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科学说课稿11石头苏教版

1 / 4

1.

石头

《石头》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石头》,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

《石头》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该单元以石头与土壤为主题展开。本单元,机遇一年级学生已经有了日常概念的“石头”和“泥土”,立足于观察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石头和泥土,通过操作这些材料,丰富对岩石的感性认识。根据小学新课程标准的内容,对“石头”的研究是属于物质科学,一二年级对此项领域的要求是“观察、描述这些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辨别生活中这些常见的材料”。为此我对本节课设置了如下教学目标:首先,要观察石头,会从多个方面描述石头的特征。其次,会按照某一个特征给一堆石头分类,进一步认识石头的特征。第三,意识到石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举例说出石头的用途。最后通过本堂课,学生对石头和研究石头的活动感兴趣,乐于分享发现。据此,本课的重难点设置为:重点在于对石头的特征进行观察和描述。一年级的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石头的外形,但

科学需要精确的语言进行表达并不容易,所以用准确的语言描述石头的特征,并用一种特征进行分类,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并不容易。因此本课的难点有二:用准确的语言表达石头的特征;用某一种特征对一堆石头进行分类。

二、说教法和学法

小学科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实践性的、综合性的课程,所以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理解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方法,因此在教法上,要能够注重课程特点,在课程整合的新理念下,要让科学课堂体现他的综合性和包容性,所以本节课我

2 / 4

提取了语文学科的习文创作、数学学科的分类问题、以及美术学科的绘画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一次整合尝试。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实验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对此,学法上学生就要结合自主观察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本节课的课堂目标。

三、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将以四个环节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1.故事激趣,引入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

感染而产生共鸣,以《西游记》神话中石猴出世为引子,引申到石头也是像孙悟空一样有灵性的,他想让全班的小朋友通过仔细观察他,并把它介绍给更多人认识。由此完成学习单中的第一段以第一人称为口吻的“大家好,我是小石头!我叫”并为自己手中的石头取个有趣的名字,写在学习单第一段的空白处。这样,让学生对石头产生一种融入感,会使得学生对面前的这块石头更加关注。

2.观察石头,描述特点

课前每个同学手中都会有一块石头,通过提问:“你手中的石头是什么样子的,你能帮石头说出来吗?”此时,学生会从最直观的石头的外形来阐述石头的特征,比如说到石头的颜色、斑纹、大小、形状等等,并将这些概括特征的词,随机板书在黑板上。进而让学生在学习单的第二自然段将“我的样子可爱极了……”后面的空白补充完整。这样一段关于石头外形的简单描述就跃然纸上。学生通过书写,也更加规范、更加完整地表达了自己手中这块石头的样子。

3.小组合作,石头分类

黑板上此时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关于表示石头的特征的词,比如:颜色、形状等,为了进一步认识石头的特征,基于上一个环节认真观察,组织学生进行石头的分类。首先是教师示范如何进行分类——老师先用一堆石头,以其斑纹为标准,将这一堆石头分成了3个有斑点的,5个有条纹的,2个既没有

3 / 4

斑点也没有条纹的。你们还能用什么方法将这堆石头分一分呢?学生可能会说按体积大小分,按颜色等等。

然后组长将组内同学的石头收集起来放在一起,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一起观察,

一起讨论,将自己组内的石头按一个标准分类。并挑选几个小组到展台进行汇报,这样就会让学生在分类中更加深刻地理解石头的这些特征。

4.阐述用途,升华情感

当学生已经能够通过观察、分类了解了石头,完成了知识目标,此时设置问题,自然过渡到本课情感的升化中——“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石头的特征,石头却不开心了,因为他觉得,自己可不止大家看到的这个样子,于是他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在了学习单的第四段,同学们拿出学习单一起读一读第四段。”完成学习单第

四段的内容:“别看我个头小,我的用途可大了。”学生思考石头有哪些用途,补充横线上的内容。进而让学生明白石头很平凡,却有用途这么多,我们应当学习石头,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至此,学习单上的语句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填写完整了。而呈现给学生的就是一篇简单的以《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为标题的小短文。而学习单上方的空白处,就是本次的课堂作业——学生将石头的故事画在空白处,或者手机图片贴在空白处,并用课前为学生准备的封面,鼓励他们认真完成,争取将所有人的作品收集

起来,形成一本科学创意写画——石头的自述。让学科整合的形式真正受益于学生。

四、说板书设计

石头

(颜色、形状、光泽……)

学生的思维是灵动的,他们观察的石头更是形色各异的,所以这节课板书的内容也是根据学生课堂上的回答随机生成的,学生在观察的环节能够说出很多方面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又是分类的依据,所以板书要尽可能地概括学生对

4 / 4

石头特征的阐述。这样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学生又能根据自己在课堂的生成,加强理解,做到真正得法于课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