工产业,也是冶金工业高炉炼铁、机械工业铸造最主要的辅助产业。目前,全世界的焦炭产量大约为~亿t/a,直接消耗原料精煤约亿t/a 。受世界钢铁产量调整、高炉喷吹技术发展、环境保护以及生产成本增高等原因影响,工业发达国家的机械化炼焦能力处于收缩状态,焦炭国际贸易目前为2500万t/ a。 目前,我国焦炭产量约亿t/a,居世界第一,直接消耗原料煤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14%。 全国有各类机械化焦炉约750座以上,年设计炼焦能力约9000万 t/a,其中炭化室高度为4m~5.5m以上的大、中型焦炉产量约占80%。中国大容积焦炉(炭化室高≧6m)已实现国产化,煤气净化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干熄焦、地面烟尘处理站、污水处理等已进入实用化阶段,焦炭质量显着提高,其主要化工产品的精制技术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焦炭成为我国的主要出口产品之一,出口量逐年上升,2000年达到1500t/a,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焦炭出口国。 从20世纪80年代起,煤炭行业的炼焦生产得到逐步发展,其中有的建成向城市或矿区输送人工煤气为主要目的的工厂,有的以焦炭为主要产品。煤炭行业焦化生产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焦炉炉型小、以中小型焦炉为主,受矿区产煤品种限制、焦炭质量调整提高难度较大,采用干法熄焦、烟尘集中处理等新技术少,大多数企业技术进步及现代化管理与其他行业同类工厂相比有较大差距。 1.2 煤气化及其合成技术 1.2.1 煤气化 煤气化技术是煤化工产业化发展最重要的单元技术。全世界现有商业化运行的大规模气化炉414台,额定产气量446×106Nm3/d,前10名的气化厂使用鲁奇、德士古、壳牌3种炉型,原料是煤、渣油、天然气,产品是F-T合成油、电或甲醇等。 煤气化技术在我国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机械、建材等工业行业和生产城市煤气的企业,各种气化炉大约有9000多台,其中以固定床气化炉为主。近20年来,我国引进的加压鲁奇炉、德士古水煤浆气化炉,主要用于生产合成氨、甲醇或城市煤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