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最佳疗法

坐骨神经痛最佳疗法

坐骨神经痛最佳疗法

坐骨神经痛是以坐骨神经径路及分布区域疼痛为主的综合征,病因多种多样。绝大多数患者的坐骨神经痛是继发于坐骨神经局部及周围结构的病变对坐骨神经的刺激压迫与损害,称为继发坐骨神经痛;少数系原发性,即坐骨神经炎。

首先要明确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原因,如果是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所致,通过手术切除椎间盘,解除压迫,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如果是因为坐骨神经炎,梨状肌炎引起,进行热敷按摩处理,应用对症止痛药物是首选的治疗办法。

坐骨神经痛的最佳治疗方法

1、卧床休息:卧床休息是坐骨神经痛症患者可以采用的一种十分简单,但又较为有效的措施,卧床休息是保守治疗的基础。

2、中药治疗:使用济愈堂坐骨顺古安玉贴,可以祛风散寒、解痉通络,活血化淤为目的。因此使用外用中药是最佳的选择。

3、封闭疗法:急性期可采用此方法,但是打封闭针,就是直接把药物注射到椎管内或神经根周围,局部麻醉以达到止痛效果。封闭药效过后症状马上又恢复。

4、辅助疗法:疼痛发作时,可用冰敷患处30-60分钟,每天数次,连续二至三天,然后以同样的间隔用热水袋敷患处,温度不可太高,以舒适为宜。

5、针灸疗法:用针灸刺激患病部位,可缓解疼痛症状,适合症状偏轻的患者,也可辅助其它疗法一起使用。

坐骨神经痛的自我缓解方法

1、脚后跟腾空:在地上放一摞书,5cm高左右就可以,然后脚尖踩在书上,脚跟要在空中悬着,坚持的时间要看自己的忍耐能力。

2、平躺抱大腿抬小腿平躺,一条腿平放,双手固定住患侧大腿,缓缓伸直膝关节至后腿肌肉轻轻拉紧或有牵扯疼痛的感觉,停留10秒后放松,连做5-10次。

3、平躺抬腿:仰卧,下肢伸直,患肢主动上抬,上抬至大腿后侧有拉紧或疼痛感时,停5-10秒钟放下,连做5-10次。

4、热敷:热敷可以放松肌肉,也可以缓解疼痛。

5、疼痛期间多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尤其是搬重物或弯腰检东西的动作应避免。

6、防潮保暖:防止受寒受湿,尤其在运动出汗以后不可受凉,应保持干燥,不能久坐或躺卧于凉湿地面。

坐骨神经痛最好的治疗方法

坐骨神经痛最好的治疗方 法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坐骨神经痛最好的治疗方法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病变,沿坐骨神经通路即腰、臀部、大腿后、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发生的疼痛症状群,坐骨神经是支配下肢的主要神经干,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域内(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脚的外侧面)的疼痛。本病男性青壮年多见,单侧为多,疼痛程度及时间常与病因及起病缓急有关。 坐骨神经痛的临床表现: 1、根性坐骨神经痛:起病随病因不同而异。最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常在用力、弯腰或剧烈活动等诱因下,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少数为慢性起病。疼痛常自腰部向一侧臀部、大腿后,腘窝、小腿外侧及足部放射,呈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咳嗽及用力时疼痛可加剧,夜间更甚。病员为避免神经牵拉、受压,常取特殊的减痛姿势,如睡时卧向健侧,髋、膝关屈曲,站立时着力于健侧,日久造成脊柱侧弯,多弯向健侧,坐位进臀部向健侧倾斜,以减轻神经根的受压。 2、干性坐骨神经痛:起病缓急也随病因不同而异。如受寒或外伤诱发者多急性起病。疼痛常从臀部向股后、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放射。行走、活动及牵引坐骨神经时疼痛加重。压痛点在臀点以下,Lasegue征阳性而Kernig征多阴性,脊椎侧弯多弯向患侧以减轻对坐骨神经干的牵拉。

坐骨神经痛的危害: 目前,大部分人都将坐骨神经痛作为一种病来看待,专家王怀庆解释说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坐骨神经痛并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由其他疾病引起的症状,危害是非常大的。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多于受寒和感染有关,会和肌炎、肌纤维组织炎等一起产生,以单侧为多见的,严重的可能致残。而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大都是由于临近结构的病变所引起的,患者也会疼痛难忍,久而久之会造成脊柱侧弯,影响到正常的站姿和坐姿。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坐骨神经痛西药久治不愈,是腰椎病变压迫导致,职业病的表现。中医遵循通则不痛的原理,采用外敷 治、作用持久,可以达到疏通经络,消肿止痛的作用,能从根本调治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的运动疗法: 坐骨神经痛多发于单侧 ,夜间加重 ,咳嗽、大便时加重。坐骨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的主要是由于坐骨神经炎症病变引起 ;继发性的则多由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增生、腰和臀部的软组织损伤以及盆腔、椎管内病变引起。患者除避免着凉外 ,适当加强腰腿部功能锻炼 ,会获得良好效果。

坐骨不一样高

坐骨不一样高 坐骨神经痛是以坐骨神经径路及分布区域疼痛为主的综合征。坐骨神经痛的绝大多数病例是继发于坐骨神经局部及周围结构的病变对坐骨神经的刺激压迫与损害,称为继发坐骨神经痛;少数系原发性,即坐骨神经炎。 第一,不睡软床,一般情况下,患者在患有坐骨神经的疾病时,我们尽量的要避免长期的睡软床,因为软床它非常不利于患者坐骨神经的疾病,并且不能够起到保护的作用还会使病情有所加重,在睡眠时,我们最好用采取硬板床,这样才能够有助于恢复脊柱的复位从而使病情能够得到很大的缓解。 第二,不穿高跟鞋,通常来说,如果是女性患有坐骨神经的疾病时,我们一定要避免穿高跟鞋,因为高跟鞋会使病情有所加重,并且也不利于脊柱的恢复,最好是采用平跟鞋来进行穿着。 第三,不可提重物,对于坐骨神经的患者来说,无论是在发病期还是休养期,我们一定要注意腰部的防护,要避免出现抬举重物的现象,以免使腰部出现在次的损伤。 第四,要适当运动,患者在患有坐骨神经疾病的期间,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适当的加强身体上的锻炼,这样不仅能够增强身体的素质,同时还能够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使病情能够达到快速的好转。 第五,注意腰部保暖,腰部保暖对于坐骨神经的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换季期间患者一定要将腰部做好积极的防护措施,适当的可以采用加热带来对腰部加热,以免使腰部受凉造成神经炎症。 坐骨神经痛自我疗法 1、针灸疗法 针灸是传统中医学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往往在对坐骨神经痛这类疾病的治疗上有着极为明显的效果。可以用针灸的方式刺激患者的发病部位,用来缓解疼痛,如果可以配合其他的方式一起使用的话,所产生的效果会更好一点。 2、中药调理 使用济愈堂坐骨顺古安玉贴,修复坐骨神经病变。可以达到摆脱坐骨神经疼的目的。 3、推拿疗法 不少坐骨神经痛的患者常常会采取推拿疗法,因为推拿可以很好的缓解患者的痛苦,因此受到了很多患者的欢迎。推拿疗法的办法也十分简单,沿着患者的腰背部位向下按摩,需要注意过程中控制好力度,避免对患者的伤情造成影响,经常推拿的话可以让患者气血通畅,使得身体肌肉得以调整。 4、加强锻炼 在发生坐骨神经痛之后,不少患者就开始一味地卧床休息,其实这是不对的。要想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话,需要进行适当地运动。通过这些运动来矫正患者的姿势,对于患者的病情也有着不错的帮助。坐骨神经痛患者可以做一些保健操,或者是散步等运动。

坐骨神经痛会有什么后果

坐骨神经痛会有什么后果 坐骨神经是支配下肢的主要神经干,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域内的疼痛,包括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背部等。出现坐骨神经痛后就要去医院及时检查和治疗,以免影响后期治疗。 坐骨神经痛的自我疗法 1、运动疗法:建议病人可以在地板上铺一个垫子的,而且病人可以平躺在上面的。然后自己抬起双脚和腿。需要顺时针画圈,先画十个,然后再逆时针去画十个圈,最后双手抱住膝盖左右晃。 2、中药调理:拥【济愈堂坐骨.贴】,萄宝找,不行、管~褪,能达到摆脱坐骨神经疼的目的。 3、平时尽量不要大幅度弯腰,可以常练习倒行(往后走)缓解椎间压力,不要干重活,尽量避免对腰部负荷较大的动作。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久坐久立后多活动一下,不跷二郎腿,不坐沙发和较矮的座椅,睡硬板床。 4、平常要非常注意保暖,如果着凉的话也会恶化病情的,对于坐骨神经痛不仅仅要治疗,更加要预防,在平常生活当中,就应该养成良好的坐姿,经常活动活动,不要久坐,多注意这些小细节,就可以远离疼痛的困扰。 5、在平常生活中,坐骨神经痛的患者是最好不要穿高跟鞋,高跟鞋也非常容易引起病症的恶化,床要睡硬一点的,不要睡弹簧

床,尽量不要去从事过重的体力劳动,体育锻炼要适量,不能过量。 坐骨神经痛吃什么好 1、瘦肉,含有多种蛋白质营养物质,对身体营养的补充以及病情的恢复有帮助。 2、海带,属于海藻类食物,对神经疼痛具有缓解的作用,对患者有利。 3、核桃,属于干果类食物,对神经疼痛的恢复是有帮助的。 4、多喝水,患者应多摄取水分,并避免咖啡、汽水、香烟等刺激物。 5、多吃水果、蔬菜、核果、种子、谷类等有益的食物。 6、多吃富含钙质的食品,如牛奶、奶酪、酸奶、豆制品; 7、多吃燕麦,经常食用燕麦町改善神经的总体状况,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8、维生素和纤维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它是神经代谢非常重要的物质,维生素C、维牛素D等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坐骨神经疼的位置图片

坐骨神经疼的位置图片 坐骨神经痛是以坐骨神经径路及分布区域疼痛为主的综合征。坐骨神经痛的绝大多数病例是继发于坐骨神经局部及周围结构的病变对坐骨神经的刺激压迫与损害,称为继发坐骨神经痛;少数系原发性,即坐骨神经炎。 方法/步骤 1 坐骨神经痛症状: 病人腰部不能直立,他要屈膝、屈髋,走路的时候脚尖沾地,脚部不敢完全踩实 2 坐骨神经痛原因: 腰源性的: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的骨性关节炎,腰椎管狭窄,骶髂关节的损伤,骶髂关节炎非腰源性的:坐骨神经走形部位周边的组织,压迫坐骨神经3 坐骨神经痛病人腰部反应: 病因是腰源性的,会腰部疼痛病因不是腰源性的,腰部疼痛会轻一些 4 坐骨神经痛治疗方法:

对因治疗,如果病因是腰源性的,比如是腰椎间盘突出,就要按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如果病因是周围组织卡压,就要搞清楚周围组织的原因,把肌肉放松或者把炎症解除,坐骨神经疼就会明显的缓解 5 中药: 使用济愈堂坐骨顺古安玉贴,修复坐骨神经病变。可以达到摆脱坐骨神经疼的目的。 6 卧床休息注意事项: 卧床休息比较有效缓解疼痛的比较典型的一个姿势就是膝肘卧位:趴在床上屈膝,然后曲肘,弓着趴在床上这样能够把坐骨神经的神经孔放到最大的一个程度,这样时压力最小,所以说这种姿势能够非常有效的缓解坐骨神经疼7 坐骨神经疼的自我康复方法: 坐骨神经疼的急性期缓解了以后,可以适当的做点轻度的体育锻炼做做腰椎的保健操,可以恢复腰部和腿部的肌肉力量,达到一个比较好的预防作用 坐骨神经痛的日常护理: 1 防止吹太久的风,夏天天气炎热,大量的汗液外流,风扇,空调的长时间吹袭,很容易就导致坐骨神经痛。所以,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也不可贪凉哦。 2 防寒,冬天要时刻注意保暖,晚上睡觉时要防止肩关节外露。 3 避免外伤日常生活要注意安全,避免受伤。在运动受伤之后要及时医治。 4 多平躺休息,平躺在床上可以减轻神经和病变组织的张力和水肿,以此缓解坐骨神经痛。当病情得到缓解,在适当的运动运动。 5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疼痛比较严重的患者,需要对症下药。

绝对秘方(腰突、坐骨神经痛)

[转载]绝对秘方(腰突、坐骨神经痛) (2012-10-29 01:02:21) 转载▼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绝对秘方(腰突、坐骨神经痛)作者:闲在居士 作者:混元整体 此方为旧社会本地一地主家中所藏。相传古时地主家中有人患腰腿痛久治不效,后重金请名医岳先生开出此方,配成药酒一剂而愈。地主把此方写在墙上,流传至今。此方在当地流传甚广,我十年前在地主后人处偶然得到此方,看方子组成简单并无甚出奇之处,在遇到不愿长期吃苦药的病人时开出此方,经治不少病人有效者竟占7成左右。今贴方于此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腰椎管狭窄、退行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综合症及不明原因的坐骨神经痛皆可用之)

组成: 当归12g 川芎12g 木瓜12g 牛膝12g 红花6g 大力草12g 炙乳香 12g 全虫70个肉桂15g 杜仲9g 二花15g 乌梅12g 陈皮12g 甘草15g 用水3斤煎熬后滤出药汁2斤左右加入白酒2斤,红糖2两、白糖2两。装入干净容器中保存。每次服1两,每日3次。 民间流传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方一副就好? 今天临县有个病人拿个方子来找我,让我看看能否服用,说她弟弟的腰突症几年前就是吃这个方子好的,并说方子很神!(家乡周围吃愈了好多人)。方子我贴上来让大家瞧瞧! 生川乌25g 当归15g 木瓜15g 砂仁15g 明雄10g 栀子15g 川牛膝15g 广木香15g 粉碎泛为水丸或装胶囊,大号胶囊每日三次、每次一粒。 腰突良方——药物渗透

腰突良方 去年有一教师腰疼的不敢站立,X光片示L4,5椎间盘突出,我单用五川灵仙汤九天后,X光片示正常片,后来我用此方,治疗颈肩腰腿疼也取得满意效果.具体操作是:药物组成:川芎20克,川乌20克,川牛膝30克,川断30克,川椒20克,威灵仙30克,木瓜20克,透骨草30克,鸡血藤30克,玄胡20克,乳香20克没药20克,芒硝(另包)50克,食醋250毫升。 临床上我把除芒硝,食醋外的药装到布袋中,把布袋放到微波盒中,把芒硝放入适量温水中搅拌,尽量溶解,溶液倒如入微波盒中,再倒入微波盒适量温水,瞒过药袋,然后放到微波炉中,高火五分钟,取出微波盒把食醋倒入其中,再高火五分钟,取出,待袋子不是很烫后放到患处,然后在袋上盖上一塑料这样保温.一次半小时,一天两次.效果确实很好,大家试试吧!临床上我不单用于腰突,其中颈椎病,肩周炎,肋间神经疼

潘同菋医师的中医保健疗法

潘同菋医师的中医保健疗法 中医的两大问题:①中医诊断必须客观化,②治疗疗效必须可重复性。 大家可以看到这三个圈圈,最上面的是“经络病”。许多人找中医治病,都是因为身 体酸痛。而大部分的酸痛症状,都是因为经络阻塞所造成Array的。 因此,只要透过针灸、按摩、拔罐或推拿等等的方法, 就可以达到疏通经络的效果,因此疼痛就会消失了。 不需要我问,通常病患都会继续问一个老问题:“那 这个痛会不会再回来,是不是根本治疗呢?” 我说:“通常是会的”。病患就会问:“那要如何根 本移除这些疼痛呢?”此时的答案,就是EMAS疗法的关键了。通常,所有经络不通的主要原因,都是受“伤寒”与“脏腑”所主宰的。因此,如果能够根本“去除伤寒”、“调和脏腑”,就可以达到大家梦寐以求的“根治”境界。 “去除伤寒”、“调和脏腑”是EMAS疗法的两大主轴,也是达到“根治”的基本原则。我的许多病患都体验过,只要真正达到“去除伤寒”、“调和脏腑”,许多几十年的 疾病都会消失的无影无踪,而且很少复犯! 反射经络牵涉到三个原则。 1.同名对应: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 2.阴阳对应+上下左右对应:规则如下, 手←→足 左←→右 太阳经←→少阳经 阳明经←→厥阴经 少阳经←→少阴经

所以,足少阳胆经←→手少阴心经,足阳明胃经←→手厥阴心包经。 3.表里对应:肝胆是表里关系。所以胆经会反射到肝经。同理,脾胃是表里关系,所以胃经会反射到脾经。 一、如何自己治疗头痛? 胆经虚症,最容易造成的就是偏头痛。 “足临泣”是治疗胆经头痛的有效穴位,任何短期或长期头痛的病 患都可以在严重头痛的时候按摩此穴位,不需要针灸,就会达到疗效。 (在脚的第四趾与第五指之间有一条长长的凹沟,由脚趾缝往脚踝的方向摸,沟的尽头就是足临泣。每个趾缝都有一条沟,脚拇指与第二趾的沟尽头就是肝经的太冲穴。知道太冲穴位置的人,以此类推,就很容易找到也是沟尽头的足临泣。) 二、如何自己治疗肩颈痛? 多数的肩颈痛都是伤寒病所造成的。 在此我必须定义,这里提到的肩颈痛,主 要是胆经的循行路线。这主要是在肩膀的肩井 穴附近(2),还有脖子与肩膀的交接处(1)。几乎 大部分的肩颈痛都会在这个区域。 凡是长年在肩颈交接部位(1)产生酸痛的 人,多数都是可以透过治疗胆经来达到治疗目的。治疗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在胆经上面找一个穴位叫做“丘墟穴”,透过按摩就可以立即解除这里的疼痛。 当然,如果可以找到一些去除伤寒的中草药,配合脚泡热姜水之后,再按摩这个穴道,就可以更迅速地解除肩颈部分的疼痛。 详细的根本治疗程序列之如下: 程序一:运用伤寒论原则开方,服用去除伤寒的中药方剂。由于社会大众没有读过伤寒论,每个人的状况也都不一样,为避免错误产生,在此我无法提出任何方剂给大家照著服用。 程序二:用热姜水泡脚约20分钟。热姜水可以去除寒气,热姜水泡脚至少要到小腿一半的位置才会有效。(请参考→温水泡脚) 程序三:按摩丘墟穴,右边肩颈交接处(1)酸痛就按右边,左边酸痛就按左边。按摩过程中会找到一些痛点,只要把这些痛点揉开,肩颈部位(1)就会立即松开。 肩膀痛的全息律分配在哪里呢?答案很简 单,都是在脚踝(内外踝)附近。因此任何多年肩 膀痛的人(不论是1或2),只要经常用热姜水泡 脚,然后按摩这些全息律的穴位,配合去除伤 寒的中草药或相关运动,就可以根本解决长年 困扰的肩颈痛,完全不需要治疗肩颈部位。不 论各位读者相不相信,只要照著我建议程序去 做,多数人会立即感到疗效的。

坐骨神经痛最好的治疗方法

坐骨神经痛最好的治疗 方法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坐骨神经痛最好的治疗方法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病变,沿坐骨神经通路即腰、臀部、大腿后、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发生的疼痛症状群,坐骨神经是支配下肢的主要神经干,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域内(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脚的外侧面)的疼痛。本病男性青壮年多见,单侧为多,疼痛程度及时间常与病因及起病缓急有关。 坐骨神经痛的临床表现: 1、根性坐骨神经痛:起病随病因不同而异。最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常在用力、弯腰或剧烈活动等诱因下,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少数为慢性起病。疼痛常自腰部向一侧臀部、大腿后,腘窝、小腿外侧及足部放射,呈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咳嗽及用力时疼痛可加剧,夜间更甚。病员为避免神经牵拉、受压,常取特殊的减痛姿势,如睡时卧向健侧,髋、膝关屈曲,站立时着力于健侧,日久造成脊柱侧弯,多弯向健侧,坐位进臀部向健侧倾斜,以减轻神经根的受压。 2、干性坐骨神经痛:起病缓急也随病因不同而异。如受寒或外伤诱发者多急性起病。疼痛常从臀部向股后、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放射。行走、活动及牵引坐骨神经时疼痛加重。压痛点在臀点以下,Lasegue征阳性而Kernig征多阴性,脊椎侧弯多弯向患侧以减轻对坐骨神经干的牵拉。

坐骨神经痛的危害: 目前,大部分人都将坐骨神经痛作为一种病来看待,专家王怀庆解释说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坐骨神经痛并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由其他疾病引起的症状,危害是非常大的。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多于受寒和感染有关,会和肌炎、肌纤维组织炎等一起产生,以单侧为多见的,严重的可能致残。而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大都是由于临近结构的病变所引起的,患者也会疼痛难忍,久而久之会造成脊柱侧弯,影响到正常的站姿和坐姿。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坐骨神经痛西药久治不愈,是腰椎病变压迫导致,职业病的表现。中医遵循通则不痛的原理,采用外敷 治、作用持久,可以达到疏通经络,消肿止痛的作用,能从根本调治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的运动疗法: 坐骨神经痛多发于单侧 ,夜间加重 ,咳嗽、大便时加重。坐骨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的主要是由于坐骨神经炎症病变引起 ;继发性的则多由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增生、腰和臀部的软组织损伤以及盆腔、椎管内病变引起。患者除避免着凉外 ,适当加强腰腿部功能锻炼 ,会获得良好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的预防和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家庭康复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治疗方法众多,而家庭康复也是恢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发病主要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受到相应的损伤或压力作用,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脱出压迫神经根所引起的腰痛、下肢放射痛及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一、流行病学特征 (一)发病率 国外学者以下腰痛为调查对象,有90%的人都有过体验,年发病率约15%,同龄女性比男性高。腰间盘突出的病人腰4~5、腰5-骶1占90%以上,年龄20~50岁多发,随年龄增大,腰3~4、腰2~3突出的危险性增加。 (二)诱发因素 1.退变 椎间盘的生理退变从20岁开始,髓核由婴儿时期的胶胨状逐渐脱水纤维化,脊索细胞退化坏死,至成人逐渐变成纤维软骨组织。纤维环的退变表现在胶原纤维增粗,并出现逐渐增宽的细小裂隙,若在外力作用下可造成纤维环撕裂,发生髓核突出。 2.职业 暴露于反复举重物、垂直震动、扭转职业的人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高。Fremyer观察表明,反复举重物>20Kg的人,44.4%的可出现腰痛:垂直震动职业如司机、摩托车骑手等,因长期受颠簸震荡,产生慢性压力,椎间盘易突出长期弯腰工作者因髓核长期被挤向后侧,受到较大的张力加之纤维环较薄弱而易发生突出。 3.吸烟 吸烟者下腰痛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其机理是吸烟者咳嗽增加椎间盘内压。另外,吸烟者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椎间盘乳酸产生增加,PH值下降,加速椎间盘基质的崩解。 4.心理因素 对从事的职业长期厌烦、焦虑或紧张,有恐惧心理的人群发生率高。 5.医源性损伤

诊断性治疗、腰穿和腰麻误伤椎间盘等,也可增加突出的危险性。 6.其他 寒冷、酗酒、腹肌无力、肥胖、多产妇和某些不良的姿势,也是诱发突出的危险因素。 二、病理 椎间盘具有多种感觉神经支配,当外力致纤维环破裂或髓核脱出时,局部组织破坏,P物质释放引起炎性反应,使疼痛感觉敏感;髓核组织中粘多糖和β-蛋白造成的局部自身免疫反应;神经根受压水肿引起创伤性炎症。久之神经根与破裂突出物发生粘连和纤维化,神经缺血,刺激硬膜囊,神经根及纤维环外部的窦椎神经引起下腰痛。 三、临床分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虽有多种分型方法,但大都以病理分型为基础,可分为:退变型、膨出型、突出型、脱出后纵韧带下型、脱出后纵韧带后型、游离型。 四、临床评定 根据腰间盘突出的常见症状和体征,制定了非手术疗法的评定标准:满分100分。其中疼痛和麻木满分20分,行走能力16分,生活及工作能力16分,压痛16分,膝、跟腱反射16分,每项分四个等级,各有对应得分(因非手术治疗前后影像学检查改变不明显,再者要求每位病人治疗前后均行X线和CT检查不现实,故未将其列入评定表)。 标准:优>90分;良75~90分;可50~74分;差<50分。根据治疗前、后评分可分别计算出改善指数和改善率: 改善指数=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 治疗后评分 改善率= 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 正常评分–治疗前评分 五、临床表现 (一)症状 1.腰痛 病人多表现下腰痛,影响到腰背部及患侧臀部,重者伴有坐骨神经痛。腰痛

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坐骨神经从腰椎脊髓发出,沿着臀部和腿部一路到达脚部,是人体最大最长的一根神经。大概分为三种情况,有一种是因为外部的创伤,或者是因为受凉引起的疼痛,会偶然间的痛一下,疾病治疗也很容易复发,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侧有疼痛的感觉,很少有双侧都疼痛的情况。再有就是全身性的疼痛,表现症状是背部腰部,逐渐感觉僵硬麻木,疼痛的感觉逐渐加重,慢慢引发到腰部臀部等地方,最后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包括主妇都会有痛的感觉,阵发性的疼痛,在半夜疼痛会更厉害一点。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最好选用保守的方法恢复:平时注意休息,注意防护,不要剧烈运动,避免劳累,多吃蔬菜水果,外用掏、宝的(坐骨顺古安玉贴),修复坐骨神经病变,相对于传统的方式,坐骨贴有以下优势: 1. 延长给药时间维持恒定的有效药物浓度,提高疗效,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药物不经消化道,避免胃酸对药效的破坏作用及对胃肠道的刺激。 3. 不损伤肝肾,药物是通过皮肤穴位吸收,不走肝脏,用的又是中药,避免了对肝肾的潜在危险。 4. 操作简单,治疗用时短,不耽搁病人工作。

5.无痛苦、无伤害,远离抗生素,减少打针、输液带来的痛苦及危害。 坐骨神经痛有什么症状: 1、疼痛主要限于坐骨神经分布区,大腿后部、小腿后外侧和足部,疼痛剧烈的病人可呈特有的姿势;腰部屈曲、屈膝、脚尖着地。如病变位于神经根时,椎管内压力增加时疼痛加重。 2、肌力减退的程度可因病因、病变部位、损害的程度不同差异很大,可有坐骨神经支配肌肉全部或部分力弱或瘫痪。 3、可有或无坐骨切迹处坐骨神经干的压痛。 4、有坐骨神经牵拉征,及其等位征阳性,此征的存在常与疼痛的严重程度相平行。局麻坐骨神经根或神经干此征可消失。 5、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膝反射可因刺激而增高。 6、可有坐骨神经支配区域的各种感觉的减退或消失,包括外踝的振动觉减退,亦可有极轻的感觉障碍。 预防坐骨神经痛的方法 1、要防止风寒湿邪的侵袭 冬季要防寒保暖,夏季不贪凉,应避免自然风、电扇和空调直接吹风,空调室与外界温度相差不宜太大。 2、纠正不良姿势和体位

坐骨神经痛自我调理方法

坐骨神经痛自我调理方法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综合证。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由于感染、受寒及中毒等直接损害坐骨神经而致,临床较少见。后者由于神经通路附近组织病变对坐骨神经产生刺激、压迫、粘连或破坏所致。 起居调养法 1.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睡硬板床。 2.注意保暖,改善居室条件,保持通风与干燥环境。 3.尽量避免涉水、淋雨,汗出后禁止吹风,内衣汗湿后应及时更换。 4.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并积极配合其他疗法。 5.继发性坐骨神性痛应积极针对病因,治疗原发病,则本症随之而解。药物调养法 1.虎杖、老鹳草、牛膝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2.桂枝、炙甘草、制乳香、元胡、牛膝、千年健各9克,赤芍、白芍、木瓜、鸡血藤各15克,川续断、伸筋草各12克,制川乌12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3.外敷[坐骨神经骨纺世医贴],可起到疏通经络,改善局部微循环的作用,迅速消除骨神经痛,达到摆脱坐骨神经痛的目的。 针灸调养法 1.针刺法 治疗以祛风通络、行气活血为原则,循经取穴与辨证取穴相结合。 针刺主穴:环跳、秩边、委中、阳陵泉、足三里。加减:根性者加腰

4~5夹脊穴,干性者加阿是穴。寒湿显著加命门、腰阳关;瘀血型加膈俞;肝肾不足加昆仑、丘墟、太冲、肾俞。 操作:急性期多用毫针泻法,慢性者平补平泻,属寒湿者可用温针灸。环跳、秩边、委中穴针感均以触电样感向下放射并使下肢抽动,阳陵泉及足三里穴针感也向下传导。 2.刺血法 多用于瘀血型。取腰骶部阿是穴(压痛点)、上髎、次髎、承扶、殷门、委中、委阳、悬钟,在腧穴周围寻找瘀血络脉,常规消毒周围皮肤,尔后以三棱针放血,出血停止后可加拔火罐数分钟。 按摩调养法 1、家人按摩: 患者俯卧。先在腰、臂部做推、揉、滚等动作,反复多遍。然后用肘尖用力点按臀部环跳穴约30秒钟。 擦摩、揉捏患侧大腿、小腿后群肌,用掌根揉小腿外侧部,反复几遍。用手指点、按、揉承山、承筋、委中、风市等穴各30秒钟。 双手拍打臀部、大腿和小腿,反复来回做几次;然后双手五指并拢,并指端自下而上啄击患腿后部及外侧部,反复几遍。 依症治疗: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原因颇多,如腰部软组织损伤时,在痛点用拇指作按揉,若有硬强或索条状物,要施拔筋法(用指、掌、肘等深压于治疗部位上,作直线往返的拔动。须注意拔动方向与肌纤维、韧带、神经走行方向相垂直),以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 2、自我按摩:

坐骨神经疼痛的七种缓解办法

坐骨神经疼痛的七种缓解办法 坐骨神经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下肢的感觉和运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坐骨神经一旦出现问题,比如说疼痛,就会影响到人的正常行走。坐骨神经痛可以通过一定的动作来缓解,如:双腿左右侧压、腰部“小燕飞”、腰部“五点拱桥式”、直腿抬高法、正坐举腿、平坐推腿、仆步下蹲压腿等。 ★ 1、双腿左右侧压 平躺在床上,将两腿曲膝抬起,上身不动,双腿尽量向右侧转,使右腿的膝尽量靠床,然后恢复,再往左侧转,再恢复,疏通腰腿部的经络,治疗腰腿痛、坐骨神经痛等。 ★ ★ 2、腰部“小燕飞” 俯卧在床上,头部、胸部抬起,以小腹部着床,两臂展开向两侧伸直,两腿并拢伸直尽量向上抬,姿势像“喷气式飞机”一样,停留5~10秒钟放下,休息一会再做,连续做5~10次。

★ 3、腰部“五点拱桥式” 仰卧在床上,两臂放在体侧,以头、肘部和脚后跟着床,腰部尽量向上拱,使身体成“桥形”姿势,停5~10秒钟放下,连续做5~10次。 ★ 4、直腿抬高法 仰卧,下肢伸直,患肢主动上抬,当感觉腰、臀及下肢疼痛时,仍力求超过该限度继续上抬。轮流将左、右腿抬起,上举至最大限度,停5~10秒钟放下,连做5-10次。 ★ 5、正坐举腿 坐位,两腿紧靠或夹上一本厚书,直膝,脚跟着地,手握凳边,抬腿过脐,随即放下。开始时患腿未必抬得很高,坚持锻炼后患腿的抬高程度会逐渐增加。 ★ 6、平坐推腿

坐位,足跟着地,足尖跷起,两手平放大腿上,随即向前弯腰,两手同时推向足部。初练时两手很难推到足部,坚持一段时间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 7、仆步下蹲压腿 左腿屈膝下蹲,右腿尽量向右侧伸直并压腿,左右交替进行。

坐骨神经痛不能弯腰

坐骨神经痛不能弯腰 坐骨神经痛是以坐骨神经径路及分布区域疼痛为主的综合征。坐骨神经痛的绝大多数病例是继发于坐骨神经局部及周围结构的病变对坐骨神经的刺激压迫与损害,称为继发坐骨神经痛;少数系原发性,即坐骨神经炎。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域内(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脚的外侧面)的疼痛。 坐骨神经痛不能弯腰,弯腰时候腿和屁股有个筋疼,腿伸直疼,屁股疼。 为什么会得坐骨神经痛 1不良坐姿:长时间保持着错误的坐姿也会间接导致坐骨神经痛的出现,虽然不是直接影响,不过会导致腰椎出现一些小毛病,像是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等,而这些疾病进一步恶化的话就会诱发坐骨神经痛的出现。长时间的坐着也会让人出现疲惫的感觉,就会不自觉的驼背弯腰,坐姿不端正的话也会产生腰椎病,进而演变成为坐骨神经痛。 2腰椎间盘突出:人们要是处于坐着的姿势,腰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也会加大,要是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对腰部做好保护又或者是长期有着错误的坐姿,就会产生腰椎间盘突出。而一旦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疾病的话,椎间孔就会变小,就会刺激到马尾神经,导致腰骶神经受到压迫,从而间接诱发了坐骨神经痛。 3腰椎管狭窄:男性朋友出现腰椎管狭窄的几率比较高,该疾病的产生会导致病人出现间断性的跛行以及腰腿疼痛的现象。一旦站着又或者是走动的时候,疼痛的感觉就会加剧,跛行也会更加的显著,更有甚者都无法走路了。休养之后,病情有所缓解。因为椎管比较小,也压到马尾神经又或者是坐骨神经,从而出现疼痛的情况。 4腰骶神经根炎:其主要是因为多种原因而导致的,基本上都是一些感染、中毒、着凉受寒等等诱因,通常发病非常迅速,受伤的范围也是比较大的,会导致病人的下肢乏力、剧痛,更有肌肉萎缩的现象产生,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多的注意,加强预防。 5长期久坐:要是人们长时间坐着各工作,久而久之就会诱发坐骨神经痛的发生。长期久坐的朋友要注意调整桌椅的高度,坐下的姿势以及桌椅的高度尽量保持屈髋屈膝九十度左右,因为长期久坐很容易诱发坐骨神经痛疾病,对患者带来很大的麻烦。 生活护理治疗; 一,卧床休息: 特别是椎间盘突出早期卧硬床休息3-4周,有的患者症状自行缓解.

中医药方(腰痛颈椎坐骨神经痛)

中医药方大全 颈椎病方 [组成]川芎15克,黄芪30克,桂枝10克,羌活15克,当归20克,白芍15克,姜黄15克,桑枝10克,丹参15克,细辛5克,鸡血藤15克,红花15克,茯苓15克,甘草10克。 [功效主治]温阳益气,舒筋通络。用于颈椎病。 [用法]:水煎服。1日2次。 颈病消晕饮 [组成]天麻12克,钩藤12克后下,蔓荆子12克,当归9克,川芎9克,生白芍12克,首乌12克,丹参12克,白菊花12克,青箱子12克,生龙骨12克(先煎),生牡蛎15克(先煎),石决明20克(先煎),玄胡12克,姜黄12克,杜仲15克,桑寄生12克。 [功用主治]和血,活血,潜阳,镇逆。用治颈椎病引起的头昏,目眩,适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 [用法]水煎服,头煎先将生龙骨,生牡蛎,石决明先煎煮沸15分钟后,再入天麻,蔓荆子,川芎,当归,生白芍,首乌,丹参,青箱子,玄明,姜黄,杜仲,桑寄生煮沸10分钟后再加入钩藤,白菊花继续煮沸3~5分钟,即可取其汤服用。二煎,三煎将上药煮沸10~15分钟即可。每日3次。 [辨证加减]呕吐加用竹茹12克,法半夏12克;烦躁不安加用琥珀1.5克,研末冲服;小便黄赤加车前子12克,茯苓12克。 丹蚕米壳汤 [组成]丹参30克,赤芍20克,鸡血藤25克,米壳30克,蚕砂30克,元胡20克,防风15克,泽兰叶30克,猪苓20克,云苓20克。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利湿,通络,止痛。用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腰椎神经根炎 [用法]上方诸药以清水900ml浸泡20分钟后煎,每剂煎四次。共取汁450ml,待药稍凉后分四次口服。在饭后每次6~8小时一次口服。 [特点与体会]有“一味丹参等四物”的说法,故有行气养血通经活络化瘀之功,与赤芍,鸡血藤配伍,更能强化丹参活血通经络作用,之外还能使瘀阻脉络之气,结而散之。元胡之延胡索素,米壳(即含罂粟硷的外壳)是药理学所公认的镇痛作用见长。猪苓,茯苓淡渗利湿有强功,泽兰叶最能利关节水,而防风能除经络中积留湿气,故滞留诸关节间水湿积液消散,即所谓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组织间水肿消退,使神经鞘膜神经细胞营养得以供给。

坐骨神经痛最好的治疗方法

坐骨神经痛最好的治疗方法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病变,沿坐骨神经通路即腰、臀部、大腿后、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发生的疼痛症状群,坐骨神经是支配下肢的主要神经干,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域内(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脚的外侧面)的疼痛。本病男性青壮年多见,单侧为多,疼痛程度及时间常与病因及起病缓急有关。 坐骨神经痛的临床表现: 1、根性坐骨神经痛:起病随病因不同而异。最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常在用力、弯腰或剧烈活动等诱因下,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少数为慢性起病。疼痛常自腰部向一侧臀部、大腿后,腘窝、小腿外侧及足部放射,呈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咳嗽及用力时疼痛可加剧,夜间更甚。病员为避免神经牵拉、受压,常取特殊的减痛姿势,如睡时卧向健侧,髋、膝关屈曲,站立时着力于健侧,日久造成脊柱侧弯,多弯向健侧,坐位进臀部向健侧倾斜,以减轻神经根的受压。 2、干性坐骨神经痛:起病缓急也随病因不同而异。如受寒或外伤诱发者多急性起病。疼痛常从臀部向股后、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放射。行走、活动及牵引坐骨神经时疼痛加重。压痛点在臀点以下,Lasegue征阳性而Kernig征多阴性,脊椎侧弯多弯向患侧以减轻对坐骨神经干的牵拉。 1

坐骨神经痛的危害: 目前,大部分人都将坐骨神经痛作为一种病来看待,专家王怀庆解释说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坐骨神经痛并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由其他疾病引起的症状,危害是非常大的。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多于受寒和感染有关,会和肌炎、肌纤维组织炎等一起产生,以单侧为多见的,严重的可能致残。而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大都是由于临近结构的病变所引起的,患者也会疼痛难忍,久而久之会造成脊柱侧弯,影响到正常的站姿和坐姿。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坐骨神经痛西药久治不愈,是腰椎病变压迫导致,职业病的表现。中医遵循通则不痛的原理,采用外敷 治疗。治疗坐骨神经痛具有内调外治、作用持久,可以达到疏通经络,消肿止痛的作用,能从根本调治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的运动疗法: 坐骨神经痛多发于单侧 ,夜间加重 ,咳嗽、大便时加重。坐骨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的主要是由于坐骨神经炎症病变引起 ;继发性的则多由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增生、腰和臀部的软组织损伤以及盆腔、椎管内病变引起。患者除避免着凉外 ,适当加强腰腿部功能锻炼 ,会获得良好效果。

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坐骨神经痛在体内各种神经痛中居于首位,是常见病。但坐骨神经痛只是疾病的一个症状,它本身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发病年龄常在20~60岁,其中40岁左右最多见。20岁以前和60岁以后少见。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的疼痛。也就是说任何原因引起的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缘的疼痛均称之为坐骨神经痛。 症状表现 一、轻度 病程时间长,可以坚持轻度体力劳动和正常生活,疼痛能忍受,但遇气候变化及寒冷、潮湿或姿势不正确等,即出现疼痛,疼痛不放射。检查时肌肉无萎缩,直腿抬高试验在60似上,神经反射正常。这是常见的坐骨神经痛的分型之一。 二、中度 病情不稳定,时重时轻,轻时能参加轻度体力劳动及正常生活也是常见的坐骨神经痛的分型:疼痛发作时,要服用止痛苭;在气候变化,谓寒冷、潮湿或姿势不正确时,疼痛难忍并向下肢放射。检查时有轻度肌肉萎缩,直腿拾高试验在30’~60’,神经反射减弱。轻、中度坐骨神经痛多有陈旧性腰椎间盘突出病史或受潮湿、寒冷因素。中老年人可有骨赘形成,或腰椎骶化所致。 三、重度

患者病情严重,这种坐骨神经痛的分型多为急性腰部损伤或慢性损伤急性发作,严重影响生活,疼痛体征呈典型放射性坐骨神经痛。检查时有明显肌肉松弛、萎缩,直腿拾高试验在30’以内,神经反射减弱或消失。90%以上由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 诊断依据 根据疼痛部位、性质、压痛部位、直腿抬高试验、感觉和跟腱反射减弱、加剧和减轻因素等特点,诊断不难。在诊断坐骨神经痛后一定要明确其病因,详细了解病前有无腰扭伤或紧张体力劳动,有无受寒、局部或全身感染,疼痛是急起的还是慢发的。另外还可做一些必要的检查,如腰椎平片、脊髓造影、腰椎CT、MRI,腰椎穿刺术。 治疗方法 1.中医治疗 (1)中医治疗的方法。中医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方法主要是推拿整骨,其次是针灸、外用药膏、内服中药、熏蒸、药浴等,还有民间的各种偏方、验方。 (2)中医的疗效和优点。 骨神经痛疗效显著可靠,以开窍之药促使肌肤腠理通透,使药物成份聚结于患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起到活血化瘀、通络定痛的作用,同时改善周围组织营养,修复坐骨神经病变,消除神经根压迫,打通坐骨经脉,增强人体免疫能力,达到摆脱坐骨神经痛的目的。 2.西医治疗

腰椎病的自我诊断与治疗

腰椎病的自我诊断与治 疗 腰椎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只有早发现、早治疗才更容易康复。希望大家能通过阅读本文,对腰椎病有更多地了解,达到对腰椎病的预防和早期的自我诊断,早治疗的目的,避免病情加重后,给自己的身体带来更大的危害。一、腰椎病的常规自我诊断方法: 通过以下方法可自我诊断是否患有腰椎病: 1.轻轻的咳嗽一次或几次,看腰疼是否又加 重了。 2.人们在急性扭伤后,然后察看是否跛行。 比如走路时一手扶腰或患侧,下肢怕负重,而呈一跳一跳的步态,或是喜欢身体前倾,而臀部凸向一侧的姿态。 3.在进行仰卧位的时候,自己或是让其他的 人用手轻轻的触动后腰部或是腰椎正中以 及两侧,然后检查是否有明显的压痛。然后做起,观察患者下肢是否可因疼痛而使膝关

节屈曲。患侧膝关节伸直,并将患肢抬高,观察是否因疼痛而使其高度受到限制。 4.在进行仰卧位的休息的时候,如果疼痛仍 然不能得到缓解那么可尝试在左侧卧位、弯腰屈髋、屈膝时疼痛症状能否缓解。 二、?腰椎病的常规治疗方法: 1.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主要以消炎止痛、活血化淤为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药物治疗: 吃药、打针、贴膏药都属于药物疗法,但就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机理而言,药物疗法并非治本之法,只能缓解症状,暂时减轻病人的痛苦。 3.封闭疗法: 将药物注射于痛点和神经根周围称为封闭疗法。主要起到消炎止痛、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 4.牵引疗法:

牵引是腰椎病怎么治中比较常见的方法之一,但传统的牵引法是在床上进行的,只能是每日二次的间断进行,每逢患者下床回家或运做,在上身重力的压迫下,回纳的髓核又会受压再次突出,造成前功尽弃,反复发作。 5.微创治疗: 微创方法包括很多,比如激光针刀松解术、pldd、臭氧髓核消融术等等,针对不同病理导致的腰椎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更具针对性,快速缓解症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在,治疗更彻底。微创方法因其微创伤、安全、有效、恢复快、疗效好、费用低等优势,深受广大腰椎病患者的喜爱。 6.手术治疗: 主要用于严重影响生活、工作和休息者,经非手术疗法无效者。手术改变了人体原有的组织结构,属于创伤性疗法。患者比较痛苦,手术破坏人体组织,造成人体组织结构的改变,容易增加其它组织的病变。

坐骨神经痛一般如何治疗

坐骨神经痛一般如何治疗 坐骨神经痛大多数为单侧,不伴有腰、背痛;疼痛一般为持续性,亦可为发作性,椎管压力增加时症状加重,亦可沿坐骨神经径路放射。坐骨神经干压痛明显,腓肠肌压痛存在;疼痛与肌无力多不平行,一般疼痛较重,而肌无力多不明显,急性期由于疼痛判断运动功能较为困难,可检出足下垂,腓肠肌、胫前肌萎缩;跟腱反射减低或消失,但跟腱反射亦可正常,膝反射正常,浅感觉障碍明显。 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方法 1、左右摆腿。站立位,双手扶墙,轮流向左右方向摆腿,摆动时足部不触地面。 2、交替直腿上抬运动。仰卧位,轮流将在、右腿伸直后抬起,经常锻炼可逐渐提高抬举角度。 3、踏自行车运动。仰卧位,两下肢像骑车般轮番踩踏,踩踏幅度可逐渐增加。 4、卧硬床:让患者躺在床垫较硬的床上,休息两周左右便可恢复。与运动疗法一样,卧硬床只适用于症状最轻的患者。 5、中药:注意休息,注意防护,不要剧烈运动,避免劳累,多吃蔬菜水果,拥(坐骨、顺古、安玉、贴),修复坐骨神经病变,可以吃一些食物如牛奶、胡萝卜、柠檬、蔬菜、水果等,这些食品中维生素含量高,不仅可以促进肠胃蠕动,还可以促进神经功能。。 6、正坐举腿。坐位,两腿紧靠或夹上一本厚书,直膝,脚跟着地,手握凳边,抬腿过脐,随即放下。开始时患腿未必抬得很高,坚持锻炼后患腿的抬高程度会逐渐增加。 7、平坐推腿。坐位,足跟着地,足尖跷起,两手平放大腿上,随即向前弯腰,两手同时推向足部。初练时两手很难推到足部,坚持一段时间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8、蹲跳。双手扶凳,左腿屈膝下蹲,右腿尽量向右侧伸直,如此左右交替进行。 坐骨神经痛不良原因 1、姿势不良——日常生活中,不良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可使腰部组织发生劳损,加速其退化,慢慢出现坐骨神经痛的现象。此外,某些特殊人群,如孕妇,由于经常要挺着腰,也容易产生坐骨神经痛。 2、长期穿高跟鞋——那些经常穿高跟鞋的人,造成重心前倾,由于脊柱的受力学发生改变,导致对腰椎间盘的压迫和磨损、椎间盘突出,压住了坐骨神经,从而引发了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痛最佳疗法

坐骨神经痛最佳疗法 坐骨神经痛是以坐骨神经径路及分布区域疼痛为主的综合征,病因多种多样。绝大多数患者的坐骨神经痛是继发于坐骨神经局部及周围结构的病变对坐骨神经的刺激压迫与损害,称为继发坐骨神经痛;少数系原发性,即坐骨神经炎。 首先要明确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原因,如果是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所致,通过手术切除椎间盘,解除压迫,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如果是因为坐骨神经炎,梨状肌炎引起,进行热敷按摩处理,应用对症止痛药物是首选的治疗办法。 坐骨神经痛的最佳治疗方法 1、卧床休息:卧床休息是坐骨神经痛症患者可以采用的一种十分简单,但又较为有效的措施,卧床休息是保守治疗的基础。 2、中药治疗:使用济愈堂坐骨顺古安玉贴,可以祛风散寒、解痉通络,活血化淤为目的。因此使用外用中药是最佳的选择。 3、封闭疗法:急性期可采用此方法,但是打封闭针,就是直接把药物注射到椎管内或神经根周围,局部麻醉以达到止痛效果。封闭药效过后症状马上又恢复。 4、辅助疗法:疼痛发作时,可用冰敷患处30-60分钟,每天数次,连续二至三天,然后以同样的间隔用热水袋敷患处,温度不可太高,以舒适为宜。 5、针灸疗法:用针灸刺激患病部位,可缓解疼痛症状,适合症状偏轻的患者,也可辅助其它疗法一起使用。 坐骨神经痛的自我缓解方法 1、脚后跟腾空:在地上放一摞书,5cm高左右就可以,然后脚尖踩在书上,脚跟要在空中悬着,坚持的时间要看自己的忍耐能力。 2、平躺抱大腿抬小腿平躺,一条腿平放,双手固定住患侧大腿,缓缓伸直膝关节至后腿肌肉轻轻拉紧或有牵扯疼痛的感觉,停留10秒后放松,连做5-10次。 3、平躺抬腿:仰卧,下肢伸直,患肢主动上抬,上抬至大腿后侧有拉紧或疼痛感时,停5-10秒钟放下,连做5-10次。 4、热敷:热敷可以放松肌肉,也可以缓解疼痛。 5、疼痛期间多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尤其是搬重物或弯腰检东西的动作应避免。 6、防潮保暖:防止受寒受湿,尤其在运动出汗以后不可受凉,应保持干燥,不能久坐或躺卧于凉湿地面。

颈腰椎病自我康复方法

一、颈椎病自我康复操 这套操不需要按摩穴位,每个人均可以很快学会并练习。经常练习可以改善患者颈部血液循环,松解粘连和痉挛的软组织。无颈椎病者可起到预防作用。 准备姿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全身放松,两眼平视,均匀呼吸,站坐均可。 1.左顾右盼 头先向左后向右转动,幅度宜大,以自觉酸胀为好,30次。 2.前后点头 头先前再后,前俯时颈项尽量前伸拉长,30次。 3.旋肩舒颈 双手置两侧肩部,掌心向下,两臂先由后向前旋20—30次,再由前向后旋转20—30次。 4.摇头晃脑 头向左-前-右-后旋转5次,再反方向旋转5次。

5.头手相抗 双手交叉紧贴后颈部,用力顶头颈,头颈则向后用力,互相抵抗5次。 6.双手托天 双手上举过头,掌心向上,仰视手背5秒钟

二、办公室工作人员如何预防颈椎病 长期从事财会、写作、打字、办公室等职业的工作人员,由于长期低头伏案工作,使颈椎长时间处于屈曲位或某些特定体位,不仅使颈椎间盘内的压力增高,而且也使颈部肌肉长期处于非协调受力状态,颈后部肌肉和韧带易受牵拉劳损,椎体前缘相互磨损、增生,再加上扭转、侧屈过度,更进一步导致损伤,易于发生颈椎病。 办公室工作人员首先在坐姿上应保持自然的端坐位,臀部和背部要充分接触椅面,双肩后展,两肩连线与桌缘平行,脊柱正直,两足着地。将桌椅高度调到与自己身高比例合适的最佳状态,使目光平视电脑屏幕,双肩放松。避免头颈部过度前屈或过度后仰,以减轻长时间端坐引起的颈部疲劳。 要减少颈椎病的发生,不但应注意纠正不良的工作和生活习惯,还应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常做自我保健按摩,可缓解颈部疲劳,预防颈椎病的发生。 避免看书、看电视时倚着沙发,或半躺半靠在床头;体育活动之前,应进行较充分的准备活动,防止颈椎及其它部位的外伤。冬季应注意保暖。 仰卧位颈部应枕在枕头上,不能悬空,使头部保持略后仰,高度依据个人情况而定,一般为12~16cm。这样,枕头的支点与颈背部弧度相适应,才能衬托颈曲,以保持正常的生理曲线状态。 侧卧位时,仍应将颈部置于枕头中间凹陷处,使枕头的支点位于颈侧部的中央处,整个枕头的高度,应将使枕头与肩同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