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分析报告

生产分析报告
生产分析报告

生产管理分析改善报告

自11月23日进入公司,经过13个工作日的工作,通过熟悉生产现场、公司环境,并与多位生产部门基层管理者、以及生产相关部门管理者面谈,对公司生产基本情况有了简单和直观的认识。

但是,由于加入公司时间较短,了解材料有限,其中肯定存在不全面、不准确,甚至错误的方面,敬请谅解!

现将了解到的生产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目前状况:

生产计划流程基本明确,并且PMC和生产部门基本按照该流程操作;公司层面的计划流程基本得到遵从。

1.1大部分生产作业员对于PARCK封装生产操作过程和规范熟悉。

1.2一线管理者对于PARCK封装生产操作熟悉,包括产品加工标准、生产加工过程、设备操作和维护知识等。

1.3现场生产作业员和管理者具有很大的自我牺牲精神和工作热情,坚持加班、延时,力争完成生产任务。

1.4生产设备配备较为完善,并且逐渐在引进和更新老旧的生产设备。随着新设备的增加,生产的效率和产品质量可以逐步优化和提高。

1.5日常生产质量运行体系基本完备,包括首件管理、工装夹治具管理等方面。

二、存在问题:

按照现代PARCK封装生产管理标准衡量,企业还存在较大的问题,需要作出艰苦的努力予以改进。

2.1生产理念需要更新:大部分生产管理者管理理念需要更新。比如在生产组织上,必须尽快建立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生产管理制度和理念。(严格来说,生产流程中只有一个工序是瓶颈。只要保证瓶颈工序最大效率地运行,即可以保证公司最大产出,并同时最少地投入资源!)

2.2生产运作职能需要改进和加强:目前的生产组织结构基本具备,但是在具体的运行层次和职能职责上需要完善和加强。大部分基层生产管理者的主要目标还是完成生产任务(这可能与目前的生产主要矛盾有关),这不符合现代生产的管理理念。必须尽快向其明确,基层生产工序和班组是公司生产运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必须将效率、质量、成本、人员士气等各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强大战斗力的组织单元。

2.3生产统计职能不完备:针对生产的测量和统计体系没有建立,包括生产效率、生产能力、生产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管理流于粗放,没有细致的统计分析,更谈不到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高。

2.4基层生产管理者管理能力需要提高:车间、拉线的生产管理较为简单,基层生产管理者能力需要提高;

2.5生产计划管理流程简单(计划达成率低):生产计划流程简单;计划相关职能不完备、不明确;并且,生产计划执行不严

谨不重视,执行过程中沟通不通畅。

2.6生产自动化程度不高:生产流程拉线自动化程度不高,人员工时浪费严重。

2.7生产过程中安全隐患较多:车间流水线基本上没有建立完整的安全运行管理体系,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也出现了一些安全事故或者安全事件。

2.8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备:

2.8.1生产质量管理没有形成体系,包括质量认证、拉线、岗位质量目标运行和考核等。

2.8.2车间质量管理局限于操作层面的产品分选、外观确认等日常工作。对于供应商产品供应状况、工序能力、质量总体状况等宏观层面内容关注较少;

2.8.3现场普遍认为“质量是检查出来的”,这完全不符合现代的质量管理理念,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产品的分选、返工工作;同时,部分纵容了作业员将问题遗留到检查工序或者下工序的态度。产品执行二次包装,这无疑对作业员树立正确质量意识的建立不利。

2.8.4测量系统不尽完善,部分量具的管理不方便、不完善、不能跟踪。

2.9设备管理体系不完善:没有明确可行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维护维修操作者能力参差不齐,不能满足设备维护的需要;没有设备的分级管理体制,无法对关键设备进行重点管理。

2.10新产品管理流程不明确:新产品管理脱节、没有条理,

各部门管理随意性强,难以保证新产品由试生产、小批量生产、量产的转化谐接。

三、改进完善方法:

3.1生产组织结构和人员管理部分:

3.1.1完善生产组织结构;根据公司发展现状和行业特点,

生产尽快完善优化适合需要的组织结构运行体系;并且相应

建立与公司生产相适应的组织结构运行体系。

3.1.1.1进行岗位的编制定员和人员能力核定工作,明确每

个岗位的素质要求、工作量大小等。

3.1.1.2同时,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能职责,特别是要明确强

调各个基层管理者;拉线组长、经理助理必须对结果负责任,具体包括安全、质量、效率、成本、人员管理(作业纪律、行为规范、员工士气)等各个方面。

3.1.2建立适当的工资考核体系(记件制):建立生产一线作业

员、组长助理、组长和经理助理的工资绩效考核管理体制,做到高质高效产出和公平、公正、有序的工资考核管理制度,调动基导管理人员和作业员的工作积极性及士气,将生产状态调整到最佳状态。

另外,根据车间拉线现状和多类型、小批量生产要求,建立多技能操作工;并建立多技能激励体系,鼓励作业员学习技能,帮助和培训其他作业

员提高操作技能。

3.1.3管理能力、士气提升:根据组织结构的运行要求,逐步

培训、遴选和补充完善各岗位、各层次的生产管理人员,以期符合企业的运行和发展需要。特别是应该尽快完善班组一级的管理体系,以便有效调动基层管理者的积极性,将一线作业员的能力充分发挥,并尽快培养、训练和选拔一批有能力的基层管理者。(培训计划、培训课程、培训实施)

3.2生产安全管理部分:

3.2.1建立安全管理目标和管理体系:根据公司发展需要,建立生产安全管理目标和管理体系,为生产的安全、有序运行打下基础,并为将来通过安全体系认证做准备;

生产部门设立专职人员对安全工作进行管理,以便最大限度地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避免安全事故、消除安全隐患、降低安全方面的经济和人员损失。

3.2.2建立安全运行体系:明确车间或者楼层安全管理职能职

责,车间组长和经理助理对车间的安全负全责;并且要定期安排时间对车间的安全状况进行系统地分析,逐步消除生产的安全隐患。

3.2.3建立三级安全管理制度:

针对不同的安全影响程度,建立不同的应对方案,并适当与工资奖惩体系挂钩:

3.2.3.1安全隐患:对于车间发现的安全隐患或者员工的安

全建议,订立行动计划,尽快解决;

3.2.3.2安全教育:针对生产安全运行状况,进行系统的安

全教育,包括消防演习、日常安全教育、重大火灾预防等方面的管理培训;特别是针对车间操作安全状况,要下大力气分析、总结、改进、培训和要求操作者安全操作。

3.2.4在具体执行中,应该完善以下方面:

3.2.

4.1建立三级安全教育体制:建立健全厂级、车间/拉线级、

岗位级三级安全教育体制。

3.2.

4.2建立关键作业岗位安全教育和管理体制;

3.2.

4.3现场安全定置:现场所有的电芯、保护板、半成品,

都要系统地进行安全隐患的评估和检查,将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

3.2.

4.4作业员劳动防护分析和劳保用品的佩戴:分析操作安

全隐患、建立安全操作标准,并培训和教育作业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劳动保护用品。(整齐完备的劳动保护服装穿戴,不光是对于安全操作有益;同时,对于操作者精神面貌、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的建立不无助益!)

3.2.

4.5现场电芯、保护板、在制品管理制度的建立,特别是

在制品堆放高度方面:明确现场的电芯、半成品存放制度的管理,严格限制堆放高度,比如成品高度1.0米、包装箱3层,电芯层高30层等;

3.3生产计划管理部分:

3.3.1完善计划工作运行流程:

3.3.1.1生产能力核定:根据生产计划工作需要,组织对车间拉

线各岗位能力、工时定额等进行核定;并在此基础上,合理

地制定生产运行的作息时间、班次安排等。

3.3.1.2生产数据统计分析流程建立和完善:应该逐步建立有针

对性的、运行简单有效的生产数据统计体系。具体应该重点

关注以下数据:(根据管理需要确定)

A、生产效率;

B、生产能力利用率(设备稼动率);

C、单位人员产值;

D、计划达成率;

E、一次直通合格率;

F、切换情况:切换次数、切换时间分析;

3.3.2车间日常计划管理:逐步建立车间的计划明示化管理(目视化管理),并细化到日,坚持每日更新,让作业员和管理者都能够明确地看到计划进展情况。

3.3.3生产现场改进:培训现场管理者和技术人员掌握和利用各

种改进方法,包括动作分析、工位分析、价值流分析等,对生产现场进行分析改进,逐步提高生产现场的管理水平。

3.3.4新产品和特殊产品管理流程完善:对于新产品和特殊产品

(客户特殊要求)应该建立相应的管理流程,安排专人对整个产品投入、工艺准备、生产实施、产品检测等整个流程进行系统地

跟踪分析、数据收集和经验总结,以便逐步建立新产品和特殊产品的生产管理经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